运维管理总结范文

时间:2024-03-06 17:28:08

运维管理总结

运维管理总结篇1

[关键词] 销售ERP运维;服务体系;办理办法;三级运维;服务台

【中图分类号】 TP311.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8-159-2

一、体系构建的背景

2008年集团公司提出“三年基本建成ERP系统”的总体要求,随着三年时间的推广实施,销售分公司采用“总体规划、集中设计、分批上线”的策略,销售ERP系统建设经过项目准备、业务蓝图、系统实现、上线准备、上线运行和支持五个建设阶段,实现了业务及财务的全面单轨运行。自上线以来,核心业务实时在线操作,经营管理全面受控,相关业务凭证和财务凭证自动生成,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销售ERP系统构建了销售领域集中统一的经营管理信息平台,推进了从销售分公司到省区公司、地市公司、营业网点的一体化管理,保证了油品资源的合理分配,实现了批发、零售、小额配送等业务数据集中管理,价格、销量等经营指标严格控制。为确保各个业务应用按照ERP系统业务蓝图顺利进行,解决实际应用中的各项问题,销售ERP系统运维的上级单位及咨询顾问的支持下,通过不断尝试与摸索,逐步建立了一套运作有效的运维服务管理体系。ERP运维不只是技术问题,同时也是管理问题。销售ERP运维服务体系,建立了长效的问题跟踪解决机制,打造了一支高效的运维团队,提高了问题解决速度,保证了ERP系统高效、稳定运行。

二、运维服务体系的框架

在具体构建中,以服务支持为中心,具体从运维管理办法,三级运维管理体系、运维团队、运维服务台、沟通机制和考核机制等方面入手,建立起销售ERP运维服务体系,实现运维的主动性和及时性,提高服务保障的质量。

(一)销售ERP运维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规范ERP运行维护管理工作,保证ERP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制定了《销售ERP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办法(试行)》、《销售ERP系统运行维护管理细则(试行)》、运行维护流程及表单等,并由销售分公司正式执行, 明确了运维机构各单位、部门的职责以及问题受理流程,及时协调解决ERP系统运行中发现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加强销售ERP系统变更传输进行严格的规范和管理,制定了《销售ERP系统变更管理办法》、《销售ERP系统传输管理办法》,极大的避免了不正确的或测试不充分的程序传入生产系统,确保了系统的安全平稳运行。

为提高运维服务的质量,加强对运维工作的管理,建立沟通机制和考核机制,以切合实际、提高效率、推进运维工作为要旨,充分调动和发挥销售ERP运维团队对运维工作的积级性,不断提高运维水平。

沟通机制: 牢固树立用户第一的服务理念,建立用户回访机制,认真听取最终用户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提供优质服务,努力提高服务满意度;

考核机制:促进销售ERP系统应用,保障系统稳定运行,提高业务运作效率和质量,提供决策支持,特别制作了《销售ERP系统应用考核办法》,分为周考核和月考核,系统应用考核结果及各单位排名情况将上报销售分公司,销售分公司以简报方式进行公布。同时实行逐级考核,即一级运维考核最终用户,地区公司考核一级运维,运维中心考核二级运维,集团公司信息管理部考核运维中心。考核结果作为奖惩条例的重要依据,从而保障运维工作平稳运行。

制定出符合销售ERP实际情况的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都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运维工作程序,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确保销售ERP运维制度化、规范化。

(二)三级运维体系

ERP系统运维体系设计为三级,即一级运维、二级运维和三级运维。

第一级运维是各地区公司建立的本地支持维护中心,其成员由地区公司关键用户、核心用户及相关信息管理部门负责人组成,直接面向最终用户。

第二级运维是指有内部支持队伍负责的运维。第二级运维遵循集中统一管理原则,负责管理总部共享服务中心。主要面向一级支持,解决一级支持中心无法解决的问题,负责系统软硬件的日常运行维护工作,并负责对一级支持中心成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对最终用户的支持能力。

第三级运维是指由软件、硬件、咨询等供应商及业务专家组成的专家支持中心负责的运维。主要职责是面向二级支持,协助解决系统配置、硬件设施、业务层面等方面的疑难问题。

通过三级运维体系的建立由总部运维机构负责对销售分公司ERP系统的运维情况进行统一监控,上级运维部门能够及时掌握、发现和处理下级运维的问题,下级运维机构能够及时向上反映各种安全运行问题,确保信息通信系统的运行安全,实现统一指挥、分级管理,确保运维体系的上下通畅,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反应速度,增强执行力度,确保销售ERP系统安全、可靠、稳定运行。

(三)建立运维服务平台

ERP系统运维服务体系要通过建立中心内部服务台和相关流程,落实运维人员的责任和工作内容,保证日常各项维护工作落到实处。

内部服务台方面,建立以运维平台Solution Manager(解决方案管理器)为主,Service Manager(服务管理器)、事件管理(包括电话,即时网络工具)为辅的服务平台,是ERP系统用户与运维中心的联络点和报修台。服务台日常工作是每日监控公司系统运行,登记反馈的各种故障,收集整理问题,按既定流程落实安排处理并协调解决各类问题,具体服务方式可通过网站进行自助服务:热线服务、远程支持等。将管理机制固化其中,从而保证为用户提用了全方位,高质量,无遗漏的服务。同时,在运维平台SLM上开发了问题转发时自动给处理人发送提醒邮件功能,对各级运维人员处理问题的响应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的功能,提高了问题管理水平和解决效率。

运维流程方面,将业务细化分类,实现了各个业务的规范化,模板化操作,主要归纳、总结出应用问题管理、系统变更管理、账户权限管理、报表问题管理、突发事件管理、系统管理等管理流程。同时完善了汇报管理流程,基于周报,将各方面问题进行了总结归纳,促进员工整体技术不断夯实,并使整体运维团队水平得到了不断提升。

三、结束语

从管理办法、三级运维体系架构、运维服务平台搭建,实现了销售ERP运维服务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形成了完备的管理体系、高效的管理机制、务实的管理方法、周密的管理流程。销售ERP运维服务体系的搭建,建立了长效的问题跟踪解决机制,打造了一支高效的运维团队,提高了问题解决速度,保证了ERP系统高效、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万天翼.基于ITIL的运维管理系统的设计[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0,(7).

[2]谢若承.ITIL理念在SAP系统管理中的实践[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0,(5).

[3]雷卫.基于ITIL方法论下的ERP运维服务体系的构建[J].电力信息化,2009,(2).

[4]夏远强.ERP运维变革的启示[J].管理学家:实践版,2010,(4).

作者简介:张晓明(1986-),男,汉族,甘肃兰州人,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自动化研究院工程师,研究方向:ERP技术FICO模块工作、中国石油ERP销售板块项目。

运维管理总结篇2

关键词:营销信息化;运维体系;有力支撑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1电力营销业务深入开展带来的系统要求。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力营销自动化系统已实现了功能高度整合,流程规范统一,全面支撑起营业业务的开展。但随着营销工作标准和客户要求不断提高,对系统的安全、稳定、可靠提出更高要求。

(1)系统运行的可靠性要求。要确保对业务开展提供可靠支撑,尤其是面向客户的窗口业务,必须保证系统100%稳定运行。(2)系统故障响应的及时性要求。营销信息化系统涉及的业务内容多,技术结构复杂,服务对象广,需确保故障迅速定位,顺畅沟通,快速响应。(3)系统维护的稳定性要求。需要构建稳定的业务及技术支撑团队,梳理顺畅的运维流程,确保各项工作的闭环管理。

2 系统旧有运维模式分析。系统旧有运维模式是由省公司营销部直接管理,用户通过电话、办公系统、传真等方式的进行咨询、提出需求,由系统运维厂商人员进行解答。通过几年的运行,此种模式已经暴露出以下弊端:一是问题来源分散,市公司任何人员可通过任何方式可进行问题提报,多数问题线下处理,缺少有效汇总和监管;二是基本上处于“现事现办”的状态,解决问题停留表面,未能形成有效的统计分析;三是缺少问题记录,不能形成闭环管理,已解决问题未对全省进行广播,易出现问题重复解决现象;四是缺乏科学的管理流程,无法做到响应迅速、准确高效;五是缺少有效的监管及考核管理,不能保证运维工作的规范性、完整性。

3 建立高效运维管理体系,提升系统支撑水平。针对旧有运维模式的种种不足,我们需要建立一套组织架构统一、规章制度规范和工作流程高效的运维体系,将运维管理延伸至市、县公司,形成省客服中心集中管理,市县协同配合,运维单位技术及开发支撑的运维模式。

(1)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随着“大营销”适应性调整和省客户服务中心的成立,原有各部门在营销系统运维管理中承担的责任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通过梳理及分析,结合本身体制及管理模式的特殊性,将具体分工明确如下:省公司营销部作为业务运维管理单位,负责制定公司营销自动化系统运维管理标准;审批省客服中心上报汇总的需求、问题等。省客服中心作为业务运维实施单位负责营销自动化系统业务运维工作的具体实施;管理运维支撑平台,监控营销自动化系统运行情况;设立统一业务热线,为市、县公司提供咨询、问题处理、需求分析等服务;定期对系统运行进行评价,负责需求汇总、问题统计、制定运维方案等工作。市、县公司作为系统问题发起单位,负责问题汇总提报、初步审核等工作。(2)细化运维工作分类。对营销自动化系统业务的运维管理工作进行细化分类,具体分为:业务需求管理、系统缺陷管理、数据管理、配置管理、应用软件管理、应用安全管理、运维质量管理等。①业务需求管理,对因政策、业务变化及管理创新而需要新增或变更的,在营销标准化设计成果最新版本现有范围之外的新业务和新功能需求,是系统持续深化应用并快速响应新型业务的保障。②系统缺陷管理,包括功能缺陷和性能缺陷,是确保营销业务正常开展所必须提供的基础性保障和支撑工作。③数据管理,包括数据迁移和数据变更等,是营销自动化系统应用的基础核心。④配置管理,包括流程配置和权限配置等,是保证系统业务流程连续、稳定运行的关键。⑤应用软件管理,包括系统升级、流程调整、功能更新等,可通过广播形式及时告知应用人员程序调整内容。⑥应用安全管理,包括密码设置、密码变更等,是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避免人为问题出现的保障。⑦运维质量管理,包括问题工单处理时限管控、质量管控等,进一步明确责任及考核,加强监管力度,提升工作效率,提高满意度。(3)梳理高效运维流程。高效的运维体系需要针对不同的管理内容制定不同工作流程,通过标准、科学的流程,使得各部门在需求处理、报修处理等日常工作中做到有据可依,高效流转。具体流程如图1和图2所示。

4 建立运维支撑平台,实现工单线上流转。开发系统运维支撑平台是建立科学、规范的营销自动化系统运维管理体系,提升运维工作水平的根本,通过工单线上流转,使系统运维管理工作从粗放、分散逐步向集中、规范、高效、精益的管理模式转变。支撑平台需具备以下功能:一是统一的营销自动化系统运维热线,由语音坐席受理各类系统问题,实现对用户诉求的快速响应、分类并派发处理;二是科学的工单流转监控模块,以管理流程为依据,加强过程管理及时限控制,实现闭环管理,通过考核,提高运转效率;三是实时的运维质量评价功能,通过定期的抽查回访,对运维服务质量进行监控,及时了解用户意见,不断完善自身功能,提升服务质量;四是严谨的系统运维过程文档存储功能,实现系统运维工作的统计分析,通过数据统计及时发现用户关注焦点,做到问题预判,降低问题大范围爆发几率;五是全面的运维知识库体系,规范问题答复要素,定期对典型问题进行总结,完善知识库的收集、识别、维护、查询功能,实现问题解决办法的高度共享。

结语

建立高效的电力营销自动化系统业务运维体系,从根本上打破了旧有的运维模式,改变了管理层级模糊,职责分工不明,工作流程不清晰的局面,降低了因人为因素导致的运维风险,缩短了用户需求的快速响应时间,实现了被动应对向主动服务的转化。因此,我们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持续完善提升,努力将其打造成“科学规范、高效运行、技术精益、队伍稳定”的运维体系,为营销自动化系统的正常平稳运行提供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运维管理总结篇3

【关键词】长周期运行 炼油装置设备 管理与维修

炼油装置设备的管理与维修工作水平直接决定到长周期运行的连续性、稳定性、高效性及运行成本,不仅对生产环节的效率及质量有直接影响,还影响到了总体生产成本及经济效益。此外,还要注意到炼油装置设备管理及维修工作与生产安全之间的关联。现代化的炼油装置管理及检修工作应着重强化各生产阶段、各环节的管理及维修工作,以提升整体管理及生产水平。

1 强化前期设备管理

前期管理工作是很多炼油企业容易忽略的设施设备管理环节,大多炼油企业将设施设备全过程管理工作重心放到生产及检查环节,而在早期的设备选型、安装调试环节则相对薄弱。可见,这个环节确实应当着重强化。

在前期设备选型过程中,要根据全面的调研设计方案、选型方案科学选择设备型号、规格并确定数量,选定设备型号及确定数量之后,从信誉良好的正规厂家处采购入厂,并邀请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参与到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中来,为前期的装置设备正常稳定、持续运行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选型、安装、调试阶段都应遵循长周期运行的基本原则,时时以长周期、可持续的运行为基本操作方向,比如,在选型之时,要充分综合考虑设施设备的购进成本、安装调试成本、备件成本、运行周期、技术寿命、经济寿命、可靠性、稳定性等因素;在实际安装及调试过程中,坚持原有的设计方案、技术标准及炼油生产工艺特点,综合多种影响因素,规范安装调试。另外,在新设备的安装调试中,要充分联系直接及相关生产工艺的流程、技术标准,融合配套的生产体系、场内外设施要求,依照既定的管理及检修方案预留一定的管理弹性及检修、调整、改造空间,从整体上增强生产体系中各设备装置的协调性及稳定性。

2 运行过程规范管理

运行过程中的管理工作直接决定到装置及设备长周期运行中的稳定性、连续性及高效性,而炼油装置长周期运行中的管理工作以腐蚀预防及处理为主。日常生产过程中,要加强压力容器、管道的防腐管理工作,及时掌握装置的腐蚀倾向,掌握装置的腐蚀动态和腐蚀规律,制定防腐对策,根据工艺防腐和设备防腐的特点,加强设备管线的防腐检查,对高温含硫临氢管线定期进行普查和测厚,同时抓好压力容器和管道的定期检

对于腐蚀风险相对高的环节,要单独制定设备防腐管理方案,强化防腐工作。重点对设备运行中容易发生腐蚀的部位进行防腐管理,同时注意每个设备的防腐管理工作与既定的防腐管理流程相符合,做好重点环节原油监测与分析,依照前期经验建立并完善原油生产设备管理机制,以氯离子分析为主,实现全程炼油装置保护。在引入先进生产设备防腐技术的同时,规范调配原油加工生产,从生产源头上的规范操作达到保护设备的目的。

引入先进的工艺防腐技术及相关制度的同时,强化循环氢脱硫、瓦斯系统设备管理;根据生产工艺特点提升工艺装置材料水平,规范定点测厚,将设备检测分析结果反复核对无误之后录入计算机系统,通过畅通的网络系统实现全程在线监控管理。

3 强化日常检修工作

日常装置运行中需开展设备风险评估和运行评价,运用在线设备处理技术,延长装置运行周期。通过综合分析设备的设计参数、制造水平、工况条件、腐蚀状况、历次检验结果及管理水平等因素,运用已知的失效分析技术并借助相关数据库及软件,从发生失效的可能性和失效导致的最严重后果两方面去对设备进行综合风险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提出具体设备风险水平相适应的检验计划,对设备的检验、检测作出科学的安排,为企业生产装置的长周期运行服务。

及时分析设备检修情况,总结检修经验,对于检修后设备的长周期运行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将炼油工艺流程、技术要求、设备运行特点总结出来,总结以往管理经验、借鉴其他企业成功的炼油设备维护案例,确立设备维护方向及阶段性目标后,在维修技术、人才、体制等方面全面提升,在达到《石油化工维修资质证书》标准的基础上,严格依照RCM及RBI维修理论开展日常装置维修管理工作,依照工作规范制定科学的检修工作计划、工作指标、检修周期及具体流程,在实际检修工作实施中,每日填制并录入检修报告及分析结果,以总结现有装置设备运行、检修状况,同时为后期检修工作计划的调整及有效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重点发展检修质量验收工作,对实际检修工作质量进行科学验收,并对检修所用零配件品质进行严格审核,发现任何问题立即上报、记录在案并规范处理,检修报告需负责人及技术人员签字确认。

生产装置长周期运行并不意味着装置在此运行期间不允许停运,不能片面的强调装置的连续运转时间长短。应根据装置运行的实际情况和原料油气供应、油品市场销售情况适当安排短期停工或装置局部停工,集中处理一些影响安全生产的问题,要充分利用好这个时间,制定详细抢修计划,同时应用一些新技术、新措施,解决一些影响装置长周期运行的问题。短时间的小修必须是有计划的检修,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和周密安排,在短时间内达到消除设备隐患和缺陷的目的。确保生产装置始终处于安全、稳定、满负荷状态。

4 积极改造与更新

炼油生产工艺在发展中多有变化,炼油装置设备也应随工艺特点及时改造及更新,加之炼油装置长周期运行之下若出现较为严重的运行故障或潜在运行故障产生率明显提升,就会直接影响、威胁到正常生产工作,因而也需要适时对某些装置设备进行改造及更新。

例如,在动设备的管理中,不仅要严格、规范地实施装置冷却、及密封维护,还要积极引入现代化的维修管理技术,引入机泵群监测系统等现代化监控管理技术,通过对重点机泵装置运行状况及故障的全程、全面监控,为日常维修及管理工作提供可靠依据的同时,提出科学的装置改造及更新方向,如部分轻烃泵、高温热油泵等装置的双端面密封改造、机泵群油雾系统、浮环密封性气压机设备的干气密封改造等等。

5 结语

总之,长周期的炼油装置及设备的正常、稳定、连续运行需要有效的维修管理工作提供有力支持。新时期的炼油装置设备管理及维修工作应着重从前期装置设备的选择与安装、运行过程管理、日常检修、改造与更新等四个方面开展,不仅要强化系统装置运行中的实时状态反应效率,还要更为系统地提供检修管理方向,有侧重地维护装置稳定、高效运行,提升整体生产质量及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运维管理总结篇4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维修;实践

目前,基于国内煤炭生产和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与实践水平,决定了我们采取对设备寿命周期进行全过程管理办法来使设备运行达到最佳效益和最长使用寿命。因此,我们必须要完善设备维修管理系统的信息反馈和处理的管理,充分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为设备维修管理服务,还需要利用企业部门来动员全员全过程都参与到设备的维修管理中去。积极引进科学评估方法(比如:系统论、信息论、决策论等)和先进的检测技术(比如故障诊断技术、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等),未来的维修管理将朝着更加的科学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这也是我们设备维修管理与实践努力实现的目标。

1、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现状

设备维修与维护保养是确保设备系统正常运行的主要方法,是企业的管理的一项核心工作。而我国煤矿机电维修管理模式发展是与生产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当前,大部分煤炭企业已完备地制定了设备维修管理规章制度及其专有机构,先进的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运行状态监测技术也在引进利用。然而,从整体上看,我国大部分煤矿企业采用的设备维修管理方式比较落后,依旧根据时间来规划的维修管理模式,这种方式维护低效,严重影响了安全生产的正常运行。从目前的研究来看,仅仅从理论上以单个零部件的可靠性维修方法进行了简单的探析,还有是通过经验总结一些故障现象来分析。还没有对煤矿机电设备的可靠性维修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主要是缺少设备元器件的可靠性、维修性的基础数据和完备的理论指导。

2、维修管理基本模式

当前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已经发展成为了一门学科。它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自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就有了维修的问题。最开始因为设备简单,维修与维护的费用低,手段一般是发生故障后再维修的管理模式,即出现了故障再修。但是后维修的后果导致维修期间的时间浪费,影响了生产。工业革命之后,生产技术和工艺的不断更新,流水作业生产的广泛应用,生产严重赖于设备的正常运行,故障后维修管理所造成损失逐步凸现出来。预防故障发生的管理模式就被提出了。科技进一步发展,精细化的生产引进了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管理模式。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管理模式是预防维修管理模式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是确定设备在其运行条件下维修需求的方法。它更加地注重故障的原因、影响、预防三方面的研究,通过运用现代维修计划软件来监测设备运行状况,然后制定出详细的维修计划和方案,设置维修与维护的备忘录。该模式颠覆了设备损坏后再被动维修的模式,这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可靠性维修技术,提高了设备运行可靠性,确保了设备在要求的寿命周期内安全、高效地运行,这样可以基本消除故障维修耽误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随着新型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以及故障预防技术的发展,现代设备向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对故障预知的要求不断提高,新型的故障预测与管理系统开始被广泛研究。由于设备运行状态监测、故障诊断技术和先进理论方法(如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等)的逐步完善与成熟,新的预知维修管理模式被提出,这将成为未来煤矿等行业现代化设备维修管理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

3、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与实践

当前我国煤矿机电设备还停留在预防与现场维修相结合,还没有实现免维修,零事故,但我们的煤矿机电设备维修者们在大量的实践工作中,结合实际总结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经验,值得我们探讨和学习。这些工作方法和现场维修经验是广大煤矿机电设备维修者集体智慧的结晶。本文结合多年的工作,浅谈一些机电设备管理与实践的个人理解。

(1)日常维护和修理在煤矿生产实践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基础,是煤矿生产的重中之重。作为一个煤矿企业,必须把机电维修管理与现场操作作为安全生产的头等大事,确定机电维修的总体目标,建立、健全机电维修责任制,修改、校定、细化机电维修标准,做到机电维修工作有标准可依,有标准必依,实现机电维修工作的科学化、标准化、精准化。

(2)管理制度的完善。通过建立完整的维修制度,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横向到纵向,覆盖了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的方方面面,有利的从制度上保障了煤矿机电设备维修工作,为煤矿实现安全生产,机电设备本质安全,打造机电设备零事故现场,为实现煤矿本质安全奠定了基础。

(3)提高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通过实践经验总结,及结合我国煤矿现有的实际情况,我认为要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维修从业人员的素质应从这几个方面入手。我们要制定详细的、科学的员工培训计划和完善员工岗位考核制度,督促鼓励员工进行自我能力提高,给员工提供自我升造的机会,使从业人员的素质快速提高。

4、结论

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再合理,还是存在一些无法排除的人为因素,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心态都是潜在影响因素。本文主要研究了目前煤矿企业的维修管理模式及其发展,总结了维修管理的工作实践经验。本文认为今后的维修管理工作应当加强煤矿机电设备使用和维护的管理人员的培训,建立健全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工作制度,应用现代监测仪器等硬件大力开展煤矿机电设备可靠维修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改革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实现科学化、现代化、智能化的维修管理。

参考文献

[1]段力权.关于煤矿机械维护维修的几个问题[J].山东煤炭科技,2011,(3).

[2]石江波.煤矿机械设备的使用、维护和管理[J].煤炭技术,2011,(7).

运维管理总结篇5

第一条为了维护本市道路运输市场秩序,保障道路运输安全,保护道路运输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道路运输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道路运输经营及其管理活动。

前款所称道路运输经营,包括道路旅客运输经营(以下简称客运经营)、道路货物运输经营(以下简称货运经营)和道路运输相关业务。客运经营包括省际的班线客运经营、包车客运经营和旅游客运经营。道路运输相关业务,包括道路旅客运输站(场)(以下简称客运站)经营、道路货物运输站(场)(以下简称货运站)经营、机动车维修经营、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公共停车场(库)经营和道路货物运输经营。

本市公共汽车和电车、出租汽车客运管理不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市城市交通管理局(以下简称市交通局)是本市道路运输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条例。市交通局所属的**市城市交通运输管理处(以下简称市运输管理处)和**市城市交通行政执法总队(以下简称市交通执法总队)为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市运输管理处负责具体实施本市道路运输的日常管理工作,并直接对黄浦、卢湾、徐汇、长宁、静安、普陀、闸北、虹口、杨浦等区的道路运输进行日常管理和监督;市交通执法总队具体负责本市道路运输监督检查工作,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和本条例的规定实施行政处罚。

浦东新区以及闵行、宝山、嘉定、金山、松江、南汇、奉贤、青浦、崇明等区、县交通行政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区县交通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组织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道路运输管理工作。区县交通行政管理部门所属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以下简称区县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按照规定的职责负责具体实施本行政区域内的道路运输管理工作,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和本条例的规定实施行政处罚。

本市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同实施本条例。

第四条市交通局应当按照法定程序,根据本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编制道路运输发展规划和专业系统规划,分别纳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

第二章基本管理

第五条从事客运经营、货运经营、客运站经营、货运站经营、机动车维修经营、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的,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与其经营业务相适应的条件。具体条件中的专业标准、技术规范可以由市交通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公布。

需要从事客运经营、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的,应当向市交通局提出申请;需要从事危险货物运输经营的,应当向市运输管理处提出申请;需要从事危险货物经营以外的货运经营、客运站经营、货运站经营、机动车维修经营的,应当向市运输管理处或者所在地的区县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提出申请。市交通局和市运输管理处、区县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受理申请后,应当按照法定条件和程序进行审查,作出许可或者不予许可的决定。

第六条从事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公共停车场(库)经营、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的,应当在取得营业执照后十五日内,向市运输管理处或者所在地的区县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备案。

第七条依据本条例第五条规定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的经营者需要合并、分立或者变更许可事项的,应当向原审批机关申请办理变更手续。

客运经营者、客运站经营者需要终止经营的,应当在终止三十日前告知原审批机关,并同时向社会公告。

第八条从事危险货物运输的驾驶人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应当经市交通局考试合格,取得上岗资格证后,持证上岗。

从事危险货物运输以外的货运经营以及客运经营的驾驶人员、培训机动车驾驶员的教练员,应当经市运输管理处考试合格,取得上岗资格证后,持证上岗。

考试发证机构不得组织强制性考前培训或者指定培训点。

第九条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的道路运输服务价格,由市交通局提出方案,经市物价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后执行。

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当遵守国家和本市价格规定,并按照规定明码标价。

第十条从事道路运输经营依法应当具备的经营许可证件、车辆营运证、上岗资格证、营运标志、机动车维修范围标志牌、机动车维修合格证等证件、标志牌,由市运输管理处统一监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涂改、转让或者出租。

第十一条本市积极推进建立道路运输公共信息网络系统,具体实施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二条市交通执法总队可以依法在本市主要的公路道口对道路运输经营车辆的经营资质和经营行为进行检查。市其他行政管理部门需要委托市交通执法总队对车辆运输的货物依法进行检查、控制的,应当经市人民政府批准。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应当严格按照职责权限和程序加强对道路运输经营活动的监督检查,做好检查记录。

第十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道路运输经营中的违法行为和服务质量以及交通行政管理部门、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向市交通局、区县交通行政管理部门、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进行投诉和举报。

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和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建立举报、投诉制度,公开举报和投诉电话、通信地址或者电子邮件信箱,依法及时调查处理举报和投诉,并将处理结果回复举报、投诉人。

第三章客运、货运管理

第十四条本市对客运班线实行有期限经营,经营期限为四年到八年。市运输管理处应当根据班线客运经营者的资质条件、服务质量等确定相应的经营期限。

班线客运经营者依法取得客运班线经营权后,应当在一百二十日内正式营运。超过规定期限六十日未营运的,视为放弃客运班线经营权。

客运班线经营期限届满需要延续经营的,班线客运经营者应当在届满六十日前向原审批机关提出申请。

第十五条本市建立客运班线经营状况评议考核制度。市运输管理处可以每年对班线客运经营者的基本资质条件和营运服务质量进行评议考核。考核应当公开、公平、公正,考核结果作为延续或者注销客运班线经营权的依据之一。

第十六条客运经营者的客运车辆应当按照规定的线路和公布的班次行驶,在批准的客运站点停靠,禁止沿途揽客。禁止超过核定人数运输旅客。

定线旅游客运应当按照班线客运管理,非定线旅游客运应当按照包车客运管理。

第十七条因特殊情况发生旅客严重滞留的情况,市运输管理处应当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疏散;客运经营者应当服从市运输管理处的统一调度、指挥。

第十八条市交通局应当会同市公安交通行政管理部门根据本市道路运输发展规划、货运市场需求以及市内道路交通条件,制定允许在市内全天通行的营业性货运车辆运力发展年度计划。公安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根据道路和交通流量的实际情况,在一定区域、时间内限制货运车辆通行。

允许在市内全天通行的营业性货运车辆应当具有独立的封闭结构车厢,车辆的外型和安全、环保等技术性能应当符合国家和本市规定的有关标准和条件。禁止使用客运车辆从事货运经营活动,禁止使用货运车辆从事客运经营活动。

第十九条本市道路运输车辆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的规定悬挂和使用与其运输经营业务相符合的营运标志。

第二十条客运经营者、货运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的规定定期对营运车辆进行维护和检测。市运输管理处、区县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按照国家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和评定要求,每年对营运车辆进行车辆技术等级评定,并同时实施年度审验。

客运经营者和货运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的规定建立车辆技术档案,及时、完整、准确记载车辆检测、技术等级评定等有关内容。

第二十一条在外省市注册的货运经营者从事起迄地均在本市的货运经营活动的,应当到市运输管理处或者区县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备案。

第四章机动车维修与检测管理

第二十二条本市鼓励发展以便利、快捷为特点,以机动车常见故障排除和养护为主要内容的机动车维修服务(以下简称机动车快修)。机动车快修应当符合本市汽车快修企业技术条件。

本市中心城区内鼓励发展连锁经营的机动车快修,不再新设机动车专项维修点。

第二十三条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当在经营场所的醒目位置悬挂机动车维修范围标志牌,公示经营许可证、机动车维修工时定额和工时单价、材料配件进销价差率、机动车维修质量保证期。

从事机动车特约维修的经营者除应当遵守前款规定外,还应当公示机动车制造企业的授权证明,并向市运输管理处或者所在地的区县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备案。

第二十四条机动车维修经营者承接机动车二级维护、总成修理、整车修理的,应当与托修方签订维修合同,并建立维修档案,做好维修记录。

第二十五条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当建立配件登记档案,记录配件的名称、供应商名称和地址、制造企业名称和地址、进货日期、进货单价等。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提供的配件应当标明原厂配件、副厂配件、修复配件或者旧配件,供用户选择。使用修复配件或者旧配件的,应当征得托修方同意,并保证维修质量。禁止使用假冒伪劣配件维修机动车。

第二十六条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当按照有关技术标准对机动车进行维修;尚无标准的,应当参照机动车制造企业提供的维修手册、使用说明书和有关资料进行维修。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承接机动车二级维护、总成修理、整车修理的,应当进行维修前诊断检验、维修过程检验和维修竣工质量检验。维修竣工质量检验合格的,应当由维修质量检验人员签发全国统一样式的机动车维修合格证。机动车维修经营者不具备维修质量检验能力的,应当委托具有资质的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站进行维修质量检验。

进行机动车维修竣工质量检验的,应当按照有关技术标准进行检验,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如实提供检验结果证明,并对检验结果承担法律责任。

第二十七条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当按照公示的机动车维修工时定额、工时单价、材料配件价格收取费用;机动车制造企业未提供机动车维修工时定额的,应当执行市交通局制定的机动车维修工时定额。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与托修方结算费用时,材料费和工时费应当分项计算,并出具市运输管理处统一监制的机动车维修结算清单。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当将机动车维修工时单价、机动车制造企业提供的机动车维修工时定额报市运输管理处或者所在地的区县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备案。

第二十八条机动车维修经营者、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应当加强对检测、计量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校正,确保其技术性能指标达到标准要求。用于机动车维修质量检验、营运车辆技术等级评定等的检测、计量仪器设备,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的规定进行强制周期检定。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在监督检查中发现前款规定的检测、计量仪器设备不准确或者逾期未进行强制周期检定的,应当责令其限期校正或者检定,并移交质量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处理。

第五章其他相关业务管理

第二十九条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在经营场所的醒目位置公示经营许可证、收费标准、训练区域等;

(二)按照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规定的教学大纲进行培训;

(三)聘用取得教练员上岗资格证的人员从事教学工作;

(四)严格考试纪律;

(五)按规定做好培训记录,建立学员档案。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及其教练员在培训过程中不得弄虚作假,对结业考试不合格的学员,不得颁发培训结业证书。

第三十条客运站、货运站、公共停车场(库)的设置和建设,应当符合本市道路运输专业规划及国家和本市的有关标准。

市和区、县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及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在审查客运站、货运站、公共停车场(库)建设工程的规划方案和初步设计方案时,应当分别征求市交通局和区县交通行政管理部门意见。

未经批准不得改变客运站、货运站、公共停车场(库)的用途和服务功能。

第三十一条客运站经营者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合理安排运行班次和发车时间;

(二)按照客运经营者根据政府指导价确定的票价售票;

(三)对无故停班或者连续三日不进站经营的,及时向市运输管理处或者所在地的区县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报告;

(四)严格执行各项站务收费规定;

(五)工作人员佩戴服务证上岗。

第三十二条货运站经营者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按照国家规定的安全操作规程装卸、储存、保管货物;

(二)严禁有毒、易污染物品与食品混装;

(三)仓储等经营场所符合消防安全条件,各种消防器材、设施配备齐全有效;

(四)工作人员佩戴服务证上岗。

第三十三条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者受理运输危险货物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有关手续后方可运输的货物业务的,应当了解运输货物的品名、性质、数量和应急处理方法,查验有关凭证。不得受理运输国家规定的禁运货物。

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者应当将受理的运输业务交给具有合格资质的货运经营者承运。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四条违反本条例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五条违反本条例的下列行为,由市交通执法总队、区县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予以处罚:

(一)违反本条例第六条规定,未履行备案义务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

(二)违反本条例第八条第二款规定,教练员未取得上岗资格证上岗从业的,责令停止上岗,并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

(三)违反本条例第十条规定,转让或者出租营运标志、机动车维修范围标志牌、机动车维修合格证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收缴有关证件、标志牌,并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伪造或者涂改营运标志、机动车维修范围标志牌、机动车维修合格证的,收缴有关证件、标志牌,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规定,未按规定悬挂和使用营运标志的,责令改正,可以处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五)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未建立车辆技术档案的,责令改正,可以处三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罚款。

(六)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未履行备案义务的,责令改正,可以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

(七)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一款规定,未履行公示义务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

(八)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未建立维修档案、未履行记录义务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

(九)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未建立配件登记档案、未履行记录义务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

(十)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六条第三款规定,未如实提供检验结果证明的,责令改正,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一)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九条第一款第五项规定,未做好培训记录、未建立学员档案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

(十二)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九条第二款规定,教练员在培训过程中弄虚作假的,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教练员上岗资格证。

(十三)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一条第三项规定,未履行及时报告义务的,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

(十四)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受理运输国家规定的禁运货物或者将受理的运输业务交给不具有合格资质的货运经营者承运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五)道路运输经营者在经营活动过程中,因情况变化丧失或者部分丧失第五条规定的经营条件,仍从事经营活动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吊销其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件。

第三十六条市交通执法总队、区县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在实施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的,可以暂扣其营运车辆、维修机具设备等物品,并责令当事人在规定的期限内到指定的地点接受处理:

(一)无车辆营运证又无法当场提供其他有效证明的车辆从事经营活动的;

(二)无经营许可证从事机动车维修经营活动的。

市交通执法总队、区县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在暂扣物品时,应当向当事人出具暂扣物品文书和清单,告知执法依据、理由和接受处理的地点、时限;对暂扣的物品应当妥善保管、不得使用,不得在告知当事人接受处理的时限内收取或者变相收取保管费。

当事人应当在规定时限内到指定地点接受处理。逾期不来接受处理的,市交通执法总队、区县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可以依法做出行政处罚决定,并将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当事人履行处罚决定后,取回暂扣物品。当事人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经公告三个月后仍不来接受处理的,市交通执法总队、区县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可以将暂扣物品予以没收,依法处理。

第三十七条当事人对市交通局、区县交通行政管理部门、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当事人对具体行政行为逾期不申请复议,不提讼,又不履行的,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市交通局、区县交通行政管理部门、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运维管理总结篇6

[关键词]资料;管理;变电;运维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2.066

[中图分类号]TM63;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12-00-01

变电运维操作班资料主要包括安全、技术、设备、运行、培训、班务管理等,为使运维人员对基础资料管理精益化,使发生事故时能够快速、清晰的查到相关资料,采取如下做法。

1 对资料进行分类

2013年3月阜阳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组织人员,参照安徽省电力公司《变电站无人值班管理规范》,制定了运维操作班资料管理制度,对资料进行了分类,并规定各类资料所包括的内容。

第一,运维操作站本部资料共分7类,包括安全、技术、设备、运行、培训、绩效、班务管理。其中,安全管理资料包括:安全管理目标及年度计划、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检查评价、两票、安全工器具、事故应急预案、反违章管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防小动物管理、消防、危险品管理、防误装置管理、安全文件。技术管理资料包括:法规规程、现场运行规程、典型操作票、指示图表、工作计划及总结、生产性装备。设备管理资料包括:设备定期维护、设备缺陷管理、继电保护管理、状态检修评价、新设备建设及启动、特殊天气、两措管理、备品备件管理。运行管理资料包括:运行分析、缺陷记录、运行日志、各类报表。培训管理资料包括:培训管理文件、培训计划及总结、培训讲义、“311”岗位互动、岗位练兵、反事故演习、个人培训档案。绩效管理资料包括:绩效年度责任书、月度计划总结、绩效考核细则指标、岗位说明书工作标准、月度绩效成绩汇总表、月度绩效工资兑现表、年度绩效合约。班务管理资料包括:班务记录、站长日志、政治学习、合理化建议、QC活动、五小创新。

第二,所辖无人值班变电站资料共分2类,包括技术资料和运行维护资料。技术管理资料包括:出厂试验报告、产品说明书、合格证、交接试验报告、图纸资料、单元间隔资料、现场运行规程、典型操作票、事故预案、保护定值单、指示图表、变电站制度(变电站安全保卫制度、变电站出入登记管理制度、变电站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制度)。运行维护资料包括:PMS系统中运行巡视记录、备品备件检查、钥匙外借记录、变电站人员出入登记记录等。

2 规范各类资料编码

对各类资料实行编码管理,如:安全管理资料编码为“A”。某一大类和这个大类所包含的小类之间为从属关系,小类是大类的子目录,编码中大类大写字母为一级编码“A”(B、C、……),二级编码为“A-01”(B-01、C-01、……),三级编码为“A-01-01”(B-01-01、C-01-01、……),以此类推,如“A-01”则表示为安全管理中的“安全管理目标及年度计划”资料,对资料进行分类编码,方便资料查找,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3 规范资料文档格式

采用颜色一致的资料盒,统一资料盒标签,实行分类集中管理,定置存放。规定资料封面、内页及各种文档格式,对字体、字号、行间距、标题层次等均作出明确规定,并制作出各种报告、计划、总结及图表模板。

4 规范各种运行记录的填写

变电运维班组记录较多,相关管理规范只对记录作了大体规定,至于如何详细记录、具体格式、统一术语未作具体规定,造成运行记录术语五花八门,记录内容填写也不规范。如:有些缺陷记录描述不清楚,定性错误,消缺后只填写“合格”,未对具体消缺情况进行说明。针对以上情况阜阳供电公司组织人员编写了记录填写规范,规定了记录填写术语、填写内容等并制定了记录填写范本,统一规范了运维操作站各种记录的填写。

5 健全管理制度

为保证运维操作站图纸资料管理工作的质量,阜阳供电公司建立了相应的管理考核制度。

5.1 建立运维操作站图纸资料抽查制度

建立运维操作站图纸资料抽查制度,即在变电运行管理过程中,定期(每季或每月)由变电管理人员对运维操作站图纸资料进行抽查,内容包括记录的及时性、真实性、完整性、条理性及书写的认真程度等,这样既能详细掌握运维操作站图纸资料规范化工作的进展情况,又能准确把握运维操作站图纸资料工作的质量。

5.2 落实运维操作站图纸资料借阅归档制度

将图纸资料列入交接班内容,运维人员交接班后,图纸资料应经值班负责人审查签名,及时归档保存,以免丢失,外来人员借用资料时需经值班负责人同意,并在借阅记录上登记签名。

5.3 建立变电站图纸资料规范化评价制度

每月由变电运维管理人员对运维操作站图纸资料管理工作进行评价,并将工作情况纳入月度绩效考核,确保运维操作站图纸资料管理工作的质量。

6 提高变电运维人员素质

变电运维人员素质是一种综合能力,管理各种图纸资料是变电运维人员的基础工作,也是运维人员工作能力的重要体现。阜阳供电公司在培养运维人员综合素质中,把图纸资料管理作为重点内容,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培训班,选派优秀人员外出参观学习等方式,培养了大批资料管理员,提高了运维操作站资料管理的工作质量。

7 效果分析

运维管理总结篇7

关键词:智慧校园;BIM技术;管理系统;大数据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7.226

0 引言

“智慧校园”是校园大数据下的必然结果,它的智慧体现在智慧的学习环境、智慧的学生管理、智慧的生活方式等,体现在自动监控学校安全;智能的签到、考勤系统;无人监管的智能图书借阅系统;智能化管理办公设备、仪器。总之,就是开发一个智能化的校园运行、维护管理协作系统,有效的使校园可以智能、环保、稳定、安全等运行,并且共享校园大数据,实现更合理、更准确、更全面的只能校园管理系统,从而提高校园的各职部门的管理效率,降低校园管理经济成本。以BIM应用技术为载体构建整体数据共享平台,能够进行三维空间数据的可视化查询、应用,并充分结合在有机管理的校园建筑和结构系统的信息数据,实现快速查询,统筹管理,降低校园管理难点,降低管理的经济成本[2]。

1 BIM技术与智慧校园管理

根据智慧校园中建(构)筑物自身的管理规则,结合BIM应用技术,我们可以模拟现实的对象实现管理计划。智慧校园集成BIM技术应用管理系统,可以很好对每一个R到行有效管理,进而实现综合管理,科学分类,这样我们可以提供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管理方法,避免专业造成的碰撞、矛盾问题[3]。

2 智慧校园管理主要内容

智慧校园是指以大数据下的物联网为根本的智能化的校园教学、科研与生活相结合,以各种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环境,集成所有应用服务系统为载体,教学、学习、安全管理与校园生活环境进行全面融为一体。实施步骤为将带有传感器的安装到学生教室、停车场、办公室等,形成共享的“物联网”,然后使用数据云计算和超级计算机的“物联网”和“软件共享平台”进行数据信息的整合,从而将科研工作、学生管理、生活与学习等和校园的基础设施的有效统一。

3 智慧校园管理系统开发模式

智慧校园管理系统在开发过程中以运营、维护管理为主要目的,结合BIM技术的优势,整合校园的数据实现共享,分析、统计、预测校园管理的数据及信息,进而为决策提供辅助管理依据,从而进行学校全面动态的管理。

3.1 系统设计、开发目标

通过对系统的需求分析,智慧校园运营、维护管理系统以“智慧化”为核心,使用方便为宗旨,兼顾校园的所有管理、行政部门,将本系统的设计、开发目标简单总结如下:

(1)为了使学校大数据实现共享统一管理、应用,开发以BIM技术为基础的数据库;

(2)建立三维空间数据服务与综合管理平台,通过微信、校内通等访问模式加大服务力度,增强三维现实服务种类,改变传统的学校综合管理的方式;

(3)建立智能监控网络,组建行动指令执行小分队,建立实时、快速反应高清视频监控设备;

(4)对学校供电设施、消防设施、运动设施等进行集中集成管理,形成高效、舒适的“智慧节能”系统;

(5)为了加强对实验设备、生活设备等有效、科学的管理,开发一个功能齐全的校存资产、设备管理系统。

3.2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BIM技术校园主要基于校园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为核心的维修管理系统,配置必要的设备联通局域网,开发三维空间数据模型生态、地理空间数据生态、资产高效管理生态、安全信息互操作系统的软件和硬件环境,创造信息资源共享的数据平台和集成数据共享环境;开发一个统一的、高标准化的安全体系、管理效率体制及有效的运行体质,保证运行、维护系统安全、高效的运行。

3.3 系统各项功能

(1)三维可视化漫游。通过开发的系统使用户能直观、真实快捷以可视化漫游的方式查看学校内部的任意位置,也可以有针对性的浏览,提取用户的兴趣点,并且结合VR可视技术,使得用户对学校管理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2)建筑信息查询。建筑信息查询的分类管理教学大楼、学生宿舍、学生食堂和其他建筑等真实的呈现在三维视觉场景中。人们可以观看任何一个建(构)筑物的三维视觉场景,它可以展现出建(构)筑物的外观、材料、用途和其他相关信息,促进每个建筑实现可视化的应用、管理。

(3)资产管理查询。三维数据的可视化可以带来资产管理的可视化,制定资产管理业务流程的信息技术,通过系统集成技术的可以无缝集成的三维模型与业务流程,资产统计、管理部门可以把握整个资产购买、修理、更换直至彻底报废的全过程,采购、使用和维护,一个统一的跟踪,增加校园设备的使用周期与效率,减少学校的资产管理与维护经济成本。

(4)遮挡工程查询。BIM应用技术将学校内部所有的遮挡工程都会以三维可视化数据模型的保真的现实出来,进而复杂工作简单化,提高遮挡工程的管理效率,更能解决图纸看不懂的困局。在现有三维数据模型中,直接可以提取现有的管道线路信息,如管道使用的材料、使用年限等。

4 结论

BIM技术运行、维护管理系统是智慧校园的发展的前提,也是研究的核心所在。通过分析及总结发现:运营、维护系统需要对学校建筑、教学、运行设备等状态进行实时的信息查询、管理,为决策提供及时的数据支持,提高管理效率,节约了管理的成本[4]。同时对系统开发提出了概念性的框架,展现了系统实现的三维可视化漫游、建筑信息的查询、资产管理以及遮挡工程的查询等功能。在智慧校园大数据下,建立运营、维护管理系统数据库,对办公文档、资产清单、档案材料等相关资料进行有机管理,真正实现校园的“智慧化”。

参考文献:

[1]陈晓.基于BIM的校园运维管理系统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

[2]曹慧文.基于三维技术的电厂基建管理系统的开发[D].华化电力大学,2014.

[3]王永.基于校园网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机[J].福建电脑,2007.

运维管理总结篇8

在当今钢结构制造产业飞速发展的环境下,输变电铁塔(钢管杆)等电力设备的制造竞争尤为激烈。设备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设备管理应取得两个成果:一是设备的技术状态最佳,二是设备的维修和管理费用最经济。在现代管理理念中,成本不仅指直接的生产费用,也包括诸如质量成本、设备成本等管理成本。

设备成本构成:设备成本管理的最终目标就是在企业经营战略的总体规划下,保证设备管理各环节的低费用,力求设备的寿命周期成本最低。

设备管理成本主要包括购置费用(直接影响折旧费)、维修与设备管理人工成本、维修材料费(主要是备件)、外修费、停工损失等。设备管理成本的控制不是被动的控制,应将更多的设备成本从不可控制成本变为可控制成本,从而达到降低总成本的目的。

对设备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首先必须建立有效、完善的设备管理体系。设备的综合管理是现代设备管理理念的核心内容,在经历了以事后维修和预防维修为基础的传统设备管理阶段后,对设备寿命周期的所有物质运动形态和价值运动形态进行综合管理,已经成为现代设备管理的主流观念,成为设备维修成本控制的有效手段。

时下,先进的企业都在运用tpm管理模式-全员设备维修制度,其包括预防维修和生产维修两层含义,要求设备的综合效率最好,要求以寿命周期为对象进行全过程管理,要求全员参与设备管理。Www.133229.CoM

设备管理的过程包括选购、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改造、更新、报废等。维修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工作,但却是企业设备成本最明显的部分。从整体的观点出发,要降低维修成本,必须同其它环节的工作相配合,抓好全部各环节的管理。进行全过程管理,可以克服和防止两个脱节:一是设备的前半生(生产和安装)和后半生(使用和维修)的管理脱节,加强与设备制造单位和使用部门的横向联系;二是克服后半生内部各环节之间的脱节,加强内部各相关单位的协调配合,共同管好设备。

同时,可以运用设备综合效率分析法,运用年费法,对设备整个寿命周期费用进行定量测算,以达到求得设备寿命周期成本最低、综合效率最高的目的。不能只求节省设备购置费用,而不管使用费用是否经济和对企业的贡献是否最大;不能只求节省使用费用,而不计购置费用高低。

钢结构企业的设备成本控制应从设备综合管理的角度,探讨设备整个寿命周期成本的综合控制方法,克服单纯地依靠各个管理环节单独控制的观念,从整体角度考虑问题。

设备的使用方针是爱护使用,不仅要对设备多加爱护,更重要的是还要防止设备的闲置不用。设备管理本质上是设备运动过程的管理,设备运动形态有两种:价值形态和实物形态。

1 设备的综合成本控制要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重视对设备可维修性的考察

设备的可维修性是降低维修费用、减少停工损失的重要措施,特别是对于一些瓶颈环节的设备,其可维修性更为重要。因此,根据设备的重要程度,在购置设备时要注重对其可维修性的考察。

1.2 做好设备投资预测

设备不仅影响企业的产品质量,而且对产品的品种也具有最直接的影响。在当今钢结构企业迅速发展的环境下,设备作为科技的直接载体,其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如采用型材(钢板、角钢、等径管、方管等)套料工艺时最好有套料软件相配合;火焰切割机在进行多头切割或异形切割最好有自动调高装置和fastcam软件相配合。总之,在对技术和市场把握较为准确的情况下,力争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生产可行、结构升级化和合理化。

1.3 用价值工程指导设备购置

运用价值工程考虑寿命周期成本和使用效益,是现代设备购置的基本要求,也是控制设备综合成本的有效办法。价值工程就是用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取得最好的功能效益,寿命周期成本不仅包括购置成本,还包括使用成本。因此,在设备购置时,要对设备的购置费用、品质、性能、可维修性、使用维修费用进行综合分析,并考虑其经济效益、产品质量、生产效率等,求得最佳的价值。例如,在选购角钢自动生产线时,在各种品牌的权衡中,是选择“山东法因数控机械”,还是“天水锻压机床”,或是新出来的“阳光科技”时,我们就可以利用价值工程进行综合的分析,作为领导们决策的依据。

1.4 掌握设备的磨损规律和故障规律

设备的磨损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磨损阶段,正常磨损阶段和剧烈磨损阶段,要在初期磨损阶段爱护使用,在正常磨损阶段精心维护使用,在剧烈磨损阶段前及时修理。相应地,设备的故障变化规律也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初期故障期精心安装、认真调试、强化试运转、严格验收;在偶发故障期和加强维护保养;在进入磨损老化故障期前及时进行预防维修和改善维修,重视经济和技术劣化。在钢结构企业的新形势下,必须重视对经济、技术劣化的应对,其基本做法就是提高设备的生产运转效率,防止设备的闲置不用,在技术劣化之前及时进行更新工作。

1.5 维修经济性的考察

维修保障性越高,设备停工损失和劣化损失就越小,但费用也越多,钢结构企业尤其是做输变电线路铁塔(钢管杆)具有特殊性质的电力行业,停工损失是巨大的,不仅有直接的经济损失,还有间接的由于不能按期交货而产生的对企业信誉的影响。

1.6 设备维修方式的选择

预防维修制度是现代企业应该首先考虑的维修制度,在此维修制度下,又可以分为日常维修、事后维修、预防维修、生产维修、改善维修、预知维修等多种方式,各种方式的成本有很大的差别,应根据不同设备和不同情况,综合运用多种维修方式,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维修费用。首先,可根据不同的故障类型选择,如对状态易于监测的故障实施预知维修,对维修方便、故障有规律的实施定期维修等。其次,可根据经济性的不同选择维修方式,将事后维修费、预防维修费、状态监测费、停机损失费等进行比较,选择费用最小的修理方式。再次,按设备不同的劣化形态选择维修方式,预知维修是较好的维修方式。

1.7 tpm-设备的全员生产维护

设备分级分口管理是设备管理的基本要求,不能仅靠设备部门单打独斗,而是要将与设备相关的全体人员组织到设备管理中来,通过完善的岗位责任制、使设备管理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上,这是降低设备管理成本的最有效办法。具体做法是:从横的序列上,要充分调动各环节职能部门,特别是车间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正确处理由于分工不同所形成的要求和利益矛盾;从纵的序列上,要调动各级人员的积极性,特别是操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他们充分信任,可以有效地解决设备运行中的各种问题,实践证明,企业形成良好的横向纵向序列相结合,专业与群众相结合的设备管理网络,可以有效地提高设备管理效率。

1.8 正确处理维修费用和维修效果的关系

单纯地降低维修费用而不考虑维修效果是不可取的。钢结构企业数控设备多,用的进口备件多,价格高,如pp103板线的一根滚珠丝杠就需要将近1万元,为韩国进口;而国产备件往往是质量较低,如何求得两者的综合平衡,是一个很重要的管理问题。对于关键部件,必要时一定要使用进口件以提高维修效果;对于一些国内可以通过质量控制达到质量要求的部件,可利用自己的技术力量自主研发控制质量,也可以配合国内的相关厂商进行操作。

1.9 实行设备信息管理

要注重全过程信息的收集和反馈,及时进行研究和解决。设备采购过程中也要注重从使用、维修部门获取信息支持,以保证决策的正确性。另外,还应注重厂家信息情报的收集,为设备采购、维修和改造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1.10 对设备进行分类管理

根据设备的综合效率,按照重要程度进行分类,对重点设备进行重点管理。其主要评定要素:故障的影响,有无替代设备、开动状况、修理难度、对质量的影响、原值等。通过对以上要素进行综合评分,一般地讲,重点的a类设备占10%(如角钢自动生产线、角钢自动钻孔生产线、平面钻、1200t/8m+500t/4m双机联动折弯机等),一般的b类占75%(如行车、剪板机、车床、冲床等),次要的c类占15%(如磨光机、滚轮架等)左右。

2 效果评价和组织措施的落实

(1)设备管理的效果评价,使用经济技术综合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

①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的台数与设备总台数的比率。

②设备故障率:故障停机时间与生产运转时间的比率。

③单位产品维修费用:维修费用与产品总产量的比率。

④维修费用率:维修费用与总生产费用的比率。

(2)设备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必须通过相应的组织管理措施给予落实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①要将设备管理放在企业的战略的中心环节,做好设备管理的战略规划。

②要提高设备管理的层次,建立设备管理责任制和完善的考核体系。

③建立全厂的设备管理责任制度,完善考核机制。

④将全过程管理理念运用于设备管理的各个环节中,从维修、使用引入到设备定购和设备使用的全过程。

⑤建立以全过程管理,寿命周期管理,预防维修制度为核心的设备管理体系,使设备管理部门从日常维修转变到状态监测上来。

⑥主动利用自身的科技力量。

经过近几年的设备管理实践,运用上述观念和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利用以预防维修制度为核心的维修管理方式,我们设备的完好状态基本达到100%,故障率较低,有效地保证了生产的进行。同时,维修费用逐年下降,我们自主制作的一些备件产品如埋弧自动焊的导电嘴、卷板机的复合套等,节省了大量的维修开支,极大地降低了设备的维修成本。

3 结论

设备成本的控制不是简单地限制各种支出,而是运用科学、合理的管理理念,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主动地降低总成本,而不以单项成本为限。只有这样,才能掌握设备管理的主动权,掌握设备成本控制的主动权。

参考文献

上一篇:班级卫生安全范文 下一篇:物流调度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