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采购的弊端范文

时间:2024-03-07 15:29:04

集中采购的弊端

集中采购的弊端篇1

关键词:图书采购;采购模式;高校图书馆

近年来。由于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尤其是数字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使得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的类型结构、空间结构及供货形式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我校图书馆图书采购工作根据环境的变化,更新理念,调整思路,采取新对策。为师生提供优质的馆藏图书资源,充分发挥了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的保障作用。

1采购模式采取招标批购与自主零购相结合

我校图书馆文献采购中,招标工作是由学校招标办公室组织实施的。图书馆派一个代表参加。招标委员会对投标人的资格、能力、信誉等进行审查,对招标书的承诺作出真伪判断,最后根据一些资质证明材料及图书馆提供的供货商在以往履行合同时的诚实信用程度,决定哪家供应商中标。图书馆与中标书商签订图书采购合同,在合同期内图书馆将直接从书商处采购图书。

招标批购有很多益处。但也有其弊端。由于图书馆采购并非是针对单一出版物,而是要求符合图书馆知识体系保障层面的要求,这就使得图书馆的采购具有着不同于其他政府采购、对馆藏性质类别有着个性化要求的特点。不同类别的图书,比如一般的社科图书、学术性图书和古籍文献之类图书的价格就完全不一样。一般图书生产规模大,价格较低,折扣的弹性大,而专业的图书特别是一些高层次学术书籍由于发行量少,读者面窄,定价都比较高。折扣伸缩空间极小。书商为争取高利润,折扣高的书很少问津。当然就不能提供给图书馆,从而限制图书馆采访人员采购行为和影响图书馆的馆藏结构。

图书出版发行的形式和渠道具有多样性。图书采购应根据文献类型,选择适当的采购模式,只招标批购独行的做法,不适合图书采购。我校是一所以林科为优势,办学特色决定着图书的需求以科技类为主。仅仅依靠书商供书,必然会出现高层次图书书源不足的问题。

2采购途径选择预订、现采、直购相结合

确定了采购模式,选择适当的采购途径能大大提高采访效率。缩短购书周期。保证藏书质量,采访人员要解放思想,把多种采购途径有效结合起来。

2.1预定采购

预定是根据征订目录对图书的描述和介绍,认真鉴别图书的性质、内容、读者对象和学术水平,辨析图书出版情况。根据馆藏结构。进行查重,避免重订、漏订,最后将选定图书编制预定清单,发送给供货商,由供货商配货到馆。

预定是图书采访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是预定存在着采购周期长、信息反馈慢、市场变化大的弊端,大多数图书都是三个月以上才到货,到货率在95%以下,有些图书如果用预订方式,图书到货上架流通。早已时过境迁,失去其原有价值了,专业性、学术性强的图书以及重要工具书等,不适合预订采购。

2.2现场采购

现场采购主要是从书商提供的图书批销中心、书店、书市、展销会、艺术节等现场样书选购。选购热门、时效性强的图书。如计算机和各类考试图书。以及重点学科和新学科文献的采集,应采用现采方式。现场采购图书质量直观。采访人员不仅能直接翻阅文献。了解文献的主要内容,而且能及时了解市场形势,切身感受图书文化潮流。准确把握文献出版动态。大大减少文献选择中的盲目性,从而提高文献采购的准确性,采购符合本馆要求的精品图书。现采克服了征订书目中图书覆盖面窄、预订新书与读者见面时间长等弊端,但现采同样存在书源不足的缺点。

2.3直接采购

直采是指向出版社直接采购,自主零购。无论是预定。还是现采,采集文献主要局限于中标书商,选定书商数量有限,每家书商的业务范围比较固定,书商提供给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也是有限的,不能保证馆藏资源的科学性、全面性、系统性,而出版社可以提供给图书馆所需图书的最新、最全出版发行动态,保证客户获取图书信息的准确性,因此图书馆有必要向一些专业对口的国家出版社、地方出版社和大学出版社直接购买所需图书。

直采的优点是图书馆可全面了解出版社的出版情况,及时有效采到所需图书,避免出现漏购,提高购书质量和有效采购率:缺点是需要图书馆与出版社的通力合作和密切配合,操作繁琐,联系、结算、运输、退货等事项的工作量增加。向出版社直接购买的图书一般限于专业类的、特藏类的图书。如标准、年鉴、手册等。需要保证图书的时效性、连续性、完整性。

总之,各种采购途径都是有利有弊,采访人员只有综合、灵活采用,各取所长,才能为图书馆配置高质、高效的馆藏资源。

3采购方法需要采访员采访、学科馆员参考、院系联采、读者荐购相结合

采访员以各种方式和渠道广泛收集新书书目信息,定期将收集的最新书目数据以Excel格式提供给各资料室,同时将数据提交网上。就读者荐购图书事项做好宣传工作。包括在校园网、图书馆网页上宣传;制作宣传单,在图书馆入口及全校免费发放:举办宣传讲座等。

为读者提供多种荐购渠道。首先,读者可以通过图书馆提供的图书荐购平台选订图书。其次,读者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获得所需图书信息。将图书题名、著者、出版社、ISBN等信息发送至图书馆采访员信箱,或者以MSN、QQ、电话等方式提供需购图书信息。再次,读者也可以将购书意见反映到各院资料室或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处,采访员通过与资料员、学科馆员、专业教师沟通,了解读者图书需求。

采访员以月为周期收集整理推荐订书单,根据经费、馆藏、学科、书的适用性等条件及时、合理选择采购重点图书,在新书推荐中新书信息,对未购到图书向荐购者做出说明。

集中采购的弊端篇2

【关键词】药品集中招标采购 有利 弊端

为了整顿药品流通秩序,规范医疗机构购药行为,抑制药品价格虚高现象,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加快和完善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广东省印发了《广东省医疗机构药品采购招标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文件,2007年我省启动了全省药品网上集中招标采购工作,到现在已经历了三个标期,药品招标对医院和社会产生的影响有利有弊。

1 有利方面

1.1 药品价格降低,患者受益

通过招标竞争激烈,药价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国产药价降幅较大,特别是抗生素类,进口药和合资药降幅普遍低于国产药,见表1。

表1 2010年我院部分药品中标零售价和最高零售价对比

招标后药品价格下降对解决群众“看病贵”有积极作用。

1.2 实现电子商务完善药品管理规范

药品实行全省统一网上集中招标后,建立了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管理,网上采购比原来传统的电话订购(或纸质订购)的工作效率大幅提高,药品交易平台利用网络能够迅速查询中标产品的相关信息,如产品规格,生产厂家,中标价,中标零售价,配送公司等,为药品采购提供捷径,网上订购药品比传统订购准确快捷,因传统的电话订购(或纸质订购)会因人为因素而出现写错或听误发生,导致所送药品与医院所需的不一致。

1.3 制约购销环节的不正之风

实行药品招标对药品购销环节的不正之风有一定的制约作用,经过激烈的价格竞争后中标的部分药品,价格降低,药品价格“虚高”部分被挤掉,厂家或商和配送公司的利润减少,逼使该药品失去了不合理的中间费用,使该药品回到正常使用范畴。

2 弊端方面

2.1 收取中介费用不符合招标的目的

药品招标目的是为了抑制药品价格虚高现象,使药价回到合理水平。但现行的招标模式是政府委托中介公司进行操作和维护,收取参加招标厂家或药品商和配送公司的中介费和交易费,使中标药品成本增加,加重企业负担,而使药品价格变相提高。

2.2 价格恶性竞争,引发药品质量问题

由于我国医药行业重复建设现象严重,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有药品生产企业6千多家,药品批发企业超1万家,实行药品招标使原来已竞争激烈的医药市场更加雪上加霜,为了生存,许多药品生产企业不得不想办法降低成本,有些生产企业内部缺乏严格的管理和监控,生产过程中存在严重漏洞,以次充好,甚至生产假劣药品,以致价格低的不合格产品进入中标目录,从而引发药品安全问题,例如“齐二药事件”“石四药事件”“鱼腥草事件”“欣弗事件”等,医疗单位按招标文件的要求在药品中标目录中选用以上品种而发生了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由于医院是药品的使用单位,要承担法律责任而面临巨额赔偿和声誉损失。

2.3 专科老药消失

常用的专科药品因招标价格太低,生产厂家无利润而放弃生产,使医院临床用药告急,如西地兰针,吲哚美辛(消炎痛),去痛片,肝素钠针等。

2.4 增加医院的工作量和资源浪费

药品招标的标期一般为每年一次,招标工作结束后,医院进行药品的选标程序,首先按医院的级别规定选标专家人数和药品品种数量,再集中抽取专家进行药品和配送公司筛选,然后进行药品价格的调整,频繁的品种和价格调整使医疗单位消耗不少的人力物力。医院药品目录更换要经常调整患者用药,使治疗受到影响,清退不中标的药品造成资源浪费,加重企业负担。

3 对改进药品招标工作的一些建议

①由政府提供和维护药品招标的交易平台,不收取中介交易费用,减轻药企负担,真正降低药品生产、流通成本。

②负责药品招标管理工作的卫生部门应与物价部门共同制定药品价格联动机制,招标周期内要保持药物价格的相对稳定。

③对中标药品依法加强监督管理,严格控制药品质量,以防假劣药品通过招标进入临床,确保用药安全。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城镇医药体制改革指导意见.

[2]宗怡,赵怀全,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对医院用药的影响与建议《药事管理》 2009.vol.6.no.2.

集中采购的弊端篇3

关键词 行政单位 会计集中核算 问题

前言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一部分行政部门事业单位都有来源于财政拨款以外的预算外收入,而且这部分资金来源的比重将越来越大,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出于本位主义、团体利益和个人私欲等会“自由”地使用这部分资金。而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是内部人员,其会计核算和监督受制于本单位领导人的制约,无法有效地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全部资金运动实行监督和控制。从而导致财政支出活动透明度不高,大量预算外资金游离于预算管理之外;财政支出信息反馈迟缓,难以及时为预算编制、执行分析和宏观调控提供可靠依据;支出执行中资金分散拨付,相当规模的财政资金滞留在预算单位,难免出现截留、挤占、挪用等问题,既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又容易诱发腐败现象。因此,这种以多头设置账户为基础的资金拨付方式,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下加强预算管理的需要,也不适应国库管理制度的发展要求,必须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全文希望通过这方面研究,找出行政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问题,为行政单位财务管理方面提供有效的借鉴意义。

1 行政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问题

会计的集中核算是加强财务、财政资金管理的一项新举措,在它的初始阶段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也必然存在其局限性和不够完善的地方。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预算单位的财务管理、财产管理、理财机制、年度预算收支计划的编报等都没有改变,但是会计核算职能和资金的管理权移至核算中心,在现有的条件下最大程度地约束了单位的支出行为。因此,在会计核算中心运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不协调的地方。笔者认为,当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缺乏规范的预算管理基础,部门预算工作尚未到位

现行粗放的、传统的预算管理体制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的要求己越来越不适应,其弊端主要表现在财政资金分散支付,使用效益不高,财政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改变了单位分散管理财政性资金的现状,实现财政性资金的统一管理和集中收付,但是由于我国当前的预算管理制度还不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各部门的财政性资金收支没有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所以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强化了单位收支管理,提高了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预算监督机制也很不健全,人大、审计等部门的监督职能还相当薄弱,预算执行不力的矛盾相当突出。

1.2缺乏配套的政府采购机制

政府采购制度是公共支出管理的有效手段,这一制度的建立,要求各级行政事业单位的公共支出要以法定的程序,主要通过竞争性招标采购的方式从市场上采购商品、工程和服务。在西方,采购性支出一般占财政支出的30%-40%。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财政资金的管理由以前的事后监督转为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监控,同时也能对行政事业单位采购进行源头控制,有效杜绝财政资金被挤占、挪用、浪费现象。然而,由于目前行政事业单位采购所涉及的范围太窄、规模小,主要是对专控商品(如汽车、空调、计算机等贵重商品)实行了政府采购制度,而且缺乏规范管理,行政事业单位采购计划的编制和执行存在相当的随意性,许多单位需要的商品、工程和服务等想通过政府采购制度往往未能实现,而只能维持原有的采购方式。所以,缺乏配套的行政事业单位采购机制,集中核算的优势也难以得到很多的发挥。

1.3缺乏可行的、统一的经费开支标准

实行集中核算,虽然预算单位对资金支配权不变,各财务审批事项由单位负责人负最终责任,但是资金支付权移至会计核算中心,核算中心就应该对资金支出进行全面的监督与管理,否则,核算中心就失去存在的意义。然而,由于现行的经费开支标准远远落后于实际,执行起来较困难。各预算单位执行不统一的经费开支标准,或者没有按经费开支标准规定执行,以及预算单位自立名目发放福利奖金的现象时而发生。实行集中核算后,经常会产生对某一支出项目预算单位请求支付与核算中心拒绝支付的矛盾,这也是摆在核算中心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2 完善会计集中核算的策略

当前,会计集中核算规范化运作,为全面实施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零余额账户管理奠定了基础和操作平台。这些财政改革在充分运用会计中心提供准确信息和数据上,这对于新形势下的会计改革提出了挑战。笔者认为,尽管有制约会计集中核算的因素存在,但会计集中核算还有必要一如既往的深入下去。

2.1强化预算管理,健全预算监督体系

针对财政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控制,笔者建议要进一步推行预算管理改革,扩大部门预算的范围,制定科学、符合实际的定员定额标准,改进和完善预算支出科目体系,早编细编预算。通过提前编制预算,延长预算编制时间,使预算细化到各个部门及各个项目,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合理性。预算单位所有的财政支出都要严格按规定标准和相应的科目列入预算,预算一经审核批准,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都要严格按预算执行;财政部门要对各部门实行从预算编制、预算下达、资金拨付到资金使用的全过程监督管理,并追踪问效,切实强化预算管理,为会计核算中心运行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2.2推行政府采购制度,理顺单位采购与集中核算的关系

要进一步扩大行政事业单位采购的范围和规模,能实行公开招标的,都要按规范的程序实施行政事业单位采购,提高行政事业单位采购工作的透明度。逐步建立行政事业单位采购预算编制,按照部门预算编制的内容做好单位所需采购的物品统计、成本核算、采购资金划拨等工作,通过强化行政事业单位采购预算和行政事业单位采购计划的编制,有计划、高效率地开展行政事业单位采购活动。

2.3依托信息优势,开通远程报账系统和远程查账系统

要抓核算,系统优先;要抓管理,信息先行。没有充分、准确的信息,没有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难以提高核算和管理水平。随着我国财政收支规模日益扩大,预算会计核算改革的逐步推进,以及在细化预算改革、实行财政集中收付集中核算和行政事业单位采购制度的前提下,更有必要加快开发统一、高效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这也是降低会计核算成本、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实行会计集中统一核算,不仅仅是预算管理方法和手段的改进,而是对传统方法从观念到内容的根本改革,打破了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财政资金分配管理格局,也是落实依法行政的一项重要工作。希望本文研究能起到很好的抛砖引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冬梅,会计集中核算的弊端与对策探讨,工业审计与会计,2009,(01)

2 高嵘,会计集中核算的弊端浅析,安徽水利财会,2009,(01)

集中采购的弊端篇4

关键词:石油物流,物流体系,中国石油

从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后,整个中国的石油企业面对新的市场环境,传统的石油物流体系已经暴露出了很多的弊端,在新的形势下,随着中国石油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改革,中国石油物流体系得到了较好的优化和发展,但是目前仍存在着一些弊端。同时,目前,面对世界石油价格漂浮不定的新局面,中国的石油物流体系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有效的借签中国石油企业以前的物流改革的经验,在这些经验的基础上重新构建现代化的中国石油物流体系,使得中国石油企业能都面对国际环境的竞争下,能够有效的降低成本,增强我国石油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我国石油企业目前面临的最紧迫的一项任务。

一、 我国石油物流体系存在的弊端

近年来,随着我国石油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改革,中国石油物流体系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运行机制,拥有相对稳定的石油物流市场和较强的物流发展实力,但与现代物流管理的要求相比,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和值得改进的地方。

1、我国石油物流体系成本较高。据有关部门测算,我国石油企业每年的物流费用在1000亿元以上,物流费用每降低1个百分点,即可以创造出10亿元以上的利润。在欧美国家,其物流成本只占产品成本的7%左右,而我国的物流成本占产品成本的20%左右,我国的物流成本相对较高。造成石油物流体系成本较高的原因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首先,长期以来,物流是企业的资源这一观点一直没有得到重视,它一直被认为是提供油田生产建设所需物资的辅助部门。其次,我国的石油企业目前的物资供应模式多采用分级式的物资供应模式。。再次,石油企业业务跨度大、范围广、物流种类多且交易频繁、各种配套齐全的物流设施遍布全国各地,但是大量的石油企业物流设施闲置,不能发挥其规模优势。

2、我国石油物流体系现代化管理上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我国大部分石油企业在物流管理上各自为政,运行效率低下,各职能部门实行分散管理,各自为政,整个物流管理链是间断式的。物资供应部门难以及时、深入了解各单位需求变化情况,不能掌握专业物资的采购、一般物资的及时供应以及物资质量监控等方面情况。其次,我国石油企业没有建立统一的物资供应管理信息系统,我国石油企业在信息网络建设方面投资很大,但是由于没有现代化物流的理念支撑,没有独立的物流实体运作,没有专门的规章制度约束,使得现代化的技术和设施难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3、我国石油企业本身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首先,观念落后是目前制约石油企业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不少的管理人员观念上、思想上很多方面停留在传统物流层面上。虽然当前对现代物流业的宣传力度不断增大,但仍有部分管理人员和职工没有充分认识到现代物流业对降低企业和全社会流通成本、增加利润的作用,甚至一些单位的领导还不能接受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应用。其次,传统物流企业物流能力不强,物流企业和物流设施规模都比较小,仓库空间浪费大、保管不合理,很多企业的仓库仅具有传统的存储功能,还未向流转型转变。

二、 中国石油化工物流体系和浙江石油物流体系的成功经验

1.中国石油化工物流体系的成功经验。2005年6月22日,中国石油报报道了中国石油建设化工的物流快速轨道,从这篇报道我们可以归纳出中国石油化工物流体系的两个成功经验:首先,对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利用信息平台,推行集约化和专业化管理,实施全程配送,大力发展实时物流和绿色物流。其次,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让用户满意,实现营销方式的根本转变,提高整体市场竞争力。

2.浙江石油物流体系的成功经验。2006 年1 月25 日,中国石化报报道了浙江石油物流改革降本四千多万, 我们从这篇报道中可以归纳出浙江石油物流体系的两个成功经验:首先,资源统一调度,人员统一管理,绩效统一考核,费用统一核算。其次,优化物流管理方案,建立资源物流统一运作平台。

三. 构建现代化的中国石油物流体系

我国目前石油物流体系还存在着一些弊端,如何克服这些弊端,中国石油化工物流体系以及浙江石油物流体系的物流改革经验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考,面对新形式下,国际石油价格起伏不定的局面目前,中国的石油物流体系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有效的借签中国石油企业以前的物流改革的经验,在这些经验的基础上重新构建现代化的中国石油物流体系,使得中国石油企业能都面对国际环境的竞争下,能够有效的降低成本,增强我国石油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呢?

1、 降低成本

首先,对物流资源给与足够的重视,整合石油物流资源,对资源进行统一管理调度。对现有的人、财、物等物流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建立资源物流统一运作平台。其次,规范物资采购供应管理结构和油田内部供应链,实现管理模式的根本变革,建立与油田持续有效发展相匹配的物资供应管理体制,建立一体化的物流运行体制。采用专业化采购,优化物资采购运作方式。把市场竞争机制引入物资采购过程中,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物资采购成本。提高油田物资需求和配送的能力,推行集约化和专业化管理。强化物流成本管理,对物流各环节和各项业务活动成本费用的支出逐项细化,科学管理,严格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费用,扩大物资集中采购规模。再次,建立有效的符合现代化石油物流体系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使得全国的石油物流体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加快物流信息处理和传递,提高物流整体运作效率,降低成本。最后,石油企业物资供应部门要主动争取与有经济和技术实力的社会上先进的现代物流企业联合,取长补短,有效的获取现代物流管理经验。

2、现代化的管理模式

首先,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将供应物流和生产物流两大服务功能整合起来,对现有的人、财、物等物流资源进行优化整合,逐步实现物流管理一体化,通过物流服务功能和组织机构的整合,物流业务流程的再造,使现行物资体系中供应物流与生产物流之间相对孤立和分散的管理,以及各自为政的间断式物流管理链转变成信息共享、统一调控、集中管理的一体化物流管理链。其次,在整合后的新物流体系中引人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手段,主要包括基于网络技术的物流管理软件、电子商务、GPS和EDI系统等。再次,要建立一支强有力的现代物流业人才体系。通过不同方式和各种渠道,对石油物流从业人员进行在职培训,提高在职人员的整体素质。面对国际物流环境的竞争,要积极引进有先进物流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同时经常让石油物流人员通过有效的信息平台,进行及时的交流和学习,提高整体的物流管理水平。

3、发展第三方物流模式

第三方物流是指由物流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第三方就是指提供物流交易双方的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的外部服务者。生产经营活动的实践显示,当一个供货商或制造商为几个或几十个客户提供商品时,其内部简单的物流部门可以为其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通过第三方物流模式,我国的石油企业可以将储运业务外包给存续企业的物资供应部门,由专业物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石油企业可以不再设有仓库、车辆等物流设施,从而可以减少投资和运营物流成本和直接从事物流的人员,同时降低了自己的投资风险和存活风险。在目前国际石油物流竞争的局势下,我国石油企业在做好自己本身的物流体系的同时,同时选择第三方的物流模式将大大提高自己的物流水平,提升竞争力。

2、 面对国际油价漂浮不定,采取灵活有效的物流方式

首先,将油价变动与物流服务价格挂钩,灵活调整服务价格。油料成本是物流企业成本的重要构成部分,物流服务价格应该及时反映油料成本的变化,石油企业需要建立灵活的与油价波动相适应的服务价格调整机制,从而减轻油价大幅涨升带来的成本压力,保持一定的盈利水平。其次,在油价波动不定的情况下,实时的控制库存。在做好自身国内物流的同时,结合第三方物流的模式,有效的降低风险,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随着世界经济的国际化,我国石油物流体系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在国际石油价格漂浮不定的情况下,深入分析我国物流体系存在的一些弊端,借签符合我国国情的本地石油企业的物流管理经验,构建有效的现代化石油物流体系,对我国的石油企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海军工程大学后勤指挥与工程系

参考文献:

[1] 杨小凯.经济学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25-130.

[2] 宋华.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96-102.

[3] 陈章寿. 浙江石油物流改革降本四千多万[N].中国石化报,2006-1-25(001).

[4]江书程,林广顺,汪晓东. 中国石油建设化工物流快速轨道[N]. 中国石油报,2005 -6 -22(001).

[5]郭元才. 第三方物流-石油企业的明智选择[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4:44.

[6]马景辉.优化我国石油企业成品油物流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5,3:445.

Build a modern logistics system in China oil

Li Binggang

(The Naval Engineering Logistics Command and the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Abstract :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oil logistics system status, China Petrochemical combined logistics system and Zhejiang oil logistics of the logistics system reform experiences of a comparative analysis China pointed out that the current petroleum logistics system of some defects, in a new situation build a modern logistics system related strategies.

集中采购的弊端篇5

关键词:宾馆财务收支内部控制

宾馆是服务行业中经营范围比较广泛的企业,执行的是企业会计制度,主营业务为住宿、餐饮,其他业务有零售、洗浴等,涉及到的收入核算有住宿、餐饮、会议、租赁、商品零售等收入,支出核算有餐厅材料的出库、客房销售备品、水果、烟酒等成本类科目,有工资、水电、折旧等费用类科目;涉及到收支结算业务的相关部门很多,在管理中应综合各部门业务特点,充分落实《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要求,完善内部控制机制,每项经济业务都由两个以上部门同时完成,相互牵制,相互监督。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单位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单位实现发展战略。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规定,单位内部控制措施主要有: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绩效考评控制,此外常用的控制方法还有:内部报告控制、复核控制、人员素质控制等。建立内部牵制制度,确保有利管理,防止弊端:明确牵制制度的原则、组织、分工;对有关人员和岗位制定牵制规定,保障牵制制度实施的规定。要掌握整个成本控制实施情况如何,要对食品饮料的收入,成本消耗进行统计,编制出收入和成本报告,以此考核标准成本预算的实施情况,并提出改进措施,控制实际成本消耗。制订各种消耗定额、开支标准,按节约、合理的原则制订和修改。包括材料定额、工时定额、流动资金定额、劳动保护用品配置标准、各项费用开支标准等。编制内部价格,满足会计核算,内部经济核算和经济责任划分的需要。制订与企业内部管理经济责任的划分、考核相配套的内部价格,如材料、产品、工具、内部劳务的计划价格、调拔价格、内部结算价格等;明确价格制订、修改的权限和实施的部门。

本着开源节流、降低成本、减少浪费的理念,重点加强餐厅的收支管理。餐厅是整个企业中收入的重要部门,也是支出最大的部门,各相关的岗位设置是关键,至少应设置采购员、质检员、保管员、领料员四个岗位,分别由两个以上部门负责,餐厅根据每日订餐情况及日常用量提出每日材料采购计划单,由总务部负责根据餐厅上报的计划采购,保管员负责入库、出库管理,质检部和餐厅主要负责质量和数量的检验,最后由餐厅根据当天用料派员工领料并办理领料手续,授权各部门经理审核、签批。在菜品的加工中采用材料定额控制,由质检部门不定期抽样调查,减少原材料的浪费。各部位相互监督,相互促进,发现问题都有义务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应逐级报告尽快解决。

数量和质量比较好控制,较难控制的是价格,在管理中实行“价格公示制度”能比较好地控制这一弊端,由于是长期进货,定点送货,价格一般都比市场价格要低,定期将原材料价格在公示板上公示,接受全体员工的共同监督,这样能够更加公开透明。这种政府采购公开招标的方式还扩展到米面、调料、备品、燃料等大批物资的采购上,具体做法是,由两家以上符合标准的供应商带着样品参加投标,由使用部门提出用量及标准,由员工代表投票选定质优价廉的商品,由采购人员负责采购,按照审批权限逐级办理采购申报、付款等相关手续,这样执行与决策相互分离,相互制约,防止浪费和腐败。

餐厅收入用收支配比原则加以控制,以每天餐厅收入数和毛利率核算出库材料等成本支出数,用以复核每日实际成本支出数,如支出过大应排除集中进料如燃料等不可分批出库的材料成本加以分析。财务部门要加强对材料的管理,设专人登记并保管材料明细账,与保管员定期核对以达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

还应加强管理的收入有客房住宿收入,酒店管理软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手工操作的弊端,入住情况,押金数额,退宿情况,交接班报表,收入日报表等都方便了管理,但也存在和手工操作一样的漏洞,比如说住宿客人没办理退房就离店,也存在没办入住手续就入住的可能,这样管理软件中的收入数与实际数就不一致,这就要靠内部岗位设置来相互牵制。客房每天报一份入住情况日报表,前台接待部每天报一份客房入住登记日报表,现在宾馆都是实名制登记,每位客人都必须用二代身份证登记,公安局有一套专门的软件,也为登记日报表提供了方便条件,财务部门核对两个部门的日报表,并据以收款,加上不定期组织保卫部、人事部、财务部联合对没入住房间进行抽查,以尽可能堵塞漏洞。

长期客户允许挂账,定期结算。结算也是收入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以前结账都是通过财务部一个部门完成,算对算错没人审核,容易出纰漏,我们提出改进措施,将客人回执一联存放在接待部,财务部只留一联记账,客人结账时两个部门核对金额,双方一致,结算清楚后方可将存放在接待部的回执返还给客人。这种做法虽然有些繁琐,但能充分发挥内部牵制制度的作用,发现错误及时更正,避免权力过分集中,免去许多不必要的损失。

集中采购的弊端篇6

【关键词】 电子商务 服装 实体 营销

一、服装行业电子商务发展概况

自1997年电子商务产生以来,网络营销经历了探索、推广和发展直到成熟。目前,电子商务的发展仍然处在黄金期。国内的服装行业电子商务也是随着时代的进程逐渐兴起的。近几年,服装网络销售能力更显强势。网络购物由于进驻门槛较低,不受地域限制,大批的有一手货源的人利用这个平台,进行低价销售,且品类繁多,满足了大部分人的消费心理。

1、服装行业电子商务营销模式

服装业电子商务正在悄然兴起,蓬勃发展,它能够有效地降低销售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并增加交易数量。

行业内把服装电子商务分成四种营销模式。首先是企业供需之间的互动交易模式,它是为了简化商家的交易过程,网络作为一种渠道方便企业信息、收获信息、订购货品以及接送文件和物流等等;其次是网店模式,这类营销模式是企业利用网络平台创造的一种新型的购物场所,将产品进行集中,提供给消费者一个轻松的购物环境,节约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时间;然后是网络拍卖模式,买卖双方可以通过数字平台进行货品的选择和竞价;最后是服装产品销售模式,它与前三者相比,目标定位不同,是为了促进销售而采取的分销手段。

2、服装行业电子商务应用优势及弊端

服装销售的竞争始终是围绕在产品的产量、质量以及成本这几个方面,而网络为营销者提供了优势平台。第一,服装生产商可以利用电子平台,加强管理制度,寻找有利货源,从而降低生产和管理成本,提高利润,创造更多剩余价值。第二,服装的流行性决定了产品的快节奏产销。电子商务手段便于服装生产商对市场的把握,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收获客户的反馈意见,进行信息的采集。第三,电子商务信息传递无地域限制,任何国家及地区,只需要拥有网络设备,便可沟通交流,获取一手资料。数字化科技的影响使我们的经济市场运作也随之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第四,网络购物体验满足了当下消费者的生活节奏及心理需要。最重要的一点,便是价格竞争。第五,网络平台门槛低,入门快。这一有利条件促使很多能够拿到一手货源的人加入了网商大潮。

但同时,服装网络营销也有其明显的弊端,如,无法试穿、售后问题、物流安全性、网络支付安全性和诚信问题。虽然网络经销商在试图改变当前的格局,加强销售服务,但这些问题仍然存在着,不可忽视。

3、未来服装行业电子商务发展趋势

随着消费者网络购物习惯的形成,会有更多的人选择通过互联网购买个人所需服装。大批的服装企业、品牌公司都开始涉足电子商务领域,让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这无疑也促使着服装网络购物规模的持续增长。因此,服装电子商务在未来将会保持高速增长的发展态势。随着市场竞争压力的加剧,电子商务的营销模式也会越来越多元化、人性化,从而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

二、服装实体营销模式现状分析

受科技发展影响,人类生活方式不断地丰富,呈多样化扩展趋势。但是不管消费者的生活怎样改变,都无法改变基本的消费需求:较高的性价比,以最实惠的价格购买到最好的产品。当前的网络购物体验正在迎合着消费者的基本心理,交易量在逐步地超越实体店铺的服装销售业绩。

1、当前我国服装实体营销现状调查

在全球经济的大影响下,中国经济自2008年以来仍然接受着严峻的挑战。与国际相比,服装的进出口贸易交易率呈下降态势,但国内的服装零售市场却呈现增长趋势。

未来,我国服装产业的发展将面临更大难题:一方面,受国际环境影响,出口贸易市场仍然紧缩;另一方面,国内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劳动收入增长困难。同时,受全球贸易原材料的增值影响,物价不断攀升,服装销售的压力越来越大。

2、服装电子商务营销对服装实体营销的影响

服装实体营销与电子商务两者是一个传统和新兴的前后关系。如今,服装的网络购物成交量仍然呈上升趋势,网络正在成为中国民众重要的生活组成部分。电子商务对服装实体营销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是服装实体销售的制约性。传统实体销售的服装拥有较高的销售成本,例如:门面费用、管理费用和服务人员的雇佣费用。除经营者之外,消费者也在消耗着时间成本。这也是快节奏的生活下,人们越来越痴迷于网络购物的原因。其次是电子商务门槛低,给了一部分拥有一手货源的人开创网络门店的机会,增强了价格竞争优势。然后是网络信息的更新速度较快,满足了消费者追逐新鲜事物的消费心理。同时,网络店铺的产品更新会有各类信息提示,使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掌握一手信息,加强了客户对网店的忠实度。最后是网络营销模式的不断革新,使得网络购物平台安全性加强,人们的购买欲望也逐步增大。

三、电商时代的服装实体营销模式策略分析

在电子商务的压力之下,传统实体营销模式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有必要作出较大改革。同等品质的服装在劣势的服务下会逐渐被放弃,相对优质的服务必然受到消费者的认同。为应对这样巨大的挑战,企业与实体经销商需要对产品的结构、渠道的改变以及服务的模式作出调整,从而将弱势转化为优势。

1、流动信息采集

实体门店的服装销售,需要依靠完善的管理机制来运作。在这其中,各项调查数据的统计需要进行严格收集,以此来分析未来销售策略,避免无参考数据、无针对性的改革、无价值的消耗各方面精力与财力。

实体店所采集到的数据直接来自消费者,它更直接地反映了客户的消费目的与消费能力。数据充分的情况下,更有利于营销模式的调整。

首先不能忽略消费者的隐性数据。根据消费者的购物喜好,分析出当季的热销款,并从中找到热销的原因,从而改变下一季度或者下一阶段的运作手段。其次在消费者选择购买的同时,还要分析出被消费者淘汰服装的问题,寻找到顾客放弃购买的真实原因,以此判断此类服装的后期销售策略。然后是对老顾客的售后服务及数据统计。在逐渐成熟的服装消费领域,服装门店经营者需要与顾客打好长期关系,通过这类联络,让顾客掌握到新款信息,能够在第一时间享受到信息的服务与这份尊重。同时,根据顾客的喜好,可以有针对性地为顾客提供服务,节约消费者的购买时间。再有就是同行之间的竞争意识。掌握到对手的销售信息,以此来与自己的销售成果作比较,从中找出彼此间的优势与劣势。除了对顾客做同等的优惠与服务以外,能够利用这些数据进行下一阶段的运行管理模式调整。最后是对环境信息的收集,掌握顾客的流动情况。根据调查分析结果,判断出目前自己品牌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解决。

2、缩短消费者与产品之间的距离

服装企业在营销策略中,为了做好品牌工程,最重要的工作便是拉近消费者与产品之间的距离,以此来树立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

除了本身的形象工程以外,服装实体营销与电子商务之间的竞争,最致命的因素就是服装产品价格。产品的生产商与消费者之间,必须经历中间环节,需要中间传递过程,但中间过程的转折直接影响了产品最终的成本。有效地减少中间商的参与,能够直接节约服装成本,这样才能在价格竞争战上立于不败之地,从而缩短消费者与产品之间的距离。

3、切勿与网络销售打价格战

虽然我们尝试缩短消费者与产品之间的距离,减少中间环节,尽量节约成本。但在实体销售与电子商务的这场战争中,实体店的成本受房租、装修、服务等限制,始终无法与网络平台成本相抗衡。残酷的价格战术只能让实体店走向更低谷,却无法真正地解决当下的问题。实体店仍然需要在品牌的宣传上下大力度,给消费者提供全面的服务,研究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与需求,才能够有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服务。在优势与缺陷中寻找创新点,不盲目斗争,才可以更好地生存与发展,与电子商务良性抢占市场份额。

4、优化购物环境,促进视觉营销

服装品牌的终端形象是依靠门面来完成的。现有的消费特点告诉我们,风格适合的购物环境,能够有效提升产品的价值。这与顾客的消费顺序有关,当消费者进入门店之前,首先观看的便是橱窗展示,展示中的服装搭配能够直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进入门店之后,室内环境与服装的风格搭配协调,能够为服装加分。通过很多高端品牌的门店设计,我们能够看出,良好的消费环境也参与这服装的附加价值。

实体店的服装展示,也可以改变传统实物的摆放形式,实现智能化改革。店内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演示,直接观看服装穿着效果,让消费者自己预测实际穿着效果,从而节约了试装时间,加快购买速度。

提升购物环境的优越性,可以考虑增加舒适的座椅与茶水,让陪同者享受贴心的服务,乐意在店内反复试装,以此来增大服装购买几率。

5、加强网络整合

在新的形势下,经营者的营销模式不能独立独行,必须进行营销手段的整合,相互补缺,以此来解决当下的营销难题。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到实体与网络两者的优势与不足之处,两者可以在保有原本优势的基础上,相互补充,实现共赢。比如说,服装实体店可以依靠网络进行宣传,推广自己服装的试穿体验,避免网络服装无法保障穿着效果的弊端。同时,也可以创建属于自己的网络购物平台,方便无法实地购买的消费者进行选择。如此,便可收获两方面客源。在实体店体验过良好购物服务的顾客,还可以作为一种口头宣传,以此推动网络的销售。两种渠道的整合,能够对双方的优缺进行补充,满足消费者的全面需求。

四、结语

本文的研究成果旨在网络营销的冲击下,促进服装实体营销理念的更新,有效地利用实体优势,创造最有利于行业发展的营销模式,提高效益,从而使服装实体零售业在消费市场站稳脚跟。同时,对现有的网络服装营销模式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和指导作用。彼此之间相互借鉴,将两种营销模式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不断发掘出适应时展的新型营销模式。

总之,服装实体店不能因为网店的冲击而转向投身网络、关闭实体。虽然实体店是传统,电子商务是新兴,但他们之间仍然互为作用,缺一不可。我们要做的是在其中找到彼此间的平衡点,相互补缺。对彼此的优缺进行必要的补充,相互依附着共同前进,这样竞争存在的同时冲突也会消除,服装的经营及消费市场才能够良性循环下去。

【参考文献】

集中采购的弊端篇7

【关键词】 固定资产; 核算; 思考

一、江苏水文事业单位现行固定资产核算的弊端

在2009年江苏省水文系统进行的“小金库专项治理”过程中发现,水文事业单位的核算科目“固定资产”与“固定基金”一直以固定资产原始价值反映,从固定资产购置直到报废的整个期间内,“固定资产”与“固定基金”的数值都不发生变化,而对日常固定资产的更新、维护则通过相应增减修购基金的方法核算。笔者认为,随着部门预算、政府采购、财政集中支付等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和深化,江苏水文事业单位现行固定资产核算的弊端越来越严重,具体表现在:

(一)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江苏水文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与“固定基金”一直以固定资产原始价值反映,从固定资产购置到报废的整个期间内,“固定资产”与“固定基金”的数值都保持不变。而作为江苏水文事业单位总资产重要组成部分的固定资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合理的损耗,这样就虚增了资产和净资产总量,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

(二)影响固定资产更新和维护

江苏水文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更新和维护通过修购基金来实现,而修购基金是按单位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的。这样会使单位在收入多时多提,收入少时少提,修购基金的计提数额不确定,无法保证固定资产的及时更新和维护。同时,在江苏水文事业单位的会计报表中,“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一直按原始价值反映,无法让报表使用者特别是江苏水文事业单位上级部门及时、准确地了解固定资产情况,从而影响固定资产的更新和维护。

(三)影响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

江苏水文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和减值准备,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固定资产必定会发生合理损耗,其原始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发生价值背离,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固定资产的情况。同时,江苏水文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报废、毁损、处置时,是按原始价值直接冲减“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不能真实地反映实际损失,也难以划清责任,从而影响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

(四)导致成本核算不完整

江苏水文事业单位从事事业活动和经营活动,必然会发生固定资产的合理损耗,由于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这部分合理损耗没有在成本核算中得以体现,人为地降低了取得相应收入的成本,虚增了结余。近年来,随着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的转变,水文更多地服务和融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以水文科技为支撑的经营活动收入的比重不断增加,成本核算越来越重要,而江苏水文事业单位核算因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和减值准备,就不能正确体现收入与支出的配比原则,从而导致成本核算不完整。

二、应对弊端的思考

(一)弊端产生的主要原因

深入分析江苏水文事业单位现行的固定资产管理及核算方式,不难发现,现行的相关制度及会计方法是造成弊端的主要原因。

1.根据现行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江苏水文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按原始价值核算,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及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而对于固定资产的更新和维护,则通过修购基金来实现。

2.根据现行的预算体制,江苏水文事业单位是公益性事业单位,行使一定的政府管理职能,受相关行政单位的领导,兼有公共事业和产业双重性质,其年度预算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经费主要是财政拨款,因而在用财政资金购置固定资产时将相关成本一次性列入事业支出,而在日后如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和减值准备,就会重复列支。

3.江苏水文事业单位是非营利性的事业单位,开展的业务活动以水文事业活动为主,注重社会效益。根据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江苏水文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对开展的各项水文事业活动注重社会效益,不注重经济效益,因而不需要进行成本核算,也就不需要将量化的固定资产的物耗分摊到项目成本中,即不需要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及减值准备。

(二)应对弊端的几点建议

结合江苏水文事业单位行业特点及固定资产管理要求,笔者建议:江苏水文事业单位应参照企业的做法,改进固定资产的核算原则,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及减值准备。

1.改进固定资产核算原则。建议采用权责发生制,对固定资产的购置成本予以资本化,并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计提折旧的方式对固定资产成本进行分期确认和分摊,同时根据谨慎性的要求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这样能真实、全面地反映水文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情况,也便于江苏水文事业单位加强对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和监督。对于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相关后续支出,如固定资产的更新(改建、扩建)和维护支出,应区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对后续支出的效益涉及几个会计期间的划入资本性支出,列入固定资产的价值,通过计提折旧的方式加以分摊;对经常性支出,仅增加当期的效益,则划入收益性支出,直接在当期列支。

2.建议增设“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两个科目,取消“修购基金”、“固定基金”两科目。对固定资产有形损耗,按其原始价值、使用年限及残值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对固定资产无形损耗,按累计折旧后的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计提减值准备,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不得转回。

修购基金是一种部分补偿机制,其本质是一种储备机制,一般与经营活动无关,其消耗也不能对应于相关的成本项目,其计提和使用的是收付实现制,没有一定的消耗收入配比关系;而固定资产折旧则是完全补偿机制,其本质是一种回收机制,是经营活动资产的物耗转移,其物耗一般能固化到一定成本项目,是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对比修购基金和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折旧更满足江苏水文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及日常管理要求,同时有利于提高单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意识,有利于改变部分单位“盲目购置”、“贪大贪全”及“重购置、轻管理”现象,有利于单位合理调配资产,挖掘资产潜力,提高资产利用率。

3.建议根据各类固定资产的性质灵活选择折旧方法。江苏水文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分为十一类,即:土地,房屋建筑物,通用设备,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电气设备,电子产品及通信设备,仪器仪表、计量标准器具、衡器,图书文物及陈列品,家具用具及其他类,建议除土地、文物和陈列品外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折旧的方法可以灵活选择,但一经确定就不得随意变更,如确实需要变更,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水文固定资产可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并可确定各种类固定资产的最短折旧年限,如房屋和建筑物为20年,家具用具及其他类为10年,通用设备、专用设备、交通工具、电气设备、仪器仪表、计量标准器具、衡器、图书类为5年,电子产品及通信设备为3年。电气设备、仪器仪表、计量标准器具、衡器、家具类固定资产等大批量固定资产,可以按类分别确定折旧比例,每年按确定的比例计提折旧。电子产品及通信设备,由于其技术更新周期比较短,也可采用年数总和法或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

集中采购的弊端篇8

关键词:基层国库集中支付模式;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1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财政资金支出管理模式,在我国,这还是一个新的课题。“国库集中支付制”作为构建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一部分,已成为县(市)财政体制改革的重点,更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财政工作的主导目标。经过这几年的实践,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但还有许多要改进和完善的方面。

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1.消除传统国库管理制度的诸多弊端

中国传统的公共财政框架以多重账户为基础的分级分散收付制度存在的诸多弊端。一是重复和分散设置账户,导致财政收支活动透明度不高;二是拨款环节多,大量资金经常滞留在预算单位,难免出现截留、挤占、挪用等问题;四是财政收支信息反馈迟缓,难以及时为预算编制、执行分析和宏观调控提供可靠依据。现行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克服了上述的这一系列弊端。

2.降低运行成本,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可以有效解决过去财政资金多环节拨付和多户头存放问题,从而降低资金划运行行成本。预算单位的资金全部集中在国库中,只有在预算单位结余的财政资金都保存在国库单一账户和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有利于政府对资金集中管理和使用,能够集中财力办大事,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实施力度。

3.加强服务,提高支付监管力度,将事后监督改为全程实时监督

一是加强服务的意识,规范结算方式,按规定及时支付资金,并提供财政直接支付和单位之间往来的结算依据,减少资金的在途时间,为单位提供优质的服务。二是每月常规性的经费由支付中心直接按预算进度核拨,方便预算单位及时划拨资金。三是与财政业务部门、银行和预算单位及时对账,清理往来款项,为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提供准确的资金支付和清算信息,促进财政资金的有效运行。

二、完善国库集中支付模式面临的问题和建议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是对财政资金运行方式的根本变革,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问题:预算单位的财务人员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认识不到位;部门预算和政府采购预算不够完善;审批环节多,时间长;财政直接支付比例低等问题。因此,尽快找到一套稳妥的办法,使财政国库制度改革取得更大的成效。下面提出几点措施加以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1.加快财政资金直接支付比例

国库集中支付方式有两种: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财政直接支付有利于实现对资金支出全过程的监控,授权支付方便单位用款,提高支付效率。在编制部门预算时就应明确预算单位各项支出的支付方式,以直接支付为主、授权支会为辅,提高直接支付的比例。

2.规范制度建设,完善配套措施

一是进一步推进和细化预算编制改革。国库集中支付与部门预算是相互配套,加大预算编制改革的力度,细化预算编制的内容,把所有项目资金都编入部门预算,制定科学合理统一的包干经费标准,详尽反映财政支出的金额、方向和用途,使所有财政资金的支付建立在明晰的预算基础上。二是完善政制度。政府采购资金实行财政直接支付,其财政预算内、外资金不再拨付事业行政单位,但仍要求事业行政单位纳入单位财务统一核算。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尽量与部门预算同步,严格按照《政府采购目录》实行政府采购,把游离在直接支付执行范围之外的采购项目和工程项目纳入到直接支付中来。政府采购规模越大,财政直接支付的额度越高,国库集中支付的效果就越明显。

3.加强单位财务人员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

由于改革前和改革后预算单位账务处理发生很大的变化,各预算单位财务人员由过去单纯的记账会计向管理会计过渡,理财的职能加大了。因此财务人员要及时掌握国库集中支付后出现的新制度、新业务、新方法,强化操作技能。国库支付涉及预算编制、计划申请、用款申请、项目管理等多个环节,这就要求财会人员不仅要做财务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把具有较高业务素质和较好职业道德的财务人员收到该岗位上来。

4.进一步简化业务流程,提高财政资金支付效率

目前国库集中支付审批环节多、时间较长,财政部门要积极采取措施加以改进。进一步简化用款计划审批程序,特别是要简化财政内部对用款计划的审批环节,如对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的审批可直接根据年度预算数按均衡拨款的原则,由国库在每月底自动产生下月用款计划,除非单位有特殊用途可上月底自行编报下月计划;要简化直接支付用款审核业务程序,缩短用款审核时间,保证单位及时用款。

5.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和控制体系

完善责任制度,强化执法监督是有效发挥国库职能的重要保障。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要充分发挥其强化预算约束和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作用,离不开严格的管理、监督执行机制,包括政府财政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专业监督、社会监督。特别对国库集中支付后,加大授权支付额度、不符合《现金管理条例》的提现要加强监督,并采取一定的处罚措施。

国库集中收付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加强国家对于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目前我国国库集中支付还刚刚起步,如果我们能够做好科学编制预算,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监管力度,完善支付后续监督管理机制等相关工作,国库集支付将成为理想的财政支出的一项核心内容。

参考文献:

[1]徐曙娜.我国国库集中收支制度研究[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3(2).

[2]陈士星.对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中存在问题的思考[J].财会经纬,2006(8).

上一篇:财务监管办法范文 下一篇:农业预测方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