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能力分析的基本内容范文

时间:2024-02-29 11:28:04

盈利能力分析的基本内容

盈利能力分析的基本内容篇1

[关键词] 盈利能力 分析评价 财务分析

盈利能力分析指标是财务分析的核心,是所有者最为关注的,也是企业经营者和债权人必须关注的。对于企业获利能力的反映,要力求客观、全面、准确。企业的盈利水平,是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重要指标;也是投资人正确决定其投资去向,判断企业能否保全其资本的依据;债权人也要通过盈利状况的分析以准确评价企业债务的偿还能力,控制信贷风险。所以不论是投资人、债权人还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都日益重视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在盈利能力分析中,全面领悟分析的内容,正确掌握分析的方法至关重要。

一、盈利能力分析的内容

盈利能力,也称获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得利润的能力。盈利能力的分析应包括盈利水平及盈利的稳定、持久性两方面内容。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人们往往重视企业获得利润的多少,而忽视企业盈利的稳定性、持久性分析。实际上,企业盈利能力的强弱不能仅以企业利润总额的高低水平来衡量。虽然利润总额可以揭示企业当期的盈利总规模或总水平,但是它不能表明这一利润总额是怎样形成的,也不能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否按照现在的水平维持或按照一定的速度增长下去,即无法揭示这一盈利的内在品质。所以,对盈利能力的分析不仅要进行总量的分析,还要在此基础上进行盈利结构的分析,把握企业盈利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后者在报表分析中更为重要。

二、盈利能力分析的方法

1.盈利稳定性的分析

盈利的稳定性主要应从各种业务利润结构角度分析,即通过分析各种业务利润在利润总额中的比重判别盈利的稳定性。我国损益表中的利润按着业务的性质划分为商品销售利润、其它业务利润、营业利润、营业外收支等。各利润项目又是按获利的稳定性顺序排列的,凡是靠前的项目在利润总额中所占比重越高,说明获利的稳定性越强。由于主营业务是企业的主要经营业务,一个持续经营的企业总是力求保证主营业务的稳定,从而使得盈利水平保持稳定,所以在盈利稳定性的分析中应侧重主营业务利润比重的分析,重点分析主营业务利润对企业总盈利水平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

2.盈利持久性的分析

盈利的持久性,即企业盈利长期变动的趋势。分析盈利的持久性通常采用将两期或数期的损益进行比较的方式。各期的对比既可以是绝对额的比较,也可以是相对数的比较。绝对额的比较方式就是将企业经常发生的收支、经营业务或商品利润的绝对额进行对比,看其盈利是否能维持或增长。相对数的比较方式,是选定某一会计年度为基年,用各年损益表中各收支项目余额去除以基年相同项目的余额,然后乘以100%,求得各有关项目变动的百分率,从中判断企业盈利水平是否具有持续保持和增长的可能性,如企业经常性的商品销售或经营业务利润稳步增长,则说明企业盈利的持久性就越强。

3.盈利水平分析的几个指标

分析企业的盈利水平,通过计算相对财务指标评价企业盈利水平。基本指标有: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收入利润率、成本利润率、每股收益、普通股权益报酬率和股利发放率等等。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主要指对利润率的分析。

三、盈利能力分析指标的局限性

1.现行利润表反映企业财务业绩的缺陷

我国企业的利润表是建立在传统会计收益概念和收入费用配比基础之上的财务业绩报告形式,在这张报表中列报的主要是已实现的收益。它在物价基本稳定、市场经济活动单一、外部风险低的经济环境下是适当的,能基本准确地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收益。但是,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物价的波动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无法摆脱的现象,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所兴起的金融创新,出现了价格波动性强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改变了传统资产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因而价值相对稳定的观念。于是,采用公允价值作为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已成为必然,但同时又带来了一个问题:即由于公允价值变化而产生的损益是否在收益表中确认。如果不在收益表中确认,就使得收益表无法如实反映企业当期的全部收益,不能达到公允而充分披露的要求,从而降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2.财务指标体系自身的缺陷

(1)当前的财务指标带有浓厚的政府考核色彩。由于财务指标体系的设置主要偏重于满足政府宏观调控对财务信息的需要,因而对这些评价信息能否有效地服务于企业内部经营决策未作充分考虑。

(2)指标数值具有浅层次和一定的不可靠性。出于保护自身商业机密和市场利益的目的,企业公开于社会的各项指标数值通常仅限于浅层次、一般性的财务信息。同时,考虑到对市场形象的影响,并由于得到政府及其金融机构良好评价,企业往往还会对这些应公开的信息加不同程度的修饰。因此,投资者依据这些指标数很难对企业真实的经营理财状况做出正确的评价。对于企业经营决策者来讲,仅靠这些浅显的指标值同样也无法对企业经营状况与财务状况的实绩加以把握,对企业经营者真正有用的一些深层次、涉及商业机密的、详尽的财务信息,则无法从财务指标体系中找到,这势必影响企业借助财务分析手段,改善经营管理的积极性,从而大大降低财务分析的作用。

(3)在指标的名称、计算公式、计算口径等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不规范性;在分析时没有考虑货币时间价值以及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等。鉴于以上原因,必须对现行的财务分析指标进行必要的改进与完善。

四、盈利能力评价指标的改进与完善

1.常见盈利能力评价指标的改进

(1)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常见的计算公式有两种形式,一种分母是年末净资产,另一种分母是年初净资产和年末净资产的平均值。这两种形式的分子都是当年的净利润。由于净资产收益率的分子是当年的净利润,所以,分母用年初和年末净资产的平均值,同分子的当年利润进行比较更为合理,即用后一种形式的计算公式更为合理。在利润分配中,现金股利影响年末净资产,从而影响净资产收益率;而股票股利由于不影响年末净资产,因此也就不影响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评价企业当年收益的指标,不应由于分配方案不同,计算值也不同。因此,把分母的年末净资产进一步改进为利润分配前的年末净资产更趋合理。

(2)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的一般意义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获得报酬总额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表示企业包括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在内的全部资产总体的获利能力。企业总资产中的负债由债权人提供,债权人从企业获得利息收入,这笔利息收入相对应的是企业的利息支出。企业总资产中的净资产是股东的投资,股东从企业获得分红,该分红相对应的是企业的净利润,即税后利润,并不是利润总额。所以,把总资产报酬计算公式中的分子改为净利润与利息支出之和就更趋于合理。

(3)成本费用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时期的利润总额同企业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该指标在通过企业收益与支出的比较,评价企业为取得收益所付出的代价,从耗费角度评价企业收益状况,以利于促进企业加强内部管理,节约支出,提高经营效益。我们知道,利润总额包括了补贴收入、营业外收支净额等与成本费用不匹配的成本费用支出。因此,将成本费用利润率计算公式的分子改为营业利润更为合理。

2.常见盈利能力评价指标的完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现金流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盈利能力。这是因为若企业的现金流量不足,现金周转不畅,现金调配不灵,将会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进而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常见的盈利能力评价指标,基本上都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会计数据进行计算并给出评价的,如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等指标,它们不能反映企业伴随有现金流入的盈利状况,存在着只能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数”量,不能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质”量的缺陷和不足。在我国企业的实践中,现金流入滞后于盈利确认的现象较为普遍和严重。因此,在进行企业盈利能力评价和分析时,补充和增加评价企业伴随有现金流入的盈利能力指标进行评价,即引入现金流量制定盈利能力指标来对企业的相关能力水平进行评价,显得十分必要。

盈利能力分析是企业财务分析的重点,财务结构分析、偿债能力分析等,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分析及时发现,改善企业财务结构,提高企业偿债能力、经营能力,最终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燕:企业盈利能力的评价[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

盈利能力分析的基本内容篇2

关键词:价值管理;企业管理;综合财务分析体系

综合财务分析体系指的是依靠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为指导,对企业的包括战略目标、资源配置等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此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更多、更全面的财务信息。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企业要获得长远发展,就必须要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根本目标,也可以说必须要以不断完善的财务分析体系为支撑,才能够促进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一、基于价值创造的企业综合财务分析体系整体架构

基于价值创造的企业综合财务分析体系与传统的财务分析体系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将企业价值的实现作为财务分析互动的基本指标。事实上,对企业价值实现的衡量指标有多种,其中价值创造指标是受到最多关注的一项,其以股东的财务最大化为根本目标,也充分体现了企业利润最大化这一根本的经营目标,因此在进行分析与核算时,及包括对当前会计数据的分析与核算过程,同时也包括对该数据的整理与调整的过程,这样便能够有效的避免不必要的信息对企业财务管理造成的不利影响。因此也可以说,基于价值创造的企业综合财务分析体系的建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充分肯定并且重视价值创造的重要性,并且将其与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有效的结合,才能够从中找到与企业财务管理指标相关的重要因素,并且对其进行重点管理,促进企业财务管理效率的提升。

二、基于价值创造的企业财务分析体系的内容

1.财务报表的调整

当前的财务报表的编制以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历史成本为主要依据,如果物价发生较大的变动,就无法保证其能够准确的反映出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因此需要将财务报表调整为价值财务报表,常用的调整方法有物价指数法和逐项评估法。物价指数法主要是根据物价的变动对企业的历史数据进行换算,使其与当前的物价相适应;逐项评估法则是按照重置成本、现行市价等对企业的资产进行评估,并且确定其现值。

2.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分析是企业财务分析的一项主要内容,其包括收入、资产以及净资产三个方面的盈利能力指标。收入盈利能力指的是盈利与收入之间的比值,根据不同的分析目标,一般可以以毛利率、主营业务利润等作为常用的盈利能力目标,它不仅能够反映出企业的盈利能力,同时也能够据此对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和分析。资产盈利能力是盈利与资产之间的比值,其也是应用的较为广泛的一种评价指标,通过资产盈利能力的分析能够准确的判断出企业真实的盈利能力,因此其可以作为评价企业经营效率的一个主要指标。净资产盈利能力是税后利润与净资产之间的比值,能够明确的表达出企业实际的获利能力。

3.风险水平评估

通常可以将企业的风险划分为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两个主要的类别,经营杠杆、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都可以作为反映企业风险的重要指标。根据企业财务报表中的信息,一般只能对企业的风险水平进行简单的分析,如果想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就需要比财务报表更为深入和详细的相关账簿资料。对净资产盈利率的分析是除了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之外另一个需要重视的指标,尤其针对企业应对风险的评价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4.经营效率分析

企业的经营效率一般是通过资产盈利率进行反应,在实际的分析过程中,需要将资产盈利率进行分解,然后根据实际的需要对其中不同的部分进行分别分析,这种分解分析的方法能够对企业经营效率从不同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为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提供更全面的数据支撑。

5.管理业绩分析

一般可以首先利用因素分析法对企业完成和未完成的任务所面临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然后将这些因素与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进行对比和分析,以此来判断企业真实的管理水平。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分析与企业历史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能为企业业绩的分析提供数据,以此判断企业应对外部环境的应对能力。

6.企业未来价值预测

针对企业未来价值的预测,一般可以利用趋势分析法和技术经济分析法两种主要的方法。趋势分析法主要是利用现有的历史数据资料,按照特定的方法建立起企业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的函数,并且利用该函数对企业未来一段时间内在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方面的增长或降低进行预测,这种预测方法相对较为简单,但是无法将外部环境对企业产生的影响进行全面的分析。技术经济分析法则是以对外部环境进行充分考虑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的未来价值进行预测。

三、结束语

企业综合财务分析体系的构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国内企业战略管理理念日益完善的结果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受到传统财务管理理念的影响,基于价值管理的综合财务分析体系还没有获得广泛的运用,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其必将会成为财务分析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参考文献:

[1]袁业虎:中西方财务理论的演变及其面临的挑战[J].当代财经.2009(09).

[2]幸 佶:试论企业财务分析[J].财会月刊.2007(15).

盈利能力分析的基本内容篇3

关键词:盈亏临界分析;企业财务规划;应用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1-0100-02

盈亏临界点,也就是损失与利益两平点或保本点。以盈亏临界点为基础,分析企业成本、销售量、所得利润三者之间的盈亏平衡。盈亏临界点主要是指在特定销量情况下,企业的销售成本和销售收入是等同的,即不盈也不亏。如果销售量比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低时,就会产生亏损;反之就能获得利润。盈亏临界点是重要的数量指标。

一、盈亏临界分析的相关概念

(一)盈亏临界点

盈亏临界点,是指企业收入和成本相等时的特殊经营状态,即边际贡献(销售收入总额减去变动成本总额)等于固定成本时企业处于既不盈利也不亏损的状态,盈亏临界点分析也称保本点分析。

首先,它可以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在何种业务量下企业将盈利,以及在何种业务量下企业会出现亏损等总括性的信息;也可以提供在业务量基本确定的情况下,企业降低多少成本,或增加多少收入才不至于亏损的特定经济信息。

在特定情况下,也可以为企业内部制定经济责任制提供依据,比如,企业决策层-董事会对企业经营层下达以某年的利润总额和销售量的经营指标。

(二)盈亏临界分析

盈亏临界分析是对销售数量、销售的价格、基本成本、变动成本、盈亏等之间关系进行研究、分析。评价计划工作可采用计算盈亏临界分析的方法。其研究内容为:利润受有关因素变动影响,采取有效的措施达到利润增加的目的,如何用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利益,不同的生产计划或生产方式进行盈亏比较,并能达到最高的利润等。大多都采用数学加工的多少来表示。在非盈利企业组织中和盈亏临界分析的方法是相同的,也称之为“效益、成本的分析”。并且是对非盈利组织的各种项目所产生的效益是否符合成本要求进行衡量的。偶尔也用对于企业规划的评价中。

(三)盈亏分析法的用途

对许多生产问题和全公司性的问题进行分析时,盈亏平衡点这个概念是极为重要的。可是,有一点值得注意,我们对公司盈亏平衡“点”的最佳估计,在图上实际上也只是一个相当大的包括该点本身的“斑块”。这是因为要获取关于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比率的精确数据,实在是具有内在的困难,同时也由于日常管理决策常常改变盈亏平衡点。在多产品综合性的企业中,数字的意义变得粗略而模糊不清,因而所得出的关于固定成本、可变成本、产量等项目的粗略数字使许多重要细节不是那么清晰,因此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即使存在严重的问题,但是看起来,整个公司的状况还是可以接受的。例如,在计算通用汽车公司的总营业额时,必须包括汽车、冰箱、大型内燃机、货车、洗衣机、火花塞和其他许多项目。一个产品或一个部门良好的成绩掩盖了其他产品或部门的不良情况。

二、盈亏临界分析对企业财务规划的意义

盈亏临界分析是一项实用技术,它不但可运用于生产决策、销售决策方面,也能用作财务管理中成本决策和预测利润等,在现实运用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企业经营状况分析,使财务管理的预见性和主动性提高

通过分析图,能容易地看出企业当前是处于盈利还是亏损状态,及经营生产的情况和企业安全性等,让企业财务决策具备科学性和主动性。

(二)引导企业控制成本费用

经过盈亏临界分析,企业可以了解到自身成本的最底线,并且以此作为依据,用尽一切办法提高现有固定资金的利用效率,各项开支都得到合理运用,进一步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三)制定合理科学的价格标准

以最低成本的价格作为企业营销的基础,假设固定资本、单位性变动成本也是固定的,而售出价格与所收利润是成正向变动的。正常的提高销售价就能马上增加利润收入,这种情况出现就使企业更加的关注价格的波动,了解市场行情的变动,及时的调整价格,就能促使企业对盈利的稳定性、可能性有所增加。

(四)调整产品结构

在品种较多制造企业中,综合贡献率是不一样的。如果企业想提升利润就必须调整贡献率产品的比例,不但可使企业大量生产高附加值产品,而且能主动寻找新的利润关键点,使企业能盈利更强、更长久。

(五)订货过度冲动和盲目的避免

通过盈亏临界分析,最低资金与企业生产与否以及生产数量没有直接关系,在价格高于变动成本时才能接订单;假如价格低于变动的成本,除了特别的情况,一定不能接订单,否则利益会受到很大的损害,变动成本是产品售价的真正底线。

(六)古老的成本观念转变成本动态观

通过盈亏临界分析,成本受时间和条件的影响,即使是固定成本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成本管理、控制和考核时,应形成成本动态观。

三、盈亏平衡分析方法及用途

(一)盈亏平衡分析是用来预测利润,控制成本,判断经营状况的一种数学分析方法

一般来说可用以下方式表达:企业收入=成本+利润,如果利润为零,则有收入=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收入=销售量×价格,变动成本=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销售量×价格=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销售。

可以推导出盈亏平衡点的计算公式为:

盈亏平衡点(销售量)=固定成本/每计量单位的贡献差数

盈亏平衡分析的分类主要有以下方法:

1.按采用的分析方法的不同分为:图解法和方程式法;2.按分析要素间的函数关系不同分为:线性和非线性盈亏平衡分析;3.按分析的产品品种数目多少,可以分为单一产品和多产品盈亏平衡分析;4.按是否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分为:静态和动态的盈亏平衡分析。

(二)对生产问题和全公司性的问题进行分析时,盈亏平衡点这个概念是极为重要的

值得注意的是对公司盈亏平衡“点”的最佳估计,因为要获取关于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比率的精确数据,实在是具有内在的困难,同时也由于日常管理决策常常改变盈亏平衡点。数字的意义变得粗略而模糊不清,因而所得出的关于固定成本、可变成本、产量等项目的粗略数字使许多重要细节不是那么清晰,因此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即使存在严重的问题,但是看起来,整个公司的状况还是可以接受的。一个产品或一个部门良好的成绩掩盖了其他产品或部门的不良情况。在这里我们必须强调的一点是,对每个产品应该使用不同的盈亏平衡点图,这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常常很难合理摊派许多成本,特别当产品盈亏平衡点品种易于发生变化时更是如此,即生产的产品是同类型,且产量可以用诸如件数、或单位数、吨数、加仑数、桶数等来计量。尽管存在着这些困难,但对于形成有关预算控制、利润计划和生产过程。盈亏平衡点分析是很重要的。它使管理部门能够获悉,产量变化或准备采取的行动路线将怎样影响盈亏平衡点和利润。

四、盈亏临界分析在企业财务中的运用

(一)盈亏临界分析

要进行盈亏平衡点分析,首先应将全部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是指为维持企业提品和服务的经营能力而必须开支的成本。由于这类成本与维持企业的经营能力相关联,也称为经营能力成本。这类成本的数额一经确定,一般不轻易改变,不随销售额(销售量)的增加而增加。 变动成本是指那些成本的发生额在相关范围内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线性变动的成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采购商品都是变动成本,在一定期间内它们的发生总额随着销售量的增减而成正比例变动,但单位商品的成本则保持不变。

(二)盈亏临界分析计算公式

BEP=Cf/(p-cu-tu)

其中:BEP----盈亏平衡点时的产销量

Cf----固定成本

P-----单位产品销售价格

Cu----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Tu----单位产品营业税金及附加

由于单位产品税金及附加常常是单位产品销售价格与营业税及附加税率的乘积,因此公式可以表示为:

BEP=Cf/(p(1-r)-cu)

r-----营业税金及附加的税率

按实物单位计算: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单位产品销售收入-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按金额计算: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1-变动成本/销售收入)=固定成本/贡献毛利

(三)盈亏临界分析在企业财务中的运用

盈亏临界分析是以数学化的会计数据表现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销售额、单价、销售量、利润等的内在关联,是提供相关财务信息为预测、定价、决策和规划的一种分析方法。固定成本是总额因为销售量变化而变化;变动成本是总额随销售量变化而相对发生变化的成本总额。盈亏临界分析利于对项目的风险情况及因素不确定的承受能力进行合理的决定,传统盈亏临界分析以盈利为零作为平衡点,却没有把资金的时间价值考虑进去,是静态分析。盈亏临界中盈利为零实际上是指项目已经得不到基本的收益了,存在一定的亏损。把资金的时间价值归纳到盈亏临界分析中,定义为净现值等于零的状态,便能将资金的时间因素考虑在盈亏临界分析内,变静态为动态的分析。因为净现值的经济实质是在整个经济计算期内得到的,并超过基本水平。而超额净收益是用现值来表示的,所以,净现值就相当项目正好获得基本水平的收益,就形成了资金最少成本的保值和盈亏平衡。动态盈亏平衡分析不仅资金的时间价值加了进去,而且还依据企业要求的不同的基本收益率来决策不同的盈亏平衡点,使企业能更全面、更准确地作出投资和经营决策,进而使项目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进一步提高。

盈亏临界分析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而其分析是以成本为出发点,正确认识成本并对其进行新的分类。在盈亏临界时的各个成本构造,提出引起关注的成本项目,在此基础上讨论如何改善资本结构、加强管理以及使固定成本在相关范围内变为变动成本。要充分利用盈亏分析法的参考价值和作用,促使企业的经营管理加强,更加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静华.本、量、利分析及应用[J].辽宁经济,2007(6).

[2] 姚月宁.盈亏平衡分析法在企业管理决策中的应用[J].经济师,2010(3).

盈利能力分析的基本内容篇4

[摘要]利用企业财务分析报表对企业的财务管理状况进行分析是学习《财会管理》课程的最终目的,教学中要突出一个重点,置疑两个基本,明确三点要求。

《财务管理》教材中《财务分析》一章,集中阐述了有关企业财务分析的若干问题,现就如何讲解其重要意义、把握它在书中的地位、其基本内容、内在逻辑、重点难点等问题提出若干意见,供参考。

一、学好本章课程的重要意义

按照会计专业教学的总体要求,学好《财务管理》知识的目的是要使学生在学习后掌握对企业的经营、运营情况进行基本管理的财务技能。本章是在叙述了企业的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收益和财务预算后的具体应用知识。是前几章节的总结与应用。

具体地说,本课讲企业财务分析,既是财务管理知识在具体问题上的应用,也是学习《财务管理》课程的全面要求。对企业进行财务分析的意义有三点:一是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经营决策和改善经营管理。因为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其变动趋势,提示企业内部各项工作出现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是帮助企业经营管理者掌握本企业实际情况的重要办法。二是有利于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和债权人制定信用政策。投资者、债权人对有关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及其发展趋势,必须有深入的了解,这就要求对企业的财务报告进行深入的考察和分析,以利于选择最佳投资目标或制定最佳信用政策。三是有利于国家财税机关等政府部门加强税利征管工作和正确进行宏观调控。无论是加强税收和利润的征收管理,还是制定宏观调控措施,国家财税机关及有关政府部门,都有必要进行财务分析,全面、深入的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其变动趋势。

二、本课的基本思想

1、突出一个重点——企业综合财务分析与评价。既学会为企业进行会计报表分析。因为无论是偿债能力分析、资产管理状况分析还是企业盈利能力分析,都是将有关财务分析指标孤立地从某一特定角度出发去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不是全面、系统地评价企业的整体财务状况与财务成果,也不能实现财务分析的目的。而会计报表是会计核算归集汇总的结果,也是企业各种财务活动结果的集中反映。

2、围绕两个基本——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内容。基本方法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在财务分析中,比率分析法应用得比较广泛,其中财务比率有相关比率、结构比率和动态比率,应作重点讲解。财务分析的基本内容有偿债能力分析、资产管理状况分析及盈利能力分析。

3、明确三点要求——做好财务分析应遵循的具体要求。一是所依据的信息资料要真实可靠。二是根据分析工作的目的正确选择财务分析的方法。必须着重让学员明确:不同的工作目的有不同的分析方法,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适用范围。三是要从多项财务指标的变化中掌握企业财务活动的规律性。要在进行绝对指标比较分析的同时进行相对指标比较分析,要在进行横向分析的同时进行纵向分析,要在与目标标准进行比较的同时与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

三、本课的内在逻辑联系。

本课分三节,第一节为概述,讲解财务分析的概念种类、原则目的、方法要求,是一个知识的铺垫。第二节主要对财务分析的内容进行论述,是进行财务分析的具体操作讲解。第三节是讲如何运用各种分析结果对企业的全面经营进行,也是学习本章知识的根本目的。第二节内容是第一节知识的具体应用,第三节是前两节内容的总结性应用。全章为递进式知识结构。

四、本课的重点、难点

1、财务分析的要求与方法的选择。由于财务分析对企业关联各方的决策影响重大,为了确保会计人员在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分析时客观公正、结果真实可靠,必须明确财务分析的各项要求。这是解决为什么对一个企业进行财务分析、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进行分析的工作前提,因此,它也是本课首先要讲清的问题,使用课时不用很多,但一定要让学生正确理解财务分析的要求。同时要让学生牢记:进行财务分析的受益人是哪类群体,长期投资者最关心投资的收益,分析时应重点提示企业的获利能力;短期投资者最关心股票、债券的变现能力,分析时应重点提示企业短期营运能力;而债权人最关心企业的还款保障。从而在学习期间就树立针对不同的目的采取不同的财务分析方法。

2、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企业偿债能力是投资商、贷款银行、企业股东、股民所共同关注的因素,直接影响投资者对企业发展的信心和企业自身发展的动力。偿债能力分析有长期和短期之分,而企业的长期负债通常在企业债务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构成企业的主要债务。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主要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即付比率、资产负债率和资本金负债率。在讲解中要将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分析作为重点。在讲解企业偿债能力分析时一要教会学生计算债和所有者权益在资金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二要引导学生在进行评价时防止片面强调偿债能力而忽视企业的整体效益。

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是投资者取得投资收益、债权人收取本息的资金来源,是经营者经营业绩的体现,也是职工集体福利设施不断完善的重要保障。因此盈利能力分析十分重要。主要用资金利润率、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去评价。要引导学生对企业进行盈利能力分析时将目标标准、行业标准与历史标准相结合。

企业的偿债能力分析和盈利能力分析是在《营运资金管理》与《收益及分配的管理》两章节后的具体应用。

4、综合财务分析与评价。它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本节的主要目的是教会学生利用企业的会计报表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进行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杜邦分析法是讲解静态分析的主要方法。此法的特点是直观、层层分解、逐步深入。将企业的会计报表分解为杜邦分析图应为重点讲解内容;绝对额比较法与结构百分比比较法是动态分析法是主要讲解内容。动态分析法的特点是比数字、比结构,工作较为繁琐,教师不能化繁而简、避重就轻,要注意引导学生树立不怕苦不畏繁的工作素质。

应该看到,重点和难点都不是绝对的,影响财务分析结果的因素很多,在讲解中重要的是要多举例、举实例、举典型,帮助学生克服对财务分析工作数字繁琐、综合性强的畏缩和马虎,做好适当调整。

盈利能力分析的基本内容篇5

关键词:盈余预告;盈利预测;业绩预告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5-0147-03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逐步完善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参与了资本市场,会计信息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上市公司披露的盈余预告信息能够提供给信息使用者更相关、更及时的信息。证券分析师作为盈利预测信息的使用者和提供者,他们的存在不仅使投资者多了一种信息的选择,而且对上市公司的盈余预告信息进行了监督,使得信息披露制度运行更为有效。

一、盈余预告与盈利预测的主体

(一)盈余预告信息的主体

盈余预告信息的主体是上市公司的管理层。上市公司盈余预告信息是由公司内部财务人员对公司会计期间的经营状况和可能发生的一些变化,结合自己的主观判断进行分析做出来的,盈余预告信息的比较基准是上年同期值。

上市公司管理层盈余预告信息能够提供给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会计信息,增强信息使用者对所要投资企业的了解程度,避免了投资者盲目地进行决策,降低了投资风险,盈余预告信息提高了投资者获取市场信息的公平性,增强了信息披露的透明度,能够保障投资者的根本利益,稳定证券市场的经济秩序,优化资本市场上的资源配置。

(二)盈利预测信息的主体

盈利预测信息的主体是证券公司、机构投资者聘请的证券分析师。证券分析师向机构或专业人士提供证券投资分析意见并指导其进行投资。证券分析师首先基于调查研究基础上的基本面分析,即注重公司、行业和宏观经济的变化,掌握所有相关的有助于发现特定证券等金融产品的内在价值的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以价值投资为理念评估特定公司的预期盈利、经营与财务风险和财务弹性等,以及特定证券未来预期收益和风险状况,注重投资组合,最后根据上述评估,给出具体的投资建议。

证券分析师可以减少公司管理当局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加快信息向资本市场输入过程,促使有利于证券价格更快的向价值回归,提高资本市场信息化的效率,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分配。降低投资风险,从而减少证券市场的大幅波动,避免出现因投机失误造成的市场震荡,保持证券市场的稳定性。

二、盈余预告与盈利预测相关性因素

(一)盈余预告与盈利预测定量信息相关性因素

上市公司业绩预告披露的财务指标,主要有资产类指标、收入类指标以及利润类指标。证券分析师利用上市公司披露的定量信息,结合自己的判断和历史经验,可以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增长能力,进而预测各种投资的前景和风险程度,以帮助投资者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这些财务指标能够综合性的体现公司的经营成果,是证券分析师进行盈利预测的重要研究对象,是财务预测数据的核心,是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构成了上市公司盈余预告与证券分析师盈利预测之间的定量信息相关性因素。

1.从上市公司披露的盈余预告信息能够得到的资产类指标主要有资产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等指标。资产类指标反映了企业资产的运用能力和管理者的经营管理水平,通过对企业资产类指标的分析,能够了解企业资产构成、资金结构是否合理、资产周转情况以及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

2.从上市公司披露的盈余预告信息能够得到收入类指标主要有主营业务收入、市盈率、主营业务利润率等指标。收入类指标反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企业竞争力,通过对企业收入类指标的分析,能够了解企业的成长性,企业组织能力是否增强、市场所占份额是否扩大以及企业是否有生存和发展的市场空间。

3.从上市公司披露的盈余预告信息能够得到的利润类指标主要有净利润、综合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利润类指标反映了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的经营业绩和获利能力,是企业最终的财务成果,是实现企业理财目标的根本保证,通过对企业利润类指标的分析,能够了解企业的投入产出效率和经济效益,企业对投资人和债权人的保障程度、企业的现金流状况是否健康以及未来获得现金流的大小。

(二)盈余预告与盈利预测定性信息相关性因素

定性分析指的是一些描述性语言,不是具体的数据。定性分析是财务分析和投资分析的出发点,财务分析和投资分析中必须建立在宏观经济与行业分析等结果作为预测的前提假设地基础上,才能使分析的结果具有一定的价值。

1.盈余预告是否经过专业审计

盈余预告经过专业审计,对上市公司管理层来说是一种自愿行为,其不受行政法规的强制要求和约束。经过专业审计的盈余预告是指,是由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对被审核单位盈余暂定数所依据的基本假设是否合理、历史所选用的会计政策是否相一致、编制基础是否有异议进行审查与复核,并发表专业审核意见。上市公司管理层对所做出的盈余预告的编制基础与基本假设负全面责任,注册会计师仅就其盈利预测所依据的基本假设是否合理和对盈余预告所依据的会计政策和计算方法是否相符程度表达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的审核并不能保证上市公司对未来盈余的可实现程度。通过注册会计师独立审核,能增强证券分析师对盈余预告信息的可信度,提高盈余预告信息的信息含量及价值。加强注册会计师对财务预测信息的审核,能够提高财务预测信息质量,是一种有效的外部监督保障机制。

2.业绩变动的类型及原因

中国证券市场上首次实施公司股票上市后持续经营期间的业绩预告制度,只针对亏损公司,是一种不完整的预告制度。随后2001年证券交易所在《关于落实上市公司2001中期报告工作的通知》中对中期业绩出现大幅下滑的要进行预警公告。2004年,深圳证券交易所在年报通知中引入业绩快报制度。业绩预告制度的变迁依循着“预亏—预警—快报”这一模式的发展演变,上市公司披露业绩预告的类型也从连续三年亏损或重大亏损的情况,发展到预亏、预警和预增、预盈等多种业绩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最后到鼓励上市公司披露业绩快报,自愿向公众提前主要财务指标和比率。

引起业绩变动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宏观经济、行业竞争以及公司经营管理等原因:宏观经济环境对公司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宏观经济不仅包括宏观经济现状,即国家经济的运行情况、对外贸易状况。还包括宏观经济政策,即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如通货膨胀、货币供应量以及利率的非预期波动;不同性质的公司有着不同的行业背景,通过研究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商业周期,以及公司所在行业的竞争地位以及公司与行业内主要竞争对手的经营、管理机制进行对比研究,了解和分析公司过去以及现在的市场竞争力、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产品的定价策略,进一步对公司未来的经营战略和发展状况做出预测;分析影响上市公司经营目标实现的因素,通过分析各影响因素的变动来判断公司未来的经营情况,例如经营情况与投资情况等因素变动对经营目标实现所起到的作用,进而做出盈余预告信息。

3.其他相关的说明

其他相关说明指的是业绩预告修正的有关决策程序是否经与公司主管财务工作的负责人沟通,是否结合公司的近期发生的实际情况并经过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决定之后本次业绩修正。其他相关说明包括公司可能被实施或撤销特别处理,例如暂停上市、恢复上市或终止上市等说明。相关信息说明向信息使用者解释本次业绩修正公告中预估的亏损额为公司财务部门预测数据,具体数据以公司本年度财务报告为准,提醒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根据注册会计师预审计结果进行业绩预告更正的,还应当在其他说明中明确说明对与注册会计师是否存在分歧及产生分歧的原因进行解释。其他相关说明能够帮助证券分析师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信息使用价值。

(三)上市公司与证券分析师信息供给竞争因素

有市场便会存在竞争,对于上市公司管理层和证券分析师这两类供给主体提供预测性信息一样是存在竞争的,哪一种主体披露的盈利预测信息更准确、更及时、更相关,更能够吸引投资者的关注,使其相信并选择其披露的信息,便赢得了市场的竞争地位。公司管理当局和财务分析师这种互相竞争的局面,能够促进向投资者披露高质量的盈利预测信息。

1.披露信息的准确性竞争

财务分析师是专业咨询分析人员,他们在信息收集、经验积累和分析技巧上有一般投资者不可比拟的优势。财务分析师相对于公司管理层具有更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具备丰富的实战经验能力,他们向市场参与者提供合理反映证券内在价值的价格信息,从而减弱证券市场的价格偏离,促进市场的有效性。但是上市公司管理层掌握着一些不被外界所知的内部信息,因此管理层的预测资料是最全面和丰富的,预测基础也相对客观和真实。由此可见,两类披露主体存在各自的竞争优势,把这种竞争优势转化为竞争能力,向投资者提供准确的预测性信息,才能提升公司或证券分析师声誉,从而博得投资者的信任,最终占领资本市场,从长远上取得更多、更好的回报。

2.披露信息的及时性竞争

信息的及时性要求所提供的信息必须能够帮助投资者或其他利益相关者及时的做出经济决策,否则失去价值。证券分析师与上市公司都会选择尽早的披露信息以避免信息失去时效性。他们在披露信息之前也会考虑到对方是否已经披露信息,如果先于对方披露的话,对于及时性的竞争就处于优势地位,如果后于对方披露的话,对于及时性的竞争就处于劣势地位。信息的及时性如果处于劣势地位的一方,可能受到投资者的忽略,导致信息披露不能实现其自身价值。信息的及时性如果处于优势地位的一方,就会得到广泛的投资者的关注,使信息披露能够很好的发挥作用,实现信息的使用价值,帮助提供信息的一方获得利益或者报酬。

(四)上市公司与证券分析师预测信息质量互相监督因素

上市公司管理层披露盈余预告信息一般会从自身利益出发,因为他所披露的信息直接关系到他与股东之间的契约履行,所以披露的信息一般存在乐观倾向。为了显示管理层高水平的经营管理和实现了股东契约履行的经营目标,上市公司可能通过虚假披露盈余预告信息提高企业的价值,改善企业的形象,获得更多的融资。证券分析师一般受聘于券商,潜在的利益冲突使得很难保证证券分析师披露盈利预测信息的独立性,容易受私利的诱惑,因此极易乐观的研究报告。上市公司和证券分析师这种牟取私利的行为都会对投资者造成一定的损失。在市场上这两类主体同时盈利预测信息能够彼此抑制其对自身有利的盈余预告信息,而披露客观准确的预测性信息。

1.上市公司对证券分析师的监督

证券分析师了不准确的盈利预测信息时,影响投资者的选择倾向,那么,管理层会修正以前做出的盈利预测信息,以引导证券分析师重新做出预测信息。当证券分析师披露了过低的盈利预测信息时,容易误导投资者,造成股票下降,损害上市公司的形象。因此,上市公司会主动披露好的盈余预告信息以引导证券分析师更正其盈利预测信息,使其更准确的反映股票的价值,避免上市公司的利益受到损失。当证券分析师披露了过高的盈利预测信息时,上市公司担心其披露的信息会使投资者盲目进行投资,致使股票价格提升,股价没有真实反映证券的内在价值,容易导致投资者受到损失,从而使上市公司承担诉讼成本。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上市公司会披露低的盈余预告信息,以影响证券分析师的及时更正先前披露的过高的盈利预测信息,使盈利预测信息更加真实地,准确地符合股票的内在价值,从而使投资者做出准确的投资者决策。

2.证券分析师对上市公司的监督

证券分析师的出现既弥补了上市公司提供信息的不足、保证了对管理当局施以监督,又对上市公司产生一种无形的约束,有利于市场对公司价值给以恰当评价。在成熟的资本市场,证券分析师不仅充当了信息使用者的角色,还是信息的监督者。当上市公司披露的盈余预告信息披露的不准确的时候,独立的和权威性的证券分析师会根据自己的判断和掌握的信息,结合各种模型和技术方法做出自己的预测性信息,从而帮助市场上投资者做出决策,引导资本市场上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公平,公正的交易,避免投资者蒙受重大的经济损失。上市公司披露乐观的盈余预告信息与证券分析师披露的信息存在较大差别的时候,投资者便会对上市公司的信息产生质疑,从而不选择其发行的股票。

参考文献:

[1] 张成博.承销关系对我国财务分析师独立性影响的实证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1,(3):32-39.

[2] 杨萍.基于上市公司业绩预告的盈余预测特征分析[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0,(2):23-28.

盈利能力分析的基本内容篇6

本文就如何建立产品开发型项目盈利能力评价的模型做出阐述,并通过应用实例说明模型对项目盈利能力改善的应用指导意义,旨在探讨产品开发型项目管理中对盈利能力的评价和管理方法,促进产品开发型项目的客观评价和管理监控。

【关键词】项目管理;产品开发型项目;盈利能力;评价模型;应用

一、引言

我国通信信息技术产业飞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加剧,项目复杂程度不断增加的同时要求开发周期持续缩短,因此项目管理水平成为通信信息技术产业相关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通信信息技术企业的项目分为两类:一类,为技术开发型,此类中除了定制开发外大部分为研究性开发,侧重于技术的先进性;另一类,为产品开发型,作为支撑企业利润的基本单位, 其盈利能力直接关系到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产品开发型项目盈利性强,则企业的利润水平、资金充裕程度会大大提升;反之,企业的经营成果表现,资金活动都会落入苍白无力的境地,因此对产品开发型项目盈利能力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即是对企业盈利能力的管理,是企业决定其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科学分析至关重要。

二、目前国内外对盈利能力分析的主要指标和方法

盈利能力是企业资金增值的能力,它通常体现为企业收益数额的大小与水平的高低。衡量盈利能力的指标和方法多种多样。

盈利能力分析的指标按数据类型可分为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绝对指标反映总体数量规模特征,往往与某一动因相关联,但对于不同类型对象缺乏可比性,常用的有销售收入、销售毛利、净利润等;相对指标反映对象的发展程度、结构、强度、普遍程度或比例关系,使不同类型的对象具备可以对比的基础,常用的相对指标有主营业务毛利率、净资产收益率、投资收益率等。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各有优缺点,应当合理搭配、综合运用,才能起到科学评价的作用。

盈利能力分析的方法按形式可分为单一指标分析和体系指标分析。单一指标分析是指标的罗列;体系指标分析可以揭示不同指标间的相互影响作用关系,有助于企业管理层更加清晰地看到收益率的决定因素以及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能够较容易的确定主要动因,如杜邦分析体系,因此体系指标分析优于单一指标分析。

产品开发型项目的盈利能力主要与项目管理运营能力有关,通常具有项目资产相对较少、生命周期较短,资产和资金通常由公司平台负责保障和管理等特征,总资产周转率和债务比率不能反映项目管理团队真实的管理水平,因此基于以上产品开发型项目的特征,其盈利能力分析应选取以相对指标 “投资收益率”为主导,“销售净利率”和“投资杠杆系数”为核心,以绝对指标“销量”、“产品单价”、“产品成本”、“研发费用”、“销售费用”、“服务费用”等为基础动因的综合指标体系进行评价。这样的指标体系不但提供了项目间进行比较的基础,并且直观的反映出项目投入与产出的路线图,便于迅速锁定影响盈利能力的主要动因。

三、产品开发型项目盈利能力评价模型建立的原理和体系阐述

基于杜邦分析体系的原理和思路,建立如下产品开发型项目盈利能力评价模型框架如下图所示:

1.产品开发型项目盈利能力评价模型主要财务指标关系如下:

(1)投资收益率=销售净利率×投资杠杆系数×100%

(2)销售净利率=(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率)×100%

(3)边际贡献率=销售毛利率-期间变动成本率

(4)销售毛利率=(销售单价-产品成本)/销售单价×100%

(5)固定成本率=固定成本/销售收入×100%

(6)期间变动成本率=期间变动成本/销售收入×100%

(7)投资杠杆系数=销售收入/投资总额

(8)固定成本=研发费用+内部转移成本

(9)期间变动成本=销售费用+服务费用+管理费用

即:投资收益率=(销售毛利率-期间变动成本率-固定成本率)×投资杠杆系数

2.产品开发型项目盈利能力评价模型主要动因影响

(1)“销售毛利率”主要受到“销售单价”和“产品成本”的影响。当销售毛利率偏低时动因分析及措施:①结合市场竞争情况确定“销售单价”提升程度,主要措施:提高售价、改变销售定价模式、调整竞争策略等;②加强内部目标成本管理确定“产品成本”降低程度,主要措施:设计优化、工艺改进、采购降本等。

(2)“期间变动成本率”主要受到“销售费用”、“服务费用”和“管理费用”的影响。当“期间变动成本率”偏高时动因分析及措施:①提高销售团队公关效率从而降低“销售费用”,主要措施:通过销售漏斗成功率分析,提高销售人员的费效比、降低销售费率、严格控制营销费用支出等;②提高售后服务团队的服务效率和产品质量管理水平从而减少“服务费用”,主要措施:降低产品返修率、合理安排售后团队的分布和工作计划等;③提高管理团队运营效率从而减少“管理费用”,主要措施:严格控制各项消耗性支出、提高各项资产和低值易耗品的使用效率等。

(3)“投资杠杆系数”主要受到“销量”、“研发费用”和“内部转移成本”的影响。当“投资杠杆系数”偏低时动因分析及措施:①调整项目整体运营计划,提高市场占有率,促进“销量”提升,主要措施:推动现有客户项目上市节奏、制定新客户项目拓展计划、挖掘现有产品的应用领域、加大营销力度、加大销售人员奖惩力度等;②提高研发团队效能从而减少“研发费用”,主要措施:调整研发计划缩短研发周期、调整高、中、低端人员的岗位配置减少研发人力费用、合理安排业务外包、严格控制大型研发资产采购、提高现有资产利用率、合理安排试产及测试认证计划等。③合理分摊内部转移成本。内部转移成本是指本项目由于继承或使用其他项目的研究成果,根据内部结算办法或事先约定而从其他项目转入的成本。合理分摊内部转移成本的措施:根据预计销售量和项目规模合理确定结算方式、理清产品成果继承关系合理确定分摊比例等。

3.产品开发型项目盈利能力评价模型应用的主要步骤

(1)根据市场、销售、研发、生产、客服等各方面对项目产出和资源投入的评估数据,计算主要财务指标。

(2)计算项目盈利能力指标,并将其与标准值进行比对,出具盈利能力分析结论并指出制约盈利能力提升的主要动因。标准值可以选取同行业平均水平、对标公司水平、本公司项目平均水平等。

(3)寻找并分析影响主要动因的经济活动行为,提出盈利能力的改善措施,与市场、销售、研发、生产、客服等讨论制定相关落实计划,重新确定各主要动因的目标值,同时确定落实改善计划的具体责任部门。

(4)在项目的下一个阶段评估管控点,使用实际数(已发生)与预测数(未发生)相结合的方式,回顾检查上一个阶段改进计划落实情况,并重复以上1、2、3步骤对下一阶段的行动做出指导。

四、产品开发型项目盈利能力评价模型的应用实例

201X年5月公司启动A项目的立项工作,经过项目管理团队1个月的可行性研究,综合市场、销售、研发、生产、客服等各方面的资料,基本情况如下:本项目针对高端客户群研发一款可穿戴式设备,功能需求的研发技术难度高,并要求产品外观精致小巧、工艺精良、质量过硬,良好的售后服务,客户已有明确的销售计划和销售渠道,销售量和销售价格博弈空间不大。

1.财务根据市场、销售、研发、生产、客服等各方面对项目产出和资源投入的评估数据,计算主要财务指标,详见表1;

2.计算项目盈利能力指标,将“项目5年规划平均值”作为标准值进行比对,出具盈利能力评价结论:项目满足盈亏平衡点,但盈利能力很弱;制约盈利能力提升的原因分析:产品销售毛利率超过标准值的10.2%,但固定成本率和期间变动成本率分别超出标准值22.1%和29.9%,则盈利能力弱的主要原因为研发费用、内部转移成本、销售费用、服务费用和管理费用过高,需要全面降低。分析图表详见表2和图2。

(3)经过对研发费用、内部转移成本、销售费用、服务费用、管理费用中各项支出的检查回顾,发现如下几点问题:

与市场、销售、研发、生产、客服等讨论并通过对外询价、沟通、谈判,制定相关改善计划如下:

进行项目盈利能力分析和改善计划后,项目净利润提高2570万元,各项盈利能力指标均达到标准值,项目盈利水平显著提高,主要财务指标及盈利能力指标详见表3和表4:

五、结束语

产品开发型项目盈利能力评价模型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在项目管理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中及时评价当前的盈利水平,并能够帮助企业完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方案”――“落实改善”的闭环管理,真正实现企业对项目盈利能力的监控和管理。

盈利能力分析的基本内容篇7

本文研究对象为:SNS网站,研究角度定格在如何为SNS网站选择一套合理有效的盈利模式。近年来,随着SNS网站的兴起,针对SNS网站经营模式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其中更多的是对SNS网站用户基数发展趋势的研究,针对其盈利模式的研究比较少。本文中将广泛应用于绩效评价的层次分析法应用于SNS网站盈利模式研究中,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逐层剖析网站盈利模式的源动力,直到可执行的末梢盈利方式为止;并且针对不同的盈利方式制作调查问卷采集用户数据,站在用户角度为各末梢盈利方式对SNS网站的贡献赋权,勾画出相对明晰的SNS网站盈利模型,并最终为SNS网站发展提供建议。

一、文献综述

SNS网站发展历史较短,虽然近年来兴起了SNS网站盈利模式研究热潮,但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多为简单的文献总结陈列。主要研究方法有;文献分析法,调查问卷法,比较分析法,层次分析法。

文献分析法应用最多,严格意义上为相关领域研究的文献综述,是对相关研究的罗列、总结。该方法的缺点在于停留在理论层,缺乏实证。

问卷调查法多用于个案分析,增强实证说服力,该方法多结合其他方法使用。比较分析法多用于相关研究较少而对比标准(对象)较易寻找的环境中。

层次分析法多用于评价指标选取。2005年,Morris首次将层次分析法引入SNS网站盈利模式研究中来。层次分析法运用广泛,指标全面、评价结果详细、方法思路简单、明晰,且方便制定行动策略。本文中将SNS网站假设为评价对象,将盈利方式假设为待选取评价指标,通过层层剖析,旨在使盈利方式的选取更具全面性、系统性。

二、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盈利指标选取一以人人网为例

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SNS网站盈利方式选取,以文献综述为理论基础,依次选取顶层盈利方向、中间层盈利方向、末梢盈利方式。

经过层次分析法的各层级指标选取,SNS网站各层级盈利方向(方式)选取如下:

顶层指标为:用户基数和商务模式;

中间层为:用户满意度(外观满意度、内容满意度,操作难易度)、广告、虚拟货币、电子商务、运营商分成。

末梢指标即可控制指标包括:页面布局、模块布局、获取好友信息、个人信息、获取娱乐信息、娱乐信息、获取热点新闻(评论)信息、热点新闻(评论)信息、小应用、页面广告、植入广告、游戏、礼物、会员费、团购、移动终端SNS应用等。

三、调查问卷设计与处理

通过用户调查问卷确定上节各末梢盈利方向指标对人人网盈利目标的敏感度。

问卷设计过程中,利用模糊评价中的“李克特量表法”将项目特征转化为问题,进行比较选择。然后通过最终各个特征的得分求和可以看出该项目特征对人人网实现盈利的敏感度信息。

参考李克特量表,对各题得分进行量化。汇总171份有效问卷各题目最终得分如下:获取好友信息,个人信息,移动终端SNS应用,植入广告收入,团购业务,获取热点新闻评论信息,获取娱乐信息,页面广告收入,娱乐信息,网页功能模块布局,热点新闻评论信息,游戏中虚拟货币收入,送礼物中虚拟货币收入,使用小应用,网页个性化装扮,使用便捷度,会员费。 四、盈利模式分析 根据上表,从用户感知角度为人人网发展期实现盈利提出工作建议,工作建议按照推荐力度可分为三个层次:重点推动、兼顾推动、谨慎推动;

(一)重点推动。1.好友状态信息交流模块建设是人人网工作的重中之重。2.移动终端SNS网站使用流量分成、植入广告、团购业务可作为人人网商务模式推动重点。

(二)兼顾推动。1.娱乐新闻、热点新闻(评论)信息、小应用、页面美化模块的推动需兼顾重点推动内容。2.页面广告、页面游戏,送礼物中虚拟货币收费等商务模式应适度推动。

(三)谨慎推动。尽量避免开展“用户使用人人网收取会员费”工作。

五、创新点

文章在研究过程中有两处创新:

(一)研究方法的创新。本文将生命周期理论运用至SNS网站盈利模式选取的过程中尚处首次。

将层次分析法引用到SNS网站盈利模式选取的过程中亦为首次,层次分析法的应用保证了盈利模式选取的完整性。

盈利能力分析的基本内容篇8

摘要:随着国家政策面逐渐回暖,投资者信心日渐恢复,A股价值逐渐凸显的情况下,忽视价值投资理念而盲目的追涨杀跌必将被市场所抛弃,着重探讨当前价值投资中的财务分析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为投资者在A股市场上进行投资指明航向。

关键词:财务分析;价值投资;上市公司

1当前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1.1偿债能力分析指标

偿债能力是指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包括短期和长期偿债能力。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取决于两点:一是公司资产的变现速度,变现速度越快,偿债能力越强;二是公司能够转化为偿债资产的数量,这一数量越大,说明偿债能力越强。主要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

1.2营运能力分析指标

营运能力是指通过上市公司生产经营资金周转速度的有关指标所反映出来的资金利用的效率,表明公司管理人员经营管理、运用资金的能力。生产经营资金周转的速度越快,表明资金利用的效果越好效率越高,公司管理团队的经营能力越强。营运能力分析包括应收账款流动资产周转情况分析、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周转情况分析以及总资产周转情况分析。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

1.3盈利能力分析指标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是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和管理效能的集中表现,主要取决于上市公司实现的销售收入和发生的费用与成本等因素。可从企业盈利能力一般分析和股份公司税后利润分析两方面来研究。主要包括: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资产总额利润率、资本金利润率、股东权益利润率。

1.4可持续性发展能力分析指标

发展能力运用动态数据资料来反映上市公司未来年度的发展前景及潜力,概括了盈利能力、管理效率和偿债能力,是上市公司实力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净利润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可持续增长率。

2在实际分析运用中存在着的一些问题

2.1假设前提存在的缺陷

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是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主要指标,但这些指标是以企业清算为前提的,主要着眼于企业资产的账面价值而忽视了企业的融资能力及企业因经营而增加的偿债能力,或者说这些指标都是以一种静态的眼光看企业的偿债能力的。另外,在速动比率指标的计算中假设企业的应付账款的偿债能力比存货的偿债能力强,有时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为有些应付账款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收回,有些甚至根本不能收回。

2.2指标的定义缺乏统一性

许多财务指标本身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例如,某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为10%,或者某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1000万元,这些指标并不能说明企业的什么问题,而只有通过与别的企业比较(横向比较)或和自己的历史情况进行比较(纵向比较)才能反映企业目前的财务状况或者经营状况。也就是说财务指标必须具有很强的可比性,而可比性的前提指标的定义必须统一。例如,主营业务利润率是用利润除以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得到的,而企业的利润至少有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等形式,到底应该采用哪种利润却并未有统一的界定,这使得主营业务利润率缺乏统一性。

2.3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被割裂

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各有优劣,而在实践中,财务分析往往将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割裂开来,并过分重视相对指标而忽视绝对指标。而实际上,有些绝对指标是非常重要的,例如: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净资产、净利润等,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可以分析一个企业的销售规模,净资产可以反映该企业的资产规模,净利润可以反映该企业的获利能力。这些问题对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进行财务分析时,最好将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结合起来,更加全面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如果我们只知道某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率为30%,就不能对该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规模有很深的了解,但如果同时知道了该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0000万元时,就会对该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规模有了比较具体的了解。

2.4财务指标没有反映其内容结构

财务指标是由各种数字表达的,但这些数字往往只是反映了该企业有关项目的表面现象,对于数字背后的真实情况是很难知道。例如:应收账款这一常指标,在报表中告诉我们的只是一个总数,到底有多少是刚刚发生的,有多少已经逾期,更重要的是有多少是难以收回的,企业外的人是无从知道的,而这些对于分析该企业的应收账款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2.5财务指标容易被内部人控制

由于目前会计制度采取权责发生制的基本原则,内部人可以利用这一制度虚构某些交易与事项,从而达到内部人希望达到的财务数据,于是各种操纵财务指标的现象便应运而生了。在我国目前上市公司中严重地存在这种现象,几乎使人们丧失了对股票市场的信心。

3应对之策

3.1熟练运用财务报告信息的组合分析方法

上市公司公布的财务报告中有多种不同类型的信息,投资者应该对各种信息进行组合分析,而不能停留在单项信息或主要财务指标数值表面上。财务报告信息组合分析方法的重点主要有:

(1)数值与经营相结合。

财务报表只对企业的经营成果作出综合的反映,仅从财务指标数值上无法看出企业经营的具体情况,这些数值本身的意义是有限的。只有详细分析董事会报告及其他信息来源中与该企业经营情况有关的信息之后,把经营情况与财务指标结合起来分析,才能对财务报表数据作出更深层次的理解。

(2)总数与结构相结合。

财务报表中的数据都是汇总数据,要了解这些数据的具体内容,必须详细分析会计报表附注中的细分内容,这样才不会被汇总数据表面所蒙蔽。比如,从债权资产的项目结构和账龄结构,可以分析其质量状况;根据投资项目的构成与变化可以分析各投资项目的真实价值。此外,指标与指标之间的关系也十分重要。比如,应收账款与营业收入的关系,存货总额与生产、销售成本的关系,每股收益与每股现金流量的关系等,都可以对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和实际盈利能力作出有力的说明。

(3)增减与同化相结合。

财务指标的增减变化隐含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如果不对财务指标数据的可比性进行分析,就很容易被数据的变化所误导。除了企业的经营好坏会影响财务指标的增减外,会计政策的变化、正常经营业务之外的偶然事件的发生都会使财务指标数值产生影响。因此,在分析财务指标的增减变化时,必须充分考虑其可比性。

(4)亮点与隐患相结合。

上市公司公布的主要财务指标如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人为操纵。有时,它们可能被做成一个耀眼的亮点,但是,如果深入分析下去,就很可能会发生后面有陷阱。因此,在对上市公司的进行财务分析时,一定要注意看它是否有陷阱或隐患。比如,也许一家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很高,但是它却没有相应的现金流量配合,这样的“高盈利水平”是不太可靠的。又比如,也许某家上市公司表面的现金流量很好,但是这种“面子”却是建立在重大承诺的基础上,这就隐含着极大的风险。

3.2运用超数据的财务分析技术推断企业的发展前景

投资面向未来,因此,财务分析的关键在于正确判断公司盈利能力的稳定性和增长性。只有其利润能够稳定增长的企业才有投资价值。财务分析不能只停留在数据表面,而要透过财务报表数据看到公司的资产质量、经营状况、盈利能力,并准确把握其发展趋势。(1)从收入的结构及变化趋势分析企业主营业务的稳定性与成长性。

营业收入的主要构成项目反映了企业的主营业务状况。如果企业主营业务突出,则其营业收入必然由主营业务收入占据最重要的地位。如果企业的收入构成与上年比有较大的不同,则反映了公司主营业务发生了变化。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直接决定着公司的整体盈利水平的高低。

(2)从资产项目的构成分析企业资产的实际质量和真实价值。

公司资产的盈利能力与真实价值直接决定着该公司的投资价值。但是,仅从财务报表的汇总数据上却无法看出公司资产的实际盈利能力与价值。比如,帐面成本价为500万元的库存材料,由于质量不同、库龄不同,其盈利能力与可变现价值可能大于或小于500万元。从财务报表附注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各类资产的主要构成情况及帐龄结构,甚至还可以看到一些资产的技术特点和用途,这些资料为投资者分析公司资产的实际质量与真实价值提供了十分有用的信息。

(3)公司利润的风险性分析。

企业主营业务的稳定性与成长性决定了企业收人的发展变化趋势,但是,企业利润的高低却还受制于许多其它因素的影响。比如,大额损失或费用发生的可能性、历史遗留问题爆发的可能性、利润来源萎缩的可能性、偶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公司的利润数额,从而使公司利润预测的准确性大大降低。一般说来,公司的整体素质和经营环境对公司利润的风险性影响最大。

(4)资产重组的可能性分析。

受多方面原因的影响,我国企业界的重组现象不仅十分频繁,而且还十分复杂、多变。勿庸置疑,无论对经营陷入困境的企业,还是对经营良好的企业,为了争取更好的发展机会和更大的发展空间,进行实质性的资产重组都是一条不可多得的捷径。然而,资产重组的成功与否却要受制于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只有实质性资产重组取得成功,企业才能有较好的成长性,否则,资产重组可能会给公司的发展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

4结语

财务分析之父格雷厄姆曾经说过,获取收益所进行的操作不应基于信心而应基于算术。在A股价值逐渐凸显来临之时,仅仅有充分的自信是不够的,掌握财务分析这一价值投资最基本的工具将是我们获取收益最基本的起点。

参考文献

[1](美)斯蒂芬A•罗斯等著,方红星译.公司理财(原书第7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6).

上一篇:盈利能力分析意义范文 下一篇:单位后勤管理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