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能力分析意义范文

时间:2024-02-29 11:28:03

盈利能力分析意义

盈利能力分析意义篇1

一、以企业价值分析为重心的财务分析体系

企业价值分析首先是对企业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的分析。基于企业价值有历史价值、现时价值和未来价值之分,企业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也有历史、现实和未来之分,要想在准确分析历史的基础上科学地预测未来,有必要将以历史成本法编制的财务报表,采用诸如物价指数法、市场价值法、重置成本法等不同方法调整转换为以现值表示的财务报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可见,对企业价值的分析实质上是历史价值分析与未来价值分析的有机结合。

从投资者和债权人角度看,企业未来价值具有更重要的意义。由于企业的未来价值受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进行财务分析时应予以分别考虑。一般而言,诸如财政金融政策、科技发展水平、市场发育程度、法制建设状况等外部环境因素,应作为预测企业未来价值的制约变量处理,客观评价其对企业未来价值的有利或不利影响。而对于企业的内部条件,包括人、财、物等各种因素,则必须作为企业未来价值分析的基本要素。可见,对企业未来价值的分析,实质上是宏观环境分析与微观条件分析的有机结合。

综上所述,以企业价值分析为重心的财务分析体系,是一种广义的分析体系。它既包括传统财务分析中根据历史数据揭示企业现时价值的盈利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和资金运营能力分析等,又包括企业盈利能力预测、风险水平预测、偿债能力预测等涉及企业未来价值的内容;既考虑企业的内部条件,又兼顾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因此,分析的结果更有利于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二、以企业价值分析为重心的财务分析步骤

1.明确企业所处行业的经济特征。抛开行业经济特征的财务分析结论是不可靠的,因为同样的财务分析结论在不同行业所体现的经济意义和企业价值可能完全不同。行业经济特征是进行财务分析的重要基础,只有了解企业所处行业的经济特征与发展前景及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才能正确理解财务分析结论的经济意义,缩短财务比率等相关指标与管理决策之间的距离,使财务分析的结论对企业管理决策更有参考价值。

在实际工作中,认定行业经济特征一般应从需求、供应、生产、营销和财务五个方面考虑。其中,需求属性反映了顾客对产品或服务价格的敏感性、产业成长率、对行业周期的敏感程度、季节性影响等因素。供应属性是指产品或劳务提供方面的特征,由于某些行业的供应商众多,而另外一些行业的供应商则非常有限,因此行业进入的难易程度是判断供应属性的标准。就生产属性而言,有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之分,它们和产品制造过程的复杂程度是判断生产属性的标准。行业的营销属性涉及产品的消费者、分销渠道以及营销难易程度等。财务属性的认定则主要考虑行业的资本结构、与产品特征相匹配的负债水平以及投融资环境等。

2.了解企业为增强竞争力而采取的战略。财务分析与企业战略紧密相关,因此,有效的财务分析应当建立在对企业战略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尽管行业的经济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能限制企业制定竞争战略的弹性,但要想保证可持续竞争优势,所有企业仍必须制定符合其特定要求的、难以被效仿的发展战略。这就要求财务分析者不仅要熟悉本企业的发展战略,而且必须了解竞争对手的战略。惟此才能确保财务分析的有效性。

3.正确理解和净化企业的财务报表。财务分析者要清醒地认识到财务报表的局限性,特别是管理当局不正当的盈余管理行为,要采用合法、合理的手段净化财务报表,以增强财务报表数据的可靠性和公允性。在净化财务报表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事项:①不重复发生的项目或非常项目。这些项目对盈利的影响是暂时的,在评价企业绩效时最好予以剔除。②研究与开发、广告、人力资源培训等支出。这些支出的人为安排对企业不同会计期间的盈利有很大的影响,进行财务分析时必须予以特别关注。③企业存在的盈余管理行为。诸如提前确认收入和延迟确认费用、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变更、工程完工进度的估计等都可能导致企业财务报表的失真,在财务分析时有必要对它们进行调整。

令人遗憾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提供了财务分析者对财务报表特别项目进行调整所需要的资料。在这种情况下,财务分析者应当利用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合理判断财务报表数据的可信程度,以免得出错误的分析结论。

4.运用财务比率和相关指标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与风险水平。一般地讲,财务分析者对各种财务比率和相关指标如何计算是比较熟悉的,但对于如何科学地运用这些比率和指标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并以此为基础评价企业价值却又不够精通,做得很不到位。依前所述,以企业价值分析为重心的财务分析体系并不是单纯地计算财务比率,也不是简单地陈述财务报表数据,而是将这些财务比率和相关指标与行业特征、企业战略,甚至与行业周期联系起来预测和评价企业价值。因此,在财务分析中,最重要的工作是将企业的财务比率和相关指标放在特定行业与资本市场等环境中进行全方位比较、深层次分析和战略性预测,通过科学地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来达到界定企业价值的目的。这是财务分析的关键步骤。

5.提供科学、严密的分析结论,满足各种决策的需要。包括投资人的投资决策、债权人的信贷决策、企业管理当局的经营决策等。这是财务分析的最终目的。

为了充分发挥财务分析在评价企业决策中的作用,必须按照以上步骤开展财务分析工作。这五个分析步骤及其有机循环,正是以企业价值分析为重心的财务分析体系区别于现行财务分析体系的关键。

三、以企业价值分析为重心的财务分析内容

1.财务报表的调整。现行财务报表是以历史成本原则为基础编制的,当物价发生变化时,难以准确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因此有必要将它调整为现值财务报表。调整的方法主要有物价指数法和逐项评估法。物价指数法是根据物价变动指数将历史成本数据换算成现值数据;逐项评估法是按诸如重置成本、现行市价等分别对各项资产进行评估,最后求得其现值的方法。

2.盈利能力分析。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有收入盈利能力、资产盈利能力和净资产盈利能力三大类指标。收入盈利能力是盈利与收入之比。根据分析的具体目的不同,常用的收入盈利率有毛利率、主营业务利润率等。这类指标除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外,还可粗略判断企业的经营风险。资产盈利能力是盈利与资产之比,主要指标是资产盈利率[(税后利润+利息)÷资产平均余额]。该指标的用途广泛,用它与社会无风险期望收益率相比,可以判断企业真实盈利能力的高低,评估企业经营效率;用它与企业负债成本率相比,可以判断企业举债经营是否有利可图等。净资产盈利能力是税后利润与净资产之比,按税后利润的归属,该指标可划分为众多的具体指标,如净资产收益率、普通股收益率等。该类指标揭示企业投资者的实际获利能力,是判断企业价值的重要指标。

3.风险水平分析。企业风险可分为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两大类。反映这些风险大小的主要指标有经营杠杆、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现金覆盖率等。需要指出的是,根据财务报表信息,只能对企业风险水平进行简略分析,若深入分析,则必须依赖比财务报表更详细的会计账簿资料。在揭示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之后,还应对净资产盈利率的构成进行分析。净资产盈利率是由资产盈利率和因财务杠杆带来的风险盈利率两部分构成。这种分析在评价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企业对风险的态度、信用程度和理财行为等方面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企业经营效率分析。企业的经营效率可通过资产盈利率反映。具体分析时,将资产盈利率首先分解为收入盈利率与资产周转率(因为资产盈利率=收入盈利率×资产周转率),然后根据需要对收入盈利率和资产周转率分别进行分析。这种分解有利于准确认识企业经营效率方面的不同特征,为深入了解企业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提供有用信息。

5.管理业绩分析。首先可用因素分析法寻找企业完成或未完成诸如收入、成本、利润、投资、融资等任务的内在原因,然后将这些原因与外部环境的变化相比较,判断管理水平的高低。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分析本期实际与本期计划或历史水平差异的原因,只是为判断管理业绩提供基本数据,更重要的是分析管理者在差异形成中所起的作用,判断管理者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变化的应变能力。显然,这种分析需要掌握诸多外部环境方面的信息,对分析者的要求极高。

盈利能力分析意义篇2

关键词:盈利预测 因子分析 制造业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7-071-03

一、引言

相对其他产业而言,中国的制造业发展较快、国际竞争力也较强,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受益可能性较大的部门。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市场更加开放的环境中,如何利用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更为充分和有效地发挥,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获得更大利益,这涉及到整个行业的财务和盈利情况。

本文拟从企业自身的财务数据出发,试图建立一个证券市场上中国制造业盈利情况的评估方法,以此来评价中国制造业的近期和中长期的发展情况。选取的方法为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传统的财务指标分析法与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相结合,对各种评价指标实行客观赋权,构建新的评价系统多元统计模型。

公司类型以选沪市盈利最好的制造业前100名和后100名2005年12月31日的财务报表数据为样本,利用spss13软件进行因子分析法做盈利预测建模。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

考虑到评估的科学与合理性本文选取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发展成长能力等17个指标全作为研究的参考财务指标(如表1),选取公司为沪市100个盈利最好的制造业公司和100个盈利最差的制造业公司,年份为2005年的,应用SPSS软件,通过因子分析法,得出结论,提出合理化建议。

二、因子实证分析

(一)因子分析的基本原理

因子分析是通过多个指标相关矩阵的内部依赖关系,找出控制所有变量的少数公因子,将每个指标变量表示成公因子的线性组合,以再现原始变量与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因子分析的基本目的是寻求变量的基本结构,简化观测系统,减少变量维数,用少数的变量来解释所研究的复杂问题。

设有N个样本,P个指标。将原始观测变量记为X=(X1,X2,∧Xn),标准化处理后的变量向量记为Y=(Y1,Y2,…Yn),要寻找的公因子为f=(f1,f2,…fn)(q<n)为不可观测变量,且其均值向量E(F)=0,协方差矩阵为cov(F)=I。则模型为

写成矩阵形式为:X=AF+E,是为因子模型,F称为公共因子,E称为特殊因子。

得到因子后,首先观察他们在那些变量上的载荷较大,在那些变量上载荷教小,再根据载荷打的变量本身的内容说明因子得含义。在因子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将每个公因子表示为变量的线性组合,进而用变量的观测值来估计每个公因子的值,数学模型为:

Fi=bi1X1+bi2X2+…+binXn(i=1,2…m)

式中Fi为第i个因子得分。

因子分析的步骤:第一步:确定分析变量,收集数据。第二步: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第三步:计算所选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第四步:提取公共因子。采用某种方法计算初始载荷矩阵,对主成分方法而言,就是通过资料矩阵的相关系数矩阵计算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第五步:因子旋转。需要通过坐标变换使每个原始变量在尽可能少的公共因子之间有密切的关系。第六步:计算公共因子得分。第七步:一提取的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结合各因子得分,建立盈利预测模型。

(二)实证研究

首先进行KMO和巴特利球度检验,结果数据若表明该指标比较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再进行因子分析。然后再计算指标的共同度,经计算得如果原有所有指标的共同度均为1,则提取若干个公共因子后的再生共同度都较大,就说明各个指标的信息丢失较少,可以提取若干个公共因子对原指标能较好地描述。通过资料矩阵的相关系数矩阵计算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再按照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来确定,一般认为要达到80%以上,原有指标的信息丢失较少。

利用沪市盈利为前100名制造业公司做因子分析得到综合因子特征值与贡献率和因子得分矩阵。

根据表2数据结果可知,用第一主因子可解释原来17个变量的35%的信息量,用前4个因子可以解释原来17个变量的78%的信息量。用前5个主因子可以解释原来17个变量的86%的信息量。由因子分析的原理可知,这些主因子变量之间不具有相关关系,即他们所携带的信息量没有相互重叠。因此本文选取前5个公共因子进行分析。

由表3可见,因子1上有显著负载的指标是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净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根据这些经济指标,因子1被识别为盈利能力;因子2上有显著负载的指标是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根据这些变量的经济意义,因子2被识别为偿债能力因子;因子3上有显著负载的指标是经营现金净流量/负债总额,经营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销售现金/营业收入和经营现金净流量/净收益,根据这些变量的经济意义,因子3被识别为现金能力因子;因子4有显著负载的指标是存货流动资产周转和总资产周转率,根据这些变量的经济意义,因子4被识别为营运能力因子。因子5有显著负载的指标是营业收入增长率和净资产收益增长率,根据这些变量的经济意义,因子5被识别为成长能力因子。

根据表3得到因子模型为:

为了能做比较,对后100名公司选取与前100名公司相同的因子做因子分析得到因子得分矩阵。

通过对比表4和表3可以发现,盈利较差的公司在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现金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上面得分都较少,即他们在这些方面表现较差。

(三)数据分析及研究

通过对比表4和表3可以发现,盈利在前100名的企业,其成长能力与经营效率均较高,反映出这些企业的财务状况较好,其中应收账款控制较好,应收账款和存货对流动资金的占用比例较小,发展潜力大,但其盈利与每股能力相对前两个因子偏低,这无疑与制造行业景气度下降有关,但同时也说明这些企业盈利水平不理想,可以通过增加投资来增加其利润,也可通过产品毛利率的稳中有升和较高的管理水平来增加其利润。

盈利较后的企业,其盈利及每股能力、成长能力、经营效率总体水平偏低,反映这些企业在盈利方面缺乏有效策略,市场开拓能力差,内部经营管理机制不完善,在有效组织企业运作,提高运作效率方面亟待提高。本文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从企业资本结构方面来分析,企业资本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盈利状况。盈利较差的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普遍要高于盈利较好的企业。其原因可能是因为随着公司的发展和资金需求的不断增加,促使企业自然负债的增加,从而逐步提高了资产负债率;其次,从整体上看制造业的负债结构在向短期负债倾斜,原因是经济体制改革后带来的经济高速增长和上市公司前几年的股本过度膨胀,业绩无法跟上股本扩张的速度,导致负债所占的比例较低,同时企业为了扩大规模、提高业绩,必然会引起企业短期负债的增加,这样便导致了负债结构中短期负债的比例过重;而盈利较差的公司在运作过程中,融资、投资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收益率,使得公司经营净现金流量严重不足,公司不得不使用过量的短期债务以解决临时的财务困难。

第二,从流动管理方面来分析,流动资金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条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至关重要的。盈利较差的企业的现金能力也普遍低于盈利较好的企业。且自有资金比重相当较低,再有短期负债占总负债的比例偏高,流动资金得不到长期和稳定的保障,使企业疲于借债和还债,这样就会出现旧债未清又欠新债,流动资金紧缺的局面也就难以得到改善。还存在存货积压状况。关于这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采购管理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很多企业不及时了解市场行情,也不严格参考生产经营的特点和生产工艺的需要而盲目进行采购,造成“供不适需”的现象,使得大量材料物资积压在库,占用资金;另一方面是营销管理落后。很多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缺乏科学性、产品销售上缺乏主动性和服务意识、销售机制不灵活、产销衔接不紧密、销售网络建立不合理、信息反馈不及时,延缓了产品销售,增加了库存。

三、促进我国制造业财务管理获取盈利合理化的建议

基于以上的分析,本文对我国制造行业提出如下财务管理获取盈利的建议:第一,优化资本结构,降低筹资成本。首先,树立正确的负债结构意识,优化资本结构。要从以短期负债为主转向以长期负债为主,及时偿还短期债务,降低流动负债比例。上市公司在对资本结构进行优化时,不仅要考虑融资成本,还要考虑融资风险。其次提高企业的内部融资能力。提高了企业内部融资能力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公司的资本结构。合理的融资顺序是内部融资负债融资股权融资。第二,增强流动资金的管理意识,完善资金管理机制。首先,建立监控机制,加强货币资金的管理。对流动资金的循环过程要设立全方位的监控机制,将流动资金循环过程的资金状况和市场信息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以便作出有效决定,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资金运作的平衡工作。其次,加强存货管理,预防和解决存货积压。对存货的有效管理关键在于在各种存货成本与存货效益之间进行权衡,达到两者的最佳结合。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善于分析研究企业的市场环境,制定有利于促进销售增长的信用政策,扩大销售,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同时企业应注重产品的开发。在保证产销平衡的原则下,根据销售计划安排生产,销售计划指标要做到期末结存的产品数量不能超过产成品库存数额;或者先有定单后有生产,现款现货,做到以销定产。再次,合理分配流动资金,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在研究同行业流动资金分配比例的基础上,再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合理规划。适当的利用供应商信用政策中的期限政策,以力求在不影响本公司商业信用的同时,加速资金的周转。最后,流动资金的每次循环表现为货币资金、存货和应收账款等具体形态,企业对各种形态的资金占用均要严格管理。企业针对实际情况,应制定合理的消耗定额,并定期对成本差异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参考文献:

1.赵敏.上市公司利用证券市场提升无形资产的价值[J].华东经济管理,2004(6)

2.于帆.公共关系对现代企业设计管理的促进[J].江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3.聂雪艳.我国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现状的分析[J].现代商业,2007(6)

4.(美)斯亚德攀安莱沃斯基等.发现利润区[J].中信出版社,2002(2)

5.程诺.房地产企业盈利模式与财务解读――基于三家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分析[D].财务会计,2009

6.David F,Hawkins.商业模型[M].华夏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翁晓龙,王中艳,空军雷达学院基础部数学教研室;翁枫泯,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湖北武汉 430000)

(责编:贾伟)

盈利能力分析意义篇3

关键词:市盈率;投资

1市盈率水平的影响因素

从市盈率的计算公式不难看出,所有能够影响股价和每股收益的因素都将会影响是市盈率水平的高低。有些因素影响价格,有些因素影响每股收益。而另外一些因素对二者都起作用,正以为如此,该指标才具有极大的综合性。将所有的因素综合体现出来,又使其具有很大的概括性和简化性,而这两个优点同时又是市盈率的缺点:不够精确在单因素分析上没有优势,因此,我们在用市盈率分析问题时,首先要做的是看清楚市盈率的高低及变化是由什么因素引起的。而不加分析直接判定市盈率高估或低估,可信性就大打折扣。

注意影响价格的主导因素是什么?若是增长则价格上升使市盈率上升同时意味着较高的投资价值。若市盈串的陡然上升是由于盈利能力恶化每股收益骤降引起的,则这种高市盈率预示着极高的投资风险。很显然同样高水平的市盈率却有可能预示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一般来讲,影响一个市场整体市盈率的因素有很多,但最重要有两个,即该市场所处地区或国家的经济增长潜力和市场利率水平,新兴证券市场中的上市公司一般都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利润增长率也就比较高,因此,新兴经济体证券市场的整体市盈率要比成熟市场的市盈率水平高。使用市盈率指标时应注意以下问题:首先,该指标不能用于不同行业公司的比较,成长性好的新兴行业的市盈率普遍较高,而传统行业的市盈率普遍较低,这并不能说明后者的股票没有投资价值,其次,在每股收益很小或亏损时,由于市价不至于降为零,公司的市盈率会很高,如此情形下的高市盈率不能说明任何问题。最后,市盈率的高低受市价的影响,而影响市价变动的因素很多,包括投机炒作等,因此观察市盈率的长期趋势很重要,由于一般的期望报酬率为5%~20%,所以通常认为正常的市盈率为5—20倍。

2研究方法

做市盈率研究,选择样本时首先要考虑市盈率本身的诸缺陷。

(1)“当每股收益为负值时,市盈率是没有意义的。如果股市里的亏损股众多,怎么评价它们,有人计算所谓的负市盈率,从其本质意义上来看,正市盈率是静态回收期,负市盈率完全没有意义,如一些高科技公司,短期内也不可能盈利,对这些公司的评价,市盈率无能为力。因此我们在选择样本公司时,剔除掉每股收益为负的公司。

(2)市盈率的变化是非线性的,间断性的,市盈率以每股收益作为分母,由于每股收益随着每季度的不同而改变,假设市价不变,这时市盈率的变化是非线性的。但人们在理解事物时总是线性的思维,人们总是把事物的变化当作线性的来看,而实际上它不是线性的,有时股价越涨,市盈率越低,有时股价越跌市盈率越高。上市公司随着经济周期,时而盈利,时而亏损,这使市盈率出现间断,无法进行历史比较,因此,我们在计算市盈率时,只选择某一时点的市盈率,而不考虑其后续期间市盈率的变化。

(3)市盈率的计算结果往往不一致。市盈率在计算时,分母每股收益的计算,对市盈率的影响十分大,有人在计算时采用每股税后收益;有的采用税前收益。有的在分红、配股后,每股收益进行了稀释,有的不进行稀释,有的每股收益按流通股来除,有的是除以总股本算出每股收益。有的在计算每股收益将非经常性收益扣除,有的不进行扣除,采用不同会计处理方法的企业,计算出的每股收益相差很大,这使市盈率缺乏可比性。在具体计算市盈率时,我们采用权威网站披露的每股收益作为标准。而不考虑其真实性。

市盈率有多种计算方法,不同方法得出的数值差异很大,其信息含义也不同,特别是在没有明确具体计算方法时,很难对市盈率含义作出正确理解,二是市盈率是以股票价格除以每股收益计算确定的,任何影响股票价格和每股收益的因素都会导致市盈率的变动,而股票价格和每股收益的影响因素相当复杂,不作具体分析很难对市盈率作出合理解释,三是市盈率的倍数同时包含了成长因素和投机因素,具体哪个因素起主要作用难以作出准确判断。

3市盈率的比较

忽视基础环境差异,将不同国家、不同市场、不同行业和公司、不同历史时期的市盈率进行简单比较,市盈率的比较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市场、不同行业和不同公司的横向比较,以及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的纵向比较。首先,从不同国家的横向比较看,不少专家学者将我国目前的市盈率水平与西方国家相比并判断一国市盈率的高低,事实上,众多理论研究和实践表明,不同国家经济体制、市场基础,投资与监管理念、经济发展潜力、资金机会成本,通货膨胀等方面的差异,都会对市场平均市盈率产生影响,经济快速发展国家的市盈率要高于发展缓慢的国家;低利率水平国家要高于高利率水平国家;资金越充裕的国家市盈率越高等。因而,忽略基础环境差异进行市盈率的比较没有科学依据,

其次,即使是同一国家的资本市场,由于上市公司组成结构不同,其市盈率的可比性也值得怀疑,一般情况下,小盘股市盈率要高于大盘股,由于这种上市公司结构的差别,导致沪市市盈率远远高于香港股市,再如,纳斯达克市场的市盈率要比纽约市场的市盈率高得多,其根本原因也在于前者上市的公司多是具有巨大增长潜力的高科技公司。

第三,不同行业或同一行业的不同公司市盈率比较也需谨慎,处于上升周期的朝阳行业一般有较高的市盈率;即使处于同一行业的公司,市盈率也会因公司具体特征而存在差异,小股本公司的市盈率普遍高于大股本公司,公司的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每股收益增长率、流通股比例、无形资产比率、企业规模、控股股东等都与市盈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此外,从不同历史时期的纵向比较看,由于市场基础环境不同其比较同样需要谨慎,在比较市盈率时,不能不加分析地简单比较,要考虑宏观环境、微观特征的差异,否则得出的结论将经不起推敲。

4总结

盈利能力分析意义篇4

【关键词】盈余管理 应计利润 计量模型

一、盈余管理的定义

“盈余管理”这个概念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被西方会计理论界广泛关注,随着我国市场的完善,盈余管理逐渐被大家认识和接受。对于盈余管理(earnings management)的定义,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对盈余管理动机的认识的不一致是理论界争论的主要问题。以下列举了几种有代表性的定义:

Scott(2004)是最早给盈余管理下定义的。他认为盈余管理是在不违背GAAP的前提下,通过会计政策选择使经理人自身利益或(和)企业市场价值实现最大化的行为。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令管理者满意的财务成果,而会计盈余是决定财务成果满意与否的重要依据。

会计学家凯瑟琳·雪普,以信息观来看待盈余管理,会计数据的重要属性便在于其具有信息含量这一特性。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一个广义的概念,即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者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为目的而对财务报告对外披露过程进行干预和歪曲控制的一种披露管理。

我国的会计学者对盈余管理的一般定义,是指在不违反相关的政策法规及会计原则的情况下,企业管理当局利用会计或非会计的手段,同时运用一定的职业判断,对财务报告中有关盈余信息披露及生成或与其相关辅助信息进行管理的过程。

二、盈余管理计量方法的评述

从国内外20多年来学者们对盈余管理的研究来看,盈余管理的计量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总体应计利润模型、特定应计利润模型、盈余频率分布模型三种。现将这些计量模型进行简单介绍和评价。

应计利润分离模型。应计利润是指那些不能够直接在会计当期形成现金流,但是按照配比原则和权责发生制原则,应当将其计入当期损益中的项目。应计利润分离模型可以从总应计利润中将非操纵性应计利润和操纵性应计利润分离出来,将操控性应计利润作为度量盈余管理程度的指标。从西方学者对盈余管理研究来看,总体应计利润法是运用最多的计量方法。主要代表性模型有:海利模型、德安杰罗模型、基本琼斯模型、修正琼斯模型、截面琼斯模型、截面修正琼斯模型等。

应计利润模型在实际中运用的比较多,但是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之处,主要是应用不同应计利润模型得出来的结论有冲突。争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检测盈余管理的能力上来看,现有的各种应计利润模型都不是很好。大量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选用不同的方法,对现有的各种模型检测盈余管理的能力进行了相互对比。认为现有的各种应计利润模型在计量上忽略了变量或者使用了错误变量,并且检测盈余管理的效力比较低。第二,现有的应计利润模型忽略了一些影响应计水平的因素。比如,企业经营业绩、负债、业绩成长、企业规模等都是与企业应计水平密不可分的。

特定应计利润模型。特定应计利润模型,也称具体分布模型。它通过一组或者一个特定的应计项目来建立计算模型,以此来度量公司是否存在盈余管理。特定应计利润模型也是使用模型将特定的应计利润分为可操纵性应计利润和非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两部分。

特定应计利润法的一个优点是非操纵性应计利润部分相对比较容易得到。这种方法的好处是直观,盈余管理的程度衡量上噪音较小。该方法一般用于研究某些或某个特定行业的盈余管理。

特定应计利润法的缺点也很明显。首先,研究前提是研究人员必须能够知道盈余管理会在哪些特定应计项目或哪一系列应计项目中反映出来。其次,它只适用于使用单一盈余管理模式的公司,研究结果也难以推广。

盈余频率分布模型。近年来,外国学者提出了一种检测盈余管理是否存在的频率分布模型。主要集中研究管理后的盈余分布的情况,并不需要将盈余分解为操纵性应计利润和非操纵性应计利润两部分。该模型假定在没有盈余管理时,企业的盈余服从正态分布,而且密度函数是平滑的,然而当某一阈值处存在盈余管理行为时,在盈余分布直方图中处于阈值左边相邻间隔内的观察数会表现为不寻常的低(高)值,而右边相邻间隔内的观察值会呈现出出现不寻常的高(低)值,从而导致在阈值处密度函数表现为不光滑或不连续。通过判断阈值处盈余分布函数的光滑与否便可判断出阈值处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为。

其优点表现在:首先,研究者仅通过检测报告盈余在某些阈值点的分布特征来推断是否存在盈余管理的行为。其次,这种方法可以捕捉到由非应计项目引起的盈余管理行为。

同时该模型也存在相应的缺点:第一,频率分布模型不是考察盈余管理的具体方法,很难清楚地认识到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方法、程度和后果。第二,盈余分布函数直方图中盈余间隔的大小存在随意性,而不同大小的盈余间隔对数据的影响程度相当大,可能会得出相互冲突的结论。第三,此方法的应用具有局限性,不能获得精度较高的量化盈余管理程度。

三、对我国盈余管理实证研究的建议

盈余信息是投资决策过程中被关注的重要对象,盈余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资本市场能否良性发展,关系到社会资源能否合理配置。因此做好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对指引我国企业健康发展意义非凡。首先,从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方面研究企业的盈余管理,研究在不同制度背景下不同的盈余管理动机,更好的分析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其次,改进和创新现有的度量模型,要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盈余管理度量方法和模型。通过分析现今我国企业复杂多样的管理手段,研究不同盈余管理手段的使用以及对资源配置的影响,这对于准则的制定和证券监管的加强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赵俊俊.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2.

[2]张楠.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盈余管理的相关性研究[D].河南大学,2012.

[3]赵妍,范亚东.盈余管理中外研究综述[J].商业经济,2012.

盈利能力分析意义篇5

论文关键词:资产质量融资结构影响理论分析

论文要:文章从资产质量定义、资产质量特征分析入手,结合融资结构定义和理论,就资产质量对融资结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

一、资产质量定义

资产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必备条件,资产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企业经营活动的兴衰和成败。截至目前为止,资产质量还没有确切定义。王生兵、谢静(2000)提出资产质量是企业资产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的综合水平。资产的盈利性是指资产获取未来经济利益的能力大小。资产的流动性是指资产的周转能力,其核心是变现能力。资产的安全性是指资产盈利和流动的不确定程度。李树华、陈征宇(2000)提出,资产的实质是可以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这一特征是确认资产的最重要标准。从理论上讲,三年以上应收账款、待处理财产净损失、待摊费用及递延资产的经济实质不符合资产的定义,不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或者其效用潜力已经消失,应将其作为调整项目。张新民等(2003)指出,资产质量是特定资产在企业管理系统中发挥作用的质量,具体表现为变现质量、被利用质量、与其他资产组合增值的质量,以及为企业发展目标做出贡献的质量等方面。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不同观点关注的角度不同,王生兵关注资产的盈利能力、流动能力和安全能力,李树华关注资产的未来经济效益,张新民关注资产的变现能力、利用效率和与其他组合增值的能力等。每个观点各有侧重,并不能全面地概括资产质量,因此,笔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企业的资产不但具有单一资产的物理特性,同时也具有作为企业整体资产的系统特性,因此,资产质量包括资产的物理质量和资产的系统质量,资产的物理质量是通过资产的质地、结构、性能、耐用性、新旧程度等表现出来。在描述一项具体资产的质量时,资产的物理质量尤为重要。资产的系统质量是指在企业整体系统中发挥的质量,具体表现为变现质量、先进质量和盈利质量(现在盈利质量和未来盈利质量、单一盈利质量和与其他资产组合的盈利质量)等方面。从财务角度考察资产质量,更关注后者,即资产的系统质量。

二、资产质量特征

根据资产质量的定义,可以看出资产质量的特征,主要包括存在性、先进性、收益性和变现性四大特征。

资产的存在性是指符合资产定义的资产是否真实客观的存在。因为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导致资产的会计存在属性和实际存在属性有差别。例如,变质的存货,企业的会计账目上还反映其存在,而实质上对企业的经营已经不存在。从财务角度考虑,只有存在的资产才有意义。

资产的先进性是指存在资产的更新度和周转度。主要指固定资产的更新状况和流动资产的周转情况。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技术的发展,企业的资产也面临着快节奏的更新,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流动资产则面临着周转速度问题,流动过缓的资产则会阻碍企业的发展。因此,资产的先进性特征主要表现在固定资产的更新度和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更新度高和周转速度快的资产则代表资产的先进性好。

资产的收益性是指资产的收益能力特征,包括现在的收益能力和未来的收益能力,以及和其他资产组合的收益能力。资产的收益性即盈利能力要从资产的整体来看,不仅面对现在,更要面向未来;不单考察单一资产,还要考察企业整体资产的盈利能力,才能综合判断企业的价值和未来发展潜力。

资产的变现性是指具有物理形态的资产通过交换能够直接转换为现金的属性。

资产的特征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互为联系。资产的存在性是先进性、盈利性和变现性的前提,先进性是盈利能力的前提,盈利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资产的变现能力。因此,衡量企业资产质量,要进行综合分析,从多角度进行衡量。

三、融资结构定义和理论

融资结构主要也称资本结构,指的是企业的债务融资和权益融资不同比例的组合。债务融资主要包括银行贷款和公司债券等融资渠道;权益融资包括留存利润融资和股权融资,而股权融资主要是指股票的初次发行、配股和增发。

关于融资结构的理论,主要有旧资本结构理论和新资本结构理论。旧资本结构理论包括传统资本结构理论和现代企业资本结构理论。传统资本结构理论包括净收益理论、净经营收益理论和传统理论。现代企业资本结构理论包括MM理论和权衡理论。新资本结构理论包括激励理论、信号理论和控制理论。

四、资产质量对融资结构影响的理论分析

1.资产收益性对融资结构影响的理论分析。资产收益性对融资结构影响的理论主要依据权衡理论和融资优序理论。融资结构权衡理论放松了MM理论关于无破产风险的假设,在考虑负债带来的减税利益的同时,引入了财务拮据成本和成本对资本结构形成的影响。该理论认为在负债的税收利益和财务拮据成本之间存在着一种权衡(trade-off),当两者之间的权衡使总成本最低时,就是最优资本结构。根据权衡理论分析,可以看出资产收益性大,则公司破产风险就小,财务拮据成本就小,进而可以使得企业负债的承受力向右延伸,即可以承受较大的资产负债率,预期资产收益性与资产负债率是正的相关关系。

融资优序理论是Myers和Majluf于1984年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企业在融资时首先偏好内部融资,因为筹集这些资金不会传送任何可能降低股票价格的逆向信号;当企业需要外部资金时首先会发行债券,股票发行只是放在最后关头,这个优先次序的产生是因为债券的发行不可能被投资者理解为一种坏预兆。如果企业内部人比投资者拥有较多的企业资产价值的相关信息,则股东权益被低估时,经理是不愿意发行股票进行项目筹资的(假设经理的行为是为了满足现有股东价值最大化),只有在股票价格高估时才愿意发行股票。投资者意识到这种情况的存在,因此,认为股权融资是不好的信息,将会降低股票的价格,这是经理不愿看到的。因此,在面临项目融资问题时,企业更喜欢采取内部融资或无风险举债融资或非高风险债券融资,而不采取发行股票融资,即融资优序理论。根据该理论,企业再融资时,首先考虑内部融资即保留盈余,然后才采用外源融资。对于盈利能力强的企业而言,会存在更多的保留盈余,相应它的外源融资需求就少。由此可以看出,资产收益性强的企业,其负债比率较低,除非在其项目需求的融资很大时,内源融资不够,需要进行外源融资,首先是负债融资,负债比率有所提高。即资产收益性与企业负债比率是负相关关系。

由上述分析知道,如果资产收益性与企业负债比率是正相关关系,则支持权衡理论,否则支持融资优序理论。在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实证研究中,陆正飞、辛宇(1998)、吕长江、韩慧博(2001)研究发现,企业的获利能力与负债率负相关;冯根福、吴林江、刘世彦(2000)等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资本结构形成的可能因素加以实证检验和分析,研究发现企业盈利能力对与其资产负债率和短期负债与资产负债是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洪锡熙、沈艺峰(2000)以1995年-1997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221家工业类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盈利能力与企业负债比例存在正相关关系。可见,在我国资产收益性对负债比率的影响并不存在一致的结果。主要的原因有如下几点:一是不同的学者采用的样本不同;二是盈利能力对杠杆的影响不是单独作用,还要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许多学者并没有对样本进行细分,以区别不同盈利能力、不同规模等进行分析;三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还不成熟,资本市场的发展也在不断完善,特别是债券市场不发达,导致许多企业融资偏向于股权融资。

2.资产变现性对融资结构影响的理论分析。资产变现性对融资结构影响的理论依据主要是信号理论和Myers的模型。将不对称信息理论较早地引入到资本结构的研究中来是Ross(1977)。Ross在MM定理的基础上放松了完全充分信息假定,运用了全新的分析方法,得到了与MM定理完全不同的结果。他认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投资者一般只能从企业公布的信息如财务报表等来了解、评价企业的市场价值及发展前景。而企业的资本结构的变动情况就是其中的一个信号机制。经理人通过企业资本结构在Ross模型中,每个经理均了解其企业收益的真实分布,而外部的投资者则不知道。由于破产的概率与企业的质量负相关而与负债水平正相关,所以外部投资者把较高的负债水平视为高质量企业的一个信号。也就是说,低质量的企业无法通过发行更多的债务来模仿高质量的企业,因为同等条件下,低质量企业的边际预期破产成本较高。企业质量的高低是通过资产质量的高低得到体现,资产收益性、资产变现性等都是资产质量的重要表现,具体到资产变现性,主要指企业资产能够在短时间内以不低于资产实际价值的价格出售的能力(Keynes,1930)。资产变现性好,则资产售出的价格越接近其内含价值,企业面临破产时,其破产成本就小,对负债的偿还能力就强。因此,企业可以利用较高的负债水平来传递企业资产质量好坏的信息,即资产变现性与资产负债率是正向相关关系。

HarrisandRaviv(1990)在其model中得出,清算价值和资产负债率是正相关关系。在其模型中,资产负债率可以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投资者可以利用负债信息对公司经营策略在必要时进行决定,特别是公司有违约情况时,投资者权衡违约清算成本和继续经营的潜在收益。随着资产变现性提高,违约成本下降,投资者可以利用负债信息来获得公司质量的信息。可以看出,资产变现能力高起到了对负债的担保作用,即资产变现性和资产负债比率是正向相关关系。

盈利能力分析意义篇6

关键词:大股东控制 制衡 盈余管理

一、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对我国上市公司具有特别意义,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制定的股票首次发行(IPO)、新股发行(配股或增发)、判断上市公司被特别处理(sT)及退市的标准都是盈余指标,由此将利润操纵到高于某个标准以取得发行新股的权利,或者避免sT或者摘牌,成为很多上市公司的选择。陆宇建(2002)利用1993年至2000年A股上市公司对外公布的ROE与ROA资料,研究了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发现我国上市公司为了避免亏损或为了获得配股权而通过盈余管理将净资产收益(ROE)维持在略高于0或者6%、或者10%之上的证据,并提供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随着配股政策的演进而改变的证据。王亚平,吴联生,白云霞(2005)的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从1995年

到2003年间都存在为了避免报告亏损而进行的盈余管理。过度的盈余管理行为不仅误导了投资者决策,造成了资本配置效率的下降,而且还导致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失去信心,使其声誉受到损失,进一步损害了上市公司从股票市场进行后续融资的能力,导致资本市场萎缩,不利于我国证券市场健康持续发展,不利于整个社会资源合理分配。另一方面,在我国资本市场上,由于大多数上市公司由国企改制而来,“一股独大”问题严重,大股东掠夺小股东利益的事件频有发生,大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也为众多文献所证实。余明桂、夏新平(2004)对我国上市公司1999年至2001年的关联交易的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由控股股东控制的公司,其关联交易显著高于无控股股东控制的公司;控股股东担任高级管理者的公司,其关联交易显著高于控股股东不担任高级管理者的公司;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和控股股东在董事会中的席位比例高,关联交易越多,这意味着控股股东确实能够借助关联交易转移公司资源、侵占小股东利益。曹宇,李琳和孙铮(2005)认为,当大股东能够控制上市公司时,大股东就会通过影响会计信息为其侵占其他利益相关人服务。盈余管理和大股东掠夺行为引起了理论界、实务界和监管机构的高度注意,两者的关联关系也逐渐成为了实证会计研究的热点。余明桂(2004)认为,盈余管理是控股股东掠夺外部小股东的一种重要手段。控股股东操纵利润的动机是通过掌握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获得私有收益,而盈余管理是控股股东向外部人隐藏其控制权私有收益的有力手段。因此,控股股东为了粉饰企业的真实业绩,取得控制权私有收益:有很强动机进行盈余管理。

二、研究设计

(一)假设提出 本文认为,大股东控制程度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应从大股东的方面分析:一是大股东的股权集中度,如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二是对大股东的制衡,包括股权制衡和独立董事制衡。

(1)大股东持股比例和盈余管理。LaPorta等(1999)认为现代公司所有权相当一部分是以大股东控制型为主,这样就使最基本的问题从股东与经理层之间的冲突转移到大股东和小股东之间的冲突。根据理性的经济人假设,只要大股东不占有公司全部股份,那么公司的收益就必须与其他股东共享;如果大股东采用手中的控制

权对资金进行侵占,那侵占的资金就由大股东独有。当所获的侵占收益大于正常获得的收益时,大股东就会出现加剧侵害公司利益的机会主义行为。大股东进行掠夺时,首先必须使上市公司有足够资金,为此必须通过管理盈余信息使公司筹集更多资金,或获得股票发行权、配股融资权,或保壳保牌;其后,为了掩饰其利益输送行为、避免招致外部人的严格监督、避免股价下跌以及相关的声誉损失,往往设法通过操纵会计信息来隐藏自身的剥夺行为,以欺骗现有和潜在的小股东和债权人,并且期盼欺骗的时间尽可能长久,以安全、高效地掠夺尽可能多的财富。即为了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大股东必然需要借助于低质量的会计信息。由于公司会计信息的生成和披露在大股东的控制之下,大股东对会计信息的粉饰、操纵动机取决于公司大小股东之间利益冲突的严重程度,而大小股东之间利益冲突的严重程度又受到公司股权特征的影响,所以股权特征能够通过影响公司冲突进而影响到盈余质量。理论上讲股权集中度越高,大股东的控制能力越强,典型的中国上市公司通常只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股东(徐莉萍,2006)。有学者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企业关联交易越多(陈晓,王琨,2005),盈余管理程度越高(余明桂,夏新平,2004;余明桂等,2006);唐清泉等(2005)也发现大股东的隧道挖掘行为与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王化成和佟岩(2006)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盈余的质量越低。我国许多大股东组建上市公司的重要目的是要解决其面临的经营管理压力,特别是资金压力,因而大股东有很强的动机进行隧道挖掘。股权越集中,大股东的掠夺能力也越强,因而其操纵盈余的动机也会越强烈,并且大股东持股比例越大,其控制会计信息的能力越强。在当前的制度背景下,对大股东的掠夺和操控盈余的内外约束均比较弱,因而,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大股东持股比例越大。盈余管理程度越高

(2)股权制衡度和盈余管理。根据委托理论,合理的约束与监督机制能够加大人的行为成本,从而成功抵制人侵害行为,进而减小剩余损失的增加,防止成本加大。即如果对大股东的掠夺行为有合理的制约机制,就会增加大股东的付出成本。大股东的控制能力不仅与其持股比例有关,还取决于其他大股东之间的力量对比关系。当大股东进行掠夺时,其他大股东最有可能会采取相应行动进行制止。LaPorta等(1999)也认为,拥有足够股份的第二大股东可以一定程度上限制大股东对其他股东的剥夺行为。当他们单独不足以抗衡大股东时,其他股东也可以集中所有权,以对大股东的行为实施监督,因此其他大股东的制约作用会降低大股东在既定比例下的控制能力。其他股东的监督制衡作用也得到了较多的理论和数据支持(陈信元,汪辉,2004)。王化成和佟岩(2006)也发现其他股东制衡能力越强,上市公司盈余的质量越高。根据理论分析和已有的研究成果,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2:其他大股东制衡能力越强。盈余管理程度越低

(3)独立董事制衡和盈余管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比较集中,委托的利益冲突也由股东与管理层转变为了大股东与小股东。由于监事会制度使较多的公司内部人进入监事会,监事会的监督权在实践中很难发挥作用。在这种制度环境下,为了约束大股东行为,保护广大小股东的利益,证监会推出了独立董事制度,其目的是要独立董事代表小股东利益在董事会行使决策控制权,以遏制

大股东对小股东的利益侵犯。另外,旨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审计委员会也主要由独立董事组成。因此,从制度设计上看,独立董事制度对大股东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有制衡作用。但独立董事制度实施期间,对于独立董事制度的有效性,国内学未界争议颇大。投资者认为设立独立董事有助于提高会计盈余信息的可信赖性(王化成,2003),但股权过于集中会削弱与独立董事监督力之间的均衡(赵子夜,2006)。尽管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在设计可能存在缺陷,但其是制约大股东控制的重要力量,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3:独立董事制衡能力越强,盈余管理程度越低

(二)样本选择和数据处理 本文样本选取了2002年到2006年期间的深沪证交所上市的A股上市公司。因为计算可控应计利润数需要用到2001年的财务数据,而2001年是新会计制度开始执行的第一年,2006年是可以得到数据的最近年份。这样选择数据可以使得样本期间会计制度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研究采用的全部数据均来自WIND数据库,数据基本分析使用的是EXCEL,回归分析使用的统计软件包是SPSS13.0。本文对盈余管理的度量采用的是截面扩展的Jones模型,通过分年度和行业回归计算出操纵性应计利润,因此本文的行业分类采用中国证监会的分类标准,在计算中根据选择的数据作如下筛选:剔除了当年上市的公司,因为新上市公司上年财务数据很多系模拟而来,这会引起操纵性应计利润计算的误差;剔除了年度样本低于30个样本的行业,因为低于30个样本的行业可能会得到不准确的操纵性应计利润;剔除了金融类公司和数据缺失的样本;剔除了当年审计意见为非标审计意见的样本,原因是公司被出具非标意见可能与其持续经营等风险有关,也可能是注册会计师考虑审计风险的原因,若将这些非标审计意见样本一起进行回归,有可能会带来混淆的结论,因此予以剔除。在经过上述数据处理后,最终得到5055个样本。

(三)模型构建 本文构建如下多元回归模型来检验大股东控制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假设:

Avsda=a+β1Control+β2Lev+β4Lnasset+β4Firstsharena+β5Big4+β6Incentive+ε

本文按照以下指标衡量大股东控制程度:即大股东持股比例Control 1、股权制衡度Control 2、独立董事制衡度Control 3。其中Control 3定义为独立董事数量减去法定下限,即2002年至2003年独立董事数量的样本减去2,2004-2006年样本减去董事会成员数的三分之一。另外考虑控制变量,包括负债比例、公司规模、大股东性质、审计师选择、保牌配股增发动机。其中,配股增发的前两年盈余管理的动机最强,因此公司如在t+l、t+2年配股或增发,取1,否则取0;公司为保牌在亏损后第二、三年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最强,因此设t-1、t-2年亏损取1,否则取0。由于保牌样本公司不可能符合增发配股条件,两种情况基本不会有重合,因此用一个变量表示这两种动机。具体变量含义如(表1)所示。

三、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表2)给出了各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根据(表2)的分析可知,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Control 1最小值为1%,最大为85%,持股平均比例达到了41.26%,说明我国一股独大的情况仍然严重;股权制衡度Control 2最大值为3.27,最小值为0.00,均值为0.5473,表明股权制衡度总体较弱,同时从数据分布来看,有必要考虑极端值的影响;独立董事制衡度的均值为0.3325,小于0的样本有478个,说明多数样本的独董人数达到国家规定。

(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为了考察大股东控制对于盈余管理的影响,本文以可控应计利润为因变量对模型1进行了5次多元线性回归,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第1次回归未考虑大股东控制因素,仅对控制变量进行回归,回归结果显示:公司的lcv系数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为正;Incentive系数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为正。表明公司为了配股、增发和保牌,有强烈的盈余管理动机;lnasset系数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为负;Big4系数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为负,表明选择“四大”的上市公司有更高的可控应计利润;未发现大股东性质与盈余管理有显著的关系。第2次回归以Control1(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解释变量进行回归。Control1的系数为0.026,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与预期相符,即随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增加,盈余管理程度增加,回归证明了第一个假设。第3次回归以Control2(股权制衡度)为解释变量进行回归。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在描述性统计中发现,该变量应考虑极端值,所以将按制衡度大小剔除了前面1个百分点,和后面99个百分点的样本,共剔除了101个样本。回归后Control2的系数为-0.004,在10%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回归证明了第二个假设,即其他大股东制衡能力越强,盈余管理程度越低。第4次回归以Control3(独立董事制衡度)为解释变量进行回归,Control3的系数为0.002,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独立董事制度的设立主要以监管大股东为目的,预期能制约大股东盈余行为,但回归表明独立董事的席位增加并没有带来盈余管理的减少,还有增加盈余管理的可能,这与前面初步分析结果一致。回归结果否定了第三个假设。Contzol1和Control2有多重共线性,只将Control1和Control3一起进行第5次回归,其结果与第2次和第4次回归的结果一致。

(三)进一步检验 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述回归分析的结论,本文作了如下进一步分析:(1)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盈余管理的线性关系检验。张祥建,郭岚(2006)以1998年至2002年间456家实施配股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研究,发现配股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具有倒u型关系。李常青、管连云(2004)以上海证券交易所421个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表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大小成u型关系。本文引入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平方项后进行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由(表4)可以看出,当平方项被引入回归时,模型的解释能力很差,两个自变量的系数在统计上均不显著。剔除平方项后,Contml1的系数开始在统计意义上显著为正,F统计量也明显低于剔除平方项后的回归。因此,笔者认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之间存在着显著正相关的线性关系,而不存在明显的非线性关系。(2)独立董事制衡度的分组比较。前文回归分析表明独立董事的席位和盈余管理水平关系并不显著,为此尝试分组测试。本文按照证监会的对独立董事人数的规定将公司分为未达标、达标和超标三种情况,即A、B、c三组,由此考察独立董事的设立对大股东的盈余管理的影响,具体如(表5)所示。由A、B栏可见达标的样本公司比未达标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有所降低,说明独立董事制度起到了一定作用,但T检验在5%的水平并不显著;但观察c栏,可以看到超标的公司进行了更大的盈余管理,均值比未超标组大,并在5%的水平上显著大于达标组,由此笔者推想,设立更多独立董事的动机有可能是为了掩盖大股东更大程度的进行盈余管理、掠夺小股东,独立董事并未发挥制约大股东的作用。

四、结论

盈利能力分析意义篇7

一、引言

目前,我国大多数有关资本结构的研究,都是以盈利能力作为自变量,而资本结构作为被解释变量,并且一般以销售毛利率等单一指标衡量盈利能力。实际上,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有很多,以某一单一指标表示盈利能力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并且目前的研究很少以资本结构作为解释变量,盈利能力作为被解释变量。而矿业这一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资本结构具有高负债率、内源融资少等特点,并且因矿产品的投资金额大、回收周期长等特点,矿业企业的盈利能力也和一般行业有所不同。因此,本文对矿业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资本结构进行研究,探讨资本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反作用力。目前用于评价多重指标的方法有三种,分别是层次分析法、平衡计分卡法和主成分分析法。为了对盈利能力综合指标进行评价,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盈利能力综合得分。

二、 研究假设

(一)样本来源

(二)研究假设及指标选取

本文提出以下假设:我国矿业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呈相关关系,即矿业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越高则盈利能力越差。

反映矿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指标有很多,各个指标都侧重于不同方面衡量其盈利能力。因此,单一的指标很难全面反映盈利能力。为了能够更全面地反映盈利能力,本文以公布的2013年度矿业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为依据,选取7个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通过进行主成分分析降维并计算综合得分以评价矿业上市公司的综合盈利能力。这7个指标分别是基本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每股经营性现金流、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和销售毛利率,具体变量定义如表1所示。为了分析盈利能力和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选取资产负债率衡量资本结构,并以其为解释变量,因子分析所得的盈利能力综合得分作为被解释变量,以研究矿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分析

(二)主成分分析

(1)KMO 和 Bartlett的检验。由表3可以得出,KMO 的统计量取值为0.553>0.5,意味着变量之间具有相关性,选取的反映盈利能力的7个指标适合做因子分析;Bartlett球度检验Sig.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即拒绝原假设,证明相关系数矩阵不是单位矩阵,变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因此适合做因子分析。综上所述,KMO和Bartlett 的检验均验证了7个变量适合做因子分析。

(2)相关性矩阵。由表4相关矩阵可得,ZX1基本每股收益和ZX4成本费用利润率的相关性为0.369,ZX4成本费用利润率和ZX5营业利润率的相关性系数为0.779,相关性较为显著。ZX7和其他指标的相关性较差,均维持在0.1左右,除此以外,变量两两之间的相关性系数都接近于0.3,因此选取某单一指标表达盈利能力具有片面性,需要进行主成分分析,并运用因子得分法综合计算盈利能力的综合指标。

(三)回归分析与相关性检验

盈利能力分析意义篇8

【关键词】 上市银行; 盈利能力; 灰色关联分析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的改革大大提高了商业银行的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资产规模快速增长,资产质量不断完善。但是,与国外银行特别是跨国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仍有较大的差距。我国银行业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利息收入,而与逐年上升的利息收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非利息经营收益率在逐年下滑。这深刻反映了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低下。

盈利能力指标能够刻画和衡量银行经营的结果,是银行效率评价的主要指标。对商业银行进行盈利能力评价将有助于发现问题、正视问题,推进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实现利润多元化。

二、上市银行盈利能力指标的设计和选取

本文在相关文献研究和我国上市银行盈利能力指标体系的研究与确定的基础上,将我国上市银行盈利能力分析指标确定如下:1.净资产收益率;2.每股收益;3.净资产增长率;4.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1.净资产收益率是指上市银行在一定时期内的净利润同平均所有者权益的比率。净资产收益率是评价所有者投入资本获取报酬水平的最具综合性和代表性的指标,反映了资本运营的综合效益,突出反映了投资与报酬的关系。净资产收益率作为一项反映所有者权益投资报酬的财务指标,通用性强,适应范围广,不受行业的局限,具有很强的经济分析意义。计算公式如下: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所有者权益*100%

2.每股收益又称每股税后利润,是指税后利润与股本总数的比率。它是测定股票投资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分析每股价值的一个基础性指标,也是综合反映上市银行获利能力的重要指标。该比率反映了每股创造的税后利润,比率越高,表明所创造的利润越多。计算公式如下:

基本每股收益=本期净利润/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

3.净资产增长率是指上市银行本期净资产总额与上期净资产总额的比率。净资产增长率反映了上市银行资本规模的扩张速度,是衡量银行总量规模变动和成长状况的重要指标。如果在较高净资产收益率的情况下,又保持较高的净资产增长率,则表示银行未来发展更加强劲。计算公式如下:

净资产增长率=(期末净资产-期初净资产)/期初净资产*100%

4.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用来衡量上市银行的产品生命周期,判断银行发展所处的阶段。一般的说,如果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超过10%,说明银行产品处于成长期,将继续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尚未面临产品更新的风险。如果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在5%~10%之间,说明银行产品已进入稳定期,不久将进入衰退期,需要着手开发新产品(杨丽,2011)。如果该比率低于5%,说明银行产品已进入衰退期,保持市场份额比较困难,主营业务利润开始滑坡。计算公式如下: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100%

三、灰色关联分析

灰色系统理论是研究解决灰色系统分析、建模、预测、决策和控制的理论。该理论是用数学方法解决信息缺乏不确定性理论,通过处理灰元使系统从结构上、模型上、关系上由灰变白,不断加深对系统的认识、获取更多的有效信息(叶义城等,2006)。

灰色关联分析法是一种多因素统计分析方法,它是以各因素的样本数据为依据用灰色关联度来描述因素间关系的强弱、大小和次序的。如果样本数列反映出两因素变化的态势基本一致,则它们之间的关联度较大;反之,关联度较小。与传统的多因素分析方法相比,灰色关联分析对数据要求较低不要求服从任何分布,适合只有少量观测数据的问题,且计算量较小,便于广泛使用。

四、我国上市银行盈利能力分析

1.原始数据整理。通过收集部分上市银行各指标数据,整理得到表1。

2.确定分析序列。在对所研究问题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表1中的数据,将银行盈利能力指标的各自变量数据构成比较序列X'i(i=1,2,3,4)。

=18.27 0.44 11.80 18.5523.44 0.60 24.79 24.7922.51 0.68 16.52 22.7520.49 0.82 21.97 21.8023.95 1.05 27.41 50.3920.07 1.46 21.30 36.2324.17 1.67 23.14 34.7217.44 1.48 80.00 37.0324.67 2.36 28.07 65.0421.07 0.71 43.56 37.99

3.变量序列无量纲化。无量纲化的方法有多种,这里考虑到其中的指标皆为正向指标故可以采用■的形式进行无量纲化(程湛等,2009),对■处理后得:

=0.74 0.19 0.15 0.290.95 0.25 0.31 0.380.91 0.29 0.21 0.350.83 0.35 0.27 0.340.97 0.44 0.34 0.770.81 0.61 0.27 0.560.98 0.71 0.29 0.530.71 0.63 1.00 0.571.00 1.00 0.35 1.000.85 0.30 0.54 0.58

4.求差序列、最大差和最小差。经过无量纲化以后由于最高的各项因素的指标值为1,即“1”为最优的结果,所以在采取无量纲化之后可以选取X0=(1 1 1 1)为最优样本作为评价的参考与其余各行(比较样本)对应期的绝对差值,形成如下绝对差值矩阵:

11 … 14 ?埙101 … 104=0.26 0.81 0.85 0.710.05 0.75 0.69 0.620.09 0.71 0.79 0.650.17 0.65 0.73 0.660.03 0.56 0.66 0.230.19 0.39 0.73 0.440.02 0.29 0.71 0.470.29 0.37 0.00 0.430.00 0.00 0.65 0.000.15 0.70 0.46 0.42

其中ij=|x0j-xij|,i=1,2,…,6;j=1,2,3,4。

绝对值矩阵中的最大数和最小数即为最大差和最小差:

(min)=0

5.计算关联系数。对绝对差值矩阵中数据作如下变换:εij=■。

式中,分辨系数ρ在(0,1)内取值,ρ越小越能提高关联系数间的差异。关联系数εij是不超过1的正数。这里取ρ=0.4,得到关联系数矩阵:

ε11 … ε14 ?埙ε101 … ε104=0.57 0.30 0.29 0.320.87 0.31 0.33 0.350.79 0.32 0.30 0.340.67 0.34 0.32 0.340.92 0.38 0.34 0.600.64 0.47 0.32 0.440.94 0.54 0.32 0.420.54 0.48 1.00 0.441.00 1.00 0.34 1.000.69 0.33 0.42 0.45

6.计算各个关联度。比较样本与参考样本的关联程度是通过n个关联系数来反映的。当不考虑指标权重影响时,按算术平均计算关联度,得到上市银行与最优样本的关联度依次分别为:

ri=■■εij=[0.370 0.465 0.438 0.418 0.560 0.468 0.555 0.615 0.835 0.473]

7.依据关联度进行排序。对各比较序列与最优参考序列的关联度按照从大到小排序,关联度越大说明比较序列与参考序列变化的态势越一致,企业的盈利能力就越好。则该评价方案关联序为:

r兴业银行>r华厦银行>r民生银行>r招商银行>r中信银行>r浦发银行

>r工商银行>r建设银行>r交通银行>r中国银行

五、数据分析

与“最优”的关联程度越大说明盈利能力越好。通过对各上市银行与“最优”的关联度得出的计算结果分析,可以看出兴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在这十家银行中最高,华夏银行次之,中国银行排名于最后。根据和讯网2011年度上市银行盈利能力评估结果(表2)来看,兴业银行盈利能力的评得星级为五颗星,中信银行为三颗半星,而中国银行为三颗星,从大概上也证实了计算结果,证明了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上市银行盈利能力评价体系的可行性。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上市银行盈利能力指标中并未考虑定性指标,在评价盈利能力的“质”量上存在不足;指标的权重因素没有考虑,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李双杰,管晓宇.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实证分析[J].经济师,2009(2).

[2] 柯曼綦.我国金融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J].北方经济,2009(12).

[3] 杨丽.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J].时代金融,2011(15).

[4] 叶义成,柯丽华,黄德育.系统综合评价技术及其应用[M].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165-186.

上一篇:水污染防治心得体会范文 下一篇:盈利能力分析的基本内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