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财务管理范文

时间:2024-02-23 16:48:59

应收账款财务管理

应收账款财务管理篇1

【关键词】应收账款 潜在风险 风险防范与管理

应收账款是企业因赊销而产生的一项短期债权,是企业向客户提供的一种商业信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信用的推行,企业应收账款数额普遍明显增多,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有效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已经成为企业经营活动中日益重要的问题。

一、应收账款潜在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应收账款居高不下,资金成本上升

1.企业为扩大市场占有率,常常通过赊销产品或提供劳务以获取更多的商业渠道、扩大销售份额。当应收款项居高不下、企业可动用的流动资金不足应付日常经营活动所需时,必然需要依靠银行贷款解决此问题。然而,沉重的利息只会徒增企业财务费用,且随着应收账款账龄的增长,其坏账损失发生的可能性也随之上升,从而使资金成本上升,坏账风险增加。

2.交易一方存在恶意拖欠账款,企业应收账款回收工作难度加大,由此增加的交通费、话费、业务招待费无法转嫁,也会导致资金成本上升。

(二)对信用条件的确认不合理

为促进销售、加速收款,企业常常对客户提供一定的信用条件,这必须付出一定成本。在确定给客户的信用条件时,应遵循为客户提供信用条件后给企业带来的收益必须大于其信用成本的原则。如果信用期过长、盲目实行现金折扣,或折扣率确定不合理,都只会增加企业的信用成本,增加应收账款的回收风险,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三)企业内部控制不严

1.对债权资金清理、催收不力,带来资金损失。及时催收应收账款是企业的一项重要任务。财会部门应及时核算,正确反映应收账款情况,并管理好应收账款。然而,在财务工作中尚存在对债权资金未能及时清理、核对、催收,有些款项的业务内容不详,使本可以收回的款项成为呆账;将已发生的资金损失长期挂在应收账款科目内,造成虚盈实亏等问题。上述问题的存在,掩盖了企业经营中的潜亏损失,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影响管理层做出正确决策。

2.缺少专职机构或人员从事应收账款风险的管理。主要表现在缺乏完整有效的客户档案;缺少专业的资信评级、资信限额和资信控制;没有对坏账风险进行事前、事中的防范与控制。

3.存在经营者短期行为。许多企业实行工资与效益挂钩的承包责任制经营模式,部分经营者一味追求高收入、高利润,盲目赊销商品或提供劳务,营造出完成或超额完成指标的假象,不考虑款项的可收回性,造成应收账款大幅上升,加大企业应收账款回收风险。

二、应收账款风险的防范与管理

(一)事前控制

1.做好客户资信调查及评价工作。企业在确定给赊销单位的信用条件及信用额度前,必须对赊销商进行了解并做出评估,给出合适的信用标准,从而有效控制应收账款。信用分析可以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进行:定性可以采用5C分析法,即对企业的道德品质(Character)、还款能力(Capacity)、资本实力(Capital)、抵押担保(Collateral)和经营条件(Condition)五方面入手。

道德品质是指客户有无按期偿还贷款的诚意。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市场经济的参与者不但要受到法律法规的约束,同时也要受到基本商业道德的约束。交易双方能否遵守信义,是否诚心诚意地愿意履行自己的承诺是非常重要的,故客户的商业道德水平和遵守商业信用的诚意是进行信用分析非常重要的因素。

还款能力是指客户的偿债能力。主要是通过对其在以往经营活动中的支付行为和现有资产状况的分析来得到。

资本实力是指由企业的财务比率所反映的企业资产构成状况,其中有形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抵押担保是指客户为其应付账款提供的资产担保抵押的强弱,一旦收不回货款,可以用抵押品抵补。

经营条件是指可能影响客户付款能力的经济环境。

进行信用分析后应建立信用档案。一般分为优、合格、差3个等级。企业规模大,在以往业务往来中信誉较好的企业可评为优;资产状况一般,财务制度比较规范,有一定资产作抵押,在以往的业务中,经催缴后能够结清货款的客户可以评为合格;资产状况和财务状况不佳、财务制度混乱、没有资产抵押、以往没有业务往来或有业务往来但信誉不佳的客户可以评为差。

2.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合理的信用政策是降低应收账款风险的根本保障。企业制定信用政策应包含3方面的内容:

(1)确定合适的信用标准。信用标准是企业决定授予客户信用所要求的最低标准,也是企业对可接受风险提供的一个基本判别标准。如果信用标准过严,虽然可以使企业遭受坏账损失的可能性降低,但却不利于企业销售;反之,如果信用标准过松,虽然有利于企业销售,但又会增加企业风险。可见,企业信用标准的确定直接影响企业的收益与风险。在制定信用标准的过程中,应通过综合分析,找出最优平衡点。

(2)采用合理的信用条件。信用条件是企业赊销商品时给予客户延期付款的若干条件,主要包括信用期限和现金折扣等。适当延长信用期限可以扩大销售,但信用期过长也会造成应收账款占用的机会成本增加,同时加大坏账风险。为促使客户早日付款,企业在信用期限的同时可以附加现金折扣的条件,如客户能在规定的折扣期限内付款,就能享受相应的折扣优惠。

(3)建立恰当的信用额度。信用额度是企业根据客户的偿还能力给予客户的最大赊销限额,实际上是企业愿意对某一客户承担的最大风险额。确定恰当的信用额度能有效防止由于过度赊销而使企业蒙受损失。在市场情况及客户信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应对信用额度进行必要调整。

3.建立赊销审批制度。企业在销售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授予客户的信用额度控制交易量,并根据授权有限的原则在企业内部分别规定各级人员可批准的赊销限额,限额以上须报经上级领导审批,若客户信用额度发生变动,必须办理报批和备案手续。这种分级管理制度有利于将赊销业务控制在合理的限度内。同时企业应对信用限额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分析,确保信用限额安全、合理,使信用额度经常保持在企业所能承受的风险范围之内。

4.完善内部分工,明确岗位职责,建立岗位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实位。应收账款管理不应只是财务人员、销售人员、或清欠人员的工作,它是一项系统性工作。企业应根据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和财务管理的有关规定,建立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销售与收款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销售、财务、发货、清欠等部门和人员要做到各司其职、恪尽职守、认真负责、责任到人、奖惩合理,最大限度地提高应收账款回收率,缩短应收账款收账期,减少呆账。

5.建立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金制度。无论企业采取何种严格的信用政策,只要存在商业行为就不可避免地会形成坏账损失。为分解坏账损失风险,企业应从稳健性原则出发,充分估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将对损益造成的影响,按期提取坏账准备。值得注意的是,应收账款作为坏账损失处理并不意味着企业就放弃了对应收账款的追索权,企业应继续关注欠款单位情况,尽量收回账款。

(二)事中控制

1.加强合同规范化和评审管理,规范经营行为。企业销售要授权相关人员同客户签订销售合同,因此为加强应收账款管理,企业应进行合同规范化管理,建立评审制度。一方面,签订的合同应规范,符合合同法要求;另一方面要对合同的标的、数量、质量、交货期、交货地点、付款方式及违约责任进行认真评审,并决定是否接受订单,以此使企业的经营行为规范化、精细化。另外,销售部门还要将合同影印几份,经有关部门或人员与原件核对无误后分别交与信用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以利于其对销售合同的执行起到监督和预警作用。

2.对赊销行为的过程控制。企业必须健全对赊销行为的监控机制。在赊销行为发生以前,必须确定该业务已完全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与客户之间的相关书面协议已经签订完备;

(2)历史上,客户无不良信用记录,或虽发生过不良信用行为但情节轻微,并且已经通过协调沟通,问题得到解决;

(3)赊销过程涉及的相关书面凭据符合要求;

(4)本次赊销后,累计欠款额不超过信用限额。

3.选择有利的结算方式。企业尽可能地采用对自身有利的结算方式和先进的结算手段(如网上银行、电汇),加速资金回笼、缩短资金在途时间。企业也可在合同中约定购买方带款提货,以确保货款及时回笼。

(三)事后控制

1.跟进了解客户经营情况。赊销业务发生后,企业不可以坐等账期结束时收款,而有必要对应收账款的运行过程进行跟踪。必须密切了解客户的经营管理状况,对客户的信用品质、偿付能力进行持续、深入地调查,分析客户的现金持有量与调剂能力能否满足偿还债务要求。尤其是要将那些挂账金额较大、信用品质较差的欠款客户作为重点考察对象,一旦发现客户出现资金周转方面的问题,则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以防患于未然。

下面以笔者所在集团下属子公司为例,说明事后对客户的跟进了解的重要性。

笔者所在集团下属某子公司于2008年9月与上海中轻石油钢管有限公司签订螺旋焊管购销协议,虽然事前对该公司进行过信用调查,但由于没有对该客户进行事后的跟踪了解,以至于当该客户发生资金周转问题,并陷入债务纠纷时,我下属子公司并不知晓。当我方按照合同规定履行供货义务后,经多次催款,上海中轻石油钢管有限公司未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货款,构成严重违约,此时我下属子公司方才了解对方已陷入财务危机。我方由此产生货款及利息损失共计209万元。不久,我子公司又与上海平权贸易公司签订进口塑料粒子合同,基于同样原因,对此客户仍没有进行事后跟进了解,导致应收货款1 207万元无法收回。由于应收账款管理不善,内控措施严重缺失,导致连续发生两笔应收账款共计1 416万元无法收回,占该公司资产总额的43%。上述事项对我子公司的正常和可持续性经营造成重大影响。

2.建立应收账款台账。应收账款台账应该按每项合同或者客户进行设立,具体包括以下信息:客户名称、客户企业性质、主营业务范围、注册资本、合同编号、合同金额、合同结算方式、合同付款条件、保修期限及保修金额、已付款情况等。

3.履行对账手续。及时、完善的对账工作必不可少,这不仅可以消除购销双方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数据误差,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为今后可能发生的应收账款纠纷提供可靠的法律依据。

4.应收账款信息的内部通报。企业要建立一个信息统计反馈系统,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在最短的时间内将销售变动情况、应收账款变动情况等重要信息进行汇总、分析、通报,以及时把握应收账款动态,纠正错误苗头,避免管理漏洞。

5.实行货款回笼业绩考核,明确清收责任。没有考核的管理是无效的管理,没有量化指标的考核是无效的考核。企业应当按照“谁销售,谁收款”的原则将货款回笼分解到每个销售人员身上,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收款计划,明确收款金额和期限。每月根据货款回笼计划的完成情况对销售人员进行业绩考核,并给予奖励和惩罚。

三、制定有效的收账政策

对于已经过期的应收账款,应区分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收账政策:

(一)对于过期较短的客户,不予过多地打扰,以免将来失去这一市场。

(二)对于过期稍长的客户,可以措辞婉转地写信催款。

(三)对于过期较长的客户,频繁地信件催款并电话催询。

若客户确实遇到暂时困难,经过努力可以东山再起,企业可以帮助其渡过难关,以便收回账款。一般做法是对应收债权进行调整:接受欠款客户以低于债务额的非货币性资产予以抵偿;改变债务形式为“长期应收款”,确定一个合理利率,同意客户制定分期偿债计划;修改债务条件,延长付款期,甚至减少本金,激励其还款;在共同经济利益驱动下,将债权转变为对用户的“长期投资”,协助启动亏损企业,达到收回账款的目的。

(四)对过期很久的客户,如客户已达破产界限,应及时向法院,以期在破产清算时得到部分清偿。在采取法律手段维权时,应考虑成本效益原则,遇到以下几种情况则不必:诉讼费用超过债务求偿额;客户抵押品折现可冲销债务;后收回账款的可能性有限等。

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多变,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骤增,企业应当高度重视应收账款管理,落实催收责任,加强货款回收,提高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在追求收益最大化的同时,将坏账风险降到最低,实现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主要参考文献:

[1]孙明华.企业竞争力.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孙怀念.精细化管理.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应收账款财务管理篇2

【关键词】财务管理 应收账款 信用政策 案例教学

实践中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财务管理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现。学习中,财务管理课程是教育部确定的我国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学生必修的核心课程之一。因而,很多学者对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及培养模式等内容进行了研究,但目前尚未界定出不同培养目标下财务管理课程改革的理念与方向,以及在实践中理解与贯彻这些理念的路径[1],本文即是以财务管理中的应收账款管理为例,说明这一问题。营运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的四大经典内容之一,而应收账款管理是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核心是信用条件的选择与制定。信用条件是指企业要求顾客支付赊销款项的条件,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和现金折扣三个方面。这一部分内容因为学生们缺乏实践经验,如果只是简单地进行理论讲解,学生们通常半懂不懂,难以真正的理解。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对应收账款信用条件这一内容进行了教学设计,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发现与之前的教学相比,学生对应收账款信用政策的理解更为透彻了,对信用政策的选择也更加准确了,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教学活动的设计如下:

一、采用问题式教学法引入教学内容

现金折扣能够为企业增加销售量,但同时也会增加成本,其增加的成本是指价格折扣损失。课程中引入案例,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解读。例子如下:红酒公司2013年白葡萄酒销售收入为4000万元,总成本为3000万元,其中固定成本为600万元。2014年该企业有两种信用政策可供选用:甲方案给予客户60天信用期限(n/60),公司预计在此方案下销售收入为5000万元,货款将于第60天收到,其信用成本为140万元;乙方案的信用政策为(2/10,1/20,n/90),预计在采用此方案销售收入为5400万元,其中将有30%的货款于第10天收到,20%的货款于第20天收到,其余50%的货款于第90天收到;前两部分货款不会产生坏账,后一部分货款的坏账损失率为该部分货款的4%,收账费用为50万元。红酒公司白葡萄酒销售额的相关范围为3000~6000万元,假定企业的资金成本率为8%。

结合这一案例,首先给同学们加深对信用期限、现金折扣以及折扣期限三个重要概念的理解。信用期限即企业允许客户从购货到付款之间的时间,或者说企业给予客户的付款时间。例如,若某企业允许客户在30天内付款,则信用期限即为30天。延长信用期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大销售,从而增加毛利。但不适当地延长信用期限,会给企业带来不良后果:一是使平均收账期延长,占用在应收账款上的资金相应增加引起机会成本增加;二是引起坏账损失和收账费用的增加。因此,企业是否给客户延长信用期限,应视延长信用期限增加的边际收入是否大于增加的边际成本而定。现金折扣是指企业为了提前收回货款,往往给予客户一定的现金折扣;折扣期限是指规定顾客可享受现金折扣的付款时间。如账单中的“2/10,n/30”就是一项信用条件,它规定如果在发票开出后10天内付款,可享受2%的现金折扣;如果不想取得折扣,这笔货款必须在30天内付清。在这里,30天为信用期限,10天为折扣期限,2%为现金折扣率。又如“5/10、3/20、n/50”这样的一项信用条件其含义为:5/10表示提10天内付款,可享受5%的优惠,即只需支付原价的95%;3/20表示超过10天但在20天内付款,则优惠3%;n/50表示超过20天付款,不再优惠,但可在50天内付款,此时的50天即为信用期限。

然后针对以上案例,提出如下问题请同学们思考和讨论如下问题,以加深对应收账款的全面理解:

问题一: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二:应收账款的功能有哪些?

问题三:应收账款存在会有哪些成本?

问题四:如果您是红酒公司的财务主管,应选择哪一种信用政策,原因是什么。

前两个问题比较简单,学生很容易回答出来,第三个问题需要教师的提示和讲解。应收账款的成本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企业的资金因投放于应收账款而必须放弃其他投资机会所丧失的收益。在此引入信用政策制定时的几个重要的公式:

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资金成本率

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赊销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日历天数/应收账款周转期

其中,在讲解第一个公式时一定要向学生强调应收账款机会成本不是所有的应收账款与资金成本率相乘的结果,而仅仅是应收账款的一部分,是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那么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与应收账款是什么关系呢,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是应收账款乘以变动成本率,在此要注意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含义。

(2)管理成本。管理成本是指企业因管理应收账款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如对客户的资信调查费用、收集相关信息的费用、应收账款账簿的记录费用,收账费用及其他费用。

(3)坏账成本。坏账成本是指企业的应收账款因故不能收回而发生的损失,一般与应收账款数量成正比,为避免发生坏账成本给企业经营活动的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财务制度规定企业应以应收账款余额的一定比例或按应收账款账龄等标准提取坏账准备。以上三个问题解决之后,可以给学生提出问题四:应收账款能给企业带来好的一面,但同时应收账款存在也会有大量的成本产生,企业应该如何处理这一矛盾呢?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出“控制赊销的规模和赊销的期限”。为了控制赊销的规模和期限,应做好如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判断是否给予顾客赊销(信用标准);

其次,选择给予顾客的赊销期限(信用期间);

最后,判断是否给顾客提供现金折旧(现金折扣)。

上述三点正是应收账款信用政策的主要内容,而且这三方面的工作确定时也是按顺序进行的。其中,判断是否给予顾客赊销,应该用信用标准去判断,对这一内容教师可以选用启发式的教学法进行讲解,下面着重解决上述第四个问题,说明信用期间和现金折扣政策的确定方法。注意,教学中让学生处于案例情境之中,如在本案例中强调学生作为财务主管的角色,让学生意识到如果自己是案例中的某个角色,自己的决策方式会是怎样?这样的决策最后会有怎样的结果?从而加深学生对有关知识的理解[2]。

二、运用比较法选择合适的信用政策

企业是否愿意以及提供多大程度的现金折扣,应当结合信用期限考虑折扣所能带来的收益与成本,权衡利弊,作出选择,即决策原则――选择信用成本后收益最大的方案。要解决上述的第四个问题,应该一步步引导同学们分解问题。具体可先让同学们思考,然后老师进行解读。对于这个案例来说,案例所给出的信息量比较大,通常学生们抓不住头绪,难以理清思路。因而教师可以提示同学们采用倒推法进行分析,给出分析的原理,将两种方案进行比较,那么怎样比较、比较什么呢,让同学们思考和分析,从而提升同学们的课堂参与度,增加老师与学生的课堂互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最重要的是提高同学们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谓比较法,就是将两种信用政策进行比较,确定其增加的收益、增加的成本,然后进行比较。为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信用政策选择方法,简化计算,暂不考虑增值税因素。引导同学们最终写出需要解决这一问题的所有子问题如下:

首先,计算红酒公司2013年的下列指标:①变动成本总额;②以销售收入为基础计算的变动成本率;

其次,计算乙方案的下列指标:①应收账款平均收账天数;②应收账款平均余额;③维持应收账款所需资金;④应收账款机会成本;⑤坏账成本;⑥采用乙方案的信用成本。

再次,计算以下指标:①甲方案的现金折扣;②乙方案的现金折扣;③甲乙两方案信用成本前收益之差;④甲乙两方案信用成本后收益之差。

最后,如果您是红酒公司的财务主管,为该企业作出采取何种信用政策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第一个问题比较简单,一般同学们都很容易计算。算红酒公司2013年的下列指标:

①变动成本总额=3000-600=2400(万元)

②以销售收入为基础计算的变动成本率=2400÷4000×100%=60%

第二个问题计算乙方案的下列指标,其中第一个子问题比较简单,第二、第三与第四个子问题则要应用上述公式,引导学生进一步加深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的含义,第五个子问题坏账成本的计算相对简单,最终进一步复习信用成本的构成,解决第六个子问题。

①应收账款平均收账天数=10×30%+20×20%+90×50%=52(天)

②应收账款平均余额=5400×52÷360=780(万元)

③维持应收账款所需资金=780×60%=468(万元)

④应收账款机会成本=468×8%=37.44(万元)

⑤坏账成本=5400×50%×4%=108(万元)

⑥采用乙方案的信用成本=37.44+108+50=195.44(万元)

上述两个问题解决之后,进一步计算以下指标:

①甲方案的现金折扣=0

②乙方案的现金折扣=5400×30%×2%+5400×20%×1%=43.2(万元)

③甲乙两方案信用成本前收益之差=5000×(1-60%)-[5400×(1-60%)-43.2]=-116.8(万元)

其中前两个子问题比较简单,易于理解。重点和难点在于第三个子问题,教师应该在此给同学们解释,所谓信用成本前指的是没有考虑信用成本、暂时先不考虑信用成本。收益的概念在财务管理中等同于利润,甲乙两方案信用成本前收益之差的含义即是没有考虑信用成本时甲方案的利润减去乙方案的利润,那么利润怎么算呢,按照基本的会计等式:收入减去费用为利润。在此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即增量法或差额法,无论是采用甲方案还是乙方案,红酒公司的固定成本是不变地,因而两种方案的差额就可以不考虑固定成本了,只考虑变动成本,这样,1减去变动成本率就相当于是利润率了,另外,提醒同学们注意乙方案有43.2万元现金折扣掉了,优惠给了客户,是收不回来的,因而要从收入5400万中扣除。计算结果为负,说明甲方案的收益没有乙方案多。

上述问题解决后,第四个子问题④甲乙两方案信用成本后收益之差=-116.8-(140-195.44)=-61.36(万元)就迎刃而解了。这个问题解决后,实际上整个问题也就解决了,您是红酒公司的财务主管,为该企业作出采取何种信用政策的决策,并说明理由。显然,乙方案信用成本后收益大于甲方案,红酒公司应选用乙方案。或者甲乙两方案信用成本后收益之差为-61.36万元,企业应选用更为有利的乙方案。

最后,在总结时为培养财务管理专业同学们的职业兴趣,可以进一步引导同学们思考我们财务管理人员在企业的价值体现在哪里?虽然我们不像一线的生产员工或销售人员那样能够直接为企业创造价值,但是我们可以应用我们学习的专业知识,参与企业投资、融资等决策,比较这个案例中红酒公司最终在我们科学的计算下选择了乙方案,那么就相当于我们财务人员间接为企业创造了61.36万元的收益,这就是财务管理人员价值所在。这样,通过案例教学,同学们不仅理解了应收账款管理的相关概念、掌握了相关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习兴趣,坚定了职业信心,提升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还可以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上台演示等方法和手段,以提升同学们的沟通能力和素质,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结合多媒体教学,课堂气氛活跃,同学们出勤率较高,参与度较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同学们以后的学习或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然,为进一步培养同学们综合利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还可进一步考虑相关的税费。

综上,财务管理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应用性,其教学不仅仅要传递知识、技能和方法,还要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模式。通过案例讨论与分析,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锻炼其解决问题的专业能力,并有目的地培养其职业思维习惯[3]。所以,教师应充分鼓励学生在课堂发表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多样化答案,不在于评论答案对与错,而是引导多元化的分析视角,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及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彤彤.应用型本科高校财务管理课程改革的探索[J].商业会计,2014,10:117-119.

[2]张立华.财务管理课程中“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制定”的教学设计[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7:224-225.

[3]李金凤.职业导向下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方法研究[J].中国市场,2014,25:135-136.

应收账款财务管理篇3

关键词:企业应收账款;风险控制;坏账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3-0189-02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业务,应向购货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是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所形成的债权,主要包括企业出售产品、商品、材料、提供劳务等等应向有关债务人收取的价款及代购货方垫付的运杂费等。应收账款作为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应收账款管理直接影响企业营运资金的周转和经济效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商业信用的进一步推广,应收账款作为一种信用手段和营销策略,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增加销售量,扩大市场占有份额,从而促进企业利润增长。但是应收账款的存在是企业的一把“双刃剑”,企业一方面运用信用政策来扩大销售,增加营业利润;另一方面,由此产生的呆、坏账的增多,如果长期得不到改善,会使企业的资金流逐渐枯竭,蒙受严重的财务损失,甚至会危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应收账款管理是一种营运资金的管理,良好的应收账款管理可以创造出企业的现金流入量和加速企业资金周转,降低企业资金成本。企业一系列经营活动中,作为贯穿始终的神经中枢——资金,对于企业犹如血液对于生命一样重要。所以,必须加强对应收账款科学、有效的管理,提高应收账款质量。

一、应收账款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

1.高额的应收账款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直接引发财务危机。企业通过赊销方式不断扩大销售收入,而赊销的背后就是不断上升应收账款。很多企业在具有良好的赢利状况下,因应收账款管理不善而面临财务危机。中国许多企业包括一些经营状况良好的上市公司经常出现利润可观,账面状况不错却资金匮乏的状况。

2.应收账款管理的坏账风险对企业赢利状况的影响。逾期应收账款对企业的危害直接体现在坏账风险上,据统计逾期应收账款在一年以上的其追帐的成功率在50%以下,二年以上的债权成功率就更低了,而中国相当多的企业逾期应收账款已达到三年以上,收回更无望了。中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实际已成坏账但未做坏账处理的情况也普遍存在。有的企业因为收入回笼不畅而无法购买生产用料,导致企业破产。所以企业全年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占全年平均销售收入较高的比例,必然会对个别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发生不良影响。

二、企业形成大量应收账款的原因

1.企业风险意识不强。有的企业为了扩大销售,往往只注重账面上的销售额,忽视了大量被客户拖欠占用的流动资金的风险及财务成本的增加。企业盲目追求指标,有的企业受经济利益驱动,为获得政绩,只注重销售指标的完成,而忽略企业流动资金被客户长期占用;有的企业在日常经营中,为了争得某一客户或抢占某一块市场份额,常采取赊销等营销策略来达到目的,使企业面临极大的经营风险。

2.大部分企业对应收账款管理滞后。应收账款发生后并没有做任何管理,只是让其挂在账上,未对其收现能力进行分析,只有发现应收账款已经逾期时,才被动地催收,结果导致了应收账款越积越多,最终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甚至给企业带来破产的威胁。企业在对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长期不对账或对账不清。现实中有的企业长期不对账,有的即便对了账,但没有形成合法有效的对账依据,只是口头承诺,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3.没有对应收账款进行辅助管理或仅按账龄进行辅助管理。对应收账款的辅助管理,许多企业仅仅是在资产负债表的补充资料中按账龄对应收账款的数额进行简单分类,平时没有对应收账款进行辅助管理。如果出现回款不畅,就不能满足管理需要,从而导致企业存在大量的逾期账款,不利于企业生产经营。

4.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奖惩制度。由于企业面临着残酷的竞争压力,往往将企业销售人员的工资与销售业绩挂钩,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员工的工作热情,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但是员工往往为了完成销售任务采取赊销的办法。虽然销售任务圆满完成,大大提高了销售量,但也导致了应收账款的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与企业的管理制度和奖惩制度有很大关系。再者,企业没有认真调查取证制定合理的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即使制定了相关政策,却因盲目扩大销售量没有认真落实。因此债权债务双方就经济往来的未了事项应定期对账,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但是很多企业并未及时、不定期地对账,未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收账政策,造成资金外流,给企业的正常运营造成压力。

三、企业加强应收账款管理防范财务风险对策

1.加强销售合同管理。为加强防范经济风险的能力,确保合同的顺利进行和发生纠纷时提供可靠的证据,公司领导应当授权销售部门及业务人员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签定合同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金额巨大的销售合同的订立应当征询法律顾问或专家的意见。公司应当建立健全销售合同审批制度。审批人员应对销售价格、信用政策、发货及收款方式等严格把关。公司所有的产品供销合同和合同履行过程中形成的中间资料(合同变更协议书、附件、传真件等)由合同管理部门统一收集管理存档。凡涉及非现款交易的业务,公司都要与客户签订符合国家标准的商业供销合同。首先,在正式签订合同前,由业务员、销售负责人根据客户的资信等级商量确定客户的最高赊销款额,报合同管理部门备案;然后按ISO9002标准合同评审程序进行严格的合同评审,经审查无异议后,合同管理部门做好合同台账登记并在合同副本上加盖“已存档”印章,接下来交由销售部门、财务部门严格监督合同执行。

2.严格发货通知单和开票管理。在与客户发生业务关系时,销售部门填制完善的“发货通知单”,发货通知单必须登记各种不同的客户内容,如所订货物的货号、数量、价格等以完整和规范化的格式反映出来。销售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授权和审批在发货通知单上必须签署齐全。发货通知单必须在事先进行连续编号,并制成能反映出各销售环节控制作用的统一格式。发货通知单在执行后应归档管理,并由专门的职员对其进行定期检查。销售部门在按照销售合同上订明的货物发出后,填制“开票通知单”,并在“制单人”栏签名(不能盖章),经销售负责人在签名(不能盖章)后,向税务会计出具“开票通知单”和与本项业务一致且已加盖“已存档”印章的有效合同副本,税务会计根据客户档案中最高欠款限额确立是否开票,如果开票通知单计入应收货款扣除已收货款后累计不超出最高欠款限额,税务会计开出发票;否则,税务会计拒开发票。

3.划分赊销制度,审批权限,分别确定责任人的权限范围。赊销业务经有关领导严格审查和同意,根据赊销业务量,确定不同的审批权限,在严格赊销审批基础上,加强赊销的管理以便于及时了解、掌握和控制应收账款。实行专门负责制。可以成立专门财务管理或指定专人负责对应收账款的核算和监督,并及时准确地反馈给企业负责人,便于企业领导人掌握情况,适当适时地采取对应措施。

4.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和健全的内部约束机制。笔者所在单位很长一段时间都实行销售人员工资总额与销售挂钩的做法,在业绩考核当中,只注重销售额,片面追求账面上的高利润额。销售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往往只关心销售任务的完成,采取赊销手段强销商品,使应收账款大幅度上升。对于这部分应收账款,既未要求经销人员全权负责追款,又未明确规定监督账款回收的部门,从而造成高销售额、低经济效益的局面。自2010年以来,逐步健全企业内部激励机制,改变只将销售人员工资、报酬与销售指标挂钩的错误做法,建立内部考核责任制不但要与工资、报酬与销售指标直接挂钩,而且将应收账款纳入考核体系,将应收账款余额与相关人员的工作业绩挂钩,并对形成的应收账款、坏账损失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催款力度加大,应收账款大幅降低,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5.加强应收账款的动态跟踪管理与催收。通过应收账款跟踪管理服务,保持与客户经常联系,提醒付款到期日,催促付款,可以发现货物质量、包装、运输、货运期以及结算上存在的问题和纠纷,以便作出相应的对策,维护与客户的良好关系。同时,也会使客户感觉到债权人施加的压力,使客户一般不会轻易推迟付款,极大地提高应收账款的回收率。通过应收账款跟踪管理服务,可以快速识别应收账款的逾期风险,以便选择有效的追讨手段。企业管理当局对已经到期的应收账款应交由应收账款清收小组进行催讨。对于清收小组的组织管理工作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原款项经办人、部门领导或单位负责人应为某项应收账款的当然责任人参加清收小组,在清收小组负责人的调配下参与工作;二是清收小组成员按客户分工,并分解落实清理回收目标任务;三是严格考核,奖罚分明,将收回远期欠款和控制坏账纳入绩效考核,调动催讨人员的积极性和效果。

企业必须认清应收账款的重要性,对应收账款管理建立实施适当的对策,加快企业资金周转,有利于防范经营风险,促进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经营者对应收账款通过正确、科学地分析,采取一切积极可行的策略,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规避应收账款风险,逐步减少企业的应收账款,以期加速应收账款周转率,增加现金流量,减少坏账损失,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从而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轨。

收稿日期:2013-03-08

应收账款财务管理篇4

一、引例

2004年长虹爆出APEX拖欠长虹应收账款44.466亿元的事实,长虹于美国提起跨国诉讼案,并在2005年计提巨额坏账准备金约3.1亿美元。

2005年,曾经风光一时的上海易美通信实业有限公司颓然倒下,欠下巨额债务,生产停顿,濒临破产。作为易美股东之一的马志平和南京熊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截止到2006年6月30日,上海易美和江苏天创等马志平关联公司共欠南京熊猫14亿多元,欠账金额触目惊心,超过了南京熊猫2006年中期的净资产11.87亿元。一旦马志平“挺不住”,便足可使南京熊猫沉没。

从上述一系列事件可以看出,企业对于经营业绩的追求是以巨额的财务成本为代价的。那么,如何从应收账款管理的稳健性出发建立财务制度进行约束,以减少基于个人行为或短期的财务运作对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将是我们思考的主要问题。

二、目前,国内应收账款管理的特点

形成应收账款的直接原因是赊销。虽然大多数企业希望现销而不愿赊销,但是面对竞争,为了稳定自己的销售渠道、扩大产品销路、减少存货、增加收入,不得不向客户提供一定的销售信用。根据美国商业机构提供的数据,应收账款对销售额的百分比由1951年的34.4%增加到1971年的53.1%。在同一时期,应收账款对资产总额的百分比由12.9%增加到17.1%。商品与劳务的赊销、赊购,已成为当代经济的基本特征。

然而应收账款的形成增加了企业风险。特别是现在,拖欠企业账款的客户越来越多,账款回收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三角债问题一直是困扰企业经营的现实问题。目前,国内对于应收账款的管理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确定适当的信用标准

我国目前对于企业信用评价主要引用了西方企业传统经验对于客户的资信程度的标准,即“5C”系统――客户的信用品质(Character)、偿付能力(Capacity)、资本(Capital)、抵押品(Collateral)和经济状况(Conditions)。

(二)实施具体的信用条件

主要是针对不同的信用等级给予相应的赊销期。

(三)收账政策

法律手段、非法手段

三、国内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缺陷

(一)信用体系不完备

国内对于企业信用评级体系尚不成熟,使得企业在经营销售过程中很难通过现有的信用数据获得应收账款信用标准的参考信息。而有些企业希望能够通过银行评级获得对于企业的资信调查资料,但是鉴于目前银行在业务运作中对于客户资料的保密要求以及各家银行不同的资信标准,该数据获取的难度和一致性也存在一定的疑问。因此在确定信用标准时就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二)信用环境的可信度差

国内企业大多存在两套甚至更多的账目,因此在通过收集企业的财务数据来评判企业的偿付能力时,也因数据的不真实性而使得信用条件的确认存在着较大风险。此外,很多企业不讲诚信,据统计大多数债务可分为四大类:资金周转困难约占35%;货物有争议、纠纷不付款的约占15%;内部行政失误的约占10%;故意迟付的约占40%。

(三)法律制度不完善

由于法律制度的不完善,造成企业对应收账款的催收成本过高,即使能够提讼,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等原因,其执行成本也较高。同时对于违约企业的惩罚较低,客观上保护了企业的违约行为。

(四)国有企业体制和机制的因素

在中国,国有企业受政府干涉因素较多,企业领导人由政府任命,且任期存在不确定性。国企领导人出于业绩考核的需要,往往不惜成本加大销售,形成大量的应收账款。而后任领导对前任形成的大量应收账款缺少花大力气追讨的动力,其后果就是形成巨额坏账。对这些坏账又缺少相应的追究,造成了严重的后果,长虹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五)对应收账款日常管理的忽视

较之于跨国公司而言,国内企业较少重视应收账款的管理,很多企业缺少必要的管理制度。即使在那些建立了制度的企业,也因流于形式或不具备科学有效性而无法落实。同时,在国内,应收账款除了因一般的、正常的赊销行为引起之外,很大程度上还存在着由关联交易引起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账款。而且,对于由关联方引起的应收账款,企业往往存在侥幸的心理,其账期往往也较长。在上市公司中甚至存在较普遍的变相资金占用和挪用情况,而这种潜在的风险无疑成为巨额坏账计提的温床。

综上,目前国内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未予体现足够的稳健性,企业对潜在的风险抱有侥幸的心理,但是,风险的积累则足以使企业颠覆。

四、应收账款管理的稳健性体现

从普遍意义上来讲,财务管理同样要借鉴会计原则,即稳健性。而如果我们承认企业作为经济组织对利润追求的假设,那么我们就要企业在收入与成本之间进行平衡。因此,笔者从应收账款管理对于企业收入与成本的影响两方面来评价稳健性。

(一)应收账款管理对于企业收入的促进

应收账款管理对于收入的影响比较容易理解,即通过给予客户一定的信用期间来促进购买行为。这实际上意味着企业牺牲了一定期间内的资金运用来换取营业收入的增长。那么如何确认信用区间就意味着对客户信用的评价。

笔者认为,对于信用评价主要应立足于企业自身与客户往来的实际情况,而对于从外部获取的资信信息应仅作为辅的参考。即对于往来时间久、付款记录优秀的客户给予宽松的信用条件,而对于陌生企业和不熟悉的企业给予严格的信用条件。这提高了企业在拓展新客户时的难度,对企业的产品和营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应收账款管理对于企业成本的影响

企业有了应收账款,就有了坏账损失的可能。应收账款不仅意味着企业现金流被占用,而且应收账款的增加还会造成资金成本和管理费用的增加。因此,应收账款管理的稳健性实际上就体现在公司对于因此造成的成本控制问题上。

1.机会成本

应收账款作为企业用于强化竞争、扩大市场占用率的一项短期投资占用,明显丧失了该部分资金投入于如证券市场或其他方面的收入。因此,企业希望增加销售所产生的边际利润超过增加应收账款的边际成本,即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这就要求企业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确认信用期间在什么样的程度时是企业无法接受的。同时要避免这样一个误区,就是企业的现金流量充足,足以维持较高的应收账款比率,对于企业的经营没有重大的影响。实际上这表明企业的资本回报在下降,股东的权益会受到直接的损害。

2.管理成本

企业对应收账款的全程管理所耗费的开支主要包括:对客户的资信调查费用、应收账款账簿的记录费用、收账过程中开支的差旅费、通讯费、人工工资、诉讼费以及其他费用。因此,应收账款的稳健性体现在企业需要衡量管理成本的相关比例,并在财务制度中明确上限标准。

3.坏账成本

因应收账款存在着无法收回的可能性,所以会给债权企业带来坏账损失。企业应收账款余额越大,坏账成本就越大。在一般的操作中,我们往往通过应收账款的账期来确定计提比率,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把握好信用标准这一环,账期分析也只是形同虚设,因此稳健性要求系统地衡量坏账比例的计提标准。

应收账款投资成本与收益并存。企业采用赊销方式,虽要耗费一定代价,但也可以开拓并占领市场,降低产成品的仓储费用、管理费用。因此我们要以应收账款管理的稳健性为核心,双边衡量应收账款的边际产出与边际投入,提高应收账款的投资效益,来综合确定财务制度的制定原则。

五、应收账款财务制度的制定原则

财务制度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原则: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企业营运资金总成本最小;企业财务可控性。在这里笔者根据对应收账款管理稳健性的理解,提出一些在应收账款财务制度制定过程中需要遵循的特定原则。

(一)信用标准合理性原则

依据企业自身对于客户资信的考察(建立在业务往来的基础上)。

1.以赊销边际收益与应收账款成本的临界点以及企业资金预算需求二者的较小值作为信用标准的指标上限。

2.对于新客户或陌生客户坚持零赊销原则。

(二)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的稳健性原则

1.以应收账款账期为主要分类标准,在行业标准上下浮一定比例,且结合与信用标准相匹配的原则。

2.由关联交易发生的坏账准备金计提的保守原则,不得低于同级信用标准客户的计提最低限。

(三)应收账款管理权责明晰的原则

1.制定应收账款专人回收流程,由销售人员负责前期收款责任,并与其业绩考核相结合;一经确认坏账则移交专职清收人员负责回收。

2.日常应收账款管理由财务部门专职负责,并由分管销售的高管直接负责,结合企业情况制定应收账款与销售额的相关比例。

六、应收账款管理思索

应收账款转让市场是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利用这一市场能加快社会总资本周转,缓解企业之间债务链的矛盾。在发达国家,将应收账款打包出售给银行等金融机构或其他投资者,是一个被广泛利用的融资方式;在我国,对这方面的创新探讨也需要进一步加强,以加快企业资金的流通速度,提高资金收益率。这也将成为未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一个突破方向。

应收账款财务管理篇5

[关键词]煤炭企业;应收账款;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9-0156-01

煤炭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诸多方面,环节多、范围广,与企业内外部的许多单位、部门和人员发生了联系,内容杂、难度大,不断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建设,要通过对这些因素的深入分析,探索新形势下煤炭企业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1 应收账款形成的原因及风险

(1)企业内部的原因。一些企业为扩大销售份额,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在制定本企业营销策略时确定了赊销的对象和数额;因产品本身的特性使销售行为不能一次完成,导致应收账款的出现;在管理上的漏洞使一些企业形成应收账款,体现在产品销售的各个环节。在销售合同订立环节,有时因对有关合同条款文字表达不清,合同双方出现漏洞,主要合同条款漏项、词语书写不规范甚至使用了错别字等,使对方有可乘之机。在产品发运过程中,所选择的运输方式、装卸方式、装卸工具、运输线路、发货批量、发货时间等,一旦出错,与合同约定有出入,使产品受损、费用增加、到货时间提前或延误,都容易造成纠纷,影响和延迟货款的结算。

(2)企业外部的原因。企业间的相互拖欠非常严重,有些企业甚至认为“欠债有理”,欠债是企业经营能力强的一种表现,进行恶意拖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供大于求时,买方处于优势地位,就将延迟付款作为购买条件强加给卖方。而卖方因处于劣势地位,没有回旋余地,只能被动地接受;一些企业的经济纠纷诉诸法律后,一些执法部门执法不严、地方保护主义严重,赢了官司赔了钱的现象也很普遍,导致应收账款无法收回,助长了拖欠货款的风气;少数不法人员和犯罪分子利用各种手段,对企业进行诈骗,这也是部分企业形成应收账款的原因。

(3)应收账款管理不善的风险和弊端。若大量的流动资金被应收账款占用,势必造成现金流入短缺,影响企业资金周转及企业的正常经营;企业本期利润的增加并不能表示本期实现的现金收入。等于夸大了企业的经营成果,虚增利润,而对可能发生的损失不能充分估计。逾期应收账款在一年以上,追账成功率在1/2以下,出现坏账,就会直接减少企业的赢利,出现潜亏风险;赊销尽管使企业出现了较多的收入,增加了利润,但企业的现金流入并未增加,使企业只能运用有限的流动资金来垫付各种税金和费用,加速了企业的现金流出,在应收账款引起的催收中,企业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都加速了企业现金的流出,也削弱了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2 企业应收账款问题的解决办法

(1)建立和完善应收账款管理机构,制定相应政策。企业对应收账款管理涉及部门多,环节复杂,点多、面广、线长,资金管理的时间和空间跨度较大,需要在企业成立专门的应收账款管理机构,协调和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要规划煤炭营销过程中的应收账款管理工作,制定应收账款的管理制度和相关政策,并指导应收账款的具体实施;确定最佳应收账款水平,核定应收账款的合理比例,使应收账款的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要及时回收应收账款,随时掌握应收账款的动态,组织账龄分析,进行应收账款收款方式的决策;加强应收账款回款状况的考核和控制,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

(2)加强应收账款的核算和财务分析。要准确掌握用户的开票信息、煤炭购销合同条款、票据的传递方式,保证与用户煤款结算票据准确无误;严格资金回笼的管理程序,用户、营销人员、财务部门都要做好清晰煤款的交接手续,保证煤款传递过程的安全完整;做好应收账款的预报、催收、汇报工作。对每个结算环节出现的问题都要及时处理协调,不能处理的要及时汇报,保证煤款按期回收;财务部门要按照规定的应收账款核算方法和程序,对所有用户的应收账款进行明细分户的核算,做到账务清晰、数据无误;深化对应收账款的财务分析。财务部门每月要对应收账款的完成情况进行认真分析:进行应收账款总体增减变动情况分析,重点用户“应收账款”增减变动分析,“应收账款”欠款结构分析,“应收账款”欠款趋势分析,“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

(3)保持与用户应收账款的核对和沟通。企业财务部门要与营销部门随时核对用户应收账款的变动情况,月底要根据财务部门的用户欠款情况表与用户进行认真核对,如果发现差异要及时汇报并查明原因;营销部门要随时与用户就应收账款的变动情况进行沟通,要与用户的财务部门进行应收账款的信息交流,出现异常应及时汇报、核对、查明原因、尽早处理;营销部门年初要编制本部门的应收账款核对计划,联系用户来人或出财务人员与用户对账,每年账务核对至少两次以上;对所有用户要定期做往来账的询证工作,财务部门对询证资料要建档保管;财务部门要加强同用户煤炭结算相关部门的沟通,对重点用户要组织财务人员定期与用户进行账务核对。

(4)抓紧应收账款的清欠,执行奖罚制度。财务部门要定期对企业应收账款中老账用户的财务资料进行整理并向应收账款管理部门汇报;组织专门人员对老账用户的欠款实施清欠,通过协商、账务重组、法律清欠等手段对老款进行催收,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安排人员了解老账用户的相关情况,准确掌握相关信息,并向应收账款机构汇报以便对各老账用户制定清欠政策。

应收账款管理机构,应根据企业的营销计划,制订当期的应收账款执行计划,并按工作分工,把计划分解到各分管部门,对各部门在应收账款完成情况对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对应的奖罚,通过物质的奖励和罚款,提高应收账款的管理责任和意识。

应收账款的管理直接影响企业营运资金的周转和经济效益。煤炭企业在进行应收账款的管理中,要不断应用新理论和新方法,提高管理质量,要认真对企业自身的内外经营环境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丰富和完善应收账款的管理手段,推进企业资金管理。

(5)进行全过程的应收账款控制。制定严格的信用政策,建立应收账款清收责任制;进行事中控制,公司在应收账款的管理工作中,做好基础记录,了解用户付款的及时程度。认真做好账龄分析。要及时采取措施,调整企业信用对策,密切监控用户已到期债务的增减动态,及时与用户联系,提醒其尽快付款。规范会计核算工作,制定往来款项对账制度。根据应收账款的特点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往来款项的对账制度,并要严格执行。

确定合理的收账程序及讨债方法。建立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制度。企业要按照期末应收账款的账龄提取坏账准备,用于补偿因债务人破产或死亡,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已无法收回的坏账损失,以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收账政策。

参考文献:

[1]李继东.浅谈煤炭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J].煤炭经济研究文选,2010(7).

应收账款财务管理篇6

关键词:应收账款;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8-000-01

一、概述

应收账款是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形成的债权。作为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应收账款管理直接影响企业营运资金的周转和经济效益。应收款项从某种意义上反映了企业账面利润和现金收益的严重脱节,如何监控应收账款的发生,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控制,提高企业资金运行效率、防范财务风险,已经成为目前企业管理中一个重要问题。

二、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销售合同审批不严,造成企业坏账比率不断升高

1.企业缺少信用意识。企业领导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将主要精力放在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盲目通过赊销方式销售产品,未能对赊销客户资信情况进行详细评估、存档分类,增加了企业坏账风险。

2.赊销审批不严。首先,企业销售人员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未能对合同条款进行谨慎审阅,未将对方逾期未能交付货款的责任进行详细阐述,导致在法律维权时举证艰难。其次,销售人员缺少必要的财经知识,未能对银行承兑汇票、转账支票等原始凭证进行认真审核,最终导致企业在向客户追索货款时证据不足。

(二)企业应收账款日常管理及事后催款、跟踪不利,导致应收账款占用大量企业资金

1.催款、跟踪不积极。企业为追求新的销售业绩,将主要精力放在提高销量上,未对应收账款的到期时间及可收回能力进行评估,致使当客户真正通知无法偿还货款时再去进行被动的跟踪、催款,大大增加了企业坏账风险。同时,由于企业未制定应收账款回收奖励机制,导致催款人员在催款过程中态度消极,不利于应收账款及时收回。

2.财务部门在日常财务核算中未对应收账款与销售部门及客户进行对账。目前,我国企业财务部门与客户进行对账主要采取电话方式,未能针对目前债权情况向客户寄送纸制对账单,减少了追索债权的法律力度。

3.未能对应收账款进行科学分类。目前,财务部门在对应收账款进行分类主要通过查阅“应收账款”明细账及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对应收账款按照账龄进行简单分类,企业无法及时、直观了解每位客户债务金额及到期时间等情况,不利于企业通过催款等手段及时收回账款。

三、提高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水平的措施

(一)应收账款事前管理方面

1.成立应收账款管理机构,建立科学有效的信用政策。一是从销售、财务部门抽调一定数量人员,成立专门应收账款管理机构和信用审批机构,负责日常赊销业务审批、客户资信档案管理、应收账款催款等工作,并通过及时与财务、销售部门对账,提高本企业应收账款回收比率。二是建立科学、有效的客户信用政策。企业通过对扩大销量增加利润与赊销带来的坏账、管理等成本进行对比,制定详细的赊销政策,企业销售人员应严格按照制定的赊销政策对客户进行销售。同时,企业应制定客户信用评级政策,按照客户的资本、盈利等指标对客户进行详细分类,针对不同级别的赊销客户给予不同金额的信用政策,降低企业应收账款坏账比率。

2.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规范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工作。一是建立严格的赊销业务岗位分离制度。通过制度的建立,明确规定合同签订人员与询价人员、销售人员与赊销审批人员彻底分离,降低企业贪污舞弊行为发生的概率。二是建立应收账款回收业绩评价制度。企业年底在对销售人员进行考核过程中,不仅以该员工当年销售量作为考核标准,还应将赊销货款的回笼情况作为主要衡量标准,提高销售人员坏账风险意识,避免为片面追求销量而承受巨大的坏账风险。三是发挥内审机构的监督作用。通过对应收账款账龄分类、客户资信档案管理、应收账款坏账计提、账款催款等方面进行内部审计,促使销售及财务人员不断提高应收账款管理水平,降低企业坏账风险及提高应收账款回款速度。

(二)应收账款事中管理方面

1.通过赊销审批与销售合同管理,降低企业应收账款坏账率。一是严格执行赊销审批制度。企业应将销售与信用审批岗位彻底分离,销售人员在赊销前应将客户名称、资产抵押等详细情况填写在信用审批单内,并将审批单提交给赊销审批部门,赊销审批部门根据信用政策、客户资信等级决定是否给予赊销,降低应收账款坏账比率。信用审批部门应定期将连续编号的信用审批单与企业收入、应收账款明细账进行核对,避免企业销售人员出现赊销收入不入账行为的发生。二是企业在进行销售前,应按照国家经济合同标准模板签订销售合同,并保证合同条款涵盖客户违约责任等内容。合同管理部门定期将合同与应收账款管理部门进行核对,及时将发现的差错向领导汇报,保证企业账实相符。

2.加强赊销客户档案管理及催款培训,提高应收账款管理水平。可以指派专人对赊销客户资信情况进行归档,并定期对客户资产、经营等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及时更新客户资信档案,向销售、财务人员提供可靠的客户资信信息,降低企业应收账款坏账比率。

(三)应收账款事后管理方面

1.建立科学有效的跟踪、催款制度,提高应收账款周转率。一是强化企业应收账款跟踪工作。保持与客户长期良好关系,定期以电话、调查问卷方式征求客户对本企业在产品质量、运输包装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将反馈信息及时向领导汇报。同时,跟踪工作也应将重点放在掌握客户资产、偿债能力等情况,及时将客户资信变化情况反馈给销售、财务人员,以便日后及时采取催收手段,降低企业坏账比率。二是成立应收账款催收小组,小组成员应以该客户销售人员为主,并根据客户资信情况对清算小组制定清算目标任务,将可回收资金按一定比例奖励给清算小组成员,提高其催款积极性。

2.通过计提坏账准备及参加保险业务,提高应收账款安全性。一是财务人员应根据销售部门提供的赊销客户近期经营情况,定期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金,对于一些有确切证据证明丧失偿还能力的企业,在经上级部门审批后直接冲减坏账准备金,避免企业财务报表资产不实。二是根据应收账款可回收性适当采取保险手段将坏账风险降到最低。企业可选择将应收账款以抵押形式出售给金融机构,及时回笼企业生产经营资金,避免应收账款占用大量资金。

总之,合理有效地防范与控制应收账款的风险应作为企业一项重要的治理工作,应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经营部门应树立全新的营销观念,加强客户信用治理,明确有关部门和人员职责。财务部门应加强监督,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使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

参考文献:

[1]严涛.浅谈如何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J].财会研究,2012(09).

[2]薛鹤.浅析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知识经济,2014(01).

应收账款财务管理篇7

关键词:上市公司;应收账款;财务绩效;合理规划

一、企业的应收账款与对财务绩效的理论分析

对于一家企业而言,其应收账款对于企业的财务绩效应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企业适当的扩大其应收账款的规模可以对企业的销售业绩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企业自身应收账款的规模进行扩大,从而又增加了企业的财务绩效,当企业的应收账款的规模得到扩大后,可对产品的质量起到间接的刺激作用,提升了企业的产品以及售后服务的竞争力,此时会降低企业的客户对于尾款的追讨,增加了企业的财务绩效。然而,企业的应收账款对于企业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当应收账款的规模过大时,会对企业的周转资金产生较大的影响,也就直接影响了企业的财务绩效;企业应收账款的规模过大则会过度占用企业的流动资金,此时会影响企业再次投资的资金;过多的应收账款会间接给企业带来坏账情况,影响了企业的财务绩效。

二、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现状

根据统计,在2009年我国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的总额8451亿元,此数值比2008年的6720亿元增长了近26%;根据两市所得到的数据,在2009年两市的1836家上市公司中有近1090家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的同比增长超过了59.4%;通过对不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相关数据指出目前我国的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现实情况。如下表所示:

三、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对财务绩效的影响

(1)应收账款的总额庞大导致企业将面临坏账的威胁。目前,我国上市公司都存在数额较为庞大的应收账款,少则已过数百万,多则达到了过亿的数目,包括一些国家垄断的行业还存在逐年递增应收账款的趋势,显而易见当这些应收账款未能按时收回时,上市公司将面临严重的坏账威胁。

(2)应收账款所占上市公司的流动资金比例过大,当应收账款出现逾期情况,所逾期的应收账款的比例会出现膨胀畸形。我国现有的上市公司,在其所有的流动资产中,有5~6成的流动资金中含有应收账款,其含有比例也超过了10%,甚至有些上市公司的比例超过了40%,这一数据已远远超过国外发达国家近20%,此种境况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流动资金变现的能力,降低了企业的财务效益,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

(3)应收账款占有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过高。此比例数据的上市公司已高达10%以上,通常企业的应收账款会随着企业的主营业收入的增长而增长,但是当应收账款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后就会迫使企业的主营业收入的额度下降,使得企业的运作资金受到阻滞,使得企业的财务绩效下降,而此时的上市公司则会出现利润虚假以及影响到财务利润表的真实性。

(4)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普遍存在周转率偏低的情况。通常情况,应收账款的周转率越好则说明公司的收账水平越高,坏账率低,当企业的应收账款回款的效率下降时,则说明此时企业的债务人拖欠企业债务的时间较长,则会增加企业坏账的危险性,使得企业资产产生了呆账和坏账,使得企业的流动资产无法流动或流动缓慢,对企业的财务情况产生了较坏的影响。

(5)应收账款的老龄化问题。当企业的债务人拖欠账款的时间越长,对其进行催收的难度也将变得越来越大,其形成呆账甚至是坏账的可能性就会越高;根据统计数据所得,应收账款在合同期内的账款回收率为98%,而其逾期在六个月内时的回款率则为58%,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我国的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回款率已经接近老龄化。

四、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

通过上述理论分析并结合数据可以得出,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与财务绩效是成“U”型曲线的关系,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对自身的财务绩效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当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达到一定的规模时又会是其财务的绩效受到制约和恶性的影响。因此,上市公司的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更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体系,应该从建立信用客户机制,减损防护机制和事后管理等几个方面综合起来,对其应收账款进行控制,使其对企业的财务绩效起到促进的作用。

五、结论

通过实践的验证结合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对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适当地进行控制,进而提升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

参考文献:

[1] 刘秀.改进国有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几点建议[J].商场现代化,2012(07).

[2] 谢和书.企业应收账款的问题分析及解决途径[J].中国商贸,2010(02).

应收账款财务管理篇8

一、往来账款形成的原因

往来账款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效益观念、时间观念、财务风险意识淡薄,投资资金长期在账款项目挂账。甚至有时由于责任不清,手续不全,虽已发生损失但难以予以及时地进行账务处理。二是管理意识淡,监督失控。特别是往来账款管理制度不健全或有章不循,造成往来账款管理失控。随着账龄的增长,企业不能有效地回笼资金,使资金流量处于非正常状态,甚至发生坏账,造成资金严重损失;或者只满足在资金收回未丢失的程度上,而不考虑由于时间的推移,流动资金被长期占用所丧失的时间价值。三是财务部门监督管理不到位。财务人员习惯上重视资金和成本核算的管理,往往忽视对往来账款的跟踪管理。即使进行监督管理,也因力度不够或者管理方法落后,影响往来账款催收工作的开展。另外,财务内部管理脱节,失去相互控制、制约的作用,同样也使往来账款管理工作受到阻碍。财务人员责任心不强,对往来账款清理不及时也是造成往来账款长期挂账的原因之一。

二、加强管理,减少往来账款挂账

第一,强化管理者财务意识,正确决策,防范风险。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与机制的改变,财务管理工作主导作用日渐明显,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不仅要具备现代化企业经营管理知识,而且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财务专业知识。《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是指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代表单位行使职权的主要负责人”。在单位每年填报的《企业基础材料》中,首页即是“法人声明”。由此可见,单位负责人要对本单位的全部经营情况负责,财务知识的学习已成为必不可少的课程。只有单位负责人掌握基本的财务知识,才能看懂财务报表,才能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加强风险防范意识,从而做出适合本单位科学、正确的经营决策。

第二,加强科研合同的管理。对于往来账款的管理,同对财务管理工作一样,可进行事先、事中、事后三方面管理。事前管理尤为重要,在签定合同时,就应充分意识到往来账款的财务风险,针对科研单位预付款合同占主要部分的现状,建立相应的制度,对合同签定、采购过程、借款环节加以严格控制。避免流动资金长期被债务人占用,提高单位财务成本。对投资性、决策性事项,领导层则要对其做好事前的充分论证,以减少失误。往来事项形成后,相关业务部门要实行动态跟踪管理,财务部门予以协同监督。

第三,建立应收账款的管理制度,控制应收账款的收回期限。首先,岗位分工责任明确,工作质量与考核奖惩挂钩,调动财务人员和相关人员的积极性,增强其责任心。其次,针对科研单位研制费周期长、金额大,跟踪管理难度大的特点,需制定采购制度。用以约束和督促物资管理人员尽早收回往来款,减少资金长期被占用。

第四,加强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改变催收方法,强化日常监督作用。财务管理应建立相应的考核方法,改变以往往来账款管理过程中发放催收清单而不注重催收效果的状况,建议监察部门参与财务部门往来账款的催收工作,加强往来账款的管理、监督作用,提高财务人员管理责任感,充分发挥其潜能,减少坏账损失。

三、发挥财务管理监督职能,强化往来账款管理

第一,确定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理顺关系,赋予财务人员一定的权利,加强内部会计与会计相关业务的控制,形成完善的内部牵制和监督机制。在实际工作中,财务内部管理状况的好坏对往来账款管理,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有章不循、有法不依的不良现象,使一些好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措施不到位,直接影响财务管理的作用。通过理顺关系,可以强化规章制度的建设,规范财务管理,充分发挥财务的监督管理职能。

第二,加强采购过程的财务监督与控制,警示呆账、坏账的形成。科研单位合同比重很大,加强财务控制与管理是搞好往来账款管理的重要保障。制定物资采购人员考核制度和采购制度,制定经济合同管理规范,加强采购成本意识,明确其职责权限和工作程序。加大物资采购和引进项目的监管力度,定期对采购工作、经济合同的管理工作进行审核,以减少呆账、坏账的形成。

第三,定期清理往来账款,促进往来账款管理工作规范化。根据单位往来账款的特点,按单位、部门列出清单,并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催收。同时,对工作人员进行教育,使往来账款的管理工作成为制度化和规范化合为一体的、具有长期性、经常性的工作。以增强所有涉及人员对往来账款工作的认识。

上一篇: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区别范文 下一篇:德育处学期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