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盈利能力的作用范文

时间:2024-02-22 15:32:52

企业盈利能力的作用

企业盈利能力的作用篇1

一、企业现有的盈利能力评价指标

企业常用盈利能力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净资产收益率、资本保值增值率、总资产报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销售利润率和每股收益等。这些指标从不同侧面揭示了企业的风险特征、理财行为特征及投资价值,为相关利益人提供多种多样的盈利能力信息,从而有利于投资者和债权人进行投资和信贷的决策,也为评价企业绩效提供有效基础。

(一)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亦称所有者权益报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的净利润与平均所有者权益之比。其计算公式为: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股东权益

该指标是评价企业股东投入的自有资本及其积累获取报酬水平的最具综合性与代表性的指标。指标越高,说明企业盈利能力越强。

净资产收益率指标适用性强,适用范围广,不受行业限制,是企业综合评价中使用率最高的指标,通过对该指标的综合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企业盈利能力在同行业中所处的地位,以及与同类企业的差异水平;还可以判定企业的投资效应,制约着所有者的投资决策和潜在投资人的投资倾向,影响企业的筹资方式、筹资规模,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趋势。

(二)资本保值增值率。资本保值增值率是指企业扣除客观因素后的本年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与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额之间的对比关系,反映了企业当年资本在企业自身努力下的实际增减变动情况,是评价企业财务效益状况的辅助指标,它可以衡量企业投资者拥有企业资本的完整性、保全性和增值性。其计算公式为:

资本保值增值率=扣除客观因素后的年末所有者权益总额/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额

资本保值增值率是根据“资本保全”原则设计的指标,更加谨慎、稳健地反映了企业资本保全和增值状况,它体现了对所有者权益的保护,通过对该指标的分析可以及时、有效的发现侵蚀所有者权益的现象,反映了投资者投入企业资本的保全性和增长性。

(三)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是指企业一定期间内获得的报酬总额与该时期企业平均资产总额的比例关系,表明企业资产的运用效率及实现利润的能力,用以衡量企业的经营效益和盈利能力。计算公式如下:

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

通过对总资产利润率分析,能使企业管理者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资产与利润关系的概念,即企业要想创造高额利润必须重视“所得”与“所费”的比例关系,合理使用资金,降低消耗、避免资产闲置、资金沉淀、资产损失浪费、费用开支过大等不合理现象,并且能够考查各部门、各生产经营环节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有利于分析内部各有关部门的责任,从而调动各方面生产经营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积极性。

(四)成本费用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是指企业的净利润与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反映了企业所费与所得之间的关系,是从总耗费的角度考核利润情况的,其计算公式如下:

成本费用利润率=净利润/成本费用×100%

式中成本费用包括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五)销售净利率。销售净利率是指企业实现的净利润与销售收入的对比关系,用以衡量企业在一定时期销售收入获取利润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销售利润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该公式可以理解为实现百元销售收入给企业带来利润的多少。销售净利率低,表明企业经营者未能创造足够多的销售收入或未能控制好成本费用,或者两方面兼而有之。该指标数值越高越好,数值越高表明企业盈利能力越强。通过分析该指标,可以促使企业在扩大销售的同时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盈利水平。该指标适用注重当期效益的短期投资者和债权人,而对于企业管理者和所有者来说,应将该指标的数值与净利润的内部构成结合分析,以避免营业外项目发生较大变化时对企业盈利能力和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做出错误判断。

(六)每股收益。每股收益是企业净收益与年末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的比率,反映了某会计年度内企业平均每股普通股获得的收益,用于评价普通股持有者获得报酬的程度,因此只有普通股才计算每股收益,其计算公式如下:

每股收益=净收益/年末普通股股数

每股收益是评价上市公司获利能力的基本和核心指标,该指标具有引导投资、增加市场评价功能、简化财务指标体系的作用:①每股收益指标具有联结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功能;②每股收益指标反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决定了股东的收益数量;③每股收益还是确定企业股票价格的主要参考指标。

二、企业现有盈利能力评价指标的局限性

(一)指标计算中的分子、分母计算口径不一致。企业常用的盈利能力评价指标在计算时存在分子、分母计算口径不一致的情况。如在计算净资产收益率时未考虑利润分配中的现金股利对年末净资产的影响;在计算总资产报酬率时未能真正从债权人和股东获得收益的角度分析;在计算成本费用利润率时使用的利润总额包括了补贴收入、营业外收支净额等与成本费用不相匹配的费用支出等。

(二)不能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质”量。企业的盈利能力指标基本上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计算并且给出评价的,如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指标,它们不能反映企业所创造现金流量的状况,存在着只能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数”量、不能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质”量的缺陷和不足。

(三)用相对指标评价的企业盈利能力不全面。企业在评价企业盈利能力时,体现的均是相对指标,然而,绝对值指标在评价企业盈利能力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主营收入净额可以反映企业的销售规模,资产总额可以反映该企业的资产规模等。在进行财务分析时,最好将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结合起来,更加全面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四)忽视了非财务信息对企业盈利能力评价的影响。企业在评价企业盈利能力时,体现的均是财务指标,忽视了非财务信息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由于财务评价标准的局限性以及环境的变化,使得仅仅以财务指标作为评价标准,会导致一些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的行为。因此,综合考虑非财务信息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

三、完善企业盈利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议

(一)改进企业现有的盈利能力评价指标

1、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常见的计算公式有两种形式,即分母分别取年末净资产、年初净资产与年末净资产的平均值,这两种形式的分子都是当年的净利润。由于净资产收益率的分子是当年的净利润,所以,分母用年初和年末净资产的平均值较为合理。但在利润分配中,现金股利影响年末净资产,从而影响净资产收益率,而股票股利由于不影响年末净资产,因此也就不影响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评价企业当年收益的指标,不应由于分配方案不同,其值也不同。因此,把分母的“年末净资产”改为“利润分配前的年末净资产”,就更趋合理,改进后的计算公式为: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年初净资产+年末利润分配前的净资产)/2]

2、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获得报酬总额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表示企业包括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在内的全部资产总体的盈利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年初资产总额+年末资产总额)/2]

企业总资产中的负债由债权人提供,债权人从企业获得利息收入,对应的是企业的利息支出;企业净资产主要是股东的投资,股东从企业获得分红,对应的是企业的净利润,而并不是利润总额。所以,总资产报酬率的分子应改为“净利润+利息支出”,就更趋合理,其计算公式为:

总资产报酬率=(净利润+利息支出)/[(年初资产总额+年末资产总额)/2]

3、成本费用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时期的利润总额同企业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该指标意在通过企业收益与支出的比较,评价企业为取得收益所付出的代价,从耗费角度评价企业收益状况,以利于促进企业加强内部管理、节约支出、提高经营效益。我们知道,利润总额包括了补贴收入、营业外收支净额等与成本费用不匹配的成本费用支出,因此,将成本费用利润率计算公式的分子,改为营业利润更为合理,按此思路改进的计算公式为:

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成本费用×100%

式中成本费用包括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二)补充新的企业盈利能力评价指标

1、每股现金流量。每股现金流量反映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企业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之间的比例关系,其公式为:

每股现金流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平均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

该指标是对每股收益的补充,因为现金流量中包含了所提的折旧,该值在反映企业进行资本支出和支付现金红利能力上要优于每股收益。该指标只能作为衡量企业运用投资者投入的资本进行经营活动创造现金的能力,但不能作为替代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每股收益指标。

2、净利润现金保证比率。净利润现金保证比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之间的比例关系,这一指标是评价企业净收益质量的重要比率,反映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资产报酬率。计算公式:

净利润现金保证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净利润

一般情况下,比率越大,公司盈利状况就越好。如果比率小于1,说明本期净利中存在尚未实现现金的收入。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公司盈利,也可能发生现金短缺。

3、净资产现金回收率

净资产现金回收率=净现金流量/平均净资产×100%

该指标是对净资产收益率的有效补充,反映投资者创造现金的能力。

4、现金毛利率

现金毛利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100%

该指标是对销售利润率的有效补充,可以识别权责发生制下利润率计算不实或虚增的问题。

5、非财务信息分析

(1)市场占有率。市场占有率是指企业的产品在市场同类产品中所占的比重,它应该表现为一种长期的、稳定的市场竞争地位。市场占有率越高,表明消费者或客户对该企业产品的认知程度越高,企业在该市场中的竞争优势越明显。企业盈利能力的高低,取决于它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竞争地位的优劣取决于企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成本领先和产品(包括服务)奇异。成本低、质量好的产品必然有广阔的市场。它间接反映了企业盈利能力的水平。

(2)质量和服务。质量和服务是指企业可以给顾客的优越于其他产品的,可以在一定价格下使顾客得到更多东西的品质。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来自企业的价值链。企业的价值链包括企业基础工作,人员管理、技术开发、采购管理、生产经营、市场销售、售后服务、辅助生产和运输以及管理信息系统等各方面。价值链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可以为产品的质量和服务做出贡献。维持产品的这种独特性,就是维持企业的一种竞争优势,体现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3)创新能力。一个企业长期的盈利能力是靠不断创新来维持的。企业的竞争优势会由于竞争对手的创新和自己的停滞而丧失。在关键技术和成本改进方面的创新能力以及适应技术变革的能力,都是公司盈利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评价一个企业是否具有创新能力,主要包括有无技术开发和创造新技术的能力、有无率先从行业外引进新技术的能力、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引进人才方面的投入量有无优势,等等。

(4)员工的培训。对员工的培训是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投资,它和企业长期盈利能力相关。提高员工对工作的胜任能力是企业盈利能力评价的一个方面。

(5)生产力水平。生产力是指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只有技术对企业的相对成本地位或产品奇异化方面作用显著,它才对竞争优势产生影响。

(三)构建新的盈利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新盈利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可比性、实用性以及公开性和保密性的原则。设置的指标应满足以下要求:

1、主辅指标相结合。财务指标体系首先应有一定的主干指标,它们能从总体上概略地反映企业状况,还应在主干指标基础上,设置起补充作用的细分指标,从而形成一个主辅结合、详略得当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2、指标定变结合、灵活可调。财务指标体系整体上要有相对的固定性,但也要随分析主体对信息需求的特点而作相应增减,形成定变结合、适时可以调整的指标体系。

根据以上设置原则和要求,在企业改进现有指标和补充相关指标的基础上应建立企业盈利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框架图。(图1)

企业盈利能力的作用篇2

关键词:盈利能力;因子分析;竞争力

一、问题提出

在考察上市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时,盈利能力是一个核心的要素,并且影响着绩效评价的其他方面。对上市企业盈利能力的评价是指对上市企业盈利能力情况所作的评价,它不仅是对上市企业财务结构的反应,而且也是对上市企业经营绩效的反应,还是上市企业绩效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盈利能力是上市企业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要求,它是生存力、发展力、创新力、应变力、凝聚力和承载力的基础和综合表现,也是竞争力强弱的首要标志。使上市企业经营与规模不断成长和发展是其经营的首要目的。作为管理者,可以通过盈利能力的评价,来判断上市企业的经营成果,分析变化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企业盈利水平。作为投资者,更多的是关心公司赚取的利润,因为他们的报酬是从这当中取得的。作为债权人,利润是偿债能力的重要来源。因此,对上市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显得越来越重要。

二、国内外文献回顾

(一)国外研究综述。国外对公司盈利能力的研究比我国

早,从20世纪初开始,就有学者对公司盈利能力进行研究,其研究范围相当广泛。

20世纪初美国学者亚历山大・沃尔提出了信用能力指数的概念,其中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净值报酬率、应收账款周转比率和存货周转率等五个指标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Melnnes(1971)分析了美国30家跨国公司发现最常用的盈利能力指标是投资回报率。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基于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绩效评价的具体内容基本上包括了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并以此评价结果和经理人或雇员的报酬挂钩。Prowse(1992)利用1979-1984年的面板数据,以净利润为因变量,以股权集中度、资本支出比率、广告支出比率、研发支出比率和资产净值为自变量,研究这些自变量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

(二)国内研究综述。我国对于公司盈利能力的研究起步较晚,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70年代以前的以实物产量为主的盈利能力;80年代以产值和利润为主的盈利能力;90年代以来的综合性的盈利能力评价。

官军、李文华(2002)在评价企业综合财务状况进行模糊数学研究的方法的时候,通过将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因素构造成因素关系树有专家评议法给出单因素在总评价中的影响程度的大小和评价矩阵,通过综合评判结果矩阵和各等级的参数列向量相乘,最终得出综合评价值以评价不同企业综合财务状况。陈丽萍,李智全(2002)在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体系中,把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作为盈利能力的基本指标,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资产收益率、销售毛利率、营运指数、总资产现金回收率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每股收益作为一级修正指标,把非经常性损益结构比、经营现金流入、应收账款增加额、净资产现金回收率和每股经营现金流量作为二级修正指标来对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进行评价。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学者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如高琼琳(2004)运用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得出了公司盈利能力与资本结构存在中度的负担,赵海龙,赵海利(2005)利用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1998-2003年度数据,研究在其他因素限定的条件下,资本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高大为,魏巍(2003)、陈超等都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资本结构进行研究,并得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三、河南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状况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分析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本文参考证券之星网站的数据中心的资料,选取了10个指标衡量河南省66所上市企业的盈利能力状况。上市企业的盈利能力是衡量公司能否继续存在和生长的基础,这也是经营者和投资者做出一些投资者的依据。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指标很多,这就很容易是选取指标体现的信息相互重合,因此,本文首先对选取的反应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10个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将这些反应盈利能力的指标的公共因素提取出来,然后在对这66家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本文选取的这10个指标反应盈利能力的指标是:资产收益率(x1);净资产收益率(x2);毛利率(x3);净利率(x4);净利润(x5);营业利润率(x6);每股收益(x7);每股未分配利润(x8);经营现金流量(x9);流动比率(x10)。本文中的数据均来源于证券之星网站上公布的关于河南上市公司的2013年的年度数据报告。

(二)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化处理。在运用因子分析前,需要对数据先进行处理,使各个指标之间同所研究的问题具有正相关性。各指标观测值因量纲不同,或虽然量纲相同,但数量级不同,直接用原始数据进行计算就会突出那些绝对值大的变量的作用,因而削弱那些绝对值小的变量。因此,在计算前,应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本课题采用标准差标准化法,公式为了消除不同变量之间由于量纲和数值大小造成的误差,借助

SPSS17.0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公式如下:

(三)因子分析的KMO检验和Bartlett检验。KMO检验和Bartlett检验是两个常用的测度因子分析模型的有效性的统计指标。KMO检验测度样本的充足性。KMO的统计值一般介于0与1之间,若该统计指标在0.5到1之间则表明适合做因子分析,若小于0.5则不适合做因子分析。本课题KMO检验的结果是0.743,Bartlett检验的卡方统计量是482.505,拒绝原假设,相关矩阵不是单位阵。因此可以考虑用因子分析对问题进行研究。综合以上两种统计检验指标,得出原始数据适合作因子分析。

(四)因子分析。本文采用因子分析,对河南66家上市企业的10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并且在这其中提取了两个主成分,这两个主成分包含绝大部分信息,解释了原始变量的大部分信息,因此可以用来评价上市企业的盈利能力。

通过旋转的成分矩阵可以看出,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每股收益、每股未分配利润、每股经营性现金流、在第一主成分上占有很大的载荷;净资产收益率、净利率、毛利率、营业利润率、流动比率在第二主成分上有很高的载荷。

结合总解释方差和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可以计算出这两个因子的得分以及综合排名。其中排名前10位的是:华兰生物、新天科技、双汇发展、四方达、森源电气、好想你、许继电气、宇通客车、牧原股份、辉煌科技。盈利能力综合得分大于1的有四家上市公司,分别是华兰生物为2.18;新天科技为1.32;双汇发展盈利能力的综合得分为1.25;四方达盈利能力的综合得分为1.02。其中盈利能力综合得分为正数的有32家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综合得分小于-1的有以下6家上市公司:华英农业为

-1.0087;银鸽投资为-1.07236;中孚实业为-1.11414;莲花味精为-1.19988;豫光金铅为-1.51214;洛阳玻璃的盈利能力综合得分为-2.52877。

四、结论与建议

根据上述因子分析对河南66家上市企业2013年的年度数据的结果,提出以下一些建议:注重提高公司的资产盈利能力和所有者投资能力;控制公司规模,提高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降低资产负债率,提高公司的偿债能力。还总结出了以下一些关于上市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利润结构,通常营业利润和投资收益占企业很大比重,营业利润是企业利润的基础,非经常项目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也有一定的影响,但不应占总体利润太大比例。如果非经常项目收入占比例较大,则企业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还应该利润的质量,不能只重视利润的多少,而不关注利润的质量,从而忽视利润信息及盈利能力的真实性,从而有可能导致财务分析主体的决策缺乏准确性。

其次是资本结构,资本结构是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公司举债经营程度的高低对盈利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必须重视资本结构是否合理,不能只盲目增加资本,扩大规模,否则也会妨碍公司利润的增长。

还应该重视未来的盈利能力,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不仅与前期盈利强弱有关,还与企业未来面临的内部环境有关。因此,如果仅仅根据公司的历史资料来评价公司的盈利能力,很难对公司的盈利能力做出一个完整准确的评价。

最后还应该注重非物质因素,当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时,如果只是单纯的通过财务报表分析企业的物质性因素,而忽视非物质性因素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就不能够揭示企业盈利的深层次原因,也难以准确预测企业未来盈利水平。

因此,不过是作为企业的管理者,还是投资者,都应该全面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利用不同时期的指标数据进行全面的比较,这样才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

参考文献:

[1] 官军.李文华.企业综合财务状况评价的模糊数学方法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2(4).

[2] 陈丽萍.李智全.上市公司业绩体系初探[J].商业研究.2002(13).

[3] 高大为.魏巍.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对资本结构的影响――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2004(6).

[4] 高琼琳.公司盈利能力和资本结构的实证研究[J].北方经贸.2004(10).

企业盈利能力的作用篇3

关键词: 企业盈利能力 信贷风险 盈利能力评价指标

一、盈利能力概念的界定

企业的盈利能力,即企业利用各种经济资源赚取利润的能力,它是企业营销能力、获取现金能力、降低成本能力及回避风险能力等的综合体现,也是企业各环节经营结果的具体表现。

分析盈利能力时,利润额的高低并不能衡量盈利能力的强弱,因为利润额不仅取决于公司生产经营的业绩,而且取决于生产、经营规模,经济资源占有量,投入资本,以及产品本身价值等条件的影响。即使在同一公司,利润额也受到各个时期生产规模和产品品种变化的影响。因此不同规模的公司间或在同一公司各个不同时期,仅对比利润额的高低,不能正确衡量公司盈利能力强弱和评价公司素质的高低。所以我们在评价企业盈利能力时,不仅要从企业经营管理的角度衡量企业的盈利能力,还要从投入产出的角度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即从资产和所有者权益与利润额配比关系衡量企业的盈利能力;关注企业盈利能力质量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以及非财务因素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二、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因素分析

(一)生产经营盈利能力分析

生产经营业务的盈利能力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实现一定的营业收入或消耗一定的资金而取得的利润额。反映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赚取利润的能力,它是企业最基本的盈利能力,是其他盈利能力的基础。关心公司盈利能力的各方信息使用者都非常重视生产经营业务盈利能力,因为它是衡量总资产报酬率、资本回报率的基础,也是同一行业中各个公司之间比较工作业绩和考察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

1.企业的规模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企业规模是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规模,它表明劳动力、生产资料和商品在企业内集中的程度,反映生产和经营能力的大小。一般来说凡是构成企业规模的要素都可作为划分企业规模的标准。目前划分企业规模的标准大致有:企业职工人数、企业的设备和厂房的实物数量,企业固定资产原值、销售额、利润额、原材料处理能力,以及用年产量和年产值表示的企业综合生产能力。

2.企业的产品结构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产品结构是指企业所经营生产经营的产品种类、规格、型号的构成及相互之间的质的联系和量的比例关系。产品结构的变动影响企业的全局,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就是围绕着产品展开的。

3.企业营销能力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营销能力仍然取决于企业根据其内部和外部环境所制定的营销策略。如果企业能以适当的产品、适当的价格,采用适当的分销渠道、适当的方式销售给尽可能多的买者,并使之较为满意,则企业的盈利能力就会随之增强。

4.资产盈利能力的影响

公司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具有一定的资产,资产的各种形态应有合理的配置,并有效运用。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也就是对资产不断运用的过程。公司在一定时期占用和耗费的资产越少,获得的利润越大,资产的获利能力越强,经济效益越好。只有公司的资产利润率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公司的发展才会处于有利地位。

(二)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质量因素

盈利既指企业会计报表中披露的收益数据,又指企业实际获得的收入和利得。企业的收益质量,是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大小和真假虚实而言的,也就是企业通过财务报告反映出来的经营业绩的可靠或可信程度。企业的盈利是人们根据会计准则及其他会计相关原则,在一定的会计期间内对企业经营成果的反应,因此它不仅受到企业本身财务状况及经营状况的影响,而且受到会计准则、企业的会计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具体如下:

1.会计政策的稳健性

会计政策指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由于收益是会计人员利用一系列的会计政策计算出来的,而同一类型的经济业务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具有一定的选择空间,因此利用不同的会计政策计算出来的收益就会产生差异。因此,会计政策的选择对收益的质量会产生影响。

2.企业现金的保障程度

在商业信用大量存在的情况下,首先收现能力便成为企业盈利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当期收入与现金流入同步,就说明收益质量较高;如果当期的收入是建立在应收账款大量增长的基础之上,则其质量不得不令人怀疑。一般认为,会计收益的现金保障性越强,其未来不确定性就越低,会计收益的质量也就越高。

3.盈利的持续性

持续性会计盈余是企业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的体现,对企业未来收益有较强的预测价值,而暂时性盈余和价格无关盈余没有持续性,因此对企业未来收益无预测价值。收益的持续性越强,收益质量就越高。

(三)企业盈利能力的非财务因素分析

企业的盈利能力虽能在当期的财务指标中得到反映,但企业的盈利潜力和未来的盈利能力就不能在企业当期的财务指标中得到反映,我们要借助一些非财务指标来反映企业的盈利潜力和未来的盈利能力,全面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

1.市场占有率

一个企业的盈利能力,是与其他企业比较而言的。企业的盈利能力高于还是低于行业的平均水平,决定于它的竞争地位的高低。竞争地位的优劣,取决于企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成本低、质量好的产品必然有广阔的市场。因此,市场占有率可以间接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

2.顾客满意度

顾客满意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产品以后,基于购买前对产品质量的预期而产生的对产品质量的评价。打造优秀的品牌离不开消费者对所购产品和服务的满意,顾客满意导致顾客忠诚,从而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最终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3.企业创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竞争,企业只有通过创新才能保持自身的竞争力,一个企业的盈利能力是靠不断创新来维持的。因此,在关键技术和成本改进方面的创新能力和适应技术变革的能力,是公司盈利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4.雇员培训

雇员培训,是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投资,它和企业的长期盈利相关联。提高雇员胜任工作的能力,是企业提高盈利能力的途径之一。所以不管是对新职工的上岗培训还是对原有职工的后续培训都是企业获得未来获得盈利的一种投入,包括财力、物力和人力。

三、企业盈利能力评价指标的选择

(一)企业盈利能力财务指标的设计与选取

1.销售毛利率

反映公司经营活动流转额的初始获利能力指标,可以用销售毛利率表示,即销售毛利与销售收入净额的比率。通过指标对此可以揭示公司在定价政策、成本控制等方面的优劣势和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实力。销售毛利率是毛利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

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

销售毛利率分析:销售毛利率,表示每一元销售收入扣除销售产品或商品成本后,有多少钱可以用于各项期间费用和形成盈利。

2.营业利润率

反映公司经营活动本身的获利能力指标,可以用营业利润率表示,即息税前利润与销售收入净额的比率。公司经营活动本身的获利能力来源于税前利润,同时,受公司资本结构不同的影响,即使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财务费用水平也有所差异。为了消除筹资决策对经营活动获利能力的影响,应将财务费用考虑在分子内。从另一角度理解,财务费用是公司在经营期内创造的分配给债权人的利润。

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其中,营业利润是指正常生产经营业务所带来的、未扣除利息和所得税前的利润。但在实务中,通常扣除利息,即直接用利润表上的“营业利润”数据。这一比率的意义在于恰当地分析企业经营过程的获利水平,这是最基本、最稳定的获利,以避免企业财务杠杆程度、投资损益和非常项目的影响。

3.税前利润率

税前利润率是利润总额与营业净收入的比率,又称销售利润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税前利润率=利润总额÷销售净收入×100%

营业利润是考核营业业务所获取利润的能力,税前利润率的分子在营业利润基础上加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分母一般为产品(商品)销售净收入。这个指标表示公司在一定时期每实现百元销售收入的最终获利水平,因为利润总额含有临时波动的营业外收支因素,是指标的变化不稳定,但对于短期投资者和债权人来讲,这个指标会对他们的投资收益产生直接影响。

4.总资产收益率

总资产收益率是利润总额和利息支出总额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用于衡量公司运用全部资产获利的能力。其计算公式如下:

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

其中,分子包括利息支出,是指计入财务费用的利息支出和计入固定资产原价的利息费用。

这一比率的意义在于:反映企业全部资产的获利水平,既包括经营获利,又包括投资获利。通过总资产收益率的趋势分析和同业比较分析,可更好地把握企业总资产的获利能力。

5.长期资本收益率

着重从长期、稳定的资本来源角度分析长期资本的获利能力。其计算公式如下:

长期资本收益率=收益总额/长期资本平均占用额×100%

其中,收益总额=息税前利润-短期利息,长期资本平均占用额则是期初、期末长期负债加所有者权益的平均数。

6.成本费用利润率

它反映了企业所得利润与花费的成本费用的配比关系。这个比率越高,说明企业为获取利润花费的成本费用越少,它是从投入产出的角度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所以我们选取这个指标来说明企业资产的盈利能力。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成本费用总额=主营业务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为取得利润而付出的代价越小,成本费用控制得越好,盈利能力越强。

7.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的净利润同平均所有者权益的比率。净资产收益率充分体现了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自有资本获取净收益的能力,突出反映了投资与报酬的关系。计算公式如下: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所有者权益×100%

其中,净利润是指税后净利。平均所有者权益是企业年初所有者权益同年末所有者权益的平均数,平均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年初数+所有者权益年末数)/2。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这一比率的意义在于反映了企业为所有者总权益赚取利润的能力。

8.资本保值增值率

资本保值增值率指标表达了企业资本即所有者权益的保全和积累增加比率,反映的是企业规模扩大和实力增长的情况。资本增值就是“本钱”增大。用以反映投资者投入企业资本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由于所有者权益总额归投资者所有,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等于期初所有者权益总额,资本保值增值率等于100%,表示资本保值。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大于期初所有者权益总额,资本保值增值率大于100%,表示资本增值。计算公式如下:

资本保值增值率=扣除客观因素后的年末所有者权益总额/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一般认为,资本保值增值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本保全状况越好,所有者权益增长越快,债权人的债务越有保障,该指标通常应大于100%。

9.普通股每股收益

普通股每股收益主要是用来衡量股份公司普通股股票的价值,每股盈利越高,获利能力越强,普通股股价就越有上升的余地。计算的公式如下:

(普通股每股收益净利润-优先股股利)/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100%

之所以扣除优先股股利,是因为它归属于优先股且优先于普通股。“发行在外”的含义是:要扣除库藏股,分母之所以要取加权平均值,是因为分子(利润)是“全年”实现的;而分母(股数)则在年内可能变化,如因新股发行而增加。

(二)企业盈利能力的非财务指标设计与选取

1.市场占有率

市场占有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本企业某种产品在某一具体市场上的销售量或销售额,占同期该种产品在同一市场上的总销售量或总销售额的比重。其计算公式如下:

市场占有率=本企业某种产品在某市场的销售量或销售额/同期该种产品在市场上的总销售量或总销售额×100%

市场占有率表明了本企业产品在市场上占有的份额,反映了企业产品在市场竞争中所处的地位和具有的控制能力,与企业产品销售收益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正相关关系。

2.消费者满意度

消费者满意是指消费者对其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保持消费者的长期满意度有助于客户关系的建立,并最终提高企业的长期赢利能力。这是一个定性指标。

3.核心人才比率

指企业核心人才占全体员工数的比重。核心人才指企业的技术专家、研究开发人员等。该指标越大,反映企业拥有的核心人才越多,企业对核心能力的培育能力越强。计算公式如下:

核心人才比率=核心人才人数/企业职工总人数×100%

4.研究开发经费比率

是研究开发经费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率。该比率是评价企业能否保持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只有保证较大力度研发经费的投入,才能获得新的科技成果,企业才能不断保持并提高盈利能力。计算公式如下:

研究开发经费比率=当期研究开发费用/企业销售收入总额×100%

5.研究开发费用增长率

是企业进行研究开发费用增长状况,反映了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只有在不断的技术创新中,企业才能获得持续的盈利能力。计算公式如下:

研究开发费用增长率=当期研究开发费用/上期研究开发费用×100%

6.新产品销售率

是新产品销售收入占销售收入的比率,它反映了企业厂新产品的经济效益,在企业经济效益中所占的比重。在一定层面反映了企业的创新所带来的盈利。计算公式如下:

新产品销售率=新产品销售收入/全部销售收入×100%

参考文献:

[1]董志明.关于企业盈利能力指标的评价指标的改进.财会月刊,2008.12:102-103.

[2]贾淑蓉.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研究.重庆商学院学报,2006.4:84-85.

[3]陈选娟,李晓明.股份公司财务报告理解与分析.企业管理出版社,2007:121-122.

[4]吴正大,宋美光.财务分析技巧训练.中国审计出版社,2008:63-65.

[5]张荣兰.浅析企业盈利能力与偿债能力.山东经济,2007.01:91-92.

企业盈利能力的作用篇4

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载体,推动了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对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些企业的盈利能力如何,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我国企业的总体发展状况及我国未来经济增长潜力。因此,高技术企业的盈利能力问题,逐渐引起政府和广大投资者的关注。同时国内外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盈利能力评价的相关研究日益增多,对盈利能力的评价已成为管理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但如何建立符合高新技术企业特点的盈利能力综合评价体系,仍然没有统一的定论。本文在参考国内外盈利能力评价的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高新科技企业的特点,研究与其相关的盈利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二、高新技术企业盈利能力指标体系构建依据

(一)盈利能力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具体表现在:

(1)科学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科学性原则的主要体现。指标体系的建立要能够在基本的概念和逻辑结构上严谨、合理,并符合企业的实际。慎重考虑指标遴选,评价体系中的指标都有明确的内涵和科学的解释,力求全面、客观、准确的描述高新技术企业的盈利实际状况。

(2)系统优化性。高新技术企业技术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综合系统,对总指标进行层层分解,形成树状结构的指标体系。在指标数量的选择上,尽量以较少的指标较全面系统的反映评价对象的内容,避免指标体系过于庞杂。通过各项指标之间的有机联系方式,使体系的各个要素及其结构都能满足系统优化要求。

(3)可操作性。可操作性是指各项指标数据可得性以及指标体系本身的可行性。要尽可能地利用量化指标和现有的统计数据,保证数据易于获取,便于实际操作;指标体系在设计时概念要清晰,在基本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全面性的前提下,简单、实用、可重复验证。

(4)目标导向性。建立企业盈利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在于引导被评高新技术企业能比较客观地了解和把握本产业的特色、优势、劣势,鼓励被评企业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向正确的方向和目标发展。通过对企业盈利能力的评价能客观反映企业存在的问题,加强对企业的控制,以此体现并发挥企业评价工作对企业发展的导向功能。

(二)盈利能力指标体系建立思路 要综合地评价高新技术企业的盈利能力,就必须先对高新技术企业有清晰的了解。高新技术企业是以科技创新为依托,生产科技创新型产品,提供科技创新型劳务的企业。属于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与传统企业相比较它具有如下特点:

(1)高新技术企业多半是先有研究成果,而后再建立企业以实现技术的商品化,其产品主要依赖技术创新来获取市场竞争力,这使高新技术企业为技术创新工作投入的资金与人力增大。

(2)高成长性是高新技术企业的一个重要的特点。相对于传统企业而言,高新技术企业凭借其产品的功能、性质、质量、成本等方面的竞争优势迅速占领市场,从而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进而在短短的几年内由原来的小公司而快速成长为组织和管理日趋完善的大公司。

(3)高新技术企业的经营风险高。从风险来源看主要有市场、技术、资金等类型的风险,主要包括技术研发风险、资金管理风险、市场推广风险等。与传统企业相比,高新技术企业面临新市场,采用新技术,由“创新”导致的“不确定性”使企业整体运作风险高于传统行业。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高技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机遇与挑战并存。它们以不断的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创造利润与发展的源泉,这使得高科技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行业进入壁垒较高,高新产品一旦为消费者接受,将迅速占领市场,并促进公司在其相关领域得到发展。然而企业也不可避免地面临很多不确定性的因素,这对企业的盈利是巨大的挑战,不容忽视。同时,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外部环境。比如政府的行为,金融机构能否给予支持,对企业的盈利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评价一个高新企业盈利能力时,可以从企业外部和内部支持两方面来分析。

三、高新技术企业盈利能力指标体系设计

必须从实践运用的角度对以往理论上盈利能力的指标进行调整和优化,要考虑到指标的可操作性、可比性以及数据可采集性,使之能够应用于实证研究。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市场中的特殊载体,也具有一般企业盈利的基本财务特性,因此,本文从基本财务指标着手,再结合高新技术企业的特性,深入分析其他对企业盈利能力有重大影响的指标。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

(一)基本财务指标 从国内外学者对盈利能力财务指标的研究来看,主要是对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销售毛利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资本保值增值率等方面来分析。它们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分析企业的盈利状状况。总资产报酬率主要反映了公司管理者运营全部资产获取利润的能力和效率,以及所有资本(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的回报情况;净资产收益率则从企业自有资本及其积累角度评价获取报酬水平;销售毛利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反映了商品经营的状况;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是上市公司盈利的基本指标;资本保值增值率又从谨慎和稳健的角度体现了对股东权益的保护。这些指标综合性较强,不受行业的限制,是不可缺少的基本指标。

(二)资源投入指标 根据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可以看出企业投入主要包括研发人才投入与研发资金投入。

(1)研发资金投入。高科技产品强调知识与技术的含量,对资源依赖较小,相对地其研发成本就极为庞大。要想保持公司稳定的盈利,就必须对研发进行大量的投入。主要指标设有:

一是企业研发经费比重。指企业研究开发经费支出额占销售额的比重。其中企业研究开发经费支出是指统计年度内各执行单位实际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支出,该指标体现了企业对研发活动的支持程度。指标值越高表明企业的资金实力比较雄厚,对研发的支持度越高,也间接表明了企业依赖研发创利的程度越高。

二是企业人均研发经费比重。人均研发经费支出指研究开发经费按企业研究开发人员人均分配数。各个行业中企业规模和研发人员的多少不尽相同,其开发经费占销售额的比重和开发经费总额也有会差异,但人均研发经费投入水平,是一个硬指标。它反映了企业研发资金与科技人才相匹配的状况,采用这一指标便于对不同规模的企业开发投人水平进行比较。

(2)研发人员的投入。人才是高新技术企业投入要素中最具有能动性的要素,企业进行创新发展活动就是要充分利用人力资源,衡量高新技术企业人才投入水平的指标有:

一是企业研发人员比重。指从事研发专职人员总数占职工总数比例。一切科研活动都应当是通过科技活动人员的工作实践进行的,而R&D人员是科技活动人员中最直接参与科研创新的人员,在职工总数中占的比重越大,说明创新人力资源的保有程度和投入程度越高,公司创利的空间相对较高。

二是企业研发人员增长率。本年研发人员增长量与上年研发人员的对比,是动态指标,反映了企业人力资源的增长速度,体现了企业为保持稳定发展对人才投入的能动意愿及发展潜力。

(三)组织管理指标 具有良好有效组织管理水平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盈利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从企业的组织结构与模式、信息管理水平、以及激励机制三方面来考察。

(1)企业设置比较合理的管理链条和管理半径,便于企业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通过对资源的合理配置来提升整个企业的盈利能力。因此,组织结构与模式这一指标体现了企业在经营管理上对获利所作的贡献。

(2)激励机制,高新技术企业具有不断创新,依赖最新科学技术成就的特点,这种特点将直接影响高新技术企业的激励机制。研发人员年人均收入比重从薪酬角度对公司研发人员实行激励,它反映了企业为获得较高经营效益所采用的物质激励方式, 计算公式=研发人员年人均收入/企业年人均收入。

(四)创新产出能力指标 企业能否获利重要的一点在于企业能否把投入转化为产出,因此,在对高新技术企业盈利能力的评价时,创新产出能力指标非常重要。主要表现在:

(1)企业专利授权数。研究与开发的重要成果是专利,当发明者或创造者向专利审查机构申请专利时,这往往是创新能力的具体体现和创新经济价值的潜在标志,它很好地反映了企业的技术能力和活力,在一定程度上,成功地实施了商业化并发挥显著经济效益。

(2)无形资产利润率。计算公式为:无形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无形资产×100%。其中:净利润特指企业对投资者分红前的息税后利润,平均无形资产指的是当期无形资产年初数与年末数的平均值。无形资产是高新技术企业的智力资本、创新资产,是高新技术企业获利的主要来源之一,在成熟期阶段的高新技术企业中更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相对于传统企业应更加关注。通过在不同企业对该指标的计算和对比,可以比较出其在同行业的获利能力及与同类企业水平上的差异。该指标值越高,表明企业凭借智力资本获取利润的能力越强、企业创新产品的价值越高。

(3)高新技术产品销售率。产品是决定高新技术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因素,既是企业自主创新成果转化能力的体现,又是企业研发技术的经济价值的体现。反映了企业自主创新价值实现的强度以及企业在盈利方面对于新产品依赖的程度。

(五)风险性指标 传统企业由于其技术、设备、工艺、生产相对成熟,因而市场较稳定,风险较小,而高新技术企业所面临的风险相对较高,从风险的类型来看,主要体现在技术、财务、市场、国家政策等方面。这些风险如果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对企业将来的可持续盈利能力和增长潜力将是巨大的保障。因此,我们以行业增长比率、净利润现金保证比率、主营业务收入现金回收率三个方面作为其二层指标。

(1)行业增长比率。是指行业增长率与GDP 增长率之比。这类数据通过国家统计和预测数据获得。高新技术企业往往具有领跑优势,其主要的竞争威胁来自替代产品或替代技术,因此行业发展前景在高科技公司的盈利能力评价中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

(2)净利润现金保证比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净现金流量与平均净资产之间的比率关系。该指标从现金流的角度盈利的安全性,它可以直接用于分析和评价企业的经营状况,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比例越高,企业通过自身经营实现的现金能力就越强,利润的稳定性也就越强,利润质量就越好。

(3)主营业务收入现金回收率。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该指标值越高表明企业销售款的回收速度越快,企业实现利润的质量越高。同时还反映了企业应收账款的高效率管理和较低的坏账损失风险。

(六)成长性指标 国内研究企业成长性的课题很多,综合起来,指标的选取主要反映在财务和经营成果的增长。如总资产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主营利润增长率等。

(1)总资产增长率。是企业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同年初资产总额的比率,反映企业本期资产规模的增长情况。总资产增长率越高,表明企业一定时期内资产经营规模扩张的速度越快。

(2)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增加量与上期主营业务收入比值。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可以用来衡量公司的产品生命周期,判断公司发展所处的阶段。一般的说,如果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超过10%,说明公司产品处于成长期,将继续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属于成长型公司。

(3)成长流量比。国外学者麦克·墨菲,在《高科技选股策略》中提出“成长流量比”这一概念,通过对30家一直到2010年都将保持高成长的高科技企业进行了研究,发现在科技公司价值评价中研发费用占据首要地位,因为高科技企业主要依靠智力劳动,有时候无形资产比有形资产还值钱。他提出,一家高科技股,除了每股收益外,还必须计算每股研发费用,把每股收益加上每股研发费用,就是公司的“成长流量”。用股价除以“成长流量”就是“成长流量比”。 一般上市公司是以市盈率来衡量其股价高低的,高科技企业则应按“成长流量比”来衡量其投资价值。因为每股收益是过去已经拿到的利润,每股研发费用才是未来可能实现的利润。因此,该指标在体现高新技术企业盈利的成长方面发挥很重要的作用。

(七)环境因素 这一部分主要反映企业外部因素对企业竞争力的支持度。据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将之划分为:

(1)金融机构贷款占研发费用比重。金融机构对于科技的贷款与科技经费总额的比值。体现了一个国家金融部门重视科技创新、对科技创新资金支持的程度。

(2)与供应方的合作关系。反映外部环境对企业在原材料方面的支持这也是企业生产必不可少的。与供应方的台作关系决定着企业是否能获得长期稳定、有效、低成本的原料资源。

(3)政府资金占研发费用比重。政府对于科技的拨款与科技经费总额的比值。体现政府的行为对企业科研创新的支持程度,也是对企业盈利的重要贡献,在我国是一个很重要的外部环境因素。

四、结论

高新技术企业盈利能力指标体系的建立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在实际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很多,也很难解决。例如,如何根据从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中去挖掘出对盈利能力有重要影响的指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些指标在理论上可行,但在实际操作上却很难;有些指标可能无法用于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企业之间的比较;还有一些指标,特别是定性描述的指标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缺乏一个公认、客观的测度标准;另外不同指标之间所反映的内容还会存在相互的重叠,因此,在选择企业盈利能力测度指标时,本文以基本的财务指标为立足点寻找有效衡量盈利能力的相关指标,建立了一套有独特风格和特点的指标集。为决策者和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高新技术企业盈利能力以及用实证的方法分析盈利能力提供了一些参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麦克·墨菲:《高科技选股策略》,财讯出版社1999年版。

[2]陈劲、陈钰芬:《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年第3期。

[3]江燕:《企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第13期。

企业盈利能力的作用篇5

关键词:五金刀剪企业 盈利能力 实证研究

一、研究背景

(一)广东省阳江市五金刀剪企业概述

2013年,广东阳江全市五金刀剪产业产值430亿元,刀剪产业生产总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70%,出口量约占全国的85%。阳江市现有五金刀剪企业1500多家,主营业务收入超过两千万元的规模以上企业有2000多家,有17家企业入选中国刀剪企业30强,产品达3600多种,吸引从业人员约30多万人,市场覆盖国内各省份和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阳江市五金刀剪行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件,广东省名牌产品49个,广东省著名商标47件,专利申请量12258件,专利授权量9023件。

阳江五金刀剪业已入选中国百佳产业集群,阳江先后被国家和省认定为中国刀剪产业基地和广东省火炬计划五金刀剪特色产业基地、广东省五金刀剪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阳东县东城镇成为广东省五金刀具制品专业镇、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阳江市先后被授予中国菜刀中心、中国剪刀中心、中国小刀中心、中国陶瓷刀中心、中国水果刀中心、中国果蔬刨中心、中国刀剪机械制造中心、中国五金美容化妆工具中心、中国脚轮中心、中国脚手架中心等国字号招牌[1]。

(二)盈利能力已成为阳江五金刀剪企业的重要瓶颈

从数量、规模、产值等多项指标看,阳江五金刀剪企业在国内首屈一指,但随着几年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盈利能力这一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正成为阳江市五金刀剪企业的瓶颈之一。从2014年1月至2014年9月笔者组织对100家阳江市五金刀剪企业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看(详情见表1),100家五金刀剪企业平均注册资本为323.98万元、平均总资产为1176.31万元、平均销售总额为1663.76万元、平均净利润为213.22万元、净利润率18.12%。综合来看,阳江市五金刀剪企业存在着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偏少、中小企业居多、产业集中度低、利润率低等特点。近年来,企业在销售总额难以大幅突破的情况下,五金刀剪从业者工资水平逐年提高,原材料价格逐年上涨,国外市场逐年萎缩,阳江五金刀剪企业受到了较为明显的冲击,企业利润空间一步步压缩,企业盈利能力逐渐减弱。

(三)相关研究综述

企业盈利能力,即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也被称为资本增值能力,盈利能力是企业管理能力、生产能力、营销能力的综合体现,是体现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核心指标。Melnnes在1971年对美国30家大型跨国企业进行分析,发现最常用的盈利能力指标是投资报酬率[2]。获得一定的利润是企业家进行经营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企业持续经营的基本前提,因此,企业经营者、股东、员工都会关心企业的盈利能力。多位学者的研究表明营业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指标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于华在2007年提出了多元统计方法在企业盈利能力评价中的应用,顾吉宇等2011年针对企业盈利能力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3]。这些研究成果为本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截止2013年年底,还未发现有针对阳江五金刀剪产业盈利能力研究的文献,因此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开拓性和创新性。

基于阳江市五金刀剪企业解决经营瓶颈的现实需求,针对全国五金刀剪之都的五金刀剪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实证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以期厘清五金刀剪企业盈利能力影响因素,为五金刀剪企业提升盈利能力提供理论指导。

二、理论假设

影响五金刀剪企业盈利能力的因素众多,结合前人对企业盈利能力因素研究基础之上,结合五金刀剪企业的特点,本研究初步认为影响五金刀剪企业盈利的因素如下:

(一)总资产

资产是企业过去的交易和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控制和掌握的、将来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随着近年五金刀剪企业的生产与经营成本的增加,雄厚的资本实力是买进先进设备、聘请优秀员工、产品技术研发、市场开拓的基本保障。这里假设总资产规模与五金刀剪企业盈利能力正相关。

(二)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是反应企业资产结构的合理程度的重要指标,资产负债率若低于企业借款利息,企业盈利能力将极大削弱,甚至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4]。这里假设资产负债率越高与五金刀剪企业盈利能力负相关。

(三)利润率

利润率是一定时间内的利润与同期平均资产占用额的比值,是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5]。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盈利能力越强。这里假设利润率与五金刀剪企业的盈利能力正相关。

(四)企业规模

企业规模反应了企业生产和经营能力的大小。企业人员少,生产规模小,开销也小;企业人员多,生产规模大,开销也大。因此,这里假设企业规模与盈利能力之间无直接关系。

(五)企业经营历史

企业经营历史越久,说明企业经验丰富,文化积淀深,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往往越高,越容易被消费者信任。因此,这里假设企业经营历史与五金刀剪企业盈利能力正相关。

(六)企业决策者管理水平

阳江市五金刀剪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体,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年产值过亿元企业屈指可数,绝大部分企业均是家族企业,因此最高决策者水平对企业的盈利能力有重要影响。一般来讲,最高决策者从事五金刀剪行业年限和受教育程度是影响五金刀剪企业最高决策者水平的两大关键因素。在此我们假设最高决策者年龄与五金刀剪企业盈利能力正相关,受教育程度与五金刀剪企业盈利能力负相关。

(七)电商化水平

电子商务近年来发展迅猛,对传统产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五金刀剪产业也不例外,网上采购原材料、网上销售等在五金刀剪企业中应用广泛,电商化有助于扩大市场的同时降低企业生产和营销成本。在此我们假设企业电商交易额与五金刀剪企业盈利能力正相关。

三、问卷调查与结果

(一)问卷设计

根据本研究的要求,采取选择题和填空题相结合的方法设计调查问卷。根据上文对五金刀剪企业盈利能力影响因素的理论假设,调查问卷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8个方面:总资产规模;资产负债率;利润率;企业规模;企业经营历史;决策者年龄;决策者受教育程度;电商化水平。

(二)调查方法

本研究在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阳东县、阳西县、阳春市等4个区县随机抽取100个五金刀剪企业开展问卷调查,为了保证调查质量,在进行问卷调查的同时也对相关企业进行了实地访谈。调查时间2014年1月至2014年9月,2012年和2013年数据是本次调查的主要数据。调查活动由课题组主导,阳江职业技术学院的电子商务专业和市场营销专业20名学生利用假期和周末开展调查,同时课题组还对五金刀剪企业领导和员工进行了访谈。本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最终得到有效问卷93份,有效回收率为93%。

(三)调查结果

调研结束后,课题组运用SPSS19.0等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得到93家有效五金刀剪企业样本数据分析结果见表2。企业利润水平平均值为213.22万元,利润率均值为18.12%,说明阳江市五金刀剪企业盈利水平偏弱。其他变量分析如下:总资产规模均值为1176.32万元,偏度和峰度大于0表明正态分布图尖峰,长尾在右边;资产负债率均为为31.87%,偏度为-0.233,说明左偏态分布,风度为2.268,说明正态分布较平缓;企业规模均值为员工数43.93人,偏度为1.38,峰度为1.61,说明数据分布图右偏而且正态分布图尖峰;经营历史均值为16.16年,峰度和偏度都是正数说明正态分布图尖峰;决策者年龄均值为40.23岁,偏度为负数,峰度值8.86,说明数据分布图右偏、正态分布平缓;决策者受教育程度均值为12.17年,偏度、峰度均大于0,说明其为右偏泰分布、正态分布图尖峰;电商交易额均值为113.68万元,偏度为正,峰度值6.13,说明数据分布图右偏、正态分布平缓。

四、实证分析

本研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估计方法是最小二乘法。

(一)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构建

根据本研究在前文的理论假设,现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将各种影响因素统一考虑,全面反映各种因素对五金刀剪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计量经济模型如下:

Y=F(X1,X2,X3,X4,X5,X6,X7,X8)

在此模型中,Y为利润水平(2013年度利润);X1是总资产;X2是资产负债率;X3是利润率;X4是企业规模;X5是企业经营历史;X6是决策者年龄;X7是决策者受教育程度;X8是电商化水平。现假设原始回归模型如下:

Y=α0+α1 X1+α2 X2+α3 X3+α4 X4

+α5 X5+α6 X6+α7 X7+α8 X8 +ε

其中α0、α1、α2、α3、α4、α5、α6、α7、α8为回归系数,ε为误差。

(二)回归结果分析

根据93个有效样本的数据,运用SPSS19.0软件对回归模型进行估计,估计方法是最小二乘法,估计结果如表3所示。

根据实证模型回归分析结果,现将五金刀剪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总结如下:

1、五金刀剪企业最高决策者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对企业盈利能力影响非常显著。根据多元线性回归结果,“X7决策者受教育程度”变量在1%水平上显著,而且系数为正,这说明若五金刀剪企业最高决策者受教育水平越高,则企业盈利能力越强,这个结果与前文假设一致。

2、五金刀剪企业电商化水平对企业盈利能力有重要影响。根据多元线性回归结果,“X8电商化水平”变量在5%水平上显著,变量系数为正,这说明五金刀剪企业的电商化程度越高,五金刀剪企业盈利能力越强。

3、五金刀剪企业总资产对企业盈利能力有较大影响。根据多元线性回归结果,“X1总资产”变量在5%水平上显著,变量系数为正,这说明五金刀剪企业的总资产越大,五金刀剪企业盈利能力越强。

4、五金刀剪企业经营历史对企业盈利能力有较大影响。根据多元线性回归结果,“X5企业经营历史”变量在10%水平上显著,变量系数为正,这说明五金刀剪企业的历史越长,五金刀剪企业盈利能力越强。

5、其他变量。根据回归结果,前文假设的X2资产负债率、X3利润率、X6决策者年龄等四个变量与五金刀剪企业盈利能力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五、结论与建议

根据前文的实证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五金刀剪企业的盈利能力受到最高决策者教育程度、企业电商化水平、总资产、经营历史四个因素的显著影响。结合阳江市五金刀剪企业的现状以及转型升级的需要,提高广东省阳江市五金刀剪企业盈利能力的对策建议如下:

(一)加强五金刀剪企业决策者教育培训工作

根据前文调查结果, 阳江市五金刀剪企业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12.17年,也就是平均水平仅为高中水平,企业决策者教育水平明显偏低,务必加强五金刀剪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现建议如下:一是做好现有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企业要和高等院校合作培养高层管理人员,如选派高层管理人员赴高校进行进修培训、邀请专业领域专家教授到企业讲学;二是行业内企业家利用商会、行业协会等平台共同交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三是加强接班人培养,阳江大多五金刀剪企业是家族企业,企业主可选派子女赴境内外高水平大学学习,全面提升接班人素质和水平。

(二)提高五金刀剪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水平

阳江市五金刀剪企业要善于运用电子商务手段开展经营,一是要做好信息化工作,为开展电子商务奠定基础;二是利用电子商务进行网上采购原材料、网上寻找工厂加工、网上协作开发产品等形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三是可以利用阿里巴巴、淘宝、速卖通等较成熟电商平台销售产品,实现“前店后厂”,降低销售成本,拓展市场空间,更快更迅速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企业竞争力。

(三)提高资产运营水平

一是五金刀剪企业必须充分利用现有资产,降低资产的占用,加速资产的流动与周转,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从而提高单位资产的获利能力,实现企业的效益提升;二是针对阳江五金刀剪企业没有一家上市公司的窘境,有一定实力的五金刀剪企业必须加强资本运作,积极谋求上市,运用社会资本扩大企业资产,推动企业发展。

(四)注重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软实力,也是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企业文化主要包括企业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管理理论、群体意识等。阳江五金刀剪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许多企业有着很深的历史文化渊源,也有着独特的刀剪文化,阳江五金刀剪企业应从建立现代企业发展的实际出发,树立科学发展观,讲究经营之道,培养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优化企业内外环境,全力打造具有自身特制的企业文化,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动力和保证。

参考文献:

[1]冷建飞.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盈利性的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7

[2]于华.多元统计方法在企业盈利能力评价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07(11)

[3]金碚,李钢.中国企业盈利能力与竞争力[J]. 中国工业经济, 2007(11)

[4]迈克尔波特. 竞争优势[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6)

[5]古扎拉蒂,波特.计量经济学基础(第五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6)

企业盈利能力的作用篇6

关键词:盈利能力分析 指标 业绩 比率 影响因素

一、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概述

投资人之所以创办企业;企业之所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目的都是为了获取经营收益。而经营收益的一个衡量指标便是盈利能力。盈利能力分析也成为利益相关者用于了解企业利润情况的一种工具。借助于盈利能力分析,参考盈利能力的相关指标数值,相关者还能及时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使其在分析的基础上做出准确的决策。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获取利润的能力,通常也可被称之为“资金增值能力”。通常,企业的盈利能力可通过利润率来判断,即企业的利润率越高,可认为该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反之依然。不过,企业的盈利能力大小并不是一个绝对概念,其最终数值是相对于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投入的资源和一定时期内的收益大小。盈利能力分析则是相关者利用一定的方法对企业的获利能力所作出的判断。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通常包含两部分,即在一定会计期间内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盈利能力分析;较长时期内企业稳定获取盈利能力的分析。

二、企业盈利能力所涉及的主要指标

(一)企业经营获利能力所涉及的指标

经营获利能力指标是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中的重点分析指标。主要包括四个比率,即销售毛利率销售利润率销售净利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详见表2-1。

表2-1企业经营获利能力指标

[四大指标\&含义及说明\&公式\&1、销售毛利率\&一定时期内企业的销售毛利与营业收入的比值;

标准值通常为0.15,比率越大,说明企业经营业务的成本较低,获利能力较强;反之相反。\&销售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收入)*100%;

销售毛利=销售收入-销售成本;\&2、销售利润率\&一定时期内企业的销售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值;

该指标>0,反映企业经营业务的获利能力。\&销售利润率=利润总额/销售收入*100%;

销售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成本-期间费用;\&3、销售净利率\&一定时期内企业的净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值;

标准值通常为0.1,该指标通常作为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一项重点指标。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强。\&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4、成本费用利润率\&一定时期内企业的成本费用数值与营业收入的比值;一般用以反映企业经营耗费与收益之间的关系。\&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二)企业投资收益能力所涉及的指标

企业投资收益能力所涉及的指标通常有三个,即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净利率。详见表2-2。

表2-2 企业投资收益能力指标

[三大指标\&含义及说明\&公式\&1、净资产收益率(权益净利率)\&一定时期内企业的净利润与平均净资产的比率;

标准值通常为0.08,是评价企业投资收益能力的核心指标;

比率越高,说明企业获利能力越强。\&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2]*100%\&2、总资产报酬率\&一定时期内企业的息税前利润总额与平均资产的比率;

该指标主要用来衡量企业利用资产获取利润的能力;

比率越高,说明企业投入产出的水平较好。\&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费用)/资产平均余额*100%\&3、总资产净利率\&一定时期内企业的净利润与平均资产的比率;

该指标用来衡量企业利用资产获取净利润的能力,可以揭示公司的获利能力和资产周转速度。\&总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总资产*100%

=(净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收入/平均总资产)=营业净利润*总资产周转率\&]

(三)企业资本保值增值能力所涉及的指标

企业资本保值增值能力所涉及的指标主要是指资本保值增值率。详见表2-3

表2-3 企业资本保值增值能力指标

[指标\&含义及说明\&公式\&资本保值增值率\&企业会计期末所有者权益减除客观增减因素的影响后的余额与期初所有者权益的比率\&资本保值增值率=(扣除客观因素后的年末所有者权益/年初所有者权益)*100%\&]

该指标反映了企业投资者的投入资本的保值与增值能力。比率越高,说明所有者投入资本的保全状况越好,债务人债务越有保障,所有者权益的增长也就越快。倘若比率

三、企业盈利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企业的盈利能力受多种影响因素的制约,所以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是一种综合性指标,它包含着企业的产品销售能力指标、应收账款周转能力指标、资产管理能力指标、风险控制指标和成本控制指标。现对这些因素指标进行逐一分析,系统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

(一)产品销售能力指标

营业利润是每家企业一直在追逐的,它是从营业收入中剥离出来的。企业的销售能力是企业维持经营发展、谋求扩大再生产的根本因素,所以,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应注重对于企业的产品销售能力、对市场的掌控能力的具体分析。

(二)应收账款周转能力指标

应收账款在现代经济市场环境下发生较为频繁,合理使用应收应付账款其实是企业融资能力的一种体现,企业对商业信用的使用早已成为现代企业购销行为的主要方式。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是企业销售能力的一个反映方面,应收账款金额越大,企业赊销额度越大,企业的资金流受到的限制也越大。企业应收账款周转速度越快,说明企业的销售额流动性越强,盈利能力也就越强。相反的,应收账款周转缓慢,甚至发生坏账,盈利能力也就会下降。

(三)资产管理能力指标

资产是企业可以准确计量的,能够使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资源。企业的资产结构的合理度、产业规模的大小、资产利用率的高低都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盈利能力。所以,企业应重视对于资产的管理,避免不必要的资产闲置,合理控制资产结构,最终实现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目的。

(四)风险控制指标

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风险,没有合理的风险控制必定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给企业的经营带来不良的后果。因此,企业应制定合理的风险控制体系,建立风险控制分析小组,制定合理的风险应急预案,在企业遭受风险时,将损失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五)成本费用控制指标

成本费用是企业收入的减项,与利润的大小有着较为直接的关系。企业提高成本费用的控制能力,是企业扩大营业利润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企业应通过制定预算管理、部门(项目)成本责任制等手段,有效控制成本费用的支出,有效保证企业利润目标的达成。

四、针对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若干建议

盈利能力只是企业众能力中的一种。企业若要充分提高其盈利能力,还应从企业全局予以整体把握,具体措施主要涉及以下四步。

第一步,企业首先应加快总资产周转率,提高其整体营运能力。企业在运营中应实时分析其资产结构,通过分析寻找那些与企业的经营时期、经营性质等不相适应的资产结构,及时调整该部分资产结构的所占比例。以充分保证资产具有充足的流动性、资产结构在当前时期的合理性。对问题资产的处理要及时,减少资产浪费,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与利用程度。

第二步,企业应进一步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资产负债率,统筹发展,对各类因素全面考虑、充分把握。当企业进行资本决策时,除了要考虑资产负债率之外,还应对预期利润与潜在风险因素等进行充分估计,并在此基础上权衡利害得失,以做出准确的决策。此外,企业还应重视并强化资金管理,积极拓展融资渠道,挖潜绩效、开源节流、降低当期费用,目的是获取充足的现金流,以便于企业提高盈利能力。

第三步,企业还应重视对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控制,并适当降低股权集中度。此点主要适用于上市和拟上市企业。“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并不利于该类企业筹集资金,原因是其他投资者的利益可能会因为股权结构的失衡而受到损害。因此,企业应在运营中适当限制第一大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只有照顾到所有投资者的利益,方能为企业筹措更可能多的资金,并进一步企业的盈利能力。

第四步,企业应注意提高其生产经营与资本投资收益的盈利能力。其中,生产经营更是企业盈利的主要来源。因此,企业应在运营中集中精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生产力与获利能力。

参考文献:

[1]杨丽.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J].时代金融. 2011(15)

[2]周晓燕. 对现行盈利能力评价指标的浅析[J].商场现代化. 2011(01)

[3]. 企业获利能力分析指标浅析[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 2009(09)

[4]张忠芳.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以西山煤电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 2010(02)

[5]张煜. 浅析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指标[J].商业经济. 2013(01)

企业盈利能力的作用篇7

一、公益创业的产生和发展

概括而言,“公益创业”指个人在社会使命的激发下,在非盈利领域援用商务领域的专业作风,追求创新、效率和社会效果,在争取慈善资金的竞争中独树一帜,将公益事业办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有竞争力的实体[1]。“公益创业”的出现标志着一个社会朝着公民社会方向的重要演变,说明社会在再分配和公民在社会改进中的角色方面出现了体制性的变革。公益创业这个词被公认是由阿苏迦基金会的创始人追顿提出的,而在狄兹1988年发表了“公益企业家的含义”的文章后才首次对这个词进行了定义。由此可以看出,即使在欧美国家,这个词也是最近才出现的,针对它的一系列定义、规定都处在未发展完善的阶段。

(一)“公益创业”在美国诞生的背景

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大变革的背景下,美国政府对社会福利事业的资助大为削减,与此同时,又通过税收优惠的政策,鼓励私人捐助非盈利组织。而大量的私人捐助大大丰富了美国公益基金的数额,并由此催生了大量的非盈利组织的成立。随着时代的发展,公益组织的增筑幅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同期公益基金的增长幅度,对资金需求的竞争由此产生。非盈利组织需要“借用商界专业化操作和市场运作的技术来提高自身的效率,更好地进行公益服务”,公益创业的概念营运而生。从此,创业不再是盈利企业的专利,非盈利企业也逐渐走向市场化、竞争化的道路。

值得注意的是,公益创业不仅仅是创业,不仅仅是公益,也不仅仅是公益和创业的相加,而应该是两者的有机结合体。优秀的公益企业家们,不仅具有企业家特质,更负担着社会使命。公益创业要求一个组织既具有整合资源、把握机遇的能力,更要求其有值得人信赖的声誉和良好的道德基础。在一定程度上说,公益创业兼有公益和商业的特性,它的竞争和发展都和以往的纯商业企业有着相似却又不同的方式。

(二)公益创业在中国的借鉴和发展

美国的公益创业的发展主要是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充足的自由的公益资金;成立非营利组织的自由;非营利组织的监督和评测体系;掌握了一定管理技能的专业人士进入该领域。这些情况使得美国的公益创业的发展水到渠成,而中国相较于美国,这四个方面都有欠缺之处,这就给中国的公益创业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首先,中国的公益基金规模远没有美国庞大,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要求远远达不到社会的需要量。例如据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徐永光计算,中国和美国人均收入相差38倍,而人均慈善捐款相差了7300多倍。我国国内工商注册登记的企业超过1000万家,但有过捐赠记录的不超过10万家,99%的企业从来没有参与过捐赠。2002年,中国私人捐赠人均只有0.92元人民币,不到当年GDP的万分之一。而2003年美国人均私人捐款828.7美元[2]。其次,中国的非盈利组织的发展还很不成熟,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由于公益基金总量的缺乏也抑制了中国非盈利组织的扩大发展。另外,中国的独特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背景,使得非盈利组织产生与发展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相较于西方的非盈利组织监督和评测体系以及高度自由的非盈利组织体系,中国更需要开辟一条新型的发展道路。

在这种情况下,公益创业概念的提出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相较以往,非盈利组织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提到社会责任,企业想到的是高额的成本,而不是能带来附加的收益。而公益创业为此提出了一个良好的解决方案,公益组织与企业也许能通过公益创业这一新型模式找到适合的合作方式。公益创业理念在中国的推广,也许可以唤醒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并启发企业探索更切合实际地承担社会责任的路径。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中国的非盈组织也许能通过公益创业找到属于自己的繁荣期。近年来,知名的全国创业比赛“创青春”在其主体赛事里加入了公益创业赛,与创业计划赛、创业实践赛并称为三大创业赛,足可以见识到中国政府以及企业家对公益创业这一新型模式所寄予的厚望。

而与中国的公益创业相对的,是中国的非盈利组织尤其是民间非盈利组织力量的微小薄弱以及中国对非盈利组织的规章制度的缺乏和不完善。

二、我国公益创业发展预期

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中国已经到了必须正视和解决在快速的经济发展中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发展阶段了。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公益创业的发展刻不容缓,同时,也正在欣欣向荣的发展起来。对公益创业在我国的发展,大致有以下几个可能的方向。

(一)创业因素的融入促使公益事业更加高效

21世纪,创业已经成为发展社会生产,提高社会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已经成为社会政治、文化的不可缺少的部分。通过公益创业,公益活动的发生率将会被提高,公益组织成立的成本将会被降低,从而达到扩大公益组织数量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在公益事业中引入竞争机制,使那些公益创业组织不得不依靠商界专业化操作和市场运作的专业技术来提高自身的效率,更好地进行公益服务,在获得长期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3]。

(二)政府将发挥引导作用并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

为当今的国际经济背景下,中国的经济的转型迫在眉睫。中国经济的发展要从重视发展的速度变成重视发展的质量,要从重点发展经济总量到重点调整经济结构。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发展的地域不平衡问题,城乡不平衡问题,行业不平衡问题等各种发展中产生的问题,都将成为亟待解决并且必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难题和挑战也会给相应的行业、产业带来新的机遇,形成新的商机。而公益创业,可以巧妙地转化这些问题或者商机,将其变为可以既有商业价值,也能服务社会,承担社会责任的产品。从这个角度来说,公益创业任务艰巨,机遇良多,如果能好好利用和把握,公益创业的前景将是无穷的。而现阶段来说,我国的公益领域仍然缺少民间力量,不是以民间公益组织为主,而是以政府扶持的事业单位和政府性公益组织为主,这不是公益创业发展的沃土。公益组织的自由度不开放,将会使得中国的公益组织的发展得到抑制,公益创业也就无法发挥出其重要作用。

(三)公益创业将表现为多样化的公益活动

这种多样化,体现在公益创业目标的多样化,也体现在公益创业进入领域的多样化。另外,公益创业作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一部分,必定要与社会大环境相结合。也就是说,我国的公益创业,要体现中国特色,它的产生、发展都离不开中国的社会现实。它的目标、方式、特征都带有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特点。国外的发展模式固然可以学习借鉴,但要与我国的现实相结合,否则,则会将公益创业带入体制僵化的泥潭。例如,由于中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经济上也还属于发展中国家,因此中国的公益创业必将与基础产业、行业息息相关,要有生活必需性的特点,而不能一味求快求好。这是一个关系整个社会面貌的大工程。

(四)公益创业意识将逐渐深入人心

目前,企业、大众都仍然停留在公益即捐钱、捐物的概念上,公益创业仍然是一个很陌生的话题。就中国而言,所有的社会大变革都离不开民众的力量,而现代企业作为人的集合体,也是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因此,公益创业想要在中国成功推行,一定离不开对大众意识的引导和培养。没有公益创业的倾向,就不会有公益创业的活动产生。政府需要在这个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引导公益创业意识和倾向成为主流文化中的一部分,而企业可以加强这种倾向和意识,做好公益创业活动的表率,使得民众能够信任公益创业活动,重视它的效率作用、公平作用。

(五)公益创业离不开公益创业教育

由于公益创业是一种新生产物,公益创业需要更多的人摸索前进。因此,提高公益创业人群的知识水平和创业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过去的创业者有许多运气的因素,在中国市场未发展完善的时候,创业人也许只要眼光、机遇、资源就能成功。而现在的创业,尤其是公益创业,需要的不仅仅是这些,更需要专业的知识,果断的判断能力,商业企业的眼光。诸如此类,都离不开教育,缺少专业化的教育和历练,就无法成就长期有生命力的公益创业活动

三、什么是非盈利组织以及非盈利组织会计?

非营利组织是指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和社会组织,其经营目的主要在于谋求社会利益,而非经济利益。“非营利组织”一词由国外引进,通常可以分为政府性非盈利组织和民间性非盈利组织。本文所讨论的主要是民间非盈利组织,因为政府性的非盈利组织有其坚实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在发展和壮大上有其先天优势,通常和公益创业无关,因此不做重点探讨。且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民办医院、民办基金会等民间非盈利组织越来越多,焕发出新的活力。民间非盈利组织在内容上贴近于政府性非盈利组织,而在形式上却更贴近于商业企业,尤其是在公益创业产生之后,它可以适当从事一些盈利性活动,形成一定的经营收支。

非盈利组织会计,顾名思义,就是为非盈利组织所做的会计核算工作。它与各级政府部门的各种社会公共经济活动相比,特殊性主要体现资金来源的多样性,而非单一依靠国家财政。且民间非盈利组织的收入还主要来自于社会团体的捐赠。以2001年为例,全国教育经费中,家庭和学生个人缴纳的学杂费、非政府社会和个人教育投资占教育经费总量的45%,而公共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只占55%[4]。除此之外,民间非盈利组织还负有纳税义务,它的经营管理除会计核算方面的问题之外,还应当讲究纳税信用。而与商业企业的经营活动相比,非盈利组织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而是按照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提供者的期望和要求以及自己的良知等更好地发展事业或提供社会服务,注重的是社会效益。即使产生经营性的收支,其根本目的也应当是为被服务对象服务,非盈利企业的收入主要是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不是赚更多的钱,两者有本质的区别。

在公益创业之前,民间非盈利组织的收入更多地是体现在接受社会捐赠、政府购买服务上,而支出则更多地体现在为所服务的社会项目提供资金上。在公益创业产生和兴起之后,民间非盈利组织的收支将会涉及产品与服务等多个领域,不再是通过单一的接受捐赠获得收入,更可以将由所服务的社会对象产生的衍生产品对社会大众进行出售,或者与企业联系。例如百事可乐沙漠种土豆,这些种种的新型民间非盈利组织的运营方式,对民间非盈利组织的会计核算带来了巨大的难题和挑战。相对于趋于完善的企业会计制度而言,中国在非盈利组织方面的会计制度的发展远远比不上发达国家。这对中国民间非盈利组织的生存和发展非常不利。

诚然,非盈利组织会计与企业会计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一是概念有别。企业会计中,会计的服务对象就是企业,会计核算所关注的只有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关,而在非盈利组织会计中,因非盈利组织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特点,其会计核算对象不与盈利相关,由此导致非盈利组织会计更偏向对过程的考核,而不是最终的盈利。非盈利组织会计有很强的社会属性。二是职能有别。企业会计的职能主要以反映、监督为主,并为决策提供信息。会计能反映企业运营的全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运营的过程进行监督管理。细化来说,它可以对企业的运营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进行监督,不同的会计信息还可以提供给不同的使用者进行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更进一步地,企业通过以前记录的会计信息对未来进行预测,并做出未来的会计预算,有利于企业的经营决策。而非盈利组织会计的主要职能是统计一定时期的收入和支出,并对所得到的社会效果和回馈做出总结,但不直接参与决策之中[5]。但现代的非盈利组会计,也对它的决策职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市场化竞争下,非盈利组织尤其是民间非盈利组织,不能再依赖于社会的直接捐赠和企业的无偿现金支持。三是核算方法有别。非盈利组织和企业会计核算的方法不同,也主要是由于它们的会计核算概念和智能不同。企业会计和非盈利组织会计的核算方式不同,体现在很多方面,例如,会计核算基础不同―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所依据的准则不同―《企业会计准则》和《非盈利组织会计准则》;会计核算的原则不同,例如企业会计的核算要求遵循谨慎性原则,而非盈利组织会计的原则则较为宽松。

现阶段的非盈利组织会计,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充分。在现行会计制度下,我国的非盈利组织会计的资金管理和使用没有完全透明。对于商业企业来说,企业上市募集资金就需要外部人员进行审计,并定期披露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而非盈利企业天生就有募集资金的功能。不仅仅如此,非盈利企业的资金募集还涉及到社会公平和社会资源再分配的问题,使得它涉及更严重的道德问题,应当更为严格地对其进行规范,接受公众的监督。二是会计核算基础存在问题。现行的企业会计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能正确地核算各项成本费用,将收入和费用联系起来,权责明确,有助于企业的管理。而非盈利组织则是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预算管理,但不能为内部管理和外部捐赠者使用。三是会计要素设置不全面。非盈利组织会计要素设有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和净资产共五个科目,而没有盈利和损失项目,这就使得外部捐赠者不能有效地获取和评价关于非盈利组织经营和财务方面的信息,对非盈利组织的自身管理不利,在公益创业中,也不能使企业和大众对其产生信任,大大限制了中国的非盈利组织尤其是民间非盈利组织的发展。四是非盈利组织会计模式不健全,缺乏盈利性指标。在非盈利组织实行预算管理的前提下,会计核算中是没有盈利性指标的,盈利性指标不仅是为企业盈利服务,而且是评价企业运营效率的重要指标。尽管非盈利组织不以盈利为目的,但是仍然需要考察其的工作效率和资源使用率,从而能淘汰那些效率低下的非盈利组织,避免人浮于事,浪费社会资源。

四、构建非盈利组织会计的建议

(一)加强非盈组织会计社会公信力的建设

要求非盈利组织定期披露会计信息,对非盈利组织尤其是民间非盈利组织的会计信息披露做出更为具体和完善的规定,能使民间非盈利组织发挥出自身资金自由度的优势,吸引更多的社会大众和企业的目光,获得社会信任。其次,它能使民间非盈利组织在公益创业的浪潮中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

(二)调整非盈利组织的会计核算的基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扩展其发展规模的过程中,非盈利组织尤其是民间非盈利组织的发展越来越向市场靠拢,资金的获取和使用情况也越来越复杂,帮助弱势群体、改善生态环境,这些原本仅仅只能通过社会资助、国家直接的资金扶持才能运行的项目。当前,在公益创业的浪潮中,已经有不同的方式,创新创业正在公益的这块土地上诠释出不同的含义,拥有更为多样的表现方式。因此,重新审慎非盈利组织的会计核算基础是十分必要的。

(三)增加会计核算要素和科目,尤其是损益类科目

增加损益类科目,可以充分发挥非盈利组织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可以有效的对社会财富进行再分配已达到缩小贫富差距的作用,使得效率与公平通过非盈利组织的调配作用达到协调发展。

(四)调整非盈利组织的会计核算模式

并不是所有非盈利组织都需要采用预算管理的方式进行会计核算的,更多的非盈利组织尤其是民间非盈利组织,更需要接近于普通商业企业的会计核算模式。对于政府型民间非盈利组织,也可以采取预算管理与非预算管理并行的模式,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将会大大有利于非盈利组织的发展。

五、公益创业对非盈利组织的挑战及其探讨

2009年全球创业观察将公益创业活动的组织形式划分为四种类型,并对每个类型在整个公益创业组织总数中所占比例进行了调查:第一,传统意义上的非营利组织(TraditionalNGOs),这类组织以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为宗旨,不以盈利为目标,这类组织在所有公益创业活动组织中的比率为8%。第二,非营利组织(Not-for-ProfitSEs),这类组织以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为宗旨,不以盈利为目标,以创新为主要特点,其所占比率为24%。第三,混合型组织(HybridSEs),这类组织一方面以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为主要目标,同时要获得财务收益与经济效益,其所占比率为23%。第四,营利性组织(For-profitSEs),这类组织通过解决社会责任问题与环境保护问题,获得财务收益与经济效益,其所占比率为12%[6]。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到,尽管在现阶段,非盈利组织和混合型组织仍然是公益创业的主要组织形式,但盈利型企业在公益创业方面有着无穷的潜力,在中国来说,更是如此。盈利型组织的财务更公开透明,并具有更好的自造血能力和持续盈利的能力,这是中国的非盈利组织远远比不上的,在市场竞争的社会大环境下,它更具有竞争和发展的潜力。在这种情形下,中国的非盈利组织的变革迫在眉睫,这种变革的迫切性体现在会计核算上则更为明显。

本文旨在新型的公益模式下,探讨非盈利组织会计在会计处理实务中所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并努力寻求改善和解决问题的方案。笔者从事公益性社会组织中的会计核算工作,在工作中意识到,虽然平时的会计核算没有问题,但个别情况下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不能在计划书中通过会计指标说明自身的盈利能力,并以此证明自身的自造血能力,而只能以经济总量和规模来说明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究其原因,就是遵循非盈利组织会计制度所导致弊端。这就使得公益创业的项目普遍更注重公益,而忽视了其创业创新的一部分。如果没有创新因素,公益创业就容易走近捐赠的老路。笔者曾搜索过几个公益创业的典型例子。例如北京市朝阳区金羽翼残障儿童艺术康复服务中心,它是朝阳区残联主管、朝阳区民政局注册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它的盈利模式基本可以代表了大部分中国的公益创业组织的盈利模式,即通过淘宝店、拍卖等方式出售服务对象的艺术衍生品,通过衍生品销售支持艺术康复教学发展,艺术康复教学发展又产生衍生品,形成一个可持续的链条。而金羽翼碰上的难题,也代表了中国的大部分民间非盈利组织的难题,要承认其盈利性,金羽翼就要注册为普通的商业企业,这就导致其税收要遵循企业标准,且账面上只能划入“捐赠”类别。它提供的画作和衍生品,并不能称为产品,而只能作为答谢捐赠的小礼品。这种畸形的身份,使得诸如此类的公益创业组织难以发展壮大,组织只能通过其他曲折的方式对这种情况进行有限的改善。除此之外,其普通企业的法人身份也使得它难以获得公信力,而此类企业也确实缺少对它的资金流向的监督和管辖。

企业盈利能力的作用篇8

关 键 词: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因子分析;面板数据;股权集中度

企业盈利是一个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企业内部因素的影响,也有外部环境的影响,从企业的经营过程来看,企业的外部因素影响到企业的销售量、产品价格、原材料成本等,最终影响企业的经营成果。外部因素包括政治、法律、税收、宏观经济状况等因素。企业自身的产品竞争力、产品生命周期、日常生产经营管理、营销组织决策、投资项目风险选择则构成了影响企业盈利的内部因素。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决定了企业的盈利能力。除了实际生产过程的价格因素外,企业的资本结构、财务杠杆、股权结构、行业、规模等因素会通过对公司治理效率的作用来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这正是公司财务理论对盈利能力分析所要研究的内容。

一、研究数据与方法

(一)数据和样本区间

我们考察2000-2004年沪深股市的上市公司,所有公司在1999年12月31日前已经上市。计算变量的各项指标取自wind资讯。我们只分析沪深股市上市的a股公司,因此含b股的上市公司从样本中剔除。由于st、pt公司存在着较大的异常值,同样不予考虑。金融类上市公司按照习惯也从样本中剔除。最后得到660家上市公司。

(二)企业盈利能力的衡量

由于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一些指标存在局限性,我们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进行评价。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是主成分分析的推广,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变量(或样品)的相关系数矩阵(对样品是相似系数矩阵)内部结构的研究,找出能控制所有变量(或样品)的少数几个随机变量去描述多个变量(或样品)之间的相关(相似)关系,但在这里,这少数几个随机变量是不可观测的,通常称为因子。因子分析方法的计算步骤包括原始数据标准化、建立变量的相关系数、求r的特征根及其相应的单位特征向量、对因子载荷阵施行最大正交旋转、计算因子得分等步骤。由于各因子反映的原始指标信息量的不同,因此,在计算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综合评价值时,因子所占的权重与反映的信息量能否一致是综合评价是否有效的关键,可以用各公司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为因子相应的权重并据此得到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

(三)实证研究方法

我们采用面板数据来进行分析。面板数据是时间序列和截面数据的混合,这样既可以分析个体之间的差异情况,又可以描述个体的动态变化特征。面板数据可以有效地扩大样本容量、有效地削弱模型中多重共线性的影响、提高模型的估计精度,还可以反映一些被忽略的时间因素和个体差异因素的综合影响,而这些因素往往是难以观察或量化的。

对于期限较短而截面数据较多的样本,可以认为模型参数只与个体差异有关而与时间的变化无关,其差异主要表现在横截面的不同个体之间,即参数不随时间变化。同时,由于我们是通过面板数据来考察其盈利能力决定的一般因素,因此可以假定斜率系数是常数,即个体之间的资本成本的差异只表现在截距项上。因此我们的任务是要区别是采用混合回归模型还是固定效应的变截距模型抑或是随机效应的变截距模型。

检验一:对于混合回归模型还是固定效应的变截距模型,在个体效应不显著的原假设下,应当有假设1成立:

假设1: α1=α2=…=αn

我们可以采用f统计量来检验上述假设是否成立,

f=~f(n-1, nt-n-k)

其中,s2表示不受约束的模型,即我们的固定效应模型;s3表示受约束的模型,即混合数据模型的残差平方;n为截面样本点的个数,t为时序期数,k为解释变量个数。

检验二:对于混合回归模型还是随机效应的变截距模型, 可以通过breusch和pagan的lm统计量进行检验,其原假设为=0,相应的检验统计量为:

lm=

在原假设下,lm 统计量服从一个自由度为1 的卡方分布。如果拒绝原假设则表明存在随机效应。

检验三:固定效应的变截距模型还是随机效应的变截距模型,可以通过hausman检验来确定。hausman 检验基于如下wald 统计量:

w=〖b-〗′[b-]~χ2(k-1)

其中,b和分别为固定效应模型的ols 估计和随机效应模型的gls估计,采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的协方差矩阵进行计算。当原假设成立时,w渐进服从自由度为k-1的χ2分布。在给定的显著水平下,若统计量w的值大于临界值,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否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

本文采用的面板数据模型为yit=αi+xitβ+uit

其中yit为企业盈利能力,xit为影响盈利能力的自变量,β为固定的截距。

二、盈利能力的统计分析

我们选取了净资产收益率、资产净利率、主营业务利润率、核心业务总资产收益率、资产报酬率、每股息税前利润、每股收益这七项反映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财务指标,运用因子分析计算了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f。

按照分类标准,我们将样本分成工业、商业、房地产业、公共事业和综合企业类。我们计算了全部样本和五个子样本盈利能力的均值,表1和图1显示了综合评价的盈利能力指标和各年的变化情况。

从表1和图1可以清楚地看出,各行业的盈利能力有很大的差异。以2000年为例,从样本均值上来看,公用事业的盈利能力是最高的,而房地产和商业类的盈利能力是最低的。公用事业的盈利能力可能与其所固有的垄断等行业特性密切相关。但是令人奇怪的是,房地产类的大部分上市公司的盈利与行业增长出现背驰状况,对此的解释有两方面:一是房地产类上市公司规模偏小、老公司较多及再融资能力偏弱,这一特征在短期内将难以得到改观(李迅雷,2002);二是房地产上市公司在土地收入的确认上过于保守,不排除“玩报表”行为的存在(牛丽静,2005)。从2000年到2004年,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一直是下跌的,而在这五年里,从2000年到2001年的下跌幅度是最大的,2001年到2003年的变化并不大,从2003年到2004年,其他四个行业的下跌幅度又开始扩大,但商业类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却异常的开始上升。考察中国经济在2002、2003年的投资增加和通胀压力,企业盈利能力的这种年度变化可能与宏观经济周期的变化有一定的联系。

三、盈利能力的实证分析

为进一步考察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我们以通过因子分析得到的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f为因变量进行实证分析。由于面板数据模型的检验要运用f统计量检验、lm统计量检验和hausman检验,我们采用计量软件stata8.0进行数据处理。自变量指标的含义及其预期方向如表2所示。

在计算托宾q值时,考虑到我国独特的股权结构,修正后的公司的市场价值=流通股市值+非流通股价值+负债的账面价值,其中流通股市值=流通股股份数×流通股价格,由于非流通股一般按照每股净资产进行转让,因此非流通股价值=非流通股股数×每股净资产,公司的市场价值=流通股股份数×流通股价格+非流通股股数×每股净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负债和总资产的价值以账面价值代替。

我们首先对全样本进行回归分析。从表3的全样本回归结果看,lm统计量检验结果为chi2(1)=324.20,prob>chi2=0.0000,表明随机效应非常显著。hausman检验结果为chi2(6)=205.31,prob>chi2=0.0000,而置信水平为0.005的wald 统计量值为18.548,hausman检验结果远大于相应的临界值,因此固定效应模型要优于随机效应模型。而f统计量检验结果为f =2.92,prob > f = 0.0000,这说明固定效应模型要优于混合回归模型。因此我们最后采用的是固定效应的变截距模型。

从固定效应的变截距模型的回归结构看,最后进入方程的是资产负债率、债务期限结构、成长性、企业规模、流通股比例和高管持股比例,而股权虚拟变量和股权集中度指标都没有进入回归方程。从方向上看,资产负债率与盈利能力负相关,这与既有的研究相一致,而债务期限结构与盈利能力正相关,这意味着在控制了其他变量后,利用长期负债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成长性有利于企业盈利和高管持股的正向激励作用在这里得到了证实,但是流通股比例却意外的与盈利能力显著的负相关,与我们的预期恰恰相反。

由于工业类上市公司占据了全样本公司数的63.33%,以上的回归结果可能更多的受到工业类的影响,行业的差异可能没有完全反映出来,而前面的图1已经显示出了不同行业在盈利能力水平上的差异。有必要深入的考察行业之间的差异。采用与前面全样本回归相同的步骤,我们对每个行业进行了f统计量检验、lm统计量检验和hausman检验,对究竟是采用混合回归模型还是固定效应的变截距模型抑或是随机效应的变截距模型进行了识别(见表4)。

从行业的检验结果看,除了行业三采用混合模型,其他的四个行业都适用固定效应模型。在五个行业中,资产负债率、企业规模和流通股比例都进入了回归方程,并且其方向与全样本回归结果和预期都完全一致,证明这三个变量在影响企业盈利能力时具有稳定性。

债务期限结构仅在工业类的回归中进入了方程,而企业成长能力除了对公共事业类没有影响外,对其他行业都有显著影响,高管持股比例则仅对工业和商业有显著影响,考虑到公共事业类的特殊性,可以认为企业成长能力和高管持股比例对一般竞争性行业有较大的影响,而债务期限结构的作用则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在所有的行业中,股权性质是惟一一个没有进入任何回归的指标,表明第一大股东的股权性质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并没有影响。

股权集中度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则更为复杂。在股权集中度进入的三个行业中,公共事业类行业的盈利能力与股权集中度成u型关系,房地产类行业的盈利能力与股权集中度成倒u型关系,而在工业类回归中,由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没有进入回归方程,盈利能力与股权集中度成正相关关系。这里也进一步反映出了行业之间的差异。

从总的回归结果看,资产负债率和流通股比例是与资本结构理论预期差异最大的。按照标准的资本结构理论,负债可以增加企业价值,但是中国的实证研究却普遍得出相反的结论。在西方国家,股权资本成本要高于债权资本成本,在风险与收益权衡之后,存在着一个最优的负债率。但是在中国,上市公司具有股权融资的偏好是一个公认的事实。西方国家企业负债中公司债券占有很高的比例,而我国债券市场极不发达。西方国家长期债务在总债务中的比例很高,而我国则以短期负债为主,并且短期债务以银行贷款和企业之间往来账款居多,债务融资不能起到西方财务理论中的作用,负债增加的同时又增加了财务危机成本和破产风险,限制了企业进一步的融资能力,制约了企业运营效率的发挥和盈利能力的提高。

从公司治理的角度看,流通股比例的提高通过股票市场的价格信号和接管控制功能发挥作用,有利于减少国有股股东监管缺位时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但现实情况是中国股市的低效率,中小股东既无监督公司的动机,也无监督公司的能力,流通股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微乎其微。另一方面,流通股比例的提高必然意味着非流通股比例的下降,流通股比例越高,同等情况下主管部门或授权管理国有资产的部门从该上市企业获取的利益就越少,对于管理层监管的积极性和力度也就相应的下降。流通股比例的提高一方面降低了原有产权监管者的监管,另一方面又没有相应的流通股股东监管,其结果就是总的监管减少,因此出现流通股比例与盈利能力的负相关。

四、结论

本文选取了净资产收益率、资产净利率、主营业务利润率、核心业务总资产收益率、资产报酬率、每股息税前利润、每股收益这七项反映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财务指标,运用因子分析计算了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f。我们发现各行业的盈利能力有很大的差异,公用事业的盈利能力是最高的。从2000年到2004年,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一直是下跌的,但是不同年份的下跌幅度有较大差异,企业盈利能力的这种年度变化可能与宏观经济周期的变化有一定的联系。

通过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我们发现资产负债率、企业规模和流通股比例这三个变量在影响企业盈利能力时具有稳定性。股权性质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并没有影响,而股权集中度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则更为复杂,股权集中度对企业盈利能力随行业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这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stulz,r,(1988),managerial control of voting rights:financing policies and the market for corporate control,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25-54.

[2]jensen,m.c.andw.h.meckling(1976),theory of the firm:man-agerial behavio r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3,305-360.

[3]milton harris and artur raviv, 1991,“ the theory of capital structure”, journal of finance, no. 1, 312. 297-355

[4]李宝仁,王振蓉.我国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与资本结构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4).

[5]张继袖.我国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行业特征的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2004,(3).

[6]汤青.中国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5,(2).

[7]苑德军,郭春丽.股权集中度与上市公司价值关系的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2005,(9).

[8]肖作平.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互动关系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2005,(3).

[9]冯艾兰.对反映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财务比率的分析[j].中北大学学报,2005,(2).

上一篇:商场消防安全宣传范文 下一篇:人力资源规划的工作内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