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科研报告范文

时间:2024-02-21 11:46:53

企业科研报告

企业科研报告篇1

关于企业双联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当前,全党上下正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局也从科学发展的角度,将“双联”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载体,组织力量对全县“双联”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一次较为深入全面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xx年,我局认真贯彻省、市“双联”工作会议精神,全县机关单位和机关干部,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这一主题开展工作,促进机关单位联系困难企业、机关干部联系困难职工活动不断向纵深拓展。“双联”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改善了机关干部作风,密切了干群关系,维护了社会稳定。

二、 主要工作

(一)强化责任,认真抓落实

一是局党委高度重视。年初党委会专题研究,对全年的“双联”工作作出安排。为确保“双联”工作的延续性,落实各项工作,在局领导班子调整的情况下,由局长黄成云同志亲自担任“双联”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党委委员、工会主席赵益珍同志任副组长。7月初局党委又专题听取了 “双联”工作情况汇报,全体党委成员统一认识,强调要将“双联”工作与“访企情、解企难”活动结合起来,将“双联”工作作为“民心工程”、“维稳工程”认真落到实处。二是明确工会、办公室具体抓。“双联”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局工会、办公室负责“双联”日常工作,将其摆在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县“双联”办的要求,工会、办公室多次就如何搞好“双联”工作进行研究,主动与“双联”企业进行衔接,确保各项任务的落实。三是落实责任,完善工作机制。为确保“双联”工作卓有成效,我局详细制定了“双联”工作实施方案,确定各分管领导、股室负责人为“双联”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双联”工作目标任务,层层量化,列入绩效目标考核,年终结合实际进行严格考评,从而建立和完善了一套考核评估机制,确保“双联”工作长效开展。四是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全局加大了对xx铅锌矿特困职工家庭的帮扶力度,将重点帮扶特困职工家庭增加到34户,局领导经常深入“双联”企业和困难职工家庭,问寒问暖,解决实际困难,把党的温暖送到特困职工心中。

(二) 标本兼治,积极促改制

一是局党委非常关心xx铅锌矿改制工作,专门成立了企业改制领导小组,由局长黄成云任组长,副局长张丘平任常务副组长,抽调精兵强将组成工作班子,具体指导企业改制工作。改制工作组经常深入企业现场办公,专题研究改制问题。20xx年10月,xx铅锌矿专用铁路和液化气站以582万元的高价成功拍卖,高出底价400万元,资产增值率达323%。局党委详细听取了工作组关于该矿改制工作的情况汇报,了解了企业现状及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具体分解落实到责任人,做好企业的安全防范工作,对企业资产清理、安置方案制定等工作中的维稳情况抓落实,担负起支、帮、促的责任。如:在局“双联”工作领导小组及企业改制工作组的维持下,xx铅锌矿顺利完成清产核资,追回欠款18.8万元;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该矿原领导班子的经济遗留问题;召开职工代表大会,以民主选举的形式产生新的矿领导班子,达到维稳、团结的目的。

(三) 真情关爱,切实解困境

针对铅锌矿职工再就业困难尤为突出的情况,xx县工业经济局双联工作领导小组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想方设法予以解决。今年以来,该局把xx铅锌矿困难职工的冷暖时刻放在心上,为切实解决34名特困职工的实际生活困难,全局干部职工积极开展结对帮扶,千方百计为他们解决具体问题。一是年初,全局机关组织春风行动捐款活动,累计捐献、募集现金6000元。二是春节期间,积极向县、市领导和有关部门反映,为该矿争取解困慰问资金10万元,为矿里解决过节燃眉之急;三是年末,局主要领导带领参加“双联” 对口帮困工作组成员,带着慰问金和物资,对xx铅锌矿及该矿困难职工进行慰问。每次到企业,黄局长都要详细地询问该矿的现状,亲自给困难职工发放慰问金,鼓励他们战胜困难。据不完全统计,除争取上级解困资金外,一年来,我局在春节、端午、中秋扶助“双联”困难职工达150人次,捐赠米、油、肉、鱼、棉被等物资7000余元,慰问金120xx余元。不但使该企业的一批弱势群体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同时将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关爱落到了实处,在该矿职工中引起强烈的反响,也激发了他们积极进取、自强不息、回报社会的工作热情,维护了下岗职工的稳定,促进了和谐xx的建设。

三、存在问题

今年,我县在全面推进“双联”工作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双联”工作仍然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化,对企业重视程度还不够高,对企业改革改制、长远发展方面的关怀还不到位。工作发展不够平衡,联系贫困企业和困难职工的联系和沟通不够,对 职工的关心还不够。工作目标和着力点有待于进一步明确,工作措施不够有力。联系的工作方式、方法及帮扶的途径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改进等。

四、下段打算

下段,我县“双联”工作将继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省市要求,以改革为动力,以建设和谐社会为重心,以促进非公经济发展为主题,以解决就业和再就业问题为已任,落实政策措施,优化发展环境,狠抓项目建设,培植重点产业,坚持循环发展,推进园区建设,加强业务管理,严格考评奖罚,努力把“双联”工作做得更深更细更好,力争开创“双联”工作新局面,把“双联”工作推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1、围绕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给企业发展和职工权益维护带来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密切关注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企业发展减压鼓劲,主动服务企业发展。

2、坚持把推进企业的改革改制作为重中之重,帮助企业制定科学的改革改制方案,应对挑战,谋划发展,紧跟时代。推动企业开展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推进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换代

3、促进企业的改革发展,通过帮助困难企业、困难职工办实事、解决实际困难,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理顺职工思想情绪等途径,为企业和职工群众的利益诉求提供了平台,使各种不稳定因素得以及时化解、各种矛盾冲突实现有效疏导

4、解决困难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劳动就业、收入分配、医疗等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帮助困难企业走出困境、入步正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既架起了机关、干部与企业、职工之间沟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又使职工得到了实惠、企业实现了发展、干部受到了教育

企业科研报告篇2

根据上级部署,我公司被安排参加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3月20日至4月底为学习调研阶段。参加学习的党员、干部经过三次集中学习培训之后,围绕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做大做强__公司”这一科学发展主题为载体,借鉴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中形成的“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体察民情、体验民生、体会民意”的做法和经验,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三进三同”(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同吃、同住、同劳动)活动,深入员工群众开展调研,取得了大量第一手材料,带着问题,集中学习,分析讨论,形成共识。

一、企业基本情况

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及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商务部提出在全国农村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目标是构建顺畅的农村现代商品流通网络,把现代商品流通理念引入农村,切实解决农民消费“不安全、不方便、不实惠” 的问题。这项工程已成为国家“十一五”发展的专项规划,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

__连锁有限责任公司,是__县人民政府为落实国家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任务,以__县__公司和__*等8名自然人共同出资成立的新型商贸流通企业。注册资本*00万元。性质为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经商务部核准,具有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资格。经省商务厅安排,从20__年起,在__市所属__县、__县、*县、__区、__区5个县区实施该项工程。从20__年起,又开始在__市所属__、__、__3个区实施该项工程。

企业拥有总资产____多万元,员工__*多名,大专以上技术人员__名,各种车辆__辆,公司各配送中心、乡村直营超市和覆盖__、__、__、__、__等5县区的____户农家店建成了较大的销售网络,形成了电话访销、连锁配送、电子结算、日清月结的经营管理体系。经营____余种涉及农村生产生活的商品。

公司已在__县__车站、__镇、__镇、__镇、__镇、__镇建成*个乡级直营超市,在__镇__寨、__镇__村、__镇__村等建成__个村级直营超市,作为末端零售企业,支持配送中心的业务,了解群众需求,掌握市场动态。实行“六统一”的管理模式(统一配送,统一管理,统一价格,统一营销,统一形象,统一标准),联起手来,抵制假冒伪劣商品。公司20__年实现商品销售总额____万元,其中公司直属超市、门店实现销售____万元,实现利润共计__万元,上缴税金__万元。

二、直营超市管理现状

在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当中,我公司最为突出的成绩就是大胆决策,果敢投资,在__县的__个乡镇建设了__户乡村直营超市,为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方便农民购物,杜绝假冒伪劣商品,延伸现代流通网络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受到商务部和各级商务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

这__户直营超市的经营管理状况如何,是否充分发挥了其应有的社会和经济作用?带着这一问题,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分头深入各基层商店,与员工座谈,到周围群众中了解,进行了认真仔细地调研。

1、直营超市深受农民群众喜爱。宽敞的店面,明亮的灯光,开架售货,明码标价,自挑自选,货真价实。以前城里人才能享受的购物环境,如今,农民也能享受上,他们打心眼里感到高兴。调研中,接触到的所有农民都认为,在家门口建设了超市,他们感到“方便、实惠、安全”,“超市建到家门口,方便送到我手中”。

2、直营超市引导消费新趋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各式各样的农家店如雨后春笋,遍布乡村,在各乡镇存在多年的供销社由于管理体制上的原因,将营业大厅隔成单间,出租给个体经营。面积小,环境差是普遍现象。直营超市创造了“一站式购物,应有尽有”的购物环境,为农村商业网点建设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展示了一种新型消费趋势,一些单位和个人也开始建设较大面积的商铺。

3、店店盈利,显示了农村旺盛消费力。我公司拥有的32户直营超市,当年开业,当年盈利,淡季不淡,旺季火爆,除了经营管理方面独具一格,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之外,还说明农村是一个广阔的消费市场,购买潜力巨大,超市建在农村,符合国家“拉动内需”的大政方针,为战胜国际经济危机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4、连锁经营,企业销售终端根植沃土。我公司作为一户批零兼营的商贸流通企业,有*个物流配送中心。按照“以物流配送中心为核心,城区大超市为龙头,乡镇超市为骨干,村级超市和加盟店为基础,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直营带加盟,小超市,大连锁”的发展思路,路子越走越宽,发展速度日益增长,能够取得实效,足以说明企业销售终端根植沃土,久荣不衰,为企业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直营超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建设速度很快,经营效果显著,农民得到实惠,企业得到发展,政府得到民心。那么,在直营超市的具体管理细节上,还存在不存在问题,还有没有潜力可挖?通过深入调研,发现了一些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各配送中心和直营超市的财务管理存在漏洞。

月月盘点,是商业企业惯例。我公司有这么多的下属企业,购入销出,互相调剂,业务数量巨大,往来帐目频繁。坚持每月盘点,弄清经营状况,也是我公司的惯例。

但是,每月盘点之后,结果与帐对不上,长期困扰着管理人员。追究原因,发现问题出在业务人员身上,他们工作不认真仔细,重记、漏记、串户,多送、少送、调换,电脑记帐与手工记帐不符,采购员、配送员、出纳员、

会计员都有差错出现,频繁发生,屡禁不止。差错发生的数额虽说不大,却给人留下了财务管理混乱的深刻印象。

四、加强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问题找到了,如何解决?集中学习时,大家展开热烈讨论,一致认为,借助这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党员、干部要继续下到基层,深入实际,循着商品购进和销售路线,一个环节挨着一个环节查找问题的症结所在,问计于民,寻求良方,较好地解决存在问题。再次回到机关,大家集思广益,提出了下列加强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1、继续坚持每月盘点一次的合理做法。要加强对盘点工作的领导,分管领导要深入现场,加强监督,认真仔细,不走过场。人员安排得当,分工合理,两人一组,分类盘点,逐一查到,登记造册,务求盘点数据真实准确。

2、严格执行《商品检验入库制度》、《仓库管理制度》、《商品配送制度》、《销售结算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和考核,任何人不得逾越制度,自行其事,杜绝物流中的漏洞。发现违犯制度的人和事,要严厉批评,严肃处理,维护管理制度的严肃性,培养员工自觉遵守制度的良好习惯。

3、从商品购进到售出,整个物流环节上的每一位业务员,都负有十分重要的责任,对他们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爱岗敬业教育、业务知识培训,督促他们树立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正确及时地索票、制票、传票,一环扣一环,每个环节认真把关,把各类原始凭证收集整理齐全。

4、严格执行日清月结、复核复审、领导签字、分级负责制度。要充分认识到,货币是资产,商品也是资产,两者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重视货币管理而轻视商品管理的倾向,势必造成管理工作中的失误。基层单位的各级领导,要切实负起责任,严把每一道关口,不怕麻烦锁碎,监督票据传递。

5、从严治理,管好人员。在一系列管理工作中,人是第一要素,要制定奖罚制度,建立激励机制。对工作不认真、不仔细或者业务生疏、不求上进的业务人员,在采取教育培训、批评处理等一系列措施之后,仍然变化不明显,进步不突出,吊儿浪当,我行我素,就应及时调换工作岗位,重新安排合适人选,加强业务员队伍。

6、加强领导,集中整改。在这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了这一突出问题,就要彻底整改。要安排分管领导,花费时间和精力,在其他领导的配合下,专门解决这一问题,要带着问题学,边学边改,务求取得实效。

企业科研报告篇3

公司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并第六检查指导组:

在公司的精心安排部署下,在公司第六指导检查组的督察和指导下,经过沙运司及各个基层单位的共同努力,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圆满完成了第一阶段“学习培训”、“深入调研”、“解放思想大讨论”三个环节的工作任务。尤其是在开展工作调研过程中,各位领导班子成员能够紧密围绕生产运行和各项工作实际,查找问题,解决问题,并能够针对目前在生产运行管理等反面所存在的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集思广益,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设性的改进意见和补救完善措施。现就沙运司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企业内控工作的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近期生产运行的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沙运司紧紧依托自身在沙漠运输设备、技术和队伍等方面的优势,在公司和油田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坚持立足塔里木油田大市场,解放思想,统筹兼顾,精心谋划,并始终不渝的贯彻执行“三个不折不扣”的服务宗旨,先后在原油物资运输、井队设备搬迁、井场铺垫推平、道路打探维护、油气采输服务、路桥建安施工以及环保绿化、边贸物流等方面进一步巩固了市场,占有了一定的生产经营份额。特别是在泥浆和天然气回收利用工作中取得了新的突破,并先后迈出国门,成功地为中油技开尼日尔石油勘探开发和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服务,使企业逐步迈向快速健康发展的运行轨道。

一季度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给生产经营带来的困难局面,沙运司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抓机遇、强管理,抓开拓、增效益,克服重重困难,共实现经营收入2.56亿元,完成计划指标的102.43%,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幅度为41.51%;实现利润1539万元;设备完好率92.4%,比去年同期90.7%提高了1.7个百分点,人工费用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油料费百元产值同期相比下降了0.87元,材料费百元产值下降了4.49元,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

其主要特点:

一是深入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从 3月6日 以来,沙运司按照上级党委的统一安排部署,在公司指导检查组的正确指导下,先后召开了党委中心组学习和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并严格按照三个阶段、六个环节的具体要求,制定了实施方案、工作制度和联系点制度,成立领导小组和指导检查组,编排了工作运行大表和工作流程等。各级党组织都能按照沙运司的整体安排,扎实认真地做好了动员学习和调研工作,并在组织运行、活动方式、学习内容、时间安排上都做到了全面落实、认真执行。全体党员干部都能按照要求,认真学习相关内容,做好学习记录和心得体会,确保了此次活动开展得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

二是坚定发展信心,创新工作思路。面对因油田公司投资紧缩而导致的工作量减少的现时困难,沙运司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坚定信心为根本,及时引导教育全体员工要做到六个“始终坚持”,并按照公司的安排部署,结合实际,创新思路,制定了“11266”发展目标,采用了全员签订《“三项禁令”承诺合同书》、《安全环保责任书》、《质量设备责任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证书》、《单车、岗位业绩责任书》和全员缴纳安全风险抵押金的“五书一金”生产运行管理模式。这样做,既符合上级党委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又覆盖了沙运司管理的各个方面,以责任书的形式与每个员工的责任、义务和权利进行了有机结合,对沙运司的生产经营压力进行了有机传递,生产经营指标进行了有机分解。

三是加大市场开拓,实现首季经营目标。主要亮点表现为:

1.塔里木主业市场稳步推进。一季度共组织了18口钻机、试油井架的搬迁拆装工作;完成了觉玛3井 81公里 、英东1井 80公里 沙漠路的长距离搬迁和10口井的道路踏探及道路、井场、生活区的推平工作。油气采输承担了塔中站内、tz161集气站、tz401集输站、tz16采油站和塔中勘探开发一体化项目经理部所有井位的运行。环保运行合同得到巩固,市场正在开拓,项目正在逐步扩大。路桥施工承揽的塔中一号气田开发实验区10亿立方/年天然气地面建设伴行路工程、塔中24井区新建道路工程和迪那2油田地面建设及土石方工程施工也在稳步进行。

2.国外市场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土库曼斯坦项目全面拓展,并以epc大包形式承包了绿化项目;承揽了 43.8公里 的沙漠道路建设;正在接管甲方100多台车辆,全面介入了车辆运输;拓展了服务车辆修理业务;正在办理报关清关资质,承担甲方的物流配送市场。同时,在土国项目中的油田服务、站点运行、机修抢修、管线维护等业务正在积极拓展,市场非常广阔。尼日尔分公司克服疾病肆虐、恐怖袭击等困难,完成了4口井修井机、钻机等设备的搬迁安装,并为此项目新 增5台车辆机具,到位后设备46台、中方员工30人。

3.环保朝阳产业成效显著。油田服务公司全体员工加班加点、夜以继日,克服各种困难,全面抓好了塔中探区放空天然气回收的安装、调试、运行、值守和工艺流程、规章制度的编制等项工作。 3月15日 ,tz401井已成功投产,tz243、tz161、tz62-6三个井站正在安装调试。该项目20兆帕分子筛、膜脱烃技术以及cng回收天然气创造了塔里木油田三个第一。泥浆回收利用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塔中、英买力、大涝坝三个泥浆站的所有泥浆都得到了循环利用,泥浆回收已经成为油田公司的一项环保政策、生产组织模式和对钻井设计、合同管理的板块。这两个项目已成为集团公司节能减排重点推进项目,并由集团公司安全环保部协助,与挪威国家石油公司进行合作,进行碳排放交易。

与此同时,沙运司一季度还抓好了员工招聘和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大了企业的安全、质量设备和物资供应管理,并在党建、思想政治和和谐稳定工作中呈现出新的局面。

然而,尽管沙运司在今年一季度,特别是近期以来在生产运行和各项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持续、健康、长远的发展目标予以审视,还未达到预期的效果,特别是还存在的企业内控管理等方面的不足之处,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这种状况,应当在以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改进。

二、企业内控管理工作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沙运司在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在塔里木油田的大力支持下,坚持立足塔里木油田市场,并充分利用自身在沙漠设备、队伍以及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施行逐步做大做强的工作方略,其生产运行特色和效果不断显现。但是,运用建设国内一流的沙漠运输物流企业的标准来衡量,却始终没有摆脱石油运输企业那种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模式,致使企业的精细化管理相对滞后。尤其是在企业管理层面以及基层单位,对于企业内控管理工作的认识还不够到位,监督机制尚不健全,从而忽视了内部控制方式的跟进和强化。

其主要表现:

一是生产组织运行管理力度不大,特别是个别基层单位对各类生产运行现场的组织控制工作缺乏科学、有效和前瞻性的运行管理手段,导致生产运行过程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并存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同时,在各类工程施工中,缺乏对于承包商在项目施工中的资质、队伍、工期、质量等方面的有效监控,导致个别工程工期滞后,并存在一定的安全和质量隐患;

二是生产经营合同管理缺乏跟踪,一般仅注重合同的静态管理,而忽视合同的动态履行和对于合同履行环节的跟踪,使合同管理保障企业合法权益的风险增大;

三是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意识薄弱,尽管目前已经实行了预算管理,但同时存在预算目标考核不力的现象,具体表现为考核职责不够明确,考核内容也不具体,致使预算考核不能保证企业预算管理体系的全面实施。

四是车辆设备管理相对滞后,因车辆设备严重老化而影响正常生产运行的被动局面还未得到彻底改善。

五是物资供应管理工作步伐缓慢,特别是在车辆设备配件等物资的采购中程序不够规范,导致供货周期长,并质量不高,影响了生产运行工作的正常进行。

三、解决企业内控问题的具体措施

当前,切实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我们要在公司的统一安排部署下,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管理,为使沙运司实现尽快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基础。特别是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时刻,沙运司领导层经过学习、认识,再学习、再认识,并在思想上有了新的提高的基础上,对进一步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我们说,内部控制强调的重点是管理的控制职能,其内容可分为风险控制、管理控制和作业控制三个层次。其中,风险控制是在设置和实现整个生产运行组织的长期目标和战略规划时必须考虑相应的风险,从而制定适合企业自己情况的发展战略和具体规划;管理控制是为了确保企业整体目标能够进一步分解和实现而进行的组织和权责分配,其根本目的是使所有组织成员以一种合作的形式执行本职工作,以最终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作业控制则是作业层次为确保具体的作业和任务得到有效执行而设置的程序性的控制。内部控制中虽然强调了控制的职能,但是也包含了决策,计划,组织,领导等职能,并把这些内容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虽然内部控制的范畴超越了管理控制,本质仍然是一种管理控制活动,其目标的实现不能脱离其他管理职能的配合,而其他管理职能又影响、制约着内部控制的实施,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内部控制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部分,应与经营管理过程有机结合在一起,而不是凌驾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之上。因此,企业要改善经营管理,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借助于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能够为单位管理层实现目标提供合理保证。

基于以上认识,沙运司在施行具体的内部控制管理中要切实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加强生产运行控制,力求达到科学化规范化和过程化运作。要继续坚持多年来所一贯遵循的“三个不折不扣”的工作原则和生产运行以调度为中心、生产组织以现场为中心、生产管理以安全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切实加强现场管理,密切生产环节,确保生产过程真实、数据准确、要素受控、协调到位、运行顺畅,尽职尽责为塔里木油田的勘探开发提供强有力保障。特别是尼日尔和土库曼两个国外项目的运行,要进一步科学合理组织,完善基础资料,加强协调沟通,确保运行有效可靠。对于路桥等项施工工程,一定要切实加强对承包商的管理,定期对其进行诚信度、履行合同能力、技术装备实力、资金实力等进行严格评审,并将所承包工程纳入企业安全文明施工和质量管理体系和考核体系,促使其自觉接受沙运司的严格管理,确保工程质量稳定、并注重安全与文明施工。

二是加强经营合同的跟踪管理,确保各类生产经营合同的有效履行。在订立各类生产经营合同后,要密切跟踪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动向。若发现对方有违约或预期违约的行为时,应急时采取相关措施,及时追究对方缔约过失责任和违约责任,以切实维护沙运司的合法权益。尤其在目前还存在诚信缺失的情况下,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开拓市场、获取利润固然重要,但如何保证权益不被侵害更是应成为沙运司生产经营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为此,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维权意识,并强化责任,提高各类风险的的认识和化解能力,充分运用各种法律手段规避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中存在的风险,切实维护其自身合法权益。

三是加强财务预算管理,使各项资金安全有效运作。预算管理包括运营预算、资本预算、财务预算、筹资预算等。切实做好预算管理,就可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全方位地调动企业各个层面员工的积极性,使企业财务部门将企业内部的管理灵活运用于预算管理的全过程,并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因此,首先要制定好预算计划,使管理者通过计划具体的行为来确定可行的目标,同时能使管理者考虑各种可能的情形;其次,要通过预算协调好各运营单位的活动,使得管理者全盘考虑整个价值链之间的相互联系,以便及时判断和有效指导各个环节的工作;第三,要通过预算管理各项目标的预测、组织实施,促进沙运司各项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

四是强化车辆设备维修,不断探索管理新思路。针对目前沙运司车辆设备老化严重的实际,从沙运司管理层面到各个基层单位要不断完善创新机制,激活创新队伍,鼓励创新活动,奖励创新成果,激发创新热情,形成创新智慧不断迸发、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当前,要认真贯彻公司、沙运司2号文件精神,持续抓好了车辆归场检查、例行保养和员工正规操作培训等重点工作,保证了设备综合完好率,为生产经营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要切实落实细管理、强培训、重执行三项重点,使老车旧设备焕发青春,再现神威,为各项生产运行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并为沙运司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五是加强物资供应管理,为生产运行提供保障。要切实做好这项工作,一要进一步规范了采购程序,将物资采购招标询价工作归并经营科,抽调专人负责,采取集中采购、招标询价全密封管道运行模式,实行垂直管理,严格控制各个环节,堵塞管理漏洞;二要牢牢把握采购质量、价格和周期三个关键环节,并由经营科、质量设备科、物资公司严格把关,坚决杜绝质次价高、错买、错送、晚到等现象的发生;三要抓好修旧利废工作,并由质量设备科报方案,经营科做计划,维修制造中心负责实施,每个月下达修旧利废指标,严格监督执行,最大限度节约成本,提高效益。

企业科研报告篇4

(一)整体科技开发潜力挖掘不够。以北方新科有限责任公司为代表的“科技型”民营工业企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自主创新的发道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提升,逐渐步入了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但近年来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和新产品销售收入为零。这充分表明,目前,各工业企业还没有充分享受到科技创新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工业企业整体科技开发潜力有待挖掘。

(二)产品结构调整力度不够。从工业企业产品结构及市场状况看,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的产品在新一轮的产业、产品结构调整中急待更新换代和产品技术的升级。

(三)科技活动农多工少。近年来,*市围绕全市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实施科技兴新素质工程,培育了一批“科技兴市素质工程”示范点,建立了一批培训基地,深入扎实地开展大规模农牧民适用技术培训,结合“四区一线”农业产化布局,加大先进适用技术培训,农业科技活动搞得红红火火,但工业企业领域的科技活动相对较为冷清,工业企业科技开发项目少。

二、存在的问题

(一)中小企对自主创新工作重视不够。20*年-20*年,全市工业企业科技项目为数极少,少量的项目主要集中在个别大中型企业中,大部分中小企业没有科技开发人员和经费,没有开展科技开发项目和新产品的研制。

(二)科技研发机构缺乏。大部分企业没有科技研发机构,企业的科研基础条件薄弱。

(三)科研资金投入偏低。当前,大部分企业缺少专利技术,产品科技含量低,效益低,对新产品开发的投入少。

三、对策措施

(一)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构建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进一步加大政府财政对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新产品的开发等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同时,对企业新开发的产品减免税收,健全科技企业贷款和信贷担保制度,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对科技创新的金融服务,激励企业增加技术开发投入,逐步改善企业科研条件,增强中小企业创新能力。

(二)强化科技创新意识,走科技兴企之路。一方面,进一步树立联合意识,积极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姻”,借助“外脑”来提高资源利用率,加速技术进步。另一方面,增强二次创业的意识,充分借鉴区内外先进技术,在原有技术基础上进行创新,提高产品竞争力。

企业科研报告篇5

近年来,尤其是近三年来,我市大打"人才兴市"牌,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内引外联,广揽各类人才,构建起满足不同需求的人才队伍,为工业企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1、人才数量增加。近年来,我市先后出台了多项有关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尤其是2003年出台《人才开发资金使用办法》这一企业用人、政府买单的政策后,人才引进数量呈直线上升。2004年直接进入企业的大中专生达1711人;2005年达2058人,比上年增长20%;2006年1-9月2512人,比去年同期增长22%。人才引进数连续三年创南通地区之最。

2、引才渠道拓宽。到目前为止,我市已基本形成了政企共同引才的喜人局面,引才渠道不断拓宽。人事部门已从传统的本地办人才市场拓展为本地、外地、网上三大市场同时并进。其中,网上市场日点击率已超千人次,成为我市对外引才的一个重要渠道和招牌,名列全省71个县市之首。企业引才的积极性也逐步提高。去年有130家次企业随市人事部门到全国各地招聘人才,最多的一家企业连跑了10多个批次的专场招聘。人才柔性流动大力推进。近三年来已先后引进了50多个国外智力项目、建立多个清华大学研究生实践基地,聘请了一批周六行工程师、候鸟型工程师、企业技术顾问等。

3、人才效应显现。没有人才,就没有科技创新,也就提高不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海四达公司紧紧依托十年前引进的50名大学生把电池打响全国,创造了企业今天的辉煌。三信电子依靠来启参加社会实践的清华大学博士生一下子解决了多年的技术难题。盖天力药业依靠大专院校的专家教授开发了槐耳系列产品,极大地提高了市场竞争力。神通阀门通过引进国外智力项目,邀请外国专家现场指导,使该公司的阀门技术有了较大的提高。

二、我市工业企业科技人才建设方面的存在问题

1、人才总量偏少。从数量上看,到去年底,我市116万人中中专以上学历的只有5.5万,占4.9%,与南通地区的平均数5.5%相比,少了零点六个百分点。而且,这些5.5万中专以上学历中,极大部分是大专、中专学历,大学本科及其以上的占比很少。2004年引进本科生401个,占当年人才引进数的19%;2005年439个,占当年人才引进数的19%;今年1-9月份512个,占今年人才引进数的22%;这几年研究生引进数为零。从质量上看,做一般技术工作、基础性的人才多,而研发性、高精尖人才紧缺。除了林洋等少数几家在国内有一定影响性的公司招到几个高精尖人才外,一些刚达到500万的规模企业几乎很难招到。

这几年,特别近三年,我市人才引进力度在不断加大,但人才总量还是偏少。其原因是我市在这场人才争夺战中缺乏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待遇偏低。据对人才跳槽较多企业的调查,本科生的月收入约在1000元左右,加上政府补贴,也不过1500元;而林洋等公司本科生月工资在1500元-2000元之间,加政府补贴,达到2000元-2500元。南通市区的企业本科生工资虽是在1000至1500元之间,但福利较好。苏南本科生工资大约在1500至2000元之间,企业还为员工缴纳"三金"。由此可以看出,人才跳槽较多的企业员工工资福利明显低于本市其他企业和南通、苏南等地的企业。二是缺少科技人才发展平台。按省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要求,企业技术人员数量应占职工总数的30%以上,直接从事研发人员占所有职工的10%以上,企业技术创新收入和科技成果产业化产品销售收入占全年营业收入的70%以上。但我市民营企业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企业整体规模偏小,高科技企业不多,高科技项目很少,技术创新能力普遍不高。科技人才感到无用武之地,缺少吸引力。三是民营企业家思想观念陈旧,存在安于现状的保守倾向,满足眼前的短期效益,不愿意投入精力与财力研发更新换代产品,提升产品竞争力。

2、本地人才返启率低。本地人才返回率应在70%左右。但启东人才的返启率却远远低于这个比例,尤其是启东籍的本科生除了教育、卫生外,很少有人回启企业工作。真正是出去一火车,回家一卡车。抬头看看启东企业的本科生基本上都是苏北和内地的本科生。

即使本地企业给付本科生的工资与苏南企业相差无几,一些启东籍本科生就是不愿回启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就业观。他们总认为苏南总比启东好,有发展前途。二是虚荣性问题。认为大学里学了几年仍然回到家乡做个工人,在亲戚、邻里面前觉得没面子。在苏南企业工作,总比在宅边的企业工作感觉要好,亲戚、邻里面前有面子。

3、人才流失率高。人才流失严重已经成为我市人事部门最感头痛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我市引进的人才流失率在60%一70%左右。也就是10个人中只留下3-4人。有的呆了几个月就走了,长的不过一年多也就走了。我市有家"三十强"企业,几乎年年都要引进十多个大学生,而真正留下的只有一两个人。这也导致了一些企业不愿再引进人才。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企业用人"叶公好龙"。在一些急需的、关键性岗位上,老板均要安排自己的人将外地人才看紧,让他们缺乏尊重感、成就感。二、人才培养机制缺失。很少有企业对人才进行有目的的培养。我市某公司去年招了4个大学生,不知道怎么用这几个大学生,直到现在都没有安排岗位。如此这般,就只有"天高凭鸟飞",飞出去寻找自己的发展空间。三是人文环境欠佳。外地人来启首先遇到的是语言不通,风俗不同等问题,再加上相当多的本地人有排外倾向,企业负责人办事又缺乏诚信,更不用说去关心他们谈婚论嫁、住房、户口等一些切身问题。面对这样的环境,他们只得选择离开。

三、推进我市科技人才建设的对策建议

1、加强宣传教育,营造重视人才的氛围。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技经济一体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意识的淡薄、科学技术的忽视,就会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因此,要加强宣传,营造重视人才的氛围。首先必须加强各级领导干部的人才观教育。领导的人才意识增强了,就会给人才工作带来宽松的环境和创造有利的条件。同时,应加强企业负责人的人才观宣传。要通过对一些高贴息、高奖励的科技创新典型事例的宣传,调动企业用好人才的积极性;只有企业家们的人才意识增强了,对科技人才的热情提高了,才能尊重人才、关心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再次是营造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留住人才。要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人才、爱护人才,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坚决克服各种陈旧的用人观念和意识,留住更多的人才为我市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吸引更多的启东籍大学生回启工作。

2、加快人才引进。启东在全国首创"人才开发资金",用于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奖励等,着重向工业企业倾斜。工业企业凡引进博士、硕士、学士学位人才的,三年内由市财政每月分别予以补贴;在职人员通过进修获得博士、硕士、学士学位,专业技术人员取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由市财政进行奖励;本科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工作企业工作,还可享受专项住房补贴。这项企业用人、政府"买单"的政策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产生了一定影响。2003年实现这项政策后,我市人才引进数量呈直线上升,一直名列南通地区之首。建议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加快人才引进步伐,通过对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激励等出台一系列政策,打造启东优势。外地有的政策我们要有,外地没有的我们要创造条件有。以优惠的政策、优厚的条件、优良的环境,为各行各业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带资金、带项目、带技术的特殊人才,做到才为我有,智为我用。如对引进的高级职称或硕士以上学位人才,其子女上学,初中、小学免费择校就读。在重点企业工作(服务年限超过3年)的各类高层次人才,可享受安家补贴。建议政府在政治上、经济上、生活上要关心工业企业的科技人才,科技成果奖要向一线科技人员、向原创人员倾斜,重点奖励科技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建立党政领导干部联系优秀科技人员制度,重大节日期间开展多种形式的慰问活动,关心他们的生活,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不断激发他们创新创业的热情,使他们安心启东、奉献启东。对我市科技人才开发的产品只要符合相关产品质量标准,就要纳入政府优先采购目录。通过这些办法,一方面建立启东在全省乃至全国独一无二的资源优势,利于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另一方面也引导民营企业重视人才,发挥人才作用,使我市人才留住率也达到南通地区之首。

3、推进柔性流动,吸引高层次人才。高精尖的研发性人才是企业科技创新的支点,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但目前我市要大量引进高层次人才有一定难度。鉴于这一情况,许多企业已经开始进行探索人才柔性流动,并取得了成效。盖天力药业就是利用科研院所的专家帮助其开发产品,把产品打入各大医院,占领了市场。因此,建议政府要进一步推进人才柔性流动,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理念,建立不同类型和层次的科技人才库,采取聘用、暂聘、借用、试用、招标等各种形式多渠道利用人才。对市外人才到我市工作和本市各类人才的相互兼职,要一路绿灯,不受户籍、身份、人事关系及其档案限制,来去自由。针对目前我市范围因流动原因而辞职或被辞退的情况,只要本人向人事部门申请复职,在一年内办理了复职手续的,建议政府进一步放宽政策,为其恢复人员身份。在柔性流动岗位所取得的工作业绩,建议与本职工作业绩一起记入本人档案,作为今后提职、加薪等评价的依据之一。柔性流动人才在受聘期间,在项目资助、奖励等方面要享受本市同类人员的待遇;来启领办、创办科技型企业的柔性流动人才,也可享受本市有关的优惠政策。通过这些措施,吸引高层次人才为启东的经济建设服务。

企业科研报告篇6

企业孵化器在欧洲被称作“创新中心”,在中国则被称作“创业中心”。按照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定义,即为“一种受控制的工业环境,这种环境是专为培育新生企业而设计的,在这个环境中试图创造一些条件来训练、支持和发展一些成功的小企业家和盈利的企业。”。由此可见,孵化器作为支持小企业的一种体制性设计,在中小企业的发展中起着环境控制的重大责任,而其中该环境的文化控制(文化营造、融合和管理),是孵化器不可忽略的工作内容。

中小企业集群文化的孵化器模式

中小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的灵魂。美国管理学者约翰·科特和詹姆斯·赫斯克特曾说:“企业文化在下一个十年内很可能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在这场全球性的企业文化热中,由于中小企业的认识误区和现实困境双重压力,它们游离于企业文化建设的边缘。总之,企业文化作为管理的第五要素,在中小企业属于短缺板块,导致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我们以分层次的企业文化营造框架来分解中小企业文化困境。

在物质文化上,企业形象的建立需要建立强大的VI系统。包括环境、产品形象、公司形象。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当它的市场容量预期、流动资金双不足的情况下,这种长期的投入会减少当期利润,甚至会因为流动资金的断流而使企业处于生死边缘。所以不进行或少进行物质文化的建设,对中小企业来说是理性的。

在制度文化上,由于中小企业作为一个具有自身结构的组织系统,它所选择的管理制度、运作方式往往是适合它本身的组织特点的,也应验了管理上的真谛:适合组织运转的最简单的管理模式是最合适的管理模式。通过家族文化进行管理,相对于制度文化的管理,更适合其组织结构模式。所以硬性地说中小企业不注重企业文化,也是不全面和不公正的。

在精神文化上,中小企业的企业精神往往聚于企业领导人的人格个性上。由于这种个性具有创新性和凝聚力,是中小企业文化发展的源头,也是孵化器文化管理的切入点。

中小企业集群文化

中小企业由于其现实困境和认识误区,不能在文化建设上有更大的突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小企业就没有企业文化。正如上一节所分析的,中小企业领导人的个性具有创新性和凝聚力,同时中小企业往往容易集群,其企业精神的一致、环境背景的相互依靠性,产业发展的连锁性,使集群的文化在中小企业文化建设中形成了一个新的视角。

集群文化是一种类似于企业文化的组织文化。

从硅谷的创新文化到汉正街的市民文化,物以类聚,集群文化,是有别于一般意义的企业文化的一种高于企业文化,影响企业文化,控制企业文化的新型组织文化。

集群文化,尤其是中小企业的集群文化,与一般的企业文化一样是属于组织文化,只不过这种组织是由于地理集中,产业集聚而形成的一种松散形的组织。

它与企业文化相一致的地方,在于它们都是组织文化,而不一致的地方,就在于集群文化的自发性和环境性。

中小企业集群文化中的孵化器模式

孵化器作为一个专门设计的组织机构,在引导、建设、发展、控制中小企业文化的进程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中国,孵化器是在强烈的政府与政策支持背景下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服务的,它天然群聚了一大群的中小企业,地理上的集群、产业上的集群、中小企业领导人的集群,创业意识的群集,使它在文化环境的营建和管理上优势尽占,而政府的支持、产业发展的使命更使它在文化环境建设和管理上当仁不让。

因此孵化器文化以政府背景的文化管理者身份,作为集群文化管理的主要投资人,具有引导和建设发展集群文化的重要功能,环境的营建既是集群文化建设的需要,也是孵化器作为环境控制者的任务。因此孵化器管理中的文化建设管理,从根本上满足了集群文化的特点,也具有引导其文化建设发展的理论和政策依据。

以洪山科技孵化带为例,以国家级洪山创业中心为龙头,它拥有科技企业孵化器9个,在孵企业350家,共筹集孵化资金3000万元,吸纳社会资金4亿元。这样密集的企业群,它们需要文化环境的营建,更需要文化环境的管理。

孵化器集群模式的文化管理

孵化器本体文化与文化管理

孵化器有很多种运作模式,企业化运作模式中,孵化器本身是一个企业。所以我们谈到孵化器的文化,就含有两层的含义,一是作为一个企业,它需要它自身的本体文化;二是作为一个中小企业集群的环境控制者,它需要对集群文化进行管理。

从本体文化来说,它含有孵化器本身,即创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文化建设。以孵化器企业精神文化来说,它具有极强的政府背景和历史使命,所以可以简述为制度性文化、服务性文化和引导性、前瞻性文化。

从文化管理来说,它是孵化器业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孵化器的使命是中小企业的环境控制,即对中小企业在市场环境中诸多环境进行调控,包括处于劣势的企业文化环境。所以文化管理是孵化器的工作任务。而且是一项相当重要的任务。下面我们以文化管理框架为重点开展阐述。

孵化器的文化管理框架

将文化管理作为孵化器的一种任务来进行,是因为文化在中小企业中是一种资源,但是这种资源对于中小企业本身来说是相对分散和难以控制的;而作为一种集群经济模式,文化的形成和传播不仅是集群内人们精神的追求,更是作为整体形象战略挑战大型企业的有力手段。但是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是一项需要投入的管理,因此,需要投入和收益主体。孵化器作为这个主体,有义务将文化纳入管理范畴。

按照文化管理的一般评价体系,我们将孵化器的文化管理按以下框架加以说明:

物质文化管理一般说来,物质文化管理含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对中小企业集群目标的管理、对中小企业集群的科研管理和集群环境的管理。

对集群目标的管理。从孵化器的角度来讲,一般是承担四大目标任务:一是批量培育符合社会经济要求的微观经济主体即企业;二是批量培养一个阶层即企业家以及职业经理人;三是集群区域的地方就业;四是集群区域的地方经济支撑:产值和税收。这一方面的文化管理强调的是集群在经济区域中的地位,强大的社会地位会使集群的文化得到更多方面的支持和多圈层文化的认同。

对集群内科研的管理。中小企业作为个体,在科研经费和产品研制流程中处于非控制地位,企业孵化器,尤其是专业的科技孵化器,如IT孵化器,医药孵化器,具有强大的整合科研资源的优势,通过虚拟制造业,使中小企业集群更具整体的科技形象和研发能力。有利于企业文化的技术发展和支持支撑。

对集群的环境管理,使中小企业处于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之中。实际上,作为孵化器本身的目标,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发挥科技孵化功能一直是孵化器文化管理,甚至是业务管理的切入点。比如,孵化基地的物业配置,孵化大楼的整体形象设计,创业政府资源的整合等经济环境、政策环境和产业环境都为集群的发展提供了文化形成和传播的载体。

制度文化管理孵化器作为一种制度化的创新促进组织,制度文化的管理为其文化的传播打下了运作基础。制度文化的管理含有:孵化器制度与管理、孵化器内的组织和服务机构。

虽然到目前为止,关于孵化器是否应有盈利模式、孵化器是重管理还是重服务;孵化器自身发展靠服务积累还是靠政策支持,这三个问题尚是争论的焦点,但是作为一个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孵化器本身具有强烈的经济外在性。服务的意识在孵化器管理工作已成为制度性的特点。

所以在孵化器的制度文化管理中,强调的是服务而非强制性的控制,共建平台,如资金平台、技术平台、政务平台、社会中介平台及信息平台。在制度上不是采取传统政府的指令管理;也不是采取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管理;而是采取现代的平台管理,以资源共享、进出自由为制度化的文化特征。

精神文化管理孵化器所关注的组织文化,是集群企业的整体精神、哲学和道德的统一体。一般来说它是从中小企业的领导人具有的共同特性出发,以创新、创业、创造为集群的精神支柱,同时力争摆脱中小企业及其领导者急功近利,独断专行的不良思维习惯,倡导诚信经营。

企业科研报告篇7

市直商务系统企业共117户(包括原一商局、二商局、物资局、供销社、蔬菜办、外贸系统的独立法人企业和原市场服务中心),有职工15918人,其中在职10892人,离休68人,退休4958人。自XX年开始,商业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先后依据株政发[XX]13号和株发[XX]5号文件积极推进,到目前为止,已完成改制78户,占企业66.6%,其中:破产24户,“两个置换”54户,有偿解除劳动合同、置换职工身份9612人,占在职人数88.2%,还有39户企业没有进行改制(其中有6户原已批准进入程序但因种种原因暂停),占企业数33.3%,职工2085人,其中:在职1261人,占在职人数11.8%。

市政府对商业企业改制十分重视,XX年3月1日的第33次常务会议在充分肯定前期工作的同时,就改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鉴于资产质量较好、企业改制积极性较高、条件成熟的企业已完成改制,会议认为商业企业改制进入扫尾阶段,对条件不成熟的企业,原则上不再进入改制程序,维持现状,让困难企业的困难职工申请低保,故此,这次会议以后,商业企业基本上就没有企业进入改制程序,主要集中精力对已进入程序的企业进行扫尾。

二、存在问题

(一)39户未改制的企业,大多为少、小、边、穷的企业,资产处置难,职工安置难,维护稳定难,改制工作难以推动。

1、“三无”企业11家306人(其中在职251人),主要是原外贸企业,绝大多数无资产、无经济来源、无办公场所,负债率极高,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都没交足,有的根本就没交,企业极不稳定,职工要求按改制政策进行安置的呼声很高。(市外贸集团公司、五矿公司、轻纺公司、化医公司、进出口公司、开发公司、万通公司、洲港公司、利达公司、边贸公司、物资协作公司)。

2、“有天无地”的企业6家,职工209人,其中在职93人,占地10949平方米。它们主要分布在中央省属企业的区域内,由于历史原因,土地权属不清,严重制约着改制的推进,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多年努力仍未得到妥善解决。(市四三0综合商店、宏源公司、茨菇塘综合商场、宋家桥食品经营部、田北菜店、化新商店)

3、安置资金缺口大的企业9家,职工616人,其中在职419人,这些企业因资金缺口大和改制费用难以筹措等原因而无法进入程序,仅靠微薄的租赁收入维持。(市外贸粮油公司、外贸包装供应站、建百商场、天味月塘综合商场、杉木塘百货商场、学堂冲菜店、建宁化工商店、蔬菜车队、杉木塘副食商场)

4、因产权不明晰、职工思想复杂等原因未能进入改制程序的企业13家,职工954人,其中在职498人,如五交化总公司在1996年将一家公司分为六家后,产权分割不到位,根本就不明晰,使改制工作无法进行,如民族饭店因民族政策而未能进行改制等。(市陆顺管理站、五金站、化工站、交电站、家电站、劳保公司、田心百货商场、五交化商场、日用工业品商店、湘天桥副食店、奔龙酒家、民族饭店、杉木塘菜食商场)

(二)资金缺口大

随着社会平均工资的逐年增加及政策的调整,再加上企业累积欠帐增大等原因,企业的负担不断加重,安置费用越来越高,资金缺口越来越大,据对这39家企业统计测算,这些企业可变现资产13597万元,若按株发[XX]5号文件的政策,安置职工需15513万元,负债16847万元,按相关政策安置到位的话,资金缺口18763万元。

(三)职工的思想复杂

这些未改制的企业职工的思想由于种种原因变得更为复杂,其心里预期更高,希望政府给予的安置补偿和优惠政策更多,尤其是那些有点资产勉强维持的企业,如果按[XX]5号文件,对资产公开处置后,关门走人,他们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抵触。据摸底,在未改制的企业中,有改制积极性的企业不到一半,且大多集中在“三无”企业,大部分企业表态维持现状。

(四)工作协调难度大

市商业企业改制办设在市商务局,主要由商业科承担这一职能,在实际工作中,涉及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任务重,争取优惠政策的力度也非常有限,人手不足,商务局虽然调配充实了一些人力,但仍然不够。一些上访人的不文明上访给机关的办公秩序造成不良影响,为商务工作全面开展造成不利。化解改制企业中的矛盾与纠纷手段弱化。

三、工作设想

(一)基本原则

一是依法依规按程序、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按照政策搞好资产处置、职工安置和遗留问题的处理,依法维护好职工的利益;二是企业自主、政府引导的原则,突出企业的自主行为,充分尊重企业职工的意见,不大包大揽,有序指导和合理疏导;三是实事求是,因势利导,区别对待,稳妥推进的原则,不搞一刀切,按照绝大多数职工同意改革、资产可以变现、安置资金没有缺口的必备条件,成熟一家改一家。

(二)工作步骤

按照先易后难有序推进,深化改革与解决遗留问题相结合的思路,力争用3年的时间,完成企业改制工作。

1、积极处理好改制中的遗留问题,对于原改制中政策未涉及的问题或安置不到位的,想方设法妥善处理;对已改制企业中出现的矛盾与纠纷,按照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的原则,依法依规进行化解,避免引发新的矛盾。贺百商场的遗留问题必须认真对待,及时处理。

2、积极推动有条件的企业进行改制,即安置资产缺口不大而职工又同意改制的企业加强引导与指导,尽快进入程序,今年计划为3家左右,如市劳保公司等在年内完成。

3、积极筹措资金安置好外贸企业的职工。能破产的就破产,缺口资金由政府解决,约需11123万元;或者让其完善好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手续,将欠帐和提留部分予以挂帐,对确无收入来源的企业,新发生额由财政拨付,逐月缴清。维护其基本民生问题,维护企业的稳定,争取今年实施。

4、积极引导资产尚可、但职工改制积极性不高的企业抓紧时间改制,对此,市政府应该给予一定的奖励政策或措施促使其改制。

企业科研报告篇8

2013年11月份,我们通过电话咨询的方式对申报2014年度济南市企业自主创新计划的部分中小企业展开调查,了解其对科技文献数据库的购置与使用情况,了解其对科技文献资源的需求。

1 调研目的

通过调查分析济南市中小企业对科技文献数据库的购置、使用及其需求情况,寻求本单位对中小企业提供科技文献资源数据库服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 调研结果

本次调研的样本是从申报2014年度济南市企业自主创新计划的中小企业中所选取,总共有180家。通过调查发现购置科技文献数据库的企业为0家,而根据企业对科技文献数据库的使用情况及其获取科技文献的渠道分为以下3类:

(1)直接上网查资料,但没有购买和使用任何网络文献数据库的账号。此类型的企业总共有86家,占所调查企业的45%。

(2)有一个或者多个网络文献数据库的账号,其付费方式多为充值。此类型的企业总共有16家,占所调查企业的9%。

(3)没有购买和使用任何网络文献数据库的账号,但采用其他方式获取科技文献,如咨询专家、借用大学图书馆、与同行业交流、订阅专业类书籍期刊、咨询科技情报服务部门等。此类型的企业总共有88家,占所调查企业的46%。

另外,调查中95%以上的企业表达了对科技文献资源的强烈需求,而仅有7家企业表示目前不需要。

3 调研结果分析

(1)所调查的济南市中小企业基本未购置任何科技文献数据库资源,而是通过购买账号或者其他渠道获取科技文献资源。这与科技文献数据库购置所需花费不菲的价格有关。

(2)有45%的企业只是通过网上搜索来获取科技文献信息,这样只能看到很少免费文献的全文,绝大多数科技文献的全文看不到,影响了企业对数据、研究方法和内容的获取,不利于企业开展研发和市场竞争。且有部分小企业认为额外支出的文献资源使用费用,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加重企业的负担。

(3)有46%的的企业通过专家咨询、借用大学图书馆等方式获取科技文献资源,这些获取科技文献资源方式比较繁琐,影响效率,而且具有片面性和局限性,不如直接从科技文献数据库中获取资源。

(4)只有9%的企业具有网络文献数据库的账号,其中大部分还是企业员工自己所有。由于是采用单个数据库、单个账号充值的方式,不利于获取大量科技文献资源的获取,具有局限性。深入了解这类企业,发现这类企业注重高新技术应用,新产品研发,其创新研究意识强,对文献资源需求大,利用率高,但未实现资源共享,造成资源和成本的浪费。

(5)所调查企业中绝大部分企业表达了对科技文献资源的强烈需求,说明企业对科技文献资源的需求高,但仅有部分企业使用网络文献数据库和大学数字图书馆文献数据库获取资源,说明科技资源的重要性还未引起企业的足够重视。

(6)部分企业表示当前暂时不需要获取科技文献资源,经了解发现,这部分企业有的正处于起步阶段,有的专注于专利技术等。

4 对策及建议

4.1 提高对科技文献资源重要性的认识

科技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政府和企业对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对中小企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引起政府和企业的重视。科技文献数据库不仅为学术界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便利,也是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催化剂。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利用现有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进行研发和生产,是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的方式之一。

4.2 整合资源,建立服务于中小企业的科技文献数据库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由于现有科技文献数据库在文献收录方面各有偏重,比如最为权威最常用的知网、万方、维普,知网在期刊和专利收录更新方面最有优势,期刊收录最全且更新及时;万方的优势数据库为论文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是多年来科技查新行业最为常用的数据库。而企业所购买账号往往只偏重于某个数据库,文献资源获取渠道单一,不能满足对文献的需求,不能实现资源共享,造成资源和成本的浪费。整合上述科技文献资源,建立起一个开放的、使用便利的、涵盖各类科技文献资源的网上文献检索和获取平台,为济南市的科研、技术创新提供有效的科技文献支持和保障。

4.3 申请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加强公益。

购买某个科技文献数据库的年费往往在十几万到几十万,这对于单个中小企业是比较大的一笔经费,通过调研发现未见有企业购置科技文献类数据库。而本单位是是市属唯一社会公益性的综合信息研究服务机构和科技信息资源供应者,可以通过申请财政专项资金支持,购买整合科技文献数据库,加强对济南市企业的公益。

4.4 开展数据库使用培训,提高企业效率

上一篇:中学生生物教学范文 下一篇:幼儿语言教育的重要性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