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网络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4-02-21 10:06:53

道法网络培训心得体会

道法网络培训心得体会篇1

学习考察组一行先后前往北京市宣武区残联、宣武区广外街道残联、白菜湾社区卫生服务站、大连市沙河口区残疾人康复教育活动中心、绿波社区居委会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还参观了第二届中国国际老年人和残疾人护理用品及康复设备展览会。通过学习考察,大家一致认为北京市宣武区残联和大连市沙河口区残联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要求,依法开展残疾人康复工作,做到领导重视、网络健全,依靠卫生、教育、民政、计生等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使残疾人康复工作在基层得以生根发芽发展壮大,使广大残疾人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大家感到深有启发。

北京市宣武区残联成立于1989年10月,1995年计划单列,1998年7月调整为区属正局级。宣武区残联在开展残疾人康复工作时就“以社区康复为主导,以样板社区为目标”的指导思想,狠抓残疾人康复工作的组织管理网络、技术指导网络、社区康复网络三网一体的建设,做到康复纳入社区,训练进入家庭。截止到99年成立了区社区康复指导部,建立了街道社区康复指导站28个,居(家)委会康复站58个,完成7417名残疾人康复筛查,为5153名残疾人建立了康复档案,为51名肢体残疾人进行了家庭训练指导。

大连市沙河口区人口60多万,其中残疾人近2万名,辖16个街道办事处,128个居委会。沙河口区残联从98年开始筹建区残疾人康复教育活动中心,99年被区政府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活动中心的建设得到了全区各级领导和全社会的关心支持,区财政专门拨款45万元,捐款万元以上有26家企事业单位。到20__年4月正式启用,整个活动中心设有聋儿语音训练室、爱心书室、智残儿童康复训练室、盲人图书语音室、健身室、配餐室和残疾人之家,使残疾人有了一个自己的家,可以进行康复、教育、娱乐、活动。每年十月份,沙河口区残联举行“金秋十月--残疾人欢乐周”活动,有法律讲座、卡拉OK、书画展等各种形式的活动,让残疾人自娱自乐,真正让残疾人康复地回归社会。

在学习考察中,北京市宣武区残联陈丽红副理事长、大连市沙河口区残联姜五华理事长都认为开展残疾人康复工作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所确定的以康复机构为骨干、社区康复为基础、残疾人家庭为依托的康复工作原则,要形成残联搭台、卫生唱戏、社区参与的工作模式,主要体会是领导重视是前提、网络健全是关健、各方支持配合是保证。

领导重视是前提。从两区的实际情况看,两地的领导对残疾人事业都非常重视,政府一把手分管残联,抓康复工作的意识已形成共识。辽宁省政府对残疾人康复工作专门发文明确规定,要求市、区要有500平方米的残疾人活动中心,县级市要有1000平方米的残疾人活动中心,并要求主管区长、市长签定责任状。大连市沙河口区为筹建区残疾人沙河口区残疾人康复教育活动中心,区政府在全区各企事业单位中开展爱心助残活动,对各街道、各委办局下指标,区财政专项下拨45万元,发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有26家单位捐款万元以上,到20__年4月正式建成了融康复服务、教育训练、就业培训、文体活动等为一体的多功能残疾人之家。

网络健全是关健。在考察中,北京市宣武区残联“三网一体”的康复工作网络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三网一体”网络主要是指成立以区长为组长,区卫生局、区财政局、区民政局、区公安局等为成员的区社区康复领导小组,下设组织管理网络(包区社区康复办公室、街道社区康复办公室8个、居(家)委残疾人工作小组344个);技术指导网络(包区社区康复之家技术指导小组、街道社区康复及领导小组8个、街道专业技术指导小组8个、居(家)委会康复指导员221人、残疾人家庭训练点128个);社区康复网络(包区社区康复指导部、街道社区康复指导站28个、居(家)委会康复站58个)。形成了横向到各成员单位、医院、

学校,纵向到居委会、残疾人家庭的区、街道、居委会、家庭四级组成的覆盖全区的立体化、网络化的残疾人康复工作网络,使残疾人康复工作在基层得以广泛、深入、扎实地开展。

各方支持配合是保证。残疾人康复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作,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宣武区和沙河口区康复工作办公室的成员单位都已把残疾人康复工作作为自己的本职工作,如宣武区依托区卫生局建立了28个社区康复站,康复培训也纳入区卫生局的培训工作之一,还邀请中残联、康复专家医生对康复站医生进行康复知识培训,培训经费也由卫生局承担。宣武区残联还利用区卫生、区教育等社会资源,与区妇幼保健院联合成立了聋儿康复中心、低智力干预中心,对残疾儿童实行早期发现、早期干预的工作机制。区残联把残疾人康复服务手册发放到各居委会,要求各居委会实行15日报告制,发现社区内的残疾居民经治疗后有康复需求的,在15日内上报到街道康复站,确定医生进行跟踪康复。

经过6天的学习考察,大家感到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要求,做到

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残疾人康复工作网络。我们要在建立区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区残疾人康复技术指导组、区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部的基础上,成立区残疾人康复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区长任组长,卫生局、教育局、民政局、财政局等部门分管局长任副组长。在已成立的区、镇、街道、村(居)委会、残疾人家庭为主的康复工作领导小组、康复站和康复训练点的基础上,在明年底前在全区各镇、街道全部建立,形成覆盖全区的立体化、网络化的康复工作网络。(康复工作网络图见后)

二、要紧紧依托卫生部门的资源优势,培训一支有志愿精神的康复员队伍。康复工作是一项技术性、专业性较强的工作,要高质量地完成这项工作,就必须依靠卫生部门的医疗优势,抓住成立社区卫生中心的有利时机,与卫生联手共同做好对康复工作的宣传,对康复站医生的康复知识培训,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道法网络培训心得体会篇2

【关键词】 会计;网络培训;分析

“世界各地的人在自己家中就能学习最好的课程、学习任何科目、由世界上最好的老师讲授”。 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的这句话道出了网络课程的精髓。网络化是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也是这个时代的学习方式。网络培训适应时代的要求,以其时间、地点的灵活性取得人们的信赖。会计网络培训也将成为现代培训领域的新宠。笔者针对江西省会计网络培训市场,采取网络查询、电话联络、学员咨询、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了调研,结合南昌市财政局的南昌市财政经济学校的情况,写出本文,供大家参考。

一、会计网络培训的意义

(一)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传统培训受空间的局限很大,多的也超不过几百人,大部分情况下在30~60人之间,一般不超过60人,否则就会影响培训效果。但通过网上在线培训就可以大大提高培训效率,在不同的网络终端,同时可以有上千人、上万人,甚至有几十万、上百万人参加同一项培训,培训信息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共享。

(二)实现学习行为自主化

网络培训对于个人的优势,其显著特征是: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任何章节开始、学习任何课程。

(三)实现教学管理自动化

网络教育中,运用计算机网络教学管理平台的自动管理功能和远程互动处理功能,教与学的信息数据都被自动的存储在数据库中,并且能够根据教学情况反馈,实现管理教学模式的自动化。

(四)实现培训成本低优势化

据统计,采用网络模式较之传统的教室模式可节约15%-50%的费用。网络完全可以削减这些开销,成本的降低从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利润的提高。

二、江西会计网络培训的现状及主要培训机构情况

(一)江西会计网络培训的现状

1.起步晚

江西会计网络培训由于起步晚,至今还没有规模比较大的网上培训机构,只有江西省财政厅的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的继续教育在网络上有一个学习的平台。其它只是传统的会计培训机构在网络上作培训方面的宣传或网页上报名,采用的培训模式还是面授,并没有真正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培训。

2.数量少

目前,除了江西省财政厅的会计从业证继续教育“江西会计网”上进入继续教育的学习外,还没有专门从事会计培训的网络培训机构。

3.开班类型少

江西省内只有一家相对独立设置会计网络培训机构—江西会计网,只开设了网络继续教育,其它类型的网络培训班如会计师资格考试网络培训等均没有开设,课程单一,开班类型少。

(二)江西主要会计网络培训机构情况

1.江西省内相对独立设置的会计网络培训机构

江西省内相对独立设置的会计网络培训机构只有一家,即江西会计网(网址为http:///)。江西会计网是江西省财政厅主办的会计培训网站,在江西省财政厅网页上可以链接到的江西省会计人员网上继续教育系统。

江西会计网的网络继续教育由江西威特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网上继续教育承办的流程为:会计人员登录到指定网站,选修继续教育课程,参加网上继续教育学习。会计人员学满规定的学时,参加在线考试,成绩合格后颁发继续教育证书。江西会计网由行政权限推动。江西省省财政厅以赣财会【2007】14号文件的“江西省财政厅关于开展会计人员网络远程继续教育有关事项的通知”在网上开展继续教育,是省财政厅委托江西威特科技有限公司来开发和维护。这家公司实际就是一家从事计算机行业的公司,由它来对网上继续教育进行维护和管理。以行政手段推行网络继续教育,首先力度大,规定由省级继续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开通全省网上继续教育培训网络系统,全省各设区市、县(市、区)继续教育主管部门按权限均可使用网上继续教育系统。其次范围广,网上继续教育对象为持有江西省各级财政部门颁发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会计人员,涵盖了江西省全部会计人员。这个系统挂靠在政府网站不需要象别的网络培训机构有流量和点击率的要求,本身就是一家从事计算机网络的公司相对来说只是增加了一个网页的维护而已。

江西会计网继续教育系统学习内容很少,只开设了与继续教育有关的课程,收费标准为80元/年。培训的课程都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颁布的第二十条规定“持证人员应当接受继续教育,提高业务素质和会计职业道德水平。持证人员每年参加继续教育不得少于24小时”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的相关规定强制性要求会计人员参加的一种学习,所以不愁没有生源。

2.面向全国并在江西招生的主要会计网络培训机构

面向全国并在江西招生的主要会计网络培训机构并非江西主办,但是却是中国主要会计门户网站,象中华会计网校、东奥会计在线、财考网、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网等。

3.其他在网络上信息从事会计培训的机构

其他在网络上信息从事会计培训的机构,主要有南昌通达教育机构、南昌思达财经培训中心、江西南昌中财博智教育机构、南昌雄英会计培训中心、九洲财苑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南昌西湖区培训学院等。它们只是广告宣传一些课程的设置的信息,面授为主,没有真正起到网络培训平台的作用。

南昌市财政学校为南昌市会计培训的领头羊,网上却找不到相关培训介绍,这说明我们南昌市财政经济学校忽略了现在的第四大媒体网络的效力,还是以传统观念的宣传方式进行宣传。偶而在咨询办理会计从业资格证和会计考试报名才看到我们学校的名字,地址也不清楚。现在的时代是信息时代,网络的传播速度迅雷不及掩耳,而且范围遍及全球,影响力非同凡响。在这个方面应该加强宣传,可以在市财政局网站上介绍我校情况和课程设置。在办理从业证或有关考试报名的网页上,直接把招生、开设课程等情况作比较详细的推介。

三、建立江西南昌会计网络培训的构想

江西省内网络培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属江西省范围的考试科目和非竞争性考试。如继续教育考试,只需要在江西省内培训即可取得学时分,而且不用参加全国统一考试。江西省内的网络培训在全国性的考试中的培训课程并没有明显优势。因为针对全国性考试进行培训的专业性的会计培训网站,起步早、师资力量雄厚、资金充裕、培训组织健全、硬件设施齐全。基于此认识,并结合南昌财会培训中心的实际情况,在全省或南昌市开展会计网络培训的初步构想:

(一)转变观念,敢于创新,建立会计培训网络平台

对于网络培训我们首先要更新理念、树立创新意识、改革会计培训观念、大胆实践。开展网络培训是大势所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我们要确立网络培训投资增值观念和网络培训高效能观念。

1.配置专业的网络管理人员

网站建设是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包括网站策划、网页设计、程序开发、后期维护等多个环节。网站建设也是一项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事务,它需要许多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支持。网络建成以后,站点的维护和更新更需要专业人才维护。

当前,学校人员较少,而且没有专职的计算机专业和网络专业的专职人员,更没有网络开发和维护人员。虽然学校有部分富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但他们对网络培训和信息技术少有了解或缺乏足够的认识,鉴于此,应该对一般教师进行培训,应要求掌握电子备课系统以及所教课程教学软件的性能与使用方法,并具备基本的文字、声音、图像、信息的查询、编制、组配、存取能力,以及掌握CAI(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方法。而对专业的网络管理员,则要求掌握frontPage、Authorware、Java、PremIere等平台组合与页面设计和网络维护。针对这种现状,必须引进计算机或网络方面的专业人才,进行网络开发,并持续进行网络维护,为网络培训提供保障。

2.设立专项经费建立和维护网络平台

网站的建立需要资金,网站和网络平台的维护也需要资金。建一个专业门户的网站,要求较高,所以资金的投入比较大,初步预算前期投入30万元左右,以后还有每年的维护费用。具体费用预算由专业人员精心核算后再另行汇报。由于学校财务实行收支两条线,而且学校没有建立和维护网络平台的专项资金,本着经济实用,切实可行的原则,所以需要局里设立专项经费开发网络平台,并且要有后续资金对网络平台进行维护。

(二)科学决策,倾情打造,建立完善的网络培训体系

通过前期我们多方面的论证,考虑到南昌市财政局网站的承受力,不宜在财政局网络上开设会计网络培训,而应直接建立独立、专业、富有特色和内容的会计网络培训网站,但可以在财政局网站上设有链接。如果会计培训网站不独立、专业特色不突出、不包容,自然就不会有自己的“声音”,也就谈不上发展。因此,倾情打造属于自己的、符合实际的会计网络培训网站是当前唯一的选择。目前,学校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落后,并经常发生传输故障,这些都将直接制约网络培训的发展。网站开通以后,还需要24小时不间断、持续的服务,解答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疑惑,保证学员可顺利学习课件。这就需要好的网络服务质量。随着网络培训的开展,就需要培训中心有专人负责提供客户支持服务。但学校现有人员较少,安排不了专人24小时服务。

然而,建立独立的属于自己的网站主要为了确保网站的日常安全、高效、平稳的运行,确保网站信息及时更替。要发展强大的会计网络培训业务,真正打造一个富有专业特色、实惠、高效的会计网络培训网站。这也是会计教育培训发展的趋势与方向,是多数学员的最终选择,也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和实力提升,关系到学校品牌的树立。

(三)苦练内功,选修人才,打造一流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学校的立足之本,没有过硬的师资力量,就很难有显著的培训效果,学校的发展就没有潜力。为了提高教学水平,提高老师的业务素质,一方面经常性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经验交流,互相听课,从而达到共同之目的。另一方面对爱岗敬业的教师进行选拔,重点进行培养,将他们分批送到全国各大名校和会计学院学习,如三大国家会计学院(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名校的会计系或会计学院,如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让这些老师既充分掌握最新的财务、会计知识;又进一步理解会计学科领域里的新理念,打造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

(四)夯实基础,循序渐进,逐步充实和丰富网络培训内容

会计网络培训不必一步开设全部会计课程,可以采取先开展不须统考且操作性不强的基础性课程,如会计继续教育课程不须统考可以开办,而会计电算化实践性太强,不适宜采用这种培训形式。以点带面,重点突破,在探索、实践中求发展。在开办继续教育的基础上开设仅限于江西省而且统考面较广但难度较小的培训类型,比如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课程。在此基础上根据未来发展需要和市场前景,并视具体情况逐步开设会计准则、会计职称和注册会计师考试网络课程。从而充实和丰富网络培训内容。

(五)加强宣传,树立品牌,努力提高培训的知名度

宣传是学员了解会计网络培训的一个途径?熏充分发挥网络的宣传作用,先在网络上与培训有关的信息,能够通过搜索引擎查询到学校的有关课程设置和招生情况。同时,也通过传统的宣传形式,比如:发宣传单及报纸刊登广告,虽然较传统,但非常有针对性,并且十分有效。如向参加培训的学生发宣传单,向来报名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的考生发宣传单,向来我校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和会计电算化考试的学生发宣传单等形式,利用学校的历届培训学员的联系电话,以短信平台向学员发送网络培训班短信,并辅之以行政性文件间接宣传等方式。“花小钱赚大钱”,利用学校本身的各种优势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让广大学员知道学校开展了会计网络培训课程。

道法网络培训心得体会篇3

本文以介绍网络培训在教育教学背景下的发展为切入点,首先介绍了网络培训的内涵和外延,其次阐述了网络培训对高校信息化改革的影响,最后在总结网络培训经验的基础上指出了网络培训在现实发展中的劣势与不足,并提出了合理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

网络培训;高等教育;信息化改革;影响

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天河”。[1]伴随着信息革命的席卷而来,人类亘古以来的历史正处于一个极速发展的阶段,日新月异的社会变革需要人们拥有更新、更全的知识体系,更快、更准地把握这瞬息万变的时代变迁。但传统的教育模式显然已经无法跟上知识流动性的更替与信息化发展的步伐,因此教育教学改革是势在必行的。就在这样的背景下,网络培训这一新兴、快速、高效、全面的教育教学方式脱颖而出,并逐步被社会各界所认可与运用。

一、网络培训的内涵和外延

什么是网络培训呢?字面解释意思非常简单,通过应用信息科技和互联网技术进行内容传播和快速学习的方法,[2]并被人们冠以一个特别贴切的名字“e-learning”,其深层次的含义不仅仅要表述网络这一培训方式,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电子化的学习、有效率的学习、探索的学习、经验的学习、拓展的学习、延伸的学习、易使用的学习、增强的学习。

既然网络培训是如此多种学习的代名词,那么其适用程度在哪里最高呢?毋庸置疑是学校,尤其对高等院校来说,学习不再仅仅是填鸭式教学的一种,更多的是利用优势资源,自学积累知识的过程,因此网络培训一经出现,便深入人心,其运用深度与广度不言而喻,更令人可喜的是,网络培训也已经由原先辅助教学的地位逐渐转换为如今独立教学的环节,这是信息化教育发展必经的阶段。

面对这样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不由赞叹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现代教育教学改革完美的结合不仅缩短了教师交流学习的距离,丰富了教师进修方式,更是推动了教学改革的现代化趋势,让教育“终身化”变为现实。求贤似渴的引进名师不再需要慕名而来三顾茅庐,对知识的探索也不再需要忐忑不安的程门立雪,只需要打开电脑,轻轻点一点鼠标,这信息的天然载体便会通过其在教育领域特有的功能来解答所有的疑惑与问题。

既然网络培训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已经逐渐独挡一面,那么其对高校信息化改革的影响到底有哪些,下面我们详细探究。

二、网络培训对高校信息化改革的影响

1、网络培训丰富常规教学,把名师请回家不再是梦想

网络培训现在已经广泛运用到各大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去,许多知名院校还开设了网络教育学院具体开拓网络教育的新途径,所服务的对象也不再是单一的群体,而是面向整个社会,教育不再是某些人特有的资产,名师也不再是一所学校特有的王牌,通过网络的传播,教育教学变得更为便捷,知识体系变得更为丰满,在此借用一句网路流行语来形容——“网络培训,让知识再飞一会”。当新的载体与途径被人们广泛接受之时,这样的教育教学才能真正深入人心。正如网络培训这样,利用视频系统开展教学活动,使更多、更广范围的学生能够聆听优秀教师的授课。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却跨越了时空与地域。教育资源的共享圆了许多人渴望接受高等教育的梦想,网络教育学院做到足不出户便能使人们享受知识的盛宴,利用闲暇时间及时给大脑充电,日积月累的自学过程同时也完成了学历的提升,这对整个国家国民素质与教育理念的提高都是里程碑式改革。特别是在高等院校,许多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几十年的老教师虽然经验丰富,但是由于历史原因的特殊性,他们中很多人学历层次仍停留在本科甚至专科阶段,这些都直接影响着一所学校的办学质量与师资力量,对教师个人的职称评审、福利待遇等方面也是不利的,但网络培训这样一种继续教育方式提供给他们一个很好的平台,在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同时也提升了学历层次,促进了学校的发展;此外,教育信息化的实现不仅仅是促进部分教师学历的提升,更是加强了全体教师自主自愿的学习,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师的自我修养与知识体系是亟需完善与更新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随着几轮授课下来早已与时展相脱节,有时我们教师迫切需要去吸收先进的经验与理念,却“张不开口,低不下头”、“有了家庭,没了时间”,面对这些困难,网络培训让一切变得更为简单,教师可以在自己方便的时间、合适的地点,按照自己学习的速度与方式进行有选择的进修学习,不仅避免了内心求人的尴尬,更是把这集千万名师精华于一体的同行请回家,这样的继续教育提升的教师自身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也是高校网络培训的初衷所在。

2、视频学术会议与交流缩短距离,拒绝长途跋涉的旅行

在高等院校里,由于发展程度与特色专业的不同,每个学校都有自身教育教学过程中值得其他学校借鉴学习的特色与理念,教育原本就不是一个闭门造车的过程,所以“请进来,走出去”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许多研讨会与学术交流会的举办都是十分有必要的,但是由于我们国家地域辽阔,高等院校分布又相对不均匀,办会地点的局限性对大多数学校来说都有着空间的距离,甚至许多时候正值学校工作繁忙之际,这样千载难逢的学习交流机会如若又不想放弃,那么视频学术会议与交流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划地域为单位,采取就近原则,多以省会城市为中心,做到使每一个学校能够花最少的钱,走最短的路参加各种重要会议。由此可以看出利用远程网络培训系统不但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能够随时随地的反复及时的进行探讨和交流。同时,远程网络培训系统提供的强大的数据功能还为跨区域的交流活动搭建了一个多人共享的工作平台。通过文档共享、文件传送等功能,参会者可以将各种需要交流的数据、图形、报表、文字等信息同步显示给所有相关人员,在进行充分的视频、语音交流的同时能够让大家对内容进行共同操作和修改,完成工作交流讨论[3]。

3、网络资源多元化共享,促进教育信息化改革

道法网络培训心得体会篇4

下面我谈三方面的内容:

一、网络视听媒体已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

伴随着新一轮的网络技术进步和网络应用创新,互联网迎来了新的发展高峰,网络视听服务成为最新的亮点。对等网络(P2P)在网络视听节目传播领域广泛应用,突破原有的浏览器/服务器传输模式,创造了全新的传播理念;网络节目个人自制内容巨增,强烈冲击着专业制作机构主导内容制作的传统格局;网络节目的种类,不再局限于影视剧和新闻,呈现多样化、细分化特征,节目频道专业化、内容栏目化趋势明显,新的网络视听媒体正在兴起。

当前,我国网民总数已达到1.62亿,宽带上网人数超过1.22亿,三分之二以上的网民经常使用网络影视娱乐服务,而提供网络视听服务的网站已超过4万家。互联网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大众的生活,人们的行为模式、思维方式乃至价值观念,无不在网络的潜移默化影响之下悄然发生着变化。网络视听媒体的发展,丰富了思想文化的传播形态,扩展了媒体的表现形式,延伸了人类获取信息、表达情感的手段和能力,革新了媒体内容的存储、传递、继承、更新、生产、消费方式。网络视听媒体适应了人们日趋多样化、个性化的收视需求,信息内容不断丰实,先进文化的网上传播日益扩展,网络文化品位有所提升,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还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迅速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网络视听媒体的发展也伴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互联网的开放性,为不健康的内容提供了传播渠道。网上蔓延的腐朽、落后文化,尤其是低俗、色情、暴力等内容,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将会产生消极作用。网上、欺诈等违法犯罪活动屡禁不止,尤其是侵犯知识产权现象严重,公民合法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护。网络视听媒体的发展态势及其正反两方面影响,给网络文化的建设者和管理者既提供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引导与规范网络视听媒体的发展是广电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近期,中央明确提出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形成文明的网络环境,维护信息安全,促进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健康发展。明确指出网络文化信息服务具有文化属性与意识形态属性,应纳入文化建设和管理之中。明确要求广电部门负责对网络广播电视、视听节目(包括影视类音像制品)、手机视听节目、播客、IP电视等网络视听媒体的审批和管理。

加强对网络视听媒体的管理,引导其健康有序发展是中央赋予广电部门的新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要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营造健康文明、公平有序的发展环境,鼓励支持有责任的互联网机构从事网络视听服务业务,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网络视听媒体成为教育人、鼓舞人、滋润心灵、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新途径、新平台、新空间、新渠道。

三、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切实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网络视听媒体

要坚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理。按照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的方针,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办网谁负责的原则,积极研究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认真探索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的管理模式,在建设中加强管理,以管理促进发展。

要遵循网络视听媒体特点和规律,实行科学分类管理。通过科学分析网络视听媒体各种业务形态的传播特点和规律,逐步建立网络视听服务分类管理制度,制定业务指导目录和准入原则,依法实行行业准入管理,既要确保天生自由开放的互联网仍充满活力,还要保证政府管理具备有效的约束力。

要大兴网络文明之风,净化网络环境。净化网络环境,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是保护中国乃至世界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迫切需要。要发挥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作用,深入开展文明办网活动,引导网络视听媒体从业机构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组建行业自律组织、落实行业规范、讲究社会公德。加强对从业机构负责人,以及网络编辑、版主、主持人等重要岗位人员的培训,强化岗位责任意识。这次的培训班就是落实此项工作的具体措施。

要创新管理方式,强化动态管理。通过建立日常监管制度,完善日常技术管理手段,对从业机构的管理要从简单的准入把关,转换到全程动态管理,随时发现随时进行处理,最大限度降低不良和有害内容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

要鼓励中国特色文化的网络视听产品创作。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网络视听媒体的重要源泉,要加强高品位网络视听节目的创作,推动民族网络影视产业发展,形成一批具有中国气派、体现时代精神、品位高雅的民族网络文化品牌。

以上所讲的三个方面的内容,实际上也是我学习中央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意见的一些体会。我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中央的精神,并且要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大家要从政治的、大局的、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网络视听媒体建设和管理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和新的作风做好这项全新的工作。

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网络视听媒体的发展和管理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新课题。中国迫切需要学习、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亚洲有线与卫星电视广播协会聚集了众多世界知名的传媒娱乐机构及相关企业。中外双方共同举办首届网络视听媒体发展与管理高级培训班,交流国内外网络媒体发展状况、趋势及新媒体版权保护情况,有助于促进中外机构、企业之间,互联网企业与传媒娱乐企业之间加深彼此的了解,共同把握视听新媒体的发展趋势,探讨解决矛盾和问题的方法与途径,推动视听新媒体健康、可持续发展。今天的培训活动将成为一个契机,一个窗口,一个开端,构架起沟通交流的桥梁。今天距离2008年奥运会开幕还有整整一年。培训班选择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举办,更增添了我们的期待。我相信,有大家的共同努力,中国的网络视听媒体必将乘着奥运的东风,插上腾飞的翅膀。

道法网络培训心得体会篇5

中图分类号:G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12-0126-02

网络媒体是继图书、报刊、广播、电视等传播方式之后的“新媒体”,其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彰显出主流应用的特质,渗透到当下生活的每个角落。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中国网络媒体发展势头迅猛,网络出版产业作为一项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出跨越发展的态势,给传统出版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加快融入数字出版、抢占新的制高点,已经成为出版界的共识。正如柳斌杰署长所说,“出版单位要加快向数字化转型。[1]”在这样的大趋势下,网络编辑的重要价值不言而喻,网络编辑不仅是技术平台的操作者,也是信息人文价值的创新者;不仅是新媒体时代的“把关人”,更是一位思想者;不仅是多媒体人才,还应该是全媒体人才,从事的是策划编辑网络作品使之适合网络传播的创作活动。因此,在这个信息为王的时代里,培养合格的职业化、专业化复合型网络编辑成为各个出版单位尤其是转型期传统出版社的当务之急。

不久前,我有幸参加了新闻出版总署举办的网络编辑资格培训班。经过十余天紧张而充实的学习与实践,总的体会如下:

一、学习的主要收获和体会

1.从此次培训班的重要性来说,互联网的发展对网络编辑的需求数量激增,网络编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网站的信息质量和点击率,影响网络媒体以及网站文化建设。开展这次培训班,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加强宣传理论引导的要求;是数字出版产业健康发展的要求;是培养网编人才的要求,更是完善出版从业人员就业资格准入制度的要求,我为有机会参加这次培训班感到高兴,这是一次难得的职业拓展和提高机会。我是一名传统出版社的文字编辑,缺乏网络编辑统一的职业标准与规范,对其角色定位和理念建构认识模糊,网络出版对于我而言是一个相对陌生而新鲜的事业,这次来培训可以说是“从零开始”,虽然有很大的压力,但内心仍充满着无限决心和激情。“十二五”期间,我国数字出版业将面临极为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数字出版产业的核心任务,其战略重点都与网络出版产业密切相关,结合行业的发展前景,接受此次业务培训并参加国家职业资格鉴定,是规划职业发展、提高才干与能力、完善知识结构的重要途径之一。

2.从网络编辑的理论学习来说,在这期培训中,来自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编辑学会、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人民网、人民邮电出版社等多家单位的领导、专家、行业精英向我们悉心解析了网络出版态势、法规与监管,网站定位及策划、栏目与专题策划、界面设计与审美,网站内容管理实务,网站语言文字规范问题,网站推广及运营,信息网络传播的版权问题,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角色与责任,网站编辑工具基础,网络社区组织引导与强国论坛,手机报等移动阅读的运用,出版单位新媒体开发运用,数字出版态势、规划与政策,大学生成长平台策划与运营等多视角全方位专题知识。这些内容以实际需求为中心,贴近时代,追踪热点,关注现实,立足前沿,功能互补,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网络媒体的企业实践案例以及教学分析,指导和帮助了我们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提高,在互动中进步,促进了业务培养与媒体发展的契合。据此,我了解到与传统出版和自己的日常工作相比,网络编辑除需要具备传统出版人员的知识与技能结构之外,还必须掌握较高的计算机网络方面的专业技术知识与技能,这也是与传统编辑最大的不同之处,“网络编辑运营媒体的范围扩大了,现在是全媒体运作时代,不仅要有图文,还要有音视频,他们需要跨媒体选择、加工”[2]。

另外,网络编辑还需要与读者建立良好互动,不同于传统编辑时代无法补救的“遗憾的工作”,网络编辑可以随时接受读者意见,随时对内容或表现形式进行修改,随时优化,并应具备一定的引导能力,需要寻找焦点话题,能通过适当的话题将潜在的受众组织起来,“把分散的人群组合成一批专门的受众,提高传播效率”[3]。除此之外,培养更强的创新能力、更好的适应能力以及更敏锐的信息整合与解读能力,学会在网络平台建立与技术开发商“双赢”的项目合作关系,拓展新的经营模式,提升互联网出版空间等均是现代网络编辑至关重要的“硬件装备”。

在学习中,我对网络编辑的认识和感悟逐渐清晰并愈加强烈。我感受到,网络出版对传统出版的冲击力度和挑战远比我之前的理解要复杂和巨大,网络编辑的发展之路将会在曲折中迎来极其广阔的前景。于是,经过系统扎实的学习,我基本掌握了网络出版的重点知识内容,提高了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巩固了相关政策法规的把握理解,加强了职业道德培养和职能意识,既拓宽了自己的知识视野,训练了发散思维,也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各项业务增加了知识技能储备,真正做到了“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并以此指导实践工作。

3.从网络编辑实践上来说,既然是网络编辑,上机实操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方式,是体现一个合格网编工作技能的考查标准。在来培训班之前,我按照要求,已经初步了解了一些网编运营(WBYY)实操规范并完成了“图片处理”、“基本HTML代码操作”、“文章”共三个模板课程的大部分练习题。这次班上学习,一方面,巩固之前所学;另一方面,结合老师点评,将做练习时遇到的疑问和难点作为此次培训班学习的重点掌握目标,有针对性地去学习、解惑,学练结合,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上课认真做笔记,下课认真复习,多练多问,自觉主动,尤其是抓住四个晚上共八个小时的宝贵上机时间,抓紧练习,向辅导老师随时请教和沟通,终于在培训结束时,基本掌握了应知应会的操作技能和规范,解决了自己存在的薄弱环节,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突破和提高。

二、转变了某些错误观念

身为图书文字编辑的我,一直以来,总是认为网络编辑就是“筛选复制加粘贴”、推荐、罗列、写写“伪文章”的简单“信息搬运工”和“打字员”。经过这次学习,听了老师们的介绍,面对大量的实操案例,我认识到自己的想法是多么无知和简单。网络编辑并不是单纯的信息整合、文字处理,而是一个具备全面知识与技能、综合素质很高的职业,需要相当高的职业水准:一是要求具备扎实的文字功底和创作能力;二是要掌握常用的编辑工具和排版工具以及图像处理、网页设计(光影魔术手、Photoshop、Hypersnap、一键排版)等软件;三是必须熟悉搜索引擎优化技能及网络推广手段。一个优秀的网络编辑,可以盘活一个页面、一个专题甚至一个网站,可以为出版社的推广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我清醒地意识到网络媒体建设中网编承担的重要职责和角色以及肩负的使命:要为网站提供持续、快速的海量资讯和产品,对事件进行多次传播,并对其进行互动、分享、展示,让事件能够多角度呈现、多观点碰撞。

著名出版人三石认为,“现代出版编辑就是能够适应新媒体新技术发展要求的编辑”。因此,我们必须学习适应,适应将埋在纸堆里的案头工作变为熟练操作各种多媒体工具和软件的专业技能,适应将传统出版方式和流程进行优化和调整,有能力有信心运用新技术新理念解决新情况、新问题。在大家的努力下,尽快实现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新目标,让网络编辑这个新兴的行业以其无法比拟的优势和特色散发出勃勃生机。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打算

十天的学习,也许显得过于仓促,离高效能地处理网络问题能力还有很大一段距离,通过此次学习,激发起了我对网络产业发展的极大热忱和兴趣,我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倍增,我也清楚地意识到,到目前为止,我所了解和掌握的不过是网络编辑专业技能的沧海一粟,WBYY课程内容之丰富全面、形式多样,应用之复杂,都需要今后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地深入学习,而想成为一名真正优秀的网络编辑,真正精通各项技能,也并不是纸上谈兵和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需要在长期的实际工作中不断历练和累积的过程。

回到单位后,我将这次培训班所得进行系统整理、归纳和总结,重新温习。工作之余,有计划地进阶学习WBYY教程,争取尽快取得二级网编资格甚至更高级别的资格证。这次学习对我的工作起到助推和促进作用,极大地拓宽了我的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和空间,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我的自信心和学习能力。不管今后是否真的从事网编业务,我都会以积极的精神面貌投入不断完善、蓬勃发展的数字化出版事业,在未来数字化战略竞争的传媒新时代中,为网络文化产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方菲.改革开放30年给新闻出版业带来什么?[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01-20.

[2] 金力,刘路悦.网络编辑实训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道法网络培训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中国邮政网络培训学院;定位;技术;资源;远程教育;企业大学

中图分类号:F61 文献标识码:A

中国邮政网络培训学院(以下简称“网络学院”)自从2010年7月建成开通以来,在开展大规模教育培训、推动业务发展、提高员工岗位素质能力、学习资源建设共享、丰富员工文化和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塑造中国邮政良好形象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邮政企业和社会均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学员注册人数、在线学习时长、专项培训人次、业务培训项目、开展学习活动、共享资源种类数量等一个个数字都是那么激动人心,同时,透过这些数字,网络学院的规划、建设及运行在邮政企业教育培训的深层价值体系上同样实现了重要突破,笔者认为这些突破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战略定位理念与业务技术管理体系的重要突破

1.1战略定位理念的重大突破

网络学院理念的第一个重大突破是,其战略定位从支持与发展教育培训,提升到多层次、多方面的支撑定位。从着眼教育培训自身,如培训规模、覆盖面、及时性、效果等,到着眼企业发展战略、业务发展、人力资源、企业文化、员工发展、岗位能力等多个层面,在集团公司领导的多次讲话中已经把网络学院定位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推动企业变革的战略工具”这一前所未有的高度,远远突破了教育培训原有的定位界限,极大地扩展了网络学院的功能空间和发展空间,丰富了企业教育培训体系本身的内涵。

理念突破的第二个方面是从关心事发展到关心人。网络学院把员工岗位知识技能标准、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员工综合素质培养、员工终身学习等诸方面的融合体现到理念、规划和操作各个层面,网络学院建设规划力争把网络学院打造成“企业员工的学习中心、业务顾问、成长导师和发展帮手”,深刻体现了关心人的发展。

1.2业务资源体系的重大突破

网络学院战略定位的解放紧接着带来了具体业务功能和资源体系的解放。业务功能从单一专项培训,扩展为岗位培训体系、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体系、在职学历教育体系、知识和技能竞赛体系、文化教育体系、知识资源服务体系、咨询服务体系和社会公众服务体系业务功能体系。资源从单一的课件资源,扩展到综合的知识资源和智力资源,目前已经建设的有课程(包括课件)、师资、综合知识以及业务和科技咨询服务四大类资源。

1.3业务管理体系的重大突破

中国邮政网络培训学院在远程教育培训网一、二级中心体系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建立了分院制业务管理构架,更好地解决了各业务板块发展需求的针对性问题,与全国中心、省中心(逐步建成省分院)两级管理构架相结合,解决了网络学院统一管理、资源共建共享与需求个性化的问题,同时也调动了专业公司、省公司自主开展业务的积极性。中国邮政网络培训学院理事会的成立,也是在统一决策、统一指挥协调方面的有益探索。

1.4形成先进适用的技术平台体系

信息网络系统架构成熟,以“广覆盖、高集成”为主要特征。采用链路负载均衡技术和p2p技术,保证网络高效利用;通过CDN技术,实现资源的分发与共享;采用基于ISCSI技术的网络存储系统,提供海量存储;应用网络准入控制技术、入侵防御技术以及应用集群(Cluster)技术,构建综合安全体系;通过网管系统,实现对主机、网络、数据库及应用系统的全面监控。应用软件系统具有开放健壮性,以“结构化、模块化”为主要特征。应用SOA设计理念,通过接口实现数据交换;通过SSO机制,实现一次认证,信任访问;采用开源J2EE体系架构,整合Web2.0、Spring、Strusts、Hibernate、Ajax等多个开源框架,实现先进完整的企业级应用环境;以Tomcat应用中间件及Ora―cle RAC企业级数据库集群为依托,保证应用系统基础稳定。总体来讲,技术体系逐步趋于成熟完整。

2 邮政远程教育培训在体系化、模式化上的重要突破

通过学习先进企业教育培训以及企业大学、远程教育等前沿科学成果,分析对照国内外先进企业教育培训体系,把网络学院放在整个邮政企业的业务管理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和教育培训体系相互关系的框架下,归纳与整理了中国邮政教育培训从最初的理论和技术探索到远程一、二期工程,再到网络学院十余年形成的建设应用成果和经验、教训,把多年的积淀进行整体提炼,把停留在经验层面的东西体系化、抽象化、模式化,形成了网络学院的主要特色和运行模式。

2.1“4S”运行管理模式

中国邮政不仅具有完整的邮政业务系统、教育培训管理体系、教育培训基地体系和远程教育体系,而且四个体系协调配合,以邮政业务发展为导向、以培训管理体系为保障、以培训基地体系为基础、以远程教育体系为平台,构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体系化、制度化”的邮政继续教育运行管理体系。

2.2“6D”功能特色

网络学院“高起点、重实效”,主要功能特色体现为六个方面(六维),即:立体化学习体系、以学员为核心的功能设计、数据集中资源分布的信息管理模式、两级学院运行管理构架、覆盖全国城乡的网络体系以及开放的公共服务体系。

2.3“三位一体”的教育驱动模式

网络学院以企业员工共同发展为核心驱动力,以业务发展要求制订岗位素质标准,以员工发展要求制订个人成长计划,以能力技能要求建立课程体系,“三位一体,叠加联动”(岗位+阶梯+课程),实现教育价值的最大化,助推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

2.4“三元制”的资源建设模式

以课程资源、师资资源、知识资源及智力资源等为主要内容的丰富多彩的资源体系,其建设主体主要有集团总部、企业和员工(三元),形成“总部主导、企业共建、员工参与”的“共建共享”模式。集团公司统一制订资源建设规划、建设标准和共享制度,根据区域条件和特点组织全网力量进行分类分项建设,同时通过网院分布式资源管理系统实现共享机制。

2.5“三层循环”科技研发体系

网络学院的建设和运行建立在科学系统的研发支撑之上,确保了建设开发和管理运行的科学性、先进性和适用性。基础性研究、技术性研究和操作性研究,三个层次同步交替,形成闭合循环与反馈,真正实现了理论与实践、学术与工程、环境与运行的高度统一。在集团公司统一部署下,以集团公司培训中心及所属中驿软件公司为主要研究力量,广泛吸收邮政企业专家和高校教育专家参与。

2.6“专业化、团队化”的项目研发体系

网络学院以邮政企业专家和内训师队伍为依托,以集团公司培训中心所属研发中心、教学系部和教学团队为主要研发力量,形成了以项目为驱动的培训项目和课程研发体系;

根据企业业务发展和新技术应用方向,面向员工岗位学习和职业发展需求,有规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项目、岗位课程、学习设计和项目管理的研发。

3 企业教育培训发展理论的重要突破

3.1企业大学核心要素模型

企业大学是一个先进、成熟的企业教育培训体系的必然发展方向,也是中国邮政教育培训未来发展的目标,国内外许多先进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企业大学,在支撑企业战略、业务发展和员工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企业性与大学性的内在联系一直是困惑企业大学建设发展的重要问题。根据目前的普遍情况,大学教育与企业需求脱钩,如何与企业“对接”成为重要问题;企业大学更多的是培训中心或培训部的翻版,不具有大学性,“大学”二字徒有虚名;教育资源与企业教育需求严重脱钩。因此,对于什么是企业大学,企业大学干什么,如何建设企业大学等问题,尽管有许多种论述或描述,但由于缺乏对核心构成要素的构建,始终没有发展理论与指导实践的实际价值。

在分析国内外企业大学理论和建设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邮政远程教育、网络学院及教育培训实践的总结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思考,田克美提出了企业大学核心要素模型(见图1)。该理论模型在集团公司主办的全国邮政中国邮政网络培训学院培训班上首次完整阐述。依据该模型,企业大学包括企业体系、大学体系、市场体系三个核心要素,三个要素的交集就是企业大学,没有这三个方面的交叉融合就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大学。

这一理论模型阐明了企业大学的企业性、大学性与市场性之间的内在联系;从理论上澄清了企业培训中心与企业大学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阐明了企业大学内在动力源泉与资源支持的关系}在实践上为企业教育培训体系阶段性发展,企业大学多重属性之间的立交桥搭建,企业教育培训满足企业需求和社会贡献、落实国家教育政策、获得国家相关主管部门支持方面奠定了基础。

3.2企业大学业务分析模型

长期以来,对企业大学、远程教育以及其它形式的企业教育培训系统的规划设计,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处在经验的层面上,缺乏科学的方法论指导。李学栋提出了以战略定位为核心的企业大学业务分析模型(见图2),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企业大学战略支撑层次模型(见图3),并于2011年4月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主办的中国邮政网络培训学院支撑培训会上首次完整阐述。

前者以系统科学的方法论(软系统方法论)为依据,将企业大学规划设计作为复杂软系统,在方法论层面上理清了企业大学业务功能规划设计的思想、理论、程序和方法的关系。后者则进一步阐明了企业大学战略定位的层次结构,这种明确的分层定位体系,以及定位层次随着企业大学支撑能力、水平发展逐级递升同时又逐级向下包容的关系,为企业大学制订战略定位提供了对照系和层次递升努力的方向,使得企业大学业务分析模型具有可操作性。

4 结论

道法网络培训心得体会篇7

论文关键词:山区农村互联网社会道德

互联网正以很快的速度在我国农村普及。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2007年底,农村网民数量己经达到5262万人,其中新增网民2917万,年增长率达到127.7%。据笔者实地调查,即使山区农村的经济和地理条件很差,互联网的普及速度也是比较快的。而互联网在农村道德建设方面的重要影响也日渐突出,并成为理论界的研究热点。

一、互联网在山区农村道德建设方面影响的主要特点

从总体上看,互联网在山区农村道德建设方面的影响呈现出几个主要特点:

(一)初期性

互联网对山区农村来说,由于普及率还相当低,因而影响面较小。在道德方面,人们主要是看到了对青少年的影响,而较少看到对成年人的影响。从区域上看,目前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乡镇中心及周边少数农户,其他未开通互联网的农村基本上处于隔离状态。在农民外出打工的时代背景下,一些留守人口,特别是留守儿童,通过进城或到乡镇中心上网与农民工联络。显然,互联网在山区农村道德建设方面的影响还处于初级阶段。

(二)非主流性

从有关调查情况看,目前山区农村的主流媒体是电视。农村信息化建设在农村取得了较大进展,部分村已经开通电话和有线电视,没有有线电视的村,用上了卫星电视接收装置。人们在劳动之余主要通过电视了解外界信息。此外,农民工外出打工本身也是了解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一些现代道德观念通过电视和外出打工经历逐渐传入山区农村。相比之下,互联网还是非主流的影响途径。

(三)正负混合性

人们经常将互联网比作双刃剑,就是说它既有好处,又有坏处。在山区农村,网络开始应用到课堂教学、远程教育、课外阅读等教育活动以及农村基层行政工作中,在义务教育、继续教育和民主法制观念的传播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一些青少年在课外上网,以网络游戏为主,既耽误了学业,又朝着网瘾发展,进而染上了一些不良习气,如言语粗鲁、顶撞师长,产生心理障碍或疾病,乃至出现盗窃、抢劫、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家长和学校是否进行教育引导以及教育引导方式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未成年人受网络影响的性质。

(四)产生更大影响的潜在性

一般而言,今天的山区农村青少年中,有较大部分将成为未来的农民,他们现在受到的来自互联网的影响,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未来农村人口的道德价值观念.一些通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树立起来的道德观念,在互联网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下,迅速地被消解或否定,形成青少年道德信仰危机,如暴力游戏导致的青少年暴力倾向、网络黄和视频导致的青少年性早熟和性犯罪倾向、网络诈骗现象导致的青少年诚信意识淡化等等。

(五)应对措施的不成熟性

从目前情况看,政府在山区农村互联网推广方面一般都持大力支持的态度,其基本出发点就是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教育事业的进步.各地党政部门都启动了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工程等,并以新农村建设试点为依托尝试了一些利用互联网对广大农民开展教育的做法,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是,客观地说,当前应对山区农村互联网推广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影响的措施还很不成熟。这主要表现在山区农村各类人口对互联网的认识模糊和有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的力度不大。山区农民对互联网的认识还很不充分,有的没有看到互联网的经济价值,有的根本不了解互联网为何物,有的则简单地将互联网看做洪水猛兽。而山区农村青少年要么缺乏互联网知识,要么只看到互联网的娱乐功能,只有少数受到了学校或家长的教育引导而将互联网作为学习工具。文化监察大队等机构权力有限,人员不足,经费不足,技术条件有限,难以贯彻有关管理制度。

二、山区农村社会道德建设应对互联网影响的对策

在充分认识互联网对山区农村社会道德建设的影响的基础上,社会各界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将应对互联网影响作为山区农村道德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要以政府部门为主导,多管齐下,共同努力,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积极价值,积极建设山区新农村道德价值体系。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以媒介宣传教育农民正确认识互联网的积极作用

互联网在山区农村的普及是必然趋势,一味拒绝和隔离互联网并不是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长久之计。因此,当前最紧要的事情,就是要让广大山区农民正确认识互联网的利与弊。有的农民通过电视等渠道间接地了解到互联网的有关情况,但往往只有两个事实在他们头脑中产生了深刻印象。一个事实是,有的农民利用互联网获得了经济效益;另一个事实是,许多青少年上网导致学业无成或道德败坏。从笔者的调查情况看,许多山区农民对有网瘾的子女缺乏有效的教育引导方法,要么因高压控制而导致激烈冲突,要么因自由放任而导致青少年网民越走越远,成为互联网消极作用的产品。可见,教育广大山区农民正确认识互联网的作用是解决青少年网民道德教育难题的关键。由于山区农民文化知识水平低,很难从切身体验中掌握教育引导青少年网民的方法,所以只能通过电视等现有主流媒介教育他们如何认识互联网,如何运用切实有效的方法教育引导青少年网民。此外,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先期受益者的积极性和示范作用,做好互联网推广过程中的网络道德教育。

(二)以技术培训引导农民正确利用互联网的积极作用

不会使用互联网,就谈不上对互联网的真正了解,也就难以在教育引导青少年网民方面做到得心应手。因此,对广大山区农民进行有关技术培训,既是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的重要条件,也是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必然步骤.当广大山区农民自己学会了使用互联网时,他们就能够了解青少年网民的内心世界,找到共同语言,开展有效沟通,在教育引导青少年网民正确上网上取得新进展。技术培训的形式,可以采取商业化运作,由互联网经营企业在乡、镇、村开展宣传和培训。也可以采取政府组织培训队伍,建立起农村基层信息员制度,由点及面,逐渐渗透,对乡镇及村级信息员进行道德教育培训,指定有关责任。还可以采取学校为中心的培训机制,以家长会为依托,定期对农村家长开展计算机技术、网络运用常识、网络文化与道德知识培训。在各种培训中,尤其要坚持正面引导为主,突出互联网的积极作用,如了解新闻、了解市场和就业信息、学农技、学法律、学政策等。

(三)以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占领山区农村精神文明阵地

从目前山区农村整体道德建设水平看,山区农村道德价值体系正处在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上,崇尚劳动、诚信好客、尊敬长者、亲缘团结等传统的道德观念逐渐受到挑战,改变现状、恋爱自由、以富为荣等新的道德观念被青年农民广泛接受。与此相应,山区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相当医乏,搓麻风气往往盛行.在互联网影响还比较有限的情况下,多途径地丰富山区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其效果必然非常显著。工作的主要方向,应该是继承、发扬和挖掘民间艺术和传统道德营养,引进外界优秀的艺术形式和思想道德观念。以电视节目、放电影、农民艺术节、旅游文化节等形式,切实做好文化下乡工作,占领山区农村精神文明阵地。少数民族地区的节日、歌舞、民间故事、风景名胜、民族特产等民族文化更是一种值得挖掘和充分利用的资源.在此方面,湖北省巴东县等一些地方政府己经有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以积极主动的监管措施有效控制互联网的消极影响

缺乏有力的监控和管理措施是当前互联网在山区农村产生各种消极影响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及《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等法规文件,对未成年人上网行为的约束已经有了依据,但由于山区农村经济和地理条件限制,有关措施难以落到实处。这就要求山区有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要求网吧拒绝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禁止网吧通宵营业、公安部门实施网监工作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仍然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乡镇以下的网吧容易失控,二是还没有应对网络家庭化趋势的相关准备。因此,积极主动的监管措施应以农村基层的监管为重点,加大监管队伍建设和监管技术开发的投入,解决工作人员编制问题、工作经费问题。对于网络家庭化趋势,应以行政手段要求网络运营商提供网络道德教育与网瘾控制指导服务。

(五)以中小学网络道德教育为重点立足长远,减小互联网的消极影响

道法网络培训心得体会篇8

1、网络远程教师类别和工作特点

要做好教师团队的建设,首先要认识到网络远程教育教师队伍的复杂性。综合多位学者观点,网络远程教育教师,区别于普通学校的面授教育教师,大概有如下划分类别:

1.1导学教师。导学教师即我们通常称的“班主任”。网络教育“班主任”一般为学习中心站点老师,由于学生远程学习的特性,导学教师通常通过电话、网络等手段与学生进行交流,以为学生报名、学习、考试等提供支持服务:协助学生自主选课,指导、督促、帮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另外做好“班级”管理日常事务。

1.2授课教师。网络远程教育的授课教师,与传统教育教师有很大的区别,非面对面进行知识传授,就要求授课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观念、教学设计等方面具有更强的能力。教师需要根据学习对象,组织好知识点,选择运用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教学设计,使教学内容灵活地以网页、视频形式在网络学习平台呈现。多数网络学院的授课教师为从高校聘请的具有专业知识的兼职教师。

1.3资源开发教师。资源开发教师主要是网络教育学院的技术支持,他们能熟练掌握多种办公、课件开发软件,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授课教师设计好的课程转化为学习平台上学生能在网络上打开、下载的网络教育资源。

1.4管理教师。管理教师是指在网络教育学院或各校外学习中心从事招生、教务、学籍、等管理工作的教师,这些专业管理教师的存在,使得整个网络教育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2、对网络远程教师团队建设的几点建议

2.1抓好制度建设。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样一个朴素而现实的思想,相信很多人都能够认识到。没有制度的约束,一个团队就没有行动的准则和指南。网络远程教育的制度,是网络远程教育教师招生、教务、教学工作程序和要求的集合,既要对日常管理、教务工作质量提出要求,又要对教学质量作出规定;既应针对网络教育学院及校外学习中心的管理教师和导学教师,又应针对授课教师、资源开发教师,根据其工作内容差异制定行为准则。

2.2提高职业准入门槛。职业准入主要针对授课教师和资源开发教师而言。教师职业资格考试使教师这一行业有了准入「l槛,但是,网络远程教育的授课教师职业要求,不能仅仅是具有了教师的身份,还因网络远程教育教与学的特殊性而有更高的要求。包括信息技术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实践能力、课堂教学管理能力、与学生沟通能力、职业道德等,网络远程教育教师都比普通授课老师要求更高,在担任授课教师之前,应该进行这些方面的培训,考核合格方能上岗。

2.3重视教师团队的培训。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中一个较大的模块。培训分为岗前培训和在职定期培训。岗前培训合格才能从业,在职定期培训,可以不断提高教师工作能力、注入新的工作活力。除了日常事务的培训之外,导学教师可以加强心理咨询、与学生情感沟通能力,基于其管理性质,可以与管理教师一道,进行管理技巧方面的学习;授课教师除了自身素养的提升外,主要是对不断更新的学习系统、信息技术作了解性普及,以满足教学需求;资源开发教师则应对最新多媒体技术、表现手段进行探讨研究,以进一步改进网络学习资源。

2.4明确评价和奖惩机制。合理的评价机制是教师工作的催化剂。评价方法、评价标准要因网络远程教育各教师的具体工作而制宜,不能照搬照抄普通学校的内容。评价与奖惩通常相伴而生,赏罚分明,不失为激励教师提高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更为看重社会的认同感、自身的荣誉感,对他们的赏和罚,除了经济挂勾之外,更应注重精神刺激,这样才能让他们从行为本质中激发出动力,有效地保证网络远程教育的管理和教学质量。

上一篇:农村金融问题范文 下一篇:会计实习经验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