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范文

时间:2024-02-08 17:46:11

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

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篇1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产业集聚;集聚机制

经济集聚被认为是经济发展的一种独特方式。在经济发展的初期,这种发展方式业已出现,但一直未被重视。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直到工业革命以后,这一发展方式才越来越受关注,现阶段经济的集聚发展,已经成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和集中体现。在研究产业集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涉及到三个问题,即产业为什么集聚、选择在那里集聚以及如何集聚,这三个问题一直是相关学科及学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一、经济的空间性问题

社会经济活动的复杂多变与人类思维方式以及技术手段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从古至今一直存在。首先,人类的各种行为活动是建立在对资源的消耗基础之上的,然而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用于满足人类需要的各种资源是有限度的,那么如何在社会群体之间分享这些有限的资源,使得物尽其用,就成为了当政者必须予以解决的问题。在这个前提条件下就形成了经济学这门科学,经济学就是研究资源如何在社会群体之间有效配置问题的科学。其次,人类社会的任何经济活动都存在于一定的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之上,时空的有效结合保证了社会经济行为活动的正常运行。因此在时空条件下对于经济学的资源配置问题就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即不同行为主体之间的资源配置、不同的时点之间的资源配置、不同空间位置上的资源配置。

传统的主流经济学主要致力于前两个问题的研究,特别是对第一个问题的研究,探讨资源在不同行为主体之间的配置,强调个体行为的动机。它首先建立了物品稀缺性和理性人假设,然后通过消费者的均衡和厂商均衡分析来获得最终的市场均衡。主流经济学的市场均衡分析没有考虑空间的因素,假定消费者和生产者都集中在同一地区的,因此剔除了空间因素对经济活动的影响。然而现实并非如此,经济活动受制于地理空间上的限制由来已久,即使在现如今交通运输很发达的状态下,经济活动仍然脱离不了地理空间的限制。主流经济学缺乏空间维度并不意味着空间因素被所有的学科所忽视,实际上,经济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某些经济学分支学科始终关注经济活动的空间维度或地理尺度,也不缺乏经典的空间分析方法。早在1826年,德国经济学家杜能就已经建立了著名的杜能模型,深刻的分析了城市周围的土地利用,开创了经济学分析空间因素的典范,他被认为是区域经济学的开山鼻祖。此后,从20世纪初开始,一批区域经济学者,如韦伯、克里斯泰勒、廖什、艾萨德、胡佛、佩鲁等对经济活动的空间分析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二、区域经济学对产业集聚的探索

区域空间是产业集聚形成与发展的承载实体,产业集聚不仅是主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同时也是区域经济学想要解释的对象。然而,主流经济学由于缺乏对空间因素的研究,所以限制了它只能解决产业集聚的一个方面问题。我们知道,最早对于产业集聚原因提供系统解释的来自于经济学家马歇尔,他通过成本与收益的古典经济学分析方法,认为产业集聚是因为规模经济所致。这一解释目前仍然被多数学者所推崇。区域经济学在分析的过程中引入了空间因素,从微观企业区位选择的角度来解释产业集聚,并在分析过程中综合形成了区位论的概念,区位论不仅成为产业集聚的微观基础理论,同时也是区域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区位论解决了产业集聚的地点问题,至于产业集聚的原因,区域经济学继承主流经济学的解释,认为产业集聚是由规模经济导致的。但是在具体的成本收益分析思路过程中,更多的考虑了空间的影响因素,也即更多的考虑运输成本对产业集聚的影响。

主流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对产业空间集聚的各自解释,实际上体现的是如何处理空间布局、市场结构和报酬递增三者之间的关系。但由于二者研究对象的不同,使得区域经济学和主流经济学一直不能相融发展。主流经济学缺乏空间分析的工具,而区域经济学又缺乏对空间经济问题的规范解释,这严重限制了他们解释现实中出现的区域经济问题的力度。虽然区域经济学对集聚问题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但始终都没有给出满意的回答。区域经济学中的一些主要理论,比如佩鲁的增长极理论、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弗里德曼的核心――边缘理论等都意识到了集聚存在,并强调集聚效应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是对于集聚为什么会产生,以及为什么会在特定的区域产生,并没有给出过多且合理的解释。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克鲁格曼、藤田等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派将不完全竞争模型引入区域经济的分析中,尝试利用主流经济学的理论范式对区域经济以往的研究成果进行统一。克鲁格曼认为主流经济学对空间问题的分析必须解决三个问题:规模收益递增、竞争的非完全性和对运输成本的处理。规模收益递增是古老的经济学命题,马歇尔曾经论述过规模报酬与产业集聚的关系。主流经济学对非完全竞争市场的研究有很长历史,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的垄断竞争模型成为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基础。运输成本一直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但是直到现在,经济学对运输的许多问题都难以解释。所以克鲁格曼假设运输成本以萨缪尔森的“冰山成本”的形式存在,即假设只有制成品有运输成本,任何制成品的价值在运输中都会有一部分的损失,而不是引入一个专门的运输业。新经济地理学派首先将区域产业集聚归结为个体理性的行为的结果,然后又把个体理性动机归结为规模收益递增所致,最后又将规模收益递增的原因归结于外部性所带来的技术外溢和交易费用的降低。这样融合了主流经济学和以往区域经济理论对区域产业集聚的解释,也为我们解决产业集聚的形成机制提供了理论支撑。

三、区域经济学视角下的产业集聚机制分析

通过上述产业集聚的相关理论的研究我们发现,学者们都在试图找出产业集聚的一条发展路径,但是由于各自研究的局限性,使得他们未能实现这一目标。直到新经济地理学的出现,才给产业集聚的研究带来了新机。本文结合经济学和新经济地理学对产业集聚研究的成果,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归纳出产业集聚形成的一般机制,认为产业集聚机制是内生于经济系统的一系列因素交织并相互促进的具有累积因果循环关系的动态发展过程。产业聚集的形成具有阶段性和梯次性,表现出初始集聚机制和后续集聚机制两个方面,初始集聚机制解决的是产业集聚从无到有的过程,而后续集聚机则制解决的是产业集聚规模从小到大的过程。

1. 初始集聚机制

初始集聚机制是在区域要素禀赋不同的条件下个体理选择的结果。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空间”,区域的划分正是以空间为基础的。区域空间具有分异性,即区域间是不均衡的。区域经济学对于区域差异的解释,最初来源于地理上的不均衡,比如由于矿产资源、水文资源、气候资源等自然资源在地表的分布不均而导致的,后来,在此基础上,由于人类的经济活动行为和城市出现就加剧了这种不均衡性,最终使得区域间的要素禀赋不同,或者是区位势能不同[7]。在要素禀赋差异的前提下,使得维持维持经济活动的市场是不均衡的。在非均衡的市场条件下,企业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通常会选择最有利的区位进行生产活动,比如选在人口集中、交通条件好、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进行生产。其选择遵循的是成本收益最优原则,最主要是降低各种成本,包括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等,这个在前面分析产业集聚的形成原因的时候都已经解释过,可以把它融入到前人的研究中。最终,众多企业集体理性选择的结果导致了产业在区域内的集聚发展。

2. 后续集聚机制

其次,后续集聚机制是建立在递增收益基础上的各种集聚或溢出效应循环累积的结果。区域经济学研究区域经济现象时的理论基础是规模收益递增,不管是城市还是区域经济发展,都存在这种规模收益递增现象。产业集聚作为一种区域经济景观,在分析它的过程中必然要运用递增收益理论。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发现,一旦产业实现了集聚发展,集聚所带来的好处会促使产业集聚自我发展,并且依循这一路径使产业集聚的规模变大变强。产业集聚的好处主要表现在递增收益上,递增收益又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解释。一方面,从企业层面来说,一个企业的生产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可以节省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率,这个实际上就是我们所熟悉的规模经济。另一方面,从产业层面来说,众多企业集聚在某一区位,能够使各个企业获得集聚租金;比如由于聚集效应的存在各企业可以共享基础设施和辅助行业带来的专门的服务、由于技术溢出效应的存在企业之间可以相互学习降低学习成本、由于人才集聚效应的存在人口的集中利于形成专业的劳动力市场等等,这些实际上是我们所熟悉的聚集经济。建立在递增收益基础上的各种集聚或溢出效应,通过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的作用,产业集聚倾向于自增强发展,最终使产业集聚规模的变得更大更强,以至于产业集聚的力量已经成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1]郝寿义:建立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想[J].南开经济研究,2004(1):68~69

[2]殷广卫: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集聚机制研究[D].南开:南开大学,2009

[3]Marshall A:1920(1890) Principles of Economics[M],Macmillan Press, London

[4]Weber,A:1929 The theory of the lovation of Industries[M],Chicago University Press,Chicago

[5]Krugman P:1991 Geography and Trade[M], MA: MIT Prcs, Cambridge

[6]颜 飞 罗永刚:区域经济学理论范式演进与应用拓展[J].财经问题研究.2008(8):25~26

[7]张秀生:区域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篇2

聚集经济原理是城市和区域经济理论中的经典思想。历史上,德国人A.韦伯最早提出要加强对经济凝集作用的分析研究。他认为,聚集能够使企业获得成本节约的聚集经济,他对聚集经济下的定义是:聚集经济是由于把生产按某种规模聚集在同一地点进行,因而给生产或销售方面带来的利益或造成的节约。

根据韦伯的理论,聚集分为两个阶段: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在低级阶段,单纯是由企业经营规模扩大而带来的生产聚集,高级集聚主要就是扩充大规模经营的利益。将聚集经济视为一种规模经济利益,揭示了聚集经济的一个重要性质,那就是聚集能够享受专业化分工的好处。但多样化与专业化是同时发展的,厂商或企业空间的影响和利益,还可以通过企业活动或产业多样化的方式来实现。经济学界常用“范围经济”的概念来解释这种多样化现象。由于多样化和竞争加剧等原因,企业为减少交易费用而聚集起来,以获得范围经济。

由此可见,聚集经济内涵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是:与专业化相联系的规模经济利益和与多样化相联系的范围经济利益。确切地讲,聚集经济是一种通过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获得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系统力量。

二、中国城市化道路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的曲折发展(1949-1978)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入了现代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时期,国民经济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数量与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但是在这个时期,我国实行的是高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无视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城市的产业布局和建设项目发展都是由政府制定的,城市的聚集经济效益被扭曲。

(二)改革开放后城市的迅速发展(1978-)

1980年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制定了“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工作方针。1983年我国行政体制实行“地改市、市带县”的改革后,许多城市扩大了行政辖区,一大批经济较发达的县纷纷撤县设市;加之放宽了建镇标准,这就使得自此后的城镇人口规模急剧膨胀。人们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发达地区迅速崛起的一座座中小城镇身上,看到了中国城市化的希望。

我国实行体制转轨的几年,顺应了经济发展的潮流,加快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缩小了与世界水平之间的差距。见表1。

表1 我国城市化发展及与世界水平的比较

年份

1949 1959 1969 1979 1989  1994  1999

城市数目(座)

140

183 175  216  450

622

667

城市总人口(亿) 0.57  1.24 1.41 1.58 6.96  8.74

9.28

城市化水平(%)

10.6  18.4 17.5 19.0 26.2  28.6

30.9

年均增长率(%)

0.78-0.09 0.15 0.72  0.48

0.38

世界城市化水平(%) 28.0  31.0 37.0 40.0 49.0  52.0

与世界的差距(%)  17.4  12.6 19.5 21.0 22.8  23.4

三、基于聚集经济的城市化问题思考

(一)城市规模问题

“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方针,在理论界引起了很大的争论,主要有三种:大城市论,中等城市论和小城市论。对此,笔者认为不能仅把人口作为衡量城市化的唯一指标,城市聚集效益同时包括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方面。只有保证三效益的统一,城市才能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从经济效益角度讲,不管城市大小如何,只要投入能够得到补偿,它就存在发展的可能性和合理性。同时必须考虑生态效率,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除此之外,还要使城市居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水平不断提高。总之,如果一个城市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它就应积极发展,而不应控制。

(二)小城镇问题

在中国,要素向城市的聚集存在着诸多障碍,中国被迫走上了一条“小城镇”的道路。据建设部统计资料,2000年底,全国建制镇17892个,集镇27552个,建制镇用地约182万公顷,集镇用地90多万公顷。小城镇使人口分布趋于分散的同时,也使生产力的发展趋于分散。另外,小城镇的粗放发展,带来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而我国又是一个人多地少、资源短缺的国家。所以要打破城乡格局,只有使资源要素流动起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而不能固化小城镇的发展。

(三)制度创新

在我国,要素向城市聚集的障碍很大方面来自制度障碍。户籍制度,硬性的将人口分为农村和城市,使我国的二元社会结构得以强化。土地制度,将农民一辈子固化在农村土地上,不利于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改革户籍制度,实现农村人口合理流动。户籍制度的改革在总体上应该是渐进式的,应首先淡化城市偏向,使户籍制度与社会福利逐步脱钩,再经过一系列过渡环节过渡到城乡一元的户籍管理制度。进行土地制度的创新,吸引城市资本介入农业,通过市场实现土地的规模经营,允许农民对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出租、转包、抵押等行为,提高土地生产率。

收稿日期:2001-09-24

【参考文献】

[1] 冯云廷.城市聚集经济[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2] 吕玉印.城市发展的经济学分析[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0.

[3] David A Smith,Michael Timberlake.Conceptualizing andmapping the structure

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篇3

关键词:金融聚集;金融中心;条件特征;战略步骤;评价指标

文章编号:1003-4625(2009)10-0062-04

中图分类号:F830.3

文献标识码:A

包括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人才以及金融交易活动在内的各类金融要素资源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聚集形成金融聚集。金融中心就是金融聚集的结果,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也会进一步吸引各种金融要素的聚集;同时,金融聚集及其所产生的外部规模效应又是金融中心进一步发挥其金融功能的先决条件和金融中心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二者互为因果,相辅相成。从金融聚集到金融中心的形成是一个客观演化的过程。

尽管金融聚集只是金融中心形成的一个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尽管金融中心的形成是由内外多种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历史偶然性和经济金融发展的必然性相结合的产物,但是,金融聚集因素则是一个城市无论是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或是区域金融中心的最重要的先决条件之一。这不仅能够解释金融中心形成的成因,也有助于指导现阶段我国一些金融中心城市的建设实践。

一、基于金融聚集的金融中心形成理论综述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考察梳理发现,金融中心的成因是理论研究的核心,而金融聚集思想则几乎贯穿各阶段金融中心理论研究始末,各时期有代表性的理论研究或学科基本上是围绕“聚集”而展开,或是在此理论基础上的拓展,即金融聚集原理在金融中心形成的理论体系中一直占据着主导或核心地位。

(一)城市发展金融中心论

经济史学家Gras(1922)描述了从乡村、城镇到城市经济的发展阶段,将专业金融机构所提供的服务作为大城市的一项功能来研究,认为一个城市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商业阶段、工业阶段、运输业阶段和金融业阶段。并指出金融业处在城市发展的最高阶段,与商业、工业和房地产业相比,金融业具有更大的集中度。因此,金融中心作为金融业集中度的一个典型标志,其形成有它内在的原因和成长机制,即相伴城市发展而生,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区位经济理论

Davis(1990)在将产业区位理论应用到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的解释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他指出,国际金融中心是金融企业活动和聚集的中心。金融企业选址在何地,关键是看当地的综合条件与其他地区的比较,能否使金融企业获得更大的净收益。概括地讲,影响企业区位决策的三个因子是:生产要素供给、产品需求和外部经济。Bindemann(1999)也指出了区位理论在国际金融中心研究中的重要性。他认为,区位理论主要考察了供给、需求、沉没成本、内部和外部规模经济以及规模不经济、交通成本、信息和不确定问题等,这些对国际金融中心的研究有很大贡献。

(三)金融聚集理论

金融聚集理论是从金融聚集效益出发对金融中心进行理论阐释,认为金融中心的形成是为了获取金融聚集效益。金德尔伯格(Kindleberger,1974)认为金融中心的聚集效益主要体现在跨地区支付效率和金融资源跨地区配置效率的提高。他从节约周转资金余额、提供融资和投资便利的角度,分析了金融机构聚集的规模经济效应对金融中心形成的机理(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2007),并认为规模收益递增在金融中心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从通道建设的角度来看,如果N个地区中只有一个中心,那么仅需要(N-1)条通道,如果有两个或多个中心,则需要更多条通道。换言之,中心数量越多,所需通道数量可能也就越多,由此将造成交易不便和建设成本的增加。杨小凯(Yang,X,1991)建立了一个关于城市化和分工演进之间关系的一般均衡模型,模型显示,“如果所有居民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地方形成一个城市,那么,由于交易距离的缩短,交易效率会大大提高,从而分工水平和生产力水平也会大大提高。”由此可见,金融中心作为一种产业聚集形式,有利于金融聚集效益的提高,这种金融聚集效益集中表现在两方面,“其一,集中交易能够提高效率;其二,近距离交流与沟通便利”。Davis(1990)通过对金融服务业领域的调查发现,在大都市区域里,大、中、小型的金融服务产业都倾向形成聚集。考夫曼(Kanfman,2001)的研究表明,开放性的经济(国际资本可自由流动)和金融活动大量聚集是一个金融中心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四)规模经济理论

规模经济理论基于金融活动的外部性,强调金融中心形成的原因是规模经济。它是区位经济理论在聚集经济效应方面的扩充性说明,它强调了在影响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诸多因素中,聚集所带来的巨大效益。19世纪末期,新古典经济学的完成者MarshaH首次提出了外部性概念,认为外部性包括两个方面: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前者有赖于个别企业本身资源、组织和经营效率;后者是该产业的一般发达水平,往往因许多性质相似的小企业集中而获得。此处的规模经济理论主要针对金融活动的外部经济,又称外部规模经济。韩国经济学家Pak(1989)将规模经济理论应用于国际银行业的发展和国际金融中心的成因分析。指出,规模经济是大规模经济活动所体现的经济优势,企业规模扩大可以节约各方面的费用,使设备和劳动力配置合理提高生产效率。跨国银行为了降低成本也会采取扩大经营规模的战略,在不同的国际金融中心设立分行,将银行服务的成本分散到全球金融业务。当一地区跨国银行的数量增多、规模增大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国际银行中心便形成。我国学者潘英丽(2003)探讨了金融中心的聚集效应和外部规模经济效应,提出:金融中心的建立可以形成外部规模经济:1,节约周转资金余额,提供融资和投资便利;2,提高市场流动性,降低融资成本和投资风险;3,金融机构合作得以开展,辅产业得以共享。冯德连、葛文静(2004)对此也进行了阐述:外部规模经济是指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微观经济单位在空间上彼此接近时,所产生的降低成本和增加收益的经济效益,是促成生产和经营单位空间聚集的主要动因。

(五)金融地理学

金融地理学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一门边缘学科,它的最大贡献是提供了研究金融问题的全新视角和方法论。金融地理学着重从金融资源流动性和信息的作用等方面来探讨影响现代金融中心的决定因素,体现了与信息经济学的融合。该学科

指出,信息的外在性、不对称信息以及信息腹地是决定金融经济中心最重要的因素。Porteous(1995,1999)提出了一个理论框架来分析金融活动聚集于特定区域的原因,认为金融聚集产生了外部性收益,尤其是信息生产领域里的外部收益。Porteous(1999)指出,“信息外在性”和“路径依赖”能协助研究者了解国际金融中心在区内主宰的因素;而“不对称信息”和“信息腹地”理论能有效解释为什么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会被其他中心取代。总之,高级专业服务的聚集和信息溢出效应能引发聚集经济,这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基本诱因。瑞典经济地理学家瑞斯托・劳拉詹南(2003)认为,“具备收集、交换、重组和解译信息的能力是国际金融中心最根本的特征。”

(六)空间经济学

随着空间经济学的兴起,一些学者尝试用空间经济学和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解释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这主要体现在对国际金融中心形成和发展的“向心力”和“离心力”的探讨方面,实际上是对金融聚集理论的再拓展。Gehfig(1998)和Porteous(1995)等人在Kmgman(1991)有关中心一模型和聚集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影响国际金融中心形成和发展的向心因素和离心因素的论述,揭示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变化本质。国内学者孟庆民、杨开忠(2001)对一体化条件下的空间经济聚集做了研究,探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导致的空间经济聚集的机理。李小建等(2006)利用河南省的第一手调查数据,对内陆部分省份银行业空间系统变化进行了量化分析和解释。其结果表明,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相同,中国发展中地区的国有银行业逐步向中心城市集中。

上述理论通过对金融聚集现象的研究揭示了金融中心形成的原因和成长的机制。这些研究都离不开聚集和规模经济的原理。金融聚集理论和规模经济理论作为经典的经济学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国际金融中心的研究,并融合于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以及新经济地理学、金融地理学等多学科体系之中,这充分体现了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因而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研究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上述国际金融中心研究的理论成果同样适用于对国内区域金融中心的考察。根据对国际金融中心形成和发展理论的回顾,一方面总结出金融中心形成的经验与一般规律,另一方面可以将这些经验和规律加以量化,设计金融中心形成的衡量指标,为推进和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提供指导。

二、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条件特征与战略步骤

区域金融中心是指某一区域内金融机构聚集、金融市场发达、金融交易活动频繁、金融信息灵敏通畅、金融服务全面高效、融通集散资金功能强,且对区域经济能产生极化和扩散效应的中心城市。一个地区或城市最终能否成为金融中心,取决于其是否具备建立金融中心的基本条件。总结前人对国际金融中心形成规律的研究成果,区域金融中心形成的一般规律即条件特征可归纳为:

一是经济和基础条件:较强的经济实力、有利的地理区位、发达便利的城市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稳定的政治环境等。这是金融中心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或基本条件。这将会直接影响到金融机构的进驻、金融业务的开展及人们对金融业务安全性的判断,对金融中心的起步至关重要。

二是金融要素条件:数量众多的、高度集中的金融机构、金融专业人才和完善的金融市场结构(包括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保险市场、票据市场、期货市场等)、高效的金融服务等。这是建立金融中心的核心或关键条件。国内外大量金融机构的聚集,具有发达的金融中介服务体系,才能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实现金融业的繁荣,才能发挥金融中心的聚集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扩大金融中心的辐射广度和深度。

三是制度和政策环境条件:健全的金融法规、完善的法律体系、防范风险的金融管理制度、适度有效的金融监管制度以及适度宽松的、完善的公共政策服务、税收优惠、国民待遇等。这是金融中心形成和发展的保障或必备条件。

根据金融聚集和金融中心的相互关系可知,金融中心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必须经历相应的演化过程。因此,各地(如中部地区的郑州、武汉等城市)在进行区域金融中心规划和建设时,除积极创造区域金融中心所需基本条件外,还应采取分步实施战略:

第一步,致力于打造金融商务聚集区,创造金融机构聚集的条件和基础,通过相对优惠政策吸引内外资金融机构和金融专业人才进驻,汇聚金融资源,形成中外金融机构聚集的中心,从而使金融市场运行和金融资源配置达到更高效率。

第二步,注重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提高对金融业的服务能力与效率,建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改善投融资环境;大力培育和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充分发挥资本聚集和辐射功能,形成金融业发达的中心城市。

第三步,加快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的同步建设,加速建成商贸中心、物流中心和信息中心,逐步形成集金融机构聚集中心、资金集散中心、金融服务中心、金融产品研发与交易中心为一体的区域金融中心,以进一步强化经济中心的地位。

三、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由于对各类金融资源在时空上的聚集和配置既是金融中心的功能,同时也是金融中心形成和发展的先决条件(高洪民,2008),因此,上述基本条件中,各金融变量(如金融机构的数量和规模、金融行业结构和效率等)对于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来说,显然处于核心地位。因而,在下述区域金融中心评价指标的选取中,放弃了制度条件、基础设施、政策环境等与金融中心建设不直接相关的指标,只选取与核心条件直接相关的指标进行考核,这样针对性和操作性更强,并能充分反映金融中心的聚集特征。

一般认为,金融中心是高层次金融功能和高水平金融服务集中的地区或城市。考虑到金融聚集这一本质特征,结合各地区域金融中心城市的建设实践,借鉴已有的理论成果,本文对国内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如下:

(一)金融机构数量指标

这是构建金融中心的基础指标,可以反映金融中心金融机构的聚集状况及对外来金融机构的吸引力(因为已有的银行等金融机构数量本身就是金融机构选址的一种区位因素)。包括本国银行总部及分支机构数量;外资银行总部和分支机构、办事处的数量;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期货公司、基金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金融中介的数量等。

(二)金融业规模指标

主要反映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活跃程度及成熟度。包括金融业产值;金融从业人员数量;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产总额和负债总额;银行业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银行票据年(日)清算额;同业拆借市场年(日)交易额;上市公司数,上市公司市值总额;证券(包括股票、债券)市场的年(日)交易量/额;保险市场的保费年收入;期货市场的年(日)交易量/额等。

(三)金融业结构指标

主要反映金融业发展水平和集中程度。包括金融部门产值占GDP的比率;金融从业人员占城市总就业人数的比率;存贷款余额占GDP的比率;证券年交易额占GDP的比率;保费年收入占GDP的比率;金融部门的区位商(即某城市金融部门就业或产值份额与全国金融部门就业或产值份额的比率,这一指标可以用来衡量金融服务业的聚集度,并识别和判断是否存在金融业产业集群现象)。

(四)金融业效率指标。主要衡量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及对其他地区金融机构的吸引力。包括金融机构的总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每一金融市场的交易成本等。

上述指标体系由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28个观测点构成,根据各指标与金融聚集的相关性及对金融中心建设的相对重要性,确定“金融机构数量”和“金融业效率”指标各占20%的权重,“金融业规模”和“金融业结构”指标各占30%的权重,具体指标分值如表1。

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篇4

关键词:城市;经济;聚集中图分类号:F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6-0011-02

1 产业集聚的宏观分析

1.1 本地化经济与城市化经济

本地化经济、城市化经济及其经济影响。格莱瑟与亨德森等人认为产业整体规模的提高或外部环境的变化会引起生产效率的上升和成本的下降,卢卡斯提出了一个动态模型,在该模型中人力资本的积累存在正的溢出效应,如果一个人获得新的技能,所有和他一个地方的劳动者的生产效率都将会得到提高。上述的研究是强调产业集聚的溢出效应,但前者主要强调产业内、企业间的溢出效应,后者因为强调的是存在于劳动者之间的知识溢出,所以不局限于特定产业,而是以地域为边界的一般经济活动的溢出。所以对应就出现两种形式的集聚经济:本地化经济与城市化经济。

本地化经济是指随着一个产业在特定地域范围内的集聚、产业整体规模上升,该产业在这一地域内的每个企业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产业会上升,即每个企业的产出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产出会上升,即每个企业的产出qi=f(li,ki,mi,Q),其中i是qi第企业的产出,li、ki、mi分别是其劳动、资本和原材料投入,Q是该产业在这个地区的总产出,并且dqi/dQ>0。显然,在这总情况下,每个企业的生产率会随着产业集聚规模的上升而提高。城市化经济则是指一个地区企业产出不仅受到这个产业总规模的影响,而且还受到其他产业规模的影响,随着地区经济总规模的上升而提高。则企业产出qij=f(lij,kij,mij,Qj),其中i、j为j地区i企业,qij、kij、mij分别是其劳动、资本和原材料投入,Q是j地区经济总规模,并且dqij/dQj≥0。同样,企业的生产效率会因为整个地区经济的集聚而上升。在考虑到产业集聚的时间维度后,上述两类集聚经济形式动态化后被称为动态本地化经济和动态城市化经济,前者表示企业的产出不仅是其当前投入的函数,而且还受到其所处地区该产业过去规模的影响;后者是指企业产出还要受其所在地区过去经济总规模的影响。

1.2 供求关联经济

供求关联的外部性及其经济影响。克鲁格曼认为,在规模报酬递增与运输成本的综合作用下,相互关联的企业因为供求关系而集聚在一起,通过将生产活动集中在一个工厂以充分利用规模经济,通过满足大的本地市场来降低运输成本。因为生产与消费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地区经济的发展往往表现出路径依赖的特征。一个企业的规模扩大将增加其对上游企业的需求,从而促进这些企业的扩大,这样在不断的供求反馈中所有企业的规模都将获得提高,由于规模报酬递增的存在,这些企业的生产率都会提高。与本地化经济和城市化的出口导向型的产业集聚不同的是,供求关联模型着眼于每个单独企业的市场导向,主要强调集聚地区的内部市场而不是区域外部的市场。二者本质不同。

2 产业集聚的微观分析

从微观机理出发,对总报酬递增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的认识,不可分性、市场摩擦、知识溢出是经济活动中最基本的现象,也是集聚经济得以形成的最基本的原因。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基础设施共享、中间投入品共享等都存在外部性。下图描述了外部性的基础来源与主要形成途径,中间投入品共享与基础设施共享具有外部性是因为生产活动中存在的不完全可分性,由此说明集聚带来的规模生产与专业化分工收益。劳动力共享具有外部性一方面因为市场摩擦的存在,与之相联系还包括资本品市场与技术市场的共享等;另一方面是因为知识溢出的存在,与之相联系的还包括各种交流与学习机制。前者强调劳动力市场中的搜寻与组合过程,市场摩擦的存在使这个过程耗费成本,因而集聚具有明显的外部性;后者强调劳动力本身的流动,强调以人为载体的知识流动。

通过以上各种机制会产生外部性,但主体间的相互影响也会受到空间距离的约束。随着距离的增加,相互作用的强度会减弱,外部性因而发生衰减。这些因素引起的外部性在与空间距离引起的衰减作用相互平衡后,最终导致总规模报酬递增。下面分别具体分析这些因素所引起的外部性和总规模报酬递增。

图1 外部性产生原因及其形成途径

2.1 不可分性与外部性

2.1.1 不可分性与规模经济

经济活动的不可分性引起报酬递增是引起经济活动不均匀分布的最基本因素。长期平均成本可以认为是要素比例与投入总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完全可分”的前提下,这就变成了单纯的比例问题,并且不再存在规模经济或规模不经济。然而,事实是一些产品、设施与服务的供给具有不可分性或不完全可分性,包括各种场地、道路、学校、车站等基础设施。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一系列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在一定生产规模之内,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向下倾斜,从长期来看,大规模生产具有更低的平均成本,即报酬递增。产生报酬递增的原因是专业化和不可分性,生产规模和资源使用量的增加使得更进一步的专业化成为可能,也使得可供选择的技术范围更广,从而有利于更优技术的选择。

2.1.2 基础设施及其经济影响

一般基础设施包括生产性和生产服务性设施,也包括生活性和消费服务性设施。基础设施的供给会影响企业生产率,并诱发集聚。由于不可分性的存在,一定规模的集聚是基础设施供给的前提,集聚规模的进一步增加也将促使基础设施供给数量的增加、质量改善和效率提高。根据埃贝茨等人的观点,公共基础设施供给影响区域经济活动的主要途径包括:作为可免费使用的生产投入要素;提高其他投入的生产率;吸引来自其他地方的投资;刺激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和其他服务的需求。

2.1.3 产业集聚中的投入品共享

当不可分性出现在企业内部,企业生产函数将是报酬递增的,通过分工实现规模化生产能带来生产率的提高。专业设备、人力资本、组织与管理设施的建设都只有在一定生产规模水平上才能实现,因此中间投入品生产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对具有递增报酬的中间投入品的共享,有利于生产的专业化与规模化,并导致总规模报酬递增,即使最终产品具有不变规模报酬的生产技术和竞争性市场。

2.2 市场摩擦与产业集聚

2.2.1 总组合方程

市场摩擦指市场主体在寻找交易伙伴、确立交易条件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时间和成本。虽然标准竞争理论假设市场是没有摩擦的,但实际上摩擦却普遍存在。市场摩擦可以理解为在建立组合的过程中引起搜寻成本的因素。在劳动力市场中,至少存在两类基本搜寻与组合方程:劳动者寻找合适的岗位,雇主寻找合适的员工。使用总组合方程来分析市场摩擦的影响,可以研究市场摩擦对均衡结果的影响,又不需要对摩擦的来源做具体分析,组合方程的最简单形式是:

M=m(U,V)(2-1)

式中,M是在一定期间内形成的组合数量,U、V分别是寻找就业的劳动者数量和岗位空缺数量。由于摩擦的存在,M=m(U,V)≤min(U,V)。

2.2.2 组合中的外部性和报酬递增

根据就业状态转变的情况估计失业者找到工作的几率称为转换几率。平均来说,失业工人在一个时期找到工作的几率为m(U,V)/U,而一个空缺岗位被填充的几率为m(U,V)/V。如果这两个几率是相对稳定的,它们的倒数就反映了失业与岗位空缺的持续时间。显然,搜寻与组合技术的效率对这两个几率和持续时间具有决定性作用。随着摩擦成本下降,组合效率将上升,m(U,V)逐渐增大向min(U,V)趋近,给定失业人数和岗位空缺,两个几率会随之上升,失业与岗位空缺的持续时间都会下降。

平均转换几率同时依赖于两方面主体的数量和不同主体的搜寻行为,这将导致外部性的产生,如下表对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和存在的外部性的概括(m(U,V)的变化幅度M(U,V)总要小于U或V)

通过对组合方程的估计能够准确地反映上述溢出效应的强度。通过计算组合成功的数量与失业者数量之间的弹性(In(m(U,V))/In(U),),可以分析新失业者对其他失业者存在的外部性,二者存在负相关性。在组合技术规模报酬递增的情况下,如果失业人数与岗位空缺数量同时增加将会促使平均转换几率上升和岗位平均持续时间的下降,这是促使集聚经济出现的根本原因。

2.2.3 产业集聚与组合效率

搜寻与组合存在的外部性与报酬递增特性将促使就业和企业的集聚。产业集聚主要以下几个方面促使劳动力市场中组合效率的提高:首先,产业集聚会降低企业寻找合适工人的成本,降低工人失业的几率和持续时间,其次,由报酬递增的组合方程所决定产业集聚规模的上升将提高组合成功的几率;第三是空间距离的下降会使摩擦降低;第四是近距离的接触会使网络关系更加紧密、信息传递范围更广,从而带来组合技术的变化。

2.3 产业集聚下的知识溢出

知识溢出是指某一组织的知识,在不同组织或行业之间的扩散、传播、转移和获取;是知识的外部性,是一种非自愿外溢,可以促进区域的技术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增强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是经济外在性的一种表观。

2.3.1 知识溢出与劳动力共享

劳动力资源流动特别是高素质劳动力资源的流动一直被视为集聚状态下知识溢出的主要途径机制。劳动力在各个企业间的共享与流动促进了知识在集群企业间的扩散,外部劳动力的流入为外部知识的溢出及其与集聚区创新系统内部原有知识的重新组合提供了可能。

2.3.2 知识溢出与企业合作竞争

从创新行为看,集聚区企业之间技术和知识的垂直或水平扩散构筑了当地化的创新系统,能提高企业学习新技术的机会;从要素互动看,表现为管理要素互动、中间要素互动、资金要素互动等。知识溢出促进企业间的连锁效应。

2.3.3 面对面交流

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篇5

产业集聚理论探究综述

"张长立

摘要"自马歇尔提出的产业集聚的三个原因以来,学术界对产业集聚理论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学理探究。本文追溯

了产业集聚问题的研究起源及其发展历程,主要综述中外学者关于产业集聚理论的主要观点,以便服务于我国的产业经济发展实践。

关键词:产业;产业结构;产业集聚

产业集聚!!"#$%&’()*+*$%&,’"是产业发展演化过程中业的吸引力#这一原理直到今天对研究产业的空间分布仍

的一种地缘现象#是指由一定数量企业共同组成的产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集中#以实现集聚效益的一种现象$它可以分为同一类型和不同类型两种产业的集聚$产业集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化进行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产物#是现阶段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和集中表现$自一个多世纪前马歇尔首次提出著名的产业空间集聚的三个原因以来#学术界对产业集聚理论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学理探究#使产业集聚理论日臻成熟与完善$

产业集聚问题的研究滥觞于-.世纪末$马歇尔!-/.0年"是较早关注产业集聚的经济学家$马歇尔的研究是开创性的$他提出了产业集聚的内涵%外延#并探讨了产业集聚产生的基本原因$马歇尔认为&’地方性工业因不断地对技能提供市场而得到很大的利益$雇主们往往到会找到他们所需要的有专业技能的优良工人的地方去(同时#寻找职业的人#自然到有许多雇主需要他们那样的技能的地方去#因而在那里技能就会有良好的市场(一个孤立的工厂之厂主#即使他能得到一般劳动的大量供给#也往往因缺少某种专业技能的劳动而束手无策))*马歇尔据此提出了’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两个重要概念#并强调外部经济的重要性$但他的研究是初步的%不完全的$对产业集聚的功能%度量和效应等问题均未涉及$此后#产业集聚理论出现了许多流派$

一!韦伯的区位集聚论

马歇尔是从新古典经济学的角度#通过研究工业组织这种生产要素#间接表明了企业为追求外部规模经济而集聚(韦伯则从微观企业的区位选择角度#阐明了企业是否互相靠近取决于集聚的好处与成本的对比$

阿尔弗雷德+韦伯是德国经济学家%近代区位论大师%工业区位论的创始人#他于1.0.年出版了,工业区位论-#提出了工业区位理论$他用抽象和演绎方法第一个提出了比较系统的解释工业活动空间分布的理论体系#在区位论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决定工业区位的最小成本原理#揭示了工业区位形成的基有重要价值(第一次提出了’区位因素*概念并系统地分析了运输%劳动力和聚集几个最重要的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创造性地提出了大量的有关区位分析的概念和工具#如原料指数%区位重%等运费线%临界等运费线#等等$然而#韦伯的理论仍有很大的局限性$这主要表现在&一是他忽视了社会文化因素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二是未考虑需求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三是仅仅从局部和静态的角度分析了单个企业区位决定问题#缺乏对区位的宏观分析和动态研究(四是对劳动力供给和工资率的假定存在着矛盾和非现实性等等$但是#虽然如此我们还是应该承认其所作的研究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开创意义$

二!熊彼特的创新产业集聚论

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是当代著名的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其’创新*理论#是一种用所谓创新来说明资本主义基本特征及其产生和发展趋势的理论$熊彼特主要是从创新角度来说明产业集聚现象的#认为产业集聚有助于创新#创新也有助于产业集聚#创新并不是企业的孤立行为#它需要企业间的相互合作和竞争#需要企业集聚才得以实现$

熊彼特将技术创新与产业集聚的发展进行整合研究#他在阐释影响经济波动的因素时认为#除了战争%革命%气候等外部因素之外#技术创新的产业集聚和增长的非同期因素是经济波动的一个很重要原因$他认为&创新不是孤立事件#并且不在时间上均匀地分布#而是相反#它们趋于群集#其中的原因主要在于&在成功地创新之后#首先是一些#接着是大多数企业会紧随其后#不断跟进(其次#创新不是随机地分布于整个经济系统#而是倾向于集中在某些部门及其邻近部门$

熊彼特的创新产业集聚论体系的方法论特征#可以简洁地概括为&以一般均衡为出发点#将经济体系内在因素的发展作为推动体系本身发展变化的动源#以’创新*概念为中心#把历史的%统计的与理论的分析紧密结合$

三!胡佛产业集聚最佳规模论

!!!"%!"%

!!""#年第$!期!现代管理科学!博士论坛

年出版的!经济活动的区位"中#将集聚经济视为生产区位的一个变量#并把企业群落产生的规模经济定义为某产业在特定地区的集聚体的规模所产生的经济$他认为#规模经济有三个不同的层次#就任何一种产业而言#都有单个区位单位%工厂&商店等’的规模决定的经济#单个公司%即企业联合体’的规模决定的经济#该产业某个区位的集聚体的规模决定的经济$

胡佛吸收了廖什的观点#将决定区域产业的基本因素归纳为(%!’自然资源优势)%"’集中经济)%#’交通运输成本$胡佛指出(*气候&矿产&土壤&地形&其他自然条件的不均匀分布#有助于说明多种经济活动的选址原委$如果再概括一点#用更准确的经济理论术语表述#我们就可以把土地和其他生产要素的完全或局部固定性#看成是任何涉及哪里有什么的解释的一个必要成份$+胡佛的论述昭示人们(第一#诸如自然资源等条件在不同的区域分布是不均匀的#其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第二#这些区域因素是完全或相对固定不变的)第三#区域固定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区域内产业选择和不同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

胡佛的主要贡献在于指出产业集聚存在一个最佳的规模$如果集聚企业太少&集聚规模太小的话$则达不到集聚能产生的最佳效果)如果集聚企业太多$则可能由于某些方面的原因使集聚区的整体效应反而下降$

四!波特的簇群论

成原因进行探讨#对产业集聚如何提高企业的生产率进行理论分析#以及对产业集聚的区域效应进行归纳总结$

关于小企业集群的内涵问题#仇保兴进行了揭示#他认为(*小企业集群#指的是由众多自主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小企业依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关系并在某一地理空间高度聚集而建立起来的产业组织#这种组织的结构介于纯市场和层级组织之间$小企业借助于这种特殊的组织结构$可以获得集群外的企业所没有的竞争优势$+

关于产业集聚的特点问题#车维汉进行了研究#他认为知识经济条件下产业集聚的新特点有几个方面(第一$产业集聚的主体是与高科技产业有关的中小企业)第二$与以往的产业集聚相比#作为智力资源的大学或科学院所成为集聚的主要分子#且起了异乎寻常的重要作用)第三$产生集聚效果即外部经济的因素有了新的内容(其一存在更细致且灵活的分工)其二企业间*相互接触的利益+)其三如同磁场一样的有利于企业家创业的氛围的形成$

关于产业集聚形成的原因问题#石培哲给予了归纳#他认为产业集聚出现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资源禀赋是产业集聚形成的最初诱因$%"’人力资源是产业集聚发展的推动力量$%#’交易成本降低是产业集聚形成的市场决定因素$%6’创新网络经济的形成为产业集聚提供了根本的制度保证$

关于产业集聚的作用问题$张元智&梁小萌&丁云龙&李玉刚等人进行了较为具体的探讨$张元智认为产业集聚对提高生产率有重要的影响$他认为(*同一个产业的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能够使得厂商更有效率地得到供应商的服务#能够物色招聘到符合自己意图的员工#能够及时得到本行业竞争所需要的信息#能够比较容易地获得配套的产品和服务$这些#都使群聚区内的企业能以更高的生产率来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有利于其获得相对于群聚区域以外的企业更多的竞争优势$+粱小萌指出(*产业集聚对规模经济从而对产业竞争优势的获取有促进的作用#产业集聚首先有助于实现外部规模经济$产业在同一区域的集中#便利了人员的流动和交往#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通过技术人员的流动#社区活动中的人际交往等方式#厂商所拥有的技术会很容易*外溢+和被*干中学+#使其他厂商可以免费或廉价地获得信息和技术7取得技术外部经济效应$..产业集聚也有助于实现内部规模经济$一方面#产业集聚使企业获得外部规模经济效益$增强了竞争优势#有助于实现内部扩张)另一方面#集聚在同一区域的企业#出于对同一产业*食物链+的依赖而密切联系#分工协作#容易实现企业的联合#实现外部扩张$+丁云龙和李玉刚认为产业集聚对于提高企业持续创新能力作用有几个方面(*首先#集群化提供更多的创新机会$集群内的企业易于寻找到他们所需要的创新资源#从而促进创新更快地实现)其次#集群内的企业创新成本较低$一个空间上孤立的企业在其所进行的每一项创新活动中#都将承负较大的交易成本#创新将变得相当艰难)第三#作为市场链条中的风险"%世纪&%’(%年代以后$一些新的经济集聚现象$特

别是同类产业的空间集聚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比如迈克尔)*)波特提出了*产业群+的概念$!++(年#波特%,!*!

-./01/’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簇群与新竞争经济学+一文#系统地提出了新竞争经济学的企业集群理论#把企业群落理论推向了新的高峰$在波特看来#企业集群是集中在特定区域的#在业务上相互联系的一群企业和相关机构#包括提供零部件等上游的中间商#下游的渠道与顾客#提供互补产品的制造商#以及具有相关技能&技术或共同投入的属于其他产业的企业$此外#还包括政府或非政府机构$波特指出(*被我称之为,簇群-%234501/5’的因素支配着当今的世界经济地图#簇群就是位于某个地方&在特定领域内获得不同寻常的竞争胜利的重要集合$事实上簇群是每个国家国民经济&区域经济&州内经济$甚至都市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尤其如此$+由此可见#波特主要是从企业竞争力角度来说明产业集聚现象$

西方学者关于产业集聚的论述和见解富有较强的启发性#但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他们的研究背景与研究对象主要聚焦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集群#与我国当前经济体制转轨和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的中小企业集群的背景是有差异的$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我们既要借鉴西方学者的研究视角与方法#更要特别重视对我国中小企业集群特点的审视$

唯其如此#对于产业集聚现象#我国学术界也给予了高度关注#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学者对产业集聚的研究主&%!!%

!博士论坛!现代管理科学!!""#年第$!期

对职工既得受益权过分严格的规定产生的负效应非常明显"一方面!损害了职工参加企业年金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禁锢了人力资本的流动!不利于人才的配置%此外!还不利于保证企业年金达到预定的替代率!使养老保险体系的政策设想落空%这种规定的实质是来源于对人力资本的错误认识!认为人力资本所有权为人力资本投资者所有%在人力资本营运中就必然造成人力资本承载者与其他所有者之间的矛盾!导致产权分割’收益分配的一系列困难!人力资本在使用过程中就会存在使用率低下的问题及人力资本的不当配置%

人力资本的影响!尤其对在职培训的影响不会太大%

参考文献!

"!我国企业年金既得受益权进度表的现实选择%在企

业年金初步构思方案中!笔者对养老金既得受益权进度表的建议是!企业缴费的个人账户积累额可规定"年后可享受"#$!%年后可享受&#$!依此类推!’年后可享受(##$的既得受益权%在中国!笔者认为实施这种方案!能够最大限度地减低企业年金对人力资本流动的限制%职工工作时间越长!享受的既得受益权越多!职工可以自行选择是留在企业!还是选择流动%

%!我国现行企业年金模式对人力资本的影响%我国"##&年)月(日起施行的)企业年金试行办法*规定企业年金实行*+模式!前文已经分析了*+模式对人力资本

的形成基本不起作用%除此之外!在这种模式下!企业本身也想把*+计划的财务风险转嫁给职工!把对企业年金的管理成本降到最低%由此可见!未来中国企业年金计划对

1.Ippolito,RichardA.PensionPlansandEm-ployeePerformance:Evidence,Analysis,andPolicy.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97.

2.Johnson,RichardW.TheImpactofHumanCap-italInvestmentsonPensionBenefits.JournalofLaborEconomics14(July1996):520,54.

3.Dorsey,StuartandDavidA.MacPherson.Pen-sionsandTraining.IndustrialRelations36(Jan-uary1997):81,96.

4.林羿.美国的私有退休金体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彭雪梅.企业年金的税收政策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3月.

6.林义.社会保险.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7.杨红燕.关于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几点思考.财务与会计,2002,(7).

8.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企业年金试行办法,2004年1月6日.

作者简介: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讲师、西南财经大学劳动经济学专业博士生。

收稿日期:2004-09-29。

(上接第33页)

区域经济网络!成熟的风险投资机制因此才能够得以建立"#$第四!集群化区域内!通过竞争形成比照压力!激

发企业不断创新!才能够占据一定的市场位势!拥有竞争优势%&

综上所述!到目前为止!在学术界!中外经济学家’学者早已意识到产业集聚对企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产业集聚进行了理论探讨’分析!如分析产业集聚产生的原因!产业集聚如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创新能力’生产率’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对产业集聚的类型’形成途径’定义’新特点进行归纳总结等"但是!有关产业集聚的系统性’实证性的研究却少有论及"特别是产业集聚理论在中观领域的应用!特别是在地市级区域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大型龙头企业对相关产业的辐射功能的实证考察方面较为薄弱!这是我们今后从事产业集聚理论探索时要努力延展的学术空间"

参考文献!

1.(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2.(美)M・胡佛著,王翼龙译.区域经济学导论.商

务印书馆,1990.

3.迈克尔.E.波特.簇群与新竞争经济学.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0,(2).

4.仇保兴.发展小企业集群要避免的陷阱.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

5.车维汉.论知识经济中企业经营规模和产业集聚的新变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0,(6).

6.石培哲.产业集聚的形成原因探析.经济师,2000,(3).

7.张元智.产业集聚、竞争优势与西部开发.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1).

8.粱小萌.规模经济和产业集聚及区域协调.改革与战略,2000,(5).

9.丁云龙,李玉刚.从技术创新角度看产业结构升级模式.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

作者简介: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博士后、徐州师范大学副教授。

收稿日期:2004-10-19。

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篇6

关键词:产业集聚 灵活的积累 灵活的专业化 植根性 外部性

有关产业集聚研究涉及众多的 内容 ,某一具体内容又涉及各种各样的观点。比如某些作者根据提高效率和灵活性的机制,追溯产生集聚模式的作用力;而其他的学者则根据提高动态的进步、 学习 和创新,将着重点放在集聚的利益。某些学者模拟公司彼此接近可能产生的金钱收益,而其他学者则强调 社会 文化结构和制度结构在产业集聚的作用。有些学者根据经营战略来理解产业集聚,将集聚看作是改进的公司绩效的媒介;而其他学者则根据空间发展战略来理解产业集聚,将空间集聚看作是可被解释的现象。有些学者认为集聚力作用的空间规模局限在地方;而其他学者则认为集聚力作用的空间规模可能在区域乃至国家。就研究内容而言,有的时间界限非常清晰,但大多数内容是交叉和重叠的,贯穿于各个时期。因此,本文就产业集聚理论和实证研究的主要内容加以评述。

一、产业集聚的界定与 影响 因素

马歇尔(1890/1916)提出了产业空间集聚的三个众所周知的原因。他认为空间集聚(即他所谓的地方化):第一,促进专业化投入和服务的发展;第二,为具有专业化技能的工人提供了集中的市场;第三,使公司从技术溢出中获益。集聚经济根植于生产过程,某一地理区域中公司、机构和基础设施间的联系引起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一般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专业化技能的集中、地方供应者和消费者间增加的相互作用、共享的基础设施以及其他的地方化外部性等(Dicken&Lloyd,1990;Enright,1994;Hoover,1948)。

按照 现代 经济学的观点,第一个原因集中在产业集聚出现过程中的路径依赖和累积因果关系。第二个原因强调地方联系对相联系的活动的集聚绩效的重要作用。第三个原因认为正是集聚的学习含意才是最重要的,将集聚与地方环境在促进创新中的作用 问题 相联系。

经济学家和地理学家注意到,在产业活动的定位和组织中外部规模经济的一种形式即集聚经济或地方化经济的出现(Thomopson,1968;Walker,1989)。集聚经济指的是正外部性、与经济活动的区域集中相联系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以及相联系的生产机构的共定位(Smith and Florida,1994)。Kaldor(1970)将集聚定义为,加工活动中递增规模收益……这些不仅是大规模生产的节约,而且是产生于生产自身增长的累积优势——技能和技巧的发展;思想和经验易于交流的机会;人类活动中工序日益增加的分化机会和专业化机会。Krugman(1991)阐明建立在递增收益和简单的金钱外部性基础上的集聚和产业活动的集中。Arthur(1988,1990)认为,当假设递增收益、 历史 的累积或“路径依赖”和区位的“锁定”时,地方化集群很可能是结果。Jaffe(1989)表明来自地理的接近性的生产效率。

从Isard有关产业联合体的分析,到Marshall-HooverMills对集聚的探讨,再到更近的Aydalot-GREMI的“创新环境”和“新的产业空间” 文献 ,均与空间经济中不同类型的产业集聚相联系(Gordon and McCan,2000)。

Mills(1980)表明,集聚经济最重要的方面实质上是统计方面的,是大数定律的应用。由于产品的销售和投入的购买在许多公司中具有波动性,拥有许多雇主的城市区域比拥有少数雇主的城市区域,可能为其雇员提供几乎全部的就业。

二、产业集聚引致的地方化增长

空间经济中产业集聚引致的地方化增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公司和产业活动一般在空间上集中在一定的区位,不同类型的活动趋向于在不同的地区集聚在一起。结果是,空间的异质性在某种程度上与产业专业化相联系。产业空间集聚与地区专业化间的一致现象,对于城市和地区经济分析中规模递增收益原则的普遍采用是必需的(Krugman,1991)。地方化规模递增收益的存在为产业集聚提供了理论基础,因为公司和劳动力聚集以便考虑增加的要素报酬。可是,由于克服距离的交易成本比如运输成本和空间交流成本的制约,这些增加的要素报酬仅仅在集聚发生的有限的空间区位显示出来,只有在有限的空间边界可能产生净收益。地方化的规模递增收益与空间距离交易成本间的平衡,可以解释观察到的产业空间等级模式类型的发展(Krugman,1993,1995;Fujita and Krugman,1995;Fujita and Mori,1997)。

地方化空间增长也引起了不同学科的兴趣。在新古典经济学中,对地理问题明确的兴趣主要源于现代贸易理论(Helpman and Krugman,1985)在空间分配中的应用(Krugman,1991;Venables,1995),进而取代传统的地区间贸易的新古典主义模型(Borts and StEin,1964),或者取代传统的地区间贸易的Ricard模型(Pomfret,1991)。贸易集团的发展,特别是共同的货币制度内的贸易集团加速对地方化空间增长的兴趣(Bliss and de Macedo,1990)。新古典经济学研究的焦点集中在规模递增收益和市场结构在决定空间投资模式方面所起的作用(Romer,1986,1987;Arthur,1994)。

在企业和管理学中,区位问题被看作是构建现代公司与其消费者和供应者间最佳关系的问题(Piore and Sabel,1984;Porter,1990)。有关空间问题的焦点实质上涉及空间上公司类型和交易成本类型间关系的再思考(Williamson and Winter,1993;Pitelis,1993)。这种再思考的推动力来自现代制造业空间组织和分布活动日益增加的变化即空间集聚。

在地理学和空间规划学中,在所谓的新产业区(产业集聚区)方面的兴趣主要产生于不同的关键产业中生产的空间组织的观察,比如在加利福尼亚的 电子 学 工业 以及在意大利北部的服装工业。在空间群集的现代形式方面的大部分兴趣,源于新的公共政策(比如产业集群政策)在地方经济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Castells and Hall,1994)。

三、产业组织与产业集聚

现代 资本主义生产体系在过去的20年间从相对刚性的福特制结构向更加灵活的生产组织形式演化,伴随的积累制度和 社会 规制方式也发生相应变化。Scott(1988) 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和空间 经济 的动态间的关系,阐明北美和西欧生产体系变化的显著特点是,福特制大规模生产的重要性的相对下降和基于更少刚性的和更多适应性(即灵活的)技术和制度结构的生产活动的相对增加。许多新的产业空间也开始出现在经济景观中。福特制旧产业空间和灵活的积累的新产业空间差异显著,反映了每种制度下不同的 工业 化和地区增长模式。

(一)灵活的积累和产业聚集

“灵活的积累” 时代 代表即将来到的外部经济更加广泛地可得到的时代。Scott和Storper的贡献之一是对外部化的逻辑提供了详细的 分析 。Scott(1983,1986)对生产和交易成本与外部经济间的关系的分析,成为新的积累制度下外部化说明的核心。

在接近完全竞争条件下,利用Stigler(1951)对分工发展的分析,Scott对生产成本和外部经济进行分析。完全竞争条件下得到的外部经济只是实际的外部经济的一部分。Skitovsy(1954)注意到完全竞争下可得到的外部经济的稀缺性。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这些外部经济实际上是Skitovsy称作的“技术外部经济”,其反映一个经济体系中特定的技术状况。Malmgren(1961)认为,这些技术外部性是非常少的,因为它们容易被内部化。

对生产成本和外部经济的分析忽视不完全竞争的条件,而在不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外部经济或者受到资本集中和内部化过程的制约,或者由于公司战略内生地产生(Harrison,1989;Leborgne and Liepietz,1988)。

交易成本经济学在解释联系的空间模式方面中具有重要的作用。Scott强调,当交易成本与生产(和运输)成本相互作用时,交易成本成为了解产业集聚的理论基础。Scott和Storper(1987)概括交易成本和集聚间的关系,认为基于增长中心的高技术形成的作用力主要源于生产中的分工、公司间交易活动的结构以及从地方化发展形式中内生地出现的不同的集聚经济。垂直分离的过程预示产业联合体的产生,其围绕精心设计的公司间或工厂间交易联系组织。交易联系的结构包括面对面接触和战略信息的详细交流、长期和短期转包和再承包、物质投入-产出流。这些交易联系在地理上通常有依赖的成本结构。单位交易活动的成本越大,在这样的联系中的生产商在空间上将聚集以便降低成本的可能性就越大(Scott,1981)。

(二)灵活的专业化和产业集聚

生产被垂直地分离,围绕地方公司 网络 间的交易被组织,这种类型的生产组织被描述为“灵活的专业化”。许多产业具有灵活的专业化趋势,甚至在传统的大批量生产工业像汽车和钢铁也存在灵活的专业化(Storper and Christopherson,1987)。他们以电影工业为案例,探索该产业从垂直一体化向垂直分离的灵活的专业化生产的转变,并阐明这种转变怎样 影响 生产活动和劳动力市场动态的空间定位。检查该产业的空间行为,单一公司的定位决策的逻辑。解释地方劳动力市场的动态,以及它们怎样加强集聚行为。Estall等认为,灵活的专业化与生产的空间集聚相联系,灵活的专业化对城市化、地区发展和贸易模式有重要的影响(Estall,1985;Sayer,1985)。

灵活的制造业体系的采用与专业化工业集聚体中生产的空间集中相联系。产业区取代官僚主义的多部门公司(Sabel,1989)。这些产业区有功能上相互联系的稠密的公司网络,公司紧密地位于一起以保证面对面的交流。尽管空间分工假说的目标是解释生产的空间分散化。但是,空间分工假说的批评者指出,除了生产的再定位以降低劳动力成本外,公司可以应用许多战略。Schoenberger(1989)认为,产品不断的再设计已经取代产品周期的思想。空间集中使得制造者与其市场的信息交流更加容易,超过在边缘区位获得的劳动力成本的节省。

Scott(1998)将地理学者关心的劳动力市场动力学与技术变化相结合。当生产从依赖大的一体化公司的内部规模经济,向依赖专业化工业综合体产生的外部经济的柔性生产转变时,他注意到集聚力方面的变化。快速的技术变化、增加的市场不确定性以及竞争导致传统的产业组织形式的瓦解。公司在产品和工序方面正变得日益灵活。依赖转包者的投入和寻求产出的专门市场区位使得风险最小化。对于地方化经济(对公司具有内部性但对产业具有外部性)增加的依赖有利于产业的集聚。同时这种灵活性要求灵活的劳动力。

四、集聚的驱动力

在最近集聚的研究中,突出的转变是从宏观水平的分析到中观水平和微观水平的具体的地方过程的分析说明(Malmberg,1996)。这种转变源于市场经济中集聚区形成的作用力的两个研究方向(Martin and Sunley,1996)。第一个方向是由Allen Scott在从事地方灵活的专业化的研究中提出的,其将交易成本经济学和空间分工结合起来。第二个方向是由Paul Krugman在从事国际贸易和竞争的研究中提出的,其在广泛的领域内改变了马歇尔式外部经济的概念。

Taylor和Le Heron(1977)区别了五种促进集聚的力:即创造性的产生——机会的暴露; 企业 家能力的产生——雇主的模仿;容易识别消费者——地方观念;容易识别供应者——经纪人的应用;成长到更大规模的潜力。他们认为,“集聚能够提供‘培育’产业、企业家能力和有利的商业环境,……集聚提供住处、装备和供应(公司)并吸收他们的产品”(Taylor,1980)。

Palivos和Wang(1996)提出了促进产业集聚的主要的向心力,包括:知识的溢出效应;地方公共货物的供应;内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消费和生产结合的外部性;与不同的代理商的贸易中获益。

五、外国直接投资的空间集聚

日本作为主要的工业强国和世界资本的重要来源国,在国外特别是欧美有大量的投资。日本公司在国外快速产生新的工业综合体的能力,与影响信息的产生和交流的制度和市场特征直接相联系。Sayer(1989)、Florida和Kenney(1990)对日本产业体系的研究表明,公司间合作而不是严格的正常的市场交易是日本产业体系的特征;通才在公司范围内的工作间轮流而不是专家在公司间的流动,支配着日本的熟练劳动力市场;不断增加的精制产品而不是 科学 的突破是日本技术发展的基础;日本的产业组织建立在公司松散的联盟而不是严格垂直一体化的官僚制度。对租用竞争者的熟练的劳动力的限制仅仅降低模仿而不是创新的趋势。对通才的偏爱超过对专家的偏爱,促进研发成果的快速采用,并避免过多的科研努力。允许转包者保持独立,促进购买者和供应者间信息的双向流动,消除大的官僚主义组织的刚性。这种独特的市场和制度的产业体系,能够产生快速地再定位在遥远的国家的空间集聚体(Mair et al.1988;Chang,1989;REidand OhUallachain,1990)。

Head等人(1995)研究了日本自1980年以来在美国建立的751家制造业工厂的区位,发现产业水平上的集聚利益在区位决策中起重要的作用。Smith和Florida(1994)对与汽车有关的日本制造业在美国的投资研究表明,后向和前向联系的制造业公司具有明显的集聚趋势。日本的制造业公司除了更喜欢定位在具有密切联系的其他日本公司外,这些公司似乎更喜欢具有巨大的人口、高的制造业密度以及高工资的区位。

Guimaraer等人(2000)对集聚在葡萄牙的外国直接投资的定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中最重要的研究结果涉及集聚经济,集聚经济是影响外国直接投资的决定性定位因素。在影响外国投资者区位选择决策的外部经济的不同类型中,服务集聚经济(城市化经济)明显有最强的集聚要素效应,其次是产业水平的地方化经济。服务集聚的相对重要性表明,发达的城市区域将继续吸引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FDI)。这种结果与广泛接受的外国直接投资的产业组织/市场不完全性理论一致。跨国企业可能对地方环境即地方 法律 、习俗、税收等中的经营不熟悉。许多高水平的服务可能有助于克服外国公司面对的距离和其他的交易障碍。

Rozenblat和Pumain(1993)表明,在欧洲的300家最大的TNCs总部在区域上集中,尤其是在伦敦(83家)和巴黎(67家)。公司总部的其他集群在西北欧城市中被发现,比如布鲁塞尔、阿姆斯特丹、埃森、杜塞尔多夫、法兰克福、汉堡或慕尼黑,而只有非常少数在南欧的城市中发现。 六、信息交流与产业集聚

Gillespie和Williams(1989)认为,电信技术方面的进步将最终消除对面对面交流的需要,使得大多数 经济 活动分散化。然而,Langdale(1989)对国际租用电信回路轮毂和轮辐空间构造的描述认为,主要的中心城市在这种类型的交流中是有利的。Wheeler和Mitchelson(1989)对快递邮件包裹流的模拟也表明,少数大都市区在美国城市体系中担当信息中心。 电子 信息 网络 的进步也许引起某些活动的分散化,而同时也引起其他活动的集中化。

Michelson和Wheeler(1994) 分析 了信息密集型服务专业化公司的全球模式。纽约作为世界的信息首都出现,与东京、伦敦和少数其他的大城市一起,是组织世界经济 发展 的焦点。在巨大的不确定性 时代 ,某些城市作为最高级的经济信息的生产者获得了战略上的重要性。指挥控制和这些功能伴随的专业化生产服务继续在有限的城市中集中。因此,纽约是公司权力的支配性城市中心, 金融 业的空间集中进一步加强其信息中心的地位。美国其他四个中心出现:波士顿、芝加哥、洛杉矶和旧金山。

信息交流对产业定位的 影响 日益突出。制造业公司的区位选择不是使得运输货物的成本最小化,而是将获得信息的成本与劳动力和土地成本进行权衡。在公司的部门内以及公司间交流的信息的复杂性、明确性或模糊性是主要的定位决定因素。信息的明确性的增加使得交流在电子网络中进行,并再次强调劳动力和土地成本的分散化作用。交流模糊信息需要在人际关系交流网络中进行面对面的接触。个人到遥远的地方旅行的敏感性有利于空间集中(OhUallachain,1991)。

在对英国20个大公司访谈调查的基础上,Marshall与Raybould(1993)主张,大公司沿公司等级结构授权决策职责,将某些服务功能外部化,降低白领雇员的数量。大公司的总部趋向于将其作用限定在战略性的指挥控制中心,导致某些区域(比如英国东南部地区)变成大公司的行政管理部门集聚的支持区域。这与美国的大都市服务经济的 研究 中发现的“集中的分散”相一致(Sui and Wheeler,1993)。 现代 公司发展中郊区城市化和群集的双重特征被Archer和Smith(1993)考虑到。对这种现象的传统的解释是:空间供应中的规模经济、对可接近性的需求和公司面对面联系。

七、植根性与产业集聚

目前 ,对产业集聚日益增加的关注领域是经济活动的 社会 和制度植根性。关键的概念是网络、 学习 、创新和管制形式。Patchell(1993)强调生产体系的重要性。生产体系不仅仅是商品和服务的固定流动,而且是基于学习的动态体系。Stoper(1993)在区域水平上分析法国、意大利和美国生产网络中提升技术活力的社会关系和制度。认为地方化规则、制度和“习俗”是支持生产体系的地理集中的关键因素。

集聚区内公司间非贸易形式的交流产生于促进地方集聚的地方网络和社会相互作用。典型的产业集聚区比如“第三意大利”、Baden-Wurttemberg、Massachusetts等, 企业 集中可能获益于影响公司间联系的社会结构、与外部的咨询来源的相互依赖、公司间技术发展和R&D以及地方制度结构等。Granovetter(1985)认为,因为植根于地方支持网络的公司获得经济利益,所以这些网络会促进集聚的进一步发展。

由于社会联系程度或地方制度结构的差异,就网络的范围而言,地方环境是不同的。O’farrell和Wood(1998)认为,与苏格兰相比较,不同的信用环境可能有助于定位在伦敦和英格兰东南部的企业服务公司的成功。

企业集中明显地促进更加强烈的社会相互作用,相互作用的强度被认为是区分顾客-供应商联系的关键的要素(Illeris,1989,1994;Toroir,1994)。因此,公司间的接近促进更加频繁的和有效的社会经济交流。Curan与Blackburn(1994)认为,“地方经济的死亡”可能由于地方联系作用的降低造成的。

Gertler(1993)分析加拿大、美国和英国成熟的 工业 区的制造厂不能有效地 应用 新技术的原因。他认为,既然加工技术是在社会中产生的,且由于围绕机械设备的生产和应用的社会 政治 环境将随区域环境而不同,因此,当先进的机械设备的应用者和生产者在 自然 、组织或社会距离彼此相距遥远时,人们能够预期困难的出现。

Perulli(1993)指出,在分析产业联系的演化中,区域方面是特别恰当的,区域不仅包括正式的集体交易,而且包括各种形式的非正式交易和协议以及有关人文资源培训和管理、劳动力市场和经济政策等方面的规范和实践的共享。当生产体系在区域群集时,主要的竞争优势(技能、R&D、灵活性、技术创新扩散)可能在区域水平上被发现。

八、外部性的作用

De Melo与Robinson(1990)区别了三种类型的外部性。第一种是马歇尔式外部性,第二种是导致不均衡增长和不完全竞争下发生的外部性,第三种类型的外部性源于部门和产业间需求的溢出效应。从来源看,外部性可以划分为金钱外部性和技术外部性。Scitovsky(1954)认为,金钱外部性指的是源于需求和供应的市场不完善的外部性。市场规模效应是金钱外部经济的重要形式,市场越大,单个公司可能没有降价而增加的产出就越多,因而增加市场规模就有可能增加收益。这样的市场规模效应在从国际到地方不同的地理规模上起作用。技术的外部性指的是这种状况,即有从一个公司的生产功能进入到其他公司的那些功能的溢出效应,例如当一个公司作出创新后,其他的公司可以模仿。

就外部性在集聚中作用而言,Krugman在市场规模效应方面显著地集中在金钱外部性,他主张劳动力市场供应源和非贸易的中间货物的可得到性是市场规模效应的例子。他强调源于外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规模经济的“金钱”外部性。“即使规模经济对公司是内部的,但是对于购买中间投入品的公司来说,在中间投入品生产中的内部经济像外部经济一样表现”(Krugman,1981)。他认为,地方外部经济不必被假设,地方外部经济源于市场规模效应或市场指向效应。通过增加公司集中在一个位置的激励,内部规模经济强化生产的地理集中的趋势。他(Krugman,1993,1995)认为这种类型的外部经济与“大推进”工业化模型中想象的外部经济相似,大规模工业化计划可以利用外部经济和互补性,由此降低投资的风险。他对地方群集的解释也援引某些类型的马歇尔式的外部经济。他忽视基于技术知识的溢出效应的外部性。他(Krugman,1987)将这些外部性看做是“难以捉摸的”,偏爱容易模拟的金钱外部性。“新产业地 理学 ”学派应用的外部经济仅仅是与垂直分离和交易成本相联系的技术溢出效应。认为大的生产者趋向于采用分散灵活的组织形式。

Krugman主要应用马歇尔外部经济的 理论 解释相对小规模的地理群集、城市专业化的地理群集和城市集聚体。另外,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型 方法 对他的外部性的说明也是重要的。按照他的观点,递增收益的出现意味着,传统的技术外部性和金钱外部性间的划分毫无意义。只有在不变收益和完全竞争中,这种类型的区别才是有效的;在递增收益和不完全竞争的世界中,外部经济的范围是非常的大。特别是有与不同的市场规模效应相联系的真正的外部经济(Krugman,1993)。总之,生产中有递增收益,所以市场的规模是重要的,金钱外部经济也有真实的福利意义。

他还认为,在这些区域集聚体中产业内和产业间起作用的外部性对于构成集聚体的公司的竞争优势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是他区域竞争优势新的观点。经济集聚对生产率具有积极影响。由贸易产生的专业化总体上增加世界经济的效率,并对贸易的国家产生相互的利益(Krugman,1994)。因为新贸易理论对外部性和不完全竞争的承认强调来自经济一体化的潜在的收益,增加的贸易可能由于合于经济原则允许更大的规模经济。

九、产业集聚研究的重要意义

世界产业组织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相似或相关的产业在相同的区位集聚,并变得日益相互依赖。产业集聚开始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产业集聚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化正导致要素、资源和分工在不同层次上迅速地变化着,并日益集聚于有个性的地区。基于人的相互联系,产业间、组织间以及产业与组织间的合作与互动是创新的主要因素。具有较强外部性或溢出效应的企业、企业创新或生产区位的选择往往具有集中的趋势,也即产业集聚现象。产业集聚现象是区域产业组织的一种形式,产业的空间集聚对产业创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产业空间集聚为创新提供了更多容易捕捉的机会,企业能够更方便地接近市场,了解顾客的消费倾向,减少企业的学习成本,强化企业间的技术溢出效应,促进技术进步,加速企业的产品创新。世界上各具特色的产业聚集区实际上是各具特色的产业创新区。产业集聚研究一方面丰富和完善产业集聚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和现代创新理论,另一方面促进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和融合,因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篇7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经济效应

中图分类号:F2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0-0142-02

引言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一般是指按照现念统一规划设计,依托交通枢纽和通信网络,将商务楼宇、商业设施以及相关的生产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合理并且有效地集中,在特定的区域内形成功能集聚、形态美观、内外连通、资源节约、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具有较强现代服务产业集聚能力的区域。

服务业在空间上的集聚比工业生产活动的空间集聚更明显,服务业大多高度集中于城市中心区域。现代服务业集聚既有同行业的聚集,也有不同行业的聚集。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它能够产生有利的经济效应,在这一方面国内外虽已有一些研究,但尚没有形成统一的体系。张树林结合现代服务业集聚的内涵,分析现代服务业的具体效应,并提出了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的对策[1];童馨乐等围绕服务业集聚产生的经济效应,主要从劳动生产力视角出发,通过建立经济计量模型,具体考察了服务业集聚对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方向与影响程度[2];潘世明、胡冬梅阐明了产业集聚的内涵及其特征,分析了其经济效应,并结合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产业集聚政策[3];刘俊杰、王述英从现代服务业集聚与扩散效应的角度,论述了现代服务业空间组织对城市功能的影响,并提出了对中国的若干启示[4]。

以上的研究虽然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集聚区的形成机理,但是这些研究还缺乏一定的系统性。本文尝试从经济效应的角度来阐述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形成和发展。

一、现代服务业集聚的经济效应

韦伯指出,集聚使得单位产品成本获得附加节约,这种节约在集中化过程中增长,工业就有一个固定的集聚经济指数[5]。现代服务业之所以能产生集聚效应是由于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而产生的对集聚企业生产效率的促进作用。下面结合中国实际,提出现代服务业集聚产生的经济效应:

1.技术溢出效应。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知识和技术溢出效应是指知识和技术在服务业集聚区内部以及向集聚区外部进行积累、增生和扩散的动态过程。相对于制造企业或传统服务业,现代服务业企业更重视知识和技术,因为知识和技术是现代服务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因素。现代服务产业的相关知识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大类,显性知识的分享和传播可以通过数据、文字、图形等格式化的方式来实现,而且通讯技术的发展使传递格式化知识越发便捷。现代服务业中存在的大量隐性知识,包括服务观念、思维方式、管理文化等,这些都不能有效地进行格式化处理,只能在近距离范围内通过正式与非正式的接触和交流才能分享和传播。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内相近或互补的服务企业集聚一定空间范围内,增加了学习和交流的机会,降低了企业间知识和技术的传播成本和搜寻成本,极大地推动现代服务业企业的知识和技术的积累、增生和扩散。

2.规模经济效应。规模经济是指在特定时期内,企业通过扩大经营规模达到降低平均成本增加利润的目的,也就是指随着企业投入的增加产生边际收益递增效应。具体来说,规模经济是通过专业化协作、扩大规模分摊管理费、提高融资经济性、企业间连续生产和集中管理等方式来实现的。马歇尔论述了规模经济形成的两种途径,一种是依赖单个企业对资源的有效利用、经营效率的提高而形成的内部规模经济,另一种是依赖多个企业之间的合理分工与联合及地区布局所形成的外部规模经济[6]。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内集中了大量的服务和非服务型企业,形成各种竞争与合作关系,企业为提高核心能力产生实现规模经济的需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内相关服务企业之间通过合资、合作或联盟等方式,形成严密的分工与合作体系,共同完成研究开发、生产销售等价值创造活动。

3.产业结构调整效应。从全球发展趋势看,服务业国际转移是一个不可转移的趋势,这种转移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跨国公司将自身的研发部门、呼叫中心、物流管理中心等转移到中国,另一种是跨国公司的第三服务企业到国内投资从事服务业的专业服务外包。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能够以直接和间接方式为服务业内部结构升级和加速成长创造条件,进一步提升城市现代服务业规模、能级和水平,产生强有力的催化和牵引效应,促进经济整体增长。目前,中国绝大部分地区的经济增长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粗放式的,经济结构以制造业为主,高速增长的经济中有相当一部分收益通过资本收益、知识产权收益、品牌收益以及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收益流出到国外;同时,中国现代服务业在技术水平方面与发达国家有明显的差距,中国可以利用人工成本低、电信基础设施比较完备的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承接世界服务业产业转移,以带动中国服务业的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

4.极化效应。极化效应是指讲迅速增长的推动性产业吸引和拉动其他经济活动以及经济活动。在这一过程中,首先出现经济活动和经济要素的极化,然后形成地理上的极化,从而获得各种集聚经济,即规模经济。规模经济反过来又进一步增强增长极的极化效应,从而加速其增长速度和扩大其吸引范围。因此,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形成和发展,可以充分利用极化效应,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5.区位品牌效应。产业区位是品质的象征,如法国香水、意大利的服装、瑞士的手表、西湖的龙井茶叶等。首先,通过集聚区的区位品牌效应,使集聚区内的每个企业都受益,减少了企业的广告宣传成本,同时消除有些企业的“免费乘车问题”而导致区域的广告宣传的力度下降。其次,区位品牌与单个企业品牌相比更形象和直接,是众多企业品牌精华的浓缩和提炼,更具有广泛的、持续的品牌效应。相对于产业集聚,单个企业的生命周期是相对短暂的,品牌效应难以持续,而集聚中的企业遵循优胜劣汰的竞争规律,只要不是由于技术或自然条件等外部原因使集聚衰退或转轨,区位品牌的效应更持久,因此区位品牌对集聚企业具有一种无形的品牌价值。

6.垄断效应。市场竞争是企业成败的核心所在,竞争决定了一个企业对其行为效益有所贡献的各项活动,竞争的关键要素是产品功能、成本和价格营销服务。集聚区的企业通过前后的垂直联系,形成于类似于大企业的垂直一体化生产过程,而通过水平企业间合作竞争,不仅在成本、价格和营销上有一定优势,而且在产品(或服务)差异化和多样化方面也具有一定优势,同时集聚区对外产生壁垒,维持了市场竞争优势,而竞争优势获取垄断利润。因此,集聚区内部的企业可以获得一定的垄断利润。

二、现代服务业集聚经济效应的作用机理

现代服务业集聚的经济效应有自己的作用机制,通过服务业与制造业等其他产业之间内在关联而形成的供需系统,是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挥经济效应的核心作用机制。根据对应的需求和供给,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从服务业的供给和需求来看,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意味着增加了服务业的需求,集聚区里的企业需要从其他产业的企业购买其发展所必需的特定产品以投入发展运行中;同时,如果集聚区里企业运行发展的需要得到了满足,那么反过来又会提高服务企业的生产服务能力,增加服务供给。

2.从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其他产业的需求和供给来看,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对其他产业的产品需求的增加激发了研发投入、产品销售和规模扩大,从而导致产品生产能力提高、供给能力增强;而其他产业的企业要想提高劳动生产率以谋求进一步发展和壮大,则会增加对服务业的需求,包括生产者服务、分配服务和消费者服务等。

服务业与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其他产业之间的供需循环关系,一方面,以产品为核心构建的需求和供给关系,其中服务业是商品的需求方,而制造业等是供给方;另一方面,以服务为核心构建的需求和供给关系,其中服务业是供给方,而制造业等成为需求方。

因此,无论是来自现代服务业发展所产生的对产品的需求,还是来自于其他产业发展所产生的对服务的需求,都会给对方提供发展的机会,对方都会在第一时间提供相应的产品或服务的供给,需求的满足对双方来说都意味着发展,这就形成了现代服务业集聚经济效应的作用机理。

参考文献:

[1]张树林.现代服务业集聚效应分析[J].北方经贸,2006,(6):113-114.

[2]童馨乐,杨向阳,陈媛.中国服务业集聚的经济效应分析:基于劳动生产力视角[J].产业经济研究,2009,(6):30-37.

[3]潘世明,胡冬梅.论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及其政策含义[J].上海经济研究,2008,(8):31-37.

[4]刘俊杰,王述英.现代服务业的集聚―扩散效应与城市功能转型分析[J].太平洋学报,2007,(2):67-73.

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篇8

[关键词] 政府主导产业集聚经济增长

一、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概述

1、产业集聚

产业集聚是指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同类企业,以及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和相关的服务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过程。

(1)产业集聚的优势

产业集聚促进了技术、管理知识的交流和人力资源的培养与利用,提高了产品质量,提升了技术和管理水平;通过对多个供应商供货质量、及时性、价格等条件的择优及不同厂家的供货比例的调整,减少了资产专用性强带来的合作风险;区域内的大量采购和销售相应降低了成本,促进了规模经济的实现和发展,也促进了专业性外部服务业和配套设施的发展。

(2)产业集聚的效益

产业集聚的外部规模经济会创造外部经济效益,而随企业自身的规模扩大而产品成本降低的内部规模经济创造出内部经济效益;产业集聚还带来了创新效益和竞争效益。

①集聚促进了行业在区域内的生产链分工细化与协同合作,不仅减少了上下游企业搜索原料产品的成本和交易费用,降低了产品生产成本,也提高了企业群协作劳动生产率。

②集聚使得厂商能够更稳定、有效率地获得原材料及配套产品的供应服务,并以较低的代价从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处获得公共物品或服务。

③集聚带来的就业和发展机会,吸引大量拥有各种专门技能的人才,有效地降低了企业寻找合适的岗位人才的用人成本。

④集聚的企业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定期交流的知识技术外溢性更能引发创新灵感,使企业更容易从发现产品或服务的缺口中受到启发,寻找并把握市场机会,研发新产品。而新工艺、新技术的迅速传播带来了更大的创新效益。

⑤集聚促使企业围绕着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间竞争,不断变革技术、改进产品、降低成本、提高服务,以通过竞争优势获得竞争效益。这也带动了整个集聚区进入行业前沿。

2、经济增长概述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经济增长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

(1)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

包括有投资量、劳动量、生产率三个因素。通常,投资量与经济增长成正比;在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数量、结构相适应的条件下,劳动者数量与经济增长成正比;提高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利用的生产效率,能促进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或阶段的经济增长,而对于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或阶段,则需要以增加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带动经济增长。

(2)经济增长方式选择

经济增长方式通常指决定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现代经济学将其分成粗放型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①粗放型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增加资金和资源投入来增加产品数量,推动经济增长。

②集约型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来增加产品的数量和提高产品的质量,推动经济增长。

现代化的经济发展更侧重于选择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因为它能优化经济结构、改善社会福利、保护环境,有利于提高投入产出效益、满足社会需要,有利于持续、协调的经济增长。产业集聚就是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表现形式。

3、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产业集聚与地区经济增长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产业集聚能够通过规模效应、技术溢出效应、知识溢出效应的集聚效应在诸多方面带动地区经济增长;地区经济增长也会提升社会信用、社会规范和社会网络,为产业集群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产业集聚和地区经济共同发展,必将促进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

二、政府主导下的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政府主导在产业集聚形成和经济增长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1、政府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1)政府在推动投资增长从而推动经济增长方面起着主导作用,地方政府作为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追求高速增长的政府主体,主导各地区吸引到相应的外部投资,以解决自身资金积累不足问题,使经济的迅速增长得以实现。

(2)在政府主导下,通过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等方式引进外资,并获得了先进技术;通过制定国家计划,促进了科技的创新;通过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了劳动力素质,提供了技术进步的人才基础,使人力资源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3)政府以制定游戏规则、健全司法制度、保护产权、宏观调控市场、协调国际经济活动、维护国家经济利益,为我国经济增长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2、政府主导下的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

(1)政府主导下的产业集聚使得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要素能够自由流动,减少了地区障碍、扩大了市场规模、增强了网络效果、提高了交易效率。尤其在加入WTO后,通过参与全球一体化的世界经济,扩大了分工专业化和产业集聚的范围,更促进了的经济增长。

(2)政府推动模式曾使我国经济通过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体制改革而飞速增长。市场的不断转变,促使体制改革和体制创新进一步深化,企业将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自发活动,依据市场信号做出相应决策,进行产业集聚和专业分工,经济增长也将随之而“自然演进”。但仍需要政府维护竞争秩序、弥补市场缺陷、调节市场关系,从而为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以保证经济稳定增长。

参考文献:

[1]强健,梅强.区域政府选择行为对产业集聚的影响研究[J].江苏社会学科,2010;2

[2]王士勇.中国产业集聚问题研究[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3

[3]王闪闪.试论政府如何在政策主导型产业集聚中发挥作用[J].今日财富,2008;10

[4]吴方,李盛利,张辉.产业集聚效应与区域竞争优势[J].农机化研究,2005;3

上一篇:市招商引资工作方案范文 下一篇:大学生教育实习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