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农业合作社的性质范文

时间:2024-01-31 17:34:12

初级农业合作社的性质

初级农业合作社的性质篇1

关键词:农民合作;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产权制度分析

1产权和产权制度

产权制度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关键问题。德姆塞茨在《关于产权的理论》中对产权的定义是:“所谓产权,意指使自己或他人收益或受损的权利。”“产权是社会的工具,其意义来自于这样一个事实:在一个人与他人做交易时,产权有助于他形成那些他可以合理持有的预期。”诺思的定义是:“产权本质上是一种排他性权利。”菲吕博顿和配杰威齐在《产权与经济理论:近期文献的一个综述》中指出:“产权不是关于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于物的存在和使用而引起的人们之间一些被认可的行为性关系,社会中盛行的产权制度可以描述为界定每个在稀缺资源利用方面的地位的一组经济和社会关系。”

市场交易实质是产权交易,其前提是交易主体必须对所交易的物品拥有明确的产权,在此基础上,交易主体之间相互交换产权。在国家出现前,它依赖于交易双方的谈判力,而且对这种产权的保护要耗费相当高的保护成本。随着国家的出现,国家就会提供一种基础的制度安排,在法律上清楚地界定资产的所有权,并提供保护,以收取资产所有者部分税收作为回报。由此可见,所谓产权制度,指的是既定产权关系和产权规则结合而成的且能对产权关系实行有效的组合、调节和保护的制度安排。

2建国以后农民合作运动的回顾与产权制度分析

2.1对互助组阶段(1951年底-1953年底)的产权制度分析

互助组产权制度实际上就是以农民为主体的个体私有产权,是1953年之前农民在个体私有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松散的劳动互助合作组织,其继承和沿袭了的直接成果,即在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同时建立起来的个体农民对土地等生产资料的个体私有制。互助组主要是以一定范围和规模农民自发的联合劳动,取代了完全分散的个体劳动,它并没有改变后所形成的农民对土地等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权和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方式。个体农民既是财产的所有权主体,又是直接经营者,并享受由此所带来的收益权。

2.2对初级社阶段(1953年底-1955年上半年)的产权制度分析

1953年12月,中共中央了《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决议指出,初级社中,主要生产资料仍归农民私人所有,只由初级社集体共同使用,折股分红。农户以土地入股,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即所有权仍归农户,经营权归合作社,实行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评工记分,统一核算分配,入股土地参与分红。初级社的产权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以来农民的私人所有权制度。入社后的农民仍然是土地等生产资料的产权主体,因此,农民可以按入社后生产资料的数量和质量而享有不同的报酬收益,农民在生产资料上的所有权也由此在经济上得到实现。在与政府的关系上,“初级社受到政府的大力倡导,但不受政府的直接控制。”

2.3对高级社阶段(1955年下半年-1956年底)的产权制度分析

高级社是在小型的初级社基础上,按照自愿和互利原则,号召农民进一步联合起来,组织的大型的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社相比初级社在产权关系上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土地,耕畜和大、中型农具等生产资料,全部转为合作社集体所有,取消初级社时期的土地报酬,以及耕畜、农具的租金,并在分配上实行“按劳计酬,多劳多得”的制度。

农民在失去土地报酬的同时,也由此失去了对土地的经营决策权,农民对合作社行为的监督与约束也由此受到削弱。

2.4对阶段(1958-1978)的产权制度分析

“一大二公”是对其特点的一般概括。所谓“大”即生产规模大,土地面积大,人口多,据1958年9月底的统计,全国已建成的公社中,5000~10000户的社占29.4%,10000户以上的占10.2%。一个县为一个公社的,和成立了全县联社的,已有94个。所谓“公”即其公有化程度高。大公社时期的实际上可以看成是一种土地等资产公有化程度更高、组织规模无限增大的产权组织形式。在这种产权组织形式内,以土地为中心的一切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均属于比原来高级社组织规模更大的公社一级组织。随后对的调整也没有改变公社组织产权制度所具有的公共产权的性质。“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产权制度结构,从现象上看似乎是明确规定了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各自的对生产资料所具有的权利范围,但实际上它却是一种使产权关系更加模糊和混乱的制度安排,几乎否定了任何确定性的产权主体。

3我国当前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现状与产权制度分析

3.1当前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概述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重塑了农村微观经济主体,使农民重新获得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生产经营的自。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进程的推进和深化,劳动分工越来越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就逐渐凸显,由于市场中市场中介组织的缺位,小规模的、分散经营的农户生产对于日益深化的市场经济的不适应性就日益反映出来,把农民置于非常不利的境地。为了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需要,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维护农民的利益,改变农民的不利地位,新型合作组织应运而生,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据“农业部课题组”的资料,目前我国30个省区市(不含)农村有各类合作经济组织14万个,其中规模较大、管理较好、活动能力比较规范的,共95330个,会员1150多万人。

3.2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产权制度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我国已进入实质性的推进阶段,在该阶段,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研究必须深入到内部制度安排层面,尤其是合作社的产权制度,从而提高合作社的运行效率。

3.2.1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律地位

《合作社法》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法登记,取得法人资格。农民专业合作社对由成员出资、公积金、国家财政直接补助、他人捐赠以及合法取得的其他资产所形成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和处分的权利,并以这些财产对债务承担责任。体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法人,享有其财产权。国家支持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建设项目,可以委托和安排有条件的有关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说明《合作社法》实施后国家将承认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合理法人地位,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权享有国家和地方各种形式的政策支持。同时明确规定了法人地位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如何解决合并、分立、解散和清算事宜,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的同时要受国家相应产权制度的约束,这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社员的权利也起到了保护作用。

3.2.2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部产权分析

《合作社法》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大会选举和表决实行一人一票制,成员各享有一票的基本表决权。出资额或者与本社交易量(额)较大的成员按照章程规定,可以享有附加表决权。这样的规定既保证了合作社平等合作的性质,也为合作社的资金来源开放了更多的门户。《合作社法》规定,规范化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产权管理的原则为“成员地位平等,实行民主管理。”社员对产权管理应遵循对内以服务为宗旨,对外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标的原则。

《合作社法》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分配盈余时要按成员与本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返还总额不得低于可分配盈余的60%。

《合作社法》规定,农民至少应当占合作社成员总数的80%,成员总数在20人以下的,可以有一个企业、事业单位或者社会团体;总数超过20人的,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成员不得超过成员总数的5%。在对合作社成员进行盈余分配时,与合作社进行交易的农民可得到按惠顾额返还的盈余,相应的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成员的利益分配则可按资本报酬来进行。

新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公积金已不属于公共产权,其已被量化到成员个人的账户中,为各自的私有产权,社员在退社或成员资格中止前,记载在账户内的出资额和公积金份额也应被退还。对公共积累中公积金的安排体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产权制度中的产权明晰原则,公积金均被记载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各自的账户中,这样可减少合作社在进行盈余分配时因决定积累与分配的比例所带来的交易成本,从而使合作社的运转更有效率。

3.3对《合作社法》的建议

《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为我国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要形式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提供了法律保障,但该法在一些方面的规定也含混不清,比如对于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能否作价折股投资入社,《合作社法》未作明确规定。按《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农民承包土地的经营使用权可以有偿转让。近年来各地已涌现出不少土地入社的实例,如龙头企业或农村能人、专业大户为建立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对成片土地进行转租承包,农民则把土地作价折股投资入社,交由合作社与龙头企业进行合作经营;或者是合作社的经营项目涉及成片土地综合开发,或者是乡村观光旅游业的开发等。《合作社法》对此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就不能从制度设计上保证承包土地的安全。因此《合作社法》应允许农民把土地作价折股投资入社,农民用土地承包经营权入社应获得土地原发包方(村民委员会)的书面认可,并将此作为合作社设立时用土地投资入股须提供的证明文件,交登记机关备案。同时对入社的土地进行限制约束:一是合作社不得用入社的土地搞债务性抵押、融资;二是严格限制把土地用于非农业经营项目需要的开发,严禁用入社土地搞商品房地产开发经营;三是不得毁坏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的保护必须严之又严。同时,合作社发生经营风险时,不能剥夺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允许农民用其他资产把土地置换出来,不能把入社农民变成失地农民,应从制度设计上保证承包土地的安全。

《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为我国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要形式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注入了新的活力。《合作社法》所体现的产权制度,为目前国内现存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权安排起了指导示范作用,将减少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一微观经济组织发展过程中的交易成本,促进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更加有效地运行发展。但是,《合作社法》也存在不足之处,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

参考文献

[1]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

[2]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

初级农业合作社的性质篇2

市农村信用社历来高度重视政风行风建设工作,积极履行行业和社会职责,现将今年以来相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认真部署

年初,在全市农村信用社工作会议上,市联社与各联社、合行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将责任分解,明确了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范围评议结果,从主客观方面认真分析了我社在服务和贷款投向存在五方面的问题,要求各联社、合作银行、市联社各部门提高认识,进一步分析自身原因,结合目前开展的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自上而下,加强学习,强化教育,制定措施,解决问题。同时,开好提升服务质量和加强信贷管理两个座谈会,广泛听取基层单位的意见和建议,研究在今后工作中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另一方面,我社扎实推进信用工程建设,实现农户贷款“一指通”。以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为主要内容的信用工程建设是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也是进一步加强信贷支农有效投入的迫切需要。为有效促进支农贷款发放,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真正让讲信用、符合贷款条件的农民贷款象存取款一样方便、快捷,自今年6月份开始,我们在全市范围内进一步推进了信用工程建设,按村成立了农户信用等级初评小组,由信贷员任组长、村“两委”委员、村民代表为成员,负责所在村庄的农户信用等级初评。基层信用社成立信用等级评定小组,由信用社主任任组长,外勤主任、信贷专管员、信贷专柜、信贷员为成员,负责评审信用等级初评小组提报的初评结果,确定农户信用等级。由农户提出申请,信贷员与村信用等级初评小组根据申请人的资产、负债、家庭收入等进行信用等级初评,初评结果上报信用社信用等级评定小组审查,最终确定评定结果并进行公示、授信审批。最后,由信用户组建联保小组,与信用社签订借款合同,信用社提取指纹后,农户持身份证凭指纹就可以在授信额度、期限内随时到信贷专柜办理贷款。要求到一季度末,各联社、合行对辖内所有村都要进行信用等级评定,村庄评定面要达到100%。评定过程中,要坚持向所有够条件的自然人发放宣传单与申请表、为所有申请人都进行信用等级评定、给所有信用户进行授信、贷款实行“一次核定,随用随贷,周转使用”方式等四项标准。对已授信的农户,要确保满足资金需求。信用工程建设彻底改变了以往农户贷款模式,克服了逐笔调查、逐户授信、手续繁琐、审批时间长等弊端。评为信用户的农户,信用等级和授信额度原则上有效期为三年,有效期内可以根据资金需求状况,凭贷款证直接到营业室信贷专柜随用随贷,真正实现了贷款象存取款一样方便。另外,对评为信用户的农户,实行利率优惠。据统计,信用户贷款利率由以往的月息8.8‰左右下降为目前的6.6‰左右,下降幅度为30-50%。到目前,全辖已评定信用户4.5万户,授信额13.5亿元

。在信用工程建设中,市联社积极指导各单位大力实施指纹办贷“一指通”农户贷款管理新模式,简化了操作流程、提高了办贷效率。四是根据省联社有关工作要求,市联社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作作风建设的通知》,提出了“五个禁止”的工作要求,即:禁止全市农信系统各级工作人员在工作日中午以任何理由饮酒。禁止全市农系系统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间进行各种娱乐活动。禁止各

单位向上级单位工作人员赠送土特产、纪念品、购物卡等。禁止全市农信系统各级工作人员酒后或醉酒驾车。禁止全市农信系统工作人员驾驶公务用车或带有单位标识的车辆出入高级酒店、洗浴中心、歌厅等敏感场所。前期,市联社案件专项治理“回头看”深度排查活动督导期间,先后对8家联社、合行的16家基层行、社进行了工作作风突击检查,主要检查中午饮酒及劳动纪律遵守情况等,通过突击检查,未发现违反工作作风规定的情况。五是根据市纪委青政纠办发【】9号文件要求,我社及时配备了互联网视频会议设备,并成功进行了安装调试。

二、认清形势,统一思想

对于行风评议结果中社会各界反映我单位在提供金融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社要求辖内各联社、合行结合自身实际认真进行梳理、排查,找出问题所在并积极进行整改。农村信用社是支持“三农”发展的金融主力军,是联系国家和农民的金融纽带。农村信用社植根于农村,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是我社的责任和义务。我社要求全辖干部员工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摆正位置,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为客户特别是全市的广大农民群众提供更为优质高效和人性化的金融服务,加快业务创新步伐,以更好地满足农村客户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

三、制定措施,积极整改

全市农村信用社系统目前除了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外,还承担着全市所有的惠农补贴、独生子女补贴、支农贷款、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农民养老金发放、家电下乡服务以及工资和其他代收业务等直接面向农民的金融服务工作,巨大的工作量和不同于其他银行的客户群体是制约我社金融服务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加之我社员工队伍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和年龄结构不尽合理等因素,也是我们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我社将正确面对上述问题,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制定措施积极整改。

一是将网点服务质量纳入日常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强

化激励约束,加大奖惩力度,提高临柜人员主动服务意识,增强自觉规范言行、提高服务质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加大文明规范服务检查力度和客户投诉处理力度。

三是充分发挥自助机具的作用,实现客户合理分流,减少现金活动量。

四是加大业务技能培训,开展业务技术比赛,通过以赛代训的方式提高临柜人员业务技术水平,提高服务效率。

五是提高信贷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水准。对信贷人员的培训市县两级联社应制定长期培训计划,实施严格的培训考试制度。通过培训、考试促使信贷人员不断提高信贷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修养。进一步加大信贷支农力度,向广大农民群众正确宣传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惠农政策,真正发挥金融纽带的作用。

六是建立员工宣誓承诺制度,提高员工对农村信用社事业的责任感、荣誉感和忠诚感,提高员工自律意识。

七是继续扎实深入开展信用工程建设。

初级农业合作社的性质篇3

论文摘要:在我国农村初级中学大力开展中等职业教育不仅是降低农村初级中学辍学率,增加农村教育新引力的需要,而且有利于促进传统教育观念和就业观念的转变,还可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推动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结合我国农村教育现状,需要采取的措施有:转变农村初级中学的教育观念和农村职业教育的观念;在农村初级中学尝试采取不同的形式,纳入中等职业教育内容;课程设置坚持基础文化课与职业技术课并重的原则;做好经费、师资和设备的保障工作;实行“双资格”制,建立初级中学的职业教育同其他类别的教育沟通与联系的机制和平台。

中等职业教育主要是指在高中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也包括一部分高中后职业培训,其定位就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尤其是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完善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不仅中央财政拨出专款大力支持,而且也引起了各界专家学者的关注和讨论。然而笔者认为,单纯发展以九年义务教育后为指向的中等职业教育并不完全符合我国国情。当前,在我国农村初级中学中大力开展中等职业教育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紧迫。

一、在我国农村初级中学开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必要性

1.有利于降低农村初中辍学率,增加农村教育吸引力。

辍学是中国农村教育的一个痼疾,已严重影响义务教育的普及水平和农村教育的发展,也势必影响新一代农民素质的提高,阻碍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2004年,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对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山东、湖北6省14县的17所农村初级中学进行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农村初中生实际辍学率远高于国家控制的3%的标准,学生平均辍学率超过40%。新华网记者随机对河北省一个“普九达标县”进行的调查发现:该县每年初一入学学生保持在1万多人,在初三中考时只剩下4000来人,三年内学生流失率高达60%,其中辍学的学生主要集中在乡镇中学。

引起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现行农村初中学校课程与农村学生生活经验相疏远,偏重书本知识,忽视实践和技能操作,普通教育的内容与职业教育内容未能沟通与相互渗透,引不起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导致学生“厌学”,而家长也失去送孩子上学的积极性,认为“读书无用”。“农村教育的实质是农村职业教育”,有必要在农村初级中学开展职业教育,增强农村初中普教内容与职业教育内容的相互渗透性,这也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要把普通文化课程的教学与学生未来职业联系起来,使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适当开展职业技术教育,使学生能在心理和技能上适应就业的要求,从而增加学校和教育对农村学生和家长的吸引力,降低农村初中学生的辍学率。

2.有利于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就业观念。

长期以来支配人们头脑的“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儒家传统思想根深蒂固,我国农民供子女读书的最大心愿仍是希望自己的儿女能够考上大学,“跳出农门”,从而“光宗耀祖”,而职业教育学校似乎只是“差生”的“收容所”。所以,大部分家长不去考虑让子女接受职业教育,中途辍学以及毕业没升入普通高中的农村学生大多是直接进入社会谋求就业。另外,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在导向上也存在误区,普通中学更受青睐,地方行政部门给予的各种政策支持也更多。所以造成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劳动力市场对职业教育存在巨大的需求;另一方面,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却“等米下锅”,农村职业教育严重不足。因此,有必要在初中阶段纳入职业教育内容,使学生及早受到职业生涯的指导和教育,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职业发展观,从而改变人们传统的教育观和就业观,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和教育向着良性、健康的状态发展。

3.有利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对于大多数辍学或初中毕业即中断学业的农村孩子来说出路无非有两条:一是在家务农;二是进城打工。而进城打工是他们最理想的选择,但文化与技能的缺失,使他们只能从事一些诸如运输、建筑等体力活儿,他们始终是游走于城市边缘的人群。尽管在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八条中就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在就业前或者上岗前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的制度。”可现实的政策落实情况并不理想,现在的外出打工者大多持有初中毕业证书,极少一部分经过职业技术培训,绝大部分还处于盲目和自发状态,如亲属介绍、老乡推荐等方式实现进城务工。

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农业劳动者参加职业培训比例差距很大。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现有4.8亿农村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总量的70%,其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有4.2亿,占87.8%。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或教育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占0.13%,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13.6%,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竟高达76.4%。而美国、加拿大、荷兰、德国、日本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都在70%以上。1997~1999年“回流”民工23%的“回流”原因是素质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80%以上的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出现生存危机。根据目前我国农村教育现状,要想从根源上解决现存的矛盾单靠大力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后的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不够的,解决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之前的环节——农村初级中学职业教育缺失的问题亦十分必要。

二、农村初级中学职业教育发展策略研究

1.转变农村初级中学的教育观念和农村职业教育的观念。

尽管初级中学仍属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其根本指导思想是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双基”训练。但是鉴于目前我国农村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必须要转变原有的初中单纯实施普通教育的思想,树立起职业教育的观念。另外,要摆脱以农为“笼”的思想束缚,针对农村学生的职业教育要大胆跳出“农门”,不再局限于传授种植、养殖技能。2001年,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产业的比例为49.9%,转移到第三产业的比例为44.6%,转移到外地仍然从事农业的仅占5.5%。可见,劳动力迫切需要的是第二、第三产业的专业技能,农村的职业教育应该适应这种需要。在全面贯彻党和国家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等有关精神的前提下,应把农业技术、进城务工、经营、管理等内容纳入到农村初级中学的教育内容中,从而形成农村职业教育的新型模式。

2.在农村初级中学尝试采取不同的形式,纳入中等职业教育内容。

从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实际和当地经济建设与农民致富的需要出发,结合各地经济结构和产业调整,在“学生自愿、家长同意”原则的基础上,在农村初级中学尝试采取不同的形式,纳入中等职业教育的内容。例如我国新疆地区2007年开始实行的“职业教育分流班”制度。

初中职业教育分流班仍属于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性质,其课程坚持按基础文化课和职业技术课并重的要求设置。分流班的学生与其他学生一样同等享受义务教育的各项优惠政策。具体的模式有“3+1”和“3+2”式。“3+1”式即在初中二年级进入初中三年级时,在学生自愿和家长同意的基础上,组织一部分学生,单独编班举办职业技术教育班,调整普通文化课的学习要求,纳入为期一年的部分职业教育课程,初三毕业后再完全接受一年的职业教育、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或者二、三产业的相关技能培训。“3+2”式是针对初中毕业不能继续升学的学生开展两年职业技术教育。通过以上三种形式,使学生毕业后对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具有初步的认识和规划,树立起自信心,做到“升学有基础、务农有技术、进城有本领”。需要注意的是,要切实抓好职业技术教育班的学生教育教学工作,防止 “隐性辍学”现象。

3.课程设置坚持基础文化课与职业技术课并重的原则。

初级中学职业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有关职业生涯和职业发展理念的教育,可以作为课余或课外知识教给学生,也可以专门提供技能学习和实践机会。但是,基础文化知识学习仍是他们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务。在设置课程时应重视文化基础课的比重,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削减或调整课程门类和课时,利用节余时间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职业生涯、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教育。选择以职业教育为主的学生的基础文化课缩减幅度可稍微大一点,但要保证其职业发展所需基础知识的学习,专业课程科目应多于基础文化课程科目,突出其“职业教育”性。

4.经费、师资和设备保障。

在农村初级中学开展中等职业教育,应当由当地教育部门介入并指导此项工作的开展,尤其是在经费、师资和设备的保障方面。由于发展职业教育所需经费相对较多,各地教育管理部门在分配基础教育经费的时候应建立农村初级中学职业教育专项拨款机制,以提供资金保障。还可从中等职业教育经费中抽出一部分用以资助农村初级中学开展中等职业教育。基础文化课教学借助现有普通初中的文化课师资,专业课教师可以借助各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和职业教育学校,也可将当地富有实践经验的农艺师、技师、能工巧匠或者个体户、企业家引进校园。对于职业教育的设备问题,除了可以根据各地和各校开设课程及专业所需购买一些设备外,也可与当地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开展合作,共享设备,节约资金。

5.实行“双资格”制,建立初级中学职业教育同其他类别教育的沟通和联系的机制和平台。

建立“双资格”认定制度,给主要接受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初中学生颁发两种毕业证书:一是普通初中毕业证,表明学生已经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文化知识和技能;二是职业教育资格证书,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和掌握的职业技能程度颁发职业教育资格证书。“双资格”制,有利于为学生提供升学或就业双重选择机会。根据学生的意愿,既可以申请参加普通高级中学的入学考试,也可以申请参加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入学考试,而且还可以凭借职业教育资格证书或职业技术资格证书到社会谋求就业。“双重身份”、多重选择,不但可以实现农村学生个体发展的有效分流,还会大大缓解学生们的求学压力,增强初级中学的吸引力,有利于缓解辍学问题,促进教育普及。

参考文献

[1] 17所农村初中调查显示 初二学生辍学率超过40%[EB/OL].

[2] 农村初中学生辍学问题研究课题组.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 调查:河北初中生辍学率近9成[EB/OL].

[4] 李水山.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发展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4,(21).

[5] 马戎,龙山.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

[6] 崔高清,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中等职业教育[J].农业经济,2003,(5).

初级农业合作社的性质篇4

他们灌输各种科学的、正确的思想、理论、政策。提高了农民的思想政治水平,为经济建设作出重大贡献。在新时期下,我们应该对那时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进行继承和创新,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成

效。

关键词:建国初;思想政治工作;途径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2

“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①建国初,我们各项工作的开展都是在依靠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下进行的。在当时的农村工作中,主要表现为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其工

作途径出现多样化的形式。

一.建国初党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

由于多年的战乱,耗费了我们大量的物力和财力,在建国初,我们面临的首要工作就是要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作为当时中国最大的群体的农民,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建设的主力军,但是他们身上所存在

的以小农意识为代表的各种局限性的思想,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工作。因此,我们当时对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

1.1 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党实现了从革命的党到执政的党的历史地位的转变。党的中心任务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从三座大山到进行国民经济的建设。这就需要大量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在中国这样

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他们自然就成了建设的重要力量。所以,应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劳动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与此同时,加强对他们的

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高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以及各项政策理论的理解,坚实党的群众基础。

1.2 农民思想观念的局限性

农民虽然是数量最大的建设者,并且随着运动的开展,获得了土地等生产资料,但是,由于几千年封建思想的影响,使他们在思想观念上与当时的经济建设有着一定的距离。首先,科学文化水

平低,那时的农民文盲率很高,这一方面影响了先进技术的利用,另一面将会影响他们对各种政策和理论的理论的理解。其次,“小农思想”的根深蒂固,不愿意去接受新的事物,不愿意去发展,仅仅

满足于自己的生活。最后,政治意识的相对薄弱,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缺乏了解。

二.建国初党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及途径

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建设这个工作的前提下,结合农民本身所具有的思想局限性的。为了更好的完成国民经济建设的任务,党通过各种途径,全方位的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途径主要包括

:理论教育、实践教育、活动教育。

2.1 理论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②据此,对

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首当其冲的就是对其进行理论教育,将阶级,社会主义等理论灌输给他们,以及对他们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提高其理论水平。

农民作为社会中最基层的群体,身上有着很浓厚的小农意识。虽然深受着封建地主阶级的压迫,但却不能看清这些,甚至对地主阶级抱有同情的心理。要想农民意识到地主的阶级压迫是其悲惨生活的原

因,就必须对他们进行阶级的教育,让其明白“是农民养活地主,不是地主养活农民。”

建国初期是一个由新民族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国家过渡的时期,我们的最终目的还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也是如此。所以,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包括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包括

社会主义的性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通过教育,激发其政治热情和积极性。

基于农民知识水平较低的现状,和进行理论教育的文化要求,这个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应包括科学文化教育。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不仅有利于培养他们成为有知识的建设者,为国民经济建设作出最

大的贡献,同时,也有利于他们更好的接受和理解我们的理论教育。

2.2 实践教育

实践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中最重要的途径,能够更直观的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对向知识水平较低的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建国初期开展的许多实践运动,在不经意之间就影响了农民

的思想,提高了他们的思想觉悟,例如农民参加的和农业互助合作社。

1950年,在刚建国的时候,中央人民政府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废除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举措,农民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土地

、耕牛等生产资料。他们在收货喜悦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明白了阶级压迫和产生了对社会主义的向往,同时也巩固了党的群体基础。

在完成以后,广大农民表现出了极大的积极性,在生产上取得理论一定的发展。但是分散的、脆弱的农村个体经济,不能满足工业生产对农产品的需要。特别是生产工具和劳动力的不均衡分配

,有的家庭劳动力多,土地很多,但没有生产工具,有的则相反,使得单个家庭生产面临着困难,这个时候互助合作社的提出,可以解决生产工具和劳动力的不均衡分配。因此,农民在次体会到了社会

主义大生产的优越性。

2.3 活动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多都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来开展,建国初期,在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同样也离不开这些。有会议的形式、宣传的形式和教学的形式。

基于农民群体数量的庞大,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工作量会比较大。并且农民的文化水平也影响了我们的工作的质量。这个时候会议直接和快捷的特点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进行阶级思想教育

的时候,我们在农村中开展了算账会、控诉会、诉苦会等各种针对地主阶级的会议。以直接面对的方式了解阶级压迫,培养阶级意识,对于罪大恶极的地主阶级进行公开审判,例如南霸天,周扒皮等,

以鲜活的例子教育广大农民,通过会议传达理论政策,影响农民的思想。

思想政治工作曾经也叫宣传工作,宣传一直是我们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在农村进行的时候,就派出了大量的宣传队,以报告、标语的形式向农民宣传和阶级思想,“

如:苏州地委于3月中举办展览会,3月28日在苏州市展出,至4月9日,参观群众达9万余人。”③在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党中央就立即作出了《关于在全国进行时事宣传的指示》,向群众宣传

爱国主义思想。一方面大量的文艺工作者进入朝鲜慰问官兵,向其宣传当前的国际形势,确立必胜的信心,另一方面很多的作家在进入朝鲜采风的基础上写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在农民当中也产生

了广泛的影响,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培养其爱国情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经济建设。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

此外,由于当时农民较低的科学文化水平,影响了我们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与进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开展了对农民的业余文化教育,主要包括冬学还有扫盲班,组织农民在农闲时间学习科学文化知

识,消除文盲。中央为此还专门成立了“农民扫盲工作司”、“中华人民共和国除文盲协会”等机构来领导农民的科学文化教育。

通过以上这些,让农民在活动中接受各种理论和思想,提高了他们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自主性与积极性。

三.建国初党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

3.1 思想政治工作与物质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思想政治工作与物质利益相结合 ,是我们党一贯提倡的一个重要原则。邓小平也曾经说过:“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 ,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 ,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 ,如果只

讲牺牲精神 ,不讲物质利益 ,那就是唯心论。”④建国初期,在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就坚持了这个原则,不管是还是互助合作社,都没有摒弃农民的物质利益,相反都是在重视他们

的物质利益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忽略物质利益去做思想政治工作,一段时间内,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但长期来看是不行的。

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经济迅速发展,生活日新月异,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我们应该借鉴建国初的经验,结合物质利益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比如现在开展的提高农民种粮积极

性的工作,我们不仅加强了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同时在物质利益上,我们制定了“直补”和“保护价”的经济政策。在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不管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这个原则。

3.2 结合农民实际,开展和扩宽思想政治工作途径

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目的是影响人的思想,而人的思想又非常复杂,没有那一种途径能够完全完成这项任务。因此必须结合农民实际来开展和扩宽思想政治的途径。

建国初期,我们在面对数量庞大的农民群体的情况,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工作。有理论教育的直接灌输、实践教育和活动教育的体会式学习。同时,在考虑到他们知识水平的前提下,我们所有的

教育工作都是密切农民实际的,以他们耳熟能详的形式来展开,发挥每一个途径的作用,多管齐下,提高农民的思想政治水平。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农民的经济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出现了大量的农村知识分子,在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应该在坚持传统的工作途径的基础上,创新性的利用各种

新型的科技产品和媒体来扩宽思想政治工作途径,如在全国范围内的农村图书馆和微机室的建设。另外,在新时期,农民群体也出现了分化,有农民工、有农民企业家等等。我们在对他们进行教育的时

候,要考虑到他们的特点,有差异性的、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参考文献

[1]思想政治工作史[M].张蔚萍,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12―13.

[2]段鹏飞.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中隐性教育的必要性及其实现途径[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51―53.

[3]岳云强.解放战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广西社会科学:2008(12):122―125.

[4]邱忠信.建国初期党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120―122.

注解

①张蔚萍.思想政治工作学教程[M].北京:中央党史出版社;2004

②陈君生.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增强四种意识[J]理论探索,2002(3):32

③田平.新区中的地方政府行为分析[J]改革论坛,2008(2):135

初级农业合作社的性质篇5

关键词:农村合作组织;制度变迁;发展方向

一、中国农村合作组织的历史变迁和制度演进

所谓农村合作组织是指以农民为主体、在自愿互助基础上联合起来、实行民主管理并以实现和维护自身利益为目的的组织。从世界各国合作运动的经验看,农民合作组织的领域十分广泛,涉及生产、消费、供应、销售、信贷、保险等各个领域,其具体形式多样。

(一)农村合作组织的历史变迁

改革开放前农村合作组织的变迁历经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时期。从1952年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完成土地改革到1956年的互助合作阶段,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采取了“三步走”战略:第一步的互助组阶段,主要在1952年底至1953年底,是中国农村合作组织最初的萌芽时期。互助组也称“劳动互助组”。第二步的初级生产合作组织阶段,主要在1953年年底至1955年上半年。按照中共中央预定的农业合作化计划,搞了互助组,接下来就是引导互助组向农业生产合作社迈进了。第三步的高级生产合作组织阶段,主要在1955年下半年至1956年年底,要求在初级社的基础上,进一步组织大型的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组织的设想和具体制度安排,是把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各业)、工业、商业、文化教育、军事国防等统一于农村基层社会组织之中。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实质,是企图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一个所谓平等、平均、公平合理的社会。

(二)农村合作组织的制度演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合作组织制度历经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农村经济合作联社。单个专业合作组织势单力薄,抗风险(包括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三个方面)能力不强,这是商品经济条件下决定了的事实。要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发展合作组织联合社。必须看到,商品农业特别是现代农业的发展,客观要求单个农民要用合作生产经营应对各种风险,并最大化地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这是农民合作组织得以产生、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基本成因。

第二阶段——农民协会。其特征是农民入会时缴纳会费而不是股金,不是经济实体。它是农民在技术服务、生产、加工、储运等环节上联合起来建立的一种比较松散的社团性合作经济组织,不以盈利为目的,利益关系比较松散,主要围绕一种主导产品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第三阶段——专业合作。专业合作组织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重要阶段。其特征是劳动者自愿联合在一起,人社时缴纳股金,实行一人一票制,民主管理,管理比较规范,与社员联系比较紧密。专业合作组织多数在工商管理部门登记,属于合作社法人,按照合作社原则运作,实行利润返还,人股分红,是“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代表了中国农业经营体制创新的方向。

第四阶段——股份合作。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合作组织为了在竞争中取得有利的地位而不得不大量融资,但合作组织的自有资本增加远远不能满足融资增加的需要。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以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逐渐减少,而以证券为主的直接融资日益扩大。为适应资本市场的这种变化,合作组织为解决资金问题便引入了股份制,从而出现了合作制中的股份化倾向,即出现了所谓的“股份合作组织”。股份合作组织虽然不同于传统合作组织的集资方法,但它仍然具有合作组织性质。股份合作组织是现阶段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的方向。

二、中国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合作组织发展呈现了新的特点:

首先,农村合作组织发展形式多样化。中国农村涌现了大批各种形式的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和股份合作社,为区别于改革开放前的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和人民公社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及新中国成立初期成立并延续至今,已经行政化了的供销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这些农村合作组织被学界称为新型农村合作组织。这些组织产生的共同背景,是农村商品生产和农村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农村人民公社制度瓦解,农业生产重回小农户耕作体系之后,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小农户重新成为独立的社会主体,在政府的指引下依照合作制的基本原则,发起组建和成立了多种形式的合作组织。这些新型农村合作组织是城乡联系的重要形式。

其次,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合作组织法律地位的逐步明确。个人彼此间相互联合以增强经济实力和社会竞争力的愿望促使农民合作组织在农村悄然兴起并迅速发展,但在产生并发展起来后的很长时间内,这种自发的农民合作社都是在法律的边缘生存,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直到2006年10月31日中国颁布了调整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才结束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律地位不明确的尴尬状态。2007年5月28日,国务院颁布《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8号),自2007年7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的出台,标志着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它明确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市场主体地位,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组织和行为进行了适当的规范。至此,中国农民合作组织总算有了一个合法的名义,为中国农村合作组织的进一步发展解决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障碍,这在中国农村合作组织发展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三、中国农村合作组织的现有缺陷

(一)现有制度缺陷

第一,产权制度方面。目前,中国农村合作组织产权及相应的法律关系是模糊的,甚至是矛盾的。一是农村合作组织法人财产权没有有效认可。二是农村合作组织产权的划分上,乡镇、行政村、自然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之间的产权划分不清晰;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的归属变得不确定;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产权关系不明确。三是农村合作组织中个人产权模糊。四是农村合作组织与相关组织产权边界模糊。

第二,土地制度方面。农村土地制度历来是中国农村变革的关键,是农民组织化演进的物质前提。作为一项制度创新,农村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农业增长中的全部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家庭承包责任制的缺陷开始显现出来:一是农户对固定承包的地块长期预期不足。二是无法在更大范围实现土地资源的流转和合理配置。

一是国家初始大力倡导发展的集体经济组织和计划体制残留下来的行政干预对现有制度影响深刻,集体经济组织实际上的领导者是既得利益集团,他们在集体经济中获得了尽可能获得的利益,一旦合作组织兴起,他们可能会失去领导地位,一定程度上会动摇乡村现有行政管理地位,失去他们的既得利益,这些既得利益集团不愿支持,而采取各种形式加以干预。二是由于历史、观念、法律、制度环境、行政现状等原因,制度变迁成本较高。

四、促进农村合作组织制度演进的主要措施

(一)加大对农村合作组织的制度供给的力度

首先,要清晰产权,变农民承包的土地的债权性质为物权性质,赋予农民对农地拥有完整的经济所有权。农民因有独立的经济所有权,而具有了维护自身利益的土地权利基础和组织法律保障。所以要从法律上使农民得到了长期而又稳定的土地使用权,把土地使用权物权化。

其次,要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提供法律支撑。在推进农村合作组织创建的进程中,存在着一些重要的现实问题需要立法解决:如是否以农民为主体;合作组织的产权是否明确,特别是剩余索取权是否归入股农民所有等。而中国目前合作经济只有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法》。农村合作组织作为一种农民之间弱者的联合体,农民对于合作组织的财产是共同共有关系,具有明显的反市场倾向。这里面的社会关系十分复杂,不仅有政府的主导,还有与农民、组织其他成员、市场、合作组织自身以及其他合作组织之间复杂关系。因而如果没有可靠的法律保障的约束,只要一方主体行为过度,就很可能会导致合作组织的法律主体地位的动摇,甚至出现合作组织的发展处于停滞状态。

再次,在农村市场完善上,政府应继续提供制度供给。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的保障体系之一。

第一,完善要素市场。改革粮食流通体系,使之逐渐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创新农地流转制度,为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所需的规模经营奠定基础;加快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为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提供信贷支持,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第二,建立健全透明公平的交易规则,提高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市场竞争力。

第三,完善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大力加强运输、通讯、储藏、饮食服务等设施建设,同步完善各项配套服务设施。

(二)营造制度环境并提供政府援助

要推进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必须优化其发展的制度环境。一是要从意识形态上进行转变。消除歧视,清除不利于农民合作的制度因素,降低合作组织发展的制度成本,形成推进其发展的良好氛围。二是要规范政府行为。要正确认识并处理好“计划”和“市场”两种调控手段的关系,适度控制和把握好对合作组织的干预。三是给予积极的保护和帮助。政府应保障合作组织、成员的合法权益和资产,任何单位或部门不得侵害合作组织的利益,不得以任何形式侵占、挪用、平调合作组织资产。政府可以在财政、金融、税收、土地、工商管理等方面给予农村合作组织大力扶持。

(三)走强制性和诱致性相结合的制度道路

从制度变迁的路径来看,制度变迁有两种基本方式,即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强制性制度变迁是由政府凭借其强制力资源组织实施的制度变动,具有强制性和激进性。中国在1950年代以来,由国家推行的农村合作化运动走的是一条强制性制度变迁的路径。诱致性制度变迁则是由于个体或群众在寻求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施的制度变迁,体现出自发性和渐进性的特点,符合农民自身群体的利益要求。因此,农村合作组织在进行路径选择时,必须持客观谨慎的态度。强制性和诱致性路径以及路径依赖告诉我们,两者各有其优势和缺陷,农村合作组织制度的发展应当吸纳二者的优势,走一条以农民自愿、政府诱导为基础,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切实有效,渐进式推进的合作化发展道路。

展望未来,农村合作组织必将继续发挥它在推动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方面的重要影响。在如今的中国这一组织形式仍有着继续完善和发展的空间,本文认为在未来中国的农村合作组织必将沿着更加专业化,更加独立化,更加法制化,更加小型化的道路发展。这一发展道路将主要取决于中国依法治国理念的推广和先进农业科技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万江红,徐小霞.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研究评述[J].农村经济,2006(4).

2、苑鹏.中国农村市场化进程中的农民合作组织[J].中国社会科学,2001(6).

3、杜吟棠.我国农民合作组织的历史和现状[J].经济研究参考,2002(25).

初级农业合作社的性质篇6

关键词:农村合作组织;制度变迁;发展方向

一、中国农村合作组织的历史变迁和制度演进

所谓农村合作组织是指以农民为主体、在自愿互助基础上联合起来、实行民主管理并以实现和维护自身利益为目的的组织。从世界各国合作运动的经验看,农民合作组织的领域十分广泛,涉及生产、消费、供应、销售、信贷、保险等各个领域,其具体形式多样。

(一)农村合作组织的历史变迁

改革开放前农村合作组织的变迁历经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时期。从1952年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完成到1956年的互助合作阶段,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采取了“三步走”战略:第一步的互助组阶段,主要在1952年底至1953年底,是中国农村合作组织最初的萌芽时期。互助组也称“劳动互助组”。第二步的初级生产合作组织阶段,主要在1953年年底至1955年上半年。按照中共中央预定的农业合作化计划,搞了互助组,接下来就是引导互助组向农业生产合作社迈进了。第三步的高级生产合作组织阶段,主要在1955年下半年至1956年年底,要求在初级社的基础上,进一步组织大型的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

时期农村合作组织的设想和具体制度安排,是把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各业)、工业、商业、文化教育、军事国防等统一于农村基层社会组织之中。化运动的实质,是企图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一个所谓平等、平均、公平合理的社会。

(二)农村合作组织的制度演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合作组织制度历经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农村经济合作联社。单个专业合作组织势单力薄,抗风险(包括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三个方面)能力不强,这是商品经济条件下决定了的事实。要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发展合作组织联合社。必须看到,商品农业特别是现代农业的发展,客观要求单个农民要用合作生产经营应对各种风险,并最大化地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这是农民合作组织得以产生、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基本成因。

第二阶段——农民协会。其特征是农民入会时缴纳会费而不是股金,不是经济实体。它是农民在技术服务、生产、加工、储运等环节上联合起来建立的一种比较松散的社团性合作经济组织,不以盈利为目的,利益关系比较松散,主要围绕一种主导产品的发展,为农民提前、产中、产后服务。

第三阶段——专业合作。专业合作组织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重要阶段。其特征是劳动者自愿联合在一起,人社时缴纳股金,实行一人一票制,民主管理,管理比较规范,与社员联系比较紧密。专业合作组织多数在工商管理部门登记,属于合作社法人,按照合作社原则运作,实行利润返还,人股分红,是“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代表了中国农业经营体制创新的方向。

第四阶段——股份合作。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合作组织为了在竞争中取得有利的地位而不得不大量融资,但合作组织的自有资本增加远远不能满足融资增加的需要。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以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逐渐减少,而以证券为主的直接融资日益扩大。为适应资本市场的这种变化,合作组织为解决资金问题便引入了股份制,从而出现了合作制中的股份化倾向,即出现了所谓的“股份合作组织”。股份合作组织虽然不同于传统合作组织的集资方法,但它仍然具有合作组织性质。股份合作组织是现阶段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的方向。

二、中国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合作组织发展呈现了新的特点:

首先,农村合作组织发展形式多样化。中国农村涌现了大批各种形式的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和股份合作社,为区别于改革开放前的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和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及新中国成立初期成立并延续至今,已经行政化了的供销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这些农村合作组织被学界称为新型农村合作组织。这些组织产生的共同背景,是农村商品生产和农村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农村制度瓦解,农业生产重回小农户耕作体系之后,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小农户重新成为独立的社会主体,在政府的指引下依照合作制的基本原则,发起组建和成立了多种形式的合作组织。这些新型农村合作组织是城乡联系的重要形式。

其次,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合作组织法律地位的逐步明确。个人彼此间相互联合以增强经济实力和社会竞争力的愿望促使农民合作组织在农村悄然兴起并迅速发展,但在产生并发展起来后的很长时间内,这种自发的农民合作社都是在法律的边缘生存,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直到2006年10月31日中国颁布了调整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才结束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律地位不明确的尴尬状态。2007年5月28日,国务院颁布《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8号),自2007年7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的出台,标志着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它明确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市场主体地位,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组织和行为进行了适当的规范。至此,中国农民合作组织总算有了一个合法的名义,为中国农村合作组织的进一步发展解决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障碍,这在中国农村合作组织发展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三、中国农村合作组织的现有缺陷

(一)现有制度缺陷

第一,产权制度方面。目前,中国农村合作组织产权及相应的法律关系是模糊的,甚至是矛盾的。一是农村合作组织法人财产权没有有效认可。二是农村合作组织产权的划分上,乡镇、行政村、自然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之间的产权划分不清晰;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的归属变得不确定;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产权关系不明确。三是农村合作组织中个人产权模糊。四是农村合作组织与相关组织产权边界模糊。

第二,土地制度方面。农村土地制度历来是中国农村变革的关键,是农民组织化演进的物质前提。作为一项制度创新,农村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农业增长中的全部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家庭承包责任制的缺陷开始显现出来:一是农户对固定承包的地块长期预期不足。二是无法在更大范围实现土地资源的流转和合理配置。

一是国家初始大力倡导发展的集体经济组织和计划体制残留下来的行政干预对现有制度影响深刻,集体经济组织实际上的领导者是既得利益集团,他们在集体经济中获得了尽可能获得的利益,一旦合作组织兴起,他们可能会失去领导地位,一定程度上会动摇乡村现有行政管理地位,失去他们的既得利益,这些既得利益集团不愿支持,而采取各种形式加以干预。二是由于历史、观念、法律、制度环境、行政现状等原因,制度变迁成本较高。

四、促进农村合作组织制度演进的主要措施

(一)加大对农村合作组织的制度供给的力度

首先,要清晰产权,变农民承包的土地的债权性质为物权性质,赋予农民对农地拥有完整的经济所有权。农民因有独立的经济所有权,而具有了维护自身利益的土地权利基础和组织法律保障。所以要从法律上使农民得到了长期而又稳定的土地使用权,把土地使用权物权化。

其次,要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提供法律支撑。在推进农村合作组织创建的进程中,存在着一些重要的现实问题需要立法解决:如是否以农民为主体;合作组织的产权是否明确,特别是剩余索取权是否归入股农民所有等。而中国目前合作经济只有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法》。农村合作组织作为一种农民之间弱者的联合体,农民对于合作组织的财产是共同共有关系,具有明显的反市场倾向。这里面的社会关系十分复杂,不仅有政府的主导,还有与农民、组织其他成员、市场、合作组织自身以及其他合作组织之间复杂关系。因而如果没有可靠的法律保障的约束,只要一方主体行为过度,就很可能会导致合作组织的法律主体地位的动摇,甚至出现合作组织的发展处于停滞状态。

再次,在农村市场完善上,政府应继续提供制度供给。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的保障体系之一。

第一,完善要素市场。改革粮食流通体系,使之逐渐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创新农地流转制度,为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所需的规模经营奠定基础;加快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为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提供信贷支持,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第二,建立健全透明公平的交易规则,提高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市场竞争力。

第三,完善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大力加强运输、通讯、储藏、饮食服务等设施建设,同步完善各项配套服务设施。

(二)营造制度环境并提供政府援助

要推进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必须优化其发展的制度环境。一是要从意识形态上进行转变。消除歧视,清除不利于农民合作的制度因素,降低合作组织发展的制度成本,形成推进其发展的良好氛围。二是要规范政府行为。要正确认识并处理好“计划”和“市场”两种调控手段的关系,适度控制和把握好对合作组织的干预。三是给予积极的保护和帮助。政府应保障合作组织、成员的合法权益和资产,任何单位或部门不得侵害合作组织的利益,不得以任何形式侵占、挪用、平调合作组织资产。政府可以在财政、金融、税收、土地、工商管理等方面给予农村合作组织大力扶持。

(三)走强制性和诱致性相结合的制度道路

从制度变迁的路径来看,制度变迁有两种基本方式,即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强制性制度变迁是由政府凭借其强制力资源组织实施的制度变动,具有强制性和激进性。中国在1950年代以来,由国家推行的农村合作化运动走的是一条强制性制度变迁的路径。诱致性制度变迁则是由于个体或群众在寻求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施的制度变迁,体现出自发性和渐进性的特点,符合农民自身群体的利益要求。因此,农村合作组织在进行路径选择时,必须持客观谨慎的态度。强制性和诱致性路径以及路径依赖告诉我们,两者各有其优势和缺陷,农村合作组织制度的发展应当吸纳二者的优势,走一条以农民自愿、政府诱导为基础,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切实有效,渐进式推进的合作化发展道路。

初级农业合作社的性质篇7

几年来,辽宁阜蒙县哈达户稍乡蒙古族初级中学始终坚持面向“三农”抓质量,服务“三农”创效益,不断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在抓好基础教育的同时,又突出抓好民族教育、职业教育,使三种教育实现资源共享,协调发展;各有侧重,稳中求新;突出特色,整体优化。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农村教育改革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更新教育思想,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方向,拓宽教育服务领域,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满足农村人口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我校作为一个农村民族中学,几年来在为上级学校培养选送优秀学生的同时,对于未升入上级学校的占50%左右的学生进行职业教育,突出职教因素,对于这部分学生进行了职业技术培训和“9+1”实用技术培训,使得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真正培养学生求生存、求发展的能力,学会并熟练掌握1~3项适合当地、立足社会的实用技术。

阜新民族教育实施“三语教学改革与信息技术教育”实验研究以来,农村民族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蒙古族学生在学好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同时,又学到了英语、日语、汉语加信息技术教育,通过101网校,宽带网使这些孩子了解到外面更加精彩的世界,这无疑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展示才能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因为我们深刻认识到今后社会发展所需的劳动者不单纯是有毕业证、有体力就可以了,而是需要有一技之长的复合型人才。因此,与之相适应的农村教育,必须要转变观念,在体制机制上创新,要在培养劳动者素质上下功夫,既要为当地培养实用型人才,又要为劳务输出、面向全国培养多才多技的适用型人才。

根据学校特点,扎实有效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面向21世纪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 创建学农基地,提高劳动者素质。

学校在完成理论教学的同时,又把学生带到实验基地,手把手教给学生生产技术。如:果树修剪技术、烤烟生产技术、生猪育肥技术、讲解各种农作物栽培技术要点、病虫害防治技术、施肥技术等等,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真正学到3—5项实用技术,为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2、 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提高劳动者素质。

以往培养当地初级实用人才只提到如何为本乡培养新型农民,而今天学校培养的初级人才不能是停靠在简单意义上的背、扛、装、缷干苦大力活,而是在培养目标上要根据社会发展、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要来调整教育教学内容,使农村教育更好地为“三农”服务。因此,在学生升入初中后经过三年的学习,重点学好蒙语、汉语、外语(三语),同时学电脑、学好农业技术课,充分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使我们的学生既是本乡经济的服务的实用人才,又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基础。近几年,农村学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先后建起了电教室、语音室、微机室,开通101网校、上宽带网,使农村学生的智力因素、文化基础、社交能力等方面在走出校门之后,社会反映比较好,尤其是近两年我校毕业外出打工在深圳、沈阳、大连等地的人,年收入都已达到3~5万元,有的在外面当上前台经理,年收入达10万元左右。

3、 实施全员全程“绿色证书”、“9+1”培训,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

全员全程绿色证书培训主要是从初中一年开始进行。初一阶段学习《农业基础知识》,初二阶段学习《农户经营与管理》,初三阶段学习《蔬菜栽培技术》、《畜禽饲养》、《果树修剪技术》。在理论教学进行的同时,把学生带到学农基地实地学习技术,让学生动手操作,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进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结精神。

农村初中“9+1”培训,主要是对未升入上级学校的初中毕业生实行“不落地”教育或培训,使其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村新型劳动者。近两年,在“9+1”培训过程中,一是教师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讲授农村实用技术,二是利用电教室观看科教片,三是带领学生到本乡典型毕业生家中去参观学习等,四是让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写调查报告,结合家庭、本村实际,探寻致富经、致富门路,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二、 从走向社会的实效上看,近几年毕业生80%以上都找到了适应自己发展的项目和社会所需的工作。

一部分学生回到农业生产第一线,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头人。全乡八个村每村配备一名科技副村长,都是我校初职教毕业生。如:我校九二届毕业生包建锁毕业后承包村果园,年收入达3万元,他把在学校学到的果树管理技术真正用在实处,还帮助周围百姓搞果树生产。在他的带领下,他所在屯的百姓近几年积极栽植大扁杏、大枣、苹果梨,并带动了这个村的百姓发展果树生产的积极性。我校九四届毕业生包福全毕业后在父母的支持下,承包荒山300亩,栽植了大扁杏、李子、速生杨等树种,在树空种植牧草搞养殖,现荒山价值20万元。我校对近两年的毕业生跟踪调查表明,50%的未升入上级学校的初中毕业生都有了自己的致富项目,这些学生走向社会活跃在农业生产第一线,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头人,有的成为养殖大户、产粮大户、蔬菜生产大户,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农村经纪人队伍,势必会形成燎原之势,把本地区经济拉动起来,带动一方百姓致富奔小康。

面对农村教育改革实际,从办学实践中我们将认识到这样一个实际问题,农村学校不光是为少数升学的学生服务,更重要的一方面还要把精力侧重点放在未升入上级学校回乡务农的初中毕业生身上,培养当地实用技术人才。

为此,我校作为一个农村蒙古族初级中学,几年来在教育教学工作上,不断拓宽思路,更新观念,主动适应,加速发展,走出了一条比较适合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办学新路。主抓的几项工作是:

1、 抓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在全乡教师中优中选优,担任初职教专业课教师。如我校蔬菜专业教师尹其和老师是市级骨干教师,从教近三十年,钻研农业科技理论,在自家30亩地搞庭院经济试验,他在种植、养殖、果树生产等方面是全乡唯一的一位农业技术员,百姓称他为尹专家。他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培养学生掌握实用技术。每周都找些时间深入村屯为农户学生解答一些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学校成立的科技服务小分队经常深入农户的田间地头。与此同时,我校每年为当地农户推广优良的大田种子,深受广大农户的欢迎。

二是抓专业课教师的继续教育。舍得投入,让专业课教师走出去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向教育科研要质量,让教师向科研型、创造型方向发展。“九五”期间、“十五”期间每个专业教师都集中进行了在岗离岗培训。与此同时,组织全体教师参加阜新市初职教专业课教师基本功大赛和骨干教师、绿色证书教师培训。专业教师整体素质得到了相应的提高,这是培养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的关键。

三是牢固树立教师终身学习的生存理念。教师要始终站在经济发展、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必须要有知识储备,提升本专业业务水平和能力,特别是农村专业课教师要更多的了解市场,了解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了解农村经济发展,以便有针对性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走向社会的能力。

3、 创建学农基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学校真正做到让学生在校学到一技之长,必须要走出课堂到学农基地实习。在老师指导下动手学,这样才能学到技术。我校专业课教师指导学生实习一直做到教师示范,学生动手跟着学,最后教会学生为目的。

因此,在学习方法上做到了课堂讲理论、基地搞实验、家庭搞应用、社会搞推广。

三、从取得的经济收入上看,根据我们的调查,毕业生外出打工平均年收入均在万元以上。由于他们在校学会了蒙古语、学会了日语、英语,初步掌握了计算机操作的原理,因此,无论走到哪里都深受欢迎,特别是到内蒙古、大连等地打工都是非常受欢迎的。因为这是三语兼通、会用电脑的初级人才。

为使学生外出打工练就一身本领,学会并熟练掌握一技之长,近两年学校电教室加大投入,从全国各地邮寄各种农业生产技术光盘、录像带。在“9+1”培训期间给学生观看,专业老师具体讲解,涉及的范围主要有果树、牧草、畜禽、食用菌、汽车维修与保养、花卉、园林、环保绿色农业生产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在外出打工前真正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为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初级农业合作社的性质篇8

随着我国经济多年的高速平稳发展、综合国力的逐步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些人对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观念逐渐淡薄。当人们看到我国外贸总额仅次于美、德两国,跃居全球第三位,当“中国制造”的商品流行于世界各地,有人因此而盲目乐观;有人看到国内一座座现代城市大厦耸立,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到国外看看,觉得我国已与一些发达国家相差无几;近年来,由于国家财政状况有所好转,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经费也比较充裕,我们某些官员经常把“现在我们不缺钱”、“不要怕花钱”之类的话挂在嘴边,办事大手大脚,行政开支铺张浪费,奢靡浪费之风屡禁不止,忘记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一些人甚至不屑于我们国家原有的定位,国内有一家研究机构预测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将于****年超过美国;有人发表文章说,中国已成为一个发达国家,只不过还是“初等”而已。

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今天远没有走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必须牢记初级阶段的两大历史任务,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笔者认为,这篇专论有很强的针对性,在我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国家面貌日新月异的形势下,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经常分析和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态势,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是十分必要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的历史进程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是生产力不发达。人口多,底子薄,资源不丰富,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生产力的发展,经常要受到基本国情的制约,因此必须时刻研究和把握这一基本国情。初级阶段是一个逐步淘汰落后的生产方式、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阶段,是一个逐步改变贫困落后状况、实现小康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阶段。因此,在这一阶段,部分先进产业同广大农村比较落后的农业同时并存,部分现代工业同大量落后于现代水平的工业企业同时并存,部分发达地区同广大不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同时并存,少数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同科学技术水平普遍不高同时并存,这种先进与落后并存和交错的状况,由于我们国大人多而更加突出,且不可能在短时期内迅速改变。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确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可是,统计资料表明,我国GDP在世界各国排名中虽然已名列前茅,由于人口基数太大,人均GDP还未达到2***美元,名列世界各国排名的1**位之后,按通常中等发达水平国家人均4***美元计算,相距甚远,这就是基本国情制约向现代化迈进的具体表现之一。

我国迈向现代化的任务特别艰巨,因为经济发展不仅要看数量,更要看质量。“中国制造”的产品在全球各地无处不在,但大部分仍属初级产品,如鞋帽服装玩具等轻工业商品,这些产品数额大,但附加值低;尖端产品少,发明专利少;科技含量高的产品核心竞争力很弱,许多尖端产品和部件不得不依赖进口,一些发达国家往往以此钳制我国的经济发展,而巨额的贸易顺差又给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当今世界,已进入一个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社会结构加快调整的重要历史时期,哪个国家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它就能在国家的发展上取得主动,科技竞争成了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一般说来,全年用于科学研究的经费投入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2%即被视为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标志,而我国仅为1.23%,离开一个创新型国家的距离还很远。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科技创新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还有不少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关键技术自给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使我国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常处于不利地位。不能不看到,如果没有自主创新,企业产品不掌握核心技术,只能生产初级产品或者单纯成为外资的“加工企业”,其经济增长只能是粗放型的、依附型的。令人关注的是,二十多年来引进技术的发展道路,形成某种程度上的“路径依赖”,使这种状况在我国没有多大改变。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数据,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一半以上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这种状况如果不加改变,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将成为泡影。由于我国当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加上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和生态环境脆弱的现实国情,建设创新型国家将会遇到一系列新问题和新矛盾,还要进行长期的艰巨的努力,这是我国远未走出初级阶段的现实根据。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的历史进程,社会呈现转型时期的特征,生产力的发展也经常出现曲折和反复,在市场体制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的构架逐渐形成,各种利益主体涌现,调动了各方积极性,促使经济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大批小企业、小煤矿、小矿山、小建筑队应运而生,许多监管制度跟不上,使各类事故频繁发生,危及经济的协调和健康发展。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如黑心矿主贪财枉法,政府监管不力,体制机制不健全等等,但归根到底还是由我国经济发展整体水平比较低下所造成的。说明我国现在还处在工业现代化的初期,这些深层次的问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才能逐步解决。

初级阶段的社会矛盾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去解决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矛盾,通常是复杂和多变的,这是转型社会的重要特点之一。在我国,社会转型不仅要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变,而且要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这两种转变叠加在一起,使社会矛盾显现一种不规则的积聚现象。改革开放以来,为什么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社会进步有目共睹,但社会不公和问题突出,社会矛盾凸现?说到底,这与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有关,转型时期的失衡、失范、无序现象时有所见,说明我们的社会制度还不成熟。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走过的路可以看到,我们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方面的权利得到较好维护。然而,由于主客观各种因素的制约,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许多地区农村还不富裕,“三农”问题的解决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还任重道远。就以农民工问题来说,这是工业化初期不可避免的现象,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乡村转到城市,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实现现代化过程的必然过程,无论是从农民自身的角色转化和地位的提高,还是从城市的发展和国家的现代化而言,都是社会发展的进步因素。大量农村人口自愿进城务工就业并逐步迁徙定居,既弥补了城镇劳动力供给的结构性不足,有效地抑制了劳动成本的上升,又打破城乡隔离,加快了城乡交流,改变了农村和一些不发达地区相对封闭贫困的经济社会环境,这是社会发展的一大飞跃。但是我们必须同时注意到这一现象所带来的消极影响,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城乡之间差别大,加上原有的用工、户籍、工资、福利、保险等制度的限制,使进入城市的农民工不能很快完成社会角色的转变,他们往往处于社会边缘化的尴尬境地。他们虽生活、工作在城市,却无法享受城市居民的住房、用工、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平等待遇,无论他们在城市工作了多久,他们真正意义上的家还是在农村,但由于打工收入远比在家务农的收入要高,他们已不愿再回到条件更差、收入更低的“纯农民”的生活,从而成为非农非工、非城非乡的特殊群体,在找不到工作或遭到不公正待遇时,极可能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问题在于,初级阶段的社会矛盾在一定时期的积聚和凸现,表现出空前的复杂性。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建立,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竞争和分化日益加剧,随着改革的一步步深化,分配方式也日益多样化,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逐步确立,资本、技术、知识、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使得人们的收入拉开差距,贫富差距逐渐加大,从而引发了新的利益关系的矛盾。应该说,在收入分配问题上,打破平均主义,适当拉开收入差距,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但怎样保持“适当的度”,使收入差距保持合理、合法、适度,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社会转轨过程中的“不公”,还因为一些人利用体制转轨中的漏洞非法敛财、违法暴富,一些有权势者寻租谋利、贪赃枉法而使社会“不公”更加突显,因不公而造成贫富差距过大,使社会心理失衡,利益主体间的矛盾、社会与基层政府间的矛盾、群众与官员之间的矛盾冲突增多。近年来许多突发性就是这样引起的,这些事件如果处理不当,会酿成巨大的社会危害。

初级阶段的社会矛盾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去解决,包括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和健全各种法律、法规和制度,促进人们的观念转变等等,这一切,显然也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进程。

必须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要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大历史任务,“一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增加全社会的物质财富;二是逐步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极大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和社会和谐。”这一论述,科学地解读了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邓小平同志1992年视察南方谈话中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述,极大地加深了对社会主义的理论认识。然而,同对任何事物的认识一样,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对社会现象的认识更需要较长历史时期实践的检验。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其基本精神是,既要强调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为强国富民提供物质保障;又要以追求社会公平和正义为社会主义的宗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贫困落后地区和困难群体,帮助他们尽快摆脱贫困和获得基本生活保障。

上一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方案范文 下一篇:区财政和市财政关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