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街道平安建设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4-01-29 18:13:06

乡镇街道平安建设工作总结

乡镇街道平安建设工作总结篇1

我们集中力量,从重点区域和热点问题入手,本着边建设、边整治、边规范、边加强管理的原则,着重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城市化水平日益提高。今年以来,我们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促进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效益经营”的目标要求,常抓不懈。先后投资近8000万元实施了苍山路、光明路、振兴路、北外环、兴大街、东外环、S225省道城区段绿化、滨海西街绿化、新一中道路、文化广场等20余个整治建设工程。城区苍山路、中山路、国策路、沭新大街西段、滨海西街、振兴路、光明路、北外环、东外环等50余公里的城市道路得到了高标准硬化、绿化、美化和亮化。工程涉及拆迁面积5.4万多平方米,累计新硬化面积35万平方米,敷设管涵5万多米,铺装人行道板12万平方米,对常林大街西段、苍山路北段、S225省道城区段、滨海西街、城市四入口等城区主要路段两侧进行了绿化,大幅度增加绿化量,新增绿地面积36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投资700多万元,对常林大街、沭新大街等主要路段,更换安装了380多盏高标准路灯,目前,城区共新安装高标准路灯2300多盏,亮灯率达99%以上,道路景观焕然一新。其中,苍源河公园建设工程全长4900米,绿化总面积6万多平方米,工程包括公园建设、绿地建设、附属设施安装、排水建设等项目,使昔日的臭水沟变成了集游览、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城市景观带,每至夜晚,华灯齐放,流光溢彩,每晚近3千余人在此休闲娱乐,该工程目前已被列为*市最佳人居工程范例,正申报山东省最佳人居工程奖。同时,规划建设了县城公厕、集贸市场、城区停车泊位,对旧损路面进行整修,实施立面改造8万多平方米。在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我们坚持新区开发、旧城改造和经济适用住房工程三项并举,加大了旧城改造和房地产开发综合力度。县委、县政府还专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搞好旧城改造,规划建设了金都、花园、锦华苑、阳光居等住宅小区,累计建筑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

二、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城市品位明显提升。在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我们把城区市容管理作为重中之重,坚持常规管理与集中治理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并重。把城区分为“三纵三横两曲线”,先后开展了交通秩序整治、查处违法违章建筑、整治市场秩序和季节性治理等专项执法活动,组织城管执法、建设、环保、工商、公安等部门,进行了59次联合执法检查和专项清理整顿,清理电话亭棚180余间,售货厅150余间,彩票厅23间,违法违规建设2200余平方米,清理无证运营车辆和机动三轮车600多辆。坚持堵疏结合,突出划行归市,先后对城区道路两侧及苍源河两岸的摩托车、自行车市场,国策路中段自行车早市,彩虹桥南侧河滨街菜市场,以及夏秋季打场晒粮进行了清理,查处非机动车380多辆,清理市场600多平方米,整治打场晒粮75次。同时与113个驻城单位签订了“门前三包”责任书,制定了《临沭县城市“门前三包”责任制工作检查考核办法》,强化对“门前三包”工作的督促检查。自今年5月份以来,已召开4次专题会议,组织6次集中检查,下达26份整改通知书,对13家“门前三包”责任落实不力的单位进行了通报批评。以常林大街、苍山路、中山路、沭新大街等17条城区主次干道为重点,围绕治理脏、乱、差等难点问题,清理店外经营、占道经营、店外广告牌,持续加大对乱摆乱占、乱贴乱画的清理整治力度。目前,已取缔占道经营摊点1220多个,规范店外经营2400多处,取缔夜市大排档和露天烧烤173处,查处噪音严重污染违法施工案件29起,清除“野广告”3600多处,面积4300多平方米。同时,对城区道路进行全天保洁,垃圾清运率达97%以上,加强了对城乡结合部、居住小区和背街小巷等卫生死角环境的治理,依法对乱倒生产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查处,共清运垃圾8万立方。

三、加大污水大气污染治理,城区居住环境大大改善。投资6499万元,日处理污水3万吨的牛腿沟工程污水处理厂,工程污水处理池土建部分及配套设施、办公楼主体工程、院墙等已经完工,设备安装现已基本调试完毕,本月底将试运营。总投资3673万元、日处理污水2万吨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现已全面完成厂区地质勘探、施工图纸设计、供电线路架设以及院墙等建设,实现了“四通一平”,完成截污管网敷设6000余米,其余管网正在测量规划建设中。同时,大力开展了重点污染源治理,在集中供热范围内,全面取消了燃煤小锅炉,取缔小锅炉70余处,治理污染不达标企业21家,进一步改善了城区水质和大气环境。

四、推进村镇综合整治,环境整治成效显著。在开展村镇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我们紧紧抓住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影响村容村貌的脏、乱、差现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科学规划,加大投入,集中治理。先后对全县12个乡镇驻地一条街进行了详细规划,同时,完成了乡镇驻地总体规划的调整和修编,加大乡镇驻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优化村镇环境。工作中,把整治重点放在省级中心镇、市级重点镇以及主要道路两侧的乡镇,沿国道、省道两侧500米范围内的行政村街以及乡镇总体规划中确定的中心村街和示范村街,抓点带面,抓示范带一般,以典型整治拉动整体村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开展。同时,我们把村镇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与“全市百镇千村建设示范活动”和“全县精神文明建设‘三级联创’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确立了郑山为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大兴镇李格庄村、郑山镇丰岭村、白旄镇华山村、青云镇后齐庄村、店头镇大垛庄村、石门镇白毛村6个村为文明生态示范村,以示范镇、示范村建设为龙头带动其它村镇搞好建设。在做好有机结合文章的同时,注重建设与管理并重,加大对村镇违反规划建设法律法规行为的严肃查处,先后开展了村镇规划建设执法大检查活动,查处违法面积6000余平方米。加大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力度,确保该项工作有人管,职责明,在各乡镇和村街大力实施“一池四改一利用”工程,农民生产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收到较好的整治效果。

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我们深切的体会到,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形成全社会的共识和合力,才能建设出更好的、现代化的城市和村镇。我们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条:

(一)全面发动,广泛宣传,形成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强大声势。为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搞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我们充分利用电台、电视台、报纸、宣传车等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意义和有关法律法规,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调动其参与搞好整治的积极性,在县城区和村镇驻地、各沿街单位门口设置宣传牌,在主要街道悬挂过街横幅,在全县由建设、宣传、城管执法、交警、交通、工商等单位组织宣传组,出动宣传车对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印制“城市环境卫生”、“门前三包”、文明乡镇建设、村镇环境综合整治标准等一系列宣传明白纸3万余份,一并发放到沿街各单位、经营门店和各乡镇村街。专门在电视上开辟专栏,全面深入宣传创建文明城市、文明乡镇、文明村街、文明单位以及争做文明市民的标准,使广大人民群众树立了“临沭形象,靠我创造”、“临沭是我家、整治靠大家”的意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为全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同时,组织召开了高规格、大规模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专题会议,对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行了具体的安排和部署,制定下发了《20*年临沭县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和《临沭县村镇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对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范围、内容、标准以及工作分工进行了明确,由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牵头,协调各有关单位、部门及乡镇对照县里的总体工作部署,对整治任务进行了量化分解,对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列出了12项整治内容进行细化考核,对村镇环境综合整治内容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安排和部署,并制定出严格的考评、表彰、激励措施,把各项任务指标落实到县直各部门和各乡镇身上,进一步明确了任务分工,切实协调了各级搞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积极性,在全县形成了重视、关心、支持、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浓厚氛围,形成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强大合力,

(二)强化领导,定期调度,层层落实责任。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来抓,专门研究成立了临沭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对每一个整治方案均需提交县级班子联席会,反复研究,寻求最佳实施方案,力争达到最佳效果,每一项整治工程都成立了由县级领导挂帅的指挥部,确定了工作班子,实行了工作目标责任制,定目标、定任务、定时间、定速度,列入年度目标考核,严格奖惩兑现。在村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加强了整治考核深度,并把村街环境综合整治与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美在农家、美在家庭等活动结合起来,统一部署,精心实施,完善了村镇建设管理的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层层分解了整治任务,做到事事有人抓,事事抓落实。县政府对各乡镇实施了综合整治千分量化考核制度,年终由县财政专户拿出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整治工作开展较好的先进乡镇和先进村街进行奖励,由县建设局负责对村镇环境综合整治情况的调度和督查,定期不定期的调度整治情况。同时,在电台、电视台设立了专题栏目,开通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曝光台”,公开了举报电话,全面深入地宣传报道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开展情况。

乡镇街道平安建设工作总结篇2

一、围绕一个目标

创建平安乡镇(街道),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围绕“确保社会政治稳定、确保治安状况良好、确保经济健康发展、确保社会公共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的奋斗目标,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求真务实、全力推进,把乡镇(街道)建设成最稳定、最安全、最和谐的乡镇(街道),让群众满意,力争在今明两年内有90%以上的乡镇(街道)建设成为“平安乡镇(街道)”。为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做到“四个到位”:

一要抓领导,组织工作落实到位。抓领导,就是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要从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抓创建平安工作的深远意义和现实意义,充分认识创建平安工作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作。抓领导在这里就是指各乡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能够把创建“平安乡镇”这项活动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作来抓,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分步推进。要进一步健全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一把手”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靠前抓、其他班子成员要齐心协力抓,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县综治办也要加强指导协调和检查督促,抓好创建工作的落实。坚决杜绝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贯彻会议的现象。

二要抓氛围,舆论宣传落实到位。各乡镇(街道)要充分利用墟天、节假日和人口比较集中的时间、地点,开展有关创建活动的宣传;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墙报和板报等各种宣传工具和舆论阵地,并通过层层动员会、报告会、座谈会、讲座、致村民居民公开信等各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创建活动的指导思想、创建原则、总体目标、实施步骤、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宣传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把握正确导向,弘扬社会正气,真正把上级精神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单位、落实到户,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村民居民知道怎样守法,不参与和自觉制止赌博、斗殴、打群架等违法活动。要把党委、政府的决策变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为建设“平安乡镇(街道)”、“平安村居”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持,加快建设“平安乡镇(街道)”的步伐,在全社会形成建设“平安乡镇(街道)”、“平安村居”的浓厚氛围。

三要抓制度,工作措施落实到位。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创建工作建章立制,进行责任分解。各乡镇街道要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责任,狠抓落实,确保“平安乡镇(街道)”目标的实现。各村居、各部门要结合各自实际,按照“平安村居”、“平安单位”、“平安学校”的实施方案,细化分解目标任务,层层签订责任状,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联动”的责任网络,把建设“平安乡镇街道”各项工作落实到单位,落实到基层,落实到责任人。各个专项工作指导协调组及责任单位要根据责任分工做好指导协调、督促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进一步加强对平安建设工作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平安建设目标的全面实现。

四要抓示范,工作任务落实到位。要认真抓好示范工作,对工作中的典型和经验要认真加以总结,及时上报,并抓好宣传推广,充分发挥经验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各乡镇街道要通过全面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定期检查与明查暗访相结合的办法,切实加强对平安建设工作的检查督促和分类指导,推动“平安乡镇(街道)”、“平安村居”建设向纵深发展。

二、突出两个重点

1、建立健全矛盾调解机制,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社会正处在转型期,各种矛盾特别多,各级要高度重视,及时处理和化解,确保社会安定稳定。要建立由乡镇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以乡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为依托,其它部门协同参与的调解机构。坚持“预防为主,教育疏导,依法调处,防止激化”的原则,认真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坚持月排查、月治理、月上报工作制度,乡镇(街道)每月向县综治办上报一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情况。要按照“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街道)、矛盾不上交”的目标要求,对重点矛盾和纠纷实行领导包抓制度,做到“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把调处工作责任落实到相关责任单位和具体责任人。各乡镇街道综治办负责协调整合辖区内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等力量,定期召开会议,加强督办和检查,形成“党政挂帅,综治协调,部门联动,各方参与”的工作格局。在日常工作中,乡村干部在遇到纠纷时,第一个接到报案者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必须马上赶赴现场了解情况,能够解决的就地解决,力求矛盾纠纷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化解。要建立纠纷调处回访制,即乡镇街道综治办对乡村调处结案的矛盾纠纷,在每月例会上汇总登记,对突出的案例或可能反复的纠纷,乡综治办同村干部一起上门回访,进一步消除双方怨气,沟通思想。要建立每月综治接待日制度,即乡镇街道综治办、司法所及挂点包村干部在各村开展综治接待日活动,了解群众思想,预防排查矛盾纠纷。

2、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切实提高群众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创建平安工作一定要在提高“三率”上下功夫、见成效。宣传工作作为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平安乡镇(街道)”、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宣传工作是平安创建工作的先行者,只有以浓厚氛围,加大力度,才能保证平安创建形成声势,健康发展;宣传工作是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法宝,广大人民群众不仅是平安建设的主体,也是平安建设的最终检验者,要把上级部署变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必须通过强有力的宣传工作,在全社会营造“平安建设、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动员群众、教育群众、组织群众,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总之一句话,平安创建工作需要宣传群众为前提,让群众理解何为平安,如何创建。这些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宣传。群众理解了,才会认同;群众认同了,才能参与;群众参与了,才能实现创建平安目标。要达到共知、共识、共振,切实提高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与此同时,对宣传工作应该注意的是要把握系统性、节奏性、鲜活性、经常性、创造性,努力扩大宣传效果。

三、加强三项建设

1、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各乡镇街道党委、政府要坚持把加强基层政权建设作为创建活动的关键来抓,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职责,规范工作要求。要配齐配强人员,落实待遇。在乡镇(街道),重点抓好综治委(办)建设,选好配强乡镇街道综治专职副书记和专职工作人员(一类乡镇、街道两人以上),确保创建活动在基层有人抓、有人管,确保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内部,解决在萌芽状态,使其真正成为领导农村改革发展、社会稳定和创建平安的坚强核心。要在社区和农村继续开展“11211”和“一区两会三包四无一满意”活动。要大力加强村(居)基层治保会、调委会建设,配齐人员落实待遇,充分发挥其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2、加强防控体系建设。在办公区域、集镇、交通要道切实加强对社会面的控制和防范,挖掘和整合各方面的治安力量,减少防范空隙,压缩违法犯罪的空间;在学校切实加强对农村青少年的教育和管理,积极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管理机制;在企事业单位切实加强农村安全生产管理,严防各种事故的发生;进一步健全防控体系建设,切实预防各类矛盾纠纷的发生。

3、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由乡镇综治办协调,公安派出所、司法所指导,以村治保调解组织及治安中心户长为骨干,按城区人口万分之八、集镇所在地人口万分之六组建治安巡逻队,开展治安巡逻。充分发挥治安中心户长的职能作用,加强教育培训和考核管理。积极探索创新激励方式,推动工作不断深化和发展。巡回驻村民警要认真抓好责任区和所在村的平安创建活动,维护农村稳定。在城乡结合部,由涉及城乡结合部的综治办协调,以相邻派出所和专兼职治安巡逻队为联防主体,动员和组织广大群众建立各种形式的防范队伍,开展治安巡逻,消除治安死角。

四、强化四条措施

1、强化打防控措施。从去年检查的情况看,群众反映较多的还是“两抢两盗”和“”赌博问题。要加大打击整治力度,增强打击整治实效。紧紧扭住针对乡镇、农村的严重暴力犯罪、有组织犯罪、多发财犯罪、制假售假犯罪等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影响农民增收的各种违法犯罪,建立完善“领导包案”、“命案必破”等措施,始终保持对犯罪分子的高压态势。适时组织区域性统一行动和专项斗争,努力达到“整治一地、稳定一方”的效果。对“”、种毒、制毒、贩毒、吸毒等突出问题,继续因地制宜开展专项治理,努力做到不蔓延、不反复、不回潮。健全完善“严打”长效机制,重点加强治安形势评估、工作决策部署和分工配合协作机制,确保“稳、准、狠”地打击犯罪。

2、强化管理措施。要突出重点区域,把治安防范的立足点放在学校,预防青少年犯罪。公安和教育部门要加强联系和合作,要严格落实责任制,加强管理和教育;要严厉打击校园周边违法犯罪活动,不断提高学校治安防范水平。要突出重点人群,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严密管控外来人员的思想状况和所作所为,严防其违法犯罪。要加强刑释解教人员、失学失爱等问题青少年、轻微违法犯罪人员的帮教和转化工作,逐个落实到具体组织、单位和责任人,认真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使他们亲身感受到党的温暖,政府的关怀。要提高对罪犯、劳教人员的教育改造质量,探索“社区、村居矫正”新路子,充分发挥其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第一信号与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减少重新犯罪。

3、强化奖惩措施。各乡镇要切实加大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检查督查力度,采取有力措施,不断推动平安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要建立健全公平、公正的奖惩措施,公平才能平安,公平才能和谐。各乡镇街道要对工作扎实、成效明显,对达到“平安村、社区”、“平安企业”、“平安校园”标准的和在创建平安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人员要及时表彰奖励;对因责任不落实、工作失职、发生重大刑事案件、治安灾害事故和等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处罚;对已获得创建荣誉称号的单位,因发生重大、重大恶性案件,年度群众安全感测评满意程度下降幅度较大的实行“一票否决”,并追究其单位主要领导和有关人员的责任。

4、强化保障措施。所谓的保障,关键是“三个到位”,即人员到位、督促检查到位和经费到位。各乡镇街道党委、政府要重视平安创建工作的开展,确保创建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成立创建办公室,具体负责情况掌握、形势分析、工作部署、组织指导、统筹协调、督促检查、考核验收等工作。各乡镇街道党委、政府要重视创建工作经费的保障,要按照平安建设考评标准所规定的经费标准,列入财政预算,做到逐年递增,保证工作的正常运转。要加大防控体系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投入,要按照“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采取财政拨一点、受益单位和个人适当出一点的办法,解决落实好群防群治工作经费。要在基层的经济社会事务管理活动中,认真落实群众的参与权、监督权、建议权,以基层的民主来保障基层的稳定。

五、建立完善五个机制

1、建立完善社会治安防控机制。要按照市里下发的三年规划,制定出具体的落实措施。要形成党委、政府领导,综治机构协调,以派出所为骨干,以群防群治力量为依托,以村委会和单位内部的防范工作为基础,以案件多发的人群、区域、行业、时段为重点的社会防控大格局,做到“人防抓落实、物防抓巩固、技防抓提高、协防抓合力”,实现运作高效、打击有力、防范严密、控制有效、管理到位的目标。单位内部防范,以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内部保卫组织和保安队伍为主体,实行治安防范法人负责制,层层落实责任,切实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

2、建立完善预警工作机制。要建立乡情民意分析制度、重大疑难纠纷报告制度、定期排查调解督办制度。作为书记、镇长、综治副书记要能掌握动态,做到组织建设走在工作前,预测工作走在预防前,预防工作走在调解前,调解工作走在激化前。要努力做到“预警在先,苗头问题早消化;教育在先,重点对象早转化;控制在先,敏感时期早防范;调解在先,矛盾纠纷早处理。”。

3、建立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针对可能引发的社会动荡、危害公共安全的自然灾害、重大疫情、安全生产、森林火灾、群体上访等突出问题,进一步完善各类防范处置预案和处置机制。各乡(镇)都要针对不同类型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制定相应的处置预案,特别要研究制定处置突发重大治安案件、自然灾害事故和重大群体性扰乱公共治安秩序、“”和其他非法组织活动事件的预案。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围绕总体预案,结合各自职责,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应急处置预案的启动由县委、县政府决定,预案一旦启动,应急指挥系统随之展开工作。要组建以公安防暴、巡警和武装警察为主体,由消防、卫生等有关方面参与的处置突发事件专门工作队伍,配强力量,优化装备,确保关键时刻能够迅速妥善处置应对。做到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尽可能把各类事件、事故、灾害对公共安全的冲击减轻到最低程度。

4、建立完善督促检查考评机制。切实加强对创建工作的检查督促和分类指导力度,及时总结创建工作的经验做法,并组织推广,做到典型引路。积极探索创新激励方式,推动工作不断深化和发展。建立完善平安建设资料,逐步实行乡镇平安建设信息网络化管理;要建立每月一次的平安状况预打分上报制度,每季一次的各个专项工作指导协调组及责任单位例会制度,半年一次的小结汇报制度,每年一次的考核制度,不定期的平安建设督查、通报制度,以及平安建设考核奖惩制度、联络员制度、信息报送制度、指导协调制度,为“平安乡镇”建设顺利开展提供制度保证,确保平安创建工作健康发展。

5、建立完善综治领导责任机制。要完善领导责任制,部门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平安建设是综治工作的深化,是一个有效的载体,要通过平安建设来促进责任制的落实。真正形成目标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具体、考核严格、奖罚分明的激励机制,促进创建平安工作的正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对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目标责任制考核不合格的,或发生严重危害社会政治稳定,造成恶劣影响的重大组织案件、刑事案件、治安灾害事故和的乡镇、部门和单位,实施“一票否决”。否决的内容包括,乡镇(街道)以及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评选综合性的荣誉称号,上述单位的主要领导、主管领导和治安责任人评选受奖、晋职、晋级的资格。连续两年一票否决的乡镇(街道)、部门和单位,对其主要领导、主管领导或直接责任人给予降职、就地免职或实行引咎辞职。

乡镇街道平安建设工作总结篇3

按照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的安排,领导班子成员要带队开展调研,带头撰写报告的要求,我结合我局的职能特点,对如何充分发挥乡镇街安监站的职能作用进行了深入调研,在以往掌握基层安监情况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进行了调研,实地走访了部分乡镇。通过与乡镇分管领导和安监站有关人员座谈、查看基础档案材料、现场检查企业等方式,比较全面系统的掌握了我区乡镇街安全生产工作的运行情况,调研中,对一些乡镇街安监机构建设和安监工作存在的问题所在单位领导提出了整改意见和建议,促进了乡镇街机构建设和安全监管工作的完善和规范,达到了调研活动的要求。

一、我区乡镇街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状况

近年来,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分迅速,企业投资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区工商局注册的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和经济组织约20__0家,其中与部门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的生产型企业达1600余家。安全生产工作涉及道路交通、消防安全、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等多个高危行业领域,其中有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145家,非煤矿山企业42家,冶金企业17家,建筑施工企业47家,学校235家,商场市场70家,安全生产点多、线长、面广,安全监管任务繁重。

从调研情况看,我区乡镇街安全生产工作在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不断加强,作用越来越突出的基本态势。20__年底,经区编办批准,29个乡镇街均设立了安监站,去年上半年,所有乡镇都挂牌成立了安监站。安监站为副科级,每站设2—3人,人员均为乡镇自收自支事业编,统一挂靠在乡镇企业服务中心。目前,我区乡镇街共有专兼职安监干部62人。

(一)领导和组织机构已经形成。各乡镇均建立了安委会和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担任安委会主任,明确行政一把手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负责工业经济工作的副书记或负责政法工作的副书记任副组长并具体分管安全生产工作,镇经委、电管站、工商所、派出所、卫生所、安监站、工商所等部门为成员单位,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安全例会,传达上级要求、分析安全形势、进行工作部署,并且针对重点时期、季节性特点每年开展6-8次安全生产联合检查。

(二)安全生产责任意识比较明确。各乡镇街尤其是工业企业数量较多、经济较发达的乡镇街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视程度较高,均制定了乡镇一级负责人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度,遇重大问题乡镇街一把手亲自过问、亲自协调解决。同时,建立了区域内村居和企业安全生产网络,每个村居都由治保主任任安全监督员,全区村居一级共有800余名安全生产监督员;区域内的生产型企业也都确定至少一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在做好本企业安全工作的同时,协助乡镇街安监站做好日常工作。乡镇街对企业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方面要求较严,乡镇街安委会每年与辖区内企业负责人签订安全责任书,并经常性地开展宣传培训

教育,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的责任意识不断提高。(三)日常监管工作模式已经成型。我区安监站的基础档案和基本工作制度已初步建立起来,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委员会工作制度、事故隐患排查管理制度、例会制度、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制度、检查制度、告诫制度、重大隐患和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等,并有基本工作台帐,如安全生产会议台帐、检查台帐、生产经营单位分类明细台帐、培训教育台帐、特种作业人员台帐、特种设备台帐、事故管理台帐等。各安监站对辖区内企业都有比较详细的底档,包括企业类型、生产规模和产品、负责人姓名、联系方式、主要工艺和特种设备等,此次隐患排查登记也主要依据这些底档。安监站与在控企业保持着经常性的联系,需召开安全生产会议、组织宣传培训企业能召之即来,日常检查企业也能够较好的配合。一般情况下,安监站人员每月可对辖区内重点企业检查一次,每季度会同有关部门联合检查一次,暑期、冬季以及重要节假日、重要整治活动期间还要由主要领导带队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下发由我局印制的“检查记录”、“隐患整改通知书”,一般每年安监站下达的整改通知书在50份左右。总体看,安监站对辖区企业安全生产发挥了一定的监管作用。

(四)探索和形成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许多安监站的同志立足安全监管的最基层,在条件比较艰苦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进一步丰富了安全监管的内涵。一是针对区域安全隐患特点制定安全标准。如崔黄口镇地毯行业十分集中,共有各类地毯生产经营单位200家左右,其中地毯喷胶工艺环节易发生火患。崔黄口镇安监站的两名工作人员都已从事安全工作15年以上,对地毯行业十分熟悉,经认真研究总结,他们制定了地毯喷胶工艺安全标准和实施细则,发到所有地毯企业,并按照此标准进行指导检查,有力地促进了地毯行业安全水平的提升。二是加强统一规范管理。针对一些中小企业安全生产不会管、不知如何管的问题,许多安监站从搞好服务入手,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如下朱庄街安监站以表格的形式编制了《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手册》,内容包括:组织机构设置制度、安全生产月检查和隐患整改记录制度、安全管理人员考核培训制度、劳动保护制度、三级教育制度、重大危险源责任制度、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等15项内容,使各项管理制度得到量化分解,达到了简洁、实用、便于操作的效果。他们将手册发到每个企业,并每周印发安全生产信息动态,提高了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三是严格监管与宣传教育相结合。安监站对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十分重视,调研中基层安监人员普遍反映,要使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关键在企业负责人不断增强安全意识,如果企业负责人把安全不当回事,监管外力再大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如曹子里、河西务、泗村店等乡镇安监站在不断加强检查的同时,利用与企业负责人都比较熟识的优势,结合事故案例向他们推心置腹地讲事故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对从业者和人身家庭造成的伤害,以及企业负责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企业负责人感到安监站不是找自己的麻烦,是为企业好、为自己好,主动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自觉性大大增强。四是注重发挥工作经验丰富的安监干部的作用。乡镇安监工作处于最基层,任务重、压力大,对安监人员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不仅需要强烈的责任心、事业心,需要对辖区内企业工艺、隐患等问题心中有数,更重要的是更好地把握如何与企业打交道、与各个部门打交道。因此,在人员配备上各乡镇街注意把安全监管经验丰富的同志留在安监岗位上,据统计我区各乡镇有10年以上安监工作经历的同志占总数的50%以上,这些同志一方面发挥自身优势履行着安全监管的责任,另一方面带领新同志开拓进取,起着“传、帮、带”的作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这不仅是乡镇街安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作为主管局也是我们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查找到的工作中的不足。

(一)各乡镇街安全监管力量很不均衡。调研中感到,象杨村、汊沽港、下朱庄等经济总量大、发展快的乡镇街,都配备了3-5名专职安监人员,专门从事日常的安全生产监察,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较高,对于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起到了明显的作用。而其它乡镇街安监人员少,大部分为兼职,安监人员除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外,还承担着环保、环境卫生、劳动保障包村等项事务,只能拿出一半精力做安全工作。监管工作的作用不够突出,分析原因主要是与领导的重视程度有关。鉴于这种重视程度不均的情况,就要求我们主管局要针对各乡镇不同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安监站各项工作刚起步,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还不强。大多数乡镇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安全监管的制度体系,特别是基础工作薄弱。比如工作制度不健全、企业管理档案不齐全,隐患排查整改资料不全面,日常监察记录不规范等问题。这说明我们对安监站基础工作的检查、管理、指导的力度欠缺。

(三)条件简陋,手段落后,兼职过多。除杨村、下朱庄、汊沽港等乡镇街外,大多数乡镇均无专车、电脑,更没有录音录像设备,日常检查靠安监人员自用的摩托车或自行车,现场检查手段主要是手摸、眼看、嘴说,影响到监察工作的开展。

(四)专业水平有限,跟不上企业的发展。由于专业技术知识缺乏,知识更新跟不上,安监人员到到企业检查多靠经验、靠对传统安全工作的认识,所以往往能检查的多是电线是否、设备有否防护罩、职工戴没戴防护品等,对迅速发展的新型企业几乎不知道查什么,往往进企业多停留在走一圈看看,提醒注意的层面上,很难发现实质性的隐患问题。

(五)执法权尚未确立。安监人员的检查还处在提醒、劝诫的阶段,在执法程序、证据提取、统一文书使用方面都还没有到位。同时,执法素质低,由于与所在地企业比较熟悉,也存在监管过程中讲情面的现象。

(六)部分安监人员身份、待遇长期得不到解决,工作压力较大。据了解,有的乡镇街安监站长是由乡镇街任命的,虽然名义上是副科级职务,但待遇始终未兑现,工作热情受到很大影响。

三、对策和建议

为群众办实事不仅是提升科学发展活动影响力的有效方法,也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的根本体现。经调研,提出了五点对策和建议,以提高我区安全监管工作水平。

(一)出台政策。积极向市局报告,申请协调,制定出台有关加强乡镇安全生产工作的文件,进一步明确乡镇安全生产工作的职责、权限及安监站建设的总体要求、安监站建设标准,然后由区县安监局向乡镇街委托执法,确立安监站执法的主体地位。

(二)加强培训。建立乡镇安全生产工作主管乡镇长、安监站长轮训制度,每年用1—2周的时间进行轮训,将乡镇一级所有安监干部轮训一遍。同时,出台政策鼓励安监干部参加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培养出各方面的安全技术专业人才,全面提高安监干部专业素质。

(三)加大投入。积极与乡镇街协调,为安监站拨专款,解决其车辆、装备及办公环境改善问题。

(四)严格考核。进一步完善乡镇街安全监管工作考核评比办法,实行目标化、量化管理,每年度评比一次,奖优罚劣,督促乡镇安全工作形成长效机制。

(五)以点带面。积极总结开展乡镇安全生产好的经验和做法,树立典型,通过召开现场会、推广经验、开展研讨等多种方式,加强指导协调,促进乡镇街安全工作全面上水平。

通过调研活动,使我在如何充分发挥乡镇街安监站的职能作用的工作中形成了新的思路、新的抓手,为今后的安全监管工作更扎实有效地开展奠定了基础。这次学习调研活动,也使我深刻地感受到,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是推动当前工作上水平的重要机遇和强大动力,而各项工作的实际成果也是衡量和检验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必须做到

乡镇街道平安建设工作总结篇4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发[20*]23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药品安全工作的通知》([20*]18号)以及全国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整治和监管工作会议精神,推进全市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努力构建统一、高效的食品药品安全综合监管体系,切实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全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工作机制和原则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科学监管的理念,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建立并运行“全市统一领导、各级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食品药品监管组织领导体制、监管责任体系和监管工作运行机制,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工作方针,坚持专业队伍与协管队伍相结合,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相结合、行政监督与技术监督相结合,进一步强化日常监管,加大监管力度,提高监管效能,为构建和谐平安宜春提供食品药品安全保障。

二、总体目标

全面建立和完善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三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组织领导体制,形成“企业是食品药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各级政府对食品药品安全负总责,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的责任体系;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反应快捷、统一高效”的监管工作运行机制;构建“三级联动、部门互通、资源共享”的信息网络系统;建立食品药品安全信用管理、信用服务、市场准入和信用约束的诚信体系;建立健全目标管理、量化分级、严格奖惩的考核体系。

实现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组织架构完善;部门职责分工明晰,综合协调配合有力;供应网络主体清晰,城乡监管全面覆盖,市场经营秩序规范;信息网络健全,信息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快捷;产品质量合格,企业诚实守信,考核奖罚分明,公众饮食用药方便实惠、安全有效。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三级要成立以政府领导为主任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市、县(市)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同级食品药品监管局,区委员会办公室设区在卫生局,乡(镇、街道)委员会办公室设在乡(镇、街道)政府(办事处)。

乡(镇、街道)委员会由一名副乡(镇、街道)长(主任)任主任,乡(镇、街道)办公室主任任常务副主任。乡(镇、街道)所辖各村(居)委会主任以及乡镇工商所所长、卫生院院长(或防保站站长、农医所所长)为委员会成员。

乡(镇、街道)委员会设立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站(以下简称“监管站”),由乡(镇、街道)办公室主任兼监管站站长,副站长由乡镇卫生院、工商所负责人担任。监管站人员(统称“监管员”)包括以下人员: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聘请的药品监督协管员,工商部门设立的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站成员,质监部门聘任的乡镇质量技术监督协管员,卫生部门的防保员等。

乡(镇、街道)在所辖的各村(居)委会干部中聘任1名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员。

(二)加强基层建设。乡(镇、街道)监管站建设做到“十个有”:有机构牌子,有工作人员,有办公场所,有办公设备,有办公经费,有工作任务,有管理制度,有考核办法,有培训计划,有激励机制。监管站工作要做到“六个一”:每人一本工作手册,每人一张电话联系卡,备有一本监管记录,每月一次突击检查,每季一次联合巡查,半年一次跟班培训。

乡(镇、街道)监管站建站工作采取先试点、后全面推开的方式进行。20*年4月20日至5月20日为宣传发动阶段,5月21日至11月30日为组织实施阶段,20*年12月1日至20*年7月底为总结推广阶段。

(三)履行工作职责。各级政府对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负总责。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三级政府要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作为民生工程、安全生产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列入政府的重要工作议程,全年至少召开一次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各级政府要加大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经费投入,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经费列入当地财政预算并安排工作所需经费,对乡镇食品药品监管站要给予适当的经费补助。乡(镇、街道)政府负责解决食品药品监管站的工作场所。

市、县、乡三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委员会要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乡(镇、街道)委员会要加强与县级委员会的联系和沟通,加强对监管站日常工作的督促及监管员的业务指导,配合县级委员会各有关部门做好综合协调工作。

各级食品药品监管相关部门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能履行职责。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具体负责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的日常工作,负责对下级委员会及其办公室日常工作的指导、协调、管理和考评等,及时汇总通报工作进展情况。

卫生部门要督促医疗机构加强药械管理、加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上报以及对药房药库硬件改造工作的力度。

质监、工商、卫生等部门要积极主动地将农村现有的食品安全监管资源统一纳入到监管站中,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明确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职责分工的通知》要求,履行本部门监管职责,负责抓好监管站的业务指导工作。

公安、工商、卫生、质监、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要密切配合,联合开展食品药品综合整治工作,形成打假治劣的强大合力。

财政部门负责安排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日常工作经费预算,切实解决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所需经费。

其它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政策支持和技术服务。

各级食品药品监管相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强化企业作为食品药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积极组织食品药品企业开展创建诚信企业活动,通过媒介向社会公开诚信承诺,并向监管部门签订责任保证书。督促食品药品企业为全市食品药品信息网络系统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引导食品药品企业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和质检科室建设,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管理、培训制度,强化企业自律意识。

食品药品生产企业都要设立1至2名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员,负责本企业的质量安全工作,同时还必须配备足额的质检技术人员,增添必需的检测设备。有条件的食品企业要逐步建立良好的生产规范(GMP)、卫生规范(GHP)和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

(四)创新监管模式。各地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明确重点,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监管办法。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要做到“四个”结合,即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结合,与农村零售药店GSP认证相结合,与食品药品诚信体系建设相结合,与食品药品信息网络建设相结合。要通过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品种、重点环节和重点时段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督检查力度,加强农村药品监督网和供应网建设,进一步规范供应网、强化监督网。加强食品药品安全信息管理和利用,实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信息交流与共享;建立食品药品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预警应急机制,通过举办田间学校,加强对农民群众的知识培训,普及食品药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和食品药品安全常识。

(五)构建信息网络。各地、各部门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基础,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建立基于Internet网络的食品药品监管相关部门间的横向信息监测通报网络和市、县、乡三级的纵向信息监测通报网络,完善食品药品安全动态信息数据库,搭建面向企业的远程监控平台和实时监控系统,建立面向社会的食品药品安全信息查询和电子平台,提高食品药品安全信息监测、分析、评价、应急预警和公共服务水平。

市、县两级相关部门间的横向信息监测通报网络和市、县、乡三级的纵向信息监测通报网络要尽快启动,市、县两级相关部门间要建立食品药品安全信息联络员制度。乡镇、街道一级注重抓好食品药品安全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上报工作。辖区内重点食品药品企业的内部信息网络要与食品药品监管相关部门的监控系统实行对接。

(六)建立信用体系。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建立食品药品安全信用管理系统,明确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征集、评价和披露三个环节中相关部门的责任和工作程序。建立食品药品安全信用服务系统,明确社会中介机构的服务内容和服务程序等。建立食品药品市场准入系统,实行食品药品进货检验、索证索票、购销台帐和质量追究制度,统一规范购销台帐等票、证内容。督促和指导食品药品经营企业建立健全质量追溯、封存报告、依法销毁和重要大宗食品药品安全质量购销档案等制度。建立食品药品安全信用约束系统,通过消费者评选、同行业评比、监管部门评定等综合记分的办法,大力开展创建信用超市、信用企业、信用品牌活动,定期信息,鼓励诚实守信,惩戒失信行为。

乡镇街道平安建设工作总结篇5

一、司法所性质和职能

镇乡、街道司法所是基层综治政法组织,是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内设机构。司法所实行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县司法局双重管理体制,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司法所的日常管理工作,县司法局负责司法所的业务指导和考核工作。

司法所的办公用房、设备由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安排解决,司法所工作人员(编制在县司法局的)工资、岗位津贴由司法局支付,其他福利待遇由镇乡、街道统一安排,应享受所在镇乡、街道同级行政干部同等待遇。

司法所的主要职责任务:指导管理人民调解工作;组织开展基层普法宣传和依法治理工作;组织实施社区矫正和归正人员帮教安置;协助基层政府调处社会矛盾纠纷;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法制宣传、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职能;负责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出台文件的审查、涉法事务处理等法制工作;完成上级司法行政部门和乡镇党委政府、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交办的维护社会稳定的其他工作。

二、司法所人员配备和条件

根据我县实际,司法所分直管司法所和混合司法所两种模式。基层司法所人员,直管所由司法特派员组成,混合所由司法特派员和司法助理员组成。中心集镇、三个街道司法所人员为3--5名(含司法特派员),其他乡镇司法所人员为3名(含司法特派员)。

司法所所长原则上在司法特派员中挑选,也可由综治中心副职兼任,由司法局征求镇乡、街道党(工)委意见报县委政法委、县委组织部审核备案后发文任免。所长享受镇乡、街道中层正职待遇。司法所组成人员由镇乡、街道与县司法局协商确定。设立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法制员,由司法特派员兼任,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发文任命。

司法所人员基本条件: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办事公道,作风正派,业务熟悉,身体健康,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有一定法律知识水平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年龄一般在45岁以下。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各镇乡、街道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按照《*司法行政系统基层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规划》(浙发改规划〔20*〕973号)文件要求,在“十一五”期间逐步改善司法所的业务用房和技术装备,确保司法所职能作用的全面发挥。要主动关心司法所建设,对司法所经费开支、办公设施、装备添置等方面予以必要的保障。司法所人数尚末达到要求的镇乡、街道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到位,力争在10月底前全面达到司法所规范化建设要求。

(二)加强业务指导。司法所担负着一线维稳重任,工作难度大,新领域多,政策性强,县司法局要进一步加强对司法所行政各项业务的指导,深入调查研究,及时总结,交流经验,认真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动司法所各项业务的发展和工作水平的提高。

乡镇街道平安建设工作总结篇6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以人为本、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要求,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强领导、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推动农村基本住房安全保障建设,切实改善农村困难群众的生活条件。

二、建设任务

全区新建农村困难户住房、重建因灾全倒户住房共200户。其中170户为新建农村困难户住房和重建因灾全倒户,具体为街道2户和天顶乡1户;30户为无房、住房为土坯房或危房的五保户(含三无、孤儿),具体镇8户和梅溪湖街道2户。其他未安排任务的街道、乡(镇),应根据本辖区的实际情况自行确定改建计划,建设资金由本级财政承担。

三、实施要求

(一)基本原则

1、对象特定。农村危房改建工程资助对象为区属二环线以外的农村五保户、农村低保户、特困户、残疾人中的危房户,以及2010年以来因灾全倒户。农村五保户已经入住敬老院或农村福园安居点的,不再纳入农村危房改建工程实施范围。

2、严格审批。符合条件且有建房要求的对象,向村委会提出申请,填写《市“农村危房改建工程”建设项目申报表》,经村委会组织民主评议小组民主评议后签署意见,报乡镇(街道)审核,区民政局审批,市民政局备案。各街道、乡(镇)、村实施对象名单要在街道、乡(镇)、村的政务、村务公开栏中即时公示,全区实施对象总名册将在《晚报》上公示。

3、自建公助。农村危房改建工程由街道、乡(镇)党(工)委、办事处(政府)组织实施,建房由住户在街道、乡(镇)、村统一组织指导帮扶下自主实施,农村五保户的建房由各街道、乡(镇)统一建设。房屋建成后,产权归户主所有。农村危房改建工程建设的总体规划,应符合减灾避灾的要求,并要按有关规定办理相关合法手续。

4、尽量集中。有条件、有需要整体移民,特别是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街道、乡(镇)、村和五保户对象,应采用集中的方式,由各街道、乡(镇)组织实施。

(二)建设标准

1、170户任务的建设标准。

(1)建筑面积:1-2人户,每户建筑面积不低于50平方米。3人以上户,每户建筑面积不低于80平方米,原则上不超过180平方米。

(2)主体结构:主体为砖混结构,室内地面硬化、平整、防滑,顶部及墙面粉饰,正面外墙贴瓷砖。

(3)配套设施:有独立的厨房、卫生间;有独立的进出道路;照明用电入户;饮用水方便;有菜地;能满足居住对象生活需要。

(4)设立标识:纳入农村危房改建工程建设的住房,要统一在正面外墙醒目位置设置“保障性安居工程”标识。

2、30户五保户的建设标准。

统一按区里审定下发的建设标准组织实施。

(三)有关要求

1、坚持统一原则。五保户的建房,统一设计图纸,统一建设标准,统一组织施工,由区民政局委托设计单位进行专业设计,由所属街道、乡(镇)按图纸统一组织施工。

2、确保质量进度。全区农村危房改建工程7月份启动,12月底前竣工入住,各街道、乡(镇)要高度重视,明确专人负责,确保工程质量,12月中旬,区政府督查室将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检查验收。

四、经费补助

农村危房改建工程统一按每户2万元的标准给予补助。优先考虑的30户五保户在每户2万元的基础上,另由区财政给予每户补助2万元,不足部分由所在街道、乡(镇)兜底解决。各街道、乡(镇)要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必要的工作经费。补助经费由省、市、区三级财政共同承担,省、市财政共负担200万,区财政负担260万元。补贴资金归口区民政局管理,经区民政局组织督查,房屋封顶后,其中170户新建农村困难户住房和重建因灾全倒户由区财政直接拨付50%即1万元补助款到建房对象的帐户,验收合格后拨付余款。30户农村五保户则分批拨付至所在街道、乡(镇)。切实做到专款专用,严禁克扣挪用,杜绝任何形式的拆分。

对农村危房改建工程建设涉及的收费项目,各相关部门一律免收,切实做到零收费。

五、工作机构

成立区农村危房改建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常委、常务副区康小平任组,副区苏春光任副组,区政府办、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国土局、区规划分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农业林业畜牧局、城区供电局、区监察局、区审计局及各街道办事处、各乡(镇)人民政府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民政局),由区民政局局任办公室主任。

区民政局:负责建设项目的牵头工作,具体负责项目的组织安排、协调、指导、对象的审核、建设资金的拨付、组织验收。

街道、乡(镇):负责辖区内农村危房建设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全面负责辖区内农村五保户危房改建工作的统一组织实施和资金不足部分的财政兜底,组织协调有关部门统一为建房户办理建房手续。

区财政局:负责对项目建设进行投资评审,落实建设资金的安排拨付、使用管理和监督。

区国土分局:负责无偿划拨宅基地,免费办理相关手续。

区规划分局:负责纳入村庄规划,并指导提供有关设计图纸。

区住房建部门:支持办理报建手续并免除相关费用,负责工程质量监理和五保户建房图纸的审定工作。

区农业林业畜牧局:负责根据街道、乡(镇)村提供的建房用材计划及时办理建房用材手续。

城西供电局:无偿安装建房入户的电线电表。

乡镇街道平安建设工作总结篇7

一、基本情况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中小学校舍安全工作,不断加大资金投入,认真组织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全县中小学办学条件和校舍安全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但从实际情况看,危房改造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在年校安工程项目全部完成后,全县校舍总面积将达到104万平方米,比年校舍排查时的总面积增加12万平方米。其中,A、B两级安全校舍52万平方米,占全部校舍的50%;C级不安全校舍30.1万平方米,占全部校舍的29%;D级危房仍有21.9万平方米,占全部校舍的21%。按照中央、省、市要求,2013年底前必须全面完成所有C、D两级危房改造,并多次下发文件明令要求严禁学校使用D级危房校舍,全县的校改任务非常繁重,危房仍然是影响学校安全的重要因素。

二、指导思想和实施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标准化学校建设,全力加快实施校安工程,积极改善办学条件,消除校舍安全隐患,建立健全中小学校舍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全面提高教育工作整体水平。

(二)实施原则

一是坚持政府投入为主。校舍改造的规划、立项、资金管理和竣工验收由县政府校安办统一组织,各乡镇(街道、开发区)对本辖区中小学校舍改造工作承担主要责任,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和工程建设工作的力度,确保中小学校舍改造任务按期完成。

二是坚持改一所成一所。各乡镇(街道、开发区)要着眼长远,综合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学校师生增员等动态因素,科学合理规划辖区内的校舍危改项目,集中资金,确保改造一所学校成功一所学校,满足学校长远发展,着力提高危房改造的综合效益。

三是坚持与标准化学校建设相结合。各乡镇(街道、开发区)在抓好校舍危房改造工作的同时,要科学配置辖区内的教育资源,重点投资建设一批规划科学、设计新颖、标准较高、质量过硬的标准化学校,特别要注重建设乡镇规范化(寄宿制)中心小学、初级中学、中心幼儿园。

四是坚持工程质量与效益相统一。中小学校舍改造项目本着“牢固、实用、够用、方便学生”的原则进行建设,在科学规划设计和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努力降低建设成本,确保改造新建校舍的最低使用寿命在50年以上。

三、目标任务

(一)总体工作目标

今年规划实施88所学校(幼儿园)校舍危房改造项目,新建校舍15万平方米(其中楼房9.9万平方米,平房5.1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13407.2万元,其中县级补助资金7923.6万元;规划消除危房17.1万平方米,其中D级危房12.8万平方米、C级危房4.3万平方米。全县基本完成校舍D级危房的改造,完成部分C级危房的改造建设;完成全部乡镇中心小学、中心幼儿园和部分农村初级中学标准化校舍建设改造任务。

(二)主要建设内容

一是乡镇公办幼儿园改造建设。按照市政府和县政府《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要求,今年我县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45所,其中列入中央专项资金支持项目40所。结合本次学校危房改造项目实施,建设学校附设园5所,规划新建校舍3700平方米,资金概算312.2万元,其中县级补助资金168万元、乡镇(街道、开发区)配套资金144.2万元。

二是乡镇规范化中心小学改造建设。新建改造8个乡镇8所标准化寄宿制中心小学,主要配套建设学校餐厅及综合功能室,规划新建校舍1.67万平方米,计划消除D级危房0.3万平方米。资金概算1611.8万元,其中县级补助资金817.2万元、乡镇(街道、开发区)配套资金794.6万元。规划项目完成后,将实现县政府提出的全县每个乡镇(合并乡镇前的原建制)至少建成一所标准化寄宿制中心小学的目标要求。

三是乡镇规范化初级中学改造建设。新建改造14个乡镇18所初级中学(部分学校分期改造),主要建设学生宿舍、餐厅和教学功能用房,规划新建校舍6.9万平方米,计划消除危房9万平方米,其中D级危房7.9万平方米。资金概算6249.7万元,其中县级补助资金3262.6万元、乡镇(街道、开发区)配套资金2987.1万元。

四是校舍安全工程面上的建设项目。面上学校改造项目以重点消除D级危房为目标,规划建设改造学校57所,其中新建14个乡镇54所学区小学和村教学点,改造3所县直学校。规划新建校舍6.1万平方米,计划消除危房7.8万平方米,其中D级危房4.6万平方米。资金概算5094.5万元,其中县级补助资金3536.8万元、乡镇(街道、开发区)配套资金1557.7万元。规划项目完成后,全县农村小学D级危房将基本改造完成。

四、实施步骤

2012年全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准备阶段。县校安工程项目下达前期,重点做好项目开工准备。各乡镇(街道、开发区)负责制定辖区内年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规划方案,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做好校舍改造项目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实施阶段。各乡镇(街道、开发区)及县直有关单位依据下达的年度规划项目,按照有关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细则要求,组织施工单位对校舍改造项目进行改造。县政府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办公室组织人员对工程建设质量进行全过程监督,达到验收条件的工程项目要及时进行竣工验收。县财政局依据政府投资管理要求认真开展项目评审,按工程实施进度规定及时拨付校舍改造补助资金。县审计局负责组织工程决算审计。

(三)迎查阶段。主要迎接上级复验,对年的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工作进行全面总结。

五、工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乡镇(街道、开发区)和有关单位要把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列入年度工作重要议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及时研究解决校舍改造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加快工程建设进度,确保按时完成校舍改造任务。县政府教育督导团各成员单位要牢固树立包扶乡镇的工作任务就是本单位工作任务的思想,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抓好工作落实。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加强调研、协调,分管负责同志要靠上做工作,会同包扶乡镇,扎实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工作的开展。县政府将进一步完善督导考核机制,把校安工程实施列入对乡镇(街道、开发区)及有关部门年度经济社会发展考核的重要内容,定期调度检查,通报工作进度。对未按要求按时完成校舍改造工作规划或工作不力、管理不严、违规操作和延迟工期的,以及挤占、挪用、截留、滞留专项资金或弄虚作假、套取上级校舍改造专项资金的,将严肃查处,依法依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校舍安全工程项目(包括危房校舍拆除项目、危房校舍维修项目和新建校舍项目)的实施,必须坚持项目法人责任、招投标和工程监理制度,坚持“先报批、后建设”和“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加强质量监督,严禁违规操作行为;各有关部门要采取特事特办的措施,加强报批手续涉及部门和单位的统筹协调,有效缩短前期工作时间,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同时,严格按照《建筑法》和《档案法》的规定,校舍维修项目和新建项目竣工后,中小学校应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校舍档案;危房校舍拆除工程和维修工程完成后,要及时对原建筑档案资料进行更新和补充。

(三)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落实县政府关于减免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规费的优惠政策。其中,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予以全额免收;经营服务性收费予以减半收取或免收。要继续实行校安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一站式”服务,校安工程项目规划设计、工程招投标及监理费用由县财政在校改资金中统一拨付。各乡镇(街道、开发区)要切实担负起校舍安全工程投入责任,安排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确保资金及时到位。县政府将按照新建平房每平方米补助400元、新建楼房每平方米补助500元的标准,对下达的校舍安全工程项目予以补助。县级补助资金依据工程进度确定拨付比例,其中工程基础完成经现场验收后拨付30%;主体工程完成后拨付30%;竣工验收合格后拨付40%。

乡镇街道平安建设工作总结篇8

乡镇、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具体应遵循以下原则:

1、用途管制原则。统筹安排各类重点建设用地,明确各土地利用区块的用途,特别要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引导与控制非农建设占用农用地。

2、耕地占补平衡原则。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力度,适度开发宜耕后备资源,确保耕地占补平衡。

3、集约节约用地原则。规划圈外的建设用地要逐步向圈内置换,着力挖潜盘活存量闲置、空闲土地和已建设的粗放低效土地,强化“双控”指标体系,切实提高土地利用率。

4、可持续利用原则。重视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充分考虑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力,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5、因地制宜原则。各类建设用地须充分考虑土地的自然、环境、区位等特性,充分利用坡陡在25度以下的低丘缓坡区的非耕地,尽量避免占用耕地。

6、与上一级规划协调一致原则。根据区级规划下达的规划控制指标进行土地用途布局和规模结构调整。

7、公众参与原则。采取公开展示等方式向社会并征询意见,广泛听取各社会阶层的意愿,协调政府与公众需求,推行“阳光规划”。

二、规划修编的指导思想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全面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保护、保障、挖潜和集约利用”的总体要求,正确处理内涵挖潜与外延扩张、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的关系,通过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加快形成资源节约、永续利用、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的土地利用模式。

三、规划修编的期限

本次乡镇、街道规划修编基期年为20*年,规划期限为20*—2020年(其中近期为20*—2010年,中远期为2011—2020年)。规划修编要突出保障20*-2010年建设用地。

四、规划修编的主要内容

1、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和土地供需趋势分析;

2、明确规划目标、期限、范围和任务;

3、土地利用布局和结构调整方案;

4、进行土地用途分区,制定用途管制规则;

5、落实各项规划用地位置;

6、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模和布局方案;

7、突出解决好农村居民点的布点及规模缩并调整问题;

8、落实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9、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措施。

五、规划修编的前期工作任务

由于乡镇、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受黄岩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控制,在上级政府对区级规划指标安排尚未明确前,乡镇、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前期工作重点是:

(一)规划准备(20*年9月20日前)

1、成立组织。成立以乡镇、街道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领导小组,明确分管领导,落实精干工作班子,积极有序地开展工作。

2、制定计划。根据规划修编的程序步骤,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明确每一步骤的工作任务、工作内容、完成日期和责任人,积极推进规划修编工作有序开展。

3、筹措经费。由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量大、涉及内容多,成果资料复杂,报批要求高,各个乡镇、街道都要安排落实好规划修编专项资金,做到专款专用,保证规划工作顺利进行。

(二)收集资料和前期调查(20*年9月21日-10月15日)

1、收集乡镇、街道的自然、社会经济基础资料,包括*-20*年人口资料、经济发展资料、统计手册,工业功能区块情况、产业发展情况,20*年度党委、政府工作报告等。

2、收集土地利用的现状和规划资料,包括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资料(文本、说明、图件)、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调查与规划、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等。

3、收集各种相关规划资料,包括乡镇、街道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和20*-2010年等近期发展计划、交通规划、水利规划、旅游规划、生态镇规划、农业区划和综合开发规划,规划期间重点建设项目、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及中心村、行政村建设布点等情况。

4、收集建设项目用地规模、集约用地以及其他与土地利用有关资料。

5、完善乡镇、街道的集镇规划,按照乡镇(街道)人口、经济状况核定集镇用地面积;将工业功能区块纳入集镇用地范畴,工业用地要与上一轮规划衔接,应进入乡镇、街道工业功能区块,原则上不再单独选址;应充分利用荒地、荒坡地安排建设用地,尽量少占用耕地,集镇用地面积的扩大应与农村村庄用地面积的减少相挂钩。

6、做好村庄布点规划。根据乡镇、街道行政村规模调整的实际情况,确定中心村位置,按照“中心村用地扩大与自然村面积减少”的原则,做好中心村及其它村的定点规划。

(三)开展调查研究(20*年10月16日—10月30日)

1、评价上一轮规划。各乡镇、街道要对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认真评价,梳理上一轮规划已用空间和剩余空间的面积和位置,总结规划实施取得的成绩、经验和存在问题,为新一轮规划修编提供借鉴。以土地更新调查成果为基础,完善土地利用现状图,形成规划工作底图。

2、调查内容。包括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资料的核实,人口调查,基本农田及标准农田调查,建设项目与用地需求量调查,土地整理、建设用地复垦开发潜力调查,土地生态环境现状及建设调查等。

3、研究内容。依据调查结果,对乡镇、街道土地利用现状、潜力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评价、研究。预测规划期间常住人口总规模、各类用地需求,分析规划期间土地供需状况,为规划修编提供依据。

(四)确定规划初步目标(20*年11月1日—11月15日)

根据乡镇、街道调查研究的结果和乡镇、街道经济社会规划等相关规划,确定好规划初步目标。初步目标应突出规划期内土地利用的主要任务,一般包括保护耕地、统筹安排各类用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目标。要按近期和中远期确定规划目标及任务。

(五)编制规划草案(20*年11月16日-2007年12月15日)

1、根据乡镇、街道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将上一轮规划剩余的建设用地、待置换用地控制指标进行适度调整,制定切实可行的土地用途布局和规模结构的调整方案。

2、按照初步拟定的规划方案,依次在规划工作底图上落实基本农田、重点建设项目、土地整理开发、建设用地复垦、生态建设等规划控制指标。根据土地使用条件确定每一地块的规划用途。

3、编制规划草案,初步形成规划文本(初稿)。

六、有关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做好新一轮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是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28号)、落实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的重要举措,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客观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群众土地权益的重要保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土地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能力的必然要求。各乡镇、街道要提高认识,不断总结经验,高度重视规划修编工作。

(二)加强领导,科学规划

乡镇、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未来乡镇、街道区域内各业、各类土地利用的综合协调和统筹安排,必须在当地党委、政府(办事处)主要领导的领导下,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

规划修编应当贯彻“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工作方针,依法、民主、科学办事,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三)严格程序,规范操作

上一篇:土地管理法办法范文 下一篇:近代土地政策的演变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