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29 17:16:04

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

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篇1

中石化本轮股价大涨的原因,自然是和其率先启动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关:2月19日,中石化公告称,中国石化董事会同意将公司油品销售业务板块现有资产、负债在审计、评估的基础上进行重组,同时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参股,实现混合所有制经营。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已成中国下一轮改革“核心命题”的大背景下,中石化的“提刀革命”,显然被赋予了“国企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标志性突破”的样本意义。

事实上,“混合所有制”在我国并非是一个新生概念。早在十五大、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十七大等重要报告中,均对此有所提及。并且从实际上来看,市场上也从来不缺乏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的案例。

1992年的,其前身还只是建设部下属的一家二级研究院所,初创时员工只是7人。而此后,在逐渐壮大以后,又相继经过了公司自身的股份制改造和大股东建机院科研院所的改制,两大主体的变革,最后交汇于大股东的整体上市,最终形成了如今典型的混合股权结构,不同性质的资本融合为与市场紧密挂钩的利益共同体。目前,其年销售产值已经超过900亿元。国有资本增值最高时达到800倍。

拥有相似经历的还有中国建材和中国医药,两家在改制之初在央企序列中只能算是小字辈的企业,在经过联合重组、管理整合和集成创新等一系列市场化改革之后,最终以少量国有资本撬动大量社会资本,实现了以小博大,如今,两家企业早已不是“当年小弟”。

尽管已有先例,但像中石化这样在市场上拥有垄断性质的央企试水混合所有制改革尚属首例。如今,虽然“混合所有制”这个话题被炒得火热,从国家层面各文件报告表述口径上也显示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目前已箭在弦上,但在操作层面,目前却还只是处于“雷声大、雨点小”的态势,像中石化这样敢于“提刀革命”的企业,可谓少之又少。目前,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或者其他形式的资本,在对混合所有制改革蠢蠢欲动的同时,却又大多显得顾虑重重。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在谈及“入股国资”这个话题时,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表示,不取得控股权,不会参与国企改革。而娃哈哈董事长宗庆后更是明确表示,国企的本钱太大,民企的太小。“我没有钱,我也不敢。”

很显然,民资的主要担心在于,入股国资之后,其较小的体量,会不会迅速淹没到国企动辄几万亿的资本之中,民资也由此沦为“陪太子读书”的角色。如果混合之后取不到“话语权”,这钱不是白花了吗?

民企表示“不敢”尚可理解,让人吃惊的是,大多数国企也竟然表示“不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有某央企老总抱怨道,“在评估、定价机制都不完善的情况下,我以国有资本引入社会资本时,会不会突然有人说我把价钱故意定得太低了?国有资产流失的罪名,谁也担不起!”

坦白地说,目前,对于混合所有制这一改革路径,各方在认识上并不存在原则性的分歧。现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进程之所以呈现出“雷声大、雨点小”的态势,其实更多的是顶层设计的原因。正如中国国家主席3月9日在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所说,现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基本政策已明确,关键是细则,成败也在细则。

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篇2

关键词:国企改革;国有资产;证券化

一、引言

随着国企改革深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国资委”)在国企改革“十项试点政策”的落实过程中曾表示,力求包括央企集团层面在内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有所突破。混合制改革将是国企改革的重点方向。近年,国有资产证券化成为国企混合制改革的重要方式,多项鼓励国有资产证券化政策陆续出台。通过资本运作推动资产证券化,用好市值管理手段盘活上市公司资产,从而实现内部资源优化整合,实现国有资产价值最大化无疑是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由于整体上市、多元经营分别上市的方式涉及产权关系复杂,难度较大,布局时间较长,需进行长远规划;而利用上市平台进行股份增发是低成本且快速筹集资金并提高资产证券化率的重要方式与快捷手段。

二、吉电股份非公开发行股票案例分析

在现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法,分析提高资产证券化率对国企改革的作用。为了使案例具有代表性及研究价值,本文在进行国企改革,且近期通过上市公司平台提高资产证券化率的国有企业中甄选,认为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电股份”)非公开发行的案例符合研究目的且较为典型。

(一)案例概述

吉电股份于1993年成立,为东北地区唯一一家电力上市企业,主要从事火力发电、新能源发电、居民供热及工商业供热。吉电股份实际控制人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简称“国家电投”)是全国五大发电集团之一,世界五百强企业。吉电股份于2002年9月通过大股东换股方式,引入社会公众股股东,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后,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优势,多次通过再融资实现企业的关键性发展。2007年12月,为快速提升公司业务规模及综合竞争力,吉电股份通过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以5.94元/股向大股东定向增发6,000万股,购买松花江热电公司94%股权。此次收购使吉电股份电力业务产能扩大了41.67%,净利润增加21.19%,净资产收益率提升了4.83%,大幅提升了公司电力业务规模和整体盈利能力。随着火电行业全面进入热电联产技术革新阶段,为提升公司的资产质量及盈利水平,吉电股份再次借力资本市场。2013年12月,吉电股份非公开发行62,151.22万股新股,发行价格2.87元/股,募集资金总额约17.84亿元,用于松花江热电公司新建背压机组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该非公开发行使吉电股份资产负债率下降8个百分点,每年节约财务费用近1亿元,显著提高了吉电股份的盈利能力、融资能力和偿债能力。其后,电力行业出现快速转型,新能源业务成为行业发展的重心。为实现业务结构的转型及升级,响应国家提高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率的号召,吉电股份于2016年12月完成最新一轮的非公开发行,发行新股6.86亿股,发行价格为5.60元/股,募集资金约38.40亿元,主要投资于安徽南谯常山风电场项目等7个新能源发电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保荐承销机构为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此次非公开发行提高了吉电股份实际控制人国家电投的整体资产证券化率约4个百分点。作为央企的上市公司平台,吉电股份一直践行着通过证券化的方式提升国有资产质量和盈利水平的使命,通过多次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提高国家电投的整体资产证券化率,增强国有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推动国企改革。

(二)具体案例分析

通过深入分析吉电股份最近一次资本运作,即2016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业务结构、资产运营能力、外部监管机制及市场化进程等各方面的影响,本文认为此次非公开发行对于企业的国企改革进程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意义。1.企业杠杆率。电力行业普遍较高的资产负债率直接影响公司后续债务融资能力。吉电股份2016年非公开发行股票,使吉电股份的资产负债率从82.51%下降至72.50%,显著优化公司的资本结构,并提高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可见,通过国有上市平台增发股票,提高国有资产证券化率,能有效降低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从而增强国有经济的中长期发展韧性,深化落实国企改革的要求。2.国有资产盈利能力及保值增值。吉电股份本次发行的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投资安徽南谯常山风电场项目等七个新能源发电项目,分布六省,促使吉电股份业务结构由传统火电进一步向新能源发电转型,实现东北国有资产的产业升级,有效盘活东北地区国有资产。通过本次发行,资产质量及运营效率方面,公司新能源装机容量增加54.7万千瓦,电源结构得到显著优化,盈利能力将得到明显提升;融资结构及财务费用方面,债务资本转变为权益资本,按银行贷款利率4.5%进行测算,将减少未来每年财务费用约1.7亿元;企业市值方面,基于新能源资产比重增加,公司市盈率水平及总体市值有所提高。综上分析,提高资产证券化率能直接扩大国有企业的资产规模和提高资产质量,提升国有企业的运营效率及盈利能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契合国企改革的要求。3.国有资产定价市场化。(1)发行底价确定和调整的市场化。吉电股份于2016年5月基于当时市场股价水平首次锁定发行底价为9.57元/股。其后由于资本市场大盘波动,吉电股份于2016年3月及时基于最新股价水平进行了重新锁价,发行底价由9.57元/股调整为5.59元/股,确保了发行底价紧跟资本市场股价水平。(2)发行价格及发行数量的市场化。路演及询价是发行过程市场化的重要体现。吉电股份在发行阶段历时三个多月,多次奔赴全国多个城市,先后举行五轮、六十余场路演,拜访投资者一百五十余家,实现发行人与资本市场的充分接触沟通,最大限度消除信息不对称对,保证定价合理性。最终,本次发行向148名投资者发送认购邀请书,发行价格和发行数量由其中10名获配对象的有效报价确定,最终完成38.40亿元资金的足额募集。综上分析,提高国有资产证券化率的过程中,实现国有企业的市场化融资,并实现国有资产的市场化定价,符合国企改革关于以市场为导向,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化程度的要求。4.国有资产外部监管。国有企业在提高资产证券化率的过程中,须受到资本市场的严格事前审核和事后监管。事前审核的重点之一为募投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资产配置和投向是否合理。基于国资委及证监会该审核要求,吉电股份放弃以大型火电项目作为募投项目的备选方案,选择紧跟国家发展政策和供给侧改革方向的新能源投资项目作为募投项目,从而促进吉电股份业务结构由火电为主逐步向新能源发电转型。本次发行通过资本市场的外部监管力量,实现国有资产的合理配置和正确投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要求,吉电股份后续使用本次发行募集资金的过程中,均受到证监会、交易所及保荐机构的监督和指导,以确保资金的合理合规使用,从而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综上分析,提高国有资产证券化率,能充分利用证券市场的外部监管机制,实现国有资产的合理配置和投向,避免国有资产流失,符合国企改革对国有企业供给侧改革以及加强国有资产的外部监管的要求。

三、结论

根据国企改革“十项改革试点”,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国企改革的重点,而国有资产证券化成为国企改革和混合制改革的主要方向。通过对吉电股份非公开发行股票案例的分析,国有企业提高资产证券化率,符合以下国企改革的深层次要求:1.有效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增强国有经济的中长期发展韧性;2.直接扩大国企的资产规模和资产质量,直接提升国企的运营效率及盈利能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3.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定价机制,确定国有资产价格和融资规模,推进国企的市场化融资,实现国有资产的合理定价;4.充分利用证券市场的外部监管机制,实现国有资产的合理配置和投向,推进国有企业供给侧改革,加强国有资产配置及运营的外部监管;因此,国有资产证券化是混合制改革及国企改革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周建春.资本市场与国企改革[J].中国金融,2016,18:78-80.

[2]侯方明.国企改革与资本市场发展关系探究[J].中国市场,2015,08:134-135.

[3]季晓南.国企改革仍需借力资本市场[J].经济研究参考,2013,24:23.

[4]钟玉文,王玉海.国企改革与资本市场发展的矛盾纠葛[J].经济问题探索,2008,10:64-69.

[5]李明.国有投资企业资本运作与融资的思考[J].企业管理,2016,08:72-73.

[6]王健.国有企业所有制改革的理论、实践及未来趋势[J].企业经济,2015,(10):26-30.

[7]Policyburdens,firmperformance,andmanagementturnover[J].GuanminLIAO,XinCHEN,XinJING,JianfeiSUN.ChinaEconomicReview.2008(1)

[8]HowControllingShareholdersImpactDebtMaturityStructureinTaiwan[J].Yung‐ChuanLee,Wei‐HsienChang.JIntFinancManageAccount.2013(2)

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篇3

从党的十五大提出“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理论的突破兴起了国有经济、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的热潮。十六年来,公司制改革已基本完成,公司法代替了企业法,股份制改制已全面推开。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测算,到2012年底,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333470家,其中股份制企业数量占63.6%,资产占58.5%,主营业务收入占58%,税金占58.9%,利润占59.1%。

国有企业经过改组改制、资产出让、转换机制,转变为股份制企业或民营化;一大批私营企业通过合伙、合作,改制成长为股份制企业,有的参与了国企改革;股份制企业进一步通过股份的流转增减使股权结构更趋优化。在股份制企业中就有不少是属于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

在国企改革的探索实践中,不可避免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反映在思想观念、法制环境、政策执行和企业运作等方面。比如,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如何把握?民营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社会公共服务和金融领域的战略取向怎么落实到位?如何规范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行为?等等。这些问题有待深入认识,切实解决。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2020年在主要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一重要改革,也应当确定符合实际的目标、任务。

当然这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难以提出量化指标,但至少应有定性的要求。混合所有制当然属于股份制,因此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要与股份制一起来研究谋划。就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而言,在现有基础上,到2020年大多数企业应实现股份制,积极构筑混合所有制,形成多个投资主体;有条件的企业,特别是骨干企业规范上市并不断优化股权结构;各类企业普遍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具体说来,一是除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行业和领域的少数企业外,国有企业都应当实行股份制。其中属于混合经济的应明确绝对控股、相对控股或不控股的股权结构;按市场导向和优胜劣汰原则,有些则要退出市场,实现民营化。对国有资本的优化进退要做出具体方案。二是非公经济进入“负面清单”之外的行业、领域,垄断行业的改革要有突破,“特许经营”要有大的进展,根据行业特点,还要构建一批非公经济控股的混合型企业。一批优秀的大中型或“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创造条件上市。三是普及现代企业制度,普遍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股东大会之下的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的协调运转、相互制衡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企业的管理模式不断创新,激励约束机制具有活力,生产经营规范守信。四是建议对包括证券市场在内的各类资本市场和证券机构发育发展要有一些总体指标预测,如各类上市公司的数量、总市值、市盈率以及债券规模等。

发展的主要方式和政策支持

如何丰富和拓展实现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和途径有哪些?一是无论哪类企业,都可以内部通过优化重组、改善组织结构,外部合作合伙、联合兼并等方式,转换经营机制,实现股份制改制。开发新项目、组建新公司,用好资金、资产、专利、品牌等各类有形、无形资产,实行股份制,并尽可能形成混合型企业。二是基础好的股份制企业进一步创造条件,通过境内外多层次资本市场,企业选择A股、H股等境内外类别,选择主板、创业板、中小企业板等不同渠道实现IPO。三是无论上市还是未上市的股份制企业都可以通过股权的流转、增持减持、增资扩股、发行可转债、私募等方式优化股权结构,促进各类资本的融合。四是继续坚持和改进国有企业重组改制的成功做法,深化存续部分改制,培育优质资产推向市场,有条件的母公司可改制为控股公司或投资公司,大企业可以整合子公司争取整体上市,放大资本功能。五是“引进来”“走出去”,通过合资合作、并购、参股入股等方式,吸纳引入外资或成为境外公司股东。

在政策支持方面,目前相关部门和地方已推出或正在谋划一些有效措施值得称道。如鼓励、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特许经营领域,放宽条件、降低门槛,统一市场准入制度,实行“负面清单”;如IPO的审批制改为注册制,简化上市程序,缩短准备时间;如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注册资本由实缴改为认缴,“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便利中小微企业进入市场等;为培育发展各类产权交易市场,使股权、资产、知识产权、品牌商标及其他无形资产等便利流转,得到法律保护。改善对国有资产的监管,由管人管事管资产以管资本为主,使国有企业有更大投资自。改进投资管理,减少行政审批,交由企业自主,审核制改为备案制等。上海市就进一步深化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提出了一些创新思维。这些都将会促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有利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

可能发生的风险和问题

实行混合所有制要体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有利于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有利于激发多种所有制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促进各类企业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要端正舆论导向,加强政策指导,先试点后推广,不断总结经验和不足,防止和避免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

一是民间资本进入“特许经营”领域、放宽外资准入条件的重大决策,如果没有细则和办法,如果缺少“路径图”和“时间表”,如果不能落实到行业和企业,将可能仍停留在现状或改进不大。在具体运作中,还要防止非公资本被“挤出”,以致挫伤投资人信心,导致人才、资本的大量外流。

二是如果对国有资本的进退把握不准,尤其是把“在市场公平竞争中优胜劣汰”误读为“退出一切竞争性领域”,可能导致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削弱。在实际运作中,如果责任不明、监管不力,国有资产可能难以保值增值。

三是对一些行业外资的进入要把握好尺度。放宽准入是对的,但要注意区分不同行业制定规范的标准和门槛,掌握好整个行业的“混合”程度。即使是一般竞争性行业或服务业,也要防止“全盘外化”,避免出现影响“产业安全”的问题。

四是明确“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目的是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生产力要素的优化组合,多种资本优势的充分发挥。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融合发展,防止在进、退上争论不休,防止无端炒作,影响大局。提倡互相尊重、加深了解、包容共进。

五是实施管理者、员工持股,实施激励机制,要防止分配悬殊、两极分化,造成社会不公。实施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交公共财政比例是完全应该的,但要从实际出发,分步、分类实施,防止竭泽而渔,要给企业留有发展后劲。

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篇4

北交所是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综合性产权交易机构。2004年成立,以服务国有产权交易发家。2014年,北交所交易规模达10920.11亿元;2015年前8个月成交额达28000多亿元,已成为全国产权交易市场的中心市场和领先机构。一方面,国企混改对北交所而言是巨大商机;另一方面,作为国资主导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北交所自身可借机深化混改。作为双重混改者,北交所是一个具有特别观察价值的混改样本。

产权市场可倚重

早先,企业国有产权的转让缺乏规则,实践中比较混乱,暗箱操作导致国资流失的现象不少。国务院国资委2003年《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应当在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机构中公开进行,就此开启了中国产权市场高速发展的十年。北交所正是以服务国有产权交易发家的。

产权交易机构的各个部门在项目操作上形成了制衡,切碎了权力,做到了项目转让行为不由个人完全左右。吴汝川介绍,在北交所,一个项目从前场部门的受理到中场部门的审核再到后场部门的监督,每一个业务流程下,知情人可能有十几个人,最少也要有六七个人,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想搞定某一个知情人,就想把这个产权交易完成,是不可能做到的。

在这样的操作下,国有资产的处置,这样一个被很多人认为“技术上很复杂、政治上很敏感,质疑起来很容易,辩护起来很困难”的问题,通过产权市场利用强大的信息披露能力来发现价格、发现投资人得到了解决。而产权市场充分引入竞争机制,有效地杜绝了权力与私利的联系,保护了国家出资人的利益,实现了“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下的阳光交易。吴汝川表示,事实证明,经过十余年的实践发展,中国产权市场以自身的制度和服务模式创新,促进了国有产权的规范、有序流转,打造了经得起考验的国有企业产股权流转平台。

“稳妥推动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其中将涉及到大量国有产股权、资产的流转,产权市场要继续‘站好岗’,为国有资产监管守住这道‘关口’,助力打造‘阳光国企’。”吴汝川说,“产权市场过去是、未来还应该是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倚重的市场化平台。”

组合民间资本参与国企改造

在国企改革的历程中,产权市场一直是民间资本参与国企改制重组的重要渠道。2013年,北交所平台上,民营企业、自然人、外资企业等非国有资本受让企业国有产权宗数占比达76.23%,受让金额占比达59.53%;2014年,北交所企业国有产权项目共成交931.55亿元,同比增长47.52%,在426项挂牌项目中,民营企业、自然人、外资企业等非国有资本受让334项,占比78.4%。表明北交所已成为民间资本介入国企改制重组、成为服务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平台。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混合所有制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2015年,国务院国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为混改指明了方向。发展混合所有制是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举措。有人认为,大规模推行混合所有制将是一场迄今为止最深刻的变革,是国企改革深水区的一场攻坚战。受混改利好影响,北交所2014年上半年成交企业国有产权项目274宗,成交额209.03亿元,其中成交挂牌项目178.92亿元,同比增长17.24%。如今的混改,对北交所而言是巨大商机,其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

“这几年我们一直在试图把交易所融资功能进行提升,混合所有制改革为我们提供了这个机会。”吴汝川表示,北交所要借混合所有制带来的机遇完善平台的三大功能。第一,信息披露功能。沪深交易所都有信息披露功能,挂牌的企业都要把它的信息披露出来。作为产权交易所,也需要有披露功能。第二个功能是价格发现/价格形成。如何形成价格有两方面,一是投资人进入,参与项目,发现价格;另一方面有意识组织潜在竞买人,除了公开以外,可能会重点推介一些项目。第三个功能是综合服务,比如评估服务、律师和投行资金服务、金融服务等,都要有所体现。

从以往案例来看,国企跟民企直接混合,往往会有一些矛盾、问题,不乏混而不合乃至一拍两散的案例。“关于混改,我们做过一些调研,很多民企有顾虑:国企放弃控股权,他愿意参与;如果不放弃控股权,民企会觉得是我拿钱给你玩,有顾虑、很不舒服。从西方国家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经验来看,企业股份中除了国有资本、私人资本,还有大量养老基金、社保基金、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股份,这给我们很大启发。”吴汝川表示,“所以,北交所提出‘组合民间资本,参与国企改造,推动混合所有制的形成和发展’。如何组合民间资本呢?就是成立基金,通过基金这种专业的投资机构去参与国企混改,对于民营企业来说也是如此。”2014年北交所推动成立了两家并购基金,北京产融投资并购基金和北京北交投资基金,主要做北交所平台上的并购和增资扩股项目。北交所的主要功能是每月推介一些重点项目给他们,后者自己判断是否参与。

同时,北交所通过跟投资机构、中国民营500强企业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或建立紧密联系,可引导上万亿元资金参与国企改制重组。

自身混改大机遇

政策层面推混合所有制,是北交所的商机,也是其自身深化混改的大机遇。

首先,北交所本身就是混合所有制企业,可进一步深化混改。原始股东为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中关村高科技产业促进中心、中关村百校信息园有限公司、亿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首创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中投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北京技术交易促进中心、黑龙江辰能哈工大高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和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9家单位;2007年,光大集团旗下光大投资管理公司以持股10.53%成为并列第二大股东。目前,北京国资公司持股北交所48.7%的股份,是第一大股东,金融街持股 11.06%,无员工持股,一些小股东有董事席位。即,发展混合所有制之际,北交所在优化股权结构包括引入员工持股方面,存在空间――员工持股是此轮改革的重要制度安排,同时需进一步优化公司治理。

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篇5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 技术创新 股权

一、引言

企业追求的目标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而这种状态有赖于技术创新,研究混合所有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旨在为企业改革提供可行路径。熊彼特于1912年首次提到“创新”,即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对于混合所有制企业,股权结构角度,学者大多认为股权结构对技术创新有重要影响。[1]尤利平(2014)认为股权结构决定着企业控制权的分布,也决定着企业治理机制的有效性,更决定着资本所有者与企业经营者之间的关系与性质,股权过于分散,还是过于集中,都不利于企业的有效经营。[2]沈青青,左燕(2015)在《基于博弈论的混合所有制公司的股权结构研究》一文中以我国混合所有制公司的股权结构为研究对象,发现异质性股权是从内部根源处,充分遏制各股东,形成均衡的态势,是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有效的方法。

本文以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以2006股权分置改革为分界进行改革前后的对比研究,旨在研究股权结构、股权性质的变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二、主要内容

(一)企业概况

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成立于1971年的云南白药厂。1993年,云南白药厂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成立云南白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于1993年 11月首次向社会公众发行股票,1996年10月,公司更名为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过30余年的发展,公司已从一个资产不足300万元的生产企业成长为一个总资产接近200亿的企业,经营涉及医药各个方面。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制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目前对于混合所有制并没有明确的界定。我国现阶段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大部分是国企改革的产物,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股份制经济。国企改革多年,股权及结构问题依旧没有解决,单一的国有股权,全部的国家控股,暴露其单一的弊端,使其难以形成多元化的股权结构,难以为企业注入活力。民营资本控股的企业具有分散化程度低、投资者的非理这样的劣势。

发展混合所有制能够促进国有资本控股的企业转换机制,推动国有企业完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调整国有资本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的股权,使其更具有灵活性。强调市场的作用,发挥不同所有制资本的优势,以提高企业竞争力和优化国民经济的结构。民营资本较多地注入国有资本控股的企业,增强资本的灵活性,更为适应市场的竞争性,民营资本控股的企业具有一定的创新优势,但其整体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引入国有资本成为提升我国企业整体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

(三)企业分析

一般来讲,对于股权结构进行分析探讨,主要集中在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分散度两个方面。学者一般认为,一定程度的股权集中、适当的股权分散,可以给企业带来长足的发展动力。因此混合所有制所带来的一定规模的股权改革,优化了股全分散度以及股权集中度,增加了企业发展的活力。

云南白药自2006年进行股权分置改革,以2006年为截点,分析两个阶段发生的变化。

第一,股权结构。从股权结构来看,云南白药控股有限公司,云南红塔集团有限公司对云南白药进行了国有控股,拥有绝对的控股地位。大比例的股东持股,有利于企业的决策,经营权和所有权的统一避免了经营者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防止各个股东之间的因利益纠纷而造成决策不定;大股东财力雄厚,资本充足,能够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充分的支持;股权高度分散时,广大股东很难形成有力的监管和统一的目标。云南白药两大国有股东的大部分控股,正好充当了上述的角色,发挥了上述的作用。当然,云南白药控股有限公司为其提供了强有力的决策以及资金支持,推动云南白药在人才的引进,研发的投资。一定的股权集中度对技术创新有促进作用,大股东的持比可以使经营者更为关注创新发展,无法忽视企业的渐进创新和突变创新,同时一股独大也会带来“内部人”控制所导致的效率丧失,混合所有制改革后的企业,适当的股权集中度、分散度,既避免了一支独大,又可以科学决策,提高效率,加强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

第二,股权性质。自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后,云南白药股权性质发生较大的变化。国有资本比例持续下降,但仍占有绝对的控制地位。社会资本比例不断扩大,股权更趋于多样化,社会融资规模不断扩大,融资能力持续提高,改革后保持较为稳定的比例,云南白药不断吸收社会资本,提高企业的总体灵活性。国有资本意味着背后有国家的支持、持续的资金流入。在我国,国家的支持对于企业,甚至一个行业而言,都是尤为重要的力量,国家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人才方面强有力的支持;在争取相关政策、税收等方面的优惠,国有资本具有社会资本不能比拟的优势。这是混合所有制改革下,国有资本带给云南白药的优势。国有资本,可以为云南白药提供大量的资金、优秀的科研人才。

相较国有资本而言,社会资本具有灵活性,可以为国有资本提供补充。国家一直引导社会资本参股国有企业,发挥社会资本的优势,多元化的决策。社会资本主要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社会资金,较为灵活、现代的企业管理制度和模式。混合所有制企业正可以集长于一身,优化云南白药的企业创新能力。

从二者影响来看,以研发人员数量作为衡量技术创新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2006年之前,除2004年进行引进人才改革外,研发人员占比较高,而销售型、管理型人才占比较小,因此会迎来2004年的峰值。剔除特殊因素进行比较,自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之后,研究人员数量持续上升,研发人员占比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混合所有制改革持续的影响使云南白药研发人员数量增长。随着企业的规模扩大,工作人员的数量不断增加,但研发人员占比一直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可见研发人才是创新的基础,研发人才的工作能力直接影响着创新。混合所有制改革带来的研发人才数量的增加,会进一步带动企业的科技创新,研发新的产品,提高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自云南白药2006年进行股权分置改革后,其股权结构以及股权性质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通过对企业进行改革前后对比发现,混合所有制改革使股权结构近一步优化推动了技术创新。

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我们给出如下的建议:努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优化国企,鼓励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国企,增强企业的资金实力,扩大企业,优化企业的股权性质及股权结构;优化民营资本控股企业的结构,引入国有资本,获得政策的支持保护,发展私营企业的创新活力、有力促进私营企业的新一轮发展高潮。

(作者单位为吉林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 尤利平.混合所有制经济下的国有企业竞争力发展研究[J].现代经济讨论,2014(04).

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篇6

杨凯生 “对于监管部门来说,国企资金之间发生资产交割相当于‘肉在锅里’,也就无所谓了。但只要和民营企业资金打交道,他们就开始琢磨了,为什么这么感兴趣?资金来往为什么那么密切?老这么想的话,入股就不好开展下去。”

曹德旺 “你抓一头鲸扔到锅里,叫我撒一把盐巴下去,我没有那么多钱买盐巴啊。它的本钱太大,我的太小。比如说它增资,动辄增资1000亿,我能占多少股份呢?我没有钱,我也不敢。”

王健林 “如果要混合,一定是私营企业控股,或者至少我要相对控股。”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肖翊I摄】

“混合所有制”作为一种股权安排,在中国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混合所有制的实践探索,在国企包括央企中,也已经进行了20多年。

但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给混合所有制赋予了全新的内涵,把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三中全会明确把混合所有制确定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强调,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新形势下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

中央的改革意图引起全社会的热烈响应。新一轮混改的大幕正式拉开。

新一轮混改改什么?

国资委表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头戏”。先行实践混改的企业家认为,混改能够真正形成“国民共进”的融合体系,给企业带来活力与竞争力。市场观察人士称,“混改”是从国家层面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混改”的车轮隆隆向前。

今年7月,国资委在中国建材集团、国药集团两家央企启动了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试点。

地方国企混改方案也开始密集出炉。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截至今年8月,已有16省份公布了国资改革方案,其中都重点提到了“混改”内容。

当然,在如火如荼的新一轮混改实践中,还有一些疑虑的声音:“混改”会不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民营企业的话语权如何保障?执行者会不会因为政策变动而被“秋后算账”?

这也提示我们,新一轮“混改”不仅要做好顶层设计,亦须在执行的各个方面完善、细化制度安排,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中完成更深层次的改革目标,更好地通过混改完善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为什么要进行新一轮混改?

过去的混改――官员:数量不少、质量不高;

国企高管:只解决了“拿钱”的问题,是“半市场化”;

专家:做得不太成功,甚至有很多失败。

混合所有制并不是个新概念,在央企和地方国企中早已有不少探索。但在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石军看来,之前的混合所有制状况可以用八个字来评价:“数量不少、质量不高”。

今年两会期间,石军披露了一组数据:中国已经有90%的国有企业进行了公司股份制改造;中央企业70%的净资产已经属于上市公司;中央企业以及子公司引入非公资本的企业户数已经占到总户数的52%以上;到2013年10月份,全国混合所有制上市公司已经占全部境内上市公司的80%以上,资产达到90%以上。

石军说:“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数量已经很多了。但是这其中不少企业没有形成规范的混合所有制,也没有充分发挥混合所有制企业潜在的、应该发挥的那些优势和作用。”

混合所有制企业应有的优势在于,在股权多元化的基础上,真正实现利益的博弈和权力的制衡;吸纳国有企业资金雄厚、技术先进,民营企业机制灵活、市场反应敏锐的优势,从而获得效率与效益的提升。

“混合所有制已发展多年,为什么现在又重新强调,是因为过去做得不太成功,甚至有很多失败。”长期关注国有企业改革的北京师范大学公司治理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高明华,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时表示,我们过去把混合所有制单纯地理解成是股权结构的调整,而没有和公司治理健全结合起来。公司治理结构真正完善,是此轮“混改”中比股权结构调整更为重要的目标。

上市,是国企实现混合所有制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是,不少上市国企仍没有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完善的公司治理。

今年7月,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建材集团”)被国资委列入了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试点。

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时表示,“国企上市,但是大部分是国有股一股独大;搞薪酬制度改革,但是把国有企业的管理架构同市场化的方式糅合在一起,有些国企老总不在上市公司领薪酬,而是要通过上级单位的考核来确认薪酬;管理层由董事会任命,但要经过上级单位的考核,甚至由上级单位提名、董事会走程序……一半是行政化,一半是市场化。”过去一段时间的“混改”,国有企业进入市场搞股份制,搞上市公司,“只解决了‘拿钱’的问题,没有把市场机制真正引入到企业里来,只能认为是‘半市场化’”。宋志平说。

宋志平坦言,国有企业传统模式很舒服,而改革必然有阵痛。但是不改革,国企就会很艰难――这一轮“混改”有一个“不得不改”的原因。

宋志平认为,过去10年央企发展令人满意,主要得益于三个条件:一是中国经济快速成长;二是中国概念,全球热钱都买中国股票,这些钱支持了国企过去一轮改革和发展;三是过去十几年里,中国民企还没有彻底成长起来,国企有一定的规模效益。

“现在,这三个条件都变化了:经济进入新常态,再走过去扩张型道路不行了;热钱不再往中国涌,过去那种融资环境也没有了;民营企业也不再是站在门口提着包的个体户了,他们代表了市场的力量。”宋志平说,“如果国企不抓住这一轮改革的机会,后边的日子就没有过去十年那么好过了。国有企业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基础,如果国企做得不好,失败了,不但没有成为执政基础,还会给国家带来了很大麻烦。这就是我们要改革的原因。”

“分类实施”是混改的重要方向

国资委官员:绝对不能搞“一刀切”,要实行“一企一策”;

国企高管:应着力在竞争性领域推行;

专家:反对在稀缺资源类国企推动“混改”。

对于“混改”这样一个宏大的命题,“分类实施”成为推动实质性操作的一个重要方向。

去年底,国资委提出,推进国企股权多元化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主要采取四种形式:其一,涉及国家安全的少数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可以采用国有独资形式;其二,涉及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国有企业,可保持国有绝对控股;其三,涉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行业的重要国有企业,可保持国有相对控股;其四,国有资本不需要控制并可以由社会资本控股的国有企业,可采取国有参股形式或者全部退出。

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曾表示,在“混改”具体实践中,要分类进行研究,分类提出改革措施,绝对不能搞“一刀切”,要实行“一企一策”。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国有企业三大分类:公益性、自然垄断性和竞争性。在“混改”具体操作中,是否需要进一步细分,以及具体公司划入哪个领域,目前尚无定论。有消息称,国资委正在制定《深化国企改革指导意见》、《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方案》两份重要文件,具体分类有望在文件公布后确定。

目前,各界人士对于国有企业分类有诸多研究和建议。绿地集团董事长张玉良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时提出,在国有资产各领域全面推行混合所有制,既无必要,也不可行。当前,应该在对国企进行合理分类的基础上,着力在竞争性领域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应该充分发挥产权交易平台的作用,使竞争性领域的国有资产真正做到“进退有序,合理流动”。一方面,使竞争性领域的国企逐步形成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多元混合、交叉持股的格局;另一方面,也使国有资产本身的布局和结构更加优化。

作为长期研究国企分类改革的学者,高明华认为,当前尤其需要反对的是在稀缺资源类国企推动“混改”,“过度开发、生态破坏的情况现在已经很严重了,如果说再搞混合所有制,以盈利为目标,毫无疑问就是鼓励过度开发、盲目开发,这对稀缺资源会造成致命的损害。”

容易改的先改

“不能让姚明和小孩打篮球”,

大型国企通过子公司和民企合作才是“门当户对”。

作为国资委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试点单位,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该集团的“混改”试点主要是在二级公司展开,不是母公司。

事实上,国企母公司直接与民资合作,推进混合所有制,这样的案例仍属凤毛麟角,更多的是在“子公司”、“孙公司”层面的合作。在国资委监管的113家中央企业中,母公司层面的混合所有制更是仍未破题。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会长庄聪生在一次公开讲话中谈到,我国中小型国有企业早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均已基本完成改制,需要推动“混改”的主要集中在大企业,但现实情况是,国有企业特别是央企母公司多数规模庞大,让他们与民营混合好比“让姚明和一个十多岁的小孩打篮球”。因此他建议,大型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要通过拆分业务,分层次、类型,通过子公司或者是分公司与民营企业合作,才能门当户对,实现真正的融合 。

针对央企母公司“混改”进展缓慢,经济学家厉以宁今年3月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混改”是一个经验摸索的过程,可以考虑先易后难,可以从两个试点区推进,一个是新兴产业部门,另一个是产能过剩行业。

黄淑和也表示,对于“混改”,国资委“总的原则就是,有一些明确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先往前推。容易干的先干。”

“先易后难”是推进“混改”一个现实的考虑。事实上,无论是在子公司、分公司推进“混改”,还是拆分出某项业务来“混改”,都已在央企中有良好的实践案例。今年备受关注的中石化“混改”就属于前者。

今年2月19日,中石化(600028.SH)公告,披露全资子公司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下称“中石化销售公司”)增资引进社会及民营资本的具体方案。最终,中石化销售公司以29.99%的股权引入了1070.94亿元投资。

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原副局长贾小梁在对《中国经济周刊》谈及此事时说:“傅成玉在中海油的改革采取了分拆上市的方式,最终实现了整体上市。到了中石化以后,他发现中石化有很多资产可以相对独立,有的还可以拿到市场上参与竞争,走专业化的道路。我们很多大企业这些年由于走市场的道路,下面很多板块在行业当中都属于一流,拿出来‘混改’,可以说是市场非常认同。同时,从专业化,从效率的角度,都能释放更多新的利润增长点。”

除了中石化,今年以来这样的案例还有不少。例如,6月6日,中粮集团旗下中粮肉食投资有限公司与KKR、霸菱亚洲、厚朴基金和博裕资本联合组成的财团宣布结成战略合作伙伴。

6月9日,中国电信旗下炫彩互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引入顺网科技和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作为战略投资者。中国电信董事长王晓初透露,在采用混合所有制的公司中,将不会根据股权来分配经营权,而是将经营权交给更具专业能力和业务运营能力的合作方。

与中石化不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下称“中石油集团”)“混改”的首次亮相,采取的则是拿出单个项目的形式。

2012年5月30日,中石油集团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城市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基金和宝钢集团有限公司等签署西气东输三线工程项目投资人合作框架协议,开创了全民资本投资于大型央企国家重点项目的新模式。根据协议,在新公司注册资本金625亿元中,中石油投入325亿元,占比52%;其他3家分别投入100亿元,各占比16%。其中,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产业基金作为民营资本的代表参与其中。

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当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通过基金来聚集分散的民间资本,通过团队专业管理去实现稳健收益,这将是民间投资未来的一个重要方向。

混改的甜头

国企:得到了资金、市场、效益和完善的机制;

民企:到“”去分杯羹。

用中石化新闻发言人吕大鹏的话来说,中石化今年干了两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情是混合所有制的探索,第二件是页岩气的突破。

吕大鹏说:“混合所有制会在体制机制上带来很大变化。原来国企里面有一些传统的、不大好突破的东西,在这个新的体制下形成倒逼机制,它就要逼迫我们这块改进自己的机制。”

“混改”后的中石化销售公司将设立11人董事会,占70%股份的中石化只派出董事4人。中石化称,对它的管理是管资本而不是管资产,不会像原来那么具体。新公司还首度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在全球招募9位职业经理人。“这对我们原来的体制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吕大鹏说。

此外,中石化销售公司将在管理层和骨干员工中实施股权激励,考核体系也趋向市场化,以净资产收益率和净利润增长率作为管理层考核的主要指标。

中石化销售公司的“混改”刚刚起步,但有些公司却早已尝到了“混改”的甜头。中国建材集团就是其中之一。

2002年的中国建材集团,正处于经营极度困难的时期。公司总共只有20多亿元的销售收入,却有30亿元的银行逾期负债。宋志平被任命为中国建材集团总经理的当天,就收到了法院发来的传票。

宋志平对《中国经济周刊》说:“中国建材本身底子薄,又不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行业,我们要想获得动力,只有遵循市场,我们的改革是倒逼出来的。”

自2002年以来,中国建材集团在推进“混改”的过程中吸纳了近千家民营企业。截至2013年底,该集团各级企业中混合所有制企业数量占比超过85%。这家“草根央企”通过市场化改革,2014年位列全球500强排名第267位,稳居全球建材行业第二名。

“用混合所有制的方式主要是得到了资金和机制。同时,用行业整合的方法,得到了市场和效益。”宋志平把中国建材集团的发展归于“混改”之功。

在上海,绿地集团的“混改”被视为典范。2013年,绿地集团推动增资扩股、引进战略投资者工作,招募20.87亿股,引入资金117.3亿元,成功引进平安、鼎晖等5家战略投资者。

绿地集团董事长张玉良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时表示,5 家新股东的引入,一方面为企业发展带来了大量的“真金白银”,进一步夯实了绿地的资本实力;另一方面也使绿地的股权结构更加多元化、法人治理结构更加科学化、运行机制更加市场化。绿地集团的股东来源较广,涉及房地产、基础设施、金融服务、股权投资等不同行业,且在各自行业均具有较大影响力。强大的股东阵营为企业持续发展带来了更加丰富的外部资源,同时也为企业经营决策带来了更加广阔的战略视野。

同样对混合所有制的优势深有体会的还有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下称“中航油集团”)董事长孙立。

2008年,中航油集团与民营企业泽胜集团合资成立新公司泽胜船务,前者出资1.67亿元,泽胜集团以30条船、8.5万吨运力入股,双方各占50%股份,拉开中航油集团对混合所有制的首次探索。

合资5年多,泽胜船务已成为长江石化运输领域的排头兵,5年累计运输航油等化工品833万吨,利润总额累计4.38亿元,营业收入累计15.19亿元,年均增长19.98%,资产回报率达到111%,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孙立将5年来的成功合作归功于国企与民企混合所有制下的“优势互补、事半功倍”:“双方互为参股后,国企规范的管理,特别是在安全和质量上的严格要求极大地影响了民企;另一方面,民营企业机制灵活、决策效率高、市场执行力强,双方优势互补使企业实现了快速发展。”

建立在混合所有制基础上的国企与民企合作,不仅能够吸纳不同所有制的优势,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更重要的目的在于,国企引入战略投资者,形成好的组织框架,完善治理结构,建立起适应市场竞争的企业运行机制。

在一些企业家看来,两者之间的合作甚至能防止腐败。一位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的民营企业家表示:“民营企业要投资合作,账肯定会算得很清楚,因为有利益在其中,就会去监督。两者之间的合作,很自然地就会形成民企与央企之间的相互监督机制。”

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参与“混改”,一个显而易见的益处是,民企可以通过“混改”进入此前未能进入的领域,从而分得一杯羹。就如国资委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建国所言,能参股一个加油站,不管股份占比多少,那就是拿到了一个印钞机,这样的机会可谓是千载难逢。

中石化销售公司增资扩股的结果就显示,属意“混改”的民企大有人在。据傅成玉介绍,第一轮有大概7000亿的资金参与非约束性报价,但中石化销售公司不可能对外一次性引进这么多资金,因此设定门槛,裁掉了一批人。

傅成玉在长江商学院的老同学、汇源集团董事长朱新礼是幸运入选的投资者之一。中石化公告显示,朱新礼通过中国德源资本(香港)有限公司,认购价款30亿元,持有中石化销售公司股权比例为0.84%。“当时报了50亿元,后来中石化批了30亿元,后来知道25家基本都是报的多批的少,我们还是很想多分一点的。”朱新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朱新礼也示,之所以投资中石化,一方面看好加油站非油收入的增长空间,另一方面希望通过中石化加油站网点拓宽汇源的销售网络,此外也出于对傅成玉为人做事的信任。朱新礼说:“(投资中石化)没有犹豫,一点都没有。我们这些钱投进来,如果对这些股东不负责任的话,中石化的压力远远大于我们。”

关于混改的担忧

官员:配套改革非常迟缓;

国企高管:和民营资本打交道,风险大;

民营企业:没有话语权,我就是“羊入虎口”。

中石化销售公司增资扩股“应者云集”,认为这是“吃肉喝汤”的难得时机,但也有民营企业家认为,进入国企说不定就“羊入虎口”了。

关注“混改”的人也许还记得,今年两会期间,福耀玻璃集团董事长曹德旺就曾公开表示,不敢参与诸如中石油、中石化这样的央企“混改”。

曹德旺当时打了个形象的比喻:“你抓一头鲸扔到锅里,叫我撒一把盐巴下去,我没有那么多钱买盐巴啊。它的本钱太大,我的太小。比如说它增资,动辄增资1000亿,我能占多少股份呢?我没有钱,我也不敢。”

还有一些民营大佬也公开表达了与曹德旺类似的想法。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对媒体表示,近来见了好几个央企一把手,都是谈“混合”的。“如果要混合,一定是私营企业控股,或者至少我要相对控股。”否则,“国企控股,不等于我拿钱帮国企吗?”复兴集团董事长郭广昌今年两会期间也提出,在竞争性领域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建议国家明确民营资本在经营中占据主导地位。

毋庸讳言,民营资本对于“混改”仍存担忧。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会长庄聪生认为,“要真正让民间资本有兴趣、无顾虑、放心地参与,就要得到相应的话语权,至少要能派个董事,这是多数民企对于入股国企的基本态度。没有话语权、被动参与,会让很多民营企业有后顾之忧。”

对于民营企业对话语权的需求,作为央企老总的宋志平表示理解,“民营企业的担心不无道理。所以,这次改革并不只是要他们的钱,同时是要他们参与,借他们的机制。希望由他们更多地来掌控经营。中国建材有好很多企业,是民营企业家来做CEO,而不是原来国有企业的领导。不仅用了民营企业的钱,也用了民营企业的机制,还用了民营企业的企业家。既然愿意混合,就一定要不分你我。”

民营企业家担忧“羊入虎口”、为国企“做了嫁衣”,国有老总也并非全无顾虑。

今年两会期间的政协小组讨论中,国家电网董事长刘振亚、中国工商银行前行长杨凯生等曾对此有过一番讨论。

刘振亚说,一提混合所有制改革心里就害怕,“你拿鲁能来说,它当时是按照发改委、财政部文件要求搞职工持股改革的,后来又引进民营投资,这应该是个精明之举,后来出了问题,那不傻了么?”(编者注:鲁能集团原为国家电网的下属企业,2002年后变身为职工持股控股的企业;后经过几轮股权转让,于2006年5月完成了私有化。但因为违规持股改制等问题,2007年国资委下文,撤回此前的股权转让交易。)

中国工商银行前行长杨凯生说:“对于监管部门来说,国有企业资金之间发生资产交割相当于‘肉在锅里’,也就无所谓了。但只要和民营企业资金打交道,他们就开始琢磨了,为什么这么感兴趣?资金来往为什么那么密切?老这么想的话,入股就不好开展下去。”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也是此轮“混改”中国资委特别强调的内容。黄淑和曾公开表示:“国有资产流失,我们有过惨痛的教训,改革要搞,但是要防止国有资本流失。现在我考虑两个环节,一个是股权多元化改革的时候要防止流失,一个是实行员工持股的时候也要防止流失。所以这次要特别强调公开透明,规范运作,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黄淑和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还谈到,此轮“混改”还有一个突出的难点是,“配套改革还是非常迟缓”。比如说“三项制度(即劳动、人事、分配)改革”,国有企业好多都面临改不下去(的情况)。员工能进不能出,同样产品、同等条件,民营企业千把人就能干,国企要好几千人才能干,这些富余的人,为了社会稳定,国企往往又很难把他们裁掉。

对此,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也深有感触。他曾在公开场合举了个例子:中石化在岗员工及需要承担部分经费支出的人员共200万人,中石油是400万人。而埃克森美孚、BP在岗员工加起来才26万人。“这种情况怎么去搞混合所有制企业?如果把国家赋予它(中石油、中石化这样的国企)的一些政策统统拿掉,谁能把这种企业搞好?现在问题是要解决用人机制,用人机制不解决,产权混合就能解决吗?这个问题需要相应一系列的配套改革。”季晓南说。

除了上述难点,市场人士从正在进行的“混改”中还看到了一个担忧:吸收进来参与“混改”的投资者,往往财务投资者过多,战略投资者很少,而财务投资者追求回报,往往在推动公司上市后寻求获益退出。

中石化销售公司增资扩股,投资者名单中出现了嘉实基金、中国人保等财务投资巨头。有业内人士表示,类似中石化这样的国企并不缺钱,引资关键是改变机制,把国有经济搞活,同时可抑制国企腐败,并实现公司真正市场化。但资本层面的引资合作,能实现这个目标吗?

“混改”的政策演进

1997年9月

党的十五大

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一次提出混合所有制经济概念。

1999年9月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

进一步提出国有大中型企业尤其是优势企业,宜于实行股份制的,要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和企业互相参股等形式,改为股份制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重要的企业由国家控股。

2002年11月

党的十六大

明确提出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外,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2003年10月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

提出要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2007年10月

党的十七大

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2013年11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篇7

关键词:混合所有制;治理绩效;国有企业改革

中图分类号:F123.7

一、混合所有制概念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过去我们所说的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是指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混合所有制经济从本质上说就是股份制经济,我国的股份制特点是不同性质的资本融合的股份制经济,也就是混合所有制经济。现在强调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实质上是指混合所有制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之一。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财产权分属于不同性质所有者的经济形式。 从宏观层次来讲,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制结构的非单一性,即在所有制结构中,既有国有、集体等公有制经济,也有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还包括拥有国有和集体成分的合资、合作经济,如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和共同发展的社会所有制结构就是一种广义的混合所有制; 而作为微观层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不同所有制性质的投资主体共同出资组建的企业。本文讨论的是微观层次的混合所有制。

微观层面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核心内容就是指企业的股权结构,通常也称为“所有权结构”,包括公司股权类型及比例配置。股权结构是决定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因为股权结构决定着公司控制权的分布,决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关系的性质,公司治理绩效的高低最终体现在公司经营绩效上。股权结构包括股权集中度与股权构成。股权集中度,即前五大股东持股份额在公司总股份中所占比重;股权构成,即各个不同性质的股东分别持有股份的多少,在我国,就是指国家股东、法人股东和自然人股东的持股比例。

二、混合所有制的历史渊源、现状及未来走向

混合所有制在中国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发展历程,其发展历程是我们党对有关所有制论断和基本经济制度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在传统经济体制下,我国公有制实现形式单一,企业效益低下,严重阻碍了公有制经济发展。我们一直在摸索,适合社会主义中国的股权结构是什么?怎样的股权结构能够提升企业的经营绩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也是认识规律的重要途径,我国的混合所有制起源于1978年之后的改革开放,持续30年的改革开放让混合所有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回顾混合所有制的发展过程(见表1),我们希望找寻其中规律和探寻未来趋势。

通过对混合所有制发展过程的分析,我们可以初步得出一些结论。

第一,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是中国政府的一项战略决策。混合所有制出现于改革开放后,因应实践发展十五届四中全会就提出了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过去十年,因为国民经济处在快速增长期,很多国有企业日子好过,就没有了改革的强烈愿望,社会上产生了大量“国进民退”的争论。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重新确认了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方向,未来混合所有制企业会越来越多。

第二,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优势通过混合所有制得到有机结合。同时,更容易得到认同。国企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历史悠久,政府资源雄厚,信誉良好,金融政策优惠,拥有土地储备、人才、国际渠道等优质资源方面;民企的优势主要表现在机制灵活、创业创新精神、市场敏锐、执行力强,但也存在管理基础薄弱,治理结构不完善,无法吸引高端人才,很难得到法律保护等弊端。采用混合所有制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产生协同效应。同时,今后国企尤其是央企改革更多会采用整体上市等方式实现混合所有制,像21世纪初期重组改制导致大量国有企业破产、职工下岗等剧烈变革情况会减少,更容易得到原有职工和社会的认同。

第三,混合所有制发展历程体现了自控制权至所有权、自小至大、自下至上的趋势。之前混合所有制或者股份制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激发国企职工积极性和帮助国企脱困,并没有深刻认识到产权制度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随着放权让利、承包制、租赁制等制度的实践,国企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也推动国企改革从控制权逐渐深化到了所有权改革,1997年之后国企脱困倒逼所有权改革从小型企业扩大到中型企业。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国务院国资委提到混合所有制经济要作为国企改革的重头戏来抓,大部分国有企业会通过股权多元化改革,逐步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未来国有企业改革必然要求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推进混合所有制。

第四,治理的规范化。在混合所有制的控制权体系下,内部人占有很大优势,尤其是国有企业,因为国有产权人缺位产生内部人控制现象,他们可以依据现有职位等有利条件通过谈判来保证自己的控制权利益,甚至争取更多的所有权。但今后,市场会在各种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市场机制决定了管理层必须为企业发展创造价值,否则,就要优胜劣汰。只有按照法规要求以及惯常的商业规则和商业模式来构建自己的公司治理,才能促进管理层正常更迭制度的形成和市场化考核与薪酬制度的形成,而只有完成了公司治理的规范化,才能真正建立可持续的公司治理。

三、混合所有制与治理绩效的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会反作用于生产力,所有制作为企业生产关系的基础,企业经营绩效是企业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这两者具有密切关系。而股权结构、高管职位、利益相关者约定作为所有制的核心内容,对公司经营绩效尤其是治理绩效更是有着直接影响。

分析混合所有制对治理绩效的影响要素,按照内部(Interior)、外部(Outside)和决定性要素(Determinant)、非决定性要素(Non Determinant)两个维度,划分为四个象限。将决定性要素(Determinant)、内部(Interior)、非决定性要素(Non Determinant)、外部 (Outside)四个单词顺序连接起来,就是DINO模型,因此DINO就是我们确定的混合所有制对公司治理影响要素的基本研究框架(见图1)。

(一)股权集中度对治理绩效的影响

股份制目的是建立产权“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企业制度。作为特殊股份制的混合所有制有利于资金资源集聚,取得管理、财务、运营等协同效应。但如果股权集中度过高,大股东可以通过股东大会决议、选派董事等方式行使自己的意志,可能会侵害其他小股东利益,不利于公司健康持续发展。国有资本一股独大,会导致政企不分,政府这只有形的手经常按照行政命令等非市场化手段应对市场的变化,因为政府在信息、沟通、需求把握、激励机制方面的先天不足,导致其行政式管理方式很难适应市场的变化,中国几十年的计划经济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民营资本一股独大,通常也会导致大股东家族和企业不分,就容易造成内部人员和家族成员待遇不平等、家族事务与企业事务相互牵扯,导致无法吸引和保留有效人才,创新精神减退。股权集中度适度降低,促使其他股东及经营者的目标一致,这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另外,在中国也要防止另外一种倾向,就是股权过度分散,过度分散股权一方面可能造成决策效率低下,另一方面某些股东为了争夺控制权和搭便车而影响公司正常经营,股权过度分散和过度集中都对公司治理绩效产生消极影响。国内上市公司绩效排序依次是法人控股型、股权分散型、国有控股型,也印证了这个问题。

2000年前后科研院所改制就是采用了降低国有股权集中度的做法,改制成功的规律可以简单概括为“适度分离,另起炉灶” ,形成科研院所的国有法人股份、社会资本和经营者骨干三种基本资本结构,避免国有股东“一股独大”现象的出现。其中的典型是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部分人员改制而成的。1997年,该公司开始实施股份制改造和上市工作,国有控股51%,职工持49%股份。2000年9月,由建机院、中标公司等作为发起人的成功登陆深交所。截至2009年底,由当年400多人、总资产仅2000万元的研究院发展到现在总资产超过300亿元、年收入200多亿元、员工近2万人的科技型产业集团。由此被国家科技部两任部长朱丽兰、徐冠华评价为“科研院所改革的成功样板,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典范”。

(二)股权构成对治理绩效的影响

在我国现阶段,单一性质的企业很难有效解决因为所有权和经营权没有有效统一所导致的治理绩效低下,表现出来的现象就是民营企业盲目决策、人才制约、文化不和谐,而国企则是人员积极性不足、道德风险等问题。股权构成对治理绩效的影响可以从风险控制和协同效应两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不同性质股东出于对各自权益的关心会形成制衡机制,促使企业规范经营,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防止产生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等内部控制人现象,彻底解决国有资本人缺位、监督和治理能力缺失的现象。

其次,不同性质股东会形成1+1>2的协同效应,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营协同,指经营效率提高带来的效益。近期典型案例是笔者所在公司主导的山东如意集团收购日本名牌服装企业声望公司。山东如意并购的目的是出于战略转型需要,希望从一个优势纺织企业转变成国际知名的时尚产业集团,但缺少的就是品牌。日本声望公司有100多年的历史,有数十个知名品牌,年销售额上百亿元人民币。合作后,山东如意增加了许多知名品牌,成功导入高端业务;而声望可以借力进入中国市场,扩大在中国市场份额,形成了良好的经营协同效应。二是管理协同,指管理能力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作用,通过采购、物流、生产、销售等管理环节的协同降低边际成本,实现规模经济。三是财务协同,财务协同效益的取得是由于税法、会计处理惯例、企业理财以及证券交易的内在作用而产生。例如中国上市公司一般是国家或者地方政府积极扶持的行业,因此上市公司在税收上享有优惠。

(三)股东间及股东和政府间的约定条款

混合所有制企业不完全是根据各股东的持股比例和《公司法》条款来治理,许多混合所有制企业存在股东间及股东和政府间的约定条款,这些条款可能包括初始股权结构和后续股权结构、控制权分配、管理层留任与激励、企业对政府的承诺和政府对企业的支持计划等丰富的内容,分析这些约定条款,对于我们认识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公司治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例如PE投资时常用的对赌协议其实就是股东间的约定条款,对赌协议给蒙牛乳业(02319.HK)、中国雨润(01068.HK)等带来了巨额利益,也导致飞鹤乳业 (NYSE:ADY)、海伦哲(300201.SZ)等因对赌失败而做出了巨大的赔偿,甚至出现了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华网投资集团(Nasdaq: CHINA)因对赌失败被迫提出破产保护申请的案例。

当国有企业改制为混合所有制企业时,政府对于所有权和控制权转移的安全性和顺利性不能摆脱责任,经常会提出一些人员稳定、股份转让、纳税地点、优惠政策等特别规制。特别规制、公司协议、公司章程是一种具有契约性质的规则。公司法则兼备强制性和任意性的特征,在任意性规范的范围内,公司法充分保障了当事人的自治与自主经营权,公司协议等内容具有优先的法律效力,但相关规定不得突破强制性规范所设的法律边界,否则不具有法律效力。

所以说,股东间或股东和政府间的特别规制对于治理绩效是双刃剑,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合作真正变成双赢而不是双输。

(四)核心高管职位的分配和内部重要群体关系的处理

股权结构与公司控制权配置密切相关。但是,对股权结构的研究并不能替代对控制权配置的研究。研究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权力配置,不但要分析董事会席位分布,更要分析董事长和总裁以及财务总监等核心高管职位的分布。由于《公司法》规定,董事长属于核心高管,他在公司权力配置中具有枢纽地位。总裁和财务总监职位的分配也十分关键,董事长、总裁、财务总监等核心高管的职位分配决定了混合所有制的控制权结构。

国有企业改制后会通常存在新老三会之间的矛盾。所谓新三会,是指常态公司治理机构中的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老三会是传统企业组织制度中的党委会、职代会和工会。新老三会之间如何更多产生建设性作用而不是发生更多的冲突和矛盾呢?其实老三会工作与企业日常经营并不矛盾,找到其中的共同点,明确各自职责范围,共同推进,相互促进,老三会可以有力地支持新三会的经营工作,而经营工作的提升也会反哺老三会的工作。不仅很多国企实现了生产党建双丰收,很多民营企业也日益重视党建等老三会的建设工作。其中的典型是江苏红豆集团,其党建的特色概括起来就是“一核心三优势”。所谓“一核心”,是指把集团党委作为企业的政治核心,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三权分设,互相制衡,日常的经营管理党委不做任何干预。但是党委支持企业的日常工作,作为政治核心,党委的主要任务是确保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企业的贯彻落实。所谓“三优势”,是针对民营企业存在的三个先天性不足,即民营企业往往抓不准机遇、抓准了机遇往往还缺少人才、有了人才但容易人心不齐,所以江苏红豆集团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凝聚力优势,形成了三大优势,即机遇优势、人才优势、凝聚力优势,来弥补民营企业存在的三个先天不足,这一核心三优势成为了红豆党建的特色,也成为红豆集团近年来飞跃发展的重要支撑。

(五)职工的雇佣关系

职工是企业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企业与他们之间的雇佣关系对于他们的利益保护和行为取向有着重要影响。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职工利益保护和行为取向与一般企业存在重大区别,这就是职工身份制度问题。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职工身份比单纯的国有企业和单纯的私有制企业复杂得多,他们究竟具有什么样的雇佣关系,不但取决于国有股在企业中的比例,还取决于一些特别约定。只有对混合所有制企业职工的雇佣关系进行研究,特别是对职工身份进行认真分析,才能真正了解职工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找到他们在企业利益结构和权力结构中的位置,才能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职工雇佣和安置方案,确保人员稳定和稳定的经营环境。

(六)市场环境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决定性作用意味着市场在所有社会生产领域的资源配置中处于主体地位,对于生产、流通、消费等各环节的商品价格拥有直接决定权,意味着不能有任何力量高于甚至代替市场的作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没有否定或忽视政府作用,而是要求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混合所有制企业在运行中减少政府的直接干预、过多干预、不当干预。当前,我国很多行业出现产能严重过剩,主要受体制机制、发展理念和行业发展阶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地方政府过于追求经济增长和政绩,希望以投资手段拉动GDP,通过廉价供地等政策招商引资,加剧了产能扩张;同时,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滞后,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调控手段的宏观调控体系无法充分发挥平抑市场的作用,而行业政策、产业规划、环保要求引导和约束不强,投资体制运行不完善,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不到位,政府没有更好地发挥守夜人角色,导致生产要素价格扭曲,落后产能退出渠道不畅,产能过剩矛盾不断加剧,产业循环和升级缓慢,产业竞争力不断下降。光伏行业就是这样的典型行业,2010年,中国的光伏装机量仅为0.45吉瓦,而2012年已达到4.5吉瓦,2013年预期将达到6吉瓦以上。中国在短短三年内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应用市场之一。但随着欧美双反规定,导致行业内很多企业破产,分析其根本原因是政府违背市场规律,改变企业的供给曲线;企业在政府的引导和补贴政策下盲目扩张产能,恶性竞争;银行则相信政府会为辖区内的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各方没有对于市场规律的正确认知和有效风险控制手段,最终市场规律发挥了作用,出现了行业全面亏损的恶劣后果。

(七)金融环境

金融本质是价值的交换和流通,如果金融环境不好,例如产权制度不完善、融资不畅、没有投资补偿机制,股东就会过分关注短期利益;如果金融环境优良,股东可以得到很好的融资、投资、保险、资产评估、破产的优良环境,股东会更关注企业的长期投资收益,会选择战略投资者完善治理绩效。中国的一些大型国企,在数年前还处于濒临破产的边缘,通过借助资本市场等金融手段,这些企业无论是治理机制、内部管理,还是盈利能力等方面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完善的金融环境可以有效促进企业治理绩效的提升。

混合所有制就是通过不同性质股东共同入股解决股权构成和股权集中度问题,可以充分发挥国有股东政策、资源优势和民营股东的机制、创新优势,为企业发展打下良好的治理基础,它将是国民共赢的企业组织形式。混合所有制在发展历程中涌现出来很多典型,例如央企中国建筑材料集团从一家濒危企业一跃成为世界500强企业,十年营收利润增百倍,其成功的秘诀就在于正确处理了混合所有制各要素的关系,成功找到了适合自身特点的混合所有制模式,有效促进了企业的治理绩效提升,进而推动了企业经营绩效的良性循环。其他典型案例还有很多,如国药控股、联想集团、万科地产等。

四、混合所有制对于提高企业治理绩效的要求和具体操作建议

混合所有制经济从本质上说就是股份制经济,应该包括股权结构、法人治理结构、职业经理人制度、规范化管理等核心内容。但混合所有制经济作为一种特殊的股份制形式在操作层面仍然有很多具体问题,例如如何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以及保护股东权益,如何调动投资者入股混合所有制的积极性,如何选择投资者等;完成了这些内容,既可以解决国企规范董事会建设和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等国企深化改革的问题,也可以加速推动众多民营企业完成从企业家族化到家族企业化和企业社会化的过程,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一)如何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以及保护股东权益

成立混合所有制时,中小股东可以借鉴《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其中五独立原则和董事会选举累积投票制度可以成为混合所有制成立基础,混合所有制股东单位与混合所有制企业应实行人员、资产、财务分开,机构、业务独立,各自独立核算、独立承担责任和风险。股份制企业的“同股同权,利益共享,风险均沾”的分配原则,为股东资产的保值增值提供保障。当然,要加强外部监管,向未履行、未正确履行职责造成企业资产损失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问责,从而建立股东资产保值增值的制度。

(二)如何调动投资者入股混合所有制的积极性?

资本性质是逐利的,无论完全竞争行业还是垄断行业,国企凭借历史积累占据了大量市场资源,外企占据了技术和品牌的制高点,但灵活的市场机制则是民企的优势。例如,在煤炭等资源性行业,国家可以控股上游资源,但在下游运输、流通、销售等环节可以采用混合所有制发挥民企优势,放大资源价值;在生物医药等技术密集型行业,民企和外资可以成为很好的结合,中国有巨大而不平衡的市场空间,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为消费者提供更符合需求的产品;在航天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国有企业要发挥主导作用,但其中很多技术可以与民企、外资合作开发国内外民用产业市场,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市场的作用会吸引投资者选择适合的组织形式和资源配置方式。当然还需要国家、地区、行业尽快出台具体政策和配套措施,大力推动混合所有制的发展,如针对民营资本入股国有企业提供顺畅渠道,破除玻璃门、弹簧门等壁垒。

(三)如何选择投资者?

投资者的选择非常重要,企业发展史上,上演了许多成功和失败的案例,我们总结其中的经验,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选择。

首先,确定选择投资者的目标。根据投资目的可以将投资者划分为战略投资者和财务投资者,根据相关性可将投资者划分为竞争型、互补型、非相关型。根据自己的投资者目标确定选择范围。

其次,投资各方意愿和能力要相互匹配。意愿是基础,志同道合才能长久,意愿方面主要考虑三点:一是经营理念能否认同,二是投资目标是否一致,三是是否相互信任尊重。能力是保障,能力方面不能匹配,就无法产生协同价值,能力方面主要考虑三点:决策机制是否匹配,经营模式是否协同互补,管理方式是否存在承接性。

最后,确定出资价格和出资方式。出资价格依据目标企业及投资各方期望权益确定;出资方式有现金、股权、债权、知识产权、品牌、土地资源等多种方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地制宜。

展望全球,其他国家的混合所有制企业虽然早已存在但数量很少,尤其是在经济中的重要性很低。目前,混合所有制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企业组织形式,中央企业及其子企业引入非公资本形成混合所有制企业,已经占到总企业户数的52%。截止到2012年底,中央企业及其子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总共是378家,上市公司中非国有股权的比例已经超过53%;地方国有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681家,上市公司非国有股权的比例已经超过60%。未来,混合所有制的队伍会越来越庞大,其发展历程深刻地体现了中庸等中国传统智慧。如果中庸等中国传统智慧通过混合所有制等形式可以解决国企改革等经济领域问题,积累的经验甚至可以推动政治领域改革,从这个角度看,混合所有制不仅承载着提高企业治理绩效和经营绩效的重任,而且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作为其中的研究者和探索者,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张文魁.中国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兴起及其公司治理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2]本书编写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学习出版社, 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

[3]中国政府网. 关于的通知[Z].2002.

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篇8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企业; 员工持股计划; 全员持股; 财务问题

中图分类号: F123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3411/ki.sxsx.2015.02.023

Abstract: Allowing mixed ownership enterprises employee shareholding is a policy that the government promises and guideline of employee benefit allocation in mixed ownership refor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Mixed ownership enterprises to implement 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plan should adhere to the guiding ideology for all staff shareholding, but to avoid the absolute and average. In particular, consider about relevant financial problems involved in 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plan, such as the proportion of all kinds of employee shareholding, sources of funds, property rights, stock sources, holding period, risk prevention, 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information disclosure content and so on.

Key words: mixed ownership enterprises; 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plan; the whole 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financial issues

随着备受关注的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不断改革与推进,有关员工持股计划等敏感性内容的讨论也已进入关键阶段。目前,混合所有制企业有关员工持股计划的讨论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点:持股员工的范围应如何确定;员工持股计划所牵涉的财务问题如何得以妥善解决。

一、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的持股计划

员工持股计划是一种使员工成为本企业股份的拥有者,并对实行员工持股计划的企业在税收方面给予特别优惠的员工受益机制,20世纪70年代产生于美国,目前在欧美国家已普遍适用。但是,就是这种称不上是什么新的制度设计的员工受益机制,在中国却一直是个敏感的问题。本世纪初,我国国企改革中有关员工持股问题的探究也一度流行甚广,还曾是股票市场热议的话题。然而,后来由于一些现实的问题,加之部分企业内部员工持股的相关案例中有着很多不正常的成分,从而引发了社会各界沸沸扬扬的争议,最终导致员工持股的方式慢慢淡出了国企改革的舞台。

当前,在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过程中,员工持股问题被再次从尘封中唤醒,正式写入中央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6条中明确提出:“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那么,这一政策为什么会被重提呢?

改革是一把“双刃剑”。马克思也有句名言:“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说是一项艰难而伟大的工程,本质上是一种制度变革,而制度变迁的过程,也一定成为重组利益结构和重新确立利益分配制度的过程,它必然会牵涉多方主体利益,特别是会触动国企多数员工的利益。政府期望通过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以促进形成中国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动力,而广大员工从自身利益出发更期盼通过改革,共享企业财富,共享改革成果。否则,他们对改革的热情则会减退,甚至缺失,进而对改革产生懈怠和抵触的情绪,导致改革陷入僵局。曾有记者就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问题采访一家大型国企员工,得到的回答是:“在国企改革中,我们最期待和最关心的是员工持股问题。”由此看来,员工对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抱有的憧憬和利益驱动也恰恰来自这一点。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认为,改革和制度红利相伴相生,但有时比制度红利更重要的是社会和谐红利。针对这一系列现实,本轮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党的十会议从社会和谐出发,不讲空话了,并拿捏好分寸,践行惠民之举,采用员工持股方式这一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金手铐”来处理企业劳动关系,用制度来调整员工的利益结构,以缓解改革的“阵痛”,进而体现社会公平,力使民间和官方能共同和谐推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进程。

二、持股员工范围的确定

目前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计划的制定非常困难,其中最纠结的问题是:持股员工的范围应如何确定;是管理层、技术骨干持股还是全员持股。 目前有一些观点认为:应是管理层、技术骨干持股。对此笔者有不同的看法。

(一)仅允许少部分“精英”员工持股,忽视了员工持股对企业文化价值的影响

员工持股是构建新型的劳资关系的基础,持股的公平与否会直接影响到企业文化价值的体现。马克思说过:资本与劳动始终是对立的的关系。从西方国家的实践看,资本若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产权过于集中,则企业发展的好处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大多数人分享不到,会造成严重的不公。因此,建立起资本所有权分散化的机制,采取员工持股以创造员工收入的多种来源,使员工能获得劳动收入和资本收入,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和上述矛盾。比如,美国政府就十分倡导企业推行全员持股。

(二)仅允许少部分“精英”员工持股,更容易滋生腐败,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近年来,国资委已经出台了一系列防范国有资产流失的政策,如规范审计评估程序、强制进场交易等。从理论上说,这些制度很好,但从实践来看,因“精英”持股滋生腐败,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事件仍时有发生。如一些企业高管施贿地方政府官员,与其相互勾结,以较低的价格取得企业股份,然后暗箱操作,待股价上涨后再行抛出。如此来回,最终结果是国有资产流入了少数人的口袋。究其根本,是企业高管监督机制缺失所致。全员持股后,这种事情也许不会完全杜绝,但发生的可能性会变小。因为一般情况下,没有人愿意为了集体的利益而去承受法律风险。再者全员持股后,促使企业盈亏与员工个人利益密切相关,从而能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员工对企业日常管理的参与意识,使员工能主动参与企业监督,积极发现企业的弊端漏洞和隐藏的成长空间,最终推动企业自我完善。

(三)企业员工持股计划从本质上讲也是一种福利计划

从世界很多国家来看,把企业员工持股计划作为福利的占大多数,比如美国、阿根廷等。企业员工持股计划既然是福利计划,当企业的所有员工为企业贡献后,他们就应当享有获得报酬股份的平等权利。

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坚持全员持股思想,对建立和完善劳动者与所有者的利益共享机制,改善企业治理水平意义重大。 然而,全员持股的观点在目前会遇到证券法中对企业上市条件的限制。中科院金融市场研究室尹中立表示:“唯有修改法律才不会阻碍员工持股。”

三、员工持股计划有关财务问题探讨

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应坚持全员持股的指导思想,但也应该认识到这绝不意味着要搞“绝对化、平均化”,这里有一个度的问题,同时还有一系列具体的财务问题须作进一步探讨,如各类员工持股计划的参与原则、参与比例、资金来源、产权问题、股份来源、持股期限、风险防范、员工持股信息披露内容等。

(一)遵循“自愿参与”和“公平”原则

员工持股计划对混合所有制企业和员工而言可谓是一项双赢的制度安排。然而,其是否能落到实处,还要看双方能否达成共识。即“金手铐”须是你愿给,我愿戴。一般而言,员工持股计划得到员工认可的前提条件是:国家有良好的优惠政策,企业未来有光明的发展前景,股份价格和企业基本面比较一致。否则,员工积极性都不会太高。因此,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时,应当考虑到这些方面的准备和具体的制度安排,遵循“自愿原则”,而不得以摊派、强行分配等方式强制员工参加。另外员工持股计划在制度设置的细则上要强调公平的原则,安排好股权设置中员工的持股比例,把握好高管持股和普通员工持股之间数量上的差距,避免企业从“员工持股”变成“管理层控股”。

在解决这些问题方面,可参考其他国家的做法。近年来,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国家对员工持股的比例一般控制在企业总股份的5%-50%。如新加坡政府规定,员工持股计划的总数不得超过企业发行的总股份的15%;企业在每一个会计年度向员工提供的股份数量不得超过整个计划的20%;企业及下属企业的高管人员所持股份不得超过其中的50%。美国特别强调公平的原则,如为了防止高管与普通员工之间的贫富悬殊过大,特别规定:员工持股被允许的出资额度,每年被限制在25000美元以内。

(二)资金来源要坚持多个渠道

员工持股计划能否吸引员工的参与意愿,离不开员工持股计划的吸引力提升。换言之,员工持股计划能否成为名副其实的“金手铐”,首先取决于“手铐”成色如何,而其一部分成色可以通过员工持股所需资金如何解决来衡量。

在美国,员工持股计划按其在初始设立阶段的资金来源,可以分为杠杆型和非杠杆型两种,杠杆型指该计划主要通过借款来购买企业的股份,并建立员工持股信托基金组织还款、管理证券;非杠杆型则是通过员工出资或企业捐赠实现。美国政府给予杠杆型员工持股计划众多的税收优惠,使这种形式成为员工持股计划发展的主要趋势。德国企业的员工持股,出资主要是从工资和年末奖金中扣缴。

借鉴欧美国家的做法,笔者认为,目前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计划的资金来源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渠道:(1)允许员工用自己的现金薪酬买入企业股份,为鼓励员工用现金购买企业股份,企业可给予一定的(10%-20%)补贴,且这部分股份不设锁定期;(2)实施非杠杆型员工持股制度,员工薪酬有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薪酬两种,对于一般员工,企业可允许其购买企业股份的资金不用过去劳动支付,而用预期劳动,如以“最近12个月企业应付员工的工资、奖金等现金薪酬”支付;(3)实施“杠杆型”员工持股制度,政府给予适当的税收、利率优惠,由企业统一以员工持股计划为名向银行贷款为员工购买企业的股份,然后员工每月从工资、奖金中拿出一部分及用年度分红归还贷款;(4)股东自愿赠与股份;(5)股份支付形式;(6)从企业盈余公积金中拿出一部分。

(三)实行有管理权的员工持股

人力资本具有封闭性,有效的激励机制如果缺乏,所有者或会将其封闭,阻止其发挥最大的效用。而激励效果和产权制度又有着极其密切的依存关系,只有当员工真正拥有产权并且能行使相应的管理权力时,工作积极性才能被真正激发出来。

欧美国家的员工持股计划产权形式不尽相同,以美国为代表的大部分国家实行的主要是有管理权的员工持股,即员工取得股权以后,企业会推行员工参与管理的一系列改革,其结果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但是与此同时,以德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实行的是诸如员工沉默股份、员工优先股份、员工购买分配权等产权形式。但最终调查结果表明,不是所有实行员工持股的企业都表现良好,甚至一些企业的情况很糟,到了破产的边缘。这些企业的根本问题是,员工不能参与管理。由此可见,混合所有制企业实行员工持股,只能说是提供了企业改善劳资关系的一种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转化是否可以为企业以人为本,实现员工参与管理的现实,还需要企业做出更多的努力。因此,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将要推行的员工持股计划,最好不设员工沉默股份等,学习以美国为代表的大部分国家实行有管理权的员工持股,以防止“主人”地位虚置现象,这不失为明智之举。

(四)持股期限应有限制

世界上不少国家规定:员工拥有的股份在一定时期内不得兑现或转让,除非员工有退休、被解雇、结婚、死亡或配偶死亡及残疾等特殊情况例外;当员工将持有的股份变现时,企业拥有用当前市场价回购股份的优先承购权。如美国规定员工入股股份在3-5年内不得交易。

美国是实施员工持股制度的鼻祖,也是目前员工持股制度较为完善的国家。参照上述做法,再结合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从稳定员工队伍,激发员工潜力要求出发,建议我国对管理层、高级技术人员和普通员工持股计划的持股期限应有限制,普通员工持股计划的锁定期限最好不低于3年,管理层、高级技术人员可再适度延长锁定期限;信息敏感期不得买卖股份。

(五)应有税收优惠政策和银行的支持

税务和银行的支持是员工持股计划的关键环节。美国员工持股计划的广泛推行和税务、银行的支持是密切相关的。如:企业对员工持股计划的捐赠可以在税前抵扣;持股人在退出员工持股计划前,不必缴纳资本利得税,只有当其退出该计划时,才就资本利得纳税;员工持股计划的贷款期限最长可达15年,利率优惠于其他贷款等。参照此,在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中推行员工持股计划,政府、银行给予适当的优惠应是必不可少的,或许它将决定着整个计划实施的进程。

(六)注意风险防范

在混合所有制企业推行员工持股计划对于企业和员工来讲都是一把双刃剑,它给企业和员工均会带来风险。对于企业来说,其不利之处是:易产生内幕交易;股价易纵;可能滋生腐败问题,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对于员工来说,其不利之处是:员工薪酬的一部分与企业股价相联系,一旦企业业绩下滑甚至破产,不仅员工维持日常生活来源的工作可能丢掉,而且来自股权的收益也将会随着股价的下挫而出现大幅度缩水,这无疑扩大了员工的风险暴露。因此,推行员工持股计划,政府及企业都要加大监管力度,建立风险分散机制,注意风险防范。员工持股交易时必须避开企业股份价格的敏感期,禁止利用内幕信息进行交易。员工个人也要树立风险意识,在企业规定的员工持股计划的资金来源渠道中谨慎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准确把握投资时间,从而规避投资风险。

(七)规范员工持股信息披露内容

推行员工持股计划,政府及企业都要加大监管力度,建立风险分散机制,其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要规范员工持股信息披露内容,加大信息透明度,防止信息不对称现象。

建议企业至少应当在定期财务报告中披露报告期内员工持股计划实施的下列情况:(1)报告期内持股员工的范围、人数;(2)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资金来源渠道;(3)报告期内各类员工持有的股份总额及其比例;(4)报告期内员工持有的股份总额占企业股份总额的比例;(5)员工持股计划持有人处分股份情况;(6)员工持股计划的资产管理机构的变更情况;(7)员工持股计划登记结算业务的办理方法;(8)其他应当予以披露的事项。

参考文献:

[1]匡贤明.为何重提混合所有制[J].中国经济报告,2014,(4).

[2]彭建国.关于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基本构想[J].中国发展观察,2014,(4).

[3]胡鞍钢.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两条腿走路[N].经济参考报,2013-11-17.

上一篇:绩效目标审核意见范文 下一篇:初审部门的审核意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