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守道德规范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4-01-29 10:54:23

遵守道德规范的意义

遵守道德规范的意义篇1

遵章守纪在医德医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文章作者: 文章加入时间:2005年9月11日9:32 遵章守纪在医德医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医德医风建设是医院全面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医院综合管理能力的体现。特别是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军队医院编制体制调整和各项改革不断推进的新形势下,如何继续发扬军队医务工作者优良的医德医风,高尚的品格修养,全心全意为广大军地伤病员服务,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近年来,随着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我国广大医务工作者不但自觉地遵章守纪,而且把遵章守纪看作是弘扬医德医风的一个重要内涵。军队医院也在从严治军的大环境下,不断强化医德医风建设,加强遵纪守法教育,努力把医德医风建设提升到一个新

的高度。 一、遵章守纪是医德医风建设的必然要求 医德医风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有具体内容,这些内容不仅涵盖了一般的社会道德、社会公约、人文伦理等内容,而且包括了各项医疗制度、国家(地方)行政法规、军队的有关规定、医院的规章制度等等。如何保证公约、制度、法规的实施,关键就在于遵章守纪。 第一,遵章守纪是病人利益的需要。医院是一个特殊的服务部门,其服务对象是人,服务过程和结果又具有很强的不可逆性,也就意味着一旦出现误诊、开错刀或其他什么操作失误等情况,就无法挽回,或即使能够挽回,也会给伤病员带来不必要的痛苦。伤病员来到医院后,我们的医务工作者如果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检查、诊断,不能按需做好各种操作,稍有疏忽就可能给病人带来更大的痛苦,甚至死亡。因此,医务人员在规定时间内、遵照规程完全各项工作,就是对伤病员利益的最基本保证。 第二,遵章守纪是为病人服务的基本要求。国家、军队卫生部门和各各医院都有为病人服务的若干规定,仅《技术操作规程》就有20余个版本。但由各类医疗事故引发的法律纠纷也常见报端。人们现在常说医生是一脚在医院,一脚在法院,这固然有我们法制体制不健全的因素,但也和医务人员是否遵章守纪,按规定行医有很大关系。如用错了药、开错了刀、手术器械留在伤口内等等这些,无一不是有章不循造成的。所以,按操作规程为病员服务是起码的要求。 第三,遵章守纪是医务人员最基本的要求。遵章守纪的工作作风是医务人员形象的重要体现,特别是作为军队医务工作者,良好的形象、严谨的作风更是不可缺少的基本要求。同时,井然的工作秩序,也是医院的良好形象之一。不难想象,医务人员上班迟到早退、衣帽不整、医院环境杂乱无章等,会给病人从心理上带来什么样的负面影响。因此,任何一个医院要赢得病人,必须要全体人员遵章守纪,形成一个井然有序的工作环境。 二、遵章守纪是医德医风建设的重要内涵 遵章守纪和医德医风是互为结果的辩证关系,是共同发展、相互制约的,但其主体还是遵章守纪。因为只有使医务人员的各项工作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才能体现出良好的医德医风。 第一,遵章守纪是为了继承良好的医德医风。继承具有选择性和发展性。医德医风和其他宝贵遗产一样,也有强烈的选择性。人们一方面对继承良好的医德医风有必然性认识,另一方面也在考虑自己对选择行为产生后果责任的承担。我们可以想象,一个为己主义者,他不会选择不利甚至损害自己利益的行为;同样,一个有正义感的人更不会选择损人利己的行为。我们相信,任何一个遵章守纪的社会主义者、一个有文化道德修养的医务人员,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深刻认识到自己行为与病人关系的重要性。 第二,遵章守纪是为了加强医德医风修养。医德医风修养本身是一种自我约束行为的过程。因此,医德医风修养不是一日之功,是一个长期的养成过程,是医务人员接受的系列文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医德医风修养过程中,影响其的因素很多。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等价交换”原则被使用到了为病人服务之中,这与我们传统上的救死扶伤的精神完全相悖。因此,坚持遵章守纪就是坚持良好的医德医风。因为良好的医德医风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已形成了一整套的规章制度,也是医务人员最基本的道德修养。 第三,遵章守纪是为了弘扬和发展良

好的医德医风。医德医风建设最终归宿是什么呢?它不仅仅是单纯的、精神上的高尚,或是遵守几个规范、制度、纪律,而将发展成医德管理的法制化,发展成依法治院。而遵章守纪仅仅是其首要条件。随着医疗事业法制化管理的逐步完善,医德立法管理势在必行,只有建立与卫生事业发展程度相一致的医德法制管理,医德行为才能真正有法可依,医德医风建设才能真正有法可依,才能进行文明治院,以法治院,把医德医风建设从无序推向有序,从行政规范管理推向国家法律管理,从而保证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事业更健康、更迅速地发展。 三、遵章守纪是医德医风的根本体现 医德医风教育,在很多时候不单纯是思想上的教育,更多的时候是对各种规范、制度的再学习过程。因此,引导和教育大家在遵章守纪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才是医德医风教育的根本。 第一,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医德医风建设的基础。针对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我军先后于1994年颁发了《关于加强军队医疗单位医德医风建设的暂行规定》、《中国人民*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关于纠正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我院为贯彻落实医德医风的各项实施细则,也先后制定了多个规章制度,并于今年通过媒体,向部队、社会郑重做出承诺,真诚邀请军地新闻媒休时刻监督。这些都是加强医德医风的具体办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供了框架和规范。严格遵守这些章程也是医德医风最根本的体现。 第二,经常性教育学习是医德医风建设的关键。要扎实深入地开展以遵章守纪为主的各类教育,如“姓军为兵”、为部队服务的宗旨教育,廉洁奉公、遵纪守法的法纪观教育等。通过教育,努力引导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不断提高服务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和自律意识。使广大医务人员自觉弘扬为国防建设和医疗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牢固树立救死扶伤、廉洁行医的思想,继承和发扬对技术精益求精、对伤病员极端负责的优良作风,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和不良风气的影响,切实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职责意识和荣誉感。 第三,完善的监督机制是医德医风建设的保障。有规范、有制度,但关键的是落实,要使规范、制度“不变形”、“不走样”的落到实处,在加强教育的同时,监督也是关键。因此,完善的监督机制是医德医风建设的重要保障。要把医德医风建设纳入科室综合建设,开展医德医风考评工作,并依照《中国人民*纪律条令》给予表彰或予以查处。同时,大力开展“五个一”工程,并加大对医德医风举报人员鼓励和保护力度,确保医德医风监督渠道的畅通。 综上所述,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必须深刻认识到遵章守纪教育的重要性,只有广大医务人员在思想素质和业务技能齐备的情况下,医院才不会在极力追求“以人为本”的竞争中被市场淘汰,才能被社会和广大伤病员认可,才能拥有宽广的发展空间。 文章出处: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遵守道德规范的意义篇2

[关键词]愚人 美德 规范

[中图分类号)B82-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1539(2012)02-0039-05

现代道德哲学一直以来追求普遍化标准和客观价值,却无法在面临道德选择的困境时得到完整的辩护,相形之下,美德或许能为现代人处于道德抉择时的困窘提供更合理的解释。这其实也是美德伦理在今天复兴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如果我们冷静观之,就会发现不少对美德的现解常常表现出与传统美德精神的偏离。笔者认为,其实是与近代以来规范伦理学的统治地位分不开的,美德伦理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作为规范伦理学的补充。比如近代哲学的开创者霍布斯的“愚人”问题就是规范伦理学在设计道德原则时探讨如何克服自利动机的努力。尽管“愚人”问题使人们认识到了美德的重要性,但这种现代意义上所理解的美德已经不能等同于古希腊意义上的美德。本文通过引入“愚人”问题,试图分析规范伦理中的美德和美德伦理中的美德所表达的不同面向,从而在根本上阐明一种美德的视角不仅仅是规范体系的辅助,而应该具有关照道德生活的能力。

一、规范伦理的道德设计

规范性理论通常是设计出一套规则,从而调节人们的行为。而人们的行为之所以要受到规范的制约,是因为人类所面临的困境。这就是休谟的名言,“正义只是起源于人的自私和有限的慷慨,以及自然为满足人类需要所准备的稀少的供应”。不少伦理学家都认为,人们关注更多的是他们自私的目的而不是互相帮助,道德的功能主要就是抵制人的有限同情的这个限度。因而,许多道德规范从根本上而言是通过内在或者外在的各种解释克制人的自私之心。契约理论是许多哲学家用来确立道德规范的有效解释,他们认为可以通过这一方法屏蔽某些因素,同时利用人的自利考虑达成某种道德的承诺。

不过,这仅仅是一种产生道德理由的假设。仅凭理性的人的推理,并不必然会出现道德原则,甚至也许会产生某种不道德的结果。这就是霍布斯的“愚人”(理性自利的人)打破契约的情形。

“愚人”问题涉及是否遵守承诺以及为什么要遵守承诺。关于“愚人”的最初表述来自于霍布斯的《利维坦》。“每个人为了避免暴力死亡而要求得到和平,承诺彼此放弃自己的自由权利,所有人在签订契约之后都应该遵守自己的诺言。”霍布斯认为,“所定信约必须遵守”作为第三条自然法来自于参与者共同约定的协议:为了远离战争状态,获得平安和幸福的保障,所有人正确的做法就是遵守诺言。这条自然法就此产生了正义的源泉,履行信约才是正义,失约就成为不义。然而整个过程中,总会有个别愚人偷偷违背契约,理由是违背契约可以让他获得某些利益。他们认为“立约与不立约,守法与不守法,只要有助于个人利益,就不违反理性”。于是就产生这样的问题,如果一个人违背契约的行为不被发现,他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合理的。按照这一说法,一个人的不正义越容易隐藏,那么这个行为就越具有合理性。休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他说,事实上在一个逐渐壮大且繁荣的社会中,一些细小的不正义行为不可能威胁到整个社会秩序。在一个广泛意义的契约之下,如果某些理性的人选择不正义行为,他既不会受到惩罚,也不会威胁到某种秩序,那么这种情形的出现必然是对契约的道德原则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一理论难题,有学者提出,契约状态中有理性的人可以坚持这样的理由。首先契约和相应的规则来源于自然状态中每个个体的自利动机——自我保存,这一规则产生出来就是为了维护每个人的利益。一旦契约及其相应的规则形成,已经确立的秩序和规范就具有了稳定性和客观性。“每个行为者都应该始终遵循某种普遍的行为规则,因为他已经认可这些规则是无论任何情况下都会产生最好的结果的行事准则。”当个体行为者的具体私利和自我保存的长远利益相冲突时,就违反了第一位的原则,因此,背信弃义的行为就算多么符合个人利益都不能称之为合理,因为它是不正义的,而做出不正义行为的人就是愚人。这种规则利己主义的分析可以解释愚人出于个人利益而打破承诺的行为是不审慎、不正义的。但是人在遭遇规则与个人利益的冲突时为什么一定要坚守承诺,并且严格地遵循规则?要使一群自私的个体完全把自己置于规则之下,似乎并没有那么简单。休谟认为,那些直接影响人们情感的自然倾向,如同情、分享,能够把人们因为关注自己利益而引起的那些赞成或不赞成的情感转移到那些虽然与我们利益无关但却能引起我们共鸣的客观事实上。这种自然倾向能够在我们自身逐渐产生并形成一种习惯性倾向。正是这些道德情感把美德的观念附加给正义,这些道德情感将使得它们根植于其中的社会群体趋向一种长远的共同繁荣。

二、规范伦理语境下的美德

我们认为,休谟的这一解释为霍布斯的道德方案,甚至是与此相关的规范伦理学的道德方案提供了重要的补充。以霍布斯为例,他在遵守法则和遵守承诺的解释上,始终坚持的理由是每个人的自私动机,他没有考虑人同时也具有一种有限利他的情感,并且这种情感在不断衍生发展的过程中时刻影响着道德主体的判断。相对于自私动机作为我们的第一本能,麦基将我们之中天然的同情和怜悯称为“第二本能”,“我们已经看到了道德执行着什么有益的功能,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应该存在着——正如实际上明显存在着——这样的第二本能或者持久稳固的社会传统”。因为第二本能的存在,我们的道德体系变得持久而稳固,休谟认为这远非霍布斯构想的社会结构可比,霍布斯的道德体系虽然建立起来了,“但是很不稳固,每一个部分都得到另一个部分的支撑,而这另一个部分只是受到了另外部分的支撑才能够这么做”。

遵守道德规范的意义篇3

我国目前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已经暴露出了普遍的职业道德问题。从公司的治理角度来说,对于会计的管理,不仅需要整个社会的道德氛围做外部环境,还需要公司对会计的关爱与约束,加强会计职员的职业道德操守做内部环境,里外相结合,才能行之有效的管理好会计职员。

1.什么是会计职业道德

随着社会分工的日趋细化,各种各样的职业也日趋细化,各种细化的职业需要越来越多的行业才能完成一条产业链条,人们的工作联系便日益紧密,因而就产生了各种职业利益冲突。对于职业利益冲突来说,因为有利益的争端,故职业人和外界的关系便复杂化;因为有利益的争端,故为了有效地来保护大多数人的利益,就必须要调整职业人利益和本职业及其他职业之间的关系,就必须要对职业人在职业活动中所有相关行为,以及对其应该担负的职业责任和职业义务进行有效规范和引导,来求得整体的认同和一致性,职业道德便是职业人所应认同和执行的一种有效规范和引导。

作为会计从业人员来说,职业道德则是指其在会计职业的相关活动中,体现了会计的职业特征的,应该遵循的会计职业关系及其职业规范和行为准则。

2.公司治理与会计职业道德的关系

人治远比治人重要。由于会计信息对于一家企业来说,在诸多经济信息中的作用明显,不真实的会计信息将会给企业带来难以挽回的伤害,故当经济利益与职业道德规范冲突时,如果企业对会计人员缺乏有效地监督和引导,势必会让部分会计职员出现某种程度的道德失范问题。近年来由会计引发的经济问题层出不穷,国家审计署于2010年6月4日结果显示,截止到2010年5月30日,会计师事务所总共为2085家业已上市的公司出具了审计报告,其中1933份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87份无保留带强调事项段意见审计报告,41份保留意见审计报告,32份保留带强调事项段意见审计报告,22份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非标准审计意见共152份,占7.3%,,可见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其次假账盛行,腐败盛行,以各种名目做的收入、利润、成本、效益的假账,被瞒天过海中饱各关联人员和会计的私囊,以至于企业管理者防不胜防,会计管理疲软无力,导致企业绩效不前。

二.伦理道德和职业道德的关系

伦理道德和职业道德是统一的,和谐的关系。

1.什么是伦理道德

《说文解字》中关于“伦理”的解释:“伦,从人,辈也,明道也;理,从玉,治玉也。”。伦的本义为“关系”或“条理”,展开则有类别、顺序和辈分等含义,后世则引申为人和群体之间,群体和自然之间的广泛的利益关系。理的本义为玉石上的纹理,展开则有治玉、治理、道理和条理等含义,后世引申为道理、原则和规则等。伦理具有“人的行为必须符合一定的社会秩序,合乎一定的条理规则”的意义。顾名思义,伦理道德则是具有“人的行为必须合乎一定的条理规则的,符合一定的社会秩序的道德品性和道德行为规范的”涵义。

2.伦理道德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影响

中国传统的儒家伦理道德,讲究“慎独”。

即是指在一个人的时候,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况下能依据道德标准行事,也能坚守道德准则。所谓“暗室不欺心”,即便不被人发现,也不做坏事。对于会计从业人员来说,拥有“慎独”的伦理观,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坚守会计职业的道德原则,遵守会计职业的行为规范,不仅仅是一种职业素养,更是一种道德修养的境界。儒家讲究“无信则不立”。诚信对于任何职业人都需要,对于会计从业人员来说,受到的金钱诱惑更大,若能够诚实守信的对待经济问题,则能体现出自身尊严和职业道德境界的问题。

三、完善新的伦理道德和会计职业道德体系

1、市场经济整体的道德环境建设

会计的职业道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建设的压力来自全社会的各个层面,绝不是一家公司或者单纯的会计业界可以完成的。

1.1重视全社会的道德氛围

净化会计的职业道德环境首先要依赖于各界的支持和协调,要营造出一个健康的社会舆论环境和一个健全的法治治理环境。中小学教学、会计专业的专门法学习、文化宣传、主流媒体和现代媒体的舆论造势,都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有着感染力和渗透力。一个社会对于伦理道德的坚守和对职业操守的肯定,能影响每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对于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的广泛宣传,能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使命感、责任心和荣誉感以及耻辱感

1.2完善监督机制评估机制

有约束力的职业规范,才可能规范的约束职业行为。

法律可以对会计人员产生威慑作用,目前我国关于会计违法犯罪的条文,比较全面,但是健全的法律条文之外,必须做到有法必依,才会让会计人员因为惧怕法律的惩罚而不敢轻易尝试制造假账、贪污公款或者挪用公款等行为。反过来法律又可以保护遵守职业道德会计人员。良好的法律环境无疑是从业人员遵守职业道德的前提。有完善的评估机制才能更好的全面的评价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如果说法律的约束作用是“硬”作用,那么道德规范的评估作用则是“软”作用。所谓软硬兼施,评估可以从职业道德评价、敬业精神、责任心、合作性、工作认真态度等多方面,客观的、公正的、科学的来评价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从而鼓励和引导会计人员规范其道德行为,自觉的向职业操守靠拢。

2.企业内部环境的建设

2.1企业对会计人员的爱护

要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必须遵循企业伦理和商业道德统一的原则,建立起企业伦理观。有理性的企业会创造出合乎伦理道德的价值观,其价值观能适用于所有员工和部门,正因为其对于所有员工的适用性,就必然是考虑了员工的正当利益的,明确了企业与员工关系的价值观。对于会计人员,在企业有着举足轻重的职位,受到金钱的诱惑最大,所以企业要从细处关心他们,尊重他们,让他们感觉到个人在公司的福利、前途明朗;公司树立起双赢观点,让会计职员明白大河有水小河满的道理,分惠于他们,让他们不需要依靠违背伦理道德和职业道德而获得可观报酬,从根本上感受到公司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转贴

2.2完善会计职业道德赏罚机制

公司需要赏罚分明。道德规范的施行,必须要有赏罚机制,如果一锅水端平,认真遵守职业操守的会计人员与不遵守职业操守的人员无赏无罚,就意味公司对任何行为都没有肯定和否定之分,势必会前者冷心,后者安心,不利于引导其自觉向往职业道德规范,更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赏”是一种鼓励,“罚”则意味着批判,利于会计人员趋善避恶。

四.结论

遵守道德规范的意义篇4

二00二年六年级下学期思品计划一、全册教材分析全书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1---4课)主要是进行校园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教育,学校生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部分,小学生必须遵循学校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和礼仪规范,热爱集体,遵守纪律,做学校的主人,尊敬教师,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友爱同学,相互帮助,热爱科学,勤奋学习,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把自己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二单元(5---8课)主要是进行公共生活中道德规范教育,社会公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是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基础,小学生应当遵守社会公德,做到自觉遵守公共秩序,自觉维护公共安全,自觉爱护公共财物,自觉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努力做一个文明的小公民。第三单元(9---13课)主要是进行忠于祖国,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教育,小学生应当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立志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懂得祖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懂得民族之间要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知道和平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要热爱和平,从而培育对祖国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国分忧,为国效力的世纪新人。二、全册教学要求1、教育学生必须遵循学校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和礼仪规范,热爱集体,遵守纪律,做学校的主人,尊敬老师,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友爱同学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热爱科学,勤奋学习,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把自己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小学生应当遵守社会公德,做到自觉遵守公共秩序,自觉维护公共安全,自觉爱护公共财物,自觉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努力做一个文明的小公民。3、对学生进行忠于祖国,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教育,小学生应当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立志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懂得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懂得民族之间要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知道和平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要热爱和平,从而培育对祖国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国分忧,为国效力的世纪新人。三、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质量的措施,1、以情感人,情理交融,以此激发学生思想道德情感,提高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思考,指导学生实践,教学中运用启发式,坚持正确引导。2、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激发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成就感,3、课堂的知识教学与课外的实践活动结合进行,教师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社会服务以及引导学生搜集名言,格言,举办展览,观看电影,等活动,并安排学生写调查报告,总结等,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讲究时效,4、教学中多鼓励,多表扬,充分运用榜样的力量,以身作责,为学生做表率。5、教学中要注意启发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参加讨论,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辨析正确与错误的能力,6、注重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激发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提高觉悟有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1]

遵守道德规范的意义篇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省第七次党代会做出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战略部署,就我们秦皇岛而言,学习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和省第七次党代会精神,就是要紧密结合实际,确立在全省率先建设富有实力、充满活力、独具魅力的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市的奋斗目标,以此实现更好更快发展、构建和谐秦皇岛的两大主要任务。置身于环京津、环渤海加速崛起的发展大势中,我们秦皇岛的每位党员、干部和群众都应认真思考两个问题:一是加快秦皇岛发展,我们各级干部群众的理想信念、思想境界和精神状态,能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二是面对艰巨繁重的历史性任务,我们应以什么样的责任和追求、以什么样的举措,来实现秦皇岛的跨越式发展?我感到,认真思考和回答好这两个问题,必须紧密联系秦皇岛的实际,扎扎实实地做好抓基层、打基础,修身正己、提高素质,弘扬正气、凝聚合力的工作,这些既是我们的当务之急,更是事关长远的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双学、双守、双做”教育实践活动,正是我们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加强全体党员和全体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抓手。

是规范和制约全党行为的总章程,也是党员加强党性修养的根本标准,集中表达了我们党的理论基础和政治主张,体现了党的整体意志和共同理想。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把制定和完善、学习和贯彻作为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坚持不懈地加以推进。总书记指出,“能不能有效学习、遵守、贯彻、维护,关系到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关系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保持党的先进性,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和党的生死存亡”。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究竟有多少党员能认真学习、切实熟悉,进而高度自觉地遵守,值得在座的每位党员深思。如此,宪法更是这样。目前少数党员党性修养不够、理论素养不高、宗旨意识淡薄、岗位履职较差的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很好地学习、遵守。开展“学、守、做合格的好党员”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从根本上加强党员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党员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有效引导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严格遵守党的章程,严格遵守党员标准,增强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转变思想和工作作风,树立执政为民的宗旨观、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干事创业形象,尽职尽责、用心用力地做好本职工作,为秦皇岛发展建设贡献力量。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同样重要,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互为联系。

一方面,法律是道德的底线,在培养人们思想道德中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另一方面,道德精神又是影响和渗透法律规范的重要因素。只有健全法制、加强法治,才能规范社会道德原则,有效培养人们的道德修养,增强人们遵守道德规范的责任感。同时,随着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提高,反过来可以促使人们自觉遵守法律、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因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增强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文明素质,这是建设法制型社会的根本性措施。宪法是社会主义法律的根本大法,我国以宪法为立国的政治根基和最高法律。要通过开展“学宪法、守法律、做合格的好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公民的法律意识教育,让宪法所规定的公民权利和义务成为公民的生活准则和道德规范,让社会主义信念成为公民的共同信仰和精神支柱,使学宪法、守法律成为人民自觉的习惯和准则,不断规范人们的行为方式,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培养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进而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思想道德体系,实现社会各阶级、阶层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凝神聚力、众志成城地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三双”教育实践活动心得体会在全市党员、干部、职工、公民中开展“学、守党规、做合格的好党员”“学宪法、守法律、做合格的好公民”的三双活动,是市委根据我们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从全市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出发,着眼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增强全体党员和人民群众的党规意识、法律意识,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所做出的一项事关秦皇岛长远发展的重要决策。是针对解决在少数党员和群众中存在着理想信念滑坡、道德修养缺失、责任意识不强、文明素质不高、工作作风不实等问题的重要举措,解决好这些问题事关推动更好更快发展的思想资源和精神动力,事关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支撑和价值取向,因而影响重大。开展“双学、双守、双做”教育实践活动,必须牢固树立长期努力的思想,只有开始,没有结束,不抓则已,抓就抓好,坚持不懈、持续深入、锲而不舍地加以推进;必须坚持当前和长远相结合,明确提出阶段性工作要求,积小成为大成,从量变到质变,不断取得扎实成效;必须坚持自我教育为主的原则,注重做到入脑入心、切事切理、切人切己、求深求实,坚决防止走形式、作表面文章;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稳妥积极推进,面上铺开,重点实践,以点带面,有重点、分层次地深入开展,务求实效。

开展“双学、双守、双做”教育实践活动,必须把学习、学习宪法作为根本要求,真正学好、宪法。要认真研读原文、熟读原文。和宪法的每段内容、每个观点甚至每句话都经过了高度概括提炼,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必须对原文逐章逐条、逐字逐句地读,认真学、反复学,多动脑、多用心,着力领会精神实质。要了解和宪法的历史沿革,自觉运用历史、发展的观点来学、学宪法,透过和宪法修改的过程,了解和掌握中国共产党86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史,了解和掌握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要注意融会贯通,以、宪法为重点,结合其他党规制度、其他法律法规的学习,系统掌握党和国家的基本理论和法律体系。

遵守道德规范的意义篇6

【1】坚守纪律底线树立清风正气发言稿

按照办党组两学一做专题学习的统一部署,我认真学习了《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等重要文件资料,深刻认识到作为专员办的处级干部, 我们要牢记总书记教诲,严守纪律底线,培养高尚情操,干净做事,勇于担当。

首先,要全面加强党章党规学习,严守纪律底线。要把党章党规铭刻于心、落实于行,廉洁自律、清白做人,不断增强廉政意识,把廉洁自律的各项要求化为自觉行动,依法行使权力,自觉接受监督,严守纪律红线,真正在思想上行动上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

其次,要尊崇党规党纪,以更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要认真学习和执行《条例》,把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作为坚决不可触碰的底线。近期对专员办系统违纪案件的通报,教训深刻,发人深省,专员办干部长期战斗在地方的财政监管一线,从事的主要是监督和查处违法违纪问题的工作,所以我们更应该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保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和部党组保持高度一致,时刻警钟常鸣,把握好人生中的每一步,努力成为模范执行党的各项纪律的表率。

再次,要坚定理想信念,培养高尚道德情操。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道德问题是做人的首要的基本问题。古人说:百行以德为首,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准则》要求中国共产党全体党员和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应自觉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努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作为财政干部,我们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自觉培育高尚道德情操,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良好家风,弘扬中华民族美德,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一系列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坚守最基本、最朴素的做人做事道德底线,积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要用信念、宗旨、作风、道德克服和防止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要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在党性修养方面保证正身立行,为全社会做出表率。

最后,要勇于责任担当,服务财政改革大局。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和党风廉政责任制,把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落实到加强财政预算监管的工作实践中,做到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拿的东西不拿,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该办的事情不办。具体到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的财政预算监管工作,监管过程中要严格执行规定的程序和标准,严格执行集体审核和分级审核,保证资金监管公正、公开、透明,过程留痕,严格执行办党组决议,对办党组的集体决策无条件地执行。在严守纪律底线的基础上,按照转型思路转变观念,提升能力,积极作为,从全局的战略高度分析问题,把握规律,分类精准监管,确保重点突出,全面兼顾,实现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监管的全覆盖,确保资金安全、规范和高效使用;同时提高调研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推动相关政策的落地和完善。

【2】坚守纪律底线树立清风正气发言稿

党员干部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中坚力量,也担负着维护党纪政纪、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职责。党员干部只有严于律己、恪尽职守,才能成为群众响应看齐的榜样,成为单位风清气正的标杆。

1.时刻坚定清醒,坚守道德底线。政治品行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党员干部要始终做到在政治上清醒坚定,在重大问题上旗帜鲜明、经得起考验。一要坚守政治底线。要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决议决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锻炼,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恪守廉洁自律的政德。二要坚守思想底线。深入学习党的政治理论,坚守思想底线,不为金钱所诱,不为美色所迷,不为享受所惑,以实绩求进步、以品行树威信、以作为得地位。三要坚守道德底线。要遵守道德底线和红线,加强道德修养,以律促德、严格自律,主动把自己置于组织和群众监督之中。

2.自觉学法守法,坚守法律底线。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学法、懂法、守法,作遵纪守法的表率、依法办事的表率、积极与违法行为作斗争的表率。一要敬畏法律。要在法律面前始终保持一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心态,进一步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自觉把个人行为、行政行为等严格约束在法律框架内,按程序办事、按规定办事、按制度办事。二要忠于法律。对法律不仅要发自内心的信任、信服、信仰和敬畏,更要坚决遵守、坚决维护,用实际行动践行法律、执行法律、忠于法律,做到不徇私情、不畏权势、不枉不纵。执行法纪不能讲价钱、讲特殊,更不能打折扣、搞变通,做到执法中不越权、不失职,提高执纪执法水平。三要捍卫法律。党员干部都要有一种浩然之气、正义之气,在自己模范遵守法律的同时,还要敢于和善于同一切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党纪国法的权威和尊严。

3.做到令行禁止,坚守纪律底线。遵守纪律是对党员干部最起码的要求,要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保密纪律、廉政纪律,切实把各项纪律要求转化为自己的基本准则和自觉行动。一要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依法依规依纪办事,公开办事程序、办事权限、办事职责等,不越权办事,不越权批办、催办或私自干预行政审批、干部人事等事项,不得对职责范围内的事项和领导交办的工作拒不执行、推诿扯皮或拖延不办。二要严格遵守保密纪律。要切实增强保密意识,做到不该说的绝对不说、不该问的绝对不问、不该看的绝对不看、不该记的绝对不记。三要严格遵守廉政纪律。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绝不越雷池半步。要在工作、生活和社会交往中自觉践行,成为《廉政准则》的执行模范,成为淡薄名利、清正廉洁的表率。

4.切实防微杜渐,坚守生活底线。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表明了中央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每个党员干部都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衣食住行做起,切实防微杜渐,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把住生活底线,扫除奢靡之风。一要勤俭立身。必须率先垂范、身体力行,管住自己的嘴、腿、手,做到不讲排场、不摆阔气、不破标准,事事简朴、处处节约,为全社会清廉节俭风气的培育树立表率。二要力戒贪欲。要常思贪欲之害,不断增强抵御各种诱惑的自觉性,时时、事事、处处绷紧抵御贪欲诱惑这根弦,用道德规范、党纪国法约束自己的言行,用违纪违法分子的警示案例教育警醒自己。要像远离毒品那样远离贪欲,像拒绝毒品那样拒绝贪欲。三要谨小慎微。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党员干部要慎重交友、择善交友。要着力培养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和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远离酒局、牌局,走进群众、走进书屋,减少不必要的应酬交往,树立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5.认真履行职责,坚守工作底线。党员干部要以干事业的态度来从事工作,直面问题、矛盾和困难,时刻以问责警醒自己,恪尽职守,努力工作,奋发有为。一要增强履职意识。在日常工作中要恪尽职守、有所作为、钻研业务。要把握权力运行的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切实把诺廉守廉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要弘扬务实作风。干工作不求惊天动地,但要实实在在、务求实效。对于确定的工作,要一抓到底,不见成效不松手;对于安排好的工作,要咬定目标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开动脑筋抓落实,确保每项工作都有始有终、善做善成。三要避免失职渎职。要破除钱不入腰包不犯罪、渎职失职没什么大不了等错误心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兢兢业业,克己奉公,绝不可马虎大意,敷衍了事。

总之,党员干部要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公正廉洁、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以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服务群众、推进工作。

【3】坚守纪律底线树立清风正气发言稿

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党内两大法规,以道德为高线,以纪律为底线,进一步扎紧了管党治党的笼子。

许多党员干部走向堕落,外界的诱惑固然是重要原因,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自身抵抗力问题。面对各种各样的利益诱惑驱使,如果意志不坚定,意识不清醒,忘记自己的身份,就会陷入贪欲的沼泽,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偏移,荣辱观、义利观发生扭曲,最终走向见利忘义、以权谋私、违纪违规甚至是犯罪的深渊。

新修订的《准则》坚持正面倡导,重在立德,为党员干部树立道德的高线新修订的《条例》开列负面清单,重在立规,为党员干部划清纪律的底线。这套全面从严治党的组合拳,意在把从严治党实践成果转化为全党一体遵守的纪律和道德要求,告诫各级党员干部,只有加强道德修养,不断完善人品操行,提高人生境界,筑牢拒腐防变的道德和法纪防线,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才能有资格为党担责、为人民负责、为事业尽责。

做人讲人品,为官重官德。道德防线和纪律防线,是党员干部的生命线,守住了生命线就守住了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表明: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纪律面前没有特殊党员。依规治党、以德治党,党规党纪是管党治党建设党的重要法宝,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加以完善,才能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供制度保证。这两大法规,汲取了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践成果的制度化,是党章规定的具体化,体现了党内法规建设的与时俱进。

遵守道德规范的意义篇7

一要遵守道德规范,认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化为自觉行动。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杜绝有悖公德、有违诚信、见利忘义、有损形象的不文明现象。在遵守当代道德规范的同时,我们还要发扬古人留下来的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规范,比如“己所不欲,忽施于人”,“君子当以诚信为本”等等。

二要坚持诚实守信。坚持诚信为人、诚信办事、诚信经营,自觉用诚信理念衡量和指导自己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追求诚信,同他人交往讲究诚信,从事生产经营依靠诚信,坚决抵制不讲诚信的行为。在坚持诚实守信过程中,不仅是普通市民要做到,包括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都要做到,一句话,全社会都要坚持诚实守信。

三要做到遵纪守法。切实增强法制观念,努力提高法律素质,做到学法懂法守法。坚持依法办事、依法维权,坚决不从事和参与违法的生产经营活动。我们的纪律和法律都是为了维护社会的秩序,都是为了保障公民的权益,遵纪守法都会给每个人带来利益,因为社会稳定和谐了,最大受益者是我们每个市民。无数历史事实证明,动荡的社会,最大受害者必定是普通的市民。所以遵纪守法既为社会,既为别人,也为自己。

四要厉行文明消费。消费中要反对铺张浪费,我们要深刻认识我们的国情,虽然国家比过去任何时候富强了,但是,我们始终没有可以铺张浪费的理由。古人云“天有不测风云”,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就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课,所以,我们任何时候都要发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要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注意学习商品知识,提高商品鉴别能力。依法保护自身消费权益,不购买假冒伪劣商品,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五要勇于维护正义。人都是有正义感的,在是非面前,我们不能含糊,随大流,应该态度鲜明。我们要有护法守德、维护正义、鞭挞邪恶的勇气,及时检举各种违法犯罪分子,坚决同各种违法犯罪和有悖社会公德的现象作斗争。同时,我们自己要立场坚定,做到常在河边不湿鞋,近水楼台不得月,坚决不与邪恶沾边,做一个正义的人。

遵守道德规范的意义篇8

一、传统诚信思想的内涵

在中国传统诚信思想中,诚信是具有基础性地位的重要道德范畴,也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美德之一。中国传统诚信思想的内涵非常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

(一)“诚”的意蕴

在中国传统诚信思想中,“诚”即真实无妄,既是一种“天道”,又是一种“人道”。南宋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庸》中对“诚”的释意是:“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孟子也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同时,“诚”又是一种真实不欺的道德品性,是社会主体进行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朱熹说:“诚其意者,自修之首也(《四书章句集注・大学》)。”意为“诚”是社会主体进行道德修养的基础,只有做到真实不欺,才能达到修身的目的。此外,“诚”还是一种“圣人”的道德境界。《中庸》说:“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周敦颐说:“诚者,圣人之本。”在这里,“诚”是作为道德至尊的“圣人”达到的一种境界,即孟子所说的“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尽心上》)的道德境界。

(二)“信”的涵义

信在字形结构上从人从言,是指诚实不欺、遵守诺言、言行相符。孔子曰:“言必行,行必果”(《论语・子路》)。讲的是说话算数,言行一致,说到做到。《释名》中指出:“信,申也,相申述使不相违也。”即人们的行为应该是其言语的相应延伸。“信”在孔子那里是“四教”(文、行、忠、信)之一,在孟子那里是处理五种人伦关系的规范之一(朋友有信),在董仲舒那里则是“五常”(仁、义、礼、智、信)之一。,因此,“信”德在中国传统道德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最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

(三)“诚信”的内涵

通过对“诚”的意蕴和“信”的涵义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传统诚信思想的基本内涵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诚信是天道之源,人性之本。在古代思想家看来,诚信既是天道,又是人道,天道之诚信是人道之诚信的根据,人道之诚信是天道之诚信的体现,天与人在诚信上是统一的。诚者“五常之本,百行之原”,诚是天理的根本道德属性,因而也是人伦道德的来源。《中庸》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这就是说,诚信乃自然、社会和谐之道,天人和谐之道。

第二,诚信是尽已守信,人已无欺。古代先哲们认为,人必须尽已守信,先做到信于已,不自欺,再做到不欺人,信于人。葛洪说:“守一言而久要,历岁衰而不渝,信人也”(《抱朴子・外篇・行品》)。说的是与人交往需诚实无欺,严守信用。杨泉说:“以信接人,天下信之。”(《物理论》)这里“以信接人”的信,是守信的意思,“天下信之”的信,是信任的意思。这些都说明了只有言而有信,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实际上,对他人守信就是对自已的忠诚,是不欺己的一种表现

第三,诚信是忠诚信义,真诚负责。诚然,在传统诚信思想中,诚实不欺、重诺守信是人立身处世最起码的道德要求。但是,古代思想家并不以此作为绝对的道德信条,他们注重的不是信的形式,而是信的精神实质。《管子》中说:“圣人之诺已也,先论其理义,计其可否。义则诺,不义则已;可则诺,不可则已;故其诺未尝不信也。”信是否为信,要由其是否合乎义来决定。只有当“信”合乎“义”时才予以遵守,不“义”就不必遵守。这并非倡导人们言行不一,而是坚持信的道德标准,即人的一切言行都必须信于义理,也即古人所谓的“信义”。

二、传统诚信思想的功能

中国传统诚信思想在古代道德伦理中占很重要的地位,而且成为几千年来人们“立身处世”的根本,并在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规范经济活动和整合社会秩序方面发挥过重要的功能。

(一)传统诚信思想是人们“立身处世”的根本原则

首先,中国古代先哲认为,诚信是人们“立身处世”的基本准则,并把诚信看作是人的三大德性(信、智、勇)之首。例如,朱熹说:“人道惟在忠信……人若不忠信,如木之无本,水之无源,更有甚的一身都空了。”其次,古代思想家还把“信”看做人与人交往应该遵循的一条基本准则,“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无信,何以为言(《春秋梁传》)?”“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显然,诚信之德是人与人交往中必须遵循的当然之则。相反“交而不信,则离散忧愁,不能相亲(《吕氏春秋・贵因》)。”由此,诚信作为一种立身之德和交往准则,其核心就是要提高人们的精神追求和道德品质,引导人们和谐、融洽的处理人际关系。

(二)传统诚信思想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保证和商业道德之灵魂

诚信历来是中国“良贾”的传统美德,也是儒家普遍奉行的商业伦理。在我国古代的商业活动中,诚信经商一直占主导地位。管子说“非诚贾不得食于贾(《管子・乘子》)。”意指不讲诚信的商人不能从事商业。荀子看到了诚信可促使商业兴旺,他说:“商贾敦悫无诈,则商旅安,货财通,而国求给矣(《荀子・强国》)。”由此可看出传统诚信思想在经济活动和商业经营领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华传统商业一直坚持把“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诚信美德作为商业宗旨,把信用视为商业的生命,“可终身而守约,不可斯须而失信”(张弧《素履子・履信》),“有所许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袁采《袁氏世范》卷二)。

(三)传统诚信思想是为政之本和强国之基

国无信不立。古代先哲们认为,取信于民,是当政者从政的基本条件。孔子曾深刻论述了取信于民对国家政权稳定的重要性:“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在孔子看来取信于民是为政的首要条件,建立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对国家之“立”,比强大的军备、充足的粮食都重要,一个失信于民的政府是无法维持下去的。对此,荀子也有同感,他说:“政令信者强,政令不信者弱(《荀子・议兵》)。”管子更是把诚信看作治理天下的关键,为政的根本,他说:“诚信者,天下结也(《管子・枢言》)。”上述言论都说明一个道理:治国为政必须强调守信、立信、取信。那么,当政者怎样才能取信于民呢?孔子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论语・子路》)。”当政者只有带头讲诚信,以身示范,才能引导臣民效法,使臣民谦让有礼,竭尽忠信,让整个社会生成一股诚信之风。商鞅立木取信,秦国由此强大;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从而招致国破家亡,就是很好的证明。

三、传统诚信思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价值

诚信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范畴,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的重要道德。传统诚信思想的基本精神对于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和启迪价值。

(一)有助于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诚信观

人类的思想是一个不断形成、累积和发展的过程,所以传统思想和现代思想之间是一种传承、发扬和创新的关系。中国优良传统道德几千年的发展证明,诚信美德已经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成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必然引起人们精神世界的深刻变化,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发挥传统诚信思想优势,挖掘、疏理传统诚信思想中有价值的道德因素,为当今社会服务。为此,我们应对传统诚信思想做辩证分析,对之进行现代诠释和整合,把传统社会中个人之信与现代社会群体之信统一起来,把传统诚信美德与市场经济所要求的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赋予传统诚信道德以现代思想,使其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为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制相协调的现代诚信观提供文化渊源和方法指导。

(二)有助于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诚信道德规范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既是一种道德原则,也是一种道德建设要求。如今,我们要建设一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诚信道德规范,就要汲取传统诚信思想的精华,结合“以德治国”,认真贯彻执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进行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市场主体诚实守信的道德规范和理性情感,并不是完全自发形成的,它必须通过教育的手段有意识的培养而逐步形成。在这方面,我们可以继承和利用传统诚信的美德,让“诚实守信”的理念深入人心。我们要围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诚信教育,尤其要加强信用道德教育,要求每个公民诚信为人,诚信处事,增强全民的信用观念,使人们明了诚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本准则,是成熟的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懂得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的道理,使诚实守信真正成为当代公民认同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自觉行为。人们有了良好的道德素质和诚信意识,就能自觉的以守信为荣、失信为耻,就能从根本上铲除破坏社会经济秩序的不诚信行为的发生。

(三)有助于规范经济活动,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健康有序地运行

诚信是中国商业伦理的重要规范,在中国古代的商业活动中非常强调“市不二价”、“信义不欺”的诚信伦理。《孔子家语・鲁相》载有“贾羊豚者不饰”的话,说的是那些经商的人在买卖过程中不造假,讲求买卖公平,诚实无欺。千百年来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观念、道德范畴、道德标准,在规范经济活动,维护经济秩序,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人们经济生活中必须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市场经济是竞争激烈的经济,同时,也是最讲信用的经济,市场经济愈发展,愈要求市场主体诚信,这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客观需要,也是现代文明的基础和标志。因此,可以说,诚信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道德灵魂和黄金规则,无论对法人,对企业还是自然人,诚信都是立身之本。然而,自经济体制转轨以来,由于利益驱动和体制、法制尚未健全等诸多原因,中华大地刮起了一股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弄虚作假的歪风邪气。不少人形成了这样一种认识:市场经济就是不讲信用为了利润无所不用其极的经济制度。故有些人把讲诚信与赚钱对立起来,不择手段地敛财致富。更加严重的是,不诚之风蔓延至其它领域,导致整个社会出现诚信危机,严重地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人民的正常生活。为此,中共中央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将“明礼诚信”作为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此后,十六大报告和十七报告等重要会议和文件中多次强调诚信的重要性。然而,要摈除经济领域的失信现象,营造一个公平、正义、诚信的市场环境,除了必要的法律规范和制度的统一调节外,还必须有一种“自觉的伦理精神”的引导。因此,我们要大力提倡和弘扬诚信思想,合理挖掘和充分利用传统诚信思想的道义性、人格性和情感性特质中所蕴含的伦理智慧,发挥其在经济活动中的导向作用。这对于规范经济活动,形成公平交易的社会环境,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宋)周敦颐.周子通书[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2、朱熹.朱子全书[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3、吴申元,徐建华.诚信:现代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道德基础[J].复旦学报,2001(5).

上一篇:市场推广管理范文 下一篇:网络营销推广办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