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的基本特征范文

时间:2024-01-18 17:21:07

科学教育的基本特征

科学教育的基本特征篇1

关键词 教育观念 现代化 基本特征

一、教育观念现代化的基本特征的内涵

“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指“社会在摆脱旧的形态时所发生的变化,它是一种包含了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整体进程”。这个进程不完全是自发的,而且是人为的,是有目标有计划的促使社会变迁的进程。“教育观念”指人们对教育的心态、价值、思想的观念体系。“教育观念现代化”可直观的理解为:有目标有计划地促使人们的教育心态、价值、思想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变化,主动适应教育现代化及社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它主要强调三个方面。第一,教育观念现代化具有人为性。这并不是说人们能随心所欲地确定某种教育观并促使教育观的如此变化。而是说这个变化过程的目标及进程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选择和计划的,是选择和计划的结果。这基于教育观念变化的规律性及人的意识的能动性。第二,教育观念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及社会现代化中的一部分。教育观念现代化一方面受教育现代化中其它方面,如:教育物质及制度层面现代化,内容及手段层面现代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又是教育现代化的逻辑起点。再且,教育观念现代化既是社会现代化中的主要内容又是其前提、基础。在最终意义上,教育观念要主动适应教育现代化及社会现代化。第三,教育观念现代化最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构建现代的教育观念,对传统的、外来的及新生的教育观念进行价值判断,并将其整合为现代教育观念体系。促使教育观念的现代化发展的过程,这是现代的教育观念的操作过程。即既对传统的、外来的、新生的教育观念进行批判、继承、改造、转换,又促使现代的教育观念在实际教育实践中逐渐居支配地位。这两个方面虽密切相关,但仍可以相对地区分。

二、现代的教育观念的基本特征

(一)理性化特征

所谓理性化特征是指现代的教育观主要是人类的科学理性精神在教育中的广泛运用的结果。传统的教育观主要以经验、信仰、非理性或不成熟理性为精神基础。教育发展史表明据此建立的教育观的知识基础是不严密不稳固的,而以此获得的教育知识指导教育实践是低效、高浪费的。这与现代化发展追求精确、高效、合理、秩序化的大趋向不一致。因而现代的教育观必然有新的精神基础,即科学的理性精神。科学理性精神是人与文化长期相互作用的可贵的产物;也是近现代科学发展在人性中最珍贵的作用成果。它追求精确、清晰,由此能为人们的行为提供合理的目标和合理的行为方式。在人性内部结构中,科学理性精神能激发推动和规范人性的其它方面,如情感意志,从而丰富人性本身。当然科学的理性化特征并不是说科学理性精神是现代化的教育观的唯一的精神基础,而是说它是其中最重要的。人性中的其它方面也是现代的教育观的不可缺少的精神基础。再且,科学理性精神在构建现代的教育观与人性中其它方面并不是对立的。而是说其它方面如经验、非理性要受理性精神的规范。科学的理性化特征要求现代的教育观逐步消除传统教育观的模糊性、经验性,逐步追求合理、明确、实用、高效的教育观。现代教育的科学化发展及现代教育应用理论的发展便是这一特征的具体表现。

(二)独立性特征

所谓独立性特征指中国现代的教育观与资本主义的现代教育观、与其它社会主义的现代教育观不一样,强调它们相互之间的区别。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第一,建构教育价值观指导思想的独立。建构现代的教育价值观,我们必须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发展道路等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深刻的总结;对中国的国情及其未来发展作了科学分析才提出这一理论。因而它科学地说明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历史经验、现实基础、发展方向、主要任务及行动的基本原则。因而在构建现代的教育观时必须以它为指导。第二,现代的教育观在现实基础及价值内容的相对独立。中国的现代化是“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必然地深受资本主义现代化及其它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影响。在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早期,正是以输入大量的别国的教育观念来开始建构现代的教育观的。这在特定历史阶段中是有必要而且有其积极成效的。但我们不能因此认为中国现代的教育观念是别国的现代的教育观在中国的移植。这一方面因为国情不同,适应它国的教育观念不一定适应我国。其次因为别国的现代的教育观本身并不完善,已经显示出其内在局限性。如美国教育中对个性的过分张扬和日本教育对个性的压抑等。

(三)开放性特征

科学教育的基本特征篇2

关键词:本导制;概念;特征;必要性

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的强弱取决于综合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多少,而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取决于高等教育,而高等教育的主干层次是本科教育。为了适应社会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我国高校本科教学正在不断的推进和深化改革。对于我国来说,本导制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教学制度,其自身特点符合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要求。本导制虽然在我国高校实施了十余年,但仍有很多的学者对其提出了质疑,认为本导制在我国高校实施的必要性有待商榷。本研究旨在梳理本导制的内涵、特征的基础上对实施本导制的必要性进行探析,也为今后导师制在中学阶段的实施提供参考。

一、本导制的概念界定

纵观相关的研究,国内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其定义内涵有了比较全面的分析,有的学者通过区分本导制与班主任制、辅导员制对其进行了阐述,还有一部分学者则是通过导师的选聘条件、职责、指导方式、构成要素对导师制定义进行分析。如:董晓雯认为,本导制是一种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前提下担任本科生导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及全面性指导的新型教育模式[1]。高志凯和王定君认为本导制是由指导教师对本科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进行直接辅导、引导和指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互动式教育教学制度[2]。而温红认为本导制是指在实行辅导员(兼职班主任)制的同时,聘请有经验的专业课教师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前提下担任本科生指导教师的制度[3]。

对于本导制的含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本研究认为本导制是指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前提下,由专业过硬、品德兼优的教师担任本科生的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品德、生活、心理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一种互动式的教学制度。

二、本导制的特征

本导制起源于19世纪的牛津大学,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教学制度的特征:

1.强调因材施教

强调因材施教是本导制的一个主要特征,这一特征是在本导制自牛津大学形成之初就传承下来的。在很长的时间里,牛津大学的导师教学是由导师与学生一对一进行,导师注重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智力水平进行教学。导师在每周一次的一对一导师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虽然当前牛津大学同我国高校一样,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大众化教育的冲击,本科生导师教学也由一对一向一对三、四转变,但本导制中导师关注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因材施教,最大限度的给予每一个学生自由的发展空间。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学习、生活、思想上得到导师的个别指导。结合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本导制能够与班级授课制、学分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导师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培养计划、制定学习目标、安排学习进程和选课安排等,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培养。

2.强调构建师生合作的互助关系

强调构建师生合作的互助关系是本导制的关键特征。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双边活动,本导制本身是一种教学制度,导师与学生的互动中扮演着多样的角色。他们是某一学科领域的专家或者某一科研项目的研究员,他们是学生观点的批判者,他们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他们是学生生活中的伙伴……无论什么样的角色,导师教学的过程中,导师不是信息的传递着,而是学生的引导者。导师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教学相长是其核心目的,而决定导师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构建师生合作的互助关系。师生的关系应该是平等、民主、合作的,这样导师才能主动的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才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困惑,从导师那里得到帮助。

3.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是本导制的本质特征。曾任牛津大学校长的柯林・卢卡斯(ColinLucaS)这样描述他的导师:“他所教授给我的,就是让我去思考,他从不给我答案,他会说你怎么认为?我则说我不知道,然后他说去读读这几本书,然后回来告诉我你怎么认为”[4]。本科生导师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如何探究知识、独立思维的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对待任何问题都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对学生也没用绝对的权威,它给予学生的是一种生活和自由的思维方式。这也是本导制的本质特征和精髓所在。

4.以专业教育为重点

专业教育是本导制的基本特征。高等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其专业性,而本导制恰好也具有这一基本特征。每一个本科生进入大学校门之初,就选择了一定的专业,学生们希望通过专业导师结合自身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而我们在认识本导制的概念中就已经获知,担任本科生导师的必备条件就是专业过硬、品德兼优。因此本科生导师往往能够将学生的个人成长与其专业发展完美地结合起来,将学生的专业成长目标与社会对专业人才的诉求相一致起来,本科生导师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和专业特点,逐步帮助学生将专业知识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并为学生搭建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平台,从而促进学生的专业发展。

三、实施本导制的必要性分析

认识了本导制的内涵及其特征,其教育价值也能够显现出来。很大一部分学者还是认为实施本导制是有必要的,并且具有重要意义,大致可概括以下四方面。

(一)本导制有利于高校完善的实施学分制

目前我国高校采用的是学分制,其好处在于学生拥有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但是,大学生们从高中步入大学的校门,其学习方式、上课方式、生活方式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且对所学的专业特点、课程的选择等知之甚少,有的学生为了修得学分,总是选一些较为容易和专业发展关系不大的课程,不利于其专业发展。由此从学生步入大学校门的开始为其配备导师,导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学生自身的特点,帮助学生制定比较合适的学习计划、选课方案、具体的学习目标,使学生避免盲目的做出选择,这样有利于学分制优势的发挥,更大限度的给予学生舒心、自由的学习空间。

(二)本导制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科研活力

科研水平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标志。本导制的实施,使得本科生能够跟随导师参与到科研活动中去,无论学生想在学术领域还是实践性就业领域得到发展,通过一定的科研活动平台,学生们都能够在活动中培养自己学习专业性知识、探究知识、独立思考的能力,也能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在大众化教育的当今社会,精英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本导制本质上就是一种精英教学,这符合社会对精英人才的需求。导师在对学生进行科研指导的过程中也能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拓展延伸自己的专业知识,在为学生解惑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的进行研究学习,这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导师带着本科生进行科研探究,更能提高学校的科研活力。

(三)本导制有利于增强思想教育队伍的力量,丰富学生思想教育内容

许多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人员的年龄、学历知识结构不够合理,全面推行本导制,将大大增强思想教育队伍的力量,改善学生思想教育队伍的结构;同时,由于导师进行思想教育是一种文以载道、潜移默化的方式,它是导师通过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进行的。因此,有利于将学生的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思想教育有可以依托的基础,从而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四)本导制有利于突破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

班级授课制是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及集体教育的力量,但其局限性也随着社会对人才不断的提高要求而彰显出来:由于班级集体教学,教师的精力有限,很难顾及到每个学生,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过于标准化、同一化,而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开发和发展。每个学生所具备的能力与潜力是不同的。本导制的推行能使导师尽快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及其综合素质水平等,便于因材施教,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不受班级授课制的束缚,有助于学生发挥所长,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开发创新思维能力,明确自身优缺点,从而汲取导师的精华,取长补短,完善自身。将本导制与班级授课制形成一股教育合力,才能更好的彰显高等教育所培养的高质量人才的优势。

本导制在我国高校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得到了社会广泛的认可,但在研究与实践的过程中,同样出现了很多的误区:生搬硬套国外本导制的模式、对起监督和评价体系研究的较少、对其定义模糊等,这也是一些学者对本导制实施的必要性逐渐提出质疑的原因。通过梳理本导制的实施的必要性,让更多的学者能够清晰的认识到本导制的内涵和特征,从而回答学者们的质疑,这也是本文研究目的之所在。我们需要不断地对本导制更加深入的去研究,坚持借鉴和创新相结合,探究出符合本校特色的本导制。在以后的发展中,我们还可以将导师制运用到高中、初中阶段,这是我们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随着中学阶段班容量的增大,一个班主任带领着七八十名学生,很难对所有的学生面面俱到,在中学实施导师制就是缓解这一困境的一个有效措施,只要我们灵活创造导师制的实践模式,导师制在中学阶段的实施也是有很重要的教育价值和必要性。

参考文献

[1]董晓雯.本科生导师制及其功能分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3(12):285-286.

[2]高志凯,王定君.本科生导师制的渊源、内涵和实施意义――本科生导师制的理论分析[J].甘肃高师学报,2011(1):75-77.

[3]温红,张学农,曹莉,章良.高校本科生导师制之初探[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8):104-106.

[4]杜智萍.今日牛津大学本科导师制的特点及启示[J].现代大学教育,2006(6):166.

[6]胡绍元,钟纯真.高师本科生导师制模式选择及构建[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3):108-111.

[7]胡守华.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5):5-6.

[8]朱好杰.当前本科生导师制面临的难题及对策[J].教书育人,2011,27:10-11.

[9]谢应东,陈丽丹.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和探索――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商英学院为例[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7):106-109.

[10]曾凡东.科学评价是本科生导师制健康发展的动力[J].当代教育论坛,2005(3):30-32.

[11]杨微.我国本科生导师制问题及发展建议[D].吉林大学:吉林大学,2012.

[12]陈志忠.本科生导师制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2011.

[13]大卫・帕尔菲曼(David Palfreyman).高等教育何以为“高”:牛津导师制教学反思[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

作者简介:

科学教育的基本特征篇3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教师综合评价胜任力

[作者简介]秦勇(1970-),男,四川泸州人,四川理工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学;霍兴彦(1979-),女,山东菏泽人,四川理工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学。(四川自贡643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0年度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教师教育类)“新课程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师综合评价研究——基于胜任力理论视角”(项目编号:TER2010-017)和2009年四川理工学院科研基金项目“基于胜任力的高校体育教师综合评价研究——以四川省为例”(项目编号:2009xjkpw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7-0057-03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是培养普通中小学体育师资的“母机”,其专业教学水平与基础教育体育课程实施质量之间有着密切联系。特别是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03年又颁布了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这表 明新的体育教育思想和理念将成为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在新课改背景下,基础教育体育课程在课程理念、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师行为等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必然会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带来挑战,进而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新的要求。显然,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切实加强体育教育专业教师的执教水平进而保证中小学体育师资的专业素养业已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教师评价是教师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促进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有重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很多高校普遍采用的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及年终考核相结合的教师评价方式多以主观定性评价为主,评价标准模糊且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撑,如何客观全面地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师的工作绩效作出准确评价依然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一个重点与难点问题。因此,本研究尝试以胜任力理论为基础,立足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实际和新课改背景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师的综合评价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客观、全面地综合评价体育教师的教学绩效提供理论参考。

一、胜任力理论的简要述评

胜任力(Competency)的研究在国外起步较早,最早可追溯到古罗马时代,当时人们就曾通过构建胜任剖面图来说明“一名好的罗马战士”的属性。1973年,哈佛大学教授McClelland在《测量胜任力而非智力》一文中正式提出胜任力的概念,他认为,胜任力是在特定工作情境中与工作绩效紧密相关的,能够把某职位中表现优异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别开来,并能以概括化的行为模式加以描述的个体相对固定和持久的行为特征。

胜任力这一概念提出后,很快成为诸多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在教育领域同样如此。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教育领域关于教师胜任力的确切内涵,学者们尚未达成共识,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两个:一是Dineke E. H提出的,教师胜任力是指教师的人格特征、知识和在不同教学背景下所需要的教学技巧及教学态度的综合;二是由广州大学邢强与孟卫青在2003年提出的,教师胜任力指教师个体所具备的、与实施成功教学有关的一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价值观。可见,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教师胜任力的定义应包括与实施成功教学有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但国外学者认为教师的人格特征能够表征胜任力,而国内学者则认为教师的专业价值观,即个人品德、职业道德能够表征胜任力。

尽管学者们对教师胜任力的内涵存在一定争议,但从这些研究中不难看出,胜任力这一概念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胜任力内涵包含外显成分和内隐成分。如果把胜任力描述为一座冰山,那么外显成分就是这座冰山的水上部分,指的是相对表层、看得见的个人特征,如知识、技能等。而内隐成分则是冰山的水下部分,代表更隐蔽、以人格特质为核心的深层胜任特征,如动机、特质、态度、价值观、自我概念等。二是胜任力是与特定工作情景中的效标直接关联的个体特质或技能,可以预测其工作绩效。三是胜任力显示了人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具有跨情景和跨时间的稳定性,是人格中深层和持久的部分。另外,从目前教育领域的相关研究的主题分布来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对教师胜任力内涵的探讨;其次是对教师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最后是教师胜任力研究在实践应用领域的探讨,主要包括教师招聘和评价方面的研究。

二、基于胜任力的体育教育专业教师综合评价的特点

传统的教师评价,其主旨是对教师的工作效果进行综合评判,进而进行相应的奖惩,着重发挥的是评价的甄别、选拔的功能。而基于胜任力的教师评价基于胜任力这一概念,其研究的是“能显著区分优秀绩效和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这与把教师胜任力等同于做一名教师所需的基本能力的传统教师评价有着明显区别。因此,这种评价方法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以教师为本,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理念。传统的教师评价往往采用学生评价、部门评价以及同行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这种方式看似科学全面,但往往关注的是教师行为的结果,属于一种结果式评价,主要发挥的是鉴定和选拔的功能,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贡献不大。而基于胜任力的教师评价是一种发展性和过程性的评价,它关注的是教师作为一个专业工作者在专业教学、科学研究以及服务社会等活动中的实际行为,包括教师在实施这些行为时的心理状态和对这些行为的反思过程,而这种行为是伴随教师一生的,因此,这种评价可以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支持,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突出教师工作的复杂性,评价标准力求全面、科学。相关研究结果显示,传统的教师评价标准过于“格式化”,缺乏鲜明的个性和针对性。以四川理工学院2011年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为例(见下表),该标准侧重于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结果,对教师素质的评价比重偏低。而且这种教学评价往往是公开课后听课者的主观印象或学期结束后的学生评价,具有明显的随意性,缺乏必要的理论依据。显然,由于体育教育专业教师工作的复杂性使得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对所有教师的工作绩效作出准确评判是很难的。基于胜任力的教师评价对体育教师工作的复杂性予以高度关注,注重体育学科的特点和体育教育专业教师的职业特点,评价指标涉及教师工作的各个方面,力求全面和科学。

3.基于O*NET工作分析系统的评价方法体系。传统的教师评价的主要方式是评分赋值,就评价操作而言,评价者对教师教学、知识水平、思想道德的判断多是感觉式的,主观性较强。胜任力评价的核心内容是确定某一职位的胜任特征结构,而确定胜任特征结构的基础步骤是区别绩优者和绩效平平者,但体育教育专业教师的角色定位具有多样性,有的以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为主,有的以专业技术课教学为主,或者兼而有之,等等。如何使具有不同角色定位的体育教师之间的绩效比较成为可能?基于胜任力的教师评价有自己特定的方法体系,即基于O*NET(Occupational Information Network的简写)的工作分析系统。这一系统将职业信息与任职者的特征统合在一起,是美国目前广泛应用的工作分析工具。具体而言,就是首先确定特定职位的工作内容和职位对任职者的具体要求,据此确定相应的评价标准,从而确保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三、基于胜任力的体育教育专业教师综合评价的方法与步骤

1.体育教育专业教师职位O*NET工作分析。职位分析的目的是准确界定不同职位的工作内容和不同职位对任职者的具体要求,其结果是对每个职位作出详尽的“工作要求”,这是整个教师评价的基础。我们知道,高校体育教师由于工作性质和内容的差别首先可分为专业课教师和公共体育课教师两大类型,对于专业课教师而言,又可分为主要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和主要从事科研工作的教师等类型。对于不同职位和不同专长的教师,显然不能运用同样的标准去简单衡量,通过职位分析可以为描述不同职位提供共同语言,从而使不同职位之间的教师比较成为可能。具体而言,首先,分别采用O*NET工作分析系统中的工作技能问卷、工作风格问卷、工作价值观问卷等对体育教育专业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工作技能的调查属于表层、易发展的特征,工作风格和工作价值观的调查属于深层、不易发展的特征。通过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就可以确定体育教育专业教师特定职位的任职资格要求。例如,牛端曾运用这种工作分析方法对普通高校教师的任职资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校教师职位对任职者在工作技能方面的要求是具备较强的认知技能和社会技能;在工作风格方面的要求是创新导向、人员导向和成就导向;在工作价值观方面的要求是独立自主并满意于高校教师的工作条件。体育教育专业教师由于自身的专业特点,在相应的技能、风格以及价值观等方面会有一些特定的要求,因此,可以运用职位分析的方法同时结合普通高校教师的任职要求对体育教育专业教师的任职资格进行界定。

2.构建体育教育专业教师的胜任特征模型。胜任特征模型(Competency Model)是指担任某一特定的任务角色需要具备的胜任特征的总和,是针对特定职位表现要求组合起来的一组胜任特征。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McClelland在1973提出的行为事件访谈法(Behaviour Event Interview),即采用开放式的行为回顾技术,通过让被访谈者找出和描述他们在工作中最成功和最不成功的三件事,然后详细说明当时发生了什么,最后,对访谈内容进行分析来确定被访谈者所表现出的胜任特征。通过对比担任某一任务角色的卓越成就者和表现平平者所体现出的胜任特征差异,确定该任务角色的胜任特征模型。当然,这种方法要以工作分析为基础:首先,要通过工作分析得出特定工作的任职资格要求,然后,以该要求中的个人特征为基础构建胜任特征编码词典,最后,对行为事件访谈后得到的文本进行编码,并与已有的胜任特征编码词典进行差异检验,从而得到能够区分不同绩效水平的个人特征的集合,即构成胜任特征模型。

3.根据胜任特征模型设计相应的模拟测验。胜任特征模型是一个包含了很多要素的特征组合,并且这些组成要素之间具有相应的层次结构。在利用胜任特征模型进行测量时,首先,将这些要素根据层次结构划分为不同级别的指标并确定权重;其次,设计的模拟测验要根据教师的实际表现分别赋值从而对教师胜任力作出评判。比如,以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的测试来看,模拟测验要运用多种方式模拟课堂或运动场的教学情景,被测教师即时作出反应,这样的测试表现就更接近于被测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真实做法,并且这样的模拟测验由于是同样的环境,使所有教师的测评在同一水平上进行,这就提高了测评的准确性。当然,参与这种测评的专家组成员应当是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士,这样才能确保测验的科学性。

4.统计分析,得出结论。评价专家组的分数得出来以后就可以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通常是根据指标的不同权重逐级计算,由于不同指标的度量方式不同,需要将各指标的得分进行规范化,统一到同一个量级,然后进行加权,得到各位教师的综合评价得分,据此得到体育教育专业教师的排序结果。

基于胜任力的体育教育专业教师的综合评价研究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它可以应用于新教师的招聘、专业技术职称的评审、教师职业发展规划等各个方面。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评价依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如缺乏体育教育专业教师胜任特征模型构建的实证研究,对评价主体的专业水平有着很高的要求。另外,实施这种评价所耗费的时间、精力以及评价的效率等也是必须加以考虑的。但毋庸置疑的是,随着人们对教师评价问题的不断关注,基于胜任力的教师综合评价研究必将大有用武之地。

[参考文献]

[1]刘钦瑶,葛列众,刘少英.教师胜任力研究述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1).

[2]陶祁,冯明.基于胜任力的培训设计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4).

[3]赵应生,龚波,杨熙.大学教师劳动特点及绩效评估的人文关怀[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

[4]齐晓东.高校教师评价制度中意义缺失与对策[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05(1).

[5]高田钦.基于胜任力的高校教师评价探究[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6(2).

[6]牛端.高校教师胜任特征模型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7]刘鎏,王斌,时勘,等.体育组织中的胜任特征研究现状与展望[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6).

科学教育的基本特征篇4

【摘要】

我国素质教育中使用的“素质”一词的具体内涵应当是:人通过合适的教育和影响而获得与形成的各种优良特征,包括学识特征、能力特征和品质特征。对学生而言,这些特征的综合统一构成他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素养或基本条件。素质教育是把教育过程中的学生培养成现实的人、人性的人、智慧的人、创新的人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和社会更好地发展,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实践是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关键词】素质教育 学科素养 演绎思维 归纳思维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素质教育成为我国教育界的主导思想与主流实践。素质教育的实施推动了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调动了中小学教师投身于教育改革的热情。但是,素质教育的涵义和根本口的是什么?素质教育难以落实的症结性问题在哪里?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载体或有效路径是什么?这些问题还需要深入探讨。

1 “素质”的学理意蕴与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

“素质”,人牛而有之、先天赐予,这是多年以前教育学、心理学和医学等学科赋予它的惯有解说。《现代汉语词典》解:“素”,即本色;“素质”,即事物本来的性质或心理学所指的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性的先天特点。《教育大辞典》解:素质,即个人先天具有的解剖生理特点;易患某种心理异常疾病的遗传冈素;公民或某种专业人才的基本品质。科学概念的基本内涵应该是永恒的,但具体内涵则应是发展的。素质,从其总体构成看,应该包括自然性的素质(如先天的遗传)、通识性(普遍的)的素质(如社会公德)、专业性的素质(如医生、律师、艺术家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从学理意蕴看,素质首先是一种基础。“素”的本意就是本色,即构成事物的基本成分、基本要素和元素;“质”的含义是指事物的性质、本质和质量。落实到人的身上,素质表现为人所具有的做人、做事、交往、生活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品质。这些基础性的成分既是人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础,也是人实现自我发展与完善的基础。缺少了这个基础,不仅会直接影响到人能否顺利地完成面临的各种任务,而且也会影响到人终生发展的水平和质量。

素质是一种条件,表现为一个人经过学习而具备的能够顺利完成既定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条件包括先天赋予的生理条件、正常的智商及生理解剖结构等,亦包括经后天教育和努力而形成的符合工作需要的各种基本素养。国家提倡的“素质教育”是着眼于每一个学生全面素质,它包括学生的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等。教学实践中要着眼于每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其综合运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那么,素质教育中教师如何更新教学观念呢?

2 素质教育重过程轻结果

素质教育宏观理念的指导下,根据本学科的特点穿插有效的教育手段,不同学科,不同科目有不同的穿插方式。如化学就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中要强调重过程轻结论的实验操作方法。教师只把所需要的实验用品提供给学生就可以了,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为了某个结果,学生需要动脑、想办法、也许结果可能不尽如意,但学生会回过头来核实错误出在哪里。为了进一步发现问题、规范地进行操作,学生会更认真地去观察、去比对思考、去动手查资料。实验结束后,学生觉得很充实,从头到尾由理论指导实践,由实践去验证理论,养成科学的实验学习方法,这种方法客服了以往教师准备所用实验仪器和药品,并规范操作步骤,学生的实验操作只是表面化的演练过程。因此,要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教师自觉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励者。

3 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

目前,有好多学生已感到高中阶段信心的紧迫性,觉得努力学习了,可是收获甚微。这是因为学生缺乏学习的信心,对每个知识点不求甚解。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十分重要,教师要传授给适合于每个学生的学习方法。有些学生很少翻阅名人传记、《读者》等有启示性的文章,教师应该用自己或他人成功的经验给学生以启示,或以优美的短篇文学陶冶学生情操。我曾多次用“智慧背囊”的小短文给以学生学习的方法和个性发展方面的启示,如“一分钟”、“禁门”等。培养学生学习时以高效、用心、不做假为主,提高速度、准确度并增强信心,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4 以文教化,学会做人

随着社会人才需求的多元化以及人才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需求,中学教学目标也是多元化的,有认知目标、能力目标、感情目标、德育目标等。可见,认知目标不是唯一的目标,分数不是衡量学生素质高低的唯一目标。教育实践中过分强化认知目标,而忽视德育目标等的行为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理科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素材、开发人文资源、吸取人文养料、“照料人的灵魂”,“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使学生成为一个对生存环境、对人类社会、对人文关怀的人,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如试卷洋溢着鲜活的时代气息,“赤潮”现象、“信息技术”、“网上黑客”、“生态平衡”等显示了对历史的思考、现实的关怀、未来的展望,而学生却觉得题偏题难,这与应试教育背景下缺乏人文教育不无关系。而人文教育是以发展对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人物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能力影响学生形成一定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为目的的教育,它追求真善美,发展学生对人类社会、自然环境的普遍关怀之情和慈善之心。

科学教育的基本特征篇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高教研究立项“普及化阶段市属高校大学生学业胜任力研究”(项目编号:2011GJZD20)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2-0024-02

自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15%。2003年,北京、上海两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3%和52%,我国高等教育至此步入全国大众化、区域普及化交织发展进程中。2010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拟定的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2011年不少省市的高考录取率已在80%以上,有的省市已超过90%,这意味着在未来十年会有越来越多的省市将迈入区域性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在适龄青年入学率还不到15%的时代,经过严格的学历评估而被选拔入学的大学生,其智力、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都很高。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发展到大众化阶段,再到普及化阶段,越来越多的高等教育机构培养的对象变成了学力基础一般甚至很差、学习动力很不足的学生。而各学院来不及转变的传统教育模式都是将学生绑缚在以学科、专业为逻辑的课程体系里,注重传授给学生知识与技能,并不考虑学生本身的特质、价值观、态度和意愿。而胜任力理论认为个人所具备的态度、特质和价值观等是影响个体工作绩效好坏的决定性因素。从这个角度来看,学校要想所培养的对象达到理想的培养目标首先得调动或改善学生的胜任力。如今,胜任力的运用多用于企事业单位,对于教育业而言还是新鲜事物。但在区域普及化阶段,除了研究型大学和部分重点大学,大部分高校的生源与十多年前精英阶段的学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为了取得较好的人才培养效果,高校应注重对不同专业、不同人格的学生学业胜任力进行挖掘与培养。

一、学业胜任力的概念界定

美国学者McClelland1973年发表的《测量胜任力而非智力》一文首先提出胜任力(Competency)概念,并指出智力并不是决定个人工作绩效好坏的唯一因素,而是个人所具备的态度、特质、认知等,即胜任力才是影响工作绩效的关键因素。被全世界广泛接受的胜任力定义是指动机、特质、自我概念、态度或价值观、知识或技能等能够可ence)可以译成素质、胜任特征或胜任素质。本文所指的胜任力与胜任特征是两个相通的概念。因为研究角度不一样,国内外学者对胜任特征(胜任力)所给出的定义也不一样。比较通用的是Parry(1996)提出的:胜任力即影响一个人大部分工作或学习(角色或职责)的一些相关知识、技能和态度;它们与工作绩效或学业成就紧密联系,并可用一些被广泛接受的标准对它们进行衡量,而且可以通过教育与培训加以改善和提高。就研究现状而言,国外关于胜任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胜任力对于职业发展的作用,或者说胜任力的培养途径和模式开发问题;儿童、青少年社会胜任力问题;组织的核心胜任特征问题。在我国,学者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有关胜任力理论及其模型建构的研究,初期的胜任力理论研究在国内主要集中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随着胜任力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的日益臻熟,该理论逐渐被延引到教育领域,但大多用于教育管理者、教师、辅导员的胜任力研究。其中只有7篇文章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如:2006年冉景亮、吴绍琪《复合型人才胜任特征模型研究》;2006年蒋佳《试谈大学生的胜任力挖掘》;2007年胡颍、徐刚《基于胜任素质的大学生能力培养》;2008年来婷婷、杨东《IT大学生的胜任特征》;2008年沈小袷《论胜任力理论在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应用》;2009年杨景峰《大学生创业者胜任特征模型建构》;2009年倪坚《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大学生个性化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可以说,目前国内尚没有人对大学生的学业胜任力进行研究。本文所指的学业胜任力(胜任特征)的本质就是一个人具备的胜任大学学习的素质。这种素质对一个人的学习成效具有预测性,同时这种素质是可以通过恰当的教育方式进行提高或培养的。

二、关注学业胜任力的必要性

美国社会学家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论”自20世纪70年代提出以来被广泛应用于许多国家的实践,在当代世界高等教育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马丁·特罗写道:“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学生,其文化水平、共享知识水平和读写能力都在降低……教师们都达成了一种共识:大学生更加没有准备,比以前更不喜欢读书——教授这些具有多样化倾向和多样化学术潜能的新型学生所构成的挑战成了大众化教育机构要面对的主要课题。”[1]马丁·特罗描述的这种现象在以招收大众化甚至普及化阶段的学生为主的高校很普遍,经常能听到教师们  第一论文 网抱怨:“现在的学生没法教了,基础太差,知识学习主动性太差。”经常听到学生们哀叹:“学习这些东西有什么用?以后又用不上,没劲。”一项毕业生就业能力调查表明,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地方一般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存在很大问题,处在十分尴尬的境地:理论基础和研究能力不如研究型大学,实践动手能力不如高职高专院校。

由于在短短的10年内,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精英化—大众化—区域普及化的跨越式转变,尤其是以本地生源为主且招收高考成绩排名15%以后的地方院校,其人才培养模式还没有走出精英教育模式的框架,没有正视快速大众化带来生源质量与水平的转变对原有人才培养系统产生的冲击力。现有的人才培养系统侧重于书本和学科知识传授,人才培养规格过分强调学科性、学术性、研究性、规范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相对不足,导致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在职业适应性、就业能力方面本科生不如高职生的社会舆论普遍。实际形势表明,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性、学科专业的社会适应性、课程体系设置的适当性、教育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质量与评价的科学性等方面都需要进行调整和改革,而其改革的前提是必须明确培养对 象是什么(教育对象的特征)和社会需要什么人才(育人标准、规格)。

对精英阶段的大学教育和现在的研究型大学来说,学生是很好管理和教育的,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以及学习士气都很高。毛入学率超过50%,学生的多元化和素质的多样化使得大学教育变得更难,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是在普及化地区的地方高校教师感触最明显的地方。成长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飞速发展年代的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自控能力却较差。现在大学生的思想与理念、精英教育阶段的学生有很大的不同,有着不一样的价值观与行为方式。如前所述,现在的人才培养方式却与精英教育阶段差别不大,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转变首先带来的便是学生的转变,培养对象的特征转变是高校改革必须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另一方面,《纲要》拟定我国要在2020年实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0%的宏伟目标,这意味着在未来十年内我国绝大部分省市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先后超过50%。地方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最重要的部分,占全国高等院校的90%,其所培养的“产品”质量决定着我国能否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强国。因而怎样挖掘地方院校培养对象的潜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力促进学生的学业成效,是当今高校的当务之急。因此,关注大学生的学业胜任力是大学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因为学业胜任力是以学习成效为导向的潜伏在学生体内的“小宇宙”,大学通过恰当的教育方式可以激发或改善学生的这种深层次特质,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业成就。

三、大学生学业胜任力模型的初步分析

可以把胜任力描述为在水面漂浮的一座冰山,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胜任力冰山模型(如图1)。水上部分代表表层的特征,如知识、技能等;水下部分代表深层的胜任特征,如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等。后者是决定培养对象的行为和表现的关键因素。本文所指的学业胜任力主要指区分学业优异和学业平平者的个体特征,其前提是假设大学生的动机、兴趣、性格、价值观等深层特征是影响其学习行为、表现和成就的关键因素。

本研究基于胜任力理论模式,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别通过基于胜任特征的360°评价方法、团体焦点访谈法和行为事件访谈(BEIS)等方法初步提炼出学习态度、学习行为与投入、价值取向、成才意向、实践能力、创  第一论文 网新精神、学习能力、专业知识等8大类共20项左右的胜任特征因子。再通过问卷调查法对上述方法提出的胜任特征因子编制学业胜任特征初始量表,在预试后有针对地进行修订(反复3次);利用修订后的胜任特征和学生的学业成就情况做成问卷,对北京信息科技大学4个年级大概1000名学生进行调查,对学生的学业成就进行相关分析,最终得出了与大学生学业成效极度相关的17个特征。如表1所示。

可以说,这些胜任力指标直接决定了个体学业成就的好坏,也决定了高校“产品”的质量,而目前的培养方式只注重冰山模型中露出水面的部分,这只是大学生素质中最浅显的部分,学业成就甚至是大学生毕业后的成就更多地取决于其深层次的胜任特征。因此,高校应该注重长期对不同专业、不同人格学生的胜任力的挖掘,应该有明确的活动、课程或学分针对这些胜任指标的培养,而这正是高校目前的培养方式所缺乏的。调查显示,仅有不到30%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感兴趣,而因为对专业不感兴趣而导致学习投入时间很少的超过50%。这样的数据显示,在区域普及化地区,以招收本地区学生为主的地方高校其培养对象的学习动机不足,因而学校自上而下拟定的培养目标实现的程度有限。随着越来越多的高等教育适龄人口进入大学系统,学生胜任力发展应该在人才培养系统中得到更多的关注,而不是拘泥于学科体系知识的灌输。学生胜任力发展最重要的体现就是素质的提高,而胜任力特征指标有效地体现了大学生素质。因此,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相对偏高的普及化地区的院校有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胜任力,以调整其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科学教育的基本特征篇6

摘要:实现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国民的结合素质得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家庭教育作为整个社会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迅速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适应我国国力和国防科学文化竞争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对我国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素质教育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家庭教育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素质教育成为我国教育界的主导思想与主流实践。可以说素质教育的实施推动了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调动了广大中小学教师投身于教育改变的热情。但是素质教育的理念是什么?素素教育以落实的症结性问题在哪里?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路径是什么?这些问题还需要深入探讨。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与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

我国目前素质教育中所使用的“素质”一词,其具体内涵应当是:人通过合适的教育和影响而获得与形成的各种优良特征,包括学识特征、能力特征和品质特征。对学生而言,这些特征的综合统一构成了他们未来从事社会工作、社会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基本素养或基本条件。学识特征主要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能力特征主要指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的集中表现是智慧,智慧的基础是演绎思维与归纳思维两种思维方法的交融。品质特征主要指道德修养、精神境界和个人品位。素质教育是把教育过程中的学生培养成现实的人、人性的人、智慧的人、创新的人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一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发展;二是为了社会更好地发展。

二、素质教育是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民族创新精神的复兴,关键在于教育。素质教育担负着完成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特殊使命。因此,素质教育一方面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培养每个人的创造性;另一方面要为培养能够攀登世界科学高峰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每个学校,每个教师,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为此,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讨论式和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感受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普通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要在培养大批“双基”“双能”学生的同时,努力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三、素质教育是使人的综合素质得到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注重人的综合素质的发展。一方面,应立足于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根据未来社会对学生素质的要求与教育现状,从弥补不足的角度出发,注重加强学生科基础素质,创新素质,人文素质,合作与交往素质,精神和心理素质等素质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各种素质。另一方面,根据未来社会发展对人的合理素质结构的要求,并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对学生的素质进行有机整合,使之既能满足未来社会发展对人的合理素质结构的要求,又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随着近代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并得到广泛的重视,人的可持续发展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而且,由于教育与社会、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培养的人才如何,对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化社会,终身教育思想应运而生,教育将面临全面的调整,这里包括教育观念与思想,专业设置和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手段等多方面的调整,同时,高科技、信息化社会不仅对学生的学科知识与专业技能提出了新要求,而且对人的精神和心理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人,才能持续地获得更好的生存与发展条件。实施素质教育,就是着力培养学生具有一种能在其一生中更好生存,不断发展的素质。人们一旦拥有这种素质,在其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就可以更好地持续学习和发展。而这种素质的养成,发展与完善,又是一个长期的,甚至是贯穿人的一生的过程。因此,素质教育是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和人的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

四、家庭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基础和必要补充

实现素质教育应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诸多方面,尤其要重视家庭教育的指导作用,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奠基;是学校教育的补充;是整个社会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特点和作用。

家庭教育作为家长在家庭中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的教育,对子女多方面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仅有益于增强孩子的身体素质,而且可使孩子的能力得到尽可能早的开发,使他们从小就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形成最初的伦理道德观念、审美观念和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科学的教子方法包括以下内容:1、赏识和激励孩子,多一些赞美,少一些指责;2、民主与平等地对待孩子,聆听并肯定孩子内心的感受;3、引导与启发孩子成长,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4、激发孩子的各种兴趣与求知欲,从孩子的兴趣倾向中推测其潜能;5、鼓励孩子多读书,读好书并让孩子拥有正确的阅读方法和习惯;6、塑造孩子的良好品德与爱心,教导孩子成为有责任心的人;7、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与自立能力,促使孩子由“要”转变为“我要干”;8、鼓励孩子应对种种挫折,增强孩子应对各种困境的心理承受能力;9、让孩子养成节约和储蓄的习惯,学会有计划地用钱;10、教导孩子懂得礼貌与礼仪,养成良好举止行为。

科学教育的基本特征篇7

关键词:体育; 认知形式;运动性认知; 学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7)04-0079-03

Abstract:Movement cognition is the main cognitive form of learning skill of physical education.This special cognitive form decide that learning approach to physical education is characterized of being experiencing, self-independent, explorative and co-operative.and these characteristics are also highly consistent with the purpose of all-round education under new curriculum. Change of learning approach to physical education is to vary bias of cognition supremacy as well as avoid extreme tendency of idle talking about educational purpose which has divorced from PE. cognitive characteristic,to integrate diversified learning approach and endue it characteristics,namely experience, self-independence, exploration and co-operation.

Key words: physical education; cognitive form; movement cognition; learning approach

1 问题的提出

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方式,总是与这门学科特有的认知形式和目标有着紧密的联系,体现在学科具体的认知活动中的,但总体上看,文化课的学习由于在认知形式上的共性,也就具有学习方式上的共有特征。一般教学理论(包括新课程理论)主要关注的也是一般文化课程,因此,关于学习方式转变的新思想和新方法,大都能够在文化课的教学中对号入座,直接转化为具体的教学实践行为。但教学理论却较少关涉体育学科的“个性”,导致许多体育教师对新的体育学习方式的认识上的迷茫,进而出现教学实践中的拒斥倾向。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最终都要落实到教与学的行为上,学习方式的转变自然成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和主要目标之一,但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却受到了忽视。要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既要领会本次基础教育改革的总的改革目标,又要

深刻把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特点,把体育认知形式的特殊性作为认识的起点,探讨新的

体育学习方式的特征,以此进一步提高对体育教学学习方式转变的意义的认识。

2 体育认知形式的特点

一般认为,学生在学校的各门课程的学习中主要包括的认知形式有三种[1]:其一是概念性认知,也就是借助言语、符号对世界的认知,这是数学、语文等主要学科中广泛采用的认知形式。其二是形象性认知,这是借助一定的形象或对一定形象的想象对世界的认知,书法、绘画、音乐等的学习主要采用这种认知形式;其三是运动性认知,它是借助身体与外界发生直接的运动关系时的认知形式,它主要运用于体育以及其它的以掌握操作技能为主的课程学习中。

体育学习中,学生需要通过言语和文字了解所学动作的要领,通过对示范和相关媒体的观察了解动作的形象与过程。但通过概念性认知和形象性认知,学生只知道了所学的动作技能的“应然状态”,而这远不是体育学习的主要目的,更重要的是能够用自己的身体把这种“应然状态”表现出来。这就要借助于“身体”这一特殊的认知工具,没有反复的身体体验与练习,即使是对体能没有很高要求的简单动作,比如徒手操,学生在身体姿态、节奏等方面也会与观察到的动作形象和所描述的动作要领大相径庭。因此,体育学习虽然包括多种认知形式,但运动性认知是体育学习的最主要的和必不可少的特殊认知形式。

3 体育认知过程中学习方式的特征

3.1 体育学习方式的体验性特征

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往往都是从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对动作的形象和要领的感知开始的。而事实上,教师无论多么规范的示范动作和多么有效的讲解,都不能真正把所学动作的有关要领的信息完全表达出来。教师(包括体育教材)可能传递给学生的,只是诸如“两臂上举”、“抬头挺胸”之类的反映动作形象的外部信息,真正在动作过程中所获得的有关身体感受的内部信息,则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有时甚至连活动主体也“意会”不到。换句话说,完成动作的关键是动作者的内部感觉,而不是语言文字信息。但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所需要的正是这种完成动作过程中有关身体感受性的内部信息。

很显然,学生体育技能的学习过程,实际也就是把概念性认知和形象性认知的结果转化为自己身体的直接感受,从而直接体验到所学动作技能练习过程中的内部信息。如何才能实现这一转化自然成为我们分析问题的焦点。

如果学生的练习是有积极效果的,那么在练习之前,学生无论在主观上意识与否,实际上都需将该形象想定为自己,即学生是把自己虚拟地投入到该动作者之中,与其化为一体地去揣摩、体验、感受。在这种虚拟地将主体(学生本人)移入到客体(示范者)的过程中,学生形成了或者说“悟”出了示范者完成该动作时的内在感觉。并且在后面的实际练习时,以这种“悟”出的感受的实现作为目标来表现自己的身体。而“悟”出的内在感觉与实际练习中真实获得的内部信息之间的程度、差别的缩小或减少,也就成为学生动作学习的基本目标。[2]

学生之所以能够将内部信息的内在感觉掌握,是学生将自己的主体“移入”到示范动作之中,潜势地使自己的运动得以成立,并随着客体(示范动作)虚拟运动的同时形成“运动共感”[3]。在这时,教师所体验的内在感觉或多或少地就被移入到学生方面。尽管这时学生还不能很好地完成所学动作,但他或多或少地具备了那种虽然还模糊、还不太清晰,但过去未曾有过的那种体验。而这种体验才正是教师所要教、学生所要学的内容。

可见,学生动作技能的获得,是学生所获得的外部信息与身体感受相互作用的结果。没有身体的直接感受,所有的关于动作技能的外部信息都是抽象的,没有意义性的。而随着身体感受的进一步加深,表现在外部形态上是学生的动作与教师提供的外部信息的吻合程度的提高,而对学生深层的意义上看,一方面加深对通过概念性认知和形象性认知所获得的外部信息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在练习中所获得的关于过程、方法的体验,将会迁移到新的动作技能的学习中。

因此,体验本身既是获得技能的手段和过程,同时也和动作技能一起,成为运动性认知所追求的目标与结果,体验性也就成为体育学习方式的本质特征之一。

3.2 体育学习方式的自主性特征

人在婴幼儿时期,某些初级动作技能的形成会带有相当的主体不自觉的成分,但这些初级动作技能对此后的动作技能的形成是有积极意义的,在新的动作技能学习“把自己虚拟地投入到该动作者之中”时,学习者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联系自身已知或已会的动作技能去理解、揣摩和体验新动作。同样的在体育教学中,任何新动作的学习,都是在已经掌握该动作的“下位动作”之后,或者说学习者已经具备一定程度的运动性认知之后。任何新授动作本身都会包含着相当程度的已会动作的认知成分、环节或要素,所谓的新动作实际上是原有已会动作某些要素、成分的增减与组合。

因此,能否形成新的运动性认知,不在于各种辅助练习手段之间在理论上的逻辑关系正确与否,而在于有形的辅助练习是不是与学生原有的运动性认知之间具有现实的关联性,更确切地说,是学生自己能否感受到或体验到这种关联性[4]。这时决定的因素不是教师传递过来的外部信息的多少,而在于学生自身以“心”去领悟和亲身体验新旧动作之间的联系,并自主地思考和探究如何以合适的方式以获得更有效运动性认知的结果。任何他主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如“手把手”地帮助或机械地重复模仿,即使能够或多或少地在动作的外部表现上有所改变,但并不能获得适合学生自身的身体感受和体验,在动作技能的学习效果上必然是低效的。

因此,在运动性认知形式中,身体运动只是这种认知形式的一种外部表现,而真正的动作技能的形成机制还在于学习主体的内部心理活动与外部身体运动的协同一致。而自主性不仅是运动性认知形成过程中的本质要求,也是对体验性特征的进一步解读,体验本身就是自主性基础上身、心协同活动的过程。

3.3 体育学习方式的探究性特征

运动性认知与其它认知形式具有的共同特征,从心理活动过程来看,学生在学习任何一个新动作前都带着他过去动作学习或生活所留下的意识痕迹,以此来同化或顺应相关的新动作。同化是当新的动作技能与原来所体验到的在性质上一致时,原有的体育技能认知结构的数量获得扩充,而顺应则是指学习者原有体育技能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的内部或外部信息时而引起原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生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从能动的反映论来看,学生的学是以自己现有的需要、价值取向以及原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能动地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筛选、加工和改造,最终以自身的方式将的知识和技能吸纳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去。

这表明学生学习动作技能不是被动接受,不能靠机械重复来掌握,而是带着个人的“自传性经验”独立分析、判断与创造的活动,分析是对新旧动作技能之间联系的更为深刻的把握,是对内、外部信息关系的自主的理解;判断是基于主体需要和社会需要的价值判断;创造是既在分析判断基础上对适合自己学习方式的自主性抉择,也是在个体独特性基础上对新的动作技能价值意义的更深层的构建和探求,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探究过程。 因此,体育学习方式的探索性特征体现了体育学习运动性认知与其它认知方式的共同特征。

3.4 体育学习方式的合作性特征

体育认知形式的特点,也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体育学习在组织形式上与其它学科本质上的不同。

虽然运动性认知在内部体验性上表现为个体性,但在外部表现上则主要表现为运动性。这在一方面反映了运动过程群体性的特点,小组与团队活动成为体育教学区别于其它学科教学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另一方面也为互助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相互之间可以在群体活动中真实地检验学习结果,判断存在的内部原因,为个体改进学习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外部参考信息。另外,有些体育技能本身就是通过游戏活动来体验和掌握的,在游戏中每个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强调学习的交往性、互动性和分享性,从而形成“先天”的合作性学习。

4 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中体育学习方式转变的意义

从动作技能学习运动性认知形式的特点来看,体育学习具有体验性、自主性、探究性与合作性的特征。诚然,从学科教学的目标看,体育学习并不仅仅是为了掌握动作技能的,正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所提出的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5],突出学科教学的育人目标。但是,无论如何,离开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特点来谈育人目标,则是空洞的,没有意义的。事实上,在体育学科教学中,把握住了动作技能学习的学习方式的特征,也就从根本上把握住了体育与健康课程育人的特点和机遇。有了动作技能学习的体验性,动作技能的学习就能够从认知领域扩展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仅仅是知识技能增长的过程,同时还是身心和人格健全发展的过程;有了动作技能学习的自主性,就能够突出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独立性和自控性,形成高品质的学习,有利于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精神;有了动作技能学习中的探究性,就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有了动作技能学习中的合作性,就有利于形成合作交往、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积极参与、共同提高的学习氛围和相互信任、互助合作的社会心理品质。

而在现行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践中,为了突出新的学习方式却往往把体育技能的学习搁置在外:为了体现自主体验性,而把教师的主导作用排斥在外,新的“放羊式”教学较之过去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了体现探究性,就不切实际地在把讨论、提问等大量充斥在教学活动中,缺乏对过程本身的价值思考,形式化地应用新的教学方式;为了体现合作性,凡是课堂都是游戏,失去了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社会心理品质方面所应有的本真。教学过程表面上气氛活跃、热热闹闹,学生乐此不疲却茫然无所获。在一阵轰轰烈烈的闹腾之后,我们不能不反思:体育作为学科存在的价值特殊性何在?

体验性、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不仅体现了体育学科认知形式的特点,是反映体育学科认知目标的学习方式的特征,同时也是与课程改革全面育人的目标完全一致的,更体现了体育技能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媒介作用。体育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是要改变认知至上、体育技能惟一的偏颇,进行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情感态度、人格精神的全方位的培养,意味着多样化的体育学习方式的整合,在继承和利用前人发现和发明的一切有效的体育学习方式的基础上,紧紧把握住体育学科的育人特点和目标,赋予练习、游戏、比赛、体验、感悟等多种体育学习方式以体验性、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特征,任何脱离学科的认知目标来谈学习方式的转变的倾向最终只会弱化学科的全面育人功能,是违背课程改革主旨的。

参考文献:

[1] [3] 贾齐.浅谈体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运动性认知[J].体育与科学(南京),1998,(2):9-11.

[2] [4] 贾齐.从“体验性”看运动学的方法论特征[J].体育与科学(南京),1998,(5):11-13.

科学教育的基本特征篇8

关键词 全纳教育 社会文化 本土化

分类号G760

1 前言

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渐成为全球特殊教育领域讨论最热烈的议题,并引导特殊教育实践的方向。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召开的世界特殊教育会议上各国达成的《萨拉曼卡宣言》中确定了全纳教育的基本理念与原则:每一个儿童都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每一个儿童都有独一无二的个人特点、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有特殊教育需要者必须有机会进入普通学校……实施此种全纳性方针的普通学校,是反对歧视、创造欢迎残疾人的社区、建立全纳型社会和实现人人受教育的最有效途径。这些全纳教育的论断充满了绝对主义的语言,用“每一个”、“必须”、“都有”等完美主义的陈述表达极端平等主义的道德诉求。

全纳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想不仅彻底改变了特殊教育的观念与发展模式,而且赋予普通教育以崭新的内容,对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方向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全纳教育不仅仅是特殊教育的事情,它要求整个教育体制的变革以应对所有学生多元的学习特征与需求,是面向所有学生的。全纳教育与全民教育的思想相合,公平与多元是其核心价值,参与和合作是其基本原则,它反对传统的牺牲大多数能力一般或较差学生的发展需求、只注重极少数优秀学生发展的精英主义教育模式。

全纳教育也远远超出残疾的范围。它本身并不是目的,它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即通过全纳教育建构一个全纳的社会。全纳教育因此不是某个人的事情,而是与社会上所有的公民相关的事情,是挑战不公正与歧视的利器,与各国社会文明发展水平、人权保护、以及社会公平与正义目标的实现紧密相关。它需要全社会以及社会中各种机构与体制进行相应的调整,包括教育机构与体制;社会中现存的与隔绝、歧视相关的价值观、政策等都需要进行相应的变革。

2 全纳教育理论的社会文化特性

特殊教育理论是建立在特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基础之上的,当某一社会对“残疾”、平等等观念发生变化时,特殊教育的基本理论与教育形式也会随之变化。因此,一方面,全纳的理念与目标成为一个全球讨论的热门议题,它以追求社会公平与平等等普世性价值观为基础,为各个国家制定全纳的教育目标、政策提供了依据与动力。即使在最为贫穷、资源缺乏的国家,全纳教育也至少成为使更多处境不利儿童享有学校教育机会的政治宣示或者现实举措。另一方面,各民族或国家具有独特的社会文化体系,对全纳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有着独特的影响,使全纳教育在各个国家的本土化成为可能。社会文化特性是指各个国家或者地区所独有的意识形态、政治经济结构、历史传统、文化特质等特征_2’;回顾全纳教育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其社会文化特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

2.1从社会发展的宏观视野来看全纳教育

全纳教育理论是建立在西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基础之上的,有着深厚的文化和社会基础。社会公正、权利平等的理想是一个逐渐实现的过程。从人类追求公正、平等的过程来看,与其说是“天赋人权”,倒不如说是社会各阶层、相关群体自己抗争与争取的过程。例如,尽管美国自开国之初便在其宪法里确定了人人平等的原则与公民的自由与民主等基本权利,这些理想与实践却总存在着矛盾,平等的理想与隔离的现实不断挑起社会矛盾与冲突。平等只局限于白人,黑奴与其他族裔移民备受歧视,以至于在公众场所、交通工具及学校内都是黑人白人分开;而华人也不得在路上挑担子或拥有物业;加利弗里亚州更一度立法不准华人子女人读普通学校等。这些不平等的做法通过民权运动、其他相关团体的游说、法律诉讼、公众舆论等社会运动方才逐步得到克服与改善。全纳教育直接起源于美国1950年代以来声势浩大的民权运动,更远则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法国启蒙运动等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时期对个人平等、自由、多元选择等的追求的一系列社会运动。正是这些社会运动孕育了西方所谓以个人自由、社会平等为价值目标的社会文化基础,也为有特殊需要的人士平等、有尊严地参与社会生活以及新的特殊教育理念的诞生提供了动力,使传统的对残疾人进行隔离式的教育与服务受到公开的怀疑与挑战,并导致全纳教育的诞生。

2.2从社会科学理论范式变迁的角度来看全纳教育

如果说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美国1950年代以来的民权运动等西方对平等、自由的追求的一系列社会运动奠定了全纳教育的社会文化基础,建构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发展则孕育了全纳教育的哲学理论基础。西方的特殊教育实践经历了隔离式特殊教育体制(特殊学校与特殊班)、回归主流、全纳教育等阶段。不同阶段的变迁紧扣西方社会科学发展过程中科学与人文、客观与主观主义、实证与建构(解释)主义之间的对立与转换的脉搏。建构主义对于社会科学的发展有着深刻影响,且与后现代主义哲学范式相互交织;共同为特殊教育提供了宏观的认识论范式基础。全纳的核心价值观念就是平等、个别差异、多元等后现代主义哲学崇尚的基本价值观。带有浓重后现代主义色彩的全纳教育理论在特殊教育领域成功地成为垄断式话语,顺利地成为各国特殊教育政策制定、实施的依据与动力。

西方全纳教育的发展也是特殊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自然产物,是特殊教育发展共同规律。西方在如何对待残疾人士的问题上经历了从杀戮到遗弃、忽视、怜悯与过度保护,发展到逐渐接纳,到尽最大程度地促使残疾人全纳进主流社会的发展过程。在西方,特殊儿童首先从完全被拒绝的环境进入到寄宿制学校,然后到特殊学校和特殊班,20世纪70年代以后则普遍到资源教室接受教育并逐步实现回归主流,进而发展到更为彻底的全纳教育。这种变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遵循着渐进式的原则,从拒绝到接受与安置、从隔离到回归主流、从普通与特殊教育双轨制到整合的教育安置体系,并逐渐走向全纳,每一个环节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对前一运动的继承和批判的基础上的。

可见,西方全纳教育理论的生成与发展,是西方特有的社会文化土壤里结出特殊教育理论的果实,也是西方社会民主、自由等所谓普世性价值观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化。同时,这一过程与西方社会理论范式的发展与变迁一脉相承,也是特殊教育发展规律的自然表现。显然,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模式必须建立在我国特有的国情与文化传统之上,并体现社会主义的政治与教育理念,对西方的文化传统、教育哲学等应该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不能照搬。我们应该结合国际特殊教育发展的趋势,尤其是全纳教育模式的发展经验与教训,对我国特殊教育模式进行思考,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全纳教育理论与实践模式。

3 全纳教育理论的本土化诉求

3.1西方全纳教育研究缺乏历史文化的视野

近年来,西方关于全纳教育的争鸣对于推动全纳教育在各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各国特殊教育工作者开展全纳教育实践提供了具体指导,为特殊教育专业人员的培养提供了坚实的知识与技能培训的基础。但是,学术界从来就缺乏对于全纳教育与社会特别是社会科学发展关系的系统研究,更缺乏对于全纳教育哲学理论基础的深入探讨。总的来看,围绕着全纳教育的发展进行研究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特殊教育最主要的焦点。西方关于全纳教育的研究与成果发表主要集中于两个层面:第一是对于全纳教育理论的系统介绍与总结。在这些研究中,研究者对于全纳教育的基本概念体系、发展沿革、专门术语及其定义、不同的思想观点与争论、以及政策层面的鼓吹与游说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论述与概活。特别强调的是,这些研究中充斥着热情的语言与华丽的修辞,以人权与社会公平等理念为出发点,旨在推动全纳教育的发展与深化。第二是操作与技术层面,关注的是通过全纳教育的理论指导教育各类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改进其学习的效率与生活的质量;强调通过学校重组、变革以及课堂的教学调整,改善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学习与学校参与的质量与水平,并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及社会支持系统。

在诸多全纳教育的论著中,对于哲学基础的论述仅仅简单停留在人权、多元、平等、个性自由等西方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价值观基础的描述与鼓吹的层面,极少有从人类社会思想与理论发展、社会科学范式发展与变迁的角度对全纳教育的基本概念框架与假定进行哲学反思与探索的,因此,特殊教育理论的匮乏几乎是全球性的。理想主义思潮下的全纳教育充满修辞的夸张,占领了伦理与美好道德的制高点。与其说是一个准确的教育学术语,倒不如说是人们的一种美好的教育理想与完美的价值追求;与其说是一种系统的教育理论或思潮,不如说是一种崇高的、乌托邦式的道德追求。

全纳教育的理论仅停留在表层,无论是系统化还是深入的程度都不够,全纳教育的本质及历史文化特性没有得到深入探讨,更缺乏“扎根”于不同文化背景与教育体制的基础上对全纳教育进行具有本土化特征的理论生成与发展。特殊教育的实践长期以来有着注重心理学、行为技术、以及科学实证研究法应用的传统,新的范式的接受与应用总是慢半拍;建构主义以及其它相关的理论与范式如后现代主义思想只是近来才成为特殊教育领域讨论的话题。这些都可能导致具有强烈西方理想主义色彩的全纳教育理论与话语体系在全球特殊教育领域成功地成为垄断式话语,违背了全纳教育提倡的平等与多元的理想,也不符合各国特殊教育发展的需要。关于中文的全纳教育研究,也多以介绍西方理论、实践以及扩展全纳教育项目为主。各类用于培训的材料较多,但外国名词与理论介绍多,本土化的理论探索与生成少;游说与动员式的论述多,深入的反思与批判少;关于各类人员态度与观念的调查多,课堂教学改革少;结合各地特有文化特点的分析也不多见。

3.2我国全纳教育的发展需要本土化理论

从全球范围来看,全纳教育仍然处于摸索、发展阶段,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人们文化对于全纳教育的定义、目标、实施途径、及其结果都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尽管很多国家都致力于发展全纳教育,但没有一个国家真正实现了高质量的、有效的全纳教育,即使在首先倡导全纳教育的美国,全纳教育的效果仍然是值得怀疑的,并不能提供满意的或适当的效果。没有一个国家的做法能够为其它国家发展全纳教育提供一个标准的蓝本或范例,各个国家需要根据本国的国情探索适合自己的全纳教育模式。

中国的特殊教育发展需要中国的特殊教育理论,需要中国特殊教育工作者自己的努力与实践去探索,去发展。朴永馨(1998)指出,没有任何一个外国可以为解决中国几百万残疾儿童教育准备好现成的药方,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模式必须建立在我国特有的国情与文化传统之上,对西方的文化传统、教育哲学等应该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从本质上来看,全纳教育在中国的发展缺少其生成的文化土壤,它是从西方嫁接到我国的一个文化概念。我国并没有如西方那样的全纳教育发展的社会文化土壤,全纳教育背后的平等、个性自由、多元等西方哲学观念在我国没有或很少得到强调。目前关于中文的全纳教育研究,也多以介绍西方理论、实践以及扩展全纳教育项目为主。各类用于培训的材料较多,但外国名词与理论介绍多,本土化的理论探索与生成少;游说与动员式的论述多,深入的反思与批判少;关于各类人员态度与观念的调查多,课堂教学改革少;结合各地特有文化特点的分析也不多见。

因此,全纳教育在我国缺失其生成的文化和哲学基础,这也是目前国内学者对全纳的理解存在着各种争论的重要原因。全纳教育并非我国本土文化的自然生成,它是对西方理论与中国国情之间的嫁接、冲撞与融汇,是基于文化嫁接之上的再生成。这种再生成需要“扎根”于中国特有的文化生成与演进的环境,通过对传统的扬弃、对其他优秀文化成果的吸纳,在特定的时代与地域中以“自发的”、“内在的”方式生成具有本土化特征的全纳教育理论。

4 全纳教育理论的本土化需要研究什么

从本质上讲,特殊教育不仅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多学科,更是一门理论缺乏,且需要理论建设的学科。特殊教育理论的缺乏需要更多的探索和创新,对全纳教育的理论基础与本质特征进行理性的批判性的分析尤为重要。这种分析有助于厘清全纳教育的本质,确定全纳的历史文化特性,探索适合我国教育实际的特殊教育服务模式,促进教育公平与全民教育目标的实现。从研究的角度出发,全纳教育理论本土化建构至少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4.1从社会科学理论与范式角度对全纳教育进行哲学思考,奠定全纳教育的理论基础

社会科学理论与范式涵盖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等多方面理论以及隐含在这些理论背后最基本的信念与假设。社会科学理论是指对社会现象各方面进行解释、预测并影响社会生活与实践的一系列命题或者假设。例如,政治学或者经济学理论就是对现实政治与经济生活系统解释的不同层次的命题与假设体系。社会科学范式是对于知识、社会、认识世界的能力和理由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假设或基点,它奠定或引导社会科学研究的方向,决定研究的问题、方法。因此,“范式”可以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层面表现出来,分别回答事物存在的真实性问题、知者与被知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方法论体系的问题,协调人们对世界的看法以及他们的行为方式。从宏观层面来看,社会科学领域存在着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基本研究范式。科学与人文的对立与转换导致特殊教育从“心理一医学”向社会、教育模式的变迁,并为全纳教育提供了宏观的认识论范式基础。以人本主义为核心价值观的建构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发展就是全纳教育最基本的哲学基础。从微观层面来说,社会分层、社会冲突、社会学习、社会批判、文化复制、文化演化、生态理论等不同的社会理论与不同学科的理论则直接为全纳教育的研究提供不同的理论视野或研究主题。

因此,全纳教育的理论建设需要跳出特殊教育狭窄的领域和范畴,需要从人类社会思想与理论发展、社会科学范式发展与变迁的角度对全纳教育的基本概念框架与假定进行哲学反恩与探索。从人类社会科学发展的主要范式变迁的宏大背景出发,厘清特殊教育这一具体的学科领域背后所秉持的哲学范式、概念框架、价值理念、方法论与实践模式的变化趋势[7]。

这有别于多数现有论着仅仅立足于人权、多元、社会公平正义等空洞的社会价值观念论述全纳教育的状况,有利于确立特殊教育的学科与方法论基础;也有助于我们了解全纳教育发展与西方社会思潮与范式变迁之间的关系。

4.2从社会文化的宏观视野分析全纳教育的本质特征

全纳教育具有强烈的社会文化特性。特定的社会、文化、经济等各种要素不仅通过相关人员的态度与信念对全纳教育政策执行产生广泛的影响,这些要素还直接对全纳教育各个层面的执行直接发挥制约作用。尽管如此,从社会文化的宏观视角对全纳教育进行分析与思考的研究却并不多。现有的研究多数从教育或者心理的角度出发,研究全纳教育环境下特殊儿童的心理一行为变化或者课堂管理与教学技术,重视干预技术的发展与训练效果的提高,对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在全纳教育中的作用关注不够。因此,我们需要从中西方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出发,将全纳教育与中国特定历史文化背景相联系,从中归纳出生动具体的而非枯燥、抽象的全纳教育理论;同时,通过纳入社会批判的视角促进带有浓厚文化气息的全纳理论的发展。通过反思与意义的重构探索鲜明的个性化理论;通过人文价值的介入形成人性化的理论;通过纳入社会批判的视角促进带有浓厚文化气息的理论的发展;形成扎根于中国特定文化情景与过程之中的、具有独特性的全纳教育的解读与本土化特征的理论。

4.3从国际比较教育的视角出发探索全纳教育的理论

如前所述,全纳教育并非我国本土文化的自然生成,它是对西方理论的嫁接、冲撞与融汇,是基于文化嫁接之上的再生成。舶来的回归主流、全纳教育被巧妙地“嫁接”在中国文化之上,通过“扎根”的方式生成具有本土化特征的随班就读模式。它是在中西方文化交融与冲突的背景下,嫁接到中国文化上重新生长的一个元素,嫁接的过程与效果同样受到中西方文化碰撞的深刻影响。我国随班就读模式既受国际特殊教育理论如回归主流或一体化思想的影响,因而具有国际性;又考虑了我国的社会文化、经济、教育等实际的条件,即具有民族性。因此,我们需要关注国际全纳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动态,立足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与教育特征,对西方的教育思想应该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对外来文化精华采取吸纳与扬弃的态度;进行比较与归纳,辨明随班就读与西方全纳教育之间的关系,形成具有个性化的全纳教育理论,并对我国特殊教育学科发展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

4.4用实证研究的方法着手形成本土化的全纳教育模式

特殊教育专业人员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虽然没有形成特殊教育学科独特的方法论,却较好地遵循了实证科学研究的精神与传统,社会科学共有的方法论、学术规范与具体的操作技术为特殊教育学科所遵循。哲学思辨与概念演绎的游戏从来就不为特殊教育领域所强调,思辨演绎与主观臆断的所谓理论研究不是特殊教育的传统;经验研究、科学干预构成特殊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基础。西方学者对全纳教育的主要批判就是认为全纳教育是一种崇高的道德、伦理上的追求,但缺乏实质性的经验或实证研究的证明与支持。因此,加强全纳教育的实证研究与实践探索,成为各国全纳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

上一篇:城市乡村可持续发展范文 下一篇:劳动实践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