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工作办法范文

时间:2024-01-05 17:22:41

调研工作办法

调研工作办法篇1

人民法院办公室是法院司法政务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部门,任务繁重,职责重大。它承载着为法院全面履行各项职能提供参谋、协调、监督、保障的重要任务,是人民法院全面推进司法改革、公正高效地开展审判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职责是搞好法院队伍建设、物质建设和后勤保障工作,为审判工作提供物质保障和创造良好的条件。它同是又是法院的综合协调机构,是组织、协调和保障人民法院各项工作正常运转的中枢,承担着决策参谋、督办落实、组织协调、综合管理、服务保障等多项重要职能;是法院的“综合信息库”,又是法院的“形象大使”。其工作好与不好对法院的整体工作影响很大。而长期以来,法院办公室工作是沿袭过往而落后的传统,在很大程度上迟滞着法院司法改革的深化推进。因此,如何搞好法院办公室的管理工作,真正实现全面高效的优质服务,已是人民法院司法政务管理改革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一、当前基层法院办公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需要进一步加强

公正、高效、权威的现代司法制度的确立,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人民法院追求的目标,为此为适应审判工作需要,首先须树立反映现代司法理念的思想认识,也就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然后是适应现代司法要求的司法制度、审判格局。但是,我们负责办公室工作的部门,服务领导决策、服务审判工作、服务人民法院的理念还不够强,或多或少存在有消极、懈怠、不思进取的思想状态,导致政令不够通畅,相关政务工作的停滞。为此,必须强化办公室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二)部门职能交叉设置

当前基层法院的机构设置,基本上沿用着计划经济年代的模式,与上级法院相对应设置,没有充分体现出基层法院自身的职能特点。在人员配备上,基本上是处于“官多兵少”状态,有些工作不得不聘用临时工作人员完成;在管理层次上,一项工作从院决策机构到落实到具体人,一般要经过二至三个层次,效率不高;在职能上,部门内部之间,与审判部门之间不少地方存在职能交叉,职能模糊现象;在工作任务的分配上,不少部门存在“以人定事”现象,谁能干就让谁干,不管机构职能,不管任务轻重缓急,造成工作能力强的人累死,干不了事的人闲死,严重地影响了办公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办公室人员相关素质有待提高

人员状况和综合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工作任务需要,办公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还有差强人意之处。总言之,相关专业人才奇缺。办公室工作需要一批擅长心理学、文化艺术、财务、基建、计算机等方面的专业人员,但不少法院长期以来上述岗位均由法律专业或其他人员进行轮岗或顶岗,有的法院甚至找不出一名专业人员。而且法院分管领导由于法官职务的特殊性,也同样缺乏相关的文秘、财务管理等专业知识,导致管理工作乏力。

(四)管理制度不配套

虽然说管理出效率,管理出人才,管理出战斗力。管理离不开规章制度。管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从目前基层法院落实情况看,尽管大都建立了一些规章制度,但是还很不全、不细,缺乏具体可操作性,在运行过程中抓得不严、抓得不死、落实乏力,有了问题是临时搭班子、抽人员,有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之嫌,工作上秩序不够,考核标准不严,奖惩不能到位,这使办公室的管理处于一种时紧时松的紊乱状态。

(五)经费保障欠缺,管理难度加大

从近年来的运行管理情况看,基层人民法院日常经费供给和保障机制已初步形成,但由于受制于地方财政体制上的影响,法院的经费保障仍然停留在比较分散的层面上,省及中央财政给予的适当补贴,加大了地方财政的依赖性,法院所需经费拨付有时不能及时到位,使法院后勤政务管理难度大、压力重,一定程度上影响法院正常工作的开展。此外,信息化服务和现代化办公水平有待提高,该项工作必须有厚实的资金支持。

(六)缺乏长效激励机制

法院传统管理模式不注重考核和奖惩,过分倚重思想道德教育,忽视物质激励作用,不注重现代考核奖惩机制,往往以民主测评或者领导带有浓厚主观性的年终总结代替客观的考核,优秀与称职差不多,选拔、晋级、奖惩不与业绩挂钩,不能有效调动干警积极性,激发干警的潜力。

二、加强法院办公室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实现办公管理的科学化

(1)规范化。办公管理的规范化,就是要求管理工作按制定的原则、标准去实施。一是会议安排规范化。按格式化和程序化的要求,将会议安排涉及的各方面元素逐渐按定制模式固定下来,避免重复操作,避免浪费时间和精力。二是接待工作规范化。要根据接待对象的级别、来访目的,明确接待规格,制定接待工作规范和接待方案等,以便按章接待。

(2)程序化。 办公管理的程序化,就是把日常工作分解成若干步骤并固定下来,以后办事就按规定的步骤去做。制定工作程序时注意按工作的先后顺序,把每一个步骤的做法、要求都要规定清楚。

(3)制度化。通过制定岗位责任制,对每个工作人员的职责、分工和任务都必须作出明确而具体的规定,进行目标管理和考核,使每项工作都有章可循。

(二)不断引进专业性高素质行政事务管理人员

做好办公室管理工作,离不开专业性高素质的管理人员。近年来,对法官职业化强调很多,但对法院行政事务管理人员的专用性讲得比较少,在客观上造成了政务管理工作缺乏专业性人才,使其变成了一项是什么人都可以干、可有可无的工作,导致办公室队伍庞大,效率低下,并且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为此,必须加强专业管理人才的引进。如从事司法财务工作人员应具备会计师职称,司法秘书工作人员要有较强政策理论水平和文字工作功底,党务人事工作人员要有很强的党性和公道正派的作风,所有人员都要会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化办公工具,不断提高办公效率。要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竞争激励机制,精简机构和人员,提高效率和效能,畅通政务管理人员进口和出口,对于不适合岗位的人员要加强培训及时调整岗位,建设一支专业性高素质的政务管理队伍。

(三)加强办公室人员的培训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对政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上级法院只注重对审判业务性的学习和培训,而很少对法院办公室人员进行系统化培训,导致上下级法院、区域性法院之间在管理上不平衡、不统一和不协调。因此,应当从体制、机制和保障功能上入手,制定与现代审判管理相配套的管理机制,在纵向和横向上加强管理事务的经验交流和培训,以适应审判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对聘用人员的管理,要从多方面入手把好聘入关、用人关和监督关,落实聘用人员责任制,做到规范管理,规范使用。

(四)强化管理制度建设,完善管理措施

狠抓管理和强化功能是基层法院办公室工作的两个关键节点。由于人民法院工作的特殊性,光靠行政手段来搞好司法行政管理工作已经不能再适应司法行政改革和审判管理工作的需要,要用行政和经济相结合的手段逐渐变革不合理的管理体制。为此,要以强化管理制度建设为抓手,不断探索和完善司法办公室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

(1)强化管理措施。要紧密联系法院工作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出台一系列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及时交流、学习和推广先进的管理做法经验。

(2)处理好管理和服务于审判的关系。必须着力解决好管理和审判效益的关系,既要从强化管理要效益,也要从服务审判工作要效益,要突出管理服务于审判工作这个中心。要正确处理好审判工作与办公室工作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综合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勤政与廉政的关系。

调研工作办法篇2

近两年来,我院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创学习型检察院为载体,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紧密围绕检察重点工作,积极开展检察应用理论研究,重视研究成果的转化利用,努力实践“两个服务”——为领导决策服务,为执法实践服务,检察调研工作步入金华检察系统的先进行列。 一、突出加强应用理论研究,为领导决策服务。 为改变以往调研工作可有可无、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的状况,院党组把调研工作纳入检察机关业务建设的总体盘子,摆上议程,明确目标,狠抓落实,强调紧紧围绕检察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发挥自身优势,重视司法实务问题的理论总结和概括。提高检察机关决策水平和执法水平。 (一)重视服务决策,加强专题研究。 按照省院2002年提出的,在全省检察机关范围内开展课题制研究的要求,我们围绕服务检察工作决策的需要,采取课题制的方式开展调研,并在课题经费方面给予充分保障。有效推动理论研究向高质量、高层次发展。2002年确定“立案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四个专题,2003年确定“严打中法律适用问题”等五个专题,组织干警有重点地开展专题研究,出了一批优秀理论研究成果。 两年中,全院干警共撰写各类理论文章、研究报告150余篇,在《人民检察》、《检察业务指导》、《刑事司法指南》、《浙江检察》等部级和省级刊物上和调研报告有30余篇。部分成果受到表彰奖励,反映了干警的研究质量和研究水平。调研报告《关于检委会专职委员工作的思考与实践》获最高人民检察院充分肯定,并作为唯一一家全国基层检察院代表,在全国检察机关研究室主任会议上做了主题发言,另有《人大个案监督的误区与重构》、《WTO条件下检察机关加强刑事诉讼被控方人权保障的思考》、《围绕检察职能,开展青少年维权工作的几点思考》等6篇研究文章获省人大、省检察院、团省委和其他省级单位表彰奖励。 (二)领导带头,率先垂范。 翁跃强检察长多次在全体干警大会上强调:检察干警不能只局限于掌握刑事法规知识,要立足大局、关注热点,提升自身素质,出一批有影响有深度的研究成果。 2002年,翁检察长亲自选题研究,针对近年来永康农村以老年协会的名义集体上访、聚众闹事的事件不断,撰写了《我市农村老年协会问题的探究与对策》一文。该文经浙江省出版社《与时俱进》一书公开发表,引起了永康市委市府的高度重视,对老年协会问题的顺利解决起到了良好作用,当年所撰写的《WTO条件下检察机关加强刑事诉讼被控方人权保障的思考》也得到了省检察院的肯定,参加了全省“WTO与检察工作”研讨会。2003年又撰写了《构建我市反腐倡廉防范体系的现实意义》一文,对永康市构建反腐倡廉防范体系做了深入思考,引起广泛关注。其他党组成员每年也均撰写、发表一定数量的调研论文。领导带头示范,活跃了全院研究气氛,有效推进了调研工作。 三、加强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利用,为执法办案服务。 院党组针对刑法、刑事诉讼法修改后司法实践中产生的适用法律问题,坚持为执法办案服务的思想,突出把调研成果的转化利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一)围绕检察重点工作开展应用研究,指导司法实践。 针对检察机关查处渎职犯罪线索少,预防职务犯罪信息有限的问题,我院提出了建立行政执法机关执法办案情况信息库的意见,并开展了《关于规范职务犯罪预防体系的思考》专题调研,发表于浙江省出版社《为了大厦不倒》一书中。根据省院开展此项工作的指示精神和我院调研成果,我们自行开发设计了“行政执法机关执法备案信息库”,与13家行政执法机关达成了案件信息移送意向并成功运作。信息库运行近一年来,在我院及时掌握案件线索,提高初查效率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二00三年,我院反贪局查办了包括两名局长在内的11件贪污贿赂犯罪案件,其中91%属大案、要案,渎检科初查渎职犯罪16件,立案查处2件。反贪局和渎检科当年双双被市检察院荣记集体三等功。 另外,针对检察机关在立案监督工作中处于被动地位,公安机关抵触情绪较大的现象,我院提出了围绕建立资料库、信息网加强立案监督工作的意见,并进行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为了深入推进立案监督,我院专门组织力量对立案监督情况进行研究总结,从理论上予以充分论证,提出了在检察工作中加强立案监督的具体措施和完善立法的建议。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略论立案监督机制建立的报告》和《我院加强立案监督工作的做法》,得到了高检院和省院的充分肯定和支持,文章在高检院法律政策研究室主办的《检察业务指导》上发表,两次在省院《检察工作交流》刊物上予以推广,调研工作也推动了我院立案监督工作的开展,此项工作从2001年起连续三年均获得省级先进荣誉。 (二)围绕科技强检开展应用研究,服务执法办案。 围绕高检院提出的,要建立以规范执法办案活动为重点内容,以工作流程管理和绩效量化考核为基本方式,以信息化管理为重要手段,逐步建立和完善检察业务、队伍建设和信息化管理“三位一体”的检察工作长效机制。院党组专门到全国先进检察院——上海虹口区检察院和江西吉安市检察院考察学习,对两家检察院的工作经验结合本院实际反复论证调研,形成了《构建我院办案流程机制的几点思考》,并迅速贯彻实施。斥资6万元,购入了上海超蓝办案流程管理软件,实现了网上办案流程管理,初步建立了符合我院实际的办案工作流程,极大提高了我院办案工作效率,缓解了案多人少的矛盾。 四、畅通信息,营造气氛,培养、造就调研人才。 突出加强法律政策和法学理论研究的信息综合工作,通过办好调研刊物,畅通研究信息,为干警提供研究载体,促进工作开展。 (一)办好《永康检察研究》刊物。 《永康检察研究》是内部月刊刊物,由院研究室负责编辑。两年来共编发26期95篇。2002年,为了进一步提高《永康检察研究》编辑质量,我们调整办刊思路,扩大版面,改进版面设计,调整栏目设置,丰富栏目内容,严格稿件选用,提高编校质量,并实现院局域网与书面刊物同时更新。《永康检察研究》以崭新的面貌和办刊风格获得了各级领导的好评,不少干警从《永康检察研究》起步,成为调研能手。 (二)开展创学习型检察院活动。 为使检察队伍在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永葆活力和朝气,我院在总结以往实践的基础上,围绕“六学”(学理论、学业务、学社会、学经济、学科技、学典型)系统制定了《创学习型检察院实施方案》,建立了“每周一学习、每月一讲座、每季一考试、半年一理论研讨”制度。从抓班子、抓骨干入手,每月安排一名中层以上干部做一次讲座,半年进行一次集中理论研讨,不仅促进了干部自身的学习和对工作中热点问题的研究和思考,促进了智力共享,还给我们中层以上骨干提供了一个展示才能的机会,促进了骨干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每个季度组织全院干警对新法律知识和检察业务知识进行一次考试,促进了干警的学习,实现了干警法律知识结构的及时更新,特别是在侦查监督工作中,干警在考试中对新法律知识的及时把握在刑事案件的定性把关上发挥的较大作用。以上制度的推出在全院上下培育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得到了省委十六大精神督查组和省、市两级院的充分肯定。并作为“三个代表”学习过程中涌现出来的经验做法被省检察院转发推广。 (三)与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建立合作研究关系。 为借助高校理论优势,突破办案一线人员搞调研的理论瓶颈,培养检察调研人才。2003年,我院与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草签建立了合作研究关系,主要内容是:1、双方利用优势互补原则合作开展课题调研工作;2、中心为永康检察院检察官进行专项培训和人才培养;永康检察院选派优秀检察官到中国政法大学听课进修以及培养研究生等高学位人才;3、共同举办学术会议促进学术交流。 五、建章立制,强化管理。 (一)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实行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是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办事效率的重要措施。两年来,我们先后制定了《调研课题制执行办法》、《个人实绩档案制度》、《调研奖励办法》等多项规章制度,落实责任,强化管理,促进工作有序开展。2002年初,我们制定对干警发表在各级各类公开出版的刊物上的法学研究成果(含调查报告)给与逐级奖励的方法,有效激励干警调研积极性。 (二)重视办事机构建设。 研究室是调研工作的办事机构,研究室职能作用的发挥决定了研究工作的质量。我们十分重视办事机构建设,为研究室配备了精明强干的工作人员。目前,研究室6名工作人员都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法学硕士1人,在读研究生1人。为提高办事机构的工作效率,为研究室购置现代化办公设备,先后购置了5台台式电脑、1个笔记本电脑和1台激光打印机,电脑宽带上网,还购置了传真机、微型数码录音笔、数码照相机等设备,办公条件明显改善。同时,我院还专门拨款20余万元建立了院图书室和电子阅览室,购置了大量业务图书资料,订阅了一批法律类核心期刊,购置了中国人民大学1998-2002年所有法律类复印资料光盘。 (三)密切与业务主管部门的联系。 我院加强了与业务主管部门省院和金华市院的联系与沟通,编印的调研刊物及时报送,重大事项及时汇报,重大活动积极邀请上级院派员参加。 两年来,在上级院和党委政府的指导支持下,我院创学习型检察院工作取得初步成果,司法业务工作和检察调研呈现出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新的一年,院党组审时度势,提出了“人才强检”,突出特色争创品牌的发展战略。把树立调研品牌作为创品牌工作的重要一环。将通过与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研究中心建立合作研究关系,结合上级检察改革精神,合作研究检察改革工作,将理论研究成果具体应用来指导检察改革实践,力争把我院检察调研工作推上新台阶。

调研工作办法篇3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研讨交流今年完成的机构编制工作调研课题,总结今年全市机构编制部门调研工作,安排今后一个时期的调研任务,对当前我市机构编制部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作出部署。会上,宣读、交流了部分优秀调研文章,大家听后颇受启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近年来,我市机构编制工作坚持服务大局、开拓创新,充分发挥为党委、政府做好参谋助手职能作用,不断加强前瞻性研究,调研工作每年都有新亮点,每年都有新突破。从20**年开始,每年都召开了调研成果交流会,集中展示了全市编制系统干部职工的知识水平和劳动成果。在这里,我谨向获得今年优秀调研论文奖励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祝贺!同时,也借此机会,向北湖区委编办的同志们为此次会议所做的工作表示诚挚的谢意。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近三年来调研工作的简要回顾

近三年来,全市机构编制部门调研工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党和政府工作大局,认真研究机构编制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机构编制工作的新路子,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

领导重视,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态势。市县两级编办的领导都十分重视调研工作,把调研工作摆上重要工作日程,定期进行研究部署,经常带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并亲自撰写一批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和文章。有的文章在全省编制系统调研论文评选中获得了奖励,有的在中央、省、市报刊杂志公开发表。这些都为推进全市机构编制调研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今年,全市机构编制部门开展了“机构编制调研年”活动,广大干部职工热情高涨、行动积极,紧紧抓住机构编制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开展广泛而深入的调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超额完成了任务。

夯实基础,建立健全了调研网络。市县两级编办都成立了调研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了专门的信息调研员。同时,以各部门各单位政工(人事)干部为机构编制调研联络员,以相关部门为调研协作者,建立了上下贯通、范围宽广、反映灵敏的机构编制调研网络体系。为进一步提高信息调研员的素质,市委编办综合科充分发挥牵头、协调和指导作用,不仅注意经常保持与各级信息调研员的联系,还定期与作者商讨调研文章的修改,有力促进了广大信息调研员业务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同时,采取加强督促检查,有效促进了县(市、区)编办和市直单位调研工作的开展。总的看,我市机构编制调研网络的作用发挥得越来越好,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促一级的工作格局。

围绕重点,精心选题并抓好成果转化。年初,市委编办根据全省人事编制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实际,下发了《20**年全市机构编制工作调研方案》,确定了4大块18个重点调研课题,各县(市、区)也根据实际合理设置了自己调研主题和内容。这次的调研文章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围绕重点工作开展决策性调研,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建设性观点、建议。例如,市委编办机构编制管理科自去年下半年来,深入各事业单位调查摸底,撰写了《我市事业单位基本情况及改革思路》,提交市委主要领导参阅。资兴市委编办围绕如何控制机构编制、防止改革后机构编制再度膨胀,撰写了《资兴市行政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工作面临的困难及建议》。汝城县委编办针对个别单位职能划分不清影响政府作为现象,撰写了《关于理顺县经济局和商务局管理体制的汇报材料》。宜章县委编办抓住乡镇如何转变职能、创新工作机制、调整组织机构、整合事业站所等关键,撰写了《关于乡镇机构改革的思考》,等等。二是围绕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对策性调研。针对市直机关人员超编及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问题,市委编办机构编制监督科先后联合组织、人事、财政等部门,开展了几个月深入细致的调查工作,撰写的调研报告数据准确、翔实,提交了市委、市政府及市委编委会领导审阅。苏仙区、北湖区、临武县、永兴县针对机构编制监督工作问题、事业单位登记问题、官多兵少问题分别阐述了各自的观点,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供有关领导参阅。三是围绕工作创新,开展经验性调研。推行编制实名制管理是近几年机构编制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安仁县委编办在此项工作中由于措施得力,得到了有关领导的肯定,他们撰写了《推行编制实名制管理的实践和探索》,进一步总结经验,提升水平。资兴市在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方面作了有关探索,他们撰写了《依托审计做好管理文章》,进一步推介自己的经验。其它县也根据各自不同特点,撰写了一批高质量的调研报告。近三年来,全市共收到调研文章100多篇,文章内容涵盖了机构编制部门自身建设、机构编制管理、机构改革、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等各方面工作,有的转化成了领导决策的依据,有的调研成果及时转化成了机构编制管理措施,有力推动了我市的机构编制工作。去年,市委编办将全市优秀调研文章及时汇总,经过修改整理后,发往中央编办中国机构网,被连续采用20多篇。同时,我们编辑印刷了《20**年调研论文选编》,赠送给市直机关各单位、各县(市、区)编办、省编办及各市(州)编办进行交流,进一步扩大了成果交流,提高了我市的知名度。

强化措施,完善了调研工作机制。市、县两级编办都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的调研工作领导小组,按照统一领导和分工负责的办法,将调研课题落实到各分管领导、各科(组),强化了对调研工作的组织领导。同时,市委编办健全了调研工作监督考核机制,将调研任务的完成情况作为各地各单位申报机构编制事项、事业单位登记的审批参考依据,作为全市机构编制部门评先评优的考核指标,基本做到年初有部署,平时有检查,年底有考核;各县(市、区)编办也都建立了目标责任制度、定期研究调研工作制度以及调研成果奖励制度,有效促进了调研工作的开展,每年基本按时筛选了至少2篇以上优秀文章上报市委编办参加全市年度评选。

回顾这几年的调研工作,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是做好调研工作,领导重视是关键。编办领导只有真正把调查研究当作一项基本工作方法和领导制度,身体力行,发挥示范作用,才能使调研工作得以有效开展。二是做好调研工作,队伍建设是基础。各项工作归根到底,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要发挥资源优势,增强调研工作的战斗力,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调研工作队伍,才能提高调研工作水平,使调研工作不断创新、持续、健康发展。三是做好调研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根本。调研工作一定要围绕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特别是机构编制工作的中心任务来抓,调研工作才有生命力,才能达到服务和推动工作的目的。四是做好调研工作,健全机制是保证。健全的制度,良好的机制,可以使工作正常有序地运转,并不断规范化。科学完善的制度和严格有效的管理是确保调研工作扎实深入开展的重要保障。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各地调研工作存在不平衡现象。有的地方对调研活动安排还欠合理。平时深入基层一线调研不够,调研文章有临时抱佛脚,闭门造车,甚至有从网上下载之嫌。二是调研文章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从今年收集到的文章来看,大部分文章具备了一定水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但是也有一些文章存在视野不宽、偏重微观、就事论事等问题。有的文章分析问题较多,而解决问题的办法却过于草率。有的文章逻辑思维不严谨,语法不通时有出现。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认清形势,进一步做好机构编制调研工作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目前,中央正在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在新一轮机构改革工作启动前,机构编制部门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加强调研,为新一轮机构改革作好准备。机构编制工作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和管理方式,从繁锁的日常事务中解放出来,加强对机构编制工作重大举措、热点难点问题的调查研究,进一步提升工作水平。

1、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在研究解决重大问题上实现新突破。一要强化认识。要强化对调研工作的认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理论联系实际、贯彻群众路线、实现科学决策的一大法宝。机构编制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形势任务,调研工作开展得不好,就发现不了工作中的亮点、找不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只有重视调研,学会运用调研来开展工作,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要继续高度重视调研工作,切实把调研工作作为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工作来抓。二要围绕中心。党的“十七大”吹响了我国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号角,我们要通过调查研究,切实找准机构编制工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科学定位,提出机构编制工作服务大局的途径和办法,不断提高为全市中心工作服务的水平,充分发挥好为市委、市政府的参谋服务作用。三要突出重点。突出重点开展调研是我们调研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根据每个阶段的机构编制工作重点任务,积极开展好调查研究。每年上半年,市委编办要根据全省人事编制工作会议精神,结合郴州实际,筛选一批机构编制重点调研课题。通过对这些重点课题的突破,推动一批问题的落实与解决,从而促使我们的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2、转变作风,改进方法,在提高调研质量上取得新突破。一要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求真务实,是调查研究的基本要求。离开了真和实,调查研究就是自欺欺人,一钱不值,甚至有害无益。新的形势下,机构编制部门面临许多棘手的问题长期无法解决,如,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问题、上级部门干预下级部门机构编制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要求我们深入实际、问计于基层、求教于广大干部群众,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从事调研的同志,要敢于说实话,报真情,做求真务实的模范。要从加强作风建设的高度来抓好调研工作,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做转变作风、服务群众的表率。二要把握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形势在不断发展,我们调查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也要注意不断改进。我们党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基本的工作方法,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蹲点调查”、“解剖麻雀”等方法。我们要继承和运用好这些优良传统。同时,还要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的调研方法和手段。比如,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个案分析法、定量定性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法等。多进行量化分析和典型剖析,以全面、系统、准确地研究揭示问题,增强说服力,避免出现以偏概全、以好遮丑、以小夸大的毛病。三要切实改进文风。撰写报告是调查研究的重要环节。调查再全面,研究再深入,报告写不好也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写文章要有新观点、新思路、新办法,看了以后给人以启迪,并且能够在工作中得以应用。要写短文章。领导同志和决策机关日理万机,很难有时间读长篇大作,因此,调研报告应力求短小精悍、言简意赅。

3、发挥作用,拓宽渠道,在调研成果转化运用上实现新突破。一要充分发挥作用。要努力发挥好三面“镜”的作用。一要做“广角镜”。要重视调查研究的广度,关注机构编制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把握大局,抓住主流与本质,为领导实施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二要做“显微镜”。调查研究必须深入具体,充分占有第一手材料,进行深入的理性思考,精心提炼,把深藏于形态各异、错综复杂的大量现象之中的带有根本性、规律性的东西揭示出来。三要做“望远镜”。调查研究不能只停留在对以往情况的研究上,不能只盯着目前状况的分析上,还必须要有超前意识,眼光要放得远一点,思维要想得更深一些,使调研具有前瞻性。只有做到了以上几个方面,才有可能拿出较高质量的调研成果,才能提高参谋水平,发挥应有的作用。二要拓宽成果转化渠道。做好调研工作,目的在于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因此,决不能把调研活动仅仅停留在认识事物的阶段上,而要及时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决策、转化为实际工作的思路,转化为解决问题的措施办法。一个好的调研成果有着多方面的应用价值,除了可能转化政策法规性文件外,还可通过多角度的开发,转化成理论文章、讲话、言论、经验、意见建议等。

4、加强领导,完善机制,在推进调研工作上水平上实现新突破。一要继续强化责任。调研工作开展的优与劣,成效大与小,与领导对调研工作的重视与否有着密切关系。要切实把调研工作摆上重要工作日程,实行“一把手”责任制,继续推进领导带头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在发挥好调研网络以及信息调研员作用的同时,还要充分调动全体机构编制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有效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在全系统形成“人人抓调研、人人会调研、人人出成果”的“大调研”工作格局。二要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机构编制工作繁忙,如果没有制度作保证,调研工作很难深入开展。因此,要继续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来保证调研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要进一步完善调研定题制度、奖惩制度。对于措施不到位,工作拖沓,调研工作开展不好的单位要给予批评。三要切实提高机构编制干部的调研能力。调查研究能力,是每一名干部应该具有的基本能力。机构编制部门必须把提高干部的调研能力作为加强自身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机构编制干部要注重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参与调研工作,虚心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特别是专门负责调研工作的同志,要注重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练好基本功。要加强对编制法规、行政管理体制、市场经济知识及党务知识的学习,努力使自己更好地适应新时期机构编制工作的需要。

三、用“十七大”精神指导推进机构编制工作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们党和国家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当前,各级各部门都在按照中央、省委、市委的统一部署,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前段时间,我市机构编制部门在党委、政府统一安排下,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取得了初步成效。就后阶段学习贯彻工作,我再讲几点意见。

1、进一步掀起热潮,精心组织学习活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关系机构编制工作全局,关系机构编制工作能否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与时俱进、不断开创新局面,关系机构编制工作能否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供坚强保证。全市机构编制部门要在党委、政府领导下,进一步掀起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热潮,通过集中学习、专题讨论、办班培训等多种形式,有组织、有计划地把学习活动引向深入。要重点学习和领会十七大报告,系统钻研和理解贯穿其中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要认真学习修正后的《中国共产程》,通读全文,全面领会其精神实质。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紧密联系我市改革发展大局,联系机构编制工作实际,联系个人的思想和工作,确保十七大精神入脑入心。在学习过程中,编办机关党支部要牵头组织,中心组要示范带动,党员干部要带头坚持。同时,要制订详细的学习计划,科学安排学习时间,自觉撰写心得体会和学习笔记。

2、要突出重点,进一步理清机构编制工作思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同时,对我国机构改革和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作出了明确规划,提出了具体任务。比如,“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规范行政行为”、“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减少行政层次”、“统筹党委、政府和人大、政协机构设置,减少领导职数”、“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等等。对于十七大提出的这些规划任务,有的我们已经在探索试行,有的正在调研,有的则尚未列入议事日程。十七大后,我国即将进行新一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此,我们要正确把握机构编制工作的走势和重点,理清思路,切实掌握工作主动权。要继续加大调研工作力度,按照《关于开展机构编制调研活动的通知》(郴编办[20**]59号)文件要求,对全市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摸底,澄清我市机构编制底数,为新一轮改革作好准备。

3、要联系实际,认真做好当前机构编制工作。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要坚持边学习边贯彻,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把十七大的部署和要求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今年,我市机构编制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市委编委会的领导下,一手抓改革,一手抓管理,取得了新的成绩。《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等条例、法规的宣传贯彻工作有声有色,机构编制管理日趋规范,机构改革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有创新,自身建设不断加强。下阶段,我们要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振奋精神,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一是坚决维护“冻结令”的严肃性。要坚决贯彻执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冻结全省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有关事项的通知》(湘办发电[20**]108号),在新一轮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启动前,对全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实行冻结。二是做好机构编制管理基础工作,搞好自身建设。扎实搞好民主评议机关作风活动的扫尾工作。按照人事编制系统“三强四好”创建活动要求,组织全市编办系统机构编制目标管理年度考核。抓好机构编制制度建设,规范各单位进人用编管理,明确用编审批程序。创新人员编制实名制管理的方式方法。加强事业单位管理,组织筹备好郴州市第三届优秀事业单位法人和法定代表人表彰大会。

调研工作办法篇4

一忌全面开花,抓不住调研重点。

首先,选题要精。要围绕中心,把握大局,精选人大调研课题。今年我们通过与政府对口联系单位通气、走访人大代表、征求有关领导意见等方式,初步确定将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非税收入管理、财政同级审计和计划预算执行、经济发展环境整治等,作为财经工委调研课题。由于准备充分,这些选题分别列入常委会会议、主任会议议题,成为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组成部分。其次,切入点要准。调研前要认真研究课题,抓住问题的关键。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调研时我们以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和参加社会保险为重点,了解全县的工作现状、存在问题及各方反映,抓住了要害。再次是调研建议要实,具有可操作性。调研报告要据实分析、研究问题,建议意见有针对性,供领导决策参考,供有关部门落实整改。

二忌包办代替,找不准人大位置。

人大调研要围绕人大建设开展,为人大行使职权服务。它既与纯学术研究有区别,又与"一府两院"的调研有区别。人大调研不是为了解决"一府两院"职权范围内的具体问题,而是侧重于法律、法规和人大决议、决定执行情况,侧重于倾听群众的要求与意见。现实中人大调研往往依靠"一府两院"有关工作部门的帮助,人大调研组吸收这些工作部门的人员参加。这些工作部门从推进自身工作的愿望出发,欲借助人大力量,攻克工作难题。人大调研组必须找准位置,不能包办代替而将调研转化为具体行政行为,陷入具体事务之中。人大调研组要采取灵活多样的调查方法,搞清楚调研课题的来龙去脉,站在较高的视点,着眼于研究问题的走向,分析问题,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为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行职权服务。

三忌浅尝辄止,吃不透问题实质。

有些调研报告罗列了不少材料,缺少深入的分析研究,充其量只能算半成品。占有了材料之后,不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不能把握实质,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这样的调研达不到工作目的。要想调研报告质量高,真正发挥作用,一要勤于学习,吃透法律的精神实质,领会党的方针政策,储备、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二要勤于思考,学以致用,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三要勤于任事,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人大调研,增强搞好人大调研工作的责任感。

四忌虎头蛇尾,不重视成果转化。

调研工作办法篇5

一、坚持以《目标量化考核办法》为核心的调研工作机制,重点培养优秀调研人才,重点提高调研成果质量

1.坚持调研工作目标量化考核制度,积极准备年目标考核,认真总结上一年度调研目标考核工作的计划、执行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研究调研工作进一步发展的对策。针对学校调研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带来的挑战,认真研究,积极应对,确保我部调研工作进入全校一流行列。

2.引导教师转变调研观念,推动调研工作由被动抵触型向主动参与型的转变。在教师中进一步树立理论研究关系法律制度前途、关系教学工作全局、关系党校事业根本的理念,推动调研工作由被动抵触型向主动参与型转变。进一步纠正那种认为理论研究工作是调研部门的事、是少数人的事,与我们处室无关、与己无关的错误思想倾向。

3.重点提高调研成果质量,推动调研工作重点由数量导向型向质量导向型的转变。在完成调研指标数量的基础上,重点考核调研文章的质量。紧密围绕教学和司法工作中法律适用的难点、重点、热点问题和教学改革中的重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通过修改建议、专题研讨、重点课题等形式,大力提升调研文章的质量。

4.采取多种方法,推动调研成果的转化。注意将优秀调研成果转化为我市有关部门的规范性工作意见或办法。加强与报刊杂志的沟通联系,通过与专家合作等方式,积极向权威刊物、知名刊物、核心刊物、内参刊物和其他刊物推荐发表文章。

5.继续实行重点调研课题制。组织力量,做好我校年度重点调研课题的投标和撰写工作。努力做好我校重点调研课题的招投标工作,充分发挥研调研优势,集中力量协助,力争推出高水平检察理论研究成果。

二、坚持服务全市工作大局,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水平

1.认真完成院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采取教研室主任负责与全体教师参与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开展专题调研和讲话报告等文字材料的撰写工作,确保及时、高效地完成任务。

2.加强处室博客各平台建设,服务全处室工作。坚持定期举办“紫芳读书沙龙”活动。探索与其他处室联合举办的方式,一期以某个处室为主体,由承办处室确定读书主题,充分调动处室和干警读书学习的积极性。

三、以提高素质能力为目标,加强教研部自身队伍建设

1.积极推动学习型、研究型处室建设。加强政治思想学习,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核心,研究在检察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业务学习,组织内部教研业务专题学习研讨,提高调研能力和综合素质。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争做教研理论研究的表率。

2.科学管理,保持处室工作的规范化运作。认真贯彻的各项规章制度,充分调动全处同志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始终保持规范有序、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

调研工作办法篇6

国家海洋局

【代码】170

一、主要职责

国家海洋局是国土资源部管理的监督管理海域使用和海洋环境保护、依法维护海洋权益、组织海洋科技研究的行政机构。

国家海洋局的主要职能是:

(一)拟定我国海岸带,海岛,内海,邻海、毗邻区、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及其他管辖海域的海洋基本法律、法规和政策。组织拟定海洋功能区划,海洋科技规划和科技兴海战略。管理国家海洋基础数据,承担海洋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统计工作。

(二)监督管理海域(包括海岸带)使用,颁布海域使用许可证,按规定实施海域有偿使用制度、管理海底电缆和管道的铺设,承担组织海域勘界。

(三)组织拟订海洋环境保护与整治规划、标准和规范,拟订污染物排海标准和总量控制制度。按照国家标准,监督陆源污染物排入海洋,主管防止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海洋倾废、海洋工程造成污染损害的环境保护;管理海洋环境的调查、监测、监视和评价,监督海洋生物多样性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海洋自然保护区和特别保护区。核准新建、改建、扩建海岸和海洋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四)监督管理涉外海洋科学调查研究活动,依法监督涉外海洋科学调查研究活动,依法监督涉外的海洋设施建造、海底工程和其他开发活动。组织研究维护海洋权益的政策、措施、研究提出与周边国家海域划界及有归属争议岛屿的对策建议;维护公海、国际海底中属于我国的资源权益;组织履行有关的国际海洋公约、条约。组织对外合作与交流。

(五)管理“中国海监”队伍,依法实施巡航监视、监督管理,查处违法活动。

(六)组织海洋基础与综合调查、海洋重大科技攻关和高新技术研究。管理海洋观测监测、灾害预报警报、综合信息、标准计量等公益服务系统。负责海洋灾害预报警报和海洋环境预报(不含天气预报警报)。管理极地和大洋考察工作。

(七)承办国务院和国土资源部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机构

(一)办公室(财务司)

承担局机关政务、新闻宣传、机关文电处理、对外联络、文书档案、、保卫、保密工作。管理国家海洋基础数据,承担海洋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统计工作。管理海洋事业经费、专项资金等国家财政拨给的资金并监督检查使用情况。

(二)政策法规与规划司

起草我国海岸带、海岛、内海、领海与毗连区、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及其管辖海域的海洋基本法律、法规和政策;组织拟订海洋功能区划、海洋开发规划、海洋环境保护与整治规划、海洋科技规划等;协助编制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指导和协调地方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并监督实施;组织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办理有关行政复议事宜。

(三)海域管理司

草拟我国海岸带、海岛、内海、领海与毗连区、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及其他管辖海域的海洋基本法律、法规和政策。草拟海洋功能区划、海洋开发规划,核准海域使用许可证。具体组织海域戡界,组织监视涉外的海洋科学调查研究、海洋设施、海底工程和其他开发活动。审核并监督海底电缆、管道的铺设,审核新建、改建海岸和海洋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联系“中国海监”队伍。

(四)海洋环境保护司

组织海洋环境的调查、监测、监视和评价,组织监测监视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海洋倾废、海洋工程造成污染损害环境的情况。草拟海洋环境保护与整治规划、规范和标准。草拟污染物排海标准和总量控制制度。按照国家标准监测陆源污染物排海,监测监视海洋自然保护区和特别保护区。组织海洋环境观测监测、灾害预报警报。

(五)科学技术司

草拟海洋科技规划和科技兴海战略,组织海洋基础与综合调查、国家海洋重大科技攻关和高新技术研究等科学研究工作。

(六)国际合作司

组织研究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政策和措施、研究组织履行有关国际海洋公约、条约。承办、组织对外合作与交流工作。

(七)人事司

管理局机关、直属单位机构编制和人事、教育等工作。承办机关党委的日常工作。机关党委负责局机关及直属单位的党群工作,办事机构设在人事司。

(八)机关党委

(九)纪律检查委员会

1.检查所在部门及所属系统的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情况,对所在部门党组(党委)及其成员和其他党员领导干部实行规定范围的监督。

2.检查所在部门党员领导干部违犯党纪的案件以及所属系统重要的违纪案件。派驻纪检组和党组纪检组根据有关规定,对所检查的案件提出处理意见;部门纪委按照党的隶属关系和干部管理权限,对所检查的案件中的党员作出处分或撤销处分的决定。

3.协助所在部门党组(党委)管好党风,加强廉政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配合有关部门对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进行党风党纪教育。

4.指导(领导)所在部门及所属系统党的纪律检查工作。

5.受理所在部门及所属系统党员的控告和申诉。

6.完成中央纪委和所在部门党组(党委)交办的其他事项。

(十)监察专员办公室

1.检查国家行政机关在遵守和执行法律、法规和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中的问题;

2.受理对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违反行政纪律行为的控告、检举;

3.调查处理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违反行政纪律的行为;

4.受理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不服主管行政机关给予行政处分决定的申诉,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由监察机关受理的申诉;

5.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监察机关履行的其他职责。

(十一)审计办公室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审计工作的政策、法律法规,组织制订局系统审计工作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并监督执行。

2.拟定并组织实施局系统审计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对局系统的审计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3.实施对局属单位的财务计划、财务收支、国有资产管理使用和经济效益等的审计监督。

4.组织进行局系统内有关财政、财务收支等特定事项的专项审计调查。

5.根据委托,实施对局属单位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6.承办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代码】170

一、主要职责

(一)依据国家卫生、药品的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研究拟定中医、中医中药结合、中西医结合以及民族医疗医药的方针、政策和发展战略;组织起草有关法律、法规并监督执行。

(二)根据各类卫生技术准则和中医药自身特点,拟定中医医疗、保健、中药、护理等有关人员的技术职务评定标准和医疗、保健、护理等人员执业资格标准并监督实施;参加制订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执业中药师资格标准。

(三)规划、指导和协调中医医疗、科研、教学机构的结构布局及其运行机制的改革;拟定各类中医医疗、保健等机构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并监督执行。

(四)对中医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护理及临床用药等进行监督和业务指导;依据有关规定在中医行业推行医药人员执业资格制度。

(五)研究和指导中西医结合工作,拟定有关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监督和协调管理中西医结合的医疗、研究机构。

(六)研究和指导藏医、蒙医、维医等各民族医疗医药工作;组织各民族医疗医药的理论、医术、药物的发掘、整理、总结和提高;拟定和逐步完善相关的制度规范和技术标准;监督和协调管理各民族医疗、医药机构。

(七)拟定和组织实施中医药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规划,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国家重大中医药科研项目,组织重大中医药科技成果的奖励、推广和保密工作。

(八)在国家教育方针指导下,组织拟定和实施中医药教育发展规划,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注重中医药师承教育;对中医药教育质量进行监督和业务指导并在教育及实践中提高人才素质和专业水平。

(九)组织拟定中医药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倡导并监督医德医风建设,加强敬业爱岗宣传,提高中医行业人员思想道德素质和医疗保健服务质量。

(十)指导与协调中医药对外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台湾地区的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和技术合作,推进中医药科学的国际传播。

(十一)按规定权限负责局机关及直属单位的有关办公事务、人事管理和党群工作;联系相关中医药社会团体。

(十二)承办国务院及卫生部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机构

(一)办公室(财务司)

1.研究提出中医行业发展战略和方针政策;

2.规划、指导和协调中医机构结构布局;

3.组织中医药重大理论或实际问题的调查研究和信息服务;

4.承办国家扶持中医专项资金的划拨;

5.联系中医药行业社会团体;

6.负责管理局直属单位财务、基建和国有资产等;

7.协助局领导组织协调局机关日常政务,协调、督促机关各部门的业务工作;

8.负责会议、秘书、文电、档案、保密、等日常事务;

9.负责局机关财务、保卫、后勤等行政工作;

10.承办局机关党委的日常工作;

11.承办局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二)人事与政策法规司(人事司)

1.负责承办局机关公务员和局直属单位局管干部的考核、晋升、任免、调配、考试录用和奖惩工作;

2.管理局机关及直属单位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

3.负责局机关及直属单位的劳动工资管理工作;

4.拟订与完善中医药行业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职务评定标准;参与制订中医药行业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标准;

5.编制中医药行业立法规划、计划,督促、指导有关部门实施;

6.组织起草中医法律、行政法规草案;审查修改各司、办报送局审议的部门规章草案;

7.组织开展有关卫生改革、医德医风建设等宣传工作,协调、指导中医药行业的报刊、出版工作;

9.负责局机关离退休干部服务工作;

10.承办局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三)医政司

1.研究并组织实施在国家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区域卫生规划、社区卫生服务、农村合作医疗、初级卫生保健规划等总体部署中中医行业应该承担的任务;

2.拟订中医医疗机构的发展规划和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规划。组织制订和实施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护理及临床用药等的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

3.研究指导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疗机构改革及医德医风建设工作;

4.监督和协调管理各类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疗机构,对其它医疗机构的中医业务进行指导;

5.监督管理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的社会办医和个人办医;

6.指导基层中医药工作;

7.研究和指导藏、蒙、维等各民族医疗、医药工作;

8.依据《执业医师法》,负责中医医师资格认定工作,拟定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疗、护理等人员的执业标准,组织中医医师、护理人员执业注册,推行中医药人员执业资格制度;

9.参加制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10.监督管理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疗机构内部药事工作,指导开展临床药学研究,协调药品在临床应用的相关事宜;

11.监督管理按照中医理论研制的药膳及保健品;

12.承办局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四)科技教育司

1.研究中医、中药科技教育的发展战略。拟定和组织实施全国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民族医药科技教育发展的中、长期计划与总体规划;

2.组织、协调、管理国家和行业的中医药重大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开发项目;

3.规划和指导中医药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科技信息和医学实验动物等科研条件的建设;

4.负责中医、中药重大科技教育成果的奖励和推广,组织重大科技成果的鉴定;

5.指导全国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科技保密、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

6.指导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学位建设,高、中等中医药教育教学工作和成人中医药教育工作;

7.组织制订并负责监督中医药教育质量标准;

8.指导中医药对外教育工作;

9.指导国内外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与资格考试;

10.承办局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五)国际合作司

1.贯彻执行国家外交和卫生工作及中医药工作方针、政策及有关规定,开展中医药领域有关国际合作和涉外活动的调查研究,制订有关的管理办法和规定,并监督实施;

2.拟订、组织、实施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总体规划;宏观管理中医药行业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负责管理多边、双边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

3.负责国外对传统医药政策的调查研究,并汇集有关国际交流方面的信息。负责中医药的对外宣传联络工作;

4.组织协调中医药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并负责引进技术、智力、资金等项目;

5.负责配合各部、委执行外国政府及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签定的政府协议中有关中医药合作项目的管理工作;

6.负责驻华使团、国际组织在华常驻机构、新闻机构与我局的联络、拜会的安排及办理有关外事文电;

7.负责中医药在国(境)外办医、办学及来华留学生的宏观管理工作。负责中医药国内国际专业会议及中医药跨地区、跨部门对外交流及成果转让、技术合作事宜的审批工作;

8.负责与台港澳地区的中医药合作交流工作,对在内地学习的台港澳学生管理的组织协调工作;

9.负责局机关及直属单位对外交流与合作及人员往来的审批、协调及对驻外使领馆的联络工作。负责办理局机关及直属单位出国人员的护照、签证;

10.负责中国传统医药国际交流中心、台港澳交流合作中心及总部设在中国的世界中医药国际组织的业务管理工作,并负责联系总部设在中国的世界中医药社团组织;

11.承办局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六)机关党委

1.宣传和执行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上级党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支持和协助局领导完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所担负的任务。

2.组织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决议,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

3.对党员进行严格管理,督促党员履行义务,保障党员的权利不受侵犯。

4.对党员进行监督,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决同腐败现象做斗争。

5.做好机关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机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了解、反映群众的意见,维护群众的正当权益,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6.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培养和考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7.协助党组管理机关党组织和群众组织的干部;配合干部人事部门对机关行政领导干部进行考核和民主评议;对机关行政干部的任免、调动和奖惩提出意见和建议。

8.领导机关工会、共青团、妇委会等群众组织,支持这些组织依照各自的章程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

9.按照党组织的隶属关系,领导直属单位党的工作。

10.承办上级党组织和局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国家外汇管理局

【代码】175

一、主要职责

(一).设计、推行符合国际惯例的国际收支统计体系,拟定并组织实施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制度,负责国际收支统计数据的采集,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

(二).分析研究外汇收支和国际收支状况,提出维护国际收支平衡的政策建议,研究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的可兑换。

(三).拟定外汇市场的管理办法,监督管理外汇市场的运作秩序,培育和发展外汇市场;分析和预测外汇市场的供需形势,向中国人民银行提供制订汇率政策的建议和依据。

(四).制订经常项目汇兑管理办法,依法监督经常项目的汇兑行为;规范境内外外汇帐户管理。

(五).依法监督管理资本项目下的交易和外汇的汇入、汇出及兑付。

(六).按规定经营管理国家外汇储备。

(七).起草外汇行政管理规章,依法检查境内机构执行外汇管理法规的情况、处罚违法违规行为。

(八).参与有关国际金融活动。

(九).承办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机构

(一)综合司

组织协调国家外汇管理局机关日常工作和政务信息化管理工作;研究金融外汇方面的重大政策,提出政策建议;负责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法律事务;负责新闻、对外宣传、信息管理工作;负责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外事工作;负责国家外汇管理局机关的财务工作;负责文档管理、、保密工作。

(二)国际收支司

负责国际收支、外汇收支、银行结售汇、外汇账户及相关管理项下的统计制度的设计、实施和相应报表的编制;负责对银行外汇收支业务进行监管;负责对人民币汇价执行情况进行监管,研究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提出人民币汇率政策建议;负责对银行间外汇市场运行和境内外币清算业务进行监管;负责对国际收支、外汇收支进行分析和预测。

(三)经常项目管理司

负责经常项目外汇监管;制定经常项目外汇业务监管的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负责对出口收汇核销、进口付汇核销和外汇账户进行监控及非现场检查;承办规定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办理的经常项目外汇管理业务。

(四)资本项目管理司

依法负责资本与金融项目交易的管理;负责资本与金融项目外汇收支、结售汇及账户的管理;负责资本与金融项目统计监测与预警工作;依法制定业务管理的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

(五)管理检查司

拟定外汇检查工作的有关规章制度;负责对各种违反国家外汇管理法规行为的检查、调查和处罚;负责组织、协调外汇管理反洗钱工作;对分支机构外汇检查工作进行部署和指导。

(六)储备管理司

根据国家外汇储备经营战略、原则,负责国家外汇储备的经营管理,及经批准受托经营中国人民银行的外汇存款准备金等。

(七)人事司(内审司)

拟定国家外汇管理局干部人事、教育培训、劳动工资、外派、内审监督制度、办法并组织实施;负责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机构、编制和人员管理工作;负责国家外汇管理局外派工作;根据授权,负责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内审工作。

(八)机关党委

负责国家外汇管理局机关和在京直属事业单位的党群工作。

国家档案局

【代码】178

一、主要职责

(一)对全国档案工作实行统筹规划、宏观管理。依据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拟定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组织、指导、检查、监督、协调中央、国家机关、军队、群众团体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档案业务工作。

(二)集中统一管理党和国家中央机关的重要档案资料,保守党和国家机密,维护档案的完整,确保档案资料的安全。

(三)负责接收、征集、整理、保管党和国家中央机关的重要档案资料,推进档案工作的科学化管理和现代化建设,做好档案编研出版工作,为社会提供利用。收集散失在国外的中国档案材料以及与中国有关的档案文件和史料。

(四)制定档案工作人员队伍建设规划,组织档案专业教育和档案专业干部培训工作。负责档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有关工作。

(五)统一组织领导全国性档案工作外事活动和国际交流。

(六)完成党中央、国务院交办的有关事宜。

国家文物局

【代码】180

一、主要职责

(一)研究拟定文物、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方针、政策、法规和规划,制定有关的制度、办法并监督实施。

(二)指导、协调文物的管理、保护、抢救、发掘、研究、出境、宣传等业务工作。

(三)审核、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承担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相关审核、申报工作;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审核或审批全国重点文物的发掘、保护、维修项目。

(四)指导大型博物馆的建设及博物馆间的协作、交流。

(五)研究处理文物保护的重大问题;对查处盗窃、破坏、走私文物的大案要案提出文物方面的专业性意见。

(六)研究制定文物流通的管理办法;审批文物出口鉴定机构的设立和撤销。

(七)编制文物事业经费预算,审核划拨并监督各项经费使用情况。

(八)统筹规划文物、博物馆专门人才的培训;组织指导文物保护和博物馆方面的科研工作。

(九)管理和指导文物、博物馆外事工作,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

(十)承办国务院和文化部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国家文物局设3个职能司(室):

(一)办公室(人事劳动司)

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局机关政务;协助局领导处理日常工作;负责文秘、、局机关事务和机关财务工作;研究提出文物、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方针、政策和法规草案;编制文物、博物馆事业中长期发展计划;开展文物、博物馆理论研究和文物保护宣传工作;管理局机关和直属单位的人事、财务工作;管理和指导文物、博物馆系统的对外合作与交流工作;编制文物、博物馆事业经费预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计划并监督实施;承办机关党委的日常工作。

(二)文物保护司

研究和指导文物保护与抢救工作;拟定相关工程质量标准;审核、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承担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相关审核、申报工作;承办审核或审批全国重点文物的发掘、保护、维修项目工作;组织、指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方案的论证、设计、施工、质量监督与验收;指导重大考古项目的实施,组织考古成果的评审鉴定;承办审批文物建筑维修、设计资格和考古发掘领队资格工作;研究拟定文物流通的具体管理办法;组织开展文物鉴定工作;指导抢救、回收社会上特别珍贵的文物;承办审批特许文物的出境工作;协调与国际文物保护机构的关系;研究处理文物保护重大问题。

(三)博物馆司

研究提出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划;审核部级博物馆建设方案,指导大型博物馆业务工作,负责国家一级文物藏品的登记、调拨与交换的审批等工作;指导直属博物馆的业务建设;联系中国博物馆学会和有关国际组织,开展业务和学术交流;统筹规划文物、博物馆专门人才的培训;组织指导文物保护、博物馆方面的科研工作;督促、检查文物、博物馆系统的安全保卫工作;负责文物、博物馆信息网络的建设并指导运行。

(四)机关党委

负责局机关及在京直属单位的党群工作,办事机构设在办公室。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代码】181

一、主要职责

根据国务院确定的职责范围,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将担负起研究起草国家认证认可、合格评定、安全质量许可、卫生注册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并组织执行相关监督管理的制度、规定;研究提出并组织实施国家认证认可和合格评定工作方针政策、制度和工作规则,协调并指导全国认证认可工作;负责拟定国家实施强制性认证与安全质量许可制度的产品目录,制定并认证标志(标识)、合格评定程序和技术规则,依法监督和规范认证市场,监督管理自愿性认证、认证咨询等中介服务行为和活动,对从事认证和与认证相关的业务的各类机构包括中外合资、合作机构和外商独资机构进行资质审核和监督;管理校准、检测、检验实验室技术能力的评审和资格认定,负责中外合资、合作机构和外商独资机构等从事校准、检测、检定、检查、检验检疫和鉴定等各类实验室技术能力的资质审核;归口管理、协调认证认可和合格评定国际合作活动;建立全国认证认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综合协调全国认证认可工作。

二、内设机构

(一)办公室

(二)政策与法律事务部

(一)研究提出国家合格评定和认证认可工作的方针、政策的建议,负责组织全局性、综合性认证认可政策调研及有关发展研究工作。

(二)研究拟订合格评定和认证认可立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负责起草和组织拟订合格评定和认证认可法律、行政法规。

(三)负责起草和组织拟订合格评定和认证认可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并承担审核、报批、和清理等工作。

(四)负责组织、指导认证认可行政执法工作,组织协调专项认证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认证行政执法;负责组织查处重大认证认可违法案件,负责统一受理认证认可申诉和投诉,处理有关申诉和投诉。

(五)负责组织、指导和协调与认证认可有关的诉讼案件的处理工作。

(六)负责认证认可的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和行政赔偿等工作。

(七)拟订合格评定和认证认可普法宣传和法制培训教育工作规划并组织实施。

(八)负责协调认证认可行政许可工作,研究并组织实施认证认可行政许可配套制度;负责认证标志备案管理工作。

(九)负责指导质检系统认证认可法制建设工作。

(十)承办委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认可监管部

1.负责拟定认可制度、认证人员注册制度、管理体系认证制度、人员认证制度及其规则和工作规划、计划。

2.研究拟定对认可机构和认证人员注册机构的监督管理的规定,负责认可机构授权和监督管理工作。

3.研究拟定对认证机构、人员认证、认证咨询机构和认证培训机构资质审核制度以及从业资格审批制度、规定、程序、规划和监督管理的规定,并组织实施。

4.负责批准的认证机构、认证培训机构、认证咨询机构的统计、汇总及相关管理工作。

5.负责对认证认可行业自律组织的管理和指导;研究认证中介机构的市场运作规律和机制,指导和推动认证中介组织的改革工作。

6.承办全国认证认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和国家认证认可专家咨询委员会办公室的工作;负责部际联席会议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的建立与实施。

7.负责认证公告的组织工作。

8.组织协调服务认证制度的建立及实施工作。

9.承办委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四)认证监管部

1.研究拟定强制性产品认证与安全质量许可制度的建立、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2.负责起草强制性产品认证与安全质量许可制度的产品目录、认证标志管理办法和合格评定程序。

3.负责组织确定承担强制性认证任务的认证机构、检查机构和实验室,并监督检查。

4.研究拟定自愿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建立、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5.负责对产品认证活动和认证结果的监督检查,负责协调强制性产品认证行政执法检查工作中的技术性政策问题。

6.会同有关部门对产品认证机构资质、业务范围和技术能力的审核和相关监督管理工作。

7.研究拟定出口商品质量许可制度的建立、规划、计划、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工作。

8.负责对产品认证工厂检查员管理制度的建立,并监督实施。

9.研究拟定强制性产品认证免办审批制度以及特殊认证模式的管理规定,并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10.研究提出强制性认证收费标准方案并组织实施。

11.承办委领导交办的其它事项。

(五)注册管理部

1.研究拟定进出口食品、化妆品生产、加工、储存等企业的卫生注册登记以及陶瓷出口质量许可的工作规章、制度和工作规划、计划。

2.负责出口食品、化妆品生产、加工、储存等企业的卫生注册登记和陶瓷出口质量许可的评审、发证和监督管理工作,负责相关重大问题和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3.负责统一办理向境外推荐企业注册和组织接待境外主管部门来华检查工作。

4.负责进口食品、化妆品生产、加工、储存等企业的注册评审和监督管理工作。

5.负责卫生注册评审员的管理工作。

6.负责“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及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组织推广和监督管理。

7.研究拟定食品和农产品认证规划和实施计划,管理和协调食品和农产品认证体系建设工作。负责食品和农产品认证信息统计分析工作。

8.研究拟定相关食品和农产品认证基本规范、规则,管理和协调食品和农产品认证工作。

9.组织实施食品和农产品认证专项监督检查工作。

10.承办委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六)实验室与检测监管部

1.统一规范和管理校准、检测、检定、检查、检验检疫、鉴定等实验室和检查机构的基本条件与技术能力评审、资质审核和资格认定工作,研究拟定相关的制度。

2.研究拟定和组织实施实验室国家认可制度和规划、计划,监督管理实验室认可活动;配合有关部门对实验室认可机构授权。

3.组织实施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校准、检测、检定、检查、检验检疫、鉴定等检查机构和实验室的基本条件和技术能力的认定工作。

4.管理实验室和检查机构的能力验证工作,研究拟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规划、计划,组织实施和协调有关的能力验证活动。

5.负责部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授权和相关的后续监督工作。

6.组织实施出入境检验检疫实验室和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实验室的评审、计量认证、注册和资格认定以及依法授权和验收等工作;会同总局有关部门实施质检系统技术机构和实验室的规划工作。

7.管理中外合资、合作和外商独资的校准、检测、检定、检查、检验检疫和鉴定机构技术能力的资质审核工作;负责获境外认可机构认可的检查机构和实验室的备案工作。

8.管理全国检验检测资源调查和信息处理工作;研究建立检验检测资源共享的相关制度;监督管理和规范检验检测中介服务活动。

9.承办委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七)国际合作部

1.研究拟定合格评定和认证认可、卫生注册的国际合作的工作方针、政策和规划及项目计划。

2.研究拟定参加与合格评定、认证认可相关的国际组织和区域性组织活动的工作规划和项目计划。

3.协调和审核有关合格评定和认证认可、卫生注册的协议、协定和议定书草案,组织协调对外谈判和商签协议工作。

4.负责港、澳、台的合格评定和认证认可的联络事务。

5.负责有关认证认可的技术引进工作,协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出国培训。

6.研究提出开拓合格评定和认证认可国际业务的意见建议。

7.负责承办认监委重大外事活动和国际会议;综合、协调认监委参加的国际会议和技术交流活动的有关事宜。

8.负责WTO/TBT·SPS有关合格评定和认证认可的通报和咨询工作。

9.承担ISO、IEC中国国家委员会的合格评定工作。

10.会同有关部门拟定认监委外事经费预算和使用计划并组织实施。

11.负责协调安排并监督实施机关和下属单位的年度外事计划以及国际合作工作。

12.负责外事礼宾和委领导的外事活动安排和翻译工作。

13.承办委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八)科技与标准管理部

1.研究拟定合格评定和认证认可的科技和标准化及出入境检验检疫标准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和管理制度。

2.拟定合格评定和认证认可的科技和标准化及出入境检验检疫标准化工作发展规划和科技及标准制修订计划,并组织实施。

3.负责组织合格评定和认证认可科技项目、标准及出入境检验检疫标准制修订项目的立项、验收/审定、报批、统计及成果评比和报奖工作。

4.承办认证认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的日常工作,组织跟踪研究国际合格评定和认证认可相关指南、准则和标准的转化,组织参加国际相关指南、准则和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5.组织科技和标准的学术技术交流、培训和宣贯,并监督检查。

6.负责对认证认可依据用标准、规范、技术要求的管理。

7.负责科技和标准制修订项目经费使用管理。

8.承办委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代码】182

一、主要职责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英文名称是:StandardizationAdministration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简称:SAC。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是国务院授权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统一管理全国标准化工作的主管机构。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业协会也设有标准化管理机构,分工管理本部门本行业的标准化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市、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统一管理本行政区域的标准化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市、县政府部门也设有标准化管理机构。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对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标准化工作实行业务领导。

其主要职责有:

(一).参与起草、修订国家标准化法律、法规的工作;拟定和贯彻执行国家标准化工作的方针、政策;拟定全国标准化管理规章,制定相关制度;组织实施标准化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二).负责制定国家标准化事业发展规划;负责组织、协调和编制国家标准(含国家标准样品)的制定、修订计划。

(三).负责组织国家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负责国家标准的统一审查、批准、编号和。

(四).统一管理制定、修订国家标准的经费和标准研究、标准化专项经费。

(五).管理和指导标准化科技工作及有关的宣传、教育、培训工作。

(六).负责协调和管理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有关工作。

(七).协调和指导行业、地方标准化工作;负责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备案工作。

(八).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其他国际或区域性标准化组织,负责组织ISO、IEC中国国家委员会的工作;负责管理国内各部门、各地区参与国际或区域性标准化组织活动的工作;负责签定并执行标准化国际合作协议,审批和组织实施标准化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负责参与与标准化业务相关的国际活动的审核工作。

(九).管理全国组织机构代码和商品条码工作。

(十).负责国家标准的宣传、贯彻和推广工作;监督国家标准的贯彻执行情况。

(十一).管理全国标准化信息工作。

(十二).在质检总局统一安排和协调下,做好世界贸易组织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WTO/TBT协议)执行中有关标准的通报和咨询工作。

(十三).承担质检总局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内设六个职能部门:办公室、计划和信息部、国际标准部、农轻和地方部、工交部、高新技术部。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机关

【代码】184

一、主要职责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是全国商业保险的主管部门,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根据国务院授权履行行政管理职能,依照法律、法规统一监督管理保险市场。

其职责主要有:拟定有关商业保险的政策法规和行业发展规划;依法对保险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和业务指导,维护保险市场秩序,依法查处保险企业违法违规行为,保护被保险人利益;培育和发展保险市场,推进保险业改革,完善保险市场体系,促进保险企业公平竞争;建立保险业风险的评价与预警系统,防范和化解保险业风险,促进保险企业稳健经营与业务的健康发展。

二、内设机构

(一)办公厅

(二)发展改革部

(三)财务会计部

(四)财产保险监管部

(五)人身保险监管部

(六)保险中介监管部

(七)资金运用监管部

(八)国际部

(九)法规部

(十)统计信息部

(十一)派出机构管理部

(十二)人事教育部

(十三)监察局

(十四)机关党委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代码】185

一、主要职责

(一)根据国务院授权,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法律和行政法规履行出资人职责,指导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组;对所监管企业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进行监督,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推进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推动国有经济结构和布局的战略性调整。

(二)代表国家向部分大型企业派出监事会;负责监事会的日常管理工作。

(三)通过法定程序对企业负责人进行任免、考核并根据其经营业绩进行奖惩;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选人、用人机制,完善经营者激励和约束制度。

(四)通过统计、稽核对所监管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进行监管;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体系,拟订考核标准;维护国有资产出资人的权益。

(五)起草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有关规章制度;依法对地方国有资产管理进行指导和监督。

(六)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机构

(一)办公厅(党委办公室)

负责协助委领导处理机关运转的日常工作;负责国资委机关文秘、会议、机要、保密、信息、档案、安全工作;负责党委会和委主任办公会议决定事项的督办工作;负责国资委机关财务工作;负责国资委机关信息化工作;负责工作(对外可使用委办公室名义);负责联系行业协会。

(二)政策法规局

研究起草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的法律法规草案,负责有关法规和重大政策起草、拟订的协调工作;研究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中的有关法律问题,负责指导国有企业法律顾问工作;承担委机关的法律事务。

(三)业绩考核局

拟订并组织落实国有资产经营责任制度,研究和完善授权经营制度并对授权企业进行监督,研究提出业绩合同等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目标管理的方法并组织实施;综合研究国有经济和重点企业的运行状况;根据各方面对所监管企业的评价意见,综合考核所监管企业的经营业绩;研究提出重大决策责任追究的意见和措施。

(四)统计评价局

负责国有资产的统计和所监管企业财务决算备案工作,建立国有资本金统计信息网络,根据有关规定对外统计信息;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办法,拟订考核标准;建立和完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并负责组织实施;拟订国有企业清产核资的政策及制度、办法,组织所监管企业清产核资工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所监管企业资产损失核销工作。

(五)产权管理局

研究提出改革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和管理制度的意见,拟订国有资产产权界定、登记、划转、处置及产权纠纷调处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负责所监管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界定、登记、划转、处置及产权纠纷调处等工作;负责所监管企业资产评估项目的核准和备案;对所监管企业国有资产进行预算管理,对资本收益的使用进行监督;审核所监管企业资本金变动、股权转让及发债方案;监督、规范国有产权交易。

(六)规划发展局

研究提出国有经济布局和战略性调整的政策建议,指导所监管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审核所监管企业的发展战略和规划;对所监管企业重大投资决策履行出资人职责,必要时对投资决策进行后评估;协助所监管企业解决发展中的有关问题。

(七)企业改革局

研究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针政策;指导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研究所监管企业合并、股份制改造、上市、合资等重组方案和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组建方案,对其中需要国有股东决定的事项提出意见;研究提出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的政策、措施;指导所监管企业的管理现代化和信息化工作。

(八)企业改组局(全国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办公室)

编制并组织实施国有企业兼并破产计划,研究提出有关债权损失核销和职工安置等方案;组织协调债转股工作;组织协调所监管企业的合并、分立、解散、清算和关闭破产、困难企业重组工作,协调解决企业改组中的重大问题。

(九)企业分配局

拟订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所监管企业工资分配的总体水平进行调控,研究拟订所监管企业负责人的薪酬制度和激励方式并组织实施;指导所监管企业分离办社会负担、主辅分离和辅业改制、富余人员分流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下岗职工的安置工作。

(十)监事会工作局(国有企业监事会工作办公室)

根据《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负责监事会的日常管理工作。

(十一)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一局

根据有关规定,承担对所监管企业领导人员的考察工作并提出任免建议;考察推荐董事、监事及独立董事人选;探索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企业领导人员考核、评价和选任方式;研究拟订向国有控股和参股公司派出国有股权代表的工作方案。

(十二)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二局

根据有关规定,承担对所监管企业领导人员的考察工作并提出任免建议;考察推荐董事、监事及独立董事人选;探索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企业领导人员考核、评价和选任方式;研究拟订向国有控股和参股公司派出国有股权代表的工作方案。

(十三)党建工作局(党委组织部)

根据有关规定,负责所监管企业党的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工作。

(十四)宣传工作局(党委宣传部)

根据有关规定,负责所监管企业党的思想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宣传工作,指导所监管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负责对外宣传和新闻工作。

(十五)群众工作局(党委群众工作部、党委统战部)

根据有关规定,协调所监管企业的工会、青年、妇女工作,承担所监管企业共青团工作委员会的日常工作;负责所监管企业维护稳定方面的工作;指导所监管企业的统战工作和知识分子工作。

(十六)研究室

负责研究总结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负责调查研究所监管企业的改革发展、党的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重大问题;负责重要文件和报告的起草工作。

(十七)外事局

负责国资委机关和直属单位的外事工作,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十八)人事局

按照管理权限,负责国资委机关和直属单位的人事管理工作。

(十九)机关服务管理局(离退休干部管理局)

负责所属离退休干部机构、机关服务中心的各项管理工作;负责国资委机关和所属单位的国有资产、财务等行政管理工作;负责指导、监管所联系协会的国有资产和财务等工作。

(二十)机关党委

负责国资委机关和在京直属单位的党群工作。

(二十一)国资委纪委、监察部驻委监察局

监督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和党中央、国务院以及中央纪委、监察部的有关指示、决定在国资委出资企业的贯彻执行情况;指导国资委出资企业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检查、处理国资委出资企业党组织、党员和企业领导人员违纪政纪的重要案件,协助中央纪委、监察部查处其中涉及中央管理的企业领导人员的违纪案件;受理对国资委出资企业党组织和党员、企业领导人员的检举、控告;受理国资委出资企业党组织和党员、企业领导人员的申诉;负责对国资委机关、直属单位和直管协会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执行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指示、决定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检查处理上述单位和国资委党委管理的领导干部违纪政纪的重要案件;受理对上述单位和国资委党委管理的领导干部的检举、控告;受理上述单位和经国资委纪委监察局负责查处的国资委党委管理的领导干部的申诉;完成中央纪委、监察部和国资委党委交办的其他工作。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

【代码】186

一、学会简介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是在已故总理倡导下于1949年12月成立的。它是新中国第一个专门从事人民外交的机构。

外交学会的宗旨是,对世界形势、国际问题以及外交政策进行研究,同世界各国的政治活动家、学者、知名人士以及有关研究机构和社会团体进行交流,以增进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推动中国同各国友好合作关系的建立与发展,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同世界上一百二十多个国家的著名政治家和外交家(包括前国家元首、前政府首脑和外长、议员、政党领袖和部分未建交国家领导人),以及社会活动家和企业界名流、著名国际问题研究机构和学者等保持广泛联系,接待来访和应邀组团出访;举办名人演讲会,组织和参加各种学术报告和研讨会,对国际及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等各方面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换看法。它还定期出版和发行《外交》(英文版)。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的理事中有中国各界知名人士,包括国际活动家、高级外交官和著名国际问题学者。外交学会设一名会长及四名副会长主持会务,设一名秘书长及若干名副秘书长协助处理日常工作。

二、机构设置

(一)办公室

综合协调、承办机关日常行政事务;负责秘书事务、会议安排、办公自动化、财务管理和后勤保障等工作。

(二)研究部

研究国际政治、经济、安全形势,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组办研讨会、报告会及内部讨论会等活动,收集整理加工有关信息,并提出政策建议;撰写报告和讲稿;编辑、翻译、出版和发行《外交》(英文版);编辑、印发介绍外交学会和人民外交工作的材料。

(三)亚非拉部

负责亚洲地区、中东海湾地区、非洲地区和拉丁美洲地区的有关事务,接待来自上述地区和国家的外宾,以及组织出访;有重点、有选择地同一些国家的相应机构建立和保持固定联系,熟悉和研究主管地区国家的情况、双边关系和我方针政策,以及有关机构和重要人物的情况;通过接待和出访做工作,配合开展经济、学术交流,反映重要信息,增进相互了解与合作。

(四)欧洲部

负责西欧地区、东欧地区和中亚地区的有关事务,接待来自上述地区和国家的外宾,以及组织出访的工作;有重点、有选择地同一些国家的相应机构建立和保持固定联系,熟悉和研究主管地区国家的情况、双边关系和我方针政策,以及有关机构和重要人物的情况;通过接待和出访做工作,配合开展经济、学术交流,反映重要信息,增进互相了解与合作。

(五)美大部

负责北美地区和大洋州地区的有关事务,接待来自上述地区和国家的外宾,以及具体出访工作;有重点、有选择地同一些国家的相应机构建立和保持固定联系,熟悉和研究主管地区国家的情况、双边关系和我方针政策,以及有关情况;通过接待和出访做工作,配合开展经济、学术交流,反映重要信息,增进互相了解与合作。

(六)组织人事部

负责学会机构编制管理和干部录用、考核、任免、奖惩、调配及劳动工资等人事管理工作;负责学会退休干部的管理工作;负责机关的党群工作。

(七)机关服务中心

调研工作办法篇7

办公室在发挥这一核心职能时,一定要严把四个环节:一是必须准确定位。办公室的工作只有站在全局的角度和领导的高度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才能真正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因此,要严格做到守纪律、懂礼节,会干事、干成事,不越位、不缺位。缺位就会在平时不注意了解掌握领导的思想意图和工作思路,整天疲于应付一些琐碎的日常事务性工作,无所谓参谋作用;越位就会谋而参断,违反组织纪律。如何准确定位,就是既要高站位,又要站准位。高站位是做好参谋工作的基础。要身在兵位,胸为帅谋,只有如此,办公室参谋才能符合工作大局,符合领导的思维节拍。站准位是对办公室人员的最基本要求。

二、运用七种方法,发挥综合协调的作用

具体协调中,要正确运用七种方法:一是运用相关因素分析处理法。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制定一项政策,都涉及很多因素,这些因素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协调时,必须考虑到各个相关方面,进行分析处理。二是运用工作规范化法。加强制度建设,明确职责范围和工作标准,使责任分明、工作有序,减少部门之间的矛盾,减少推诿扯皮现象,提高工作效率。三是运用计划安排法。一个单位在同一时期,有很多工作要做,如果不分轻重缓急,一哄而起,势必造成打乱仗、矛盾重重的被动局面。办公室可以根据领导意图,做好协调,统筹安排,做出一个时期的工作安排计划,必要时可以以文件形式下发。四是运用会议协商法。会议协商法是办公室根据领导授意或授权,召集有关各方开办公会议协商和讨论协调事项,促进各方协同动作的方法。五是运用文件会签法。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的事项,经常请有关方面负责人会签形成文件,以利于文件的贯彻落实。六是运用现场办公法。现场办公法是把有关方面负责人请到现场,面对现实,统一认识,统一部署,及时解决问题的办法。办公室要事先做好充分准备,要提前把有关问题了解清楚,形成处理方案供领导参考,以利于各方面负责人当场形成一致意见,推动落实。七是运用个别谈心法。个别谈心法是办公室协调工作人员,运用宣传、说服、激励等方式,做解决问题的关键人物的思想工作,进而促进问题的有效解决。三、注重四个强化,发挥智囊团的作用强化信息、调研、文秘、督查督办工作是办公室履行参谋职能,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有价值、有见地的决策依据的重要途径。

一是强化信息工作。决策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信息收集、加工、转换、传递的过程。企业管理工作的性质决定了企业决策必须拥有及时、全面、准确的信息,决定了办公室必须把信息工作置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当今社会,信息是实行科学管理和决策的基本依据。所以,信息是参谋助手工作的重要内容,是衡量参谋助手作用的重要标尺。要认真落实信息报送细则,规范信息上报程序,开放性地做好信息工作。要根据领导参与决策的需要,不断拓宽信息渠道,主动将信息触角延伸到各个方面,广泛收集相关的信息。收集信息时,要以全面、准确为要,使一些质量较高的信息进入领导决策层;要以科学、实效为主,及时为领导整理和编辑有价值的参考信息;要以系统、周详为重,注重对信息的综合利用。

二是强化调研工作。调研工作是发挥参谋职能作用的主要手段,只有把调研工作搞好了,服务领导决策的水平才能提高。通过调研,可以做到知之较先、晓之较全、思之较深、谋之较准。增强调研的针对性;必须注重超前性,围绕全局中心工作,将关系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问题作为调研课题,想领导之所想,思领导之所思,甚至思领导之未思,把工作做到前面去,提高参谋服务的有效性;必须注重对工作的指导性,在工作落实过程中,领导最需要的是成功的实践,是具有推广意义的亮点,应充分掌握典型性调研方法,做到善于发现典型、培养典型、宣传典型和总结推广典型。新时期、新形势下,办公室应把开展工作调研作为发挥参谋职能、创新工作的一大举措,围绕企业重点工作,抓住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扑下身子、沉下心去搞调研,把情况摸透,把问题搞准,把思路理清,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的第一手材料和有价值的意见建议,努力争取得更多高质量的调研成果,供领导决策参考。

三是强化文秘服务。坚持规范、精简、高效的原则,严格按照公文处理规则办文,层层落实文件起草审查、打印校对、用印分发等各个环节的责任,规范办理程序,做到不符合要求的文件不送审,不符合要求的事项不上会,为领导科学决策把好第一道关,为领导腾出更多时间思考大事、处理争事、调研要事。坚持以文辅政、多出精品。各类文件、领导讲话等文稿是领导实施决策和指导工作的重要载体,是体现参谋助手能力的主要产品。办公室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多出精品,对一些重要文稿的主要观点、关键意见,要反复研究、论证、提炼,把文稿质量作为凝结领导和办公室思想智慧的重要方式,把文稿服务的过程作为当高参、设大谋的主要渠道。

调研工作办法篇8

的调研检查工作方案

省政府法制办省发展改革委省编办省效能办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2007年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要点的通知》(闽政办〔2007〕104号)第十三点要求:“对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后,下放行政审批权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回顾检查(省法制办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编办、效能办等有关部门配合)。”据此,特就这项调研检查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目的及内容

(一)落实省政府领导有关指示精神,了解《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若干意见》(闽委发〔2003〕11号)、《中共福建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扩大县(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工作的通知》(闽委办发〔2003〕11号)颁布后,下放行政审批权限工作落实情况,以及县(市)行政机关获得下放的行政审批权后的运作情况。

(二)总结下放行政审批权限工作取得的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做好下放行政审批权工作提供政策建议。

二、方法及步骤

调研检查工作采取各单位自查总结和省政府法制办牵头组织调研检查相结合的方法。

(一)各单位自查总结(本通知下发之日起至8月30日)。各单位认真自查并回顾总结近几年下放行政审批权限工作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形成书面报告。其中:

1.省直单位:主要总结本单位按照要求应该下放的行政审批权限有哪些,是否都已经下放,还有哪些没有下放,是什么原因没有下放;下放的行政审批权限在运作过程中,与省直单位之间是否存在争议;还有哪些行政审批权限可以进一步下放。

2.设区市政府组织本级政府所属部门:主要总结本级行政机关按照要求应该下放的行政审批权限有哪些,是否都已经下放,还有哪些没有下放,是什么原因没有下放;本级行政机关承接了哪些下放的行政审批权限,目前运作情况如何;省直单位实施的行政审批项目还有哪些可以进一步下放。

3.县级政府组织本级政府所属部门:主要总结本级行政机关承接了哪些下放的行政审批权限,目前运作情况如何;省直单位、设区市级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审批项目还有哪些按照要求应该下放而没有下放,或者还有哪些可以进一步下放。

(二)省政府法制办组织调研检查(9月)。省政府法制办牵头组织省发展改革委、编办、效能办等有关部门,在梳理、汇总各级、各部门上报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调研抽查省直有关部门、有关市县政府工作落实情况。

(三)形成报告(10月)。省政府法制办、发展改革委、编办、效能办等部门在组织调研检查的基础上形成书面材料报省政府。

三、调研工作要求

(一)精心组织。各级、各部门要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角度来认识此次调研检查工作,要组织专人负责,要认真总结下放行政审批权限工作取得的经验,深入分析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二)实事求是。各级、各部门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近几年来,下放行政审批权限工作进行自查并回顾总结,既不能忽视成绩,也不能回避问题。要提供真实的材料,为省领导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

(三)全面及时。各级、各部门要全面总结下放行政审批权限工作落实情况,全面提供素材。在报送本级、本部门落实下放行政审批权限工作报告时,需附送本单位制定的相关文件制度:

1.本单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文件制度;

2.本单位下放(接受)行政审批权限的文件制度;

上一篇:企业安全教育培训方案范文 下一篇:国有企业培训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