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4-01-04 17:11:43

物业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物业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篇1

(一)重视专业实践知识是物业企业和学生的共识通过对物业管理专业学生调查问卷的统计可以看出,学生们普遍看重专业实践性知识,除此之外,还看重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以及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因此,对高职院校来说,培养德才兼备的的实用性人才是其办学关键和重中之重,而这实际上也是企业对现行人才的要求。而学生的想法和企业的需求是不谋而合的,这就需要高职院校有针对性地做好人才培养工作。

(二)学生对具备高素质综合能力的要求认知在能力提升方面,学生希望提高自身的社交能力、思维及表达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和校企联合教学方面有所侧重,加强实践性教学,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给学生提供上岗实践锻炼以及与企业近距离接触的机会,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以及课外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三)校内实习实训设施应满足“2+1”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在知识学习方面,2+1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的物业管理基础知识以及专业知识都比较扎实,特别是将企业的需求以及考证课都纳入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中,这样的教学模式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绝大多数学生还是觉得专业实践方面的知识相对薄弱,这就对校企合作中的具体人才培养和顶岗实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对今后工作帮助比较大的除了所学的专业基础和核心课程之外,学生更为看重实景的现场教学以及实践性教学,所以当前建立校内物业管理实训室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没有先进的教学管理设施设备的支持,也无法进行教学模式的颠覆性改革。校内实训室的建立将会对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起到极大的帮助和推动作用。

(四)搭建考证平台,提供就业保障在毕业生证书要求方面,学生都希望多证在手,这样就多一份就业的竞争力。绝大多数学生希望能够拿到物业管理人员从业资格证书,还有一部分同学认为应当拿到物业企业部门经理从业资格证书。我校已在此方面与西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培训中心共建了“陕西警官职业学院物业管理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报名点”,搭建考证平台,为学生提供报名考试以及考前培训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证书获取率。物业管理专业在校学习时间安排符合2+1模式的要求,也符合学生的需求。两年的时间在校学习专业基础知识以及专业核心知识,一年的时间到企业顶岗、轮岗实习,这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也符合学生的专业认知规律。在物业管理员从业资格证书考试时间安排方面,学生的三门考证课已经学完,安排在第三学期也比较适宜。这样在顶岗实习前学生就能拿到物业管理从业资格证书,在第四学期或者顶岗实习期间,可以考取物业部门经理从业资格证书。

二、结语

通过此次问卷调查,我们基本上掌握了物业管理专业学生对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要求,了解到当前学生的求职就业心态。为推动和改善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我们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一)校企双方精诚合作、互利共赢基于相互信任的基础至上,积极推进校企联合办学,多参加实践性活动,通过到物业公司进行参观、调研、现场教学、交流,边学习边进行实训,适当地在教学中让学生去企业实地操作以加强其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的能力。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实训实践相结合,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锻炼,不断提升自己,从而让学生学以致用,实现学校与行业、企业的协调发展。

(二)搭建平台,信息共享高职院校要积极与物业管理企业实现信息与资源共享,及时了解物业管理行业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加强校内外实践实训基地的建设,做好就业人才信息平台工作。坚持以学生的从业工作能力为主线,通过顶岗实习或者轮岗制度提供合理的岗位,了解各部门工作方式和方法,做好桥梁和中介的纽带作用。

(三)提供机会,多方位接触绝大多数学生都希望在校学习期间有兼职或者短期实习的机会,高职院校应当通过校企合作创造和提供这样的条件和机会,利用校园网或校内传统宣传方式给予学生周末兼职或者寒暑假工作的机会,这样的短期锻炼使得学生能与企业近距离接触,能够更好的学以致用。

(四)校企深度合作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制度化———校企合作型“订单式”2+1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1、聘任兼职教授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加强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聘请行业管理专家和企业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外聘教授,与院内专职教师共同组成“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团队。2、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推行定向培养,能与多家企业签订人才培养订单,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提高物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率,从而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专业人才。通过顶岗实习,对学生进行入职前的教育和培训,加强对其实习中的工作、教学和生活管理,规范实习工资、福利、轮岗、考核,将其纳入制度化的范畴,对学校、学生、企业的权利、责任、义务予以规范化的处理。3、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每年度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中,均由校方代表与物业管理行业方代表、物业管理从业人员岗位职业资格培训方代表、企业方代表分别派出的外聘教授共同进行研讨,确立物业管理专业发展方向,并就物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及课程设置问题广泛听取各方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使专业课程体系及课程设置更为合理与完善。每年通过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专业委员会对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和完善4、校企合作开发教材在校企深度合作过程中,学校还可以和企业共同进行教材的开发和员工培训。校企合作教材更切合企业人才培养需求,实践性更强,且不仅仅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也可以作为物业服务企业员工培训教材。而高职院校的教师也可以参与到企业的员工培训工作中。5、加强社会服务型双师素质专职教师队伍建设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现有的实习实训基地和从业经验丰富的兼职教授队伍,同时可以安排物业管理专业骨干教师到实习实训基地的不同岗位挂职锻炼、提高专职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业务水平的同时,在挂职锻炼中,专职教师也可为企业提供了力所能及的管理和法律咨询服务。6、与行业深度合作,促进规模效益我们可依托西安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组建职教集团,委托职教集团面向协会会员征集订单,实现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模效益,服务社会和满足物业企业的人才需求。7、发挥实习实训基地优势,开展现场课教学物业管理专业的部分核心课程比如《房屋构造与维护管理》和《物业设施设备维护与管理实务》要求学生必须面对大量的实物和现场,实践性特别强。因此,这些专业核心课可直接放在实习实训基地上现场课,由基地企业的兼职教授挂帅,组建由企业专家组成的课程教学团队进行现场授课,就目前而言获得了学生的广泛好评和学院的教改支持。

物业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篇2

关键词: 高职; 生物制药; 实训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4-0176-01

生物制药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随着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制药行业具有以下特点:(1)抗经济周期能力强;(2)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机会;(3)拥有长期永久性的市场。因此,社会对生物技术制药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为了迎合这一需求,国内很多高校开设了生物制药技术专业,旨在培养熟练掌握生物工程实用技术、精通现代生物技术实验室和生物制品生产车间的管理、擅长生物制品推销的实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医药健康学院药学专业原有生物制药方向,2008年增设生物技术制药专业,以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为出发点,结合我院生物制药实训技能教学情况,探讨如何开展和提高高职院校生物技术制药专业实训技能教学。

一、实训教学内容的合理整合与设计

实训课程是高职教育的天然核心,自2008年以来,我院生物制药技术专业通过三年的努力,逐步建立了以实训课程为核心,相关专业课程与专业选修课程相辅的课程体系。第一、二学期以实用高职化学、实用生物化学和应用微生物与免疫学等基础实训为中心,教学内容上侧重基本仪器的规范操作,基本实验方法的熟练掌握,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基本动手能力,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第三、四学期以生物制药技术、微生物检验技术、药理学、实用药物制剂技术等专业实训为中心,教学内容上侧重以任务为引导的项目式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训练学生如何合理利用知识和技术完成工作任务,即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第五、六学期以企业顶岗实习与毕业生实习的形式开展,学校帮助学生联系实习单位,学生自行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以及论文内容的撰写,最后以毕业论文答辩的形式进行考核。

二、因材施教,积极参加各项技能大赛,逐步建立优差生兼顾的人才培养机制

由于近年来高校大量扩招,生源质量上有一定的下降,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生物制药技术专业有小部分文科生,再加上大部分学生高中基础较为薄弱,特别是化学基础较差,这在实际教学过程会影响到教学进度甚至要根据学生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计划。脱离了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就像纸上谈兵,老师水平再高,讲得再好,到头来学生接受不了,那也是白费功夫。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适度把握因材施教原则,根据学生情况适当调整教学难度。理论方面,实用、够用则可,实训方面,在掌握基本实验原理与操作方法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素养。在保证大部分同学能够接受教学内容的前提下,本教研室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生物制药相关技能大赛,如校内的金点子大赛,广东省大学生科技学术节之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齐都哈药杯”全国高职高专生物技术技能大赛等。以技能大赛为平台,我院通过校内初赛,培训,决赛的机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有近三分之二的学生报名的初赛,有五分之一的学生通过了模拟技能大赛严格培训,这种培训比平时实验要求要高得多,通过培训,其中的佼佼者代表学院、学校在各项职业技能大赛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无非就是一支强心剂,给其他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树立了一个个成功的榜样,这种力量将持续的强势的在学生当中蔓延开去。通过常规实训与技能大赛的有机结合,相互补充,我院生物制药技术的实训教学既保证了大部分同学的基本实训操作基础又能培养出一批具有高级技能与职业素养的优秀学生。

三、加强实训课程标准建设,保证教学的一致性与稳定性

随着学校的高速发展,近年来学生不断增多,本专业教师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对于同一门实训课程,有多个教师教授,而每位老师的教学风格各、经验、学识等都有差异,这势必会导致同一门实训课程,由于不同的老师上课而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同时,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的属性是民办高职院校,相对公办院校而言,教师队伍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以上两点都不利于教学的一致性与稳定性,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在我校提出课程标准建设的大背景下,高职教育核心的实训课程的课程标准建设显得尤为的重要。课程标准不同于课程整体设计,它是以学生作为主体,建立一套学生学习的标准,即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要达到怎样的学习目标,要学哪些内容,要怎样学,要达到怎样的学习效果,要通过什么来考核。那么在一套课程标准制定好了以后,是学生学习该门课程后要达到的基本标准,不管哪个老师来教,都要达到这个基本的要求。本专业已经制定好了《应用微生物于免疫学》的实训课程标准,并正在逐步建设其他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通过此项工作确保实训教学的一致性与稳定性。

四、加强校企合作,积极开拓校企合作渠道

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性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有效开展校企深度合作成为现今职业教育的热点话题,笔者认为在把握当今大背景,大方向的同时,还应根据各专业、行业自身的特点实际情况实际分析。因为生物制药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其领域宽、发展快,规模小,所以生物制药产业的人才需求具有具有“多样性、小批量”的特征。据此,与企业开展小规模、多订单班、多特色班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的行业适应性与企业岗位针对性的有机结合。此外,多元化的校企合作模式是本专业的必经之路:一是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共享,即教师可以为企业职工提供培训服务,同时,有经验的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可以来学校兼职上课。二是实训场地与设备的共享,大三的学生主要是以顶岗实习的方式完成综合实训的内容,这需要大量的实习基地,而企业也需要学校的一些精密设备。三是信息与人才的共享,职业教育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性技能型人才,这就需要时时关注行业的发展动态,企业的人才需要强调岗位的针对性。学校与企业在互赢的基础上,是可以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的,这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艾晖.生物制药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情况[J].科技探索,2010,

362:53.

[2] 王安平,陈圆,黄亚瑾.高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实训技能教学探讨[J].考试周刊,2009,28:188-189.

[3] 秦钢,徐砺瑜.高职课程与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17:90-91.

物业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篇3

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是目前中学教育面临的核心问题,而学校物理教师的教育技术水平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新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推广给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这需要物理教师掌握相应的技术手段,形成新的现代教育观,促进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1.开展教育技术培训,是提高物理教师教育技术理论水平和技术能力的有效途径为了有效地改善教学,必须将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整合。当然整合不是那种简单的结合,而是要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课程的整体之中。在整合的过程之中,其出发点应该是课程目标,以使学生的学习方法得到改善,同时也使学习效率得到提高。目前,物理教师专业知识和能力较强,但是在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方面略显欠缺。因此,对物理教师进行教育理论及教育技术培训尤为重要。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决定了物理教师职业本身需要不断适应社会发展,提升专业能力。物理教师教学技能测试与评价是物理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重要环节,更是调动其技能训练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但目前从全国来看,物理教师应该具备的各专业化职业技能还没有被全面纳入规范的考核管理体系。教师资格证的考试包含的教育理论考试和说课测试并不能完全体现专业化教师的教学技能,除了普通话有相应的等级要求外,专业化的教学技能等级并没有规范的标准与考核办法。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物理教师通过参加教育技术培训可以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技术应用水平,在教学中改进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2.开展教育技术培训,是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的有效手段孔子说过“有教无类”,他认为每个人都是可以教化的,强调教育要以人为本。而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在人本领域的缺失,使得学生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教育部多次强调“:教育信息化,不光是教育手段的改变,更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转变……”可见,教育信息化有着更深层次的内涵。教育信息化,即在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为方式,实现的一种和谐的学习环境和全新的、能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学习模式,从而彻底改革传统的教学结构,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换句话说,决定教育信息化成败的关键,不在于信息技术本身,而在于信息技术之外的人的思想和观念。物理教师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所在,而教育技术培训是提高物理教师信息素养的重要手段,也是教育信息化的必然要求。

3.开展教育技术培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代社会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不是学几门信息技术课程或通过某种考试取得一些等级证书就可以养成的。这需要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在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中,通过学校的环境和物理教师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形成。因此,物理教师是否具有这方面的意识和能力至关重要。在传统教学中,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为验证性质的,其准确度和实用性要求较低。改变教学模式后,在操作环节要求按照实验的实际情况进行各项操作,并且按照实验的要求进行操作项目的考核。在这样的操作过程中,学生的技能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并且其信息素养也可以在操作中得到很好的培养。

二、物理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实施环节

教育技术教学要求教师具备的技能,不但与传统面对面语言课堂上需要的技能有所不同,与其他学科的网络化教学所需的技术也不同。物理教师必须对技术很熟悉,知道哪种技术适用于哪种方法教学活动。他们一方面要有很强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还须懂得如何将技术和新的教学方法融入到新的教学环境中,因此他们需要同时具备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技能和基于技术的语言教学技能,即既要熟悉技术的操作又要懂得技术在语言教学环境中的作用。全国中学教育技术协会组织了物理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工作,制定了统一的培训大纲、培训管理制度、证件发放规程和考核办法等。微观上,根据各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同,物理教师的实际应用水平也有很大的差异,各学校从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自行确立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案,扎实地推进旨在提高物理教师教育技术水平和实践应用能力的教育技术校本培训。

1.构建具有教育技术特色的信息化教学和学习环境

(1)构建信息化环境学习环境是整个学校教书育人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教育技术特色不但体现在学校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而且可以体现出教学水平和办学能力。一个学校的教育技术特色同时也体现在物理教师的现代教育思想、信息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所谓具有教育技术特色的信息化环境包括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硬件环境是指一个学校的教育技术设备配备情况;软件环境包括具有现代教育思想观念的信息化物理教师、学校为促进该项工作所制定的相关政策规定以及相应的资源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内容。此外,各学校之间应该建立相对开放的系统,彼此之间密切联系、互通有无、相互协作、共同发展。

(2)制定培训制度切实可行的培训制度是顺利进行培训工作的基本保障。建议由主管校长在学校范围内挂帅,由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信息中心)、教务等一些相关的部门为学校教育技术培训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校教育技术培训工作的规划和实施。同时,要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使物理教师能够主动地参与培训,而不是被动地参加培训。按照国家要求,中学要改善实践基地条件,加大经费投入,提高师资水平,更新仪器设备,加强实践基地的建设工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注重培养创造性应用各种教育技术的技能,并在此基础上最终培养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网络技术、工具多种多样,经过以上几个阶段的培训后,物理教师基本上懂得哪种教学技术较适合于哪种教学任务,对技术的应用和选择已经达到较熟练的程度,接下来就是要培养如何将多种技术组合应用、创造性应用,以培养教师的网络化教学风格。

(3)转变教育行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所有知识和技能的习得,都是学习者在特定的情境中将新的知识和技能同化到自己的知识体系,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因此,想通过教育技术培训使物理教师的教育行为发生变化,首先要将其思想和知识转变成物理教师内在的东西,这样他们才会在教学实践中灵活地应用。在这个知识内化的过程中,实践是最为关键的因素。教学技能培训和评价内容既要包括基本理论和基本专业知识,又要更全面、准确地评价教学技能。我们将理论测试和实践考核相结合,以发展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理论为指导,理论知识题库化以及利用微格实验室进行评价活动,体现自我反思、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评价对象为主体,注重技能训练过程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特点,将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使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客观。因此,在培训过程中要以受训物理教师为主体、以其为核心开展培训活动。改变以往的培训模式,使受训物理教师成为主角,让其参与到整个培训过程中来,以此促进物理教师对于教育技术的理解和应用。

2.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构建终身学习的教育技术培训体系

(1)强化物理特色对于一个学校内的物理教师,由于所研究方向的不同、年龄的差异等因素,导致其教育技术水平有很大的差异,另外不同学校的物理教师对于教育技术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因此,需要分层次进行培训,因人施教,因学科类别施教。由于受训物理教师对应用软件的需求不同,培训要分模块有计划、有步骤、多形式地开展培训。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发网络课程,组织物理教师一方面参加面对面培训,一方面利用业余时间自主学习。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构建一个学校物理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虚拟空间。物理教师可以学习、交流,同时,也可以展示作品和成果。简而言之,就是在集中学习之后能够给物理教师一个不断学习提高的场所,作为进一步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培训者可以适时地就教育技术应用问题提出议题,组织广大物理教师展开讨论,指导并帮助物理教师把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相整合。

(2)注重网络评价为建构科学高效的物理教学技能网络评价体系,对公平、公正、科学合理开展物理教学技能综合考评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层次分析法简单易掌握,且通过对多位专家的调查,将人为因素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提高了定量分析的客观真实性。而评价手册则将物理教师教学技能提高、训练、反思、再提高的整个过程一点一滴地记录下来,对物理教师来说也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然,随着现代技术和网络化的迅速发展,物理教学技能评价体系与网络的结合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物理教学技能测试评价体系中也有可以像“普通话测试”一样的测试项目,并逐步实现教学技能测试网络化。我们所使用的评价体系也希望能用于更广泛的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之中,只要是从事物理教育的教师都必须达到这个评价体系的评价标准,方可上岗任教。

(3)加强教育督导教育行政主管方面要定期开展对物理教师教育技术方面的教育督导评估,重视对教学质量和服务质量的评价,从而逐步形成立体化的教育质量监控体系。

我国已把科教兴国战略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加以实施。当前随着社会物质的不断丰富,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不断多样化,社会对复合型、实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更加迫切。物理教师队伍的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育技术培训在紧跟技术发展步伐的基础之上,要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培训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培训策略,制定新的培训机制,开拓创新地开展教育技术培训工作。

物业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篇4

【关键词】岗位实习;职业训练;物流管理;实习基地

教高[2006]16号文、教高[2010]8号、《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中一再强调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管理等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应实行工学结合、校企深度融合等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如何高效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专业要发展需要适应市场需求,示范要起到引领作用,需要有自己的特色。一个高质量的实习实训基地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基石。为此我们积极探寻物流管理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取得一定成效。

一、遵循人才培养,明确目标,精心规划实习基地

人才需求日益趋向多元化,市场对人才规格不断变化,决定了面向职业岗位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要不断创新,以适应市场需求。根据我院物流管理专业“岗证融通工学交替系企一体”的三贯制人才培养模式,在考察同类院校建设情况、调研行业企业物流岗位需求,经过比较分析我们确定了实习基地规划目标,形成具自身特色的功能定位。

1.基于职业导向,融“岗位实习、实训与竞赛、证书与鉴定”于一体,特色鲜明、功能齐全、运行良好的实习实训基地,使之能承担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2.完成“1234”建设目标。(1)营造一个“虚拟+真实”的企业环境,让学生能感受到企业氛围,以促成与企业的无缝对接;(2)确立两个中心。即基于“软硬结合”校内技能实习中心和基于职业导向的校外岗位实习中心。(3)承担三个任务。即实训实习教学任务;鉴定与竞赛任务(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认证、技能竞赛);产学合作任务(岗前培训、企业培训、真实生产)。(4)实现四个基地。即成为培养高技能物流管理技能型人才的实训基地;职业技能考核鉴定基地;技能比赛基地;企业培训服务基地。

3.通过功能明确定位,有效保证“双标融通”的课程体系的完成;既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又通过企业环境的营造,提供富于操作性的职业养成教育。通过基地建设,明确基地任务:承担实践教学、技能培训、资格认证、岗位训练等,学生毕业后能取得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工作经历证书,适应了“岗证融通三标对接校企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紧扣职业岗位,合理建设实习基地

为了实现“三位一体”的功能定位,建设时,我们按照基于职业导向的“软硬结合”建设思路,提出了“精心规划凝炼特色资源共享优效重投”的建设原则。

(一)精心规划,严密论证,保证建设科学性

在规划时采取“共同探讨、实地调研、专人负责”的方式。专业教研室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课程体系要求,提出年度实训室建设立项报告。然后去企业实地调研,分清岗位职责要求,按照岗位能力提出实训室具体规划。

(二)以职业性、岗位性为原则,构建工作过程的实习基地

遵循“岗位任务――技能标准――实训项目――实习基地”的链路过程,配置实习基地设备、实习项目、管理模式等,营造“虚拟+真实”的职业环境,打造企业文化氛围,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素养。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

1.专业定位:以汽车物流、医药物流、中转运输物流和消费品配送物流为特色,培养从事仓储、运输、配送、采购、生产、销售、制单等工作的高技能人才。

2.核心能力目标。其一,仓储物流能力目标,包括理货、进仓、仓库管理、出仓、拣选、分拣、配送、驾驶、信息化操作;其二,运输能力目标,包括车队管理、调度、装载、现代运输技术的使用;其三,企业物流能力目标,包括订单分解、采购订单制定、生产排程、制单跟单等。

3.构建实训项目系统――物流综合业务实训(物流认识实习、企业沙盘训练、仓储管理实训、运输管理实训、条形码制作与应用、物流系统设计与规划、中百仓储配送中心实训、专业顶岗实习)

4.确定实习基地建设――物流仓储与配送中心、沙盘实训室、经济管理实训中心。

(三)资源共享、凸显特色,打造重点实习基地

按照“优效重投”原则,选取能满足岗位需求,又符合学院实际的方式,重点建设仓储与配送实训中心、沙盘实训室和经济管理实训中心(物流信息实训室和国际物流实训室)三个实训中心。

1.布局合理,突出适岗性。整个建设过程以现代物流行业的发展为导向,基于就业岗位环境,分区设岗,模拟物流的仓储与配送、第三方物流企业、连锁经营企业、国际物流、电子标签分拣等多种现代物流运行模式。不仅有物流常用硬件设施,更购买相关企业在用或教学模拟软件,培养学生现代物流能力。

2.以专业群为导向,注重共享,讲求实效。为使实习实训基地能高效利用,实训基地建设注重多功能。沙盘实训室和经济管理实训中心不仅满足物流管理专业技能培养需要,同时也为市场营销、会计、电子商务等专业提供模拟和仿真的软件训练。

3.注重内涵,营造企业氛围。在实训基地外环境建设上,一方面设备布局高度仿真,模拟企业过程和公司环境布局,采用企业在用软件,营造逼真工作环境,开展全真实操训练;另一方面又注重企业文化氛围,实训项目、实训流程、操作规范、技术标准等按照企业岗位要求制定,各种实景工作图片、警示标语等注入企业文化内涵,规范学生的职业行为。

三、加强制度建设,科学管理,有效运转实习基地

科学的管理、合理的分工、有效的统筹,是基地高效运行的基础。我们运用合理的制度建设,分层负责的方式,保证实习基地良好运行。

(一)建立“系部――教研室”分层负责模式

实习基地采取专管共用的方式,使资源整合,责任明确。实习基地的规划、建设、使用由专业教研室承担,每个实训中心主要负责人由专业负责人担任。这样,实习基地的设备投入、实训项目的开设就有效与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技能标准结合,教研室也能掌握是实习基地的具体状况,提出中长期建设规划,利于“教学做合一”的开展。而具体教学安排、管理则由系部统筹实施,便于根据教学、培训、生产、比赛的需要统一调配,协调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有利于资源优化调配。

(二)实行制度化管理,保证实习基地有效运行

为保证校内实习基地的运行和功能发挥,制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主要有《商贸系实习基地运行管理规定》、《商贸系实习基地教学管理规定》、《实训室管理制度》、《实验员工作制度》、《实训室学生管理制度》、《实训室安全操作规程》等,对实训室的规范化、实训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实训场地的安全、卫生等都做了明确规定。为使管理更加细致化,制订相关管理程序化表格,如《实训室运行记录》《实训室设备台账》、《实训室耗材台账》、《实训室设备使用记录》、《实训室耗材登记、领用、耗损记录》等。

(三)建立开课下单制度

每门实训课程在学期初,要填写《实训课开课计划》,每周末要填写《实训室使用预约登记表》等,以便实训教师做好实训准备,保证实训设备到位。

经过几年的建设,我们的实习基地取得一些成绩,能满足学生职业岗位和能力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示范领先性。但也存在亟待改进的地方。比如实训课程项目化亟需加强;制度管理上需借鉴企业管理模式;面向社会开展社会服务等还需进一步发挥作用。围绕学院校企融合的办学宗旨和理念,我们还需进一步推进实践教学改革,为行业和区域经济服务。

参考文献

[1]曹前锋.物流管理案例与实训[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汪治,刘红燕.高职经管类专业综合业务实训课程开发创新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1)

[3]樊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经管专业整合实训体系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0)

[4]梁小婉.探索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新思路[J].中国高等教育.2007(12)

物业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篇5

本次正规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收获超过以往任何短期的学术活动,为期近两周的急诊专科护士培训即将结束。不仅改变了对急诊工作的认识,丰富了理论,同时提高了急救与监测能力,受益匪浅,体会如下:

方知自己其实与专科老师的要求相差太远,参加完专科护士培训后。实是惭愧。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这次培训过程中,对省内高尖端的医学领域有了近距离接触和较多的解,认识到护理事业职业内涵的深遂与广阔,领略了省内护理界精英在急诊护理事业中的探索与贡献,同时也使自己对急诊这份工作增添了更多的热情。也要做得更好!

参加专业培训以前,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是培训最佳的方式。说实话。受晋升与考试的需要,一直也在学习着,培训中很多的理论知识我自学大专的书本上都学习过而且考试过,但由于只为考试而学习和缺乏动手的物质环境,所以所学到知识很快就成过眼烟云,随着考试的通过而丢弃。这次专科护士培训的学习方式给了全新的感觉,两方面让我学员特别满意。一是课程内容安排合理,所学的即是工作中所需要的急诊是个全科性较强的科室,工作中,常常遇到这样那样棘手情况不知如何处理,所以这次课程周到培训内容让我大家都非常满意。二是充足的临床实践让我有足够的时间消化所学内容。看得出,省护理学会为我培训化费了很大心血。

各位前辈都为我讲述了CPR术的操作规程以及国际CPR术的普及和发展;人工气道的建立和呼吸机的使用是急诊急救病人的当家技术,培训为我添自信。专科护士培训过程中。培训中系统的讲解,不仅使我配合的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有时还能成为新医生操作的指导者;学习了急救药物的应用与管理,使我对一些常规抢救药物的应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心电图的识别,可帮助我今后的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为患者争取治疗时间。

物业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篇6

为期近两周的急诊专科护士培训即将结束。不仅改变了对急诊工作的认识,丰富了理论,同时提高了急救与监测能力,受益匪浅,体会如下:

方知自己其实与专科老师的要求相差太远,参加完专科护士培训后。实是惭愧。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这次培训过程中,对省内高尖端的医学领域有了近距离接触和较多的解,认识到护理事业职业内涵的深遂与广阔,领略了省内护理界精英在急诊护理事业中的探索与贡献,同时也使自己对急诊这份工作增添了更多的热情。也要做得更好!

参加专业培训以前,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是培训最佳的方式。说实话。受晋升与考试的需要,一直也在学习着,培训中很多的理论知识我自学大专的书本上都学习过而且考试过,但由于只为考试而学习和缺乏动手的物质环境,所以所学到知识很快就成过眼烟云,随着考试的通过而丢弃。这次专科护士培训的学习方式给了全新的感觉,两方面让我学员特别满意。一是课程内容安排合理,所学的即是工作中所需要的急诊是个全科性较强的科室,工作中,常常遇到这样那样棘手情况不知如何处理,所以这次课程周到培训内容让我大家都非常满意。二是充足的临床实践让我有足够的时间消化所学内容。看得出,省护理学会为我培训化费了很大心血。

各位前辈都为我讲述了CPR术的操作规程以及国际CPR术的普及和发展;人工气道的建立和呼吸机的使用是急诊急救病人的当家技术,培训为我添自信。专科护士培训过程中。培训中系统的讲解,不仅使我配合的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有时还能成为新医生操作的指导者;学习了急救药物的应用与管理,使我对一些常规抢救药物的应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心电图的识别,可帮助我今后的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为患者争取治疗时间。

物业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篇7

虽然我从教九年,但我觉得在教学理论知识方面的学习还远远不够,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和培训,教授们向我们展示的全新的理念,崭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新观念,深深的感受到我们要不断的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立足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加强培训学习,转变观念,投入课改,真正走进新课程: 培训班的老师为我们准备了一些优秀课例,给我们创造一些真实、具体学习先进教学方法及理念的渠道。使我们能真正吸取他人的经验。作为教师的我们,特别是农村教师,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是多么的神圣与艰巨。

在培训过程当中,我所遇到的每一个老师都流露出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我认为,保持这种心态对每个人的工作、生活都是至关重要的,这将深深地影响着我、激励着我对今后工作的态度。我积极利用空余时间学习教育理论,学习先进经验和新的教育理念来不断的充实自己,更好的进行教育教学实践。这中间有欣慰、也有惭愧。下面就以我一学期的培训和半年的实践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加强学习,不断培训,自觉走进新课程。

作为传道授业的老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学生认真。要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这要求我们年轻教师多听取学生和老教师的各种意见。并且自身不断的学习,积极学习,不断开辟新教法。摒弃旧的教学方法,把先进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

多年来,老师教,学生学;老师讲,学生听,这已经成为固定的教学模式,新课改向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这种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不能焕发学生的潜能,与此同时,通过培训学习,“合作学习”、“主动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新型的教学模式为课堂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通过培训我认识到:这些新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老师要自觉地把新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改变课堂的面貌,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民主;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师生关系融洽。才能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

对于一个农村教师的我,根本不知道如何上网,更不用说如何运用网络资源了。但是通过这次培训,让我懂得了网络的重要性;让我懂得了如何运用网络资源。使我学会了制作教学用的课件。学会了设计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依据教育教学原理、应用系统、科学的方法,研究、探索教和学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及要素与整体之间的本质联系,然后对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要素进行具体计划。而现在的我常常利用网络资源、各类相关专业的书报杂志,了解现代生物科学的动向,搜集一些新的生物学成果介绍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开拓自己的教学视野和思维。我在教学中,同时也鼓励学生收集身边有关生物的问题,在课堂上开辟一片互相交流、互相讨论关注问题的天地。通过这样的资料互动形式把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体现生物学科的社会性一面。 教学中,我常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生物课外科技活动,如生物标本制作,还与开展昆虫名称的认识比赛。丰富多彩的生物课外科技活动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成长规律,既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求知兴趣,也增强他们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体的东西比抽象的东西容易被感知,人获得知识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来感知的,使用的感官越多收获也越大。因此,课堂上,我习惯通过媒体影片、实物观察、实验操作、挂图演示、实地参观、事例说明、角色扮演等手段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处理后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课外科技活动把生物课堂延伸到课外,为他们发展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提供了机会,通过发现、探索和解决一些生物学问题,了解生物科学在人类生存和发展以及现代化建设中的使用,更有助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升华为理想和志向,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培养生物科学的后备人才。让学生学得更轻松也让学生能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之中得到更多的操作技巧。同时,课堂上我重视德育的渗透工作,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陶冶他们爱自然、爱科学、爱祖国、爱劳动的思想情操,树立关心生态环境等的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 通过的努力,我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迎合学生好奇心强的特性,大胆地进行课堂改革。把课堂与生活拉近,以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为主,让生物课的范围扩大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我积极地承担学校的生物公开课任务,积极参与交流活动、培训课程,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通过培训学习,“合作学习”、“主动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新型的教学模式为课堂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通过培训我认识到:这些新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老师要自觉地把新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改变课堂的面貌,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民主;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师生关系融洽。才能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 共2页,当前第1页1

二、立足课堂,在实践中提升自身价值

课堂是教师体现自身价值的主阵地,我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我将自己的爱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本学期,我努力将所学的新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立足“用活新老教材,实践新理念。”力求让我的生物教学更具特色,形成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同时作为班主任的我深深懂得,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都会对学生起着言传身教的作用。思想教育要常抓不懈,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学习习惯、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等。  我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我的班级在活动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我也多次评为校优秀班主任。

三.一丝不苟,认真对待教学工作

(1)爱岗敬业

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

(2)尊重学生

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我们要把学生当作平等的人看待,不能把学生当下级随便呵斥。只有我们把学生看重了,学生得到老师的尊重了,他们才会尊重老师,愿意学习这个老师所传授的各种知识。

(3)要有强烈的责任心

作为一个人民教师,有强烈的责任心是最基本的,这种责任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 、对全体学生负责。教师教书育人应是面对全体学生。我们当教师一踏进校门的那一天起,便对每一位学生负起责任,必须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他们在品德、智力、体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二 、对学生未来负责。对于教育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同时又是环环相扣的过程。一个环节出现缺陷会给其他环节构成困难,从而影响学生的正常成长。我们教师应该立足现今,着眼未来,以苦为乐,甘于寂寞,勤勤恳恳,充当人梯,负起我们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为后代着想,为家长负责,为学生负责,为我们祖国千秋大业负责。三 、对学生所授的知识负责。教师所传授,对学生来说都是新知识,对知识的第一印象会给学生留下根深蒂固的影响。教师的教授内容必须准确科学。教书育人是一项职责重大的严肃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敷衍和马虎。不允许含有不清和错误的概念出现。要保证学生掌握真正知识,作为教师不能用照本宣科,满堂灌等方法来教学学生。这样,就要求教师自身应当有渊博的知识,通达的学识,应当能够对科学知识的严密系统有通透的理解,如此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钩深致远,游刃有余,知识才能被学生所接受理解,内化为学生的知识结构,并转化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完成了知识传授的过程。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承担着人的思想文化传播,新生一代的培养,各种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造就等艰巨任务。我们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才能培养出明礼诚信、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4)以身作则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均喜欢模仿,这将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凡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持严于律己。

四、反思教学工作,不断进取

静下心来想想,作为一名骨干教师,我是否出色完成了各项工作,我是否无愧于骨干教师的称号。在看到一些成绩的同时,也在思量着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我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生物水平,来更好地适应现在的生物教学。

通过这次的培训,使我深刻意识到:自己的知识、能力与他们相比较有一定差距,人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不断地觉醒,才能立足于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虽然我本人处在信息相对落后,设备相对欠缺的农村,但我并不气馁,只要我通过知识来武装自己,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价值,我相信再大的困难都会迎刃而解,也感谢领导给了我这次学习机会,凭着自己对教学的热情,总是在实践、在钻研、在进步、在创造。在今后的教学中,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进一步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使自己在教学中创造更好的佳绩,为我校的教学再上一个台阶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我也相信共同的学习一定会造就共同的进步,祖国的教育事业一定会更加辉煌灿烂。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一年的教师培训生涯已悄然而过。回首一年来走过的路,虽然很艰辛,但更多的是欣喜、是快乐、是成熟。学校实行了骨干教师制,这为教师成长搭建了展示自我、体现自身价值的舞台,这是学校领导对我前几年工作的肯定与鼓励,我深知这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压力与责任。于是,我把压力化作动力,做好每样工作,不辜负老师、领导、家长、学生对我的厚望。

物业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篇8

关键词:企业优势 教学改革 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提出:职业教育必须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而动,跟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而走,围着企业技能型人才需求而转,为适应市场需求而变。石油物探学校按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依托企业优势,积极采用“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实施教学,采用任务引领的方式开发新的课程体系,并采取多种方法提高教师素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采用“双元制”培养模式,实现“教、学、做、工”的一体化

1.“双元制”的优点

“双元制”是德国广泛实施的职业教育模式,现在在很多国家得到推广应用。“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是指学校和对口企业合作,利用学校和企业两个“课堂”,发挥教师和技师两方作用,以工作岗位需求为导向,采用工学结合的方法实施教学,对口培养技能型人才。“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由政府主持,以行业为主导,学校和企业合作实施,实现了学校和企业的无缝衔接。

采用“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培养的学生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该专业或职业的基本理论和技能,熟知有关操作流程和行业标准,有继续学习和深造的能力,持有毕业证和多个技能证书。

2.“双元制”实施方案

学校和企业联合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委员会的领导和指导下联合设计适合企业相关专业或岗位需要的培养计划,采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方法,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双方优势,实施教学和培养。

基础课及部分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和实践在学校进行,发挥学校教学设施完善以及教师理论修养高、教学经验丰富、育人方法多的优势,培养学生的理论素质、专业基础素养、基本实践(操作)技术,以及健康的身心、终身学习的习惯、良好的思想品质、正确的行为规范。

部分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的教学和实践在企业进行,发挥企业工作环境好以及技师实践经验丰富、熟知行业或岗位标准、掌握工作流程、熟练使用工具和设备的优势,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

设计培养计划应该遵守如下理念:理论教学以“必需”和“够用”为原则;教学过程突出“实验”“实践”和顶岗锻炼的作用;注重“做中学”和“学中做”;兼顾学生职业道德培养和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技能培养和提高是核心。

“教”的主体是导师(教师、技师或工程师),导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今后从事的职业岗位所需技能的培养为重点,通过精心设计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相关的技能项目任务,在知识够用的基础上,强化对学生的技能训练。“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在学中做。“做”的主体还是学生,学生在导师的引导下,根据项目任务书进行实践操作,在做中学。“工”的主体是企业,就是通过企业实践或顶岗锻炼,把具体工作和典型工艺引入学生的实践操作中,学生在真实的职业情景中完成工作任务,使“课程”内容与岗位技能无缝对接,以此把学校的教学过程与企业的生产(工作)过程融为一体,做到学校“课堂”“车间化”、企业“车间”“课堂化”,真正实现教、学、做、工的一体化。

3.“双元制”实施的效果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社会”,“教育不是未来生活的预备,而是现实生活的过程”。石油物探学校以“德能兼修,知行并举”为校训,采用“双元制”模式对工程测量和地球物理勘探等专业进行了大胆改革,充分利用东方地球物理公司仪器中心、测量中心、震源中心和新兴物探处等单位技师(工程师)多、设备和技术先进、标准和流程规范、管理和服务人性化等企业优势,实现了教、学、做、工的一体化,培养了大批适应物探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优秀人才,被誉为“物探小黄埔”。

2012年,学校工程测量专业毕业生共计101名,当年有101名就业,就业率为100%。其中从事同类专业的人员为101名,占到毕业生总数的100%。地球物理勘探专业毕业生共计181名,当年有176名就业,就业率为97%。其中从事同类专业的人员为114名,占到毕业生总数的65%。

2013年,学校工程测量专业毕业生共计73名,当年有73名就业,就业率为100%。其中从事同类专业的人员为73名,占到毕业生总数的100%。地球物理勘探专业毕业生共计111名,当年有107名就业,就业率为96%。其中从事同类专业的人员为80名,占到毕业生总数的75%。

二、任务引领,开发新的课程体系

1.任务引领,实现培养目标

如何开发课程体系,达到“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培养目标呢?那就是把某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分为几个“项目”或“任务”,为了实现“项目”目标或完成“任务”,设计必需、够用的公共课程,设计专业基础或专业课程(核心课程)。核心课程的教学采用“任务引领”的模式实施,即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和实践核心课程,进而具备职业能力。

2.开发核心课程

地球物理专业毕业生应具备地震数据采集、地震数据处理和地震资料解释三方面技能,学校将该专业三方面技能作为三个“项目”或“任务”,本着“任务引领”和“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量化”的指导思想设计课程。

(1)公共基础课。内容设计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并有利于学生思想品质的提高、言行举止的规范、身心的健康、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

(2)核心课程。任务一,即地震数据采集模块,核心课程有电工/电子和数字电路、石油地质、地震勘探原理、采集仪器、物探装备等;任务二,即地震数据处理模块,核心课程有地震勘探原理、大型计算机的使用与维护、数字处理技术、GeoEast数字处理软件等;任务三,即地震资料解释模块,核心课程有石油地质、地震资料解释方法、绘图仪使用等。核心课程的内容设计除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外,还应该以通俗、实用、先进为原则,并以完成“任务”为目的。核心课程的教学采用“任务引领”的方式进行,在学校和企业两个“课堂”,经过教师和技师的教学、指导、辅导和演示,通过学生的“做中学”和“学中做”,完成“任务”,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技能,达到培养目标。

企业在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参与核心课程开发的全过程,把企业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渗透到课程之中,既要考虑岗位的针对性,又要兼顾技术的先进性。聘请企业技能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技师或工程师承担相应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指导任务,并参与课程评价和学生考核。

为了满足“任务引领”的需要,石油物探学校结合石油行业的标准和规范,自行编写了计算机、勘探专业英语、地震勘探仪器、石油地质学和物探装备等校本教材,这些教材不仅以教学“任务”作为教材的章节,并且遵循了五个编写原则:任务驱动引领的原则、通俗实用的原则、“四新”(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方法)原则、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原则、促进学生发展和再学习的原则。

3.实施教学计划

石油物探学校除了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实施教学外,各专业都建设有现代化模拟实训室或实训场地,并做到其环境布置与企业车间或职业场所相对接。管理标准和制度与企业车间或职业场所管理标准、制度一致,学生服装与企业员工服装一致。

“任务(项目)引领”实训法的步骤如下图所示。

石油物探学校各专业的核心课程设计,初步做到了符合岗位能力要求以及职业任职资格要求,分段实施教学并达标。专业教师或技师对学生每一阶段的技能达标情况都要严格测评,并量化评分,按照不合格、合格、良好和优秀记入学生学习评价的电子档案。测评不合格的学生通过再学习和再实践,提高技能水平,并达到要求。地球物理勘探和工程测量专业的优秀学生还可参加东方地球物理公司举办的操作技术工人技能鉴定。

三、以“四项工程”为抓手,培养“双师型”教师

要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必须有一批“双师型”专业教师。石油物探学校以师风建设为基础,以企业优势为依托,以实施教育能力提升工程、校级名师培养工程、青年教师梯队培养工程和教科研能力提升工程等四项工程为抓手,培养“双师型”专业教师。

1.实施教育能力提升工程

石油物探学校在教育能力提升工程中采取了“两进两出”制度。“两进”就是教师进企业、技师进学校。学校有计划地安排部分专业教师进企业实践锻炼,还有计划地聘请行业专家、企业技师、职业指导名师、德育和心理健康导师进学校开展讲座,培训辅导专业教师、班主任。学校采用“聘书”的形式,聘请企业优秀技术人员做兼职教师,给学生上课或辅导实践操作。“两出”就是安排专业教师外出参加部级、省级培训,安排专业教师出国参加相关专业的新技术、新方法培训。

2.实施校级名师培养工程

教师的素质是决定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直接发挥着教书育人的功能,只有教育教学水平一流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一流的学生。石油物探学校从职业理想、职教理念、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等要素着手,指导、培养教师成才,促使教师的实践经验的升华,培养教师追求卓越的责任感和自我成长的自觉意识,使得教师把终身学习当成一种生存理念,自觉充实知识,提高技能,成为学生做人的典范、做事的楷模、知识的宝库和成功的

灯塔。

学校出台了《教师在职参加研究生学习的规定》等制度,鼓励教师通过自学、外派学习、参加企业实践和师带徒等方式学习和提高。学校通过各种比赛、竞赛和观摩发现和培养优秀教师。到2014年年底,学校将为每个专业培养2~3名学科带头人、5~8名骨干教师。

3.实施青年教师梯队培养工程

通过青年教师梯队培养工程,学校加大了对步入工作不久大学生的培养力度,力争使之在三年内通过“五关”,即师德养成关、教学技能关、信息技术关、教育管理关和科研教研关。同时,让青年教师参加六项培训,即师德师风培训、德育工作培训、心理教育培训、教学技能培训、科教研能力培训和职业指导培训。

4.实施科研能力提升工程

学校非常重视教师科研和教研能力的提高。每周四下午是教研时间,每个教研组通过会议、观摩等方式,开展教研活动,及时解决日常教学中的问题。学校有计划地参与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的科研项目,目前参与的有石油物探学校学员(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石油物探学校学生实训档案管理系统、石油物探学校课件管理系统等三个。学校还有计划地结合教学编写校本教材,近三年开发或编写了30余本教材,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石油专业急需的专业教材短缺的问题。

学校鼓励教师参加各种比赛、论坛、交流会,通过这些活动提高素质和技能,提高教科研能力。近两年,学校累计参加了部级比赛6次、省级比赛22次,有7名老师获得了部级奖励,有22名教师获得了省部级奖励。

学校还结合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别是技能鉴定工作情况,积极编写教材、讲义或标准,先后编写教材68部、讲义120余个、多媒体演示课件7个、标准

106个。

“四项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全体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培养了一批优秀教师和部分“双师型”教师,他们活跃在教室、实验室、工厂车间或实训基地,卓有成效地开展着教书育人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设计研究――理论与实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沈云慈.市场机制主导的校企合作模式构建的对比[J].职教论坛,2010(2).

上一篇:门诊医保管理范文 下一篇:初中语文德育渗透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