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支付优势范文

时间:2024-01-02 17:21:09

网上支付优势

网上支付优势篇1

新兴的支付方式

目前,传统的也是最主要的支付手段是现金支付,新兴支付目前均属于电子支付范畴,主要界定标准是以载有特定信息的电子数据取代传统支付工具,在收付款人之间流转资金并具有实时效力。具体分为预付卡支付和网络支付两大类(见表1)。

电子支付是大势所趋,手机支付必然带来颠覆性支付变革

目前现金支付使用最频繁,随着支付环境和消费习惯的改变,使用频度正在逐步下降,在年轻消费者中,其趋势尤为显著。尽管一段时间内尚不可撼动其地位,但在科技创新、支付环境和支付基础设施快速提升的情况下,零售领域的传统支付已经开始退缩,电子支付开始大举占领市场,尤其是作为银行优质客户或潜在优质客户的中青年消费支付市场。

互联网支付发展飞速,第三方支付垄断地位明显

数据显示,2010年第二季度我国网上支付交易额达2083亿元,环比上升15.6%,同比上升86.8%。市场份额高度集中在支付宝、财付通等核心企业(图1),支付宝日交易额已突破12亿元人民币。

线下自助刷卡支付发展快速,并拓展线上支付功能

以拉卡拉为代表的线下便利支付市场规模越来越大。据统计,2010年第一季度该方式市场交易额为556亿元左右,环比增长35.8%,连续四个季度保持30%以上高增长(图2)。不少社区、超市和银行网点配置的自动缴费系统终端也基本属于该类支付。未来随着渠道不断成熟,增速虽可能放缓,但规模将不断扩大。

同时,这种线下刷卡方式正逐步拓展到线上,应用便携式刷卡终端,不开网银也可网上支付,同时满足网上、网下支付需求。

预付卡支付开始向多用途方向发展

随着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扩大,多用途预付卡(亦称“储值卡”)迅速发展,正在渗透到居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公交卡,不仅应用于公交系统,还广泛用于药店、超市、餐饮等小额支付领域,部分预付卡实现在周边城市跨地区联合通用。

根据现行法律和监管规定,预付卡支付还存在合法性质疑、发行机构资金监管缺位、潜伏信用风险、第三方资金清算以及缺乏行业标准造成资源浪费等问题,但是,随着央行《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的推出,该行业的准金融地位可能将被承认,并对其实行规范监管,有利于促进这种支付手段健康发展。

手机支付将成为新兴支付方式的主流,电子支付的多方合作共赢成为必然

手机支付是融支付卡、网上银行、代收费、第三方支付等多种电子支付于一身的集成式近/远距支付方式,既可通过手机银行实现大额在线支付,又可现场刷机实现小额支付,与传统支付相比优势明显,当前的手机支付模式见表2。

随着技术创新不断完善,制约手机支付的安全性、便利性等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艾瑞咨询的研究得出,2009年中国手机用户数为7.47亿元,但手机支付市场渗透率仅为10%,预计到2013年手机用户数量将升至9.96亿元,手机支付用户数将达4.1亿人,手机支付将成为重要的交易方式之一并持续增长。当前,手机支付还存在标准不一、监管限制、用户接受度、近距移动通信设备不足等问题,央行新颁布的《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明确了手机支付金融边界,扫清了手机支付政策障碍。2010年5月,中国银联联合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及工行、农行、建行等18家全国及区域性商业银行和多家手机制造商,共同成立了“移动支付产业联盟”。新的解决方案大致有五种,如表3所示。

非接触、多应用的SIM卡是未来手机支付的最终途径和技术选择,只需换卡、不换号、也不换机就能实现丰富的移动支付功能。在具体的技术实施路径上,笔者认为实施会多步骤推进,终极趋势是“绑定银行卡加RFID-SIM卡”方案,真正实现“all in one”(全功能),集SIM通讯、支付和身份认证于一身。

总体而言,电子支付是大势所趋,尤以手机支付为甚。最新研究预示,移动支付市场规模将数10倍于目前的电子商务市场,2013年全球移动支付整体市场规模有望达到8600亿美元,将带来移动电子商务及移动金融的飞跃发展。

新兴支付对银行经营的影响

随着电子商务、移动金融的飞速发展,新兴支付已呈席卷之势,在不断影响和改变人们交易方式和支付习惯的同时,也越来越明显地冲击银行现有零售市场,并逐步渗透到银行的商业模式、发展路径等深层次领域。就业务角度来看,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影响。

第三方支付公司在电子商务结算业务市场已经建立垄断优势

目前,第三方支付公司已基本控制电子商务绝大部分份额的结算市场,2009年交易额达到6000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100%。2009年开始进入3G时代,手机终端更是为电子商务及第三方支付提供了更大空间。加之央行“超级网银”系统明确在2010年向支付宝等合规大型第三方支付公司开放,将使这些公司扫清现有支付技术瓶颈,巩固和提升其已经建立的强势品牌、市场份额和专业化等优势,银行的市场会受到进一步挤压。可以说,银行在电子商务、专业网上金融等市场上几乎已不能撇开支付宝、财付通等公司而独立运作。

银行的传统中间业务受到强势挑战

银行目前开展的基金、保险、信托、公用事业收费等常规业务受到第三方支付公司的持续渗透和直接冲击。第三方支付公司的理财功能日益强大,甚至私募基金也进入其范围。以汇付天下、财付通为代表的基金、保险等专业网络商以其便利、廉价、专业、产品丰富等优势强于银行网银。以拉卡拉线下支付为代表的各种缴费和充值服务便利、高效,甚至已经推出可以实现以上诸多功能的个人“拉卡拉刷卡机”,覆盖线上线下业务,其市场增长迅速,2010年第一季度市场交易金额为556亿元左右,环比增长35.8%。另外,一些银行与银联、商户等合作开发基于资金结算和归集等需求的新产品,在超级网银上线运行后也将面临功能弱化、优势打折的问题。

银行卡业务受到来自非金融机构的新型竞争

央行《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为各类合格非金融机构进入支付领域开具了通行证,其中最大的潜在威胁就是手机支付。电信运营商无论是获得可绕开银行的独立支付资格,还是与银行合作推动,手机支付都将以其便捷的优势对小额支付领域产生变革性影响。这将是继银行卡部分替代现金交易后,可以至少部分替代银行卡的新型支付工具,颠覆人们的支付习惯,不仅形成新的移动商务产业链,更创生出新的金融货币交易形态。随着手机支付技术从贴片、号码绑定,提升到SIM卡内植技术,其对银行卡的存在将带来致命打击。

另外,预付卡发行规模急速膨胀,具有不记名、不挂失、不取现、有期限等特点,同时预付卡公司通过提供更优惠的手续费等措施,以更低费率吸引商家,直接和银行竞夺特约商户,在使用范围上也从单一功能向购物、特定支付等综合化发展,一些大型企业集团开始涉足预付卡业务(如海航投资成立类似公司等),这些都对银行卡业务产生一定的冲击。

银行信贷业务也将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第三方公司正在试图利用自己掌握的大量企业支付结算信息,对企业进行风险评估、开展信贷业务、提供增值服务。由于建立了与大量商户的特殊关系,以及授信评审、贷后管理、风险控制等方面的高效率,在某些方面可能比银行更具优势,可能将信贷、结算、资金归结等方面完全整合。这种模式如果大面积复制将对银行零售贷款产生重大威胁,特别是银行小企业信贷业务。目前,阿里巴巴已获得小贷公司牌照,并于近日递交成立商业银行的申请,待央行审批,足见其欲切入银行业务领域的决心。汇付天下等也在开展具有授信性质的财产链金融服务,实质就是银行的个人经营性贷款和消费贷款等类似业务。

支付变革推动银行同业竞争全面升级

支付方式的变化以及第三方公司等新的竞争者逐步占据了市场有利位置,银行独立拓展电子商务和移动支付市场已不现实,合作共赢成为正确的战略选择,并借助第三方公司、电信运营商等已建立的资源和优势,确保和提升银行在这个新兴产业链上的地位。最近一段时间,众多银行在新兴支付市场方面已经开展了不少工作(见表4),反映出技术革新使银行同业竞争逐步升级。

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和服务竞争全面升级

超级网银上线消除了银行网银之间壁垒,客户可自行操作或委托银行实现资金在各行账户间方便流动。现金管理能力的提升使客户倾向于将主账户放在地理位置便利、使用习惯、网银功能强大的银行,客观上更有利于大型银行。但是,正因为跨行资金流动无障碍,客户对银行的产品服务能力也更为关注,加上移动支付的逐步渗透,这将使网点天生不足但服务品质尤其是电子银行优势显著的中小银行获得更有利的发展机遇。相反,那些产品无特色、服务不到位,又无硬实力的银行将面临客户流失和资金流出。

新兴科技成为竞争的核心手段

以信息科技为主导的支付手段乃至金融服务模式的革新对金融产业链和竞争格局将产生重大影响。随着三网合一、物联网技术加快商用进程,以及数以亿计的网络、手机用户培养起新的支付习惯,银行业的竞争将不仅超越物理网点,而且同时超越银行和非银行业间的壁垒,使得零售银行面临来自同业和非银行同业的竞争,面临数以亿计的客户资源的重新分配。技术领先者必将获得市场先发优势,科技变革主导的零售产品创新成为零售银行竞争的关键。以手机支付为例,目前93.5%的手机用户是18~34岁年轻人,是未来核心客户,一旦忽视了这个庞大客户群的需求变化,今后追赶的难度将相当大。

合作伙伴之争更加激烈

我国电子商务、手机支付等关键环节一般被第三方所控制,比如网上购物的支付宝、网上理财的财付通、手机支付的电信运营商等,银行只有与其合作才能迅速扩展市场。而具有战略意义的合作对象稀缺,支付宝占有网络支付近50%的份额,电信运营商只有三家。所以,在目前没有能力将其转变成公共平台的情况下,银行间的合作商之争必然加剧(浦发银行与中移动的战略合作即为先例),银行整体处于产业链的弱势地位,进一步的发展和改变必须让渡不少利益。

支付变革为银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市场为优秀银行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超级网银实际上就是对银行客户的一次再分配,使原有机制下分割的市场大融合,完全成为各方依靠产品和服务竞争的共同市场。市场会充分发现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并给予相应回报。因此,优秀银行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电子商务将成为银行赢得客户的重要途径

电子商务迅速发展,2009年网络交易额已经达到6000亿元,年均增长超过100%。咨询公司Informa预测,移动支付的全球交易总价值将在未来五年内增长12倍。因为第三方支付公司、电信运营商等目前还存在不能接受或吸收存款、需要提供信用和资金安全保障等问题,必须通过与银行合作才能持续推进。所以,电子商务的发展也为银行提供了开拓市场的有效途径,从这个意义讲,银行同业“得网络者得天下”。比如“中行淘宝信用卡”是迄今为止国内发行量最大的网购卡种,理论上7亿多手机用户都将是手机银行的潜在客户。

银行将具有更强的产品创新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

对网点不足的银行而言,传统物理网点和手工作业的作用将逐步弱化,电子化程度的提高会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盈利能力。荷兰国际集团(ING)、印度ICICI银行都是成功运用新兴渠道实现更快发展的优秀代表。在科技的推动下,银行变革每隔三五年就会有一次显著的提升,制定了正确的战略规划的银行会牢牢抓住信息技术提升的机遇,加大业务创新,培植战略业务,建立适应新的时代和市场需要的竞争优势。

就目前而言,国内银行应重点加强对新兴科技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加快从战略层面选择并建立与市场主要参与者的全面合作关系,从业务层面打开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核心业务的有效路径,积极稳妥地调整现有经营和作业模式以适应新业务的需要,加快零售业务、电子业务转型,实现新的发展。

网上支付优势篇2

关键词:网上支付 第三方支付 银行网上支付 银联网上支付

        0 引言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已慢慢走上了轨道。2009年以后,电子商务将受益于十大振兴规划,发展将更加迅猛。作为电子商务四大环节之一的电子支付也必将得到更好的发展。网上支付作为电子支付的主要形式也将有所进步。

        1 网上支付

        IResearch艾瑞咨询即将推出的《2009-2010年中国网上支付行业发展报告》统计指出,2009年,中国网上支付市场规模将达5766亿元人民币,相比2008年的2743亿元增长110.2%。网上支付交易额连续五年增速超100%。由此可知我国的网上支付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网上支付作为电子支付主要形式,是在互联网的基础,利用银行所支持的某种数字金融工具,实现从买方到金融机构再到卖方之间的在线货币支付、现金流转、资金清算以及查询系统等过程。

        相对于电子支付的其它形式,网上支付具有的优势有:①打破了时空的限制,能在不同国家,不同时间和不同人完成资金结算;②支付成本低,手续简便。资金结算通过账户到账户的数字转移,完成结算功能。②周期短。网上支付通过互联网大大节省了时间;④信誉度高。提供网上支付的机构拥有良好的社会地位和信誉作为资金结算的保证:5..满足不同客户的各种个性化需求。

        1.1 网上支付的分类 根据提供网上支付的机构不同,网上支付分为银行网上支付、银联网上支付、第三方支付。

        1.1.1 银行网上支付 网上银行是指银行利用Internet技术,通过Internet向客户提供开户、销户、查询、对账、转账、信贷、投资理财等传统服务项目,使客户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够安全便捷地管理银行中的资金。网上银行就是Internet上的虚拟银行柜台。目前,我国大多数银行大力推广网上银行,并将网上支付作为网上银行的新亮点。这将对第三方支付产生一定的冲击。

        具体支付流程:在交易中,买卖双方确定交易与发货方式后,买方通过银行直接把货款打到卖方账户上,卖方直接到银行提款。

        银行网上支付的优势是:由于银行是专门从事金融服务的机构,所以资金优势明显,技术实力强,且由于其长期从事金融服务,社会地位高,客户对其信誉比较看好,客户认可率较高。

        银行网上支付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处理交易纠纷能力较弱,一旦交易不能正常进行,可能会损害客户或银行利益。另一方面的不足之处体现在网上支付的条件上。银行网上支付的前提条件是支付双方必须持同一银行发行的银行卡。跨行和异地支付将产生手续费,且须好几个工作日才能完成跨行转账,有的甚至不能实现跨行转账。

        1.1.2 银联网上支付 中国银联是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的中国银行卡联合组织,由八十多家国内金融机构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制金融服务机构。银联是2002年成立的,是一个历史较短的机构,但近年来也涉足网上支付。银联的网上支付包括境内和境外的网上支付。境内支付服务依托银联强大的跨行转接结算网络克服了商业银行间跨行转账的不足。境外网上支付借助银联互联网安全支付系统,在境外购物网站以银联卡购买正宗海外产品。

        银联网上支付与国内商业银行的流程相似,都是先确定交易和发货方式,买方通过银行直接把货款打到卖方账户上。

        银联网上支付的优势在于解决了国内商业银行间的跨行问题,开拓了境外网上支付市场。同时也具备了商业银行的不足,处理交易纠纷的能力弱,一旦发生交易纠纷,交易双方的合法利益不能保证。在境外支付市场,也存在境外网上商户少的缺点。

        1.1.3 第三方支付 目前,对于第三方支付的概念还没有非常准确的定义,但普遍认为,第三方支付就是和国内外各大银行签约,并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能提供与银行支付结算系统接口和通道服务的,且能实现资金转移和网上支付结算的第三方独立机构。

        具体支付流程是:在交易中,买方选购商品后,使用第三方平台提供的账户进行货款支付,由第三方通知卖家发货;买方检验货物后,就可以通知第三方付款给卖家,第三方再将款项转至卖家账户。

v第三方支付的优势:①打破了银行卡的壁垒,将各银行网银系统进行统一整合,这样就解决了商业银行间跨行和异地的问题,既节省了交易费用,又缩短了交易周期;②第三方机构在交易双方之间起缓冲作用,一旦发生交易纠纷,能对交易双方取双向保护策略,确保交易双方合法利益的最大维护。③第三方支付的手续标准统一。

        第三方支付既有优势,也存在不足。①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生存能力相对较弱,体现在自身盈利能力较弱,影响其可持续发展。②第三方支付机构对银行的依赖性较强,但近年来国内银行大力推进其网上支付,这将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生存构成威胁。

        1.2 三者的联系与区别

        2 网上支付的应用领域

        我国的网上支付市场规模较大,不足之处也较明显。我们引进了国外的支付手段,但也要根据国情,结合实际合理规划网上支付市场。我国的电子商务模式主要有B2B、B2C、C2C、C2G、B2G等,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B2B、B2C、C2C模式。

        银行网上支付适用于B2B领域,这是因为银行转账时间短,有利于企业的资金流动。在时间就是金钱的商业社会中这是很有必要的。但B2B领域中也存在诚信问题。B2C领域既可选择银行的网上支付,也可以选择第三方支付,这要视情况而定。目前,国外的电子商务支付手段多是第三方支付。但在我国,第三方支付比较适用于C2C领域,这是因为交易双方既希望能提供信用担保,且担保手续较简便,同时又渴望发生交易纠纷后,自己的合法利益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维护,这种需求比较符合第三方支付,同时C2C的交易金额较小,对于银行来说C2C就是鸡肋。因此,大多数购物网站都选择第三方支付。例如玉溪市餐饮业信息平台,就比较适合用使用第三方支付,原因有:1.该网站是面对玉溪市的餐馆和普通市民,地域性较强。2.对于该网站所开展的业务,信用担保比较重要,这就要求网站有较高的信誉,而选用成功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就能解决网站的信誉问题。3.进行网上订餐的用户具本上都有过网上购物经验,这样就可以利用其第三方支付的账号,不用再注册账号。目前,结合第三方支付的市场我们选择支付宝作为玉溪市餐饮业信息平台的支付方式。

        3 结束语

网上支付优势篇3

IDGVC投资神州付,其理由大概如此。

就在目前的这个投资萧条期,IDGVC 500万美元投向神州付,会否让这个走险于红海的公司迈出新的步伐?

一片烽烟

第三方支付平台是基于网络安全平台之上建立的在线支付服务,有了它,买卖双方的交易得以轻松地进行,它伴随着网上交易而来,拥有一个或多个在线支付平台账号,我们就能够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网络环境里享受购物的乐趣,所以马云给支付宝设计的广告词是“你敢用,我就敢赔”,快钱则直接告诉你怎么用,“有E-mail,就能在网上收钱付钱”。

目前身处这个行业的公司有:支付宝、PayPal、财付通、工行信用支付平台、安付通、快钱等。支付宝――人们提起第三方支付平台首先想到的名字,行业老大地位可能是不争的事实。但紧随其后还有一长串的名字,彼此似乎难分伯仲。一方面显出棋逢对手的对峙局面,另一方面好像也告诉我们,这里的场面还很大,跑马圈地的工作尚未完成。

虽然有业内人士认为第三方支付属“虾米”生意,专做银行不原意做的事情,但第三方支付企业的迅速成长,风险资本的长期蛰伏,还是意味着第三方支付有着极具吸引力的远景和潜在的巨大利润空间。

之前的上海捷银支付,成立于2001年,其后几年间先后获得了310万美元、900万美元、780万美元和2000万美元四次融资;易宝得到了两轮战略融资,第二轮由德丰杰领投;快钱获得了DCM、半岛、光速创投等两轮投资;还有联想投资等机构联合投资了拉卡啦、北极光创投等投资了浙江连连科技,等等。

在电子支付市场的格局中,支付宝、贝宝、财付通之所以能够领先,支付与相应的电子商务业务紧密结合在一起。支付宝和淘宝网、贝宝和TOM易趣、财付通和拍拍网,都是将电子支付业务和电子商务业务结合,并获得了足够的初始人气和发展空间。如果这算第一梯队的话,第二梯队则与银行密切相关。

第三方支付必不可少的要进行资金划拨和清算,因此,第三方支付从诞生的那一天起,与银行业之间就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现在两者之间的“竞合”态势已是愈加清晰。银行介入第三方支付业务,有着先天和绝对的优势,但在市场还不成熟的情况下,银行提前进入对于其收益来说并不理想,银行采取和第三方支付合作培育市场的方式显然更经济。但我们还是看到了工商银行于日前在国内推出了网上交易信用支付服务,其他银行也用合作等方式介入。银行在第三方电子支付领域里的能量将随着时间、时机而逐渐释放。类似的,还有中国邮政推出的在线支付业务网汇通。

第三梯队就是专门经营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公司,如网银在线、YeePay、支付@ 网、环迅支付、快钱、神州付等,他们没有先天的电子商务业务的优势,但“独立”成为了自己的特点和标签。风险资本大部分投向了这类支付平台。

做局部第一

神州付在其网站的自我介绍中写道:“神州付是国内第一家提供基于E-mail和手机号码的网上收付款服务的互联网企业,以提供在线收付款服务为核心内容”。

有趣的是,打开快钱的网站,也有同样的介绍,“快钱公司是国内第一家提供基于E-mail和手机号码的网上收付款服务的互联网企业,以提供在线收付款服务为核心内容”。这极像了单位女同事间的撞衫。事实上,进入第三方支付的门槛不高造成了这种旁人分不清的自我标榜现象。

自第一家第三方支付服务商于1999年诞生以来,近几年这一行业超常规发展,新兴电子支付工具不断出现,交易量也在不断提高,第三方支付已持续地成为市场热点,各类企业在电子支付市场上动作不断,多面出击这个新兴的大市场,50家可能是保守估计。

统计数据显示,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市场2001年仅为1.6亿元人民币;2004年,规模增长到23亿元人民币;2006年,规模达到320 亿元人民币;到了2007年,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额规模已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艾瑞咨询的《2008年第二季度中国网上支付市场监测报告》显示,今年二季度,第三方网上支付交易额规模达5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逾170%,全年规模可望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

如此“蛋糕”规模不能不令人垂涎。但是当把老大、老二、老三的份额在饼图上去掉,发现支付宝、财付通、中国银联不客气地吃掉了其中的七八成。剩下的才由安付通、易宝支付、上海环讯、快钱、PayPal等一批支付平台共同分而食之,这还只是叫得出名字的。

竞争的激烈程度由此可见。竞争面前,虽然可以从树立公信度、进行产品创新、成为银行及银联在线支付的补充、关注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提供强大的增值业务、增强产品的易用性等多方面努力,但第三方支付平台上的中小支付企业在严峻的竞争局面下,走差异化道路几乎是一条必然之路。

随着支付市场的快速发展和随时的洗牌,支付的行业化服务迹象已经出现并会更加深入,某些支付平台向专属的行业性支付平台转化。

IDGVC之所以青睐神州付,据悉是因为在使用神州行充值卡进行代缴费这一新型的网上支付领域,神州付凭借首发的优势目前已经占据了明显的市场优势,将其他后来从事此业务运营的公司远远甩在身后。

IDGVC看到的是一块“蛋糕”上的局部、一个可能的局部第一。在第三方独立支付平台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把每一个细分领域做深做透,是一种既有效又具有现实性的选择。

易宝支付创立于2003年,2005年底开通电话支付服务,目标是把每部电话变成一个POS机。易宝支付在2006年底意识到,支付一定要跟行业结合起来,易宝支付在机票市场有深厚积累,在航空订票领域也正在不断深入。

快钱也拥有一个独立的支付平台,其发展模式似乎愈加专注于电话支付领域。

环迅支付正在挖掘人们越来越频繁使用信用卡的商机,相信信用卡与第三方支付的结合是未来支付领域的一个发展方向。近日,环迅支付与Wirecard AG进行合作,与国际信用卡进行实时对接的合作和尝试。

首信易支付有强大的政府背景,虽然向着全面挺进,但其平台在教育领域更加突出,极具竞争优势。

有大而全的,就有细而专的,做局部老大是可能也可行的。统计显示,中国每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大约有10万亿元人民币,支付系统近2000亿元的市场规模也只是其百分之一而已。目前的市场上,激烈的竞争虽然显而易见,但是,从整个发展前景看,各路支付平台的远期发展空间也是显而易见的。小的支付企业如果拥有独特的局部优势,发展前景仍然可期。IDGVC投向名不见经传的神州付,其理由大概如此。

网上支付优势篇4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银行体制;金融垄断

1.引言

互联网金融,已成为当下最热门的话题。各大互联网企业也都纷纷效仿进军金融业。以第三方支付、P2P小额信贷、众筹融资、新型电子货币以及其他网络金融服务平台为代表的新型金融服务方式已经让社会感受到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到来近在咫尺。它的便捷性可以让你只需动动手指花点流量就可以完成理财,它的成本仅仅是一点电费,而它的收益则却动辄就6个百分点,比定期存款利率还要高出一倍多,种种的优势让民众们可以近距离的接触到网络,接触到理财,民众理财的热情被点燃。只要有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实现轻松理财,这是互联网金融最大的卖点。它的受众面积远远超过银行柜台上的理财产品的受众面积,低门槛的特点让众多闲散资金迅速流入互联网系统中,转而又以整体的姿态进入了银行系统,从而获取较高的收益。这使得银行经营成本进一步提高,而且越来越多的社会资金从银行系统中流出,进入互联网金融平台,这使得银行不得不面临存款流失的问题。所以这样看来,互联网金融就像两只无形的手,死死地掐住了银行的命脉,使得银行喘不过气来。多年的坐地生财让银行已经失去了市场竞争的动力,只能学会自己走路,自己参与竞争,锻炼自己的应变能力,最终让自己成为真正的巨人,屹立不倒。

2.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2.1互联网金融概念

互联网金融,从广义上讲,凡是具备互联网精神的金融业态统称为互联网金融。而从狭义的金融角度来看,则应该定义在跟货币的信用化流通相关层面,也就是资金融通依托互联网来实现的方式方法。理论上,任何涉及到广义金融的互联网应用,都应该是互联网金融,包括第三方支付、在线理财产品的销售、信用评价审核、金融中介、金融电子商务等模式。

2.2互联网金融兴起的根源

其实互联网金融在欧美国家早有发展,P2P,众筹,网络银行,网络保险,第三方支付等互联网金融方式都出现过,但是规模普遍很小,也就几十亿,与庞大的传统金融行业比起来简直微不足道。那么,为什么互联网金融在互联网诞生之地美国没有这么火?倒是在金融体制不发达,互联网普及率并不太高的中国热闹非凡。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其实源于我国传统金融的落后,金融服务的供给不足,金融市场管制过严。正是传统金融服务的供给不足,很多人的金融服务得不到满足,才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留下了空间。比如说,支付宝的发展,就是因为传统的银行支付手续繁琐,很不方便,安全也没有保障,才促使了支付宝这种第三方支付的发生。在美国,绝大部分人都可以用信用卡做网上支付,因此第三方支付的市场很小,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的兴起,根源在于传统金融服务的供给不足,以及金融管制带来的套利机会。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

3.互联网金融模式探讨

3.1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是非金融机构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担当收付款的中介,提供网络支付、预付卡、银行卡收单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其他支付服务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的运作模式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以快钱、易宝支付、汇付天下、拉卡拉等为典型代表的独立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它完全独立于电子商务网站,不负有担保功能,只负责提供支付产品和支付系统的解决方案。另一类是以支付宝、财付通为首的第三方支付模式。在这种支付模式下,支付货款暂由第三方平台托管并由平台通知卖家货款到达、进行发货,等到买方确认收到货物后,再由第三方支付平台将货款支付给卖方。

3.2P2P网络贷款平台

P2P,即个人对个人信贷,是指通过第三方互联网进行资金的收集和匹配,需要借贷的人群可以在网络平台上找到有能力且有意愿进行出借资金的人群来进行商谈,帮助贷款人和其他贷款人一起分担一笔借款额度来分散风险,同时也给借款人提供了充分选择的机会,这有利于风险控制和收益的提高。它的盈利模式主要是从借款人收取一次性费用以及向投资人收取的评估和管理费用。从目前来看,这种网络贷款模式还没有发展成熟,各方面体制亟需改善,除了几个先入为主的大型企业外,其他的网络平台公司知名度不高,风险不确定性大,需要谨慎对待。

4.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

从上边所述内容来看,我认为未来的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趋势主要有三个方向:第一个趋势是移动支付替代传统支付业务。随着移动通讯设备的普及率超过正规金融机构的网点或自助设备,越来越多的理财金融业务将不会通过传统渠道来进行,而将通过覆盖面积更广的互联网来进行,这种模式更便捷,成本更低廉,获得的收益相比较传统渠道来说一点都不会少。第二个趋势是人人贷替代传统存贷款业务。其发展背景是正规金融机构一直未能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而现代信息技术大幅降低了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使人人贷在商业上成为可行。第三个趋势是众筹融资替代传统证券业务。所谓众筹,就是集中大家的资金、能力和渠道,为小企业或个人进行某项活动等提供必要的资金援助,这种模式既实现了风险共担,又提高了整个资金融通的效率。互联网金融是对传统金融产生了极大的挑战。在推广互联网金融的过程中,如何做好信用评级,有效地控制风险是关键。那么,如何做到有效控制风险呢?这就需要有大量的用户信用数据作支撑,所以,在中国,并不是随随便便一家公司就能把互联网金融给做出来。阿里巴巴无心插柳,意外地打开了中国“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大门。

5.互联网金融对于银行体系的优势

5.1费用成本低

互联网金融摆脱了传统金融方式需要靠网店来支撑的格局,转而通过互联网线上方式这种成本低廉的传播渠道进行金融业务,这与传统金融运作方式相比,减少了租赁网店,招聘职员,广告宣传等成本费用,只需要网络终端的宣传就可以实现金融业务的开展,这样无疑对减少互联网经营成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这也是与传统银行对比所拥有的优势所在。

5.2覆盖率高,受众面积广

传统的金融体系通过网店辐射来确定固定的受众面积和群体,这样需要大量的网店来扩大业务量,抢夺市场。然而移动智能手机的出现则使互联网金融的触角伸到了家家户户,有移动智能手机的地方就可以有金融,这是互联网带来的质的改变。

5.3用户费率低,方便快捷

互联网优势之一就是极为方便和快捷,消费者足不出户,只需用手指点击几下手机就可以完成互联网金融的操作,极为简单易懂,就连老人都可以轻松地完成,在收费环节上,如果投资者能够通过互联网购买一些理财产品的话,可以获得很大的折扣。通过一名内部人员向我们透露,“如今市场上的销售渠道已经被商业银行通过他们特有的优势所垄断,由于垄断的存在他们可以控制价格,毫无忌惮,我们看下面的例子。同一款基金的销售,如果客户选择在银行购买,其申购费率为1.5%,同样的基金在互联网上购买只有0.6%的申购费率。另一优点是,通过网络渠道购买基金产品的起点更低,它的周期也会更短。银行申购门槛也比较的高,这对于小投资者而言仍是一个较高的门槛。而余额宝等理财产品便没有门槛,用低至一元钱的价格去满足消费者的心理,你只要有手机就可以简单操作支付宝中的余额到余额宝里。在投资收益率上,这些新产品同样有不俗的表现,费率对于消费者来说足够吸引力。并且同时支持购物转账分期等其他需求。

5.4传统商业银行应对策略

5.4.1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的变化,由“产品中心主义”向“客户中心主义”过度是大势所趋。像余额宝这种互联网金融产品迅猛发展的缘由,归根结底是他满足了用户的需要。新的互联网模式凭借线上快捷的优势,面向于变化莫测的客户需求不断进行创新,使其能够一直把我客户消费动向,紧紧抓住顾客。因此传统银行应加快转变其陈旧的理念。学会细分客户,更加重视移动端的表现,使客户的消费更加多样化,不在仅仅局限于线下,不断开发新产品,提升客户体验,推动品牌效应,再依托强大的背景和资金来巩固客户。

5.4.2经营方式的改变,对于传统的营销渠道不能放弃,这是商业银行的一大优势,在传统营销模式的基础上,加上目前比较火热的互联网营销。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银行可以更好的利用新型的互联网金融模式,更广的促使互联网技术与银行核心业务的有机结合。将定制产品、风险管控、财务处理客户营销等集中到互联网上统一进行规划。服务渠道必须创新开拓,从以往集约化管理,前后台分离模式的固定思维中跳出来,形成全新的运营模式,但同时应道看到,即使在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的现在,传统的仍有其存在的必要。相比于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在资金、品牌、诚信度高、基础设施完善、网点遍布广泛以及其他等等方面仍存在巨大的优势。倘若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银行能够协同发展,必将产生1+1>2的巨大收益。

5.4.3要从业务体系上转变,实现汇聚式的新型服务模式。独居创新的互联网促使它能更快的融入到某一具体领域,但是由于在经验上的不足之处,短期内,互联网金融还不能做到像传统银行那样的品种齐全。这正是商业银行所积累的优势,所以为了完善服务方式,商业银行必须积极创新,将现有业务条线与在线金融中心、移动金融、电子商务、电子支付平台等新兴技术模式加以整合,进一步实现客户利益收益的多元化最大化,实现“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

5.4.4公司战略上要有转变,实现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合作而不是互相扯皮。商业银行要正确认识互联网金融公司与其自身的关系,余额宝的独到之处在于特有庞大的客户基础并且能将他们粘合起来,在如今的信息科技时代,谁的客户资源多谁就有优势,商业银行应与互联网金融紧密结合,推动了银行业自己的新兴发展模式,同时促进了互联网金融对其安全性的重视,两者不可或缺,共同促进,才能推动银行体制的真正有效的变革。(作者单位:上海大学)

参考文献:

[1] 柳源.试论民营银行在促进中国金融现代化中的作用[J].现代商业.2010(03)

[2] 刘燕,楼建波.企业重大金融衍生交易损失事件研究――以合约结构为基础[J].清华法学.2010(01)

[3] 容玲.第三方支付平台竞争策略与产业规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2

[4] 徐显峰.我国第三方支付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网上支付优势篇5

移动互联的崛起给传统商业带来了全新的冲击,顺应电子商务移动化的大趋势,移动O2O模式优势凸显,发展迅速。凭借二维码、LBS、移动支付等触角,移动O2O模式无疑为面临转型的传统商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二维码和LBS, 入口革新

O2O通常解释为Online to Offline,即将线下商务体验优势、服务优势与互联网便利优势、大数据优势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商业模式,它更侧重吃喝玩乐、保健养生、租车租房等服务性消费,以本地生活为主要阵地。移动O2O包含上述定义又不限于上述定义,依托自己的特征优势衍生出了全新的内涵。然而由于线上线下对接、移动支付等问题的滞后,移动O2O的发展一直备受制约,2013年二维码和LBS的广泛应用,给移动O2O带来了全新的发展。

二维码被认为是O2O的重要入口之一。通过二维码,消费者可以获得企业信息、产品介绍、优惠活动的资讯,可以直接扫描二维码进入商家手机网站下单支付,还可以扫码获取电子优惠券。LBS对于移动O2O的贡献在于用位置填补了虚拟网络地点维度的空白,用轨迹判定用户习惯并提供更精确推荐。LBS以“真实接触”为基础,契合了消费者的心理需要,通过和现实增强技术的结合,加速实现了网络与现实的有机联通整合。基于位置的周边搜索服务加信息推送服务提供了用户消费行为的前奏,给用户提供了更多选择和便利,也给线下商务带来更多商机。随着4G的到来,相关移动终端产品将越来越多,定位也将更加精确,LBS将成为新的金矿挖掘地。

移动支付火爆,竞争激烈

移动支付是实现移动O2O完整商业链条中的重要一环。移动O2O营销模式的核心是移动支付,移动支付完成才能标志消费行为的完成以及这一模式的完成。失去移动支付,商家和用户就不能真正连接起来。

2013年移动支付的火爆,以增速惊人和竞争激烈为特征。一方面,我国移动支付已进入高速成长期。第三季度国内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到3343亿元,与二季度相比增长173.1%。其中,支付宝移动支付第三季度交易金额达到2152.892亿元,较二季度增长208%。拉卡拉移动支付第三季度交易金额达到809亿元,较二季度增长211.8%。另一方面,面对2013年全年移动支付市场规模超8000亿元的大蛋糕,摩拳擦掌的声音不绝于耳。交易规模前三强支付宝、拉卡拉、财付通三季度市场份额分别为64.4%、24.2%、4.1%,支付宝虽然目前占据绝对优势,后两者亦是动作不断以求突破,留给其他企业的市场份额总和不到7%,难有黑马出现。拉卡拉在客户端推出了手机钱包、手机号汇款等多项不再依靠外设硬件刷卡的业务发力移动端;财付通与微信合作,“微信支付”,通过扫描二维码、公众账号、客户端进行支付,依托微信得天独厚的用户粘性优势,发展势头强劲,激战再次升级;支付宝通过电脑转账收费把客户引入移动端,抵抗微信支付带来的冲击,并推出了扫码支付、声波离线支付等“当面付”功能以保持优势,移动支付领域的竞争已越来越白热化。

传统商业搭乘移动O2O顺风车

上述特点的广泛应用,一定程度上清除了移动O2O发展的障碍。2013年是移动O2O全面开花的一年,零售、饮食、打车、家政、旅游等众多行业涌现出了诸多的创新案例,无论是Online to Offline,还是Offline to Online,一个个鲜明的案例显示出传统行业正搭乘上了移动O2O的顺风车。

天猫“双十一”线下扫码为传统零售O2O之路提供了新范本,线下体验、无线客户端扫码、线上优惠折扣购买,兴许未来还可以在线下享受售后服务。苏宁第一届O2O购物节,积极布局O2O多屏入口,将苏宁云应用植入移动端,完善线下卖场WIFI环境并张贴商品二维码,商品、价格、服务统一,“苏宁模式”让人眼前一亮。家政公司在APP中提供的家政人员的照片、服务经验、特长、价格等信息,“搬家”可实现移动端的全流程订单操作,并可通过手机支付宝实现订单支付功能。“太平洋咖啡”等一大批微信公众账号开通为线上购买下下提货提供了新入口,移动O2O接入口的拓展正彰显出模式的活力。消费者需印制名片时,将自己名片的正反面拍照并发送给“印易宝”微信公共账号,即完成订单,名片成品通过快递寄送,连小小的名片印制都可在移动O2O中便捷解决,面对移动互联的颠覆,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正在加入移动O2O的大潮。

移动O2O渐趋成熟凸显发展潜力

移动O2O作为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不仅仅是把互联网O2O搬移到了移动端,其全新的内涵特点赋予了它新的生命力。移动互联的二维码、LBS优势给线上和线下对接提供了新的入口渠道,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促成了线上支付线下服务完整闭环的形成。移动O2O模式正日益走向成熟并将随着4G时代的来临迎来爆发期。

网上支付优势篇6

关键词:第三方电子支付,商业生态系坑,主体价值,

1 第三方电子支付生态系统中各主体现状

第三方电子支付服务从2000年起步到现在规模不断扩大,尤其在B2C和C2C等小额支付领域成为热点,艾瑞研究公司的监测报告显示,2008年,中国第三方网上支付市场交易规模从2007年的976亿元飙升到20r08年的2743亿元,同比迅增181%,成为互联网发展最快的行业,在细分应用行业中,网络购物、航空客票占据五成,多的比重,电信缴费、网络游戏、电子商务B2B、网络彩票、教育考试和生活缴费则瓜分了剩余的份额,这说明第三方电子支付生态系统中物种是在蓬勃发展的,不断丰富。

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可以看出,截至2008年底使用网络支付的网民规模已经达到5200万人,比2007年增长了1900万,年增长率达到57.6%,已经占到中国网民总量的1/6强。网上支付用户的上消费金额也远超整体网民,月均消费达180.8元。日益增多的网络支付用户正是庞大的第三方电子支付系统的潜在消费者。

中国的电子支付产业经过数年积累,在“电子支付元年”2005年进入井喷状态,市场上出现了规模不等的40多家第三方电子支付公司,到2008年,随着支付企业定位和运营策略的清晰,运营领域和运营优势的明确,凸显出支付宝、财付通、快钱、上海银联电子支付等一系列稳固占据市场份额的核心企业,这些涌现出来的各具运营风格的综合型、资源型、创新型、特色型、行业型的第,三方电子支付公司都想在第三方电子支付市场分一杯羹。

市场份额的扩大,第三方电子支付运营商的丰富,使用网民人数的激增无不说明:随着各类物种的不断发展壮大,第三方电子支付生态系统正在悄然形成。

2 第三方电子支付生态系统中各主体价值

如下图1所示,消费者、商户、金融机构和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凭借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参与到支付价值链中,提升了自身的价值,并促进这价值链中相关各方的利益形成,推动着第三方电子支付生态系统的形成。

2.1 消费者

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消费者是支付工:具的被动接受者和使用者,同时又是,第三方电子支付发展重要推动者。我国有着近3亿的互联网用户和6.6亿的手机用户,他们是第三方电子支付业的潜在消费群;同时他们又是商户和金融机构的直接客户,是商户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消费者是这个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第三方电子支付生态系统则给他们带来所需的价值。

首先,消费者获得了随时随地方便快捷的支付服务,其次,由于电子商务流程中物流和资金流并非同时进行,消费者担心支付后拿不到所需的商品,他们需要有一个公正可信的第三方充当信用中介的角色,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正好能满足此项需求;再次,消费者在使用各种支付工具进行网上支付时,支付环节的设置各有不同,繁琐复杂,增加了网上购物的成本,降低了网上购物的热情。使用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通过统一的界面,解决不同银行的网络支付问题,大大提高了网上支付的易用性,扩大了网上支付的使用人群。 转贴于

2.2 商户

商户是生态系统中第三方电子支付的直接客户,是电子支付服务的购买者,除了少数的大商户外,绝大多数的商户是中小型商户,他们没有自建支付平台的能力,通常会选择成本较低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

首先,直接与银行合作建立支付网络困难重重,银行通常会对网上支付商户的资格进行审核,对商户的注册资本,信用状况,技术水平有苛刻要求,这些对于广大的中小型商户而言门槛太高;银行出于对支付安全性的考虑会要求使用128位SSL专线联接银行与商户网络,而所需的高额费用需商户自身承担,这对商户而言是很大的资金风险;即便是安全专线联接成功,后续的网络维护和安全管理费用也是不小的一笔开支,综合以上因素,许多商户意识到购买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的支付服务,更有利于自身的发展。

其次,不同行业对电子支付的需求程度不同,传统的实业行业,在支付方式上可以选择货到付款,实现收货和支付的同步进行,他们对电子支付的依赖程度较低;还有一些新型的内容服务行业,如游戏点卡和电子刊物,交易的内容是信息化商品,非实物交易,无须物流,他们对电子支付的依赖度就要高得多。没有电子支付的支持,这些行业的发展将受到极大的限制。

由于商户对电子支付的需求,第三方电子支付市场因此形成,他们之间是彼此依存,彼此共生的,缺少了任意一方都会影响另一方生存。

2.3 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涵盖了银行和其他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它们是这个生态系统的重要参与者,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首先,各大银行品牌优势巨大,无论从信誉度还是知名度上都远远胜过现存的各个第三方电子支付机构。

其次,各大银行客户资源优势巨大,银行都拥有强大的储户资源。银行的电子支付业务也是在这些储户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是为储户帐户提供的增值服务。

第三,银行雄厚的资金支持、先进的系统和专业的管理团队能为电子支付带来完善的服务,搭建基础的支付平台,为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提供统一的支付网关,而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非金融机构地位尚未明确,还不具备金融功能,需要银行提供资金结算服务。

由此可见,银行在第三方电子支付生态圈中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第三方电子支付服务实质上是银行业务的延伸,第三方电子支付公司所从事的支付业务最后都要通过银行的支付网关完成,由银行来进行结算。各个第三方电子支付公司为了能够在市场上站稳脚跟,也在积极寻求和银行之间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从银行的合作中取得优惠的合作条件,获得行业竞争优势。

而银行也十分重视与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的合作,以求进一步稳固电子支付市场,特别是日益增长的中小企业的支付需求,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超过4200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这一群体在全球电子商务平台的兴起下,成为电子支付市场中“长尾”。但对于银行而言,这些零散的、小额的支付业务流程复杂,利润低下,往往不愿意投入太多资源,而且银行也无法对所有商户进行交易真实性的判别,无法保证其安全性。第三方电子交易平台在这两方面都能与银行互补,帮助银行将业务扩展到更宽广的领域,因此,随着电子支付的发展,寻求和优秀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合作已成为大多数银行的共识。

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网上支付进入成熟期,第三方电子支付的市场资格、经营范围的确认,与银行之间的市场分工趋于明确,两者呈现良性的竞合关系。

2.4 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

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通过与银行合作,以银行的支付结算功能为基础向政府、企业和个人提供个性化的支付清算与增值业务,在第三方电子支付生态系统中,它充当着各方资源的整合者的角色,运用适当的商业模式,将消费者、商户和金融机构联接在一起,促进各方进行交易,最大程度的实现各方利益。

对消费者而言,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能为他们带来安全便捷的支付服务,相比各大银行提供的网银服务,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的产品和服务更细致更个性化更创新。比如扣款时开设短信通知业务,手机银行卡充值语音和短信提醒、银行卡包月扣款等业务。在B2C,C2C中,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还能充当信用中介的角色,消费者可以从商家选择合作的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来侧面判断商户的可信度。

对大多数开展电子商务的商户而言,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能够降低商户与银行直接连接的成本,避免与多家银行相连的麻烦,增强自身的成本优势,提高运营效率,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的个性化服务还能帮助商户创新商业模式,定制个性化支付结算服务,提供如帐务管理、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丰富的增值服务‘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在交换电子支付信息的同时,还能保存商户和消费者有效的交易电子信息,出现纠纷时可以作为仲裁证据,降低交易风险,

对银行等金融机构而言,选择与第三方电子支付公司合作能最经济、最快速地占领市场,使其帐户优势最大限度地得以发挥,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和商户的个性化需求,降低风险,银行若要与我国众多的中小企业一一协商手续,开通接口,定期结算得话需要庞大的市场开发成本,而与集成了众多商户的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合作,则大大降低这笔不菲的市场开发费用,与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的合作还能激发银行账户的活跃度,促进交易,增加增值业务的收入。

总之,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将各金融机构的网银系统进行整合,一方面促进银行业务的开展,另一方面为银行创收,实现了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和金融机构的共赢。

2.5 管理者

在第三方电子支付生态系统中,管理者包括政府机构、管理机构以及代表消费者和供应商的协会和标准。他在生态系统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通过制度和标准的设立进行相应的监管,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

我国在监管环境构建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和《电子支付指引》的颁布,为我国电子支付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央行将于2009年初正式出台《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同时发放首批的10张第三方电子支付牌照,将对第三方电子支付行业进行严格规范。

3 结论

网上支付优势篇7

渠道是从销售角度出发,涵盖工厂里的产品,到成为消费者手中的消费品过程中的中间环节,同样也是创造价值的场所,这一点马克思也不会反对,他认可流通创造价值。

渠道就是资源,渠道就是禀赋。渠道的价值与力量,在苏宁成功之后,才真正引起人们的注意,其实这与国外引进的超级市场是相同的原理,只不过苏宁的造富故事让我们更能切身体会。

渠道确实是个传统概念,在概念上无法挖掘新意,只是伴随着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进程,渠道的存在形态有了很大的改变,从这个角度入手,或许能对这个传统概念做一个新鲜的分析,看看这里是不是蕴藏着可发掘的机会。我们先进行个简单的分类。

传统商业渠道。大型超市如沃尔玛、家乐福等之所以在过去几十年大肆兴起并发展,不仅仅是因为其满足了消费者一次性购物及享受购物的需要,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其占有的渠道优势,赋予了它们与上游厂商讨价还价的能力,从而降低成本,拥有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售价。

在单纯的商品市场,渠道优势发挥的作用则更为突出,特别是同质化高的细分产品市场,竞争中制胜的关键往往是渠道的掌控。比如娃哈哈,其纯净水与其他厂商纯净水几乎没有区别,之所以其能成为纯净水市场龙头,主要就是依靠其拥有的深入城市、乡镇和农村的多层次的渠道资源,使得其在铺货效率及成本上取得优势。

渠道带来的竞争优势更有说服力的案例,是娃哈哈在非常可乐的销售上。从品牌上看,非常可乐与可口可乐及百事可乐有着天壤之别,口味上也无独特之处,但娃哈哈凭借其渠道,成功的使非常可乐渗入到对可乐品牌区分不明确、对口味难以辨别的乡镇及农村市场,这种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的成功,就是来自于娃哈哈的渠道优势,而其他如天府可乐等,则最终走向消亡,无处寻踪。

细分渠道。伴随商业的发展,对行业、产品及需求的细分成为主流趋势,逐渐的渠道资源也进行了相应的发展与转化,在原有大而全的渠道形态基础上,逐渐发展出细分化的渠道形态,如苏宁、国美是专门的家用电器渠道龙头,京东商城是家用电器网上的渠道龙头,当当是国内最大的网上书店,在书籍渠道中占据优势。淘宝则是各类商品网上交易的主要渠道,可称为网上沃尔玛,或者网上义乌商品城,是信息化与传统超市业态的有机结合。A股上市公司吉峰农机是农用机械的销售渠道整合者。

其实还有很多一直在我们周围的传统业态,也可属于细分的渠道业态,如银行,是各种金融产品的渠道掌控者。保险和基金的销售,都得依靠银行手里的渠道资源,他们拥有强大的讨价还价能力,是强势的渠道资源拥有者,可以保证获得平稳且高昂的手续费。如果不是因为中国的银行受调控影响太厉害,我们真的会认为银行的渠道优势能赋予其极大竞争力及盈利能力。

再如物流行业,在网上交易兴起并迅速发展后,传统邮政系统难以满足低价、迅捷的时代需求,就自然的衍生出新兴的物流业态――快递。在中国邮政的垄断逐步被打破后,顺丰快递已逐渐成长为中国最大的快递龙头,这已经成为典型的渠道优势。

信息化使得信息的传播极大丰富,也使得区分信息难度加大,厂家难以找到自己的销售对象,对其进行销售引导。分众传媒解决了这个问题,高档楼宇广告可播放高级商品广告,低档楼宇可播放普通商品广告,而且,独特的楼宇资源使其确保稳定的观众观看时间。由此,分众掌握了细分广告的渠道资源。

新兴渠道。要么是新需求催生,要么是传统渠道难以满足新需求,要么是伴随着信息化等时代趋势,渠道形态逐渐深入发展。这里我们举近来火热的新兴细分领域电子支付行业的例子,

2011年5月26日,27家第三方支付清算公司收到了人民银行通过邮寄颁发的《支付业务许可证》,标志着电子支付纳入监管范围,其细分行业形态及地位得以确立。

毫无疑问,电子支付是货币的渠道业态,是信息技术与电子商务、金融的有机结合。行业初期以网上支付为主,主要分为两类,一为支付宝,有自己的购物平台及用户,初始以服务自己客户为主,后期逐步拓展与外界合作。二为首信、云网为代表的纯网关型支付公司,与各银行接口,为需要的商家提供网上支付通道。网上支付公司收入来源一是客户货款滞纳或存留产生的收益,二是收取渠道手续费。

到现在,除支付宝依靠自身客户得以成熟壮大外,其他网上支付公司都没有巨大发展,伴随进入者增多,竞争极为惨烈,只能艰难存活。伴随着行业的探索,创业者们逐渐意识到,电子支付不过是信息技术与金融服务结合的产物,只是一种支付手段,而不是一种高科技的新的商务形态。比如信息技术与媒体结合就是门户、搜索,与零售结合就是淘宝、当当,跟旅游结合就是携程。因此,电子支付并不等于网上支付,有更多的有消费能力的客户,并不能掌握PC的浏览器终端,而手机、固定电话、POS机、移动终端等,都是电子支付应进入的领域。这样,电子支付作为一个细分行业有了拓展的空间,其影响力逐渐渗透经济、生活各领域,其作为一个新兴行业的地位得以确立。

而电子支付行业的前景,按快钱公司创始人关国光的话就是,快钱最大的敌人不是支付宝,不是银联,更不是银行,而是顺丰快递,是纸币。言外之意,电子支付可代替纸币,可代替支票,可代替放在顺丰快递纸袋里的纸质票据。

从网上支付到电子支付的转变,催生了新的一批行业龙头,行业空间的扩展,也给进入公司留出了足够的生存空间。目前,传统老大支付宝依然强大,但新兴电子支付企业如快钱、拉卡拉等已在不同的支付领域异军突起,开始掌握更加细分的货币流通渠道。

相信这类拥有了这种新兴细分渠道优势的公司,就是我们寻找的大黑马。只是,我们刚刚所讨论的电子支付公司,在A股尚无上市,难道创业板牌照都给了那些专治“脑残”的公司?

寻找渠道优势

那么在投资过程中,我们怎样认识渠道优势,从中挖掘投资价值,从而寻找黑马公司呢。很艰难,好在苏宁的成功给了我们信心,使我们意识到,渠道资源虽然历史悠久,但绝对不会过时,任何时期、任何领域都会有相应的渠道资源存在,不论是传统行业,还是新兴行业,时间所改变的,只是渠道资源的业态,而渠道本身,则永葆吸引力。我们从以下三方面简单梳理寻找拥有渠道优势公司的途径。

一是现有业态的简单扩大再生产。

这个容易理解,比如苏宁电器继续开新店,吉峰农机发展经销商,分众传媒继续“攻占”楼宇等等,这是专注在自身拥有的渠道优势基础上的简单扩大再生产。其好处在于成熟的运营经验使得发展壮大边际成本更低,规模效应明显,更加强势的确立其渠道优势的龙头地位。其弱点在于,市场的扩张边际是有限的,开新店的速度和空间会有瓶颈。现在苏宁的成长性大不如前,就是这个道理,虽然我们还是看好苏宁电器,但主要逻辑已不是其扩张发展的速度,而是其近乎垄断的渠道优势,所给予的估值自然不同。

二是细分渠道的多元化。

当当网开始尝试卖图书以外的众多商品,京东商城则开始卖图书,史玉柱也声言要利用自己的营销团队卖保险,这属于细分渠道龙头的多元化扩展。多元化的点在于扩展公司业务范围,能在新的领域中获得市场空间,从而化解在一个细分领域中的瓶颈。其弱点在于,进入新的领域,面临着新的风险与挑战,原有运营经验可能并不适用,公司面临转型风险。此时需要消耗公司原本确立的渠道优势,这对公司是个伤害,因此细分渠道优势拥有者进行多元化,从故事上看可以很有想象力,但事实上非常艰难,需要进行审慎的分析。

三是寻找新兴渠道龙头。

网上支付优势篇8

移动近场支付给清算机构带来的机遇体现在现金支付向电子支付迁移,增加清算机构的交易规模。但对于银联这一银行卡线下支付巨头而言,移动近场支付带来的挑战明显大于机遇。随着二维码支付标准出台、NFC支付推广、转接清算资格放开,网络支付巨头将在近场移动支付市场开展更加凶猛的攻势。由于不同的市场结构,在中国,移动近场支付对传统支付网络的影响要比在美国大得多。在网络支付和移动支付时代,银联面临着脱媒的威胁。

市场地位

银联是银行卡线下跨行支付的重要枢纽,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建设了庞大的收单网络。在PC互联网支付中,银联也扮演着重要的交易转接角色,但在移动远程支付市场上份额较小。

银行卡线下支付:凭借特许清算许可,垄断银行卡跨行交易清算业务,并主导线下银行卡收单市场。2002年前,各银行向商家提供的支付接口规格不统一,商家只有为每家银行都配备接口,才能满足消费者不同银行卡支付的需要,这不仅增加了商家和消费者的成本,也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2002年3月,中国银联的成立解决了多银行接口承接的问题。除转接清算之外,银联通过下属全资子公司银联商务有限公司参与银行卡线下收单。据统计,银联商务是国内最大的线下收单机构,POS终端份额约占40%,而超过200家商业银行的自营POS收单网络占比约为45%,其余15%的份额由约60家第三方收单机构分享。

互联网支付:应对支付机构迅猛发展的互联网支付业务,推出银联在线支付平台,为商户、第三方支付机构和消费者提供线上支付服务。银联在线支付平台是线下银联的网上版,通过为直连银联的线上商户提供线上收单,或转接第三方网上收单机构的清算请求,实现网上支付清算。据估计,银联在线支付平台收单业务在互联网支付市场上的份额约在10%左右,排在支付宝、财付通之后位居第三;交易转接服务的市场份额约为30%左右,排在支付宝之后位居第二。

移动远程支付:与互联网支付业务类似,银联面向商户和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支付服务伴随着移动化浪潮自然向移动端迁移,但面向消费者的移动远程支付服务份额很小。由于PC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的快速迁移,许多电商均推出了移动客户端,银联对其互联网商户的收单服务和对第三方机构的网上交易转接清算服务也自然延续到移动端。

面向消费者,银联推出移动远程支付应用“银联手机支付”和“银联随行”。由于支持的商户较少、起步较晚,加上手机APP的用户体验不够好,银联在移动远程支付市场受到的冲击比在互联网支付市场上更大,市场几乎被互联网支付巨头占据。

移动近场支付:移动近场支付市场的竞争刚刚开始,银联希望避免在互联网支付和移动远程支付市场上的不利境况,通过闪付POS、二维码线下扫描、构建TSM平台、银联随行客户端等措施,力图维护以其为中心的线下支付体系。截至2014年末,中国银联银行卡跨行支付系统联网POS机具1593.5万台,其中近400万台具有闪付功能。这些POS机不仅支持金融IC卡的非接触式支付,同时也支持NFC支付。银联布局的闪付POS是应对互联网支付企业推进线下支付的重要屏障,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POS机均加入银联的支付网络,受银联的收单协议约束。

面临的挑战

尽管掌握着线下收单网络和签约商户,但除了银联商务自营的收单业务,其他均为签约银行收单机构和第三方收单机构,很容易被互联网支付企业以更优惠的条件争取过去。

国内发卡和收单机构集中,建立转接清算网络的门槛较低。截至2014年末,中国有发卡机构408家(全部是银行),POS收单机构265家(219家银行),前五大发卡机构的市场份额达70%,前十大收单机构的市场份额达73%,而且集中度日趋提高。发卡机构与收单机构的高度集中为其他机构绕过银联,建立与发卡、收单机构的全网通路带来了便利。目前银联的转接清算优势仅存在于线下,在蓬勃兴起的线上支付(互联网支付和移动远程支付)业务中,主要第三方支付机构均建立了与主要发卡行的直连。

国内银行卡转接清算市场放开,银联垄断地位不保。今年4月,《国务院关于实施银行卡清算机构准入管理的决定》,意味着中国正式开放人民币转接清算市场。Visa、MasterCard等境外卡组织,支付宝、财付通等互联网支付企业,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大型银行等都是潜在的牌照争夺者。除了上述潜在争夺者之外,收单机构只要连接前5大发卡行,就能实现约70%交易量的直连而绕过银联;发卡机构只要连接前10大收单机构,也能实现约70%交易量的直连。

应对策略

银联的优势主要在于其目前的市场地位,包括海量发卡量、庞大的自营与签约收单网络和转接清算能力,而且与银行的关系密切,角色也比较中立。但不同于Visa、MasterCard等国际卡组织在分散、开放的环境中通过多年的激烈竞争形成稳固的市场地位,如前所述,银联转接清算的地位来自于牌照管制,在国内发卡和收单机构高度集中的环境中,可以说非常不稳固。

多年来银联关注的主要竞争者是具有相同商业模式的国际卡组织,但互联网企业是以完全不同的模式闯入市场,很可能将银联彻底旁路。而且银联缺乏面向消费者的经验,不够灵活的体制也对其开展创新业务造成牵绊。

发挥中立地位优势,与各方展开合作,提升网络价值。银联掌握着两大资源:一是收单网络,二是联通各银行账户的能力。在近场支付市场的各方参与者中,仅有少数第三方支付机构具有联通各银行账户的能力。其他参与者中,运营商、手机厂商迫切需要这两种资源;银行、多数第三方支付机构需要银联的收单网络。对于线上和线下商家,银联相对于支付宝、微信支付等与电商平台关系密切的第三方支付机构,角色更加中立,可以与各类主体开放合作而不触及各自核心利益。因此,银联应定位于做中立的支付服务平台,向运营商、手机厂商、银行及多数第三方支付机构开放其收单网络,依靠被各方频繁使用、高度依赖的网络与互联网支付企业竞争。

加快闪付POS推进,守稳受理网络,为抢占市场争取时间。银联直接面向消费者的移动支付客户端较难在与互联网支付企业的竞争中占据优势。而受理网络是银联此前、现在和未来的立身之本,闪付POS是应对互联网支付企业推进线下支付的重要屏障。银联应加快闪付POS的推广进度,为面向消费者的近场支付产品推广争取更多的时间。

银行:间接影响不容忽视

支付机构通过互联网支付、移动远程支付以及最新的移动近场支付积聚了巨大的能量,并乘势进入互联网金融领域,将给银行带来深远的影响。

银行是金融体系和支付体系的基础,近场支付对银行的直接影响较小,一部分中间业务可能会面临萎缩,但不会威胁到银行作为最主要的资金提供方的角色。然而,支付机构通过互联网支付、移动远程支付以及最新的移动近场支付积聚了巨大的能量,并乘势进入互联网金融领域,将给银行带来严重而深远的影响。

市场地位

银行的优势在于,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银行一直是金融体系和支付体系的基础,提供银行账户,发行银行卡,是最主要的支付中介,并扮演资金提供方的角色。尽管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支付账户功能越来越强大,对银行账户的替代性越来越大,但随着其扮演更多的银行账户功能,也将承担更多的监管,进而丧失部分灵活性。

银行机构是银行账户的提供方和目前国内唯一合法的银行卡发卡方。在各国金融监管机构重度监管下的银行是银行账户的唯一提供方,即使是金融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如美国、日本、韩国,面向非银行机构仅开放了信用卡发放,借记卡、银行账户仍只能由银行机构发放和开立。而目前第三方支付机构占据优势的线上支付几乎均基于银行卡或银行账户开展。

银行机构仍是支付体系的主体。非现金支付中,基于银行机构的票据、汇兑,银行机构电子支付、银行卡支付仍是主要的支付方式。企业的采购、工资发放等支付行为,股票、债券等金融交易的支付,个人的大额交易支付与转账,以及线上支付尚未渗透用户的支付均是基于银行体系。

银行是最主要的资金提供方和资金授权方。由于拥有吸收存款的金融牌照,并且可以凭借较高信用发行金融债,银行机构拥有庞大的资金规模和较低的资金成本。其他市场参与者均无法与之相比,其地位在移动近场支付情景下也不会被撼动。

银行也是最主要的收单机构,为商户提供收单、交易处理和资金结算服务。在成熟的银行卡市场如美国,收单机构也主要由银行机构和专业第三方收单机构构成。在我国,银行自营POS终端占近半的份额。

面临的挑战

移动近场支付给银行带来的机遇体现在促进现金支付向电子支付迁移,增加银行交易规模,特别是银行的信用卡业务。但是,尽管银行作为资金提供方的地位在移动近场支付情景不会被撼动,其他方面将受到冲击,包括收单业务被蚕食、发卡方收入减少等。

小微企业支付服务市场迅速被第三方支付机构填充。长期以来,我国银行营利主要来自存贷利差,支付结算收入在银行业总收入中占比不到5%,银行对需要逐家签约、进行后通的小微企业支付业务推进动力不足。由互联网浪潮带来的第三方支付业务近年呈现爆炸式增长,第三方支付机构从初期的微不足道发展到现在已成庞然大物,线上小微企业的支付服务和线下小微企业的收单业务主要由互联网支付企业和第三方收单机构获得。

个人线上消费支付也被互联网支付企业占据。近年来,银行机构的网上支付(通过网上银行)和移动远程支付(通过手机银行)增长较快,但这更多的是原来需在柜面或ATM办理业务的迁移。银行也积极推动客户更多地在网银和手机银行办理业务,降低业务处理成本,减轻柜面的压力。不过,许多新增的互联网支付业务被支付机构获得,银行所获份额较小。银行机构的网上支付业务主要是对公业务和个人转账,消费场景的互联网支付主要由第三方支付机构获得。

线上支付业务中,不仅线上收单市场份额很小,作为发卡方的手续费也越来越少。银行是最主要的线下收单机构,市场份额接近一半,但线上收单市场几乎完全由互联网支付企业占据。此外,近年来银行在线上支付业务中分得的发卡方手续费越来越少。目前线上支付中,第三方支付机构付给银行的手续费大约在0.2%左右。很多支付机构从分行层面拿到接口,许多银行为了拉存款将费率降到0.1%甚至更低,远低于线下刷卡银行分得的0.26~0.9%。随着支付宝成为一方独大的平台,在与银行的谈判中越来越强势,即使股份制银行的议价空间也较小,只有工农中建交才有一定的谈判空间。由淘宝页面直接跳到网银支付,手续费为零;而快捷支付绑定银行网关的手续费也已经接近于零。

应对策略

支付工具是网络巨头进军互联网金融的重要入口,随着支付业务的发展,互联网支付巨头对用户的吸引力和粘性越来越大。银行越来越沦为资金通道,与用户的支付行为日渐割裂。随着互联网企业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深入,银行将在中间业务、用户数据、消费者金融、消费者理财、账户体系,以及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等多个方面受到严重的威胁。

重视支付服务,联合运营商、手机厂商、银联等各方推出近场支付产品。支付服务是银行中间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存贷利差的缩减,中间业务在银行收入中的占比将越来越高。而且,尽管支付服务本身利润微薄,但其扩展效应已由互联网支付企业展现,也受到了银行的重视。消费者使用近场支付产品类似使用银行卡刷卡,与线下使用某银行的银行卡类似,银行有机会以其近场支付品牌直接面向消费者,如招商银行去年12月的“一闪通”。同时,运营商、手机厂商、银联、第三方支付机构等的近场支付产品也需要银行账户的支持。

上一篇:可降解塑料的优点范文 下一篇:现代科学的特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