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社会现象范文

时间:2023-12-28 17:25:50

老龄化社会现象

老龄化社会现象篇1

大众传播的一个效果是改变人们对真实的理解,或者说得更广些,改变人们对世界的态度,即“对社会真实的建构”。这一理论认为真实由三部分构成:客观真实(由事实组成、存在于个人之外并被体验为客观世界的真实)、符号真实(对客观外界的任何形式的符号式表达,包括艺术、文学及媒介内容)和主观真实(由个人在客观真实和符号真实的基础上构建的真实)。②

符号真实:媒体中的老年人刻板形象

按照社会认知心理学理论,人类是分类的动物,有些情境要求你基于最低限度的信息对他人做出判断,你通常不可能有时间完成详尽的印象形成。社会归类为刻板印象思维提供了条件,典型的社会归类并不会止于仅仅把人们归于某一类别。在这些类别中,通常已经包括了关于个体的人格、能力及动机的信念。这些通常从他人那里习得的社会信念就是刻板印象。与其他认知范式一样,刻板印象显著地影响我们如何加工社会信息,即使当我们没有意识到它已经从记忆里被激活。一旦某一刻板印象被激活,我们倾向于把归入该社会类别的人们视作具有刻板印象所有的特质。在这种意义上,刻板印象是指固定地看待他人,把他们归入某一类别并且不允许有个体差异的思维方式。③媒体对于老年人的负面形象为主的刻板印象,一方面受固定思维的制约,另一方面与媒体要求时效性的性质相契合。

美国社会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那时电视是视力不好的老年人首选的媒体。1974年,学者阿若洛甫发现,在他研究的电视黄金时段播出的2741个人物形象中,仅有4.9%的比率为老人;以同样的方式,学者罗斯科特在1975年发现,电视上的464个人物形象中只有1.5%是老年人。而且两位学者的研究还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在电视播出的黄金时间里,几乎所有的老人形象都与某些消极的信息联系在一起。④

有文章采取分层抽样法,查阅《楚天都市报》,抽取其中有关老年人的新闻报道,研究发现媒体在呈现老年人群体时有以下特点:从新闻报道所叙述的事件角度考察,属负面的占57.7%,正面报道占39.8%,中性报道及非事件性报道占4%;从老年人形象分析角度看,老年人以正面积极形象出现的占30.6%,负面消极形象占64%,无明显倾向的中性形象占9.4%。老年人以消极负面形象出现的报道中,充斥着对老年人的歧视和偏见;从报道关注的话题看,关注老年人物质生活的报道占80.1%,主要集中在政府养老保险和公益性的社会资助。这些报道在凸显政府有所作为和社会关怀的同时,也更强化了老年人衰弱、无能的媒体刻板印象。而对精神生活的报道仅占19.9%,感情方面,老年人也是被帮助的对象,消极、被动,需要福利院、子女牵线搭桥。⑤

客观真实:老年人和老龄社会的真实图像

近年来,国内媒体热炒中国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养老压力大,事实又是怎样的呢?

其实,老年人和老龄化社会的概念一直存在争议。什么是老年人?不同的文化对于老年人有着不同的定义。有人认为当了爷爷奶奶就是老年人,有人认为退休了就是老年人。世界通认的老年人为60周岁以上的人群,而西方发达国家则认为65岁是分界点。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1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8499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达13.7%。⑥

中国人普遍接受老龄化社会的国际标准,即60岁以上者占到总人口的10%,或65岁以上的达到7%,即进入了“老龄社会”,并由此认为我国已是老龄化社会了。中国社会学会社会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南开大学教授关信平认为,这样定义老年人和老龄化社会存在着严重的偏误。首先,人的年老本来是个体的特征,现代社会用统一的年龄来标定所有人的年老标准(如60岁或65岁),忽略了年长者群体中的巨大差异,明显不合理。其次,即使确需建构一个统一的老年人年龄标准,这个标准也应按照年长者群体实际平均衰老程度来界定和动态调整。在我国,包括年长者在内的总人口的实际健康和能力都大大提高的情况下,仍然固守60年前的老年人标准,既不科学也不合理。再有,用不合理的60岁标准来计算出“老年人”已占10%以上,自然就会得出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虚假结论。以“65岁以上占总人口7%”为老龄化社会标准也不科学。7%的老年人对现代社会的负担总体上并不重。⑦

其实,即使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也并不可怕。许多政界要人、专家学者以及一些企业家,尽管他们年事已高,但是很多人依旧精力充沛,同时,他们或者掌握了大量权力和物质财富资源,或者积累了大量的科技知识和管理经验,他们中的一部分不仅不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反而是强势人群。只是通常他们是以其社会职业身份出现,致使大家常常忽略了他们年龄上的老年人特征。

据《老年人是福音,而非负担》一文介绍,世界上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地区都在全球竞争力和创新力排名中名列前茅。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全球竞争力指数,最具竞争力的前25个国家中,一半来自于人口最老化的20个国家。企业家精神并非年轻人独有。一项研究发现,1996年到2010年期间,55岁到64岁的美国人从事创业活动的比例每年均高于20岁到34岁的人群。还有一项始于2004年针对5000家公司的纵向调查表明,2/3的企业创始人年龄达39岁,其中50岁以上创始人的数量是25岁以下人群的2倍之多。⑧

主观真实:重构老年人和老龄化社会图像

老龄化社会现象篇2

摘要:中国人口规模大,基数大,人口老龄化来势猛,我国“未富先老”的情况必然加重国家的负担。人口老龄化还导致劳动适铃人口比重低,劳动力供应不足,进而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解决好人口老龄化问题,就需要改革与完善社会养老保阵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提倡和鼓励家庭养老,并与发展社区服务相结合;开发老年人力资源,组织老年自养。

 

关健词:人口老龄化 养老负担 养老保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人口增长过快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为了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我国的生育率迅速下降;同时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使得人们的死亡率下降和预期寿命提高,从而导致了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是人口转变的必然结果,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标志。

    一、人口老龄化的界定及特点

    (一)人口老龄化的界定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老龄人口的比重,相对于年轻人口所占的比重而言呈持续增长的趋势;也就是老年人口的比重日益增加的过程。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和生育率的不断下降,我国老年人口的绝对数及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不断增加。人口老龄化是指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的价值观进步了,生育观也从强制性的控制生育到自觉控制生育,从而人口出生率急剧下降,青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下降,相应的老年人口的比重增加。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人口老龄化是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状况提高的体现,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象征,具有历史进步性。

    (二)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1.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比较快。中国人口规模大,基数大,人口老龄化过程来势猛,老龄人口规模不断增长,使得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老年人口2000年占世界的2L29%;预计到2050年人口将增加到4.23亿以上,占世界老年人口的22.3%,那时世界每4个老年人中就有一名是中国人。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从国际上看,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由7%翻番到14%,所用的时间,法国为115年,瑞典为85年,前西德和英国为45年,美国预计要用75年,日本预计要用26年,中国预计也将用26年,成为世界上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2.中国人口高龄化显著。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较早地出现了西方国家高度老龄化社会的所有现象,即80岁以上的老龄中后期人口的比重提高得较快。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中,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快于总人口,而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又快于老年人口。1950年我国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不足200万,200(〕年达到了1200万,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0.88亿。

    3.中国将在经济不发达的社会背景下进人人口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的发展具有时滞性。欧美国家的人口老龄化是伴随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而来的,而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是在人为的条件下,通过全面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使人口出生率、生育率和自然增长率急剧下降,从而青少年人口所占的比重降低,老年人口所占的比重上升,这是一种刚性的过程。欧美一些老年型人口的国家,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并制定了一系列较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可以说是“先富后老”;而我国进人老年型人口国家时,农村人口占64%,缺乏必要的物质、制度准备,可以说是“未富先老”。

    二、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是人口转变的必然结果,是世界各国迟早会出现的人口现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使得人们的生育率下降,死亡率下降和预期寿命提高,从而导致了人口老龄化。上面已经提到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同于发达国家,它是在人为的条件下实行计划生育形成的,具有刚性特征。人口老龄化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如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大,青年人口的比重就小,影响了人口出生率,减缓人口增长速度,能缓解我国人口过多的压力,同时也有利于人口素质的提高。

老龄化社会现象篇3

【论文摘要】中国人口规模大,基数大,人口老龄化来势猛,我国“未富先老”的情况必然加重国家的负担。人口老龄化还导致劳动适铃人口比重低,劳动力供应不足,进而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解决好人口老龄化问题,就需要改革与完善社会养老保阵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提倡和鼓励家庭养老,并与发展社区服务相结合;开发老年人力资源,组织老年自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人口增长过快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为了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我国的生育率迅速下降;同时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使得人们的死亡率下降和预期寿命提高,从而导致了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是人口转变的必然结果,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标志。

一、人口老龄化的界定及特点

(一)人口老龄化的界定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老龄人口的比重,相对于年轻人口所占的比重而言呈持续增长的趋势;也就是老年人口的比重日益增加的过程。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和生育率的不断下降,我国老年人口的绝对数及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不断增加。人口老龄化是指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的价值观进步了,生育观也从强制性的控制生育到自觉控制生育,从而人口出生率急剧下降,青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下降,相应的老年人口的比重增加。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人口老龄化是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状况提高的体现,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象征,具有历史进步性。

(二)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1.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比较快。中国人口规模大,基数大,人口老龄化过程来势猛,老龄人口规模不断增长,使得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老年人口2000年占世界的2l29%;预计到2050年人口将增加到4.23亿以上,占世界老年人口的22.3%,那时世界每4个老年人中就有一名是中国人。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从国际上看,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由7%翻番到14%,所用的时间,法国为115年,瑞典为85年,前西德和英国为45年,美国预计要用75年,日本预计要用26年,中国预计也将用26年,成为世界上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2.中国人口高龄化显著。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较早地出现了西方国家高度老龄化社会的所有现象,即80岁以上的老龄中后期人口的比重提高得较快。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中,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快于总人口,而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又快于老年人口。1950年我国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不足200万,200(〕年达到了1200万,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0.88亿。

3.中国将在经济不发达的社会背景下进人人口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的发展具有时滞性。欧美国家的人口老龄化是伴随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而来的,而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是在人为的条件下,通过全面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使人口出生率、生育率和自然增长率急剧下降,从而青少年人口所占的比重降低,老年人口所占的比重上升,这是一种刚性的过程。欧美一些老年型人口的国家,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并制定了一系列较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可以说是“先富后老”;而我国进人老年型人口国家时,农村人口占64%,缺乏必要的物质、制度准备,可以说是“未富先老”。

二、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是人口转变的必然结果,是世界各国迟早会出现的人口现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使得人们的生育率下降,死亡率下降和预期寿命提高,从而导致了人口老龄化。上面已经提到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同于发达国家,它是在人为的条件下实行计划生育形成的,具有刚性特征。人口老龄化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如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大,青年人口的比重就小,影响了人口出生率,减缓人口增长速度,能缓解我国人口过多的压力,同时也有利于人口素质的提高。

在当今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消极影响还不是很明显,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更加严重,老年人口的规模继续增大,在2020年以后,老龄化的弊端就开始暴露,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日益突出。

(一)人口老龄化加重了社会养老负担

人口老龄化不仅是老年人口比重的增加,同时老年人口的绝对量也增加,老年抚养系数提高,社会用于退休金、养老保障、医疗保障以及相应的社会福利事业的负担也加重。老年人的养老主要是由社会和家庭承担的。我国城市的老年人口享有退休金和医保,在经济上社会养老负担大于家庭养老负担,但是城市计划生育政策严格,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是“四二一”家庭结构,即在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家庭中,他们要面对四个老人和一个孩子,这时四个老人中只要有一个生病,便显得十分吃力,如果独生子女夫妻双方面对的四个老人中有两个同时生病,夫妻双方就无暇顾及了;在农村,退休金和医保还没有普及,主要是家庭养老方式,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人口老龄化所导致的年轻人口的比重下降,而年老人口的比重上升,就意味着越来越少的年轻人口要养活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口,老年抚养系数大。

(二)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资源的影响

1.适龄劳动人口下降。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低,劳动力供应不足,而劳动力状况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阻碍经济的发展。但是依据我国现阶段劳动力过多的国情,劳动力数量适当地减少,可以缓解劳动就业压力,缓和失业与下岗问题,但这种趋势长期发展下去,劳动力数量持续减少,迟早会出现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2.劳动人口的高龄化。人口老龄化往往伴随着劳动人口的高龄化,我们习惯上把15一44岁的劳动力视为中青年劳动力,把45一59岁的劳动力视为高龄劳动力。高年龄段的劳动人口技术熟练,但同年轻人相比缺乏进取心,创业精神,思想保守,这样社会的主导精神就会趋向保守,在科学技术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化社会,容易变得相对落后。

(三)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结构和经济结构有重要的影响

1.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消费结构是影响经济结构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消费需求影响着生产调整。不同年龄的人口对衣、食、住、行、用的品种、规格、数量、档次的需求各异。如老年人在吃的方面以方便、质软的食品为主,穿、住、用讲究实用和经济实惠。老龄化使得适合老年人的消费需求,尤其是某些专用于老年人的特殊项目趋于增加。社会消费结构和经济结构向老年人倾斜,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医疗保健和劳务服务的需求急剧扩大,出现了一批专门为老年人口生产消费品的行业,以适应老年人的需要。

2.人口老龄化对社会投资内容和投资重点的影响。人口老龄化改变了社会投资的内容和重点,社会需要增加与老年人的需求有关的项目的投资,如养老院、托老所、老年保健中心,老年娱乐中心,减少用于幼儿园和中小学校方面的数量投资,而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

3.人口老龄化对经济运行的影响。社会上老龄人口的比重上升,使人们开始优虑经济能否良性运行,老年人往往重储蓄,消费倾向和投资意向趋于保守,从而可能削弱社会的经济活力。

此外,人口老龄化如果越来越严重,就意味着人口再生产转向静止型甚至是缩减型,使人口的发展出现不可持续性。因此,应及时调整计划生育政策,使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合理。

三、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一)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实现合理的人口年龄结构

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是在人为的条件下,通过全面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出生率、生育率和自然增长率急剧下降的条件下出现的,因此,调整生育政策是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根源。如果现有的计划生育政策继续实行,生育水平继续下降到更替水平以下,这样人口老龄化过程会更加迅速,并将在本世纪30年代进人高度老龄化社会。为了平稳地把人口年龄构成调整得比较合理,现在就要对计划生育政策进行调整。调整政策时一定要慎重,否则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得到一定缓解,人口迅速增加对资源环境的破坏又突显出来,就得不偿失了。

(二)改革和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老年保障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受保障的人数和规模都迅速增加。但是养老保障存在很严重的城乡差异,一方面在城市中的老人退休金不断上涨;另一方面享受退休金的面却很窄,乡村95%的老年人口不能享受退休金待遇。因此要逐步扩大老年社会保障范围,使更多的老年人口在离开工作和劳动岗位后享有一定份额的退休金,使他们的经济生活有可靠的社会保障,这是社会的责任,也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象征。

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社会的一项基本制度,它虽然经过了20多年的改革,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应继续努力,致力于建设全民全社会健康医疗保险制度。

(三)提倡家庭养老与发展社区服务相结合

1.继续提倡家庭养老。在我国,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时间差”的影响,不可能像发达国家那样建立起适应老龄化发展需要的全方位的社会供养体系,因此,应继续提倡家庭子女供养老人。另外,即使老年人经济上有了保障,但也未必能适应随着身体老化带来的心理老化和精神老化,还需要子女的关心和照顾。尊老、敬老、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

2.发展社区养老服务。社区通常是指以一定的地理区域为基础的具有一定的共同利益、共同心理因素和一定的内在凝聚力的社会群体,生活在一个社区内的人具有比较密切的社会交往关系以及相近的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老年人口的健康、医疗、交往、文化生活等超越了家庭的界限,同时老年人又行动不便,因此,社区是他们活动最多的场所。实践表明,加强社区建设和发挥社区功能对老年人的生活有很大帮助。

(四)开发老年人力资源,组织老年自养

老龄化社会现象篇4

摘要:近年来,在日本一直流行着“少子高龄化”这一说法,即“出生婴儿减少,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这一现象自20世纪70年代就已出现,且愈演愈烈,不仅仅在医疗、福利、养老金等社会保障方面,而且在经济成长、产业的良性发展等方面也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已成为日本政府和国民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文章从少子高龄化的现状、成因、社会影响等三方面,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龄化;日本;经济

一、日本高龄化的现状

一般认为,当一个国家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7%的时候,被称为老龄化社会,如果这一比例再翻一番,超过14%的话,就被称为老龄社会。日本从1994年就进入了老龄社会,目前是世界上老龄化现象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走在日本的街头,老年人的痕迹随处可见,显然,日本是一个老龄化非常明显的国家。超过65岁的人在日本的总人口中比例已经超过了20%,也就意味着每5个人当中就有一个老年人,于是,在街上你可以看到,开出租车的都是老年人,上下班高峰时,地铁里头发花白、西装笔挺的老年人与年轻人一样步履匆匆;在乡村,田地里开着拖拉机往来耕作的人往往也是老者居多。种种现象会让每一个在日本生活的人觉得:原来少子高龄化问题就在身边,而且越来越严重。

我们来看一些数据,2009年5月29日内阁府公布发表了《平成21年版高龄化社会白皮书》,书中指出:截至2008年10月,日本的总人口达1亿2千769万人,其中未满15岁的儿童人口约1740万人,占全体人口总数比例的13.6%,65岁以上的高龄人口达2822万人,高龄者占总人口的比例达22.1%,也就是说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高龄化比例比上一年提高了近一个百分点,再次刷新了历史记录。统计还显示,越是高龄,女性人口越多,其中,65岁到74岁的前期高龄者约1500万人,其中女性比例比男性多出大约88万人,75岁以上的高龄者多出大约1270万人,其中女性比男性多317万人,白皮书还对日本未来社会进行了预测:大约到2020年,日本的后期高龄者将超过前期高龄者。2055年,高龄化率将上升到40.5%,届时将有1.3个年轻人负担一个老年人的福利费用。

二、日本的“高龄化”现象的成因

1.思想意识、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各方面的变化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思想意识、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给日本的女性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要求男女平等的呼声日益高涨,经济的发展、教育的普及使得女性有更多的机会了解社会、了解世界,进而更加激起了她们要与男子一起参与社会发展的强烈愿望。随着男女平等意识的增强和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的提高,新一代的日本女性已不再满足传统的生活方式,不再甘心做专职的家庭主妇,在封闭的家庭生活中度过一生。

2.“大男子主义”的世俗观念加深了女性对结婚育儿的恐惧感

日本社会的大男子主义思想仍然存在,他们一心忙于工作和应酬,不愿意帮助妻子共同分担家庭和育儿事务,导致妻子身心一直处于疲惫的状态,从而使越来越多的女性对婚姻产生恐惧。同时,日本是一个“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女性要想在工作中获得同等成绩,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加上许多用人单位对有孩子的女性职工存在偏见,因此,很多女子不甘心为结婚育儿而失去自己为之付出心血的工作,从而导致晚婚晚育甚至终生不结婚的现象屡见不鲜,这是少子高龄化产生的重要原因。

3.经济不景气使年轻一代对育儿倍感压力

近年来,日本经济持续低迷,失业率上升。尤其是在泡沫经济崩溃之后,日本长期受不良债权、通货紧缩、内需不足等问题困扰,经济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收入的不稳定使人们不得不降低消费。同时,对于已婚的年轻一代,更是倍感压力。我们可以作一个估算,且不谈从幼稚园到高中所需费用,仅大学一项就是一笔很大的开销,如果是私立大学,四年的学费将要花费300万~400万日元,医学类专业会更高,而一个普通的职员,年收入也不过如此。高额的教育费用使年轻的夫妇在孕育下一代时会面临很大的经济压力。

三、高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

1.看护问题严重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70年代以来,日本以超过欧美发达国家倍数的人口老龄化速度进入了高龄化社会,老年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据日本厚生省人口问题研究所预测,到2020年,老年人口的比重将上升至25%左右,而且在 战后第一次生育高峰(1947~1949)出生的人也将于2020年加入老年人的行列,届时,老年人口指数将接近40%,必然会使老年人医疗费用膨胀,退休金预算激增,伴随而来的是社会劳动人口的负担加重。从日本老龄化发展的趋势看,85岁以上的第一代高龄老人的孩子近60岁,孙子近30岁,四代人中有两代人正在同时衰老,这就带来了高龄老人谁来照顾的问题,因为照料者本身也面临着老龄化的问题。

2.政府财政负担加重

(1)养老金负担加重。日本的财政支出很大一部分用来支付社会保障费用,主要是养老保险和医疗费用。日本的养老金体系包括所有国民参加的国民养老金,另外还有一部分私人经营的养老金,统称为公共年金。随着高龄人口的增加,领取养老金的人数也不断增加。养老金保险制度的改革,进一步加重了本来已陷入困境的日本财政负担。

(2)医疗费用负担加重。日本政府自60年代以来就采用全民医保制度,80年代初,进一步加以完善,建立了独立的老年保险制度,规定70岁以上或65岁以上70岁以下身体有残疾的老人所需医疗费用的70%由中央财政负担,其余30%由地方政府负担。老年人的不断增加必然会使政府的财政难以为继。

3.劳动力不足

由于少子高龄化现象的日益严重,日本劳动力的供给将以中老年人为主。在农村,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农村人口日益减少,农业生产后继乏人。而且老年人在体力上力不从心,在观念上更显滞后,这会大大阻碍农业的发展。在工业上,随着少子高龄化的加剧,日本实现了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而劳动力的供需问题又使得工人工资上涨,从而导致产品成本加大,企业不得不加价出售产品,最终丧失了国际竞争力。

综上所述,少子高龄化问题是日本今后必须应对的战略性难题,少子高龄化问题的解决,对日本今后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日本政府已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对策,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解的作用。当然,要想彻底解决这一问题,任重而道远,日本政府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这一问题也会给有这一倾向的发展中国家带来启示。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文理学院外语系)

参考文献

[1]陈鸿斌.老龄化、低出生率——日本无法破解的难题[J].日本学刊,2003(3)

[2]王伟.日本人口结构的变化趋势及其对社会的影响[J].日本学刊,2003(4)

[3]人口老龄化困扰日本经济[N].国际金融报,2003.2.18

老龄化社会现象篇5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银色人力 资源开发

目前,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的不断加剧,中国已提前世界其他国家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现象对我国的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比如劳动力人口比重下降、劳动力不足、劳动力成本加大等。因此,认真研究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特别是银铃资源开发,这将是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到来时期,社会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地去研究和解决,从而制定出适应社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规定。我国的知识型和科技型老年人才都是社会的宝贵财富,我们现在提倡老有所为就充分体现了对老年人的重视、尊重,是我国特有的老龄工作重点之一,仍应继续作为我国老龄化工作的重要方针。

一、银色人力资源开发的目的

(一)可以解决未富先老给社会和经济带来的巨大压力

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步入了老龄化社会。这部分低龄老年人在退休后,在身体还很健康的情况下并没有回家安度晚年,而是选择在工作岗位上继续发挥自己的余热,有着强烈的愿望为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而目前我国的社会状况是,老龄化不断加剧,老年人口持续增加,基数很大,在这样的现实下,我们应该着力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大力开发我国的银铃资源,促进社会的繁荣和进步,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无形中就缓解了人口老龄给社会和经济带来的巨大压力。

(二)可以缓解社会发展造成的压力,促进社会的稳定、团结

在我国农村,老人基本上仍处在无养老制度的状态。在我国,老年人在人口各年龄群中,穷人仍占多数。据统计,50%以上的城镇老年人口和80% 左右的农村老人在银行里基本上没有存款,他们只能依靠子女或社会抚养。我们不难看出,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力开发银铃资源的任务无疑显得重中之重。这样可以解决老龄化对社会造成的压力,从而促使社会的稳定和团结。

(三)银色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可以减轻家庭和社会的压力和负担

我国自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家庭模式就变成了现在的一对夫妇要赡养4个老人的现状,这种家庭模式无疑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养老负担和压力。从社会现象中来看,随着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也不断增加,社会负担不断加剧。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低龄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也给社会带来了许多压力。银色人力资源的开发不仅可以让那些低龄老年人更好地发挥他们的特长,为社会做出贡献,而且还能减轻家庭的负担和压力,可以不断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

二、我国银色人力资源开发的措施

(一)提高对银铃资源开发和管理的理性认识

切实做好银铃资源的开发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对银铃资源的再认识问题。要提高对银铃资源开发的理性认识,首先要改变人们对银铃人才的态度,消除对银铃人才的偏见和歧视。我们年轻的一代应该认识到“人才没有年龄界限”,具有一定专长和技能的老年人才都值得我们尊敬。他们不仅知识渊博,而且工作经验丰富,银铃资源的开发对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提供了重要的价值和潜力。我们应该大力发展银铃资源,给老年人才开发创造一个更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让银铃资源发挥更好的作用。

(二)转换劳动退休模式,适当延长退休年龄

有关劳动部门应该相应地延长退休年龄,男性退休年龄可以适当从60岁延长到65岁,女性退休年龄可以适当从55岁延长到60岁。若将劳动退休模式转化为晚进晚退型,推迟年轻人和老年人的退休时间,这样年轻人不仅有充足的时间去进行教育培训,提高年轻人的素质,从而也使那些低龄老年人有更多的时间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采用这种模式,不仅可以提高新进入就业岗位的劳动力素质,而且还可以延长老年人力资源的收益,也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三)大力开展老年事业,不断扩大银铃的就业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剧,老年人持续增多的现象不断扩大,与老年人的医疗保健、衣食住行等行业不断发展起来。通过对老年人相关的产业和服务业的大力支持和发展,可以为低龄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促进了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和谐。目前,在我国银铃中,人才主要集中在发达城市和各省会,就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一些小城镇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同样迫切需要知识型老年人力资源。因此,我们可以利用中小型城镇在养老方面的优势,制定和颁布出相应的优惠政策,促使这些中小型城镇对低龄老年人才的不断引进,为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贡献。

(四)通过政策引导低龄老年人的就业

由于我国当前劳动力资源过剩,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为了保护年轻人就业的问题,一些政策法规中出现了很多就业条件的限制。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修改相关政策法规中对这部分老年人就业的限制,完善对老年人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并且引导银铃向技术短缺部门、服务行业就业做出正确的决策。通过政策在舆论上形成对银铃资源开发的重视,并在现实环境中营造一个“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

参考文献

[1]陶立群.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和特点[J].科学决策月刊,2006(04).

[2]余波.关于老年人才资源开发的探讨[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1(12):90-92.

[3]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数据分析[M].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4]闵伸.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J].经济师,2003(06).

[5]陆杰华.变迁中的中国老龄产业:现状、挑战与对策[C].人口老龄化与当代社会发展高端论坛,2008.

老龄化社会现象篇6

一、中国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原因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据2011年4月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等相关数据,中国现有老龄人口已超过1.6亿,且每年以近800万的速度增加,预计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1/3。为何中国的老龄化社会阶段不期而至?京内学者主要从社会发展规律、计划生育政策和形势错判等方面予以分析。

部分学者认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是必然趋势。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教授认为,中国的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历史必然的进程,只要生育率下降,就必然会经历这一过程。无论中国是否放开计划生育,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和方向都已无法逆转。在中国,随着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女性普遍参加社会工作,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子女养老的需求大大降低,这都会影响生育观念。再过30余年,中国人口中1/3以上都会是60岁以上的老人。

部分学者认为,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人口老龄化加速。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汪丁丁教授认为,作为当初急剧调整生育行为的后果,中国格外迅速地进入人口的老龄化过程。这一过程要求中国格外迅速地把所谓“过剩”的活劳动转换为“资本”,用以维持未来老龄社会的可接受的生活水平;但是中国已经没有足够时间来实现这样一种迅速转换了。

同时,长期高估生育率、低估老龄化程度,导致人口政策未能及时调整,也是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的重要原因。北京大学社会学系郭志刚教授认为,2011年4月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以往中国生育率被严重高估,老龄化程度相应被低估。对低生育率的认识迷茫,导致对人口基础数据的过分怀疑和否定,人口形势的误判必然会误导决策,贻误生育政策调整的时机。过去30年,政府控制人口数量的一手很硬,而应对人口老龄化这一手则要软得多,更没有明确由谁来负责。这种政策上的不对称,潜藏着人口老龄化失控的风险。如果不能立即采取有力措施应对,贻误政策调整时机,未来的人口老龄化将更为严重、更难应对。

此外,由于统计偏差和分析视角的局限,中国老龄化问题的严重性也可能被高估。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唐钧研究员指出,中国的老龄化有两个特点:第一,在老龄化最高峰的时候,中国仍然有6亿~7亿的劳动力,中国不存在从国外移民来补充劳动力的问题;第二,北京、上海老龄化程度很高,这是一个假象,要是按常住人口统计,老龄化则会大大下降。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侯东民教授的观点独树一帜,他认为,迄今对中国老龄化的危言耸听,不仅对就业形势判断诸多错讹,针对“未富先老”对社会负担问题分析也是表面的、站不住脚的。中国老龄化完全不同于西方,至今存在着大量富余劳动力。假设以粮食为主的农业1957年以来生产率仅提高一倍,当前第一产业劳力仅需1亿。加上城镇下岗者数千万,估计当前中国富余劳动力不少于2亿。近年的民工荒是企业只利用劳动者生命最年轻时段并随时弃用城乡四五十岁劳动力的结果。民工荒不是刘易斯拐点,恰反映了劳动力过剩,以及如何维护劳动者权益,社会还有许多必补课程。

二、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所带来的影响

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尚未达到发达国家标准,却提前步入人口加速老龄化的社会阶段,这将对我国的社会政策调整、经济可持续发展形成压力与挑战。同时,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现象,这一社会阶段也蕴藏着新的发展动力和更好的社会稳定性。因此,人口老龄化问题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既形成了不可避免的挑战,也属正常社会现象,对中国社会稳定与经济转型开启了新的机遇。

当前,诸多学者认为,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浮现,将使经济社会保障能力受到挑战。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邬沧萍教授指出,中国人口庞大,并且又迎来加速老龄化,是典型的“未富先老”的国家。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穆光宗教授认为,中国老龄化趋势不可阻挡,而养老服务体系滞后于养老服务需求,可谓“未备先老”。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李军研究员表示,从2015年起,中国养老的经济负担将明显加重,2020年~2030年将是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影响最为显著的阶段。如果没有明显的科技进步,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将无法避免。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乔晓春教授认为,少子化、老龄化并存的局面将直接影响到我国未来公共资源的配置和现已配置的公共资源。根据北京大学社会学系陆杰华教授的分析,我国面临的重大挑战包括:应对老龄化的公共政策体系严重滞后于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社保制度构建滞后;城乡二元化背景下的农村老龄问题日益突出;老年人群增长带来的需求增长与社会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等。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研究员认为,中国人口红利的最大化时期是抚养比在2013 年降到最低点之前达到的, 并且于2013 年之后迅速消失。我国人口老龄对社会养老能力和资源支撑力、养老保障体系、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形成严峻挑战。

当然,对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影响,部分学者也持乐观态度。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景天魁指出,老年人口所占的比例提高是必然趋势,甚至是好事。这种情况未必一定给人类的养老造成严重的困局,也未必给年轻人造成难以承受的养老负担。进入老龄社会以后将会出现三个难以估量的新的贡献,或者是新的气象:一是扩大内需;二是增强社会稳定性;三是传承人类文明。景天魁认为,老龄化社会并不是危机。部分学者还提出,人口老龄化进程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可谓“危”中有“机”。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教授指出,人口红利消失后,反而倒逼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倒逼产业升级的换代、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倒逼维护工人合法权益,使社会更加和谐。唐钧认为,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客观规律,本身无所谓 “好”或“坏”。只要对老龄化的到来认真准备,利用人口结构的变化,调整经济体制和产业结构,把调节社会分配作为重中之重来抓,顺利渡过老龄化的高峰并使社会经济发展再上一个台阶,是完全有把握的。

三、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其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冲击将逐步显现。从我国中长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前景考虑,需要及时采取因应措施,力争在人口老龄化程度达到最高值之前,夯实经济承载能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部分学者认为,应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力争获取二次人口红利。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胡鞍钢教授认为,由于教育大发展, 中国正在获得大规模的人力资源红利,在未来不仅可有效抵消人口红利不断减少的负面作用, 而且还可保持人力资本总量的持续增加, 从而支撑整个中国经济的长期持续高增长,为未来20 年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提供巨大的丰富的人力资源基础。中国最有效的公共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将会对中国带来长期的多重的红利。蔡昉提出,可通过以下措施获得第二次人口红利:一是通过制度设计和制度保障来充分使用劳动力,提高人力资本。后者则涉及教育制度、就业制度、户籍制度和养老保障制度等改革。二是农民工的市民化可以以较低的城市化速度推动实质的城市化,保持经济增长所需的劳动力供给。三是通过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的转移,保持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汪丁丁教授介绍,目前的西方社会试图推行三类政策以减缓人口老化的振荡:一是增加“劳动参与率”,尤其是女性劳动参与率,但当代中国社会的情况比较特殊,中国的女性劳动参与率始终很高。二是提高劳动年龄人口的“退休年龄”。三是鼓励移民,这一政策通常只对西方社会有效。他认为,上述政策虽然未必适用于中国,却比目前某些城市政府所推行的旨在鼓励本地生育行为的地方主义政策显得更合理。最合理的应对政策是增加劳动年龄人口的人力资本含量。

部分学者认为,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巴曙松研究员认为,中国已经越过刘易斯拐点,同时,人口红利窗口期也即将关闭。刘易斯拐点和人口红利拐点的越过为中国经济从要素驱动向生产力驱动的转型提出了迫切要求。翟振武教授建议,要主动进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产业升级换代,提高劳动生产率,将劳动密集型企业升级为技术密集型企业,以应对劳动力的减少。

部分学者认为,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运用多种措施综合应对老龄化进程。翟振武教授认为,计生政策的调整,可以缓解老龄化进程,有利于家庭结构的完整和优化,有利于改善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也可满足人民群众的生育意愿。但是,解决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是靠“多生孩子”,根本出路在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养老服务支持体系。政府要建立养老保障、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等,并要建好老年人服务体系。

老龄化社会现象篇7

关键词:老龄产业;发展障碍;对策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项目编号:10SB089);四川文理学院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1R002Z)

中图分类号:F401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老龄产业的发展障碍及对策分析

收录日期:2012年12月18日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准,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经达到13.26%,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老龄产业的战略机遇期。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老年消费群体,这是一个正在迅速膨胀、极具开发潜力的市场,对于当前中国不断扩大内需、创造就业机会从而刺激经济平稳、快速、可持续增长是一个有利因素。因而发展老龄产业不仅对改善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水平、保证老年人健康长寿、安享幸福晚年有重要价值,而且对调整经济结构、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深远影响。

一、老龄产业概述

老龄产业当前并没有形成一个一致认可并广泛使用的统一定义,我国很多学者针对老龄产业都有过定义。有的学者把凡是为老年人提品的行业和企业都称为老龄产业,有的学者把凡是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企业、单位都称为老龄产业,笔者认为这都是存在偏差的,因为这些企业或行业既可以给老年人提品或服务,也可以给非老年人提供。

在笔者看来,所谓的老龄产业就是要专门或主要为老年人生产、经营商品或提供劳务服务的行业、部门或企业、单位。这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老龄产业必须是指一定的行业,有一定的部门、单位、企业等组织机构;二是这个行业必须是专门或主要为老年人提供商品或服务,只有这两条都具备才能是老龄产业。全国第一届老龄产业座谈会上也对老龄产业下了定义:“老龄产业是满足老年人特殊需要的产品、设施和服务,包括老年人衣食住行以及精神文化方面需求的具有同类属性的行业、企业的经济活动”。由于老龄产业的服务对象是处于社会地位相对弱势的老年群体,因而老龄产业是一个具有公益性质特征的产业。但是,不能仅仅强调老年产业的公益性,产业的本质就是要通过市场获取经济利益,因而老年产业是带有公益特征的经济活动。

二、老龄产业的发展障碍

我国的老龄产业刚刚起步,其发展程度远远滞后于老年人口和老年消费群体的发展速度。从政府到公众,从观念到行为,我们都没有做好迎接老龄化社会挑战的准备,老龄产业的发展困难重重。笔者认为当前老龄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老龄产业发展缺少有力的政策支持,老龄产业投资动力不足。任何一个人在当今社会条件下愿意投资兴办老龄产业都期望获得回报,老龄产业服务对象为弱势群体的产业特征决定了其公益性的一面,难以从中谋取高额利润。因而在当前中国公益思想不普及、慈善事业不健全的社会现实下,政府必然要成为老龄产业发展的主要责任承担者。但是,“养老是一种福利性很强的产业,与政府的招商引资、投工生产等经济行为或斥资修建公路、完善市政设施等显性工程相比,养老投入时间周期长、见效慢”,对于同样是“经济体”的地方政府来说,支持老龄产业的发展成为了一种负担。虽然在《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也提出“完善老龄产业政策,引导老龄产业健康发展”,但是由于政府文件中扶持老龄产业的政策很笼统,缺少操作层面的具体办法,针对老龄产业的优惠政策不落实、不兑现现象较为普遍,土地划拨、“民办公助”、水电优惠等在很多地方形同虚设,政府的政策支持难以在现实中起到实质性作用,最终导致老龄产业的投资动力不足,影响到老龄产业的发展。

(二)老年人强大的购买力变成了储蓄,老年消费难以起到拉动作用。当前中国有近两亿的老年人口,老年人是一个很大的消费群体,这个消费群体可以带来很多的消费机会。在日本、北欧等一些发达国家的老龄化社会,它的消费主要是靠老人来支撑的,只是在当前中国老年人这一庞大的消费群体没有转化为强大的购买力。首先,由于老年人大多已经退休或者丧失了劳动能力,老年人的劳动收入会大幅度减少,老年人不能拿钱去消费;其次,由于老人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养老保险金低、医疗保险范围窄、商业保险少,老人时时处于风险中,社会安全感差,不得不捂紧自己的钱袋子,不敢把自己的钱用来消费;最后,由于现实的压力,老年人的消费观念一直难以适应当前的社会变迁。传统的“重积累、轻消费,重子孙,轻自身,重物质生存、轻精神享受”老年人消费观念造成老龄人口消费结构单一和消费需求不足,老年人不愿意消费,最终老年人应有的购买力变成了储蓄,难以成为老龄产业发展的动力。

(三)老年用品、服务及休闲文化领域发展滞后,难以拉动老年消费。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老年人闲暇时间充裕,可自由支配收入高,老年人的精神追求和个人文化发展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专门针对老年人休闲娱乐市场的潜力巨大。但是,当前专门针对老年人的老年用品店少、服务类别少,休闲、娱乐场所少,社会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小孩、年轻人身上,我国老年用品市场的实际发展状况并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首先,由于厂家缺乏对老年人需求和市场需求的调查,认为老年用品批量少、利润薄,导致老年产品的开发、研制、生产领域长期受到忽视,老年产品单一,数量少;其次,针对老年人的特殊需求需要投入经费较高,市场风险大,因此缺乏适应老年人需求的高科技产品和高质量产品;再次,当前主要研发的是针对医疗、养生、保健品方面的产品,而针对老年人文化娱乐和精神享受内容的特别少,因而价格昂贵,一般老年人难以接受;最后,涉老行业的企业规模小,缺乏有影响力的企业,缺少品牌,专业水平低,最终导致老年产品的社会接受度低。

(四)传统观念制约着老龄产业的发展。作为新兴产业,人们广泛接受老龄产业还需要一个过程,传统的思想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老龄产业的发展。首先,长期形成的福利化养老。社会和老年人对政府期待过高,特别是一些国有企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等体制内退休老人,长期依靠国家、依靠政府的养老传统难以改变,容易形成福利依赖过度的问题,不能接受老年产业这一新兴事物;其次,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错误认识影响了养老服务社会化、产业化的进程。长期以来,人们相信政府、相信党、相信国有企业、相信公有制的观念还具有很大的影响,人们害怕非公有制经济进入老龄产业领域会损害老年人的利益,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公办养老机构人满为患、民办机构门可罗雀”的不正常现象;最后,老年人“重积累、轻消费,重子女、轻自己”的传统观念限制了老年人的消费,老年人更愿意把钱花在孩子身上。总之,传统观念不是一下就可以改变的,它是有一定惯性的,它的改变需要一个过程。

(五)老龄产业人才缺乏。人力资源是推动一项事业发展的基本因素。目前活跃在养老助老服务中的大部分是一些仅凭人道主义和经验而工作的人,没有接受过相关的专业教育或有关老年服务知识的培训。这不仅影响了养老助老服务的质量,而且也制约了养老事业的发展。老龄产业的发展需要众多的老龄产业管理人才,这些人才不仅需要懂得护理、医学、保健、养生、康复等老年学、老年医学知识,还要具备社会工作、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不但要有管理、协调、沟通等能力,更要有服务意识、慈善意识、公益思想。当前从事老龄产业的人才缺乏,受过专业教育的人才也因待遇低、发展前景不好、社会认可度低等原因改行,当前老年行业的人员大多没有经过系统专业教育或培训,视野狭窄,观念落后,难以适应老龄产业大发展的需要。

三、推动老龄产业发展对策分析

老龄产业是朝阳产业,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消费观念的转变,老龄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大,大力发展老龄产业对经济发展、社会和谐都将起到重要影响。

(一)强调政府责任,重在政策的落实。老龄产业涉及民政、社保、教育、卫生、工商、税务、房产等各部门,在具体的实施中难免会出现“有利可图大家都上,无利可图大家都让”的局面,政府要统筹规划,责权分明,需要形成合力,共同推动老龄产业的发展;政策制定要有前瞻性,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老龄产业是新兴事物,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必然会出现新问题、新矛盾,政策的制定要群策群议,建立并不断完善扶持老龄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优惠政策,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强调政策能够落实,笔者认为通过改变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机制能促进老龄政策落到实处,实现老龄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完善养老保障制度,提高老年人的购买力。消费决定生产,拓展老年消费结构是发展老龄产业的关键,但是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老年人的消费,因而保证并提高老年人收入保障水平将成为了关键。首先,要加快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程,增强老年人的安全感,让老年人有钱花、敢花钱;其次,进行老年教育,宣传老年养生、保健、健康、长寿等知识,逐渐转变老年人的消费观念,让老年人愿意花钱消费;最后,在全社会宣扬“孝”观念,形成尊老、爱老、重老的社会氛围,让全社会都关注老年人。

(三)加大对老龄产业投入力度,推动老龄产业健康发展。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兴办、市场推动、逐步发展”的方针,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市场化、服务对象公众化、服务方式多样化的发展模式,逐步形成符合我国老年人特点,满足老年人需求的老龄产业。首先,培育一批生产老年用品、用具和提供老年服务的龙头企业,打造一批知名品牌,提高老年产品的社会认可度;其次,大力倡导民营资本的投入,增加老龄产品的有效供给,培育壮大老年用品消费市场;再次,培育公众的慈善意识、志愿精神,运用公益思想引导老龄产业的合理发展;最后,发挥老龄产业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的积极作用,疏通老龄产业发展融资渠道,动用全社会的力量推动老龄产业健康发展。

(四)加大老年学、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的培养,为老龄产业发展奠定基础。当前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校比较少,招生也不理想,老龄人才缺乏。笔者认为,提高老年行业人员素质,逐步提高老年行业工资标准,让老年行业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是老龄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首先,要与大专院校、培训基地合作,一方面对在职人员进行培训;另一方面培养老年行业的专门性后备人才。其次,制定和完善养老服务业的行业规范和质量标准,提高入职门槛,提升服务质量,提高老年行业的社会认可度、知名度;最后,提高老年行业的工资标准,待遇留人、待遇引人,让老年行业成为让社会羡慕的职业。

主要参考文献:

[1](美)戴维波普诺.李强等译.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张文范.顺应人口老龄化趋势推进老龄产业发展[J].人口与市场——第一次老龄产业座谈会论文,1997.3.

老龄化社会现象篇8

论文摘要:计划生育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但在贯彻执行这一政策的过程中,人口结构的变化,导致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快,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空粱”家庭的养老危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出现。我国养老保阵制度的不完善,使得人口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把改革和完善养老保阵制度与贯彻计划生育政策有效结合,适度调整现行的生育政策,是新时期解决新问题的新思路。

一、现阶段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中遇到的新问题

1.人口老龄化。

国际上一般把65岁及以上老人超过总人口7%的社会叫做老龄化社会。我国于2000年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据专家预测,我国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将在2020年之后达到12%左右。但如果今后的新生人口仍如近几年那样迅速降低,那么,老龄化水平的增速就会相应加快.我国将会步入急速老龄化的路途。这种老龄化,将在14岁以下人口的缩减和65岁以上人口寿命的延长中进行。目前全国平均预期寿命为71,40岁。虽然我国劳动力人口的负担相对较低,但伴随他们的逐年老化,新生劳动力人口的负担压力会迅速加大。国内外近期人口预测发现,在2020年之后,我国的老龄化速度将呈加速度状,至2050年,在每100个人口中,就有30个左右60岁以上的老人,将比那一时期世界平均老龄化水平高出10个百分点。

2.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

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每百名出生女婴对应的出生男婴数.国际上公认的正常范围是103-107。我国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这一数值为119.92,即平均每出生100名女婴相对应地出生了近120名男婴,大大偏离了正常范围。这一数据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相比,上升了8.5个百分点,比正常值平均数高出近14个百分点。

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将导致未来男性择偶拥挤,传统性道德将受到严重挑战。由于女性数量相对较少,将产生女性物化和商品化现象,拐卖妇女和女童现象将加剧,妇女和女童的权益将受到更为严重的侵犯。还将导致畸形婚姻家庭的出现,对社会伦理道德造成冲击。

3.低龄“空粱”家庭的危机。

“空巢”家庭通常指子女离家后仅由父母组成的家庭。以往人们提到“空巢”,多与老年人和养老间题联在一起,因为在生育率较高的年代,子女陆续出生、长大成人,然后再陆续离开父母家庭.家庭的成长和收缩阶段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空巢”时父母大多已迈入老年阶段。然而,随着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开始逐渐迈入社会,使这一社会现象出现了变化,低龄“空巢”家庭开始呈现日趋增多之势。我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已20多年,他们中许多人五十岁左右就进入“空巢”家庭。随着人均期望寿命的提高,他们可能将在“空巢”家庭中生活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对于多子女家庭,“空巢”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父母有足够的时间来体验孩子离家所带来的变化,而对于独生子女家庭,“空巢”则是家庭结构的一种骤然突变,父母很难有充足的思想准备和调节能力。再加上低龄“空巢”家庭正值人生的“多事之秋”,女性生理上的更年期、男性心理上的“中年危机”以及下岗、失业等变故,对他们的生活会产生多重不利影响。

现在我国城市中的“空巢家庭”至少超过30%,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80%以上,这意味着大部分老年人家庭都成了“空巢”。据统计.到2000年.我国老龄人口已达1.3亿.并且每年还在以3%的速度增长,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更是以每年5%的速度递增。因此,有效干预“空巢家庭”出现的经济的、心理的、健康的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提高“空巢”家庭的生活质量,使那些“空巢老人”安度晚年,已经成为一个极待解决的社会间题。

二、对产生这一系列社会问砚的原因分析

在新时期产生这一系列新现象和新问题有其深刻的原因和背景,是经济的、政策的、文化传统以及社会发展等各种 因素相互影响综合作用的结果。

西方人口学家在生育率和死亡率对老龄化进程的影响研究中,得出了明确的结论:人口老龄化的决定性因素是生育率下降,而不是死亡率下降而导致的平均寿命的延长。死亡率下降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是双向和分段的,死亡率初期的下降会导致人口年轻化,而后期下降则会促进老龄化。这一结论无论是对发达国家还是对发展中国家都是成立的。我国学者杜鹅对新中国以来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联合国1973年出版的研究综述再次指出,生育率下降是导致人口老龄化的最大原因,并且进一步指出,生育率下降的程度可以加速或延缓人口老龄化的过程。例如,法国虽是老年人口最早达到7%的国家,但由这个比例翻一番达到14%的比例却花费了115年的时间。而战后开始老龄化的日本,老年人口这一比例的倍增仅仅经历了24年的时间.成为目前世界上人口老龄化最快的国家。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差别,主要源于两国生育率下降的速度,前者是平缓的、渐进的,而后者则是急剧的、迅速的。

中国人口迅速老龄化主要原因也是生育率迅速下降的结果,而这一种关系很自然让我们引伸出我国计划生育与人口老龄化之间关系的话题。中国人口转变是社会经济发展和计划生育相互作用的结果,社会经济因素在人口转变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我国的生育率转变是有社会经济发展基础的,这一点可以从全国一致的计划生育政策而各地不一样的生育水平上得到验证。但是,毫无疑问计划生育政策大大地加快了我国生育率水平的转变速度,而加快生育率转变也就加快了人口的老龄化。总之,计划生育不是我国人口老化的根本原因,因为即使没有计划生育的实施,中国人口也会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产生老龄化,就正如其他许多没有实行计划生育的发达国家已经先后步人老龄化一样。但计划生育是中国人口加速老化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说中国强有力的计划生育的开展,使人口生育率迅速下降,而生育水平急剧持续的下降,必然使中国人口老龄化迅速展开。

关于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原因,国内外专家学者说法不一。笔者以为, 主要是由于人们对多生和生男孩偏好的 意愿,在计划生育政策的限制下,男多女 少的现象就不可避免了。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农耕社会里,人们逐步形成了“重男轻女”、“多子多福”、“养儿防老”,靠男性后代“传宗接代”、“祭祖送终”的传统生育文化。这种传统文化影响深远,至今在很多地方还根深蒂固,是人们倾向于多生且偏好生育男孩的社会文化根源。同时在许多农村地区,由于生产力落后,生产和生活主要还是靠体力劳动,很多重体力劳动需要男性承担,人们把发家致富的希望都寄托于男性,是生育偏好男性的经济原因。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社会性别不平等现象仍然存在。女性在受教育机会、就业机会、劳动分配、政治生活参与程度等方面与男性仍有一定差距,这是促使人们的生育意愿倾向男孩的社会原因。上述几个原因已存在上千年,为什么以前没有引发出生人口性别比明显失衡,直到近20多年这一问题才出现?这是因为以往人们可以通过多生孩子的方式来满足生育男孩的意愿,而计划生育政策的严格执行,使得人们不能从生育数量上来选择,就只有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如b超、染色体等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引产等方式来实现生育男孩的意愿。性别比失衡的现象也就必然出现了。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性别比失衡的根本原因是传统的重男轻女生育文化的影响,而计划生育政策是促发这一社会现象的直接原因。

“空巢”家庭的形成原因是和人口的老龄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及人们价值观念改变的结果。在发达国家“空巢”家庭出现较早,现在老年人与子女同住的只占10%到30% 。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前,52%的老年人与子女同住,到了20世纪80年代,与子女同住的仅略高于10%。在比利时、丹麦、法国和英国,20世纪80年代初,全部家庭户中65岁以上独居者占11%,瑞典独居老人达到40%。这些国家社会化养老保障体系建立时间长,并发挥了很大作用。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已20多年, 1963年中国人口出生率为43.37%, 2002年下降到12.86%,人口自然增长率也从1963年的33.33%,下降到2002年俄 6.45%纵随着独生子女逐渐长大成人,他们的父母也进人中老年。家庭规模缩小,核心家庭比率上升,“空巢”家庭将越来越多。另外,我国经济实力的提高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促成了“空巢”家庭的迅速发展。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信息日益快捷,劳动力流动和迁移明显加速,为了事业的发展或为了取得更好的社会经济待遇,年轻人工作变动日益频繁,促使大家庭结构向小家庭转变,子女不能和老人同住,难以实现老人在家由子女照顾、养老的宿愿。生活水平的提高,住房条件的改善,也为子女和老年人分开居住创造了物质条件。养老观念和生活理念的变化等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也影响着现代家庭结构模式的转变。据专家分析,大规模的“空巢”家庭在21世纪将会成为我国家庭的主要模式。所有这些都决定了我国必须在传统家庭养老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社会化养老保障体系,这是人口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新时期继续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几点建议

针对前述所提出的人口现状和人口问题,就新时期我国继续贯彻落实计划生育政策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

1.对现行生育政策进行必要的、适度的调整,逐步实行二孩生育政策。

建议从2006年开始,凡是父母双方有一方是独生子女,就允许家庭在有一定时间间隔条件下生育第2个孩子,并且在全国不分城乡、不分地区、不分年龄地普遍实行;第二步,从2015-2020年开始全国普遍实行每个家庭允许生育2个孩子的政策。这种微调的新政策可以极大地减少政策导致的独生子女生育给家庭发展和代际延续带来的风险与脆弱性,有助于缩小我国现存不合理的城乡二元生育政策差距,有助于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基础上,总和生育率依然保持在更替水平以下的1.7左右,以延缓人口老龄化的进程,逐步改善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的局面。

2建立城镇农村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

养老保障是现代社会中人的一种基本需求,从养老资源供给的来源看,人类社会存在三种基本的养老方式,即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和自我养老。在城镇大多都建立了以养老,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为主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因此,是以社会养老为主要方式,在农村由于我国还没有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农村的养老保障基本上是以家庭养老为主要方式,这决定了我国农村群众生育需求与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之间矛盾的长期存在,计划生育的重点和难 点依然是在农村,进而成为对我国实现德 定低生育率水平战略目标的最大挑战。同 时,由于农村青壮年人口不断外迁,进城求学务工,农村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大量低龄“空巢家庭”出现,成为进一步发展趋势。因此,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成为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在目前的社会保障框架下,财政仅支持城市的社会保障。笔者认为扭转这种制度不公平,重新建立城镇农村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现代化最重要的改革方向。

3.认真落实现行的计划生育奖励优待政策,取信于民。

在农村由于社会保障还未建立,相当一部分人生存状况堪优。这些现象的存在,已经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进一步实施,对党和政府的形象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采取务真求实的态度和工作作风,认真落实现行的计划生育奖励优待政策,兑现奖励金和优惠政策,积极帮助计划生育困难户发家致富,体现出计划生育“三结合”政策的优越性所在,才能取信于民,维护党的威信。人们才会把对计划生育政策的抵制行为逐渐转变为自觉拥护行为。

4.树生育文化新风,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不断升高的问题。

一要在全国不断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加强宣传教育,改变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倡导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和尊重妇女、男女平等、生男生女都一样的社会新风尚,维护妇女合法权益。二要完善有利于提高女童和妇女地位的社会经济政策和利益导向、社会保障机制,提高生育女婴家庭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三要加强法制,完善法规,依法打击贩卖、残害和遗弃女婴的违法犯罪行为。四要建立健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政策与工作机制。

5.以人为本,高度重视“空集家庭”发展趋势,全方位拓展老年服务事业。

上一篇:大数据时代的理解范文 下一篇:对药理学的理解和看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