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发展史范文

时间:2023-12-28 17:22:03

桥梁工程发展史

桥梁工程发展史篇1

关键词:桥梁工程;发展历程;发展展望

中图分类号:U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4(b)-0000-00

引言:

交通对于世界的意义不言而喻,桥梁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拉近世界的距离,减缓解决城市的拥堵问题,带动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是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的象征。因此,桥梁建设的多元化,经济化以及安全性能成为我们的重要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桥梁建设也日益现代化,无论是从设计、建设还是验收、维护,科技的运用越发重要。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当代桥梁工程的发展。

1.桥梁的重要性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逐步实现,交通工程和工具的发展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建立全面、完善的交通网络,大力发展交通事业成为了我们的当务之急。而桥梁建设作为交通建设中较为关键的一步,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二十世纪中期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敦促了桥梁的高水平建设。连接各城市的适合快速行驶的高速铁路桥和高架桥,解决城市拥堵路况的城市高架桥和立交桥,跨越海峡、河流的跨海、跨河大桥等主要的交通建设除了方便我们的生活外,无一不对我们当代的桥梁技术形成了严峻的考验。提高桥梁设计、建设技术,研究更为安全、方便的桥梁成为了交通建设者夜以继日的工作。因为桥梁建设不仅是交通建设重要的一部分,在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时代,桥梁建设也常常作为一个国家建设技术甚至是科学技术、综合国力的体现。

2.桥梁工程发展历程

18世纪以前,桥梁以木材和石材作为主要材料,最有名的当属中国的赵州桥(跨度37.02米,公元605年)。科学的设计、优秀的施工成就了百年屹立的美名。18世纪末19世纪初,随着西方国家炼铁技术的发展,使得铁元素融入到桥梁建设中,其中以位于英格兰中西部的世界首座铸铁桥(跨度30米,1779年)和法国巴黎塞纳河上的亚历山大三世铸铁拱桥(跨度107.5米,1899年)最为著名,以此为例,欧洲也真正的进入了工业社会。期间,中国也建设了大渡河铁索桥(跨度100米,1803年)。19世纪中叶,随着建筑钢材和钢丝的发明,人工建筑材料实现了飞跃,桥梁建设也实现了历史的跨越。桥梁建设的主跨长度由百米飞跃到五百米左右。二十世纪初期,欧美国家的工业发展盛况空前,国家日趋发达,大跨悬索桥的建设此起彼伏。美国纽约华盛顿桥(跨度1607米,1931年)、旧金山金门大桥(跨度1280米,1937年),都显示出了西方国家在桥梁建设领域的绝对实力。二战后,德国、日本再度崛起。五十年代初期,复苏的德国经济使得德国的桥梁发展更上一层楼,斜拉桥结构展现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趋势。六十年代,日本、丹麦率先实施了跨海工程计划。日本以关门桥为起点,建设具有东中西三条通道的本州―四国联络线工程;丹麦则以小海带桥为起点,最终建成连接领土两岛的大海带桥(1642米,1997年)。八十年代初期,我国改革开放的政策,使得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杨浦大桥、南浦大桥的成功建成重新确立了我国在桥梁界的世界地位。

3.桥梁工程发展现状

如今,桥梁工程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被认可,成为了各大知名工科院校不可或缺的专业,抛弃了初期紧靠经验和智慧创造的方式。并且不断吸取相关科目的优秀经验,不断开拓新领域,完善桥梁工程建设系统。与此同时,关于桥梁施工质量控制和管理的相关学科也在不断增加,例如桥梁抗风、抗震、桥梁CAD等等。而且,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更新也使桥梁结构三维线性分析成为可能。

对桥梁技术体现最明显的还是桥梁工程规模和建设速度。我们以悬索桥和斜拉桥为例。仅在20世纪一个时代内,悬索桥的跨度便从威廉斯堡桥(跨度488米,1903年)到明石海峡大桥(跨度1991米,1998年),实现了4倍跨度的增长。在这里我们还应特别提到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计划的意大利墨西拿海峡桥。这个跨海工程前后经历了40多年的准备工作,考虑了当地地震活动频繁等多种地理因素,经多次修改方案,设计方最终确定了主跨3300米的单孔悬索桥方案。这将是世界跨海大桥工程的丰碑式建筑。斜拉桥则从斯特伦松德桥(跨度183米,1955年)发展到至今为止承重量最大的斜拉桥―厄勒松大桥(跨度490米,2000年),再到多多罗大桥(跨度890米,1998年),斜拉桥跨度增加近5倍。由此看见,桥梁工程在20世纪至21世纪初这段时间内发展迅速。

谈到桥梁建设,就不得不提到桥梁设计,由于计算机等高科技的出现和发展,桥梁设计可使用的工具日益增多,至今已取代绝大部分的手工设计。桥梁设计也从最初简单的浮桥、拱桥发展到如今的钢桥、塔桥等,形式繁多,为国家建设、城市建设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也为历史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4.桥梁工程发展展望

在20世纪,世界桥梁工程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大部分国家完成了本国桥梁建设任务,小部分国家实现了跨国、跨海桥梁建设。实现了全球交通网络连通的初级目标,桥梁建设还有巨大的进步空间。21世纪,桥梁发展应以20世纪的成就作为基础,在完善基础的同时开拓创新。如上所述,桥梁工程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主体框架基本构筑,但羽翼远未丰满。可以预见,在桥梁建设未来的发展中,学科分支将逐步完善,且独立发展直至成熟。例如在桥梁抗风领域,大跨度桥风致振动控制技术将成为研究的热点,试验将依托风洞,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值风洞技术将有望突破瓶颈。

说到计算机技术,我们不得不谈论一下其在桥梁建设发展中的未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桥梁设计、评估、施工和管理将不断使用计算机软件。一来降低工作量,二来实现了对桥梁工程的立体化管理。从建立模型展示最初的设计到成型展示,再到施工管理控制以及最后的使用管理,计算机技术将近乎完美的展示桥梁建设的魅力。

至于桥梁本身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在20世纪,桥梁已经从最初的100米左右的跨度发展到现在的2000米左右的跨度。但是这还远远不够,为了建设全球交通网络,我们还需要不断突破现有瓶颈,挑战极限。加大跨度,丰富桥型将是桥梁工作者不变的课题。桥体轻型化、结构简易化等问题也将随着更大跨度桥梁的出现而解决。

总结:我国从古至今桥梁发展呈现良好事态,古人的伟大智慧以及国外的先进经验都对我国桥梁建设起着推动作用,最重要的还是我国科研人员,工程师们的辛勤探索。虽然桥梁本身的发展略有不足,但我相信经过更深入的研究,我国桥梁工程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许立英.桥梁工程发展浅述[J].甘肃科技2005(4):146-147

[2]方明山.20世纪桥梁工程发展历程回顾及展望[J].桥梁建设.1999(1):58-60

[3]巩海帆.21世纪世界桥梁工程的展望[J].土木工程学报.2000(3):1-6

桥梁工程发展史篇2

关键词:施工技术;发展;施工方法

中图分类号:K928.78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3)01-0101-2

1.桥梁施工技术发展简史

1.1历史

从古至今中国在道路桥梁的建设方面有着悠久历史的伟大国家,在古代,我国的桥梁曾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虽然在晚清时期,由于我国闭关锁国,影响了我国桥梁建设的发展, 解放初期,我国的公路、城建部门在恢复、改造和新建公路与城市道路上改建和新建了数量可观的桥梁,使通车里程比解放前有了成倍的增长。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施工机具、设备和建筑材料的发展,桥梁施工技术得到了不断地改进、提高。

1.2现代桥梁施工技术的发展

在桥梁工程技术发展上是一个大进步。在桥梁施工中,通过试验研究并设计制造了一系列关键性的施工机具设备,创造了一些新的施工工艺,如管桩下沉、钻孔洗壁、循环压浆、悬拼调整、高强螺栓安装等,保证了工程按质量要求完成。60 年代中期,悬臂施工的方法从钢桥施工引入到预应力混凝土桥施工以后,摆脱了建造预应力混凝土梁桥只能采用预制装配和在支架上现浇施工的单一局面,促进了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的发展,相继有预应力混凝土T型刚构桥、连续梁桥、斜拉桥等结构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全国各地出现,从而使预应力混凝土桥成为我国桥梁工程的主要类型。桥梁的其他施工方法,如转体法、顶推法、逐孔施工法、横移及浮运法等都在70 年代中得到应用。90 年代以来,我国的交通事业和桥梁建设出现了一个全新的时期,突出体现在高速公路建设和国道系统的畅通以及桥梁技术、桥型、跨越能力和施工管理水平的升华。

2.桥梁施工方法概述

2.1桥梁基础施工

一般来说,桥梁基础工程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受水文、地质条件的控制,所重视的是工程结构本身和经济效益。目前国内已经拥有了符合我国国情的一整套施工工艺及相应的设备,而特大桥梁基础已经向“组合基础”发展。扩大基础、桩基和沉井在各自的发展中又彼此“联合”。这种联合就是根据不同的水文、地质来发挥各类型式的特点而组成的一个整体。桥梁基础工程由于在地面以下或在水中,涉及水和岩土的问题,从而增加了它的复杂程度,使桥梁基础的施工无法采用统一的模式。但是根据桥梁基础工程的形式大致可以归纳为扩大基础、桩和管桩基础、沉井基础、地下连续墙基础和组合基础几大类。

2.2桥梁上部结构的施工

桥梁上部结构的施工方法,70 年代以后随着预应力混凝土的广泛应用,已经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在钢筋混凝土桥梁的时代,可以说主要是现场浇注的施工方法。由于桥梁类型增加与跨径增大,构件生产的预制化,结构设计方法的进步、机械设备的发展,由此而引起施工方法的进步和发展,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施工方法。主要有:就地浇注法;预制安装法;悬臂施工法;转体施工法;顶推法施工;移动模架逐孔施工法;横移法施工;提升与浮运施工。

3.桥梁施工技术介绍

3.1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规范》预应力筋编束规定,预应力筋由多根钢丝或钢绞线组成时,同束内应采用强度相等的预应力钢材。编束时,应逐根理顺,防止互相缠绕。钢筋的冷拉工艺采用控制应力或控制冷拉率的方法。从受力分析来考虑,编束时,梳理顺直,可防止钢丝或钢绞线在穿孔、张拉

时由于互相缠绕紊乱而导致的受力不均匀现象。当受力不均匀时,将使有的钢丝达不到张拉控制应力,而有的则可能被拉断,造成预应力损失。《规范》规定,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规定时可采取分批、分阶段对称张拉。主要从受力角度要求后张法多根(束) 预应力筋张拉时,应使张拉的合力作用线处的构件核心截面以内,防止构件截面产生过大的偏心受压和边缘拉力。对称张拉可避免或减少偏心力矩,宜分批、分阶段对称地进行。另外,按控制应力先张拉的预应力筋会因后批预应力筋张拉时所产生的混凝土弹性压缩而引起应力损失。为保证施工质量,预应力张拉必须严格按照程序规定执行且张拉后立即做好灌浆的准备,这些对控制应力损失的减少都非常关键。张拉过程中不仅要控制好应力值,而且要随时抽查预应力筋的增长值,同时要按照对称、均匀的方法进行张拉,张拉完并封锚以后,即可开始灌浆的工作,灌浆不仅减少应力的损失,而且封闭孔道,减少预应力筋的损失,并且使其与结构共同作用,提高结构的抗裂性。

3.2临时支座的预制

在桥梁施工中,临时支座大多数采用预制的长方体混凝土块,在相应位置对称放置两块,待湿接头混凝土达到强度后,再凿除,这样施工由于预制的混凝土块薄厚不均,摆放位置错动,以及梁板本身制作尺寸的误差,容易把临时支座压坏、压碎、挤动,影响梁板的标高或造成梁板位置偏离。有些临时支座由于梁板的拖动,紧靠在台帽里侧不易凿除,即使凿除后也不易清扫,给施工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临时支座的作用是减小和防止支架产生有害于施工的沉降。是否需要给支架设临时支座,一要看支架落地处是否坚实;二要看支架的荷载是否大;三要看施工的周期是否长。一般,雨天之后要检查支架、支座变形。

3.3承台施工

为了开挖桥台基坑,必须选择有效的降水措施。根据市场的调研和现场的布设条件,采轻型井点降水措施是最经济最可行的办法。因为实际中布设为分级井点,所以必须加以严密的计算。同时项目部准备了一套辅助方案,如果第一套方案有难度,那么准备在回填土的外侧再筑两道临时围堰,以降低水源方向水位的高度。施工流程为:测量放样井点降水基坑开挖浇筑垫层承台钢筋制作模板制作混凝土浇筑养护。根据施工的环境特点及设计图纸,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决定对基坑开挖采用轻型井点降水方式。井点的平面布置主要取决于地下水的补给方式,基坑的平面形状和要求降水的深度。井点的平面布置形式有:单排布置、双排布置、环型布置和U型布置。

4.结语

桥梁工程发展史篇3

藉河天庆大桥位于规划天水市新华路延伸段跨越藉河位置,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道,双向4车道设计,标准段宽度26m,桥址位置河道治导线宽度200m,桥梁总长约为200m,与两岸河堤道路平交,百年一遇洪水位1150.57m。桥梁设计定位为满足功能性要求的前提下,考虑建设成为市中心地段的地域标志性建筑物。

2总体方案设计

2.1桥型方案选择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天水市经济现状、生态环境建设及旅游城市发展,进行桥型选择设计,使桥梁与桥梁所在地达到关联统一。藉河天庆大桥桥梁全长约205m,在此跨径范围可供选择的桥型有连续梁、连续-刚构组合体系、斜拉桥、部分斜拉桥、拱桥等。由于该段河道较矮,约3.50m左右,同时兼有泄洪功能,在满足防洪泄洪的基础上与两岸的衔接较困难,因此要求桥梁结构厚度越小越好,河道中桥墩个数越少越好,桥型选择宜突出上部结构。天水市区已建桥梁中无斜拉桥型,由于河道属于季节性河流,平时流量较小,地质条件较好,若采用斜拉桥方案,设计时可采用满堂支架施工,降低工程造价、施工难度及工期。为了突出桥梁自身特色的主旨,在深入分析城市历史文化内涵及周边环境的基础上,既突出桥梁的景观代表性,又在传承历史的同时彰显时代风貌,综合考虑以上因素选择推荐斜拉桥方案。斜拉桥其刚度大,空气动力性能好,梁高可以很小,且简洁流畅,连续舒展,轻巧纤细,向上动态感强,桥塔样式多样化,可体现桥梁体形的现代美。

2.2斜拉桥桥型比选

桥梁结构整体形式设计应考虑与周边环境的统一和谐,均衡稳定、比例协调及韵律优美。藉河天庆大桥南侧为多栋高层建筑,北侧未来规划建筑高度35层商业住宅群。若考虑河道中设置两个桥塔,按边、主跨均衡合理的跨度比1:2:1要求,则主体桥梁主跨跨径应在91.00m左右;按主塔高度与拉索的夹角关系,桥面以上桥塔高度大约25.00m左右。若考虑河道中设置一个桥塔,按均衡稳定及比例协调要求,则主体桥梁主跨跨径应在105.00m左右,桥面以上桥塔高度大约66.00m左右。藉河天庆大桥周边建筑物众多,总体北侧高层建筑较多,从河道的天际线及视野考虑,桥梁上部构造物需要有一定的高度,才能突显出桥梁的宏伟气势。结合桥梁南北两岸的地形及周边条件,本次方案设计时选择大跨独塔的方案,桥梁孔跨布置为15.00m(北引桥)+105.00m+66.00m+15.00m(南引桥异性块)=207.00m在保证上部构造物高度的同时,满足整体方案的经济性能要。为了避免将来与北侧花鸟市场建筑高层间的视觉冲击,同时考虑到北侧罗峪沟长期淤积作用,本次方案设计桥塔设在靠近南岸一侧。

2.3桥塔的景观设计

桥梁结构既是一种由多种构件组合成的力学结构,同时又是具有多种象征含义的标志。桥塔的景观设计意在将桥梁与当地的自然景观、人文历史景观有效的融合在一起,反映城市特色,体现地域文化。天水是华夏文明之源,中华名族的发祥地,具有深邃的文化内涵。方案以天水悠久的文化为出发,以中国传统文化主体“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为设计构思,以立国重器“鼎”为设计灵感,来展现桥梁的方案寓意“天人合一———鼎立秦州”。一方面突出了天水的文化底蕴,表现天水建筑“雄浑”、“拙朴”、“大气”的特色,另一方面突出天水建筑的开敞性与兼容性特点,用现代手法表现传统结构。

3结束语

桥梁景观设计强调结构与周边环境的和谐统一,并将历史人文融入其中形成一体,文章将斜拉桥美学设计的一些理念应用到藉河天庆大桥方案设计中,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桥梁工程发展史篇4

关键词:桥梁 发展 施工方法 桥梁施工技术

1、桥梁施工技术悠久的历史

我国在桥梁建造技术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的成就根据史料考证,在三千年前的周文王朝代,就有在渭河上架设浮桥和建造粗石桥的文字记载。 隋、唐时期,是我国古代桥梁的兴盛年代,其间在桥梁型式、结构构造方面有着很多创新,可谓“精心构思,丰富多姿”。 宋代之后,建桥数量大增,桥梁的跨越能力、造型和功能又有所提高,在桥梁施工方面充分表现了我国古代工匠的智慧和艺术水平, 成为我国桥梁建造史上的宝贵财富。 解放初期,我国的公路、城建部门在恢复、改造和新建公路与城市道路上改建和新建了数量可观的桥梁, 使通车里程比解放前有了成倍的增长。 但由于起重设备的限制,装配式桥仅在简支梁桥上使用, 其他类型桥梁的施工仍多采用土牛胎、竹木支架、拱架现浇或砌筑施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施工机具、设备和建筑材料的发展,桥梁施工技术得到了不断地改进、提高。

2、桥梁施工技术

2.1 体外索加固法

体外预应力是一种有效的桥梁加固方法。简单易行,不影响行车。受力途径明确,能显著提高结构承载力和抗裂度,有效改进结构的应力状态。为了满足加固后旧桥的承载力的需要,体外索一般采用折线形,同时满足梁正截面抗弯强度和抗剪强度的要求。体外索材料一般由无粘结钢绞线、粗钢筋与槽钢组合而成。体外索加固桥梁受弯构件时,可按偏心构件来验算梁的承载力;按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认为截面受弯破坏时,梁内的非预应力钢筋达到屈服,而预应力钢筋达不到极限强度,验算使用阶段的应力及结构变形;按加劲梁组合结构分别对其受力和使用性能进行分析。在正使用极限状态的各项指标计算时,按整体变形协调条件计算在外载作用下预应力筋的应力增量。体外预应力加固法,加固后能达到荷载标准,加固效果是非常显著。体外索加固法有效改善了主梁在正常使用阶段的工作性能。裂缝宽度变窄,挠度明显减小,增加了结构的耐久性。体外索加固法是在使用过程中,具有加固、卸载及减小结构内力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2.2真空压浆技术

传统的压浆法灌浆,是在 0.5Mpa~1.0MPa 的压力下,将水灰比 0.4~0.45 的稀水泥浆压入孔道,这种做法容易发生水泥浆离析,析水,干硬后收缩,产生孔隙,留下隐患。为此有必要将传统压浆工艺进行改进,将真空辅助压浆工艺等技术应用于预应力施工中,使灌浆工艺更加完善合理。由于孔道内只有极少的空气,很难形成气泡;同时,由于孔道与压浆机之间的正负压力差,大大提高了孔道压浆的密实度和饱满度。减小了水灰比,选用专用的添加剂,提高了水泥浆的流动度,减小了水泥浆的收缩,从而保证了浆体的可施工性,充盈孔道的密实性和提高硬化浆体的强度。普通压力压浆一般是在孔道的压浆端对水泥浆施 0.5~0.7MPa 的压力,缓慢均匀地向孔道内压入浆体,直至浆体在孔道高点处的排气孔流出;而作为孔道压浆的一项新技术,真空辅助压浆的基本原理是:在传统压浆工艺基础上,将孔道系统密封,在孔道的一端采用真空泵对孔道进行真空处理,使这产生-0.08Mpa~-0.1MPa 左右的真空度,然后用压浆泵以≤0.7MPa 左右的正压力将优化后的特种水泥浆从孔道的另一端压入,水泥浆从真空端流出,且稠度与压浆端基本相同,再经过特定的排浆、保压、以确保孔道内水泥浆体饱满,以提高预应力孔道压浆的密实度和饱满度。采用真空灌浆工艺是提高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的有效措施真空压浆与常规压浆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真空的形成能够较好的导引管道内浆液顺利通过管道,解决了常规压浆泵因压力不足等达不到注浆理想效果的问题;保证了预应力管道内水泥浆液的饱满度和密实度;工艺及浆体的优化,消除裂缝的产生,使灌浆饱满性及强度得到保证;真空灌浆是一个连续而迅速的过程,节约压浆时间,缩短工作周期,增强了固结水泥浆在孔道内的粘结力.

2.3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规范》12.6.6 预应力筋编束规定,预应力筋由多根钢丝或钢绞线组成时,同束内应采用强度相等的预应力钢材。编束时,应逐根理顺,防止互相缠绕。钢筋的冷拉工艺采用控制应力或控制冷拉率的方法。从受力分析来考虑,编束时,梳理顺直,可防止钢丝或钢绞线在穿孔、张拉时由于互相缠绕紊乱而导致的受力不均匀现象。 当受力不均匀时,将使有的钢丝达不到张拉控制应力, 而有的则可能被拉断, 造成预应力损失。《规范》l2.10.3 后张法张拉第 2 条规定,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规定时可采取分批、分阶段对称张拉。主要从受力角度要求后张法多根(束)预应力筋张拉时,应使张拉的合力作用线处的构件核心截面以内,防止构件截面产生过大的偏心受压和边缘拉力。对称张拉可避免或减少偏心力矩,宜分批、分阶段对称地进行。另外,按控制应力先张拉的预应力筋会因后批预应力筋张拉时所产生的混凝土弹性压缩而引起应力损失。综合考虑张拉力的影响,可减少预应力损失。预应力工程施工关键是如何正确地建立起设计要求的预应力(即结构的内应力),而其最大的影响因素就是应力松弛带来的危害。为保证施工质量,预应力张拉必须严格按照程序规定执行且张拉后立即做好灌浆的准备,这些对控制应力损失的减少都非常关键。张拉过程中不仅要控制好应力值,而且要随时抽查预应力筋的增长值,同时要按照对称、均匀的方法进行张拉,张拉完并封锚以后,即可开始灌浆的工作,灌浆不仅减少应力的损失,而且封闭孔道,减少预应力筋的损失,并且使其与结构共同作用,提高结构的抗裂性。

3、结束语

加强道路桥梁工程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必须加强基础工作,施工质量控制和检验把关工作。道路桥梁工程线长面广,有些工程施工季节性强,施工队伍的条件和素质要求还不相适应,工程监理工作起步晚,缺乏成熟经验,检测手段还不先进,都有待于我们做出更大的努力去探索,逐步加强完善质量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张运志.分析公路桥梁施工的技术[J].广东科技,2009,6.

[2]黄世奇.试述公路桥梁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J].广东科技,2009,6.

[3]王丽萍.有关桥梁工程真空压浆技术的施工探讨[J] . 魅力中国,2009,6.

桥梁工程发展史篇5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周圈桥、汤严河桥、汤严渠桥、古泊河桥、古泊渠桥、石窑桥、戚庄桥、张庄桥、长庄桥、黄庄桥等10座桥梁改造建设工程集体开工典礼。值此机会,我代表县级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向10座桥梁的开工建设,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加桥梁建设的全体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表示亲切的问候!

近年来,我县大力实施“交通先行”发展战略,县乡道路、乡乡道路基本实现了黑色化和灰色化,全县交通条件取得了历史性的改善。但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道路人流、物流量的不断提高,县乡、乡乡道路上的危桥“瓶颈”现象越来越突出,不仅严重制约了道路的通行能力,影响地方经济的发展,而且危及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广大群众对道路危桥的修建改造呼声越来越高。今年上半年,县委、县政府投资1000多万元修建改造了虞姬桥、袁枚桥、沈括桥、方圩大桥和任巷桥等5座桥梁,拉开了全县危桥改造工作的序幕。今天,我们开工建设周圈桥等10座桥梁,标志着全县危桥改造工作又掀起了新一轮的高潮。这10座桥梁的改造建设完成,对进一步改善我县的交通条件,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必将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周圈桥等10座桥梁建设工程是一项顺民心、合民意的德政工程,县委、县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广大群众也十分关注。因此,希望有关部门,特别是县交通、水利、财政、审计等部门要认真履行监督、服务职能,及时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为工程顺利施工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希望桥梁所在乡镇要积极主动配合,认真做好服务工作,全力支持工程建设。希望施工单位要从施工方案、施工技术、施工机械等各个方面精心组织,强化质量意识,严格质量管理,服从质量监管,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将每一座桥梁建成“优质工程”、“精品工程”、“放心工程”、经得起群众和历史检验的“民心工程”。

最后,预祝周圈桥等10座桥梁建设进展顺利,早日建成通车!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愉快!

谢谢大家!

桥梁工程发展史篇6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周圈桥、汤严河桥、汤严渠桥、古泊河桥、古泊渠桥、石窑桥、戚庄桥、张庄桥、长庄桥、黄庄桥等10座桥梁改造建设工程集体开工典礼。值此机会,我代表县级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向10座桥梁的开工建设,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加桥梁建设的全体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表示亲切的问候!

近年来,我县大力实施“交通先行”发展战略,县乡道路、乡乡道路基本实现了黑色化和灰色化,全县交通条件取得了历史性的改善。但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道路人流、物流量的不断提高,县乡、乡乡道路上的危桥“瓶颈”现象越来越突出,不仅严重制约了道路的通行能力,影响地方经济的发展,而且危及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广大群众对道路危桥的修建改造呼声越来越高。今年上半年,县委、县政府投资1000多万元修建改造了虞姬桥、袁枚桥、沈括桥、方圩大桥和任巷桥等5座桥梁,拉开了全县危桥改造工作的序幕。今天,我们开工建设周圈桥等10座桥梁,标志着全县危桥改造工作又掀起了新一轮的高潮。这10座桥梁的改造建设完成,对进一步改善我县的交通条件,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必将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周圈桥等10座桥梁建设工程是一项顺民心、合民意的德政工程,县委、县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广大群众也十分关注。因此,希望有关部门,特别是县交通、水利、财政、审计等部门要认真履行监督、服务职能,及时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为工程顺利施工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希望桥梁所在乡镇要积极主动配合,认真做好服务工作,全力支持工程建设。希望施工单位要从施工方案、施工技术、施工机械等各个方面精心组织,强化质量意识,严格质量管理,服从质量监管,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将每一座桥梁建成“优质工程”、“精品工程”、“放心工程”、经得起群众和历史检验的“民心工程”。

最后,预祝周圈桥等10座桥梁建设进展顺利,早日建成通车!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愉快!

桥梁工程发展史篇7

引言

依山而建,临水而居,独特的高山峡谷地形地貌赋予重庆这座城市别致的称号:“山城”、“雾都”。重庆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三千年的悠久历史,也有璀璨的文化因子,巴渝文化、名人文化、三峡文化、抗战文化、红r文化、都市文化交融共生,使重庆这座城市闪耀着辉煌与荣耀。然而,大江环绕的重庆更应该有另一张城市名片――桥都。2009年,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在渝洽会桥梁与都市国际论坛上认证重庆的“中国桥都”称号。桥梁与重庆城市的发展密不可分,与重庆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开展以桥梁文化为主题的节事旅游活动,有利于弘扬重庆桥都特色旅游文化,推广重庆桥都特色旅游形象,打造重庆国际化桥梁文化城市品牌。

一、相关研究综述

(一)节事旅游开发研究

节事旅游的定义最早由Ritchie于1984年提出,结合聂艳梅从城市品牌传播视角定义节事活动,笔者基于城市品牌对节事旅游做了新定义:节事旅游是经过主办方的策划、组织、管理和设计环节,具有典礼和仪式的产业,并能够带给游客与众不同的特殊瞬间和全方位的综合体验,并能为主办城市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城市的品牌形象和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产生促进作用的一种旅游形式。

在国外,节事旅游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在国内,随着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等大型节事活动的举办,节事旅游研究逐渐成为热点。对于节事旅游开发,学者们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节事旅游开发原则和方法,吴必虎提出了节事活动运作的四项原则:大众化原则、确定性和规范性原则、市场化原则和产业化原则,李冰从沈阳国际旅游节谈了节事旅游还应注重个性化原则,提出了开发方法,吕莉对于节事旅游策划提出办法。二是节事旅游开发的参与者,赵现红实证分析了参加开封文化节的旅游者的体验过程,强调节事旅游开发中游客的感知价值,Turco 和Nicholson 等的研究表明,顾客满意是节事成功开发的关键因素,李朝军等探究了旅游节事的创新维度对游客的行为意向的影响,宋振春等以泰安市传统东岳庙会和泰山国际登山节为研究对象,探究当地居民对于旅游节事的感知,提出节事旅游的开发要提高居民的积极性和节事的举办质量,王小云研究了企业参与对节事旅游开发的影响。三是根据具体的个案研究,提出相应的解释旅游开发策略,如探究闽台、锦州等以特定城市资源为主的节事旅游开发。

(二)节事旅游对城市品牌影响研究

城市节事活动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活动形式,从多角度影响着城市品牌的塑造和发展。城市品牌是指城市在功能定位时,确立的一种核心价值,将城市的生态环境、经济特征、历史文化、民风市俗、建筑符号、形象标志等诸多要素,经过长期塑造、整合和优化,逐步形成的能够识别城市的无形资产,也是城市个性化的具体表现。白雪,罗业云,陈保霞认为节事旅游对城市品牌形象塑造有正面的积极影响。周丹敏,李波提出了如何对城市品牌持续性提升的节事旅游开发及整合方案。

综上所述,科学合理的节事旅游开发从宏观层面来看,会提升城市的整体实力,给城市带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利于塑造城市品牌。结合重庆桥梁资源,开发桥梁文化主题的旅游节,丰富游客对城市的情感体验和文化享受,打造国际化的重庆桥都品牌。

二、重庆桥梁文化旅游资源优势

(一)悠久的桥梁历史

重庆是一座“江”的城市,长江、嘉陵江、乌江齐聚,创造了重庆特有的自然风貌,也给早期的重庆人民设下了天然的交通障碍。在“桥都”重庆,其实早在现代化大桥出现之前,勤劳的山城人民就已经在山水间架起了一座座各式各样的古桥。重庆拥有悠久的桥梁历史,最早的古桥是北宋年间修建的荣昌施济桥,在清代太平天国川盐济楚,就得有“川东保障”之称。重庆古桥自有风韵,包括万州的万安桥,巫山的三无桥。到“九五计划”的实施,特别是直辖后,重庆迎来了建桥高峰,桥梁数量、桥梁技术、桥梁模型都在大跨步地急剧增加,在世界桥梁中独领。重庆每一座桥都见证着这座城市的成长,每个阶段建起的桥梁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桥梁故事,如重庆主城长江上第一座大桥重庆长江大桥石板坡复线桥兴建初期,在“人民大桥人民建,人人为大桥做贡献”的口号下,几乎所有的重庆市民都参与到桥梁建设当中,曾一度出现“万人敲卵石筑桥墩”的火热场面。这些桥梁历史,也是是老一辈山城人民永不可磨灭的记忆。

(二)独有的桥梁资源

重庆有独特的桥梁资源。据统计,重庆目前大大小小桥梁总数已超过1万座,并且创造了5个世界第一,包括世界最大跨径的混凝土拱桥――万州长江大桥,世界最大跨径公轨两用结构拱桥――菜园坝长江大桥,世界最大跨径拱桥――朝天门大桥,世界最大跨径连续钢构桥――长江大桥复线桥,世界最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巫山长江大桥。世界上所有现代桥梁可分做拱桥、梁桥、斜拉桥、悬索桥,在重庆应有尽有。据茅以升桥梁委员会认证,重庆是目前世界上桥梁数量最多,桥型种类最多,技术水平最高的城市,是公认的“中国桥梁博物馆”,也因此获得“中国桥都”荣誉称号。

(三)丰富的文化交融

重庆既是山水之都,又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重庆的桥梁文化与重庆其他文化相得益彰,交相辉映。长江、嘉陵江两江交汇,水深浪平,长桥之端有码头,想当年码头之上樯桅如林、船篷相连,船工纤夫,肩挑背扛,街市各样,店铺相依,一声声号子震天动地,彰显着重庆人民的勤劳和耿直。与码头相连是古城门,重庆城门17道,依照风水学9开8闭而修建,这17道城门连接起来的城墙将古代的重庆城区包围,易守难攻,成为战时绝妙的防卫屏障。桥梁,是一种建筑艺术,一种人文景观,也是一种文化思维,在现代化的建设中,桥梁与都市文化完美交融。时分,以繁华区灯饰群为中心,干道和桥梁华灯为纽带,万家民居灯火为背景,轨道穿梭,层见叠出,构成一片高低井然、错落有致、远近互衬的灯的海洋,这是美丽的山城夜景。桥梁成了山城夜景不可或缺的元素。“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一条条横空长龙,形成重庆都市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重庆桥梁文化旅游节开发策略

重庆桥梁文化旅游节遵循一般节事旅游开发原则:大众化、确定性和规范性、市场化、产业化和个性化。在深度挖掘重庆文化和重庆桥梁文化的基础上,以文化为核心,设计开发旅游节节事活动和旅游产品,突出重庆桥梁文化特色,打造重庆桥都文化品牌。

(一)明确主题,突出特色

旅游节事能够塑造旅游目的地形象,因此,明确主题是开发节事旅游的核心。重庆桥梁文化旅游节的主题确定,要全面深度分析重庆当地的桥梁资源,发现整理历史文化以及本地人民的风俗习惯,突出特色,而且要符合市场需求及发展趋势,符合游客的欣赏和享受心理。明确主题的旅游活动,给游客更加直观便捷的认知,更能彰显重庆桥都品牌。

(二)提升旅游节文化品位,注重多种文化性节庆产品开发

旅游节庆产品的开发要以文化为核心,市场为导向,特色为生命,整合创新为后劲。因此在开发旅游产品过程中要注重既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又符合市场具有生命力和竞争力。按照“文化-旅游节庆产品-旅游”模式(如图1)进行系统开发,实现旅游节庆产品的最优组合和综合效益最大化,满足游客参与的文化体验需求。

图1 旅游节庆产品开发模式

1.修建重庆桥梁博物馆

博物馆作为一种搜集、保管、研究、陈列有关历史、文化、艺术、科技等方面的文物或标本的机构,是最直接、最直观、最全面的展现桥梁文化的载体。虽然重庆是中国的桥梁博物馆,但目前重庆还没有一个真正的实体桥梁博物馆。在重庆桥梁文化旅游节之际,政府应大力修建一个桥梁博物馆,博物馆内包罗万象,呈现各种各样桥梁文化:桥梁历史,桥梁故事,桥梁科学知识,著名的桥梁人物以及精美的桥梁模型等等。

2.重庆桥都精品旅游线路

设计推出重庆桥都的精品旅游线路:“细数桥梁故事”特色两江游。朝天门码头两江交汇之处为起点,嘉陵江上有嘉华大桥、嘉陵江大桥、渝澳大桥、千厮门大桥、两江大桥,长江上有朝天门大桥、东水门大桥、长江石板坡复线桥、菜园坝长江大桥,每一座桥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游船上有专业的导游为游客讲解重庆桥的故事。就像乘坐塞纳河上的游船感受巴黎风情一样,在重庆两江游过程中,游客也可以深刻感受到重庆这座城市的款款情深,享受重庆桥梁文化、码头文化、城门文化以及都市文化的交融。

3.f人踩桥祈福会

万人踩桥祈福是旅游节一个强体验性的大型活动,所踩之桥选择重庆长江大桥石板坡复线桥,印证该桥兴建初期“万人踏桥”的难忘历史。游客在踩桥祈福时可以领略到当年重庆劳动人民的建桥热情,也可以在桥栏上挂上祈福牌,给自己一个心灵的寄托。

4.其他文化性活动

其他文化性活动也在旅游节期间开展,如学术界参与的重庆桥都发展研讨会、特色文艺汇演,面向大众的创意桥梁摄影比赛和征文比赛等等,充分体现旅游节的文化性和体验性。

(三)政府、企业和媒体通力合作

通过旅游节塑造城市品牌,离不开政府、企业以及媒体多方合作的联动。就政府而言,对旅游节的开展进行宏观把控,做好统筹安排,包括展示桥梁特色的市容市貌打造,做好游客的安全防卫和交通协调工作,给游客一个良好的旅游体验,边缘性做好重庆桥都品牌的打造;企业层面,所有涉及“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的企业应形成联动效应,实行整合营销,制定富有桥梁文化、桥都特色的主题产品,如桥梁主题饭店等;媒体层面,通过线上线下加强宣传力度,多维度、立体性的宣传使重庆的桥梁文化品牌丰满起来,形成旅游者的品牌意识,提升品牌美誉度,赢得市场。同时实时跟踪报道旅游节的发展动态,强化舆论造势。

四、结语

游客参与重庆桥梁文化旅游节活动,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重庆这座城市的桥梁传统文化、特色文化,增加对于当地其他文化的认同感,提升当地居民的自豪感和凝聚力,提高重庆知名度和美誉度,塑造重庆城市国际化的桥都品牌。但需注意的是,重庆桥梁文化旅游节应具有可持续性,做好科学的节事发展规划,利用桥梁文化旅游节为重庆桥都品牌的打造起长期长效促进作用。

桥梁工程发展史篇8

【关键字】公路桥梁管理系统;应用

一、前言

公路桥梁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设施,桥梁信息是加强公路养护管理,提高公路管理技术水平的重要内容。交通部“七五”期间布署了“公路桥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1988年试点提出了“公路桥梁二级管理系统编目编码指南”,为全国的公路桥梁管理系统建设打下了基础,起了推动作用,随着系统建设的深入与发展扩大,目前,国内能实现对桥梁进行有效管理的系统主要以交通部公路科研所自主开发的桥梁管理系统CBMS较为先进,公路桥梁管理系统已成为公路科学管理不可缺少的工具。

辽宁省从1999年开始推广的公路桥梁管理系统(CBMS2002)现正使用中,为加强我省普通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及时掌握桥梁使用状况,建立科学、系统的公路桥梁管理评定决策机制,本文就其系统的应用介绍、在实践中的应用功效以及中实践中发现的不足之处和亟待解决的方案几个方面加以阐述。

二、公路桥梁管理系统的应用介绍

公路桥梁管理系统是针对各养护单位管养的在役桥梁,提供其基本资料、检查勘测、评价决策和维修加固对策等一整套综合管理系统。

公路桥梁管理系统主要提供了包括数据管理、统计查询、评价决策、费用模型、维修计划、维修方案等6个子系统,45个模块,100余项功能。

1、数据管理子系统:由数据编辑、数据管理、数据字典三个模块组成。

数据编辑主要由基础数据库、病害数据库、评价决策数据库、费用分析数据库、历史数据库,平时最常用的是基础数据库和病害数据库。基础数据库主要有识别数据库、结构数据库、经济指标库、维修历史库、特殊检查库、重车过桥库、桥上事故库、桥梁档案库8个库,病害数据库包括病害数据库和维修建议库2个库。通过内业查桥梁卡片、设计图纸、竣工资料和上报表格及外业的桥梁现场勘测来创建和修改基础数据库和病害数据库的数据。数据管理主要包括数据备份和数据恢复,其目的是保证数据的安全,在系统进行重装、升级之后能把采集到的数据全面、准确地恢复到新的系统中。数据字典包括数据字典和用户字典,均为对应的代码,方便用户对数据进行录入、查询、修改。

2、统计查询子系统:有基本视图、统计报表、统计图表、社会服务模块、高级查询五项功能。其中基本视图包括桥梁卡片、重车过桥、结构识别、结构数据、经济指标等视图;统计报表有按单位/路线、构件类、历史类等几种,能按任何这几种要求汇总桥梁总体数据;统计图表有固定图表、自定义图表两种;社会服务模块有路线桥梁限高、按路线检索载重量表、路线上桥梁适应评定几项;高级查询能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相应的设置,把系统内桥梁的任何信息灵活组合查询符合相应条件的数据转为Excel表格。

3、评价决策子系统:包括评价决策和历史评价决策。其中评价决策有以下几项:权重分设置、评价计算(网级)、评价计算(规范)、评价输出、网级适应性综合评分、网级适应性综合评分总排序、网级适应性综合评级总排序、按结构缺陷状态总排序、规范适应性综合评分总排序、规范适应性综合评级总排序。在实践中经常用到“网级适应性综合评级总排序”来看看些座桥认定为险桥。

4、费用模型包括处治对策求解、确定各种费率、确认方案及工程量、费用分析报表。

5、维修计划包括维修排序、检查计划、养护报告。养护报告桥梁系统的一项胡里非常有用的功能,根据已经录入的最新桥梁数据自动生成年度养护报告。

6、GIS应用在这里不作介绍了。

三、公路桥梁管理系统在实践中应用的功效

1、数据管理子系统录入了桥梁静态和动态的各种数据,包括基本数据、文档数据、维修历史数据、特殊检查数据、重车过桥数据、桥上事故数据、修理基价数据、病害数据、维修建议数据、病害照片等,若想知道桥梁的基本资料和目前状况,在这里均可查阅。

2、统计查询子系统把统计报表分类处理,实现图表与Excel电子表格嵌套,能够将录入系统的各类基本数据及病害数据汇总整理,自动生成得到便于工作人员理解的文字及图形表格,将输出结果保存为word及Excel形式的电子文档,便于平时浏览。

3、通过桥梁评价与决策,对基础数据库和病害数据库的数据进行评价,对桥梁结构进行评分与评级,即从桥梁构件存在损伤、受到侵蚀、碳化、钢筋锈蚀及碱骨料反应等几个方面表现,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通过对桥梁病害数据的快速分析,便于管养单位了解在役桥梁运营现状并对危病桥梁、意外事故桥梁及早实施维修和加固,分析桥梁是否为险桥,为桥梁养护及维修提供依据。

4、能够对单座桥梁进行养护决策生成,制定加固效果明显、经济投入适当并且具有良好可操作性的养护和加固方案。

5、能够为桥梁定期检查、特殊检查提供内、外业信息及技术支持,把桥梁养护制定计划管理、管养项目开展和全局控制技术,形成一条分工明确、组织严格、规范合理和方便快捷的桥梁安全管理工作流程,确保城市桥梁长期安全并且健康运行。

6、计算桥梁维修、加固费用,并根据系统提出的轻重缓急程度使用养护资金,为合理利用养护资金提供理论依据。

7、公路桥梁管理系统数据是桥梁基础资料统计、汇总、上报的唯一来源,是编制桥梁改造计划的依据。

四、公路桥梁管理系统在实践中应用时发现的的不足之处

公路桥梁管理系统对方便、有效地进行桥梁管理能起到显著的作用。但通过几年的应用,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

1、数据字典的编码内容不全面,病害概念描述过于简单不透彻,定义不清楚,编码又不能添加、删除、更改,有时如做选择题没有答案一样。

2、识别数据库、结构数据库、经济指标库等库与库之间没有关联性,检索错误时只能检索单个库的错误,不能检索库与库之间的不合理性。

3、数据采集困难,特别是中桥以上的桥梁,采集难度大,得到数据不准确。

4、领导重视不够。公路桥梁管理系统,每个市只有几个人在操作,少部分领导只知道有这个系统,却不知这个系统怎么用,作用是什么,更有一大部分领导都不知道这个系统的存在,使得公路桥梁管理系统的价值得不到认可。

五、亟待解决的问题

今后公路桥梁管理系统需要在如下方面进一步完善:

1、建立更为严格完善的桥梁养护标准和更为客观详细的桥梁评价标准,并建立智能型的病害原因分析系统和更为具体的养护维修决策系统。

2、检索功能有待升级,使库与库之间的关联有所提高。

3、建立合理的桥梁数据采集规程,将数据规范化。并且研究现代化的数据采集方式,能够快速、方便、可靠地采集该系统各项所需数据。

4、领导需要给予重视,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有利于公路桥梁管理系统的价值体现。

六、结束语

上一篇:流域生态修复方案范文 下一篇:饮用水与人体健康的课题研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