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资源信息管理范文

时间:2023-12-27 17:23:28

再生资源信息管理

再生资源信息管理篇1

一、回购再造战略的内涵及逆向物流

1 回购再造战略的内涵。回购再造战略是指对油田生产单位所拥有的废旧生产物资进行回购,再造(再加工)、处理的过程,是物资流、信息流,资金流集成网络。

2 逆向物流管理的内涵。我们通常所说的物流是指“正向物流”,但一个完整的供应链不仅应该包括“正向”的物流,还应该包括“逆向”的物流。逆向物流属于油田供应链回购再造网络的一部分,是一种包含产品退回。物料代替、物资的回收再利用,废弃物处理、旧物资修复与再制造等流程的物流活动,是对生产废旧物资的收集、分类、再处理、再使用进行管理的过程,具体包括了退回检验控制,回收再造流程的确立、管理信息系统整合,物资回购集中管理四个方面。

二、油田物资供应链实施回购再造战略的必要性

1 回购再造战略是降低生产成本,实现降本增效的重要途径。油田供应链实施回购再造,既可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节约生产物资采购成本,又可推动内部管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资源永续利用。

2 回购再造战略是保护油田生产环境,实现油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油田实施物资回购再造战略,能够减少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旧物资对环境的污染以及资源的消耗,既可以节约大量的资源,又可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

3 回购再造可杜绝潜在质量事故的发生。油田生产单位在淘汰产品、废品中暴露出的产品品质问题,将透过逆向物流信息系统不断传递到物资供应管理阶层。物资供应部门的管理者可以根据反馈的质量信息优选供应厂商、促使供应厂商在事前不断的改进产品品质管理,以根除产品品质不良的隐忧,可以提高潜在事故的透明度,让质量事故防患于未然。

4 回购再造行业发展效益优势明显,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环保价值,它不仅可以减少对原生资源的开采、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还能节约了大量的资源,推动油田生产管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为油田创造增效之道,也可增加一定的就业岗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油田物资回收领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沿袭传统经营模式,管理机制有待创新。近几年来,在国家鼓励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政策下,油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已有一定的规模,设立了专门的机构,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基本还是采取“收进来、卖出去”的传统经营模式,没有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2 油田废旧物资回收机构规模小、技术手段落后。由于油田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技术开发投入严重不足,油田废旧物资回收管理依然采用传统经营模式,对废旧物资仅限于“收”和“卖”,基本没有引进或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用于再生资源的预处理和再加工,阻碍了油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发展进程。

3 资源回收率低,不易回收利用的再生资源丢弃现象严重。油田生产每年投入约80亿的生产物资,物资种类涵盖56个大类,油田生产每年产生大量的废钢铁,旧设备,废有色金属、废纸、废塑料、废玻璃、废电池,由于油田生产区域面积广阔,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旧物资零星分散,其回收、再加工,运输费用高,回购价格低;另一方面,油田废旧物资调剂中心受机构、人员因素影响,向生产单位回购废旧物资的种类和数量偏少。种种因素导致目前油田废旧物资再回收利用率不到2。%,可回收再生资源隐性流失严重,不易回收利用的再生资源丢弃现象更加严重。

4 职工的资源意识、节约意识不高。在油田内部,对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在发展思路上还没有转到通过存量调整,挖潜改造,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轨道上来,“资源意识”、“节约意识”有待加强。

5 激励机制不健全。油田目前在废旧物资回收利用方面的政策、措施不完善,缺乏促进生产单位节能降耗、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的激励政策。由于回收废旧物资需要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如果废旧物资回购价格过低,激励措施不到位,调动不了生产单位的积极性。

四、油田物资回收、再造、处理的策略和方法

1 建立油田物资回购再造管理机构。任何一种管理体制的推行,都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构具体运行才能实现。油田供应链要实施物资回购战略,首先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应当在对油田现有物资供应管理体制及油田物资供应链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自上而下建立物资回购再造专门机构,使之能够覆盖油田各级生产管理部门。我们可以以油田物资供应体制为主线,将现有的油田物资回收调剂中心改建成油田物资回购再造集中管理中心,将各二级供应部门设为物资回购再造的中转中心,各三级基层单位为物资回购再造物资供应点,形成一个建立在供应链有关环节上的完整的物资回购再造管理体系。油田物资回购再造集中管理中心行使油田废旧物资回购管理职能,主要负责全油田生产性废旧物资的集中回收,利用、处置,调剂和检查,负责向修复点,油田范围内再加工点、油田外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单位,生产物资供应厂商提供回购的可再生或可利用资源,负责旧品再造后的分配、供应。

2 建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物资回购再造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一个地区、一个企业整体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发展思路在一个方面的具体体现。所以,在油田物资供应链实施物资回购再造要从全局角度进行规划。首先要要克服和纠正“重大轻小,重新轻旧”的倾向,积极组织收购可再生资源,特别是对那些生产部门非常需要,但价值小、利润低或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再生资源品种,更应千方百计组织回收。其次,要摒弃“收进来、卖出去”的传统经营模式,建立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回收加工厂,采取清洗、除油,去污、干燥、拆解、剪切、打包,破碎等加工预处理手段,加工生产各类再生原料;最后,要根据物资回购的管理目标和业务流程,建立以三级物资回购供应点为基础的点多面广和服务功能齐全的物资回收体系、可再生物资交旧体系、废旧物资拆解体系、物资修复管理体系,返厂再加工管理体系,形成以回收和集中加工预处理为主体,为原油生产和油田建设提供合格再生原料的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的产业链条,从而提高整个油田物资供应链的总运行效率。

3 完善物资回购再造管理机制,畅通物资综合

利用渠道。目前,虽然油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已有一定的规模,设立了专门的机构,但是,油田供应链要实施物资回购战略,还需完善机制。首先,要认真落实国家鼓励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有关政策,争取油田有关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的支持,获得对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处理部门和回购再造信息网络等方面项目的投资。加快资源综合利用的步伐;其次,要同有关部门结合,制定有效促进油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政策措施;第三,要加强与油田外再生资源加工行业及行业协会的联系,寻求与它们的交流与合作,第四,协调好废旧物资上交,回收、分拆、再加工、利用单位的协作关系。

4 开发物资回购信息系统。信息流与物资的流通是相辅相成的,信息流在物资回购和逆向物流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信息在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中所采用的形式有些不同,但从根本上讲,信息都是为物流顺利、通畅的完成所服务的。油田目前实施物资回购战略、发展供应链的逆向物流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是废旧物资信息数据的缺乏。包括废旧物资存在的准确位置、数量、可利用的程度、目前的管理状况等等,因此建立为物资回购和逆向物流服务的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强化信息服务,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供准确、充足的附加信息对逆向物流的顺利完成有着重要的意义。另外,目前,一些网站从事某些二手产品的广告和销售,我们也可以加强与这类网站的联系,一方面可以了解到市场行情、产品信息,可再生资源利用的信息,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这类网站为自己做宣传,寻求与油田外可再生资源加工厂商的合作。

5 建立相关激励机制。为促进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油田应当出台一定的激励政策。加大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支持力度,鼓励生产建设单位回收和利用。对上交的废旧物资,给予一定的价值返还;对利用再生资源的单位。可以按节约新物资的比例予以适当的奖励。

6 搭乘网络配送的运输载体,实现物资回购再造与网络配送整合。网络配送是正向物流的终点,而物资的回购再造是逆向物流的起点,二者可以通过油田物资供应链的运输载体实现物流供应链起点和终点的整合。即通过信息系统在完成网络配送的同时,利用网络配送的车辆,搭载回需回购再造物资至所需地点。

7 与供应厂商建立长期协作关系。回购再造物资只有在完成了销售环节,才能实现利润再造、盘活闲置报废物资的目的,达到逆向物流的终结点。因此,物资回购集中管理中心应当发挥物资供应行业的优势,与有关的供应厂商建立长期协作关系,将油田没有能力修复或再加工的可再生物资、可利用的产品部件提供给生产厂商,由其加工检验合格后再进入油田资源市场。这样,使供应厂商、生产厂商、油田各方的参与者都能从中获益,达到共生共赢的局面。

再生资源信息管理篇2

1发展建设思路

“十二五”期间,大兴区再生水灌区应积极推进灌区部分河道与干渠的整治工程、田间配套工程及再生水灌区管理信息化建设等3项工程建设。扩大农业用再生水比例,增加再生水灌溉面积,提高再生水灌区水资源保障水平,实现灌区再生水的安全、高效与科学利用。

2具体目标

根据大兴区再生水灌区建设现状,规则主要完成以下建设目标。(1)再生水供水保障率显著提高。充分利用灌区内现有坑塘、渠道和湿地,形成水面,改善环境,同时解决农业用水的调蓄问题。灌区地表供水保证率达到85%。(2)农田灌排工程配套进一步完善。完善灌区末级渠系配套工程面积1.0万hm2;使得大兴区再生水灌区干、支、斗、农和毛渠输水系统得到完善;农田灌溉排水达到5~10年一遇排涝标准。(3)灌区再生水利用量增加。再生水年用量达到1.0亿m3。实现在灌溉面积增加的情况下农业用地下水量的负增长。(4)灌区管理技术服务与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完善灌区水情、雨情和墒情监测系统,90%的灌区实现灌区地下水、作物和土壤监测网络信息化管理。

3主要建设任务

3.1再生水地表调蓄工程“十二五”期间南红门再生水灌区地表水调蓄工程主要工程建设内容,就是充分利用现有的杨各庄湿地、坑塘对再生水进行调蓄,保障灌水高峰期的供水需求,为保障南红门再生水春、秋季用水高峰期的用水需求,一个轮灌周期灌溉需水能力约1200万m3,根据现有水源情况,调蓄工程建设规模应在800万m3左右。在非汛期,再生水灌区应当加强闸坝建筑物的科学调度,实现河道蓄水,充分利用河槽蓄水能力,实现汛期排涝,非汛期蓄水灌溉和回补地下水。

3.2再生水灌区田间配套工程田间配套工程主要指灌区末级渠系配套工程,根据再生水水源情况、灌区种植情况以及农民使用意愿,对原有再生水灌区进行田间配套,“十二五”期间应对南红门灌区进行田间配套,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斗、农渠的疏挖、整治,闸门、泵站及桥涵等配套建筑物的建设,以进一步促进再生水利用,配套总面积1.0万hm2,详见表2。工程涉及大兴区旧宫镇、魏善庄镇、瀛海镇、青云店镇、安定镇和长子营镇。主要是新凤河和凉水河的上游连片的灌区,依地势建立的渠系网络,灌区管理方便,便于田间配套支斗渠的功能发挥,同时照顾了行政分区。设计标准按田间工程,支、斗渠及涵闸等渠系建筑物5级建筑物设计。只有灌溉功能要求的渠道,不设防洪标准,但考虑汛期渠道退水问题,灌排两用渠道,按10年一遇排涝标准设计。

3.3灌区水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通过灌区水资源监测与管理系统建设,实现水情监测与水量调度决策的信息化与科学化,达到高效利用灌区再生水资源、减少弃水损失和节约地下水的目的。基于经济发展水平和资金支持力度,南红门再生水灌区“十二五”期间实现90%的灌区水情自动化监测。开展灌区多水源联合利用研究,优先利用灌区内再生水资源进行灌溉和补给地下水,替代清洁地下水资源。并进一步完善灌区地表水、地下水、作物及土壤监测网络,保障再生水安全利用。(1)量水设施。目前,灌区内地表水计量主要采用建筑物(闸门)量水,每年校正1~2次流量系数;沿河泵站由乡镇与灌区签订用水合同;灌区在区内或干渠渠首计量,乡镇在乡界或支渠渠首计量,所接受水量作为向上一级缴纳水费的计量水量,每月定期向上一级汇报上月实引水量。为使灌区量水准确可靠、经济实用和易于管理,规划购置自动化观测仪,同时加强各级量水设施和田间水分监测控制设施的配置,逐步提高灌区供水管理的自动化水平。量水设施的选型应以简单实用、效率高和便于水管人员掌握为原则。(2)灌区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灌溉信息化系统建设,逐步建立水位、雨量、墒情、地下水及河道流量信息实时采集与管理系统,实现灌溉取水、灌水与土壤水的实时监测与调控。到2015年,开发基于3S技术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再生水灌区管理信息系统,涵盖灌区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和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2大部分。实现灌区水资源信息管理、灌溉工程管理和水费征收管理等功能。

4结论

目前再生水灌区建设存在再生水水源供水保障率低、田间工程不配套、灌区水资源管理与监测信息化水平不高、现有的管理模式和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应积极推进灌区部分河道与干渠的整治工程、田间配套工程和再生水灌区管理信息化建设等3项工程建设,扩大农业用再生水量,增加再生水灌溉面积,提高再生水灌区水资源保障水平,实现大兴区再生水灌区再生水的安全、高效与科学利用。

再生资源信息管理篇3

首先,当今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技术管理,在信息资源管理中强调更多的是战略性管理和高层管理,而不是执行性的管理,因此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结构应从战略规划和决策的层面上来看。其次,企业信息管理工作注重信息的统一性管理,资源的全局最优化,而不是个别的资源优化。此外,在当今信息网络发展迅猛的今天,企业信息资源的管理更加注意将信息资源转化为生产力,提高企业信息系统运行的效率。在企业中各个部门都有自己的职责,并且信息资源不再是少数管理者的职责,是全体员工的责任。

二、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层次较低。

当前我国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层次比较低,仍然处于集成阶段和数据管理阶段。虽然我国企业也将信息资源管理放到了理论层面上,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仍然处于原始的信息系统建设或是数据处理上。信息并没有真正意义上成为资源,同时也没能为企业做出真正的决策。

2、管理能力差异。

一个企业在信息资源管理上的能力主要包括了信息的收集、开发和处理等几个方面。但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在信息资源管理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像信息收集的范围比较小,开发能力比较弱等问题,都影响着企业的信息管理能力。

3、信息管理忽视外部管理。

企业在自身信息管理中对内部是比较熟悉的,很清楚哪一部分是有价值的,哪一部分是没有价值的。对这些有用的价值在利用上往往能够起到比较好的效果。而对企业外部的信息管理就没有清楚地了解,再加上外部信息复杂,收集困难,使得信息价值的辨别工作十分困难,想要这些信息产生效果也是十分困难的。

4、对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低。

我国很多企业对信息资源管理并没有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在利用信息的手段和方法上都有所欠缺,对信息资源也无法有效地提取,并加以利用,使得信息资源成为了摆设。此外,在信息资源的利用上,很多企业由于正处于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发展阶段,并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统一管理机制,因此使得信息技术和资源管理呈现出了无序的管理状态,使得信息资源无法真正地发挥作用,也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三、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措施

1、知识经济应用。

在当今时代,知识经济已经成为了企业重要的战略资源。所谓知识经济也就是建立在知识之上的经济,要想真正促进企业发展,就一定要重视起知识的支撑作用,否则企业是很难在现代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得以生存的。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中,企业通常比较重视对知识的获取,然后才是技术支持,因此企业一定要将知识放在首要位置上。对此可以建立起知识网络,来促进知识的共享和交流,或者开展知识交流活动,将企业知识与产品和服务融入企业管理中。

2、管理决策应用。

对于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来说,企业获得一切知识和信息都是为了帮助企业进行管理和决策。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不仅要通过管理方式和科学的决策来将企业的资源有效地利用和发挥,同时也要不断地结合其他的措施来对企业信息资源管理进行配合性的管理。企业的所有活动都是建立在企业的管理和决策上的,对此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管理方式,将原本没有结构和规划的管理局面进行彻底的改变。此外,科学决策对企业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依照企业情况来建立科学的决策系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有利的决策支持,促进企业的发展。

3、信息资源应用。

在信息资源的建设中,常常出现建设水平高而应用能力低等现象。对于这些问题,首先企业应不断地培养企业员工信息意识,使员工能正确地认识信息资源。企业可以建立起统一的数据库或者系统环境,来对各种系统进行整合,实现无缝连接,进而提升企业对信息的利用率,充分利用信息资源。

四、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和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也变得更加复杂,在企业的发展中会出现很多不同的信息资源,只有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才是有用的资源。因此一定要对企业信息资源进行仔细的分析和研究,建立起信息资源管理系统,促进企业的发展。

再生资源信息管理篇4

科研信息工作,即科学研究信息的收集、管理、研究、利用和向上级领导提供真实准确的所需情报信息的工作。就教育教学机构而言,科研信息工作的职责与职能实际可分为两部分,1.教育、教学的科学研究及组织工作。2.教育教学、科研,学校管理等教学资源信息的收集、管理、检索、利用及管理方法与设备配置的研究(支持教学活动的各种资源统称为教学资源。基本分为三类:a. 人的资源 b. 物的资源包括各种媒体和教学辅助设施 c. 是无形资产包括学校品牌、政策、管理和公共关系)。当然,还有向上级领导层提供真实准确的所需资源信息情报的职责。(以下我们主要探讨的是第二项的内容)

目前,在科研信息工作具体的运作过程中,容易将分属不同概念和范畴的信息技术、信息管理,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学科教学及教育技术的手段混淆。

如其一:用于教学和科研、管理等信息的收集、管理、再利用等工作工具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及技术手段,与计算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混淆,科研信息工作部门容易等同于计算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管理处或指导处;

其二:教育、教学资源,学校管理信息的收集、管理、研究、利用,与电化教学的等同与混淆。

根据我校多年来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体会,我们认为科研信息工作应侧重抓好以下两个方面。

一.信息系统及设备资源的规划与管理(科研信息工作的职责)

a. 信息资源和设备资源的规划与管理

信息系统的规划与管理,实质上是包括了设备资源的规划和信息资源的规划与管理。即硬件和软件的规划与管理。其研究的重点不是建立什么结构的网络,(依目前的发展水平,教育系统及相关行业的计算机网络结构基本上是一个成熟的、通用的、标准的结构。象拓扑结构,百兆、千兆网等) 重要的,或者说必须明确的是,信息工作的职责是规划、研究建立一个能够准确、快速向学校管理层、教师、学生和有关部门,提供所需信息的信息网络系统及相关应用系统平台。通俗的讲,就是规划和研究建立一个知道能够干什么,有什么用途的,能够达到什么效果的网络系统及相关应用系统平台。

网络系统及应用系统平台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物理概念。网络系统是信息的载体,或是信息流的物理链路;而应用系统平台则是信息的管理方式、管理方法,或是信息流程的集成方式。

比如说,在校园计算机网络基础上,在系统软件的支持下,我们可以建立教务管理系统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进行学籍管理、考试评价、教师反馈管理等等。同时,我们还可以在校园计算机网络基础上,建立人事管理平台,教学资料、教案管理平台,总务、财务、财产管理平台,设备资产、技术档案管理平台,多媒体教学管理平台,数字图书馆等等。这些分支应用平台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或关联,集成为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数字化应用管理系统,即数字化校园教育教学资源信息管理平台。(象windows等系统软件只是支持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运行罢了,并不能直接作用于教学或教学管理)

科研信息工作的侧重点之一就是研究、规划、制定校园教育教学资源信息的管理方式,管理方法,以及信息流程的集成方式。而信息流在网络系统中运行时,是否流畅、是否稳定可靠,是否安全(数据安全和数据自动恢复),则是做为评判信息之载体的网络系统优良的唯一标准。

我们的规划理念应突出“功能性”并将其放在决策的首位。有所为有所不为,不求最好但求最佳最实用。计算机和IT产品换代周期之短,在你签合同时,或许你的选择就已经不是最先进的了。因此,在强调“技术性”的同时更要强调“功能性”。目前,一些单位,普遍只偏重网络硬件设备的规划投资与建设,而忽略应用系统平台软件的规划、投入与建设,甚至在学校建设中没有软件投资的预算(更何谈软件维护的预算)。网络系统集成(工程)商在谈判中最开心的事,是客户对应用软件、对应用系统平台“不感兴趣”。以至于一些学校在网络建成多年以后,除了上网(INTERNET)浏览、文件的互传等家庭单机也能完成的功能外,别无它用。更重要的一点,盗版软件在校园网中的广泛使用,会给学校带来潜在的巨大的隐患。

b.信息采集、制作及终端显示等设备的规划管理及投入重点

信息采集与终端“显示”是学校教学、管理等数字网络系统的“输入”与 “输出” 端。“输入”的目的是“输出”。

以课堂教学软件为例,其软件制作的全过程,可归属为信息的采集与加工过程。采集与加工的目的是为了课堂教学的需要,最终的表现形式是在终端设备上(课堂上)显示文字、图形、图象、播放声音,以求完美的表现软件的创作意图。

一些学校在设备投入上普遍重“中间”而轻“两端”,在配置计算机教师使用的计算机时(专业软件制作人员除外),盲目追求高配置,机型换了一批又一批,而忽视了对采集设备和终端显示播放等设备重要性的认识。致使一些教学软件在计算机教师的计算机上运行时很流畅,很漂亮,而在课堂上、教室内的计算机运行时却十分困难(包括演示教室或专门的多功能、多媒体报告厅),甚至不能运行。显示设备、打印输出设备、扩声设备也同样存在因配置偏低造成的图象清晰度低,色彩失真,声音失真的问题。软件制作的再好,课堂上不好用、运行不流畅、最终显示效果不佳,甚至不能用,岂不是舍本而求末!

对采集设备(包括摄象机、扫描仪、数码相机、录音设备)也同样存在着误区,一个耳聪目明的人,才能将他的所见所闻真实的向人们加以描述,采集设备如同人的眼睛和耳朵,前期设备如果“耳目失聪”,后期设备再好,也不会加工出好的“作品”。

转贴于 那么,作为部级示范校,究竟需不需要专业级或准专业级的采集与输出设备呢?

还以课堂教学为例:我们知道,在物理、化学、生物学科中,教师往往将在课堂(或普通)环境中难以捕捉的实验,在课下做成功时,用视频设备记录后,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如:生物演示实验中,向学生展示培养皿内的菌落和记录培养菌落生长过程时,如使用电视视频手段,没有500线分辨率的专业设备或准专业设备(摄象机或电视机),是不能清楚、真实的显示原物体的图像和色彩的。如使用数码相机采集制作,虽然有些普通便携机型数码相机的分辨率没有问题,但在复杂环境中就无法使用。(如培养皿玻璃材质的反光,会影响皿内菌落成像时的清晰度。化学实验使用的玻璃器皿、试管等的反光,也同样会影响玻璃器皿、试管内物质的形态、清晰度和颜色的还原)而要克服这些问题,只有专业或准专业机型在加装相应镜头后才能解决。(我们的学生,尤其是刚刚接触实验的初一学生,如同一张白纸。当你把一幅“模糊”的图像展现给他时,他可能不会认为是图像不清楚,不会认为是图像色彩不准确,而可能会认为,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就如同他所看到的图像是一样的,是“模糊”的。因为学生最相信的人,是他的老师。)

普通便携型数码相机或摄象机所具有的只是记录功能,专业或准专业数码相机或摄象机则更加强调的是创作功能。这种“创作”功能不仅在教学、软件制作中非常需要,更重要的是,在不断加强的学校数字化管理进程中,更是需要(如校史资料、重要文献、校舍、设备技术档案的数字化存档等)。

二.教育教学资源信息的收集与管理,引导和指导教育教学资源信息的再利用(科研信息工作的职能)

互联网和校园信息网络系统,是承载教育教学以及校园管理信息的非常便捷有效的信息载体之一。利用信息技术及其系统,辅助教育教学及进行计算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离不开便捷有效的校园信息网络及信息资源。校园信息网络形成之后,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建设成为校园教育教学资源信息系统建设的重中之重。因此,构建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信息管理平台,实施教育教学资源信息管理,实现数字化的信息采集、制作、存储、检索与再利用,提高教育教学科研信息工作水平,已成为科研信息工作的重点。

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信息管理,是在校园信息网络系统基础上发展实施的。通过几年来的工作实践我们体会到,校园网内部教育教学资源信息的建设要比互联网更加有效和有序,也更为重要。信息匮乏和信息过剩、信息淹没,同样是一种灾难。如果当你向系统查询一项所需专业信息,系统却给你提供了一万条相关信息时,系统就等于没有给你提供信息。“信息过剩” 的来源是当代大众传媒的高度发展和膨胀。理论和实践已经证明,信息的制造力、生产力、传播力资源是无限的,而接受信息的“注意力”资源却是有限的,因此,学校可以利用管理规范、管理技术防止垃圾信息的输入,可以界定“范围”,保证信息的专业性、正确性和针对性。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学校教育教学资源信息的管理、利用,提供了跨越式发展的契机。网络化使传统的、个别的、孤立的资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极大地提高了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和效率,创造出全新的学校管理方式和教育教学流程。

实质上教育教学资源信息管理是对学校全体员工“教育教学智慧资源”进行有效管理的过程。教育教学资源信息管理,不仅仅是被动的收集、记录教育教学资源信息数据,或是将信息按某种特定方式排列以便于搜索,而是包含了对学校全体员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和步骤的归纳和肯定。比如,一些好的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模式,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经验,往往只存在于教学管理者、教师个体头脑之中,即使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与学校领导之间有交流也不是十分便利(往往受到时间、地点、人员的限制)。能否让这些交流更快捷,更有效呢?通过构建校园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信息管理平台,实现资源信息共享的手段,可以有效的达到学校全员之间的经验分享和相互或自我学习。同时也更容易使这些“智慧”在资源信息管理平台中存储、再利用,不会随着人员的变动而发生“智慧”的流失。

我校领导班子和教师为我校的管理与教学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我校的建设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我们可将我校许多优秀教师的经典课件、典型教案、课堂教学设计及课堂实录、管理经验、管理文献等元素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后,供校园教育教学信息资源管理平台存储、调用与共享。

例如:我们可以将那些优秀的,即将退休(或已经退休的)的老教师所讲授的精彩课堂实况(系列),录制成资料片(有些属于抢救性发掘的含义),供我们的新教师学习、观摩。

我们还可以将这些老教师的经典教案,进行数字化存储,在网上展示。

随着青年教师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普及,我们更应该提供一个能够和校园网络资源信息中心进行无缝链接集成的、跨平台的网络备课系统(如:能使多种格式的文本文件,图象、音视频文件之间的相互调用、提取,及网络音视频编辑等)。使得教师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备课。且可将教案在网络上存储、提取并演示。让学生们和其它教师也可以浏览其教案,以达到方便学生们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和有利于教师们之间相互学习的效果。使之更加便捷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加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和全体教师教学水平的共同提高。

对“教育教学智慧资源”进行有效管理,使之再利用并有效“增值”,是教育教学资源管理过程的数字化变革与创新。而其变革与创新,是在网络信息技术应用普及,并借助其网络信息技术平台为基础而实现的,其数字化变革与创新,提供了教育教学信息资源的储存,和“教育教学智慧资源”再利用、再发现的有效工具;提供了在校园资源信息管理平台系统内,摆脱地域、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随时的自由交流、检索、学习的巨大空间。在技术变革与创新,推动教育教学方式创新的同时,让课程去驱动技术,引导技术的发展,并反作用于教育教学及其管理的发展,已成为现代教育,教学管理发展历程上必然的历史潮流。

构建现代化数字化的校园教育教学资源信息管理平台,更新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资源信息管理水平,服务于教育与教学,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是科研信息工作永远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3.11 期

2.《广播电视与制作》 2003.12 期

再生资源信息管理篇5

关键词: 现代企业; 财务管理; 财务再造

一、财务管理观念的更新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企业的生存环境。国际互联网的发展,信息、卫星通讯等新技术的创新,改变了传统的时间和空间概念,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企业的财务管理不能再局限于本企业、本地区,而要加强对世界经济形势变动的分析,及时掌握和了解相关的各类信息。企业财务管理必须进行相应变革,最关键的是企业财务管理观念要全面更新。企业要以全新的理财观念和现代化的财务管理观念进行理财。要有以人为本的观念(要做到责权利相结合并强化对人的激励和约束,积极发挥和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信息观念(要利用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及时、全面、准确、迅速地获取信息以进行有效的财务管理)、无形资产观念(加强对企业商誉、专利等无形资产的管理)、风险理财观念(增强风险意识)、知识化理财观念(加强对新技术、新知识的应用)、知识资本观念(要重视对知识资本的管理)、竞争与合作相统一的观念(企业要顺应知识和技术的共享性和开放性,为了共同的利益,加强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合作,形成企业之间竞争的“双赢”)。

二、财务管理效率的最优化

在具体的生产领域,企业财务管理效果的最优化具体表现在注重“三效”的提高上,即注重经济效益的提高、注重经济效果的好坏、注重经济效益的高低。企业同时要具备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意识。在管理意识上,要具有整体化,即有效益意识、战略意识、市场意识、改革意识、竞争意识、开发意识、时间意识、人才意识、科技意识、质量意识、名牌意识。

三、财务管理对象要素的转变

企业财务管理对象要以有形生产要素为主转向以无形生产要素为主。传统的管理主要是对劳动力和物化劳动(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等有形生产要素的管理,随着社会财富生产过程和结果的科技含量的增大,科技知识等无形生产要素对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举足轻重,从而知识资源的开发与有效利用,成为重要的管理课题。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人价值和作用超过资本的价值和作用,知识生产力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任何企业都必须重视知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迅速将知识转化为直接生产力。

四、财务管理风险的规避

在新世纪里,规避风险和获取收益是企业财务管理必须同时考虑的两大方面。企业对知识的重视和利用、一项新技术的获得、一个新产品的开发,无疑能给企业带来高收益。但高收益是和高风险相伴而生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全高收益低风险的项目是不存在的。因此,企业财务管理要在追求高收益的同时,加强对风险的防范和规避。企业规避财务风险的关键在于:

(一)提高企业财务实力

拥有雄厚的财务实力是防范风险的根本,提高企业的财务实力可以提高企业抗风险的能力。而企业财务实力的改善主要应依靠生产经营、投资、筹资等多方面的综合战略安排来实现。

(二)培养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

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对财务风险有敏感的职业判断能力,能及时、准确发现和估计潜在的风险,能熟练运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知识进行财务风险分析,在运用这些理论方法进行财务风险分析时,能对具体环境、方法的切合性及某些条件进行合理假设和估计。

(三)建立科学有用的财务预测和风险监控机制

企业财务预测是对未来融资需求的估计。准确的财务预测对于防范财务风险有重要作用。企业可以通过财务预测了解自己的财务需求,可以提前安排融资计划,并根据融资计划,安排企业生产经营和投资,从而可以把投资和筹资相联系,避免由于两者脱节而造成现金周转困难。同时,建立风险监控机制,使企业具备风险自动预警机制,能对事件的发展状态、发展过程进行有效监测,并及时进行信息反馈,以及时对可能发生的或已发生的与预期不符的变化进行反映和修正,把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五、财务管理中心体系的建立

企业财务管理要服从和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一切以有利于改善和提高工作效率及经济效益为目的。要建立健全会计信息和统计信息相结合的电算化管理,将企业生产情况与财务情况及时、客观地反映出来,并深入分析,寻找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堵塞漏洞,提高效益,加强成本管理,以更低的成本获取更高的收益。总之,要使企业财务管理贯穿企业经营全过程,覆盖企业经营的全方位,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新要求,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企业财务管理变革的要求。

六、财务报告模式的创新

传统的财务报表,是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为主的报告模式。财务人员通过这三张报表,对企业的资产状况、已获收益、资金营运等财务信息进行确认、表述和披露,只能定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予以反映与监督。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发生了质的变化,信息的使用者不但要了解企业过去的财务信息,更需了解企业未来的以及非财务方面的信息,尤其是对知识和技术给企业创造的未来收益更为关注。为适应知识经济条件下,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新需求,传统财务报告模式应进行相应调整。

(一)增设无形资产等重要项目的报表

无形资产是今后财务报告披露的重点,它包括各类无形资产的数量与成本、科技含量、预期收益及使用年限等内容。另外,还需增加非财务信息,包括企业经营业绩及其前瞻性与背景方面的信息。这些项目所提供的信息,均是信息使用者判断企业未来收益多少与承担风险大小的重要依据。

(二)增设人力资源信息表

通过编制人力资源信息表,披露企业人力资源的结构、年龄层次、文化程度、技术创新能力、对人力资源的投资、人力资源收益、成本、费用等方面的信息。

(三)披露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

企业要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在消耗资源创造财富的同时,保护好环境,把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披露企业有关资源消耗、土地利用及环境污染等方面的信息,了解该企业应为其行为负多大的社会责任,让信息使用者更正确地认识企业。

七、实施财务再造策略

再生资源信息管理篇6

关键词: 网络信息资源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 具体内容 问题与对策

众所周知,网络信息资源已经成为迄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影响最深的信息集合。然而,浩如烟海的信息“堆积”不是目的,我们要强调的是海量信息资源能够方便有效地为教育教学服务。网络信息资源的有序化管理和充分共享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性条件,加强对网络信息资源的建设和管理成为教育技术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网络信息资源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资源泛指一切有用性的信息集合。而网络信息资源则特指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的总和。它强调以数字化形式记录,以多媒体形式表达,存储于计算机磁、光介质上,通过网络通讯方式进行传递等几个方面。从范围上讲,它包括因特网上的信息资源,也包括各种局域网、城域网上的信息资源。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规范化组织处理,使之集中、有序、高效地支持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从实际工作的角度讲,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主要包括领导部门的规划管理和专业人员的系统管理,还包括广大网络用户积极参与形成的远程管理。

二、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具体内容

按照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内涵的剖析,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规划管理、系统管理和远程管理三部分内容。

1.规划管理

规划管理主要是指领导部门对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工作及相关人员、项目、资金等的管理。领导部门要紧密结合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统筹规划,协调控制,使信息资源建设工作趋于整体化、集约化,并有效防止重复建设;要切实制定全局性、全域化的信息资源法规,使信息资源建设工作有统一的标准,制度得以参照;要深入研究信息资源建设与管理的相关理论,保证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科学化、专业化;要精心组织信息资源开发过程,使信息资源产品精品化、系列化,具有使用价值。

2.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主要是指专业人员,包括教育技术人员、数字图书馆建设管理人员及各类资源网站的开发维护人员等,采用综合信息技术手段对信息资源本身及其所在系统进行的管理工作。首先,要集中精力建立教育信息资源库,对教育教学领域的全部信息资源进行分布式建设、集中化管理,保证资源库具有开放性、扩充性、共享性和重组性,为资源使用者提供一个学科体系完整、知识内容丰富、查询浏览方便、运营机制有效的大型综合性网络信息资源库。其次,要开发以资源库管理系统为核心的应用软件群,实现目录浏览、资源下载、关键字检索、视音频及图片的在线预览等基本功能,同时尽可能提供远程管理、权限设置、资源上载等复杂功能。再次,要加强资源的采集、上载与维护工作,持续不间断地将各门类优秀的信息资源收集、整理和入库,并及时补充、修改和完善,适应信息动态性更新的要求。

3.远程管理

远程管理是对专门管理工作的必要补充,而且在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实践中正日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远程管理的实现是通过权限授予和远程控制的方式来实现的,专门管理人员授予部分用户一定的管理权限,使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重新组织管理权限内的信息资源,并可以不断加入新的内容,删除旧有信息。这对于大型资源库的管理是十分有益的。为了鼓励网络用户积极参与信息资源的建设管理,要为广大用户营造良好的软、硬件环境,同时建立相应的激励制度,鼓励运用教育技术,不断优化和充实网络信息资源体系。

三、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1.网络信息资源的深层组织与再开发

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网络信息资源开发社会化和管理有序化成为必然趋势。现代管理理论越来越强调对信息资源的再加工,即信息管理人员针对教育领域的特定问题,紧密追踪教育信息发展动态,对广泛收集的各种信息资源进行鉴别,综合分析研究事物内部各因素之间以及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发展规律,通过重组、改造得到高密度再生信息,然后分门别类进行存储。这是信息资源管理工作的较高形式。由此,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呈现出不同的管理层次,一般可表述为对一次信息的管理、对二次信息的管理、对三次信息的管理,等等。从一次信息到二次信息,再到三次信息,网络信息资源的有序性和易用性逐步增强,利于人们的综合利用。

2.网络信息资源的检索问题

人们要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就离不开检索工具。不同人员有不同的专业背景、兴趣爱好和具体需求。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网络,网上信息检索工具必不可少。当前,用于网上信息检索的工具很多,但它们都或多或少存在检索范围有限、功能不完善、准确率低、信息组织缺乏规范控制等缺点。特别是大多数检索工具都是通用型的,专指性差,这就难以满足广大用户对专业知识信息的检索需求。

要解决检索低效问题,最主要的还要依赖技术的进步。但是,作为临时的对策,我们要求网络信息资源建设者在建设的初期就充分重视信息的准确分类组织,做好清晰的导航设计。在管理服务方面,注意提供资源目录树的生成与动态修改机制,提供高效的搜索策略和协议,支持全文检索和多种文档类型的检索,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侧重的检索需求,让教师和学生能在信息海洋中方便快捷地搜索到自己需要的资源。

3.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人员的信息素质

随着一般性、个性化信息管理任务的日益庞大和复杂化,网络信息资源越来越需要广大网络用户参与远程管理。问题在于,当前广大网络用户的信息意识较差,网络素质偏低,网络信息管理水平普遍不高,这就严重阻碍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社会化、效益化进程,尽快组织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实际操作中,信息素质教育宜作为一门学科来对待。信息素质教育的内容直接围绕信息素质的内涵来组织,其中心任务就是使学生具有相当的信息科学理论知识水平和信息收集、整序、利用、评价能力,具有与社会信息化相适应的思想理念、思维方法、心理素质和道德意识等,从而促使广大网络用户有意识、高效率地参与并做好大量、一般性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工作。

4.信息安全与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网络最大的优点是开放与共享,然而,正是开放与共享的特性,给知识产权保护带来了极大的麻烦。为了保证网络信息资源的安全,在行政上要依靠科学管理手段统筹规划,尽快完善信息资源系统安全保障管理体系,设立安全管理机构,健全规章制度,锻造复合型人才队伍;在技术上要注意运用安全防护技术设备、设施和工具等实施多方面集合保障,注意使用先进、稳定的管理软件,加强对网上信息的实时监控,强化对网络的安全漏洞扫描和入侵检测,实现对信息网络设备和数据的全面控制,确保信息网络使用安全。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目前很难在技术上达成有效的控制,它要更多地依靠知识产权立法的约束和网络用户信息道德的养成。自律与他律相结合,保护著作者的合法权益,保证我国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教育技术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

[2]谢百治,邓祖道等.军事教育技术学[M].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4.8.

[3]郭振安.网络信息资源重组理论与实践[M].兵器工业出版社,2004.4.

[4]南国农.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中国之路[M].中国远程教育,2005.2.

[5]王治保等.探寻网络教学可持续发展的源泉[J].教育技术研究,2005.1.

再生资源信息管理篇7

关键词:网络信息资源 经济管理 财务管理模式

一、网络经济环境

这里所提及到的网络经济环境与其他形式的经济环境有着许多不同之处,其中最典型的特征就是网络技术以及网路信息资源的广泛运用,它在很大程度上面给企业的经济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带来了便利,从本质上改变了财务管理的政治,法律,经济以及技术环境。无论是近几年来兴起的“电子政府”,还是借助网络来实行税收整款工作的方式,又或者是电子商务的发展体制,无一不是建立在网络环境的基础之上的。互联网凭借着自身不可比拟的优势,极大程度了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

二、企业经济创新管理模式的具体内容

(一)外部财务管理活动创新

从外部经济环境来看,财务管理活动的创新的重点是筹资方式,在网络信息资源的帮助下,筹资的重点已经成功的向“筹知”方向转变了。在网路环境的被你刚下,企业筹资经济渠道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宽,有效地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将筹资向全球各个角落延伸开来。网络信息资源的背景下,企业通过实行柔性财务管理的方式,确保与之相关的一切财务信息都具有较强的动态和灵动性,并能够根据网络信息资源的变化情况来进一步的调整筹资策略,在很大程度上面可以有效的保障企业的资金成本安全。这种新型的投资活动方式是依托网络的虚拟性,知识性和时效性特征而展开的。利用网络经济环境的虚拟性,人们可以通过组建虚拟企业的方式来进一步的完成产权投资的交易活动。利用网络环境的知识性,知识资本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利用,在很大程度上面增加了无形资产的比重。利用网络环境的时效性,企业可以根据网络信息资源的变化情况,及时的做出战略调整,抓住最佳的投资机会。

(二)内部财务管理活动创新

从内部经济环境来看,财务管理活动的创新重点主要是关于现金管理的问题。通过在企业内部实行现金统筹管理,利用网络银行或者是电子货币等方式可以有效的节约成本,与此同时还可以达到缩短现金预算编制期的目的。企业只有建立了完善的内部局域网,并实现与外部网健全的信息交换体系,才能够保障财务信息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实现降低成本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三、企业经济管理活动的创新方法

(一)网络财务管理

顾名思义,网络财务管理是建立在发达的网络系统的平台上的,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好财务管理的职能。比如说通过网络财务管理的方式,可以快速解决跨地区财务数据信息的传递,年度会计报表的审核与合并,动态财务分析以及了解企业资源状况的分布情况,最终形成一套健全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企业可以购买或者是研发符合本企业经营特点的财务管理软件,让财务与业务活动能够实现高度的协同。与此同时还可以在财务软件的帮助下实现动态会计信息核算以及在线经济管理活动。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优势,打破空间的局限性,实现远程财务管理,物资管理,还可以对其他区域的财务会计报表进行审核和查阅。

(二)财务柔性管理

为了能够更好的在变幻莫测的网络环境当中更好的生存下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因此实行企业柔性管理俨然成为了迫在眉睫的事情。通过研发新产品和个性化产品的方式,以此能够更好的跟上网络经济时代的发展步伐。这里所说的财务柔性管理主要指的是对财务信息的核算,计划,控制,分析等等内容,并借助网络信息资源对其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最终确保企业所提供的财务信息资源能够更好的满足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进而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三)财务再生管理

20世纪90年代美国著名的管理经济学家迈克尔·哈默教授就提出了企业流程再生管理的理念,迈克尔·哈默教授认为这是一种有效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运作效率的重要方式。企业流程再生管理的出发点是为了能够让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当中保持充沛的经历和旺盛的活力,通过对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和设计的方式,让企业能够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而在整个过程中财务再生管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最大限度的降低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成本,进而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近几年来电子商务以及网络财务软件日新月异的发展为企业财务再生管理提供了有力的契机。企业财务再生管理通过明确会计各个职能部门的工作和环节的方式,制定了权责分明的工作体制,最终有效地节约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

四、小结

本文结合个人在实际工作过程当中的经验总结,就网络信息资源下的经济管理模式炸开讨论。首先总体介绍了网络经济环境的内涵以及网络信息资源的优势,其次介绍了网络信息资源下的经济管理模式的具体内容,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操作方法。然而由于个人所学知识以及阅历的局限性,并未能够做到面面俱到,希望能够凭借本文引起广大学者的广泛关注。

参考文献:

[1]鲁秋萍,才丽辉.网络时代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思考[J];北方经贸;2004年07期

[2]谢铁锋;张金海.改善财务管理利润年年上升[J];财会通讯(综合版);1992年05期

[3]陈伟利,陈坚.外贸企业的财务管理应与国际接轨[J];国际商务研究;1994年04期

[4]李华甫.学习、借鉴西方财务管理,为我所用[J];冶金财会;1995年05期

再生资源信息管理篇8

关键词:ArcGIS;地理信息系统;森林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8021702

1前言

ArcGIS地理信息系统作为现今应用较为广泛一种空间信息系统管理技术之一,靠着强大的功能和较为完善的技术,在森林资源管理应用中迅速崛起。ArcGIS技术抛弃了传统管理中耗时耗力的计算过程,对大批量的数据可以进行快速的分析处理,不但提高了森林资源管理者的管理能力,也可以从分析到决策为管理者提供一系列的解决方案,为现今的森林资源管理提供了很好的技术保障。

2ArcGIS技术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优势

由于森林自身生长的长期性、地域的宽广性、资源的再生性等不确定性特点,采取传统的方法对森林资源进行管理已经满足不了现阶段的要求。采取ArcGIS技术,可以对森林资源的特点进行很好的管理,为森林资源的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后盾,其优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2.1功能强大

ArcGIS地理信息系统有强大的技术系统平台作为后盾,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先进性和安全性,对庞大的数据能够较快、较准确地进行相应的运算,并提供相应的分析、管理、查看及其等多项功能,能满足其对森林资源的管理工作信息系统处理的要求。

2.2降低成本的投入

其具有强大的存储、定向查询功能的地理数据库引擎,能够将所有输入系统的数据在分析属性的数据库进行分析管理,将单一的数据进行统一管理,整合成具有较强逻辑功能属性的数据信息,大大的减少了管理数据所需要的时间,间接地降低数据管理的成本投入。再加上该软件具有优良的可升级性和其良好的拓展性,其稳定的平台能够提供一系列的措施方案,直接降低了用户方面的成本投入。

2.3丰富的地理数据

通过基于ArcGIS自带的地理空间数据,以及常用的高程数据和影像等基础数据,再加上ArcGIS的大量模板数据和大量的管理方案的提供,对ArcGIS技术的应用大大地减少了管理者所花的时间。

2.4服务的多样性

ArcGIS地理信息系统不但能用于分析和绘图,其平台还开发了一系列配合ArcGIS的软件产品,如ArcIMS,以及专业用于图面成像分析的ArcMap等软件产品,通过其多样性的软件产品服务于森林资源管理中,为森林资源的更好管理提供帮助。

2.5各类信息管理方面的优势

通过ArcGIS地理信息系统建立相应的地理信息库,进行简单的制图和简单查询,起到森林调查、数据管理的作用;通过其图形及数据的重新处理等作业,对各目标进行分析和推导出新的信息进行相关资源的分析;通过其建立模型和选择适合的经营方案等,用于对森林的经营管理做出决策。 借助于地面的相关调查或遥感图像数据分析,实现了森林的地籍管理,再加上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能够对森林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动态变化情况进行动态反映,起到监测森林资源变化的作用,可以对林地的征用情况和林地资源的变化进行数据化管理。

2.6有计划地进行森林砍伐

通过ArcGIS技术能够将采伐限额指标与其数字化图像信息进行有效结合,对森林的采伐情况进行合理分析,并将其直观地反映到具体区域空间上,将不同的砍伐方法和砍伐量的地理空间分布情况直观化,更形象的对其地点、树种、面积、砍伐方法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

2.7加强火灾的保护控制

通过ArcGIS技术能够对森林火灾进行辅助设计管理和简单预测,我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森林火灾预警系统和相应的辅助决策系统,大大地提高了应对森林火灾的反应能力和综合防控能力,从各方面保证了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3ArcGIS技术在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随着技术的发展,ArcGIS地理信息系统已成为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已经有较多的森林机构使用其强大的功能进行相关的管理工作,将很大一部分过去复杂的困难轻松地解决,其在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如下。

3.1森林资源的清查和管理

通过ArcGIS技术的强大成像功能实现森林资源的清查工作。将调查人员所统计的书面数据信息录入计算机,建立相应的数据表,再通过ArcGIS把其数据表以图像的形式保存在计算机上,帮助资源管理者进行面积的计算和相关数据的汇总,方便管理者对资源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

3.2建立数据库和电子地图

结合森林调查的资料数据和GPS的地理坐标,可以通过ArcGIS其自身的成图功能将GPS坐标点和调查数据以地块图面分布的形式具体地显现出来,使森林的整体面貌及其位置信息现象直观的展现出来。其次,还可以通过ArcGIS结合相关数据对树木的生长情况进行预测,对各树种分布情况进行较好的预测。

3.3森林经营设计方案的制定

通过ArcGIS自身的数据管理和数据库分析功能,可以将任何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相应的分析预测,对森林生长和经营模型进行准确的建立,再加上对各地理信息数据的管理和比较,形成较好的决策模型和效果良好的经营方案,以实现最佳森林经营设计方案的制定工作。

3.4林区道路的规划

通过ArcGIS对林区道路进行合理的规划,结合相应的调查数据及树木分布情况、海拔高程、地理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实现林区道路的设计。

3.5森林层面图的建立

森林层面图对于森林工作是相当重要的,然而以传统的森林信息管理办法制图不但工作量极大,也需要有很强的技术水平。然而ArcGIS具有较强的制图功能,通过其图层功能,将海拔、树高等各类信息分层不同的图层表现出来,只要通过打开相应的图层矢量,图面就能呈现出来所需要的信息。

3.6对森林空间数据的分析

通过ArcGIS对森林的空间进行相应的分析,依据不同的数据来源,进行预处理,实现森林空间数据的分析:①地理变换,通过在地理坐标系间进行数据的转换,将矢量数据从一个坐标系转换到另一个坐标系环境下,选用三参数和七参数变换法实现相关地理的变换;②投影变换,在ArcGIS中所使用的数据来自不同地图投影时,可以通过将一种投影的地理数据转换成另一种投影的地理数据,进行地图投影变换。

4结语

随着Arc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其在林业生产应用中的快速发展已成为趋势,再加上其能在林业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的清查、经营管理和相关资源的监测中起到重要作用,能够将森林的经营管理模式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信息化的形式展现出来,为森林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对森林信息化和完善森林资源管理以及林业生态h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今后的林业工作中应加大Arc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巩建新,赵会艳,孟宪勇,等.ArcGIS地理信息系统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2014(23):131~132.

[2]高璐璐.浅谈ArcGIS在森林方面的应用[J].防护林科技,2013(6):99~100.

[3]何超. 浅谈地理信息系统在森林资源管理方面的应用[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5):292.

[4]巩建新,赵会艳,孟宪勇. ArcGIS地理信息系统在林业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 安徽农学通报,2014(23):131~132.

[5]王祥. 地理信息系统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 广东科技,2014(8):169~170.

[6]原会营. 地理信息系统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 辽宁林业科技,2013(3):52~53,62.

[7]胡刘学,牛淑贤,薛柏桥. 地理信息系统(GIS)与森林资源管理[J]. 陕西林业科技,2010(2):61~65.

[8]魏安世,李伟,陈鑫. 基于ArcGIS Engine的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J]. 广东林业科技,2006(2):31~36.

[9]黄晓全,欧阳勋志. 地理信息系统在森林资源管理与监测中的应用[J]. 森林工程,2004(6):9~11.

上一篇: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征范文 下一篇:电子商务营销案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