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原理的基本要求范文

时间:2023-12-26 17:40:18

系统原理的基本要求

系统原理的基本要求篇1

关键词:网络经济 基本属性 原基生产 原基材

网络经济的基本属性阐释

网络经济的基本属性问题关系网络经济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对这一问题的科学解答,是我们推动网络经济沿正确道路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我们曾经认为网络经济是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经济;也曾认为网络经济是由信息产业和服务业主导的经济或是以人力资本为主要推动要素的经济等等。

但是,作为对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基本属性问题的认识,上面的解答显然是不够深刻的。对网络经济基本属性问题的科学解答,首先需要从哲学的层面来解决一般方法论问题,即对客观存在必须把握其本质和内容,必须掌握普遍的联系和内在的发展。其次应从经济层面来解决两点:第一,网络经济仍然是以物质资料生产为核心的,物质资料生产决定交换、分配和消费。而消费,特别是物质消费是生产、交换、分配的前提和基础,供给和需求仍然是网络经济不可回避的中心问题。第二,金融是现代经济的中心,金融运作和金融创新在网络经济中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金融创新是网络经济的基础。再次应从科学技术的层面来解决动力问题。科学理论的发展所推动的技术革命和不断的技术创新是网络经济的突出特征,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具体表现,它构成网络经济的起点。所以,对网络经济基本属性问题具有前瞻性的科学解答,是把一般方法论、经济性问题、科学技术性问题有机统一起来而形成的。

根据上述要求,笔者认为,网络经济的基本属性依然是以物质资料生产为基础,与传统经济所不同的是,网络经济的物质资料生产是原基生产。所谓原基生产,是建立于技术革命和金融创新基础上的,以满足人的物质需求为基点的多样化消费,并以原基生产为内核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活动及关系的总和。该基本属性有三个要点:技术革命、金融创新的结果和过程是网络经济的必要条件和基础,但不等于网络经济本身,目前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电子货币、电子商务等是网络经济的先导,是网络经济基础建构的表现;物质需求是人类需求的基础,不论社会经济形态如何变化,这一性质不会改变。所不同的是新的社会经济形态必然使物质需求的范围更宽、要求更高,物质需求的供给将更充足,物质财富不断地涌现,非物质需求在总需求中的比例不断提高,新的非物质需求多样化;原基生产是网络经济的内核,原基生产决定网络经济的交换、分配、消费的活动及关系。

网络经济基本属性的内在规定性

网络经济基本属性就是原基生产。那么,原基生产的内在规定性就是科学解答网络经济的关键。为便于内在规定性的研究,本文设定原基生产就是以原基材为劳动对象的生产,并且假定:原基材不存在科学技术的障碍,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能发现并实现原基材;原基材的产生不存在社会机制和社会伦理的制约;原基材及生产是一个有序的、渐进的、长期的过程。所谓原基材是一种同质的劳动对象,是用所有物质都可以转化而成的,具有一般通用性的、同质的物质材料,或者说有无限多样性使用价值的产品。从定义中可以看出:原基材是劳动对象,因而不是最终消费品,是中间产品,是一种生产资料;与传统种类繁多的中间产品或生产资料不同,原基材质上是完全相同,因而只有一种;原基材可以由所有物质(任何物质)产生或获得;原基材有无限多样性的使用价值,可生产所有最终消费品。

设:B代表原基材,B的同质集合为:

B={b1,b2,b3,... ,}bn(1)

式中,b1,b2,b3,... ,bn为原基材的物质材料(产品)因素,且有b1=b2= b3=...=bn,即b1,b2,b3,... ,bn完全同质。(1)式为原基材的数学表达式。

从相互联系中能更进一步理解B,又设M代表非原基材,C代表最终消费品,M和C的集合分别为:

M={m1,m2,m3,...},mn

C={c1,c2,c3,...},cn

式中,M所代表的非原基材就是用于生产原基材的物质材料因素,但不包括满足有效需求的最终消费品,m1,m2,m3,...,mn为若干不同形态的物质材料因素;C表示由原基材形成的最终消费品,c1,c2,c3,...,cn为若干不同形态的最终消费品。B、M、C的关系有公式:

{m1,m2,m3,...},mn={b1,b2 ,b3,...},bn={c1,c2,c3,...,cn}

即:M=B=C(2)

(2)式表达了两个方面的原理:

原理一,所有非原基材M 可以向微观层面转化或备制(记为M-B)为同质的原基材B,原基材B又按有效需求重组或构造(记为B-C)所有最终消费品C。以符号M-B代表转化或备制,B-C代表重组或构造,这一原理又如图1所示。

原理二,若设B的基本单位为Xo,即b1=b2 =b3=...=bn=Xo,则重组(B-C)某一数量的一种或若干种C的基本单位总量和M 的基本单位总量与B的基本单位总量相等,(2)式又可表示成:

MXom=NXo=CXoc (3)

(3)式中,MXom代表M 的基本单位总量,NXo代表B的基本单位总量,CXoc代表最终消费品C的基本单位总量。(3)式可视为价值形式,也是一种价值观。

原基材这一范畴是理解原基生产,进而科学解答网络经济关键点。它的提出有着革命性意义,从自然和社会看,自然资源的匮乏和自然环境的恶化,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已为人类社会提出了许多严峻的课题,迫切需要从传统生产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原基材范畴提供了必然的方向和思路。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原基材范畴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内在要求的具体体现;理论意义上的原基材范畴是一个较为抽象的基本慨念,它与现实存在较大的时空距离,可以把它看作一个极值。原基材范畴的重大意义在于指出了一条清晰路径, 使我们能透视现实,进而把握未来。必须强调的是,原基材的提出是有充分科学依据的。物质内部共性就是原基材,换言之,如果物质内部存在共性,那么这个共性我们就称之为原基材。只是我们对这个共性即原基材,还处于逐步认识的过程中。

原基材为劳动对象,将根本改变社会生产的样式。从生产力角度看,劳动对象的变化对劳动力提出了全新要求,原基材消除物质资源稀缺性,物力资本的地位和作用下降,人力资本的决定意义突显出来;劳动对象的变化比劳动资料的变化更具有决定意义,原基材之前,不论劳动资料怎样变化,人们始终依赖于现成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而原基材之后,依赖性已不存在,劳动资料的内容和结构将发生巨大的变革,高科技、信息、金融、网络、知识等成为基本的生产工具,并获得空前的拓展空间。随之,原有的基于物力资源的管理必然转变为基于人力资源、技术、信息和满足需求的管理。新的劳动对象,使劳动力、劳动资料、管理均产生质的变化,最终导致生产力的飞跃。从生产关系角度看,劳动对象的变化进而生产力的飞跃使直接生产关系彻底改观,经济结构会发生巨大改变,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以及供给和需求将实现高度的统一和均衡。 转贴于

通过上面的分析,进一步定义原基生产就是:主要以人力资本为主体的劳动者,借助计算机、网络、信息、金融、高新制造技术和设备等劳动手段,直接按消费者的需求,备制原基材,从而构造最终消费品的活动。原基生产包含四层含义:生产的第一要素是具有相应科学技术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合格劳动者,主要是人力资本;最主要的生产工具一是计算机、网络、信息等技术和设备;二是金融,即金融机制、金融技术、金融工具和专用设备;三是高新制造技术和设备,主要是网络数字终端制造技术和设备等。从生产力发展标志这一视野,把新的经济形态称为网络经济,应当说是恰当的。原基材的备制(M-B),就是按最终消费品的有效需求量的原基材需求量,把具有最低使用价值和最小社会(含企业)成本的物质材料还原为一般通用性的物质材料。最终消费品的构造(B-C),就是按最终消费者的特殊的、个性化的、有效的需求,直接重组原基材成为最终消费品。

网络经济与原基生产的内在联系

从经济运行来看,原基材、原基生产的具体意义在于:所有物质都可以直接转化为原基材,物质资源稀缺性不复存在,社会生产将彻底改变,其意义非同寻常;直接生产过程表现为原基材备制和最终消费品构造两过程;最终消费品的价值实现信息和最终消费品的内部技术结构参数是主要经济信息, 信息依靠网络来完成其运动。从对原基材和原基生产的研究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原基生产与传统生产有着截然不同的性质,原基生产实现了人类物质资料生产的飞跃,把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建立在人类智慧和科学技术知识之上。从这个意义讲,新经济、知识经济、网络经济都具有完全相同的内涵。未来的经济都是新经济、知识经济、网络经济,但网络经济更具有阶段性、技术性特征,需深入研究。网络经济与原基生产有着天然的联系,这种联系表现在:

原基生产是网络经济的本质和内容。网络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首先是以一定的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的变化,以交换和消费方式、行为的多样性及变异性表现出来。这些多样性及变异性始终都是围绕科学技术发展和以物质需要为基础的人的需求来展开的,它们是网络经济的外在形式。而原基生产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直接产物,是自然和社会变化的内在要求,也是物质生产方式运动的必然方向,因而是网络经济的本质和内容所在。

原基生产对网络经济具有决定性。在经济运动中,生产决定交换、分配和消费,交换、分配和消费对生产起反作用。虽然现代经济活动中非物质生产的供给和需求大比例提高,但上述规定并没有改变。原基生产决定着交换、分配和消费的数量和方式,原基生产的性质决定交换、分配和消费的性质。从宏观经济运行来看,原基生产决定网络经济的走向、基本性质、进程和阶段特征,决定经济总量和经济运行方式。

原基生产是网络经济的核心系统。网络经济是一个庞大的经济系统,这一系统表现出异常的复杂性、多样性、变动性和开放性等特征。按再生产的过程和环节划分,网络经济系统由原基生产系统、交换系统、分配系统和消费系统四个子系统构成,其中,原基生产子系统是网络经济系统的中心子系统。按供给和需求的结构和层次划分,网络经济系统由物质供给-需求子系统、非物质供给-需求子系统构成,物质供给-需求子系统是主体,原基生产是该子系统的基础。按环境因素划分,网络经济系统由自然子系统、技术子系统、社会子系统构成,原基生产体现了三个子系统的共同要求。可见,网络经济的核心系统就是原基生产系统。

原基生产是网络经济形成的标志。网络经济的产生过程遵循事物发展的一般过程规律,由萌芽期、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组成。这四个时期的进程取决于原基生产的发育状况,只有当传统生产被原基生产取代,原基生产成为主导,网络经济才真正形成,并逐步成长和成熟起来。目前,网络经济正处于萌芽期,但未来形成期的到来是必然的。通过对网络经济和原基生产相互关系的探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原基生产是网络经济的内核。

以原基生产为内核的网络经济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经济的格局,并且经济运行机制和方式也得以改观,经济关系和活动的内在联系和运动发展也根本不同,经济关系的变化很多,现简单列举一些主要的表现:

物质资源稀缺性被物质丰盈性所代替,生产的物质资源可能性边界及地域性限制不复存在,物质生产的选择成本倾向于零。生产要素中,物力资本作用倾向于零。收益递减规律适用范围缩小;人力资本作用倾向于无穷大,收益递增规律适用范围增大。所有制关系中所有权的主要内容是知识和信息,是以对新知识和信息的占有、支配、使用和受益为基本特征的所有关系。

参考文献

1.张小蒂,倪云虎.网络经济概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2.邓杰.假如网络也有生命[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马广奇.网络经济的运行模式与竞争策略[J].经济前沿,2004(8)

系统原理的基本要求篇2

关键词:B/S模式 人事管理系统 系统设计

对单位人事信息进行计算机化管理,能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使管理变得更加科学和正规。对于网络管理系统,系统模块的设计则是重中之重,它关系到系统的正常使用。因此,研究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系统设计的第一阶段,是管理系统开发中极其重要的环节,分析所确定的内容则是后面系统实现的基础。当开发者和用户都确认项目可行之后,首先就进入到系统分析阶段。在这个阶段主要是进行基本数据的收集及数据处理的工作,需求分析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内容要求,调查应用系统用户需要操作的数据,决定在数据库中存储什么数据;二是处理要求,调查应用系统用户要求对数据库进行什么样的处理,理清数据库中各种数据之间的关系。[1]人事管理的服务对象是人事局的整个管理系统,根据人事信息的使用情况可以把部门分为两类:一类是人事局外部的使用部门,另一类是人事局内部的使用部门,两者分别对应的是外部信息和内部信息。在需求分析过程中,将整个人事管理系统划分为用户管理、档案管理、人事管理等部分,然后按各部分的功能需求完成各自的具体需求。

2 系统设计原则

①标准化原则。目前,在软件行业开发比较透彻的是MIS系统体系,国家在人事管理信息化上也颁布了相关的标准,因此本系统在开发过程中也应符合国家的标准,在人事管理信息项和输出表格格式等方面规范化。②先进性原则。在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本系统的开发要最大限度的采用当今先进成熟的技术、方法和工具等,并能够兼容最新的平台,为数据集成化提供统一的数据接口,以方便后期的维护和发展。③实用性原则。系统设计要坚持实用性原则,设计思想必须密切结合人事管理的需求,真正解决人事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用户的需要,方便使用,建立友好的人机界面。④开放性原则。随着人事管理的发展和用户的增加,系统要坚持开放性原则,才能面对未来技术发展的新需求。因此,在系统设计时必须长远考虑,使系统具有可扩展化,从而降低系统的初始成本和后期的维护费用。

3 系统总体设计

软件设计的目标是采用各种技术手段,将系统需求转换为数据结构。作为一个数据库系统,三个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数据的采集、处理和使用。[2]本系统是人事管理系统,在数据采集部分录入职工的基本情况,然后在数据处理部分对所采集的数据做进一步的处理。管理信息系统的最主要目的就是为业务主体提供决策的依据,因此在本系统中,使用数据为业务主体提供准确的人事运作情况。人事管理系统是针对人事局的业务处理工作而开发设计的管理软件,根据用户的需求,实现人员管理、工资管理和系统维护等方面的功能。用户可以通过输入基本信息,由系统自动生成相应的统计数据以供查询,不仅如此,用户还可以对这些信息进行修改和删除。根据人事局的实际情况,我们采用原型法来构造一个可行的软件系统模型。用户和开发者可以较快地确定需求,然后采用循环进化的方式对模型进行优化,使系统的性质逐步增加直到全部满足,系统模块也最终形成,如图1所示。系统采用B/S模式,数据库和应用程序安装于服务器上,客户端使用浏览器进入系统,需要时可安装相关插件。

如上图所示,人事管理系统包括五个模块:部门管理、人员管理、考勤管理、工资管理和系统维护。

①部门管理模块。人事管理系统的用户是按部门划分的,而各部门内又有多个不同职责的岗位,因此我们可以将这种组织结构反映到管理系统中。部门管理模块就是针对部门的基本信息进行管理,包括查询部门列表、修改部门的基本信息、建立和删除职能部门以及设置部门员工等,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快速清楚的查找职能部门的信息。②人员管理模块。该模块是对员工的基本信息进行管理,包括查询信息列表、添加员工信息、修改员工信息和删除员工等,能够完成对员工履历、职称资格和任职岗位等基本信息的管理。员工不仅可以查看和修改自己的基本信息,还可以查询其他员工的公开资料。③考勤管理模块。该模块主要是相关部门对员工进行上、下班的考勤管理,记录员工上下班的具体时间,以及加班天数,通过查看考勤表,统计员工月考勤的基本情况。④工资管理模块。根据员工的基本情况和考勤情况,依照单位的工资条例套算出员工的工资,自动生成工资列表。员工可以查看自己的本月工作量明细以及相对应的工资明细,还可以查看历史记录。⑤系统维护模块。该模块主要为整个系统提供代码维护功能,通过该模块,操作人员可以对系统中使用的代码进行增加、修改和删除等维护。为了方便操作人员能快速的选择代码,本模块中还提供对代码进行排序的功能。

基于B/S模式的人事管理系统,通过引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实现网络化管理,适应了新时展的需要。结合人事管理的特点,在现有数字化平台上,该系统有效地解决了人事管理中复杂的工作流程,为用户提供了更大的方便。

参考文献:

[1]王孟浩,刘晏兵.移动自组网中基于区域的多路路由算法[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6(5):628-631.

[2]李玉琪.单位管理系统――人事管理子系统设计[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0(6):118-119.

[3]吕睿光.高校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3.

系统原理的基本要求篇3

关键词:操作系统;实验教学;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280-02

一、操作系统教学的内容和现状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最基本的系统软件,它控制系统的所有资源,是所有应用程序开发的基础。其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在教学中不仅要强调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更要强调它的设计与实现技术。在一般本科院校针对计算机及软件工程专业制定的培养目标中,都会要求学生具有在相关领域继续学习的能力,同时会将加强学生设计和实现操作系统的能力列入其中。由此可见,实践能力被作为非常重要的指标,可目前的实际情况则远非如此。

操作系统是全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课程,由于考试大纲的涵盖范围比较集中于理论方面,于是日常教学往往将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管理和设备管理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技术作为构成操作系统课程的主要知识体系,实例研究也主要以Linux系统为主,与实际的操作系统实践相差较远。Andrew S.Tanenbaum曾指出,对于操作系统这门课程,学生应该学习那些在实践中真正有用的概念,而不仅仅是寻求理论上的完善,许多内容已经被证明在操作系统的设计和软件开发实现中并不实用,如解决死锁的银行家算法等,理应压缩相关教学内容的课时,分布给实用性更强的领域。

二、操作系统实验教学的内容组织

操作系统课程具有原理多、概念抽象、内容设计范围广等特点,教学内容中包括操作系统内部工作原理、相关概念、实现技术与算法等,在有限的学时中覆盖所有内容是不可能的,而其中用于实践教学的学时将更加有限,有必要进行合理的设计,以达到充分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目的。因此,在内容选择上,应该坚持以下原则:

1.明确教学目标,突出学科重点,不求面面俱到。

2.强调实用的算法和具体的实现技术,尽可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原理和实现技术相呼应。

3.实例研究以Linux系统为主,都是要辅以Windows系统的实现方法。

同时,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也有很大的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应该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经过教学实践,本文认为可以分成基本目标和高级目标两个层次:

1.基本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典型的实现技术,在应用软件设计中能够借鉴操作系统设计中的思想和方法,比如在并发程序设计中能够熟练运用信号量(Semaphore)等方法解决进程间通信(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问题,设计进程同步的算法。这个目标是作为计算机及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必须达到的目标,是操作系统这门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2.高级目标: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具体的操作系统进行分析,并且有能力设计和实现一个小型的操作系统,比如嵌入式操作系统。想要达到这个目标,学生需要继续深入学习,并且进行大量的实践,在日常教学有限的实验课时中很难实现。因此,应适当增加课外实践,对于部分动手能力比较强的学生,通过相关的课程设计,可以自己动手实现一个小型的操作系统。

基于上述原则和不同的培养目标,对于实验教学内容的安排可以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1.进程同步算法:进程管理是操作系统课程的重点也是难点,现代计算机系统广泛采用多任务环境,应用软件也日趋复杂,其中涉及大量资源的共享与竞争、多个任务之间的通信与同步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基础就是操作系统的并发问题。因此,应该围绕互斥与信号量的实现技术设计实验,要求学生能够设计进程同步算法,并进行实例分析。

2.页面置换算法:内存管理是操作系统课程的另一个重点,存储空间的分配和管理尤其为软件开发人员重视。现代操作系统普遍采用分页式(Paging)结合虚拟存储(Virtual Memory)的方法解决内存分配的问题,学习和研究页面置换算法、围绕其设计实验非常必要。要求学生能够实现基本的页面置换算法,能够进行横向的比较,并且自行设计置换方法。

3.设计并实现一个小型操作系统:要求学生对操作系统相关基础原理进行深入研究,对目前应用的具体操作系统进行分析和剪裁,设计并实现一个至少包含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管理和设备管理等主要内容的小型操作系统,此部分实验应作为课外选做内容。

三、操作系统实验教学的方法

不同的算法,在实验教学中的方法是不尽相同的,应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实施;学生层次不同,对于编程工具的掌握和编程能力差异很大,指导方法也应有所区别。以进程同步算法为例,应首先让学生明确信号量的物理意义,了解引入信号量是为了操作系统的层面上解决进程并发带来的结果的不确定问题,从而引导学生用忙等待(busy waiting)或阻塞(blocking)的方法实现信号量的程序代码,从资源等待的角度出发分析设计进程同步算法。这样的实验教学,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进程管理的了解,对于操作系统内资源分配的问题,也会有初步的认识。

操作系统是人设计的,尽善尽美的系统是不存在的,因此在指导学生自己开发小型操作系统时,要明确是在一种特定的环境和目标之下,设计和实现一个符合实际需要的系统。这样,在实践总结时,学生会从设计者的角度出发,总结出自己在设计该系统时主要着重解决的是哪一方面的问题、如何解决的问题以及为何采用此种方法来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实践,会让学生对操作系统的原理深入了解,同时增加了自己的分析内容。

四、结语

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操作系统课程是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合理的定位教学目标、适当增加实验教学的比例和难度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从操作系统实验教学的现状入手,提出了在日常教学中对实践环节进行改革的一些探索和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对本门课程的认识和兴趣,同时增强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Andrew s.Tanenbaum.现代操作系统[M].第3版.陈向群,马洪兵,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系统原理的基本要求篇4

目前,院校的理论教学大多涵盖有相应的实验实习教学,随着电子设备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内容日益丰富,学习者的任职教育标准逐步提高,教学实践与实习设备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一方面,理论和原理知识繁杂抽象、难于理解掌握,另一方面,设备、装备的掌握使用又建立在理论知识的理解基础上,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实验实习设备和实践装备短时期又难于配备齐全,无可避免地影响了教学计划的全面实施。因此,探索缺少实验实习设备情况下的教学措施和方法尤为重要。

2.指导原则

要合理开展实验实习设备不足情况下的理论教学,既要把握实践教学的宗旨,合理分配理论、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理论教学是主体,实践教学是基础理论的实际应用,要明确二者的主次地位。又要保证教学质量和良好的经济效益。教学手段和方法要得当,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又要能使有限的教学经费取得良好的效益。

针对院校理论教学演示环节的现状,切实结合教学需求和学生学习状况,正确处理好理论教学和演示环节的主次作用,全面合理开发虚拟实验系统,要着重把握以下方面。

一是虚拟教学要贴近教学,针对教学实际需求。虚拟实验系统要实现理论学习的主要演示功能,满足教学和实习的实践需求。虚拟实验系统的开发应该将相关演示功能展现出来,体现教学需求相关操作和知识。二是虚拟教学要设计合理,功能完善。虚拟实验系统虽然通过软件编程模拟实际的功能,但要充分考虑理论知识的代表性实验环节和设备使用的具体条件,虚拟仿真模型的建立要贴近设备实际。三是虚拟教学要满足任职需要,全面提升学生素质。虚拟实验仿真系统开发不能仅限于实现单一功能,应该结合实际开发相应系统的训练程序,要满足任职需要,促使学生得到全面的训练。再者,虚拟实验系统要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充实完善。

电子设备更新速度较快,设计开发人员的技术水准逐步提高,学生在使用过程中会提出一些问题和建议,虚拟仿真系统针对某一教学需求开发,必须在使用中不断更新完善,需要留有一定的扩展接口,为类似的教学训练提供通用平台,既要增加新功能,新模块,又要提高系统的通用性和推广性。一个项目的成功研制,要为以后研制其他类型的虚拟实验系统提供技术储备,以便推广至其他类型的教学需求,提高其通用价值。

3.无线电虚拟实验系统设计

3.1 设计目的

通信设备教学是培养通信人才的重要教学内容,是将原理知识与设备操作相结合的过程。通信设备水平在不断提高,新装备新技术的掌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电工无线电原理是无线电设备课程的理论基础,涉及到电子元件、微机原理、电路分析、通信原理等方面,理论性强,复杂抽象,学生掌握难度较大。因此,建设机载无线电虚拟实验系统能够解决教学实践与理论知识的矛盾,方便学生的理论学习,而且能够节省大量的训练经费,达到高效节省的目的。

3.2 设计方案

无线电虚拟实验系统,是研究为适应无线电原理及设备教学而构建的模拟实验系统,必须围绕相关原理讲解及设备使用,满足不同期班、不同层次的教学需求。首先要准确定位,全面合理确定设计内容。以无线电课程的教学内容为主体,涵盖相关原理、设备教学的全部内容,包括无线电元器件、电路分析、电子线路、通信相关理论等,仿真原理的主要工作过程,演示工作波形。其次要主次分明,原理和设备的比重合理分配。以基本原理为主线,围绕无线电设备的使用,科学分配二者的比例。以原理知识作为基础,无线电设备内容作为核心和学习重点,贯彻设备的使用为目的的宗旨。再者要针对教学对象特点,适合本院校学生使用。结合本院校学员的知识层次和培训计划,针对其特点,设定合适的难度、深度,既要演示相关的理论、设备工作波形图,又要适合学生学习掌握。

无线电虚拟实验系统主要包括无线电虚拟实验系统基本架构、系统软件两部分的内容。无线电虚拟实验系统软件是该系统的主要部分,利用面向对象、虚拟仪器等技术手段,完成无线电虚拟实验系统软件的设计,主要功能包括:基本无线电原理、电台通信原理的虚拟演示等。

从无线电设备的教学目的出发,设计无线电虚拟实验系统,密切结合无线电设备相关的理论教学内容,以虚拟仪器为基础,采用实用的基于PC的数据采集(DAQ)技术,开发系统及虚拟检测软件,以微机和局域网为基础构成虚拟仪器实验系统。采用LabVIEW或CVI软件为开发平台,根据相关需求设计仪器的测试功能,代替常规的仪器,如函数发生器、示波器、万用表等,又能扩展成数字万用表、温度计、频谱分析仪或逻辑分析仪等不同的仪器仪表。通过开发系统软件来控制整个DAQ系统,完成采集原始数据、分析数据、输出结果等流程,实现对相关电路、器件、设备等的虚拟测试演示,以微机和局域网构成硬件环境,建成虚拟仪器实验系统。

系统建成后将配置多部虚拟实验系统终端,可以辅助无线电设备课的理论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实例并讲解其原理,代替实际仪器下的原理演示,提高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和掌握,能够充分满足通信专业的无线电理论教学需求,增强生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3.3 使用分析

结合理论教学,开发虚拟实验系统,并综合应用多种媒体手段,在讲解基础理论的基础上,配合应用虚拟实验系统的演示功能,使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建立理论的客观概念。通过虚拟实验系统的辅助作用,学生能够加深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为掌握各种设备的使用功能和相关技术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以适应任职教育的需要为宗旨,采用原理讲解-虚拟实验演示-综合实践训练-创新能力培养的阶梯式教学方法,开展贴近装备、设备的“问题式”、“讨论式”、“专题研究式”和“课题式”教学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仪器操作、装备应用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综合素质。

系统原理的基本要求篇5

[关键词]作业成本管理(abcm);成本控制;成本动因

1 abcm的概念及其实施步骤简介

作业成本管理(activity-based cost management,abcm)是一种以作业管理为焦点、以提高客户价值、增加企业利润为目的,基于作业成本法的现代成本管理模式。它通过对作业及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最终计算产品成本,同时将成本计算深入到作业层次,对企业所有作业活动追踪并动态反映,进行成本链分析,包括动因分析、作业分析等,为企业决策提供准确信息;指导企业有效地执行必要的作业,消除和精减不能创造价值的作业,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

turney、peter b.b.提出了旨在改善作业效果的abcm的三个实施步骤,即分析作业、发掘成本动因、建立业绩计量体系(见图1)。它是按照“成本动因作业计量业绩”的基本思路展开的。但从实用性的角度出发来看,便会发现其存在的一些问题:首先,turney三步骤只给出了一个基本的理论框架,从而显得比较粗糙和不够完善;其次,turney三步骤的目的是改善作业效果,但它却只确立了分析作业、发掘成本动因和建立业绩计量体系三个步骤,而恰恰未将改进作业这一实质性的阶段包括在内。WWW.133229.cOM因此,我们尝试着重新构建一个更为细致和完善,同时也更实用的abcm实施流程。如图2所示。

2 基于abcm的成本控制系统的设计

2.1 设计目标

在对abcm理论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尝试设计一个基于abcm的成本控制系统。该系统的设计目标定位于以下四点:一是利用成本、质量、价格、销量等因素之间的联动关系,以成本支持质量、价格、扩大市场份额等对成本的需要,促使企业最大限度地获得利润;二是在资源限制条件下,通过成本控制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三是配合企业取得竞争优势;四是降低成本,即以成本节省和成本避免二种基本思想为依据,综合工程方法、组织措施和会计计量的多样化手段实施成本控制。

2.2 设计要求

成本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对成本控制系统的运行起着指导作用。成本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主要有以下四点:①遵循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包括经济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全员参与原则、领导推动原则。②遵循系统建立和运行的实务性原则。包括易操作原则、可行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可靠性原则。③确保全面、重点和例外管理相统一。④贯彻落实权、责、利。

2.3 系统设计

系统输入:①新成本控制系统设计目标与基本要求;②公司的发展目标与战略规划;③公司人、财、物的情况;④与实施作业改进措施有关的信息。

系统输出:①作业汇总表、作业分类汇总表;②改进作业的管理思想,以及作业改进建议书;③作业成本计算报告;④业绩评价报告;⑤员工培训情况表。

系统内部信息流:①各部门职责的规定;②成本控制的制度体系;③作业汇总表;④作业汇总表、作业分类汇总表,以及成本动因分析报告;⑤作业成本计算报告,业绩评价报告;⑥员工培训情况表;⑦与作业成本及业绩评价有关的各种信息;⑧有关各方的反馈意见。

一个广义的成本控制系统包括两个基础子系统(组织子系统、制度子系统)、三个执行子系统(分析子系统、改进子系统和计量与评价子系统)和两个支持子系统(信息子系统和培训子系统),如图3所示。

图3 基于abcm的广义成本控制系统结构

其中,执行子系统又称为狭义的成本控制系统,是真正实施成本控制的部分,同时它也是整个成本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它是参照本文第一部分中重构的abcm实施流程设计的。基础子系统是整个成本控制系统的基础和前提,它为系统的合理设计、有效且一贯执行提供保障;支持子系统起到辅助的作用,其任务是配合执行子系统的顺利实施。各子系统之间、系统与外界之间都要发生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和人流的流动(为使图示清晰,图中连线主要表示信息流的走向)。各子系统的功能如下:

(1)组织子系统的功能是确定企业各部门在成本控制中的职责权限。尽管abcm下基于组织结构来看问题的职能视角已显得不太重要,但明确各部门在组织中的职能,对成本控制系统的合理设计和有效运行仍是十分必要的。

(2)制度是成本控制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制度子系统的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制定和修改公司成本控制制度;二是建立和完善公司成本控制制度体系。

(3)分析子系统实际上涵盖了前述重构后abcm实施流程的第一、第二两个过程,其功能包括:①识别公司业务过程中的作业;②将识别出来的作业加以区分;③分析成本动因;④设立作业中心。前三项功能并非孤立的,它们相互之间具有连贯性。

(4)改进子系统的功能是,根据改进作业的管理思想,对无效作业提出去除措施建议,对低效作业提出改进措施建议。无论是去除还是改进都要求针对各自的导致无效或抵消的成本动因采取不同的解决办法。值得注意的是,该系统只是针对解决问题所应采取的措施提出了建议,实施实质性的改进措施必然要借助其他职能管理手段和工程技术手段,而这已超出了成本管理的范畴,因此我们将该系统称为“改进子系统”也许并不十分贴切。

(5)设计计量与评价子系统的目的是通过准确的计算公司的作业成本,并对作业成效进行考核,不断提高公司成本控制工作水平,其功能为:①建立并实施公司的作业成本计算制度;②对各作业中心的成本业绩实施评价。

(6)信息子系统在整个系统中起到沟通渠道的作用,其功能是将与作业成本及业绩评价有关的各种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达给有关各方,同时反馈有关各方的意见。

(7)培训子系统的功能包括:①帮助员工了解和掌握新系统的构成、功能等知识,并获得或提高实施新系统所应具备的技能;②解答员工在实施新系统中提出的各种问题,帮助员工获得胜任新系统的运作所要求的技能。

3 系统简评

该系统从组织上、制度上、沟通渠道上和人员素质上建立健全了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和支持工作,从而摒弃了就成本论成本的狭隘的成本控制理念。此外,该系统从“过程”的视点出发,针对作业过程的成本实施控制,控制的内容不仅包括产品制造成本,还包括产品的开发设计、使用、维护保养、废弃成本,甚至于与产品生产无直接联系的各种期间费用,从而极大地扩充了成本控制的内容,并具备了从成本产生的各个环节挖掘降低成本潜力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胜群.现代成本管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财务成本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3]焦跃华,袁天荣.论现代成本控制目标[j].财务与会计,2000(11).

[4]迟晓英,顾娟.价值链价值流分析方法对成本控制的启示[j/ol].(2001-10-08)http://www.jscj.comjscjcwgldata20011008143348.htm.

系统原理的基本要求篇6

关键词:Linux;操作系统原理;嵌入式系统;课程群建设

Linux作为一款开源操作系统已经成为IT界的主要平台之一。为了使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培养更加符合市场需求,从2005年开始,我国高校逐步开设了Linux类课程[1-3]。在课程开设之初,以介绍Linux操作系统的管理和使用为主,如Linux操作命令、Linux用户管理、Linux网络管理等。随着课程建设的发展,一部分高校开始开设以Linux操作系统为平台的编程课程,如Linux的C语言程序设计、Linux网络编程等。

现阶段我国高校对于Linux课程的建设并不均衡,一部分高校已经走到了课程建设的前列。如北京大学针对计算机专业本科生,不仅开设了Linux编程类的课程,还开设了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等与Linux操作系统相关的课程。但在大部分普通高校中,Linux类课程还是作为选修课程供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如笔者所在的高校,从2009年开始才设置一门“Linux程序设计”课程。

基于Linux的快速发展,Linux操作系统、基于Linux平台的软件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得到应用。能否熟练使用Linux操作系统以及在Linux操作系统平台下进行软件的设计和编程,已经成为了不少企业要求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备素质。这也对计算机专业的大学教师提出了挑战:如何对学生进行培养,使得学生能够适应企业需要。普通高校的Linux课程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形势,需要进行教学改革。借鉴国内外一流大学在Linux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实验方法,结合本校计算机人才培养目标,我们提出了“Linux课程群”建设思路,并进行了教学实践。

1国内外一流高校相关课程教学情况

在欧美国家,由于Linux已经成为一门最普遍的教学平台和工具。在计算机专业本科教学中,一流高校并没有设置专门的Linux课程。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的课程设置只是在操作系统类的课程中讲授Linux原理,如虚拟内存管理、IA32体系结构、虚拟文件系统等。

我国不同高校在Linux课程群的设置各不相同。如清华大学对于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生没有设置专门的Linux课程,而在北京大学计算机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中按照专业方向设置了Linux课程,如图1所示。

“1-3-3 操作系统”介绍了Linux操作系统原理,包括进程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系统和驱动程序;“1-3-4 操作系统实习”主要包括在Linux操作系统上进行模块编程、Shell编程及存储系统编程等;“1-5-10 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主要讲授µ-CLinux在嵌入式系统的应用;“1-6-5 Linux程序设计”作为一门选修课主要讲授了Linux平台下的文件编程和网络编程等。

可见在这类课程中,国内外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完全不同。国外由于Linux已经十分普及,并不需要开设专门的Linux课程,只需要在操作系统课程中讲授Linux的原理。而在我国,由于Linux普及程度不高,各层次高校都比较注重Linux课程的教学。但是各个学校根据学生的生源情况,Linux课程的教学侧重点也不一样。一般而言,普通高校学生很难适应国内著名高校的Linux课程的教学内容。为了提高普通本科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亟待建立普通高校Linux课程群[4-5]。

2Linux课程群建设思想

随着操作系统的发展和社会对计算机人才需求的提高,原有的操作系统课程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学生的需要。仅开设一门“操作系统原理”只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操作系统最基本的理论知识,而且因为课时的限制,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也无法过多的对一款实际的操作系统进行介绍和分析。在与本校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交流后发现,学生普遍反映该课程不能与时俱进,也没有与Windows、Linux操作系统相关联;而且学生普遍对Linux课程有浓厚的学习兴趣。结合本院实际情况,我们有必要在“操作系统原理”课程基础上,增开Linux类课程,而且有必要将Linux有关课程建设成课程群,作为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进行教学。因此,从2009年开始,我们提出了“Linux课程群”的建设方案,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实施。

2.1Linux课程群目标

由于“操作系统原理”是计算机专业核心的课程之一,作为其后续课程的Linux课程群必须在计算机专业学生已经掌握了最基本操作系统原理的基础上开设。结合我院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校Linux课程群的建设目标是:在学生掌握操作系统原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对于具体操作系统――Linux的认知水平和软件设计能力,建立整套Linux操作系统概念,使其适应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了解和掌握最基本的Linux操作系统原理,加深对操作系统原理的理解;

2) 阅读一定量的Linux内核代码,了解Linux内核的实现方式;

3) 掌握Linux的各种命令,熟练使用Linux操作系统;

4) 能够在Linux操作系统上进行Shell、模块、C和网络编程,提高学生基于Linux的编程能力;

5) 学习嵌入式系统相关课程,了解Linux在嵌入式领域的应用。

2.2Linux课程群建设思路

在普通高校开设Linux类课程,不仅要考虑到课程的实用性,还要考虑普通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生源。虽然Linux作为一门工具在国外已经非常流行,但我们对于国外大学的Linux和操作系统类课程不能生搬硬套;由于国内高水平大学的学生生源好于普通高校,其Linux课程设置偏重于Linux原理和Linux内核分析,这对于普通高校学生在学习和理解上存在着很大的困难。

因此,结合普通高校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了如下Linux课程群建设思路。

1) Linux课程群的地位。

“操作系统原理”作为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已经开设多年,但是其后续课程的开设却没有明确的规划,只有部分高校开设了基于Windows编程或基于Linux编程的课程。我们提出的Linux课程群是“操作系统原理”课程的后续课程群,是对该课程的扩充和深入。在Linux课程群中包含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通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构成完整的Linux课程群体系。

2) 以市场需要为向导,开设适合的Linux类课程。

在Linux课程群建设过程中,要以市场需求为向导,以学生素质为基础,开设合适的Linux类课程。计算机专业学生通过Linux课程群的学习,掌握基本的Linux管理、开发技能,具备IT企业和科研院所对于计算机人才素质的要求。

3) 项目驱动。

在Linux课程群建设过程中,并不是简单讲授Linux原理。课程群中的各门课程是相互联系,有前驱课程和后续课程。建设以项目为驱动的Linux课程群,使学生在学习Linux课程群之初,首先确定通过Linux课程群学习后必须完成的综合项目。将项目实施带入课程学习过程中,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完成项目的某个部分。比如,通过Linux课程群中必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完成项目的需求和整体设计;然后学生通过选修课实现各个模块。

4) 选取适合于普通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教材。

考虑到普通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于普通高校学生的教材是很有必要的。在教材的选取过程中,基于以下三点原则:第一,所选取教材必须具备时效性,即教材中的知识点不能过于陈旧;第二,所选教材应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第三,所选教材在难易程度上应该适合普通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

5) 重视实验教学环节。

实验教学环节是Linux课程群建设过程中十分重要的步骤。学生通过完成基于Linux各类基础实验,锻炼自身的动手能力,加深对Linux的了解。Linux课程群的各门课程均设置了大量的实验课时,平均实验课时占总课时的40%左右。而且在实验教学环节,并不是简单的代码操作,各门课程均开设了符合课程内容的实验教学内容。

3Linux课程群设置

在“操作系统原理”和“数据结构”课程的基础上,开设Linux课程群。课程群包括四门课程:Linux操作系统原理与实践,Linux分析与编程,嵌入式系统原理和嵌入式Linux编程。图2显示了Linux课程群与“操作系统原理”、“数据结构”课程之间的关系及课程群中各门课程的相互联系。图中的箭头代表课程开设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

这四门课程并不同步:学生首先通过学习“Linux操作系统原理和实践”,了解和掌握Linux各个模块的实现原理;然后通过实验单元去熟悉和使用Linux环境,并开设适当的模块编程实验单元。其次,开始学习“Linux分析与编程”和“嵌入式系统原理”。前者系统地讲授在Linux环境下的进程编程、文件编程以及网络编程,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Linux编程技能;后者系统地讲授嵌入式系统的概念、各个组成部分(硬件部分+软件部分)、原理以及典型的嵌入式系统,使得学生掌握基本的嵌入式系统知识以及相应开发工具的使用。由于嵌入式Linux也是Linux非常重要的分支,在第4学年开设“嵌入式Linux编程”,课程不再阐述基本的Linux编程技能,着重讲解嵌入式Linux在嵌入式系统上的应用,通过案例的学习让学生具备在ARM9+嵌入式Linux平台上进行软件开发的能力。

4Linux课程群建设实践

在建设Linux课程群的过程中,如何把握各门课程内容的讲授以及各门课程之间的衔接是最为重要的。我们在Linux课程群建设之初,通过充分的论证,提出了Linux课程群各门课程的性质、开设学期、理论授课学时和实验学时,如表1所示。

4.1Linux课程群各门课程的讲授内容

1) Linux操作系统原理与实践。作为Linux课程群中的必修课程着重于Linux操作系统基本原理的讲授。其中以Linux内存管理、进程控制和调度、文件系统以及驱动程序的基本概念为主。

通过讲授内存管理单元,使得学生掌握Linux的分页机制、请页机制、进程用户空间管理。

在进程控制和调度单元中,主要讲授进程控制块、进程调度和进程控制,其中进程调度是本单元的核心模块,在进程调度的讲授过程中,不仅需要讲授Linux进程调度的原理、时机,还要讲授Linux进程调度的依据,最后通过指导学生阅读Linux调度函数schedule(),让学生将Linux进程调度原理运用到实际项目实施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于Linux进程调度原理的理解;并且通过指导学生对Linux内核代码的阅读,将学生带入到Linux内核模块编程阶段。进程控制和调度单元没有涉及对于进程的编程,在后续的课程中将系统讲授Linux进程的编程。通过文件系统单元,讲授虚拟文件系统知识点和Linux对于文件系统的基本操作。

在驱动程序单元中,主要讲授Linux的驱动程序基础、字符设备驱动程序以及块设备驱动程序的基本框架。此单元中没有实际开展驱动程序设计,仅作为与后续课程的衔接部分。

2) 嵌入式系统原理。由于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是业界最流行的嵌入式操作系统之一,“嵌入式系统原理”课程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它作为Linux课程群中的必修课着重于嵌入式系统基本原理的讲授。其中以嵌入式微处理器、存储系统、输入与输出子系统和嵌入式操作系统为主。

嵌入式微处理器单元以讲授ARM920T处理器状态、处理器模式、内部寄存器和ARM指令集为主;存储器单元讲授了ROM、RAM、Nor Flash和NAND Flash的功能模块、接口电路及工作模式;在输入\输出单元中主要讲授了复位电路和时钟电路的设计;嵌入式操作系统单元讲授经典的嵌入式操作系统μC/OS-II和嵌入式Linux的体系结构与移植。

3) Linux分析与编程。作为“Linux操作系统原理与实践”后续选修课,在学生掌握基本的Linux原理的基础上,教师从以下三个方面向学生讲授Linux环境下编程:文件系统编程、进程编程和网络编程。通过文件系统编程和进程编程与“Linux操作系统原理与实践”课程衔接;以网络编程作为授课重点,使得学生掌握基于TCP协议、UDP协议和IP协议的编程。在网络编程讲授过程中通过具体的实例代码,如基于TCP协议的文件传输、基于UDP协议的广播信息等。

4) 嵌入式Linux编程。在学生掌握基本的嵌入式系统原理和Linux环境下编程的基础上开设的此专业选修课程。课程中以嵌入式Linux为基础,通过嵌入式Linux环境下的应用程序和简单的驱动程序的讲授,使得学生能够在嵌入式Linux环境下进行基本的程序开发。

4.2Linux课程群各门课程的实验教学环节

1)“Linux操作系统原理与实践”在实验教学环节上与理论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实验部分共分为以下几个模块:Linux系统管理、Linux进程控制、Linux模块编程、Linux下Pro文件系统编程和Linux下简单驱动实践。实验部分基于Linux内核,且各个单元具备延续性。通过实验教学环节加深学生对于Linux操作系统的理解,并且掌握基本的Linux内核编程技能。

2)“Linux分析与编程”实验教学环节采用C语言在Linux平台下进行文件操作、进程操作和网络编程。如文件上单词的统计、哲学家问题的实现、大文件的网络传输等。

3)“嵌入式系统原理”和“Linux分析与编程”课程的实验环境是由博创科技公司出品的UP-NETARM2410-S开发平台。其中主要的实验教学单元有:μC/OS-II操作系统的移植、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移植、嵌入式Linux应用程序的烧写、boot loader程序的编制以及简单驱动程序的编制。

5结语

Linux作为一款流行的操作系统,计算机专业学生掌握Linux的管理和编程是十分必要的。如何使得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掌握基本Linux管理和编程技能,达到企业的能力要求是大学计算机专业教师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校Linux类课程从无到有,从单一课程到课程群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绩,学生对Linux课程群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Linux课程群的建设不仅需要考虑其在整个计算机课程中的地位,还要考虑到与其他计算机课程的衔接。本文详细介绍了普通高校Linux课程群的建设,指出了Linux课程群各门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并对Linux课程群各门课程的理论教学环节和实验教学环节做了充分的阐述。相信通过Linux课程群的教学实践,可以使学生掌握Linux这一利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黄东,蒲玲. 高校Linux课程建设研究[J]. 福建电脑,2010(4):178-179.

[2] 梁正平,纪震. 高校Linux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9(5):87-90.

[3] 王文. 项目驱动的“Linux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改革[J]. 计算机教育,2007(9):77-79.

[4] 吉书朋. “Linux操作系统”课程教法改革的探索[J]. 中国成人教育,2008(4):152-153.

[5] 赵珂,孔冰. VMWare基础上的Linux课程教学探索[J]. 中国科技信息,2009(21):260-265.

Construction of Linux Courses Group

HU Tao 1, WANG Ting2, LUO Haojia1, ZHU Li 1

(1. 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 Hube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Enshi 445000, China;

2.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during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Linux-relating courses.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of Linux-relating teaching conditions between domestic and foreign universities, it describes the construction goals and methods of Linux courses group in general colleges. Then it introduces the teaching reform methods on related courses and effect obtained in Hube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系统原理的基本要求篇7

关键词:财务会计理论结构 逻辑起点 理论层次 会计平衡公式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以及我国加入WTO后财务会计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原有的类型多样的财务会计理论结构日益暴露出其弊端,不符合实践发展的需要。为了完善财务会计的理论建设,以便更好地指导我国的财会实践,那么,在我国建立统一的财务会计理论结构就成为一种必要。这种统一的财务会计理论结构的建立所涉及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本文仅就其原因、意义、指导思想、应遵循的原则、逻辑起点、主要内容等方面作一初步探讨。

我国传统财务会计理论结构弊端

在我国的传统财务会计理论体系中存在四种不同类型的财务会计理论结构。下面分别就这四种类型的财务会计理论结构各自存在的弊端加以分析。

会计假设―基本原则―财务会计准则型规范结构。这种结构侧重考察财务会计现实系统运行和发展的内在规律性,强调客观环境对财务会计的制约作用,其结果是这种结构的三个理论要素在逻辑上不一致,前后不连贯,会计假设和基本原则难以指导准则型规范的制定,而准则型规范又主要从财务会计惯例中挑选出来。

财务会计目标―基本原则―财务会计准则型规范结构。这种结构把财务会计目标即财务报告的目标和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要求作为发展和制定财务会计原则和准则的最高层次概念,强调财务会计信息对决策的有用性,而往往忽视了财务会计现实系统运行和发展的内在规律性,其结果是这种结构中目标的形成缺乏强有力的制约机制,理论研究具有明显的实用主义倾向,对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揭示不够。

统一会计制度―财务会计方法、程序、任务及财务会计属性、本质、职能、对象型规范结构。这种结构服务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把财务会计理论理解为社会经济制度的反映,亦属于需求导向型结构。与财务会计目标―基本原则―财务会计准则型规范结构相比,这种结构是宏观的,不是微观的。这种结构经实践证明,从统一会计制度中归纳、综合财务会计方法、程序、任务、属性、本质、职能和对象,是违背研究的逻辑顺序的。这种财务会计理论研究主要是说明性和解释性的,很难揭示财务会计现实系统运行和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财务会计基础理论―制度型规范并列结构。在德国、法国等实行制度型规范的国家,它们的财务会计规范主要来源于国家法律、规章和制度,其财务会计基础理论的研究受学术圈内观念的影响,主要引进了美、英等国的会计假设、基本原则、基本要素理论,采用演绎的方法孤立地进行研究,结果是财务会计基础理论与制度型规范既脱节又制约其发展。

此外,从整体上看,我国原有的财务会计理论结构缺乏统一性,无法从总体上把握财务会计理论体系的归属,仍带有计划经济时期“条块分割”的色彩,是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会计理论建设不完善的一个表现。这同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快财务会计国际化进程的要求不适应。因此,需要建立我国统一的财务会计理论结构。

建立我国统一财务会计理论结构

意义和指导思想

意义 建立财务会计理论结构,能够使我们从总体上把握财务会计理论体系的归属,明确财务会计理论体系同会计理论体系的关系,掌握财务会计理论体系本身应由哪些内容组成以及这些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形成财务会计学术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为深入探讨财务会计理论提供线索和启示,促进财务会计理论能够更好地指导财务会计实务。

指导思想 应当在充分甑别和借鉴各种财务会计理论结构观点的基础上探讨和建立我国统一财务会计理论结构。

应遵循的原则

整体性原则 由于财务会计理论结构是把各种财务会计理论按照一定逻辑关系所组成的有机整体,故需从财务会计理论结构的整体出发进行全面、系统的思考,促使各组成部分内容有着科学的定性、恰当的定位和明确的方向,以求财务会计理论结构的整体最佳。

结构性原则 该原则要求财务会计理论结构各组成部分必须按照其内在联系进行排序,各组成部分的联系应当具备一定的紧密度和稳定性,这样才能保证财务会计理论结构内部的整体性。

层次性原则 该原则要求财务会计理论结构各组成部分必须按照由高至低或由低至高的层次排列,以便形成垂直系统层次或横向水平系统层次,注意层次与整体、层次与层次之间的相互制衡关系。

动态性原则 由于财务会计理论结构是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对财务会计理论的理念总结,故动态性原则要求人们以发展的眼光研究财务会计理论的过去概貌、现在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变化规律。

逻辑性原则 该原则要求财务会计理论结构各组成部分应前呼后应、协调统一、首尾一贯、浑然一体,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

我国统一财务会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

建立统一的财务会计理论结构,离不开对其逻辑起点的选择。只有选择好财务会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才能把其内容顺利地、合乎逻辑地展开,并使之得到充分的阐述。而且,财务会计理论结构正确与否及其对财会实践指导作用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逻辑起点选择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关于财务会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理论界先后有“本质起点论”、“对象起点论”、“假设起点论”、“目标起点论”等多种构想。

财务会计理论研究的起点,应直接反映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反映财会领域中本质的、必然的内在联系,并成为整个财务会计理论结构体系中的最高层次和财会确认、计量、记录及报告的导向。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统一,才能充分发挥财会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显然,财会的本质作为一个纯粹理论性的范畴并不具备这样一些特性。在财会诸范畴中,只有财会目标才能具备上述特性。因为财会目标直接反映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并根据环境的变化作适当调整,它是财会实践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必须把财会目标作为财会理论研究的起点,才能建立比较完善的统一的财务会计理论结构。

我国统一财务会计理论结构的内容

我国统一财务会计理论结构的内容应包括基础理论层次和应用理论层次两个部分。它们有各自的研究任务和构成要素。

研究任务

就基础理论层次而言,主要研究和解决财务会计实践最一般、最本质的规律及原理。其既研究财务会计实践总体的一般规定性,即财务会计的定性、定职和定位,又研究财务会计诸要素的一般规定性,探讨财务会计理论体系同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总结财务会计实践的原则和财务会计实践的前提,寻求其它学科对财务会计理论体系所提供的理论支持和方法支持。对财务会计理论发展趋势的预测等,也都是财务会计基础理论层次所要解决的问题。

就应用理论层次而言,主要研究和解决财务会计实践的具体操作对象、方法及报告与披露,最终形成财务会计的规范形式。财务会计的应用理论层次是以基础理论层次为指导,主要制定和实施各项财务会计实务规范。而财务会计实务规范贯穿于财务会计应用理论的全过程,它是引导和制约财务会计工作的标准,评价财务会计工作的依据,同时它又是引导财务会计工作朝特定方向发展的行为机制。

构成要素

基础理论层次的构成要素应包括:财务会计的社会环境理论;财务会计的目标理论;财务会计的定性、定职和定位理论;财务会计的行为主体理论;财务会计的要素理论;财务会计的方法理论;财务会计的循环理论;财务会计的假设和前提理论;财务会计的信息理论;财务会计的理论基础(如其它学科对财务会计的影响等)。

应用理论层次的构成要素应包括:财务会计的实务规范理论;财务会计实务规范的设计理论;财务会计的监督理论。

建立统一财务会计理论结构的重要问题

研究生产力、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同财务会计理论结构的关系,是我国构建统一财务会计理论结构时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这里,侧重探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同财务会计理论结构的关系。

生产力、生产关系要求财务会计理论结构与之相适应。如果现有的财务会计理论结构已经不利于财会实践的发展,违背了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发展要求,那么,它就要被调整。而上层建筑则通过财务会计的法规体系对财务会计理论结构施加强制性的影响,并对财务会计目标提出要求,以保证各有关利害团体都能得到相关、可靠的会计信息,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生产力、生产关系决定财务会计的生产要素。如:构成财务会计平衡公式的三个要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都由现实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形成一定的生产方式。而财务会计的平衡公式恰好体现了某一会计主体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结合。因为,财务会计的平衡公式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公式左边的资产代表了一个会计主体在某一日期的生产能力,既包括实物与非实物形态的资源,又包括人力资源,而公式右边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则代表一个会计主体在某一日期的资产权益,体现该会计主体的生产关系。

上述会计平衡公式反映了资产的存量,而揭示资产流量的平衡公式是:利润=收入-费用,这个公式揭示了会计对象中的利润、收入和费用三要素之间的关系,围绕着资产(生产能力)的增减变动及增减变动的结果而展开,费用说明资产即生产能力的投入量,收入体现资产即生产能力的产出量,利润则代表两者之间的差量。

而在现金流量表中,现金的流入量、流出量和净流量则是对资产的投入量、资产的产出量,以及投入量与产出量两者之间的差量按收付实现制确认的结果。

可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资产负债表揭示的内容,具体体现为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生产力在一定时期的增减变动及增减变动的结果通过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加以揭示。财务会计理论及其方法需满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要求,并随之发展而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各种财务会计理论的产生,诸如各种资产的计价理论、人力资源理论、会计人员的素质理论、管理体制理论等;生产关系的发展形成各种权益理论,诸如业论、企业论、企业主体论、剩余权益论、基金论等。由于构建会计平衡公式的出发点不同,导致各种权益理论下会计平衡公式两边所包括的内容不同,因此,不同权益理论下的会计平衡公式体现了不同的生产关系。总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导致了各种财务会计理论、权益理论的出现,从而导致原有的财务会计理论结构进行调整,以适应其发展要求。

参考资料:

1.葛家澍,中级财务会计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于玉林,现代会计理论结构[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3.魏明海,会计理论新体系探索(一)[M],中山大学出版社,1994

系统原理的基本要求篇8

【关键词】 系统科学 原理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1]。这一认识在系统科学里就看成一个完整系统。牛顿力学以三个运动定律作为基本原理,逻辑地演绎出牛顿力学体系;热力学以热学的三个基本定律为基本原理,逻辑的演绎出经典热力学体系;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以及狭义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为基础;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以及广义相对性原理和等效原理为基础[2]。同理,如果我们把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超循环论作为一门科学,称系统科学。从系统科学业中所涉及的概念、规律中可以抽象出三个基本原理。既反馈原理、有序原理、整体原理,将系统科学基本原理应用于教学过程中,这是本文讨论的中心问题。为了突出重点,论述简明,先将系统科学原理表述如下:

反馈原理:任何系统只有通过信息反馈,才可能实理有效的控制,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

有序原理:任何系统只有开放,有涨落,远离平衡态,才可能走向有序,才可能得到发展。

整体原理:任何系统只有通过科学的相互联系而开成整体结构,才能发挥整体功能大与各部分功能之和的功能。

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系统,将上述系统科学三个基本原理应用于教学过程来研究,是符合科学规律的,只要应用恰当,将会提高教学效率,同时有助师生的信息交流。为了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效率,下面对系统科学原理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初步探讨。

1反馈原理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任何一门具体学科的教学和具体技能的训练,任何一章一节的教学,任何一项实验的进行等,都有具体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要随时通过反馈信息掌握现状与目的的差距,从而去解决难点,去调整教学的速率,去改进教学业的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孔子教人,各因其材”这表明孔子在教学实践中已注意到应用反馈原理。在教学中应用反馈原理十分重要,作用很大,对学生来说。反馈信息可使学生强化正确,改正错误,找出差距,促进努力。对教师来说,反馈信息可使教师掌握情况,改进教法,找出差距,提高质量。试举一个例子

例如:判断是否正确,加速度与向心加速度是等价的。

可能有“正确”、“错误”两种回答,回答“正确”的学生显然没弄懂加速度、向心加速度各自物理意义;回答“错误”的学生可能有一部分是主观判断的,也有一部分是真正弄懂了。教师得到这一及时反馈,就知道学生究竟弄懂这两个物理量没有,然后引导学生对加速度物理意义(描述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向心加速度物理意义(描述速度方向改变快慢的物理量)正确理解,通过有针对性的及时反馈,使学生对该问题有一个很深的印象,使学生头脑中存在的问题从根本得到解决,从而使学生达到以后不会再犯类似错误的目的。改正错误,就会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在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表述能力和合作能力。以上例子按下原理图分析的

2有序原理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有序原理告诉我们,系统进化的必要条件是:系统必须开放,只有开放的系统才能与外界物质的、能量的,信息的交换。人的大脑是一个热力学系统。如不开放,与外界无信息交流,形成封闭,则大脑的熵将自发地趋于增加,走向无序。因此,教学系统必须开放,不仅是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也包括同学之间互相沟通,学生与书本间的沟通,学生与环境等子系统之间的相互沟通。

有序原理告诉我们,整个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逐步深化,周期跃迁,勇于创新,这样才能使教师、学生和谐的共同发展。举个例子:

例1.批改作业传统的做法是由教师完成,从有序原理看,批改作业应放到一个开放的系统中完成。学生之间相互批改学生的作业,不同班级相同学科的教师互相批改学生的作业。这样将作业批改放到在一个开放的系统里运作,充分利用了“物质”和“能量”的信息交换,从而使得学生、教师的解题能力得到迅速提高和发展。

3整体原理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没有结构的孤立部分,要求发挥整体功能是不可能的。对于教学过程这一系统,仅仅有教师、学生、自然科学世界这些因素,不可能显示出一个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就如人体有各种器官,这些器官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有机的整体。在教任何一门学科时,不能仅仅教授一条条孤立的知识,而要即分解一份份学生可接受的知识,又不断注意各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使学生对这门科学形成一个整体结构。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整体原理可用下式表示:

E整=E部+E联

当E联>0 时,E整>E部,即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表明整体的结构产生了整体的新功能。这一理念启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注意教学过程中的每一环节,更要重视教学过程整体。鲁纳等人曾做过实验,受试为两组大学生,一组采取整体法的策略。即从整体出发注意各部分的关系以解决问题;另一组采取部分法的策略,即从部分出发总和起来以解决问题。他们的任务是从一系列的卡片中,根据内容的特性抽出概念,拟定假设,解决问题,研究表明,不论问题的难易或特征的多少,问题的解决皆以整体法优于部分法[3]。举个例子:

例1.如下图所示,生重量为G的重物被轻绳AO、OB、OC拉着处于静止状态,绳OB与竖直方向夹角为,求绳AO、BO中的张力?

通过分析可以选取O处于平衡状态。应用当F =0求张力,应用此思路求张力时可以采用正交分解法,也可以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通过几何的方法求出张力。换个角度,应用力的分解知识同样可以求出张力,通过分析总结出解决此类问题有两条思路、三种方法。这样通过对一道题采用多种不同的解法,(下转第141页)

(上接第19页)将不同解法进行科学分析。揭示出它们的内在联系,从而形成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结构,进而发挥方法群的整体功能。

系统科学基本原理的反馈原理、有序原理、整体原理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反馈原理揭示了变化中的稳定性;有序原理揭示了多样中的统一性;整体原理揭示了联系中的完整性。事实上三个原理是有其内在联系的,抓住内在联系应用于教学过程是更值得探讨的问题。因此,这三个原理的应用,对提高教学效率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同时对培养人才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 阎金铎.田世昆.中学物理教学业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2] 卢继忠.中学物理教学参考(J).2004年6月第33卷第6期.

上一篇:生态学的研究方向范文 下一篇:艺术作品赏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