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操作培训方案范文

时间:2023-11-21 09:15:58

系统操作培训方案

系统操作培训方案篇1

【论文关键词】:信息技术 潜水医师 教学系统 数字化 在职培训

【论文摘要】:针对部队潜水医师在职培训工作实际,探讨了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潜水医师岗位培训的可行性和优势,并设计了数字化教学培训系统方案,同时针对应用效果提出了改进措施。

潜水医师主要担负潜水作业或训练的医学保障工作,此项工作具有人员数量少、专业性强、工作内容相对单一、工作单位分散等特点。近年来,部队潜水医师的教育培养模式由专业教育培养转变为临床医学教育加潜水医学专业培训。但是,由于潜水医师工作的实践性较强,专业知识学习与工作实践的紧密结合是不断提高业务技能和水平的必由之路。因此,必须通过岗位培训加强其实际保障能力。由于目前没有专门的承训机构和进修单位,培训内容不系统,培训周期和时间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基于上述情况,迫切需要探索创新潜水医师岗位培训的途径和组织方式。为此,课题组综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完善数字化教学培训系统,为提高潜水医师岗位培训的效能提供了有效途径。

1数字化教学培训系统在潜水医师岗位培训中应用的优势和可行性

1.1优势

运用信息技术设计建立潜水医师数字化教学培训系统,其最大优势在于可实现潜水医师的在岗培训。学生可随时获得所需的知识和信息,结合岗位工作实践,反复学习,持续时间长,教学培训内容易于更新。同时,可减少集中培训占用时间甚至影响单位执行任务,节约了人力、财力等。

1.2可行性

运用数字化教学培训系统进行潜水医师在岗培训,不同于信息技术或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简单应用,而是借助多种信息技术手段设计一套培训系统,实现学生在工作岗位上接受潜水医师应具备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其可行性体现为以下几点:

1.2.1潜水医学保障的专业性和医学基础知识的有界性潜水医师的主要职责是为潜水员进行潜水活动提供医学保障,其工作内容与潜水活动非常密切,专业性较强。潜水医学基础知识虽然与普通临床医学有交叉,但支撑潜水医师工作的潜水医学基础知识具有明确的边界,大小适中的文件能够涵盖其全部信息,确保数字化教学培训系统能够满足学习培训的要求。

1.2.2潜水疾病种类的确定性和致病原因的单一性预防和治疗潜水疾病是潜水医师的核心工作,也是培训的核心内容。潜水疾病种类比较确定,主要包括减压病、肺气压伤、潜水挤压伤、氧中毒、二氧化碳中毒、氮麻醉等。而且,每种潜水疾病的致病原因非常确定且单一,病例的代表性较强。这样,通过信息技术,全面地分析、整理潜水疾病的治疗规律和建立程式化的医学保障方案得以实现。

1.2.3潜水减压方案选择的规律性和数量的确定性事关潜水活动安全最重要的潜水减压方案是由潜水医师选择和确定的,并负责在潜水现场根据水下停留时间变化调整减压方案。依据高压惰性气体在机体内的溶解和逸出规律,根据潜水深度、水下停留时间这两个变量,可以生成不同深度下的潜水减压方案。这些方案具有选择的规律性和数量的确定性,这样就能够建立潜水减压方案数据库。潜水医师通过查阅数据库资料进行岗位学习,并可以在实际工作中方便地选择所需的减压方案。

2数字化教学培训系统设计及关键技术

为适应潜水医师岗位培训要求,应该设计制作便于学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利用的普通个人计算机,综合运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功能,以较小的容量及简便的操作即可进行自学。考虑到以上特点,结合部队保密的要求,该系统采用MicrosoftVB.NET和Access数据库进行开发,设计成单机版的应用系统,关键的教学资料在个人电脑中不予加载。因此,可以DVD光盘为载体进行应用分发,达到按需发放,即时回收的目的。

2.1系统层次模块图

该系统设计了6个模块:潜水医学基础理论知识模块、授课课件模块、实操演示模块、模拟病例处置模块、减压方案数据库模块和考试模块。系统层次模块如图1所示。

2.2模块功能设计

该系统涵盖潜水医学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遵循有利于自学、理解和便于操作的原则,满足内容全面、信息丰富的要求。

2.2.1潜水医学基础理论知识模块建立相关文档,内容涵盖高气压生理学、潜水医学、潜水装具设备等基础理论知识;常规潜水医学保障规程、饱和潜水医学保障规程、快速上浮脱险医学保障规程等法规性标准以及潜水疾病治疗、潜水事故分析处理案例等,供学生学习和查阅。

2.2.2授课课件模块对潜水医师必须掌握的潜水医学保障规程、各种潜水疾病的诊治与处理,以及潜水医师在潜水作业现场的工作内容和职责等重点内容制作成课件,组织相关领域专家教授讲解,便于学生重点理解掌握。这一模块的内容通过与实操演示模块的内容相结合,方便学生学习。

2.2.3实操演示模块按照规范的操作程序,录制潜水疾病治疗过程、加压舱操作、潜水现场医学保障等方面的视频资料,采用AdobePremiere或QuikeTime等非线性编辑系统进行编辑,制作成avi、mov、mpeg等格式的视频文件,供潜水医师观摩学习,提高潜水医师现场处置能力。

2.2.4模拟病例处置模块为解决无法通过人体实验设计或实际潜水活动中取得真实影像资料的问题,我们运用Flash矢量动画技术,模拟潜水事故过程中潜水疾病的发生。主要包括:潜水员放漂时发生减压病、潜水员下潜速度过快或在水底停留过程中突然下沉发生潜水挤压伤、潜水员上升速度过快发生肺气压伤等动态过程j。同时,可用画面对肺气压伤、肺型氧中毒以及呼吸道灼伤等机体内部组织病变状况进行描述。

2.2.5减压方案数据库模块选择减压方案是潜水医师的核心工作内容之一,应遵循全面、准确的原则,建立减压方案数据库,供潜水医师在实际工作中方便、准确地选择减压方案和提出气体保障要求。表1是教学培训系统中根据潜水活动的特点,按照三种潜水方式、潜水深度(m)、水下停留时间(min)编制减压方案的数量情况。

这一模块对编制完成的减压方案按照潜水深度和水下停留时间分别排序,便于检索和学习。同时,可以根据工作任务方便地选择减压方案。后续需要设计潜水深度变化和水下停留时间间隔等参数更加详细的减压方案,或增加大深度饱和潜水减压方案等,减压方案数量将会大大增加,因此我们选用Access作为该教学培训系统的数据库,以适应各种方案的灵活调用。

2.2.6考试模块该模块精选了潜水医学基础知识的重要考核点和实习操作关键环节的规范标准,并包含了部分考试题库。学生可利用该模块检验个人学习效果。利用该教学培训系统进行集中教学时,可为教师选择考试内容提供方便,进行学生学习成绩评价。

2.3系统实现的若干关键技术

2.3.1 VB.NET开发环境下的数据库应用VB.NET采用ADO.NEt(ActiveXDataObjects)数据访问技术。ADO.NET是.NETFramework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构建数据库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接口,对不同类型的数据库都使用统一的方式管理和访问数据源中的数据,它是一个类的集合,包括了连接对象(Conncetion)、命令对象(Command)、数据适配器(DataAdpter)和数据集对象(DataSet)等J。ADO.NET数据访问依赖于两个组成部分:DataSet和数据提供程序,如图2所示。

为了便于用户使用ADO.NET数据访问技术,VB.NET内置了4套访问数据库的控件对象,该系统采用Access数据库,故使用OleDb为前导名的数据对

象,通过OLEDB接口访问数据库。VB.NET的应用程序数据访问过程为:先使用连接对象创建与数据库的连接,然后使用命令对象配置SQL命令,最后由数据适配器对象将获取的数据填充到数据集供程序使用。

2.3.2多媒体教学资料的处理教学培训系统授课课件、实操演示和模拟病例处置三个模块中应用视频资料较多,为适应教学对画面运动状态或色彩校正的需求,在视频资料制作过程中,进行了大量技术处理。运用PremiereProCS3进行原始视频素材运动效果处理,包括创建运动关键帧、画中画运动效果等,实现视频资料顺序调整或镜头叠放以及病例整体与局部的切换显示;在原始视频资料弥补性修复方面,针对SD.1V水下电视系统采集的原始画面色彩差异影响病例表征问题,根据病例水面病理反应实际,采取RGB色彩校正滤镜制作视频特效,运用Gamma校正滤镜制作视频特效,综合运用技术手段解决视频失真和根据需要调整视频的目的。

在实际的系统设计过程中,使用VB.NE3"的PictureBox和Image控件可以显示jpeg、gif、bmp、ico等文件的图形,其Picture属性决定控件中所显示的图形文件。在VB.NET中显示视频则首先要确定播放的视频格式,若是WindowsMediaPlayer支持的格式,则直接使用OLE对象链接与嵌入控件,在对象类型中选择“视频剪辑”即可,若不是,则需先通过视频编辑软件做一定的转换。

3数字化教学培训系统的应用情况

潜水医师数字化教学培训系统设计完成后,共进行了两次集中应用。2009年l0月,结合潜水医师集中培训进行了试用。在为期20天的集中培训中,除专家讲座外,采用该教学培训系统的数据,进行了24学时的理论授课,8学时的教学操作观摩。实习阶段,减压方案的选择实现了减压方案数据库自动选择。教师和学生普遍反映单机版教学培训系统设计简单,易于操作,只需在WindowsXP操作系统中满足CPUP4,内存512MB,硬盘空间40GB即可运行,无需单独安装其他软件,即可通过光盘分发的形式进行教学。同时,课题组针对系统使用情况对潜水医师培训班的18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征求了改进意见。

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学生(15人)认为该教学培训系统能够较好地满足专业知识学习需求,说明系统在专业知识内容的全面性方面较好。在系统各模块学习效果方面,学生(10人)反映授课课件更有利于学习,而减压方案数据库(12人)则对工作实践更具有指导意义,表明系统模块设置的总体思路适合学生理论学习和实习操作的需求。同时提出改进建议,认为系统视频图像清晰度需提高,在减压方案制定影响因素中应增加水文、气象方面的变量。所提出的建议客观地反映出了系统存在的不足。

针对以上反馈情况,课题组进行了部分改进,2010年3月,在海军某研究所进行的潜水医师培训班中,增加了潜水作业现场水文环境和气象条件参数,减压方案数据库得到了完善,教师、学生反映较好。

系统操作培训方案篇2

【关键词】系列教学;教学查房;在职人员;培训;应用;研究

护士在职培训是一种继续职业教育,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就诊患者对临床护理质量也提出新的要求,需要现代护士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从而全面改善公众健康[1]。以往在职护理人员常用的培训方法包括教学查房、专题知识讲座、情景模拟演练等,虽形式多样,但培训效果仍未达到理想状态。为进一步探索有效在职人员培训方法,我院现开展系列教学法联合教学查房,起到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对我院内科106名在职护士进行培训。按照教学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名,观察组中男护3名,女护50名,年龄<40岁者37名,≥40岁者16名;对照组中男护2名,女护51名,年龄<40岁者39名,≥40岁者14名。将两组护士的一般资料录入统计学中分析处理均显示无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为对照组按照传统护理教学查房进行,由主持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有教学意义的典型病例进行查房,准备患者病历及医疗文书,参与查房的护士应认真阅读,找出案例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讨论;查房当天,由1名主查房护士负责床边收集资料,结合患者个人病史,现场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结束返回办公室,共同分析患者当前病情状况及护理相关问题,最后由带教老师点评。观察组在对照组教学查房中实施系列教学法,即多媒体课件+传统式方法讲授+不断提出问题+导入典型病例或举例等一系列方式。组织护士参与课堂培训,应用电子幻灯片,将逼真的视听信息融入教学中;通过传统式讲授法,在讲课中不断提出问题,并讲解出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授课老师的个人阅历和经验在讲课中适当举例或按章导入典型案例,分析病例中隐藏的重点、难点及需要共同讨论的问题,通过看书、查资料、上网等方法找出答案,并在课后留下案例的思考题,在下堂课程开始前用10-20min做讨论解答。

1.3观察指标

[2]①操作技能考核:标准为我院护理部制订的以案例分析为主的操作技能评分流程,满分100分。②理论知识考核:参加护理部组织的年度护理人员三基理论考试,试卷和评分均由护理部负责完成,满分100分。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χ珋±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培训前,两组护士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观察组理论知识掌握以及操作技能水平较培训前有明显提高,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数据见表1。

3讨论

为提高护理人员在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等四个方面的行为,保证护理人员有能力按照工作岗位要求的标准完成所承担的工作和任务,提升业务水平和沟通水平,进一步保证护理工作质量和护理安全,医院急需开展对护理在职人员的专业培训。在职护理人员培训是临床护士上岗后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有关培训的方法也花样百出,目前系列教学法作为我院独有的一项特色方法,其包含了积极开展案例教学和临床护理学的内容,形成一种系列,将护理人员在以往工作当中尚未遇见过的案例与临床护理知识密切结合,从而激发护士学习兴趣,联合护理教学查房培养护士自觉性和创造性,提高其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本研究数据显示,为观察组护士实施系列教学法联合教学查房培训,护士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考核结果较培训前及同期对照组有明显提高。综上所述,通过系列教学法联合教学查房的培训方式,既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水平、保证护理质量,也有利于培养护理人才,稳定护理队伍,促进护理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晓兰,李晓玲,蔡有弟,等.角色扮演操作示教法在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综合能力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10):479-481.

[2]唐兆芳,万慎娴,童本沁,等.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低年资护士基础生命支持培训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4):352-353.

[3]杜鹃,王海芳,梁文华,等.护理查房结合案例教学法在产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11):505-506.

系统操作培训方案篇3

企业培训档案的管理主要指培训档案的收集、整理及保存。依据培训档案的分类,分别建立工作档案、课程档案、讲师档案、学员档案。借鉴人事档案的整理要求,对培训档案进行编排整理。在保障档案规范完整的基础上,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档案便捷的分类查找。企业培训档案的利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已完成的培训工作进行评估,如是否实现培训目标,是否达到培训效果,培训老师的业务能力与技术水平是否胜任等;二是通过对培训档案的挖掘,总结出有利于未来培训工作开展的经验与方法,同时利用课程档案可实现培训知识的有效传播。

二、企业培训档案信息化的意义与可行性分析

(一)企业培训档案信息化的意义所谓企业培训档案信息化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将企业培训档案电子化,实现资源的及时、高效利用。培训档案信息化后,使用便利、查询高效,员工使用不受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可大幅度提升工作效率。此外,信息化的培训档案易于保存,容量大,并且易于高效传播培训知识。(二)企业培训档案信息化的可行性分析1.技术视角的可行性分析。培训档案信息化系统要求实现以人力资源部门为核心的管理员后台管理、学员与讲师前台查询、录入等独立的子系统。当前较为流行的B/S架构系统能够实现系统高内聚、低耦合的要求。2.法律视角的可行性分析。培训档案信息化主要牵涉的法律问题包括著作权及商业秘密权问题。现行的《著作权法》及《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上述问题有一定约束与制约,特别是随着以依法治国为核心主题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通过立法抑制计算机技术带来的法律难题将进一步得以实现。3.应用视角的可行性分析。培训档案信息化系统的应用涉及三种角色,分别是管理员、培训师、学员。管理员通过后台操作实现需求。培训师与学员在前台中具有不同的独立子系统,实际操作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具有极强的操作性。

三、企业培训档案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方法

1.面向全员需求的培训档案网站建设。网站建设是实现培训档案信息化的必要部分。对于“用户”而言,培训档案网站是“用户”查阅、获取相关信息的载体与直接界面,“用户”通过登录培训档案网站进入培训档案信息化系统,获取自身的相关信息。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需求对网站进行具体设计,如可将企业培训新闻与培训档案网站相结合。培训新闻作为外显内容,宣传企业培训工作开展情况,在培训新闻页面上设置登录进入培训档案系统的链接。2.面向长期保存的培训档案数据库整合。根据培训档案类别,培训档案信息化系统需分别整合工作档案、课程档案、讲师档案、学员档案四个数据库。四个数据库应分类独立整合,整合过程中应借鉴人事档案整理方法,确保规范、完整。实际使用时,每个数据库面向不同用户的“可见级别”不同,但其中的课程档案应该面向全员,特别是课程档案中的视频文件可以成为构建企业网络管理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3.面向实际应用的信息化系统功能设计。该系统后台由管理员管理,具有培训管理、学员管理、讲师管理、课程管理、职位管理等功能。前台包括学员子系统与讲师子系统两个独立系统。学员子系统包括个人信息、课表查看、课程检索、课程评价、意见反馈、讲师查询等功能;讲师子系统包括个人信息、查看课程、查看学员、考勤录入、成绩录入、意见查看等功能。企业可根据实际需求对各角色的具体权限进行有保留的设置。三个角色均通过培训档案网站登录、验证身份进而进入系统。

四、结语

培训档案信息化已成为培训档案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按照培训档案类别,分别构建对应数据库,依托计算机技术建设培训档案网站及信息化系统功能设计的模式,可有效实现培训档案便捷查询、利用以及大容量、高质量的保存,积极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发展。

系统操作培训方案篇4

为促进职工想想素质,提高业务操作技能水平,结合单位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培训目的

通过培训方式,让本单位职工掌握一定的运行管理方面的电气、机械基础知识、安全消防知识、事故应急处理;掌握本单位管辖范围等设施设备的基本情况并能正确操作运用;更深入的了解机组运行操作规程、闸门启闭操作规程和基础知识、自动化系统运行操作方法;熟悉预案内容、岗位职责、期间请假流程和值班制度,提高职工的组织协调能力,从而有效对管辖设施设务的在启用时能正常运转,确保安全,发挥效益。

二、培训目标

1、按照2020年度预案要求参训人员能基本了解本单位管辖范围内的设施设备的基本情况;能基本掌握设备正确的开关机步骤并能进行独立操作。

2、了解机械设备的基本情况;懂得应用基本的安全消防消防器材;了解基本的突发事件、应急事件处置流程并能有效的处置。

三、培训时间及地点

1、时间:从5月7日~5月27日

2、地点:管辖范围内的设施

四、参加培训人员

所有人员。

五、培训内容及实施安排

1、《运行基础知识》

2、运行操作规程、闸启闭操作规程;

3、自动化系统运行操作方法。

六、考核方法

本单位定于3月25日至29日进行培训考核。成立考核小组,成员:所长、各值班机长。考核形式分两部分:一是理论考核;二是采取现场提问和实操演练相结合进行。

1、理论考核范围:运行基础知识、预案、消防安全及急救知识、事故应急处置方法及流程知识、常规知识、高、低压常用知识等。

系统操作培训方案篇5

关键词:信号系统 自动控制 联锁 培训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unction and equipment composition of training center, at the same time study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application of training center construction plan on the basis of shared resource of signal system.

Key words: Signal system; Automatic control; Interlocking; Training;

中图分类号:U28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培训对象主要有三种:行车调度人员的培训、维护人员的培训、司机驾驶人员的培训。针对不同人员需相应配备培训设备、培训的重点也各不相同。培训系统应能模拟ATC系统的设备运营情况,展示ATC系统设备的工作原理,演示ATC系统的工作原理,一般要求能实现与正线任一站场一致情况下的培训模拟。

目前,郑州、南昌、福州、徐州、石家庄等城市轨道交通兴建,从线网规划角度出发,资源共享已经越来越重要,而培训中心也是一个资源共享的方向。但信号系统的核心设备均采用国外厂商设备,信号系统制式多且不同,具有各自的技术特点。

一、培训中心设备组成

一套完整的培训中心设备主要包括ATS、ATP/ATO子系统(包含车载设备、车-地通信设备)、联锁子系统等组成。

1、 ATS培训设备

ATS培训设备一般设置在控制中心,完成对调度员的培训及全线信号系统运行的模拟。ATS培训设备组成如图1如下:

图1 ATS培训设备组成

培训服务器与CI、ATP/ATO及车站的ATS系统不存在数据交换,此时各种培训操作对在线的ATS子系统没有任何影响。培训工作站通过ATS服务器调用模拟器软件,显示的数据是模拟列车移动和轨旁设备的状态变化而产生的模拟数据。控制的操作只影响模拟操作,对运营的线路没有任何影响。在模拟模式下,中心ATS子系统功能由用于模拟的服务器实现,外部的车站ATS(包括CI和ATO)由软件模拟器代替。模拟器可模拟轨旁信号设备,响应控制指令和模拟线路上运营的列车。所有过程和真实的列车在系统中运行没有区别。也可以模拟设备故障以实现降级模式运营。

模拟软件模拟列车在区间的运行时分及停站时分应与输入的时刻表一致,并能按比例进行快进和慢放,快进可以加快培训和模拟运行的速度。

2、 联锁系统培训设备

在车辆段设置培训中心,主要是联锁子系统的横拟培训。根据正线信号系统的方案配备相应的设备。室外一般设置演练线(试训线),满足信号设备的功能性需求。联锁子系统示意图2如下:

图2室内联锁培训设备组成

室内设备:联锁主机及相应的接口柜、继电接口组合柜、计轴主机柜、轨道电路机柜、ATS分机柜、联锁维护终端、电源设备等。

室外设备:转辙设备、信号机、计轴、50HZ轨道电路、发车计时器、与之接口的室外Ap点、信标等。

利用CI系统作为培训的平台,CI系统采集了该虚拟站的所有通用信号设备及ATP/ATO状态信息,能够控制该范围内的某一具体控制目标,具有正线CI的全部功能。

操作培训

在联锁系统培训平台上,练习正常及紧急情况下的操作方法,模拟车辆运行,培训学员在日常和紧急情况下如何操作系统、保证列车安全运营。

掌握正常情况下的操作方法:正常接发列车进路;取消进路、单独操纵和单独锁闭、区段锁闭和人工锁闭、自动折返进路等。

故障情况下的操作方法:排列引导进路及对轨道区段、道岔、信号机等实施封锁、引导进路解锁、人工解锁等

紧急情况下操作方法:启用降级模式、站台紧急关闭按钮、办理扣车作业等。

维护培训

在CI系统培训平台上,模拟故障的产生、诊断、告警过程;对系统的软件、硬件进行针对性培训,使培训学员获得ATC系统知识及各种设备的维护知识和技术。

运营管理培训

进行现场操作的培训,并从技术角度对各子系统进行阐述,包括:正常情况下的不同运行模式的操作及管理;故障情况下的运行模式的操作及管理;系统模拟的操作及管理等。

3、 ATP/ATO系统培训设备

ATP/ATO培训设备主要包括:ATP/ATO机柜、ATP/ATO管理终端、车载信号设备(含车载信号显示屏、编码里程计、无线天线、信标天线)等。

图3车载培训设备组成

地面ATP/ATO设备由无线调制解调器、天线、应答器、信标等组成,能够实现车-地双向通信功能,向车载ATP/ATO设备提供中心ATS指令、提供运行前方的动态信息(车辆运行情况、道岔位置、信号机显示等);并将列车运行状态数据、驾驶员的输入信息等传送至中心ATS;应答器、信标等向车载ATP/ATO设备提供静态信息(绝对位置参考点、坡度、曲线半径等),供车载ATP/ATO计算机使用。司机台主要针对司机进行模拟驾驶的培训。

二、培训中心设备共享方案

城市轨道交通网的信号系统的资源共享,直接涉及的就是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制式问题。目前,部分城市的两三条线都是同期建设,开通时间在二年之间,如果采用制式相同的信号设备,可建议培训中心合设或者分期建设方案。

先开通线路培训设备先购置: ATS子系统(包括发车计时器)、联锁子系统(包括计轴、轨道电路、转辙机、信号机)、电源屏等;ATP/ATO子系统、车载信号设备由后期线路配置。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①分担建设费用、均衡投资规模;

②ATS系统、联锁系统提供商家多为国内供货商、现场服务配合及时、标准制定选择相对较宜、人机操作界面统一易实现;

③ATP/ATO设备、车载信号设备的核心技术在于软件,技术含量高,一般要求两年的质保期,在此期间由供货商负责维护,维修人员可以跟班熟悉,同时可以集中精力,学习掌握联锁、ATS设备相关知识和动手能力,同时,可利用试车线上的ATP/ATO地面设备进行演示、观察培训,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掌握后,再开始ATP/ATO方面的专业培训。

如果信号制式不一致时,培训设备由先期工程一次建成(ATS、联锁、ATP\ATO),后期的线路只采购不一致的设备。

三、试车线设备承担培训功能的可行性探讨

在试车线上装设的信号设备与正线一致,但试车线一般未单独设置联锁设备、室外的信号基础设备由车辆段联锁控制。在试车线非试车时段,试车线信号设备是否此时可承担培训功能,作为培训设备使用,从而减少用于培训的信号设备购置,现探讨分析如下:

1)由于教学的需要,出于教授学员动手操作技能、查找故障技能、加深理解的目的,经常要进行拆/配线操作、拆/装某些部件操作、转辙机密贴调整操作、轨道电路电平调整操作等,培训完成后,根据相关安全管理规章要求,必须对所动手操作过的设备进行严格的联锁试验及照查确认,并严格记录在案,方能重新投入使用。由于培训工作的长期性,这种培训完成后的联锁试验及照查确认经常进行,稍有疏忽,检查不到位,易留下安全隐患。

2)由于试车线上的联锁控制设备与车辆段的室内计算机联锁设备是一个整体,在非试车时段整个的计算机联锁子系统仍在正常工作,处于工作状态的联锁设备是不允许进行任何手动操作的。

3)试车线上所安装的与正线制式一致的ATP/ATO设备主要是用于试验车载信号设备的功能是否正确,性能参数指标是否正常,并帮助对各项指标进行调整。其室内控制设备是放在试车线设备室内,由试车线控制室试车人员控制,试车控制设备可模拟发出地面各种ATP/ATO命令信息,并由轨旁设备转换为无线信号覆盖整个试车线范围(包含轨旁点式信标设备所发出的无线信号),测试车载信号设备的无线接收功能及对应的信息处理、反应输出功能;同时还接受车载信号设备发出的状态信息和报警信息,以判定车载信号设备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在非试车时段,试车线ATP/ATO室内设备及点式信标、无线电台及无线收发天线等轨旁设备承担培训功能、作为培训设备使用原则可行,但存在以下问题:

①作为试车设备,为确保对每台车载信号设备测试的精度和一致性要求,其技术参数(如场强指标、覆盖范围、网络重叠范围等)均经过专业人员严格调整并固定;作为培训设备,为避免手动操作改变这些技术参数,从而影响到试车精度,建议试车线上的ATP/ATO室内设备和轨旁设备只承担部分培训职能(如:功能演示等),禁止对参数、性能指标有影响的手工实习操作。

②试车线上所发出的地面ATP/ATO信息是由试车线设备室内的ATP/ATO设备经由编排好的程序模拟发出的,没有和真正的联锁设备发生关联,对于培训来说,内容是不完整的。

因此,将试车线上的联锁设备作为培训设备使用,是不可行的。试车线上的ATP/ATO设备在非试车时段可用于培训演示,要达到完整培训目的,还需配备相应ATP/ATO设备。

四、结束语

随着信号技术在不断发展,信号制式从固定闭塞和准移动闭塞,走向移动闭塞的阶段,制式难稳定。国内信号系统的开发和集成基础薄弱,目前使用的标准大部分是信号国际公司的企业标准,不同供应商之间难以统一。不同的供应商,培训设备也相应不同。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签发的《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ATS技术规范》(2009)在各城市已被广泛采用,这对控制中心ATS系统综合统一运营提供了基础。统一运营管理,统一各线系统功能、操作规程、人机界面,完善相应的标准及规范,对建立综合培训基地及仿真平台,实现全网的资源共享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TB10007―2006 铁路信号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系统操作培训方案篇6

关键词:电力运维;投产培训;效果评估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1.150

1 概述

投产培训是一项时间紧、任务重的工程,既要求运维人员能快速熟悉、掌握、操作和维护新设备,又要求电力运维专业人员能按时、保质协调开展各项工作,顺利完成投产任务。

俗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由于运维专业的特点,设备一旦投入运行,便不能随意拆卸和打开,更不用说随意操作了。传统投产培训时,运维人员偏重于了解一次设备的操作方法,忽略了二次、三次的学习,如当现场出现某故障、异常时,后台将会报什么信号,没有做到人为设置一些事故让受训学员观察并进行处理。在航空领域里飞行员训练模拟器是通过计算机模拟生成飞行画面及相应的参数显示,由机的型号基本固定,开发难度可控。而电力运维人员在仿真系统上模拟的事故异常处理也非常类似于此种模拟,但由于电力运维人员碰到的实际运行系统和仿真系统往往不是同一个厂家,往往造成仿真容易与实际脱离的情况。不仅如此,仿真系统对于一些常见信号和故障也无法实际演示和处理,这也使得传统的培训方法颇有“纸上谈兵”的意味。如果能在变电站投运前能通过为受训学员提供训练的机会,让他们现场学习实践异常、故障的处理方法,更直观地了解设备原理,将对电力运维专业人员的实际工作大有裨益。

2 调查与分析

根据对某公司某变电运维站电力运维专业人员年龄结构的调查,发现该变电运维站人员整体年龄结构不合理。同时,该运维站目前担任值长岗位人员里有半数以上人员年龄为50~60岁,拥有技师资质人员里有60%的人员年龄为50~60岁。年龄介于50至60岁的人员一旦退休,该站运维水平将出现大幅波动。

调查中发现,该站青年员工普遍反映专业学习缺乏系统性,对许多专业知识的掌握往往浅尝辄止,而班组安排的统一学习又对他们缺乏足够的针对性。因为工作学习矛盾较为突出,大多数青年员工工作之余未能安排足够的专业学习时间,并且未能得到较好的专业学习引导。虽然青年员工在进入单位时普遍接受了入职培训,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能基本胜任最低岗位(副值)要求。但如何进行再培训,不断提升青年员工的专业技能水平,引导他们逐渐成长,同时解决老员工的电力专业知识结构老化的问题,是当下保证安全生产需要解决的问题。

3 培训目标

培训应当因人而异,一视同仁只能导致无法有的放矢,无法更有效的开展培训活动。

根据人员年龄及担任岗位我们设定一个投产培训目标,即在中青年员工中主要强化生产技能和工作流程,加强岗位技能培训和新设备学习操作培训。对年纪较大员工则主要强化安全意识,加强新设备学习操作培训。

4 制定方案

针对新进员工理论知识丰富、求知欲强、素质高的特点,宜采取SBS(Step By Step)人才培养法,其进阶阶段如下:

针对已有多年运行经验的员工,由于他们大都已经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学习习惯,所以不适合使用上述的SBS人才培养法的前面几个阶段,另外加上运行值班的特点,比较适合采用专题培训视频、现场检查或是技能比武的方式来提高培训的效果。通过建设一个资源共享区,采用类似于BBS(电子公告板)形式,实现资源共享、技术问答、交流讨论、在线多媒体教学、视频点播[3]则能更加贴合运行实际,该方法已在温州电力局变电工区得以应用。

5 方案实施

首先针对每名员工制定具体的一个学习进阶方案表,因为变电站投产时间不是无限期的,而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就务必要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计划表。本站采用的是统一设定预期目标,再由员工根据自身情况设定阶段目标和完成时间。到期没完成目标则由班组对未完成目标员工进行考核,并指定培训专责对其予以指导、帮助,如仍然没有成效则逐级加大考核力度并酌情考虑上报并记入个人培训档案中。对于完成良好的员工则有相应奖励。

6 检验初步效果

培训能否取得实效,要利用考核检验手段[2]。

6.1 设备考问

主要考察大家对现场设备的熟悉程度,如变电所接线方式、设备名称、型号、作用,巡视要求、缺陷判断标准。

6.2 理论考试

以书面为主,主要考察员工对两票的掌握程度,是否已学习最新相关文件。

6.3 实操考试

以两票规范为考察依据,模拟设备操作和事故异常,主要检验值

(下转第202页)(上接第172页)

班人员对于新设备、新系统的掌握程度和事故应对处置能力。

7 效果评估和改进

7.1 总体评价

通过个性化的培训方案表,加上考核压力以及大家争相赶超的氛围,培训方案的各阶段目标都基本得以完成,员工的整体水平得到一定提高。尤其是新进员工进步较为显著,对工作和设备的熟悉程度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7.2 改进之处

(1)培训方案表虽然一目了然,计划性明显,但操作性不强,且由于没有相应的阶段考试题库,所以也无法针对不同人员制定不同的完成标准,而只能使用统一标准。

(2)资源共享还只能通过站内服务器共享文件夹来实现,相比BBS,功能还是弱化不少。

(3)对于投产人员而言,投产工作本就任务繁重,又要求他们抽出时间制作培训PPT也是加重了他们的工作量。

(4)时间规划随意性较大,各阶段学习强度不均匀。

参考文献:

[1]唐勇.浅谈变电站值班员的培训体会《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管理论丛与教育研究专利)》.广东省珠海供电局.

[2]高惠新,朱晶亮,嘉兴电力局:依托新建变电所投产工作的青工培训研究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2(35).

[3]林绍豪,施正钗,朱如察.温州电力局:变电运行实践式教育培训系统的研发与应用[J].浙江电力,2010(03).

[4]施正钗,李衍.变电运行养成教育培训系统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7(140).

系统操作培训方案篇7

[关键词]干部培训;管理信息化;系统数据库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8.040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18-00-01

干部培训机构中的管理信息系统可分为党政管理信息系统和培训管理信息系统两大部分。培训管理信息是指在培训业务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信息。培训业务管理本身就是一个信息系统,有一定的内在规律,涉及人多、信息面广、数据量大,与普通高校管理信息相比,具有信息变动频率大、数据流转复杂多变的特点。

培训管理各环节的相互联接和培训信息规范化都需要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从培训计划形成到实施,各项工作都是由不同管理人员在规定流程下按步骤进行,只有及时的信息传递才能保证各环节高效衔接。培训信息规范化需要信息系统的支持,培训业务中涉及的大量信息要分类存储、调用,各类信息编码、格式、存储要有统一规范,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因此,培训管理信息系统是干部培训机构在信息化建设中最具基础性和应用性的管理信息系统,其数据库设计是干部培训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基础建设之一。

1 培训管理系统业务流程

培训机构的业务流程仅从培训机构自身分析,主要线条是项目计划管理、实施管理、评估和总结管理。“项目计划管理”遵从培训计划、课程策划、培训日程计划的流程。“项目实施管理”包括学员报到管理、开班管理、培训教学及管理、学员日常活动管理、学员成绩考核及评定、后勤服务管理、结业管理、学员离校管理等主要环节。“项目评估和总结管理”包括事中教学评估、管理评估和事后项目总结与评估。

项目信息主文件是以班级编号为记录关键字的项目信息文件,存贮项目的大部分信息;辅助文件包括学员文件、课表文件、教学考核文件、教学资料文件、人员及操作权限文件及员工档案、管理人员档案、课程档案、教室档案等。

2 数据库设计

培训管理信息系统要存储和分析大量数据,需要一个安全、高效、高处理能力和吞吐量的数据库管理系统。通过比较、分析,并从实际应用的数据规模、易用性、成本等方面出发,本系统拟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作为数据库的管理系统。Microsoft SQL Server是一种典型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在Windows操作系统上运行,能与其他系统间实现完美交互操作,具备可靠、易用、容易管理等特点,能为用户提供完整的数据库解决方案,为关键业务提供值得信赖、高效、智能化平台,支持基于策略的管理审核和大规模的数据仓库。

2.1 存储类型

通过分析实际培训数据得出,数据存储类型可以分为文本型、文件型和Image三种。其中“文本型”是指以文字的方式存储于数据库中的信息;“文件型”是以文件的形式储于数据库中的信息,如多媒体、Office等;“Image类型”是对要求权限高的文件型数据进行存储。

2.2 文件结构设计

根据功能设计和数据流图分析,可将整个干部培训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存贮分为公共信息和培训信息两部分。为方便管理,在Microsoft SQL Server中,将上述两部分数据统一到一个数据库中,以不同的文件名前缀进行区分管理。干部培训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数据库设计方案,以项目信息主文件为例,如表1所示。

3 系统数据安全设计

目前,影响管理信息系统安全的因素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网络因素。网络设计、网络设备等方面的缺陷,使黑客容易侵入,造成系统关键数据失窃或破坏。网络的不稳定性及开放性也给网络数据安全带来巨大威胁。二是人为因素。由于人为失误,如操作错误、缺乏安全意识、在客户机上使用带有木马、病毒的程序都会破坏或泄露培训信息管理系统的关键信息。此外,自然灾害、突然断电等因素,也会对系统数据造成破坏。因此,在培训管理信息系统中,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与恢复系统,主要对数据库文件进行备份与恢复,在设计阶段就提高系统数据的安全性,保障干部培训管理信息系统正常运转。

主要参考文献

[1]吴文震.浅议工程项目管理计算机网络化[J].科技信息,2010(5).

系统操作培训方案篇8

【P键词】数字电影;流动放映技术培训;问题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4-0156-01

数字电影流动放映技术是放映数字电影的关键,为规范放映人员的行为,保证放映的顺利进行,需要对放映人员展开专业的培训,帮助其了解数字电影及其放映技术的相关内容,从而促进数字电影的健康发展。

一、数字电影流动放映技术培训的教案编写

(一)教案编写内容。数字电影流动放映技术培训的教案编写是培训的关键,因此,在教案的编写过程中,要把握好内容的结构体系。通常情况下,数字电影流动放映技术培训的教案要涉及培训时间安排、培训的具体知识点、需要用到的教材、相应的配套练习题目、培训需用到的器材等,且对每一项内容都要有详细的描述,以确保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比如,培训用到的放映机,要明确其放映技术、标准分辨率、亮度/对比度、投影距离等参数,并明确其功能配置、接口配置以及设备特点等内容。还需要将银幕以及放映机支架等的规格参数进行描述,让学员对放映设备有所了解。

(二)明确培训目标。培训的目的都是为了帮助学员掌握与数字电影流动放映技术相关的知识,但具体到每一次培训,还需要明确具体的培训目标,从而围绕该目标展开培训工作。

(三)安排好培训内容。培训内容应从教材出发,并根据教材做好教学讲义,在实际培训中,以学员实际的学习情况为依据,选择合适的练习题,在学员给出答案后,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思索答案的正确性。并且,在教案中,还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指出实际的操作技能,并安排好实习时间,实习内容,对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操作内容等作出详细描述。

二、数字电影流动放映技术培训应考虑的问题

(一)培训内容要为实际操作服务。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理论知识的培训应突出主题,围绕主题将各知识点发散出来,并且这些理论知识应该是为流动放映的实际操作技术服务的。比如,数字电影流动放映母版是一种数据文件,其产生于电影的后期制作中。在对这部分理论知识进行培训时,除了要突出放映母版的用途外,还需要将其制作过程作为重点内容来讲解。数字电影流动放映母版是在电影节目的数字后期制作完成后,在制作数字电影发行母版以及数字电影数据包的缓解中形成的,其组成包括如下环节:第一是图像格式的转换;第二是图像的压缩;第三是加密;第四是数据封装打包;最后是秘钥传送消息。只有对放映母版的制作过程进行详细的描述,培训者才能理解其原理,从而熟练的进行实际操作。

(二)要注意用词的准确性。数字电影流动放映技术培训的内容,是学习者实际操作的理论基础,因此培训者应该用准确的语言表述每一知识点。讲解人员在培训中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所讲的知识都要有据可依,只有其传递的知识是正确的,学员才可能掌握真正的放映技术,并在以后培训他人时,将知识准确地传递下去。比如,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系统,主要是指用于农村、社区、厂矿、学校等流动、非专业固定场所、放映银幕宽度为4.5-7米的数字电影放映系统。如果培训人人员对银幕宽度的范围描述不准确,就会让学员对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系统产生误解,从而导致其在以后的培训工作中传递错误的知识。

(三)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培训。数字电影流动放映技术培训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员掌握放映技术,能够在实际的放映过程中熟练地运用相关技术。因此,在讲解理论知识时,最好是能通过现场演练来开展培训工作。并且,培训人员还应根据学员的现场反应,适当地调整思路,更换培训模式,从而提高培训效率。比如,在讲解多声道模拟音频输出时,应将其支持的左声道、右声道、左环绕声道等6种声道的名称罗列出来,分析每种声道的作用、性质,并在讲解到相应内容时,现场操作每种声道的设置,以帮助学员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在实际操作时能灵活运用该知识点解决问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字电影放映技术的培训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参加各种培训,才能让放映人员全面的了解与数字电影,及其放映技术相关的内容,从而帮助其熟练的开展放映工作,确保放映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在培训过程中,应注意教案编写的合理性,培训用于的准确性,以及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从而提高培训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傅宏涛,杨敏.数字流动放映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J].现代电影技术,2014,(9):42-43+36.

[2]窦业球,崔宝友,戴永柏等.简介数字流动放映技术初级培训实习讲义[J].现代电影技术,2013,(7):53-55.

上一篇:水电厂培训方案范文 下一篇:电力线路工培训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