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控制理论范文

时间:2023-12-25 17:24:42

系统控制理论

系统控制理论篇1

一、内部控制研究的简要文献回顾

从国外看,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时期 ,大致可以分为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与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等几个不同的阶段。1992年,美国COSO报告从内部控制构成要素的角度,构造了一个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成为迄今为止对内部控制最全面的论述,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以往内部控制仅从会计、审计角度研究的狭隘性,在内容上不再局限于会计控制,扩展到企业的管理以及企业的治理,从一个更高、更系统的角度给出了内部控制的一个框架体系。从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历史演变过程来看,我们可以区分出这样几种内部控制研究视角:程序(方法)论、制度论、组织(协调)论、系统论、过程论。虽然COSO框架对内部控制作出了一个比较综合的界定,但就其本质上看仍然属于过程论的范畴。2004年9月COSO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在内涵上将原COSO报告的内部控制五要素扩展为八要素,既体现了对1992年COSO框架的超越,又反映了内部控制的转型,尤其强调了董事会和管理层在目标设定、风险确认与评估以及风险管理策略选择等方面的突出作用。但是,无论新、老COSO报告都只是提出内部控制的整体框架,至于如何保证这种框架性意见在企业中得以执行,并没有给出可操作的现实途径。

从目前国内的研究来看,虽然内部控制(或者更为准确地称为内部牵制)的思想和实务由来已久,但真正将内部控制上升为理论研究的时间并不长。我国对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推进发轫于上世纪90年代,在2001年6月我国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以后,我国会计理论界掀起了对内部控制研究的热潮,众多的专家学者提出了内部控制框架的构想。刘明辉(2001)提出内部控制的整体框架由四个部分组成,即企业治理控制、企业管理控制、管理信息系统、企业文化;于增彪(2001)提出现代企业的内部控制是一个体系,应该将内部控制的设计分成总体设计和单项设计;阎达五、杨有红(2001)提出,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应该抓住关键因素,有步骤、分重点地构建内部控制体系,关键因素包括:健全管理机构、确立董事会在内部控制框架构建中的核心地位、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与科学定位、强化预算管理等;朱荣恩(2001)提出,企业内部控制可由三部分组成,即组织结构、人员管理、业务程序,并且认为当前重点是要加强企业业务程序的内部控制。林钟高(2006)提出,构建内部控制理论框架时,应该借鉴“三论”的理论和方法,将COSO报告中的五个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重新归类,他认为一个完整的内部控制理论框架应由三个必不可少的要素组成,即控制环境、控制系统、监督与评价。控制环境是基础,控制系统是核心,监督与评价是保障,三者缺一不可。杨雄胜(2006)提出,必须把基于权力控制的内部控制转变为基于信息观的内部控制,以培养员工忠诚为现代内部控制的工作出发点,利用团队示范作用促进员工行为优化,以企业内开放式信息沟通协调员工行为。

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视角以及概念描述虽各不相同,但从国内外对内部控制理论众多的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对企业内部控制已达成这样一个共识,即:认为内部控制是一组联系内部各相关利益主体的正式和非正式关系的制度安排和结构关系网络,其根本目的在于试图通过这种制度安排,以达到内部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权力、责任和利益的相互制衡,实现效率和公平的合理统一。但是,内部控制并不是为制衡而制衡,制衡并不是保证各方利益最大化的最有效途径。衡量一个内部制度系统效率的标准应该是如何使公司最有效的运行,如何保证各方的公司参与人的利益得到维护和满足。由此,科学决策不仅是企业治理与管理的核心,同时也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因为企业各方的利益都体现在企业实体之中,只有理顺各方面的权责关系,才能保证企业的有效运行,而企业有效运行的前提是决策科学化。因此,内部控制的目的不是相互制衡,至少最终目的不是制衡,它只是保证公司科学决策的方式和途径。

二、内部控制的科层理论分析

任何组织从本质上都呈现为一种层级结构,其中相互关联的活动被分解为各不相同的任务单元,为了实现一定的组织目标,要求各任务单元具备畅通的信息关系和协调一致的活动水平。因此,从管理学的视角看,科层制组织结构应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而出现,是为了应对外界高度复杂的环境,通过企业在组织结构方面通过资源的控制与整合,从而实现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目的。而从经济学的视角看,由于社会化大生产是建立在分工协作基础之上,企业作为市场交易的一种替代机制,必然要采取纵向协调的某种等级制形式(包括科斯和威廉姆森在内的经济学家都习惯于把组织协调机制的基本性质概括为层级制)。现代企业组织结构中存在着一系列委托关系:股东会与董事会、股东会与监事会、董事会与总经理;总经理与各部门经理、部门经理与员工等,正如詹森和麦克林(Jenson and Meckling, 1980)所指出的,这种委托—关系,“存在于一切组织、一切合作性活动中,存在于企业的每一个管理层级上”。由此,“一级盯住一级”的层级制也就应运而生了,它是一种增进效率的秩序形式,可以帮助解决由团队生产的外部性所导致的失灵

问题,通过为下级与上级创造激励来重新协调好个人对自我利益的追求与群体效率之间的关系,使得在团队生产情况下的个人

的卸责不再符合他们的利益(Archian and Demsetz,1972),简而言之,企业科层结构之所以能够存在的经济学解释是它能纠正市场失灵。

效率是科层组织制度的核心和思想基础,在分工多样化、专业化的情况下,科层被认为是突破个人有限理性的有效方式。究其本质而言,科层制旨在解决两大类问题——组织责权利的对称安排、以理性的方式降低成本的一项委托制度安排。一般而言,科层体制的特征主要体现为:(1)分工与专门化。科层制通过在职位上加以分工,使每个人从事一份专门化工作,提高工作的熟练化程度,以避免杂乱无序,增进效率。(2)法规与条例。科层组织内部有一套完备的规则系统,这些规则系统对每一职位都赋予特定的权力和义务。(3)权威的层级节制。组织内部依层级安排职位,全部职位形成一个金字塔式结构,建立上下级节制系统,以确保对于上级指挥的服从。(4)非个人取向。组织内部各种行为都按统一的规定办理,不因人而异,不夹杂个人的情绪或偏见,任何决定,均远离情感冲动或个人好恶,以有效达成组织目标为准绳。(5)终身事业取向。在科层组织中,员工以其所获得的技术资格被雇佣,并获得终身事业保障,以培养其成员对组织的忠诚,组织内部所采取的晋升制度是以年资与成就并用的机制。

COSO报告认为,内部控制是由董事、管理层及其他人员在公司内进行的,旨在为经营的有效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适用法律法规的遵循性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实际上,内部控制是为了确保组织的最高层参与到整个机构的运作中,以实现组织目标。站在更广义的角度,我们认为内部控制是一组联系内部各相关利益主体的正式和非正式关系的制度安排和结构关系网络,其根本目的在于试图通过这种制度安排,以达到内部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权力、责任和利益的相互制衡,实现效率、公平的合理统一以及科学决策。而所谓的科层制,即权威的层级制,以责、权、利相匹配的方式,通过一层一层的行政隶属关系,遵照行政命令来完成组织的内部交易。因此,从上述对两者概念及内涵的表述中,我们不难发现内部控制目标和功能与组织科层制的内在机理之间存在众多的相容性和一致性。下面我们拟就组织科层本质特征与内部控制所承载功能的拟合性进行进一步分析。

第一,内部控制的“信息——决策”功能。根据科斯理论,企业之所以存在,之所以可部分地取代市场,原因在于企业可以节约交易费用。而企业之所以能够节约交易费用,又在于企业内部控制者承担了组织和沟通协调的功能。而组织和沟通协调功能的实现,又有极大的依赖于对信息的获取。一般科层制组织中的信息遵循两种路径:一是自上而下的,即组织的最高层把决策由上到下传达,我们把这种信息称为“命令信息”;二是自下而上的,指组织中的基层把作业现场的情况层层汇报向上传递,我们把这种信息称为“汇报信息”。也就是说,在科层制中,无论是“命令信息”、抑或是“汇报信息”,信息的传递、沟通基本上借助于权力等级链的正式渠道,这种正式渠道的信息沟通交流方式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性,对于内部控制无疑是最重要的。

第二,内部控制的“预期——保险”功能。根据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的表述,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创新必然带来风险;而风险内部控制则表现为内部控制者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对各种风险因素的排除和预测,从而获得创新报酬和风险收益。具体说,创新和风险内部控制一方面是通过对人类行为的内部控制,帮助交易当事人较为准确地判断出交易中的其他人未来可能的行为;另一方面是通过内部控制把未来的不确定性风险从交易者个人身上转移到那些愿意承担风险、并且承担成本较低的社会组织机构上去,以使交易者对未来经济活动形成稳定的预期。由此,科层体制下的非个人取向保证了组织的任何决策,不受个人情感冲动或好恶影响,完全以能否有效达成组织目标为准绳,使创新与风险的权衡更加理性。

第三,内部控制的“激励——约束”功能。根据阿尔钦和德姆塞茨的团队生产理论,彼特斯、沃特曼和欧钦等的个人价值实现理论,在团队中实施监督的人的动力来源于赋予其剩余索取权,来源于多方面的激励;而对于员工,内部控制者则从需人本主义出发,通过人性化内部控制改变员工的偏好结构,从而实现团队的整体目标。具体说,内部控制的激励——约束功能表现在,通过对内外交易当事人关系的内部控制确认,营造出一系列的行为规则和活动空间,以使人们在发生各种行为时,能够估计出大致的收益与成本。科层组织中终身事业取向,一方面激励员工以其本身所具备的技术资格被雇佣,以其出色的工作表现获得嘉奖和终身事业保障,以培养其成员对组织的忠诚。另一方面,通过在组织内部依层级安排职位和一套完备的规则系统,建立上下级节制系统,以理性的方式进行监督和约束,以确保对于上级指挥的服从。

三、科层理论框架下的企业内部控制层次构造

在传统的内部控制中,基本采取两层次内部控制,即经营者监督控制管理者、管理者监督控制员工。也就是说,内部控制是在公司治理解决了股东、董事会、监事会、经营者之间的责权利划分问题之后,作为经营者为了保证受托责任的顺利履行而进行的主要面对次级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的控制,更多的是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层面的问题,它并不能约束最高管理当局本身。而且,内部控制是基于经营管理当局与次级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之间的委托关系而产生的,它属于公司内部管理的范畴,因此法律一般不作具体的规定,只是原则性规定公司必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显然,传统内部控制理论不仅对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做出了明显的界限划分,而且其构建内部控制系统的一个基本前提是发达的资本市场、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以保证企业所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在这样一个基本假设之下,股东完全可以以超脱于企业的姿态,远离企业内部控制。然而,现实状况并非与假设一致。根据系统论的原理,任何一个系统的有效运行都必须依赖其客观存在的环境。从当前我国不完善资本市场根本难以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情况之下,基于契约执行的观点,为了更好监督经营者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以保证股东投入企业资产的安全和增值,股东以企业内部控制主体的身份进入企业,采取组织控制的方法,是完全必要、也是完全可行的。此外,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待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则内部控制不仅是整体制度环境下的一项制度安排,更是一个理性开放的组织系统,能够通过加工从环境获得的资源进行自我维护。“这种开放系统能够在高层次上维护自身,进而向更高秩序和复杂性的方向演进”(Bertalanffy,1962)。那么,要实现这种自我维护功能,股东就不能像以往那样对企业保持一种“疏离的眷恋”,而要成为企业内部控制主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本质上来说,企业管理系统就是内部控制系统,企业的每个管理主体也就是控制主体。一般认为,管理就是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活动,使企业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的过程。经营者对企业的管理是宏观层次的资源配置,管理者对其所负责部门的管理也是资源配置,员工则是在其岗位上直接操持一定的资源并实现对资源的控制,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员工是最基本的管理者,是直接对资源进行控制的主体,而且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最终落脚点。所以,员工也就成为控制主体之一。每一个员工必须最大善意地使用自己直接控制的资源,保护企业财产和资源的安全,如实报告各种相关信息。

基于上述的分析,我们尝试构建以股东、经营者、管理者以及员工为主体的四层次内部控制系统,当然,各层次主体在控制系统中所面对的控制对象、追求的控制目标以及为实现目 标而采取的控制手段是各不相同的,在此我们仅给出一个基本思路。

(一)以股东为主体的内部控制的总体架构 以股东为主体的内部控制的控制主体是股东,包括董事会和监事会,是最高层次的企业内部控制主体,控制客体是经营者及整个企业的业务经营活动。以股东为主体的内部控制的控制目标是:敦促经营者为了企业利益而一心一意地、最大善意地使用财产,获取盈利和确保企业发展;确保股东投入企业的财产不被经营者、企业员工或外部人偷盗或非法占有,也不为天灾人祸所损坏;经营者能够如实地向股东报告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和其他重大事项。为实现上述目标,所采取的内部控制手段是:公司治理结构、战略控制、基本政策控制(包括基本会计政策、基本财务政策、基本费用政策、基本人事政策以及基本业务经营政策等)、CPA审计、为经营者设计合理的业绩评价和报酬结构。(二)以经营者为主体的内部控制的总体架构 以经营者为主体的内部控制的控制主体是经营者,控制客体是是管理者及整个企业的业务经营活动。以经营者为主体的内部控制以确保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确保财产安全;确保信息真实等为控制目标,主要通过组织控制、人事控制、财务成本控制、会计控制、统计控制、内部审计、内部经济责任制等实现其控制目标。

(三)以管理者为主体的内部控制的总体架构 以管理者为主体的内部控制的控制主体是管理者,控制客体是员工,具体而言就是员工的积极性及其操作活动。管理者控制是内部控制中具体、实质性的控制层级,它将直接影响到员工行为的适当性。以管理者为主体的内部控制的控制目标:资产安全,即经营者将各个责任中心范围内的资产托付给责任中心的管理者之后,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在确保资产安全;交易合法,即员工所运作的所有交易都是经过合理授权的,不存在非法交易,当然地就不存在由非法交易而引致的财产非法占有;如实报告,即管理者必须如实地向经营者报告其责任中心的各种相关信息,如会计信息和统计信息;业务优化,即资产保护和交易运作都是以现实最优的方式来进行。以管理者为主体的内部控制的控制手段:岗位设计、建立作业程序与方法、员工业绩评价、员工报酬与激励。

(四)以员工为主体的内部控制的总体架构 其内容包括:以员工为主体的内部控制的控制主体是员工,每一个员工在自己的岗位上,最大善意使用岗位资源,保护企业财产和岗位资源的安全,如实报告岗位的各种相关信息。控制客体是可能会侵占本企业财产、也可能会影响本企业正常业务经营活动的外部人以及本企业内部人之间的相互监督。以员工为主体的内部控制的控制目标: 财产安全——保护财产不遗失和不被非法侵占;如实报告——能知道财产运作的真实情况;提高经营效率——以最大善意来使用财产;遵守相关政策和法规——遵守政府和立法机构颁布的各项法律和法规。以员工为主体的内部控制的控制手段:限制接近、技术手段、申诉和报告。

四、实现四层次内部控制框架的制度环境: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科层组织的信息结构 罗伯特.西蒙斯(2004)把管理控制系统定义为“管理人员为保持或改变组织内部活动模式而采用的正式的、基于信息的理性程序和步骤”。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控制系统中信息保障的重要作用。一直以来,人们对科层责难最多的就是传递、交流的信息流动路径非常单一:只有由上到下和由下而上两种方式,缺乏横向的信息交流,并且信息不能实现一种完全上下自由地交流。在青木昌彦(2001)看来,信息处理不能简单地分解到各部门,必须区别对待。有些信息适合在现场及时加以利用,有些信息适合在不同部门间共享,以便实现良好的组织协调,而有些信息则应平行地在各部门内部加以利用。他认为科层组织并不必然意味着机械、单一模式地处理企业内部信息,因此,基于企业内信息关联的三种一般模式——层级分解、信息同化与信息包裹,他提出应采取以下七种科层组织模式,即:决策一体化的功能层级制(Decision-integrated)、网络一体化功能层级制(Network-integrated)、层级控制型团队(Hierarchical\Controlled Teams)、水平层级制(Horizontal Hierarchies)、参与型层级制(Participatory Hierarchies)、供应商系列、意大利工业区和第三方信息中介——硅谷企业簇群,灵活加以处理。

(二)科层组织的扁平化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企业决策及时性与企业管理灵活性的需要,促使许多企业达成了关于推行“扁平化管理”的共识:即当企业扩大规模时,在不增加管理层次甚至较少管理层次

的前提下,增加管理幅度。这就自然导致了原来金字塔状的组织形式被“压扁”,从而实现了“扁平化”,“扁平化”的结果是既提高了管理效率,又降低了管理成本。然而,我们决不能因为企业推行“扁平化管理”而想当然地将其理解为取消管理层级,企业推行“扁平化管理”的目的是减少管理层级而并非取消管理层级,事关组织成败的重要管理层级,其地位不但不会削弱,反而应当予以加强。减少管理层级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减少管理层级的数目,二是精简组织机构内部多余的职位,同时取消不必要的控制系统,其实质是管理层级的重构,它依然体现了科层制的精髓。

(三)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层级内部的激励与约束 企业的内部控制层级结构可以概要地分为权益层、经营层和操作层。权益层从传统意义上来说是企业激励安排的主体,委托—合约中的委托方。但在股权高度分散的现代企业,在资本市场高流动性的条件下,权益层并不是一个非常稳定的群体,经常不能独立而一致性地占据传统的主体地位,在执行主体责任时又发生了新的问题——委托给董事会。因此,权益层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了企业激励的客体对象。对这一阶层激励的目的是保持其对企业投资的兴趣,并积极参与企业的治理与监督。经营层是现代企业中不可或缺的事实上的控制者。经营层对企业效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而是企业激励的主要对象。操作层在具体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上就是除经营层以外的所有人员。这一群体数量多,占企业人员比重大。为了克服科层制横向交流不畅的固有缺陷,必须引入层级内部网络的激励与约束,即从过去传统串行的运作方式向并行团队运作方式转变。团队运作组织又被称为(并行运作组织模式),是应信息技术、新制造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发展而产生的。团队运作组织要求每个成员都具有共同的基本技能,共同的目标,强烈的进取精神与合作意识,又拥有必要的决策能力和调控能力,从而有效地增强了企业运作组织的柔性,降低组织的脆弱性,减少了组织对个别专业人才的依赖性。在建立激励机制的同时,还要建立约束机制。如依据科层理论明晰各层次控制主体在内部控制中承担的职责分工和责任,并通过完善各类制度约束来规范各层次控制主体的行为等。

(四)塑造企业内部控制分层主体的共有文化信念 利用制度结构和层级结构来规范和制约参与者在企业活动中的行为,要求对这些关系和行为的范围和形式作出事先的界定,然而,企业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并非所有的关系或行为的范围和形式都可以事先预测的。“文化信念”的功能便是在企业制度和层级结构不能触及的地方发挥作用,调节不同成员在企业活动中的非正式关系。企业的市场行为通常被理解为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条件和内部条件的反应,这些条件使得股东、经营者、管理者、员工之间产生并维持着“组织均衡”或“组织动态平衡”。如果我们把股东、经营者、管理者和员工看成是为实现某个共同目标而组建的团队,那么在团队各成员的互动中就会形成为团队所共同接受的“惯例”。而某种活动之所以成为“惯例”,往往是因为它是有效的,这时,这种“惯例”就会进一步得到强化,进而形成为指导人们行为的“共有文化信念”。而且,作为人们自觉行为结果的文化信念不仅是记忆型的,而且是学习型的,或者更准确地说,主要不是记忆型的,而是学习型的。一种合作的文化信念代表着每个博弈者预期所有其他人合作并实施合作规范,一个非合作的文化信念则意味着对立的预期。在上下级间重复博弈的情况下,“文化信念”可部分定义为在科层内传达规范的手段一一它意味着在组织里“事情应该这样做,做 了又意味着什么”。塑造企业内部控制分层主体的共有文化信念,通过培养企业员工(包括管理层)的整体价值观,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激发员工的责任感、荣誉感等,以达到员工的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激励的目的。“作为集体价值观和行动准则的集合体,(企业)文化在组织中发挥着一种控制功能”(范黎波、李自杰,2001年)。利用文化的作用,引导、约束企业内部控制人员在履行其控制职责时遵循商业伦理,强化职业道德意识。将理念有力地贯穿于员工的价值判断和是非标准中,并指导其行为方式,必然会减少层级摩擦、促进层级间的“行动力”,最终提升科层效率。

五、结束语

科层制体现的就是管理效率的理想,它促进了组织的合作与控制,解决的不仅仅是单个控制主体的生产效率,而且是组织方面的特殊问题—一如何最大限度地进行合作与控制,并由此提高组织的效率。纯技术的观点来看,科层制能为内部控制带来高效率,从这一意义上可以说实行科层制是最合理的已知手段,它在确保内部控制决策制度的可靠性、内部控制行为的合理性与稳定性等方面都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操作价值。

参考文献:

[1]杨丽萍:《科层制的功能与反功能》,《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1期。

[2] (日) 青木昌彦着,周黎安译:《比较制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

[3]安同良:《中国企业的技术选择》,《经济研究》2003年第7期。

[4]安同良:《企业技术能力发展论:经济转型过程中中国企业技术能力实证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法)让一雅克·拉丰:《激励理论:委托—模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 (美)小艾尔弗雷·德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内部控制革命》,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7](美)科斯、诺斯、威

廉姆森等:《制度、契约与组织》,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8]布雷克利、史密斯、施泽曼着:《内部控制经济学与组织架构》,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9]刘双:《企业的组织的层级结构与传播》,《学术交流》2000年第1期。

[10]陈传明:《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组织的结构化改造》,《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11]王智慧、 蒋馥:《基于信息技术的企业层级组织变革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第10期。

[12]梁颖:《层级组织的经济学解释——以“委托理论”阐述企业层级结构》,《现代管理科学》2004年第9期。

[13]宇红:《论韦伯科层制理论及其在当代管理实践中的应用》,《社会科学缉刊》2005年第3期。

[14]付春晖:《基于委托理论的企业层级结构分析》,《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第12期。

[15]Weber,M. The Theory of Socialand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Trans:A.M.Henderson and T.Parsons.New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47.

[16]H.H.Gerth and C.Wright Mill.From Max Weber:Essaysin Sociology.New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46,P196.

[17]Hoy,W.K.and MiskelC.G.Bureaucracy and the xdhool Educational abministration:Theory, reseach,and practice.NewYork:RandomHouse,1978,P48-68.

系统控制理论篇2

关键词:变风量空调系统末端装置自动控制

由于变风量系统具有可减少空调设备的安装容量、节省运行能耗、可以满足不同房间不同温度控制的要求、适应使用空间变更的要求、维修量小等优点,在我国的一些高级办公楼中已被采用,如北京的南银大厦、中国银行、中国人寿大厦等建筑,而一些正设计中的新的办公楼也采用了变风量空调系统,变风量空调系统将会越来越多。本文仅就系统控制设计及实施中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

1.变风量系统的控制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控制可分为变风量空调机组和变风量末端装置两部分,本文用图1与图2的变风量空调系统为例,来讨论监控点的设置及主要的控制功能。该系统为单风道系统,建筑物内、外区共用同一空调系统,内区变风量末端装置为单风道基本型,外区变风量末端装置为带再热的串联式风机动力型。

图1变风量系统控制原理图

图2变风量末端装置控制原理图

a.单风道基本型;b.串联式风机动力型(带再热)

(1)监控点的设置

1)变风量末端装置

变风量末端装置监控点的设置见图2。图2a为单风道基本型,图2b为带再热的串联式风机动力型。需要说明的是:①室内温度传感器为带温度设定功能型,故设2AI点;②压力无关型变风量末端装置的进风口处有一风量检测装置,设1AI点;③热水盘管调节阀的控制可为开/关型,也可以为增量调节型和连续调节型。此处为开/关型控制,设1DO点;④风阀控制可用1AO点或2DO点;

2)变风量机组

监控点的设置见图1,需要说明的是:为风机的变频器设6个点,变频器电源控制设3个点,用于手动/自动开关状态(DI),电源通、断控制(1DO点),电源状态(1DI点);变频器运行监控设三个点,频率控制1AO点,频率反馈1AI点,故障报警1DI点;

(2)控制

1)变风量末端装置的控制

压力无关型变风量末端装置对室内温度的控制为串级控制方式,它能及时处理送风压力变化对末端装置送风量的干扰,保证好的调节品质。在此例中内区为单风道基本型,全年送冷风,按图3的特性进行控制。变风量末端装置调节风阀的运行范围受空调设计确定的最大风量和最小风量的限制。对于每一个变风量末端装置,都有其自己的最大和最小风量,在系统调试时需将这两个参数编写到调节器的控制程序中。

图3单风道基本型末端装置控制特性图4串联式风机动力型(带再热)末端装置控制特性

图4为外区变风量末端装置的控制特性,当房间温度大于设定值时,控制器控制风阀开大,加大一次风量,二次风量相应减少,直至最大风量,最大风量等于风机风量。当房间温度低于设定值时,控制器控制风阀关小,减少一次风量,二次风量相应加大,若到了最小一次风与最大二次风区域,房间温度继续降低,则再加热器投入工作,提高送风温度,以满足室内负荷的要求。

变风量末端装置的运行与变风量机组同步,系统风机运行,则末端装置的风机必开。

2)变风量空调机组的控制

在冬、夏季,根据送风温度控制(PI)热、冷水调节阀,使送风温度达到设定值。

当系统负荷减小到某一程度时,可参考回风温度、末端装置风阀的开度来修改送风温度设定值。以避免部分房间的变风量末端装置运行在最小或最大风量时,室温仍达不到设定值。

在冬季,根据回风相对湿度控制加湿阀,以保证室内相对湿度。

送风量控制目前常采用控制系统静压的方式,改变风机转数实现对机组送风量的调节,这是暖通规范推荐的方式。风机转速有一最低允许值,此值对应于系统的最小风量。系统的送风静压与送风温度控制之间要相互协调,以保证变风量末端装置工作在合理状态,不要经常工作在最大或最小送风量状态。静压控制除定静压外,还有变静压控制方式,其目的是使系统根据负荷的变化将静压保持在允许的最低值,因此其比定静压控制方式更节能,但此种方式易使系统不稳定,故而在实际工程中使用时要注意控制程序的设计和转换参数的选择。

变频器的电源按时间程序进行控制。

新风量的控制是根据实测的新风量F来调节新风、回风阀门开度,使新风量达到设定值,保持新风量不变。当系统风量减少时,开新风阀关回风阀,回风风量减少,新风比加大。当系统达到最小风量时,新风比为100%,即无回风,全部用新风。

2.监控系统规划

在大型建筑物中,变风量系统数量多,末端装置的数量大,例如信远大厦,变风量系统有60多个,变风量末端装置有一千余台。除变风量系统外,建筑物内还有其他许多需监控的设备。显然,对于这类大型建筑物,它的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是一个大型有多条总线的系统。在进行系统设计时,应本着科学和节约的原则仔细规化,通常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应将控制某一变风量机组的控制器(DDC)与此系统所负责送风的末端装置的控制器设在同一条通信总线上,这样将有利网络通信和整个变风量系统的管理和运行。同时此总线所带的控制器或监控点的数量要合理,不可有太多的富裕量。

(2)对系统总线的规划,在考虑上述因素的同时,尚应注意总线施工和维护的难易程度。

(3)应注意变风量末端装置的温度传感器的合理配置。末端装置的温度传感器配置大致分为三种情况:其一,是为每一变风量末端装置设一个有温度设定功能的温度传感器;其二,是多个变风量末端装置共用一个有温度设定功能的温度传感器;其三,是多个变风量末端装置共用一个或几个无温度设定功能的温度传感器。

第一种情况多用于面积不大的房间,后两种情况多用于大空间。带有温度设定功能的温度传感器安装于墙上,无温度设定功能的温度传感器多设在作为回风空间的吊顶上,此时房间的温度给定值由末端装置控制器中的软件设定。

设计时,具体采用何种温度传感器,要根据建筑和空调专业的设计,仔细划分变风量末端装置的服务区,按照区域的建筑和使用特点,为相应的变风量末端装置配置合适的温度传感器。

3.几个有关的问题

(1)新风量控制

由于受新风管道的影响,新风量测量会存在测不准的问题。为此,可根据回风或有代表性房间的二氧化碳浓度来控制新风量的控制方式。

另一种新风量的控制方式是在新风管道上设置定风量装置(CVABox),稳定输送一定量的新风。定风量装置又称为风量调节器,图3为其外形及结构示意图。这是一种机械式自动装置,不需要外加动力,所需的风量直接在此装置上设定。装置内部设有限流板、气囊、凸轮、弹簧等部件,它们协同工作使风量调节器在允许的压差范围内将风量保持在设定的流量上。

a.b.

a.外形b.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风量调节器

(2)变频调速

风机电机的功耗与其转速的三次方成正比关系,故而当系统风量减少时,风机的耗电量会降低很多。考虑到变频调速装置的能耗及风机转速降低后效率的下降等因素,变频调速方式节能与转速达不到三次方的关系,但还是很可观的,例风量为50%时,电机功耗约为15%。

风机是变转矩负荷,变频器应按此来进行配置。目前许多制造商都生产专为空调系统中风机控制而设计的变频器,这种变频器有较好的性价比。选择时应使电机功率与变频器的功率相匹配,电机的功率不能大于变频器的功率,也不能低于变频器功率的一半,变频器的输出电压、电流及最高频率要与电机的要求相吻合,同时还应注意变频器的干扰与输出至风机电机间的允许距离。

变频器电源是否要控制,这与强电设计有关,在实际工程中也有不设这些监控点的实例,这不影响系统的运行,但在单台切断空调系统电源方面不大方便。

风机转速控制手动或自动方式的选择是在变频器上解决的,在变频器的控制面板上可以进行“远方”或“就地”控制模式的设定。当设置为“就地”时,对变频器的操作直接在控制面板上进行,这多用于空调系统风量调试及风机维修;当设置为“远方”时,则由监控系统进行控制。

目前许多制造商生产的变频器和其控制面板是分离式的,以便于当变频器由系统控制时,可为同类的变频器配置一块面板,它仅用于变频器的参数设定和初调。但此方式若用于变风量系统,会给先于监控系统调试的空调风系统调试带来诸多不便,故而最好为每一台变频器配置一块控制面板。

(3)风压差开关

在选择风压差开关时要注意使其性能指标满足变风量系统运行的要求,因为系统运行在最小风量时,风机两端的风压差也为最小值。选择不当,则可能出现系统在最小风量运行时,风压差开关不动作的情况。而且在进行系统调时,应在系统为最小风量运行状态,调节风压差开关的动作值。

过滤器风压差开关的动作值调试则应在系统设计风量下进行。表1为国家标准《组合式空调机组》GB/T14294-93对各类过滤器初阻力的规定。对过滤器积尘状况检测的风压差开关,应根据表中不同效率的过滤器之初阻力与积尘后允许的终阻力来选型和设定动作值。对于粗效过滤器,终阻力一般都大于表中允许值的2倍。

过滤器效率和阻力表1

粗效

中效

高中效

亚高效

大气尘粒径(μm)

≥5

≥1

≥1

≥0.5

计数效率E(%)

20≤E<80

20≤E<70

70≤E<99

95≤E<99.9

阻力(Pa)

≤50

≤80

≤100

≤120

参考文献

系统控制理论篇3

[关键词]内部控制;持续监控;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2)05-0232-04

阳杰(1981-),男,温州大学城市学院讲师,会计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会计信息系统与计算机审计;(浙江温州 325035)

庄明来(1949-),男,厦门大学会计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会计信息系统与计算机审计。(福建厦门 361005)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厅项目(项目编号:JA11051S)、浙江省教育厅项目(项目编号:Y201120987)的阶段性成果。

内部控制的监控有持续监控(CM)和专项评价两种形式,两者技术方法相同,但执行频率有别。CM嵌于企业日常运营活动之中,得以获取及时、可靠且相关的信息,因而能够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并实时、动态地进行调整。所以,企业在可用信息的特点满足CM要求时,应该优先采用CM的方式。CM既是一种新的内部控制技术,也是一门新兴的研究领域。当前,学界对CM的研究还很少。国外新近的一些研究着眼于CM的实施效果以及对相关人员的行为影响方面,而对于立足信息系统的CM系统相关的基础理论,例如,系统的约束条件、构成要素和质量特征,并未予以关注,以至于该领域的研究缺乏一个应有的理论起点。本文拟就这几个基础理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

一、CM系统的约束条件

CM系统的基本目标就是如实提供关于信息系统中的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有效性的相关信息,为内部控制评价人员对有关内部控制进行补充、修改或废止等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根据契约理论和技术二重性原理,信息系统中的内部控制具有内在不完备性。同理,CM系统也是不完备的,CM系统还受三个方面的约束。

(一)管理层对风险的认知局限与可用信息的数量

人类对事物的认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CM系统的完备性水平取决于企业管理层对企业风险环境的认知程度。根据内部控制监控的组织学习观,监控是内部控制系统的一种自我学习机制,通过在内部控制运行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来促使内部控制系统不断趋于完善,监控要素本身也得以不断强化。不过,由于人们对风险认知始终存在局限性,使我们不能定义出需要CM的所有问题。而且,对于所定义的问题,我们能用的信息也存在局限,两者之间存在不可弥合的鸿沟,由此导致了因信息不足而产生的风险。

(二)成本效益原则

信息理论认为,一个信息策略应该着眼于最小化信息需求的数量,同时最大化地授予决策制定权。最佳的决策制定者,就是用最少的信息作出最佳决策。由于信息获取需要成本,对信息的使用应该做到成本有效,即用最少的信息来实现决策能力的最大化。对信息的使用还要做到成本高效,即通过信息所进行的决策能够达到最大效用。这就需要我们在CM程度、信息成本与信息价值之间进行权衡。随着CM程度的逐渐加深,信息成本最初是缓慢增加的,这是因为对那些易于和信息系统进行整合的CM流程,容易获取所需的信息,并可借助高级数据分析工具进行分析。但随着CM的深入,信息成本增加会越来越快,这是因为更深层次的CM要求获取更多的增量信息,要获取这些信息可能需要对信息系统进行改造,或新增IT投资,某些信息或许只能通过人工途径来获取。同时,这些增量信息所对应的价值到达某个点之后会开始下降,这一方面是因为在该点之前主要的内部控制缺陷已通过CM揭示出来;另一方面,过多的信息可能会导致信息过载,而且用于这些信息分析的时间越多,信息的及时性降低,这些信息对CM的效用也随之下降。所以,信息并非越多越好,CM程度的最优点应该是信息成本最低且信息价值最高的点。不过,为使内部控制风险最小化,在预算充足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提升CM水平,进一步降低风险,但这并非基于成本效益原则,而是基于风险来考虑的。

(三)监控带来的负面效应

研究发现,过度的CM也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例如,CM下的管理者在重大投资决策前会倾向于保守和短视,过度的CM还不利于员工学习,进而影响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二、CM系统的构成要素

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CM作为信息系统中的内部控制的一个子系统,是对内部控制的一种再控制,因而也具备类似于内部控制系统的五要素。

(一)监控环境

监控环境从属于内部控制系统的控制环境,它是CM系统各要素发挥作用的基础。一个良好的监控环境需要有一个良好的高层管理和组织结构来支持。监控在以下两种情况下作为有效:管理层和董事会对于监控的角色和责任安排恰当且进行清晰的阐述,在正确的位置安排了恰当的评价人员。管理层对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负主要责任,董事会对决定管理层是否已经实施了有效的内部控制负最终责任。管理层应建立监控系统,并确保它的持续有效运行。在高级管理层之下开展的控制可由下级管理人员或他们所指派的人员来监控。但由高级管理层所执行的控制不能由下级管理人员或他们所指派的人员进行监控,可由其他高级管理层来执行,或交由董事会下属的审计委员会成员和内部审计部门来共同完成。

(二)标准设定

系统控制理论篇4

关键词控制策略优化控制冰蓄冷系统

AbstractInvestigatesthethreecontrolstrategies-chiller-priority,storage-priorityandoptimalcontroloficestoragesystems.Givesandalgrithomtoreducetheelectricchargewithcost-effectiveallocationofcoolingbetweenthechillerandstorageandanexampletocomparethechargeswithchillerpriorityandthatwithoptimalcontrol,whichshowsthelatterstrategycanbetterrealizethepotentialofthestoragesystemandtheratestructure.

keywordscontrolstrategyoptimalcontrolicestoragesystem

1前言

冰蓄冷系统可以削减电负荷高峰,缓解电力紧张,减少电力建设投资。因此自80年代初至今美国、日本等地得到广泛应

用。目前我国不少省市已实施分时电价,以鼓励用单位在电负荷谷进用电,北京等一些城市更是明确规定利用电力制冷的单位必须安装冰蓄冷系统,否则将控制高峰用电量。

冰蓄冷系统可以分为全负荷冰蓄冷系统和部分负荷冰蓄冷系统。全负荷冰蓄冷系统是在供冷时不使用冷冻机,只依靠蓄冰罐融冰来满足冷负荷需求。这种系统要求的蓄冰罐和冷冻机容量都比较大,一般用于体育馆、影剧院等负荷大、持续时间短的场所。对于一般商业建筑,则由于其初投资过大而很少采用。部分冰蓄冷系统在供冷时则依靠蓄冰罐融冰和冷冻机共同运行负担冷负荷,冷冻机和蓄冰罐容量都比较小,初投资和运行费可以达到综合最优,因而被一般商业建筑广泛采用。本文只讨论部分负荷冰蓄冷系统的控制。

2冰蓄冷系统的控制策略

部分负荷冰蓄冷系统的控制就是要解决冷负荷在冷机和冰罐之间的分配问题。常见的控制策略有冷机优先、蓄冰罐优先和优化控制。

2.1冷机优先

冷机优先的策略是尽量让冷冻机满负荷负荷运行。如果冷负荷小于冷冻机制冷能力则蓄冰罐不融冰供冷,完全依靠冷冻机负担冷负荷。如果冷负荷超过了冷冻机制冷能力,则在冷冻机满负荷的情况下,依靠冰罐融冰来负担不足的部分。冷机优先的控制策略工程实现简单,运行可靠,但这种控制策略在冷负荷较小时,冰罐使用率极低,不能有效地削减电负荷高峰和降低用户电费。

2.2蓄冰罐优先

蓄冰罐优先的策略是尽可能地利用蓄冰罐融冰来负担冷负荷。当冰罐不能完全负担时,依靠冷冻机负担不足的部分。这种策略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蓄冰罐。但因为要保证冷源能负担每天的峰值冷负荷,蓄冰罐不能融冰太快,所以需要对负荷进行预测以决定各时刻的最大融冰量。因此,冰罐优先的控制策略实现起来较为复杂。而且在我国电价结构下并非最经济的运行方式,对削减电负荷的晚高峰贡献不大。

2.3优化控制

优化控制是提出某目标函数,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使该目标函数达到极值。为了使冰蓄冷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尽可能地减少电负荷高峰期的用电,使用户的电费最少,就需要对冰蓄冷系统进行控制策略。Stethmann在文献[1]中提出了冰蓄冷系统的控制策略,并对美国圣地亚哥一幢9200m2的建筑进行了模拟分析,发现控制策略与冷机优先相比,节省运行费42%。Braun在文献[2]中比较了冷机优先、蓄冰罐优先、优化控制的经济性,发现在美国威斯康星电价结构下,天气凉爽时,控制策略比冷机优先节约运行费25%;而典型设计日基本不节省运行费。该文提出优化目标的约束条件,但没有对对蓄冰罐融冰的约束进行分析。

3优化控制方法

优化控制的目标是在满足用户需求的条件下,使运行费最少,这样不仅对用户有利,而且可以拉平电负荷,对整个电网有利,促进合理用电。

该用户k时刻的负荷为qk,其中冷机负担qik,冷冻机出力qrk的费用为R(qrk),蓄冰罐出力qik的费用为I(qik)。全天的运行费M为

(1)

优化的目标是使M最小。

优化的结果是:

(2)

其中:qrkmax为冷冻机k时刻的最大制冷能力;

qikmax为蓄冰罐k时刻的最大融冰供冷能力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蓄冰罐最大融冰供冷能力与蓄冰罐中剩余的冰量有关,也就是与蓄冰罐以前的融冰量有关。

按蓄冰罐、冷冻机性能给出具体的约束条件,按电价结构、用户负荷、系统性能给出具体目标函数后,可以使用最优化方法求解该问题,得以的结果是各时刻冷冻机和蓄冰罐分别负担的冷负荷qrk、qik。

4实例分析

为了探讨在华北地区电网电价结构下优化控制的经济性,笔者对北京某建筑的冰蓄冷系统在优化控制和冷机优先的两种控制策略下的全年运行费进行比较分析。

华北电网电价结构为:

高峰平峰低谷

时间8:00~11:007:00~8:0023:00~7:00

18:00~23:0011;00~18:00

电费0.534元/kWh0.318元/kWh0.118元/kWh

该建筑采用部分负荷蓄冰系统,有4台RTHB4502螺杆式冷水机,空调工况制冷能力5564.6kW,蓄冷工况制冷能力3784kW,耗电量为1032kW,71个Calmac1190A冰罐,系统见图1,典型设计日的逐时负荷见表1。

图1

表1典型设计日负荷

时刻78910111213141516171819

负荷1878.22077.42191.22561.22105.91992.02760.43215.73101.92162.8369.9313256.1

因为RTHB4502部分负荷性能优越,为简化计算,假定空调工况与蓄冰工况的耗电量分别与负荷成正比(这样得到的结果偏于保守)。即:

R(qrk)=qrk×(1032/5564.6)×Ek=qrk×qk(3)

其中Ek为k时刻电价;

ak为冷冻机单位供冷负荷的费用,等于(1032/5564.6)×Ek。

因为本建筑只在电负荷低谷期蓄冰,故蓄冰罐供冷的费用简化为:

I(qik)=qik×bk(4)

其中bk为冰罐负担单位冷负荷的费用,等于(1032/3784)×E低谷,E低谷为低谷电价。

下面给出具体约束条件:

(5)

关键是qikmax的确定,文献[1][2]对此均未作进一步分析。笔者利用Calmac在文献[3]中给出的产品性能曲线,综合出蓄冰罐最大融冰供冷曲线。Calmac1190A在回水10℃,供水6.7℃下的融冰供冷曲线可以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为:

x=563×(1-exp(-0.316t))(6)

融冰供冷量

y=dx/dt=177.8×exp(-0.316t)(7)

即:y=177.8×(1-x/563)(8)

其中:x为已融冰供冷量,kWh;

t为时刻h;

y为各时刻的最大融冰供冷量,kW。

从式中可能清楚看出,各时刻的最大融冰供冷量与蓄冰量有关,(1-x/563)为剩余蓄冰量占部蓄冰量的比例。

这样,便可以给出qikmax的表达式:

(9)

得出优化问题是:

(10)

这是一个线性优化问题,可用单纯型法求解,具体解法参见文献[4]。结果见表2至表5。

表24月份平均气象条件下的比较/kW

时刻负荷冷机优先优化控制

融冰量冷机出力融冰量冷机出力

724050240524050

825280252825280

926520265226520

1027760277627760

1128990289928990

1230230302330230

1331470314731470

1432700327032700

1533940339433940

1631710317131710

17294902949392190

1827260272627260

1925040250425040

表36月份平均气象条件下的比较/kW

时刻负荷冷机优先优化控制

融冰量冷机出力融冰量冷机出力

727750277527750

834460344634460

9416.60416.6416.60

104787.304787.34787.30

1154580545805458

126129564.45564.6564.45564.6

136800.112355564.612355564.6

147470.81906.25564.61906.25564.6

158181.625775564.625775564.6

166744.21179.65564.61179.65564.6

175726.7162.15564.6162.15564.6

1845190451945190

193311.603311.63311.60

表47月份平均气象条件下的比较/kW

时刻负荷冷机优先优化控制

融冰量冷机出力融冰量冷机出力

725970259702597

84000.605564.64000.60

95044.605564.64725.1319.3

106088.3523.75564.6523.75564.6

117132.11567.55564.61567.55564.6

1281762611.45564.62611.45564.6

139219.53654.95564.63654.95564.6

1410263.34698.75564.64698.75564.6

1511307.25742.65564.65742.65564.6

169428.43863.85564.63863.85564.6

177549.619855564.619855564.6

185670.8106.25564.62079.63591.2

193792037921422.62369.4

表5优化控制的经济性

月份优化运行费/元冷机优先运行费/元节约运行费/元节约百分比/%

452335.27107350.755015.3851.25

570060.74124886.354825.643.9

6143662.9199926.156263.2328.14

7242877.1273942.931065.8411.34

8242877.1273942.931065.8411.34

9147115.520153654420.4827

1095307.33150908.755601.436.84

1152335.27107350.755015.3851.25

总计10465711439844393273.227.31

从表2可以看出:在冷负荷非常小时,优化控制策略充分发挥了蓄冰罐的潜力,冷冻机在电负荷高峰期完全不运行。从表3中可见,在冷负荷比较小时,优化控制在满足高峰冷负荷的条件下,在电价峰值期,尽量利用蓄冰罐融冰来满足用户冷负荷需求,其中,在优化控制策略下,完全用蓄冰罐融冰来负担8、9、10、18、19点冷负荷;从表4中可见,当冷负荷接近典型设计日负荷时,为了保证满足高峰冷负荷需求,必须控制电价峰值期的冰罐融冰量,优化控制节省的电费不多。

由于我国电价结构中18:00~23:00为晚高峰,优化控制中便留取一定量的冰以作晚高峰制冷使用。可见在我国华北地

区,冰罐优先不是最最优的控制策略。优化控制就其复杂性来说基本等同于冰罐优先,便更省运行费。

优化控制比冷机优先全年节约运行费25%,这一节约主要来源于非设计条件下,即用户日负荷小于典型设计日逐时负荷。此时,对于冷机优先策略,则以冷冻机供冷负荷,蓄冰罐基本不用(见4月份数据);而优化控制则基本由蓄冰罐供冷负荷,节约了大量运行费(4月份省51%)。而在负荷接近设计负荷时,电费节省不多(7月份省11%)。考虑到实际设计中设计负荷往往大大超过实际负荷,冷源供冷能力偏大,在实际冰蓄冷系统中采用优化控制可以节约更多的运行费。

6参考文献

1DHStethmann.Optimalcontrolforcoolstorage.ASHRAETrans.1989.95(1):1189-1193.

2JEBraun.Acomparisonofchiller-priority,storage-priorityandoptimalcontrolofanice-storagesystem.ASHRAETrans.1992.98(2):893-962.

3Calmac.Icetankperformacemanual

系统控制理论篇5

论文关键词:控制,干扰

 

“控制包括三个基本步骤:1)确立标准;2)衡量成效;3)纠正偏差。为了实施控制,均需在事先确立控制标准,然后将输出的结果与标准进行比较;若现有偏差,则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使偏差保持在容许的范围内。【1】”造成这种偏差的主要原因就是干扰,所以,要设计一个优良的控制系统,设计者首先要能够对实现该控制系统可能受到的干扰因素进行全面而准确的判断,然后才能想办法“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如何全面而准确的判断出一个控制系统可能受到的干扰因素就尤为重要。实际上,“什么才是干扰因素”这一问题在通用技术课程教学中老师们还存在着很多疑惑,例如,在一次公开课上,授课教师让学生把一张纸折叠后,用吸管吹向天花板,课堂上有的学生吹的高,有的学生吹的低。老师在总结时说,“叠纸的形状、吹力的大小和方向、空气的阻力等都是影响叠纸吹高要考虑的主要因素,这些就是干扰因素”。这一说法在听课老师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大家都在议论纷纷。这一说法是对是错呢?再如教材中出现的:电冰箱、空调等电器在使用过程中的干扰因素有那些;热水器水温控制系统中的干扰因素有哪些;干扰因素都是有害的吗等问题初中物理论文,对于我们这些非本专业的老师来说,解释起来都具有一定的困难。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得先要来了解什么是“干扰”的问题。

关于什么是控制系统中的干扰因素的问题的界定有多种说法:如:在控制系统中,除输入量(给定值)以外,引起被控量发生变化的各种因素称为干扰因素【2】;在实际的控制系统中,常常会有一些变化不定的因素对系统的行为造成不利的影响,这种有害的因素我们称其为干扰【3】;对于一般的控制系统来说,多余的、不需要的、强制的“输入”便称为系统的干扰。另一方面,如果削减系统生存所必需的输入也是干扰;对系统来说,不仅输入端有干扰,输出端同样有干扰,如制约输出或强制作过量的输出等都是干扰,制约输出,如企业的产品受市场制约而减少了销量,强制过量输出如“竭泽而渔”,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的“过与不及”都是干扰;对于复杂控制系统而言,干扰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复杂系统由多层次、多品种的诸多子系统构成,各子系统都有其自由度和相对独立性,各子系统间的输入和输出不可能配合得尽善尽美,必有多余和不足的输入和输出,这些多余和不足的输入和输出就成了系统的干扰;对于社会系统来说,其输入是自然界给予的一切,人们从自然界获取空气、阳光、雨露,及生产生活所需要的一切资源,这是社会系统“输入”的需要,但自然界会“发威”,各种自然灾害是社会系统所不需要的,但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不得不接受自然灾害的干扰,而社会系统对自然界的“输出”,一方面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改造”,另一方面是废物的排放,废气、废水、废渣、垃圾排向自然界,这是自然界所不需要的,但人类强迫自然界接受这些废物,就是对自然界生态平衡的干扰【4】。

由以上的论述可知,判断什么是干扰要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初中物理论文,对于控制系统的整体而言,属于系统之外的,是多余的、不需要的、强制的“输入”便称为系统的干扰;另一方面,对于控制系统的部分而言,如果前一子系统的输出与下一子系统所需要的输入不匹配,就会造成下一子系统的输入的多余和不足,这种多余和不足的输入和输出就成了系统的干扰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由此可见,叠纸的形状是物体的结构设计问题,通过改变叠纸的形状可以减少叠纸飞行时的阻力,吹力的大小和方向是控制的输入问题,这两个因素虽然是影响叠纸飞行高度的主要因素,但不属于我们的干扰的界定范围。所以不是干扰因素,把系统的设计问题和对系统所产生的干扰混淆的案例还很多,如:。对于电冰箱、空调等电器在使用过程中的干扰因素分析,门的开启、环境温度的变化、电压的变化等都是属于系统之外的可能引起被控量发生变化的因素,所以这些因素就是这两个控制系统的干扰因素。一般情况下,对于简单控制系统较为规范和严谨的判断方法是:先要确定所要设计的控制系统,然后对所设计控制系统本身的各个环节进行具体分析,找出各环节可能受到的干扰因素(属于系统之外的,是多余的、不需要的、强制的“输入”),再分析这些干扰可能会对系统的输出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哪些是必须考虑的,那些是可以忽略的,那些是要综合考虑的,那些事要独立考虑的,最后整理出系统设计所要考虑的主要的干扰因素,这样的分析才会针对性更强,对控制系统如何克服这些干扰的设计帮助更大。以下对热水器水温控制系统的干扰因素的分析过程为例进行说明,第一、根据设计目的画出控制分析方框图(图一),分析方框图并不是最终的控制方框图,控制方框图是控制系统设计的结果,控制分析方框图是控制系统设计的过程,就像设计草图一样,是用来进行设计分析用的。

第二,对控制系统的各环节进行分析。在这个控制系统中,可能受到的干扰因素有,在输入端,电源电压的波动、由于开关灯元件的原因输入电压可能降低;在控制器和执行器部分初中物理论文,随着使用时间的变化,控制装置的不稳定、各种元件、加热装置的老化等;热水箱的大小、保温性能的好坏、热水箱深浅、水的散热面大小、水箱装水的多少等;在输出部分,周围空气的流动、气温的高低、用水量的快慢等。以上这些因素都是影响温度的干扰因素。第三,根据对干扰因素的分析,选择合适的控制方法来克服这些干扰对输出的影响(比如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采取终端反馈的方式,当然,如果对水加温的时间有要求的话,这种控制方法就不能完全克服所有的干扰了,如图二)。

对于“在有些情况下,却可以[i]利用干扰因素实现某种目的【1】”这一说法也没有错,因为这种“干扰”是我们所要设计的控制系统的输出量,这一输出的最终目的是想使另一控制系统的目标不能实现,这种“干扰”对于第一个控制系统来说不是干扰而是输出,对于第二个控制系统来说这是系统需要克服的干扰。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就控制系统而言,干扰一定是有害的,它是控制系统要实现控制的最终目标需要考虑和克服的

分析和判断控制系统可能存在的干扰因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我们设计的控制系统“在干扰影响控制之前就进行必要的防范和修正,”使得控制系统能够“对控制对象进行有效控制以减小乃至消除偏差。”【5】所以要准确判断一个控制系统所存在的干扰因素,还要结合系统所要实现的最终目标进行综合考量,搞清楚这种干扰产生的原因、可能对控制系统所造成的后果和它将对控制系统的哪个环节产生影响等,这种干扰因素的分析才对我们进行控制系统的设计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控制论》(美)维纳著;赫季仁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2

【2】《技术与设计2》主编:顾建军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12

【3】《技术与设计2》主编:刘琼发广东科技出版社2007.7

【4】《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马丽扬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2

【5】《机械控制入门》雨宫好文(日)著王献平译科学出版社2001.4

 

系统控制理论篇6

关键词:通信与指挥控制系统; 效能评估; 层次分析法; 模糊理论

中图分类号:TN9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3X(2010)11-0044-03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of Communication and Command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Fuzzy Theory

QI Tao, YANG Hao, XU Yuan, ZHANG Yun-fei

(Chongqing Communication College, Chongqing 400035, China)

Abstract: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for the effectiveness index of communication and command control systems were performed with the fuzzy theory based on AHP. A complete range of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method is advanced, which can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commanders,decision in the war and optimize the resource of communication and command control.

Keywords: communication and command control system;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AHP; fuzzy theory

0 引 言

通信与指挥控制系统是由通信系统、指挥自动化系统、预警探测系统、情报侦察系统、后勤保障系统等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其飞速发展,呈现出性能日益先进,功能逐步强大的趋势,极大地提高了军事通信与指挥保障能力。如何对其系统效能进行科学评估,以优化系统资源,提高系统效能已成为广大通信和网络研究人员面临的一个难题。

系统效能是预期一个系统能满足一组特定任务要求程度的度量,是系统的有效性、可靠性以及能力的函数,是在规定的条件下达到规定的使用目标的能力\。系统完成特定使命的能力是通过系统的一系列功能来实现的,而这一系列功能是通过大量的性能、指标来保证的,这些功能、性能、指标按一定的层次机构与关联关系有机汇集,构成了系统完成特殊使命任务的评估方法。通信与指挥控制系统由多个功能不同的子系统构成,这些子系统的每种能力涉及很多因素,各个能力之间又可能相关,因此只有建立科学、客观的关系模型和合理的评估指标和流程,才能客观地评价该系统的综合效能。

1 效能评估的过程

鉴于通信与指挥控制系统本身客体组成的复杂性及其作战运用中的诸多主观因素和不确定性,对照目前多种系统效能评价方法的特点,本文引入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理论进行综合评估。

1.1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HP)的基本思想是把待评价的事物按层次分析关系逐层分解成多个层次,每个层次有多个元素组成,构成一个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的元素集\。根据专家意见,对同一层次并属于同一个准则层的所有元素两两相互比较其重要性,再构造出判断矩阵,计算每一元素对上一层次各元素以及对总体目标的影响和贡献,求得与递阶层次结构相应的权重集,作为方案选择和决策的参考依据。

层次分析法的优点是直观性和简洁性,既有比较严格的数学原理和处理手段,又有比较简单的外在表现形式,能够体现经验与理论的统一、定性与定量的统一。层次分析法的核心是量化决策者的经验判断,从而为决策者提供定量形式的决策依据,在目标结构复杂且缺乏必要数据的情况下更为实用。

1.2 模糊理论

模糊理论(Fuzzy Theory)是为了解决真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模糊现象而发展起来的,是基于分类的局部理论,特别适合处理用常规方法无法明确定义的模糊性问题\。

由于在评估中单项指标取值性质往往不同,既有定量指标,又有定性指标,可比性差,加之战场环境极其复杂,对于不同的用户需求,同一指标即使在相同的数值范围内,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利用专家知识,借助模糊理论将评估指标进行度量统一。

人们对指标的评价往往采用是否达到满意来描述。这样,可以把指标的评价统一为满意程度的大小。为简便起见,并结合系统综合评价的实际情况,将满意度等级映射为性能指标等级,并定义为(很好、好、良、中、差)等模糊概念,其模糊向量定义为在合评估体系结构中存在着的不同性质指标。对不同性质的指标,应采取不同方法获取指标的模糊满意度。对于定量指标,首先需要确定指标的模糊隶属函数,然后由相关专家根据单项指标的数据变化范围,计算出系统内每个指标的模糊向量。对于定性指标,很难对其给以定量化,通常采用专家模糊评价法进行处理。

1.3 评估步骤

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理论,对通信与指挥控制系统的效能评估步骤(见图5)如下:

(1) 在深入研究用户对通信与指控系统的作战应用需求的基础上,确定最主要的评价指标;

(2) 确立评估指标的递阶层次结构,建立通信与指挥控制系统的效能评估指标体系;

(3) 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首先构造指标层的两两比较判断矩阵,然后由判断矩阵计算被比较指标的相对权重,最后进行多级评判计算各层指标的组合权重;

(4) 用模糊数学理论测度每一指标的隶属度和模糊向量;

(5) 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通信与指控系统的综合效能进行评估。

图1 效能评估步骤

2 通信与指挥控制系统效能评估的方法

2.1 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层次结构模型的建立

系统效能综合评估体系\是指评估过程中,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本质属性指标构成的有机整体。评估指标体系即评估的标准和内容,是评估目的的具体化,确定了具体的评估方向。它描述了通信装备作战能力的主要性能参数,是通信装备战术性能、质量和保障特性的综合权衡。评估体系结构是指系统综合效能与效能指标和能力指标的层次结构关系。系统效能指标主要用于度量装备或系统在给定条件下实现其总体功能的程度,它是对装备或系统单项性能――可用性、可靠性与固有能力的综合\。

建立性能综合评估体系结构是对通信与指挥控制系统性能进行评估的前提,针对通信与指挥控制系统的工作特点和系统性能综合评估的任务需求,可以建立如图2所示的性能指标综合评估体系结构。

品质因素(B1):指系统硬件的固有属性、系统硬件结构以及后续保障能力\。包括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3个指标。

战场生存能力(B2):指系统应对敌方强烈电子进攻和各种火力打击,维持正常工作的能力。包括抗干扰能力、抗毁生存能力、环境适应能力、机动反应能力、安全保密能力5个指标。

通信性能(B3):指系统保障作战地域内各级指挥中心以及各分系统快速、保密、可靠传输、交换、处理信息的能力。包括信息时延、呼损率、误码率、网络容量、互联互通性和覆盖范围6个指标。

综合指挥控制能力(B4):指系统综合收集和处理本级雷达站、观察哨、阵地观察网等和上级或友邻预警探测系统传来的空中情报、技侦情报、气象情报等信息,指挥机关依据软件系统、指挥控制台和手工作业设备等辅助决策手段进行指挥决策的能力。包括预警探测、情报侦察、辅助决策和自动化作业等4个指标。

图2 通信与指挥控制系统性能指标综合评估体系结构

2.2 构建比较判断矩阵

由于通信与指挥控制系统的效能评估指标性质不尽相同,单位也不同,很难直接进行评估,这里采用评分的办法比较它们在同一层次下的优劣程度,采用专家打分方式,将每层次的各元素进行两两比较。为了减少个别专家评分的主观性,通常邀请多个专家独立地对评价元素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行评判,最后取各个评价指标中权值的平均值。具体步骤如下:

(1) 向专家进行问卷调查,以获得各个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在此专家问卷采用美国运筹学专家T.L.Saaty提出的标度\,如表1所示。

表1 标度的含义

1两个元素相比,具有同样的重要性

3两个元素相比,一个元素比另一个元素稍微重要

5两个元素相比,一个元素比另一个元素明显重要

7两个元素相比,一个元素比另外一个元素强烈重要

9两个元素相比,一个元素比另外一个元素极端重要

2,4,6,8为以上两两判断之间的中间状态所对应的标度值

倒数Bij=1/Bji Cij=1/Cji

用Pkij(1≤i,j≤18,1≤k≤N)表示第k个专家评定的第i个评价指标相对于第j个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令pij=(∏Nk=1pkij)1/N,则pij表示专家组N个专家评定的第i个评价指标相对于第j个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的平均值\。这个过程能消除权重确定过程中人为的影响,保证指标权重的有效性和实用性。A-B判断矩阵和B-C判断矩阵分别为:

X=(pij)4×4, Y=(pij)18×18

式中:i=1,2,3,4分别对应B层的4个指标。

(2) 由判断矩阵计算比较指标的相对权重。

利用Matlab软件分别计算A-B判断矩阵X=(pij)4×4和B-C判断矩阵Y=(pij)18×18的特征向量。记A-B判断矩阵X=(pij)4×4的特征向量为W1=(w1,w2,w3,w4),其中w1,w2,w3,w4分别为B层各指标的权重系数。记Bi(i=1,2,3,4)对应C层互重要程度矩阵的特征向量为wij(j=1,2,…,18;i=1,2,3,4),则可得由wij(j=1,2,…,18;i=1,2,3,4)构成的特征矩阵W2=(wij)4×18。

(3) 对比较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

一致性检验用来判别比较矩阵的不一致程度,可以用一致性指标CI来衡量:

CI=λmax-nn-1

式中:λmax为比较阵的最大特征根;n为比较矩阵的阶数。计算一致性比率CR,CR=CI/RI,RI为随机一致性指标,其指标见表2\。当CR

表2 随机一致性指标

阶数123456789

RI000.580.901.121.241.321.411.45

(4) 计算各层指标的组合权重向量

在得到W1和W2以后,可计算出通信与指挥控制系统各评估指标的权重向量为:

WZ=W1•W2=(WZ1,WZ2,…,WZ18)

式中:WZi (i=1,2,…,18)分别对应最底层各元素的综合权重系数。

2.3 单因素评判矩阵

把满意度映射为性能指标等级并定义为:

E=(e1,e2,e3,e4,e5)=(很好,好,良,中,差),则可得到各元素指标属于哪一类的隶属度,设ril为专家组,对第i个指标给出第j种评判的比例(即元素指标属于el的隶属度,i=1,2,…,18;l=1,2,3,4,5),则有∑5l=1ril=1,(i=1,2,…,18;l=1,2,3,4,5)这样可得到单因素评判矩阵,记为R,即R=(ril)18×5。

2.4 进行综合模糊评价

经过上一步计算可得到通信与指挥控制系统效能综合评价的18个指标中单因素评价矩阵R,又知权重向量WZ,则可以得到综合因素评判等级的加权向量,记为RZ=(RZ1,RZ2,RZ3,RZ4,RZ5),则有RZ=WZ•R。式中•表示模糊算子,在本文中采用(•,)模型,即先进行普通乘法运算,再进行环和运算\。

2.5 通信与指挥控制系统效能综合评价

根据最大隶属度法则,选择备选集RZ中隶属度最大的一项,即对应于性能综合评价指标的等级,如表3所示。

表3 综合评价指标等级表

隶属度RZ1RZ2RZ3RZ4RZ5

性能指标等级很好好良中差

3 结 语

在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将模糊理论应用于通信与指挥控制系统效能的综合评估中,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客观、更确切地反映所研究的问题,从而实现系统性能的最优化设计。虽然实际分析过程中可能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对各个指标进行专家打分时没有对网络拓朴结构、网络节点数量、网内用户数量、系统编组方式等对各项指标没有进行定量分析,但是此种评估的思路无疑是合理和科学的,同时也为其他通信系统的优化评估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朱和平.21世纪综合电子战系统\.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3.

[2]郭齐胜,罗晓明,董志明,等.装备作战仿真概论\.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3]戴锋,邵金宏,王力.军事运筹学概论\.北京:军事译文出版社,2002.

[4]杨军.基于模糊理论的卫星导航系统综合效能评估研究\.宇航学报,2004,25(2):147-151,194.

[5]陈浩光,李云芝.武器系统效能评估与评估创新\.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04(8):1-3.

[6]赵超,文传源.作战系统综合效能评估方法探索\.电光与控制,2001(1):63-65.

[7]王国玉,肖顺平,汪连栋.电子系统建模仿真与评估\.长沙: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9.

[8]何家琪,杨浩.军事通信装备学概论\.北京:出版社,2003.

[9]甘应爱,田丰,李维铮,等.运筹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系统控制理论篇7

一、价值链理论与成本控制

价值链理论是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提出的。波特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

简而言之,价值链就是为生产有价值的产品而发生的一系列活动。价值链理论将企业的管理视角细化,认为在生产活动的每个环节都与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息息相关。在这种视角下,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在是宏观的整体实力的对抗,而是每一个生产环节的各自比拼。以这种理论指导企业的管理,就要求企业着力于价值链的每个环节,力争在在每个环节上控制成本、扩大收益,提升每个环节的竞争力,进而提升企业整体的竞争力。

价值链理论的提出对于管理学的发展意义重大。价值链理论从作业管理和作业增值管理的角度阐述管理思路,被广泛运用于管理学的各个方面。在成本控制方面,价值链理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价值链理论能够用于分析企业的价值链。将价值链理论用于分析企业的价值链,将企业整个价值创造过程完整分解再现为各个具体作业环节。明确各个作业的成本产生原因,进而揭示影响企业成本的结构性动因和执行性动因,确立控制哪些重要的成本动因。

其二,着力于控制各个环节的成本,增加各个环节的收益,分析在此环节压缩成本的可能性,以及有无其他更低成本的方式替代本环节。

其三,价值链理论还应当用于分析整个行业的价值链,分析每个企业在该行业的价值链中所处的位置以及与竞争对手的关系。明确企业自身的定位和成本管理的努力方向。

二、中小企业成本控制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成本控制缺乏主动权,受上下游企业影响大 中小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一个首要问题就是缺乏应有的成本控制主动权。中小企业普遍议价能力低,只能被动接受供货企业和零售商的要价,而无力采取有效还价手段,这导致许多中小企业强行忍受高成本,微利生产。

中小企业的规模较小,生产能力有限,只能将生产经营范围局限于行业中的少数环节。现代企业生产是社会化生产,一个行业就是一个生产价值链,每个企业都只是这个价值链上的一个环节,而价值流动发生在整个价值链中。中小企业的生产活动局限于有限的若干环节,其对于同行业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的成本变动只能被动接受,难以主动控制。

(二)缺乏高效成本管理工具、制度和优秀的管理人才 中小企业的成本管理大多采用原始的管理工具,缺乏有效的成本管理制度和优秀的财务管理人才。成本控制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流程,只有具备优秀的财务人才才能运用先进的管理工具,构建高效的管理制度。但是中小企业缺乏对优秀财务人才的吸引力,这一点影响了中小企业的成本控制。

中小企业始终受制于资金缺乏这一难题,中小企业普遍缺乏稳定充足的融资来源,这给中小企业的成本控制带来了很大困难。许多中小企业不得不为此压缩管理成本,吝于花费资金构建成本控制制度,聘请优秀的财务人员。同时,中小企业过分依赖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这种方法以财务报表为导向,只核算生产中的显性成本,而对管理成本等隐性成本的核算严重缺位。这些都导致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不规范。

(三)额外损失严重,造成成本居高不下 此处所指额外损失是指由滞销产品和计划外的废品造成的非必要的库存成本、废品损失和库存损失。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滞销,产品滞销会影响企业的资金链运作,增加管理和销售费用,拉高产品成本。另外中小企业废品率和库存损失也高于管理规范的大型企业。滞销产品和废品实质上是对企业的运营资金的占用,在无形中又增加了企业的资本成本。

因为滞销、废品和库存损失而产生的作业实质上是无效作业,这些作业浪费了企业资源却不能给企业增加价值,在企业价值链中属于应当剔除的环节,这些作业环节的存在浪费了企业资源,拉高了中小企业的成本。

三、中小企业成本控制中价值链理论的运用

(一)将价值链理论运用于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可行性首先,传统的成本控制已经难以适应现阶段中小企业生产经营中面临的成本问题,中小企业迫切需要变革现有的成本管理方式,以一种新的、有效的、适合中小企业现状的成本控制模式取而代之。其次,价值链理论自提出以来,已经被不断完善充实。阎达五教授提出的价值链会计理论更是价值链理论运用于成本管理的重要实践。伴随着生产社会大分工的发展,价值链理论尤其是全球价值链的先进性日益显现。价值链理论运用于中小企业成本控制是可行的。

(二)运用价值链理论加强中小企业成本控制具体包括:

其一,中小企业在外部价值链的定位。在开放式社会化的生产中,企业的价值链已不能局限于企业内部的价值链,而应将视角扩大到整个行业,整合企业内部生产与外部交易流程,建立覆盖从初级材料提供商到最终用户的全过程价值链。而对于每个企业,就要获得自己在同行业中的准确定位,进而依据实际采取合适的成本策略。各个环节上的企业应尽可能的做到财务信息共享。只有财务信息的共享,同行业价值流链的确定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要分析整个行业的价值流程,明确自身所处的价值环节,确定自身所处环节的上游环节和下游环节。确定每个环节的价值增值,进行经营成本合理分摊,确定每个环节应分摊的成本,尤其企业自身应负担的成本。通过核算采购成本和销售成本,确定在与上下游环节发生价值交换时所发生的成本。依据各环节价值增值量确定在与上下游进行价值交换时的合理成本。将企业成本控制从内部延伸到外部,将企业内部成本控制与整个行业的成本控制结合起来,形成跨企业跨价值环节的成本控制作业,减少中小企业生产局限于少数环节而带来的额外成本,提高中小企业成本控制效率。

其二,利用价值链构建全新内部成本控制系统。分析中小企业内部价值流动过程,将中小企业内部价值流动从纵向分为采购、加工、销售三大环节,横向分为生产、后勤、管理三大模块,财务部门单独列出,作为成本核算、监督部门。首先,在纵向价值流动中,每个环节独自与财务部门进行财务信息交流,由财务部门对各个环节作单独核算分析。找出每个价值环节的增值点,核算各个环节的增值量,找出关键价值环节。对每个价值环节采取不同的财务对策,有针对性的进行成本控制。其次,在横向价值流动中,对后勤、生产、管理这三大模块采用相同标准但互不混淆的核算方法。各个模块向财务部门提供各自的财务信息,由财务部门单独核算出各个模块的成本,并针对各个模块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成本控制方法。在具体实施中,可以按照作业成分分析法,依据以下步骤实行。利用作业分析识别各个价值链环节的作业。利用作业分析对企业所有经营活动进行分析,确定各个作业所属价值链环节。同时对每个作业单独分析,确定其属于增值作业还是非增值作业。确定成本动因。成本动因(包括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是作业成本分配的基础。确定成本动因需要企业各个部门的人员的广泛参与,在充分了解企业的生产活动的基础上确定各个环节合理的成本动因。依据成本动因将发生的成本分配至成本目标。作业成本计算耗费的分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资源耗费分配至作业;二是将作业成本分配至成本目标。其中直接耗费可以直接分配到各个作业,间接耗费则需要采用相应的成本分配方法合理分摊。依据上述三个步骤最终确定各个价值环节的成本耗费。企业应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压缩非增值作业的成本,提高增值作业环节的效率,从整体上控制成本。

其三,在整个价值链流程中突出库存和销售环节。企业的额外损失是企业在成本控制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一项,根据价值链理论,任何一个价值流动环节的成本增加都会导致整个企业成本不可抑制的增加。销售和库存是企业创造价值十分重要的两个环节,同时也是成本支出较多的两个环节。中小企业受制于自身的劣势,在库存和销售等环节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很多额外成本的发生。因此应将销售和库存等环节置于整个价值链流程之中更加重要的位置。很多中小企业将成本控制局限在生产环节,刻意压缩生产成本,却忽视了库存和销售环节高涨的库存损失和滞销损失,结果导致成本控制收效甚微。根据价值链理论,企业整个生产运作过程是一个有机的循环体,任何一个环节都是至关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中小企业在成本控制实践中应当挑出既有的重生产环节轻其他环节的误区,真正的认识到库存和销售环节的重要性,采取必要措施,例如:改善库存管理、调研市场需求、开展营销推广等降低库存和滞销成本,将少额外损失,从价值链的各环节入手进行高效的成本控制。

参考文献:

[1]胡建新:《浅谈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现代商业》2009第年14期。

[2]时红秀:《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形成机制与化解对策口》,《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3]段青莎:《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研究》,《财会研究》2009年15期。

系统控制理论篇8

【关键词】系统论原理;项目全过程投资控制;要点

建筑工程项目投资是以获取投资收益为主要目的经济行为,由于建筑工程项目具有系统性、整体性的特点。因此,要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投资控制水平,需要将投资控制覆盖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而借助系统论原理,能够进一步使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投资控制更加科学合理,从而保障建筑企业及建设单位各项效益的提高。

一、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投资控制的含义及其与系统论原理的关联

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投资控制指的是以保障建筑工程项目预期投资目标为基础,本着成本最优化,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围绕建筑工程项目,通过工程招标、设计方案对比优化、价值工程、限额设计等多种手段,着重在建筑工程项目前期投资决策、投招标、项目设计、项目实施、项目竣工结算等各个过程开展的费用及成本控制,最终实现建筑工程项目造价有效管控的一种管理模式。

系统论强调事物的整体性,其主要的原则是整体性、最优化及模型化,而在建筑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中,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控制正是系统论的具体体现。在建筑工程项目全工程投资控制中,引入系统论原理,可以对各个投资环节加以统筹考量,针对具体环节的成本可以有效加以控制,用整体来弥补部分出现的损失,进而促进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投资的科学合理性。

二、建设单位对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的投资控制

1.前期决策环节的投资控制

建筑工程前期决策环节指的是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方案从经济及技术层面加以综合考察及评价,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投资加以估算,从而为建筑工程项目的后续环节投资控制工作提供参考。这一环节中,建设单位要注重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加以审核,遵循科学决策及立项的原则,对建筑工程项目投资的机会及目标加以分析,研究其是否恰当及准确,然后初步对工程项目投资加以估算,最终确定出项目的投资总额度。

2.设计环节的投资控制

建筑工程项目设计环节的投资控制工作,是建筑工程项目整体投资控制的重要一环。在建筑工程项目设计环节,要着重把握以下几个投资控制要点:第一,完善建筑工程项目设计招标工作,建设单位要摒弃原有的只重招标方案,而轻设计及施工图纸设计的弊端,将工程项目的设计及施工图纸纳入到建筑企业招标竞争中,以形成最优化的投资设计方案。第二,确定建筑工程项目设计限额,将项目设计及投资限额与建筑项目工程量紧密结合,以便避免概算、预算、决算的“三超”现象出现。最后,严格控制建筑施工项目设计变更,在项目设计投资控制中采用动态化管理,引入监理制度,对建筑企业设计方案采取激励措施,提高建设单位投资控制的主动性,优化设计环节的取费方式。

3.招标环节的投资控制

这一环节,建设单位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针对施工设计图纸中的模糊、漏项等内容,及时与工程造价咨询单位进行交流,然后督促设计方及时修改补充。第二,对工程量清单中的重要分项、项目主材单价、新材料及新工艺的单价等加以重点审核,对暂定价清单项目加以控制,编写工程量清单编制说明。第三,借助招标机构,对招标文件及合同加以完善,使其更加严谨,周密,减少工程量误差。

4.建筑工程项目实施环节的投资控制

建设单位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阶段投资控制上,应注重以下三个要点:第一,依靠工程监理,对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加以全程把关,并对现场加以监管,着重监督审核项目工程量的实施。第二,对施工项目变更加以严格控制,如变更不可避免,要尽早进行处理,以减少损失。第三,做好索赔和反索赔管理。及时收集整理各类施工凭证,注意索赔时限,对索赔额度加以确定。

5.建筑工程项目竣工结算环节的投资控制

作为建设单位投资控制的终端环节,在项目竣工结算上,其要点如下:首先,挑选水平较高的审计单位开展竣工结算审核。其次,整理并分类工程价款资料并及时送审。第三,着重在材料单价、项目变更、项目工程量等方面加强审计,避免出现承包方环节出现各种不合理结算现象,如套高、重复计算、只增不减等。

三、系统论原理下,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投资控制的要点解析

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投资控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当各阶段投资控制得以优化时,建筑工程项目整体投资才趋于完整,而在建筑工程竣工后各阶段投资控制又形成了一个新整体,体现出系统论下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投资控制中采用系统论原理作指导时,要注重以下几个要点:

1.应着重建立建筑工程项目投资及造价的模型

通过采用系统论整体与部分之间联动转化的原理,应在建筑工程各阶段对造价影响因素加以分析,建立起建筑工程项目投资及造价模型系统,以便于对各个阶段的投资变化进行协调,及时发现解决各阶段的问题。

2.采用最优化管理方式

系统论原理下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投资控制强调的是建筑项目的整体优化,因此,在对建筑工程各个阶段投资成本进行优化时,应建立在整体最优化的目标下,统筹各阶段的投资优化结果。

3.注重建筑工程项目中间环节的投资控制

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投资控制存在重两端,轻中间的缺陷,而在系统论原理下,建筑项目施工这一中间环节的投资控制是整体投资控制的重要部分,如这一环节出现控制不力现象,会影响项目投资预算的准确实施。因此,要注重强化建筑项目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达到以部分推动整体的投资控制效果。

四、结语

系统论原理与建筑工程投资管理的有效结合,是建筑工程项目投资控制的必然要求,建设单位运用系统论原理开展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投资控制,一方面能够有效保障建筑项目的顺利实施;另一方面又能够提高项目投资的科学性、严谨性,从而保障建设单位投资效益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李冬生.系统原理在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投资中的运用[J].科技视界,2013(12):53+60.

[2]张亮.论工程项目全过程的投资控制[J].安徽建筑,2014(6): 190-191.

上一篇:网络安全基本服务范文 下一篇:气象观测质量体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