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教育要求范文

时间:2023-12-23 10:55:12

新时代教育要求

新时代教育要求篇1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0—0074—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毕业生数量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广大毕业生队伍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为了贯彻国家教育部和各级教育部门的指导政策,各高校纷纷开展了就业指导工作,但是在工作的具体实施中,过于重视就业指导工作对学生的就业服务功能,而忽视了其对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致使大学生在毕业前出现的就业心理压力和思想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本文探讨一下新时期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就业指导是高校教育者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和社会需要,帮助学生规划职业发展、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进而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职业,以促进学生与社会和谐发展而开展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实践活动[1]。大学生就业指导具有重要的存在意义,具体体现在:

(一)满足了毕业生的就业需要。在当前就业压力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很多大学生一毕业会感到不知所措,学生中逐渐流行了“毕业就失业”的忧虑。为此,高校开展的就业指导,不仅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当前社会的就业形势和政策,而且使学生形成了积极正确的就业观、养成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掌握了一定的择业技巧,为毕业后顺利完成就业奠定了基础。

(二)满足了高校就业率发展的需要。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各高校越来越重视毕业生的就业率情况,毕业生的就业率是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体现,也是提高学校知名度、增加学校对学生吸引力的基本条件,更是学校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前提,可以说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是学校教育管理中的重点工作。

(三)满足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我国一直在努力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而人尽其能、各得其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2]。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以及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不仅是维持自身生存的需要,更是促进现代化社会建设的需要。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新要求

(一)工作理念的创新

1、树立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在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师要时刻以学生为本,坚持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从多角度、多层次的去激发学生在就业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自我探索、自我发展和自我提高的能力,同时,时刻关注学生在就业中普遍存在的思想观念问题,寻找正确的出发点和切入点,教会学生合理维护自身的利益,进而实现就业指导对大学生的服务作用及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作用。

2、树立心灵沟通的教育理念

大学生在步入社会前,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常会出现缺乏自信、沮丧失落等负面情绪,会对教师的教育指导产生一种抵触心理。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时,应该随时关注学生的动态心理变化,及时与学生展开心灵沟通,为学生疏导各种不良情绪,学生通过不断的与教师进行情感交流,能够深刻感受到来自教师的鼓励和期望,从而增加了面对激烈就业竞争的勇气。

3、树立全面服务的教育理念

在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要树立全方位服务的理念,为学生提供各种形式的就业知识报告或讲座,提高就业指导课程的客观性和针对性,使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就业指导的全过程,从而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工作方法的创新

1、开展与时俱进的就业指导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校园已经不能在坚持以往的“象牙塔”式教育了,高校开展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应该与时俱进,随着社会发展和就业形势的变化而及时调整,把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那种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封闭式教育,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下敢于正视现实,勇于面对社会挑战的开放型教育方式,使学生在这种创新的、开放的、与时俱进的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中形成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和就业观。

2、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劳动者想要跟随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就必须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大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创新精神,才能逐渐养成强烈的事业心和进取心,才能更好的就业并为用人单位服务。所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加强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养成创新精神,学生要积极学习和接受新的理念、新的知识,不断开阔自己的眼界,为自己寻求多种就业渠道。学生具备了创新精神,才能发挥自身的创新思维[3],提高自身的创新技能,这样,学生在参加工作时才具备了更多的竞争力。

3、促进学生对就业形势的认识

就业形势教育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环境下,帮助学生了解社会、适应职业、形成正确的职业理想的主要教育形式之一[4]。新时期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学生对当前社会就业形势的认识,使学生明确自身职业教育与岗位需求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变动的一般规律,进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经济、政治、文化知识去分析市场的就业需求,去探析并了解用工制度等深层次的经济问题,学生通过对就业需求的客观认识,能够有意识的去配置自身资源知识、提高自身职业技能,以增强择业的竞争力。

4、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当前社会有实力的人才很多,有品德又有实力的人才却是用人单位稀缺的,大学生刚刚离开校园,没有什么工作经验,故用人单位在选聘时多看重学生的个人素质,也就是事业心、基本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以及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等各种个人品德。因此,对学生开展就业指导时,应该着重增加学生的诚信教育及集体主义思想的教育,通过采取课堂讲解、课下实践、课余实习等多种途径,增加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以满足当代社会用人单位对综合素质人才的需要。

5、打造高素质就业指导队伍

以往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是分开实行的,这种方式会需要大量的教师,为学校增加了人力压力,同时容易导致教育脱节的现象。新时期,为了促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稳步发展,学校应该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育队伍,选择那些同时具备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和就业指导经验的教师参加到队伍中,这些教师要不断加强和提高自己,系统掌握各学科、各专业的就业行情,针对学生的实际处境和真实想法,开展科学、有效的就业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

三、结语

广大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提高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视,积极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认真分析和探索就业指导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不足,不断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创新,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就业指导工作的全过程,进而最大程度的发挥就业指导工作对大学生的服务作用和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敏.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J].高校招生(理论研究),2010,(5).

[2]张勇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新要求[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09,(6).

[3]朱宁.论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有效渗透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探索,2008,(12).

新时代教育要求篇2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需求;供给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22—0058—05

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直接关系到农民工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关系到我国产业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关系到农民工的市民化和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在全国兴起教育培训热潮的情况下,做好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在不断增加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数量的同时,更好地提升教育培训质量,尤显迫切。

一、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调查概况

2011年7~8月,课题组围绕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需求与供给现状对福州市制造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以及服务业等行业的新生代农民工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240份,回收有效问卷224份。调查对象中,男性占42%,女性占58%,其中80后农民工占70%,90后农民工占30%,60%未婚。从行业分布来看,工业领域农民工占56%,建筑业占8%,运输业占4%、商业占10%,服务业占19%,见图1,调查对象的学历主要集中在初中和高中两个层次,其中也包括职业高中、中专、技校毕业生,见图2。

调研目的主要是全面了解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现状,从供给与需求双向视角综合分析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因此,除了针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外,课题组还就教育培训供给状况进一步走访了福州市相关政府机构、企业和部分商业培训机构。

二、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供求现状及影响因素

研究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既不能单纯研究其对教育培训的需求状况,也不能片面地了解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的供给状况,而应当从矛盾双方(即需求与供给双重视角)整体上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情况开展调查研究。

(一)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需求现状与影响因素

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总体上有着更为强烈的教育培训需求。调查显示:87%的新生代农民工明确表示愿意在工作之余参加教育培训。关于“对自己的学历与知识水平是否满意”的问题,66%的新生代农民表示不满意甚至十分不满意,同时96%的人认为,当今社会青年有必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关于参加教育培训的主要目的,55.8%的人选择了知识更新。说明新生代农民工对于知识、技术重要性的认知度和认同度都相对较高。

就新生代农民工对教育培训的具体需求而言,他们既与第一代农民工有一些共同特点,也有自己的独特性。如培训方式的选择与第一代农民工相同,63%的新生代农民工选择了在职培训即利用工作之余进行业余学习,29%的人选择了工作中跟着师傅学,这主要是由他们自身的经济条件和生存状况决定的。在对培训时间的选择上,由于农民工工作时间比较长,工作量比较大,参加培训的时间和精力十分有限,因此将培训时间选择在周末的人占到了被调研总人数的59%。然而,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在对培训内容、授课方式以及培训主体的选择上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在培训内容上,新生代农民工对于教育培训的需求比较广泛而且呈现多样化特征,主要包括专业技能知识、文化知识、致富创业知识、法律知识、心理健康知识、人际沟通知识等。与第一代农民工不同,新生代农民工对技术含量高和现代管理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比较感兴趣,而对传统电工、车工、修理工、厨师等技能培训的需求比例降低,见图3。在对培训组织的选择上,也呈现多样化特点,见图4。

在授课方式上,新生代农民工比较青睐网络教学和现场教学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其中有33%的人选择通过互联网进行授课。

调查发现,影响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需求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六方面:第一,城市化诉求与市民化意愿。新生代农民工有着强烈的城市化诉求,对农村的归属感下降,他们渴望融入城市。课题组所做的另一项调查表明:30.6%的新生代农民工希望在大中城市生活,27.5%的人希望在小城市生活,30.6%的人选择生活在农村和城市之间的中小型城镇,而只有11.2%的人选择回到农村。正是这种城市化诉求使得他们在外出务工的目的上与第一代农民工有着显著区别。如果说第一代农民工外出务工是为了求生存,那么新生代农民工外出务工则不仅仅是求生存,更多的是寻发展。调查表明,有36%的新生代农民工明确表示外出务工是为了长本领、学技能,赚钱是其次。为了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求生存、寻发展,教育培训自然成为新生代农民工提升自己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第二,收入状况与培训费用。关于“影响你参加教育和培训的最主要因素”,32%的人选择收入有限,没有能力支付教育和培训费用。第三,培训效果或培训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有16%的人表示愿意花钱参加教育培训,但担心培训效果不明显,学了没用,达不到预期目标。第四,时间与精力。21%的新生代农民工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加培训和学习。第五,教育背景或文化基础。青年农民工前期教育状况的差异直接影响其教育需求的差异,有9%的人担心由于文化基础差,学不好。第六,年龄分布。新生代农民工中,年纪越小对于教育培训的积极性越低,见图5。

总体而言,导致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需求激增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在于时代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在于利益吸引力[1]。竞争压力不仅来自于激烈的就业竞争,而且来自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后对劳动者素质的新要求;利益吸引力则与他们的城市梦想紧密相联,知识和技能的匮乏直接影响他们的就业层次和水平,冲击他们的城市梦想。

(二)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供给现状与影响因素

新时代教育要求篇3

[关键词]创新人才 创新教育 现代教育技术

一、创新教育的提出

1921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创新这一概念。按照熊彼特的观点,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说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中。熊彼特提出的创新概念主要侧重于技术层面,随着创新这一概念内涵和外延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说,一切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活动都是创新。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创新”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应体现在各个行业,特别是高等教育。在我国教育界,创新教育的缘起则要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创造教育”了。陶先生说:“我们要打倒传统的教育,同时要提倡创造的教育……所以我们主张行动是中国教育的开始,创造是中国教育的完成。”提出要培养能够“向着创造之路”迈进的“创造之人”。……而创新教育可以说是“创造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和升华。创新教育是一个通过认识和掌握创新的规律和特点,并将其运用到人才培养中去的过程,也就是根据创新原理,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的使学生在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它的提出标志着人类已从对教育的功利追求深入到对生命质量的真切关怀。创新教育坚持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凶而必须按照人发展的需要来进行。

创新教育注重对学生创新基础、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它使大学生在校学到的不仅仅是经验性、知识性和技能性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创造性思维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创新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它不仅让学生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智能,开发学生的潜能,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发展学生的创造潜能。在此过程中,首先要提高教师符合创新教育的要求,创新了的教育技术又是创新教育富的教学资源,建构新型教学模式,开展学科教学实验。教育技术在创新教育中的应用,可使学生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既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又强调培养学生在思想品德、智力、技能技巧等方面全面发展,使教学过程更先进、更科学、更完善,更有利于对创新人才的培养。

二、现代教育技术与创新教育

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资源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与学过程优化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的核心内容是从教学整体出发,运用系统的科学方法,优化资源配置,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应该认识到,教育技术不只是应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和工具,更重要的是应用现代的科学理论和方法。教育技术要解决的不只是教学中的局部问题,更重要的是从整体上、从教学的全过程中改革教学。

创新教育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契合点是创新教育所需要的适合创新产生的情景和激发力量,如形式多样的信息环境,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适合个性特征的教学方式等;而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技术恰好具备了这些要求。另外,这两者理论上都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思想,实践上都是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创新教育的桥梁是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是创新教育的载体,只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才能逐渐形成教育观念创新、教育内容创新和具有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也即创新教育。创新教育要求教育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提高教育的效率,在短时间内传递更多的知识和信息,实现教育量上的飞速发展;二是提高教育的效益,实现教育质的突破。而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必须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才能得以实现。这是因为:教育效率的提高和信息资源量成正比,而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教育信息技术是大量提高教育信息量的工具。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不仅要求实现信息传播的高速化,而且要实现教育的高质化,教育的高质化必须依靠教育的科学化发展来实现。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为科学化教育提供了技术保证,解决了传统教育技术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因此,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是提高教育效率和教育效益,实现创新教育的必然选择。现代教育技术符合创新教育的要求,创新了的教育技术又是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能够促进内容和体系的改革,培养学生的现代科学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养成学生合作学习的态度,使学生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现代教育技术所引起的变革决不会是区域性的革命,必然是教育领域的一场全面性、根本性的变革,这种变革可以为建立新型的教育创新体系,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创新教育中的作用

高校必须转变思想,转变观念,改变原有的教育模式,创造一种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的教育环境。作为教育的制高点,现代教育技术在推进高校教育改革、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生素质等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现代教育技术是推进高校创新教育的理论依据,由于现代教育技术强调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注重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进行教学设计,并且以此为基础设计个性化的评价体系,全面优化了教学的过程,从而提高了教育质量。因此,国务委员陈至立曾强调“要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方法的改进建立在教育技术的平台上,也就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内容、方法体系进行改革”。高校中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一定的进步,但教育强调的“三中心论”随处可见,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有创新精神。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成为中心,教师为指导,媒体作为教学信息传递的工具。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自主选择教学内容和确定自己的学习步调。学生可以进行与他人合作,进行自我评价。可见,我们的培养模式已由培养知识积累型的人才向发现成长型人才过渡。这样,学生将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

总的来说高校创新教育任重而道远。创新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创新教育的日益深入,培养创新精神、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转变观念,注重激活学生的创新欲望,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充分考虑如何广泛地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现,学会创造,为社会培养出更具有创新能力的、更能适应时展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全集:卷三 [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1997.

[2]张剑平.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新时代教育要求篇4

一、“两课”教育创新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

在“两课”教育中坚持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包括许多重要的方面和丰富的内容。其中,在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牢牢把握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在“两课”教育中开拓创新,促进“两课”教育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尤其重要。进行“两课”教育创新,这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的根本品格要求“两课”教育创新。马克思主义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它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研究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实际而形成的科学结论,是党和人民的智慧的结晶,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根本精神和宝贵品格,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结果。同志非常重视创新问题,高度肯定创新精神。他多次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善于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不断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吸取营养,不断丰富和发展理论,使理论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工作。”(:《论科学技术》,199、201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可以说,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特征,与时俱进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品格。因此,在“两课”教育中坚持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然要求我们具有创新精神,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内容要求“两课”教育创新。在“两课”教育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根本指针,坚持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要使“两课”教育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社会主义实践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产物,“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内容内在地蕴涵着创新的客观要求。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意味着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积极、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它决定着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始终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代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否则,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不思进取,不愿创新,就根本不可能始终代表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人类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其他方面如政治、文化、人民的利益要求等也必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这也必然要求人们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否则,就不可能适应和代表社会政治、文化、人民利益发展的要求。概而言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事业中,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必须具有创新精神,与时俱进。所以,在“两课”教育中坚持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然要求我们以“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指导方向来进行创新。

二、坚持“三个代表”思想,努力进行“两课”教育创新

在“两课”教育中坚持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创新,就要研究“两课”教育的新问题,在“两课”教育基本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大胆探索,积极创新,加强“两课”的学科建设,充分实现“两课”教育的根本目的。

“两课”教育基本理念的创新是“两课”教育创新的核心。教育基本理念是教育活动的核心,任何一种教育思想都是围绕着一定的教育基本理念展开的,任何一种教育活动都是在一定教育基本理念的支配下进行的,是基本教育理念的客观化。因此,“两课”教育的创新,首先应当是“两课”教育基本理念的创新和发展。人们往往认为“两课”就是教师把社会人生的真理教给学生,教师是权威,学生则是训导的对象,学生围绕教师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思想的变化,“以学生为中心”成为当代教育的基本理念。要把这一科学、合理的教育基本理念贯彻到“两课”教育中,树立“尊重和理解的教育”理念。具体说来,就是在“两课”教育中,教育活动应当围绕学生进行,教师当然是知识的权威,但同时必须是学生的朋友,必须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也就是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实际状况,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

“两课”教育内容的创新是“两课”教育创新的重要方面和内容。教育的内容必须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和发展而不断变化,这是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两课”教育的内容也必须随着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例如,当代的“两课”教育在内容方面必须涉及或面对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环境、科技与人文的关系等问题,而这些问题都是以往我们所不曾遇到的。需要指出的是,“两课”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基本方面和内容,具有其特殊性,因而“两课”教育在内容方面的创新,绝不能改变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而是要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进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研究、解释新的实际和实践,同时也用新鲜的经验和生活的实际来说明、解释、发展马克思主义,从而更好地向学生展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

当前,“两课”教育内容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两课”教育当中,做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工作,使学生通过“两课”教育深刻领会和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充分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中的根本指导作用和重要意义,从而在学习和生活以及将来的生活和工作中坚决、忠实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两课”教育创新也必须进行“两课”教育方法的创新。教育方法在教育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教育基本理念的体现,也是贯彻教育基本理念的根本保证。因此,进行“两课”教育的创新,必须重视“两课”教育方法的创新。首先,要丰富和发展“两课”教育的方式,通过多种方式来进行“两课”教育,完成“两课”教育的目标。就“两课”教育来讲,理论灌输是必要的、基本的,否定在“两课”教育中进行理论灌输,就等于否定“两课”教育,因为任何理论教育都包含理论灌输的层面。但理论灌输的方式是可以多样化的,也应当是多样化的,把“两课”教育简单地理解为就是在课堂对学生讲授抽象的教条,显然是肤浅和错误的。因此,除课堂讲授方式之外,“两课”教育还必须积极运用其他的方式,如社会实践、研究社会问题、参观访问、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其次,在“两课”课堂教育方面,要在保证教师必要的讲授的同时,积极采用多种课堂教学手段,如讨论、观看教学资料片、主题辩论等,特别是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供的便利,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新时代教育要求篇5

[关键词]现代思想政治 教育 美学透视

中图分类号:D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3-0189-02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受经济全球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当今社会人们精神产品消费更为多样,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革,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不断革新,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途径呈现多渠道化,这就给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出了要求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育方法是教育主体与教育对象之间的桥梁,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运用适当的教育方法实现与教育对象的互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的关键性因素。恰当地教育方法可以帮助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建立良好的教育关系;反之,则会阻碍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关系的确立。因此,在新时期,现代思想政教育要具备跨学科意识从美学角度探索与时代要求相符合的教育方法。

一、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

目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正处在繁荣和危机的复杂期。正处在繁荣时期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党的政治优势和优秀传统,在新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具有存在的必要性和强大的生命力;正处在危机期,因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某些方法在新时期随着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不断提高而显得乏力。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关注的重点是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价值,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价值;主要采取的是以教育者为主导的思想道德、政治等理论知识灌输为主的形式,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受教育者参与的情感激发和渗透的方法;教育者注重抽象的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受教育者的具体精神体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主要不足之一是教与学完全分离,教育者只负责教,受教育者只需要接受并识记教育者所教授的知识,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处于被动,容易产生心理疲惫和情感逆反,从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同时,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全体公民的教育,传统理论灌输和教条化的方法无法满足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广泛性要求,从整个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方法显得很乏力。

面对时代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要求以及突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必须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创新,从新的视角来研究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是知、情、意、行的能动过程,这个过程及教育对象后续行为表现必须超越强制的约束层次,所以必须强调教育对象自身的接受自觉性。美的事物能够激发人们的情感体验,调动人们的自觉性。因此从美学角度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把美的形式和内容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既提高理论知识的说服力又增加对教育对象的情感体验,从而实现理论知识的内化,最后受教育者在行动中将已经内化的知识外化为自身的行动,实现知行合一的最终目标。从美学的高度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革新,改变旧有传统教育意识,改进注重理性的教育方式,开拓关注教育对象积极性的方法,有利于改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的现状。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美学透视的依据

(一)历史渊源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之一是对教育对象进行伦理道德教育,即善的教育。从美的角度出发进行善的教育,即美善结合的教育,已经有悠久的历史,并不是新的创造。从古代春秋战国时期到近代的道德教化中都蕴含着美学的思考。

古代思想道德教化主要是借助诗歌、音乐等美学形式。儒家所倡导的“以诗言志”、“文以载道”、“寓教于乐”、“乐以教化”等教育方法均是审美与道德教化相融合的教育方法的具体实践。“教之诗,而为之倒广显德,以耀明其志”,说明借用美学形式进行道德教化的方法在当时已成为共识。《乐记》中有:“乐者,通伦理者也”,说明音乐具有个人及社会的道德指向作用。儒家将审美与人们的思想政治教化相融合,突出了美学思想所具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特色。

近代的蔡元培等教育家都主张思想政治教育要运用美学手段。蔡元培的教育思想的贡献之一是首次提出了以美育代替宗教。蔡元培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 蔡元培所说的教育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蔡元培强调教育要以陶冶情感为目的,在教育过程中要实现情感教育与知识教育相统一,这与本文的论点具有一致性。近代在探索中国革命建设的道路中,以为首的党的领导人就已认识以美的方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并且将这一方法运用到对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邓小平继承了的文艺育德思想,主张在新的历史时期文艺应该为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发挥作用。邓小平曾经指出:“我们的文艺,应当在描写和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方面付出更大的努力,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二)理论依据

新时代教育要求篇6

一.高校体育教育现状

目前,虽然我国各大高校都开设了体育课程,但是很多学校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仅仅是为了完成国家下达的教育任务,因此在体育教学方面关注较少,教学理念十分陈旧,学生在学习中倍感枯燥乏味。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广泛,单一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项目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过于简单的教学内容也阻碍了体育活动在高校的广泛普及,导致体育教学的作用难以得到切实发挥。同时,很多高校体育教育的师资力量十分欠缺,体育教师数量较少,专业的体育教师更是少之又少,很多教师的专业素养不足,在教学过程中难以获得成就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教学的质量。另外,虽然目前很多高校已经为体育课程配备了相应的现代化教学设备,但是设备的应用程度较低。一部分体育教师信息技术水平不足以操作教学设备,另一部分体育教师则认为现代化教学设备操作复杂,不愿在教学中予以应用,导致了资源的极大浪费,也阻碍了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中价值的充分发挥。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中的作用

(一)促进体育教育知识更新

创新是当前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为了满足新时期学生多元化的需求,教育手段、教育内容等都需要不断更新。体育教育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了生物、数学等方面知识,而不同学科知识的更新也能够促进体育教育知识的更新和教育内容、方式等的创新。现代教育技术基于先进信息技术,能够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学科资源和最新的前沿研究成果,教师不仅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向学生展示更多的教学资料,同时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与各地体育工作者进行交流学习,加快了体育知识的传播速度和范围,对我国体育教育改革中教育理念、知识的更新有重要作用。

(二)实现远程继续教育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也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不断补充、更新自身知识,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才能切实满足高校体育教学要求。现代教育技术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时空限制,教师可以通过这一技术随时随地补充自身专业知识,与学生进行沟通,并为学生提供所需要的学习资料,实现了体育教育中教学方式的改革。例如在课后,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向教师请教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或是从教师处获得相关的参考资料,教师也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观看远程教学课程,及时更新调整自身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中的应用

(一)在体育教育教学方式改革中的应用

传统体育教学方式十分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兴趣,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够为体育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注入新的活力。例如在学习健美操时,教师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播放健美操的视频,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下,注意力会被视频吸引,能够主动关注视频中的健美操技术要点。同时,在学习分解动作时,教师也可以运用这一技术向学生展现分解动作动态图,使学生细致了解每一动作,并在反复观看中巩固记忆,消除教师亲身示范在时间和学生理解方面的限制。

(二)在体育教育教学管理改革中的应用

传统的体育教育中,往往需要教师自行记录学生动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指导,学生很难根据教师的描述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即使经过教师指导也难以立即纠正错误。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在学习羽毛球时,教师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学生实战对练的实况录制下来,并在训练结束后,要求学生一同观看视频,使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及时更正。

(三)在体育教育教学评价中的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中包含相关的教育管理系统等。学生能够通过管理系统自主选择需要的课程项目、上课时间等,教师也能够运用这一技术对学生平常课上表现情况、测试结果等进行记录、总结,并将学生成绩评价上传到网上,供学生查阅。同时,学生也可以运用这一系统对教师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等级性评价,为学校考评教师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结论

在教育事业深入改革的大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也亟待改革。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支撑力量,具有更新教育知识、实现远程教育等功能,学校应充分运用这一技术,实现体育教育教学方式、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改革,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满足学生学习需要。

新时代教育要求篇7

伟人的教导还在耳畔回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二十一世纪对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高要求,这一要求最终要落实到教育教学活动中,落实到教师的肩膀上。从教师终身学习发展角度看,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必须让教师懂得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自身素质。现今教师大多具有“只求操作”的情结,对一些新的理论、观念或知之甚少,或模模糊糊。然而,唯有让理论来指导实践,才能使教育教学工作具有前瞻性和方向性,更能促进教师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树立思考的整体性,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方法。

怎样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做新世纪新型教育人才,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严重课题。

马克思主义明确告诉我们,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理论一旦被群众所掌握,就会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马克思语)。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和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早已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教育也是这样,它同样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作为教育工作者,没有掌握教育理论,缺乏理论修养,是不可想象的。特别是在突飞猛进、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更高要求的今天。

有了正确的认识,才会有正确的行动。教育理论中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应用教育理论,是前人实践经验的结晶,是对有关教育的宗旨、原则、规律和方法等的科学阐释和准确概括。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自觉性,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的最有力武器,它应当贯穿于教育者一切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当日本法西斯占领我国东北三省即将全面发动侵略的严重时期,中国大地上出现了这样两种论调:“速胜论”和“亡国论”。中国到底将何去何从?这时,又有一个坚定的、坚决的、清晰的声音从中国大地迅速地传播开来,这就是的声音!真可谓洞若观火――在认真研究、正确分析、科学推断的基础上提出了“持久战”的光辉论断。八年后,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又一次有力的证明了《论持久战》这一光辉理论的正确性。试想,假如没有《论持久战》武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军民,当时的抗战形势会是怎样?中国的命运将会如何?至少,抗战胜利将不会是八年!谁能否认正确的科学理论的巨大威力?可以这样说,没有教育理论武装的教育工作者队伍,其素质不会很高,其“战斗力”不可能强大,其“作战”效果不可能显著。为此,教师,至少应当在这几个方面调整自己:

一、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要走在学生的前面,要培养出适应时展需要的学生,首先要有能够把握时代脉搏,善于发现时代需求并积极采取行动的教师。努力学习,尽快适应时展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是当代教师的首要任务。例如,当代中国教师大部分都是善于命令,不善于商量;善于管住,不善于引导帮助;善于课内讲授,不善于组织活动。并且重投入轻产出,重质量轻效率,重接受轻发现,重知识轻性格,重模仿轻独创。教师是教育者,同时也应当是学习者。只有不断学习,积极进取,才能真正成为知识和文化的化身,也才能担当起培育英才的重任。尤其是现代社会的发展,新知识、新观念、新理论不断涌现,教师几乎每天都面临着一个新的世界,只有不断勤奋前进,把学习当做自己工作乃至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才能适应时代要求。教师的专业工作,不允许教师墨守成规,也不允许教师一味地凭借个人经验,而要求教师敢于借鉴,勇于开拓,依据变化的情况,不断寻求适合教育对象的教育方案、方法和手段,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更科学、更完善,建立起自己独特的教育风格。因此,

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增长才干,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

二、担起“重塑中国人”的重担,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提高民族素质。

“重塑中国人”是21世纪对中国教育的呼唤,是现代中国人心中的呐喊,是承认落后不甘落后的宣言。努力学习,扬长避短,在学习中超越,在学习中创新,这是中国人惟一的选择。教师的担子就更重了,教师不仅要更新自己,更要更新学生,不仅要重塑自己,更要重塑学生。所谓重塑,主要是指打破过去的陈规陋习,站在时展的高度,用明天的需求来呼唤人、要求人和培养人,以适应当今时代的四大趋势,并以促进这四大趋势的发展为目的,重新设计我们的教育目标、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三、现代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世界上最好的系统是引向成功的”。决定教育系统优劣的正是教师,是教师的素质。所以,未来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归根结底是对教师的要求。无论是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取决于教师的工作、教师的态度,教师在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中起着关键的作用。邓小平同志曾深刻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因此,教师要满足社会发展与育人的需要,必须具备以下几种基本素质:

1.正确的教育理念

现代教师应该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教师对教育工作的本质、责任以及特点要有深刻的理解。要认识到教师所从事的事业是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民族与国家的未来,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价值和每个家庭的幸福与希望的重要事业,从而形成对事业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在这种正确理念的支持下,教师在工作中才能做到以素质教育为本。把发展人的智力、开发人的个性放在首位;才能不断开拓自己的事业,努力寻求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同时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地完善自己,充实自己,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实现由“工匠型”教师向“专业型”教师的转变;才能淡薄功利,全心全意地把知识、智慧、爱心全部奉献给学生。

2.良好的职业形象

每个社会职业都有特定的行为模式和行为规范,教师的职业形象是他在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时,在学校以及在社会中承担的职业作用和表现。由于教师的劳动特点是劳动者与劳动工具的统一,教师的自身形象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强烈的外在示范性与内在的感染性。首先源于他做人的楷模。教师的仪表、教风、言谈举止和良好习惯,都是教师良好素质的外化,同时也是影响学生形成良好素质的动力。叶圣陶说过“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因此,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教师要热爱祖国;教师要有崇高的精神境界,要具备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教师要有高尚的情感,对学生要有博大无私、深沉久远的爱,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生;教师要有良好的文明修养,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遵纪守法:只有这种良好的形象、规范的行为,才能对学生起到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作用,才能有助于学生良好人格的培养与形成。

3.多元的知识结构

教育内容的社会化是新课程计划的一个特点,新课程计划要求加强对学生进行劳技、人口、青春期、心理健康等教育,并渗透环境、交通、国防等教育。学科教学的整体化,是21世纪教学工作的发展趋势。在多学科同一个学生施教的过程中,要求各科教师有互相配合的意识,应善于从学科交叉、学科对比与学科渗透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这些都要求教师不能只掌握单一的学科知识,而要构建多元的知识结构。教师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识,必须更多地学习和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现代教师不仅是实践者,而且要成为研究者,因此还要学习与提高对人的认识、教育哲理的形成、管理策略、教育教学活动设计、方法选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识,使自己不仅会教,而且有自己的教育追求与风格,充分发挥出教师教书育人的功能。

4.多向的教育交往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与学生、其他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中的教育力量进行多向的教育协调与交往。教师为了实现有效的教育,必须具有理解他人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首先是对学生。教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育活动中来。就离不开与学生的沟通,必须建立“教师向学生学”、“教学相长”的平等关系。教师必须克服以学科为中心的个体工作意识,与其他教师相互合作,相互支持,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教师还要建立与家长合作和相互支持的关系、与社会有关机构中的人员的协作关系,这些都是形成教育合力和进行有效工作必不可少的。

5.完善的能力结构

教育是超前的事业,现代教师不但要适应教育的今天,还要面对发展的未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完善的能力结构。教师要具有较高的获取知识的能力,包括搜集资料、查找资料以及对资料的筛选、摘录与综述的能力;要具有较高的教学能力,包括教学常规、教学评价、教学实验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要具有较高的教育能力。包括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集体教育和组织、管理、协调、控制等,同时教师还要具有科研能力。教师要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反思,从中发现问题来进行研究,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对新的教育问题、思想、方法等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和创造、使教师工作更具有创造性和内在的能力。科研能力已成为现代教师素质的一项基本内涵。其他一些如批判鉴别的能力、社会调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能力等也是现代教师必须具备的。

6.健康的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条件。对一名教师来说更加重要。它不仅是教师自身健康生活的需要,而且在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的一些消极心理或心理障碍常常和某些教师不健康心理的影响有着直接关系,为此,教师在学生中间首先要注意保持乐观的心境,保持积极振奋的精神状态,不断追求事业心上的成就;其次,教师在学生面前要保持稳定的情绪、始终要将收获的喜悦送给学生;再有,教师要有宽容的心理、要能够容忍学生的无知,宽容学生的过错,使学生在愉快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教师的素质是教师在育人过程中稳定的必备的职业品质,是教师职业形象、育人知识与育人能力的综合反映。教师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素质的多样性。同时,教师素质有着特定的社会规定性,是个动态的概念。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教师的素质也在不断的丰富和充实,不断具有新的内涵。

新时代教育要求篇8

关键词 素质教育 终身体育 自身素质构建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5-0067-02

1999年,全国第三次教育会议提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要求在全国各地推行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国家同时提出《面向21世o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01全国各地进行了新的一轮教育改革――新课程改革,伴随《体育法》的颁布与《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各种教育思想及教育模式的出现,都给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带来新的挑战,我们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更好地投入到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必须对自身的素质进行重构,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和新课程的要求。

一、存在的问题与现状

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线的体育教师是比较忠于职守的,能兢兢业业的工作,为学校的体育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为上级输送一些优秀的运动员和合格的中学毕业生,能适应时代的潮流、把握时代的脉搏,开展一些适合学校的、学生的实际的体育活动。但是,我们部分教师的思想与业务水平、知识水平、心理素质都有明显的滞后情形,或者说与社会发展有不协调之处,明显与新课程有不相适应的地方。

二、重构体育教师素质

1.有广博精深的文化知识、系统的教育理论和过硬的运动技术、技能及教学、训练能力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对知识了解的全面性,对相邻、相近学科知识的掌握,因为知识是相互交叉的、相互渗透的。另外教师还要加强锻炼自身的运动技术、技能基本功,有过硬的基本功才能使学生信服与有吸引力;还要掌握一些新兴的休闲体育项目的基本技术与技能,以后随着新兴休闲体育项目(高尔夫、棒球、保龄球、街舞等)的开展,必然会渗透到学校的体育教学中来。体育教学是我们教师的主阵地,教学能力的提高也是势在必行,让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使体育生活化,让体育课充满生机与活力。

2.要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

随着现代化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电化教学手段越来越先进,多媒体在体育教学中的使用,课件的制作等也是时代的要求,只有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才能利用这些先进的技术手段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更好地为我们的教学服务,为我们的科研服务,使我们教师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节省时间与精力。

3.一定的创新与科研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可以说知识的日新月异,社会对体育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苛刻,我们原来的教育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了、明显滞后了,我们走在时代的前沿,就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教育教学改革。在创新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尝试、探索、总结,也要求我们要有一定的科研水平,把实验中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最终得出结论。把经验总结写成文字综述要有规范性、学术性,因此教师要具有科研能力,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有钻研的精神,对事业的热爱,只有把自己的劳动成果向同仁展示出来,得出的结论和获得的经验才值得学习与推广,把新兴的科研提供给学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4.学历层次的重构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原来的知识显得很陈旧、没有说服力,而且我们的学历层次参差不齐,况且知识更新是那么的快,未来体育教师将会是高层次、高学历的教师,我们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必须更新自己的知识,获取新的血液,这就要对我们的学历进行重构,或者说要进行学历层次的重构,鼓励教师进行高层次学历的学习与进修,参加一些学术讲座与沙龙,开阔视野,充实自己的理论水平与科研能力,把学术前沿的问题与自己的实际工作联系在一起,站在一个较高的层面进行看问题,会有柳暗花明的感觉,带动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向社会展示自己的科研成果、学术等,因此学历层次的重构也是迫在眉睫了。新课程标准中的真谛要教师自己去挖掘,只有经过自己的实践与探索才能获得的,这就要有广博知识的支撑和学历层次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贵仁.试论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J].中国学校体育,1998,(3).

[2]董建青,蒋建森.体育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J].中国学校体育,2002,(5).

上一篇:中学总务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国民教育的核心和主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