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教育方针范文

时间:2023-10-17 21:08:09

新时代的教育方针

新时代的教育方针篇1

关键词:教育方针;历史演进;启示

中图分类号:G5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236-02

教育方针是培养人的总目标,是关系到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和具有什么样素质的根本性问题,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教育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教育方针通常被写入国家宪法、教育法规等文件当中。可以说,教育方针就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提出的总方向和总目标,是国家人才培养规格预期的具体要求与实施方案。它的提出既要汲取历史成功经验,又不能墨守成规,要敢于创新,根据时代要求完善与发展。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方针的历史演进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教育方针在曲折中经历了不平常的发展阶段。在不同的时期,国家对教育工作的总任务、培养人才的总目标及培养人才的路径总要求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完善。按照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发展的进程,我国的教育方针大体可以分为这样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建国初期至1956年,我国教育方针初步形成。1949年9月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1949年12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总结报告阐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的教育目的“是为人民服务,首先是为工农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和建设服务”。第二阶段大体是1957年至1966年,我国教育方针在曲折中日益完善。1957年,结合当时我国教育实践中过分重视书本学习而忽视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教育工作指示》中更进一步肯定了这一教育方针:“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第三阶段是“”时期,我国教育方针经历了理论与实际相背离的阶段。尽管这一时期的教育方针仍然沿袭在1957年的提法,但在实践中却背离这一要求,导致我国的教育事业蒙受了很多损失。第四阶段是从1978年12月至今,我国教育方针日渐走向成熟。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教育方针基本承袭了1957年的提法。1981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要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人民和青年,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1982年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一步补充:“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的发展。”1983年9月,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成为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这一思想在以后制定的教育方针中得到明确体现。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还直接写入了“三个面向”。这些重要思想的提出,充分适应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在教育方针认识上实现了由“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到“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思想升华和历史飞跃,在教育方针实践中加强了教育与社会的联系,促使教育主动适应现代化建设需求,按照现代化建设要求进行全方位改革。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规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5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则总结了之前我国教育方针方面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摒弃了不足之处,提出了较全面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至此,我国的教育方针上升为法律文本并至今沿用。之后,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与教育改革的日渐深入,我国教育方针不断完善,但其精神实质并没有变化。在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里,“为人民服务”再次被提出,彰显了国家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与“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被首次提出,凸现了国家对人才能力素养的关注与教育改革推进的迫切。2002年11月,将该思想呈现在党的十六大报告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07年10月,在党的十七大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对我国教育方针必要的丰富和发展。“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说法首次被提出来,强调了我国教育的努力方向与目标,突出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人的品性教育的重要性。2012年11月,在中共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是对我国教育方针更为严整、科学的阐述,指明了近一段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奋斗路向,具有新的时代意蕴。

二、我国教育方针的启示

1.教育方针要坚持方向性

教育作为培养社会人才的实践活动,既源于社会需要又要受社会制约,体现一定的社会性质。教育方针具有动态性,会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日益充实,但无论怎样完善,总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换言之,我国教育方针的政治性是唯一的。教育方针蕴含的服务社会质的规定性,保证了我国教育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教育方针是将一定阶级或阶层在教育方面的思想观点,通过某种组织程序或立法程序,以大政方针的式样形成的规章制度,其内容与表述在不同历史时期可能有差异,但是其方向性却不会变。建国以来历史上我们的教育方针经历了从“为人民服务”、“为革命斗争和社会建设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转变历程,甚至在某一时期还出现过偏差,但总体上社会主义的方向却一以贯之。

2.教育方针要体现历史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教育方针在曲折发展中日益成熟、完善,党和国家历来强调教育方针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其真谛。基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每个时期的教育方针尽管是该时期教育发展的总指引,但也往往存在瑕疵与不足,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我们不能因为历史上某个时期教育方针的制定或实施不到位而否认其生命力,正如我们不能因为“”时期我国教育方针落实出现偏差而去否认现实的教育方针一样。我国教育方针的任何一个文本的表述,都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代条件下作出的主观抉择。譬如我们的教育目标经历了从“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向“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转变过程,凸显了我国教育方针的人本理念。在当下中国,我们的教育方针既要反映社会经济政治等性质,又要折射出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社会发展需要的阶段性目标。教育方针是时代的产物,我们应该契合时展需要不断丰富其内涵,以适应国家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3.教育方针要把握规律性

人的心智发展具有规律性,教育发展也有章可循。因此,教育方针的形成与制定必须契合人的心智特质与教育规律,呼应个体心智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严格规定教育的性质、职能、目标及实现目标的途径等。既然教育方针是关于一定时期教育工作的构想与展望,那么要把这种构想与展望变成现实,在实践中就必须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这就要求教育方针的制定应该符合教育本身发展特点,既不能裹足不前,又不能好高骛远。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教育方针尽管出现过偏差,但在曲折中不断发展,总体上尊重教育发展规律,体现了教育方针的人本理念。具体表现在:首先在服务的方向上实现了为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有机统一;其次是培养目标上凸显了人本性;最后在人才培养路径上,强调教育与劳动和实践的结合。遵守教育发展规律,按照教育发展的规则办事,教育方针就会很好地指引教育实践,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亦然。

4.教育方针要凸显前瞻性

教育方针具有前瞻性与理想性,它是指向未来的教育蓝图与设计,但又必须以现实教育状况为依据,立足现实。教育方针要把脉历史发展的趋势,它对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往往是高标准的,反映了国家对于未来人才的完美预期,在一定程度上是超越现实的,具有理性化的色彩,从而激励人们持之以恒努力实现。基于此,教育方针的制定者们就必须有超前的意识,敢于创新,理性分析当下教育现实,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教育方针来。既不能太浅薄,缺乏深度,又不能过于前卫,成为“乌托邦”,不具有可行性。我国教育方针演进的实践证明,教育方针的制定高于现实又要遵循历史发展规律是多么重要。

5.教育方针要指向全面性

教育方针的最终指向是引领教育沿着健康轨迹发展,实现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目标。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的教育方针的表述中,从“德智体几方面发展”到“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再到“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均体现出我国教育方针历来指向人的全面发展。为了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发展所需人才,国家始终提倡全面发展教育。马克思指出,人的全面发展同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教育是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途径。我国现行教育方针强调要立德树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作了理论上的必要准备,体现了教育方针以人文本的特质。基于种种原因,我国在落实全面发展教育方面还有较大的空间,片面强调“抓教育看升学率”的做法还很明显,人才培养及评价瓶范式还亟须完善,疏离了教育以人为本的要求,昭示了我们在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关于培养全面发展人才方面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靳玉乐,李森.现代教育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2]朱家存,王守恒,周兴国.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新时代的教育方针篇2

【关键词】近代;江苏中医;学校教育

江苏是我国中医药大省,历史悠久,积淀深厚,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江苏历代名医辈出,流派纷呈,在中医药界产生过极大的影响,在中医药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代以来,江苏一大批中医教育家面对中医事业内外交困的局面,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发愤图强,融会新知,为中医的生存与发展积极抗争、锐意改革,创办中医学校教育模式,探索中医学术传播的新途径,开中国近代中医教育之先河,为近代中医学校教育模式的确立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1近代江苏中医学校教育形成的历史背景

由于西方文化的极速涌进,传统的中国社会形态的发生了急剧变化,猛烈地冲击着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这种急剧的变化不限于社会形态的转变,也给中医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中医教育被排除在国家教育体系之外,中医界内部的分化,由此可以看出,中医生存与发展在近代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内忧外患,是中国医学史上特殊的困难时期。近代以前,中医学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流医学,中医教育的主要模式是师承教育,近代中医学校教育模式的形成具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第一,近代中医学校教育的形成与中国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密不可分。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化的主要标志有二:一是产生了中国近代意义上的教育思想。近代思想家冯桂芬1861年在其政论集《校邠庐抗议》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如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不更善之善哉者”,后被概括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变法图强的依据。这也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先进的思想家面对西方文明的涌入,深刻的观察、分析、判断而得出的思考,这一思想后来被世人普遍接受,成为此后半个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对待中西文化教育冲突、交汇的指导方针[1]。二是产生了中国近代意义上的教育机构。1862年8月24日,清政府设立京师同文馆,通过同文馆的翻译、印刷出版活动了解西方世界。京师同文馆“打破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教育模式,是中国近代最早按照资本主义教育建立起来的新式学校”[2],“是洋务学堂的开端,也是中国近代新教育的开端”[3],此后各种新式的学校、教学机构开始不断涌现,它们与传统教育性质完全不同,开启了中国教育的全面近代化的全新局面。第二,近代中医学校教育的形成与西方医学的传入给中医学带来巨大冲击和挑战密不可分。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门户打开,由于通商口岸的增加和西方医学的涌入,在一些重要沿海通商口岸城市,一大批传教士和医生在开始建教堂、开办医院、创立西医学校,西医发展呈现出一派蒸蒸日上的景象。近代中国出现了中西医并存和碰撞的局面,“中医该何去何从”开始在中医学界的有识之士心中油然而生。中医要发展并且后继有人,而且必须举办适应时展的中医教育,通过自身变革,才能保证中医的薪火不断,中医才能发扬光大。在西方医学传入后,中医教育发生了重要变化,教育模式迅速转变,师徒授受和世袭家传方式逐渐被中医学校教育模式取代,成为我国医学教育的主流。自清末民初以来,江苏籍的中医教育家们在全国率先创办了第一批中医学校,翻开了在实践中尝试与探索开展中医学校教育的全新一页。

2近代江苏中医学校教育的发展

近代江苏中医学校不管是办学数量、办学质量,还是社会知名度都始终处全国前列。1905~1948年,江苏地区创办的中医教育机构多达30多所,其中一些中医学校在中医教育史上具有很大影响。这些中医学校吸取近代教育的办学理念,勇于突破传统的中医教育模式,借鉴西方医学的学科体系、创新课程设置、教材编撰和教学内容与方法,在内外交困的大环境下,开辟出了中医教育的发展道路,培养出了一大批中医药人才,为江苏乃至全国中医生存和发展作出了贡献。近代江苏地区创办最早的中医学校是1905年由李平书、张竹君创建的女子中西医学院,这所学校专收女生,学习内容包括中西医妇产科知识,由李平书讲授中医、张竹君讲授西医[4]。1916年夏,丁甘仁携谢利恒、夏应堂等同道,自筹资金创办了“在上海,乃至全国范围,办学时间最长,名医造就最多,影响最大的中医学校,”——上海中医专门学校[5]。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在32年的办学历程中,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毕业生,如丁济万、秦伯未、程门雪等皆为近现代中医名耆。1929年,由陆渊雷携章次公、徐衡之,创办了中国国医学院,由恽铁樵担任校长。该校力倡中医科学化,对年青学生颇具吸引力[5]。1925年,由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毕业的学生王一仁、秦伯未、许半龙、章次公等创办了上海中国医学院。中国医学院办学21年,计毕业23届,共906人[6]。上海中国医学院是一所在全国较有影响的中医学校,该校注重教学内容革新和教材编写,最大的贡献是倡议和组织召集了近代历史上两次全国中医学校教材编辑会议,并统一和规范中医教育教材,使之纳入政府教育体系,使中医教育更加系统化、正规化和现代化,尽管最终未能成功,但是在中医教育发展史上意义重大。1934年,王慎轩在原苏州国医学社基础之上创办苏州国医学校,学校教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大幅增加,1935年迁至苏州长春巷内,成为当时国内设施和组织较为完善的中医学校。苏州国医学校聘章太炎、谢利恒为名誉校长,社会名流唐慎坊为校长,王慎轩自任副校长兼学校总务主任,主持学校全面工作。苏州国医学校聘苏沪名医陆渊雷、叶橘泉、宋爱人等人负责各科教学,1936年又增设国医研究院。1932年10月,承淡安在无锡创办中医针灸研究社,内附设实习科,5个月一期。由于密切结合临床实践,学员收益颇大,求学者日益增加。1935年,承淡安从日本留学归国后创办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针灸学校——中国针灸学讲习所,即后来的中国针灸医学专门学校。承淡安主张:“用科学方式阐明物理疗法,发展中国固有医学,造成针灸专门人才。”据不完全统计,中国针灸医学专门学校培养的针灸专门人才(包括函授生)10000余人,该校为近代针灸学得以传承与发扬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7]。由吴鹤龄、李晴生、王继恒等主持的镇江自新医学堂创办于1910年,任课教员则主要由当地名医吴子周、陈泽、杨燧熙等担任。每期招生30名,分预科和正科,学制为四年。镇江自新医学堂于1912年更名为丹徒县自新学校。这所医校被研究者公认为清末标准的中医学校,有明确的办学宗旨和办学方针,有规范严格的学制及合理的课程设置[8]。近代江苏中医学校教育以函授模式办学的最早是丁福保于1910年创办的中西医学研究会,并附设该函授讲习所,编辑发行《中西医学报》作为函授教材,主要是向中医介绍西医[9]。恽铁樵在教育史上是中医函授教育的先行者,他两度创办铁樵函授中医学校,自编《铁樵医学函授讲义》共22种。其他影响较大的中医函授教育还有:1925年,由王一仁、秦伯未创办的三益学社函授部,1929年,承淡安创办中医教育史上最早的针灸函授教育机构——中国针灸研究社,1932年,陆渊雷创办的陆渊雷医室遥从部,1933年,张赞臣创办《医界春秋》社函授部,1940年,时逸人创办的时逸人国医研究室等,这些办学机构都是中医学校函授教育的代表,曾经在国内外中医界产生过重要的影响[5]。

3近代江苏中医学校教育的特色

3.1办学宗旨

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的办学宗旨为“昌明医学,保存国粹”[10],以维护中医及其教育的合法地位;中国国医学院办学宗旨为“发皇古义、融汇新知”,以求实践其主张的“中医科学化”[5];上海中国医学院的办学宗旨是“商量旧学,采纳新知,不特欲自显中医独立精神,且将别树一中医旗帜,由中国医学而化为世界医学”[6];新中国医学院的办学宗旨是“研究中国历代医学技术,融化新知,养成国医专门人才,增进民族健康”[11];苏州国医学校的办学宗旨是“发扬中国医学的真理,吸收世界医学的新知,造就一代适合新时代的新中医”[12]。纵观上述几家中医学校的办学宗旨,无一例外都体现了当时中国中医教育界的主流思想,即中医教育要走以中医为基,中西医汇通发展之路,才能使中医输入新鲜血液,造就新时代的新中医。这种中医教育思想不仅是在当时,即使是在今天对于我们中医学校教育仍然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3.2医德教育

“医乃仁术”,“以济世为良,以愈疾为善,以活人为心”是中医药医德与医术的宗旨。近代江苏中医教育家非常重视学生的医德教育,不仅要求学生在业务上要精益求精,对待患者更要始终怀有仁义博爱之心。上海中医学院新落成的校门的门楣上,丁甘仁之长孙丁济万书写了“痌瘝在抱”四个大字,时刻提醒在校的师生要把百姓的疾苦放在心里,把患者的病痛当成自己的病痛,爱己及人,舍己为人[10]。苏州国医学校则是以近代国学大师章太炎手书之“诚敬勤朴”为校训,在德育方面就有十项德育标准,要求学生做到“诚以处世”、“敬以事人”、“朴以立己”、“慎以服务”、“陶冶向上之志趣”和“增进博爱的观念”等[12]。强化学生的医德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反映了近代江苏中医教育者对医德教育的高度重视,这种人才培养理念非常值得我们当代中医教育者学习借鉴。

3.3附属医院

近代以来,西医医院相对成熟先进的医疗设备手段和模式对中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江苏中医学家们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始积极探索中医医院的发展模式之路。由于没有政府的财政支持,他们自筹办院经费,通过创立中医学校附属医院,使培养的中医人才能有更多的机会服务社会。江苏中医学校附属医院中最具代表性的有:1918年,丁甘仁创办的隶属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的沪北、沪南两所中医医院,1928年,秦伯未、王一仁创办的隶属上海中国医学院的中国医院,1936年,朱南山、朱鹤皋创办的隶属新中国医学院的新中国医院等[13]。这些医院既承担着治病救人的社会职责,还要承担中医教学的任务。江苏中医教育家创办学校附属医院,坚持教学与临床结合培养中医人才,这也是江苏中医学校教育的又一重要特色。

3.4学术研究与交流

近代江苏中医医家在中医学校机构中设立研究社或研究院,用以开展中医药的现代化研究;发行中医期刊杂志,用于开展学术交流。其中最有特色的当属新中国医学院,该院不仅设立了用于学术交流期刊发表的研究社,还特设新中国研究院。其他中医学校均设有研究社,如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创立的上海中医学会,创办了《中医杂志》、《国医杂志》;中国针灸医学专门学校设立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创办了《针灸杂志》,这是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份针灸杂志;上海中国医学院创立《上海中国医学院院刊》,上海中国国医学院创立的《中医新生命》,苏州国医学校还成立编译馆,出版了《苏州国医杂志》;上海新中国医学院创立《新中医刊》[14]等等。这些学社和杂志始终贯彻学术研究为教育服务的宗旨,近代江苏中医学校的这一特色对促进中医学术的争鸣、探讨与交流,发挥了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

4结语

近代先进的江苏中医教育家积极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创办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中医学校,为中医的生存与发展所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和贡献。近代江苏中医教育,开始以学校教育为主导,不断引入学校教育理念、原则和方法,在初步形成中医学科体系的基础上,在教学上引入了西医知识,制定了较为全面和合理的课程以及教材体系,培养了一批具有扎实的中医学理论与技能的,同时又有现代医学知识的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近代中医学的生存危机,为近代中医学的教学、科研和临床培养了一批优秀骨干人才。近代江苏中医学校教育在尝试吸取先进教育理念的同时,依然能够遵循中医教育的传统规律,坚持走教学与临床相结合之路,坚持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路,这是近代江苏中医学校教育尽管采取了规模化学校教育模式,但仍然名医辈出的重要原因之一,对现代中医药高等教育具有重要的学习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宋建军.中国近代教育史的分期与发展新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27(2):51-54.

[2]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四卷)[M].2版.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27.

[3]孙培青.中国教育史(修订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95.

[4]吴馨.上海县续志[M].上海:南园志局,1918:9.[5]杨杏林,陆明.上海近代中医教育概述[J].中华医史杂志,1994,24(4):215-219.

[6]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上海中国医学院院史[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5,8,15,115.

[7]徐建云.承淡安先生在针灸教育上的事迹[J].中医文献杂志,2000,18(3):36-37.

[8]车玮.清末江苏中医学校教育概况及其述评[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8(4):211-212.

[9]高毓秋.丁福保年表[J].中华医史杂志,2003,33(3):184-188.

[10]《名医摇篮》编审委员会,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文献馆.名医摇篮:上海中医学院(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校史[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8:25,58,128.

[11]《杏苑鹤鸣》编审委员会.杏苑鹤鸣:上海新中国医学院校史[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0:19,125.

[12]吴云波.苏州国医学校办学精神和教育方针[J].中医教育,1994,13(5):46-47,49.

[13]陆翔,戴慎.民国时期江苏籍中医医家的历史地位及影响[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3):151-155.

[14]陆翔,朱长刚.民国时期江苏籍中医医家教育思想探析[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7,26(6):8-11.

新时代的教育方针篇3

(一)帮助新生代农民工更好地择业、就业新生代农民工对进城务工的期待并不仅仅满足于获得报酬,他们大多怀揣着能在城市安身立命,并干出一番事业的梦想,更加关注职业的长期发展。然而由于自身储备知识和技能的缺乏,往往难以找到自己理想的职业,狭隘的视野总是会影响他们对自己适合什么样的职业做出正确的判断,直接导致他们更换职业的频率较高,难以长久稳定地坚持一份工作。而新生代农民工在一定的教育水平基础上,比传统的农民工更加觉悟地意识到继续教育对于职业的长远发展的重要性,相比之下,他们参加继续教育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愿望也更加强烈。

(二)帮助新生代农民工更好地融入城市继续教育不仅能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同时也能提高科学、文化、思想道德、个人修养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新生代农民工落后的教育水平和个人素质在一定范围内还与城市先进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发生着冲突,而新生代农民工让自己加速地成为真正的“城市人”的愿望又十分迫切。因此,只有加大推进新生代农民工的继续教育,才能综合全面地提升他们的素质。职业技能的不断提升,使他们经济收入的提升成为可能。文化综合素质的提升也加速他们生活方式、生活理念的转变,让他们从心理上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三)帮助新生代农民工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新生代农民工属于城市中的弱势群体,忍受着较差的工作环境和居住条件,用较长的工作时间换取较低的收入,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由于他们法律知识薄弱,劳动合同的签约率低,自身的权益得不到保障。近年来,各类恶意拖欠新生代农民工工资的案件层出不穷,而新生代农民工大多不知道依靠法律来维护自身的权益,以致于很多问题演变成了暴力事件。据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青年农民工队伍中出现了欠薪等不公平的问题时,试图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的很少,还不到15%,大多数采取的是忍耐或以近乎违法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6]而通过继续教育可以提升他们的法律知识,形成遇到问题诉诸法律,依靠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意识,从而减少暴力和犯罪事件的发生。

二、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一)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现状一直以来,我国政府对农民工的继续教育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1.认识不足。虽然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意识到了继续教育对于职业发展的重要性,但是一方面由于其收入较低,经济负担较重,难以承担继续教育的额外费用。另一方面,由于工作繁忙,经常加班,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继续教育的学习中。从主观上讲,远离校园之后,他们的学习习惯已经渐渐改变,对于学习的意识也渐渐淡化,导致其参加教育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就整个社会而言,不同的区域不同的企业对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资金投入和重视程度不一样,从而导致新生代农民工的继续教育发展不均衡。

2.供需脱节。新生代农民工较之传统农民工,他们对于职业的选择已经从单纯的体力劳动为主,转变为对技术和管理岗位的青睐。然而社会上的培训机构并没有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需求做出调整,大都是延续着笼统死板的课程设计,忽视了对新生代农民工个人职业规划的指导和个人兴趣特长与职业的对接,以致削弱了继续教育为帮助新生代农民工更好地择业就业的作用。

3.资金问题。新生代农民工的继续教育的发展停滞不前最关健问题在于资金的限制。首先,作为弱势群体的新生代农民工接受继续教育的个体支付能力较弱,他们本来就较低的工资收入除了满足日常生活之外没有过多的剩余投入到继续教育中,这也大大削弱了他们参加教育的积极性。其次,一些企业不愿意过多地投入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教育培训,而培训的模式大都流于师父的口头传授形式,内容过于简单,不能满足新生代农民工对于职业的较高期望。再次,一些民办的培训机构或学校以赢利为目的,让新生代农民工无法承担高额的教育费用。国家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的投入相对较少,虽然国家鼓励各级院校、企业及社会机构参与新生代农民工的继续教育工作,但是其中产生的经费如何分摊的机制、培训经费补贴如何落实到位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二)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对策

1.为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营造良好的环境。政府要充分发挥其在“加强引导、制定和完善政策措施、优化培训资源、建立合理的培训机制方面”的作用,应该加大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舆论宣传,让新生代农民工能够更加明确地意识到参加继续教育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也是为自己争取更好的职业机会和职业发展的有效道路,以激发农民工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整个社会应该给予新生代农民工这一弱势的社会群体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包括心理上的鼓励、情感上的包容等,在日常生活的交往中给予充分的尊重,为他们接受继续教育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

2.继续教育应该多样化、有针对性。继续教育应该根据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为他们提供多样化、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社会应向新生代农民工免费开放公共教育资源,比如图书馆,社区的文化站等。同时,地方高校也应该向新生代农民工免费开放图书馆、教室等学习资源,以帮助新生代农民工更多地获取文化知识。在教学方法上,应该采取分层教学、讲座、实际演练等多样化的方法相结合,同时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在教育方式上,应该注重社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结合。同时,培训机构和职业学校应该加强其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对劳动力市场需求进行充分调研,针对就业市场的需求,及时地对教学课程和教学内容做出调整,积极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同时结合新生代农民工个体的喜好和特长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以实现继续教育的效果。

3.建立继续教育的资金保障系统。政府应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采取具体措施,加大对继续教育的补贴力度,建立和健全培训经费的分担机制,建立继续教育的资金保障系统,以减轻新生代农民工的经济负担。同时政府应积极地动员和组织企业、地方高校、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等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继续教育。社会办学应该充分利用高校现有的教学设施、教师资源,来降低农民工教育培训办学成本,进而减少新生代农民工的投入成本。

新生代农民工是21世纪我国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力量,直接影响着我国的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进程。鼓励新生代农民工参加继续教育,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不仅是为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而做出的选择,同时也是为适应时代需求,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而做出的必然选择。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的继续教育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采取适当举措,建立和健全新生代农民工的继续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时代的教育方针篇4

关键词:网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11-0000-01

一、网络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机遇

1.网络信息的多样性、广泛性和开放性极大地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在网络时代,网络信息的多样性、广泛性和快捷性,不仅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资料和载体,使他们紧跟时代潮流,紧握时代脉搏,掌握最新、最全的思想政治案例;而且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多样性,利用不同的形式,如声音、视频等多样化的形式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趣味性,且更具说服力,更贴近学生,这就为进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充实和丰富了新的内容。

2.网络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艺术

网络多媒体技术,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可以将思想政治内容巧妙地融入网络活动中,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启发性,从而使得严肃、枯燥的思想政治教育变得生动有趣,其效果是传统思想教育方式所无法比拟的。同时,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迅速地了解来自不同地方的各种信息,包括社会现象、思想观点、文化思潮;而且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到电子邮箱、公共论坛、网络微博及网络群组、社区当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可以通过开发一些具有专业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系统,从而形成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模式;可以充分发挥网络传播的多媒体特性和即时性,使教与学、情与理、形与神、形与声有机地交融,给教育对象造成鲜明清晰的视觉印象

3.网络信息化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由于网络具有互动性、开放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通过网络的多种渠道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而且学生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论坛等形式及时的向教育者咨询问题,进行交流互动,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网站信息等方式使家长、社会及时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并针对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做出改进,提高办事效率,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网络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

1. 网络的开放性、多样性和虚拟性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挑战

网络的开放性使得世界相连,让全世界不同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在网上混合碰撞,在丰富人们的生活的同时,网络的多样性更表明网络中也充斥着低俗的文化;网络的虚拟性使得部分大学生在虚拟的世界里不受传统道德的约束,很容易造成道德人格缺失,甚至导致义务、责任缺失等,这些都对新时期的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 网络时代背景下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和能力的挑战

网络的发展,使大学生掌握了更为丰富的信息,对现实的分析和鉴别能力提高,同时大学生可以更直接地接触社会,并会受到社会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传统的工作方式将不再适应大学生的选择,从而导致一些思想政治工作者固有的、传统的思想和知识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再加上缺乏对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的了解,使他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面临严峻考验。

3. 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的挑战

网络已经作为必不可少的工具融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大多数人都通过各自的代号而非自己的真实姓名上网、发表言论,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无法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而且网络的各种负面信息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效果受到削弱,且采用传统的灌输式、说理的教育方式,不能有效地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家有的功效越来越弱,且产生滞后效应,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三、应对网络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举措

1. 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

信息网络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扬长避短,大胆创新,高校党委应加强管理,确定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同时完善规章制度,通过规范管理学生网络行为,并且利用网络信息流通快、信息广泛等优势,正确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社会主义网络道德的良性建设。

2.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能力和素质

列宁曾经指出:“在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是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这个方向由什么来决定呢?完全而且只能由教学人员来决定。”因此在网络时代,针对新时期、新环境、新特点、新情况,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摆脱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束缚,增强危机意识,转变角色,引导大学生利用正确有益的信息;同时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努力学习网络知识,提高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

3. 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式

同志在2000年6月28日召开的中央思政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必须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进行创新和改进,特别要在增强时代感和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上下功夫,这要成为今后加强和改进思政工作的重点。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具有互动性、开放性、平等性、多元性等优势,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及时地进行沟通,达到更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利用多种网络方式包括远程登录、网络聊天室等进行思想交流,改变传统的会议式、课堂式、灌输式的封闭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向着开放式的信息处理方式转变,从而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网络技术特点的有机结合,极大丰富思想政治工作方式。

4. 强化网络信息的监督和管理

强化网络信息的监督和管理网络信息的管理和监督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由于网络的开放性、网络的自由性,使得对网民行为的约束力较弱,因此学校要加强对网络环境的监管,一方面建立相对完善的网络监督管理机制,监控校园网,构建校园信息安全体系;另一方面正确引导和教育学生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形成正确的网络文化观,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陈炎:《网络时代的高校思政及素质培育路径选择与创新》,《科技创业月刊》2010年第5期.

[2] 姚帆,《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影响》,《大众科技》,2010年第7期.

[3] 曾维伦,何海涛,《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政工作的创新》,《当代青年研究》,2010年07 期.

新时代的教育方针篇5

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在早期的革命实践中就非常重视教育的政治功能,在《新民主主义论》中,他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深刻揭示了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建国后,他仍然强调要加强党对教育的领导,强调“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遗憾的是,在十年“”中,这些正确的思想没有得到很好的坚持。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坚持了关于教育的社会性质和阶级性质的思想,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学校要把坚定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邓小平明确指出:“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他还指出,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就是政治,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集中体现。

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领导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中,同样注重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强调培养“千千万万忠诚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在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进一步把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在肯定了“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同时,又新增了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内涵,赋予了新时期教育以新的使命,拓展了教育的社会功能,保证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在教育原则上的传承与创新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原则。早在1934年就把“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定为中华苏维埃教育总方针的一部分。建国后,他仍然十分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认为“学生整天看书,并不好,可以参加一些生产劳动和必要的社会活动”,这样有利于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使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红与专相结合,有益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要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他说:“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我们必须认真调研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方针。”在谈到改进和完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容和方法时,邓小平特别强调:“更重要的是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使教育事业的计划成为国民经济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制定教育规划应该与国家的劳动计划结合起来,切实考虑劳动就业发展的需要。”邓小平还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途径,“扩大农业中学、各种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比例,……生产劳动、科学实验和科学研究在学校教育中怎样组织更有计划,使之更符合于经济计划和教育计划的需要,应该加以深入的研究。他还提出,重点大学既是办教育的中心,又是办科研的中心,要加强理论与生产实践的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事业都十分重视产、学、研的结合,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也非常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同志在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们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一项基本措施。”1999年6月13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又重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2002年党的十六大确定的教育方针中进一步强调教育要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出发,通过适当的形式,增强培养人才的社会适应性。

从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到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体现了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关于教育原则认识的深化,促使我们进一步研究教育与生产劳动和实践相结合的途径和新型模式。

三、在教育目的上的传承与创新

的教育思想中十分重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1957年他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教材要减轻,课程要减少,古典文学要减少……减少门数,减少份量,为的是全面发展。”

邓小平坚持和发展了关于全面发展的理论,他提出,德智体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三者缺一不可,是不可偏废的。他明确指出对于每一方面出现偏差,都要及时纠正。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提出的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目标,涵盖了社会主义新人素质的主要要求,是现代化对人才标准的客观要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对关于造就全面发展新人思想的发展。

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深刻地分析了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我国转型期国情,指出国力的强弱越来越依赖于劳动者的素质,而“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落后,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人”。《决定》还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是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对、邓小平关于全面发展等教育思想的深化和活化,是在新时期落实全面发展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标志,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四、在教育战略地位认识问题上的传承与创新

很早就对教育与经济工作之间的关系作过解释。他说:“离开经济工作而谈教育或学习,不过是多余的空话。”他又说:“食之者众,生之者寡,用之者疾,为之者舒,是要的。”正是这样,老解放区一向重视勤工俭学,教育为生产建设服务。建国以后,仍坚持这一思思,在他亲自领导下,制定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纲要》中除农林牧副渔等各业外,也就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工作提出了发展目标和重要的原则规定。力图要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态,迅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由于党的“”确定的路线很快做了改变,的这些思想,在后来并未完全付诸实施。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重视经济工作的思想,强调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要发展经济,首先就要发展科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技的发展要靠人才,人才的培养则靠教育。邓小平指出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他说:“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1980年代初期,在邓小平的亲自指导下,党中央了关于经济、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的三个重要决定,确立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和“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方针,进一步提高了全党对教育与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重要作用的认识,我国教育和科技事业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以为核心的党中央承前启后,在党的十四大上提出“必须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1993年,党中央和国务院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5年,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明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他指出:“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1997年,党的十五大重申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在跨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意义。1998年,同志代表党中央再次发出科教兴国新的动员令,1999年6月,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上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进入21世纪,科技突飞猛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的强弱,核心是科技,关键是人才,基础在教育。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上,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确立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是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对教育的战略地位的共识,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摘要:

在我国教育发展的历史上,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对教育的发展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们的教育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在传承中又有创新和发展。在教育办学方向、教育原则、教育目的及对教育重要战略地位的认识方面,党的几代领导集体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探索,对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新时代的教育方针篇6

关键词:教育思想;传承;创新;党的领导集体

一、在教育方向上的传承与创新

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在早期的革命实践中就非常重视教育的政治功能,在《新民主主义论》中,他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深刻揭示了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建国后,他仍然强调要加强党对教育的领导,强调“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遗憾的是,在十年“”中,这些正确的思想没有得到很好的坚持。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坚持了关于教育的社会性质和阶级性质的思想,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学校要把坚定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邓小平明确指出:“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他还指出,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就是政治,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集中体现。

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领导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中,同样注重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强调培养“千千万万忠诚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在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进一步把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在肯定了“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同时,又新增了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内涵,赋予了新时期教育以新的使命,拓展了教育的社会功能,保证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在教育原则上的传承与创新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原则。早在1934年就把“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定为中华苏维埃教育总方针的一部分。建国后,他仍然十分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认为“学生整天看书,并不好,可以参加一些生产劳动和必要的社会活动”,这样有利于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使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红与专相结合,有益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要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他说:“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我们必须认真调研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方针。”在谈到改进和完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容和方法时,邓小平特别强调:“更重要的是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使教育事业的计划成为国民经济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制定教育规划应该与国家的劳动计划结合起来,切实考虑劳动就业发展的需要。”邓小平还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途径,“扩大农业中学、各种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比例,……生产劳动、科学实验和科学研究在学校教育中怎样组织更有计划,使之更符合于经济计划和教育计划的需要,应该加以深入的研究。他还提出,重点大学既是办教育的中心,又是办科研的中心,要加强理论与生产实践的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事业都十分重视产、学、研的结合,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也非常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同志在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们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一项基本措施。”1999年6月13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又重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2002年党的十六大确定的教育方针中进一步强调教育要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出发,通过适当的形式,增强培养人才的社会适应性。

从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到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体现了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关于教育原则认识的深化,促使我们进一步研究教育与生产劳动和实践相结合的途径和新型模式。

三、在教育目的上的传承与创新

的教育思想中十分重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1957年他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教材要减轻,课程要减少,古典文学要减少……减少门数,减少份量,为的是全面发展。”

邓小平坚持和发展了关于全面发展的理论,他提出,德智体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三者缺一不可,是不可偏废的。他明确指出对于每一方面出现偏差,都要及时纠正。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提出的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目标,涵盖了社会主义新人素质的主要要求,是现代化对人才标准的客观要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对关于造就全面发展新人思想的发展。

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深刻地分析了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我国转型期国情,指出国力的强弱越来越依赖于劳动者的素质,而“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落后,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人”。《决定》还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是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对、邓小平关于全面发展等教育思想的深化和活化,是在新时期落实全面发展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标志,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四、在教育战略地位认识问题上的传承与创新

很早就对教育与经济工作之间的关系作过解释。他说:“离开经济工作而谈教育或学习,不过是多余的空话。”他又说:“食之者众,生之者寡,用之者疾,为之者舒,是要的。”正是这样,老解放区一向重视勤工俭学,教育为生产建设服务。建国以后,仍坚持这一思思,在他亲自领导下,制定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纲要》中除农林牧副渔等各业外,也就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工作提出了发展目标和重要的原则规定。力图要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态,迅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由于党的“”确定的路线很快做了改变,的这些思想,在后来并未完全付诸实施。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重视经济工作的思想,强调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要发展经济,首先就要发展科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技的发展要靠人才,人才的培养则靠教育。邓小平指出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他说:“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1980年代初期,在邓小平的亲自指导下,党中央了关于经济、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的三个重要决定,确立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和“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方针,进一步提高了全党对教育与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重要作用的认识,我国教育和科技事业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以为核心的党中央承前启后,在党的十四大上提出“必须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1993年,党中央和国务院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5年,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明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他指出:“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1997年,党的十五大重申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在跨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意义。1998年,同志代表党中央再次发出科教兴国新的动员令,1999年6月,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上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新时代的教育方针篇7

一、教育方针的内涵

教育方针涉及到国家教育发展的最高要求,其与教育目的、教育政策和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息息相关。那什么是教育方针呢?教育方针是国家为了发展教育事业,在一定阶段,根据社会和个人两方面发展的需要与可能而制定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总政策或总的指导思想。内容包括教育的性质、地位、目的和基本途径等。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教育方针,相同的历史时期因需要强调某个方面, 教育方针的表述也会有所不同。居于以上对教育方针概念的认知,可以认为教育方针具有全局性、变动性、现实性、阶段性、政治性等特点。

二、建国以来我国教育方针的历史嬗变

(一)建国初的教育方针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第五章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与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 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 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 培养国家建设人才, 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人民政府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共同纲领》所规定的新中国的教育方针, 在1949年12月下旬, 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得以贯彻和确认, 会议将上述方针确定为教育工作的总方针。

(二)50年代后期至文革前夕的教育方针

建国初期的教育方针实质上还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教育方针,具有一定的过度性质,直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才一步步确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方针,其主要经历了以下过程。

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11次(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 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 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示》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 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了实现这个方针, 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1958年中央确立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方针,获得了认可,并沿用了20多年,直到文化大革命出现了文化教育逆流,导致了教育事业的全面溃败和教育方针的转向或名存实亡。

(三)文革期间的教育方针

1966年5月7日,毛泽东在审阅了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后, 写信给林彪。信中在讲到人民解放军应该是一个大学校后, 提出“学生也是这样, 以学为主, 兼学别样, 即不但学文, 也要学工、学农、学军, 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 教育要革命,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 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后来这封信简称“五七指示”,尽管不归教育方针之列, 但在长达10多年的时间内, 起着指导学校发展与改革指标的作用。1966年8月8日,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提出:“在各类学校中,必须贯彻执行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但是,整个文化大革命期间,教育战线是重灾区,教育事业遭受到严重摧残,使中华几千年文化遭受到空前浩劫。

(四)改革开放以后的教育方针

1981年6月27日, 在中共中央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这是在“真理标准”讨论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在纠正了文化大革命中及以前的“左”倾错误, 确立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后, 新提出的教育方针。尽管“是沿用了过去的提法”,但它在避开“左”的口号上是很明确的。

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决定》认为这是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 然而没有用“教育方针”的提法。这一提法是党和国家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 对教育本质与社会功能认识的飞跃。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总结了40多年教育曲折发展的历程所得出的宝贵经验,提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八项基本原则,以教育总则的形式规范了教育的发展。

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在《教育法》总则中明确规定了教育方针:“第五条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原国家教委政策法规司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释义》一书中, 明确说明: “本条是关于国家教育方针的规定。”应该说,这是以教育基本法的形式以最准确文字对国家教育方针最完整的表述。这个方针被用法律形式确定下来,规定了我国未来教育的性质、方向、途径、目标及其规格,对我国教育发展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新时代的教育方针篇8

关键词: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好;现阶段

一、前言

“微时代”中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是十分迅猛的,使得以微博为首的传播方式逐渐的对人们的思想行为造成了较为深刻的影响,在这里面一个非常细微的形式其实都是会对人们的内心世界造成影响的,与此同时也是会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造成较为重要的影响的。在“微时代”当中,人们其实是更加愿意聆听属于自己的声音的,原因针对某些热点事件发表出自己的看法,愿意使得自身的参与意识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微时代”的组织力较为强大,是能够让大学生畅所欲言的,但是在上文中提及到的这个过程中也是会对大学生造成一些不良影响的,需要依据“微时代”的特征,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创新和改进,才能够使得“微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提出的崭新要求得到满足。

二、对“微时代”背景下涌现出来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进行分析

随着4G网络发展进程向前推进,微博和微信的兴起,“微时代”已经逐渐的演变为这个时代中的主题了,大学生作为一个接触新鲜事物比较早的群体,快捷的信息传播速度是能够为针对大学生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崭新的发展方向的。

(一)将手机作为主体的传媒载体

手机媒体自从2009开始就演变为了人们获取外界信息和交流的过程中使用到的重要工具之一,并且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的,成为了一种继广播、电视之后的全新传媒载体。在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手机无疑已经转变为了一个全新的平台,依据教育目标,依据大学生的细想状况,让手机能够制作出来数量更多的教育信息,并且是能够通过传播的方式来让更多的大学生得知的。手机媒体是能够向大学生传播既正确又丰富的信息的,这些信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是能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的,并且也是能够满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要求的,从而就能够在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程度的推动性作用。“

(二)以微博作为主体的网络载体

自从2009年新浪微博推出以来,就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追捧,随之兴趣的微语录、微电影等等更是使得人们更加真切的感觉到“微时代”的到来。微博是能够使得人们将自己的思想和见闻通过上限为140字符的形式来发表到自己的微博当中,和其他相关的人员进行分享的,并且也是能够凭借主持人的形式来发表话题讨论的,让数量更多的有相同爱好的人能够进行信息共享。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平台,针对大学生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能够对这种类型的平台加以充分的利用的,出来正能量充足的话题,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大学生介绍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使用图片、音频等方式方法将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是能够使得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形成大致的了解的,并能够依据自己的兴趣来发表观点,针对某些国家大事将自己的见解发表出来。微博是为大学生提供了交流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网络平台的,能够使得大学生交际圈的范围得到提升,还能够使得教师较为及时的了解到学生的思想动态,以便于能够制定出来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案。

(三)“微时代”背景之下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微时代”背景之下,大学生获得外界信息的渠道得以拓宽了,以往使用到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当今时代背景之下大学生对信息和知识提出的要求了,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就比较难。处于全新的时代背景当中,针对大学生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内容的丰富程度是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的,挖掘出来各种类型的教育内容,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得到提升。虽然马克思主义仍然是主要内容,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还是需要和时代特征进行相互融合的,找寻出大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得以提升。比如说在课堂教学中思政教师可以依据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和大学生进行讨论,以便于能够对大学生的思想观点形成大致的了解,进而就能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

三、结语

“微时代”背景之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有了更加广阔的活动空间和覆盖面积的,能够使得教学内容形式的丰富程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要紧紧的把握主“微时代”的特征,在和媒体的特征进行一定程度相互融合的基础上,针对大学生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具有较为深远的意义和实际价值的。

参考文献:

[1]吕永亮.“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研究[D].辽宁工业大学,2014.

[2]翟晨.“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研究[D].辽宁工业大学,2015.

[3]邢丹丹.“微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6.

[4]王志杰.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D].辽宁师范大学,2014.

上一篇:网络管理知识培训范文 下一篇:社区管理知识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