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教育范文

时间:2023-12-23 10:55:10

新时代的教育

新时代的教育篇1

柯小岚从四年前开始接触“网易公开课”,算得上是国内在线教育的先行产品之一,而这仅仅是在线教育产品的一例。对比国内外现有各种在线教育模式,这个行业的各类平台、产品已经是五花八门。

一类是像网购商品一样,用户只要在平台上选择需要的课程,付款之后就能通过网页和客户端使用,对课程内容是否满意直接在网站上评价。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同学”、网易云课堂、百度是其中的代表。

据了解,这类平台自身并不推出产品,而是为教育机构或个人提供录制、课程,交易和反馈提供技术支持和平台服务,课程的质量主要通过消费者的评价体现,好评的课程就算价格略高也照样有很多消费者购买,相对没什么价值的课程,学生们会直言不讳提出来。日前,一向以课程直播、在线语音互动见长的在美上市公司欢聚时代,其旗下“100教育”宣布推出开放平台战略,也谋划打响平台战术――以打造教育平台模式吸引线下第三方教育机构入驻。

对于出国留学、外语考证的广大群体而言,新东方在线、沪江网校等以语言学习为主的网校或许更为熟悉。这些平台自制内容,由机构内的老师录制课程视频,在机构的平台上,相对来说比较系统。新东方在线副总裁潘欣表示,新东方在2000年提前布局线上教育,目前拥有互联网注册用户超过1000万,移动应用下载量也已经超过1200万。

第三类模式则是近两年风生水起的“舶来品”MOOC。

据悉,MOOC是英文massiveopenonlinecourses的缩写,意为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起源于美国,是将名校课程搬到网络平台上,搭配学习和管理系统,像真正的大学课程一样,如果你学完整个课程并通过考试,可以获得证书。

目前,一些互联网公司和机构正在让MOOC在国内“落地”。果壳网与美国的三大MOOC平台合作,让国内自学者也可以利用美国名校的资源,还可以通过果壳网的平台与学习同样课程的中国网友交流讨论。网易则是承接教育部国家精品开放课程任务,与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的爱课程网合作,推出了中国大学MOOC,邀请国内985高校进驻,自今年5月上线以来注册用户已经有50万。

线上线下各有利弊

据了解,目前中国在线教育市场大致可分为几个细分领域: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留学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外语教育、兴趣爱好培训以及综合平台类,其中职业技能教育、中小学教育以及高等教育占据了一定市场份额。

不过,尽管在线教育成为一些参与者提升自我的一种方式,但在果壳网的《MOOC中文用户大摸底》中,2440名使用过MOOC课程的受访者中仅有6%最终拿到了所有选择课程的证书。调查显示,因为希望学习新知识而使用MOOC的人数最多,而最大的限制因素是可以投入的时间有限。

也有一些受访者担忧,除了目标性强的技能型、外语考证类培训,让中小学生通过互联网拿着平板电脑或是坐在电脑前学习,学生的自制力很可能会难以坚持。

根据《2013中国在线教育调查报告》显示,受访用户表示,目前在线教育的主要问题在于缺乏互动性和现场感。就职于上海一家中小学课外补习学校的补习老师宋民瀚认为,中小学教育阶段,在线教育更适合作为多媒体辅助,因为学生的自制力可能并不过关。单从成人教育的角度来看,国内的“学习型社会”仍在形成过程中,目前盈利模式比较清晰的仍然是各类考证、考级培训。

“不管能否坚持到最后,互联网让有求知欲的人能找到学习的平台,坐在电脑前就能听国内外名师讲课,开卷有益,总会有一些收获。”刚刚工作一年的“职场新人”刘慧慧说。

潘欣坦言,以新东方在线为例,考虑到不同学习方式的特点,线上课程与线下课程的设置有所区别,无法简单比较,总体来说线上课程相比线下课程有一定价格优势。

让教育资源均等化

对于在线教育的未来,一些行业观察者持乐观态度。“线上线下两种教育模式有不同的方式和手段,互相补充,共同促进教育发展,用互联网技术解放教育生产力。”

根据网易提供的数据,今年五月上线以来,中国大学MOOC的使用人数已经超过90万,已经有了不少MOOC鼓励的追梦人。事实上,在线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其意义也在于教育资源均等化。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内线上教育的选择有很多,通过近年的发展也都形成了一定规模,但暂还未迎来“井喷”。

“原因之一是,之前没有哪家公司能单独培育市场,但现在随着进入这个领域的公司越来越多,这个问题正慢慢改观;二是教育的用户学习周期长;三是在线与面授的用户体验差异大,教育并不是标准化产品。”潘欣说。而且部分细分领域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也是在线教育面临的瓶颈。

再就是版权问题。版权问题是付费购买在线课程的阻碍之一,盗版的泛滥导致用户的付费意愿不强。

对于未来的在线教育模式,受访者们一致认为“有很多可能”。阿里集团生活服务事业部淘宝教育负责人裴滨峰描绘的一种情形是,在线教育的关键应该是人与人的连接,而不仅仅是教育资源的“搬运工”。

新时代的教育篇2

关键词:大数据 教育 个性化教育

一、何为大数据

"大数据"是一个体量特别大,数据类别特别大的数据集,并且这样的数据集无法用传统数据库工具对其内容进行抓取、管理和处理。要理解大数据这一概念,首先要从"大"入手,"大"是指数据规模,大数据一般指在10TB(1TB=1024GB)规模以上的数据量。大数据同过去的海量数据有所区别,其基本特征可以用4个V来总结(Vol-ume、Variety、Value和Veloc-ity),即体量大、多样性、价值密度低、速度快。

第一,数据体量巨大。从TB级别,跃升到PB级别。

第二,数据类型繁多,如网络日志、视频、图片、地理位置信息,等等。

第三,价值密度低。以视频为例,连续不间断监控过程中,可能有用的数据仅仅有一两秒。

第四,处理速度快。最后这一点也是和传统的数据挖掘技术有着本质的不同。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车联网、手机、平板电脑、PC以及遍布地球各个角落的各种各样的传感器,无一不是数据来源或者承载的方式。

二、大数据与传统数据的区别

大数据与传统数据的区别在于对于“数据”的理解更为深入,许多我们曾经并没有重视的,或者缺乏技术与方法去收集的信息,现在都可以作为“数据”进行记录与分析。大数据与传统数据最本质的区别体现在采集来源以及应用方向上。

传统数据挖掘方式,采集方法、内容分类,采信标准等都已存在既有规则,方法论完整。大数据挖掘是新鲜事物,还还没有形成清新的方法、路径以及评判标准。

传统数据来源于阶段性的、针对性的评估,其采样过程可能有系统误差;大数据来源于过程性的、即时性的行为与现象记录,第三方、技术型的观察采样的方式,误差较小。

传统数据分析所需要的人才、专业技能以及设施设备都较为普通,易获得:大数据挖掘需要的人才,专业技能以及设施设备要求较高,并且从业者需要有创新意识。

三、大数据对教育的影响

1.对教育理念和教育思维的影响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教育理念、教育思维方式也有了很大改变。教育领域各方面都充满了大数据。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学校里的一切事物,都可以转化为数据。当每个在校学生都能用计算机终端学习时,包括上课、读书、写笔记、做作业、发微博、进行实验、讨论问题、参加各种活动等,这些都将成为教育大数据的来源。大数据比起传统的数字具有深刻的含义和价值。教育将不再是靠理念和经验来传承的社会科学,大数据时代的教育将步入实证时代,变成一门实实在在的基于数据的实证科学。大数据使得教育者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的教育大多是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者通过教学经验的学习、总结和继承来展开的,但是有些经验是不具有科学性的,常识有时会影响人们的判断。大数据时代将可以通过对教育数据的分析,挖掘出教学、学习、评估等符合学生实际与教学实际的情况,这样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制定、执行教育政策,制定出更符合实际的教育教学策略。

2.对个性化教育的推动作用

大数据对教育带来的一个变化在于实施个性化教育具有了可能性,真正实现从群体教育的方式转向个体教育。利用大数据技术,我们可以去关注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微观表现。通过这些微观数据的整合能够诠释教学过程中学生个体的学习状态、表现和水平。大数据技术将给教师提供最为真实、最为个性化的学生特点信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因材施教。比如,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哪些学生注意基础部分,哪些学生注意实践内容,哪些学生完成某一练习,哪些学生可以阅读推荐书目,等等。不仅如此,当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时,也能通过数据分析强化学习。比如,通过电子设备做作业时,某一类型的题目有几次全对,就可以把类似的题目跳过;如果某个类型的题目犯错,系统则可进行多次强化,这样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3.重新构建教学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中利用大数据分析,可以通过技术层面来评价、分析,进而提升教学活动,从依靠经验评价转向基于数据评价。教学评价的方式不再是经验式的,而是可以通过大量数据的“归纳”,找出教学活动的规律,更好地优化、改进教学过程。通过大数据分析,还可以发现学生思想、心态与行为的变化情况,可以分析出每个学生的特点,从而发现优点,规避缺点,矫正不良思想行为。此外,大数据通过技术手段,记录教育教学的过程,实现了从结果评价转向过程性评价。同时,这些数据也可以促使教师进行教学反思,自己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从而促进和优化教学实施过程。

4.加强学校基于数据的管理

大数据对于学校管理具有重要的价值,有利于实现学校管理的精确化、科学化。学校管理离不开信息,学校是培养各类专门人才、传授知识和创造知识的场所,拥有众多的专业学科,与国内外联系广泛,每天进行着各种教学、科研及其管理活动,蕴藏着十分丰富的信息资源。学校管理中的各种决策和控制活动,都是以大量的数据为基础的,并不断产生各种新的数据。大数据的处理和挖掘对于学校管理具有关键作用。利用大数据技术,着眼于管理决策、管理活动、管理过程控制,全面归集学校管理大数据。比如,针对教务管理、行政管理、科研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后勤管理等各类领域,进行全校系统的规划、梳理,具体细化数据收集标准规范,及时归集,形成全校管理大数据。同时,针对重要管理对象的数据,由多个源头、从不同方向对同一个对象进行数据记录,数据之间可以互相印证,形成多源的管理对象大数据。此外,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为学校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也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结束语:

在大数据大环境下,对现代教育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大数据必将对教育的方方面面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而带来一场教育界的大革命。

参考文献

[1] 魏忠 何立友 大数据:开启面向未来的教育革命 [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3(10)

[2] 沈学瑁 大数据对教育意味着什么 [J] 上海教育科研 2013(9)

[3] 陆Z 大数据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J] 上海教育科研 2013(9)

新时代的教育篇3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数学课程;创新教育

小学数学教学不仅是教师与学生共同交流经验、交流情感、互相启迪心智共同创造的过程,更是学生参与认识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互相作用中统一发展的过程。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作为学生课堂行为的引导者,教师教学水平的优劣也与教学质量的高低息息相关。笔者认为,创新教学思想,改革教学方法,不断学习和充实自身的教育教学手段,是当代教师必须要做的重要工作。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开展创新教育的前提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应从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上入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真正把提高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落到实处,激发学生潜能。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将是21世纪最具竞争力,最受欢迎的人才。提高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我们广大数学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在数学教育中,学生的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探究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对某些定理、公式、例题的结论或其本身进行深入、延伸或推广。创新意识具有求异性、探索性、开创性。这就要求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必须转变,教学要创新,教学思维要创新,教师能力和教学水平要提高,要求教师基本功扎实,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具有驾驭全局,随机应变的能力;具有开展数学活动的能力,创设“问题情境”的能力。创新意识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具有发现新规律、新事物、新理论、新学说、新概念、新设计、新方法的强烈愿望和主动探索精神,是一切发明和创造的源泉。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时下流行的新课程教学模式明确指出: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人翁地位。说的通俗一点,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意识,不要低估学生的思维,给学生一个思考的广泛空间,学生会还给你一方享受教学的理想乐土。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通过不同途径问问题,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让学生获得喜悦、自信,从而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好的问题应充分体现必要性和实用性,能激发认知需求,好的问题能诱导积极探索,促进知识的深化;好的问题往往是新知识的生长点,内在联系的交叉点,更是创新思维的启动点;好的问题能促进学生展开积极的活动(包括操作性活动和思考性活动及实践性活动),从而获得主动的发现机会。笔者认为,在培养学生自主性探究式学习习惯的时候,要注意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强化好奇心,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精神。如科学巨匠牛顿、爱因斯坦和大发明家爱迪生,不仅具有惊人的观察力,而且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数学教师要善于引导和启发学生从熟视无睹,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发现新东西。这样做不仅能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强化学生的好奇心,而且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与辐射。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要多看学生的成绩和优点,多看学生思维中的合理因素,并及时予以鼓励。

三、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21世纪是名副其实的信息时代,教育在与时俱进的风口浪尖也开始借助多媒体强大的图形处理功能和动画处理功能,出色地完成着每一堂数学课。小学数学是一门集数形关系知识于一身的学科,而多媒体教学的交互性、可控制性、大容量性、快速灵活性,正好符合数学教学的要求。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可以在数学课的开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对一堂数学课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学课直白地提问、复习、引入新课过程平淡无奇。如果能够运用多媒体的声光、色形、图像的翻滚、闪烁、定格及色彩变化、声响效果,则必将能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闸门,使学生由被动到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轻松愉快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多媒体强大的交互性,使得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与教师能自由调整和控制学习进程。尤其是对于重难点的巩固练习上的效果非常好,能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娱乐性的分层测验,轻松巩固已学知识,切实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兴趣,达到课堂教学目的。可以看到的是,多媒体辅助教学进入数学课堂的实践时间已经不短了,虽然对于传统数学来说,确实是一次深刻的变革,尚处在探索、实验和研究阶段,但是,城市里不少有条件的学校已经广泛开展了多媒体教学。作为教师,我们要借助这一现代化的工具真正丰富数学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果。

四、结论及建议

新时代的教育篇4

美国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有句名言:“未来已经来临,只是尚未流行”。

这句话告诉我们,大数据时代信息资源最大程度共享,教育教学必须走创新之路。否则我们可能很快就被时间风干成历史的标签,最终只能“out”出局。

那么,我们一线教师到底该如何提升自己,与时俱进呢?

笔者认为,这其中最关键的是教师要有创新之魂。要通过不断学习来提升自己面向未来核心素养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主动地驾驭综合化的课程体系,才能更合理地引导课堂教学的方向。

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并在深圳柴火空间为创客运动添柴加火。在教育领域内,由一线教师推动的创新教育已然得到了教育政策层面的呼应。所以,我们提升自己综合性创新能力已经刻不容缓。

笔者认为,一线教师首先应该明确未来的课程体系体征。

未来的课程将更趋于综合化。我们老师需要纵向整合学科目标,横向打通学科边界。也就是说,我们需要跨学科学习。拿语文老师来说吧,我们除了弄精我们的专业知识外,心理学、逻辑学、音乐、绘画等等,我们也应该主动去学习、探究。在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理解能力之时,老师同样需要培养,并提升自己的这些能力。比如学习《宇宙的边疆》一课时,地理知识、天文知识、物理知识等如果同时具备,那我们可能会更清楚地与卡尔・萨根交流,学生如果知识兼容,那么他们的探究欲望、探究能力恐怕会让我们的课堂精彩纷呈;又比如面对一道作文题,我们可能不仅需要引导学生的情商,还需要培养其财商等。跨学科学习就是为了让老师和学生更适应社会发展,学而有所用,学而有多用。

其次,一线教师应该在工作和学习中发扬“工匠精神”。

我们所有教师应该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我们要像工匠一样对待工作,视工作如生命:认真、负责、用心、追求品质。我们要像工匠一样注重细节,持续专注地工作,保持不倦的工作热情,我们要象工匠面对自己的作品一样对待自己的课程和学生,内心充满喜欢,对他们进行精雕细刻,用执著将自己塑造成为教学的多面手,塑造成理念新、知识结构新、信息素养强、教师素养高的学习型教师,塑造成能反思、善科研的研究性教师,塑造成善交流、易团结、好配合的合作型教师,塑造成好奇心强烈、想象力丰富、意志品质坚强、性格灵动的创新型教师。

再次,一线教师应该拥有健康之根、中国之情。

我们一线教师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也要有一颗笃定、富足的心灵。我们不要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诠释我们的事业,我们要有“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的情怀,让师生彼此的智慧启迪对方,让师生彼此的执着勉励你我。身心健康的老师不愁带不出意志坚定、志存高远的学生。师生都有健康之根,我们这个社会、这个国家才会到处涌动着蓬勃的生命力。

另外,我们还得有一腔赤诚的中国情。换句话说,我们从事教育事业,尤其是今天的创新教育事业,必须有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我们要笃定自己的信仰,这样我们在“传道授业解惑”的时候,在面对传统与创新相融的时候才不会犹疑,师生爱国,团结创新,那就没有什么可畏惧的了。

最后,每个教师都得铸造一颗永不停歇的创新之魂。

今天,云时代的知识存储、输出,早已不能用日新月异来形容。因此,我们时刻都要有创新意识,你这一秒钟不学习,下一秒可能就out了,教师这个行业尤为明显,因为我们面对的是鲜活的有着旺盛求知欲的学生,他们每天可能通过各种渠道在自觉或不自觉的学习、改变,这就要求我们更要激活自身的每一个具有求知欲、探索欲的细胞,全面扫描扑面而来的各种信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

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学科专业知识需要与科技和艺术的互进。我们面临的是传统与创新相融的艰难阶段,一方面应试教育问我们要高考成绩,另一方面社会问我们要面向未来的核心素养。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唯有先脱了鞋,走下河,试过水位,辨过方向,然后才能振臂邀请学生“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新时代的教育篇5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少儿教育 分析 阐述

目前,全球的信息技术正在不断地发展与进步,人们早已经跨入了数字信息的时代。新媒体时代的出现,不仅仅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更为快捷、方便的生活方式,对于新媒体的运用同时也引发了诸多领域在不同层次上的创新与变革。随着新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范围越来越广,尤其是在少儿教育之中,充分利用新媒体时代下的诸多方便捷来发展少儿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1 少儿教育的基本内容

就目前来说少儿教育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1.1 少儿教育在思想品德方面的内容

为了满足为了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少儿教育的核心内容应当在对于少儿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少儿个性的发展主要有基础教育与心理教育两方面的内容。

1.1.1 基础教育

少儿的基础教育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

(1)品格方面:对于少儿的品格教育主要有爱国主义以及民族自尊心的教育,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观念等。

(2)文化方面:在文化方面对少儿进行教育,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少儿的语言知识以及语言能力进行提高,语言作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基本工具,对语言的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之后,应当对少儿的基础文化知识进行教育,在这之中就包括了科学性的以及文化性的知识。

(3)体格方面:未来社会对于人才要求的基本条件必然是需要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灵活的大脑。对于少儿的体格教育应当将重点放在对少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思考的习惯。

(4)能力方面:对于少儿的能力教育主要有生存能力以及生活能力两个方面。在这两种能力之中又包括了少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社交能力、劳动能力、对于行为的辨识能力以及抗压和应变的能力等。

1.1.2 心理教育

对于少儿的心理教育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

(1)对少儿智力的开发:包括了少儿的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想象能力等。

(2)对于少儿情感的培养:一定要注重对于少儿的理智、道德感、美感以及其他的高级情感进行培养。

(3)树立少儿坚强的意志:一定要重视对于少儿的自觉性以及对于事物作出决断的能力进行指导和教育。

(4)发展少儿的个性:在生活的点滴之中,有意识地对少儿作出行为的动机进行纠正,使其形成良好的动机、广泛的兴趣、开朗的性格等,使少儿的人格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健全。

1.2 少儿在具体活动上的内容

随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五自能力”的活动,其目的就是培养少儿的生存与发展意识和能力教育的具体化措施[1]。

1.2.1 自学的能力

要让少儿有自学的观念和意识,从而使少儿养成自学的习惯,以达到提高少儿自学能力的目的。让少儿在如此早的情况下就拥有学习的能力,这对少儿未来发展必然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1.2.2 自理的能力

对少儿的自理观念意识进行培养,并且对少儿的自理能力进行训练。在进行自理能力教育的时候,应当指导少儿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遇到难题不要轻易退缩,要积极思考解决难题的办法。

1.2.3 自我保护的能力

对少儿进行一些浅显易懂的基础法律知识的教育,从而使得少儿能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少儿对法律、社会规范能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知,能让少儿在遇见危险时能够采取正确的自我保护措施,同时在教育的过程中,应当教导少儿遇见危险需要冷静勇敢。

1.2.4 自律的能力

要求少儿对自己的能力以及行为方式有一个正确的评估,从而能对自己的行为有一定的要求,使其对自我行为能有一定的调控以及约束。

1.2.5 自强的能力

对于少儿自强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了自强意识和自强能力,从而使其能够具备顽强的思想意志,能够面对未来的各种挑战。

2 新媒体时代下少儿教育的应对措施

在新媒体时代下,对于少儿的教育正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契机。在少儿教育的实践过程之中,既要对少儿教育在新媒体环境下面临的新的境遇要有一个充分的认识,还需要对新媒体时代对于少儿教育所产生的影响进行认真深刻的分析,从而凸显出新媒体时代下少儿教育的特点。

2.1 更新教育观念,跟上时代步伐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信息飞速的更新,在新媒体时代的影响下,对于少儿的教育工作也应当与时俱进,多利用新媒体的便捷和互动的特点,从掌握新媒体技术开始,逐步对少儿教育的方法以及规律进行总结和创新,从多方面加深对少儿以及少儿教育工作的理解,增强教育的时效性。

2.2 创建新的教育载体,满足少儿获取知识的需求

少儿处于智力成长时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进行少儿教育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少儿获取知识的需求,充分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出版物等严格筛选内容,主流是正面积极向上的传统媒体,多渠道,多方式地向少儿传播知识,培养其好奇心,并通过多种多样性的活动,满足少儿对于娱乐的需求,还能够在少儿学会如何与人交流,构建人际关系方面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使传统教育的单向传播过程走向互动过程,使单纯灌输知识的方式走向科学方法的综合实践方式,使少儿教育更正面、更广泛、更有效。

2.3 建立新媒体平台,进行辅助教学

互联网现如今已经是一种最为便捷,同时也是成本最低的一种沟通交流的渠道,家长以及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互联网论坛的形式,参与到少儿教育相关话题的讨论之中,并将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总结归纳,采用到自己的教学方法之中,从而实现教育水平的共同提高,为新媒体时代下的少儿教育做出保障[2]。

3 结语

在新媒体飞速发展的时代,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开放性、灵活性、便捷性、虚拟性等在为新媒体时代下的少儿教育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的同时,还使得教学手段变得更为丰富。因此希望广大的家长以及教育工作者能够对新媒体时代下少儿教育的教学手段以及教育模式进行探讨,更好地做好少儿教育。

参考文献:

[1]齐丽森.论新媒体时代下的少儿教育[J].山西教育,2008(6).

新时代的教育篇6

关键词: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人学;审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46-0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进入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技术现已成为人们交流和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新媒体的发展不但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制约着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而且使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状况日益凸显。因此,对人的关注不但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重要使命,而且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课题。结合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有助于我们以全新的视角分析和解决新媒体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问题,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问题

第一,虚拟生存的困惑。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高校网络建设的推进,绝大部分学生都拥有手机、电脑等新媒体设备,在校园的各个角落都可以方便地连接到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使人类生存在现实和虚拟两个世界中。在现实世界中,交往一般都是面对面的交流,交往对象要在场,而且交往过程中都有约定俗成的原则和规范。然而在虚拟空间里,交往双方可以随意隐匿,信息可以不真实,交往对象可以不在场,交往双方可以随意地把自己假定为不同的角色,甚至一个人同时拥有不同的角色,个体不再具有稳定性,多重身份、多样的个性表现使得大学生无法全面进行自我认识,产生认知分裂。此外,虚拟交往并不能随意地移植到现实生活中,很多大学生沉醉于虚拟世界的行为方式,陶醉于虚拟世界角色给自己带来的满足感和喜悦感,他们甚至企图用虚拟世界的游戏规则、价值标准来取代现实世界的行为准则,一旦回到现实当中,虚拟和现实的矛盾会使得他们无所适从。此外虚拟生存中人的需求能够很快捷地得到满足,这也在无形当中影响了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第二,“三俗”文化的传播。“三俗”即庸俗、低俗、媚俗。新媒体时代是通过媒体对世界的“理解”来影响受众对世界的感知和认识,也就是说,媒介“传播”的世界是已经被解释过的世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传媒机构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背弃了职业道德,过度追求商业化效果导致某些大众文化由通俗走向“三俗”。例如全国收视率第一的某相亲类节目,在栏目创办的最初阶段,为了取得较高的收视率,采取了很多炒作方式,鼓励嘉宾发表“雷人”观点,嘉宾身份造假,将原本属于情感交流的场所变成“炫富”的节目,宣扬拜金主义和功利主义,直接挑战和颠覆了主流的社会价值观,引起了广泛的社会争议。其次,文化产业尊奉大众不需要文化,只需要娱乐的信念,采用新媒体技术手段复制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这种复制出来的文化产品是模式化的,从而把文化推向“三俗”。模式化的“三俗”大众文化环境使大学生在消费中丧失了自我,娱乐至死的诱惑使大学生难以拒绝。大学生原本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成为一种快餐式的文化消费。

第三,信息“把关”职能弱化。新媒体时代各种信息如潮水般涌来,其中也夹杂大量腐化堕落、色情暴力、分配不公、权钱交易、道德沦丧等不良信息。在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中,“垃圾信息”过多会影响教育对象对信息的判断和选择,甚至造成“信息焦虑”。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者发挥“把关”职能。然而在新媒体的海量信息面前,把关者很难全面及时处理过多的信息,很难实现严格控制和筛选垃圾信息,从而造成“把关”职能被弱化。新媒体超越时空限制和信息的共享性使得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者和接收者,信息的自由化表达使“把关”陷入了困境。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隐匿性,使各种信息的传播可以随心所欲并能够躲避任何责任。面对这种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常常无法针对那些不良言论给予有力回击。

二、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审视彰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都是现实的人,如何正确地认识人、分析人、对待人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既与人有着直接的关系,又与社会有着广泛的联系,因此要从人与社会两个层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所指出的:“对于教育的实质、教育同人类与人类发展的基本关系、教育同作为社会产物和社会因素的环境的相互作用等等,我们必须进行深刻的检查和广泛的重新考虑。”[1]全面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从马克思主义人学角度去把握。

第一,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内涵。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正面临着新媒体时代的挑战,传统道德观遭遇多元文化的冲击,价值理性遭遇工具理性的离弃,重新建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就必须寻求理论支撑。马克思主义人学作为人学理论的革命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的具有关联。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大致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首先,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起点是现实的人;其次,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认为人的本质是实践的,并具有自由和能动性的双重特性;再次,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认为人发展的最高阶段是自由个性发展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基点是现实的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前提是人的本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动力是人的需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途径是人的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可见,新媒体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现了人学内涵。

第二,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诉求。新媒体作为文化和信息的新兴载体与传播形式,正以其独特的优越性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它既是“快乐的伊甸园”,给我们的工作、学习和娱乐带来了便利,又是“潘多拉的盒子”,给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一个人倘若长期沉迷于新媒体塑造的网络虚拟世界,会引发沟通和交往障碍,人格出现变异,甚至可能诱发道德失范、走向犯罪。如何引导青年正确对待和利用网络,使他们不再受制于客体,成为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诉求。

第三,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基点是现实的人,而传统的教育往往会停留在道德灌输上而忽视人的感受。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充分尊重人的主体性,利用多样性手段令教育对象自觉践行道德规范。我们不是不需要强制性的管理制度和严格的管理手段,而是要将教育对象的感受放在首位,正如黑格尔所言,法的世界是自由的世界,法的命令是“成为一个人,并尊重他人为人”[2]。这就要求教育者对德育对象要有发自内心的宽厚和悲悯。在教育过程中重视个体及个性化教育,采用恰当的教育方式,将德育内容内化于对象的思想当中,并外化为他的实际行动。

三、关于新媒体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

第一,实施“柔性教育”。“柔性教育”是与“刚性教育”相对应的概念。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广,国家明确指出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单纯的重惩戒轻疏导、重管理轻宣传、重制度轻环境的“刚性教育”不再适应当前的教育管理模式,“柔性教育”逐步介入到管理中来。“柔性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价值,通过灵活多变的工作方式使学生自觉接受教育并内化为个人需要,外化为自觉的行为。“柔性教育”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学生内在因素得到充分发挥,有利于提高受教育主体的参与性。在新媒体时代,互联网对学生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网络的规范更多地需要依靠学生的内在因素,引入“柔性教育”可以使学生成为自觉维护网络环境的参与者和监督员。此外,网络中许多不良的信息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给传统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冲击。这也需要“柔性教育”的引导,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内化为学生的个人需要,需要研究新媒体时代学生的心理和他们在虚拟空间的行为方式,在平等、信任的基础上借助新媒体虚拟互动的平台实现教育管理的目的。

第二,加强个性化培育。按照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培育既是指使一种事物符合个体积极的自然和精神需要、合理满足个体的正当社会诉求的实践努力及其过程,也是指使以人为本或个体主体性体现为某种行动的努力及其过程。新媒体时代加强个性化培育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走出“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的误区。中国的传统文化重整体、轻个体,因此“社会本位”的教育观一直影响至今。“社会本位”崇尚社会价值,主张奉献精神,在计划经济时代,极大地调动了教育对象的积极性,为巩固和加强社会的稳定发挥了突出的作用。然而,到了市场经济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生了很多变化,人们更加关注如何合法追求个人的利益,如何更好满足自身的需求,如何更好得实现自身的价值,显然传统的“社会本位”教育观无法承担这一任务,思想政治教育转向个性化培养。然后,个性化培养绝不是等同于“个人本位”。近年来,有人针对“社会本位”提出了“个人本位”的教育思想。“个人本位”主张以个人为本位,抵制社会对个人的束缚。这种思想虽然强调了个体的能动性,但是它否认个性发展的社会性,忽视社会对个体个性发展的价值。这种将个人与社会分裂开来的思想是十分偏激的。

二是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根据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而,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社会性需要和精神需要、社会素质和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要满足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又要引导人朝向有利于社会和个性完善的方向发展。法国著名教育学家涂尔干说过:“社会与个体之间虽然往往被认为存在着对立,但这种对立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社会与个体,这两者非但不是对立,不是背道而驰,而且是相互有联系。”可见,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和培育教育对象的个性发展不是矛盾的。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一方面个体的社会素质得到完善,另一方面个体的个性发展获得了满足,从而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个人与社会发展相和谐。

第三,发挥新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新媒体首先可以拓宽认知渠道,避免形成教育“盲区”。传统媒体往往采用单纯的语言、文本等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方式传播的教育内容不够立体、说教性过强,无法激发受众的兴趣,因而不被受众记住和传播。新媒体的出现突破了传统的局限,大大地丰富了传播方式,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故事性,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新媒体采用了全新的编码方式,综合运用了图片、文字、声音、视频等信息形式,采用超文本链接的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以鲜活的方式传播给受众。利用大众最愿意接受的故事化叙述方法将相对枯燥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有效编排,激发受众的兴趣,方便记忆和传播。其次,新媒体的交互性特点让拥有计算机等终端设备的大众都可以成为信息的接受者或者,大众可以自由、转载、评论自己喜欢的信息和内容。此外,人们不仅可以选择信息,还可以控制信息,创造信息内容。新媒体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平等的开放平台,交往角色的虚拟性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交往双方心态平等。学生可以在新媒体平台传播自己的思想,受教育者又变成了教育者,这使得教育双方的关系融洽,都能更好地发挥其主动性。利用新媒体形成的良性互动,教育者能迅速了解受教育者的思想情绪和所关心的问题,增强了教育的针对性;交往过程中的平等性和互动性,有助于受教育者主动参与对话交流,有利于把教育转化为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提高教育的时效性。通过这种信息的良性互动,主客体实现了统一。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98-99.

[2][德]黑格尔.历史哲学[M].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2013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CXZZ13_0777)、江苏省教育厅2013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2013SJB710015)和江苏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项目(2013MKSJYXM20)的阶段性成果

新时代的教育篇7

关键词:社区教育;时代价值;民主政治;和谐社会;终身教育;民生

收稿日期:2007―11―28

作者简介:陈艳(1983―),女,汉族,四川省德阳市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硕士,主要从事成人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一项中首先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其中不仅把社会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的一个独立目标,而且把教育放到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之首。这表示中国教育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教育的地位越来越高,在今天这个人们越来越需要教育的时代,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是我们的不懈追求。“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这些句子充分表明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重要性。而如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如何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笔者认为,社区教育在其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社区教育是实现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依托,社区为全民的终身学习提供了平台。本文将根据对党的十七大报告相关内容的解读,来探讨社区教育的时代价值。

一、社区教育与民主政治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管理行政体制改革的重点就是强调在中央统筹下的地方自治,通过权力的下放更直接地做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建设服务型政府。那么,最直接地实现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机构即社区。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社区正在逐步成为“服务”的代名词,社区要做好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沟通工作,社区要能代表政府的形象,但这种形象是一种服务的形象。

“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利”,“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发展基层民主,通过社区建设、社区管理来带动整个社会的建设与管理。社区作为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的一个平台,是实现社会建设与管理的重要途径。而社区教育又作为社区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方式之一,由此凸显了社区教育的价值――社区教育是推进社会建设与管理的有力武器。

(一)社区教育培养、加强社区基层干部的管理、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

(二)社区教育培养、加强社区居民行使民利的意识。

(三)社区教育培养社区居民的“社区意识”与“公民意识”。

二、社区教育与和谐社会建设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我国在社会不断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发展中的副产品,产生了诸多不和谐因子。比如,不断膨胀的城市人口、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涌入城市,形成流动人口浪潮;大部分城市将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化日益严重;不合理的城市布局与窘迫的生存环境;人际关系的隔阂与淡化等等。由此看来,我国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就是指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和谐;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和谐;政府与民众的和谐;城乡的和谐等等。

然而,这一系列问题已经不能仅仅依赖协调管理为特性的社区组织形式以及学校教育来解决。国际国内社区教育实践经验已清楚地表明,只有实施面向社区成员,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原则的各种各样的社区教育,才能满足和解决人们各种各样的教育需求和社会问题。就社区教育而言,构建和谐社会,应从以下几方面体现它的价值:

(一)社区教育为建设和谐社区、和谐家庭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

(二)社区教育加强社区居民的和谐意识,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个人自身的和谐心理等等。

(三)社区教育是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桥梁,协助政府做好和谐意识和和谐知识的宣传工作,也帮助民众解决实际的不和谐问题。

三、社区教育与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面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

某学者提出,“学校教育选择适合教育的人,社区教育选择适合人的教育”,这句话充分表明了社区教育的独特性与优越性,社区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作用不言而喻。社区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理想途径之一,从幼儿教育到老年教育、文化教育到职业教育,社区教育在其中所作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一)社区教育实现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的衔接,拓宽全民学习时间与空间,创设新的学习环境。

(二)社区教育与企业教育的接轨,满足成人的学习需求与学习方式。

(三)社区教育创设学习氛围,培养社区居民的学习欲望、学习能力。

(四)社区教育开发不同的课程,满足不同主体的学习需求,尤其是外来人口、失业、待业人口等等。

(五)社区教育推进教育的发展。社区教育的灵活性、适应性,在教育现代化、推进普通教育的进步与普及、发展高等教育并使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发展职业教育与培训方面,已经显示了其所具有的优势。

总之,社区教育为人人都愿学、个个都会学、时时都能学、处处都有学创造了可能,体现了终身教育体系的特点。

四、社区教育与基本民生问题的解决

“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关于民生的问题一直是党的十七大重要精神内涵,社区教育在其中可以做些什么呢?其实仔细想想,民生问题的解决大部分就是由社区机构来实施的,社区服务与管理的核心要务就是解决好社区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而民生问题并不是靠服务、管理就能完全解决好,最终需要教育,教育帮助居民自己做而不是社区帮助居民做。

(一)社区教育为社区居民提供基本生活常识、健康、养老相关知识的培训。

(二)社区教育为农民工、流动人员等提供劳动力转移培训、创业培训等。

(三)社区教育为下岗人员、待业人员、青少年等提供就业指导。

(四)社区教育培养社区居民健康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

对我国来说,社区教育是时展的产物,因此不同的时代背景它具有不同的时代价值。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社区教育在社会发展、社区发展中具有以社区为依托,培养社区居民积极的价值观、生活态度和道德规范,提高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和文化水平,建设良好的社区文化、培养社区意识、公民意识等主要功能。同时,社区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给教育带来了新的生命力,社区教育将利用自己和它以外的整个社会的能量解构原来存在的一些东西,再重构一些新的东西,而这些新的东西将形成一个各种教育因素的集合体,实现教育与社会一体化,最终达到学习化社会的目标。

综上所述,党的十七大为我国的社区教育创造了新的契机,社区教育的时代价值不容低估,社区教育的前景无限美好!

参考文献:

新时代的教育篇8

在媒介高度融合时代,新闻传播教育哪些必须改变,哪些需坚守不二

当今媒介融合已成为传媒业界的热门话题,也是我们传媒教育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在当下中国,一谈到新媒体,我们的传媒教育可能就会考虑开设诸如网络、动漫设计等专业。这当然是需要的,同时全世界新闻传播教育界似乎也都呈现这样的趋势。但一定要认清新闻传播教育安身立命的合法性存在根基,处理好“变”与“不变”的关系。

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迪恩・米尔斯教授认为,新闻教育无论怎么演变,但有一点不能变,就是要秉承自己院系的传统,秉承新文学的传统,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特质,因为新闻学院和传媒学院的媒体有各自不同的标签,但是他们最好的标签都应该是秉承新闻界的传统。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李彬认为,新媒体时代要求我们新闻教育做出一些变化,譬如课程设置、教学形式、专业规划、培养模式等,但对于优秀的传统教育应该保持不变,即以下四点应该是持久不变的:一是政治觉悟,诸如政治胸怀、政治境界、政治眼光、政治责任等,都是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新闻人坚持的;二是文化素质,尤其文史哲等人文学科的积淀;三是实践意识,无论是在教学还是科研上,都要坚持实践意识;四是国际视野,新闻人要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世界视野。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以锦认为,与具体的新闻传播技术相比,观念显得更重要。如果我们的传媒教育只是就技术解决技术问题,不拓宽学习的领域,就无法提升传媒大学生的层次。“传媒大学生不是新闻技工”。我们不能把我们的新媒体专业变成“新闻技工”的培训场所,因为这与大学精神背道而驰。

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副院长戴元光则更是尖锐指出,传媒技术在瓦解新闻教育。把学现代技术作为新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应当受质疑的。以游戏动漫专业教育为例,一方面我们千百万父母为子女沉溺于游戏而揪心,另一方面我们又在热火朝天地发展游戏动漫教育。新闻是简写的历史,新闻记者是记录历史的,但却不懂历史,也不尊重历史,甚至在歪曲和玷污历史,这是我们当下新闻教育改革尤其需要反思与警醒的地方。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段京肃、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吴飞、香港珠海学院新闻传播系主任皇甫河旺、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董天策等均对新闻传播教育价值理性与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表示出了强烈的关注与焦虑。

在新闻传播学系群雄并起的时代,是追求办学的大而全,还是突出自家特点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宋超认为,当前以互联网、移动媒体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所带来跨媒体、跨产业、跨国界、跨地区融合的全球传播新格局,是对媒介融合的进一步推动,作为现实社会中,包括各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传播教育同样是要进一步加强交流、加强融合。在交流中体现融合非常重要,差异性文化的互补度更高,不同的经验和基础也同样可以受到启发和激励,但融合的目的是为了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教学个性,从而增强不同新闻院系的比较优势。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苏钥机提出,新闻传播教育没有必要四面出击,搞全面开花,各个新闻院系要结合自身资源、规模、特长、地缘等要素,给自己一个比较恰当的定位,根据院校的传统、使命、愿景、奉献等来做一些实际的安排,每一个院校在教育改革中一看自己的情况,二看社会的要求等,自己选择自己的位置,自己有自己的风格,按实际情况发挥自己所长,力求自己的进步。像美国久负盛名的哥伦比亚新闻学院,其基本上是以新闻实务教学为主,研究是有,但并不是很主要的,有一点大众传播,但焦点还是在新闻方面;而同样知名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安尼伯格传播学院,其研究偏重一点,主要是理论的,实务基本上没有,新闻传播教育办得也很出色。

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胡正荣所作的“新闻传播教育的特色化生存”的发言更是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他认为,目前中国高校800个新闻传播的院系都面临着“千校一面、千院一面、千系一面”的问题,大家的课程设置都是“老三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我们必须认识到要想真正建立一流的高等教育体系的话,最重要的是如何把中国的教育办成有高水平的,但又是有特色的教育。结合中国传媒大学的办学情况,胡教授阐释道:“怎么走一条特色化的道路,就在中国的高校里面来说,我们的新闻传播教育如何跟中国传媒大学、跟复旦大学、跟武汉大学区别开。我们培养出去的学生如何让大家知道是中国传媒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这里面两个重要的目标:如何去回答你现在面对的服务对象提出的理论问题,这个就是去解决你、引领你方向性的学术研究的学科;再一个就是你如何去回应现实的走向,现在的媒体变化非常快,如何回应现实的走向,这就使得你课程结构的设计、专业结构的设计,包括学生的培养方案可能都要设计一个面向实践的、相关度非常高的培养方案。”

在数字化媒体异军突起语境下,是培养模式与课程设置的抱残守缺,还是与时俱进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媒介系主任查理・H・贝克特教授在《网络媒体下的新闻教育》的发言中首先指出,现在我们正站在新闻学的关键点,政治和经济的改革正在加速,新闻学的教育也应该反映这种变化,并且参与到变化之中;接着他分析,“现在新兴新闻业有两大特色,首先是公众的参与……现在,公众可以参与到各个角度的新闻制作,可以和专业的新闻从业人员一起合作,或者是单干。第二个是连接性,现在每样东西可以通过网络连接,他们可以分享、传送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制作……记者不再是守门员了”;最后,他主张,新闻教育是要不断地挑战新闻业者所扮演的角色、他们的价值以及新媒体的本质,敢于在传统培养模式与课程设置上不断突破陈规。

作为一种呼应,香港浸会大学传媒学院新闻系主任黄煜也比较看重技术因素对新闻教育构成的挑战,他呼吁应尽快“设立一套共通的学习成果架构及国际认可标准”,以使复合型/全能型新闻人才脱颖而出。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国良认为,新闻教育改革方向就是拆除学科之间的壁垒和樊篱,致力于学科间的融合和共同发展。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严三九则是通过对上海新媒体行业的调查研究发现,高校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无法适应高速发展的现代传媒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他吁请注重新技术的研究应用与创新性传媒人才的培养。郑州大学的董广安教授提倡将“教学途径”与“非教学途径”相结合,培养实用性新闻人才;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李建伟建议推行“3+N”传媒人才培养模式,使新闻学系毕业的学生都能学有所长,独当一面。

另外,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的赵心树、南洋理工大学传播与信息学院的本杰明・希尔・蒂伯坦、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石义彬、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张铭清、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的吴予敏、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方晓红、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白贵、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的蒋晓丽等众多学者和院系负责人也都结合各自所在单位的办学状况,强调了办学特色的重要性。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院系的教育改革是“各自为政”,还是“合作共荣”

密苏里新闻学院院长迪恩・米尔斯认为,当前随着以报刊、广播、电视为教学样本的传统教学模式的日渐滞后,新闻学院要想知道如何让教育变得更加富有成效,除了与商界新闻业合作,推广、使用新的技术来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民众外,还要与其他国家,譬如与复旦有机会展开合作,以探索新的方式来写新闻。

东京大学情报学环学环长石田英敬在其题目为《东京大学“情报学环”的目标》的演讲中,更是“从四个方面(新世纪知识方面的转变;技术革新尤其是通信技术的发展;对于大学以及知识和社会关系的重新定义;亚洲新时代的到来)阐述了新闻研究和教育必须打破国界“被连接在一起的”的重要性,他认为,生存在同一个历史当中,我们必须共同地去努力解决所面对的同一的问题,“所有全世界的同仁们,亚洲的同仁们,我们在研究和教育共享的世界的过程当中,希望各位能够一起为推动新闻学的研究和教育作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莫斯科国立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艾夫根・扎特斯耶夫在追忆了与中国传媒大学、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等一些成功合作历程后,提出希望在面向21世纪的项目当中,他们能够有更多的进步,能与从北京、复旦和上海大学来的各位专家学者进行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复旦大学童兵教授在论坛上提出了复旦新闻学院的“两个期待”(期待与国内外兄弟院校的合作生生不息,并且在广度和深度上有新的发展;期待与相关学术刊物的合作,在新的学术语境下有新的拓展),一方面为复旦新闻学院的发展勾画出了美好愿景,另一方面实际上也表达了很多与会学者的期盼。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李震积极回应童兵教授的“期待”,他结合陕西经济穷省、文化大省的具体实际,提出“向西部取资源,向东部取人才;紧扣社会需求,强化实践教学”等多项自我发展规划,并吁请与东部像复旦这样的知名新闻院系展开全方位合作,他的这一愿望得到兰州大学、西北大学、民族学院、新疆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西部众多新闻院系的同仁的较大认同,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有利于中国新闻教育水平整体提升,才能最终实现中西新闻教育“并驾齐驱”的发展态势。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姜智彬教授更是提倡国际间新闻传播教育互动互助的重要意义,并希望与世界各国知名新闻传播学院系交流机制长期化、惯例化,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代表了大多数学者的共同愿望。

当代中国社会以媒介社会的深刻转型向今天的媒介教育提出了挑战,在以互联网带动的数字化媒介下,传统的界限日益模糊,出现了网络融合、内容融合和终端融合,这种融合的趋势可谓浩浩荡荡,给整个传统新闻传播教育模式带来致命性的冲击。教育的最终指向是实践。新闻传播教育面对媒介融合这一传播实践该如何挑战、如何应对,已成为各国新闻传播教育者无法回避的课题。相信,复旦新闻学院借庆祝自己建院80周年之际,举办的这场为期两天的“全球知名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论坛”,一定会为今后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未来合格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起到建设性、启示性、指导性作用。

(作者为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在站博士后,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上一篇:高校后勤廉政建设范文 下一篇: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教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