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范文

时间:2023-12-20 17:11:35

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

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篇1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特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

主 持 人:本刊记者 刘 波

本期嘉宾:长垣县实验中学校长 杨秉义

许昌实验中学校长 牛振亭

长葛市新区实验学校副校长 汪红敏

郑州市第四十四中学副校长 刘长庚

深入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

记者: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的,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界热议的话题,我们该如何理解核心素养?它与之前开展的素质教育、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又有何异同?

杨秉义:当年提出的素质教育是个相对宽泛的概念,并没有给出具有实效性的实施办法和可以具体测量的指标,经过多年的推行,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成效并不理想。相对而言,素质教育在小学发展得较好,百花齐放;初中、高中阶段的学校基本上仍是千校一面,狠抓考试成绩仍然是这些学校不懈努力的方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的提出,⑵渲糜谏罨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并明确了内涵、细化了标准,成为深化素质教育的关键因素。因此,我认为核心素养的提出是素质教育的深化、细化和再出发,体现教育变革与发展的趋势。

牛振亭:核心素养应该是素质教育内涵的丰富和深化。长期以来,在实际教育过程中仍然存在“重分轻能”的现象,仍以考试作为唯一手段、以分数作为唯一评价标准;以智育代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把开展体音美活动等同于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在实践中呈现出“盲人摸象”的态势。核心素养的概念是对素质教育内容的进一步梳理和明晰,具体回答了“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有助于实现从学科中心转向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关注,为育人模式、评价方式的转型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也将从单一知识、技能转向综合素质,从学科学习转向跨学科学习,从灌输式学习走向探究性学习。

汪红敏: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具有宏观指导性质的教育思想,主要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的,重在转变教育目标指向,从单纯强调应试转向更加关注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人。核心素养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具体阐述,可以使新时期素质教育目标更加清晰,内涵更加丰富,也更加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此外,核心素养也是对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反思与改进。重点解决的就是第二轮课程改革中提到的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综合评价有助于全面把握综合素质的具体内涵,科学确定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同时,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也可以反映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状况和水平。

刘长庚:核心素养提出之前,素质教育已提出多年。素质教育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一项重要举措,但相对而言,较为宏观,缺乏具体目标维度的支撑,在落实上也存在种种现实困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也正是基于素质教育理念,在我国长期以考试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的语境下进行的一项补充性工作,长久以来并未形成教育合力,效果大打折扣。核心素养顺应了时代需求,是对立德树人的有力回应,是系统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和必然选择。

回归素养的核心本位

记者:那么,在学校教育中该如何落实核心素养呢?

杨秉义:首先,学校要深入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确立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制定科学的规划和有效的实施方案。其次,要实现学习方式的改革,当前就是要通过课堂改革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传统的重知识技能转变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生活素养、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后,通过锤炼学校文化品格,在文化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文化育人是学生素养的源泉,要通过学校文化设计来拓宽学生知识领域,培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并将文化设计融入到课程、学科、课堂、活动和管理等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

牛振亭:首先,落实核心素养,学校要整体推动。核心素养是对育人目标的具体化和细化。核心素养在学校的落地,需要从学科和校本化方向努力,与课程进行进一步整合,包括进行结构整合、内容整合,要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渗透到各个学科。其次,落实核心素养,必须以文化为载体。校长在办学过程中,要认真思考如何以办学理念、课程体系和组织实施等为支撑,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融入其中,从而形成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目标。我校立足实际,提出了以“责任担当”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最后,落实核心素养,教师是关键。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只有自身具备相应的核心素养,才能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才能够培养出具有核心素养的学生。教师在观念上要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并在行动上把核心素养落实到学科教育的方方面面。

汪红敏:我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通过课程改革落实核心素养。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指导课程改革,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加强各学段、各学科课程的纵向衔接与横向配合。二是通过教学实践落实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了学生必备的品格与能力,可以通过引领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解决当前存在的“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问题。通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引领,学校要帮助学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激励学生朝着这一目标不断努力。三是通过教育评价落实核心素养。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把学习的内容要求和质量要求结合起来,有力推动核心素养的落实。

刘长庚:核心素养3个方面、6大素养、18个基本要点是一个系统,学校教育管理者和教师都必须通过培训、校本研修等形式,使得核心素养与我们的学校管理和学科教学之间都建立起有效的对接,使得学校领导者的课程领导力和学校教师的课程执行力都得到一个较好的提升,使核心素养与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所要求的素养之间建立起一种内在的联系,在管理、课程、教学、评价、教研等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去落实,而不是开一门核心素养课程,专门地去落实核心素养。那与核心素养本身也是相悖的。

实现核心素养的校本化

记者:落实核心素养如何做到因地制宜、因校制宜?

杨秉义:学校要根据自己的校情和办学优势,因校制宜,制定实施措施。比如我校根据学校实际和多年的沉淀,形成了养正文化、学生自治、多彩社团三个办学特色。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深入推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养正就是涵养正道,让每个学生都充满正能量,做一个“品正博学、体健多艺、志存高远”的阳光少年,这是立德树人的要求。学生自治就是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终生发展的能力。多彩社团就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陶冶情操、丰富生活、培养兴趣、健全人格,实现个性发展。

牛振亭: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每个学校要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经过实践的探索,打造自己的育人特色。具体到我校,我们在核心素养提出前,就已经制定了学生培养目标:体魄强健,人格完善,知识丰富,能力多元,善于创新,善于沟通,有责任意识,有家国情怀,有科学素养,有人文精神。这与核心素养高度吻合。我们倾全体师生之力,进行了普通高中责任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积极加强以“责任与担当”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因地制宜、因校制宜落实核心素养的有力探索。

汪红敏:落实核心素养,注重课程开发,推行专题教育或专题探究。核心素养标准很多很细,在落实过程中,要在深入致学习领会核心素养具体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当地和学校日常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结合学校和当地教育资源,设计开发形式多样的课程和探究主题,采取形式多样的教育和引导,实现逐步提高和逐步转变,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分类分层地推进核心素养的落实。

刘长庚:核心素养的落实必须是校本化的,每一所学校都需要基于核心素养规划学校的课程体系,包括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创客教育、社团活动等,根据科学的方法,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通过深化课程改革,加强学科融合,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课程标准,落实“四基”要求,一步一步地去落实。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循序渐进地去研究、思考、探索和行动,一口吃个胖子的想法和做法都是不现实的。

探索实现核心素养的实践路径

记者:您认为发展核心素养的着力点在哪里?您所在的学校进行了哪些探索?

杨秉义:一是深化课程改革。当前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与学制规划内容过多、难度过大、负担过重、学制过长,并不适合学生的发展。二是实现学习变革。学校教育中,培养核心素养的主渠道仍是课堂,要根据核心素养细则重新审视并改进完善学校的课堂改革体系。三是改变评价体系。如果仍以分数选拔人才,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难免会成为空中楼阁,无法落实。

我校的办学理念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赢得未来,校训是:为成功人生做准备。校训和理念保持高度一致。初中阶段需要为将来成功做哪些准备呢?那就是扎实的文化基础、良好的行为习惯、高效的学习策略、健康的身体、高尚的品德、创新的精神和受益一生的兴趣特长。我校所有的工作都以此为中心进行规划设计,不蔓不枝。尽管还有很多工作不够完善,我觉得这也算是对核心素养的一种积极探索和实践。

牛振亭:学生核心素养包括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项。我认为,责任担当是这6大核心素养的支撑点。所谓责任担当,就是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对自己所承担的事情尽心尽力,认真负责地完成。责任担当是衡量一个人精神素质的重要指标,体现了一个人的心智、格局和胸怀,一个人对待人生和生命环境的态度。一个缺少责任担当的人能够成才也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责任担当是连接6大核心素养的红线,是6大核心的支撑点和着力点。落实了责任担当这个核心素养,其他的核心素养就会迎刃而解。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开展了“普通高中责任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通过三个维度精心打造以责任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实施责任教育,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是从学校维度,从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校训、价值观、学生培养目标等育人理念中提炼形成了责任理念文化,主要突出责任、担当、勤勉、奉献、爱与和谐、诚信、友善等教育元素,通过广泛宣传教育,师生人人熟记于心、外化于行,真正落实到了日常工作和学习生活之中。同时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完善责任制度文化。完善责任环境文化,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班级、科室、寝室、餐厅等文化,为环境育人创设条件。

二是从教师角度,对教师提出“三负责”的目标要求:对教育事业负责,对教师职业负责,对学生负责,主要通过精神引领、榜样引路、名家指导、开展活动等方面强化教师的职业理想和信念,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我们建立了教师业务成长激励机制。第一,组建名师工作室,引领优秀教师成长,为优秀教师成为专家型教师搭建平台。第二,通过政策鼓励,促进教师积极进行教学研究,认真落实教学常规。第三,通过专业引领,促进青年教师的健康快速成长。

三是从学生维度,确立学生责任目标体系:针对自己、家庭、集体、社会、国家和世界6个方面,学校编纂并实施了“责任教育”校本课程。通过分层推进、实践活动、家校联合和反馈评价等方式,全面实施责任教育。我们召开主题班会,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形成了我们自己的特色。

汪红敏:发展核心素养的关键是要把核心素养的理念和目标尽快转化为学校、师生、家长的理念和目标。实现这一关键的最佳途径是把核心素养的理念和目标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全体师生、各位家长统一的、明确的意识和方向。

我们学校在学习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之后,重新完善、丰富了学校文化和培养目标的内涵。我们在对学校校训“博爱、责任、荣誉”的诠释中,对“博爱”的诠释添加了“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能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人文情怀”的文化基础的内容;对“责任”的诠释添加了“社会参与、责任担当”的内容。

“师生幸福,人民满意”是我们的办学目标。我们结合核心素养的6大方面要求,把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充实为师生幸福、人民满意的具体标准,使我们的办学目标更具前瞻性,更具可行性。

围绕“幸福”主题,我们还在不断深入开展幸福课堂、幸福体育、幸福社团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推进核心素养的探索和落实。

刘长庚:发展核心素养的着力点一在课堂,二在课程,关键是教师。我校基于核心素养及学校培养目标,按照“5个目标维度”设置了3大类10小类课程,对学校的创客教育、社团活动和校本课程建设进行了规划,在课堂教学中主张深度学习和学科融合,在课程开发、实施与评价上力求与核心素养相关联对照,做出了有益的研究和探索。

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篇2

关键词:核心职业素质 培养 调研 路径

一、理论依据

1.职业素质教育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理论工作者围绕职业学校学生素质教育问题对学生素质的涵义、职业素质教育的目标及内容的建构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这些理论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职业素质教育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要充分开发每一位学生的智慧潜能;二是职业素质教育要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三是职业素质教育的目标制定和内容建构应该从学生的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两方面的实际需要出发;四是职业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核心职业素质为根本目的。职业素质如图1所示。

2.现代教育有关理论

世界范围内的课程研究和课程改革的经验表明,先进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是课程改革创新得以成功的基本保障。其中现代认知心理学对学习问题的研究以及人本教育理论和终身教育理念都对世界范围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中提出必须围绕四种基本的学习能力(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做人)对教育进行重新设计、重新组织的思想,高度概括了面向未来社会发展教育的内涵。

二、研究意义

1.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作用、共生共存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根本办法,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现代化服务业发展的必然途径;是实现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就业与再就业,维护社会稳定的必然举措;是提高综合国力,全面参与全球经济竞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2.现代企业急需高素质、高技能的员工

当今,现代企业相互间的竞争,更多体现在对“人才”需求的竞争,尤其是综合素质较为全面的员工,而技术技能反而要放在次重要的位置。

3.体制原因导致职业类学校及技工学校学生成为数量庞大的“弱势群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和企业对劳动者的从业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企业越来越注重员工的各项职业核心能力,尤其是沟通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以及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题调研

1.调研目的

以全面落实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切实加强职业院校学生核心职业素质培养体系建设,充分实现学生兼备职业能力、职业道德、职业意识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2.调研指标

(1)调研方法。由于本课题具有研究面广、内容丰富等特点,故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并注重各种方法的综合使用。其中包括文献法、观察法、调查法(问卷调查、专题座谈、信息查询和专题研讨等)、比较法、实验法等,尤其注意运用了教育行动研究的方法。

(2)调研对象和内容。主要是毕业生(实习生)用人单位、学校教师、在校学生、毕业生。

用人单位调研:旨在了解企业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状况和对学校培养学生核心职业素质的建议、意见。

学校调研:旨在了解学生核心素质状况及对学生核心职业素质教育现状的看法及改革需求。

毕业生调研:旨在了解学校培养学生核心职业素质与企业实际需要之间的差距,从而找到培养学生核心职业素质的更好路径。

3.调研结果

(1)用人单位对员工的素质要求。单位对员工的素质要求,如图2所示。

图2

从图2中可以清楚地了解到,用人单位把员工的团队协作、心理健康、自我管理、创新能力等放在了前面,尤其是团队协作能力放在了相当突出的位置,认为学生核心职业素质重要性要高于学生的专项职业技能。

(2)职业类学校对学生核心职业素质教育的现状。学生核心职业素质教育现状,如图3所示。

图3

教师对现有的学生核心职业素质教育也基本持否定的态度,认为学校在核心职业素质培养方面虽然重视,但各系表现不平衡,实效性不突出。

学校对学生核心职业素质培养的情况,如图4所示。

认为核心职业素质培养情况一般,还有很大程度的缺失,主要表现在培养结构不合理。

学校核心职业素质培养师资力量,如图5所示。

教师认为,学校核心职业素质教育师资力量情况一般、有欠缺,课外德育活动一般、有欠缺、没有实效。

在校学生核心职业素质现状,如图6所示。

教师对在校学生素质基本持否定态度。认为在学风、守纪、基本素质状况、师生关系等方面表示一般及以下的占一半以上,认为问题学生渐多。

(3)毕业学生的核心职业素质能否达到工作单位的要求。毕业学生的核心职业素质,如图7所示。

图7

毕业学生对学校加强核心职业素质培养有正确的认识,表示理解和支持,认为自己的素质勉强符合企业需要,还要进一步提高。

(4)学生对进行核心职业素质培养途径的看法。学生对进行核心职业素质培养途径的看法,如图8所示。

图8

学生认为加强核心职业素质教育,学校要开设相关课程,进行系统的课堂教育,同时,核心职业素质要通过各种形式的训练来提高。

四、培养路径

1.加强核心职业素质培养制度建设

通过学习交流,不断转变职业教育理念,着力形成“课堂(实训车间)教育制度”“核心素质教育制度”“学生核心素质评价制度”“学生社团活动管理制度”“宿舍文化建设制度”等为核心的制度体系,为核心职业素质培养的全面开展提供保障。

2.开发核心职业素质课程体系

创新教材编写理念,编写以情境教学、案例教学、项目引领、任务驱动为主要形式的校本教材,具体如图9。

3.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

建立“传统文化专职讲师、通用职业素质培训师”为主的团体辅导讲师、培训师团队,及以“心理咨询师、人才发展顾问师”为主的个体辅导专家团队;聘请由冠名办班为主的企业专家组建兼职教师团队,为实施核心职业素质教育提供必要保证。

4.构建核心职业素质培养平台

以特色校园文化为载体,发挥环境的陶冶功能;以制度建设为平台,形成校园文明之风;以宿舍文化建设为平台,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以社团活动为平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通用职业素质训练为平台,重塑学生健全人格;以企业文化建设为平台,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为核心职业素质培养提供平台。

参考文献:

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篇3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融入教育全过程

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高校作为人才资源高地和文化引领前沿,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是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核心任务。

一、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的必要性

1.是高校履行教育使命的必由之路。指出,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这一论述不仅是对“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的鲜明阐述,也是新时期党和人民赋予高校的光荣使命。从坚持立德树人的角度看,高校必须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因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能否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大学生群体接受并践行,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从坚定办学方向看,能否让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统领高校发展、支撑人才培养,关乎我国高校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因此,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是高校履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由之路。

2.是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内在要求。“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1]p168。当代大学生成长于改革开放的火热历史进程之中,他们思维的活跃性、眼界的开阔性以及信息获取的丰富性等特点更为突出。但社会转型期呈现出的价值观的多元,使得大学生在价值观取向方面产生迷茫和困惑,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信仰迷茫、道德失范、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因而“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要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1]p172。

二、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的丰富内涵

1.选准了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着力点。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作用,就必须要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建设的各个领域。要想实现这一点,就必须确保核心价值观能够实现对关键领域、关键人群的统领。高校历来是国民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高地。青年大学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力军,是需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群体。从这一点看,要求高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选准了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最关键的领域和对象。

2.凸显了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导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和价值取向,为当前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确立了根本依据。大力培育核心价值观,对于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及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的改革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保证作用。高校把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直接关系到学校坚持什么样的办学方向和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根本问题。这就凸显了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对于立德树人的主导作用。因此,高校必须把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贯穿于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贯彻于学校教书育人工作的始终。

3.明确了核心价值观培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可见,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这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目标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强调高校把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实质上也赋予了大学生素质教育新内涵:一是进一步体现了我国大学素质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二是进一步明确了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概而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应当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应当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居于灵魂的地位。

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的实践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在实践中必须确立并严格遵循正确的指导原则,探讨切实可行的方法,建立一个完整的教育链,确保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实施。

1.实践原则。必须坚持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必须坚持方向性原则。坚持方向性,就是坚持政治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目的是为了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和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在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的活动中,教育工作者必须站稳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着眼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及对于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严格落实“学术研究无,课堂讲授有纪律,公开宣传有要求”,把坚持方向性原则看做是必须要遵守的第一原则和第一纪律。高校课堂上曾出现的“抹黑中国”“扭曲历史”“美化西方”的杂音与噪音值得我们警醒。

第二,必须坚持系统性原则。恩格斯说:“许多人协作,许多力量结合为一个总的力量,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造成‘新的力量’,这种力量和它的一个个力量的总和有本质的差别。”[2]p36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不仅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同时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的不仅仅是高校、教师和学生,还包括社会、家庭和舆论等方面;不仅有课堂内外,而且有校园内外;不仅有理论,而且有实践。因此,在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活动中,教育者要站在全局和整体的高度,注重资源整合、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真正做到各个要素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形成整体合力。

第三,必须坚持主体性原则。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的实施中,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经由激发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坚持主体性原则,要求教育者在充分地展现自身主导地位优势的同时,摒弃传统的居高临下的强制灌输,始终坚持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把引导与服务结合起来,以一种平等的姿态与青年学生对话、交流,以科学的理论和严密的逻辑引导人。

第四,必须坚持创新性原则。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在社会思想日益多元化和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工作任务重,挑战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改革创新。为此,高校要适应时代和形势的要求,深入研究这一工作的规律,开展理论探讨,拓展工作平台,创新话语体系,积极推进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基层工作创新,不断增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2.实践方法。必须注意以下五点:

第一,课堂教育的“主渠道”贯通。课堂教育是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高校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地渗透到课程与教学中。一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系统推进。要通过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方式,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从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换,形成内容新、方法新的教育。二是在人文素质教育课中彰显。高校大部分哲学人文社会科学课都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要利用这些课程中蕴涵的政治和道德价值资源,引导青年学生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引导青年学生正确看待历史、正确把握现实,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三是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高校专业课程既有工具性又闪耀着人文性。专业课中的价值观培育具有隐蔽性、渗透性特点,更易于为大学生所接受。教师要有意识地挖掘专业知识中所蕴含的科学精神和人文价值要素,通过讲授专业课的发展史、介绍与学科相关的优秀历史人物等各种有益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使专业课教学也成为传输正能量的阵地。

第二,校园文化的“教育场”涵育。高校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和各个层面。一是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高校要坚守“寓育于物”“寓美于物”的原则,注重提升文化品位的“内涵式”校园物质环境建设,实现校园物质文化的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二是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高校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塑造独特的大学精神;要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广播电视、橱窗等校园传媒形式,宣传先进典型、弘扬社会正气,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舆论氛围;要将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基本要求融入校园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三是加强校园社团建设与管理。由于自身的兴趣性和专业性,学生社团具有很高的参与度,成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最具潜力的载体。但由于受自身能力和管理经验等制约,社团活动中不时出现方向把握不准、问题考虑不周、言行过偏过激等问题。因此,学校要通过制定相关管理规定、确定好指导教师、选好社团负责人等措施,做好指导和引导工作,使大学生社团活动成为培育核心价值观的一个平台。

第三,实践活动的“常态化”养成。指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要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社会实践被称为学校教学的“第二课堂”,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高校要积极探索社会实践与核心价值观教育之间的关联,通过组织大学生社会调研、深入一线的教学实习、“三下乡”活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亲身体验活动,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增长才干、锻炼毅力、培养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不断确证、夯实自身的核心价值观。

第四,师德师风的“人格化”示范。苏联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3]p46因此,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师德师风建设以发挥教师的人格示范作用,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的重要一环。一要强化教师正确的政治方向。高校要通过健全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健全党团组织生活制度、开展社会实践考察等方法,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二要夯实教师高尚的职业道德。高校要认真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师德师风建设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不断提高师德水平;广泛开展师德先进典型评选、表彰和宣传工作,不断激发教师的敬业精神,营造修身崇德的良好氛围;建立健全师德评价机制和奖惩机制,将师德师风表现作为考核、聘任和评价的首要依据。

第五,组织管理的“制度化”保障。“任何一种德育,都要根据一定的德育思想建立起一套实践体系,其核心就是德育制度。没有制度体系保障的德育思想,是不会成为实际的教育行动的。”[4]p5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必须有相应的制度安排。一要健全领导组织体制。高校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党委宣传部牵头协调、各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领导体制和责任机制。二要制定总体规划。高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纳入学校工作总体规划,贯穿于学校办学指导思想、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全过程,落实到办学理念、培养计划、课程设置、文化建设和思想宣传等各项工作中,形成良好的政策导向。三要健全管理服务制度。要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建设,尤其是教师管理规定和学生守则公约等师生行为准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师生工作、生活和学习的基本遵循,实现管理育人;要搭建服务育人平台,服务人员要以模范言行感染学生,寓育人于服务之中。

参考文献:

[1]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彼得洛夫.论人民教师的威信[M].上海:作家书屋,1952.

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篇4

如今,学生核心素养这个概念体系正在成为深化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方向。为适应现代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以下简称东区)聚焦核心素养,不断实践与探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一、聚焦核心素养,优化育人模式

提炼学科核心知识,促进育人模式变革。教师是课堂的实施者,新课堂教学改革向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如何“因材(教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如何“因才(人才)施教”?东区教育局以核心知识、关键内容教与学的研究为突破口,加强对教材、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的研究,编印了文化学科《核心知识与关键内容教与学》丛书,对文化学科的教材进行了重组、梳理,进一步提炼了学科核心知识,形成了可供借鉴的教学策略和研究方法,给教师实施课改提供了指导。

打造学科课型模式,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学科壁垒的“溶化剂”,它依赖各个学科育人功能的发挥、学科本质特征的发掘。在区、校两级模式的基础上,东区将视线聚焦于立足学科价值,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学科课型模式构建上,着力打造具有东区特点、学校特色、学科内涵的绿色课堂。各学校教研组结合学校模式,挖掘学科核心素养,把握学科课型教学本质,从原则、要素、操作流程等方面自主探索、构建具体的学科课型模式。目前,全区共推出学科课型模式40个,涵盖小学、初中各门学科,推选出19个“2016年度东区学科模式构建示范教研组”。如“构建思路清晰,针对性强”的攀枝花市第二小学校教育集团龙珠学校的“小学数学‘图形的认识’课型模式”“有理论、有思路、补短板、有创新、易操作”的市攀枝花市第二十中小学校的“初中语文‘读、评、议、结’作文评讲课课型模式”,等等。

二、聚焦核心素养,实施绿色德育

1.以拓展“学生绿色成长空间”为愿景,实施“家校互动建设工程”

现代教育不是一个孤立、封闭的过程,而是开放、现实、全方位的社会活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学生生活和成长的基本环境。为进一步集聚家校教育合力,东区启动“家校互咏ㄉ韫こ獭保分学段编印《家教指导手册》,邀请知名家教指导专家举办讲座,组建“东区家教讲师团”,提升家庭教育科学化水平。家长委员会、家长教育协会、家长志愿者、家长学校等一系列完善有序、推陈出新的工作机制,成为家长、社区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的常规,编织起了“三结合”育人绿色网络。

2.以“全员育人”理念为导向,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更是德育工作的主力军。“技能大赛”是东区班主任多维展示、深层感悟的实训舞台。从2013年的班主任治班策略、班级活动方案撰写、学生心理个案分析、班主任礼仪规范比评,到2014年的“情景再现”架设家校沟通桥梁;从2015年的“交换空间”班级文化环创大赛,到2016年的“沟通无极限”网络媒介育人能力展示,东区班主任技能大赛一年一个主题,促进了班主任队伍德育能力迅速提升。

3.以“绿色班级”创建为契机,推进“一班一品”的建设

东区以“绿色班级”创建为着力点,助推“一校一品”建设。要求校长对班级文化建设做好顶层设计,班主任围绕“校品”建设打造班级文化,学校以课程化的方式推进“班品”创建等,上下互动、内引外联,打造“班级学生人人有品,实践体验快乐成品”的“绿色班级”。“国学诵读” “经典养德”“成长社团”等校园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在东区这片教育的沃土上生长,方兴未艾。

4.以争做“阳光少年”活动为重点,拓展德育活动内容

丰富的活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催化剂。自2013年以来,东区就启动了以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涵盖爱国主义教育、文明礼仪、艺术活动等德育内容的“争做阳光少年”主题活动,努力营造起“让每一个孩子都阳光灿烂”的良好氛围。

5.以构建“绿色教育评价体系”为依托,加强评价育人导向

《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发展性评价,发挥评价促进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东区教育局大胆尝试,积极探索评价改革,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形成了具有东区特色的“绿色教育评价”体系,即以教育质量“绿色”指标(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为关键指标,以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促进学校绿色生态发展的新的学校评价体系,该体系包含学生品德修养、身心发展、学习状况、兴趣特长、学业负担五个指标。这种以“基础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的全新评价框架,树立起了不以学业成绩作为唯一指标的学校教育质量观,推进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发展。目前,东区教育局“实施‘绿色教育评价’,推进管办评分离”的省级课题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6.以开发“多元校本课程”为载体,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学校深化素质教育改革,调动学生发展积极性,促进学生协调发展、个性发展的有效途径。东区教育局编印的《德育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指导纲要》明示,养成教育课程化、传统教育课程化、成长指导课程化、实践活动课程化、家庭教育课程化等,给“十三五”东区“绿色德育”指明了方向。攀枝花市第一小学校、攀枝花市第四小学校、攀枝花市第二十五中小学校教育集团作为课程研发试点率先展开,区属各校相继积极组建课程研发团队、制订课程研发方案、培训课程实施师资,层层推进,将以思品课、班会课为代表的学科课程,以专项活动、节日活动为代表的活动课程,以校园文化、班级文化为内涵的隐性课程,整合、固化、序列化,建构起多元开放的德育课程体系。目前,区属共计25所学校已编印了校本课程。

三、聚焦核心素养,强化队伍建设

加强师德修养,提高师德水平。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关键在教师。东区始终坚持建设教育、考核、奖惩相结合的师德评价机制,完善学生、家长和社会参与的师德监督机制;每半年开展一次师德师风自查、督查行动,建立师德失范行为责任追究机制;以《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为依据,弘扬专业精神、敬业精神、创业精神,树立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开展“三心”“三爱”教育;结合“做人民满意教师”主题活动,弘扬优秀师德风尚。

建立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积极性。教师队伍管理的核心是激发和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出台《关于加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十条措施(试行)》,该措施明确了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以及教育人才引进、教师培训等措施,切实保障了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职业地位。

搭建研训平台,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同时也是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东区通过选派领导干部和教师送外培训,依托东区教师培训中心,研训结合,抓好区级、学区、学校三级培训。2016年,|区教师送外培训、校本培训、学区培训、学科教研、专项培训共计11670余人次,先后开展了“新分教师岗前培训”“青年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培训”等培训活动,促进了各层次教师的专业发展;举办东区第二届课堂教学改革展示活动,以“教研员上观摩课”“绿色课堂主题沙龙”和“教学副校长课堂展示、校长评课”等为载体,进一步引领教师加强教研教改。

四、聚焦核心素养,弘扬学术科研

以科研为先导,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实现教育创新的必由之路。为指导、引领学校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共寻实现核心素养培养转化和落地生根的新路径、好方法,弘扬学术科研精神,东区以校长论坛为载体,以“学生核心素养与学校教育变革”为主题,成功举办了四届校长论坛,区属各校管理干部也紧紧围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提出学校教育的变革与创新的思路、点子和措施。论坛中,“优化德育校本课程,助推学生核心素养落实”“改进评价方式,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等有代表性的教育主张各具特色、成果斐然,引导学校管理干部对“核心素养下我们的教育应该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我们的学校、教师如何让核心素养在课堂生长”进行深层次思考,使思维在不断碰撞和交融中得以深化和拓展。

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篇5

关键词:高校核心竞争力;生命周期;发展演变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4-0097-02

一、生命周期理论概述

麦迪思《企业生命周期》一书的出版标志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正式形成。书中将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成长阶段、再生与成熟阶段和老化阶段[1]。理查德·L·达夫特把组织生命周期分为四阶段,即创业、集体化、规范化和精细阶段[2]。近年来,有学者将生命周期概念引入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企业生存的商业生态系统在变化着、发展着,如企业核心能力不适应环境的变化,就会退化为一般竞争力、甚至退化为无竞争力。其核心竞争力随企业商业生态系统的变化而不断地跃迁和提升[3]。

二、高校核心竞争力生命周期

高校形成核心竞争力的过程是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其实也并非永远是“核心”,因此呈现出动态性变化特征,即核心是相对的,其成长是发生、发展、不断提升、循环反复的,是由量变到质变、不断整合优化的,这说明核心竞争力形成之后不会保持不变,是要根据自身特色,适时实现升级转换的[4]。根据已有划分,本文将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生命周期划分为生成期、上升期、衰退期三个阶段。

生成期是高校核心竞争力识别和确认时期,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基础和起点。一般来说,处于生成期的核心竞争力不明显,作用十分有限,成效不显著,可看成是种过渡状态。这时期,核心竞争力的识别是关键的,高校最迫切的任务是找到突破口,使核心竞争力由理念到现实、由概念到操作。运用创造性的、超常规的思维,通过战略分析、准确定位、制订发展规划、完善生成机制等手段来培育潜在的核心竞争力,为其发展积蓄力量。

上升期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巩固时期,是核心竞争力发挥功能,辐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给高校带来整体绩效和社会影响力的成熟态势。这时期是关键期,高校应采取多元化策略,加强组织学习,提高整合资源能力,凝合校园文化,提高创新能力,利用已有的特色和优势进行延伸和扩张,为核心竞争力成长注入新活力,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上升期的高校核心竞争力是学校各方面资源和各种能力融合渗透的结果,是高校竞争优势的整体展现。但是在上升期会出现阶段(如图1中A、B、C点),如不及时实现跃迁,会导致核心竞争力消退(图中虚线部分)。因此,其上升期是个波浪式过程,如图1。

图1 高校核心竞争力生命周期的波浪式上升过程衰退期的核心竞争力,指高校某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已逐渐失去其作用,或者新环境对原竞争资源产生了冲击,使既有运营模式产生成本增加、资源消耗、重复建设、特色丧失等状态。处于这时期的高校,其主要任务是实现竞争力的新老更替。因此,高校要及时评价自身核心竞争力,在评价基础上进行战略更新,对于市场需求萎缩、没竞争力的学科专业要忍痛割爱,集中资源开发新项目。当然,对以原创性研究为主的高校而言,远离市场、创新性要求高的基础学科是不能纯粹用经济效益、绩效指标来衡量的,换言之,这恰是高校核心竞争力之源。

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生命周期是循环往复、不断转变的。高校要不断审视和评价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分析核心竞争力处于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存在什么障碍、需要如何改进,从而突破核心竞争力发展的瓶颈,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保持高校持续竞争优势。

三、基于生命周期的高校核心竞争力发展演变

根据核心竞争力的生命周期,本文将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演变分为识别和生成、培育和巩固、评价和更新三个过程。

1高校核心竞争力的识别和生成

高校核心竞争力的识别和生成指高校在已具备核心竞争力基本要素的基础上,通过战略分析和系统识别,明确自身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从而促进核心竞争力的生成。这过程包括两个阶段:

(1)战略分析阶段

战略分析是指对高校的竞争位势进行判断和分析,提出发展战略,SWOT分析方法是常用的分析方法。所谓SWOT分析,是指在全面分析高校内部的优势和劣势,及外部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基础上,确定高校可能的发展方向和战略。

一是明确优势,是指学校所擅长的能力或特色。能力的发挥固然有赖于资源储备,但资源获取和利用却有赖于学校的能力。所以在分析学校的优势时,分析学校所拥有的优势资源固然重要,但整合资源的能力更为重要。一般而言,学校的优势包括:服务国家、区域、行业的针对性强的学科专业;有远见的校级领导班子和优秀管理团队;卓越的师资队伍;校友、忠诚的客户、学校品牌和积极向上的学习精神、校园文化等无形资源。

二是分析劣势,是指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以及管理等方面做得不够或缺乏的。学校的劣势与下列因素有关:定位不明,缺乏长远规划;缺乏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缺乏凝聚力;有形和无形资源不足,人力资源短缺;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传统的竞争优势和办学特色正在消失等。

三是确认面临的机会,是指环境变化产生的对高校有利的时机。外部机会是学校制定发展战略时应考虑的重大因素。管理者应分析面临的机会,如国家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转型,国际合作、校际合作和产学研合作,教育观念转变等带来的机会,结合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确认适合自己的机会。

四是辨别面临的威胁。是指环境变化产生的对学校不利的影响。随着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大众化及市场化,高校面临多种威胁,如师资流失、生源争夺激烈、科技产业发展对高校专业设置带来的挑战等。面对威胁,管理者要审时度势,辨别各威胁对学校的影响程度,提出消除或减轻威胁的应对措施。

(2)核心竞争力“关键所在”的识别阶段

在SWOT分析的基础上,高校应遵循一定的程序对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进行系统识别,从而准确、快速地区分核心竞争力和非核心竞争力[5]。

第一是根据SWOT分析的结果,找出学校全部活动中做得最好的“关键所在”;第二要分析该“关键所在”是学校整体性的还是局部性的、职能性的,只有整体性的“关键所在”才可能成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第三要分析该“关键所在”是否比竞争对手更强,具有异质性,如对手做得好,就不能成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第四要判断该“关键所在”是否与竞争优势相关联,如该“关键所在”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术创新没关联,则不能成为学校核心竞争力;第五要分析该“关键所在”的持久性,没持久性不能成为核心竞争力;第六要结合外界系统的变化分析该“关键所在”的适应性,不能适应环境变化的,也不能成为核心竞争力。总之,只有经过系统识别后的“关键所在”才能成为核心竞争力。

2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巩固

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巩固是指通过一定的措施和办法,有目的、有组织地建立和强化核心竞争力。这是核心竞争力的上升过程,也是核心竞争力趋于稳定和成熟的关键阶段,包括以下几个过程:

(1)优势资源的获取和配置

战略资源在高校核心竞争力这个层级系统中处于基础层。获取优质资源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其中人财物信息等资源要通过与外部环境的积极互动,努力获取;而对于校园文化、学科专业、品牌塑造等要结合本校实际进行战略定位和规划,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2)要素的培育和构建

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包括学习力、管理力、文化力和创新力等。这些能力不能自动形成,尽管个人和团体可开发一定的竞争力,但仍需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和引导,采取有效措施培育和巩固。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有多种渠道和手段,但由于核心竞争力的知识属性,知识管理在培育和巩固核心竞争力过程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不可替代。特别是知识学习、知识整合、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等知识管理环节对培育和巩固高校的学习力、管理力、文化力和创新力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

(3)障碍因素的消除和协调

高校核心竞争力在培育中会受到一些障碍的干扰,如,完成教学科研任务的短期目标和培育核心竞争力长期目标的冲突,人力资源的结构、质量与创新力衰退的冲突,追求短期效益与长远效益的冲突等。这就需要对有冲突的地方进行管理协调,营造培育核心竞争力的良好氛围,实现核心竞争力的跃迁。

3高校核心竞争力的评价和更新

高校核心竞争力是个发展的过程,环境尤其是科技的重大进步、社会需求的变化、竞争对手竞争力的变化等,都会影响核心竞争力的领先性和适应性。因此,要适时地对高校核心竞争力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对核心竞争力进行适时更新。高校核心竞争力的评价和更新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1)环境变化。高校所面对的宏观和微观环境的变化使学校核心竞争力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剧烈的环境变化可使精心培育的核心竞争力落后于未来发展的需要,高校需结合这些变化,科学评价,适时进行核心竞争力的更新转换。2)社会需求变化。随着科技的发展,高校的服务对象要面对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新变化,这些变化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服务方式和服务质量等提出新的要求。高校要紧密关注新技术的变化,适时进行学科专业、课程结构的调整,促进核心竞争力的转型升级。3)竞争对手变化。核心竞争力的领先性是相对而言的,特别是在激烈的竞争中,多方进行博弈,使得核心竞争力水涨船高。高校要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领先性,必须不断强化和更新核心竞争力。

要指出的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演变过程不是截然分开的,也不具必然时段性,而是个复杂的非线性过程,处于不断的交叉渗透中。一种核心竞争力要素的生成和另一种要素的衰退可能同时发生,由于这种动态性的发展变化,因此核心竞争力需要不断的培育和维护,需要经常的评价和更新。

参考文献:

[1][美]伊查克·麦迪思企业生命周期[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2][美]理查德·L·达夫特组织理论与设计[M]宋继红,等,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3]桂萍,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生命周期[J]科研管理,2002(3)

[4]梁文艳,等大学核心竞争力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成长模式[J]江苏高教,2006(6)

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篇6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核心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

高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随着时代的发展,辅导员的工作内容也有了新的变化,这就对辅导员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和现状对辅导员能力素质特别是核心素质内容的研究就有其现实性和必要性。 

 

一、高校辅导员基本素质理论阐述 

 

要理解高校辅导员基本素质理论,首先要了解素质的定义。素质由两方面因素决定 ,先天性遗传条件与后天的个人经历、教育、环境等的影响。素质是人的一种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性及基本品质系统结构。素质是一种发展的品质 ,在特定环境下是可以培养起来的。[1](P.109-110) 

就高校辅导员基本素质,国内相关论述很多,主要包括要素论和系统结构论两种。按照教育部的解释,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四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文化素质是基础,业务素质是本领,身心素质是本钱。[2] 有学者提出了六种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知识素养、心理素质、能力素质。[3]也有学者提出五种素养:政治素养、思想素养、文化素养、能力素养、身体素养。[4] 实证分析方面有将高校辅导员素质归结为三类:管理能力素质、专业知识素质和个人思想政治素质,由此构建高校辅导员素质的三维结构“MKI模型”。[5](P.90-94)以上论述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高校辅导员应该具备的相关素质,但是在某种程度上未能将辅导员工作现状与国家对高校辅导员的要求较好地结合起来。 

 

二、目前高校辅导员现状及培养核心素质的必要性 

 

目前在全国各大高校中从事辅导员工作的年轻人很多,有些硕士甚至是博士学位的、来自不同地方的毕业生来投身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工作,但其中思想政治理论以及思想教育专业毕业的人不多,而他们的文化背景、能力素质也有很大差别。这些因素都可能会影响辅导员工作的成效,从而进一步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这就要求辅导员必须提高自身整体素质和培养其核心素质。 

在现阶段国内高校中,辅导员往往被学生管理类事务所牵绊,而高校班主任制度的弱化也加剧了辅导员工作的多元化与复杂性。比如经常有来自学校各级行政部门的统计数据要求,每次报完后又因各部门协调的问题,导致数据不一致,造成了工作中不必要的重复性。这都使辅导员的工作重心不能集中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中心中去,这也使得高校辅导员需具备把思政工作与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相统一和协调的能力,最终转化为其核心素质。 

要培养高校辅导员核心素质,就要深刻理解核心素质这一概念。国外专家最初将核心素质定义为组织成员个别的技能与组织所使用的技术之整合,为顾客提供特定的效用与价值。国内有学者认为核心素质是为了完成企业或组织的工作而需要具备的关键性素质,是组织成员所共同拥有的并且能够在完成工作之后为组织带来高绩效。[6] 从上述概念中得出核心素质是基本素质的一部分,是所有辅导员共同的、关键性的素质,同时也是辅导员工作必须掌握的特有的素质。 

 

三、高校辅导员核心素质的内容 

 

思想政治素质是高校辅导员的核心素质,主要包括正确的政治方向、先进的政治理论,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具有时代性的创新能力。 

(一)正确的政治方向、先进的政治理论 

“打铁需要自身硬”,正人先正己,教育者必先受教育,高校辅导员就是要坚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思想上、行为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决维护党的利益,维护人民的利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周围环境和人们的思想。做到方向正确、立场坚定,头脑清醒,在大是大非面前站稳立场,自觉抵制各种思潮的干扰。只有

[1] [2] [3]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清醒地正确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质,排除各种错误思潮的干扰。 

高校辅导员必须全面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先进政治理论,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要成为学习、宣传、运用先进政治理论的模范与主力,用先进政治理论武装头脑,开拓眼界,用科学的眼光和方法来分析对待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和当代中国的热点问题,为大学生解疑释惑。 

(二)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 

优良的道德品质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为的集合体。道德品质是辅导员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国家、集体利益关系时外显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在一系列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一贯特征和倾向。

辅导员从事的是正品德、塑灵魂、培育人的神圣工作。孔子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良好的师德是学生的学习榜样,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会起到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作用。前苏联教育家申比廖夫说过:“没有教师对学生直接的人格影响,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工作。”因此,辅导员要用自身高尚的道德品质、职业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良好的处世方式,积极的生活态度教育、影响和感染学生;应成为遵守公民道德规范的楷模,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培养优秀的人才为使命,时刻谨记自己的职责和任务。在工作中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秉公办事,清正廉洁,为人正直,胸怀坦荡,光明磊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大学生。 

(三)具有时代性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各个工作岗位都需要建立起的一种能力,尤其工作对象是高校大学生这个特别群体前提下的辅导员,更是需要这么一种能力使自己的工作紧跟时代的步伐。在世纪,网络媒体的宣传铺天盖地般地渗透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社会多元文化兼容并蓄,使高校辅导员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难度加大。尤其这两年,“后”的孩子们——标准的新时代大学生伴随着社会流行文化走入高校,如果还以过时的工作方法进行教育管理,那么工作成效会产生问题,这就需要创新的思维方式和政治理论来更新自己的工作方式以适应当前的需要。 

辅导员应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接受和树立新的观念,用新的观念去看待和评价新时期的人和事。在坚持传统教育的同时,尝试项目实践教育、情景教育、渗透教育、互动教育、网络教育等新教育方法的运用。对新时期、新任务、新问题要求有相应的新思想、新作风、新方法,创新教育内容、创新工作载体。要深入了解青年学生所思、所感、所盼,找准要说的和学生想听的结合点,变抽象为形象,变概念为具体,系统地对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情,引导学生将社会要求转化为自我要求,培养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心态,使青年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渗透力,要调整心态,不能以一个上级领导者的身份与学生对话,不能以陈旧的管理思想约束新时代的大学生。时代在发展,观念在变革,辅导员必须学会做潮流前沿的人,与时俱进。比如辅导员在传达学校的文件精神时不仅可以通过开班会等方式,更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使得信息传递变得更快捷有效。用飞信、QQ或MSN等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这些灵活方便的一对一的沟通交往方式,能够使得学生打消顾虑,敞开心扉,大胆地把问题和困难与辅导员交流沟通,不仅赢得了学生的理解和信任,辅导员也在第一时间掌握了学生思想心理上的问题和动向。据调查,目前高校中,中国移动飞信、腾讯QQ等是辅导员最常用的IM软件。再比如,根据本校近几年构建素质教育项目化实践新模式的经验,创建了大学生活动项目化运行中心,鼓励学生围绕学校教育教学,主动创新立项、组建团队,形成了一批品牌项目,推行了“星光小论文”计划。 

要培养辅导员的核心素质,把握好基本素质和核心素质的区别很重要,辅导员的基本素质可以各有优势,但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是每一个辅导员必须具备的,而这其中关键又在于如何注重个体差异而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就要求辅导员思政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和增强时效性。只有努力培养这样的核心素质,才能使辅导员工作更好的开展,高质量地完成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篇7

核心素养,就是以关键性、奠基性和通用性为显著特征,跨越不同学习领域,与不同情境互动,令个体受益终身的统摄一系列知识、能力、方法、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体系。要想建构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既要深入剖析核心素养的本质特征,也要广泛了解国际教育中遴选核心素养的经验。

一、核心素养的五个本质特征

我们可以从五个方面深入把握核心素养的本质特征:其一,核心素养是那些具有共同底线要求和最大公约数特征的,承载在个体身上的个人安身立命和国家富强民主不可或缺的关键素养。其二,核心素养“超越了知识与能力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1]强调知识、能力、方法、态度和价值观的统整。其三,核心素养兼具“学生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双重文化功能,不仅要有助于满足学生个体优质生活的需求,为个体获得成功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更应有助于达成和谐社会的发展愿景”[2]。其四,核心素养依托于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同一时期,不同国家、不同社群所规定的学生核心素养是不尽相同的。其五,核心素养是可教的、可学的、可塑造的、可提高的,设计合理、组织科学的学校教育可以在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中大有作为。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核心素养”之所以跃升为各大国际组织、主要发达国家共同关注的热点教育议题,在于以学科知识结构为中心的传统课程体系和育人模式已经明显不足以帮助个体和社会有效应对来自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的挑战。

二、国际教育实践遴选核心素养的

经验检视

经过对近年来世界各国或地区与国际组织提出的学生核心素养结构模型的对比分析,我们不难窥见核心素养遴选的两个基本原则。

1.立足于培育现代社会合格公民的目标

遴选核心素养,首先要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各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都把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视为育人目标,并将之作为构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出发点和根据。在欧盟、法国、芬兰、新加坡等国际组织和国家确立的学生核心素养框架中,甚至明确提出“公民”“公民意识”“公民素养”等语词。那么,现时代合格公民的标准是什么呢?各国(地区)和国际组织又纷纷从个性和社会性发展两个方面来规定和诠释现代社会合格公民的基本特征。就个性而言,现代公民应当是有积极的生活旨趣并且在21世纪的人力资源市场上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人。就其社会性发展而言,现代公民不仅需要履行国家政治制度所要求的权利和义务,认同民族文化、心系祖国,而且还要具有全球意识和跨文化交往能力。

尽管在不同的学生核心素养结构框架中,个性与社会性两个方面,核心素养所占权重有所不同;尽管个性与社会性两大领域所包含核心素养的具体条目各不相同;但是,国际教育实践所提出的学生核心素养结构都可以清晰地划分为个性和社会性两大基本类别。比如,在经合组织“素养界定”项目中,“能互动地使用工具”和“能自律自主地行动”主要是现代公民个性方面的核心素养;而“能在异质群体中进行互动”则是偏重于个体社会性方面的核心素养。欧盟关于核心素养的建议案中,“母语”“外语”“数学与科学技术素养”“信息素养”“学习能力”“创业精神”“艺术素养”等都指向现代公民的个性发展,“公民与社会素养”则专门指涉个体的社会性发展。美国“21世纪素养”框架中的“学习与创新技能”“信息、媒体与技术技能”都与现代公民的个性发展密切相关,“生活与职业技能”则涵盖现代公民个性与社会性两个方面的素质要求。新加坡学生“21世纪”素养框架中的“批判性、创新性思维”“交流、合作和信息技能”主要关涉现代公民在个性方面的核心素养,而“核心价值观”“社交与情绪管理技能”“公民素养、全球意识和跨文化交流技能”则是体现个体社会性发展的核心素养。总体而言,在全球化时代的语境下,国际教育实践中侧重于现代公民个性方面的核心素养突显“创新”“批判”“自主自律”和“信息技能”等方面,并且越来越具有趋同性,容易进行本土化移植。而关涉公民社会性方面的核心素养则具有显著的文化差异: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将国家精神和民族认同作为学生社会性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随着国际和地区间跨文化交往的日益频繁,全球意识、人类精神等也跃升为个体社会性发展方面的核心素养。

2. 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的要求

核心素养是有效保障个体终身发展的关键素质的集合。在市场经济、全球化与时空压缩的语境下,构建核心素养的结构体系,需要关照和回应当今时展的新要求、新挑战,充分彰显时代性和前瞻性。问题是我们应当如何处理和对待先前教育研究和实践中曾经提炼出来的基本技能和关键品质?应当采取何种方式去构建核心素养体系?是一切推倒重来、大破大立,还是在肯定和继承传统的基本技能、关键品质的基础上进行适度重构?对此,国际教育界的普遍经验是,“肯定传统的基本技能,将其作为核心素养的基础”[3]。比如,欧盟关于核心素养的建议案中,“母语”“外语”“数学与科学技术素养”等明显是对传统意义上的基本技能的继承与重申。

达尔文在生物进化的视域下探索出物竞天择的自然法则,汤因比则在人类文明史的大叙事中深刻地洞见到:人类文化的每一次进步和跃迁都需要积极、成功地应对来自文明生态的各种挑战。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人类的祖先经历了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反复筛选,逐渐保留和沉淀下来一些有助于生存适应、文明传承和种族繁衍的优良品质。在千百年的教育研究与实践中,世界各国的教育家们从未忽视和疏离对个体生存发展基本技能和关键品质的探究与研判,并以此作为教育活动实施的目标和方向。由此,当前学校教育视域下,学生核心素养体系构建应为两个方面:一是要增加一些能够充分体现时代变迁要求的新技能和新品质(如媒介技术、创业精神、国际视野等);二是要结合新的时代要求,以是否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参照,对近年来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反复强调的关键能力和品质(如运用语言文字符号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进行深度解析并加以适度保留。必要时,还需要对相关技能和品质的内涵进行语义重构。在构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中,兼顾时代性、前瞻性与继承性,不仅有助于确保学校教育的一贯性和连续性,进而使核心素养的培育落到实处,而且还有助于各民族优良品质的传承和发扬。

三、构建我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原则与方法

1.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构建学生核心素养的首要依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把握全球化与民族化、传统与现代、人类与自然、物质与精神诸方面的辩证统一中凝练出的当代中华民族应有的生存样态和独特的精神气质。”[4]基于国际教育经验,建构我国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着眼于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内容恰恰澄明了新时期我国合格公民应当具备的价值追求和基本素质。这一内在关联充分显明,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建构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

2.从个性、社会性两方面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我国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系应当涵盖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一是以个体的独立健全人格、自主发展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为主要内容的个性方面的核心素养;二是以个体的法律政治素养、伦理道德素养和公共行动能力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性方面的核心素养。对于我国学生个性方面核心素养的遴选,我们可以在充分把握我国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现状及特征的基础之上,有选择地借鉴国际教育经验。架构我国学生社会性方面的核心素养,则必须着力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品质,在彰显独特的中国文化视野的基础上,适度融入跨文化交往的关键要素。

3.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须兼顾继承性、时代性和前瞻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自20世纪末至今,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一系列引领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均不同程度地对我国学校教育的育人目标进行了澄明和规定。比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都曾反复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其实,在核心素养的视域下,上述两种能力无疑也构成了我国学生在个性方面的关键素质。鉴于此,在构建我国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系时,我们有必要对我国不同时期育人目标中反复强调的基本技能与关键品质进行梳理和反思,对于其中符合核心素养基本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予以保留。当然,我们需要结合时展的新要求,对这些关键能力和品格的原初意义进行细致考究,如果它们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变化,我们还需要对其内涵的增加、减少和创生等做出深度分析和具体说明。

4.将核心素养体系中的条目细化为阶段性发展要求

要想真正发挥核心素养对于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引领和辐射功能,就必须将核心素养体系中高度抽象、概括的条目细化为不同学段学生的具体培养目标和发展要求。核心素养体系中的同一条目在不同学段学生中的发展要求应当彼此衔接、上下贯通,富有螺旋上升的意蕴。涉及学生社会性发展方面的核心素养,通常表征为必备品格。由于品格的形成通常以习惯的固化为标志,因此,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中有关社会性方面的条目可以细化为不同学段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规范。学生个性发展方面的核心素养,通常以关键能力为表现方式。就此,我们需要对列在核心素养体系中的每一个关键能力进行深入的学理研究,探索它们的要素构成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学生身心发展的现实水平和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阶段学生在每一个关键能力的构成要素层面上的发展要求。

比如,笔者曾对“实践能力”的核心构成要素进行过大量定性和定量研究,发现“实践能力”的核心构成要素包括实践兴趣、匹配分析力、策划力和执行力等四个方面。我们要从“实践能力”的四个构成要素入手,对不同阶段学生提出具体明确的发展要求。以实践兴趣为例,小学生要对周边的事物保持广泛的好奇心,善于提问;初中生、高中生应当把好奇心固化为解决某一个或几个领域中现实问题的兴趣;大学生应当能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特别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主动激发、强化和保持自己的实践兴趣;研究生则应当能够将实践兴趣凝练、提升为具体的创业项目或科研创新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柳夕浪.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J].教育科学研究,2014(3):5-11.

[2]蔡清田.台湾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素养[J].上海教育科研,2015(4):5-9.

[3]李艺,钟柏昌.谈“核心素养”[J].教育研究,2015(9):17-23.

[4]刘磊.现时代,我国教育中奖励的困境及其应对[J].教育科学,2015(2):41-46.

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篇8

关键词:职业教育 内涵建设 教育质量 教学模式

我国职业教育近年来快速发展,逐步从扩张式的外延建设向以提升质量的内涵建设过渡,这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中等职业院校必须以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内涵建设的中心任务,建立健全长期有效的教育质量体系,通过不懈的努力使质量立校成为办学传统,这就要求进一步加大教学管理力度,重点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使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好评。

一、内涵建设对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

内涵建设是一个大的体系,包括学校各方面的全面发展,科学定位是关键,核心能力培养是目标,改革评价体系和方法是动力,加强教学管理是保障,课程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是基础。

抓内涵建设就是抓教学质量,要提升教学质量就要明确什么是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没有一个单一的质量标准,而是一个有机组合起来的概念体系。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要求和标准。对于职业学校来说,教学质量是指教学所达到的水平,它一般体现在培养出来的人才在满足社会需要方面所具备的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水平,是整个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工作质量的结果和真实反映。因此在内涵建设中要提升教学质量,应围绕以下内容去努力。

1.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对接

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必须与社会需求相对接,一切应以社会、企业所需求的职业、岗位、工作技能为基本出发点,最大限度地实现毕业生与职业、工作岗位要求的对接,脱离了这个基本目标,所有的人才培养都是不切实际,更谈不上教学质量的提升。

2.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学生素质不仅包括专业技能素质和文化素质,还包括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是其他素质教育的基础,而作为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由于生源的差异,这方面的培养较为困难。专业技能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是保证学生就业分配的基本保障。心理素质是学生从事各种活动的基本条件,只有身心健康,他们才能以充沛的精力、豁达的心胸、坚强的意志,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文化素质,只有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才能不断探索,不断革新,不断发展。明晰了素质教育内容,就有了素质教育的目标。在教育过程中,既要注重智育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更要注重思想道德品质、身心素质教育,使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提升师资队伍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队伍建设是落实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如何培养一支政治素质过硬、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同时掌握高技能的师资队伍,既能传授基础理论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能够始终紧跟新知识、新技术发展的步伐,引导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最根本的保证,也是学校最根本的基础建设之一。

4.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保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的需要,使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相结合,实践能力训练与职业岗位相结合。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主要包括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一方面依托学校现有的实习实训设备,提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结合,另一方面依托行业,联合企业,深化学校教育与岗位培训的相结合。

二、教学模式转变的实施策略

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就是教学模式改革。而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是校企合作,以工学一体化教学为切入点,以就业为主体导向,既要改变理论知识为主要学习内容,又要改变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的学科化教学模式,走工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从学校专业设置、教学模式改革到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等方方面面。这个工程要能有序、有效地推进,既需要全面考虑教学体系的各个方面,也需要整合社会各方面的改革力量。

1.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应最大限度地与社会、企业需求相结合,其目的就是以学生就业为导向。而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并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模式,它是多种教学模式的集合体,在最为广泛的意义上,只要有利于学生就业的教学模式均可以纳入其中。因为工作岗位上的知识和技能的应用是一个综合过程,需要多种类型的知识和技能,不同类型的知识和技能需要不同的课程做支持,所以,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是一个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体系。为此应明确以下三点:第一,明确企业需求,走校企合作之路。第二,强化以质立校观念,走特色之路。第三,转变教育模式,走创新人才培养之路。

2.培养双师型教学团队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转变教学模式的实施者,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对于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师来说,不仅要求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指导能力。这就要求培养一支敬业爱岗、教风严谨,既有理论又能实践,既能从事中职学生教学,又能从事企业在职员工培训,既肯刻苦学习专业前沿技术,又富于改革创新精神,既搞教学又搞教研,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能从事实践操作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队伍建设应围绕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是走进企业,掌握目标培养。二是走产、学、研结合教师培养模式之路。三是走校企合作之路,是提升双师型教师能力的最佳途径。

3.建设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

(1)课程体系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应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工种、岗位能力为课程目标,以工学一体化为基础的多元化教学过程为课程模块,以实训项目为课程内容,以职业能力为课程核心,以双师教师为课程主导的要求,开展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设计,建设一批院级乃至省级精品课程。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教学计划及课程教学大纲的建设。二是新增专业的课程建设。三是教材建设。

(2)课程标准建设。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课程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安排、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队伍建设等,是与教学计划相配套的指导性教学文件,是学校实施教学活动和培养合格人才的基本依据,是评价教学效果和检测教学质量的基本准则,是推进教学改革的核心,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关键。为促进内涵建设工作,提高课程教学水平,规范课程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第一,建立健全一般课程标准。第二,建立健全重点课程标准。第三,建立健全精品课程标准。

三、教学质量提升的保障

1.管理机制的长期性

加强职业院校管理工作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最根本保障,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发展。因此,作为管理首先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做到有据可依,使其规范化,同时应细化常规管理,一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加强教学管理制度。二是加强学生工作管理。三是提升后勤服务管理。

2.建立完整规范的教学质量标准是构建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的前提

(1)建立健全内部教学质量标准体系。职业院校需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完整、规范的质量标准,否则无法真实评价教学质量。因而,逐步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标准理念,全员参与教学质量管理,从招生到教学到毕业各个环节全程质量管理,构建符合现代职业教育,适应社会经济需要的教学质量标准,是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形成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的重要前提。

(2)构建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的全方位质量保障体系。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让职业院校按照企业需求培养技能人才,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只有建立了企业与学校全方位质量保障体系,学校的各项教学工作才能持续改进,教育教学质量才会不断提高。

(3)突出质量体系的自主性和特色性。 在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长效机制的过程中,发挥学校全体师生员工主观能动性,根据学校的办学历史、所属类型及层次,不要一味地模仿和追随其他院校,应在实践中突出自己学校的办学特色。

3.建立科学、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是关键

建立科学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是形成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的关键。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性提高,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学校竞争力的重要工作。根据各自学校的特点,逐步建立一套以教学质量持续提升为目标,自上而下科学、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该体系应包括管理指挥、信息采集、分析评估及反馈调节三个环节。

4.建立高效持久的教学质量保障制度是核心

根据学校发展的特点,要建立一套以评教制度、督查制度、督导制度、评价制度和激励制度等教学保障制度,以制度约束,以激励为推动力,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具体包括:学生评价制度、教学督查制度、教学督导制度、教学评价制度、教学激励制度。

四、小结

对于职业院校来讲,培养出与我国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与企业需求相符合,具备较强职业能力,富有创新能力,能在生产或服务一线岗位独立工作的中、高级技能人才,这就是教学质量。社会对毕业生的评价,体现了社会对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评价,企业单位等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反馈,体现了毕业生是否符合企业的需求,而这些评价和反馈也是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真实体现,对学校是否能保持长期健康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职业院校在注重内涵建设的时候应把转变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核心内容。

上一篇:人工智能推动经济发展范文 下一篇:股权并购和资产并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