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开放课程方案范文

时间:2023-12-19 11:21:51

在线开放课程方案

在线开放课程方案篇1

一、数学习题设置的开放性

开放式教学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很重要的一种就是革新数学习题的设置。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是找寻唯一答案以及操练封闭习题。我们不能完全否定这类型习题的实际作用,它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巩固对知识点的掌握,但是这样的习题过于僵化,在长期接触这样的习题后学生的思维会受到禁锢。从这一点我们不难看出,开放性设置数学习题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对开放性试题有正确的理解及认识,对于试题可以开放到什么程度也要有良好的把控。开放性试题的主旨在于要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题目并不是单一的对答案的找寻与探索,而应当是将具体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让学生的思辨能力得到提升。这样的习题才是真正有价值并且符合开放性要义的。

初中阶段的学生开始大量接触几何知识,单个知识点的难度都不会太大,但是,当知识点融合到一起后题目的难度马上就会提升,这类题目通常是典型的开放性试题。在一次课上我给学生出了如下思考题:

如图,过线段AB的两个端点作射线AM、BN,使AM∥BN,请思考下列问题,并证明你的猜想。

(1)∠MAB,∠ABC的平分线AE、BE交于点E, 则∠AEB是什么角, 并证明。

(2)过E点任作一条直线交AM于D,交BN于C,请问线段DE,CE是什么关系, 并证明。

(3)请证明:无论DC的两个端点在AM、BN上如何移动, 只要DC过点E,AD+BC是定值。

这三个问题都不是太复杂,但是能够对三个问题作出很好的解答,除了需要学生具有非常牢固的基础知识,还需要学生有十分灵活的思维。这样的综合性试题是符合开放性试题的要义的,因为它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了进一步体现开放性精神,我设计了几个有一定难度的思考题:

1.题型有什么特征,解法有什么规律?

2.题目有哪些证法,其中哪些方法最简便?

3.在几种证法中,添置辅助线有什么规律?

4.在解答题的过程中,关键在哪?涉及哪些基础知识?

5.在解答题的过程中,哪些地方容易出现错误?应注意什么问题?

能够对于这五个问题进行思考可充分展现学生的数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设置这样的开放性问题,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教学方式的开放性

从往的教学模式中师生关系是倒置的,教师往往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地位并不突出。想要体现出教学方式的开放性,首先要从这一点上进行革新。以“用计算器求平均数”的教学过程为例,这节内容的重点在于要让学生掌握用计算器求平均数的方法,而这又需要学生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整堂课中我只花了不到10分钟时间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操作方式,并且为学生进行了演示,其余时间我都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在此过程中我会采取几次停顿,这是为了让学生反映他操作中遇到的问题,我再来有针对性解答。在这堂课中学生们都非常兴奋,在“玩”的过程中不断摸索,良好地掌握操作方法。教学方式的开放性应当体现在让学生们更踊跃地参与课堂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不断掌握教学内容。

三、学习评价的开放性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并不多,教师给予学生的评价也有局限性,这也是造成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学生参与程度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新课程理念强调课堂教学中师生应当有更多的互动,教师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开放性评价,这不仅是对学生的鼓励,也是对学生的良好指引。在教学“线段、射线、直线”时,我让学生比较这三种线,找出彼此间的差异。一个学生说它们的差异在于线段最短、射线第二短、直线最长,这是它们之间的一个不同点。为了更正学生的观念,我对学生说道:你能告诉大家你比较它们三者的长度的依据吗?学生马上翻开书,尝试从课本中找答案。当看到相关内容时学生发现,原来自己的想法有误,课本中并没有作这样的说明。开放性评价在于评价的内容不是对学生直接进行否定,要引导学生思考,对于学生观念中存在的问题要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只有经历了这个过程他们才能够意识到问题之所在,才会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在线开放课程方案篇2

关键词:基础会计;在线开放课程;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

一、“基础会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年~2018年)》中要求:“新建一批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和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及立项建设省级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200个左右)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000门左右)”;要深化落实《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建设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提升教师应用信息资源开展信息化教学的能力和水平,构建个性化、智能化、数字化、泛在化职业教育课堂学习新生态,实现信息化教学真正落地。“基础会计”作为会计专业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其他会计课程必须建立在基础会计的学习之上。基础会计综合了理论、实践、技术、操作等内容,了解和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根据对我校会计专业2015、2016年毕业生进行的调查反馈,毕业一年的会计专业毕业生认为“基础会计”课程的重要性和与实践工作的关联程度为98%和92%。近年来随着生源素质的下降和学生个体差异的进一步扩大,高职“基础会计”教学中凸显出以下问题:抽象的课堂教学磨灭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差;教材案例不真实、忽略技能训练,使课堂学习不能与实践接轨;学生无法按照自己的进度和学习基础进行个性化学习;课下无法与教师进行及时提问交流等。因此,建设“基础会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解决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迫在眉睫。建设和应用“基础会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师的教学组织更加灵活;增强了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基础会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实践教学,能够实现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网络资源可以反复使用,学生可以通过线上学习,按照自己的进度听课;通过线下的讨论、提问等形式,及时解决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因此,建设“基础会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对于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使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理念深度融合、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二、在线开放课程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在线开放课程的理论基础研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2005年乔治西蒙斯提出的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很多学者对在线开放课程开展了大量的研究,2012年之后,关于此类的学术文献明显增多,学者们主要从与在线开放课程相关的课程设计、技术支持、教学质量评价与学分等方面着手进行分析。《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要求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专业与课程建设,推动建设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近年来,依据14号文件,为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专业与课程建设,推进职业教育资源跨区域、跨行业共建共享,各地高校专业教学资源建设工作纷纷启动以技能培训和技术应用为代表的高等职业教育,其目标是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高职院校会计在线课程的建设必然围绕着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但是,随着生源素质的不断下滑,会计专业学生的基本素质以及学习能力也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面对这样的问题,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高职院校纷纷进行教学改革,以求提高教学质量,在线课程成为一项重要选择。

三、“基础会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目标

“基础会计”开放课程研究目标是:以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毕业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为依据,建设一个资源共享、高职教育理念突出、实用开放的基础会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从而实现在线课程的随时可学、处处可学,实现学生不同起点的系统化、个性化学习的目标。在线课程建设与实践教学的具体目标如下:(一)典型、丰富、实践性强校企深度合作,通过将高校的专业教学资源和行业企业相关典型案例的结合,将基本理论的共性和实践内容的个性结合起来,突出课程内容的多样性、实践性。(二)共享、开放、实用建设完善的在线开放课程,突出共享性、开放性和实用性。在资源内容的选择和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调研学生、企业专家、教师的学习需求。最终实现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使学生能够通过自主使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实现不同起点的系统化、个性化学习。(三)持续更新统筹安排,建立长远规划,根据会计专业和行业的发展,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实现课程内容更新的持续性和常态化,确保资源内容能及时反映行业的发展情况。

四、“基础会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内容

笔者借鉴现有国内外开放课程建设成果,尤其是已建成的国家级和省级高职院校课程资源库和在线开放课程,“基础会计”开放课程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在线开放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学时的安排、在线课程的设计、实践教学组织和考核与评价设计。其中包括如下重点工作:一是,针对课程重难点打造微课视频。二是,针对90后学生特点,制作FALSE动画和交互游戏,将课程知识融入其中,调动学生学习参与的积极性。三是,做好实训中的过程性管理,增强师生互动,完善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四是,在课程中融入趣味性、深度性、真实性的企业案例。五是,根据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资源编写配套“一体化”基础会计教材。五、结语建设基础会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与现有课程资源平台相比具有如下特色和创新: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师的教学组织更加灵活;增强了师生间的交流互动。通过基础会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实践教学,能够实现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网络资源可以反复使用,学生可以通过线上学习,按照自己的进度听课,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的问题;通过线下的讨论、提问等形式解决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顾国巧.基于“试-学-做”模式的“基础会计”课程改革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11).

[2]吴宏远.高职会计专业在线课程建设探究——基于翻转课堂的SPOC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J].职教通讯,2017(06).

[3]王静,付晓.高职审计专业校企共建、共享资源库初探[J].财会研究,2015(13).

在线开放课程方案篇3

关键词:在线教育O2O;面向对象;课程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13-0115-02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theory of object oriented curriculum system abstraction, difficulty to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knowledge points, proposed to online education and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is O2O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teaching mode. Using the advantage of online education online teaching to promot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the use of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advantage to complete the student practice offline offline.Through the two aspects of teaching mode and course construction to build the new curriculum model.

Key words: online education O2O;Object oriented;Course mode reform

1 引言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是大多数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是为“以面向对象技术为核心思想”的后继专业课程奠定一个扎实的专业基础[1]。目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课程改革主要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主,通过在课程中引入案例或项目等方式加强学生的编程能力。随着最近几年在线教育在全球的风靡,也给传统的教学带来新的思想和启发。本文利用在线教育O2O的特点,将传统课堂进行延伸。其研究的目的在于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使学生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上得到连续系统有效的学习,从而掌握必备的面向对象编程技能,同时结合课程项目强化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面向对象编程能力。

2 在线教育O2O的背景

在线教育发展到现在已经有10多年了。从2000年开始的公开课,到2008年诞生的MOOC。MOOC是Massive(大规模的)、Open(开放的) 、Online(在线的)、Course(课程)四个词的缩写,指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这是近年来开放教育领域出现的一种新型课程模式,是面向社会公众的免费开放式网络课程,它是由很多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愿意增强知识传播的个人或组织所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开放的、大规模的课程,具有大规模的学习资源、大规模分布式学习伙伴、多样化的分布式网络学习支持服务、开放性、自组织和社会性等特点[2]。

2008年诞生的MOOC开启了在线教育的新时代, Udacity, Coursera, 以及 edX三大在线课程网站相继上线,有超过十几个世界著名大学参与其中,MOOC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兴起。

但MOOC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随着人们的热情的减退和在线教育的诸多问题,使得在线教育发展落入了瓶颈。比如观看视频的人数很多,但真正上完一门课程的人却很少。MOOC学习者不能坚持完成课程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主要表现为:缺乏相关实践、必要的课程背景知识和能力、足够的学习动力等等。其中,学习的主动性被认为是影响 MOOC课程完成率的关键要素[3]。

2013年在线教育出现了O2O(线上线下结合)式新课程教学方法,采取线上看视频,线下实践的新课程模式。这种模式将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使得学生的主动学习性加强。学生在上完课程后也具有较高的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但目前主要是企业和相关的培训机构在使用此方法。

3课程教学模式

在线教育O2O的教学模式是将传统课堂与上机实验分成线上网络部分和线下课堂两部分进行。线上网络部分主要完成知识点的讲解,而线下实践教学主要完成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3.1 线上网络

线上网络教学包含知识点讲解和练习两部分。对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这门课而言,传统的上课方式受到时间限制不可能将一次课程时间全部花在重点、难点上讲解,这部分知识的吸收就考验学生的理解力。

在线教育的优势在于不受课堂时间限制,对于教学内容可以精心准备。课程知识内容中的重点、难点部分可以进行深入详细的解析,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程度暂停或者回放视频,也可以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帮助自己更好的理解。而在传统高校的课堂上,很难兼顾那么全面。

任课老师还可以将练习搬到网上来进行,利用学校的教学系统可以组建课程题库。针对课程章节建立相应的题目,帮助学生对理论部分更好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将学生做的习题情况进行收集分析,找出学生容易出错的部分,在线下的课程教学的时候可以有针对的进行讲解。

3.2 线下实践教学

线下课堂将课堂与上机实验合并在一起,将课堂搬到机房,既可以进行主题讨论,又可以马上开始项目实践。

主题讨论的目的就是带动学生,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目前,在教学模式上,中国大学与西方大学的差异就是这种互动性。探究式、讨论式、互动式,才能使学生处于高度兴奋之中,这样学生抓住知识、思考知识的效率才最高[4]。

老师还可以在线下课程上组建小组,布置课程主题讨论案例,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解决案例,让学生在讨论中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主题讨论可以由基础到复杂的一个个课程案例组成,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可以利用身边的电脑进行应用实践。对讨论的内容可以通过编写程序来进行一一验证,对于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不容易理解的部分,老师可以进行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建立如何分析问题,如何查阅相关资料,如何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完成后,可以让学生对答案进行总结和优化,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课程学习到一定阶段还可以开展项目案例,利用小组方式共同协作解决项目。每位学生分工完成项目案例中的一部分,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4 课程建设

4.1 教学平台建立

任课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加强师生间的交流。老师通过此教学平台课程相关教学视频资料,组建习题库。学生可以用自己的学号登录观看视频或者做题,平台收集学生的做题情况提供给老师进行分析。网络教学平台还可以提供网络讨论区,学生可以问题,回答他人的问题或者对某部分知识点进行讨论等。

4.2建立新考核评价体系

考核评价是反映学习质量、检验效果的主要手段,这有利于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与人才质量检测。

采用新的课程教学模式后,考核评价体系也应从3个方面进行:

(1)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10%,主要是学生的上课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

(2)主题讨论和项目案例占总成绩的40%,每个主题讨论和项目案例结束后可以请每位同学谈谈自己的收获、总结和感想。老师根据这位同学在主题谈论和项目案例中的表现综合给分。

(3)期末上机考试,占总成绩50%。

4.3与企业进行深入合作

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所以加强企业合作是关键。课程设置上应参考企业计算机及相关岗位的能力要求,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相关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融为一体,以学生为主体,以应用为重点,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关键能力的培养。

学校还可以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平台,在课程结束后可以安排学生在实习基地开展相关课程设计。

4.4教师队伍建设

基于在线教育O2O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承担改革后的课程教学教师既要有扎实丰富的专业知识技能,还需要具备熟练的动手实践能力,更要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承担新教学方式的课程专业教师也需要不断更新专业知识,不断吸收企业的新技术并将其融合到项目任务教学中,为适应这种教学要求,提教学质量,学校应采取多种途径加强专业教师培养。利用校企合作可以将教师送到企业去锻炼学习,也可以引入企业优秀人才参与到课程中。

5 结论

将在线教育O2O与传统课堂相结合,利用各自的优势应用在教学模式改革中,对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从新的模式出发,既能从网络高效的吸收理论知识,也能从实践教学中获得较强的动手能力。还在主题讨论、项目实践等教学环境中锻炼了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学生成为应用型、技能型的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方修丰,黄海鸥.“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设计探索[J]. 大家,2010:77-78.

[2]吴淑苹.MOOC课程模式下云学习环境研究[J]. 软件导刊,2013:191-193.

[3]高地.MOOC热的冷思考――国际上对MOOCs课程教学六大问题的审思[J].远程教育杂志, 2014:39-47.

在线开放课程方案篇4

关键词: 网络课程 游戏教学 教学方案

1.引言

国外游戏在教育服务方面已有所实践,内容相对丰富。国内教育游戏的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与具体课程的结合相对较少,结合游戏开展的教育活动还不成形,甚至基本上处于空白。[1]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创设情境,提出一些与所讲内容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让学生参与,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轻松地学习,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2]在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课程实际教学中,我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制作了一些小而有趣味的教育游戏,如打字练习游戏、接球游戏等,将它们以教学软件制作实例的形式介绍给学生。纵观以上研究,我们不难发现游戏式教育还存在众多缺点和不足。首先,游戏情境教学缺少灵活性、系统性。而且,教育游戏设计没有结合具体课程的特点。本文的研究就是以网络课程为例,解决好游戏教学的诸多问题。

2.方案

(1)灵活、系统地设计情境数据库。

情境数据库的设计是为了教师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情境事例的设计不仅要跟网络课程相关知识点紧密联系,还要跟学生的专业、研究方向、业余兴趣和上课的状态等因素紧密联系。例如,对于同一个网络知识点,不同专业的学生有不同的情境事例偏好。因此,情境数据库中情境表应该有学生的专业、研究方向、业余兴趣、上课的状态、章节、知识点和情境事例等相关字段。

另外,应该设计情境数据库的相应操作,包括添加、删除、查询等操作,以便教师能够对数据库进行维护和查询。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研究方向、业余兴趣、上课状态等查询情境事例讲解相关知识点。

(2)概念游戏方案设计

根据以往上课的经验,学生的网络概念不清楚时,其网络配置与操作也很茫然。掌握概念可以概括为两个部分:概念的含义和概念所在的领域。概念游戏方案设计就是要把概念的含义和概念所在的领域反映到游戏当中。常见的游戏规则有配对相消(如,QQ游戏中对对碰游戏约定同一种动物头像相消)和领域归类(如,扑克牌游戏中要求方块、黑桃、红星和梅花四种牌各归一类)。

由于整个课程是分章节的,我们在概念游戏方案设计中应该分章节概念游戏和专题概念游戏。章节概念游戏把概念按章节划分,每一个章节的概念按概念名和对应的含义相消或者按同一领域中的概念归为同一类设计游戏。专题概念游戏则把整个课程中的概念按专题(如,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组网时涉及的网络概念)划分,每一个专题中的概念按概念名和对应的含义相消或者按同一领域中的概念归为同一类来设计游戏。

(3)参数设置游戏方案设计

根据以往上课的经验,在网络配置与操作过程当中必须进行参数设置。参数设置要达到一定的效果,如,两台计算机的IP和MASK参数设置是否在同一个网段上。参数设置有相同效果的参数设置可以进行配对相消,因此可以通过游戏方案设计参数设置。

类似于概念游戏方案设计,可以把参数设置游戏方案设计分成章节参数设置游戏和专题参数设置游戏。

(4)网络配置步骤游戏方案设计

根据以往上课的经验,在网络配置与操作过程中往往具有步骤性。如,制作双绞线按顺序分为5步:

用压线钳将双绞线端头剪齐,再将双绞线的外皮除去2—3cm。

将绿色对线与蓝色对线放在中间位置,橙色对线和棕色对线放在靠外的位置保持不动,从左到右的色序为:橙,绿,蓝,棕。

剥开双绞线的每一对线,将8根有色导线整理平行,按EIA/TIA568B标准(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色)顺时针方向平行排列,并拢后剪齐,并留下约15mm的长度。

一手捏住水晶头,将水晶头有弹片一侧向下,另一手捏平双绞线,白橙线对着RJ-45连接头的第一脚(余类推),稍用力将排好的线平行插入水晶头内的线槽中,8条导线顶端应插入线槽顶端。

确定双绞线的每根线已经放置正确之后,将RJ-45连接头放入压线钳槽中,用力压接。

网络配置与操作过程中的步骤性可以反映到游戏当中。如,台球游戏中,桌面上的球要求按顺序入带。如果把某一网络操作中的步骤和桌面上的球进行对应,那么此网络操作就可以转换成某一台球游戏。

类似于概念游戏方案设计,可以把网络配置步骤游戏方案设计分成章节网络配置步骤游戏和专题网络配置步骤游戏。

(5)课程考核方案设计

由于教育游戏的存在,网络课程的考核不是简单地分为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而是可以根据学生完成游戏的情况进行考核。可以结合学生完成游戏的情况采用理论免考、实践免考、部分理论免考和部分实践免考等课程考核方式。

3.结语

通过游戏教学与教学方案的设计,可以有效消除高职学生的厌学心理,提高教与学效率,同时使得游戏教学与具体课程相结合,提高游戏教学的灵活性。

参考文献:

[1]朱兆松.网络课程教学中的游戏尝试,实践与探索,2009.

在线开放课程方案篇5

摘?要:介绍了《水污染控制技术》课程开放式教学平台建设与实践,结合实际提出了平台的建设理念,并就平台的基本结构、主要共享资源、教学与功能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水污染控制技术课程;开放式教学平台;建设与实践;资源共享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市政学院《水污染控制技术》课程于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课程组针对企业需求,开发该课程教学资源和创新教学方法,完善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内容体系,实现了教学过程与企业实际工作过程的深度融合。以该课程为载体的教学团队成员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呈现专业方向优势互补、知识技能互补、梯队合理的“双师”结构,为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课程组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更新教学内容,并融入新的教学成果,以公共网络为载体,将构建开放式教学平台作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教改方向,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通过近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建成了较完整的课程资源系统,可利用共享系统向学习者提供教育资源服务。2012年12月该课程完成了“转型升级”,通过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验收。

一、开放式教学平台建设理念与构建框架

作为国家级精品课,课程组在网上提供了大量可供直接利用的教学资源,但还需坚持“以企业人才需求为先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思想,结合自身教学需求与本课程的教学特点创新与发展。

1.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实践互动的开放式教学平台建设理念

《水污染控制技术》课程的特点要求将水污染控制技术应用于工程实践,使学习者获得工艺设计、设备运行操作等职业技能,开放式教学平台可以实现课堂教学、工程实践和社会实践的互动,为学生提供给宽口径、多内涵、体现个性需求和教学反馈的立体化教学系统。以学生为中心实施教学和实践,让学生了解工作过程,了解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在开放中实现互动教学。开放式教学平台,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应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究者,让学校、企业、社会联成一体,学生随时有动手的机会,在实践中学习和培养创新能力。

2. 平台的构建框架组织结构

依据教育部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开放式教学平台应是一个结合《水污染控制技术》课程实际教学需要,以服务课程教与学为重点,课程资源丰富、系统、完整,并且充分开放共享的教学平台。开放式教学平台的教学资源分为“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两大类。开放式教学平台在已有《水污染控制技术》国家精品课程的基础上构建,是反映教学活动的必需资源和教学的依据及材料,在促进“教”与“学”的理念和方式发生深刻变革的同时,为教师提供满足其自身教学所需要的必需的资源及可供参考和选择的资源,为学习者提供课程基本信息以及复习、释疑和进一步拓展的环境。

二、开放式教学平台系统资源建设

为尽可能实现资源的“优质”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共享性”,课程组克服了原有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在开放式教学平台上,按照课程体系和企业岗位需求,进行资源设计和组织,将知识单元和实验/实训单元标引不同类型的教学资源,并覆盖所有涉及的知识点和技能点。使用者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和学习需求,通过输入关键字,实现基于知识模块或知识/实验单元或知识点/技能点进行检索,既可选择对应检索范围中的所有资源,也可仅选择所需类型的资源,自主学习和查阅所需相关资料。

1. 基本资源建设

基本资源包括课程基本信息、重点难点指导、作业习题和全程教学录像等满足教学和学习基本需求的各类资源。(1)课程基本信息。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演示文稿和授课教师等,以介绍为主,将课程的历史沿革、建设过程,课程教材的更新、教学内容演变,教案/演示文稿以及授课教师的教学情况等课程基本信息展示出来。(2)重点难点指导。教学重点难点是教学内容中关键性的最重要的中心内容和教学中难于理解或领会的内容,是课堂结果的主要线索。在教学大纲、教案/演示文稿和每个课堂教学单元中都确定了教学重点和难点,并给出指导方案。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向课堂教学要质量,要效率,还为学习者提供了课程学习手册和校本教材等参考资源。(3)作业习题。形式多样,与课时教学内容相匹配,附参考答案,有利于学习者突破教学难点,掌握基础知识、基本原理。(4)全程教学录像。为课堂教学的真实反映,讲授者循循善诱,由浅入深,恰当地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形象、直观。有利于学生理解教学难点和自主学习。

2. 拓展资源建设

拓展资源包括辅助教学和学习的各种特色资源,如案例库、专题讲座库、素材资源库、实验/实训、试题库/在线考试、学习论坛等。

(1)案例/专题讲座/素材资源库。案例库收集了课程组在社会服务中设计的一批典型水污染治理工程案例;专题讲座库收录了本行业企业专家介绍水污染控制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应用以及本行业发展方向和职业技能要求等;在素材库中,收集了污废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设计规范、国家标准,参考文献以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污废水处理工程项目设计方案、施工图纸等。这些资源可供同行和学习者参考使用。

(2)实验/实训。针对课程特点配套了实训项目和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开通了水处理设施运行操作仿真系统,为学生提供了虚拟环境下实验室开放教学;在校内水处理车间设置了不同功能的水处理单体设备,学生可根据污废水处理要求进行组合,完成城市污水、工业废水、中水、纯净水处理等项目的实验/实训;还设置了4套水处理综合实验装置,满足实验/实训要求,提高学生现场操作技能。

(3)试题库/在线考试。试题库汇集了200多道题目,分为概念原理题、分析题、论述题、实践题等不同类型。在进行阶段性学习之后,学习者通过系统自动抽题,在线测试或考试,通过参考标准答案及要求,进行自我评分。

三、结束语

通过开放式教学平台的构建与实践,实现了《水污染控制技术》课程“转型升级”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目标。开放式教学平台的使用,能有力地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实现教学和实践的开放式良性互动交流,让学生有机会自主了解社会,向社会学习。学生、教师、和企业岗位之间的关系通过开放式教学平台得以更好的发展,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简介:王有志(1957-),男,黑龙江人,教授,工学硕士,现从事环境工程专业教学及污水生物处理与资源化研究。

在线开放课程方案篇6

2月10日,在原定的开学首日,我校如期开课,12个班级,28位老师在学校领导统筹安排下,顺利开展线上教学工作。现将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工作总结如下:

有组织,有计划。为确保线上教学顺利开展,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集会议研讨和部署疫情防控期间的教育教学工作,科学制定教育教学工作方案,引导师生充分利用钉钉等学习平台开展线上教学。教务处组织了专门的线上培训直播课,全校28位老师参加了视频直播培训;任课教师认真学习平台使用方法,准备了丰富的视频、课件、习题等教学资源,积极做好上课方式的各种预案,为线上教学顺利开展付出了大量的艰辛劳动和努力。

有问题,有解决。线上,有些家长不懂如何播放课程,有些家长使用手机流量播放视频卡顿……我们都在第一时间给予了解答和解决。目前,我校370名学生全部在线听课,无缺课情况。

有督查,有反馈。为了保证线上教学顺利实施,确保达到在线学习和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的要求,学校还开展了线上课程专项检查,通过班级自查、学校检查等方式,对线上教学的进度安排、线上教学资源及利用、线上教学的管理和要求、线上教学的师生互动等进行检查。

线上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已半月有余,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线上教学工作顺利进行,教学整体运行平稳有序,任课教师准备充分,预案完备,学生精神饱满,认真配合,较好的完成了各项教学任务。

在线开放课程方案篇7

关键词:O2O方法;创新实践课;数学建模;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1-0001-02

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课程是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载体,通过建设创新课程体系,运用创新理念和方法,才能实现创新教育目标。近年来,各高校教育非常重视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开设了不同类型的创新实践课程,有关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也取得不少成绩,但是还存在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如课堂上讲授内容多、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环节意识差,只能完成事先设计好的实践方案,无法实现课程创新教学的目标[1-3]。O2O模式(Online to Offline)最早起源于美国的电子商务在线与离线的协同交易中,这种方法应用到教学中有其独特的优势,能够拓展教学时空、整合教学资源等。由于它的教学形式多样性,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中发挥其特有的作用,从而可全面提升教学的有效性[4]。O2O方法应用到教学中正处在起步阶段,这就要探索新教学模式下的课程教学规律,重新认识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的定位和职能,将传统教学(线下)与现代网络教学(线上)优势互补,充分发挥课程培养创新人才的作用。本文借助“数学建模”课程,基于O2O方法,整合线上线下课程教学内容,融合多种教学方法,完善考核机制,以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探索研究O2O方法下的创新课程教学模式,构建新教学模式下创新课程教学体系和实施方案。

一、基于O2O方法的创新实践课程教学

模式的构建

创新实践课程教学模式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建立多层次开放式综合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以数学建模课程为平台,融合线上线下教学内容,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建设混合式教学模式,提高数学建模课程培养创新能力的作用。

(一)组织线上课程教学

1.线上教学内容的选取原则:在线上学习就是充分利用互联网云教育平台,学生面对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及提供的相关资料来学习。理论内容难易适中,不宜太专业化,便于自学,否则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内容还要具有课堂教学承上启下功能,能服务和巩固课程;实践环节要选取模仿和自行设计相结合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参与到学习中并体会学习的乐趣。数学建模线上课程选择相关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数学软件以及简单的建模案例等。

2.线上反馈互动教学法:通过测试及回答问题了解学习动态,根据学生在线学习效果的反馈,调整在线学习内容和检验方式。建立数学建模辅导答疑平台,引导和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数学建模基本知识、基本方法、数学软件以及简单的建模案例等,汇总共性问题可留在课堂统一解决。

3.线上学习的管理:在线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弱化了教师的角色,学习环境在网络空间中,不受时空局限,容易受到信息迷航,放养式教育,太过自由反而难以驾驭,建立自由学习下的约束机制,因此要通过测试、线下课堂回答问题等考查方式检验学习效果。

(二)组织线下课程教学

1.线下教学内容的选取原则:课堂教学+创新实践活动是线下学习的主要任务。课堂教学要深化线上学习内容,通过案例介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知识的普及性;内容要具有实用性、方法性,能够指导创新实践。对于数学建模课程通过精讲经典案例、实际建模案例,介绍基本方法,侧重于问题的分析、方法的引入、建模的过程和模型结果的运用;介绍常用数学应用软件及其使用方法和编程技术。创新实践活动可设计多种形式,如,综合大作业、数学建模竞赛。学生可以根据接受能力及兴趣选取不同类型的实践活动。

2.线下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启发式方法,启发和引导学生线上思考问题并动手实施,调动学生积极性;合理融入讨论式方法,抛出问题,组织学生深入研究讨论并给出解决方案,发挥学生主动性;适当引入案例式方法,通过讲解实际案例使学生接近现实问题,了解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数学建模竞赛培训中,适时推进翻转式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通过师生互动使教师理解学生的问题和引导学生去消化和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线下学习的管理: 鼓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以组为单位讨论问题,提交大作业、参加竞赛活动,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习效率。教师也可以不定期参与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会,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动态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建立多元化考核机制

课程成绩评定机制应注重学习成效,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程考试要充分体现网上自学与课堂教学效果。线上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其学习效果要通过线上个人测试检验。线下考核采用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方式,每种类型考试的权重见表1。

(四)实践问题的解决

实践是创新实践课程培养创新能力最有效的教学环节,建设具有不同功能的实践问题是满足不同阶段教学需要的必要保障。

1.基本数学模型的实现问题。利用相关模型求解方法,借助计算机及数学软件求解数学模型,包括解析求解、数值求解、图解求解等,为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做准备。

2.数学建模实践问题。针对数学建模的实践性和数学模型求解的复杂性特点,设计数学建模问题,使学生结合问题完成问题的分析与假设、模型的建立与求解、模型的分析与改进以及模型的结果检验与应用全过程。

二、基于O2O方法的创新实践课程教学模式实施成效

创新实践课程能够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学思结合,是融合理论与实践的一种系统有效的教学途径。我们通过对创新实践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以数学建模课程为检验手段,动态调整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完善O2O方法下的创新实践课程教学模式。

(一)创新实践类课程现状分析

分析国内外创新实践类课程的发展现状,结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具体规划和实际情况,借鉴当前各学校创新实践课和O2O在教学应用方面的经验与不足,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将传统课堂延伸到互联网中的线上课堂和实践课堂中,构建创新实践课程的O2O下的教学模式。

(二)创新实践课程O2O教学模式实施的准备

1.线上学习材料的选取。线上学习材料要便于学生自主学习,选取的学习材料要难易适中,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学生通过线上学习,可以对创新实践课程的基本方法有初步了解,对课程的基本思想有基本把握,并对课程的应用有初步了解。

2.线下学习材料的选取。线下学习材料主要用于课堂的讲授,一方面教师根据学生线上学习的效果开展课堂教学,另一方面要利用线下学习材料巩固和提升线上内容。因此,线下学习材料需要系统、深入地体现课程内容的本质和内涵,需要教师甄选典型案例开展课堂教学,从而实现巩固和提升线上学习的目的,为学生课程内容应用于实际打下基础。

3.创新实践问题的选取。线上题目类型不易太难,选取线上学习的模型计算问题,基本方法的建模问题,让初学者通过模仿,或用所学过的知识独立完成实践练习。线下题目可选取基本方法、综合方法的建模问题,题目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建模案例,筛选历届竞赛中有代表性的题目。

(三)创新实践课程O2O教学模式的实施

创新实践课程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需要学生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开放性的思维模式。基于O2O教学特征和教学目的,将课程教学内容分解为线上、线下教学内容。学生通过线上自学和实践,能够了解和掌握部分学习任务,但对难点的理解程度需要通过网上答疑和线下课堂讨论来检验。线下课堂教学,教师合理安排课堂内容,既要巩固和衔接学生线上学习内容,又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整个过程更加依赖于教师教学方法的实施。在线下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引导激发学生自主实践、研究探索、自我管理,使学生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形成。教学中既为学生营造高层次的研究空间,也扩展了教师的研究领域。根据具体的创新实践课程的内容,合理安排学时,分别开展线上和线下学习。

(四)创新实践课程O2O教学模式的效果检验

教师对创新实践课程O2O教学模式的检验分为阶段式检验和期末检验。阶段式检验主要在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阶段实施。首先,教师针对学生线上学习效果设置自测题目,实施检验。其次,教师根据线下课堂教学设置线下作业,实施检验。阶段式检验实现了对学生线上和线下各个环节表现的评定和检验。期末检验,利用创新实践课程的期末考试或是参加竞赛活动实现学习效果的检验。最后,借助阶段检验结果和期末检验结果,总结教学方法、调整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模式。

O2O教学模式下的丰富教学内容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新的教学模式从不同层面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肖晓萍,余涛,廖青等.创新实践课程体系的研究与探索 [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2).

[2]林健,符寒光,吴中伟等.高校实践创新课程的教学与体 会[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6).

[3]李冬梅,陈东彦,孙伟.工科大学生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探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7).

在线开放课程方案篇8

“我们这样生活”是“我们共同的世界”这一主题的内容,是根据课程三维目标“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安全、健康、环保的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影响”,依据课标中“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人们生产、生活及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科技要为人类造福,崇尚科学、反对迷信”这一内容编写的。在第一课时中,我们确立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人类文明的日益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养成安全、健康、环保的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体现课程的综合性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是“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紧扣这一核心。如果离开这一核心内容空谈追求课程的综合性,就等于是舍本逐末。下面是两种不同的设计。

设计一:

(一)认识原始人的生活,从衣、食、住、行谈原始人的生活。

(二)谈谈爷爷、奶奶小时候的生活。

(三)认识今天多姿多彩的生活。

从古到今,分别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来了解生活的发展,在对比中感受生活的变化。应该说对比是明显的,变化也是显而易见的。但这其中存在着一个问题,那就是因为学生缺乏对以前生活的了解,缺少真正意义上的体验,甚至产生了诸如“原始人多自由呀,他们的生活环境多环保呀”等错误的认识。虽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所谓的“自由、环保”是怎样的,但学生的认识始终比较模糊,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设计二:

(一)通过设计春游活动方案,感受多姿多彩的生活。

1.讨论出行方式、选择线路。

2.交流春游活动要准备哪些方面。

3.方案设计。

4.活动交流:吃什么,玩什么,还要带什么?

5.确定方案。

(二)感受古人的生活。

(三)感受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

同样一个教学内容,但两个设计着眼点完全不同。设计一以了解生活变化、发展为主,更多的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无法唤起学生的共鸣。设计二让学生成为活动的参与者、体验者,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如在讨论方案的过程中,得出了“行要方便安全,穿要舒适得体,吃要健康适量,玩要遵守规则”,始终坚持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指导学生的生活。通过这一堂课学生不仅了解了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如此多姿多彩,更是明白了我们该怎样生活。把现代生活作为重点,因为这是学生自己的生活,真实可触摸,学生有体验,更能激发他们的共鸣,而且通过讨论交流能给学生的生活指导性的意见,使他们更好地生活。把原始人的生活放在后面,引发学生对两种生活的对比与思考,不用更多的语言,学生就会有更多的感触。

在坚持课程核心的同时,在设计二中也很好地体现了品德课程的综合性。

师:(出示地图)这是我们学校到瓜渚湖的地图,如果从学校出发,可以怎么去?

生:走着去。也可以利用滑板、校车、三轮车,还可以让爸爸、妈妈接送……

师:我们出行的方式真多!可作为集体活动,哪种出行方法最经济安全?

……

师:现在我们来看线路,你会选择哪一条?(课件出示三种颜色的三种线路)

……

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选择方便、安全的出行方式、线路,是对生活经验的一次梳理;通过地图、线路图选择合适线路,是对生活经验的一次提升,说不定以后遇到出行,学生真的会找来地图研究一番呢。不同的出行方式,不同的出行线路的选择,体现了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的彼此渗透和互相促进,也从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去理解、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这充分体现了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的内在整合。交流过程中小结出来的吃、穿、行、玩健康又安全的生活方式,更是有机融合品德和规则教育,集体主义、地理环境教育和生命与安全教育。因此,活动设计二充分体现了品德学科的核心,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

二、以学生的生活为原点,体现课程的实践性

“学生的生活对本课程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课程必须贴近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并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的生活。”2011年版课程标准对课程基本理念的阐述着重强调了学生生活对于本课程的价值,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学生“自己”的一切。

1.从生活中发现和提出问题

学生生活在如此丰富多彩的社会,信息量的增加,有时让我们教师也觉得如今的学生的确厉害。因此,光是提供一些信息给学生,已不能适应学生生活的需要。现在的学生缺少的是如何从大量的信息中整理出有用的信息,如何用获得的信息去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

春游活动对于学生来说也是司空见惯的事了。在春游前,班主任老师往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强调这强调那的,虽然如此,在春游过程中还是有不少学生忘了这忘了那。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被迫地接受教育,缺少自身的需要。如何在组织春游的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教学设计的理念之一。

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需要指导,这是设计时我们要考虑的。我们要以学生自己的生活为原点,通过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在这堂课以前,我们进行了课前调查,调查的对象有学生,主要是了解对春游的感受;也有教师,主要是了解春游中发现的问题。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对春游十分喜欢,对春游要带的物品也说得头头是道,品种之丰富也令我们咋舌。但也有困惑,如有些时候东西带多了觉得太重,还麻烦,带少了在游玩过程中发现缺这缺那的;在游玩过程中,部分学生也存在一些不文明的现象。调查获得的这些信息,是学生自己的生活,也因此成为课堂教学中要解决的问题。

2.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

只有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究社会,才能提升学生的生活。因此,亲身实践成为了课堂的主要方式。在设计时,我们通过设计“春游活动方案”来感受多姿多彩的生活,既是对学生生活经验的唤醒,又通过亲身经历的方案设计来达到教育自己的目的。

教学片段一:

师:选择了出行方式,我们还要准备什么?

生:可乐、饼干……

师:你想到了吃。

生:相机、风筝、面包……

师:风筝用来干什么?

生:可以玩。

师:你不但想到了带什么,还想到了我们可以玩什么。

师:还要准备什么?

生:运动服。

师:为什么?

生:穿着舒服,也可以穿校服。

师:穿校服还有什么作用?

生:容易找到。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得出春游要带什么,而且通过穿什么舒适得体的指导,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白穿着的注意点。正是有了学生的亲身参与,指导的目的性更强了,学生也更能明白穿什么、为什么穿。

教学片段二:

师:看,这就是我们刚才讨论的方案,多好的活动方案!请班长上来打上我们的班级名称。(班长上讲台在电脑中输入班级名称)这就是我们班的春游活动方案。

师:我们今年去春游了吗?

生:还没有。

师:真没有?

生:真没有。

师:我们的大队辅导员在吗?我想问一下大队辅导员,学校近阶段有没有组织春游的打算?

大队辅导员:我们有这个打算,如果我们三年级去春游,一定采用我们班同学的活动方案。

在这个片段中,在活动方案前输入班级名称,就成了自己班的活动方案,使学生享受到了劳动的成果,在无形中也告诉学生“我的地盘我做主”,这就增加了方案的实践意义。同时,大队辅导员的话,让学生更加明白自己设计的方案还可以成为全年级的春游方案,增加了学生的成就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既受到了教育,又收获了成功。而在以后的春游活动中,将通过实践来检验方案是否成功,又给了学生一种期待,这种幸福感和期待感只有在亲身实践中才能获得。

三、以学生社会性发展为目标,体现课程的开放性

1.关注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形成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在“设计二”中,以设计“春游活动方案”为重点,正是因为当时正是春游时节,是学生生活的需要,是学生社会性发展的需要。

教学片段三:

师:现在我们来看看线路,你会选择哪一条?(幻灯出示红、黄、蓝三条线路)

生:我选择红色线路,可以边走边看风景。

师:你这个想法很好。

生:我选择黄色线路,因为它最短、最近。

师:是的,我们出行的路线很多,要选择最方便的。

在这个片段中,教师把线路选择通过地图的形式来展示,也是契合了当今生活中外出游玩通过查找地图来选择合适的路线。把生活中的一些现实场景在课堂中加以还原,通过课堂指导,使学生能更好地参与到以后的生活实践中。

2.教学空间向课外延伸

在“设计二”中,根据社会生活中的需要,切合时空,对教材进行了整合。我们把“现代人的生活”通过春游活动进行某些方面的展示,把教学空间拓展得更为广阔。同时,一堂课中的教学不仅仅停留在课堂40分钟,还需要更多的课外时间加以实践,这也使教学空间得以延伸。学生在以后的春游活动中,落实活动方案的过程也是本堂课的延续,因此40分钟的课堂结束了,但这一堂课还没有结束。当然,如果条件允许,我们也可以把课堂设在学校的草坪上,甚至设置在春游的目的地,那会创设更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使教学的空间更为开放。

3.教学评价更多样

课程评价应重过程胜于重结论,在活动过程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锻炼意志、体验生活是对学生最好的回报。如在讨论出行方式时,当学生说坐公交车、父母接送时,教师没有直接否定,而是提出问题要学生思考:“集体活动坐公交车、父母接送是否合适?”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这样的评价是有思维内涵的。

又如在“教学片段二”中,输入班级名称成为自己班的春游活动方案,是对学生讨论结果的肯定,而大队辅导员对春游活动方案的肯定,又让学生得到了更多的赞许,是对他们最好的评价,这种效果是上课教师的评价所不能达到的。因此,教学评价的角度、评价的主体多样而灵活,更体现了课程的开放性。

上一篇:数学建模步骤及过程范文 下一篇:电力安全生产规范条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