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民族学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2-18 17:14:14

对民族学的认识

对民族学的认识篇1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文化软实力”与好莱坞电影的跨文化扩张

媒介(media)是人类意识的载体,媒介产品代表着参与制作传播的各个阶级、阶层和集团的利益,所以媒介信息往往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及价值观,在政治及社会层面上从来都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众多商业动机驱使下的媒介信息以文化产品的形态进行跨文化传播时,其或显性或隐性的传者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符号,凭借庞大成熟的产业机器以及强大的媒介技术,对信息接受者产生巨大的感知冲击和一定程度上的文化认知改变(文化同化),并试图渐渐形成一种依赖型的媒介消费关系,这即是文化强权国家所谓的“文化软实力(softpow-er)”[1](P.142)的一种表征。美国好莱坞电影就是这样一种国际文化媒介,它风靡全球市场并充斥着互联网,在实质上推动着国际媒介跨文化沟通规则的变化。据美国电影协会(MPAA)官方网站最新的2011年电影市场报告显示,2011年好莱坞电影的全球票房收入已经达到326亿美元,同比增长3%,而这种持续增长完全是国际市场贡献的,仅在2011年其在中国的票房收入就增长了35%[2](P.4),中国顺理成章地成为好莱坞电影迄今为止最大的国际市场,但实际上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的影响力要比票房反映出的更大,因为官方的票房统计是不包括MPAA长期诟病的盗版和网络侵权视频的观影群的。2010年底在日本举办的第8届世界文化大会上,针对“亚洲国家如何应对好莱坞的压力”这个大会的最后一项议题,中国著名导演贾樟柯关于“反抗好莱坞应该首先是文化命题”的观点受到与会者的热烈响应[3]。笔者提及这个并非要讨论面临现实压力的中国电影产业,而是想藉此探讨好莱坞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在后工业时代越来越突出的跨文化传播能力和影响力以及它所带来的“文化帝国主义”或“文化殖民”的忧虑与问责。

(二)大学生与好莱坞电影文化

美国学者Silverblatt等人提出:个体在接受进入国际传播渠道中的信息时应必须具备一种“批判性的思维技能”,这种技能使个体能够与所接收的国际信息保持距离从而形成批判性的个人独立的判断能力,在此基础上,得以正确地选择进入国际传播渠道的国际信息并对其作出解读和评论。(Silverblatt&N.Zlobin,2004)[4](P.8)。在当今这个互联网的时代,包括好莱坞电影在内的各类外来文化信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海量和无序的特征,而作为未来的社会精英人群和社会理性思维的中坚力量的大学生在通过网络快捷方便地接触好莱坞电影这类他者文化媒介之时,是不是同时也是很好的分析者、判断者和批判者呢?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文化的国家,不同民族和的大学生在此问题上是否存在差别呢?由于这一层面涉及到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文化问题,本次调查的意义得以凸显。通过考察我校大学生对美国好莱坞电影的接触状况、认知以及态度等方面的基本情况,本文分析了民族院校大学生对好莱坞电影的批判性思维的现状,努力探索如何从跨文化角度看待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二、研究方法

此次研究由课题负责人设计调查问卷,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利用专业调查网站“问卷星”,以网络问卷填写与数据统计分析同步进行的方式获得调查结果。此次调查共回收问卷368份,有效问卷368份,回收有效率达100%。调查自2012年2月27日开始,至3月27日收回最后一份有效问卷,历时一个月。样本学生是随机的,其分层情况如下:大一共240人,占总量65.22%;大二共86人,占23.37%;大三共39人,占10.6%,大四共3人,占0.82%。汉族样本学生共216人,占58.7%;少数民族共152人,占41.3%。方面,无者共290人,占78.8%;信仰佛教者共35人,占9.51%;穆斯林共25人,占6.79%;信仰基督者共13人,占3.53%;其他信仰共5人,占1.36%。

三、调查内容与结果分析

(一)接触意愿与行为

本次调查共设计了5个问题来了解我校大学生对好莱坞电影的接触意愿与行为。首先,我校大学生接触电影的主要途径就是网络,共有89.64%(303人)的学生选择通过互联网观看电影。由此可见,调查结果验证了笔者最初的假设:大学生的观影行为大部分是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呈现出自发性和随意性的特征。这与大学生生活的环境有很大关系:大学一般远离市区,传统媒体的影响力有限;而大学生寝室现在大多具备上网条件,且管理较宽松;网络提供了海量的信息与免费娱乐,获取电影往往非常便捷,这些客观条件培养了大学生网络自主观影的行为习惯。另一题目的统计结果显示,大学生看什么电影主要取决于“平时自己的喜好”,这说明大学生作为成年人观看电影的行为具有明显的主动性,他们在选择电影时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当然,他们也会受到来自外界的意见影响,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表示“身边人的推荐”会成为他们选择电影的依据,这说明人际传播对好莱坞电影的影响力起到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而网络推荐和评论有时也能对我校大学生的选择产生影响(见表一)。毫无悬念地,在“你是否喜欢好莱坞电影”这个问题上,仅有8.15%(30人)的人表示不喜欢好莱坞电影;另一多选排序题“请依据你的爱好程度依次选择最喜欢的国家或地区的电影”的统计数据也说明好莱坞电影确实在我校大学生的喜好榜上独占鳌头(见图一)。不过“你最近一年平均每月会看多少部好莱坞电影”的问题上,学生们选择的接触频次虽不尽相同,但只有不到两成的学生超过3部,而几乎40%的学生选择了1或少于1部(见表二)。这说明虽然好莱坞电影得到了大家的青睐,但在我校大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中占用的时间精力并不多,没有成为主导性的媒介信息。

(二)接受与评价倾向

笔者曾对比过类似调查的结果,所有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大都将“消遣娱乐”作为观看好莱坞电影的主要目的[5]。在本次调查中也不例外:“喜剧类”电影成为我校大学生们首选的好莱坞类型片(见图二);而“精美震撼的感官效果”、“先进精良的制作水准”、“演员的精湛演技和魅力”、“经典和幽默的台词与对白”和“新鲜有趣的异国文化背景”等入选我校大学生喜欢好莱坞电影之前五大理由,其中与电影这种文化产品的“工艺”直接相关的因素就占据了前四位(见图三),这与好莱坞电影自诞生起就携带的商业与科技基因紧密相联———好莱坞电影从来就是以迎合大众的娱乐与心理需求,追逐票房为第一要务的,近年来更是花大力气利用“大片”在全球吸金,对于如何抓住观众可谓颇有心得,凭感官震撼吸引到我们的大学生实在不足为奇;另一方面,观影者之于电影自始自终就是一种媒介使用原则中的“需要———满足”关系,无论大学生们一开始接触好莱坞电影时是何目的,吸引他们持续关注好莱坞电影的力量一定是来自电影本身的魅力。我们发现,在众多因素中,西方文化本身的吸引力在大学生们对好莱坞电影的喜好度中排名不算靠前。不过,我们并不能因此而看轻好莱坞电影中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的影响力。相反,正如本文一开篇所述,电影文化中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信息是绝对存在的,不论观众愿不愿意甚至知不知道,文化的渗透往往是“润物细无声”的。此次调查笔者针对大学生对好莱坞电影的接受倾向,还设计了“你认为看好莱坞电影自己最主要的收获是什么”一题。对比统计数据,笔者发现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在喜欢好莱坞电影的原因中,大学生们无疑首先肯定了其娱乐功能;但是到了评价其意义的时候,仅有26.36%的人承认好莱坞电影带给他们最主要的收获是“娱乐放松了”(表三)。笔者认为原因有二:其一,由于大学生的理性思维,他们认为娱乐放松也许不应该成为最主要的收获,因而更多得选择了“开放视野,了解西方文化”这个选项;其二,正如表二所示,大学生们并没有花太多时间和精力去投入看电影这项娱乐,也可以理解为电影中异彩纷呈的美国多元文化使大学生们意识到好莱坞电影在他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可以比娱乐更多。这说明我们的大学生作为知识分子还是具备相应的思考能力的。我们同时注意到,有两成多的学生认为“获得生活的感悟或信念”是好莱坞电影带给他们的最主要收获。同时,在大学生最喜欢的好莱坞类型电影中,励志类电影的喜爱度综合评分达到5.42,与排在第二位的“动作/冒险”片相差无几。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解释大学生对好莱坞电影的接受与评价倾向:他们会因为感官享受被吸引着观看并且体验深刻,但是最希望电影带给他们轻松和更积极的情绪,他们同时把好莱坞电影当成开阔眼界、了解西方和认识美国的一个重要途径。#p#分页标题#e#

(三)文化价值观及批判

美国著名的跨文化心理学家马尔塞拉(A.J,Marsella)认为,文化有外在形式(如艺术品和等级制度)和内在形式(如价值观、态度、信仰、感知/感情/感觉方式、思维模式以及认识论等)[6](P.27)。笔者据此认为,好莱坞电影就是美国主流文化的外在形式,而其内在的文化形式恰恰是通过深植于电影文本中各种或显性或隐性的文化象征符号进行书写表达和传递的。无论是电影制造者们的集体无意识还是有意为之,这种包含美国主流价值观、态度、信仰等文化模式的表达与传递的符号象征,必将伴随着好莱坞电影所带来的感官和心理冲击,不同程度得被其他文化的观影者进行解码。此前有关调查的结论曾提示,大学生们对于好莱坞电影试图向全世界表达的一些所谓“普世价值观”是完全能够感受和体会到的,但是在解码过程中却缺乏意识形态的批判性解读[7](P.3)。那么民族院校的大学生由于民族文化和信仰有异,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这种文化模式方面是否会呈现不同呢?笔者通过“你认为好莱坞影视承载了什么样的文化价值观”一题的统计数据发现,好莱坞电影中的如“独立自由”、“个人主义”、“民主平等”等一些价值观能为大多数大学生所感知;但是另一些对美国主流社会同等重要的价值观如“家庭和谐”、“务实向上”等观念却没有得到足够多的认识(见表四)。

笔者认为这很真实地反映了当下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变化。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Adler)指出的,“感知是由文化决定的”,一旦我们自身的文化背景发生改变,我们看待周遭世界的方式———价值观必定改变。并且,文化模式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很多文化的变迁往往就是通过跨文化情境中与他文化的碰撞而产生或者得到强化的。在随后的交叉分析中得出的数据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比汉族大学生更加能够感知到“家庭、社会和全世界的和平与和谐”和“务实向上”这两种价值观,但是总体看来差异并不显著;而造成的跨文化感知差异则更为明显一些:穆斯林大学生最能感知到“个人价值实现”,而对“独立自由”、“民主平等”和“和平和谐”等价值观的感知程度均最低;信仰佛教的大学生对于“和平和谐”的价值观最为敏感,而“务实向上”这样积极入世的态度则成为他们感知程度最低的一个价值观;全部信仰基督的大学生都能感知到“独立自由”的价值观,但是他们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感知程度相对最低。总的来说,大学生基本上可以意识到好莱坞电影中呈现出的美国主导文化模式,从而完成跨文化感知;但是,这种感知是选择性的,更多的是以自身文化背景为参照和筛选而获得的。在考察大学生跨文化认知背景对其跨文化认同态度的影响方面,本次调查设计了“对于好莱坞影视中的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背景和文化现象你了解吗”和“对于上题所述的普世价值观你理解并认同吗”两个题目。在交叉分析后,笔者发现,无论了不了解电影中的文化背景,大多数受调查大学生都对他们从好莱坞电影中所感知到的价值观表示了认同,即使是完全不了解电影文化背景的大学生也有近三成的人表示能够理解,且57.17%的人认同这些价值观。另外,数据显示对电影相关文化背景有了解的大学生中,其了解程度与他们对电影中感知到的价值观的认同却呈反比。这一现象令笔者相信,在跨文化情境中,对他者文化了解越多,也就越能够使自身的文化得到强化。民族与差异方面进行交叉分析显示,除了汉族比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能够理解价值观的人数比例上稍多一点(3%),无者比三大者更能够理解价值观以外(宗教属于文化的深层结构,是抵制变化的,使文化呈现出差异性而造成跨文化理解的障碍),其他并无显著差别。另外,几乎所有样本层的大学生都有最高比例的人选择“不太理解但可以认同”的选项。我们可以作如下分析:尽管半数以上的各民族大学生认为自己并不甚了解电影中的这些价值观,但是仍然有接近七成的人基于各自的文化背景按照自己的文化模式对这些价值观进行了解码并达成了跨文化认同。

在最重要的意识形态批判领域,本次调查相关的题目是“如果好莱坞电影中存在以下内容你认为哪些是不能接受或值得批判的”。统计数字表明,六成以上大学生们对好莱坞电影中“总是由美国人拯救世界”和“渲染血腥暴力”等内容表示不能接受,近一半的大学生认为“接触”的内容值得批判。“精神空虚、物质至上”这个选项反映出东西方文化在价值观上的差异,但仅有44.84%的大学生认为类似的内容无法接受。其余明显存在东西方文化差异的选项分别有“性态度开放”、“拜金主义”、反映婚姻家庭观念的“结婚离婚频繁”和中国社会曾经之于美国社会最大的一个差异———集体主义价值观“人与人的距离感”。但是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这些选项中提及的好莱坞电影内容表示批判的比例却逐次递减(见表五)。这不能不让人思考:到底是我们的大学生缺乏批判性思维,还是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情境改变导致他们对意识形态的批判领域转移了呢?在交叉分析中,笔者发现信仰三大宗教的大学生比没有的大学生更不能接受好莱坞电影“渲染血腥暴力”和宣扬“性态度开放”,穆斯林学生反对血腥暴力内容的比例更是达到了76%,“精神空虚物质至上”和“缺乏对少数民族裔的正面描写”紧随其后,成为入选率超过半数以上的三个选项。信仰基督的大学生则成为最不能接受对婚姻和性态度不严谨的样本层(61.54%)。信仰佛教的大学生对好莱坞电影反映的其他内容持批判态度的人的比例似乎最低。这些说明了同一个问题:不同样本层都基于各自的文化背景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对这些接触到的异质文化形成了不同的态度和判断。其中,有无以及不同的对个人价值评判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

结语

对民族学的认识篇2

【关 键 词】甘肃甘南藏区;高中思想政治课;民族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4)02-0165-02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源远流长,错综复杂,在历史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状况。树立正确的民族意识,关系到56个民族的和谐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前进。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是我国10个藏族自治州之一,全州总面积4.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6.43万,生活着以藏族为主包括汉、回、土、满等24个民族,是一个多宗教、多教派的民族地区。由于语言、的不同和风俗习惯的差异性,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误解和矛盾冲突,某些狭隘、排他、利己、保守的民族意识影响着该地区的稳定和发展。

一、培养甘南藏区中学生正确民族意识的重要性

民族意识是“民族成员对本民族与他民族交往中的自主性、独立性、整体性等方面及个体的民族属性的认识结果,这种认识结果指导着各民族成员的认知活动和行为方式”。由此可见,民族意识是某个民族在其繁衍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自我意识和政治文化归属感,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中的一员,无论属于哪一个民族,这种归属感和区分意识总是在“一体”和“多元”中展现的。因此,民族意识就好比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理性成熟的民族意识引导成员从“多元”走向“一体”,增进整体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成为民族“一体”发展的力量源泉。另一方面,偏激狭隘的民族意识会导致民族的保守和愚昧,形成利己、排他心理,导致民族偏见与歧视,最终可能会发展为民族冲突和社会动乱。

甘肃甘南藏区处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西北部高,东南部低,境内海拔1100―4900米,大部分地区在3000米以上,全州7县1市,总人口66.43万,其中藏族33.93万,占总人口49.7%,农业人口56.04万,占总人口的82%。在这样一个民族成分多样、宗教教派复杂的地区,加之地理环境偏远、自然环境脆弱,造就了相对保守的观念、行为和心理,各民族在生活和劳动过程中表现出以民族意识为核心的民族心理问题较为突出。作为甘南藏区的中学生,一方面他们正处于民族意识感知和形成时期,另一方面他们日后会成为本地区的主要建设者。因此,注重对甘南藏区中学生进行民族意识培养,对推动甘南藏区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为我们进行中学生民族意识培养提供了良好素材,作为甘南藏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提高认识,善于挖掘其中的内容,努力培养甘南藏区中学生的正确民族意识,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正确民族意识的情感体验,树立起中华民族意识,从而真正发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德育与政治教育相结合的作用。

二、甘南藏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民族意识培养的层次探析

民族意识“是民族社会的群体意识,是综合反应和认识民族生存、交往和发展的特点。”因此,培养正确的民族意识应该从以下三个层面着手:

(一)关于民族属性的正确认识

民族意识的唤起首先是从个体对自己所属民族的认识开始的,具体表现为对本民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的认同并外化为个体的行为,有的个体还会从父辈那里继承本民族的,这是一种单个民族的民族意识。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善于运用教材中的相关内容,通过展现历史事实,向学生证明不管是在革命年代还是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都占据着主导地位。任何一个社会人肯定要归属于某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属性意识,但是民族成员的国家属性应该是第一位的,每个人除了具备单一民族属性之外,还应该将自己融入到更高层次的中华民族属性之中。

(二)关于民族交往的正确认识

任何一个民族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必定会与其他民族发生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联系。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历史表明,各民族在友好交往过程中通过相互学习共同创造了恢弘灿烂的中华文明。任何一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既不能产生过分的民族优势感,也不能怀有民族自卑感;同时,我们既要反对民族压迫和歧视,又要反对民族挫败感和复仇感。不管是哪一种情感都不利于民族意识的健康发展,都会影响正常的民族交往。在甘南藏区生活着24种民族,这意味着每个人要与除自己民族之外的23个民族的人打交道。作为甘南藏区的一名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注意用身边民族团结的事例正确引导学生对民族交往的认知,及时揭露蓄意破坏民族交往的境内外分裂势力的言行及其不轨意图,要在学生思想中树立起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交往理念。

(三)关于民族发展的正确认识

对民族学的认识篇3

文化重构是人类文化的重要实践活动,是文化再生产的一种方式,文化重构与文化自我创造一样,成为人类实践的一种基本形式。少数民族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的前提,个体对民族文化的心理依附和精神归属是产生民族认同的基础条件。当前少数民族文化认同存在着多种困境,只有通过文化重构,才能激发少数民族文化认同的内在动力。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化重构;民族认同

族群是同一社会中共享文化的一群人[1],20世纪中叶依据我国族群实际情况进行的民族识别重要依据为“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借助民族识别的政治属性和民族文化认同的文化属性[2],产生了我国现在的56个民族。换言之,文化是民族存在的基础,文化的重构只有以不失本质为前提,才可维系一个民族的凝聚力。近年来,少数民族文化在经济影响下重构频发。文化重构是对文化的重新建设,从解构到重构,通过对文化现象的加工与创新,重新认识与接纳文化。文化重构是人类文化的重要实践活动,是文化再生产的一种方式,文化重构与文化自我创造一样,是人类实践的一种基本形式。少数民族文化重构是对本民族成员的社会认同、文化认同、民族认同的新挑战,作为族群归属感和感情依附的民族认同的内涵也由此发生变化[3]。

一、少数民族文化重构中的民族认同系统

民族认同之于少数民族,是让民族成员确认相异于其他民族之处,具体表现在民族文化的差异和多元。少数民族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个体对所属文化产生归属感,便会将其价值体系内化,并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对变化与重构语境下“我文化”认同成为个体的情感归属和价值取向,稳定了少数民族内部社会结构。民族认同的文化系统由民族情感和心理认同、民族意识认同、民族精神认同三个部分构成。

(一)民族心理认同。各少数民族长期生活于

不同的自然环境中,有着特定的经济政治背景、文化习俗、生活方式,由此形成的民族情感和民族心理是少数民族存在和发展的依据。民族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均认为:民族心理是民族社会生活的反映,属于社会意识。民族心理认同可看作是一个民族长期的交往方式经过历史积淀所留下的共同心理特征。由于民族生境、历史文化、生产方式的差异,各民族的心理特征不尽相同,如藏族多生活在高海拔地区,在文化多次重构之下,形成了隐忍、善良的心理特征;生活在热带雨林的傣族,文化重构之下形成了热情、奔放的民族心理特征。出于人类需求的共性,各民族在和平时期的心理特征也有和平、包容等许多相似之处,少数民族的文化重构让不同民族的心理特征是民族认同行为发生的内部吸引。

(二)民族意识认同。迪尔凯姆的“集体意

识”是分析民族意识认同较好的理论依据,在一定程度上,民族意识就是民族集体意识,与客观的民族生活相关,具有客观性。各民族的文化重构是传统文化与现实相互融合的过程,传统的民族意识认同是通过民族特有方式教化而产生的民族共识,是民族群体对自我存在的无意识文化本能表达,是重构之后的民族意识在群体发展方向引导性的内部有机团结。在社会转型时期,民族文化在集体意识之中的体现更与现代元素相关,在体现民族群体的社会特征之余,更说明生产力的决定性作用,民族融合成为民族文化重构的主要内容。民族意识在一定语境下即是我们所说的民族精神,是推动民族向前发展的动力。

(三)民族精神认同。少数民族的形成有特定

的血缘与地缘基础,也有特定的信仰和精神认同。孟德斯鸠认为人类受气候、宗教、法律、施政准则、先例、风俗习惯等的支配,民族精神涵盖以上所指。后现代语境下民族精神时常与时代精神相关,时代精神一般是民族精神重构的结果。文化哲学观点认为,民族成员对所属文化和族群的心理依附和情感归属即是民族认同。民族精神被称为民族文化之灵魂,是民族文化历史记载的主要内容,被广为传颂。蒙古族民族英雄嘎达梅林所体现的民族精神被蒙古族同胞广为传颂,与嘎达梅林相关的文化现象体现了蒙古族的道德标准与理想信念。若将民族精神看做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不能简单反映与直译民族自我意识,应全面反映民族集体意识、民族品格、审美情趣等。民族精神的相对稳定性不排斥民族文化的重构,相反只有精神传承与创新并重,才能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

二、少数民族文化重构中的的民族认同困境

经济全球化的冲击让民族文化从多元向一体转变,文化重构过程中许多少数民族的自我认同变得模糊,当主流文化与母体文化有不同的价值标准之时,他文化的采借和我文化的模糊成为文化适应的必经过程。[4]

(一)少数民族文化身份相对化下的民族认同困境

全球化的经济发展趋势在民族社会最直接的体现是人们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大场域,民族身份不再是最重要、也不是唯一的识别标准,而是一个相对的、多中之一的判断标准。自19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促成了文化的无边界性,文化的表达出现了多渠道。借用社会学的角色扮演理论,所有社会成员都是多重角色的集合,不再可能以简单的姓名、民族等标识来对一个人进行界定,也不再可能以职业、社会阶层来对社会成员进行区分。[5]吉登斯认为社会制度的多维度现代性导致了全球化,现代性忽略了空间,更重视社会体系和知识体系。少数民族的身份相对性可以解释为只有在特定的社会情境和约定下民族身份才有特定意义。经济发展和文化重构所致的民族身份相对化导致民族身份认同的场域更加复杂,各少数民族的自我认同也在传统方法基础上进行反思。

(二)少数民族文化交流加强下的民族认同困境

少数民族认同保留了文化对族群的原始表征,但是其可操作性必须存在于正在进行的对比之中———不是对自我文化的自说自话,是在与其他族往之中唤起自我觉察的民族自豪感。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引发社会文化交流加强的最重要原因是人们对于主流物质文化的依赖。少数民族文化与他族文化交流不断加强的过程是少数民族文化适应的过程。社会学研究发现文化适应与民族认同呈现正关联,文化适应初期的民族认同模糊概率高于文化适应中后期。少数民族早期文化适应导致弥散民族认同困境———少数民族成员慢慢淡忘自己民族身份,对自己民族的事情不感兴趣。弥散民族认同导致少数民族群体被动接受主流文化,过度认可他族文化,造成对文化交流刻板印象的全盘接受和民族认同困境的无意识状态。民族学理论认为,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模糊与自我认同模糊是同一时间进行,所以通过民族认同的研究可以对民族群体的社会适应进行预测与调整,制定较好的民族发展政策与制度。传统乡土模式的民族认同基本依据地缘、血缘、族群等外在空间结构。随着经济的发展,族际流动也伴随社会流动不断加强,民族认同作为一个封闭和排他的情感过程被解构,因性别、民族、宗教所划分的社会阶层之间因为社会流动不再有明显的界限。为了体现个体的竞争力,少数民族社会成员在社会流动中渴望从摆脱乡土性的束缚,以国民性的标准自我要求,少数民族认同感在强烈的经济和政治权威约束下出现界限模糊、归属感散失。

(三)少数民族文化危机中的民族认同困境

文化危机是从文化功能角度提出的,少数民族文化危机是指主导性的文化由于转型或重构所导致的功能失效。多样化是少数民族文化重构的特点,文化因子、文化元素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被完整替代,这些要素通过民族的生活方式、社会习俗、等方式慢慢发生变化。换言之,少数民族文化危机的发生是内源与外源合力作用之下导致各文化各元素之间的冲突,是保持文化本质的同时对文化功能失效的担忧,在一定程度上可称为文化失范。面对当下主流文化的稳定性,少数民族文化危机还体现为对自身文化存在合理性的怀疑与民族自卑感。在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刀耕火种是传统的生产方式沿用了许久,但是由于其生态破坏性与对现代法规违背,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纵观各民族生产方式改变的过程,是传统文化在危机背景下的转型。生活在云南大理山地的彝族以种植土豆、玉米为主,刀耕火种耕作方式的退出经历了反对、偷偷进行、完全接受的过程。彝族将具有民族自在性的耕作方式作为文化元素进行转变是文化危机的表现之一,这一危机的解决是民族群体对主流耕作方式跨越性的接受。总之,文化危机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认同的困境是少数民族群体对生存的深层精神维度的认同困惑,对长久以来稳定的文化模式变化的不安,对主流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民族制度的冲击所产生的群体紧张。

三、少数民族文化重构中的民族认同路径

少数民族文化重构是对其内在规定性和外在表现方式的“我文化”及“他文化”的双重鉴定。历史上,少数民族因为文化结构的封闭性、滞后性制约其发展,于是适时的文化重构成为需求。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各种现代性因素融入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成为民族认同的前提。只有通过民族文化的重构,发展民族经济,激发民族自豪感,才能让民族认同成为各少数民族发展的内在动力。

(一)以文化重构促进经济发展,支持民族认同

自觉与自在的少数民族文化认同不是被抽象出来的,而是发生在特大的经济环境之中,因此也适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客观规律。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结构限于其经济发展程度,其功能单一与老化,传统的文化模式无法真正让民族成员产生强烈的民族认同。[6]经济发展对文化重构最大的贡献是让其文化结构具有了更多的新方向和意义导向,更多从发展经济、改善少数民族生活现状为出发点。生活在云南元阳的哈尼人,以稻作文化为物质基础,世代努力才创造出随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大田小田相间,无与伦比的文化遗产。仅仅从耕作与收获的原功能来说,稻作文化之于元阳梯田不外乎是哈尼族居民基本解决温饱。但经过文化重构的元阳梯田文化从旅游文化、农耕文化、农业文化等多方面进行推介,让“梯田”成为元阳哈尼族民族识别的载体,通过当地的旅游业发展,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当地哈尼族居民经济条件不断改善,文化内核不再是不可触摸,集体认同变得有血有肉。总之,以安身立命为前提,文化重构所产生的技术和经济推动力的普遍性让民族认同变得更具说服力。

(二)以文化重构激发民族自豪感,推动民族认同

文化重构之后的少数民族文化认同,不是简单的对文化原始性的标本式的保存和传承,而是在文化互动过程之中,结构发生解构与重构,文化的内容和意义有了新的诠释。少数民族文化记载社会事实,同样也是民族的历史,以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为荣的情感过程称为民族自豪感,与民族自卑感而相对存在。少数民族的民族自豪感是一种集体的共同心理,是民族认同的重要因素。少数民族文化重构将本民族的文化接受范围不再局限于本民族精英与传统,而用更加普世的方法让所有民族成员便于接受。少数民族文化的重构让一些集体性记忆不断再现[7],不断增强了本民族文化的亲近性。

(三)以文化重构增加理论支持,引导民族认同

少数民族文化重构过程常常遇到根基性与工具性的冲突,那些植根于少数民族原生生活之中的文化与现代性的工具之间的博弈体现在主流外部文化与族群传统的冲突。以少数民族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民族学、人类学及多个交叉学科理论为我国少数民族理论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来源。民族认同的社会支持来自民族本身,也来自外部社会的经济、政治、理论等。民族理论的适用从马克思主义和西方经典民族理论到中国特色的本土民族理论,我国民族理论体系已初步形成并日趋完善。如今56个民族和谐是中国特色民族理论体系的最新表达,是中国特色民族理论体系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标志性成果。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民族识别,民族区域制度确立、少数民族生存状况、语言、音乐、体育、艺术研究,对我国少数民族民族地区发展提供了很高的理论与实践指导。[8]多元民族文化的共存,不免有许多不一致的观点存在,小可影响小群体行为,大则破坏团结,解决的办法是利用理论指导,明辨是非,而不是粗涉与阻断,理论引导是解决民族偏见、民族歧视、民族刻板印象,指导民族工作的不二选择,理论指导从文化、心理层面使得民族认同成为民族成员的内在需求。

四、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文化重构最大的特点是开放性与反思性,少数民族文化重构不是一蹴而就,是一个连续动态过程;不是单枪匹马能完成,是众多社会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在全球化语境下对民族意识的启蒙,通过启蒙使民族成员正确理解当下的位置,不再盲目抱守本民族传统文化,也不盲目崇拜外来文化。少数民族文化重构可结合时代精神,运用现代性的表达来振奋民族精神,让本民族文化在多元一体的诉求机制下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重构是民族认同的载体,通过新文化形式对本民族文化的论证使民族成员产生认同感。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多元一体的民族共存模式较好地解决了民族共生问题,其核心在于以公民认同为前提的各民族认同体系在中华民族语境下承认和支持各少数民族的自我民族认同。我国各民族认同是将超民族主义的“单一场域”和民族主义的“多场域”有机结合,以文化重构为基础的互补、共进的认同模式。

作者:孙丽莉 单位: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塔里木大学学报编辑部

参考文献:

[2]王征.民族识别与族群认同研究———河南邓州“台湾村”高山族调查[D].中南民族大学,2013.

[5]王明珂.过去、集体记忆与族群认同:台湾的族群经验[A].中研院近代所.认同与国家:近代中西历史的比较[C],1994,249-275.

[6]戴晓东.全球化视野下的民族认同[J].欧洲研究,2006,(3):18-35.

[7]杨昌儒.民族文化重构试论———以贵州布依族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08,(1):66-71.

对民族学的认识篇4

关键词:公民 公民意识 国家认同 民族认同

现代意义的公民概念,是与国籍不可分离的,只有具有一国国籍的人,才是该国的公民,这个法律意义上的公民定义,揭示了现代社会一个自然人取得公民身份的前提条件,但是这一定义并没有揭示出公民概念的本质内容,人们无法从中看出一个人取得公民身份究竟意味着什么。公民身份的概念在《不列颠百科全书》中被解释为:“指个人同国家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个人应对国家保持忠诚,并因而享有受国家保护的权利。公民资格意味着伴随有责任的自由身份。一国公民具有的某些权利、义务和责任是不赋予或只部分赋予在该国居住的外国人和其他非公民的。一般地说,完全的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和担任公职权,是根据公民资格获得的。公民资格通常应负的责任有忠诚、纳税和服兵役”(不列颠百科全书)。从古希腊到现代,由公民概念演变的历史可以看出,公民身份的核心就是权利和义务。

公民意识的内涵和公民教育

公民意识是公民对其在国家中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的自我认知,体现为公民对其权利和义务的心理认同与理性自觉。在内容上,公民意识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包括国家意识、主人翁意识、民主意识、自由平等意识、权利和义务意识等。我国自古缺少民主和法制的传统,直到20世纪初,公民概念才开始在我国出现和传播。新中国成立后,受传统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制约,国家没有重视民主和法制建设,也没有全面系统地开展过公民教育,缺乏公民意识是必然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李慎之教授说过:“千差距、万差距,缺乏公民意识是中国与先进国家最大的差距”(李慎之,1999)。

公民教育就是培养适合国家民主生活的合格公民,近代的公民教育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随着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兴起,自然权利、在民思想的深入,社会成员作为独立个体意识开始觉醒,强调主体权利和地位。自由民主思想催生了近代的民主制度,随着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又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公民素质和相应的观念,所以西方国家非常重视其公民教育,经过几百年的公民教育的实践,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民主和法治进程的推进,呼唤与之相适应的公民意识。但我国的公民教育还处在起步阶段,进程缓慢,与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不相适应。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差别很大,不同地区公民受教育的水平和公民素质也有显著区别,所以对于不同地域、不同人群以及个人成长的不同阶段的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层次、方法和途径的特殊性研究还十分欠缺。本文正是关注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问题。

少数民族对公民身份和国家认同的现实冲突

国家认同,是指“公民对自己所属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道德价值、国家与领土等的认同”(莫红梅,2010)。国家认同是重要的现代公民意识,是超越其他认同的高级认同,国家认同的表达形式之一就是对公民身份的认可。由于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因素,部分少数民族对本民族认同与公民身份和国家认同产生疏离,主要原因有几个方面:

其一,由于少数民族是人数较少的群体,文化历史、等方面与汉族存在较大差异,少数民族对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有较强的认同,要求维系和传承本民族文化的民族意识也十分强烈。其中民族主义者以民族的传统意识形态为前提、以维护和强化民族文化为口号笼络群众、主张政治和经济独立,成为分裂势力。民族主义似乎利于保护文化多样性抵抗霸权主义。然而“任何形式的民族主义所关注的都是民族而不是国家,最终目标是民族的强大,使国家服从于并实现民族的意愿”(莫红梅,2010)。这有悖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公民身份和国家认同。另外,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不同民族人们之间的交流,造就了不同文化和价值观念冲突,正是因为全球化进程使差异作为差异而出现,从而极易引发国家认同问题。

其二,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与国外接壤,与境外民族具有相似的历史渊源、文化传统和。近年来,国际与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国际恐怖势力联合,利用少数民族的宗教、民族认同因素,打着“人权、宗教自由和民族自决”的旗号,制造民族矛盾、破坏民族团结,甚至制造一系列暴力恐怖活动,以达到分裂中国的目的。其行径已对我国的统一、稳定与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增加了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的矛盾和误解,影响了民族情感。

其三,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在经济和文化上出现了民族间、区域间不平衡发展,尤其是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与内地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这有可能使部分少数民族心理失衡,导致民族和地区之间产生隔阂,西部落后民族地区认为自己在政治、社会上都处于边缘地带,有种被国家忽视的感觉,进而造成少数民族中一些人的民族分离意识。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属于少数民族中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肩负着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和促进祖国边疆的巩固和民族团结的特殊重任。民族大学生大多来自于经济文化教育比较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加之从小受家庭、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公民意识相对比较淡薄。大学阶段又是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公民意识教育的关键时期,所以如何处理少数民族大学生公民身份与民族身份的关系,在实现对本民族认同的同时,增强对国家和中华民族的认同,在发展多元民族文化的同时,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一项特殊任务。

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及实践途径

(一)强化政治理论课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对民族学的认识篇5

论文摘要:一个民族的舞蹈蕴含着一个民族深厚的民族文化,民族舞蹈是在劳动人民的长期劳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中华民族经历了五千年文明的洗礼,积淀了厚重的民族文化。每逢重大的民族节日,各个民族都会以各式各样的舞蹈来表达喜悦之情。民族舞蹈表演对于提高民族认同感、加深各民族间的联络与感情是十分有利的。笔者认为,通过民族舞蹈的教学,在学生思想上进行民族意识的渗透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本文就舞蹈教育中民族意识的渗透问题展开比较深入的论述,以期能够对我国当前民族舞蹈教育中学生民族意识的提高提供一点可借鉴之处。

一、加强舞蹈教育中民族意识渗透的必要性分析

一个民族的舞蹈蕴含着一个民族深厚的民族文化,民族舞蹈是在劳动人民的长期劳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中华民族经历了五千年文明的洗礼,积淀了厚重的民族文化。每逢重大的民族节日,各个民族都会以各式各样的舞蹈来表达喜悦之情。民族舞蹈表演对于提高民族认同感、加深各民族间的联络与感情是十分有利的。因此,通过民族舞蹈的教学,在学生思想上进行民族意识的渗透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舞蹈教育中民族意识渗透的途径

笔者认为,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对策来加强对舞蹈教育中民族意识的渗透工作。

(一)学习民族舞蹈,体会民族风情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定的风俗习惯,在其舞蹈表现方面也存在着各自的特色,例如:蒙古族的舞蹈就以挺胸、拔腰、昂头作为其主要特点,这主要是因为蒙古民族长期生活在辽阔的草原上,就逐渐形成了昂首、挺胸的体态;藏族的民族舞蹈中著名的“踢踏舞”,则表现出了无限的生命活力以及诗情画意,把藏族与生俱来的西域风情全面的展现出来。中国各民族的舞蹈是各民族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如果不能亲自表演一下民族舞蹈,仅仅依靠耳听目看,是难以全面体会各民族风情的。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在舞蹈教育过程中,通过让学生们接触并逐渐深入了解中国各民族多姿多彩的特色舞蹈,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对各民族舞蹈的学习与表演,不仅能够锻炼学生身体的协调性,而且能够极大的加深学生的民族意识。但是,在进行舞蹈教育时应当注意不要给学生造成身体上的疲劳以及思想上的厌倦,而是要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来进行民族意识的渗透。笔者认为,学生只有在对祖国各民族文化产生认同感的基础上,才能激发其对我国各民族的热爱。

(二)提高对民族舞蹈的鉴赏能力,提高对祖国舞蹈文化的认识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舞蹈教育开始之前,教师应当首先调动起学生学习民族舞蹈的情绪。比如,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等先进手段将我国各民族舞蹈展现给学生,可以选择那些节奏感明显的音乐,民族特色鲜明的服装等具体因素来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在学生欣赏民族舞蹈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适时的向他们讲解这种民族舞蹈的发展历程及其特征,除此之外,还可以向学生们讲述这一民族的文化习俗以及民族风情。

颜色绚丽、款式丰富的民族服饰文化也应当成为我们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各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服饰,品种之多、款式之奇、色彩之艳以及花样之繁,已成为我国悠久的民族文化长河中一颗引人注目的明珠,与此同时,我国各民族所传承下来的音乐以及舞蹈也是我们民族文化凝结而成的,充分体现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顽强意志以及不懈的追求。我国的民族舞蹈蕴含着蒙古民族的豪放、辽阔;云南各民族的淡雅、清新以及新疆民族的活泼与欢快等等。所有这些都带给人们艺术的享受,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思想以及优良的民族传统风俗。这些成为对学生进行民族历史教育、接受本民族的民族旗帜和神韵、强化民族意识的生动教材。在进行舞蹈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民族舞蹈来介绍其民族的特色服饰。例如,在进行傣族舞蹈课程的教学时,老师可以依据多媒体放映的画面对这个民族的生态环境、服饰风俗进行描述。在讲述完傣族服饰特征之后,老师可以紧接着切入正题,拿出傣族裙让学生们亲自穿着上课,亲身感受一下傣族这个少数民族的生活风俗。这样,不仅能使学生们在外表形态上更贴近人物形象,也能让学生们在学习傣族舞时更快地进入状态,体会服饰带给舞蹈的奇妙感受。

民族音乐对于学生理解民族舞蹈、加强民族意识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在进行舞蹈教学时只有充分领会民族音乐的内涵,才能确立所教授的舞蹈的主题思想。考虑到有些学生在对文字、歌曲内容的理解上没有那么深入,所以在选择歌曲时,不能一开始就放难度较大、不好辨别的乐曲让学生们欣赏,要由浅到深、由表及里对学生实施教育。民族舞蹈的学习,不但能够让学生得到肢体上的能力提升,而且还有利于学生了解并掌握更多的民族文化,提高学生的民族意识。对服饰和对音乐的欣赏、感受,进一步丰富了教学内容,同时也使特有的民族风情和民族审美心理自然渗透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加深了学生们对各民族舞蹈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的了解,从而引发出更高的学习欲望。

三、结束语

民族舞蹈的教育不仅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以及民族自信心,这是书本学习过程中难以替代的。我国传统的民族舞蹈在世界多个国家与地区都得到了众多的赞美与肯定,使得中国的民族文化在世界范围内都得到了认同。所以说,我们应当重视在舞蹈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民族意识的渗透,让学生在民族舞蹈的学习过程中领会到祖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加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民族自信心,并促使学生将这种自豪感以及自信心融入到舞蹈艺术的表现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够是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具备国际意识以及开放的思想,从而为中华民族的强大与发展做出应尽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朱红.《在民间舞教学体系中延伸民族舞蹈文化——谈民族地区专业舞蹈院校的民间舞蹈教育》[J].科技创新导报,2008,(18).

[2]夏莉娜.《关于舞蹈教育中民族意识培养的思考》[J].艺术教育,2008,(05)

对民族学的认识篇6

关键词:公民 公民意识 国家认同 民族认同

公民概念的演变和公民意识的内涵

公民概念源于古希腊,指的是城邦国家里享有政治权利的本邦男子,而妇女和外邦人以及奴隶都排除在外。只有公民才能参与政治生活,他们才是城邦的主人。亚里斯多德指出“全称的公民是凡得参加司法事务和自治机构的人们”,即真正的公民是有权参加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这两个最高权力机构的人,可以看出公民所享有的特殊的政治地位。城邦就是公民的自治团体,公民必须献身于城邦,失去城邦,就失去了公民身份,不仅得不到本邦的保护甚至可能沦为他邦的奴隶,个人的命运是和城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在城邦中,整体观念和爱国精神是公民非常自然的感情。公民意识中的平等、民主、法律观念都起源于古希腊城邦时期。雅典创造了高度发达民主制,成为古代民主制的典范,任何制度的确立和遵守都离不开相应的社会观念的支撑,雅典城邦民主制与相应的社会观念相辅相成伴随发展。社会观念包括许多方面,本文认为最重要的是雅典城邦的公民意识,包括主人翁意识和法制意识。

罗马统治希腊以后,公民的范围逐渐扩大,但公民仍然是一个特权阶层。到了中世纪,人们由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公民变成了封建神权统治下的臣民,公民意识演变为臣民意识。近代意义的公民,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的产物,根据资产阶级思想家们广泛传播的“天赋人权”、“在民”、“社会契约”等理论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国家,以宪法和法律的形式确认社会成员的公民身份并确认其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

现代意义的公民概念,是与国籍不可分离的,只有具有一国国籍的人,才是该国的公民,这个法律意义上的公民定义,揭示了现代社会一个自然人取得公民身份的前提条件,但是这一定义并没有揭示出公民概念的本质内容,人们无法从中看出一个人取得公民身份究竟意味着什么。从古希腊到现代,从公民概念演变的历史可以看出,公民身份的核心就是权利和义务。

公民意识是公民对其在国家中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的自我认知,体现为公民对其权利和义务的心理认同与理性自觉。在内容上,公民意识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包括国家意识、主人翁意识、民主参与意识、自由平等意识、权利和义务意识等。我国自古缺少民主和法制的传统,在我国历史上,长期的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文化,造就了我国民众浓厚的臣民意识,而无公民意识。直到20世纪初,公民概念才开始在国内出现和传播。新中国成立后,受传统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制约,国家没有重视民主和法制建设,也没有全面系统地开展过公民教育,缺乏公民意识是必然的。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民主和法治进程的推进,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公民意识。但我国的公民教育还处在起步阶段,进程缓慢,与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不相适应。对于不同地域、不同人群以及个人成长的不同阶段的公民意识教育的重点、内容层次、方法和途径的研究仍然欠缺。

少数民族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成员生活在本民族共同体的同时,也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生活在统一的国家共同体之中,具有了民族成员和国家公民的双重身份,具有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双重认同,少数民族对国家的认同是国家统一和稳定的保证。

由于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因素,部分少数民族对本民族认同与公民身份和国家认同产生疏离。少数民族是人数较小的群体,与汉族在文化历史、等方面与存在较大差异,有自己相对的封闭性和独特性,为了本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所以对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有较强的认同,要求维系和传承本民族文化的民族意识也十分强烈。

此外,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与国外接壤,与境外民族具有相近的历史渊源、文化传统和。近年来,国际与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国际恐怖势力联合,利用少数民族的宗教、民族认同等因素,制造民族矛盾、破坏民族团结,以达到分裂中国的目的。增加了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的矛盾和误解,影响了民族情感。由于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等因素影响,造成西部民族地区与内地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上存在较大差距,这有可能使部分少数民族心理失衡,有种被国家忽视的感觉,导致民族和地区之间产生隔阂,进而造成少数民族中一些人的民族分离意识。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加上国家对少数民族考生的各种优惠政策,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子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这对于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来自于经济文化教育比较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是在各民族地区特有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中成长起来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中大多数的民族学生进取心很强,但文化基础相对薄弱,为了缩小差距,将来能有更好的发展,所以他们在学习上很努力。但也有一部分的民族学生由于文化基础较差,产生自卑心理,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大部分的民族学生都能遵纪守法,但有的学生自律性较差,不愿意受纪律约束,却热衷于非正式群体,也容易发生违法乱纪和;有的学生民族意识十分强烈,对民族问题比较敏感,容易走向极端。对于那些第一次来到异文化环境的学生,面对主流文化的影响,大部分的学生能在保留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以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来对待和接纳主流文化,但也有一部分学生表现出消极或排斥的心态。

对民族学的认识篇7

关键词:国家认同感;民族地区;培养;教育意义

国家认同一词最早出现在1953年列文森论梁启超的名著《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中。国家认同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归属国家的认知以及对这个国家的构成,如政治、文化、族群等要素的评价和情感。是族群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升华,也就是广义上的国家认同。中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相统一是中国保持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

一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感培养的必要性

国家认同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基础和培养目标,以少数民族地区学生为对象的国家认同感研究,其功能和价值指向决定着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意义和趋向。国家认同度的高低与强弱,直接关涉到国民人格的健全与完善,从而使现代公民的身份认同与国家认同保持一致,并借助于国家认同意识和国家-社会平台实现个人价值,并促使个体人格与人生价值的协调统一。

民族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拥有者强大的族群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相对集中,由于发展的差异化、历史遗留等问题,民族地区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致使包括教育在内的诸多因素无法与发达地区形成平等,这将对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感的培养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感培养的教育意义探析

当前,国家正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在这个体系建设当中,针对学生主群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重要板块,而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感的培养,完美地衔接了国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一主题。

1、有利于能够健全民族学生的国民人格,培养现代公民

加强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积极落实好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引导民族学生适应社会、参与社会、服务社会。从而体现在教育对于民族学生发自内心深处地对国家认同度的提升,以及凸显他们的整体价值和社会地位,从而体现出人本主义思想和人文精神,成为一名合格的,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公民。

2、有利于激发爱国热情,凝聚国家力量

国家认同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化方向和思想认知根基。爱国主义是实现高度国家认同的途径和措施,是中华民族精神核心和民族凝聚力要素。强化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度,促使狭义的民族认同拓展到广义的中华民族认同,实现中华民族与中国的民族国家同一体,维护国家和社会稳定,有利于构建和谐中国。爱国主义是一国之民对祖国的心理认同和情感归属,是真挚的深厚的热爱和忠诚,是内化于国民言行的思想体系,是国民自发自觉维护国家利益的精神动力。

国家认同观的内聚有利于形成价值认同的一致性和统一性,从而凝聚成巨大的精神力量,促使作为个体的少数民族学生把人生价值追求定位于对国家的无私奉献,为国家的强大和繁荣倾注自己的青春年华。

3、强化国家认同,有利于维护国家

从我国中西部民族地区学生成长的宏观环境看,特定的自然地理因素、历史文化条件、国际政治关系等综合因素成为民族学生的生活文化之根本。西方国家从未放弃过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渗透,来自于民族地区学生的政治立场和国家认同观念在国家安全中就则显得极为关键,能否在全社会实现和保持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培养民族学生维护国家安全的自觉性倍显重要,提高其国防意识,将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有助于强化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有利于国防安全和国家,有利于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

强化国家认同,有利于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以国家认同理念为基点进行共同文化的塑造,有助于构建少数民族学生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等要素组成的民族精神,使之成为民族存续的精神血脉和民族兴盛的精神资源。历史经验和现实实践昭示我们,必须使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各族人民具有正确而强烈的思想觉悟和明确的国家认同理念,潜意识中具有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中华民族具有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实现维护国家尊严、保障国家安全、增强国防实力、保卫领土完整的综合性的系统性的目标。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思想理念的根基是国家认同观,在这共同理念和思想意识的基础上能够把浓厚的民族意识升华为强烈的国家认同,把狭隘的区域意识升华为整体的国家意识,从而不断增强民族团结,增强各民族群众“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树立起坚持民族团结共御外侮的旗帜,坚定地维护国家尊严和领土完整。

三少数民族地区国家认同感培养的思考

教育机会平等是直接影响到国民对政府和国家的好感程度。在认同机制和教育制度上,国家认同度的高低与教育程度密切相关,国家认同度高的少数民族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党和国家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在行动方向上也与党和国家保持一致,从而学生的崇高理想和现实比较一致地对接,在观念上也契合于主流思想。在法律上,强烈认同国家的法律体系的学生能够遵守现有的社会秩序和管理模式,使少数民族学生成为依法治国和国家认同的参与力量。

构建起个体与组织的关联并存,体现为作为个体的学生与国家命运的关系,以及少数民族与中华民族的部分与整体的对应关系,从而使少数民族学生肩负着民族发展和国家繁荣的双重责任,并在观念上表现为民族认同度和国家认同度的提高,最终确立起个人国家观融合于集体国家认同。透过爱国主意教育方式,将民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融入到对国家的认同感中,从而形成强烈的爱国主义凝聚力和自信心

为此,必须以国家认同为基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为契合点开展国家认同教育,实现全国范围内的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从而形成以中华民族魂为精神纽带,以民族团结和国家利益为中心的国家认同观。

参考文献:

1.张世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安学斌.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的本质[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对民族学的认识篇8

【关键词】引导;塑造;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观念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本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开拓者,肩负着维护祖国繁荣和稳定,改变少数民族地区贫困落后面貌,促进民族团结发展的重要使命。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来自经济相对落后的边疆地区,受民族意识、、历史文化、生活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致使他们中的一部分在思想观念上不能正确地看待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再加上一些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更容易使他们产生错误的思想观念,这对于民族团结和民族繁荣是极为不利的。因此,积极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宗教、政治观念,对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和推进整个社会向前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引导和塑造少数民族大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不容忽视

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地处我国西部边疆,经济欠发达,文化教育相对滞后,但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当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局势并不乐观,“”在西方敌对势力的唆使下,一方面大肆制造舆论,蛊惑当地人民群众的思想;一方面大搞暴力恐怖活动,危害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严重威胁着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的稳定和民族团结。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未来少数民族地区的核心力量,与本民族人民群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他们也历来是西方敌对势力和民族分裂分子争夺的重点对象。因此,要解决民族问题,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增进民族团结,国家必须要培养一批政治立场坚定,具有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了解民族风俗习惯,熟悉民族工作规律,甘愿献身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的高层次人才。可见,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意义深远而重大。

少数民族大学生从小深受民族信仰、文化和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在遇到涉及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问题时,往往表现出特定的思维方式,这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民族地区经济结构不断变化,导致利益主体多元化并存,民族地区矛盾日趋增多,矛盾关系广泛多样而复杂,并且往往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极易引起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上的共鸣。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趋加强,少数民族地区与外界进行社会交往、文化交流日益增多,多元文化相互融合、相互碰撞,各种政治思想文化也相互激荡。不可避免地会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影响。[1]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未来民族地区建设的核心力量,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其特殊性,根据其思想变化的新特点,加强思想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发展观,激励他们积极投身到西部大开发中去,这对于繁荣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促进我国的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观念的现状分析

1、民族认同意识日益增强,权益意识更为敏感

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受其成长环境、、风俗习惯、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很多人有着很强的民族认同意识。随着文化层次、个人素质的提高,这种民族意识有了更明显的增强,对民族问题极为敏感,对本民族的政治地位非常关心。[2]特别是到了传统文化差异很大的地区后,由于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他们对本民族有很强的认同感,对他们民族风俗的尊重往往看成是对他们整个民族的尊重。进入高校后,他们交往的范围基本是本民族的同学,交流用的也基本是本民族的语言,与其他民族同学交流的很少,往往会形成跨院系、班级的民族小团体。他们特别注重本民族的习惯是否得到其他民族同学的尊重,很不希望大家用另一种目光看待他们,并且对其他民族同学的口误和失言也极为敏感。一些在大家看来是微不足道的事,他们往往会认为是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情感和思想上容易出现较大的波动,心理情绪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2、受浓厚的宗教氛围影响,容易产生消极的心理问题

具有历史文化悠久的民族宗教,对从小生活在这种浓郁宗教文化氛围中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讲,难免会深受影响,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有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通过对人生和社会的认识,自然发展到有神论的世界观。他们对现实生活、社会制度等存在不满情绪,觉得人生美好的愿望只有在宗教世界才能得以实现,以求通过信教寻求精神寄托。有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对宗教的认知已形成定势,在行为上形成了惯性。但又由于他们的宗教意识都是单一的内容灌输而致,并没有深刻的、多方位的实践和理论认知,往往会产生一些比较愚昧的宗教行为。有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思想上没有形成正确的宗教观,对人生信仰及一些政治方面的大是大非问题认识不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问题突出,容易受西方敌对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的渗透、鼓动,客观上对他们的人生信仰和宗教观念造成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3、对国家的民族政策认识不足,容易产生错误的思想观念

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至目前的西部大开发,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加强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政策、制度和法律。多年来,这些积极的民族政策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推进,也使这些贫困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导致经济成分和利益多样化,人们的社会关系和利益格局也在不断的调整,打破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原有封闭、落后的生活状态,引发了一部分人的强烈不满和置疑,使他们产生了一些错误的思想认识。他们认为,国家实施优惠的民族政策是在有意消除民族之间的差异,逐步实现民族同化,并最终占有他们的资源,他们是利益的最终受害者。在他们的思想中下意识地对国家的一些政策产生了排斥心理,并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汉族人民也产生厌恶感和敌视心理。

三、引导和塑造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思想观念的对策

1、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意识

所谓民族意识,指综合反映和认识民族生存、交往和发展及其特点的一种社会意识。[3]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本民族中思想最活跃,具有高文化水平的群体,他们既是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承载者,又是科学文化知识的拓展者。他们生来具有一种对自己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随着他们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这种民族意识显得更加强烈。应该说,正确、适度的民族意识,对一个民族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过度的民族意识,则有可能产生民族主义和排他的民族情绪,对民族团结和民族发展是有害的。[4]因此,我们要深入了解少数民族的历史和现状,尊重其和民族习俗,根据他们民族意识增强的新特点,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使他们民族意识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引导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与此同时,我们要坚决反对民族压迫和歧视,维护民族团结和民族平等,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他们的中华民族的意识和自豪感,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

2、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还有其存在的社会根源,会长期存在,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尊重和保护各族人民的自由,但党和国家保护的是正当的自由,绝不是保护任何封建迷信和毒害人民的,也不是任由民族分裂势力以自由为借口,实则从事分裂祖国的活动。在方面,我们要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正面引导,使他们真正理解党和国家关于宗教的基本观点,正确认识宗教与民族的关系,正确认识自由的政策,自觉遵守宗教政策;还要加强对其开展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引导他们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自觉地抵制宗教的负面影响,摆脱宗教的羁绊。

3、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

建国以来,党和国家本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对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了一系列优惠的民族政策。如:民族区域自治,对口经济建设援助,优惠生育政策,高考放宽录取等。这些政策无不体现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关怀。在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高校后,我们应及时将这些政策和科学文化知识一起传递给他们。教育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想到为党、为国家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面对各种负面思想对他们的影响,我们还必须努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使他们能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水融的发展历史,认识到少数民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把本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四个认同”,坚定政治立场,自觉抵制一切分裂祖国的活动。

【注释】

[1]李中耀,粟迎春.创新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新疆社会科学,2010.02.

[2]斯日古楞.关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报2010.04.

[3]金炳镐.民族理论通[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154.

上一篇: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范文 下一篇:智能建造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