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教育的缺失范文

时间:2023-12-15 17:20:45

死亡教育的缺失

死亡教育的缺失篇1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生死观教育 生命观教育 信仰教育 

作为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大学生生死观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生死观涉及人生诸多问题的根本,其基本内容是什么,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根据自身对生命观和死亡观的理解,将当代大学生生死观教育的内容概括如下:以生命三重性为内容的生命观教育,以死亡教育为基础的信仰教育,以责任感为准绳的事业观教育,以幸福感为支撑的情感教育,以人生态度为导向的挫折教育。 

一、以生命三重性为主导的生命观教育 

所谓生死观教育,是指以对死亡之自然性与人文性的双重认识为基础,提升对生命本质及其多重性的理解,从而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丰富生命、完善生命,进一步超越死亡,提升生命的品质,获得更多的人生幸福。它是整个生命教育的关键与核心。而进行以生命三重性为主导的生命观教育则是当代大学生生死观教育的基点。大多数学者认为,与动物的区别主要在于,人的生命有三重性甚至多重性,主要包括血缘性生理生命(肉体生命)、人际性社会生命和超越性精神生命。其中,生命的后两重性才是人之生命的本质,也是人文生命的内涵。由于人的生理生命是人的生命存在的前提,我们必须充分尊重我们的生理生命,同时,更要重视以人际性社会生命和超越性精神生命为主的人文生命的力量。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样认为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特别强调人文生命的重要性。因此,我们的生命观应该是对生理生命、人际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完整认识,帮助大学生建构起科学的生命观念,努力创造人的人际生命和精神生命,在此基础上探寻生命价值、人生依据、人生意义,才能达到尊重生命、热爱生命、超越死亡的目的。 

二、以死亡教育为基础的信仰教育 

所谓信仰教育,是指通过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教育灌输.使人信服和尊崇,并把它奉为自己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态度的教育行为。信仰教育,应该成为大学生生死观教育的重点。众所周知,无论哲学、宗教或其他科学中的人生观之信仰,无不是围绕着死亡问题展开的。信仰建构起人的意义世界和超越世界,是大学生反思生死问题和一切人生行为的终极指南,而其中最为关键的当是死亡教育。信仰缺失是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首先,信仰缺失表现在人的内心没有敬畏、神圣的东西。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弗洛姆说过:“19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20世纪的问题是人死了。”人没有恐惧,也没有追求,就是没有信仰的表现。当代大学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种时代的影响,出现信仰缺失的问题。其次,信仰缺失表现在对死亡的拒斥上。信仰是通过对死亡的理解来确立的,生命的超越性和意义世界只有借助对死亡的理解才能获得。别尔嘉耶夫说:“如果在我们的世界里没有死亡,那么生命就会丧失意义。因为,意义与终点相关。”中国儒家文化对“不朽”的追求,佛教企图对死后世界的超脱,西方文化对“上帝”的敬畏,都是以力图通过对死亡的理解来确立自己的信仰,找到人生行为的根据。最后,信仰缺失表现在文化传统的失落上。文化传统是信仰之根。一个人只有置身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才能理解自己的人际生命和精神生命,才能了解生命的意义,找到终极意义和通向超越世界的道路。在中国文化中,无论儒、释、道哪一派文化,都旨在为建构人的信仰和意义的世界提供某种价值追求的参考。例如,追求精神“逍遥游”的道家文化;主张出世的同时也要在现世中积极修行的禅宗文化,主张“立德、立功、立言”以求“三不朽”的儒家文化等。对中国人而言,脱离了这些文化传统,在很大程度上就意味着信仰的失落。当然,判断一个人有没有信仰,不能只看他是否信仰什么主义或者什么思想,而是看其生命有没有终极关怀和终极诉求,表现在为人处世和精神生活中是否有所敬畏,是否有一颗真诚的心。因此,以死亡教育为基础的信仰教育,主要的任务是树立正确的时代导向,帮助人们了解本民族文化传统的生死智慧,从而建立起正确的生死观,并使其成为其内心真诚体认和敬畏的行为准则。 

三、以责任感为准绳的事业观教育 

事业与职业是不同的。职业的目的是谋生,是为了获得报酬而工作,因此无须全身心的情感投入;而事业则不同,它往往是一个寄托人情感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因此需要相当热忱的投人并付出全部的情感。事业与职业虽然有较大区别,但若处理得当,也是可以实现统一的。对于大学生而言,在现代社会竞争压力不断加剧的情况下,要想找一份理想的工作是比较困难的,尤其是找一份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方面,很多年轻人积极支教、支边的热情,令人感动;但另一方面,很多工作无人问津,更有很多大学生常常“跳槽”,以至于多年以后还是居无定所,有的甚至干脆待业依靠父母生活。

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一些错误的思想认识。有的人认为只有符合自己兴趣或者是满足自己要求的工作才值得去做,否则就是浪费时间。可事实上,他们恰恰就是在这种不断的工作更换中虚度了人生。一位哲人曾说过,人活着有三种境界,第一种是为生存而奋斗为他人而活着;第二种是实现自我价值;第三种是造福社会。经常更换工作既没有达到生存满足之必需,更谈不上实现自我价值。几年前,美国著名心理学博士艾尔森对世界上100名各个领域中的杰出人物做了调查,结果发现,其中61名人士承认,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并不是他们内心最喜欢做的,或者说至少不是最理想的,但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因为责任感的支撑而创造了辉煌的成绩。因此,责任感的培养是重中之重,而责任感必须建立在科学合理的生死观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只有当大学生意识到职业是实现人生价值和生命延伸的途径,我必须对它负责,才能够做到为此无悔地付出。我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提倡通过立德、立功、立言的方式发展自己的事业,即便是普通的百姓,也会有“人过留名,雁过留声”的愿望。这说明,因为死亡的必然性,才使得人们千方百计地想在有限的生命里留下点什么,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对事业或学业的追求,而不仅仅停留在把工作作为谋生手段的层次上,而这正是人们实现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有效手段。 

四、以幸福感为支撑的情感教育 

爱是幸福的重要要素之一,爱与宽容的教育、幸福教育已成为很多发达国家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意识主要包括知、情、意三者的统一,而情感主要包括亲情、友情和爱情。大学生都渴望爱与被爱,尤其对爱情更为敏感。针对大学生这种特殊的现实情况,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情感教育,其主要的内容应涉及如何处理好和父母、亲人、朋友、同学、异性等之间的人际关系,怎样表达爱和怎样尊重爱等。虽然大部分大学生都能够理解父母的艰辛,珍惜友情的可贵,尊重爱情的谨慎与崇高,但在现实中游戏人生、认为越无情越酷的人也不在少数。 

江西师范大学郑晓江教授把恋爱分为两种:立足生活的恋爱和立足生命的恋爱。前者追求生活的感受与当下的快乐,所以会“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后者则是追求一种灵魂(这里的灵魂指的是精神式的追求,而不是鬼神式的灵魂)的融入,并以找到生死与共的人生伴侣为目的,所以会认真对待。大学生应该从生活感觉之“性”提升为生命安顿之“情”;有了生命安顿之“情”再去享受生活感觉之“性”,唯有如此,才能够获得健康的爱情生活。0因此,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也是生死观教育的延伸。人只有在对生命进行全方位认识,对死亡进行反思的过程中,才能更深刻地体会情感的可贵。在教育过程中,既要让他们理解良好人际关系的可贵,并上升到社会性人际生命的高度来对待;更要让他们意识到被爱是幸福的,付出爱更是幸福的;意识到除知和意之外的情感获得是人之幸福的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更是人之生命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以人生态度为导向的挫折教育 

人人都渴望成功,可一生中却常常遭遇失败。甚至可以说,失败是人生的常态,成功反倒是非常态的。我们的一生中要面对学业的失败、事业的失败、情感的失败等挫折,当代大学生则更是如此。因为,在大学阶段,人生的各种事务还未定型,学生的人生观和处世方法还有待提高,加上在应试教育阶段中形成的依赖心理,很多人并不知道如何应对人生中的挫折与失败。若是碰上挫折就怨天尤人,甚至伤害他人或自己的行为也时有发生。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以人生态度为导向的挫折教育是必要的且是必需的。要教育大学生在正确理解生命和死亡的基础上,善待生命、享受生命,培育一颗饱含热情、充满生机的心灵;理解成功是人生的组成部分,同样失败与挫折也是人生的组成部分,我们不能回避,只能积极去应对;假想自己站在人生终点和死亡面前,激励自己积极从容应对人生的磨难;指导他们正确理解“得之淡然,失之垣然,争之必然,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当然,并不是说应该过“苦行憎”一般的人生,否则又将走向对生命理解的另一个极端。我们既要珍惜生命、善待生命,正确理解死亡,更要享受生命。我们无理由排斥物质的享受、工作的轻松舒适、无压力等愉悦之事,更不是要主动去寻找失败与挫折。 

生死观教育要做到的是使大学生充分准确地理解生命中的成功与失败,一方面,成功是自我价值实现的体现,固然能使人喜悦,但同时应注意到它容易减少人的生命活力和生命价值的体验,因此,人生应该继续往前看;另一方面,挫折固然使人悲伤,但要立足生命以宽容的态度正确面对,化痛苦为动力,为未来实现生命价值做好铺垫。例如,罗曼罗兰在情场受挫后写出了《约翰·克利斯朵夫》;居里夫人感情失败后重新振作,获得了物理硕士与数学硕士两个学位;歌德失恋后转而写成《少年维特之烦恼》等,这些事迹都是对生命负责、实现生命三重性价值的集中体现。 

死亡教育的缺失篇2

一、适时补充死亡教育的内容

受我国传统文化影响,死亡是一种文化禁忌,人们唯恐避之不及。直至今日,我们的教育一直缺少“死亡教育”内容,而我们的学生可能从未遭遇与死亡相关的事件。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的学生对死亡知之甚少,对“死亡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对家人意味着什么?对社会意味着什么?”缺乏深入了解和思考,同时,对自己的行为后果缺乏深刻认识。“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只有正确认识了死亡,才能真正体会生命的涵义和珍贵。“死亡教育”除应介绍死亡知识及心理指导等常识外,侧重点应落实在对青少年的情感教育上,其目的就是教育孩子正确地认识和对待死亡,学会敬畏和珍惜生命,提高生命质量,不至于动不动就想伤害自己、他人及其他生命。思想品德课的课程标准和人教版教材在内容上没有涉及“死亡教育”,这就需要教师挖掘教材,适时补充缺失的生命教育内容。例如,在讲述“生命是地球最珍贵的财富”问题时,就可引入“死亡”的概念,生命只有一次,生命具有不可逆性,所以才“最珍贵”。还可在“挫折教育”中融入“死亡教育”,在讲述“应对挫折的方法”时,要强调,“我虽渺小,却很重要”,任何时候都不轻易放弃生命,活着才会有希望,才能拥有一切。前几年,西安市的一位中学老师,让学生给自己写墓志铭,曾经被许多人骂得狗血喷头;海口市某校组织高一学生参观殡仪馆,观看模拟演示的尸体火化过程,就有媒体斥之为“变态班会”。笔者认为,这些都是进行“死亡教育”的有效形式。除此之外,包括:计算自己的寿命,具体到多少天;生命的最后规划;对身边亲人、好友死亡进行追思,等等。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消除学生对死亡的困惑和恐惧心理,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生命到底是什么?怎样让有限的生命更加精彩?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说,人是世界上最脆弱的一棵苇草,却是一棵高贵的苇草,因为人知道自己要死亡。只有正确认识死亡,才会更加珍惜生命,才会积极成就一生。我们有理由相信,“死亡教育”会跟随“性教育”冲出国人思想的禁锢,日益普及开来。

二、生命教育要兼顾个人和社会的立场

受传统文化中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影响,我国教育注重人的社会性(社会生命),而轻视人的个体性(自然生命)存在,个体生命被高度道德化和政治化。刘文学、草原小姐妹、赖宁等少年英雄,他们的事迹固然感人、值得钦佩,但我们不能一味要求孩子用生命面对危险,用死亡体现崇高。我们应确立以生命关怀为核心的理念,让教育回归生命、生活的基本议题。当然,我们也不能只强调人的个体生命,而忽视人的社会生命。过度强调“生命至上”是另一种极端,毕竟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人的行为具有社会价值。生命教育不仅是生命保全的教育,其内容还应包括生命价值教育。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从来就不缺少见义勇为、助人为乐、为集体、为国家、为他人利益甘愿牺牲个人生命的仁人志士,他们的崇高品格一直鼓舞、激励、启发着后人,成为华夏民族值得自豪的宝贵精神财富。生命教育要兼顾个人和社会立场。要不要学习舍生取义的精神?要学,但同时一定要强调个人生命的重要,要加强保护,也正因为生命重要,才彰显精神的伟大。如在讲述“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时,要教会未成年学生用智慧与坏人斗争,学会借助外在力量与其斗争,要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与其斗争,也就是要见义“智”为、“巧”为,既不能见义“不”为,更不能鲁莽、冒失为之,这就兼顾了个人和社会立场。学生由于其思维能力、社会阅历等原因,更容易片面强调个人或社会中的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这就更加需要我们帮助其找到个体生命与社会生命最佳的结合点,这是生命教育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生命教育中提高学生生命意识和生命质量的重要内容。

三、注重生命教育的层次性和渐进性

人生是短暂的,但这短暂的人生,足可以发生很多我们意想不到的事情,得不到的、想不开的、忘不了的,都给我们带来痛苦和烦恼。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因有特殊的任务而伴随困惑。如果在生命早期,有些关键问题未能有效解决,则可能会为今后的人生埋下隐患。以珍惜生命、唤醒生命责任为主要内容的生命教育要从基础抓起,贯穿人的一生。生命教育的内容广泛而复杂,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包括专题教育和课外活动),要根据学生实际,考虑当前生命教育的缺失,选择、确立生命教育活动的内容,力争取得实效。生命教育的最终目标,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意识的确立、行为的改善和价值观的建立。《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初中阶段着重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掌握自我保护、应对灾难的基本技能;学会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悦纳自我、接纳他人;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学会欣赏人类文化。”这一规定对教师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将生命教育有机渗透于教学环节之中,挖掘、拓展教学内容,有层次、循序渐进地开展生命教育活动,整合学校各种资源,坚持以实践体验为主,通过科学知识的传授、德育功能的发挥实现生命教育的目标。思想品德课教师要不断反思教育教学的“本原”,提高自身生命教育的素养,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实现生命教育的目标。为了使我们的教育不再留下遗憾,为了初升的朝阳更加绚烂,让我们共同努力。

死亡教育的缺失篇3

生死观教育的提出

生死观教育的兴起是现代人反思生存的必然产物,其始于欧美地区20世纪60年代,在70年代得以普及。而我国高校中对大学生的生死观教育尚处于探索阶段。关于生死观教育的概念,有学者把它界定为:所谓生死观教育,即是通过生与死的连接,建立起生与死之间的内在张力,揭示死亡的本质与意义,建立生命与死亡的神圣性与生命的尊严,引导受教育者由死观生、向死而生、提高生命与死亡的品质,从而推动完美人格的形成。生死观教育的目标具体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其一,解除死亡的神秘性。让学生以科学的眼光去透析死亡,真正了解死亡的本质与意义,了解与死亡相关的哲学、文学、历史、文化科学知识,坦然面对死亡,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其二,赋予生命神圣性。通过揭示生与死的必然联系,使人懂得关爱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并真正意识到人应该有尊严地活着并有尊严地死去。其三,培养学生关心人类命运的生命情怀以及服务社会的能力。追求生命价值并不断创造生命的意义,其终极关怀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正确地看待人生中的诸多问题,从而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以至能主动地追求生命价值并不断创造生命的意义。从生死的关系以及我国生死文化来看,要真正实现其终极关怀,目前应更多地在关注死亡的话题上对学生进行生死观教育。

从追问死亡中领悟生命

生与死代表着生命过程的两极。生的意义首先就是努力地活着,而努力活着的过程就是一种精神成长的过程,是在不断地追求生命的存在价值、创造生存的意义。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就在于人对其生命意义的精神性追求。生命只有在不断地追求人生价值和生活的意义中,才会显得充实、美丽。

有生必有死,这本是任何生命现象存在的自然规律,人的生命现象也不例外。老子在论生死时说“出生入死”,即是说,生命现象从一开始就是生死相伴的,在出世而生的时候就向着入地而死的方向发展。海德格尔也认为死在基本本体论意义上是人的一种生存状态。

对于死之于生的意义,周国平曾说:“没有死,就没有爱和激情,没有冒险和悲剧,没有欢乐和痛苦,没有生命的魅力。总之,没有死,就没有了生的意义。”海德格尔也主张人必须在活着的时候“先行到死”,只有预先领会到死,在有生之年对生活的各种可能性进行认真的领会与选择,才能从各种可能性中解放出来,不错失良机,不吃后悔药,不使危险的因素威胁到自己存在的可能性。死亡就像一面镜子,从死亡的镜中看到生命的有限性、生命的历程和生命的美好。因此,死亡具有深刻的生命意义。死亡使人的生存时间成为最稀缺的东西,使生命具有了最宝贵的价值。以死观生,人更能充分地领悟和把握人生的价值,更加珍惜生命的价值,促使自己在有限的一生中创造尽可能多的价值,让自己创造的价值滋润生命历程中的每一段时间。正如海德格尔所说的那样:“只有死亡概念才可以把此在之存在的本真性与整体性从生存论上带到明处。”雅斯贝尔斯也指出: “哲学信仰把死亡当作一种一直渗透到当前现在里来的努力”,这种信仰要求我紧紧地把握“当前现在”,促使“我按照超越存在的尺度永不停歇地从事实践,从而使当前现在对我来说更为鲜明”。 一个人认真思考过死亡,就好像是把人生的边界勘察了一番,看到了人生的全景和界限,也只有在真正开始思考死亡的时候,他才能体验到生命及其意义。

高校对大学生的生死观教育之可能切入点

当代大学生中因缺乏对生活压力与挫折的承受能力乃至以自杀、吸毒、暴力等问题屡见不鲜,面对“人生是什么”“人究竟为什么活着、怎样才能活得更有意义”“人应该怎样度过一生”等问题,大学生感到困扰重重,普遍缺乏对生命的科学的、系统的、理性的认识;在人生追求层面上,更多的人由于缺乏对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深层理解,片面追求感官快乐,缺乏一种对生命内涵的深度追求。

我们的教育虽然从小学至大学一直强调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长期以来却没有把学生引入到生命领域的探寻和思索中去。种种迹象表明,如果不对在校大学生实施教育的引导,便极难达到培养一代新人的目的。基于此,笔者试从以下几方面切入,谈谈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的生死观教育。

1.引导大学生对死亡的深层理解

中国历来有“未知生,焉知死”的生死观传统,而随着人类理性觉醒程度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正视“人固有一死”的客观事实。大学生都不可避免地见证、旁观或经历过生与死,但大学生对于这样一些问题仍然感到困扰,诸如:“什么是死? 死意味着什么? 生命为什么有死?人应该怎样对待死亡?面对死亡是恐惧、疑虑,还是积极乐观面对?”他们对死亡已不再陌生,缺乏的是对死亡意义的深层理解。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死亡教育或在大学生中谈论死亡而不是回避已成为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海德格尔认为,只有认真面对死,把死当作自己本己存在的可能性,才能把握自己本真存在的方式,以自己本真存在的可能性展开和选择自己的生存方式。高校生死观教育要以死亡为切入点,扎根于生命。就我国教育的现状,在进行生死观教育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应正面地、理性地进行死亡的教育;二是确立正确的生死观,教育学生拥有生死智慧,而不是一味地倡导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由此而产生对死亡的“蔑视”;三是面对社会媒体所揭示的各种死亡现象,尤其是影视片中凶杀暴力等残害生命的现象应作出积极的反应;四是对学生中发生的自杀、杀人、死亡等事件,尤其是在学生中存在的自杀想法,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与应有的引导。

另外,对生与死的深层理解应该涵盖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痛苦和苦难是生命的一部分,应培养大学生的苦难、死亡意识。要创造一定的逆境,磨练学生的意志,使他们体会生命的艰辛;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引导他们对人和事理解、宽容,提高他们对外界环境的各种压力和打击的耐挫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更好地与社会融合。

2.追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探寻心理深层的精神世界

生命价值(value of life)是指具有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完整的人的生命价值。判断生命价值的依据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生命本身的质量,即内在价值;二是某一生命对他人、社会的意义,即生命的外在价值。增强学生的生命力和对生命质量追求的意识。

人不同于动物,就在于人活着是有意义的。在生命意义的问题上,海德格尔认为应当追问存在本身的意义,“人就是一种领会着存在的在者”。我国著名学者周国平认为人生意义有两个内涵:一是幸福,如果一个人活得很幸福,可以说他活得是比较有意义的。另一个内涵是德性,即道德和信仰,这是人生的神圣意义。人对意义的追求是个无限的过程,一个意义终结另一个意义又会出现,人生命的历程就是意义追求的历程。崇高、美善的意义可以使生命活得更丰富、更有内涵、更精彩。因此,高校应该引导学生去主动认识和追求真、善、美的意义,使他们在意义体验、追求中肯定自我、完善自我,不断去提升生命质量,实现人生社会价值和自我意义的融合。

3.培养大学生生命责任意识

生命是一种责任,承担和履行这种责任的过程,就是探索生命价值的过程。大学生对生命的漠视,自杀、杀他等行为其实就是缺乏一种对自己、对他人生命的责任感。在对大学生生命责任意识的培养上,高校应让学生首先自我肯定,忠实于自己,为自己的生命负责,并真诚地立足于自己的生命去寻求人生的意义。对自己的生命负责,这是一个人最起码的责任心。只有对自己人生负责的人,才可能对其他人、其他事情负责,才会珍惜生命。应让学生知道生命是有尊严的,要善待自己的生命,并且由此推己及人,善待一切生命。另一方面,高校还应教育学生在尊重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要让学生懂得每个人都有拥有自己生命的权利,尊重他人的生命权才能保证自己生命权利的完整性。

4.培养大学生的生命信仰

信仰,是人们对其所认定的体现着最高生活价值的对象始终不移的信赖和执著不渝的追求。作为一种终极价值目标,信仰是人类精神生命的最终依托。德国著名哲学家卡西尔说过:“人用以与死相对抗的东西就是他对生命的坚固性、生命的不可征服性、不可毁灭的统一性的坚定的信念。”一些学者曾郑重指出,最可怕的是大学生没有信仰,因为“没有信仰的人犹如在黑暗中行路,不辨方向,没有目标,随波逐流,活一辈子也只是浑浑噩噩”。“信仰是内心的光,它照亮了一个人的人生之路。”而当代大学生在那些代表着社会地位、等级、身份等问题的认识上,权威和优越意识的心理积淀浓厚,缺乏一种超越这些世俗桎梏的生命信仰,或者由于缺乏正确积极的人生信仰,故而失去对人生意义的追求,生活因此暗淡无光,甚至漠视生命、践踏生命。因此,高校应呼唤大学生生命信仰的重建。这种信仰来自于对生命价值的深刻认识和对生命神圣至上的敬畏以及对生命的敏感。

结语

死亡教育的缺失篇4

(武汉轻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23)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生命教育逐渐成为教育界讨论的热点,诚信缺失也成为大多数大学生群体的主要特征之一。大学生正处于青春的象牙塔之中,是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黄金时期,我们应当加强生命教育力度,以正确的生命观、生死观提高大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扩大诚信实践保证自我价值的实现,通过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大学生对生命的敬仰与尊重,树立诚信信仰,从而有效促进大学生的诚信生成。

关键词 :大学生;生命教育;诚信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22-0212-02

生命教育的目的旨在帮助生命主体正确的认识自我,把握个人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的关系,从而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知识体系,进而通过这个体系帮助生命主体与他人、集体、社会进行良好的沟通,并在这种沟通中树立一个诚信信仰,使诚信得以重建。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前提下,“诚信”担负着更为重要的责任,它是为人之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加强生命教育,并从此着手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更有利于将诚信落到实处,从人的精神层面夯实诚信意识,促进诚信重建。

一、大学生自杀现象严重影射生命教育缺失的现状

(一)当代大学生自杀比例不断攀升

我国当代大学生自杀比例逐渐升高,有过自杀想法的不在少数,这足以说明大学生群体对生命的认识和期望不高。据不完全数据统计,为自己活着而倍感珍惜生命的占48%,认为死亡是必然要发生的占41.4%,认为死亡是一种人生解脱的占5.1%,对死亡产生恐惧感的占5.5%。在经常有自杀念头的人中只有18.5%的人为自己活着应该感到珍惜生命,而从来没有自杀念头的人中有53.2%的人为自己活着倍感珍惜生命[1]。进入21世纪的中国,自杀率开始逐渐增高,自杀成为15至34岁年轻人死亡的首位原因。大学生成为自杀的高危人群,其自杀率一般为同龄人口的二至四倍。大学生有自杀观念或绝望感的发生率为8.89%—18.53%,大学生群体高于一般青年,重点大学高于一般大学,研究生高于本科生[2]。由此可以看出,部分大学生对生与死的认识并不完全,甚至可以说出现了很大的偏差,高学历人群更易出现自杀现象。

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养成比较要强的个性,抗挫力比价差,同时,学习和家庭关于生死教育的力度比较弱,孩子对于死亡没有形成客观的正确的认识,“人死后变成鬼”、“死后亲人的灵魂始终围绕陪伴你”的说法使得多数人对于死亡仍持有恐惧心理,更是把死亡当做解脱和逃避的工具,种种不当的说法潜移默化了生命主体对生死的认识。

(二)对生命的失信行为阻碍了诚信意识构建

大学生及高学历人才作为“天之骄子”,理当对未来、对生活充满希望,而频发的自杀现象表明生命教育缺失的危害是巨大的,关于生死观知识的缺乏对个人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是极其不利的。随着生命主体知识的增长,主体对生命的渴望意识随之增长,主体的自我意识也就越强,随之而来的是生命主体的自我需要越强,那么对诚信建设的需求也就也越大。生命主体对生命的失信就无法为诚信生成提供坚实的保障,也就无法为诚信建设打下主体认识的基础,换言之,如果诚信的主体缺失,何谈诚信建设。

二、功利性社会环境阻碍大学生构建诚信信仰的意识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具有很强的社会性,“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段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诚信是一种意识,是个人对其他人的诚实守信的行为或意识,同样具有社会性,因此,社会关系是诚信建设的外部环境。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类主体形成某种意识后,应当通过实践外化成行为。诚信建设要依靠一切社会关系,例如亲子关系、师生关系、亲朋关系、同事关系,建立了诚信意识最终还是要外化为诚信行为,进行诚信实践,可以说包含了全部社会关系的大社会是诚信建设的重要平台,社会性的生命教育是诚信建设的基石。

(一)大学生校园生活普遍存在诚信缺失现象

作为职场预备生的大学生群体,在校园生活中经常表现出缺乏诚信的行为,主要有考试作弊、学术造假、拖欠贷款、伪造简历和证书、制造虚假贫困证明等,这也跟整个社会流露出的功利性氛围脱不开关系。部分大学生意志不坚定,容易受到社会上物质、利益的诱惑,考试时利用小抄等各种作弊手段蒙混过关,对待感情敷衍了事,校园里充斥的各种考级答案小广告也为学生的不劳而获提供了便利。部分学生则坐拥买来的学历、证书,用不实信息虚化简历,进行不公平竞争,失信于他人,更失信于自己。

(二)功利意识妨碍了大学生对诚信的追求

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和社会舆论的报道,人们对于物质、金钱、权力的追求愈演愈烈。社会化大生产的进步无疑推动了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精神层面却没能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物质利益的丰富,使人们认为只需要对物质诚信,忽视了精神层面的诚信。

大部分高校在教育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切以市场需求为标准,急功近利,重视技能性、专业性的教育,使思想道德教育停于表面。大部分大学生认为只需要学习对工作有利的专业课程,从而忽视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思想政治理论课,这就是功利性行为的表现之一。或者是逃课做兼职,用这些钱消费昂贵的物品进行攀比,有的人则利用自己的人际关系进入学生会等组织,利用自己的权力达到升职目的,实现自己利益最大化。这类功利性、缺乏诚信的行为都透露出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诚信信仰。

三、利用生命教育促进大学生诚信建设的途径

(一)树立正确的生死观,重新构建生命认知

生命教育应当始终在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进行,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育方针和课程规划,主要内容应当包括:生命起源、性别教育、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存训练等[3]。我们可以效仿国外的死亡教育方式,通过带小学生参观太平间、观看母亲生产过程的录影带等方式,使生命主体认识到生命的来之不易,对待死亡保持一种平和的态度。处于三观建立时期的大学生要更加注重自身的心理健康,学校可以配合家庭、社会,整合教育力量,将生命教育落到实处,使大学生全面掌握生命知识,建立正确的生死观,为主体诚信建设奠定良好的知识前提,也只有对自身生命的诚信,才能更好地强化主体诚信意识。

(二)着力强化诚信实践,实现自我价值需求

社会性的生命教育强调寓教于生活、寓教于平时,要求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齐头并进,也就是说社会性的生命教育具有开放性,将生命教育贯彻于我们整个生命的始终,让生命主体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通过第二课堂使生命主体更加热爱生命,提高主动性,通过社会实践实现有限生命的无限价值。诚信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不仅要通过教育感知,更要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得到感悟,这些感悟通过内化和外化,形成诚信意识,进行诚信实践。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进入到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需要学校和社会从身边的每一个细节入手,营造良好的诚信建设氛围,

一方面,要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加强诚信实践,组织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社会实践,在后天的学习、实践中认识到诚信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另一方面 ,要重新判定社会对于成才成功的评价标准。当今社会对于成功最普遍的判断就是金钱和地位的成功,重考试分数、轻生活实践的灌输式教育模式,都不利于价值的实现。所以学校教育要打破固定模式,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动性,以构建生命主体的生命观和诚信观为主要目标,社会更要形成一套合理的、多元的价值评判体系。

社会性的生命教育还强调生命主体的存在感和需要感,这就要求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自我满足、自我肯定、自我超越,从大社会的需要感中实现自我价值,如此才能更自信地面对生命和生活,以诚信的态度对待每一件事物。

(三)通过精神性生命教育,促进大学生诚信信仰建设

人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信仰作为一种精神层面的存在,被认为是大多数人生活的支撑,是行为处事的原则。大部分大学生确立了科学的生命信仰,且信仰不再单一,但少数同学信仰缺失,据调查,90%的大学生认为人生需要信仰,10%的大学生尚不清楚[5]。由此得知,多数学生认为人生需要信仰。

思想品德是一个多要素的综合系统,是人们在一定思想的指导下,在品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点、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的总和,它主要由心理、思想和行为三个子系统联结起来。心理系统又包括认知、情感、信仰等因素,思想系统包括政治观、人生观、道德观等,行为则是思想品德的外显因素。对生命主体来说要有诚信的行为,必须要有诚信的信念、信仰,而思想品德教育就是培养诚信信仰的途径之一,是一种精神层面的生命教育。

诚信则是一种良好的思想品德,是精神层面的信念,加强生命教育中的思想品德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从而引导大学生进行诚信选择,提高诚信意识,树立诚信信仰。同时要多读书、多学习、多思考,将前人留下的精神财富转化为自己内在的精神,在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将这些吸收的零散的精神片段整合成一套自己的精神体系,这对自身成长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然而受到升学压力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这类思想品德课几乎成为“自习课”,这就让生命主体在思想品德形成的某些阶段形成空缺,这就使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受到极大考验,在面临诚信选择时难以做出准确的选择。

诚信作为当代价值体系的评判标准,无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只有加强生命教育,从生死观教育、追求自我价值、思想品德教育三个大方向积极准备,为诚信信仰的实现创造稳固的内在精神平台,从而为诚信实践奠定基础。要把生命教育和诚信教育融会贯通,以科学的生命教育促进诚信建设,从而将诚信行为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杨鸿武,汪先平,以生命教育促大学生诚信生成,[J].滁州学院学报,2013.

[2] 戴景平,从自杀现象看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必要性,[J].赤峰学院学报,2014.

[3] 汪先平,张斌,以生命教育促学生信仰生成,[J].德育与党建,2012.

[4] 张加.明,高校生命教育现状及有效途径,[J].高教探索,2011(05).

[5]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6] 张桂芬,于景志,李范成 等,《生命教育视野下大学生诚信生成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5(02).

[7] 潘明芸,吴新平,《大学生生命观调查及对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26).

死亡教育的缺失篇5

据世界卫生组织最近统计数据表明,世界上每年约有80万人死于自杀,自杀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意外死亡,已成为人类第5位的死亡原因。

令人担忧的是,青少年自杀的比例正在逐年增加,在欧美一些国家,自杀是青少年前三位、甚至头位的死亡原因。近年来,我国在校大学生自杀也有增多的趋势,一种心灵的危机正在象牙塔内无声蔓延。

去年夏天,北京大学医学部一名大二女生,从宿舍楼的九层一跃而下,结束了她年轻的生命,而生前的她能歌善舞,被同学亲切地称作“小鸽子”。

南京某大学女生,曾是全校8名三好学生标兵之一,却跳塔身亡。究其自杀的原因,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就因为家人一句很平常的话,竟让她怀疑起自己的生活能力,由于没有勇气和信心面对亲人过高的期望,从南京鸡鸣寺古塔的七层跃下,便成了她最后的选择。

在很多人的眼中,考进大学好像进了一个温室或保险箱,其实不然,社会历史变迁的影响,已经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提前进入校园。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就业形势的紧张,人际关系的冷漠,无一不使大学生受到巨大的冲击。心理障碍、生理疾患、学习和就业压力、情感挫折、经济压力、家庭变故,以及周边生活环境等诸多因素,都是大学生自杀的直接原因。

父母,应是最好的倾听者

人们在对自杀者生前行为回顾的时候,往往对其自杀行为感到非常意外。但事实上,那些企图自杀的人,往往有很多信号释放出来,比如:他们说过不想活或活着没意思之类的话,将自己珍贵的东西送人,对自杀有关的资料、报道感兴趣并喜欢与人探讨,向别人流露出绝望、无助的情绪,以及对自己或这个世界感到气愤,将死亡或抑郁作为谈话、写作、阅读内容或艺术作品的主题,向人说起过如果他走了,不要想念他等等,尤其在近期确实有一些令其痛苦、焦虑的事件发生时,这些信号会更加明显。如果周围的人能够及时察觉他们的变化,如果他们能有机会跟别人倾诉、交流,如果他们能够得到温暖、理解和关爱,一般也不会将内心冲动上升为自杀。

父母是自己最亲近的人,按理应该成为最好的沟通者。然而,随着竞争压力不断升级,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与人之间隔阂随之加大,用于交流沟通的时间大大缩短。现代大学生可悲地发现,当他们焦虑、苦闷、彷徨的时候,却不知道该如何向他们的父母寻求帮助。曾经有人在大学生中间作过这样的调查:当你有了痛苦和烦恼的时候,你会向谁说?多数人倾向于自我化解。之所以不向父母求助,许多学生认为,父母与他们的生活环境相隔太远,根本不可能理解他们的感受,对父母诉说困惑,只能增加父母的心理负担。因而,当大学生们以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生命的时候,父母除了深切悲痛之外,感受到的是巨大的震惊!

心理学家认为,自杀者都有相似的性格特征,要么过于内向、孤独,容易陷入焦虑与绝望感中;要么偏执,过分认真,责任感过强;要么缺乏兴趣爱好,情绪不稳定,心情多变。而这些性格特征常常与偏颇的父母教养态度、复杂的家庭关系有关。我们很难想象,支离破碎、争吵纷起的家庭环境,不一致的父母教养态度,会培养出孩子良好的人格。还有一些父母对子女期望过高,而孩子会自然地将这种期望内化为对自我的过高要求,一旦达不到这个目标,就会对自己深深的失望、自责,甚至自罪和绝望。另一些父母对子女溺爱过度,使子女敏感脆弱,一旦独立行事遭遇挫折,便感到世界末日来临一样,不能面对。

现代社会不仅是知识和能力的竞争,更重要的是健康人格的较量。所以,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是父母更重大的责任。

和孩子谈谈死亡

长久以来,死亡在中国都被作为一个禁忌话题,在个体的成长中很少被主动涉及。教师和家长一直被这样的观念引导着:跟孩子谈论生死的话题似乎过于沉重,因而对死亡教育大多采取了回避的态度,即使说到死亡也会闪烁其词,或是用童话寓言的方式来代替。这样就会给孩子传递这样一种信息,死亡是件很轻松的事,甚至一些孩子认为死亡是可逆的。要知道,一个人在最初接触死亡现象时产生的困惑,以及对死亡的错误理解,往往是导致个体自杀和犯罪的深层心理动机。

在我国,死亡教育严重缺失,而许多西方国家如英国、瑞典等,专门对青少年开设了死亡教育课程,让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探讨死亡的生理过程,死亡给家人和社会带来的影响,自杀的原因及其防范,死的权利和殡葬礼仪知识等等。死亡教育是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脆弱与珍惜的重要性,从而积极地活在每一个拥有的瞬间,并对生死别离不致生成错误的认知与天真的幻想。健康的生命教育,不能缺乏对死亡的探讨!

呼唤正确的舆论引导

在一些自杀死亡事件的报道当中,有些媒体不恰当地使用了一些描述和推断。中国人民大学的一名大学生跳楼身亡,不少媒体使用了“全身”、“面带微笑”等表达方式和用词,并对该学生自杀原因进行了猜测,称“好像是家庭原因”,而这些都会令旁人对自杀者的死因产生强烈的好奇感。

自杀是一种具备传染性的个人行为和社会现象,青年自杀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模仿性和从众性。媒体多是报道自杀的事实,而就自杀对个人、家庭、甚至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做分析,使青少年误认为自杀真的可以一了百了;媒体常只报道自杀的原因,而不报道其后果,使得青少年误认为通过自杀可以达到某种目的,比如让某人心痛而达到报复的目的;有些报道甚至使用一些浪漫的字眼,而未对自杀者的惨状予以描述,让青少年感到自杀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媒体报道不当的角度和方式,无疑起到误导的作用,甚至“帮助”面临困境并有自杀倾向的个体,作出不正确的选择。

死亡教育的缺失篇6

关键词:生死观;青少年;生命教育

一、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基本状况

(一)生命教育简述

生命教育是指对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中,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生存意识熏陶、生存能力培养、生命价值提升,最终使受教育者生命质量充分展现的活动过程。生命教育的宗旨是注重生命质量,凸现生命价值,提升生命境界

[1]。

(二)我国青少年生死教育的匮乏

青少年会面对死亡,青少年也渴望了解死亡,但大多人还是认为凡是涉及到死亡的课题都是消极的、灰暗的,应该让孩子远离这些东西[2]。于是,我国的青少年教育便把死亡课题尘封,把死亡与青少年远远的隔离起来,让他们偏离真相,甚至连教育者自己都不相信真相确实存在,好像是不让青少年接触,不跟他们谈论就可以避免其对死亡的恐惧,就可以消除死亡的负面影响了。正如索甲仁波切在《生死书》中所说的那样:“今日教育否定死亡,认为死亡就是毁灭和失掉一切。换句话说,大多数人不是否定死亡,就是恐惧死亡,连提到死亡都是一种忌讳,甚至相信一谈到死亡就会招来不幸”[3]。

不可否认的是,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触碰到与死亡相关的事件。如家人离世、同学死亡以及意外和自然灾害造成的群体性死亡事件等,有一些就发生在青少年身边或者自己身上,而有一些则通过媒体等途径非常直观地呈现给青少年。那些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件如此地暴露,通常会给青少年带来非常大的心理震撼,让他们对死亡产生了极大困惑、焦虑和恐惧心理。然而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缺少甚至缺乏对青少年进行生死教育的意识,那些尊崇生命的口号,没有实际的内容,只能让生命变得贫瘠。家庭和学校既没有给青少年提供足够的机会来进行引导,以缓解这些问题给青少年造成的困惑与恐惧,也没有抓住时机对青少年进行生死教育。青少年对死亡的困惑和焦虑得不到解决,要么憋在心里,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问题,要么寻求其他解决之道,获得一些被歪曲了的错误的生死认知。

经调查发现,青少年主要是通过自己的思考与探索以及大众传媒获得相关的生死知识。而作为青少年成长的两大主要场所,家庭和学校提供的生死知识竟然只占到了青少年获得生死知识途径的20 %[4]。如今,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是:死亡课题因为其特殊性是任何国家和民族的教育都不能回避的。正如江西师范大学的郑晓江教授曾在《穿透死亡》中指出的那样:“一个回避死亡问题的人,永远也不会真正地成熟;一个不能面对死亡问题的民族,永远也不能深刻,自然地就无法真正解决生存的问题。”

[5]

二、佛教生死观

(一)佛教与儒、道教生死观的区别

从三大教的生死观来看,儒家讲究“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认为生命有限,但精神可以永存,只要道德学问的修养达到一定境界,并主张有一个外在的、超自然的力量实体来主宰人的命运;道家则提出“生死气化,顺应自然。”认为生、老、死都是自然而然的,死不过是安息,生是气之聚,死便是气之散,同时倡导由一个外在必然产生或依靠自我的修道而达到长生不老[6]。不难看出,儒家和道家都是在告诉人们不畏死亡。不畏死亡纵然是好事,但太过于忽视死亡,这对于现世懵懂地看待死亡的人,特别是青少年,或许会因为迷惘、猜疑以及好奇,反倒助长了其对死亡的一些憧憬。而作为在中国流传范围最广的教法,佛教以其不同于儒、道轮回的生死观,对死亡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揭示死亡的本质,督促人们在活着的时候思考死亡本身,以更好地反思活着应该做的事情,这似乎要比儒、道的生死观略胜一筹。

(二)佛教对生死的基本观点

佛教认为,人们因为未知的痴愚、盲目的贪爱等无明的缘故,将自己的安全感和生命寄托在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物质上,让自己躲在肉体之中备受折磨,无论是身体还是灵魂,而最后多是带着遗憾和悔恨投身到下一痛苦的有形生命轮回中。如果一个人能够洞彻自己的本心,了解安详的死亡会换来真正的解脱,了解真正的解脱是不用再加入痛苦的轮回,尔后在心中和日常生活中培养安详,便能从容地生活下去,最后带着了脱生死的安然投身于永恒的无形生命。这样看来,佛教生死观的着眼点并不是单纯地在于生前或死后,而是在于生命个体的永恒归宿,教导我们为了死得好而活得好,而死得好又是为了轮回被超越,不必不再进入痛苦的人世流转。

佛教有轮回观和超越轮回说。轮回观是告诉人们死亡不是生命的消亡和终止,而是一期生命的暂停和另一期生命的开始,是一种延续。这种延续,首先,放在科学社会主义社会来看,就不能再狭隘地理解为一个人的生命在来生还能继续,而应该看作是几代人不断地传承。其次,一旦重复这一期的无明(痴愚、贪爱、物欲横流等),那又将是几代人痛苦的轮回,所以产生了超越轮回说,即要求人们离开肉体轮回,用这一世优质的生命创造永恒的无形生命――不再轮回到有形生命(肉体)的生死流转之中。至于如何创造,便依赖于这一期如何死去,就是要让人们为了死时的安详,重新思考自己应当如何去活,如何在活着的时候培养安详。

(三)佛教的生死关怀

佛教的生命观不是只谈有形肉体的出生与死亡,还包含无形生命的存有。佛教最关注人的有形生命,致力于人的生命体验与生死关怀,指引人们洞察生命的本质与彻悟人生实相[7],体会到存有的苦迫纷乱与生死流转,都是身心五蕴和合下的我见与执着,而佛教的最大特色,就是要解脱众生一切存在之苦[8]。

三、佛教生死观对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启示

佛教立于超越轮回的高度,从死亡的本质出发,对生命的价值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与探讨,并提出了如何面对生命、生活、死亡等人生重大问题的科学态度与原则,指出要依赖人类自身的特长:理性、意志力和进取心,才能得以自我解放,最终走出痛苦的轮回。佛教以独特而深邃的生死观为现代人思考和解决生死问题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对青少年生命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死亡教育能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生死认知观

佛教主张“缘起说”,认为世间一切造作而生的现象,都处于恒常的流转变化之中,没有湛然常驻、永恒不变的事物存在。人生也一样,荏苒数十年,弹指一挥间,生与死都在不断地变化中,人类要认真看待死亡,明白在生命的发展过程中死是无法逃避的,不必恐慌死亡的到来,把死亡当做生命的总结而非终结,从而为了总结时的圆满更加重视鲜活的生命。

青少年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时期,虽然具有独立人格,但并不完整,这种不完整就决定了其对于社会现象认识的简单与肤浅,尤其是死亡。曾有学者指出:如果我们的教育不谈死亡是什么,会把事情变得更加糟糕。青少年对死缺乏正确的认知,将会导致其群体中出现越来越多的轻视生命的事件。所以当青少年与死亡信息接触、摩擦甚至碰撞,产生对死亡的好奇和疑惑时,他们所生存的环境就应该适时地辅以死亡教育进行引导,把死亡摊开来放在他们面前而不是尽可能地避讳谈及死亡,坦诚地和青少年谈论并解释死亡以解开他们对死亡的困惑和焦虑,使其明白死亡的真谛、原因和过程以及濒死的感受,能充分了解死亡的真相。

佛教把生死看作一体,死只是另一期生的开始,是一面镜子,它反映着生命的整体意义。而在周围死亡事件不断增多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这样一个问题:年轻人接受各种各样的教育,却对于了解生命整体意义及与生存相关的主题茫然无知,导致了不少人特别是青少年轻视死亡的态度――认为每个人都会死,死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我死了也不会有什么问题[9]。更有甚者,把死亡当做一种炫耀。这些,都是源自于社会大环境潜移默化的感染,需要我们的教育发挥其导向作用,通过对死亡真相的剖析与答疑,透过他人的死亡来评述其一生,从中引申出生命的意义在于生命的有限性,而生命的质量决定着死亡的重量,所以当我们活着的时候,就必须熟悉生命及其意义――每一个生命的出现都不是偶然,我们活着是为了探索生与死。正如宗萨钦哲仁波切在《中阴教法》中所表达的观点,如果我们所了解的心,只是我们死亡时消散的心,我们就会对死后的事情一无所知,也无法了解比心性(历经净化后的心)更深的实相所呈现的新面向。

在这样的教育下,青少年既知生又知死,两相结合,使其获得正确的生死认知观,可以消除青少年对他人及自身死亡的恐惧,引导他们反思自己的生命应当如何继续,使他们正确认识并恰当处理身边发生的生死事件,在生死离别之际建立合理的情感模式。

(二)佛教生死观有助于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生死价值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文化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明遍布祖国大地,众多社会现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关键阶段的青少年,性格和自身想法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由于居民家庭环境的改善和独生子女的教育误区,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物质条件丰富而精神食粮匮乏,致使不少孩子生活空虚、角色混乱,精神无处寄托,面对诱惑无从辨识,从而导致部分青少年沉迷于暴力网游和虚拟世界,并在其中迷失了自我。而将佛教生死观注入生命教育,能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首先,佛家倡vf导“置一切忧喜于心外者,得大自在”的淡泊态度,这有利于在当前浮躁的社会中给青少年漂浮的心灵注上一针镇定剂。佛教认为有形色身(肉体)有生死,但是无形生命是永恒的,就是说肉体存在于这一世的时间流转中,一切都在改变,而我们所执着的东西,本质是执着不了的。一方面,荣华富贵与享乐拥有不过是过眼烟云,青少年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不应当过于追求眼花缭乱的物质和因爱生恨的情感,若是迷惑在虚假的暴力、希望与梦想中,只会让自己更痛苦。另一方面,要求教育要引导青少年科学认识并尊重自然、社会和人生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学会珍爱仁慈,顺其自然,以平和的心态对人,以不极端的心态对事,以淡泊的心态对待利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其次,佛教作为最关怀人体生命的宗教,以其独特的生命智慧和慈悲的临终关怀,给青少年生命教育以爱的启示。在青少年当中,大多数人与死亡没有直接接触,这就需要社会教育结合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死里逃生事件,利用濒死经验强调对别人的关怀,进一步突出要以慈悲之心对待众人与自身,让青少年发自肺腑地肯定爱的重要性,自觉降低追求物质的兴趣,更加相信生命的精神层面和精神意义。

(三)引入佛教生死观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生命责任意识

如今不少家庭都是三代甚至四代同堂,隔代教育的家庭充满溺爱,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青少年习惯了优越,心理变得极为脆弱,经不起挫折和打击,学习负担的加重和父母的期望更是让青少年们不堪重负。精神生活的贫瘠和对生命的不负责任,让青少年产生焦虑和绝望的情绪,把死亡当儿戏,对于死亡感到绝望和陶醉,更有甚者相信死亡是美丽的事,也是对于生活压迫的解脱,而后走上绝路。

佛教不追求生死,也不反对生死,而是要以有形的生命去论证无限的生命[10],重点在于将永恒独立于有形肉身之外。这里说的永恒是无形生命,而我们正是需要对有形肉身的改变才能获得无形生命的永恒,中间就隐含了对生命的责任意识,唯有对生命负责,才能够追求永恒。大多数青少年涉世不深,对生命的认识主要来源于社会教育,这就需要社会教育对生命的责任意识予以足够的重视。有学者认为,接近死亡可以带来真正的觉醒和生命观的改变。而在没有直接的死亡触碰情况下,我们又如何通过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呢?在网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个人在一条街道上行走,人行道上有一个深洞,他掉了进去。

在洞里他迷失了,绝望了。但他想的却是这不是自己的错,然后费了好大的劲才爬出来。第二次他走上同一条街遇到同一个深洞,他假装没看到,然后又掉了进去。他简直不敢相信居然会掉在同样的地方。但他思索的依然是这不是自己的错,又花了很长的时间才爬出来。第三次遇到这个洞时,他看到它在那儿,但还是掉了进去。他已经把这当成一种习惯。这一次他的眼睛张开着,他知道自己在哪里,也开始明白是自己错了,然后他立刻爬了出来。第四次相遇深洞,他绕道而过。而第五次时,他终于选择了另一条街行走。故事中的人,在无数次掉落之后反省,先是避免掉落深洞,然后改变道路,这显然是培养责任意识的过程。而社会教育便可以将青少年生活中的死亡事件融入生命教育,引导青少年对死亡进行反思。反思死亡,是为了让青少年自身对死亡形成概念,懂得生命是多么脆弱,知道生命有多可贵,并在内心深处做出真正的改变,学会如何避免人行道上的洞,又如何走上另一条街。只有这样,才能使青少年真正睁开眼睛,认清应当如何对生命负责。

综上,佛教生死观让我们在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的过程中,要关注精神生命的状态和质量,打破对生命外相的执着与死亡的恐惧,分析生命流转的规律与周期性的特征,相信生命本性的清净,提升生命品质,追求一种轻松而自在、洒脱而尊严、快乐而清净的生命状态[11]。

[参考文献]

[1]李厚刚.老子之生命观及其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启示[J].社科纵横.2010(03):157.

[2][4]牛国兴.我国青少年生死教育研究[D].河南:河南师范大学,2011.

[3][9]索甲仁波切.生死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前言.

[5]郑晓江.穿透死亡[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173.

[6]李统亚.走出痛苦的轮回――论佛教生死观[J].黑龙江史志.2009(14):93.

[7]郑晓江.宗教生死书[M].台北:华成图书出版公司,2004:44.

[8]印顺.佛法概论[M].台北:正闻出版社,1992:81.

[10]郑志明.佛教生死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6.

[11]李利安.佛教的生命智慧[R].西安:西北大学,2010.

死亡教育的缺失篇7

[关键词]游泳;溺亡;安全教育;监管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5-0388-01

1、前言

每当进入夏季,青少年学生开始了愉快的暑期生活,随着气温持续升高,人们为躲避酷暑高温,往往喜欢到水边嬉戏玩乐。在游泳带给人们乐趣的同时,也伴随着潜在的危险,每年暑假发生在河畔、水库、池塘、沟渠等场所的青少年学生溺水死亡的意外事故接连不断,现状触目惊心。2015年东莞市公安机关破获涉校园刑事案件1宗、治安案件1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3人。全市共发生涉及学生的溺水事故17起,造成20名学生死亡;发生交通事故7起,造成5名学生死亡,3名学生受伤。2015年7月1日至8月23日,安徽省各地经媒体报道的溺水事故就在10起以上,至少20名少年儿童溺水身亡。河南省从2015年7月7日到8月8日发生的12起中小学生溺水事故中,导致39名中小学生溺水身亡。从各省市的青少年非正常死亡事件中,溺水已成为青少年学生安全的“头号杀手”。全面分析青少年学生溺水事故发生的特点,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预防和降低青少年学生溺水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是非常必要的。

2、夏季溺亡事故多发的特点

通过查阅大量的媒体报道,各教育部门有关夏季安全情况通报等材料的统计,发现夏季青少年溺水身亡的情况表现出以下特点:

多发生在周末、节假日或放学后。溺水死亡事故大多发生在脱离家长监护和学校老师管理的时段。每年的5月到9月,特别是7、8月份,正值高温,也是青少年学生溺水事故集中多发时段。

多数溺水死亡事件都发生在农村,尤其是地处边远和条件较为艰苦的农村。大量的报道和统计数据表明,溺水死亡事件主要发生在农村,尤其是地处边远和条件艰苦的农村“留守儿童”的溺水事故比较突出。,

多发生在无人看管的江河、池塘等野外水域。从发生溺水事件的地点上看,大多发生在农村的河塘、水库、河滩、池塘、水渠等处,这些地方的水况不清,难以被人掌握,中小学生更容易在那里受到伤害。

多发生在学生自行结伴游玩的过程中。从各地媒体的报道中可以发现,多数的游泳溺亡事故往往都不是一个人,而是多个人结伴游玩,在此过程中,有的是结伴下水游泳溺亡,有的是为救落水同伴致多人溺亡。

多发生于小学生和初中生,男生居多。有数据表明,游泳溺亡事故多发生在小学生和初中生中,小学生占85%,男生居多,占90%以上。

3、溺水死亡事故多发的原因分析

3.1 安全意识淡薄,自我防护能力不强

学生正常上学期间有严格的管理,一旦到了放学、周末、节假日,离开了老师的视线,学生的个人行动就比较难以控制,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就比较困难。中小学生溺亡事件的多发区域是农村,由于农村的河

流、水塘多,留守儿童多,且家长安全意识比较缺乏,对孩子的看管重视不足,容易造成悲剧事件发生。中小学生有强烈自由玩耍的个人向往,缺乏控制自己,分析问题,预见危险的思维能力,更没有遇到危险的自我保护、自我施救的身体条件,极易发生溺水死亡事故。另外,城市孩子一般都在家长的严格控制下,各种特长班、兴趣班等安排的很紧凑。农村孩子不像城市孩子,暑假大多没有旅游、上兴趣班等机会,很多孩子在家也没有那么多玩具等可以玩的东西,小伙伴相约下水游泳成了比较容易的玩耍方式,也就容易发生溺水事故。

3.2 学校和学生家长安全教育以及监管不到位

有的学校虽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但是因为学生暑假脱离了学校的约束,对学生监管的职责就落在了家长身上,而大部分的农村学生家长一方面安全意识淡薄,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安全监督不到位,另一方面农村大部分的年轻人长期在外务工,把孩子委托给年事已高的老人看管,老人或许安全意识淡薄、或许精力有限、忙不过来,致使中小学生在假期处于失管失控状态。而且这一群体的居住条件简陋,生活单调、孩子酷暑难耐,便会跑去游泳、玩水,玩水塘成了暑期生活的一部分,稍不注意往往酿成悲剧。

除了监护人的监管,社会的监管同样重要。但在实践中,社会各部门的监管缺位也不容忽视。比如企业对职工子女暑假生活情况的掌握,社区、村委会对新居民、留守儿童动态管理情况、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情况等对青少年暑期安全非常重要。

3.3 青少年学生缺乏游泳求生的技能

现在的学校大都重视应试教育而轻视素质教育,忽略了生存技能的培养,不能不说我国青少年学生缺乏游泳技能的教学和培训是溺亡事故多发、危害加重的一个重要因素。2013年,湖北省应急办的一份调查显示,九成农村孩子不会游泳,不少中小学生在长江边长大却是“旱鸭子”。2015年,南国都市报的记者也曾专门做过一个问卷调查,从100张针对乡镇农村小学生的随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00人中,只有13人自称自己会游泳,其余87人是“旱鸭子”;100张针对海口市区小学生的随机问卷调查显示:100人中,有41人自称自己会游泳,但这主要集中在高年级男生当中,低年级学生称会游泳的明显要少得多。青少年学生大都不会游泳,也就少了一项求生的技能,遇到溺水的情况下,也就很难自救,这与我国绝大多数中小学校都未开设游泳课,讲授游泳技能有关。

3.4 非法采砂、工程建设等对环境破坏造成的隐患

从大量中小学生溺水事件的报道中可以发现,孩子们的溺水地点主要集中在村子附近的河道、水利沟、水库和池塘,这些地方要么无人监管,要么监管不到位,孩子们一旦误入其中或下去玩水,很可能就上不来了。而这些地方,往往没有竖立任何警示标志。另外,大量非法采砂,使原本河水不深、比较平坦的河床成为河床深浅难测,且形成了一些暗流和漩涡,成为事故易发的凶险河段,不熟悉水流情况的人盲目下水极易出事。再者,在工地建设、砖瓦厂开挖泥土等形成了很多大大小小的土坑,下雨后就形成了大小不一的坑塘,平日又无人监管。到此玩水和不小心滑入其中后极易造成伤害事故。

作者简介

死亡教育的缺失篇8

关键词:生死教育;生命教育;幼儿

作者简介:寸晓红(1970-),女,云南腾冲人,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社科系,副教授。(云南芒市67840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7-0109-02

生命及死亡一直是中国教育中所忽视的议题,其中死亡更是在中国文化中避忌碰触的。所以,儿童的生死教育相对受到忽视,不但学校中避免谈到死亡议题,许多家长更常以负面或敷衍的方式处理死亡相关事件,现今媒体传播信息速度快,通过传媒可以了解到大量的天灾人祸所造成的死亡事例。诸如9・11恐怖袭击、SARS风暴、南亚大海啸、5・12大地震等震撼人心的惊恐的死亡事例,触及了根源于社会文化中集体的一种“死亡否认”价值体系。

大多数人认为幼儿就像刚萌芽的树苗,教导生命喜悦的课程都来不及,何必教导生死的悲伤,甚至还以为太早进行幼儿生死教育,会造成幼儿生命中不可承受的“重”。因此,许多家长与保教人员认为幼儿不需要生死教育,即使想要实施,也无从着手。无可讳言,幼儿生死教育的实施确有其先天的局限,因为幼儿的身心既不够成熟,又缺乏生活经验,以致这方面的教育往往被忽视,认为生死教育应该等幼儿长大后再讨论。然而,如果一味逃避或置之不理,不仅无法真正发挥幼儿教育的功能,更无法让幼儿成长为“健康的新世纪公民”。(赖伶蜜,2005)

一、在幼儿阶段实施生死教育的重要性

由于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以致儿童越来越多地接触到比以往更直接深刻的死亡事实的信息传递,顿时觉得死亡离生活是如此的近,儿童虽然对死亡存有高度好奇、迷惘,却仅能通过图画书、卡通、大众传播或民间传说得到拼凑的、不完整的生死概念。

死亡心理学家认为儿童自幼便对消失与死亡产生疑问与好奇,如果过度避讳,或反而以神秘恐怖的方式来处理的话,容易对儿童人格与人生观的发展造成负面的影响。(张淑美,1989、1996)我国文化更是将“死亡”视为禁忌,刻意忽视生命从生到死的完整历程。反而会因为忌讳逃避而丧失孩子自然接触生死意义的机会,甚至会让孩子造成对生命的错误认知。然而人们对死亡的知觉、概念与看法,将可能影响其一生的思想行为,也是生命中重要的组织原则,对人格形成、情绪、心理与认知等方面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力。(Crase,1982;Kastenbaum&Aise nburg,1976)

哲学家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在分析死亡意义时也曾说到:“逃避死亡的话题,只会使自己更远离生命本质的真相。”唯有正视死亡的不可规避性,才能真正摆脱对死亡的恐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坦然地将死亡纳入生涯规划的一部分,积极地用有限生命创造无限的价值。因为有死亡,生命才显得有限,所以我们必须珍惜有限的生命;体验了死亡,就是体验了生命价值;而学习接纳死亡,则是让我们学会承担生命的责任。(赵可式,1998)

由于幼儿对任何的事物及知识都充满好奇与探究能力,并且其吸收力非常强,更没有先入为主的定式,所以从幼儿阶段开始实施生死教育,应是最佳的时机,这样才能使生死教育往下扎根,此外,由于幼儿的这些特性,使他们容易有奇思幻想,无法分辨真假,往往容易被误导而造成憾事,如:2005年7月1日《青岛都市报》报道了一位三岁幼儿学习电视剧上吊,不幸身亡,这就是幼儿受到传播媒体的不良影响所产生的悲剧。(林慧珍,2004)对幼儿进行有关生死问题的教育,并不是提早告诉幼儿悲伤或是不美好的事,而是通过“生死”的教育,让幼儿对死亡有正确的认知,以及在面对“生死”、“濒死”的问题时不会恐惧,更重要的是让其了解生命的美好,使其在活着时会更努力增添生命的意义,不过,让幼儿对生死有所认识或了解,只是教育的手段,真正的目的是要让幼儿对生命有更积极与正面的看法,学会珍惜生命、尊重别人,以及如何面对死亡。

幼儿或许可以等到成人阶段再接受生死教育,但如此一来,他的人生观及世界观已经成形,吸引力及影响力反而没有那么强了。虽然成人有了足够的身心成熟度、认知能力、生活体验,并且会主动寻求解答,生死教育的实施成效似乎在他们身上较容易察觉与受用,但不能就此就认定成人比幼儿需要接受生死教育。因为生死教育就是从生始到死终,谈死是为好好地生,所以幼儿从小就接受生死教育,将会一生受益,就经济效益而言,比起到成年才实施生死教育,幼儿时期就实施生死教育的好处是难以估计的,毕竟根基扎得越深,日后才长得更壮、更结实,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

当然,对幼儿实施生死教育困难重重,教育者不仅要了解生死教育,更要了解幼儿,但实际上生死本来就是无解的谜团。(郑晓江,1995)何况幼儿的能力有限,如何将一个极为抽象的概念教给幼儿确定比较困难,而且幼儿生死教育只是生死教育不同阶段的一个起点,假若这个起点做得好,不仅使往后的不同阶段的(青少年、成人)生死教育都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更能使教育的功效发挥到最大,毕竟我们不能等到青少年自杀后,才开始重视及实施生死教育,因为这时为时已晚,要彻底减少自杀,以及解决对生命不珍惜的问题,就要从小开始教导,一旦幼儿生死教育能够落实,到了青少年及成人时再接受深度不一的生死教育才能解决问题,并可减少青少年迷失及自杀等种种问题。无论如何,幼儿生死教育的成败在于教育方式,除了专业的从业人员外,最重要的是父母的支持与参与。尽管幼儿生死教育比起成人生死教育更棘手,但其作用却更广、更远,急需大力推广,一旦生死教育能确实打下基础,他日一定能开花结果,所以对幼儿进行生死教育实在是当务之急。

二、幼儿所面对的生与死

生命是指从生到死的过程,因为生是死的体验,死则是生的完成,如果生死这个根本人生课题没有获得正确的教育,则一切的学习都是空谈,(许雅芳、刘翠华,2005)所以幼儿生死教育是所有教育最根本及基本的一环。毕竟幼儿的经历不多,而且心智不够成熟,对死亡的认知概念不清。(Margaret,1993)一旦面临突发、震撼的生死事件,身心必会受到极大的创痛。但不幸的是,在幼儿的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总会遇到一些预期的,或突发的事件,这些事件可能会造成幼儿的身体及心理的伤痛,例如天然的灾害或人为的意外:地震、火灾、海啸、恐怖事件、重大的车祸、飞机失事等;遭逢生死威胁:幼儿自身遇到生命威胁的意外,如被绑架、生大病、慢性重病(癌症)、罕见重大疾病等;幼儿经历生死及分离等失落事件:亲友、宠物死亡,或是父母离婚及搬家等;幼儿亲身经历或目睹的暴力事件;幼儿经历被虐待或害事件。

由此可见,诸如此类事件在幼儿的身边随时会发生,幼儿年龄小,虽然不能确切地了解这些事件的意义及其因果关系,但一旦亲身遭受上述事件的任何一项,都有可能造成幼儿身心终生受创的遗憾,即使身体的外伤不明显,经过一段时日,或许幼儿的外伤已经痊,但其心理的创伤可能才开始反应在身体、心理及行为上,也就是所谓的“创伤症候群”,他们最初出现惊吓、紧张、僵硬、呆滞等心理反应,然后会有尿床、失眠、做恶梦、焦虑害怕等心理反应,久而久之,就会变成习惯性的身心创伤症候群症状,如下列几个情形:心情常常起伏不定;对突然的声音或噪音感到吃惊;不容易入睡,常常失眠或做恶梦;心情容易沮丧,并且变得脾气易怒;出现人际疏离的倾向;对可能引发创伤回忆的事件害怕、恐惧;身体紧张、记忆力退化、注意力不集中。

我们通过生死教育让幼儿了解生死的变化,可使幼儿在面对这些事件时能有最起码的调适能力,也可帮助他们从这些创伤事件中勇敢地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造就一个健康的人。毕竟“生死”是生命中不可避免的事,加上儿童从幼年就对“生死”产生好奇与疑问,(张淑美,2000)并且认识到生死随时都在身边,并不分老幼,因此,为幼儿规划及实施适当的生死教育是现今幼儿教育刻不容缓的课题。虽然云南省从2008年开始全面推行“三生教育”,然而,现在的幼儿教育在这一环的努力仍不足,这是因为长久以来社会文化对“死亡”禁忌,导致在学校通常不提死亡,家长在面对孩子时,常以忽视、隐瞒、欺骗、恐吓或敷衍方式处理,以致幼儿对死亡存有高度的好奇、迷惘、焦虑、恐惧及压力。(纪洁芳,1990)因而幼儿容易被笼罩在死亡的神秘面纱之下,只有通过电视、电影、报纸杂志、童话故事书(或神鬼故事)等略窥死亡面貌。但也无法获知真相,所以容易受到夸大、不实、扭曲或神秘的报导影响,使幼儿或青少年产生错误或片面的死亡认知,影响其对死亡的态度,往往是恐惧、害怕、恐怖、疑惑、神秘、纳闷等等,多是负面且复杂的情绪。(巫珍宜,1991;张淑美,1996、2000)甚至有自杀倾向和形成不正确的死亡观念,(张淑美,1997、2000)所以幼儿生死教育已迫在眉睫,它可以突破各种禁忌,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生死观、人生观及世界观。

三、幼儿生死教育的教学目标

及早给幼儿实施生命教育有其必要性与重要性,通过生死教育的课程设计,让幼儿认识生是什么?生活是什么?生命是什么?进而领悟生命的变化和交替,并了解死亡是什么?不存在是什么?什么是不朽?等,让他们对生死有初步的了解,进而能自由联想生与死,让生与死成为他们坦然接受和谈论的对象,(许雅芳、刘翠章,2005)必须提供幼儿一个健康、活泼、生动、愉悦并且可以和生活紧密结合的课程,让幼儿能通过这些课程的实施,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爱惜生命,进而惜福感恩、认真负责,实现真正的全人教育,(李锡津,2000)成为日后健康的公民。幼儿生死教育的范畴可定为幼儿与自我、幼儿与大自然、幼儿与群体、幼儿与生和死等。幼儿生死教育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几点:让幼儿了解生命的成长过程,愿意对死亡进行开放思考;引导幼儿适度认识及谈论死亡,破除死亡的传统禁忌;建立幼儿正确的死亡常识,当面临死亡问题时,可以适当调适心态与情绪;引导幼儿对死亡的了解,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惧与害怕,并能坦然地接受生命中的失落与死亡;感受生命的变化,培养创造力及美感;培养尊重生命、爱惜生命及大自然的情操。(刘翠华、许雅芳,2004)

总之,幼儿是刚发芽的幼苗,需要成人细心呵护与照顾,而且他们的生命如初升的太阳,所以对幼儿实施生死教育要格外的小心谨慎,否则会适得其反。幼儿生死教育的真正目标是让幼儿更加爱惜生命、珍惜生命,对幼儿而言,生死教育是“为生所准备的教育”,为确保幼儿生死教育能顺利的实施,政府、幼儿园必须重视这个课题,制定可以具体实施的教学活动方案,同时培养真正具备教学能力的教保人员,以使幼儿生死教育确实而有效地实施。

四、结束语

中国平均自杀率为23/10万,每年自杀死亡人数约30万人。这相当于一个欧洲中等国家四分之一人口数。15~24岁占自杀总人数的26.65%;5~14岁的少年儿童自杀占自杀总人数的1.03%。自杀的原因非常复杂,虽然生死教育的实施不见得就能减少自杀率,毕竟生死教育并不能立竿见影,但不能等待问题产生时,才急于下猛药。生死教育从幼儿就开始阶段性的教学,也并不是否定在成人、青少年等不同阶段进行的生死教育,而是强调生死教育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相当重要,毕竟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认知及需求,而经过不同阶段的学习,才能彻底实施生死教育。

从长远来看,生死教育实施效果的关键在于能否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往大多忽略了幼儿阶段,以为幼儿不需要,等待他们长大后再实施,但他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而且都有无穷的潜藏力,所以不应限制他们对生死的好奇与探索。其实,生命并不能传授,我们只是创造一个适当的学习环境及教材,让幼儿感受生命变化的奇妙,即使每个幼儿领悟程度不一,收效不一,也无妨。毕竟这只是起点,只求尽心尽力,以后必可看见繁花盛景。

“知死,焉知生”,从死亡来领悟生命是什么?整理出人恐惧死亡的原因,并提出从死亡来领悟生命的意义,从而引领孩子调整价值秩序,认清什么是生命中最重要的。

儿童教育时期是人格发展的关键期,生死教育更是人格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希望引领孩子通过对死亡真实性的思考,理解生命的珍贵,让儿童了解到事物不会永恒,应珍惜生命中所拥有的,学会放慢脚步开始享受生活,让人生如泰戈尔诗中所写:让生灿如夏花,死美如秋叶。

参考文献:

[1]张淑美.早知道早幸福?儿童死亡概念之发展与生死教育[M].台北:台北心理出版社,2006.

[2]赖怜蜜.健康领域教材教法[M].吴凤技术学院主办,长庚技术学院协办,2004.

[3]Brewer,A.J.Introduction to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3rd ed.)[M].Boston: Allyn &Bacon,1997.

上一篇:交通发展的原因范文 下一篇:交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