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医生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5 23:22:18

死亡医生论文

死亡医生论文范文第1篇

患者李某,54岁,因全身浮肿、腹部胀痛到V医院治疗,入院诊断为:双肾结石,右侧肾积水,肥厚性心肌病。入院期间,医院给予患者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治疗半个月后,患者病情突然加重,神经内科会诊后,给予东菱克栓酶等药物治疗,次日凌晨患者突发心脏骤停,抢救无效死亡。

鉴定意见认为:V医院在大剂量使用阿司匹林的同时使用东陵克栓酶,违反该药的临床用药原则。V医院认为东菱克栓酶的药物说明书中虽明确写明不能与阿司匹林同时使用,但在临床实践中确系两种药物同时使用并取得疗效的情况,向法庭提供如下医疗文献:《巴曲酶(即东菱克酸酶)、阿司匹林和脉络宁联合治疗急性脑梗塞40例》,专家网络会议简报等。

法院判决

患者死于脑出血、脑疝可能性大,不排除V医院的医疗过失行为与患者死亡之间的因果关系。本例构成一级甲等医疗事故,V医院承担次要责任。

被告医院所提供的科研文献不能经国家药物管理部门批准的药物说明书,及依据该说明书得出的鉴定结论。V医院赔偿患者家属各项费用共计24万余元。

案例点评

徐璐璐:学术论文的证明效力有限

本案例的争议点主要集中在医疗机构超范围用药后,医方提供的医疗文件(国际上权威杂志的研究论文)是否具有法律效力,能否证明医疗机构的超范围用药是安全的。

V医院提供的研究论文是医疗文件的一种,在医疗纠纷中具有一定的证明效力,但这种证明效力是非常有限的,只能起到辅助证明的作用。医疗文件不能单独作为判断医疗行为正确与否的依据。是否存在医疗过错,不能单凭书本或任何一个医学文件就能判断,这也是为什么医疗纠纷要依据鉴定得出结论的原因。而且单凭医学文书,并不能医疗鉴定结论。

我们常说医疗要有个体性和针对性,同样的疾病,但患者情况不同就可能导致治疗存在较大差异。鉴定是针对某一个病例进行分析,而医疗文献一般是针对某一类问题进行分析,即使是针对个别病例的分析,二者之间也会因患者的身体差异而存在差别,所以不能简单地以一个病例分析作为另一病例分析的依据。所以,学术论文的证明效力有限。

结合本案例,也许这种超范围用药已经在临床上实行多年,但因个体差异及学术论文的证明效力有限,并不能医疗事故鉴定结论,V医院仍要担责。

张宝伟:学术论文不能对抗药品说明书

药品说明书里已经规定了药物的安全范围和合理的给药剂量,医疗机构超范围用药导致医疗纠纷,不可以用临床的学者研究和发表在权威杂志的论文来对抗药品的使用说明书。目前为止,这种前沿性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是不能对抗药物说明书的效力的。

超范围、超剂量用药违反常规用药原则,属于医疗过错,即使在用药前,患者知晓了超范围、超剂量用药的风险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医疗机构免责的可能性并不大。我认为超范围、超剂量用药和知情同意书并不直接相关。

沈海涛:可参考权威期刊的论文用药

死亡医生论文范文第2篇

死亡越来越成为选择的结果,而不是中止选择的原因。让我最难忘记的,是我父亲的死――或者,那场致死的抢救。心肌梗塞第三次发作的那天,办理入院手续最便捷的,很遗憾,不是心脏专科医院,而是一家民办急救中心,他们始终没有停止过忙碌地在父亲身上插满各种管道和仪器探测针头,并且在下午4时做了最后一次“侵犯性”检验。然后,大约在人们吃晚饭的时候,父亲去世了。就在我试图翻看那几页宝贵的“诊治纪录”时,一位年轻的女医生走过来,带着训斥的目光,严厉地从我手里拿走了病历。

心肌梗塞第三次发作的存活率小于5%,这是统计出来的数据。“palliative care”,或者,“临终关怀”,它的词根的意思是“灵柩”(pall)。因而,十几位医学家在1999年《学术医学》杂志上联名发表了一篇论文,把“临终关怀”定义为“对行将就木的人给予情感方面的照料”,并呼吁将这一专业列入医学院的基本课程安排(Weissman,D.E., et al.,“recommendations for incorporating palliative care education into the acute care hospital setting,”Academic Medicine, vol.74:871~877)。美国心理学联合会2001年发表的研究报告《生命终点的照料》里,把“临终”(end-of-life)定义为“在这段时间里,护理人员对被护理的人在未来六个月内任何时刻的死亡不会表示惊讶” 。换句话说,我们每个人,只要不是意外死亡,大约都会有半年的“临终期”。1900年,世界人口平均的期望寿命是26岁,今天,东亚地区的期望寿命高于70岁。1995年在美国死去的70岁以上的老人,80%死在医院或护理中心,其余20%虽然死在家里,却大部分死于孤独。

1998年美国《内科学年鉴》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披露:美国的内科医生平均只花六分钟与患者就“临终”的方式和技术细节进行谈话,而在这六分钟内,大约四分钟是患者在听医生讲话。绝大部分医生在任何时候都不愿意承认任何一位患者是“无法治疗”的,而绝大部分(79岁以上的)老年患者都希望在临终期不接受痛苦太大的治疗(这类治疗在医院里被隐讳地称为“技术治疗”)。要知道,岁数越大,就越容易患癌症、肺心病、肾脏及泌尿系统等在晚期给人带来巨大痛苦的疾病,或者,半身不遂和脑软化这类极度损害老人尊严的疾病。为免除临终的痛苦和丧失尊严,在经济发达的社会里,人们正开始习惯于一种被称为“提前临终指示”(advance directives)的医学和心理学实践,即患者在神志清醒和健康的时候,亲自对医生嘱托所希望的临终方式及讨论各种技术细节。1996年美国《内科学评论》发表的一篇关于“提前临终指示”调查报告指出,在接受调查的案例中,有91%的患者原本可以但却没有在神志清醒或不痛苦的情况下讨论自己的临终指示。另一篇发表于1993年的论文指出:在各种文化的人群里,只有白种人和亚洲人最经常使用“提前临终指示”方式。

在1993年出版的《我们怎样死亡――生命的最后一章》里,作者告诉我们:“只有借助于最坦率的关于死亡细节的讨论,我们才可能缓解自己对死亡的恐惧感――这一恐惧的最大特征就在于它来自无知,来自我们对死亡感受的一无所知。”看看这里的这篇报道吧,松堂医院的老人们被小区民众阻挡在楼外,为什么?因为“晦气”,因为对“死亡”一无所知,于是就有了想像和迷信的空间。另一方面,我们确实不知道死亡是不是灵魂另觅居所,我们不清楚是否存在着来生和前生,我们也不知道这些“轮回转世”的过程是否充满了痛苦,我们甚至不清楚濒死的感受是否真的无法忍受,抑或真的如许多案例披露的那样,充满了宁静的愉悦。

面对死亡,或许我能够记起的惟一的话,是苏格拉底在同一场合讲过的:“既然我们不知道究竟活着更好还是去到另一世界更好,那么就让我们分别出发去寻找自己的世界吧。”

死亡医生论文范文第3篇

把握你的方向——判断论文的实质对“垃圾”论文的认识当学生们了解到某些(甚至可能是大多数)发表的论文应当扔进垃圾箱,肯定不能用于指导临床实践时1,他们通常感到很惊讶。

本文第一个框图内列出了论文被有审稿程序的杂志退稿的某些常见原因。目前医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大多数都或多或少按标准的IMRAD格式撰写:即前言(作者为什么决定进行这项研究)、方法(作者如何进行这项研究,怎样分析所得到的结果)、结果(作者发现了什么)及讨论(得到的结果有什么意义)。如果你要判断一篇论文是否值得阅读,你应该审查这篇论文方法学部分的科研设计,而不是审查该研究假设的重要性、研究结果的可能影响或讨论的深入程度。

严格评价许多循证医学的教科书2-6和JAMA杂志上发表的Sackett及其同事撰写的医学文献使用指南7-21,都详细介绍过对科研方法的质量进行评价(严格评价)的方法。如果你是一名有经验的杂志读者,这些作者提供的结构式审查单绝大部分具有自明性。如果你不是这样,则请试着回答下列基本的问题。

本文要点医学杂志发表的许多论文在方法学方面有潜在的严重缺陷当判断某篇论文是否有效并与临床实践有关时,首先确定该论文阐述了什么临床问题阐述有关药物治疗或其它医疗干预措施问题时,应该采用双盲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阐述有关预后问题时,需要纵断面的队列研究;阐述有关病因方面的问题时,需要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病例报告尽管在方法学方面不够严格,但可以很快完成,并可以提醒医生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问题1:为什么进行这项研究,作者阐述了什么临床问题?一篇科研论文的前言部分应当简明扼要地说明这项研究的背景。例如,“Grommet插入术对儿童是一种常用的操作,因而有人认为并非所有的手术在临床上都有必要”。在这个说明之后应该接着对已发表的文献做一简要的回顾。论文为什么被拒绝发表。研究没有阐述重要的科学课题。研究不是原始性的(其他人已经作了同样或类似的研究)。研究并没有真正检验作者所提出的假设。应该进行另一种类型的研究。执行困难(例如,筛选研究对象),使得作者改变原先的研究方案。样本量太少。研究没有设对照组或对照不充分。统计学分析方法错误或不恰当。作者从研究资料中得出的结论不正确。有明显的利益冲突(作者之一或赞助者可能通过发表这篇文章获得经济利益),并且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没有偏倚。论文写作水平太差,不能被理解作者应在文章的前言中明确说明要进行检验的假设,否则应该在方法学部分明确说明。如果假设是以否定的方式表示的,如“在最大剂量的碘酰脲治疗中加入二甲双胍不能提高对Ⅱ型糖尿病的控制”,则被称为无效假设。当一项研究的作者开始进行研究时,他们很少真的相信他们的无效假设。作为普通人,他们通常开始去揭示所研究的两个方面之间的差异。但科学家采用的方式是,“让我们假设没有差异,然后努力去否定这个理论”。如果你遵循KarlPopper的教导,这种假设-推导的方法(建立无效假设,然后进行检验)是科研方法的最基本的要素22。

问题2:进行的是什么类型的研究?首先,确定这篇论文是描述一项原始研究,还是一项第二手(或综合性)研究。原始研究报道第一手的研究资料,而第二手研究是对第一手研究进行汇总并从中得出结论。医学杂志所发表的绝大多数研究为原始研究,通常可分别归入以下3类:。实验:在实验中,实验措施是在模拟和控制的环境中在动物或志愿者身上进行;。临床试验:在临床试验中,首先对一组病人给予干预措施,例如药物治疗,然后对这组病人进行随访,观察他们发生了什么情况;。调查:在调查中,研究人员在一组病人、医务工作者或其他某些人群样本中进行某些检测。本文第2个方框显示了用于描述研究设计的一些常用术语。第二手研究包括:。综述,可以分为:(非系统性)综述:总结原始研究;系统性综述:按一种预先确定的严格的方法对原始研究进行总结;汇总分析:对一个以上的研究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指南:从原始研究中得出临床医生应如何操作的结论。。决策分析:应用原始研究的结果建立概率的树状结构,供医务工作者和病人对临床治疗作选择24-26。。经济分析:应用原始研究的结果确定某一项治疗措施对资源的应用是否合理。

用于描述临床研究设计特征的术语组间平行比较——每一组接受一种不同的治疗,两组同时开始进行研究;所得结果用两组比较进行分析配对比较——接受不同治疗的研究对象被进行配对以平衡潜在的混杂因子,如年龄和性别;所得结果用研究对象配对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研究对象自身比较——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对研究对象进行检查,所得结果用研究对象自身的变化进行分析单盲——研究对象不知道他们接受了哪种治疗双盲——研究对象不知道他们接受了哪种治疗,研究者也不知道交叉——每一个研究对象都接受干预和对照治疗(顺序采用随机方法),其间经常用无治疗的空白期分隔安慰剂对照——对照组研究对象接受安慰剂(无效药片),安慰剂在外观和味道上应该与有效药片一样。安慰(假)手术也可用于外科临床试验因子设计——这种研究可以允许按照预定结果对一种以上各自独立的变量的作用(无论是分离的还是联合的)进行研究。例如,2×2因子设计可以检验安慰剂、单独阿司匹林、单独链激酶或阿司匹林加链激酶在急性心脏病发作中的作用

问题3:科研设计是否适合于这项研究?对这个问题最佳的阐述方法是考虑这项研究涉及到哪个大概的科研领域。绝大多数研究都是有关下面方框中的一个或多个大概的领域。

大概的科研领域。治疗:检验药物治疗、外科手术、其它医疗服务方式或其它干预措施的效果。首选的研究设计是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诊断:证实某一新的诊断性实验是否有效(我们能否相信它),是否可靠(我们是否每次都能得到相同的结果)。首选的研究设计是横断面调查。在横断面调查中,研究对象要接受新的检验方法和金标准方法的检查。

筛选:证实能够用于大规模人群检验并在症状发生前期检查出疾病的检查方法的价值。首选的研究设计是横断面调查。预后:确定早期发现的患有某种疾病的病人可能发生什么情况。首选的研究设计是纵断面队列研究。病因:确定某种假定有害的物质,如环境污染,是否与疾病的发生有关。首选的研究设计是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取决于这种疾病的罕见程度,但是,病例报告也能提供关键的信息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参加者是按照一种程序(类似于投掷硬币)被随机分配到干预组(如药物)或另一组(如安慰剂治疗或另一种不同的药物)。两组都被随访一个特定的时期,并按开始时所确定的研究结果(死亡、心脏病发作、血清胆固醇水平等)进行分析。一般而言,除了治疗措施外,两组都是相同的。因此,从理论上说,研究结果的任何差异都归因于治疗措施。有一些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试验并非随机试验。随机分配在这些试验中或许是不可能、不现实的或是不道德的——例如,比较婴儿在家中出生和医院中出生的结果。更常见的是,缺乏经验的研究者比较一组(如病房A中的病人)和另一组(如病房B中的病人)。应用这样的设计,根本不可能在统计学的水平上对两组间进行合理的比较。回答诸如下列问题应该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对某一特定的疾病,所研究的这种药物是否比安慰剂或另一种药物效果好?。对某一特定的疾病,宣传页是否比口头建议能更好地帮助病人对治疗方法作出明智的选择。但应该记住,随机试验有一些缺点(见框图)27。还应该记住,随机试验的结果在适用性方面有所限制,这是因为排除标准(确定哪些病人不应该进入研究的原则)的偏倚;纳入标准的偏倚(从不能代表这种疾病的某一人群中选择研究对象);拒绝给予某些组群的病人知情同意的机会以便纳入该研究28;仅仅分析预先确定的“客观”的终点结果,而可能排除了干预措施质量的重要方面;以及发表偏倚(选择性发表阳性结果的研究论文)29。目前,医学杂志报道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有一个推荐格式30,如果你在撰写这方面的论文,应该尽力遵循它的要求。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设计优点。允许在一个精确选定的病人组群中(如50~60岁的绝经妇女),对某一单独的变量(如药物治疗与安慰剂的效果对比)进行严格的评价。前瞻性设计(资料来自开始研究以后发生的病例)。应用假设-推导进行推理(寻求否定,而非证实本身的假设)。通过比较基线指标相同的两组来消除潜在的偏倚(但请参见下文)。允许做汇总分析(在后期对许多相似的临床试验的数字结果联合分析)缺点昂贵并且耗时,因此,在实践中:。许多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或者从未作过,或者研究的病人太少,或者进行的研究时间太短。绝大多数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是由大研究机构(大学或政府主办)或药厂提供资助,最终由这些单位来确定研究日程。经常使用替代的终点指标而非临床测量结果,可导致“潜在的偏倚”,尤其是:。随机化不理想(见上述)。没有对所有合格的病人进行随机化分配(临床医生在临床试验中只让那些他们认为可能对干预措施反应好的病人参加)。未由资料评价人员将病人的随机化状况进行盲法分析队列研究在队列研究中,根据暴露于某种特定物质(如一种疫苗、一种药物或一种环境毒素)的不同,选择两组(或更多组)人群,然后随访,观察每一组有多少人发生了某一种特定的疾病或其它后果。在队列研究中随访的时间通常以年(有时10年)来计算,因为许多疾病,尤其是癌症发病需要这样长的时间。值得注意的是,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通常是从已经患有某种疾病的病人开始研究,但绝大多数队列研究是从研究对象开始,这些研究对象可能发病,也可能不发玻有一种特殊类型的队列研究可用于确定疾病的预后(患有疾病的人可能发生什么后果)。一组已经被诊断为患有某种疾病的早期病人,或在筛选检查中有阳性结果的病人被收集起来(起始队列),然后反复进行随访,以观察不同结果的发病率(每年发生的新病例)和病程。世界上最著名的队列研究是由AustinBradfordHill爵士、RichardDoll爵士及后来的RichardPeto进行的。这项研究为最初的两位作者赢得了爵位。他们随访了40000名英国医生,将他们分为4个队列(非吸烟者、轻度吸烟者、中度吸烟者及重度吸烟者),应用全病因死亡率(任何死亡)和特异病因死亡率(某一种疾病导致的死亡)作为观察结果。在1964年发表的10年初步报告中,显示吸烟者无论肺癌死亡率还是全病因死亡率都大幅度增加,并且有“剂量-反应”相关关系(吸烟越多,患肺癌的机率越大)。他们走过了很长的一段路31,最终证实吸烟和健康损害的联系是病因性的,而非偶然性的。这项重要研究的20年和40年的结果(对那些1951年收集并且没有死亡的研究对象的随访率达到惊人的94%),不仅表明了吸烟的危害性,也表明了从一个执行良好的队列研究中所获得的证据的重要作用32,33。回答下列临床问题应该用队列研究:。高血压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变好吗?。早产儿在以后的生长发育和学习成绩方面会发生什么情况?病例-对照研究在病例-对照研究中,患有某种特定疾病的病人被识别并与对照组(患有某些其它疾病的病人、总人口、邻居或亲属)进行“配对”。

然后收集过去暴露于某种疾病的可能致病因子的资料(例如,通过查找这些人的病例记录,或让他们回忆过去的病史)。同队列研究一样,病例-对照研究通常研究疾病的病因(什么导致了疾病),而非疾病的治疗。病例-对照研究在证据等级中排位比较靠下(见下文),但这种设计对罕见疾病的研究经常是唯一的选择。在病例-对照研究中,主要的困难和潜在的偏倚是准确判定谁是“病例”,因为只要将一个研究对象错误分配,就可以严重影响结果。另外,这种设计不能表明因果关系——病例-对照研究中A与B有关系并不能证明A引起了B。回答下列临床问题应该用病例-对照研究:。俯卧睡眠姿势增加小床死亡(婴儿突然死亡综合征)的危险性吗?百日咳疫苗导致脑损害吗?高架电缆能引起白血病吗?横断面调查我们可能都被要求过参加某一项调查,甚至只是有人问我们最喜欢哪种牌子的牙膏。流行病学家进行的调查与此做法相同:对某一有代表性的研究对象样本(或病人)进行访问,通过检查或研究以获得对某一特定临床问题的答案。在横断面研究中,资料是在一个单一的时间内收集的,但可以回顾性地追溯过去的经历,如研究以前的病例记录以调查过去5年中病人的血压被记录过多少次。横断面调查应该用于回答下列临床问题:3岁儿童的“正常”身高是多少?精神科护士对严重抑郁症患者使用电惊厥疗法有多大信心?有半数糖尿病病人没有被诊断出来,是真的吗?病例报告病例报告是以故事的方式描述单独一个病人的病史:“B夫人是一位54岁的秘书,她于1995年6月开始胸部疼痛…”。病例报告经常综合到一起形成病例系列。在病例系列中,一个以上患有某种疾病的病人的病史被加以描述,以阐述这种疾病在某个方面的表现、疾病的治疗,或目前更常见的,阐述对治疗的不良反应。尽管传统认为这种类型的研究提供的证据是“快速而含混”的,但病例报告可以传递大量的在临床试验或调查中可能丢失的信息。

死亡医生论文范文第4篇

伴随医学科学的发展,医疗行业引进了无数的先进设备,人们的寿命也从原来的50~60岁延长到80岁,这样的表象正如医生、医院和医药公司所宣称的那样,医学极大地延长了人类的寿命。然而,也有很多证据表明,现代医学界已成为另一种危险制造源,威胁人们生命和身体健康,医生成为杀死患者的“凶手”。这个想法虽然可怕,但却是事实。

医生“杀死”患者(并使其生病),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设备的引进让医生失去了积累经验的机会,医生更依赖于利用设备给患者看病,而不会拿着听诊器在患者胸前仔细听患者讲述病情。多年的调查数据表明,与患者交谈,听患者主诉病情,医生学到的东西最多。设备已经成为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屏障,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已随之被破坏;第二,医生不再是救死扶伤的角色,已成为政治和商业的代言品,今天的医疗机构成为制药行业的营销部门。

没人精确地知道因医生过错每年会导致多少患者失去生命,但是每6名死亡患者中,就有1名患者是被医生的治疗或用药引起的。40%的患者,在吃药之后病情加重。在美国,药品不良反应致死数量远远超过使用非法药物的死亡人数。在著名医学期刊的论文中,我们看到的都是现代医学在治愈疾病方面带来的曙光和希望。但是,也有大量证据表明,在这些“曙光”的“背后”也存在着足以扼杀生命的技术、药物和治疗方案。例如,癌症、心脏病和卒中等在威胁现代人类生命的同时,治愈这些疾病所使用的各种各样的药物、花哨的手术形式和放射治疗技术给他们带来的更是致命性的摧毁。这些都是医生不愿承认的事实。

因为,他们也不知道药物有多危险、治疗方法是否有用。大部分国家的医生在接受医学过程中,经常接触制药公司赞助的会议、期刊。制药公司在花大量时间推销药物获取丰厚利润的同时,不会花时间来警告医生药物有副作用。因为医药公司存在的目的不是帮助患者找到治愈方法,而是赚钱。其次,医生担心收到患者的、同行们冷漠的眼光和单位的处罚。最后,每周有近50万临床研究,医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把它们全都读完,论文中的一些警示性意见也总是被淹没在那些无关紧要的商业糟粕中。

死亡医生论文范文第5篇

然而,这一观点近来受到来自加拿大和挪威的一些专家的质疑。

来自英国权威医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引起了激烈争论。该论文指出,每年一次的乳腺钼靶X线检查并不能降低乳腺癌死亡率。这一结论对各国医学界一直坚持的做法提出了挑战,随即引起轩然大波。

于是,作不作X线检查不仅导致专业人员左右为难,更让女性患者纠结万分,她们关心的是,到底该不该作X线检查呢?

一篇论文提出的质疑

2014年2月11日,著名的《英国医学杂志》(BMJ)发表了加拿大国家普查研究项目研究员米勒(Anthony B・Miller)等人的一篇文章,称以预防为目的、每年进行一次的乳腺钼靶X线检查并不能降低乳癌死亡率。在作过X线检查和没有作过检查的女性中,乳癌导致的死亡率和所有原因导致的死亡率并无二致。而且,在通过X线检查发现并进行了治疗的癌症肿块中,有五分之一的肿块对女性的健康并不构成威胁,也不需要进行化疗、手术或放疗等治疗。

一共有89835名40~59岁的女性参加了在加拿大6个省一共15个癌症中心进行的对照研究,她们被随机分为进行定期X光检查和只进行体检组(对照组),研究时间达25年之久。在长达25年的追踪后,X线检查组一共诊断出3250例乳癌,其中500例死于乳癌;对照组则诊断出3133例乳癌,其中505例死于乳癌。

研究人员得出结论,40~59岁女性每年进行X线检查并不能降低乳癌的死亡率,也不优于普通体检的诊断率。此外,还有22%的女性因为接受X线检查被过度诊断为乳癌。所以,X线检查没有必要,也没有作用。

同这篇文章一起发表在同一期杂志上的,还有挪威奥斯陆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流行病学家和筛查研究员梅特・卡拉格博士(Mette Kalager)写的社论《泛滥的X线检查》。在这篇社论中,卡拉格赞同米勒等人的结论,也对X线检查提出了质疑。

卡拉格认为,这样的结果与现在有了更好的治疗药物(如它莫昔芬)不无关系,更有效的治疗使提早发现癌症肿块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当然,质疑X线检查必要性的结论并非只是因为查与不查结果差不多,还有其他原因,例如经济的、伦理的和个人感受的原因。乳癌筛查专家、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的医学教授拉塞尔・P・哈里斯(Russell P・ Harris)称,X线检查会让女性感到不舒服,她们也理应感到不舒服,因为决定作X线检查本来也不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

钼靶检查与过度治疗

然而,除了不快乐外,女性接受x线检查还可能陷入过度治疗的陷阱,加剧心理负担,从而造成新的健康问题。

美国癌症学会官方网站上的一名患者,就描述了自己接受X线检查而备受煎熬的历程。这名女性听从医生的建议,从30岁起每年接受钼靶X线,因为这位女性早年患有纤维囊性疾病,医生和她自己都担心她会患上乳腺癌。

前几年,每年的检查都没有问题,但是每年检查也为她带来了不便和麻烦。不过,她都忍受了,到了41岁,她被诊断患有乳腺导管原位癌,接受了肿瘤切除和放疗。此后,她每年接受X线检查,并接受了3次手术去除囊肿,以防复发。多年之后,她并未发现乳腺癌复发。但是,她决定第五次接受手术,彻底切除双侧,尽管只有一侧患有乳腺癌。

对于这位患者的检查和治疗,存在不同的看法。在一些医生看来,她的乳癌诊治有一些并不适当的选择:一是从30岁起就每年接受X线检查并不必要;二是在第一手术后没有必要年年进行X线检查;三是没有必要切除双乳,因为没有基因诊断证据证明这位女性属于乳腺癌高发人群。

支持质疑的声音

1996年,挪威政府开展了一项政府资助的X线普查项目。该项目经过10年时间在全挪威实现了普遍推广。从2005年以后,挪威所有50~69岁女性均被建议每2年采用X线检查1次,其中有77%的女性听从这一建议进行了检查。

尽管挪威政府的出发点是好的,而且,这一普查也的确及早发现了一些女性的早期乳癌,但是,研究人员对挪威这项普遍开展的X线筛查进行评估发现,这一检查造成了15%~25%的乳癌过度诊断。假如一些女性一生都不接受普查,她们一生中可能不会出现临床症状的乳癌。也就是说,她们的乳癌永远不会进展为临床期,或者在乳癌出现临床表现之前,她们就已死于其他原因。

一旦过度检查和诊断为乳癌后,又必不可少地会采用各种方式治疗,这些治疗就属于过度治疗。这样的过度检查和诊治不会对女性带来任何益处。有趣的是,卡拉格博士参与了这项研究,而且研究结果发表于2012年4月3日的《内科学年鉴》上。

反对质疑的声音

米勒的论文一经发表,就引发了激烈的讨论。在BMJ的那篇文章下面的评论栏里,世界各国的肿瘤医生和放射科医生为此争论不休。

对于“X线检查总体无用,甚至有害”的观点,有一些专业人员并不认同,例如美国癌症协会癌症控制主任理查德・C・文德(Richard C. Wender)博士认为,X线检查的临床试验的综合数据显示,在40多岁的女性中,X线检查至少降低了15%的乳癌死亡率,在年龄更大的女性中降低了至少20%。

不过,文德称,美国癌症协会已经召集了一个专家小组,正在审查和X线检查有关的所有研究,加拿大的这项研究也包括在内,可能在今年年底他们将修订后的准则。另一些专家则预计,随着时间的推移,X线检查的优势将会显现。

中国的研究人员尚未加入到争论中。不过有相当多的研究人员赞同X线检查。在2012年6月的《肿瘤》杂志上发表的一篇题为《中国妇女乳腺X线钼靶摄影普查成本效益分析》的论文中,研究人员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女性采用X线普查可降低乳癌死亡率约15%。

不过,今天加拿大和挪威的研究会导致专业人员和普通女性的两极分化,一方相信定期作X线检查可以挽救更多有可能患乳癌的人的生命,另一方认为定期作X线检查有益无害的说法缺乏证据,或者至少是证据不足。

实际上,普遍进行X线检查的国家大多是发达国家,例如美国每年大约要做3700万例X线检查,每次检查的费用约为100美元(人民币600元)。40岁及以上的女性有四分之三表示,曾在过去的一年里接受过X线检查。在几个欧洲国家,年龄在50~69岁的女性中,有超过90%至少进行过一次X线检查。

不过,现在正是这些国家怀疑这类检查和类似的检查是过度医疗,包括过度检查和过度治疗。

英国陷入同样的争论

除了加拿大、美国、挪威等,现在英国也在反思这一检查。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称,虽然女性乳癌死亡率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在稳步下降,但并没有证据显示,定期进行X线检查是乳癌死亡率下降的原因。

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分析了英格兰1988年开始X线检查之前和之后共39年的死亡率后,得出了这一结论。他们发现,乳癌死亡率下降最大的人群是40岁以下的女性,而这个年龄段的女性并没有被包括在英国国民保健的定期乳癌筛查项目中。

但是,牛津大学的这项研究同样引起了争论,反驳之声最大的是卫生管理部门――英国卫生部。该部门认为英国的乳癌筛查已经进行了25年,在进行了乳癌筛查的人群中,因乳癌造成的死亡率下降了20%。尽管每年英国为此项计划要花费约7500万英镑,但英国卫生部现在还希望将这一项目扩大,到2016年,所有年龄在47和73岁之间的女性都要进行X线检查。

选择的纠结

不过,最困难的是普通女性,她们应当听谁的?

实际上,很多癌症肿块生长缓慢,或根本不生长,也不需要治疗。有些癌症肿块,包括乳癌甚至会萎缩或自行消失。但是,一旦癌症肿块被检测到,就不知道它是否会带来危险,所以医生都会要求被检查者进行治疗。这也正是受检者最纠结的地方,会增添很大的心病。

一位专家的建议或许可以参考。

以一位健康的42岁白人妇女为例,她没有乳腺症状,并且没有乳腺癌或卵巢癌家族史;她从未接受过X线检查;她出现月经初潮的年龄是14岁,生第一个孩子的年龄是26岁;她中度超重,大多数晚上饮葡萄酒2杯。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桑尼布鲁克(Sunnybrook)卫生科学中心肿瘤内科的埃伦・华纳医生认为,由于这位女性没有主要的危险因素,即乳腺癌家族史或者癌前病变史,因此,没有必要每年进行X线检查。不过,在未来的8年时间里(即她到50岁时),她患乳腺癌的几率大约为1/80,她死于乳腺癌的几率约为1/400。所以,她每2年进行1次X线检查是适当的,因为这种检查可以查出她这个年龄段的女性2/3的乳腺癌,并将使其乳腺癌所致的死亡危险下降15%。不过,华纳也认为,健康的生活方式也能降低她发生乳腺癌的几率,如控制体重、避免过度饮酒和进行有规律的体育活动。

死亡医生论文范文第6篇

一旦某人被确诊患了癌症,人们就会立刻把“死亡”与他联系起来。他的亲朋

>> 肿瘤专家谈抗癌(十八) 肿瘤专家谈抗癌(五) 肿瘤专家谈抗癌(三) 肿瘤专家谈抗癌(一) 肿瘤专家谈抗癌(八) 肿瘤专家谈抗癌(十) 肿瘤专家谈抗癌(十七) 肿瘤专家谈抗癌(十四) 肿瘤专家谈抗癌(十五) 肿瘤专家谈抗癌(十一) 肿瘤专家谈抗癌(十二) 肿瘤专家谈抗癌(六) 肿瘤专家谈抗癌(九) 肿瘤专家谈抗癌(四) 肿瘤专家谈抗癌(十六) 抗癌十八年 抗癌十八年 回首话酸甜 十代表谈就业 安全驾驶经验谈(十八) 十非公代表谈民企发展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科技 > 肿瘤专家谈抗癌(十八) 肿瘤专家谈抗癌(十八)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周小寒")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为什么说癌症可防可治?

一旦某人被确诊患了癌症,人们就会立刻把“死亡”与他联系起来。他的亲朋好友会挖空心思编造谎言,并千叮万嘱医务人员“保密”,为的是不让患者知道已被判处“死刑”。这不仅在日常的医疗活动中司空见惯,就是在诸多的新闻报道、影视、戏剧和其他媒体介绍中,也都把癌症与“死亡”相提并论。认为生恶性肿瘤者必死无疑,万一未死,则不是医生“误诊”就是医学上出现了“奇迹”。其实,这样来描写癌症患者,完全是种误导。由于这种误导,导致了老百姓的“谈癌色变”,甚至误传为“是癌医不好,医好的不是癌”。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

在100年前,即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候,由于当时医疗水平甚低,癌症得不到早期诊断。一旦被确诊,医生们往往束手无策。在当时,的确没有几个癌症患者能长期生存。但到了20世纪40年代,由于诊断水平、外科手术的发展和放射治疗的出现,能够治愈的恶性肿瘤就已有1/4左右。以后随着化学治疗的介入和综合治疗的发展,癌症的治愈率就越来越高了。特别是那些经济发达的国家,恶性肿瘤的早期发现率不断提高,有效的治疗手段不断出现,到20世纪60年代,癌症的治愈率已达30%,目前则超过了50%。能有一半以上的患者可以被治愈的疾病,怎么可以称为不治之症呢?

再拿上海市来说,据统计目前长期存活的肿瘤患者就已有30多万人。在上海市区被统计分析40种恶性肿瘤中,5年生存率超过40%的就有23种。

事实上,大多数癌症只要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并得到正确、及时的治疗,都可能被基本治愈,治疗效果大大超过其他许多非恶性的慢性疾病。例如,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采用合理的综合治疗,使Ⅰ期乳腺癌的10年、20年生存率分别达到了88.6%和87.6%。再如近年来发病率和死亡率快速上升的肺癌,由于可以通过每年一次的低剂量薄层胸部CT扫描来进行体检,以达到早早期发现。据上海市胸科医院最新报导,该院IA期微小结节型肺癌,经胸腔镜微创手术,5年生存率可达86%。素有“癌中之王”之称的肝癌,如果在小肝癌阶段得到治疗,5年生存率也可达70%左右。即使癌症已届中晚期,许多患者经合理的综合治疗,也可有相当长的生存期。他们不仅能像正常人那样生活起居,还能坚持工作和学习,甚至生儿育女。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肿瘤已不再是不治之症,更不等于死亡。那些抱着100年前的陈旧观念来进行有意无意的“恐癌宣传”者可以休矣!因为这种陈旧的观点是十分有害的,它既在群众中造成无谓的“恐癌症”,又有损于癌症患者同肿瘤作斗争的信心。这是一种十分消极的误导,应予以坚决地纠正。(全文完)

死亡医生论文范文第7篇

莫里住在巴黎附近一个小村庄,当他疯病发作时会非常狂暴地痛打自己的妻子,并沿路放火烧房子,这些行为让他十分出名。1667年冬天,莫里的疯病再次发作,以致于独自在巴黎裸奔。一个贵族发现了他,于是,莫里被带到御医丹尼斯的住所,因为他正在尝试将动物的血液输入人体以治疗人类疾病,尤其是精神性疾病。要了解这种匪夷所思的治疗,需要知道一点西方传统医学的经典――体液学说。

1

体液学说由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创建,并统治西方医学实践数千年。其要义在于将疾病的发生归因于体液的失衡,而恢复平衡的主要手段则是呕吐、发汗、泻下和放血。其中放血疗法最被推崇,作为一种主要的“无所不能”的治疗手段,在至少2500年内被狂热地忠实地实践着。从十二世纪的一首广泛流传的歌谣中,可见一斑。

身体放血改新颜

提神醒脑又亮眼

思维清晰无悲愁

运动内脏益睡眠

听力敏锐精神旺

声音洪亮每一天

今天,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放血时代残留下的一些遗迹。如:理发行业的标志物――红白条纹,从前,理发师是主要的放血疗法实践者,在放血时患者手握红白条纹小木棍,白色代表绷带,红色代表血液。甚至今日最好的医学期刊之一――《柳叶刀》的名称,也是来源于放血疗法的主要工具。

2

在那个时代,血液经常和精神、性格、灵魂等等纠缠在一起,这激发了法国御医丹尼斯将动物血液输入人体以改变性格或精神状态的念头,为此丹尼斯写了一篇严谨的学术论文,从哲学假设开始,到人类获取和利用动物血液的正当性,最后动物实验显示输血的有益性,因此在论文中他建议将动物的血液输给人类,以治疗一系列由于血液的缘故所导致的疾病,比如麻风、溃疡、疯病等等。

在治疗莫里前,丹尼斯已经尝试过给一个少年和一个工人输血,没出现太大的不良效果,但也没取得什么大的成就。对丹尼斯而言,恐怕再也没有比莫里更适合充当检验他理论的人选了。12月19日晚6点,丹尼斯将280ml的小牛血输入莫里体内,希望借助“温柔的小牛”的血液治疗莫里的疯狂。莫里一共接受了两次输血,输入的小牛血液在他体内引发了剧烈的免疫反应,使莫里处于濒临死亡的高烧、休克状态,幸运的是他熬过来了,而且在数月内暂时恢复了平静不再疯狂。这次奇迹般的治疗,在欧洲立刻引起了极大震动,输血疗法一时成为时尚。某些医生甚至认为,通过交换怨偶彼此的血液可以彻底解决婚姻中的不和谐。然而将动物血液输给人,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死亡难以避免,这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恐慌,最终主教在全欧洲禁止了输血疗法。在此后150年中,输血只是一件奇事,仅供人们在理论上进行探索。

3

1818年,年青的产科医生布朗德尔博士无法忍受产妇因大出血而频频死亡,经周密思考和系统的动物实验后,布朗德尔博士总结出两项输血基本原则:

1、只能使用人血;

2、只能使用于大出血而濒临死亡的人。

后来,他一共给11个大出血病人输血,使其中5人获救。布朗德尔的成功,再一次激起医学界对输血研究的兴趣,为了方便输血,医生们甚至发明了不少器械。虽然很多医生都遵循布朗德尔的原则,但并非每个人都如此,有人甚至把牛奶输入病人血液中,可以想象这样做将引起什么样的结果,然而也有人进行不必要的输血。毫不奇怪,伴随着输血疗法的再次兴起,批评和反对它的声音也随之而起,许多著名医生指责输血疗法是哗众取宠。但1873年波兰医生基塞留斯收集了此前数十年的所有他能获取的输血记录,统计显示44%的病人因输血获救,但他们本来是必死无疑的。这项研究使得支持输血的声音在医学界占据了上风,然而让输血疗法声威大噪的却是1912年的诺贝尔奖获奖者卡雷尔博士。

卡雷尔博士是法国人,但他不满于法国外科学界的保守,先去了加拿大,最后定居在美国的纽约,并进入新创建的洛克菲勒医学研究中心,做血管吻合方面的研究,是他开创了今日的显微外科领域。为了进行血管吻合的研究,卡雷尔发明了特殊的针和线以及特别的吻合技术。但让他获得诺贝尔奖的直接原因,却起因于他的助手兰伯特博士深夜的一次紧急求助。

1908年3月,兰伯特博士的女儿降生了,和所有初为父母的夫妻一样,兰伯特夫妇自然也十分兴奋和激动。然而好景不长,数天来婴儿出现原因不明的口鼻持续渗血,且没有任何办法能够止住出血,这让年青的父母深感惊恐,虽然兰伯特的两个弟弟都是外科医生,可是谁也不敢也无法在这样小的婴儿身上进行输血。绝望的兰伯特想到了卡雷尔博士正在从事的血管吻合术研究,这是惟一能够给小家伙进行输血的手术了。看到自己的孩子一步步地迈向死亡,顾不得已是深夜,兰伯特和他的兄弟们赶到卡雷尔家,将他从睡梦中唤醒。虽然卡雷尔表明他在纽约并无行医执照,而且将供血者的动脉与受血者的静脉吻合,很可能导致供血者出现严重的问题。但兰伯特显然愿意为此承担一切法律责任和后果,于是卡雷尔迅速收拾好工具,赶往兰伯特家。

据卡雷尔回忆,当时场景甚是凄凉,兰伯特的妻子紧挨着她那昏迷不醒、脸色极度苍白的小女儿,似乎想把自己的生命传输给她的孩子,但她也早已经心力憔悴、极度虚弱到几乎不能动弹了。看到孩子的状况后,卡雷尔非常担心婴儿在手术前就可能死去。经过短暂的争执,卡雷尔选择了兰伯特充当供血者,他小心的分离出兰伯特左手的桡动脉,将他和婴儿身上惟一可利用的静脉吻合在一起,经过几次失败后,手术终于成功。婴儿获救了,兰伯特的手部循环也恢复良好没有瘫痪的迹象。满心感激的兰伯特妻子致信洛克菲勒研究中心,感激他们资助了卡雷尔博士的研究,因为正是研究的成果拯救了她的女儿。作为被人诟病的大财阀,洛克菲勒出资建立了洛克菲勒研究中心以改变世人对其集团的印象,这件事对成立不久的洛克菲勒研究中心而言简直是“飞来的横财”。信件立刻被转给了各大报社,引起了巨大轰动,卡雷尔迅速成名。而他所创立的血管吻合术,一时之间也成为输血疗法中的被竞相模仿的技术手段。虽然很难掌握,为此有人甚至发明了一些辅助器具,以帮助外科医生进行血管吻合。

4

在欧洲、北美为卡雷尔所取得的成就欢呼时,一项对输血疗法具有革命性贡献的科学研究已经完成,但却默默无闻。1901年,维也纳的年青病理学家兰士台纳发现了人类的血型。这得从1900年说起,在一次研究中,兰士台纳发现不同人之间的血液混合时,有时候血细胞会发生凝聚现象。为此他写了一篇论文讨论此现象究竟是由于细菌污染还是由于个体间差异引起,紧接着他设计了一系列精巧的实验,抽取了自己和助手们的血液,静置到血浆和红细胞分离后,将它们分开。然后在一系列试管中,将血浆和其他所有人的红细胞混合。观察结果后,兰士台纳发现,实验结果可以分为三种情况:被标记为A组的血浆可以引起标记为B组的红细胞凝聚,反之也然,即B的血浆可引起A的红细胞凝聚,但兰士台纳本人的红细胞与标记为A、B的血浆混合后都不凝聚,但他的血浆却可以将A和B组的红细胞都凝聚。起初他称第三种类型为C,后来不知什么原因,他将其改称为O。这就是今日几乎人人皆知的ABO血型系统的来源,两年后,兰士台纳的同事在更大规模的一次交叉实验中发现了AB型,人类最基本的血型系统的研究到此即告一段落。

5

兰士台纳意识到所谓输血综合症――接受输血的病人有时候会发生发热、寒战、肾脏剧痛、黑尿甚至死亡,正是因为人类有不同的血型。而某些血型之间彼此不能相溶,才导致了这一切,他将此写入科研论文中。但兰士台纳过于内向,以至于这项重大成果,外科学界几乎没有人知道,只有纽约的奥藤伯格博士看到他的论文后,率先在输血前进行血型匹配,从而避免了输血综合症。虽然奥藤伯格大力提倡血型匹配,但只有很少的医生响应,直到输血疗法的另外一项革命性技术的出现,将输血这个从前的大型高难度手术,转变为任何一位乡村医生都可以实施的手术后,血型匹配才真正受到重视。

死亡医生论文范文第8篇

1、病人收容情况:去年11月至今年10月共收容病人402人,其中地方病人391人,***,经济毛收入290万,与去年同期相比多收容病人42人,经济毛收入多90万。抢救病重、病危47人,无一例死亡,全部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100%,治愈好转率100%。同时我们还成功治愈了一批烧伤病人。特护1人,护理天数4天,一级护理150人,护理天数840天,二级护理479人,护理天数4064天,输液3613次,输血226次,无医疗差错事故发生。

2.科研论文:全科共3篇。

3.获得医院奖励:3月份我科被评为“三学”先进单位,7月份我科支部被评为“先进党支部”。护士操作考核中,***护士获第二名,***护士获第三名,全院护士理论考核总评成绩第二名。

二、好的方面:

1、爱岗敬业,强化职业道德和无私奉献精神。

医护人员常讲:金眼科、银外科,又脏又臭烧伤科。虽然我科工作人员生活在这种经常与脏臭累打交道的环境中,但是大家却从来不叫苦、不叫累,都能端正工作态度,发扬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始终保持良好工作作风,全心全意为伤病员服务。特别是电击伤大面积肌肉坏死病人和创面感染的病人,创面恶臭,有时连陪护都忍不住离开病房,但是我们医生和护士还坚持及时治疗和护理。夏天天气炎热,但病人却因为皮肤屏障破坏、散热较多而怕冷,换药时不敢开空调,我们的医生在又闷又热的病房里给病人换药,常常累得满身是汗,连工作衣都湿透了,却一声怨言也没有,病人及家属多次表扬医生工作认真、细心,视病人如亲人。5月12日我科收治一名百分之百烧伤、三度伤达90%以上的病人陈××,病情特别危重,主管医生为了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连续几天几夜吃住在科里,直至病人出院还亲自护送其回家。当时护理组只有6人上班,既要负责20多个普通病人的治疗和护理,又要上特护,护士们超负荷地加班加点、连续作战,圆满完成了抢救任务。

2、端正服务态度、树立“病人至上”的思想。

随着医学模式和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护理理念已转变为“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我们科护士们紧跟时代步伐,在科室护理人员少,工作量大的情况下,逐步开展整体护理,从单纯的技术型护理过渡到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全方位的护理方式,并在工作中针对各种不同程度的烧伤病人逐个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为了让患者享受优质的护理,早日康复,科室把病患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在每季度护理部组织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中,优秀率达90%以上。我科收治的病人大部分是突发事件,90%以上家庭都非常贫困,但是只要病人来到我科治疗,我们都是一视同仁对待。年初我科收治一名叫李××的3岁患儿,三度伤达33%,入院时病情危重,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同时其家庭经济困难,治疗难度大。全科人员齐心协力,通过多次植皮及整形手术后,患儿烧伤创面治愈,肢体功能得到最大程度地恢复。5月12日我科收治一名烫伤面积达90%的病人陈××,经济条件差,缴纳住院费一拖再拖,给治疗上带来了许多困难。科里根据病人的情况想了很多办法,经过四十余天的精心治疗和护理,病人最终痊愈出院。

3、互帮互助,团结协作,培养优秀的“团队精神”。

烧伤科作为一个整体科室,虽然个人职责分明,但是工作时大家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完成各项任务。全科室人员只要听说科室有抢救病人,都能立即赶到科里,团结一致投入抢救工作。我科共4名医生值班,遇到个人休假、出差时,就得三人轮流值班,明显人手不够,但从来没有谁发过一句牢骚。有时医生上午做手术没时间给住院病人换药,他们就利用下午或晚上为病人换药。每次给大面积烧伤患者换药时,三四个医生就要花费几个小时时间忙来忙去,这时候无论是谁主管的病人,大家都能主动请战、齐心协力完成任务。护士组人员也少,上夜班时间多,但她们也从不叫苦,护士*****是我科一名年轻的***,他年龄虽小,但时刻起到一名***的模范带头作用,医疗队训练期间,她刻苦训练,参训结束后,本来应该在家休息,但她主动向护士长提出来上班,以减轻其他同志的工作负担。平时大家服从领导,不拉帮结派,不搞小动作,真诚协作,互相帮助,团队精神得到充分的体现。

4、加强医护人员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科主任通过每周查房,经常提问年轻医生专业理论知识,督促其加强平时积累。遇到大面积烧伤及危重病人时,科里还组织病危(重)病例讨论,使全科医护人员在对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救治上有了一套整体治疗方案,对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不断提高,9月份我科共收治4名特重度烫伤患儿,最大面积达百分之六十多,经过精心的治疗护理,使患儿平稳度过休克期,病情逐渐稳定。作为护理人员仅有微笑和体贴入微的关怀还不够,要达到优质服务的标准,更要有精湛的护理技术做保障。全科护士除了每月的业务学习之外,还不断加强“三基“学习,强化各项技能培训,做到人人达标,个个争先。6月份护理部组织心肺复苏操作考核,我科平均分数达93.3分,两名护士参加全国护士执业考试,全部通过。参加中级职称考试,两名干部也全部通过。工作之余,医护人员不断学习专业书籍,努力撰写论文,先后有多篇论文在医学杂志上发表。

三、不足之处:

1、政治学习不深入:少数人简单地认为政治学习是领导的事,与平时工作无关。

2、学习氛围不够浓:对专业学习还存在欠缺,外语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上压力不够,缺乏争先意识,学术论文撰写少,层次不高。

3、实际操作水平有待提高:我科手术中各种厚度的皮片移植、中厚大块皮缝合时很讲究技巧,要求医生手巧心细,然而手术实际操作量有限,光靠台上练习是不够的,年轻医生在台下缺少动手练习。

四、下步打算:

针对以上优点和不足,我科医护工作人员准备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发扬优点、克服不足,在今后工作中,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使我科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1、认真对待各项政治学习,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

死亡医生论文范文第9篇

“国家每年培养约60万医学生,据我掌握的一个数字,只有约10万人能穿上‘白大褂’。”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著名医改专家李玲曾经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

对于其中的50万而言,希波克拉底可能不再重要了,对这位先贤的缅怀只能定格于2400年前的誓言之中。作家冯唐,协和医科大学学医8年,弃医从文从商,功成名就,冯大师兄或许才是现实楷模。

穿上“白大褂”又能怎样?

与劳动价值不相称的待遇、高付出与低回报的矛盾、原有的身份尊严在性命之忧面前也撕破了脸。出走抑或逃离?一些医生在现实面前转身而去。

“怀疑医生到底能干什么”

冯唐《三十六大》中收录了《大医》一文,以给希波克拉底公开信的方式向其寻求改变医疗困境的答案,而实际上全文流露出“十多年前,学完八年医术之后,饮酒后,呕吐后,枯坐思考后,我决定不再做医生”的无奈情绪展露无遗。

冯唐的无奈,首先源于无力。《大医》中提到,学医的最后三年,冯唐在基因和组织学层面研究卵巢癌,越研究他越觉得生死联系太紧密,“挖到根儿上,生死本来是一件事儿,不二”。这三年中,冯唐眼看着被跟踪研究的卵巢癌患者,手术、化疗、复发、再手术、再化疗……无论医生如何全力以赴,小一半儿患者最终缓慢而痛苦地死去。

“怀疑医生到底能干什么。”至少,当年的冯唐没能找到答案。

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纽约,萨拉纳克湖畔,一位名为特鲁多的医生墓碑上镌刻着这样的墓志铭:“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To Comfort Always.”(译为: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谈及此,陈楠说,话虽如此,但是作为医生面对疾病和死亡束手无策时,无力感对于初涉临床的她而言,简直无法抗拒。

而今,离开医疗领域已经十几年的陈楠自嘲当时的决定是“年幼无知”,不过,她没有为此后悔过。“我们班毕业时58人,三分之一坚守国内做医生,三分之一出国的同学几乎也从事医学行业,剩下三分之一转行了。”陈楠说,对坚守的医生她从来都充满敬意,他们心中一定还有爱。

陈楠从儿时起立志做医生,高考填报志愿时,她只填报了北京医科大学(现称北京大学医学部)。“北医录取分数很高,老师都劝我要慎重考虑。我当时坚定地说,放心吧,我一定能考上。”陈楠如愿进入这所知名学府,本硕连读,7年制临床医学。在读到大五时,她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申请转为本科,放弃连读硕士。和陈楠做出同样选择的还有6个同学。此举让时任主管副校长大为光火,7人在提交申请时,去一个,副校长骂一个。

在临床转的时候,陈楠发现医学的力量很弱,医学的能力跟普通人想象的差距很大,现实离儿时的梦想越来越远,很多疾病依靠医学的力量无法改变。在轮转到儿科时,陈楠想不通了:“那么可爱懂事的孩子,尤其是一些白血病患儿,医生所能做的仅仅是减轻他们的痛苦,尽力延长他们的生命。医生能做的太有限了。”

“如果没转行,我想我一定会选择产科,虽然风险也很大,但毕竟是在迎接新生命。”陈楠义无返顾地离开了,出国、读法硕、通过司法考试,律师一干就是十来年。期间,她基本不接医疗纠纷官司,只给一家医院兼做法律顾问。从事医疗法律方面的研究,让陈楠觉得挺欣慰,“也算没有浪费医学的东西”。

“这种无奈你理解不了”

国内最大的医生交流网络平台丁香园,于2013年历时2个月,完成了一项万名一线临床医生参与的“转行浪潮中的中国医生”调查报告。11910份有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1.9%的受访者都曾有过转行的想法。转行的三大主因为:工作负担过重、缺少休息时间;对收入情况不满意;工作压力大。

2013年1月,在求职类电视节目《非你莫属》的舞台走上了一位北大人民医院医学博士,主持人苦苦相劝,希望其打消转行念头,但这位医学博士却坚持不再回头。医生,看起来很美的职业,或许其中甘苦只能被圈中人所知。在大城市的三甲医院,一个内科副主任医师半天看50个号已然非常普遍,从早晨8点开始出诊,如果一个患者只给5分钟,至少要看到中午12点。而对妇科医生而言,免不了要给患者做妇检,一位北京知名三甲医院的妇科医生说,她半天最多看30个号,如果再加号,必然会缩减问诊和检查时间,“那就是对患者不负责任了”。

中山大学医学院教授谢汝石除了授课之外,还担任中山大学第六附属医院综合病区主任,经常有年轻医生跟他开玩笑“谢老师,我们找不到对象,你也要负责任”。谢汝石告诉记者,过去是,广东三件宝:医生司机猪肉佬;而如今医生成了“另类”,男孩不愿意娶女医生,嫌工作太忙,女孩不愿意嫁男医生,嫌收入太低。

谢汝石表示,除了临床,科研和论文牵扯了医生太多精力,本就有限的时间又被分去一大块。现行制度下,职称晋升机制依然以论文、考试等方式进行,临床医师晋升必须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甚至科研课题及科技成果。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孙建方曾指出,“很多一线医生工作时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但为了晋升,不得不去做和工作毫不相干的基础研究”。

“唯论文”论的晋升机制让不少临床医生觉得前路茫茫。对于一些科室而言,这种评判标准的不合理性更为凸显。孙建方就曾举例称,连外科医生都不得不去“玩小白鼠”,极大地分散了临床工作的精力。衡量一个外科医生优劣的重要指标是手术质量,如果没有这个根本性前提,写出多么优秀的论文都不能及格。也因此,孙建方早在2011年全国两会期间就提出建议,在临床医师晋升制度中强化对临床能力的考核和要求,将其作为晋升的主要指标。

《中国人民共和国医生职称晋升制度》规定,取得临床医学博士学位,经考核合格,可认定主治医师任职资格。取得临床医学博士学位,申报副主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工作不少于两年,申报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工作不少于五年。也就是说,医学博士毕业时年龄近30岁,如果晋升顺利中途无断档,至少要7年才能评上主任医师。对于本科毕业生而言,这个周期更长,加上取得医师资格的时间,最少需要16年。

“一步步往上升谈何容易?我看到师兄的今天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明天。”一位毕业于北大医学部的肝胆外科博士曾对记者说,上面一层又一层的人等着晋升,不知道什么时候轮到自己,更何况,超负荷的工作换来的薪水少得可怜。他最终选择了转行,不过,赚得盆满钵满与功成名就似乎无法填满他的内心,他依然认定自己的本质还是一名医生,“看片子我仍然没问题,但我已经没有了资格,这种无奈你理解不了”。

“小大夫更加穷困”

2011年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章蓉娅在新浪微博晒出一张工资单,“拿到工资单一看,欲哭无泪!到手工资才2500元,一个博士相当于10个250”,引爆舆论。随后,章蓉娅在接受《健康报》采访时纠正了这一说法,这是休探亲假时的工资条,平时税后工资实际是4000元左右。而后者也足以颠覆公众对于医生收入的想象。

作为其前辈的冯唐也写道:和过去相比,小大夫更加穷困。大大夫的挂号费涨了点,还是在一本时尚杂志价格的上下。事实上,以北京三甲医院为例,主任医师的挂号费(非特需门诊)一般14元,其中只有3元能够到医生手中。

谢汝石认为,医生薪酬待遇偏低成为年轻医生转行的最大推手。一般而言,医生的工资主要由基本工资、绩效奖金、教学及科研收入、各种补贴等组成。在不少医院,只有主任一级才能拿到职务津贴。我国医疗从业人员收入水平高于社会平均工资18%,在发达国家,医生收入通常为社会平均工资的3~5倍。

美国《新闻周刊》2011年一篇文章中就提到,中国医生扎堆医药公司,因为卖药比开药赚得多,收入增加了两倍。未来5年将有1.4万中国医生加入国外制药公司,德国拜耳医药保健中国地区总经理称“在大多数国家里,获得系统培训的医生转行做医药代表是极其罕见的”。

谢汝石介绍称,我国给医院的定位为福利机构,公立医院属于事业单位,医生的收入并非市场供求关系的体现,而是由政府决定。因受到诸多因素包括政策因素的种种制约,导致了医生薪酬水平普遍偏低。此外,不少医院院长吐槽,政府给医院的拨款只能维持其日常开支的10%,其余都要依靠医院自身创收,维持自身生存空间都困难,怎么可能加大人力成本支出?《人民日报》刊文《明天谁来当医生》亦提到,很多医生感到劳动价值得不到尊重,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于是把不合法的“灰色收入”视为合理补偿。“灰色收入”提高了收入,但却降低了职业尊严。

某种程度而言,提高薪酬也是给予医生尊严的一种方式,高付出收获高回报,医生的劳动价值也需要应有的体现。2009年卫生部(现称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下发《关于医师多点执业有关问题的通知》,其中表示,一个医生可以同时选择三个执业点,自由执业成为可能。放开医生自由执业,医生的劳动价值就能由市场定价,打破现有的事业编制藩篱,以药养医或许也将真正成为历史。此外,谢汝石认为,医生多点执业不仅有助于提高薪酬,还会促进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医疗市场真正发育健全,公众才能各取所需,医生从业积极性也会提高。

只有圈子里的人才知道

“和过去不一样,除了穷困,医生开始有生命之忧了,个别享受不到基本服务的病人开始动手了。”冯唐这段文字背后的现实,是裸的医患冲突,拳头、利刃和鲜血让“白大褂”不再那么有吸引力,甚至被彻底遗弃。

杨琳离开医院,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各种事把她逼到了那一步,然而如今回想起来,医患矛盾或许是导火索。她所在医院的妇产科全国知名,尤其是其生殖中心更蜚声海外。“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已经80多岁了,还在出门诊,她是业内知名专家,找她看病的患者尤其多。一对夫妇提出了无理要求,老教授没答应,他们就破口大骂。”杨琳的内心经历了第一次“地震”。

“平时出门诊我对患者也非常耐心,即便如此,仍然被投诉。”杨琳回忆,一位患者要求加号,但是当天她的号已经全部放完,如果加塞儿给该患者看病,对其他人就不公平。几番解释后,该患者还是闹到领导那里狠狠“告了一状”。“当月奖金几乎全部扣光。”杨琳说,在这种环境下,自己的状态渐渐不对,在病房里,产妇家属的自私让她第一次拍了桌子。“我怎么变成了我最讨厌的样子?”杨琳开始纠结,24小时住院医值班制度,忍着阑尾炎穿孔的危险给患者做手术,每天晚上10点下班,累得不想和老公说一句话……

离开才能改变。

如今的杨琳是一位出色的媒体管理者,她也有过重回医院的念头,可是朋友在看过她主持的一场媒体论坛后评价“你现在的状态才是最好”。

杨琳的老公也是一名医生,“我现在希望医生每天都平安。”在记者采访杨琳前的一个月,2013年11月5日,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邀请跆拳道专业讲师,给医护人员传授《防身意识与防身技巧》。现在的医患纠纷早已突破了过去的投诉和谩骂,几次探触死亡线。中国医院协会的《医院场所暴力伤医情况》显示,2003年到2012年,中国共发生恶性暴力伤医事件40起,其中2012年发生11起,造成7人死亡,28人受伤。2012年的哈医大一附院实习医生王浩遇袭,2013年浙江温岭杀医事件,医生群体第一次集体发声、第一次全国性默哀、第一次抱团取暖。期间,医生有逆袭,亦有逃离。

在卫计委生命伦理专家组成员,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助理,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社长袁钟看来,医院是最容易爆发各种社会矛盾的环境,因为医院涉及死亡和痛苦,在这里一个人的灾难往往等同于一个家庭的灾难。控制不住的情绪,首先发泄到了医护人员身上。

“医患冲突是社会问题在医疗领域中的凸显,归根究底,就是信任不再。”袁钟指出,医患之间恰恰是最需要信任的,可这个行业受到金钱的冲击巨大,逼着医生去赚钱,医生怎么能给患者一个信任的理由?同样,患者怎么能给医生一个敢于为其冒险的理由?《心术》中霍思邈对于某位患者家属的拒绝,缘由在预估变为现实后才被揭开,他告诉自己的学生,不是他冷漠,而是早就觉得不对劲,这样的家属最终会沦为医闹。不要以为该情节只是艺术桥段,现实中很多医生已经变得足够“聪明”,为了自保而谨小慎微,甚至选择离开。

袁钟依然认为医生是最受尊敬的职业,他用“爱有多深恨有多深”来解释本该生死相托的医患关系。几乎所有受访者在提到改善医患关系、留住医生时,开出的处方都离不开“沟通”与“换位思考”。陈楠提到微信朋友圈里转发的一篇文章《寻找医院的温度》,笔者是一名麻醉科医生,文末写道:“离开手术室的时候,我突然心血来潮地到一间空手术室,打开无影灯,躺在手术台上。手术台真的很窄,想到有人将要给自己开膛破肚,那种恐惧,真的控制不住。只希望能有一句话的鼓励,只希望有一双手的安慰,这些都不能消除恐惧,但是会让我感受到温度,是从一颗心,传递到另一颗心的温度。”

死亡医生论文范文第10篇

疫苗当中有水银,接种可能造成中毒?

我们所说的水银就是重金属汞,一些疫苗当中的确含有硫柳汞(一种汞的有机化合物),但这些疫苗仍然是安全的。我们所说的海鲜遭到汞污染,则是指的甲基汞,和硫柳汞不同。硫柳汞被添加到疫苗中用来防止细菌和真菌的生长,是一种防腐剂,乙肝疫苗、破伤风疫苗、狂犬病疫苗中都含有不同浓度的硫柳汞。世界卫生组织对这些使用硫柳汞作为防腐剂的疫苗进行了10余年的密切监测,最后全球疫苗安全咨询委员会得出结论:没有证据表明疫苗中的硫柳汞会对健康构成风险。另外,美国医学研究院、美国儿科学会、英国药品安全委员会和欧洲药品评价局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社会的整体卫生水平已经提高,尤其是在大城市,根本没有那么多传染病,所以有一些疫苗可以不用接种了?

一旦停止接种,一些“销声匿迹”的传染病就会卷土重来。勤洗手、每天打扫房间、妥善处理垃圾、每天沐浴、饮用干净的水、吃干净的食物在一定程度上能保护我们远离疾病,但是许多传染疾病仍然能够传播。如果越来越多的人拒绝接种疫苗,一些已经“消失”的疾病,如脊髓灰质炎(即小儿麻痹症)、麻疹就有可能再次开始流行。

疫苗有毒性,新生儿体质太弱,有可能因为接种疫苗而死亡?

我国曾有“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后死亡”的新闻,国际上也曾有类似的新闻,例如20世纪90年代,美国也曾有多起新生儿在接种乙肝疫苗后死亡的案例。但这样的报告只能说明接种疫苗和死亡的时间先后关系,无法直接判定其因果关系。尸检报告最终显示,这些新生儿要么死于新生儿猝死综合征(SIDS),要么死于支气管炎、先天性心脏病、突发窒息等疾病,与接种乙肝疫苗无关。

如果一种疾病在我国已经被消灭,那么我们就可以不再接种预防这种疾病的疫苗了?

交通的发达“缩小”了这个世界,不论是我们还是疾病,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都更加方便了。因此,只要一种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还在世界上的某个角落传播,那么它就有可能跨越海洋和高山感染其他地区的人群。例如,在欧洲,麻疹几乎已经消失,所以很多父母不再给孩子接种麻疹疫苗,可是2005年以来,麻疹疫情曾在奥地利、比利时、丹麦、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瑞士和英国的未接种人群中发生。

让孩子同时接种多种疫苗,会增加疫苗的副作用,让孩子的免疫系统负担过重?

一些联合疫苗,例如麻风腮是联合了麻疹、腮腺炎和风疹的疫苗,同时接种可以减少孩子注射的次数。还有宝宝在6个月大的时候,需要同时接种乙肝疫苗和A群流脑疫苗,不过接种的部位不同,所以也不必担心。如果两种疫苗不能同时接种,但正好“撞期”了,医生一般会选择给宝宝先接种一类疫苗。科学试验表明,按照疫苗接种时间表来接种疫苗,并不会给宝宝的免疫系统带来过重的负担。即使不接种疫苗,孩子每天在生活中也会接触数百种异物,它们都有可能诱发免疫反应,每一次进食都有可能将新的抗原代入体内,口腔中更是有无数的细菌生存。所以,没有必要为宝宝在一个月中接种多种疫苗而担心。

流感疫苗是计划外的疫苗,所以根本就没有必要接种?

流感并不仅仅是制造麻烦的小感冒而已,它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全球每年有30万~50万人因为流感而死亡。孕妇、幼儿、身体较弱的老年人、哮喘病或者心脏病患者,在流感面前都十分脆弱,很容易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所以,这类人群应该在流感季到来之前接种流感疫苗。不过,孕妇以及正处在发病期间的慢性病患者在接种前最好先咨询医生。即使目前的身体情况不允许他们接种,其家庭成员也应该接种流感疫苗,以免因为自己患流感而传染给他们。接种一次流感疫苗,能够给我们提供一年的保护,让我们对流行性最高的三种流感病毒产生免疫,是预防流感的最好方法。

接种疫苗会导致儿童患上自闭症吗?

上一篇:医学晋升论文范文 下一篇:医护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