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12-07 16:53:43

法理学的特点

法理学的特点篇1

一、充分理解教材中实验教学的特点

了解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是加强实验教学的前提,但教师具体落实大纲和教材的这个精神,充分地了解教材中所设置的实验教学的特点及其要求,才能在日常的教学中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的放矢地按照不同的实验安排和设计每一个实验的教学。义务教育教材中所设置的实验大体上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在实验内容上的特点

(1)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可接受性。

(2)增强了实验的趣味性。

(3)特别注意所选择的实验技能,对学生今后在生活和生产的实际应用价值。

2.在实验要求上的特点

(1)初中物理实验大体可分为: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小实验(含习题的实验),《大纲》对这三类实验的要求各不相同。对演示实验而言,教师要根据实验原理熟练地进行示范操作,并引导学生了解为什么做这个实验,要观察什么、怎样观察,并要求学生边观察边思考所观察的现象能揭示什么有关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而对学生实验来说,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在了解实验目的及其有关原理的基础上,会熟练地掌握基本仪器使用、选择安装和简单调试、准确的读数,会按规范的程序进行实验操作和记录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写出简单的实验报告。至于小实验,仅要求学生在课外时间能进行简单的制作和简单现象的验证,是属于课外活动的内容。

(2)突出实验技能的实用性,并从实验技能的实用性出发,对那些实用性较强的实验技能提高了要求,如在长度的测量实验中,提出了零刻度线的问题;质量测量实验中,增加了物理天平的使用;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实验中,强调了读数的技巧,等等。而对实用性较小的技能降低了要求,如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删掉了测4个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机械效率等。

(3)实验器材简单易得,为适应广大落后地区学校实际情况,在实验器材的选择上遵循了简单易找而又低成本的原则,如序言中静电实验的塑料捆扎绳,振动发声实验的橡皮筋,音调实验中的木梳,等等。这就更增强了实验教学法的普及性。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创造条件,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和自制教具,不折不扣地完成大纲、教材中所规定的每一个实验。

二、实验应注意的几个环节

1.观察

观察是所有实验的第一环节,包括对实验器材的选取,器材的使用规则,器材的使用范围,器材的精确度等,要有一个详尽的了解。例如:测量教室的长度,我们是选用米尺还是选用皮尺呢?因为测量工具的米尺和皮尺,最显著的特点是它们测量范围――量程不同。如果用米尺就必须采用重复测量的方法,即使方法和操作都正确,但仍加大了实验的误差,而皮尺可以一次性测量,有效地减小了误差。使用前,我们还要观察它零刻度的位置,零刻度是否磨损,以及它的分度值。这些因素直接关系到我们是否操作恰当,读数是否准确的问题。

2.操作

操作是学生实际动手参与实践的具体过程。每一种仪器,都有它的使用规则和要求,例如天平的平衡调节,电表的机械调零等,我们应严格地按照它的规则要求进行操作。特别是在做一些带危险性的或损坏性的实验时,我们应先检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坏和意外。例如:在八年级电学中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的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电流表应与被测部分串联,要保证电流必须从电流表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被测电流不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在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点触或试触的方法),不能将电流表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接在电源的两端。当然,我们可以事先将电路图画好,然后按电路图连接,达到操作时降低难度的目的。学生必须得到教师的检查同意以后,才可闭合开关进行实验。否则一旦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或电路中发生短路现象,很容易烧坏电流表。

3.记录

记录即在实验中,正确地读取和记录数据,它包括:读取的姿势(例:刻度尺数值的读取时,眼睛应水平垂直或竖直垂直刻度);读取的方法(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和准确的记录(数字与单位要准确)。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错误的读取姿势或方法,加深学生对错误和差的了解,加强学生对动手操作的掌握;同时,也应注重实验的事实,而不能任意加大或减小实验数据,有意迎合实验的应有结果,应着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分析

由于操作者不同,实验器材的不同,操作方法的不同等因素的影响,对于记录的数据,可能导致同一实验结果的不同。我们应及时加以总结和分析,帮助学生分析“哪些是错误导致的结果,哪些是误差造成的原因”,与学生共同探求对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法的改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他们的思维。例:做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的实验过程中,实验的结果与理论的数值存在偏大的现象,我们应帮助学生指出,这并不是错误实验的原因,而是由于摩擦力存在导致的结果,为了使实验结果更趋于理想,我们应想办法减少摩擦(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加以归纳和总结)。

5.整理

法理学的特点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1-0006-02

一、引言

高职院校学生的教育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并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要从实际出发,充分掌握学生的特点,将学校的情况与学生的特点科学的结合,科学地管理,注重学生身心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具体技能知识,为国家输送高质量的全面性人才。本文通过分析学生的行为特点,认识到学生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心理状态,寻找适合院校和符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管理方式。

二、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行为特点

1.价值定位明确,但急功近利。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本科等高等院校的学生相比,高职院校的学生能更清楚地认识自身的优缺点和长短处,能够积极乐观地给自己定位,规划未来。但是学生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等都还不够成熟,对未来的规划也缺少具体的实现步骤,部分学生注重名利,只看见眼前的短小利益而忽视了自身长远的发展,另外他们一直处于理论学习而缺少社会经验,对社会认识不足,过于理想化或者扭曲化。

2.缺乏良好的自我约束力。高等教育期间,学校更注重的是学生的技能而忽视了对学生的道德素质、思想教育以及法律意识的培养,从而学生不能够自觉地约束自我行为,缺乏必要的判断是非的能力,个别学生还因为法律意识淡薄做出一些违法违规的行为。而这种教育方式,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还会影响技能理论知识的学习,阻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

(二)高职高专学生的心理变化特点

1.自卑感强,受挫能力降低。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都是因为高考失利才会选择进入高职高专学习,他们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没能考上理想的学校,所以会有一种挫败感。高职院校学生的同学或者朋友亲戚等考上了理想的大学,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长时间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自卑心理。挫败感、压力和自卑感使他们更加敏感,不断地自我否定,从而导致他们的心理产生障碍,部分还可能扭曲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创造力强,渴望表现自我。高职院校的学生们拥有很强的动手能力、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创造能力,他们能够快速地接受专业知识并且能够迅速掌握核心内容,并且渴望参与到社会实践中,由于高职院校鼓励学生实践训练,学生也能够较早地融入社会。与此同时,由于学生过早地参与到单位的实习,为了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职位,他们在学校的各个社团、组织等活动中展现最完美的自我,表现出他们的能力并且希望能够得到肯定,自主地增强交流、合作等能力。

三、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教育管理办法

首先,要加强学生的素养、思想等方面的培养。学校领导以及教师等都应该注重学生的素质、思想道德以及法律方面的培养,通过日常生活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宣扬积极向上的思想,而不是采用照本宣科的令人不耐的教育方式。学校应该多组织一些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并且通过活动提高自身的素养。

其次,学校要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弘扬良好的社会风气,加强学生品德和法制的教育,通过校风、校训等学习,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的提升。学校可以通过各式各样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并且通过活动宣扬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良好风气,从而使学生从中受益,提高自身的素养。另外,学校可以表扬学生中的优秀个人和事件,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同时,学校应加强学生间的合作精神以及集体精神的培养。

最后,对学生的职业规划进行专门的辅导,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能够胜任本职工作并且能够较快适应工作。由于学生接触的理论知识较多,而实际经验匮乏,因此学校要从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出发,既要注重学生的理论学习,也要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从而培养出专业知识渊博、技术能力过硬的全面型人才。

四、重视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增强学生整体素质

1.增强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习兴趣。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前提与保障,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存在对就业方向迷茫,对学习的课程缺乏兴趣等问题。因此,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在教育的管理工作中,首先,要和学生一起制定符合学生长远发展的学习计划,明确的计划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合理分配学习时间,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其次,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告诉他们该如何学习,怎样把握学习的重点,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学习资源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最后,要鼓励并帮助学生参加一系列的职业资格考试,不仅使学生在以后的就业中拥有更多的机会,也可以切实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为今后就业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2.增强学生自信心,提高抗挫折能力。首先,要从学生的自身特点出发,发掘放大学生的长处,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并且根据自身能力,确立自己的发展方向。同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全方位了解自己,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看到与其他高层次大学生之间的差距,让学生明白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才能缩小差距,拿到更高层次的文凭。而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挫折困难,只有迎难而上,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努力才能获得成功。

3.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发挥主观能动性。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也可以使他们的交际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因此,要通过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专业社团、学生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等一系列的实践平台,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兴趣爱好。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心理疾病。高职院校的学生的心理发育处于极其关键的时期,因此加强心理辅导尤为重要。第一,要设立心理健康课程,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有科学系统的认识,要积极开展心理讲座,通过讲座、咨询等方式及时解决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存在的疑问,从而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奠定基础。第二,要加强心理测试,及时发现学生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及时与学生沟通,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心理状况恶化。第三,要建立学生心理健康协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设中,弥补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存在的人手短缺,同时也能更好解决老师与学生因年龄而产生的代沟问题。

五、结语

高职院校学生的教育管理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只有切实地从学生的特点出发,把院校的情况与学生特点相结合,坚持走科学的管理模式,以学生为本,不断探索新的教育管理方式,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输送更多优质的人才,体现高职院校本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法理学的特点篇3

[关键词] 中医内科学;教学方法比较;推衍教学法分析;推导法;建构主义

[中图分类号] R24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5(c)-114-02

由于各种新型教学方法不断地进入医学教育领域,在教学工作中探讨和研究适合于中专生学习的方法势在必行。然而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它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教学中如何能做到扬长避短,同时还具有学科特点,是本校教师们不断探讨的问题。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和比较,笔者认为推衍教学法是一种适合中医内科学的教学方法。

1 目前我国中医内科学教学中几种常用方法的比较

1.1 传统教学法(LBL教学法)

表现为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活动,教师可以在短时间内向学生传授大量的知识, 具有知识的系统性、全面性,能及时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以听和记为主,被动学习,缺乏积极性和自主性,易于发困,因而不利于学生思考、运用、创造能力的培养;学生对讲授的知识点也只是机械性地记忆,所以对知识的记忆也较差。多数学生习惯于这种教学方法。

1.2 PBL教学法

为以问题为基础的讨论式教学法,主要是教师课前提出问题,通过学生自学、讨论来学习相关的知识。学生对知识能加深理解和运用,增加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活跃课堂气氛,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1]。此法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基础知识,所需资源较多、对时间要求较多,易耗费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易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且所学知识不系统、不全面。由于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有些学生不适应这种学习方式。另外,现实中还存在着师资力量、教学条件、教学思路不足等问题。

1.3 学导式教学法

其基本结构为:“自学解疑精讲演练” 4个环节。课上要求学生自学教材,互相讨论交流,教师指导、解疑,并对关键的知识点进行精讲,最后学生作业练习。此方法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知识,能开发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学习能力。本法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定,要经过逐渐过渡和逐渐适应的过程,适合自学能力较强的学生,对于有些学生尤其是自学能力较差的学生则白白浪费时间。

1.4 病案教学法

是PBL教学法的一种,以病案为基本素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创造情景,组织、引导学生讨论,寓原理于病案讨论之中,使学生能体会到知识的实践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培养学生的临床逻辑思维、推理判断能力,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此法适合于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学生,因此,在学习某一知识结束后采用较好,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可用于新知识的学习之前,通过病案的实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进入课堂,但不适合从头到尾使用。

1.5 多媒体教学法

以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具有生动、直观、形象的特点,可用于语言讲述难以理解掌握的内容,可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化,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可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中医内科大部分理论主要靠语言来描述,本法只适合少数宜形象、具体、生动的内容,不适合需要用语言来描述的理论部分,不适合经常使用。

1.6 LBL结合PBL教学法

是指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一部分病证用PBL教学模式授课,一部分病证用LBL教学模式授课,以问题为主的授课分次穿插于理论授课之中。具有LBL和PBL两种教学法的优点,没有把LBL与PBL与学科特点三者之间有机地结合起来[2]。

另外,还有其他方法,比如探究式教学法、诊所式教学法[3]、“探索性写作”教学法[4]、循证医学教学法[5]等等。

除传统教学法外,PBL、学导式、病案式及其他教学法均以学生为主体,多属探究性学习。

2 推衍教学法的形成及分析

2.1 推衍教学法的形成

中医内科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虽然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但应用起来比较分散,不利于融合入知识的整体性中,仍有某些不足之处。尤其在教学中更不能给学生安排较多的时间去查阅资料或讨论问题。综合上述几种教学方法,分析其实质无外乎包含在讲授、问题、启发、引导、自学、发现、讨论等各种基本方法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科特点、不同的学生素质,应该灵活地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由于中医各理论之间密切相关,内容整体性强、难于理解,而中等卫生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是初中毕业生,文化基础较差,所以学习起来比较吃力,难以掌握。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加大学生对知识掌握理解的程度,教学方法的选择就显得很重要。在多年的中医教学工作中,参考上述几种教学方法的实践效果,结合学生的综合素质,针对中医内科学的特点和规律,总结出适合中专生学好中医内科理论的教学方法,即“推衍教学法”,它是在推导法的基础上,根据建构主义理论中学习环境的情境、协作、会话交流和意义建构4大要素,结合中医内科学学科特点及教学内容,综合各种教学方式而形成的教学法。它保留了传统教学对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又体现了现代教学理念―教学互动、学生主体、知识建构等特点,起到了扬长避短的效果。

2.2 推衍教学法的内容

根据中医内科病证所共有的规律性,由教师通过各种教学方式,指导学生用已知知识进行思考和探究,从而逐步推衍出新知识。它以含义、病因病机、分证论治之间的密切相联性为主要结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成病证各项内容的一种教学法。这种方法主要表现在教学过程当中,其步骤为 “含义、表现脏腑或病位病机病因证型各证型的表现方药其他” [6]。

2.3 应用推衍教学法的优势分析

2.3.1 能将中医思维贯穿于课堂始终,使病证的各项知识紧密相联,恰当地将理法方药融于一体。由于推衍教学法重在对新知识逐步推衍而出,以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观等思想为指导,遵循疾病的发展规律,由含义推出病因病机,再推出证、证候表现乃至方药等各项内容,巧妙地将中医理、法、方、药等一环扣一环地融合在一起,它能将中医思维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体现出理法方药于一体的整体性。

2.3.2 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极积、主动地参与学习。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应该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的建构活动。在学习中医内科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中医医础、中医诊断、中药、方剂等基础学科,推衍教学法就是在此基础上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提出一些能激发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用已知的知识,以科学的中医思维方式去思考、去探究、去创新,通过合理的分析、讨论、判断,从而逐步推出新的知识点,达到构建新知识的目的。从课程的开始到结束,由于不断地出现问题,学生就会不断地去探讨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促进了学生积极主动探究性学习。

2.3.3 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与长期记忆,促进了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整体发展,为临床实践打下良好基础。推衍教学法主要表现在教学过程当中,它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构建自身知识体系。本法通过问题、讨论、启发、探究、分析、比较、创新等活动,逐步推出新的知识,这样前后知识点的因果关系清晰明了,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长期记忆课程的主要内容。同时可使学生在学习时能将各科知识相互渗透、整合运用,对理论知识与临床运用也能融会贯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了对病证分析、方药应用的技巧,为将来的临床实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3.4 可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保持有效的互动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是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学生在学习时,总是带有一定情感,这种情感的投入与学生学习该学科过程中所获得的体验密切相关[7]。本法从教师提出问题到学生思考、探究问题,再到师生之间讨论、推断,直至新知识的生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会不断地进行沟通和合作。学生通过学习活动而获得知识会让他们亲身体验到成功的兴奋和快乐,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因此对学习《中医内科学》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兴趣。在这种体验下,学生更愿意与他人交流与合作,在师生的互动、民主、平等、愉悦、和谐的环境下,彼此之间就会相互沟通、相互容纳,互敬互爱。这无形中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2.3.5 既有传统教学的知识体系与结构,又能体现现代教学理念,是传统教学法与现代教学法的集合体。使用推衍教学法教学从开始到结尾都保留了中医内科知识的完整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又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及学习方法的培养及师生互动、学生主体等特点,因此是传统教学法与现代教学法的集合体。

3 总结

推衍教学法是在推导法的基础上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结合现代教学理念与《中医内科学》特点形成的,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合作探究,使学生能够自主获得完整而系统的中医内科知识,达到建构新知识的目的,体现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的整合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金锁.“以问题为基础”教学的过程和方法[J].医学教育,1990,84(6):3-5.

[2]卞华,毛秉豫.LBL结合PBL教学模式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 17(7):621-622.

[3]张丽霞 ,谢阳象.中医内科学诊所式教学方法的构思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9,29(2):84-85.

[4]赵琛,舒静,陈成川,等.探索性写作在中医内科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07,4(13):87-88.

[5]刘玉苹.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08,15(14):225.

[6]王玉红.“推衍教学法”在中医内科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1):103-104.

[7]蒋述东,刘洪文.建构主义理论与课堂教学的新理念[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5,18(2):70-73.

法理学的特点篇4

长期以来,在我国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的课堂教学中,专业知识与概率统计知识联系不紧密,造成知识上的断裂.这种情况,导致一些学生认为“概率甚至数学无用论”,学习兴趣降低,而在一些涉及概率与数理统计知识的一些专业问题时,专业老师还需重新回顾概率知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其生命力和发展动力在于它与其他应用学科的密切联系,隔断这种联系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就成了无源之水.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加强数学基础课与专业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专业问题的能力,是目前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以及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数学基础课面临的一大问题.

为此,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结合各个专业的特点,调整教学内容,设计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概率统计模型、实例和考核方式,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对概率与数理统计课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对专业课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为了加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与专业课的联系,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研究.

1.因材施教,针对不同专业调整课程教学内容

在保持概率统计经典内容的前提下,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适当调整教材内容,综合考虑学生的专业方向,侧重概念、建模思想、方法和现实背景在专业等方面的应用.针对工科和经济类专业的学生,改变传统的“重推理、重计算,轻应用”的思想,弱化一些概率论定理的证明过程,加强对定理和定义的理解和运用.例如关于分布函数的性质,可以删除证明过程,而强调其性质的应用.对于数学期望和方差,为加深学生对其定义的理解和应用,介绍概念来源的背景,引入其在投资及其风险的应用,为经济类专业后续的收益和风险等专业知识打好基础.对于各种常见的分布,基于学生的专业特点,介绍在各种专业背景下各类事件的分布,为学生进一步的专业课学习做好基础.如针对保险类学生,在讲解泊松定理和泊松分布时,结合保险知识,引导学生理解保险事件的发生服从泊松分布.

在数理统计部分,考虑某些专业有专业的统计课程,可以强调各种检验和估计的前提条件,引导学生对各种检验的原理进行理解,为以后的专业统计课打下基础.同时针对没有专业统计课的学生,适当增加统计实验课的内容,引进SPSS、SAS等统计软件的内容,引导学生会运用统计软件做假设检验及曲线拟合等,为以后的专业课打下基础.

2.设计与专业相关的案例教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从实际生产中产生的一门应用型学科,来源于实际又服务于实际.因此,在课堂上采取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的概率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针对不同的专业,设计不同的案例,将专业知识和概率知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建模思想和处理问题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课.

如在讲授大数定理时,大多数学生感觉内容枯燥无味,为此,我们针对保险专业的学生,结合保险学的专业知识,设计以下问题:(1)保险公司在设计保单时,根据每年的生死率而计算保单持有人的保费,根据大数定理,保险公司的生死率是如何得到的?(2)若某保险公司根据生死率设计了某保单,销售时仅卖出了50份保单,作为产品经理应作出什么决策,并说明理由.上述问题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频率以概率收敛于概率,当保险公司销售的保单数量没有达到足够的数量时,此时实际的生死率与保单设计时利用的生死率将会有较大差别,保险公司此时合理的决策应修改保费的计算或者与保单持有人终止合同.

3.融入数学建模思想,用数学基础知识解决专业问题

数学家李大潜指出:如果数学建模的精神不能融合进数学类主干课程,仍然孤立于原有数学主干课程体系之外,数学精神是不能得到充分体现和认可的.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课程中,模型化方法贯穿整个课程中,如在全概公式和贝叶斯公式的各类计算题中,我们需要首先建立数学模型,将问题描述问各个事件的关系,从而利用已有的概率公式计算.但是,面对一些稍微复杂的问题时,大多数学生还是不会建立数学模型,不会将专业知识和数学知识结合起来解决专业理论中的一些实际问题,造成知识上的断裂,缺乏实际应用能力.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引导学生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高等数学等数学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的专业问题.如针对经济类专业,结合经济理论中诸如需求、供给、生产、投资、消费等实际经济问题,引导学生根据所研究的问题与经济理论,找出经济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及相互间的联系,找出自变量和随机因素,建立经济数学模型.从而,收集经济变量的统计资料,利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参数进行估计,并对估计的参数进行假设检验,从而解决实际的专业问题.

4.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是教学过程中的指挥棒,不同的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会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情况的不同.传统的考核方式是采用期末闭卷考试,按照固定的内容和格式出题,侧重对各种概念和公式的考核,试卷内容上也是侧重概率的计算,这样的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引导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死记硬背概念和公式,而不注重所学知识的应用,重视概率的计算而轻视统计的应用.这导致学生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知识掌握的片面化,在实际生活中不能将知识综合应用.

为此,我们有必要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考核方式和内容进行改革.一方面,考核方式改变传统的期末闭卷考试,而采用闭卷考试和开卷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闭卷考试改变传统的重计算的传统,侧重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本知识点、基本运算和基本理论进行考核.开卷考试侧重对知识点的综合应用情况进行考核,结合各专业的特点,考查学生数学建模思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法理学的特点篇5

一、“建构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法学”之命题的立论

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后,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法学界一些学者提出了建构“有中国特色的法学理论”、“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法学”、“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学”等内涵相同的命题。我国已故著名法学家张友渔先生于1985年4月在全国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立法工作培训班上的讲话中提出马克思主义法学在中国的发展问题,强调理论研究要符合中国国情,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学理论。法理学和比较法学家沈宗灵先生在其主编的高等学校文科教材《法学基础理论》中也曾提出:“无论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或法制,还是以这种法或法制为研究对象的马克思主义法学,都应具有中国的特色。”法理学家孙国华先生也明确提出我国法学工作者必须“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四个现代化,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法学而奋斗。”[1]他们并就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法学作了精彩的论述。与此同时,一些中青年学者也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主题之下,就如何理解“有中国特色”,“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理论体系如何构建等问题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思路和观点[2].后来,有些学者在强调法学应当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的前提下,针对“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法学”这一命题的科学性和必要性提出了不同意见。于是,“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法学”这一命题是否成立就成为一个有争论的问题。

我们认为,“建构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命题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的简单类推或套用,更不是为了追求时髦而给中国法学涂上的一层流行色,而是基于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的理性思考,对其丰富的思想内容、伟大的理论与实践指向的把握,对当代中国法学的历史使命和世界意义的反思和前瞻,而提出来的。这一命题应当说是成立的。理由如下:

第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这一伟大实践的基本特征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无论是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建设、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其他方面,都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理论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内在地包括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实践的理论表现,我国法学必然具有中国特色。也许有的同志认为,用“中国特色”去标识或主张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实践或法律制度和法律体系,是可以的,但用“中国特色”去标识或主张法学理论,则说不通。我们认为,实践与理论是统一的,制度与观念本质上也一致的。如果我们的法学理论不具有中国特色,那就意味着:或者作为法学理论之基础的实践没有中国特色(果真如此,那就要用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和法制建设实践代替之);或者实践是有中国特色的,而法学理论却远离或脱离了这种实践(果真如此,那就要放弃这种理论,而用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实践相适应的有中国特色的法学理论代替之)。

第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一个严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它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领导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创立和不断发展的。这个理论体系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角度,第一次比较系统地科学地回答了包括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战略构想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全党和全国人民最可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理论指导,是我们的事业能够经受风雨考验,顺利达到目标的最可靠的保证。这个体系中含有丰富的民主和法制建设的思想,法学理论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既然整个理论体系是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出发形成的,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那么,作为其组成部分的法学不可能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法学。

第三,在逻辑上,中国法学是以古今中外一切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否则,它的结论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局限性或民族的偏狭性。但是,如同任何国家的法学都是以本国的现行法律体系和法制建设为主要对象一样,我国的法学也是以研究我国现阶段的法律体系、法制建设和法律发展为主,回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各个分段遇到的法制建设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其立足点、重心和归宿必须是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社会文明相适应的法律体系。这种研究对象和研究重心的差别决定了各国法学理论和法学体系的不同,并使各国法学从内容到形式必然有自己的特色。实际上,与当今世界主要国家的法学比较,我国法学的中国特色是非常明显的。

第四,历史上的法律文化传统是每一代新人形成自己的法律意识、法律思想、法律理论、法律价值标准、法律行为模式的起点。中国民族有悠久的历史,我们的祖先创造和积累了博大精深、影响深远的法律文化。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经过长期的沉积、遗传、传播,渗透到了我们民族的法律神经和血脉之中,构成了特有的民族法律文化。它既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我们这个民族对法律的态度、情感和期待,也在很大程度上以其超稳定的认知结构影响着当代中国的法学思维。在这种文化传统中从事法学研究,我们的法学不可能不具有、也不能不具有自己的民族品格或民族性。即使近代法律思想史上那些鼓吹“全盘西化”的思想家和法学家,也难以摆脱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他们的骨子里流淌着的还是中华血。

第五,任何一个国家的法学理论,只有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理论构架、基本观点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独创,才能在世界法学中独树一帜,占有一席之地,也才谈得上对世界法学有所贡献。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强调,面向世界、面向21世纪的中国法学应当有自己的特色。如果我们的法学仍象以往那样仿效苏联的法学理论和法学体系,照搬其他国家的理论、体系和发展模式,则中国的法学永远不能成为在世界法学中平等对话的主体。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提出“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命题和建构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任务,其目的还在于摆脱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传统法学”的束缚,推动中国法学的现代化。邓小平同志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初衷是提出一个与僵化的、没有出路的“社会主义”相对立的社会主义,根本的目的在于否定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促进全党全国人民思想大解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过程的这一特点是极富启发意义的。今天我们提出建构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法学,怀有同样的目的论。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对法学的指导意义

从70年代中后期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以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巨大政治勇气和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对当代中国和世界的许多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逐步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思路,并在总结改革开放实践经验、集中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基础上,发展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用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有着全面的长期的指导作用。在法学界建构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的理论为根本指导,并要把它创造性地运用于法学领域的每个方面。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对法学的指导作用体现在两个层面,即方法论层面和理论基础层面。

(一)方法论层面。这里的方法着重指思想方法和思想路线。在这个意义上,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导,就是要求:

第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出发点和精髓。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所有基本观点和原则,都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在法学研究中,只有不断解放思想,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只求是,勇于探索,敢于冲破陈旧传统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改变因循守旧的精神状态,创造性地开展科学研究,才能使我们的法学理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当然,解放思想不是蛮干和胡来,更不是对既有的法学理论采取虚无主义,轻易否定,而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用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地研究新情况,发现新问题,得出新结论。当前法学界解放思想的重点,仍然是破除那些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原有的某些观点的教条主义理解;抛弃附加在马克思主义之上的错误观点;破除法律本体论、法律价值论上某些不科学的甚至完全扭曲的认识;排除姓“资”姓“社”、“马”与“非马”之类抽象争论的困扰;以此实现从“怕”字当头的精神状态到“敢”字当头的精神状态的转变。

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密切相联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正确处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这个问题解决得不好,势必继续妨碍解放思想。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也是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法学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法学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开拓前进。在法学领域,坚持马克思主义,首先就是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次要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并把那些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观点作为建构我国法学的理论基础。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同时,要倡导大力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最先进、最科学、最富有生命力的理论体系,在于一方面它代表着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利益和未来,另一方面它能够随着时代变化不断地总结历史经验,吸收和凝聚人类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不断地完善、丰富和发展,从不固步自封、僵化不变。我们要善于结合我国和当代世界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特别是科学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成功经验,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中新出现的法律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中积累起来的立法、执法、司法的经验,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在任何情况下,发展都是硬道理。这个思想不仅适用于经济和社会发展,而且适用于思想和理论建设。历史经验反复证明,一种社会理论只有适应社会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和发展,才能坚持得住。

第二,一切从实践出发,为社会实践服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源于实践,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丰富和发展的,实践性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征。从邓小平形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善于概括群众的经验和创造,锐敏地把握时展的脉搏和契机。”[3]从事法学研究,应当象邓小平同志那样,从中国国情出发,关注法制建设的实践,概括实践经验,为实践服务。法学(包括其法理学在内)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其价值以至其生命力直接存在于与实际相结合、为实践服务之中。当代中国社会实践的范围非常广泛,其中最主要的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建设、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以及其他领域的社会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例如立法、执法、司法、法制监督等法律实践,以及传统法制观念的变革,科学的、现代法制观念的培植等;思想理论战线和意识形态领域破除僵化、清除极“左”思潮的影响,警惕右的社会思潮的干扰。当前尤其要联系改革中出现的深层次社会矛盾,提出运用法律机制解决这些矛盾的办法。实践需要法学,实践是法学的“本”和“源”。只有贴近社会生活,一切从实际出发,忠实地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服务,对社会实践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进行开拓性研究,并注意在社会实践中应用、检验、修正、完善理论,法学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赢得社会的承认和重视,也才能够不断地从实际生活中汲取营养,保持勃勃生机。

第三,坚定不移地实行“三不主义”,切实贯彻“双百”方针。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身就是在破除“以阶级斗争为纲”、“两个凡是”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基础上形成的。“以阶级斗争为纲”、“两个凡是”的错误路线在学术领域的突出表现,就是滥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和方法,观察处理本来不属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问题,把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作为“封资修”扫除,把不同学术观点、不同学派、不同风格的争论,一概视为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把与经典作家或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言论不同的观点或看法当作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毒草。这些作法完全违背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极其严重地摧残了科学文化事业,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对此,邓小平同志给予了彻底的否定和批判,他反复强调要实行“双百”方针,保障学术自由。实行“双百”方针是繁荣科学文化事业的必由之路。我国法学以往取得的成就都与实行“双百”方针,提倡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自由、平等的讨论和争鸣分不开。历史的经验反复证明了邓小平同志的结论:与政治生活领域一样,科学文化领域最可怕的也是禁锢思想,鸦雀无声,或者是在某种压力下的异口同声。没有学术上的自由讨论,没有活跃的学术和理论研究氛围,就不会产生出有生命力的法学。马克思主义法学只有在与不同的法学思潮和学术观点的论战中,才能得到坚持、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既是真理,就不怕争鸣。如果一个观点、一种学说,一争就倒,那不可能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而是冒牌的、唬人的或借助权力因素支撑的“马克思主义”。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难免有错误的观点、理论出现,这并不可怕。只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说理争辩,错误观点、理论终会被克服,被战胜,马克思主义的优势一定会经过斗争而保持和发展。可怕的倒是禁止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让错误的或者似是而非的理论观点冒充正确的东西而垄断思想领域。我们要认真总结在实行“双百”方针问题上的经验教训,更加坚定不移地、不折不扣地实行“双百”方针,以推动法学进一步繁荣发展。

第四,要警惕右,主要是防止“左”。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抵制各种错误思潮,保证法学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健康发展的思想武器。如同我们的整个事业一样,在法学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也会受到来自“左”或右的错误思潮的干扰和破坏。“左”的表现主要是停留在过去对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原理、某些本本的教条式理解上,或者停留在过去对社会主义的一些不科学的甚至完全扭曲了的认识上,或者停留在改革开放前那些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的空想的思想和政策上,而不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变化了的客观实际,因此不容易接受改革开放的正确政策,甚至怀疑和否定改革开放,认为搞改革开放就会走向资本主义道路,仍用过去那种“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来影响以至冲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此外也表现为以“唯一正确”的面貌出现,压制不同意见和观点,动不动就宣布某种观点或某个人是“反动”、“自由化”,用政治大帽子吓唬人,压迫人。右的表现主要是怀疑和否定四项基本原则,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甚至制造政治动乱。无论是“左”还是右,都会给党和人民造成巨大危害,都可以葬送社会主义。所以,必须对“左”、右两种错误倾向保持警惕,并开展坚决斗争。不过,在防止和反对错误倾向问题上,主要是防止“左”。这是因为在党的历史上“左”的错误泛滥的时间很长,影响很深。在建设和改革中要开辟新的道路,要改变妨碍生产力发展的原有模式和做法时,阻力常常来自“左”的方面。此外,还因为“左”的东西往往涂着一些革命色彩,容易给人们以迷惑作用。在政法战线和法学领域,“左”的思想影响更是根深蒂固,防止和反对“左”的任务更为艰巨,更需要有长期的思想准备。如果看不到这一点,“左”比右好、宁“左”勿右的思潮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和僵化态度就会回归,改革开放以来法学取得的成果就会被淹没。

法理学的特点篇6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法 高等代数 特征值 特征向量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3(a)-0113-02

1 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高效率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非常重视启发式教学。他曾论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里“愤”意为发愤学习,积极思考,然后想把知识表达出来;“发”意为开其意、指导;“悱”意为积极思考后要表达而表达不清时,则要求老师予以答其词,使其清楚[1]。对教师来讲,就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外因作用,调动起学生内因的积极性。启发式教学,对于教师的能力要求就是引导转化,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的具体知识,再进一步把学生的具体知识转化为能力。教学,就是要通过教师的工作使学生爱学、会学。学生的学习是否有积极性非常重要,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就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出来。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是“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每一位优秀的教师都会选择后一种答案。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让学生直接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成就感,这样有利于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并确立科学的学习态度。教育理论家曾明确指出:“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让学生在体验和创造的过程中学习”。而启发式教学法的实质就在于正确处理教与学的相互关系,变教师主体为学生主体,变教师满堂讲为教师启发,师生共同讨论。

2 高等代数课程的特点与启发式教学的实施

综观《高等代数》课程,其课程特点可以用“三点一线”加以概括。何谓“三点”,即逻辑推理的严密性、研究方法的合理性、代数系统的合理性;而“一线”即是矩阵表示是一条主线,利用矩阵理论把前后知识串起来[2]。高等代数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都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在数学院的本科课程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3]。众所周知,高等代数有的抽像性和逻辑性,学生常常觉得课堂内容单调,课堂氛围枯燥乏味,上课的时候容极易走小差,课堂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所以在高等代数课程教学中,探索和实施启发式教学法,有利于克服传统的灌输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就在于设置问题情境。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课程在实行启发式教学时都需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就高等代数而言,教师在启发时,一定要紧紧围绕其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和基本应用来进行,摆脱以往老套、按部就班的方法,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设计的问题应具有科学性、可探究性、实践性和层次性的特点。下面笔者将以高等代教中的一小节为例予以说明。

3 如何设置问题情景――以线性变换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为例

这一节主要包括两个内容: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定义及求法。

3.1 线性变换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定义

定义:设A是数域P上线性空间V的一个线性变换,如果对于数域P中一数存在一个非零向量, 使得A(*)

那么称为A的一个特征值,而称为A的属于特征值的一个特征向量[4]。

这里主要是理解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几何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而理解这些的本质是首先要真正理解(*)式的内涵,笔者设计如下问题:

(1)A的几何意义是什么?

(2)对于特征值,特征向量是唯一的吗?

(3)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关系是什么?

(4)该如何求一个线性变换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呢?

通过对前3个问题的解决,大家能一步步地理解A的内涵,更好地掌握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关系。带着第四个问题,大家共同来探求一下此节的第二个教学内容。

3.2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求法

为了更好地启发大家去解决这个问题,设A在基下的矩阵为A,在该基下的坐标为, 并设计了如下的问题:

问题(1):考虑在(*)式两边的坐标,看能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等式?

问题(2):特征向量对这个等式来说意味着什么?

问题(3):这个等式有非零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什么?

问题(4):怎么求特征值,求出来特征值之后又怎么样去寻找该特征值的全部特征向量呢?

问题(5):特征值的所有的特征向量放入一个集合,这个集合能构成一个子空间吗?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决,能启发大家自己动手去解决问题。再把上述过程归纳整理就是今天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定义及求法。

启发式教学法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虽然各有千秋,但前者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以启发为核心,整堂课围绕着预先设定好的启发方法和内容进行教学,激发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意愿;二是转变角色,主角由教师变为学生,让学生真正有兴趣地主动参与到问题的解决和探索中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所不能实现的。

4 结语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善于提出问题。并非把要讲授的内容都变成“问题”向学生提出来就是启发式教学。

这里首要的是教师先通过反复探索,找出内容中主要“因果”关系的衔接点,然后一针见血地提出实质性问题,能把学生推到创立该理论或发明的时代背景上,促使他们设身处地地积极思考。

(2)将问题连在一起的是“点”:指点,点拨,点化。这是教师对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疑问,通过各种方式随机点拨的教学方式。教学点拨,一是点拨学生的思路;二是点拨学习疑难;三是点拨知识重点;四是点拨学习方法。也就是说,不多讲,不乱讲,只在节骨眼上点一下,常有“一点就透”“画龙点睛”“点石成金”的效果。

(3)要有机地把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启发式教学法结合起来,把问题把握得恰当好处。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的一个优点就是教师主导课堂内容包含的知识点多,信息量非常大,较少地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启发式教学法显然克服了这些缺点,但如果用过了头,让学生一味地去自主探索,可能会使教学进度过于缓慢,完不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所以需要把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把握好这个度,既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又保持了合适的进度。这样既能让学生有兴趣地学习,又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成伟华,孙贺.浅谈启发式教学法的误区及其运用关键[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9(11):114-115.

[2] 李志慧,李永明.高等代数中的典型问题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3] 兰艳,沈艨.高等代数抽象性及其教学的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23(1):11-12.

法理学的特点篇7

[关键词]哈特;康德;内在观点;坏人观点;自律;他律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4.02.011

赫伯特・哈特是英国著名法哲学家、新分析法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将分析法学推到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度。二战后,随着对纳粹战犯的审判,自然法学得到了复兴,而分析法学则处于劣势地位,哈特通过从“坏人观点”到“内在观点”的视角转换,完成了法学领域的“哥白尼式革命”,从而扭转了这一局面。(“坏人观点”也称“外在观点”,但是由于“外在观点”至少有3种含义,带有极其危险的含糊性,所以笔者倾向于用“坏人观点”这一术语。“坏人观点”专指霍姆斯意义上的“坏人”看待法律规则的态度,“坏人”不接受规则,而是将规则作为惩罚可能发生的征兆。“内在观点”也称“好人观点”,但是由于“好人观点”这个名称容易引起歧义,所以在文中使用“内在观点”这一术语。)哈特的这一视角转换,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以致当代著名法理学家罗纳德・德沃金在《法律帝国》[1]中沿用了“内在观点”这一术语。众所周知,奥地利法学家、纯粹法学派创始人凯尔森受到了康德哲学的影响。但是,哈特是否也受到了康德哲学的影响,“内在观点”是否存在康德伦理学进路,以往的研究没有能够回答这一问题。虽然戴尔・A・南斯[2]认为,公民是法律的制定者,他们对法律持“内在观点”,并用这些法律来进行自我规制。这与康德的“自律”思想已经十分接近了,但是,南斯并没有明确说哈特的“内在观点”存在康德伦理学进路。本文试图以“内在观点”为线索,探讨哈特“内在观点”的康德伦理学之维――分析这一概念与康德伦理学的内在关联,以弥补这一缺憾。

一、“内在观点”的含义

“内在观点”的具体含义备受争议,学者之间对此存在严重分歧,因此需要我们追根溯源,回到哈特《法律的概念》的原始文本并结合相关论文进行比较研究。首先,我们来看哈特的论述:“针对规则,人们可以站在观察者的角度,而本身并不接受规则;或者人们可以站在群体成员的角度,而接受并使用这些规则作为行为的指引。”[3](P81)这就是哈特对“内在观点”和“外在观点”的最初表述。由于哈特反对对概念进行下定义的说明方法,所以我们不能将上面的表述作为定义,而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进一步把握。值得注意的是,此处哈特所说的“外在观点”是指观察者的观点,这与德沃金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存在着严重分歧。德沃金否认外在观察者能够描述参与者的内在观点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德沃金认为哈特式的诠释学意义上的立场是不存在的。哈特在《法律的概念》第5章第2节的结尾部分这样说道:“持外在观点的人不接受群体的规则,并且只有在他们判断不愉快的后果极可能跟随违规行为而来时,才会遵守规则。他们的观点需要用以下的陈述来表达,即‘我被迫去做这件事’,‘如果……我极可能因此而受害’……”[3](P82)这句话描述的明显是“坏人观点”,此处的“外在观点”的实质内容就与前面论述中指涉的内容不同。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外在观点”既包括观察者的观点又包括从属于实践者的“坏人观点”。

其次,在“坏人观点”是否属于“内在观点”这个问题上,夏皮罗和佩里也存在着争议。夏皮罗在《什么是内在观点?》一文中,用图表的形式分析了“内在观点”与“外在观点”的关系(见图1)。

夏皮罗[4]认为,对于实践观点,局内人对于规则存在两种态度,即接受与不接受。按照哈特的观点,任何接受规则的人采取的都是“内在观点”,任何不接受规则的人,或者是因为他像坏人一样并且采取实践的而不接受规则的观点,或者是因为仅仅他不过是观察者并且由此而不采取一种实践立场,他采取的都是“外在观点”。显然,在夏皮罗看来,哈特的“内在观点”之范围十分狭隘,并不包括“坏人观点”。德沃金对“内在观点”的用法与哈特不同,其“内在观点”在使用上与参与者的观点同义,这一点值得高度重视。[5]对于“内在观点”的使用必须十分谨慎,而国内许多学者在这个问题上仍然不甚清醒,并没有认识到“外在观点”具有多重含义[6],仍然视诠释学观点为“内在观点”,这无疑加剧了“内在观点”的概念混乱[7]。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内在观点”的范围十分狭窄,是一种实践观点,而“外在观点”既可能是一种实践观点(“坏人观点”),也可能是一种理论观点。理论观点是观察者所采取的观点,观察者要么采取哈特所持的诠释学意义上的立场,要么采取行为主义意义上的观点(极端的外在观点)。[4]例如,面对交通规则,有人是因为有监控或交警在场,为了避免惩罚而遵守交通规则;而有人则是因为接受规则而遵循规则,即使没有监控或交警在场,他也会遵循规则,那么后一种人对规则持的就是“内在观点”。判断一种观点是不是“内在观点”有2个步骤:第一步,要确定是理论观点还是实践观点,如果是理论观点,那么必定是“外在观点”;第二步,如果是实践观点,那么就要进一步判明它是不是“坏人观点”;如果不是“坏人观点”,那么就是“内在观点”。

二、“内在观点”的伦理学性质

“内在观点”是否是一种伦理学观点或道德观点呢?对此,澳大利亚学者理查德・霍尔顿[8]认为,虽然哈特极力否认“内在观点”是一种道德观点,但是他并没有给出足够充分的论证理由;霍尔顿说:“我们应当将哈特有关法律系统的条件理解为我所称的‘道德态度的约束’:官员必须对法律采取一种道德态度。”[8]但是,法律实证主义代表人物约瑟夫・拉兹[9]则认为,理解哈特立场的关键,是理解哈特的“承认和认同”规则的概念并不是指对规则的道德认同。拉兹的论述有其道理,一个人可以基于道德理由而遵守法律,也可以基于其他理由而遵守法律,哈特也早已指出了守法者动机的复杂性[3]。但是,这并不能否认“内在观点”存在伦理学维度。哈特认为,权威、义务等法律概念是规范性的而非道德性的,但在夏皮罗看来,规范性与道德性是必然联系在一起的,一旦承认法律概念是规范性的,就很难否认它们是道德性的[10]。因此,笔者认为哈特没有成功阻止法律与道德的分离,“内在观点”是一种带有伦理学性质的观点。

德国著名法学家拉德布鲁赫认为,“只有当法律命令被个人良心赋予了道德约束力之后,我们才能谈及法律规范、法律的应然、法律的有效性和法律义务”[11],而“内在观点”正是这种观念的体现。虽然法律实证主义否认法律和道德的必然联系,主张法律和道德的分离,但是,这主要是从法的效力的角度入手的,即法律的有效性不是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上的。如果我们将人们持“内在观点”看作一种客观事实的话,那么这与“内在观点”存在伦理学进路就不存在冲突。法律是一回事,人们看待法律的态度是另一回事。“内在观点”侧重考查人们的主观心态。一个人看待法律的态度本身就是一种道德态度,他可以发自肺腑地对法律表示拥赞,并加以遵守;他也可以像霍姆斯意义上的“坏人”一样,仅仅将法律看作一种预测。其实,“内在观点”十分类似于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好人观点”与“坏人观点”的区分本身就带有伦理学色彩,着重对人们的动机进行考量。不仅哈特的内在观点具有伦理学维度,霍姆斯的“坏人观点”也带有伦理学维度,西方学者写了很多论文来探讨其法律意义。[12]

那么,哈特的“内在观点”是否受到了康德伦理学的影响呢?笔者认为是受到了影响,尽管这种影响也许是潜意识的。其理由是:其一,虽然哈特从未公开承认自己是受到了康德的影响,但是他曾经研究过康德的理论并对其中的某些观点很感兴趣。妮古拉・莱西在哈特的传记中写道:“他的笔记中有许多篇幅是对约瑟夫的主要对手康德的大量评注。康德对义务、责任和法律的分析显然也引起赫伯特的浓厚兴趣。”[13](P32)莱西的这段叙述说明哈特曾对康德的理论进行过仔细的研究。哈特具有深厚的哲学功底,这可以从哈特的传记以及哈特的著作中找到证据。哈特最初的学术兴趣在哲学,而非法学[14],他早年曾努力研究过柏拉图哲学[15],即使他后来转向了法学但重心还是法哲学研究,从中也能够看出其学术思想中的哲学印记。而康德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位思想巨人,哈特曾对其思想产生了浓厚兴趣。因此,哈特的“内在观点”带有康德伦理学的印记也就不足为奇了。其二,有人认为哈特提出“内在观点”是受到了韦伯的影响,这也可以间接证明康德伦理学对哈特的影响。莱西[13](P282)曾指出,哈特在《马克斯・韦伯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一书中做了大量的批注,哈特提出“规则的内在方面”可能受到了马克斯・韦伯的影响,《法律的概念》一书中可能存在某种“韦伯潜流”。如果哈特的“内在观点”的确受到了马克斯・韦伯的影响,那么可以进一步论证“内在观点”存在着康德伦理学进路。因为韦伯的“责任伦理”和“信念伦理”这2个概念隐含着康德“定言律令”和“假言律令”的区分。[16]韦伯的理论与康德相关,“内在观点”与韦伯相关,从而可以间接证明“内在观点”与康德伦理学的联系。其三,“内在观点”的相关表述与康德伦理学中的“自律”“定言命令”“规则意识”等的表述十分相似,下文将对此进行详细论述,以提示哈特的“内在观点”与康德伦理学之内在关联。

三、“内在观点”与康德伦理学的内在关联

1.“内在观点”与“自律”

“自律”是康德伦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相对于“他律”而言的。“自律”是出于道德律的,强调自我约束,可以说是自己为自己立法,其表达式是“定言命令”;而“他律”是指个人意志由环境、幸福、神意等外在因素决定的,而不是法由己出,因而在康德看来是不道德的。[17]众所周知,凯尔森受到了康德哲学的巨大影响,他在著作中多次使用了康德的“自律”和“他律”概念。凯尔森说:“理论上一旦承认法律(客观意义)与法律主体并存,也就等于承认客观法之意义乃是他律规范,其拘束力在于实践强制;而法律人格之本质却是对一切拘束之否定,即自律或自治之自由。”[18](P68)凯尔森的这段话表明,法律主要是一种他律规范,针对的是普通人。正因为如此,人们常把法律称为“他律”,而将道德称为“自律”。但是,笔者认为,法律也有“自律”的一面。如果一个人以“内在观点”的态度来看待法律,那么法律规范相对于他来说就是自律规范。凯尔森的论述与哈特的“内在观点”理论不仅不冲突,反而十分契合。对此,我们可以按照主客二分的方法来进行分析。如果一个人以“好人观点”来看待法律,那么法律对其来说就是自律规范;而如果一个人以“坏人观点”来看待法律,那么法律对其来说就是他律规范。“内在观点”与“坏人观点”的区分同“自律”与“他律”的区分十分相似,这两对概念都涉及到了对动机的考察。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康德的3个道德命题。康德用这3个命题阐释了“出自义务”与“合乎义务”的关系。第一个命题是:行为要具有道德价值,其必须是出自义务去做。第二个命题是:一个出自义务的行为具有自己的道德价值,不在于由此应当实现的意图,而在于该行为被决定时所遵循的准则,因而不依赖行为的对象的现实性,而仅依赖该行为不考虑欲求能力的一切对象而发生所遵循的意欲的原则。第三个命题是:义务就是出自对法则的敬重的一个行为的必然性。[19](P404)康德在所著《道德的形上学之奠基》中提出一个理性主义的“义务论”:道德并不是建基在欲望之上,而是建基在理性意志之上。通过这3个命题,我们可以看出“义务论”在康德哲学中的重要地位。第一个命题强调出自义务的重要性;第二个命题强调出自义务的行为所依据的准则的重要地位;第三个命题强调出于对法则的敬重而实施行为是义务的体现,带有必然性。“合乎义务”与“出自义务”是有区别的。“合乎义务”带有偶然性,而“出自义务”则是必然的,具有道德内容,值得尊崇;“合乎义务”是强调外在表现,而“出自义务”则强调主观动机的作用。“合乎义务”与“出自义务”也是外在与内在的区别:“出自义务”涉及行为者的内在动机,而“自律”是“出自义务”;“他律”可能“合乎义务”,但不是“出自义务”。虽然康德讲的是道德命题,但是我们应当注意到,其实道德与法律具有十分类似的内在结构,尤其是人们对待法律规范与对待道德规范其心理机制存在某种类似的结构。法律与道德是有区别的,但也是有联系的,道德也是存在着强制力的。黑格尔[20]认为,道德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法,具有拘束力,道德的观点,从它的形态上看就是主观意志的法。人们对法律持有“内在观点”的心态就带有伦理学色彩,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坚持制裁中心主义,大多数人可能是对法律持接受的态度,这是一种内在化的实践态度。

其次,我们来比较一下康德和哈特的相关具体表述。康德认为:“出自义务而真诚,与出自对不利后果的担心而真诚,毕竟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因为在第一种情况中,行为的概念自身就已经包含着对我的一个法则,而在第二种情况中,我却必须首先环顾别处,看对我来说可能有什么后果与此相联系。”[19](P409)人们外在表现出来的真诚可能基于不同的动机,可能是出自义务而表现出真诚,也可能是基于功利的考虑(如果自己不真诚,可能会得到不利后果)而表现出真诚。在第一种情况下,也就是出自义务而真诚时,行为中包含了法则,出自义务与法则(或者说规则)有内在联系。另外,第一种情况讲的是自律,而第二种情况讲的是他律。自律与他律的区别在于主观动机的不同,在于参考对象的差异。自律是出自义务,基于道德律而行为;而他律是出自功利考量,出于对结果的算计而行为。

哈特认为:“一方面,有一种人接受规则并且自愿合作以维持规则,并愿从规则的角度来看待他们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另一方面则是那些拒绝规则的人,他们从外在观点来看待规则,而将之作为惩罚可能发生的征兆。”[3](P82)康德的“自律”和“他律”与哈特的“内在观点”和“外在观点”的表述极其相似,具有异曲同工之处。其一,“内在观点”与“自律”十分相似,而“坏人观点”与“他律”十分相似。“内在观点”考察了参与者的动机,参与者将规则内在化,从而遵守规则,并将规则作为自己的标准,不仅用其来评判自己,而且也用其来评判他人。其二,对于法律的态度,“内在观点”是出自义务的,“坏人观点”则是基于对结果的考量、对制裁的预测而服从法律的。“内在观点”和“坏人观点”都是客观存在的,社会成员既有持“内在观点”的,也有持“坏人观点”的。哈特认为,社会中的大多数人持的是“内在观点”,也可以说社会中的大多数人是“好人”,这也容易为人所接受。

康德还举了商人不胡乱要价,以使人们得到诚实的服务这个例子。商人不向没有经验的买主要价过高,不因为供不应求而涨价。[19](P404)商人之所以诚实守信、童叟无欺,不是出于道德律、不是出于义务,而是出于外在的算计和功利的目的。按照康德的理论,在这种动机的指引下,商人的行为是他律的而不是自律的,是被动的而不是主动的。因此,商人是不自由的。康德对自由的界定十分严格,只有出于义务才是自由的。因此,人作为理性存在者,自律更加能够体现人的自由。自律与自由是密切相关的。“自律”是自己选择道德法则,对于道德学说,自由是核心概念;自由是道德法则存在的根据,人如果不自由,就无法进行选择。道德法则有利于我们认识自由。如果将这个例子与哈特的“内在观点”进行比较,那么我们可以发现类似的结构。对待法律义务的“坏人观点”与商人的动机十分类似,都是出于对惩罚或者不利后果的功利计算而服从法律或规则。商人合乎义务、符合规则,但不是出于义务;“坏人”遵守法律、符合法规,但不等于接受和认同法律。

2.“内在观点”与“定言命令”

康德认为,一切命令式要么是假言地命令,要么是定言地命令。也就是说,一个命令要么是“假言命令”,要么是“定言命令”。“定言命令”是客观原则的表象,而“假言命令”则是以手段和目的的模式来进行表达。康德说:“如果行为仅仅为了别的目的作为手段是善的,那么,命令式就是假言的。如果行为被表现为就自身而言是善的,从而被表现为在一个就自身而言合乎理性的意志之中是必然的,就表现为该意志的原则,那么,命令式就是定言的。”[19](P421-422)

“自律”与“定言命令”相关,“他律”与“假言命令”相关。如果我们将“内在观点”看作自律,将“坏人观点”看作他律,那么,“内在观点”就与“定言命令”相关,而“坏人观点”就与“假言命令”相关。令人惊讶的是,哈特在《法律的概念》一书中的表述与康德的说法惊人的相似。“外在观点”的表达方式是:“‘我被强迫去做这件事’,‘如果……我极有可能因此而受害’,‘如果……你可能因此而受害’,‘如果……他们将会对你……’”。[3](P82)这完全符合“假言命令”的定义。而“内在观点”的表达方式是:“‘我有义务……’或‘你有义务’”[2](P82),这与“定言命令”的表达式如出一辙、完全吻合。这就进一步论证了哈特法哲学中存在着康德伦理学的进路。凯尔森的纯粹法理论认为,道德规范是“定言命令”,法律规范是“假言命令”。[18](P52)但是,如果将主体因素考虑进去的话,情况就有所不同了。如果主体对法律规范持“内在观点”,那么该法律规范对其来说就是“定言命令”,反之,则是“假言命令”。

3.“内在观点”与“规则意识”

“内在观点”与“规则意识”或规范性有紧密联系,而康德对规范性来源的研究十分著名。在《法律的概念》第5章第2小节“义务的观念”中,哈特揭示了“内在观点”的客观存在,而“命令说”和“预测论”忽视了规则的内在面向,忽视了“内在观点”的客观存在。“坏人观点”无法解释人们服从法律的原因,不能理解义务观念。义务的考察和研究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哈特并不是第一个研究该问题的人。“内在观点”与义务、规则意识具有紧密的联系。哈特在《法律的概念》第5章探讨了义务观念之后,紧接着就探讨了初级规则与次级规则的关系。这样的篇章布局绝非偶然,其中隐含了这样一个观点:“内在观点”与“义务论”“规则意识”具有紧密的联系。范立波[21]认为,哈特赋予“内在观点”和“外在观点”的基本的和最重要的含义,是指社群成员对待规则的态度。其实,这种理论在康德那里已经被发挥到极致了。康德对于义务和规则的论述十分深刻,可谓振聋发聩、发人深省。康德认为,道德法则是义务概念的发源地。法则从理性而来,因此,道德法则具有客观必然性;而意志是一种能力,意志的能力就是实践理性的能动性。理性支配意志,意志支配行动,人类的理性不能充分规定其意志。[19](P420)“出于义务”就是在自觉遵守道德法则,但是,由于人类的理性不能充分规定其意志,这就造成有些人的行为是“出于义务”的,有些人的行为则不是“出于义务”的。

规则不同于习惯的地方就在于其规范性态度。英国法学家、分析法学派创始人约翰・奥斯丁的“命令说”以威胁和人们普遍服从的习惯为要素来解释法律。他认为,法律是立法者有意的创造物,只有国家的命令才是真正的法律,法律制度就是由同一统治者发出的命令的总和,这种命令或制度要求人们进行或停止某种行动,如不服从就加以制裁。这种理论下的人是被动地而非主动地服从法律。“命令说”只能解释部分事实,因此,是有缺陷的。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说:“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导”[22],“我们来不及反省,习惯就已发生了作用”[23]。在循环往复中,习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习惯遮蔽了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习惯具有一定的无意识性。人们在胁迫下习惯性地服从法律,这种状态下的民众是奴隶一般的人,缺乏主体性意识。当法律如习惯一般起作用时,规则的作用其实十分微弱,或者说,人们还没有意识到规则的存在,规则意识还不太明晰,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规则则不同,当人们心中涌起义务观念的时候,规则意识也就明晰起来,主体不再是习惯性地去行为,而是能动地、有意识地遵从规则,接受并使用规则。此时的人们是从“内在观点”的角度看待规则的。规则有内在面向和外在面向之分,人们可以对规则持“内在观点”也可以持“外在观点”。而习惯则没有内在面向,也无所谓外在面向,因为习惯是人在无意识状态下的一种行为,民众都是基于良知习惯性地服从法律,处于集体无意识之中。

人们服从法律的动机可能是多元的,哈特敏锐地指出了这一点。[3](P178)“坏人”动机可能是避免受到制裁,而“好人”动机则是自觉地遵守法律,这已经不再是一种习惯。规则不同于习惯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规则的内在面向。哈特重视“内在观点”旨在提出社会规则的存在条件。“哈特认为,只有在社会群体中的成员带着内在观点来从事某一实践时,这一社会规则才在该群体中存在。”[4]只有大多数人对规则采取“内在观点”,规则才存在。但是,还有一种情况是,当承认规则确证该规则的存在时,即使人们不遵守该规则,该规则依然存在。大多数官员对承认规则持“内在观点”是规则存在的条件。[24]

四、结语

哈特将关注的视角从“坏人观点”转向“内在观点”,将研究方法从纯粹的客观外在描述转向诠释学方法,实现了法哲学领域的一次“哥白尼式革命”。这一视角转换,修正了奥斯丁“命令说”的偏颇,使法哲学研究更加关注人的内在心理动机。我们从哈特的著作中可以看出,哈特并不是主张用一种观点取代另一种观点,而是说这两种观点都是同时客观存在的,但是应当实现从“坏人观点”到“内在观点”的视角转换。以“内在观点”为中心,能够较好地解释“义务论”。如果说“内在观点”类似于“自律”的心理机制,那么这种“出于义务”的理论将具有惊人的爆发力。社会成员对法律规则持“内在观点”,就是将规则内在化。此时,他们服从法律完全不是被迫的,而是心甘情愿、发自肺腑的,是出于义务的,是他们选择了规则,是人在为自己立法。这里的“人”不是单个的、特殊的人,而是整体的、抽象的人,是人的本质,即作为理性存在者的人。[25]这种状态下的人是自由的人、主动的人、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彰显的人。从“自律”的角度解释“内在观点”,可以看到人的自由意志、人的主体性,服从法律的民众不再是独裁者雷克斯统治下的臣民,而是自己为自己立法,自己服从自己所立之法的公民,服从法律完全是出于自愿而不是基于外在的强制,人的主体性从而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肯定,人真正成为自由的人。通过将哈特的“内在观点”与康德的“义务论”进行对比,我们可以看到二者存在相似的结构,具有被人忽视的紧密联系。“内在观点”类似于康德哲学中的“自律”,持“内在观点”的人对待法律义务是“出于义务”;“坏人观点”类似于“他律”,持“坏人观点”的人对待法律义务可能“合乎义务”,但非“出自义务”。“内在观点”的表达方式是“定言命令”,“坏人观点”的表达方式是“假言命令”。

[参考文献]

[1][美]罗纳德・德沃金.法律帝国[M].李常青,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2]Dale A Nance.Rules,standards and the internal point of view[J].Fordham Law Review,2006(75):1293.

[3][英]赫伯特・哈特.法律的概念[M].2版.许家馨,李冠宜,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

[4]Scott J Shapiro.What is the internal point of view?[J].Fordham Law Review,2006(75):1160.

[5]Ronald Dworkin.Law’s Empire[M].Cambridge,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6:13-14.

[6]陈景辉.法律的界限:实证主义命题群之展开[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66-68.

[7]陈锐,李建新.法律实证主义的多重转向[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90.

[8][澳]理查德・霍尔顿.实证主义与内在观点[C]//法律实证主义:从奥斯丁到哈特.陈锐,编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294.

[9][英]约瑟夫・拉兹.法律的权威[M].朱峰,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136.

[10]Scott J Shapiro.Legality[M].Cambridge,Massachusetts: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11:111-113.

[11][德]拉德布鲁赫G.法哲学[M].王朴,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44.

[12]Steven J Burtoned.The Path of the Law and its Influence:The Legacy of Oliver Wendell Holmes,Jr[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13][英]妮古拉・莱西.哈特的一生:噩梦与美梦[M].谌红果,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14]Edward White G.Getting close to Herbert Hart[J].Melbourne University Law Review,2005(29):324.

[15]Amanda PerreauSaussine.An outsider on the insider:Hart’s limits on jurisprudence[J].University of Toronto Law Journal,2006(56):372.

[16][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M].冯克利,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8.

[17]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304.

[18][奥]凯尔森.纯粹法理论[M].张书友,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

[19][德]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4卷)[C].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0][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111.

[21]范立波.论法律规范性的概念与来源[J].法律科学,2010(4):23.

[22][英]大卫・休谟.人类理智研究[M].周晓亮,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37.

[23][英]大卫・休谟.人性论[M].关文运,郑之骧,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23.

[24]Stephen Perry.Hart on social rules and the foundations of law:Liberating the internal point of view[J].Fordham Law Review,2006(75):1172.

法理学的特点篇8

论文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改革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改革

高职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应该围绕学生认识社会、求职择业、人际交往、工作方法等方面确定教学重点内容。例如:哲学原理中的社会基本结构理论、政治经济学中的市场经济理论、邓小平理论中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等,有益于提高高职学生认识社会的能力;哲学原理中的人生价值观理论、政治经济学中的劳动价值论、生产社会化等学说对学生求职择业有重要指导意义。哲学原理中人的社会性、社会发展推动力量等原理,以及毛泽东思想概论中依靠群众等思想理论的学习可以有效地指导学生人际交往活动。毛泽东思想概论中的矛盾分析方法、群众路线方法;邓小平理论中的实事求是、创新求变方法都是科学方法论的杰出应用。以上这些原理、学说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对科学方法论的学习,对他们的成长是必不可少的。

在课时分配方面不搞平均化.要在区分重点内容与非重点内容.增加重点章节课时.还应该适当缩小授课比例.扩大学生讨论、实习课比例.并开展多样性的实习活动。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

要根据高职学生特有的知识结构、能力特点、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特征改革教学方法。高职学生一般来源于职业高中,其知识结构的特点是实践技能知识多与文化理论知识;能力特点是操作技巧优于运筹分析,动手能力强于动脑能力;思维方式的特征是形象思维多于抽象思维,直觉灵感多于理性思辨;因此,教学应遵循几个原则:

第一,教学过程中要侧重于具体观点的理解掌握,着力于理论与现实实际的联系。可将庞大的理论体系分解为短小的理论要点。

第二,教学过程中要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形象化、通俗化、趣味化、实用化,尤其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热点新闻,在推理证明时多用归纳方法。

第三,教学过程中实现语言生动化。少用专业术语,多用形象比喻。例如把价值规律称为“看不见的手”,把国家宏观调空称为“看得见的手”,把财政收入称为“国家的血液”等。多用文学语言说理论事。 转贴于

要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认真选择具体授课方法并有所创新。一是采用理论要点讲授的方式讲解基本原理。这样做的好处是重点突出,便于理解记忆,节省课时。这种讲授方式可把节省下来的课时用于其他内容的讲授和增加学生的实习活动,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二是采用专题讲座方式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示范。可在每章理论要点讲授之后进行一次专题讲座,专题讲座的内容以每章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向现实问题扩展延伸。这种讲授方式有许多优点.可以使授课内容灵活化,便于理论联系实际,随时将社会重大事件、热点新闻纳入授课内容,以弥补教材滞后社会现实发展的缺陷。另外,可以将授课内容实用化,增加理论应用的范例,为学生的实习活动提供模仿样本.增强授课的趣味性。这种方式是实现高职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实用化、趣味化、通俗化、形象化的有效手段。

三、高职学生实习方式改革

在高职教学中安排实习活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也不例外。有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纯理论性质,没有有效的实习方式,而这正是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之一。虽然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同于实用技术,但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以为实用技术应用、进行技术研发提供方法论。具有广泛的应用性。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要广泛开展实习活动的依据。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实习可以结合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平时测验、课堂讨论、实习课统筹安排,制定具体的实习方式方法。例如可以采用课堂演讲、热点新闻述评、时政分析、政治经济动向预测等方式方法进行。在实习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注意如下几个环节:

一是明确实习目的。实习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能力。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创新。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是实习内容的确定。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实习内容既要有适合所有高职学生共同特点的共性内容,也要有适合高职教育具体专业学生特点的个性内容。

上一篇:浅谈幼儿舞蹈教育范文 下一篇:管道工程施工技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