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技术工程范文

时间:2023-12-05 17:56:07

铁道技术工程

铁道技术工程篇1

我国铁路客运专线是双线的电气化客运专线,其创造了我国客运专线之最:一是最早利用了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设计,二是其施工技术的时速最长。对于施工过程的钢轨接头,铁路客运专线采用了铺轨机组和长钢轨焊接等的先进技术。采用这一先进的技术——一次性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设计和施工技术有着很大的优点,不仅仅提高了轨道铺设的精度,还减少了对轨道的振动和冲击力,从而保证了轨道铺设和技术建设的质量。自从铁路客运专线轨道施工过程采用了一次性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设计和施工技术这一先进技术之后,确保了施工设备的精良和高效,列车的运行速度达到了200km/h以上,并且铁路客运专线的全部路线都很安全。总而言之,轨道施工设备的配套在铁路轨道施工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是保证其质量的关键。

二、铁路客运专线轨道工程建设的技术路线

1.移动设备或者固定设备应有兼容性

移动设备或者固定设备应该具有兼容性的特点,更重要的是本线旅客列车和跨线旅客列车共线运行要具备其运输组织条件,同样,正线双方向行车也是如此。

2.线路基础设施和不容易改建的设备要适应长远的发展要求

不容易改建的建筑物和设备应该根据近期的运量和其运输的性质设计。对于路基、桥涵、隧道、轨道等各种不同类型的结构物的设计要满足各种不同的要求,比如稳定性、强度、刚度、耐久性等等,除此之外,还要使各类结构物更加协调统一,从而达到车、线、桥的组合具有良好的动力的特性的目的。

3.严格按照国家节约能源、节约用水、节约材料

等有关方针政策执行要合理科学的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的能源,做到因地制宜,从而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污染。还要做到不仅要满足运输生产和安全防护方面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更要节约用地、科学用地,少占耕地、统一规划。同时,要把重点放在生态环境、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保护上,对水土保持、防灾减灾和污染防治工作以及生态环境敏感区、湿地保护引起重视。

4.选线设计时要绕避高填、深挖等有关路基工程

选线设计不仅要绕避高填等路基工程,还要对不良地质条件地段进行绕避,无法绕避时,应采取适当措施进行解决,例如,采用桥涵通过。要按照行车的速度快慢、沿线地形地质的条件好坏、输送能力的好坏和用户需求等决定铁路客运专线的最小曲线半径、最大坡度、动车组类型、到发线有效长度、运输调度方式、列车运行的控制方式,并对其进行经济技术的比较和选择。

三、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和技术的特点

1.建设的标准高

我国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有着标准高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一下方面,所有线路都是是以200~250km/h及以上的标准设计和建设的,甚至有的线路可以达到350km/h的高速。在可以正常运营后,更要达到高速度、高安全、高密度、高舒适度的要求,从而在世界水平中领先。除了优点,我国铁路客运专线建设的实践和经验还明显不足,工艺水平跟世界水平还有很大差距,甚至许多关键技术还不成熟,需要我们更加深入的调查研究。

2.建设的任务艰巨

我国的16条铁路客运专线而且是高等级客运专线只用了4年左右的时间并且一次性建成开通,这在我国铁路客运建设史上是第一次,在世界上也是很罕见。由于客运专线的桥梁总长大约占线路的40%以上,隧道则占20%左右,许多桥梁和长大隧道工程都需要在复杂的地质条件下修建,这更增加了施工难度。再加上专线建设项目比较集中,给的建设时间又比较短,这就需要我们在有限的短时间内对所需的各种施工检测设备进行制造和研发。这样艰巨的建设任务,对我国铁路客运建设无疑是个严峻的挑战。

3.建设技术的难度大

我国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刚刚起步,跟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很稚嫩,许多新技术和新情况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使得建设的技术的难度比较大。首先,专线设计的关键技术比较复杂众多,像桥梁隧道结构技术、无砟轨道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精密控制测量技术等等。然后,是技术的标准比较落后,有些技术条件还在在研究中,没有完全编制出来。最后,是专线建设工程的地质条件复杂。总之,这些都使得我国铁路客运专线建设的技术难度增大。

四、铁路客运专线轨道工程建设的关键技术

1.对路基沉降的控制和填料改良

众所周知,路基在铁路客运专线工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承受轨道重量和列车荷载的基础。所以,客运专线对路基的沉降、硬度、耐久性、平顺性等方面的要求更高。除了高速列车作用下时地基的弹塑性和刚度、路基的稳定性和变形控制之外,各种不同土质的地基处理和其之后的沉降控制,路桥、路隧和路堤的处理技术都是铁路客运专线轨道工程建设技术的关键之处。

2.隧道的开挖和衬砌

铁路客运专线隧道和一般普通的铁路隧道有着很大区别,其的开挖断面比较大。所以,铁路客运专线的隧道工程施工的中心环节便是,在不良的地质条件下像易破碎、浅埋的周围岩石等,确保隧道开挖后周围岩石能够稳定,使施工的安全能够得到确保,使施工的质量能够得到保证。

3.无砟轨道

虽然有砟轨道和无砟轨道都能起到使高速列车安全行驶、运营的作用,但这两种轨道在技术上和经济上等方面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所以,要按照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基本的道路情况来选择最适合我国的轨道结构,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技术和经济的双重效益。当今,世界上新建的高速铁路90%以上都是使用无砟轨道。因此,为了与我国国情相符合,并且经过严密的技术和经济方面的研究分析,从2005年开始,我国铁道部门引进了无砟轨道。

4.高速道岔

除了上述的几种技术之外,高速道岔也在铁路客运专线建设中发挥着同样重要的作用,其结构和状态对列车的安全和平稳运行、旅客的舒适性有着很巨大的影响。为了满足我国铁路客运专线工程建设的需要,自2005年,我国铁道部门对高速道岔的设计理论和材料研发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试验。

五、对铁路客运专线轨道技术发展的展望

1.建立覆盖全国的铁路客运网络

我国的铁路客运专线运营里程将高达7000多km,而且其时速都在200km及以上,可见,铁路客运专线网络将初步形成并且即将完美建立。

2.建立铁路客运专线成套的技术体系

随着铁路的实践,我国铁路客运专线建设越来越具有了中国的铁路特色,我们要坚持并且发展这种特色,走自主创新之路。把原始创新和引进的创新新技术相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实现我国铁路客运专线建设的创新发展。建立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的铁路客运专线成套的技术体系。

3.基础理论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我国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和进展:客运专线轮轨关系、结构物可靠性、车—线—桥动力耦合分析、空气动力学效应分析理论、弓网关系、耐久性设计等等。

4.构建完善铁路客运专线安全技术体系

我国铁路建设全面掌握了多方面的像综合检测技术、安全监测技术等方面的技术,并且综合检测技术在全国铁路的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5.加强提高了铁路客运专线人才队伍建设

培养一大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专线技术人才是我国铁路客运专线建设的一大主要目标之一,从而使我国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在世界达到领先水平。

铁道技术工程篇2

【关键词】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

现代铁路隧道必须加强施工管理,加强资源配置,坚决贯彻“短镜头、弱爆破、强支护、频繁测量、早衬砌”的施工原则,全面布局,科学施工。高度重视设计和爆破方案和施工通风方案,加强对地质分析和监测工作的支持,做好施工方案的施工,正确选择施工方法,为施工条件的安全和快速施工、高质量。

1高速铁路隧道工程的特点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作为一种特殊的工程结构,具有显著的特点,这说明在结构应力场中应长期存在于隧道工程中;支护结构受力、支护时间和支护结构的影响,特别是非均匀应力区的结构更为复杂;由于特殊的施工环境,即在活动的空间狭小,各工序间的干扰较大,造成施工过程中的环境质量差,如空气质量差,温度高,噪音低,能见度低。由于只有一个隧道看得见的表面和其他最隐蔽的工程,因此很难对整个项目进行科学的评价和分析,增加施工的危险,即使找到了问题。要返工也具有很大的危险系数。

2施工准备期的技术准备

2.1施工环境的勘测

2.1.1根据地质钻探资料的分类及分析

工程地质特征,特别是岩、褶皱、断层、地表水、特殊土的发展趋势,可能由施工造成的不利影响充分预期,目前存在的问题以书面形式,要求承包商有充分的处治措施。

2.1.2根据地质、气象、供水、排水、原材料、供电、运输、废渣、现场施工现场核查。特别是洞口及浅埋段风化堆积层可能的滑动及偏压;通过沟谷的发育、冲刷、淤积情况;洪水最高位;砂岩材料储量和质量;配电方案的供电与运行;运输路面施工:废渣和环境保护,耕地补偿。

2.2施工材料设备和方案的准备

2.2.1业主与承包人签订合同,监理工程师是根据合同对承包商进行监督和督促,按合同承诺的人员和设备到位,进行临时、控制测量和其他准备工作。实现了对硬件和软件质量监督站临时资格审查和现场实验室要求的审批要求,包括实验设备,完整的技术人员和完善的管理系统的最后期限;原材料的标准和先进的实验,为早期的准备,施工打下了基础。2.2.2承包商根据合同的日期、报告的日期、进度计划的总体阶段以及施工设计的实施,对工程中的工程师提出了调查和分析,并对承包商进行了讨论、澄清和修改,主要针对工期和时间安排的合理性、施工准备的可靠性、计划目标与施工能力的适应性。

2.2.3开始前,监理工程师对两端的防外来控制点进行复测,结合,增加所有基准点的检查和复测,每一个附近的入口处的溶洞位于不小于三个水平控制点和两点的水平和控制的隧道中心线方向的桩。

3初期支护方案

正确、施工及时、二衬紧跟针对不同的围岩级别,特别是软弱围岩地段,根据设计文件与现场地质情况制定正确详实的支护方案,对洞口存在堆积体,滑坡体,浅埋及软弱地层等不良地质隧道,大管棚和小导管灌浆预支护,地面旋喷桩加固灌浆;部分洞口设置抗滑桩保证边坡整体稳定,在施工过程中应尽快进行施工。洞内爆破作业后,初喷混凝土封闭开挖岩面后,开始出渣,软地层剖面的格栅框架、加强锚杆、钢筋网、喷射混凝土作为支持手段的主要分支,必要的加强支护措施,同时要减少对周围岩石的扰动,抑制岩石松弛过渡变形,组织和指导施工,加强支护,抓住最短的可能时间,在初期,严格做好支护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在初期支护基本稳定后及时施工防水板与二衬砼,在二衬迅速形成闭合环,防止围岩松弛变形,确保隧道施工安全。为加快隧道施工进度与确保施工质量。

4其他施工技术方面

4.1做好超前地质预报、进行地质分析根据设计文件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特别是对地质遗迹不好的,在开挖前必须使用地震波、地质雷达探测、地质钻探、钻探等先进的地质预测方法,做好预加固、加固等辅助施工措施。地质隧道施工技术在隧道施工和地质科学与技术的关键步骤,并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为隧道施工信息平台的建立。在隧道施工中做勘查工作,仔细检查设计文件,施工过程中必要的检查和验证。根据岩石类型的短长,结合探测,根据地质变化的地质预测,地质素描和地质数据的表面映射,地表水监测,并经过验证的设计,开发和适应现场地质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以确保安全,防止倒塌事故的发生。

4.2加强监控量测、预见事故和排除险情施工过程中的监控量测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监控运行状态,使用专业的测量仪器和工具,提供及时和稳定的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信息,预见事故和危险情况,作为调整和改造的依据,为支护设计,并在试验结果中确定了双衬时间基础。监测和测量应测量的项目有四个:①地质和支护状况观察,②周边位移,③拱顶下沉,④锚杆或锚索内力及抗拔力。根据围岩及地表沉降的情况,选择了以下七个试验项目:地表沉陷、岩移(内、面)、围岩压力和双层支护压力,钢支撑内力及外力、支护与衬砌内力、表面应力和断裂试验、岩石弹性波试验。专业技术人员从监测工作的监测数据记录,及时绘制各种曲线和图表,并对相关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当位移时间曲线趋于缓慢时,应进行回归分析,计算最终位移并掌握位移变化规律。当位移时间曲线拐点时,表明围岩和支护是不稳定的,此时应密切监测围岩开挖的动态,必要时停止停止,并制定相应的支护措施,调整原有支护参数和开挖方法,消除后的危险和安全问题,可以继续工作。

4.3水沟电缆槽目前,中铁二局率先在开展排水沟电缆槽移动方式,保证了混凝土的内外质量。

5结束语

通过对铁路隧道施工技术和经验的总结,必须按照“超前预报、短炮、弱爆破、强支护、频繁测量、早衬砌”的工作原理,进行施工。正确选择爆破参数,合理控制开挖的画面,加强支护是隧道施工的核心工作;地质分析,加强资源配置,切实落实好隧道施工安全技术规范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陈豪雄,殷杰主编.隧道工程[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2]TZ204-2008.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S].

铁道技术工程篇3

【关键词】地下铁道;防水技术;围岩防水;结构自防水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很多一线和二线城市也都开始了地下铁道的建设,为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升生活品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前,地下铁道工作由于其处于地下这种特殊的位置,也使得其常常处于地下水的困扰之中,为工程施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如何有效加强地下铁道工程防水处理效果显得非常重要。本文结合笔者在实践的地下铁道防水施工实践经验,对围岩防水技术、结构自防水技术、施工缝与变形缝的防水技术以及排水系统的设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希望可以相关的理论和实践一定的借鉴意义。

2.围岩防水技术

2.1预处理

围岩防水在地下铁道施工中是非常常见的一种防水技术,尤其在中等城市的地下铁道施工中运用最为广泛,其技术难度等级较低,不需要登入过多的资本而广受欢迎。在对围岩防水技术处理时,主要要做好预处理和后处理两个方面的工作。

在地下铁道的明挖结构来说,是在围护结构之外采取深孔注浆、旋喷桩以及搅拌桩等手段,将基坑外形成止水帷幕。而对于暗挖的隧道来讲,采取如地表预注浆及洞内全断面注浆、水平旋喷桩帷幕、超前预注浆等措施,在隧道周围围岩内形成止水帷幕。在实际的运用中,要根据当前的地质条件,结合科学、经济的分析原则,在不会对开挖结构造成破坏的前提下对预处理措施进行选择性采用,以满足相应的地下铁道施工要求。如果不适合采用预处理措施,最好不要采用,以防给后续的地下铁道施工带来安全隐患。

2.2后处理

在进行预处理措施之后,就需要采用后处理措施进行检验和处理等。同样,针对于预处理措施,后处理同样要考虑到在明挖结构和暗挖隧道两种应用场所。对于明挖结构来说,后处理措施相对比较简单一些,其主要针对基坑开挖完成之后,主体结构施工完成之前,针对渗漏点进行的注浆止水。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后处理技术,具有一系列明显的优势。不仅不需要花费过多的时间成本,同时也可以取得较多好防水效果。不过,仍然需要注意的是,在明挖结构中仍然需要重点对待后处理措施,要尽量做到认真、细致进行每一个细节的处理,否则也会给后续的处理留下隐患。同时,对于暗挖隧道来说,相比于明挖结构具有较高的复杂性。根据暗挖隧道的实际情况,后处理措施一般集中在初期支护完成的阶段工作之中,包括防水层施工前针对性的探水注浆、系统的回填注浆、固结注浆等等。要严格注意工作的连续性,最好不要中断。

3.结构自防水技术

3.1初期支护

相比于围岩防水技术,结构自防水具有较大的区别,所谓结构自防水技术,即是利用地下铁道施工中的特殊结构,在经过简单处理之后,便可以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当然,结构自防水对地下结构有着更为苛刻的要求,只有客观条件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才可以进行防水技术的实施。

初期支护是结构自防水技术的第一步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初期支护处理是否良好,将会对后去的防水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当前应用的初期支护结构较多,比较常用的为注浆处理措施,配合料为湿喷混凝土,通过将其和水搅拌之后通过压气流送到喷嘴口进行喷射工作。采用该种方式,一是可以保证均匀性良好的混凝土质量,二是可以在初期支护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3.2暗挖隧道二次衬砌与明挖车站主体结构

二次衬砌与明挖车站主体结构作为最后一道防水屏障,从耐久性来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暗挖隧道二次衬砌及明挖车站主体结构采用现浇防水混凝土,其防水要求主要依靠防水混凝土本身的憎水性和密实性来达到。它既是防水结构,又是承载和围护结构,需保证一定的厚度。其中现浇防水混凝土的配置质量、养护情况以及施工质量等都会防水效果带来最直接的影响。在防水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要求做好混凝土的鼓捣,这是保证混凝土密实度的关键因素所在,同时,要分层浇筑,按顺序振捣,充分养护。根据以往的施工实践,暗挖隧道二次衬砌施工是比较薄弱的施工环节,容易产生最大可到10cm的缝隙。因此,在二次衬砌施工完成后,应进行系统的衬砌拱部与防水层间的回填注浆,方法与初期支护背后注浆相同,其目的是充实衬砌与防水层间的空隙,但应注意灌浆时压力的控制。

4.排水系统的设计

在地下铁道的防水工作中,做好上文的预防工作虽然很重要,但是陪排水系统的设计同样不能掉以轻心。在实际的地下铁道施工中,应该结合实际的需求,设定混合型的防水要求,也即是永久性的排水系统。比如,在采用半包型附加防水层的过程中,应该在防水层的底部与纵向排水盲管相连接,以引导初期支护与防水层之间的地下水沿防水层流入纵向排水盲管之中。最后由泄水管排除洞外,从而达到良好的防水和排水效果。再有,在对地下铁道的排水系统设计时,要选取应用比较成熟的管材,同时要考虑到排水系统的具体工作环境,最好能够适应各种特殊的地下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从而达到应有的排水效果。

5.施工缝与变形缝的防水技术

在地下铁道的施工过程中,产生施工缝与变形缝也是比较常见的现象,而如何做好施工缝与变形缝的防水处理,同样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具体来说,主要要做好以下的工作:首先,一般情况下,变形缝的宽度一般在2厘米左右,此时可以在变形缝位置设置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同时在变形缝的内侧采用双组分聚硫橡胶进行嵌缝密封。而对于施工缝部位一般采用钢板腻子止水带或使用缓膨胀型遇水膨胀橡胶条,在施工时要使新老混凝土层间粘结密实。在对二者进行混凝土振捣工作时,要保证混凝土与止水带能够粘紧、牢固,当然,还需要做好对止水带的保护工作等。

6.结语

综上所述,地下铁道防水技术对于整个施工过程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需要施工单位自一开始就将防水技术做好规划,并注重对防水方案设计、施工材料、施工工艺以及施工专业化队伍的选择。在防水施工过程中,除了一方面做好精心的设计和施工之外,还需要施工单位积极对新材料、工艺和技术的应用,以保证地下铁道工程防水效果的提升,从而进一步保证我国地下铁道施工技术水平达到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王剑明. 富水区明挖铁路隧道渗漏水防治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

[2]陈心茹,朱祖熹. 隧道与地下工程防排水技术近年来的探索与改进[J]. 隧道建设,2015,04:292-297.

[3]仲清照. 地铁工程防水技术探析[J]. 科技与企业,2014,09:237.

[4]蒙炳权. 地下混凝土工程的防水机理及其防水工程之涵义[N]. 中华建筑报,2014-03-28015.

[5]吴强. 越岭地铁隧道堵水限排的工程技术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

铁道技术工程篇4

关键词:铁道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U491.2+27 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铁道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铁道工程建设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交通的运输和发达,没有良好的交通条件也就不可能有日益发展的经济。铁道工程施工中的技术建设作为铁道建设的重要环节,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技术工作的管理水平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整个铁道工程建设的进度和质量。要想建设更好的铁路运输网络,就必须对我国铁道工程建设中影响运输的铁路实体建设中的问题有所认识,目前,我国在铁道工程建设中还存在着以下影响铁路运输的因素:

(一)实用可行的应急预案

在铁道工程建设中,由于应急预案的格式化和范本化,我们必须加大认知力度和深度,从实际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急预案在铁道工程施工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应急预案的优劣对铁道工程施工的影响程度较大,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铁道工程施工缺乏实用可行的应急预案。在例行管理中,各级管理部门对铁路营业线施工的施工方法、作业流程、人员安排、机械组织、影响范围、行车办法等常规程序上做的相当标准规范。对一般常见的突发状况也能够做到及时妥善的解决,但是应急预案缺乏个性实用且比较格式化,一旦遇到突发事件,此种情况不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

(二)铁道工程施工组织管理

铁路工程的建设不是简单的项目,而是一个有组织、有目的、有团队意识的高素质建设者的集体工作,不是单方面的行为就能够实现的。在我国铁道工程施工组织的内部,还存在着不同的组织问题,特征之一就是内部组织的涣散,这是严重的管理问题,这样下去只会让更多的员工失去内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不利于施工的建设,不利于组织的发展。

(三)工程施工计划临时调整较多

在铁道工程施工中,施工计划是铁道工程施工的依据。目前,工程施工计划临时调整较多,制约着铁道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信息传递的速度直接影响着施工人员进行相应的调整,从铁道工程施工的现状来看,由于受传统的施工管理方式的影响,信息传递系统不够健全,施工计划临时调整或变更,很难及时地将信息传递给所有的施工部门,尤其是一些关键环节在施工程序中由于临时调整而发生造成的失误,使得工程施工存在着质量隐患。

二、如何加强铁道工程的技术管理

(一)施工技术文件及各种图表的管理

施工技术文件及图表是工程施工的原始依据。如因管理不善,造成损坏或丢失,就会直接影响工程施工。因此,工程负责人在施工中,首先要做好以下工作:各种施工技术文件及图表要设专人负责,分类装订保管,并做好收文台账,以便施工中查找使用。

(二)审核设计资料

施工前准备工作中对于设计资料(包括设计图、土石方数量等)要认真进行审查、核实。因为在设计或施工中难免出现设计人员或施工人员一时疏忽,把工程数量、尺寸、水灰比、水准点标高等关键问题弄错而没能及时上报或处理,给工程施工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施工技术负责人应结合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审核并作好记录。

施工技术人员在收到设计图纸后,首先应读懂图,领会设计意图,对不清楚的地方,要及时请教设计单位。设计图中采用的定形图、通用图、标准图、专用图等图号的要求,要按规定及时配齐,要掌握建筑工程本身的工程数量、建筑材料、结构尺寸及相邻工程的相互关系。

(三)施工技术交底

工程技术交底工作非常重要,它是指导工程施工的原始依据,稍有不慎,都会造成窝工,甚至返工。这就要求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在接受技术交底中,努力办好以下两点:一是技术交底中要有设计、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同时参加。交底中,对各种桩点、水准点的位置,数据要清楚,详细。对设计不完善的地方,在技术交底中要完善,达成共识,并形成交底记录。二是交底记录中的时间、地点、人员、主要内容要清楚,并妥善保管,作为原始资料,以备待查。

(四)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工作是指导施工工作的技术权威,施工测量技术人员的技术管理水平高低,工作责任心强弱,将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因此,施工技术人员在工程测量工作中,首先要具备丰富的理论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其次,要按着标准的记录格式对所有测量的原始数据认真正确的填写并归档。再次,必须对所有的测量数据进行复核,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到施工中。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经济发展不断飞速发展的今天,铁路工程的建设越来越重要,因为它将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命脉,没有良好的交通就没有持续的、高速的经济发展。另外,铁道工程建设不是单方面的建设,而是多种学科和多种工种共同完成的结果,必须从整体的配合中来完成。同时,还要加强创新意识,提倡技术的创新、管理的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只有提高创新精神,才能满足高质量的铁道建设,提高施工管理的水平,同时,更大的程度上来满足高速发展的经济。

参考文献:

[1] 王文轩 浅谈铁道工程施工中对技术工作的管理 [J] 内蒙古铁路高级技工学校 2010.

铁道技术工程篇5

关键词:高职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 教学实践

一、前言

根据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表明,要把提高质量作为职业教育重点。同时也指出,应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科、教、文、卫、体事业也相应快速发展,同时加速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教育也得到迅速发展。为了完成我国教育改革规划目标,高职院校逐渐将相应的改革措施落实到教学和技能实践当中,以强化专业技能教学,提高学生的技能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出符合社会人才型需求的高水平人才队伍。因此,如何以专业技能实训和技能鉴定为突破点,成为当前高职院校的重点关注问题。本文结合高职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探索技能教学实践,以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进而促进高职教育快速发展。

二、设置鉴定科目与技能实训

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为根本任务,以学生获得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因此,设置鉴定科目和技能实训时应以为培养学生提高综合职业能力服务,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专业能力通常包括技能知识、技能的运用与创新、专业知识、相关岗位法律法规运用等;方法能力一般包括自我控制与管理、关于计划、时间、决定等管理、再学习能力等;社会能力涵盖人际交流、法律意识、社会责任心、团队协助、职业道德及自信心等方面内容。根据高职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毕业后跟踪调研结果,可以将其专业岗位群分为:(1)以个人素质和工作需要为依据,分为技术管理、经营管理、生产管理及工程组织等各种各样技术管理人才;(2)从事地下铁道桥隧、铁路轨道施工的施工员、从事铁路工务设备的维护工作养护员等现场施工与养护管理人才;(3)从事资料员、后勤技术员、设计员等从事小型工程项目人才。此外,又可以根据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各个岗位群需求的综合职业能力,可以将技能实训和鉴定科目类型设置为:(1)综合专业技能的实训与鉴定。通常包括顶岗实习、综合试验强化训练、毕业设计及毕业实习等内容;(2)基础技能的实训与鉴定。主要内容有基础写作技能、计算机基本技能及外语基本技能等;(3)单项专业技能的实训与鉴定,一般有课程设计实训、专业课实训、课内实训等。

三、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技能实训方法

1.合理安排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实验实训教学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实验实训课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手段,可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应合理安排实验实训教学,重视实验实训课的教学质量。具体安排如下:(1)针对新生的教学安排。应设工程制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等基础课程,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为今后学习专业技能奠定一定的基础。并根据各门基础课程的特点配套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可以配套辩论赛环节,提高学生的口才与应变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和道德观;又如工程制图可以设置CAD制图实训,计算机网络基础可以设置计算机操作实训等。(2)对于大二学生,应侧重安排本专业专业课程,并在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穿插相应的实验实训课程,例如,在施工测量课程中穿插安排测量实习;在工程力学应用课程中穿插工程力学试验环节;在地基基础施工与检测一课中安排土工试验课程。以学年结束前3周为施工实习周,在现场技术人员的带领下,由实习教师组织学生深入施工企业一线进行实践教学。

2.实现实验实训课与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有机结合

通过职业技能的培训与鉴定,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高职院校不仅要抓紧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实验实训课的教学环节,还应结合职业技能的培训与鉴定,使其与相应课程的实验实训课程有机结合,这样还有利于职业素质教育在日常教学环节中渗透,在课程考核和职业技能鉴定中落实。此外,还应多鼓励学生参与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提高自身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同时,还可以定期开展技能大赛,让学生在大赛中提升自我,取长补短,培养团队精神。

3.加强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实训

综合应用能力实训,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还为学生今后参加实际工作奠定扎实基础。综合应用能力实训内容包括综合试验强化、顶岗实习等内容,通常安排在毕业学年最后一个学期,以交叉进行的形式开展。顶岗实习是组织学生到实际施工企业一线亲身参与现场施工,让学生通过发挥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自身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试验强化训练可以加强学生对相关专业试验知识的掌握,包括试验原理、操作步骤、数据资料收集与处理等,使学生获取从事铁路工程施工所需的试验职业技能;毕业实习是由教师和现场技术人员带领学生深入施工现场,认识和掌握专业技术施工环节,为设计毕业论文收集相关资料做准备;毕业设计环节的设立可以让学生通过综合分析所学知识和毕业实习所学到的内容,经过整理与分析,进而深化专业知识的掌握,提高自身职业技能综合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小结

总而言之,通过专业技能实训与技能鉴定,可以提高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进而提高专业教学质量,促进高职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庞旭卿,张碧,孙立功.高职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研究[J].甘肃科技,2014,30(07):81.

[2]安宏科.基于工作过程中的高职铁道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5):24-25.

铁道技术工程篇6

1.1TSP203技术

TSP203技术就是采用波的形式来探测岩层结构,波从一激发点传播经不同的岩层以折射或反射的方式再返回到接收点,以此可以反映出不同的波速,从而就能反映不同的地质条件。波的生成主要靠炸药爆破产生的振动波,接收则是由传感器控制的。从波速与岩层密度的关系;当岩层含水时爆破得到横向波就会消失,因为水无抗碱性,这样应用公式就会勘探出岩层是否含有水。因此,实际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隧道各项施工的安全性,避免在挖掘时出现塌方或者海水倒灌等情况,可以积极的利用TSP203技术进行相应的地质预报,以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更好的指导具体的施工。

1.2TSP203技术原理分析

TSP是一种多波多分量地震反射法,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在不均匀地质体中,地震波会产生不同的反射波特。而基于这一情况,便可以利用TSP203技术技术对隧道掘进面的周边以及前方等区域的地质状况进行分析和预报,达到超前预报的目的。应用过程中,按照实际情况和预报的需要,合理的设置震源点。然后,在震源点利用少量的炸药获得地震波。地震波产生之后,在传播的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岩石波阻抗差异界面,于是,地震信号一部分会发生反射,另一部分则会发生透射作用,进入前方的介质之中。利用具有较高灵敏度的检波器接收反射回来的地震信号,并利用TSPwin软件进行处理,便可以得到相应的地质信息。工作人员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便可以对各种不良地质体的具体性质予以全面的了解。实际施工过程中,通过工程物探与地质分析方法相结合是方式,对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进行现场探测,确定断层、破裂带、含水带等不良地质现象的识别模型、岩体结构特征和物性参数特征,采用隧道综合超前预报技术,可以显著提高不同地区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综合地质超前预报的准确率。

1.3TSP超前地质预报目的分析

1)对施工前期阶段的勘查结果予以进一步明确,了解是否存在未被探明的重大地质问题,进一步提高施工的针对性和安全性。

2)对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进行分析,减少施工过程中各种灾害的出现,提高隧道施工的安全水平。

3)为隧道施工提供可靠的信息和资料,提高隧道动态设计的科学性,提高施工的效率和效果。

4)为隧道长期安全运营提供所需的各项基础资料。

2TSP203技术在铁路隧道工程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2.1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严家塔隧道。

2)工程位置:黄土梁峁区。

3)基本情况:地形起伏较大,多开辟为耕地,隧道进口里程改MDI-IK45+645.24,出口里程改MDIIK47+400,全长1754.76米,其中黄土V级594.76米,IV级750米,III级410米,隧道最大埋深155.43米。

4)隧道区情况:隧道区地层为第四系上新统坡洪积新黄土,中更新统洪积老黄土第三系粉质粘土,粗圆砾土,二叠系上统砂岩级泥岩,土壤最大冻深1.04米。工点范围内特殊岩土为:湿陷性黄土、膨胀岩。工程范围内不良地质主要有坡面溜坍、错落、滑坡等。

2.2TSP技术的具体应用

1)TSP超前探测内容为:在施工之前,对节理密集地段、地层软硬相间、不同岩性接触带、富水段、浅埋地段等进行重点探测。

2)TSP203plus超前地质预报系统的组成为:a.记录单元。b.地震波接收。利用三分量加速度地震检波器对地震波进行接收,具有灵敏度高、操作范围大等特点。其中,频率范围为0.5~5000Hz,操作温度范围为0℃~65℃,灵敏度为1000mV/g±5%,共振频率9000Hz,横向灵敏度>1%。c.数据采集与处理。利用TSPwin软件对得到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获得所需信息。

3)测线布置情况:在设置炮孔的时候,孔深设为1.5m,数量设为24个,直径设为38mm,离地高度设为1m左右。在设置炮孔位置的时候,要将其设置在隧道右边墙,并合理的进行间距设置。其中,第一个孔和接收器之间的距离要保持在16m,剩余的不同炮孔之间均以1.5m为间距。在方向方面,为保证激发的时候水可以对炮孔予以封填,炮孔要保持沿轴径向,并向下方倾斜一定的角度,角度保持在10~20°即可。接收器孔。位置:在隧道边墙(面对掌子面),距离掌子面大约50m。数量:2个,隧道左、右边墙各一个。直径:φ43~45mm/孔深2m。布置:沿轴径向,用环氧树脂固结,向上倾斜10°左右。高度:离地面1m。

4)数据采集。在进行预报相关数据处理的时候,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洞内的数据采集,另一部分是室内的数据分析、处理。a.钻接收器孔一共为2个,具体情况如测线布置所示。b.钻爆破孔一共24个,具体情况见测线布置。c.埋置接收器管:将环氧树脂放入接收器孔中,然后将接收器管旋转插入孔内,15分钟后环氧树脂、接收器管与周围岩体就能很好地粘结在一起。d.装药:每爆破孔装药量大约75g(岩石2#乳化炸药),具体进行装药的时候,要注意结合实际环境条件,按照围岩的软硬程度和完整破碎程度以及和接收器之间的位置关系等,合理的进行调整。e.联线。f.放炮,并对相应的信号予以接收。g.拆除线路,并对使用的设备进行妥善清理。TSP203洞内数据采集部分具体情况如图3所示。室内计算机分析处理。对数据进行完整采集之后,利用TSPwin软件予以相应的分析和处理。具体来看,软件处理涉及到多个步骤,主要包括数据设置和拾取处理以及反射波提取和提取反射层等步骤。其中,通过进行速度分析,可以实现对反射信号传播时间的转换,获得相应的具体的距离信息。然后,结合隧道轴实际交角大小等数据信息,对反射层所对应空间位置予以明确。最后,按照分析结果对地质体质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吗,并得出最终的结果和结论。

5)数据分析。利用TSPwin软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获得相应的分析结果,包括不同反射层的能量大小和岩石各种物理力学参数、提取的反射层,以及深度偏移剖面等,另外,还可以获得探测范围内反射层的空间分布情况。提交资料室内分析处理一般在24小时内完成并可提交正式成果报告,报告一般包括如下内容:a.工作概况;b.探测的方法、设备及原理;c.测线布置;d.对测试结果的初步分析;e.结论。TSP报告中应附的成果图表包括:a.现场数据记录表;b.岩石参数曲线图(横坐标为里程);c.二维结果图(横坐标为里程);d.岩石参数表。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为实际施工建设提供大量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数据信息。对合理指导施工、节约投资,缩短工期,降低安全风险起到重要作用。项目实施中,因提前预报了断层破碎带影响范围、突泥涌水段等不良地质段,有效减少了塌方、突泥等造成的工程事故,保证了施工的安全、高效开展。

6)预计预报范围。TSP203每次可探测100~200m,为保证预报结果的精确性,采用重叠方式进行预报。

3总结

隧道工程数量和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可能遇到的施工地质条件愈加复杂(如地质破碎带、断裂带、卵石堆积层、溶洞、地下水体等)。为保证施工的安全性,施工地质超前预报受到参建各方的高度重视。通过本文的分析也不难发现,TSP技术功能强大,将其应用于铁路隧道工程之中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可以更好的指导隧道全程施工,为优化施工方案提供有效信息,有力地保障了工程质量,预防安全事故,提高了工程进度。但是,TSP方法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隧道开挖的过程中要边预测边学习,将施工过程中观察得到的数据反馈回来,对此方法进行不断的修正。

铁道技术工程篇7

关键词:铁路施工;隧道工程;爆破技术

中图分类号:O643.2+23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3)05-(页码)-页数

1.铁路隧道工程施工爆破前的准备工作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爆破技术,但由于爆破施工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干扰因素的干扰,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根据施工现场实际,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爆破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隧道爆破需要综合考虑湿度、气流等可能产生的不利因素影响,利用GPS准备定的优势对布药进行准备控制,为施工质量提供基础条件。根据相关资料研究,隧道地基开挖后形成的后方边坡以中风化岩为组成部分,稳定性较高,尽管如此,笔者出于对边坡的稳定性的考虑,建议采用微差爆破和控制一次施工长度的方法。进行施工作业工序的合理安排,譬如挖、抛、理、放等多项交叉工序,减少各作业工序的相互干扰,并控制好炸药安放、爆破区深度控制以及安全振动的速度,以及做好隧道两肩位置爆后塌落的预防措施,结合隧道设计的特点,在隧道前后的两边进行同一时间抛填,从而形成两肩的爆破保护。

2.铁路隧道工程施工爆破时的安全控制

在做好爆破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对爆夯技术原理进行掌握,然后计算爆破参数和控制爆破质量,确保整个爆破施工的安全:

2.1隧道爆破原理

由于药包在爆炸的时候会伴随高温、高压和气体膨胀影响,使得隧道土体受到冲击波和气泡脉动等强压作用,从而出现土体棱角变形和断裂的现象,经分析,隧道土地在发生位移的时候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之后,相隔的空隙和体积就会减少,从而使得土体被压实。因此,当在药包爆炸后,所产生的爆炸振动和冲击波等有效动荷载就会直接作用于构成地基的骨架之上,使得骨架上的土体重新排列,在挤压和错位发生到一定程度,土体之间的空隙就会减少,从而使得土体的接触更加紧密,而隧道地基的密实度得到大幅度提高,也避免在上部荷载作用下基础产生不均匀沉降情况的出现。另外,爆后平整度和爆破率作为地基密实效果,除了要密切注意地基平整状况和土体的级配之外,还要兼顾布药位置、网络准确定以及爆炸有效的覆盖水厚度、爆炸能量大小、爆破的次数等有效动荷载情况。

2.2爆破参数计算

首先根据铁路隧道相关的爆破工程经验资料,进行分段和分层爆破,可以20-60米为单位的施工作业段。以某工程为例,本工程施工地基最大厚度为9.1 m,爆破按1层进行实施。爆破为2~3遍,以试验段爆破效果为准。其次是布药网格,目的是使得爆破的作用更加均匀,爆炸后的基础更加平整,因此药包在进行平面布置的施工可采用正方形性网格布置方法,将第二遍和第三遍错开布置。

爆破单包药量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Q=q×S×H×η/ n

式中q―爆破单耗,kg/m3,根据经验取3~4.0kg/m3;S―单药包爆破表面积(m2),本工程为20m2;H―爆破厚度(m),地基厚1.5~9.1m;药包重量根据实际进行调整;η―爆破率,本工程大于10%;n―爆破遍数,厚度小于4m时,取2遍,其余为3遍;Q―单药包药量(Kg)。

本工程药包悬挂高度h2。考虑土体的隔离和配重物的影响,药包悬挂高度不宜过大,取药包直径的1/3≤h2≤(0.35~0.4)Q1/3,本工程取20Cm。

本工程对爆破引起的振动控制较为严格,爆破的总药量要根据设计要求控制在四百千克范围内,而单段起爆总药量要控制在两百千克范围内。同时为了使得振动安全在要求范围内以及爆破质量符合规定要求,在进行爆破参数决定时应高充分考虑这两方面的内容。笔者认为分层爆破的厚度应该控制12米内,并通过增加分层,减小每次爆破药量。另外爆破后的地基需要进行人工平整,将爆破时的药包直接放在地基上,进行三遍以上的爆破之后,但第三遍总药量要适当少于前两次的用药量。

2.3爆破质量控制

首先是施工技术方面的要求,在施工之前,做好爆破试验,根据试验的代表性部位进行,通过起爆现象的观察,判断起爆的安全性,并进行爆破的测探,计算出爆破率。其次是在爆破试验结束后根据试验结果体现的地基土体密实度和平整度,根据试验段爆破后所检测的地基土体密实度、地基表面平整度、爆破对未布药区及边坡的作用和爆破冲击波对周围环境影响等实际情况,确定适当的爆破参数、爆破量、爆破安全距离等爆破技术指标。再次是在爆破过程中,控制好爆破的质量,譬如选取炸药,在进行爆破作用的时候,一是要考虑炸药起爆感度,二是鉴于本工程隧道湿度比较高,要考虑炸药的防潮性,选用防潮性较强的炸药,并在爆破时做好有效的防潮措施。为保证爆破炸药包能够安全起爆,我们要选用导爆管或导爆索或普通导爆索双线起爆药包,药包之间采用复式并联模式,而电雷管引爆主导爆管,电雷管脚线与起爆线相连,起爆线引至起爆器组成的起爆网络。为控制好爆破的质量,顶层爆破前顶面局部高差必须在五十厘米以上,爆破深度测量以十米为一个断面单位,两米为一个点,而单药包药量允许偏差不大于5%;药包平面位置偏差不大于药包间距的10%;药包悬高偏差不大于悬高的5%。最后是做好测量检查、悬挂高度、地基层面高差、每排布药两端药包的药量等质量保障措施。

2.4爆破施工安全控制

为了保证爆破的安全,在爆破之前,由专人现场实时警戒,并将无关人员撤离现场。在进行爆破期间,作业区域内严禁放置易燃易爆物和人为活动。笔者建议在爆破之前提前在设置好警戒点,委派专人负责监控,定时进行警戒。爆破的作业人员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爆破作用,相关的爆破器械要由专业爆破专员进行保管和使用,在爆破之后,经检查安全无虞后,方可接触警戒。(1)安全评估,根据安全距离确定用药量,根据爆炸效应对环境的影响安全范围,并根据相关的计算公式,确定爆破的安全距离,然后控制用药量,减爆破产生的水中冲击波、爆破震动的影响以及爆炸产物的污染。根据确定的爆炸源,以及人员与保护物件之间的安全距离,综合分析爆破效应对人员和保护物件的影响程度,然后确定起爆用药量的最大值。(2)空气冲击波,为了确保爆炸时空气冲击波的影响,笔者结合爆炸复杂的地质条件,以及爆炸方式等传播的复杂性,建议在爆炸震动的警戒线安排在爆炸源的一百五十米之外。(3)其他安全措施,通过制定安全措施计划和实施制度作为安全作业的指导文件,并建立安全工作例会制度及时掌握和了解现场文明施工动态,解决存在的问题,布置监督管理工作,在爆破的时候做好安全用电管理、防火防爆管理、交通安全管理、隧道作业安全管理、现场总平面管理、施工现场工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等工作,并及时做好工作危险分析及控制记录,作为安全管理和处理突发安全事故的重要依据。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铁路隧道工程施工爆破技术,但由于爆破施工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干扰因素的干扰,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根据施工现场实际,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爆破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由于药包在爆炸的时候会伴随高温、高压和气体膨胀影响,使得隧道土体受到冲击波和气泡脉动等强压作用,从而出现土体棱角变形和断裂的现象,因此要根据铁路隧道相关的爆破工程经验资料,进行分段和分层爆破,同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爆破作用,相关的爆破器械要由专业爆破专员进行保管和使用,在爆破之后,经检查安全无虞后,方可接触警戒。

参考文献

[1]赵君.谈高速铁路隧道施工控制爆破方案设计[J].山西建筑,2013,(6)::156-157.

[2]蒋楠,周传波.爆破振动作用下既有铁路隧道结构动力响应特性[J].中国铁道科学,2011,(6):63-68.

铁道技术工程篇8

关键词:关键能力 实训 视频 社团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7(a)-0184-01

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迅猛发展,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不断优化,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特提出几点浅见。

1 基于工作工程,优化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关键能力”

职业能力主要包括基本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关键能力),1974年德国社会教育学家梅斯藤提出了“关键能力”概念。科技的不断进步,使得产品和技术的更新速度加快,对从业人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从业人员具备对相关新技术的理解力和接受力、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环境适应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组织管理的能力、表达和理解能力以及职业道德、承受挫折和压力的能力等。上述能力就是在基本职业能力的基础上所培养的更高层次的能力,即“关键能力”。雷茨认为“关键能力应该是‘行动导向’地获得”。1998年德国联邦州文化部长联席会议通过并“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确定了“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法在职业学校教育改革中的基础地位,为提高教学成效开创了新的途径。

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实际和经验,许多高职铁路院校开始采用了基于工作过程的铁道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建设模式。基于工作过程的铁道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建设中,就是要优化课程体系,合理的设置“学习领域、学习情境”,充分体现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对理论知识的弱化和删减。但是目前许多高职院校主要将教学的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上,在课程体系开发中,生搬硬套“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开发模式,而且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尚停留在传统的单一职业或工程的培训模式上,而对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意识不够。比如很多高职学生的基础非常的不理想,语言组织能力令人堪忧,而“语言组织能力”是一项“关键能力”,但是很多高职院并未重视这项能力,在“学习情境”设计中很少考虑“语言组织能力”的练习,导致学生毕业后无法进行文字的正确组织,给学生将来的发展造成障碍。

2 集中资源,突出视频、课件资源建设

目前,在现代信息化的时代,我们教学的工具、方式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但是我们的思路依然还在以前的思维中,许多学校只重视教材的更新,并没有把课件、视频提到同等的高度,但实际教学中课件、视频已经是我们常用的手段。一个优秀的课件需要很多的时间及精力,但是一个优秀的课件制作出来后只有创作者自己进行使用,完全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很多教师上课的视频来自于优酷之类的视频网站,都是东拼西凑,很难呈现完整的系统。现在很多事物都需要视频、图片去形象直观的表达,但是一个教师能够的获取的教学资源是非常的有限,导致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因而,高职院校应该相互联系,集中优势资源,定期组织制作一些优秀的课件,供教师参考及使用,而且应该成立专门的教学视频拍摄小组,专业的制作一些优秀的教学视频,用来提高教学的水平。

3 合理开发实训基地,建设“可操作性模拟化实训基地”

目前,我们大部分的高职院校的主要实训基地建设的方向在扩大实训基地的规模,如扩大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实训设备的数量等,而忽视了实训基地内涵建设。

“可操作性模拟实训基地”就是对实际情境在现有教学条件下无法进行实践教学,通过设计模拟情境,开发可操作性的模拟教学设备。就如开动车组不一定开真正的动车组,而是可以模拟教学设备上进行练习,用来解决我们无法实际进行操作的情况。目前,高职院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很少进行模拟教学设备的研发及相应实训基地的建设,模拟实训基地的理论不够完善,市场上可以利用的模拟教学设备非常少见。所以应该采用“校企合作”,集中优势资源,进行一些模拟教学设备的研发,这样可以开拓市场,提高影响力,还可以减少实训基地的建设成本。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对于土建类工程,往往现场包括大量的知识,而且现场知识的比较零散,现场的学习时间过短,很难学习到相应的知识,使得学习的时间很长,往往在半年以上的进修学习,才能有比较好的收获,但是现在高职院校面临进修经费非常有限,专业教师数量少,教师的教学任务重的困难,很难让每位教师进行合理的进修。而我国铁路的相关技术飞速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理念、新方法、新工艺,教师急需去学习。

高职院校都重视教师“现场进修”学习的模式,而忽略了其他的培训模式。应该提倡“经常培训、研讨学习、现场进修”相结合的模式,“经常培训”是定期邀请现场的专家、教授等给教师进行培训,及时地传递新理念、新方法、新工艺;“研讨学习”是本校或者兄弟院校同一专业的教师或者邀请专家定期的进行对本专业的内容进行研讨,相互交流。在这种模式下可以减少教师培训的成本投资,而且使得每一位老师都有机会进行培训学习的机会。但是“经常培训、研讨学习”不应该是走过场,而是实实在在的花大量的时间进行教师的培养。

5 重视学生社团的建设

学生社团是我国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我国高校第二课堂的引领者。高职院校也成立了大量的学生社团,但是总体而言,学生社团的数量远远不够,质量有待提高。很多高职院校只注重教学,忽视了学生社团这样的第二课堂。学生社团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能够锻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环境适应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组织管理的能力、表达能力等“关键能力”。所以学校应该高度重视,给予学生大力帮助,老师合理引导,形成制度化、规模化的学生社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 安宏科.基于工作过程中的高职铁道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24-25.

上一篇:包装设计市场调研范文 下一篇:智慧交通概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