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科评估范文

时间:2023-11-28 17:57:40

新闻传播学科评估

新闻传播学科评估篇1

关键词 网络新闻;评估;作用;方法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5-0013-02

多媒体信息日新月异、信息传播速度的逐渐加快,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网络新闻应运而生。“网络新闻”突破了传统新闻的概念,给受众带来一种全新的体验。受众从此以后不仅不需要受到传统新闻的束缚,而且还可以自己的新闻,让新闻成为人们互相交流的平台,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新闻的传播效果以及传播速度在社会中产生了很大的反响。所以,我们有必要对网络新闻传播效果的评估作用以及方法进行深入的探讨。

1网络新闻传播效果的内涵

针对网络新闻传播的效果而言,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其一,网络新闻报道对受众的影响,也就是指新闻在报道时,在观众中所受到的关注程度是否与新闻播报的预期目标相吻合。如果达到了预期目标,或者超过了预计目标,那就说明新闻传播的效果很好。新闻的传播效果不仅仅是对新闻工作者业务水平高低的体现,与此同时,它也能反映出现阶段网络新闻传播方式是否适合当前情况;其二,网络新闻在社会中产生的影响。在社会中,网络新闻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积极向上的正面影响,有时也会带来消极的负面影响,所以,在对它产生的效果进行评估时,就要全面的审视网络新闻在受众当中以及社会当中产生的影响力。

2对网络新闻传播效果进行评估的作用

2.1从网络新闻传播效果当中了解受众情况

网络新闻的传播最终所产生的效果,不仅与新闻传播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好坏有关,还与受众的自身需求有关系。对新闻的效果进行评估,可以在一定层面上分析出受众的需求,根据受众的不同需求来调整新闻传播的方向以及新闻传播的内容。

2.2依据网络新闻的传播效果来转变传播方式

作为网络传播,网站要时刻掌握新闻传播的效果,要清楚什么样的新闻会得到受众的关注,什么样的新闻引发的社会影响大。并且,要对不同新闻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进行深入的分析,找到影响传播效果的根源,及时的调整传播策略,转变网络新闻的传播方式。

2.3从网络新闻传播效果上掌握民意

网络新闻无论是对受众还是社会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影响。它的传播效果可以从某一方面来反映出社会动态以及受众的价值取向,所以,对于网络新闻传播所产生的效果进行评估,可以从中很好的分析出社会中的人情冷暖,甚至有时会帮助一些困难人群来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3网络新闻传播效果评估的具体方法

3.1通过网民的点击量来评估新闻传播效果

对于网络新闻来说,新闻的点击量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一条新闻正文被阅读的次数。网络新闻所呈现出来的文本格式,具有非常鲜明的层次,正文是整条新闻当中最重要的部分,所以,要想知道新闻是否被受众所关注,那么,就要看新闻正文的阅读率,阅读率越高则说明这条新闻越受关注。新闻点击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新闻是否有价值。新闻的价值不仅仅包含了其本身的阅读价值,还包含了它的宣传以及舆论价值等。往往网民会通过一条新闻的标题来判断新闻的内容是否值得关注,虽然这种判断对新闻本身来说是不公平的、而且是非常片面的,但是,这恰恰是网络新闻的一个特点。受众是否对新闻产生阅读兴趣,都只是在一瞬间的判断;第二,新闻的表现形式是否吸引网民。由于网络新闻的特殊性,网民对新闻价值的判读通常都只是通过标题,标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受众对新闻阅读的选择,新闻标题在字体,颜色,大小上的处理,都有可能会影响受众的阅读兴趣。

3.2从新闻的排行榜上来评估新闻的传播效果

对新闻的排行主要是根据新闻的点击量,把受关注的前几名新闻排列出来,并且随时更新,定期公布。新闻排行榜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受众的阅读取向,同时它自身也会产生一种“正反馈”的效应。点击量越高、在排行榜中越靠前的新闻,就会越受到网民的关注,而与之相反的是,点击量越低的就会越被人忽视。因此,新闻排行榜在某一层面上来讲,它是网民阅读趋势的一个风向标,可以引导网民的阅读取向。但是又不能将它简单的与阅读取向划等号,所以,对于新闻排行榜所产生的新闻传播效果要辩证的去分析它的影响力。

3.3从网站的访问流量上来评估网络新闻的传播效果

网站新闻网页所显示出来的访问流量也可以作为衡量新闻传播效果的一个标准。流量的统计主要分为:分时段的流量统计分析、分地域的流量统计分析、分类别的流量统计分析以及典型时刻的流量统计分析。通过这四种模式的流量分析统计,基本上可以判断出网络新闻在受众当中所产生的效果。

3.4通过对网民评论的分析来评估网络新闻的传播效果

3.4.1评论量是新闻事件社会影响力的反映

如果受众在阅读新闻的同时还积极参与了对新闻内容的讨论,那么,就说明新闻对受众产生了影响。所以,受众对新闻的评论量是衡量网络新闻传播效果的一个标准。同样的一条新闻,可能会在很多新闻页面重复报道,这样一来,受众评论也可能会有些分散,这就需要网络新闻工作者把对同一个新闻内容的评论集中收集到一起,再累积计算出总的评论量,进一步评估新闻的传播效果。

3.4.2网民的评论体现了社会意见

网民对新闻的评论在一定程度上会对社会意见产生影响,尤其是在一些社会问题上,它往往会主导社会意见走向。有些时候,网民的评论是形成网络舆论的先决条件,所以,对评论数量以及评论内容的监测,是对新闻传播效果评估的重要手段。

3.5观察媒体的反应,评估网络新闻传播效果

针对新闻媒体的转发量进行分析,进而对网络新闻传播效果进行评估。在评估新闻传播效果的方法中,除了网民对新闻的转发量以外,其它新闻网站对本网站新闻的转发数量,也可以作为衡量网络新闻传播效果的一个重要标准。它的评估方法和网民对新闻转发量的评估方法是一样的。同时,媒体对新闻的跟进报道也可以反映出网络新闻的传播效果。有的时候会有一些具有很大价值的新闻报道,这些报道往往都会引起网民围观,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力。虽然这个报道可能最初只是来自某一个网站,但是,因为它的影响力得到其它媒体的认同,所以就很有可能被其它媒体进行跟进报道。由网络新闻报道而引发的跟进报道,这个跟进报道的强度以及规模,都可以从侧面反映出网络新闻的传播效果,我们也可以根据这个现象来对它进行具体的评估。

4结论

网络新闻为信息传播以及思想宣传做出了重要贡献,它是网络信息时代的新兴产物,自身具有很强的舆论导向性并且符合了时代的发展趋势。深入的分析网络新闻的传播效果以及对它产生的效果进行评估,让新闻工作者能够进一步探索网络新闻传播的特点,进而提高新闻传播质量、提高新闻的正面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高国营.网络新闻编辑业务的辩证法[J].新闻记者,2009(10).

新闻传播学科评估篇2

关键词广州日报大数据排行榜

一、对标国际样板研制国内首个权威媒体大学排行榜单

在国际上,根据公开资料显示,由权威媒体生产和的媒体大学排行榜主要有美国的“USNEWS大学排行榜”,英国的“THE世界大学排名”,这两大知名大学排行榜,皆由独立的第三方(媒体),已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其中USNEwS大学排行榜由《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推出,在美国多个机构对大学进行的排名中,已经成为最有影响力的排行榜。“THE世界大学排名”是由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与汤森路透集团合作推出的新的世界大学排名。

在我国,此前一直没有媒体涉及这一领域。2015年,国务院出台《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推进高校的“管”“办”“评”分离,“积极采用第三方评价,提高科学性和公信度”,对学校的学科、专业和课程等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

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的“2016广报世界一流大学学科排行榜”是国内首个由权威媒体研制、的公益性大学排行榜,填补了国内主流媒体大学排行榜的空白,旨在抢抓国内乃至亚洲媒体在大学排行领域的话语权和标准权。

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是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在媒体融合转型过程中涉猎大数据传播和推广的有益探索,旨在通过以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为载体,呈现专业的数据新闻,借助专业的数字化技术,进行信息产品或咨询产品的开发,并提供解决方案和符合时代要求的传播方式,最终推出覆盖若干行业领域国内有影响力的新型智库,为报业挖掘新的赢利模式。“2016广报大学一流学科排行榜”则是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通过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研发的重要新闻信息产品。

二、“量身定制”大数据探索传统媒体生产和传播新模式

对媒体行业来说,应用大数据技术可以使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产业边界更加模糊,产业链条更趋于多样化,掌握大数据思维能促进媒体转型,重塑传统媒体。但从国内媒体发展的现状分析,要真正理解大数据在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性,首先需要厘清大数据理念如何在传统媒体转型中的应用。

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大数据概念的核心首先是“海量”。对于传统媒体,获得“海量”数据存在很大难度。因此,在探讨传统媒体利用大数据方面,可以先从以下三个相关概念描述数据利用的现状:数字新闻、数据新闻和大数据新闻。数字新闻(Digitaljournalism),是指对文本、图片、视频等进行数字化,从而通过互联网技术能传输的新闻报道;数据新闻(Datajournalism),是指用数据驱动的新闻,是内容量化了的报道,是用数据作为表述形式的新闻。

在国内,尽管已有大数据新闻试水,如腾讯位置大数据,推出《十一国庆旅游人气排行榜》《五一出行利器》等媒体新闻产品,但数据在传统媒体(尤其是报业)新闻生产方面的应用,更多的是对不同领域、层面的大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可以通过可视化和叙事化的手段创作出的数据新闻,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大数据新闻”,也不属于在大数据基础上生产的媒体产品。

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改变传统报业信息生成模式,借助大数据技术,结合受众对国内高校改革的关注,以及对高校“双一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大学排名的兴趣,运用大数据理念,采取“量身定制”的方式,通过对国内327所大学(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高校以及军事类院校除外)的“海量”数据进行收集、挖掘,在建构科学的评价数据模型后,在大数据的基础上进行“量身定制”的有益探索与尝试,生产出不同于数字新闻和数据新闻的媒体产品――“2016广报大学一流学科排行榜”,并通过广州日报全媒体。

在传播模式上,“2016广报大学一流学科排行榜”的改变了传统媒体的内容传播模式,有效实现“二次传播”。因其专业性、权威性,排行榜的“二次传播”效应很大,扩大、增强了排行榜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同时,排行榜也得到学界、业界和高校的关注和认可,在国内外引发广泛而积极的影响。

三、构建科学评价体系抢占标准权和话语权

评价体系是关系到榜单科学性的关键所在。为制定一个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的评价体系,在推出排行榜前,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邀请国内教育专家研讨指标体系,同时听取高校负责人、教师及关心高等教育的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评价体系。

在评价体系方面,排行榜在遵循数据易采集、可采集、具权威性的基础上,设置四个操作性强的一级评价指标:科学研究指数、人才培养指数、学科声誉指数和二次评估指数,对国内327所大学40个学科进行科学评价,从而树立国内权威媒体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推动建立起更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评价体系,并希望借此增强中国在世界大学评价领域的话语权,打造世界大学排行榜第三极,建立中国乃至亚洲在世界大学评价领域的话语体系。

“2016广报大学一流学科排行榜”的得到广东省委领导和宣传部的高度重视和肯定。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慎海雄在榜单的当天作出批示:“广州日报这个排行很有意义!这是标准权、话语权制定的有效途径。”

新闻传播学科评估篇3

关键词:OBE 网络 新媒体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206

一、“OBE”概念

OBE是上个世纪90年代在北美开始流行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英文全称是Outcome-based Education,简称OBE。可翻译为“以结果为导向”或“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OBE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围绕教科书和教师,以内容驱动教育系统运行的做法,而是以目标和结果为驱动,通过计划、实施、评估和使用环节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学习型的、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运行体系。

二、建立“OBE”模式网络与新媒体人才培养必要性

“OBE”模式的产生和发展具有理论基础,在北美国家教育实践中也受到青睐,在当前我国高校尤其是向应用型转型发展的高校教学改革中值得借鉴,在一些应用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实施中也值得研究借鉴。

教育部等三部委2015年10月联合《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随后,各地自主确定转型应用高校,全国一共650所,超过一半的地方高校面临转型发展。转型发展的核心是教学改革,面对新的要求和任务,这些高校目前还处于转型的探索和动员阶段,还没有可遵循的成熟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国内高校可以借鉴“OBE”这种国外发展成熟的模式来探索应用转型的成功之道。

网络与新媒体是教育部2012年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新增特设专业,自2012年新增以来,现已有百余所高校招生或即将招生,作为特设专业,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是顺应互联网时代对新媒体人才的大量需求,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目前国内高校新闻传播学科新媒体相关专业的培养特色可以概括为三种模式:讲求新闻主义的中国人民大学模式、崇尚技术主义的武汉大学模式以及推崇传播学的复旦大学模式。①这三种模式虽然各有特点,但是纵观国内不断新增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众多高校在此专业的人才培养中依然沿袭着传播学和新闻学的教育理念,开设课程“一锅炖”,没有明确目标定位和特色。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专业差异性,专业能力泛而不专,缺乏社会竞争力,不能适应新媒介发展需要。

三、基于“OBE”模式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培养策略

1.制定“学习产出“的预期目标策略

制定一个具体的可操作化的预期学习产出是“OBE”模式的首要环节,这个预期必须是可描述的专业使命、愿景、目标以及实施这些目标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网络与新媒体专业预期目标的描述除了毕业生学习产出预期,还应包括制定每门课程学习产出预期目标。每个学校根据自己学校和地方特点,结合社会和人才市场需求可以制定不一样的学习产出目标。对新闻传播和网络新媒体基础理论的 掌握和应用标准以及水平进行定义描述;对新媒体基本知识的范围和熟练程度要分类描述;对新媒体专业需要掌握和学会的基本技能要清晰地制定每项目标,逐条描述。目前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培养方向主要侧重三个方面:一是培养掌握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二是培养基于网络与新媒体技术应用的全媒体传播人才;三是培养熟悉互联网核心应用的网络与新媒体创新人才。高校可以在此宏观目标下制定具体的可衡量的专业预期标准和课程预期标准。

2.实现“学习产出“的教育方法手段策略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学方法和手段多是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但在OBE教育模式中,学生学到了什么和是否成功远比怎样学习和什么时候学习重要,这就使得教学活动在目标结果的驱动下,学习的灵活性、主动性、学生的主导性大大增强。面对有个性差异的学生群体,在信息开放的环境中,教师把学生集中起来用固定的方法手段教授学习显然已经过时。那么作为网络与新媒体新设专业,如何组织教学活动。依据OBE学生产出驱动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设计应该以实现预期学习产出为目的,其核心是将新闻传播大类课程进行一体化设计,建立专业方向性平台,设定专业课程模块和相适的可选择的教学策略。在这样一个教学环境中学生根据产出目标自主选择学习的方法和手段,有利于实现一个自主、开放和高效的教学运行系统。

3.评估“学习产出“的评价体系建设策略

对“学习产出”的评估是OBE模式十分重要的一环,它的作用首先是检验“学习产出”预期目标的实现,目标是否合理,实现的方法手段是否高效;其次,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性,通过评估可以查找问题,改进质量;最后,有利于形成全国性的学情数据库,对于教育管理部门统计、研究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数据支持。网络与新媒体教学评估要依据学习产出预期标准展开,有专业层面的评估、也有课程层面的评估,课程层面的评估可以采用测验、问卷、项目、报告等多样化评价方法,既有形成性的评估,也有总结性的评估;同时,评估主体要综合各方面要求,可以包括教师、学生、校友、媒体单位等。只有形成综合的评估体系,对“学习产出”结果的认识和判断才能科学地使用。

结语:“OBE”模式是基于工程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其标准化、程式化和预设轨道对学生进行成才教育的过程是建立在行为主义心理学原理基础上的,追求的是学生的同一性而不是多样性。网络与新媒体作为文理结合应用学科专业,不能完全照搬这种模式,必须遵循网络与新媒体学科专业自身特点把教师“教”的预设性和学生“学”的创造性结合起来,发挥其规范引导作用。

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媒介融合背景下甘肃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人才培养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号:GS[2015]GHB0197

参考文献:

①张芹、黄宏.高校网络和新媒体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黑龙江社会科学》 年第期.2007年03期

作者简介:

雷鸣(1976―),男(汉)、甘肃天水人、硕士、兰州城市学院传媒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新媒体传播。

新闻传播学科评估篇4

关键词:地方政府;新闻;效果研究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12-0008-02

一、研究的源起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各类突发事件频发,各级政府为妥善处理突发事件与社会危机,不断加强与民众的沟通,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完善新闻制度。各级政府应对突发事件新闻机制已日趋完善,举办的新闻会逐年增加,成为妥善处理各类突发事件与社会危机的常态机制。但是,就近年来多起突发公共危机事件中的新闻工作来看,始终存在着新闻运作机制不顺畅,信息不及时、不全面,新闻质量良莠不齐,总体实施效果欠佳等各类问题,而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政府新闻效果评估机制尚未健全,尤其是新闻的社会效果评价机制缺位,只注重新闻的实施形式,忽视新闻的公众认知与社会反响。另外,学术界对于新闻效果评估方面的研究尚少,现有的相关研究多是通过具体实例的分析,从政府新闻的体制瓶颈、传播策略、发言人素质等方面对影响政府新闻效果的原因进行表层分析,在此基础上,少数研究探讨了建立政府新闻效果评估体系要素以及新闻效果优化的途径。总体来看,对于新闻效果评估的研究屈指可数。其中作为政府新闻效果评估的关键环节——公众认知与社会反响效果的研究更少。在信息传播全球化与网络化的时代,各类突发事件不断考验政府风险沟通的能力,迫切要求政府尽快建立新闻社会效果评价机制,特别是各级地方政府新闻的社会效果问题,尤其应当受到重视。基于此,本文以广州市为例,对地方政府应对突发事件中的新闻活动在社会公众中的认知与反响状况进行实证调查与综合分析,为建立新闻社会效果评价机制提供现实的参照。

二、研究方法与样本选择

本文以广州市政府应对突发事件中的新闻活动为研究背景和参照体,以广州市民及周边地区民众为主要调查对象,通过网络调查、电话调查、街头拦截式访问的方式进行调查。调查实施时间为2011年7月20日~8月30日,共发出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34份,有效率达89%。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年龄在16~70岁之间的正常公民作为调查对象,主要是社区居民,或在调查范围内有固定居所的外来人员。调查对象来自各年龄段,不同文化水平和各个行业。调查结果采用SPSS for Windows 17.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结合以往的研究成果,对地方政府新闻活动的公众认知与社会反响效果进行实证研究。试图从公众的反馈与评价中找出政府信息的好处与不足,为评估政府新闻的整体效果提供数据支持,并从中总结归纳出影响政府新闻社会效果的主要因素。

三、研究发现

(一)社会公众获取突发事件信息的渠道及其最可信任的信息来源,获知信息后的传播扩散方式

1.调查发现,53.6%的调查对象选择电视和网络作为获取突发事件信息的首选渠道,其次是报纸。42.8%的调查对象认为传统媒体信息可信度高,其次是政府新闻(35.8%)。这说明,虽然网络媒体发展迅速,加之其时效性上优于传统媒体,在突发事件信息传播方面占有先机,公众参与度也较高,但网络媒介、手机短信等疏于管理,信息门槛较低,容易出现假新闻或者谣言,故其公信度较低。2.在获知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后,45.8%的调查对象表示会通过口头转告的方式向他人传播所获得的信息,说明这类信息的二次扩散主要是通过人际传播而非大众传播。但信息在口口相传的过程中很容易造成部分环节失实,而形成谣言。大部分受访者表示谣言会对他们形成误导,从而使之偏离事实真相,更可能引发社会动荡。因而,政府的新闻和新闻媒体对真相的及时报道是消除谣言的首选有效方式,其次才会依据个人判断和专家观点。这进一步说明政府新闻会对于消除谣言、安定民心的重要性。

(二)公众对突发事件新闻内容的关注点及对媒体报道的意见与评价

1.调查对象认为政府应对突发事件时首先应当的信息应当是“事件处置与救援”情况(42.7%)与“伤亡及危害程度”(34.7%),其次是“事件原因和动机”(14.2%),只有极少数的人关注“领导动态”(3.3%)。而受访者对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新闻工作感到最不满意的是:信息不全面(25.2%),对老百姓的关注不够(20.7%)、较少涉及关键问题(18.6%)、信息不及时(14.8%)等。2.新闻媒体在报道时没有让公众了然真相。多数受访者认为新闻媒体有关突发事件的报道存在的两大主要问题:一是报道不全面;二是不敢报道真相。

(三)突发事件中政府新闻效果评估必要性及其评价要素分析

1.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的新闻工作对媒体报道和公众认知有重要的影响力。但超过半数(58.7%)的受访者认为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出现的问题与政府新闻工作不到位存在直接关系,这说明政府新闻成效不明显,仍存在不少问题。加之政府和公众之间缺乏信息的反馈和互动,在针对地方政府突发事件新闻效果的评价中可以发现:相当一部分受众对于本地政府新闻工作的评价态度不明确,没有感受到政府工作的效果,对政府新闻存在不信任。为此,76.9%的受访者认为应该对政府新闻效果进行跟踪评估。2.针对政府新闻效果评估应当关注哪些重点环节的问题,大多数受访者认为新闻会要重质量而不仅仅重数量,不在于其形式,关键在于内容。受众对事件本身(时效、内容、价值、影响、结果等)的关注度远远超越事件传播的载体(会、媒体等)。多数受访者认为一场会最终真正受到关注的是社会公众反响、事件处置结果、及时性、内容权威性、新闻价值等因素,这是决定整个新闻会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评价一场效果好坏的重要环节。

(四)突发事件中政府新闻网络平台的效用及存在的缺陷分析

1.地方政府新闻网站的公众知晓度、关注度偏低,其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能力偏弱,未成为公众获知信息的主要渠道。57.5%的受访者表示从未浏览过政府新闻网络平台,另有38.8%的受访者表示偶尔浏览过,只有极少数人(3.7%)经常浏览网络平台。这说明地方政府对其新闻网络平台的宣传与运用工作仍未到位。知晓应是信息传播的第一步,该平台的“鲜为人知”使得政府利用新媒体形式新闻难以获得良好的公众效果。2.政府新闻网络平台仅发挥了其信息传播的媒介职能,并未发挥其联系民众、解决问题的政府职能和服务职能。调查发现,但接触过政府新闻网络平台的受访者普遍表示该平台互动性、服务性差,回复率低、反馈速度慢。这表明,作为一个政府网站,该平台在为民办事、联系公众方面仍存在较严重的不足,未能体现其为民服务的本质。作为一个以政府为背景的特殊媒介,这一职能的缺失将导致该网站在新闻方面成为传统媒体的附属、公众获知信息的次要选择,而非权威的信息来源。

四、讨论与建议

突发事件中的政府新闻活动属于政府危机传播与风险沟通的范畴,同时也是关系到政府在社会公众中的公信力以及新闻媒体的公信力问题。面对突发事件,政府新闻机构及时、有效的信息公开与新闻能使人们对突发事件相关信息有更清晰的认知,并在源头上遏制谣言的传播,这样才能把握信息传播的主动权,抢占先机,获得社会公众的认同,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经过对实证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发现,目前社会公众对于政府新闻工作还是抱有很大的期待和信任的,而随着我国各级政府新闻制度的建立健全,新闻制度在形式上已经逐步完善,而实施效果上依然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新闻内容不全面,脱离公众需求、缺乏对公众利益的关注,从而导致地方政府新闻社会效果欠佳,最终影响新闻的整体质量。由此看来,真正影响地方政府新闻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在于政府新闻机构是否将广泛的公众认知和良好的社会反响作为新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首先,要确立科学合理的地方政府新闻效果跟踪评估机制。为推动突发事件中的政府新闻社会效果的提升,切实可行的效果评估机制既能考量地方政府新闻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又能成为地方政府改进与完善新闻工作的标准依据。在现有评估制度建设的基础上,有必要通过第三方机构的效果跟踪、公众调查、专家访谈等研究手段对地方政府应对突发事件中的新闻效果进行质化与量化相结合的评估,并作为政府新闻工作绩效考评指标,以及改进政府信息公开与新闻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

其次,要建设和完善好地方政府新闻网络平台,这是网络时代政府信息公开与新闻的有效渠道和方式。通过拓展新的传播渠道,增加网络平台的知名度,使社会公众广泛知晓这一平台。地方政府新闻网络平台建设,可以通过在政府部门网站、各大新闻网建立网络平台链接的方式,也可以在政府新闻办公室网站中单独建立网络平台,更可以采用灵活的形式,将网络新闻发言人、官方微博加以整合,建立多媒体、多功能的信息平台。以便于吸引更多的社会公众接触和使用这一平台。

第三,全面推行地方政府新闻问责制,为提升新闻社会反响效果提供制度保障。目前国内仅有深圳等地推行新闻问责制,且问责制的推行才刚刚开始,实施效果尚难定论,需要加大这一制度建设的力度,并向全国推广这一具有创新意义的制度,以保证地方政府新闻的及时性、真实性、权威性、全面性和多样性。

新闻传播学科评估篇5

关键词:大学生;传统媒体;线上传播形象;认知

一、研究背景及缘起

受众研究在新媒体传播时代尤其重要,现有的传播环境对以前的传播链条进行了突破与颠覆。传者与受众之间不再是以往的单一传播或双向传播模式,受众对信息的感受与认知不仅简单表现为直接对传者的反馈,更是通过心理认同将传播内容进行多元化的多维传播。就网际热点事件可看出,新闻热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受众的推动。

笔者认为,新媒体的开放平台使得受者的概念具有瞬时性,在其接受信息并且表达认可的同时其又成为另一个时间与空间领域的传者。可将媒体的线上传播作为母传播,受众的多元传播则是在母传播的基体上派生出的多重子传播,传播次数经考究,除由传播信息的显著性,趣味性等信息价值要素选择影响外,媒体对信息的整理,编排甚至在线上平台的自身形象也直接与其子传播(即受众的再次传播)效力直接挂钩。

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受众对媒体形象的认知在网络空间仍然存在且逐步强化,在受众媒介素养渐进提升以及数字阅读空间逐步打开的网络环境开放式呈现语境下,受众概念已经嬗变为用户概念,其对媒体的甄选要求也更为严格,除其通过阅读需求范畴来选择媒体外,对于媒体的公信力,媒体形象,特别是对于传统媒体构建的新媒体平台,其基于对传统媒体的既定感受等也将直接影响到用户的选择。

对这些问题的研究,笔者试图从大学生用户的认知感受入手,嵌入认知心理学知识将受众研究放入核心地位,从而发散出对传统媒体线上传播现象的探讨以及线上传播过程中的策略解决。本文所指的认知主要是基于传统媒体形象与传统媒体线上传播形象的差异而在研究对象(大学生受众)意识上的感受,尤其强调大学生群体对传统媒体线上传播各方面构成(线上内容传播的创新与网际传播的适用,线上传播形象管理)的使用与解读由此产生的反馈意见。

二、关于《人民日报》官方新浪微博以及网际媒介传播链条中的用户心理

源于强烈的新媒体格局下的危机意识,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于2012年7月22日凌晨4时58分正式成立,致力于打通网络舆论场,这也是人民日报新媒体计划的一部分,即完成在全媒体时代下的媒介分流,以确保自身媒介生态的多元完整。

网络媒体在完成媒介分流的同时,也培养出了一批“挑剔”的用户,“使用与满足理论”所倡导的自主市场已经不能涵盖其对信息的需求,受众从“挑信息”转变到“要信息”,即受众从媒介设计的信息内容框架突破从而要求更大信息量的实现,新闻信息价值大小的考量也需兼顾受众的选择与要求。因而,网际媒介的角逐已经不再拘泥于传达的信息量,因为每一个网际媒体的载负能力已经足够厚实,但其核心竞争力表现于在其信息的输送是否以受众所要求求证的信息直接挂钩。现有的网际媒介与受众格局体现于受众在一个一个信息场之间奔走,其多元选择已经逐渐将受众的自主选择心理养大,而吸引其奔走的实力体现在于诸如媒介良心,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对新闻真实的揭露,言论的“接地气”等。

本文将视角集中于人民日报官方微博这一信息场,通过用户反馈研究,以此就其形象,竞争力等方面进行探讨。

三、研究样本

1.问卷样本

问卷样本嵌入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构成,将抽象理论具化成与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相关的问题。问卷包括勾选类与简答类,从认知获得、编码、贮存、提取和使用等层层递进。

2.用户(受众)样本

调查对象需满足以下硬性要求:长期使用微博且关注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时间至少为3个月,每天微博时间不少于1个小时。 通过各种渠道,笔者在各省份(直辖市)大学生(本科生)数量分布数据上对各省份(直辖市)进行人员筛选,由此分配问卷调查对象比例,共发出150份问卷,收到有效问卷132份,其中男性79份,女性53份。各省份(直辖市)有效调查问卷分布情况:江苏省11人,山东省9人,广东省9人,河南省8人,安徽省7人,湖南省7人,湖北省 6人,河北省 6人,辽宁省 6人,四川省6人,北京市6人,浙江省5人, 陕西省4人,黑龙江省 4人,福建省4人,江西省3人,山西省3人,上海市3人,云南省3人,广西省3人,重庆市3人,吉林省2人,内蒙古自治区2人,天津市2人,贵州省2人,甘肃省2人,海南省2人,宁夏回族自治区1人,青海省1人,藏族自治区1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1人。

3.焦点小组样本

为强化传统媒体与传统媒体线上传播形象的比较,特增加焦点小组访谈环节。焦点小组由20名调查对象构成,分别对7月2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和7月3日人民日报进行对比阅读,从而描述其阅读感受。

四、结果分析

就问卷调查结果:百分之七十九的调查对象表示对人民日报的形象认知概括为严肃厚重,百分之十九的调查对象认为人民日报风格正在逐步改变,百分之二的调查对象表示不了解。而焦点小组对人民日报及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总体形象的评估则由表格所示: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整体形象评估 满意 良好 一般 不满意

人数 4人 7人 5人 4人

人民日报整体形象评估 满意 良好 一般 不满意

人数 0人 5人 13人 2人

人民日报与其微博形象差异 极大 较大 一般 不明显

人数 10人 5人 4人 1人

是否因为人民日报传统形象影响对人民日报官方

微博形象的看法 是 不是 不清楚

人数 15人 1人 4人

表一 焦点小组对人民日报及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总体形象评估

对微博内容更新速度,百分之六十的问卷调查对象认为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新闻推送速度较慢,百分之一十七表示还可以,百分之二十三表示没有印象。百分之六十八的问卷调查对象表示内容的同质化与更新的滞后性让其对人民日报微博的信息推送选择跳跃性阅读,百分之十五的问卷调查对象表示会有意识地关注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就同一新闻的立场与态度,百分之二十七的问卷调查对象则表示不清楚。就其印象最深刻的一条微博来看,只有百分之二的问卷调查对象认为新闻类微博,百分之十三的问卷调查对象认为是图片类微博,百分之十六的问卷调查对象认为是生活百科类微博,百分之二十八的问卷调查对象认为是互动类微博,百分之三十九认为是评论类微博,百分之二认为是其他。

而其更青睐于被推送到的微博信息类型则如表格所示:

更青睐的微博信息类型 消息新闻 图片新闻 视频新闻 新闻评论 互动 生活百科 人生哲理 段子 其他

百分比 6 8 12 25 19 6 8 8 8

表二 问卷调查更青睐的微博信息类型百分比构成图

五、主要问题与建议

首先,传统媒体要完成其在新媒体时代的“蝶变”,必须考量其自身形象的重构。用户对媒介的敏感使得媒介在信息的构成方面需要加以转变,不能单纯将传统形象换置于网络空间。传统媒体的线上传播形象除了依靠线上平台的大力整改外还需要借助于线下传统媒体自身的改变。因为在媒介融合时代,受众对媒介的认知不能拆分单元从而孤立地对其线上线下平台分别评估,因而传统媒体线上平台的扩张不能单单只靠线上传播一种渠道的推动,还是需要线下线上双重平台的齐头并进来达成。

其次,传统媒体拿捏线上平台需要正确树立的全媒体时代下的传受双方地位意识。受众的选择已经不受体制的强控而是依靠信息的迎合,沉稳负责的信息场才能掌握一定数量的受众群体,媒体的亲民性以及“第四权力”即大众的监督意识亟待唤醒。

大学生用户对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的期待并不只是其在言语或形式多样来促成,其对言论与立场的注重直接影响其媒介阅读选择。媒介的线上传播应更多从精神本源进行创新,技术伴随只是辅助作用,任何新奇的形式只有在富有内涵的内容与思想的土壤上才能赋予意义。

就同一新闻,由于商业门户的市场竞争压力迫使商业门户微博的新闻更新速度要明显迅疾,这就直接导致人民日报微博的信息推送在众多媒介中呈现缓慢与滞后。因而人民日报官方微博需要注重在与其他同质化微博之间的时间差弥补,并且善于用简短的语言表达倾向与立场。因为就微博来言,其新闻信息只是推介内容的一种类型,受众对微博的评估并不仅仅在于微博运营方对新闻信息的把握,其身后的言论与立场则折射出媒介态度,因而大学生用户更希望微博方对信息做出一定解读。

软化严肃形象可为更加一步的沟通奠定基础,娱乐在最大程度可消解受众对人民日报传统形象的固有认知,考虑到受众的多元,积极的“幽默感”,利用“网络段子文化”等可建立媒介平台与用户之间的桥梁关系。在更加开放的平台里,媒介的议程设置也需注意。好的线上传播应该立足于对话题的捕捉,将话题扩充至可供集纳意见的平台首先在于对议题素材的把握。而议题的出处应该对民意进行充分地数据监测,源于受众的cookie所总结出的议题才具有广泛参与的根基,这一定程度也与微博自身的互动相捆绑。微博平台在逐步将媒体立体化,所以加强互动也必须是传统媒介线上传播的“乘势之为”。立足于现在的传播格局,用户对互动的参与与表达不仅仅立足于传受双方层面。以微博互动的数据进行研究,互动信息推送的转发量要明显高于评论量,这直接说明了用户的思维里并不把微博当成二元传受平台,用户除了将自身对互动的参与视为一种向媒体的反馈外,其一定程度上将其视为分享平台,即互动只是一种工具,而用户的价值观,见解,思想通过这种工具有一个阐发的机遇。其在转发的过程中插入自身表达,将互动与意见或理念结合,通过转发进行有效范围内的再传递,从而满足于自身在网络社交中的表达倾向。

参考文献:

[1 ]龙立荣,郭涛.《认知过程的新范式――认知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比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

[2 ]蔡怡文:《传统纸媒微博运营的新探索》[J],《传媒观察》,2013.

[3]张楠.《从媒介现实到受众现实――从框架理论看国内媒体“非典型肺炎”报道》[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2)

新闻传播学科评估篇6

“共建”新闻学院,正是通过交流与互动有效地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让教学人员和媒体工作者产生知识和功能的互补,共同从理论抽象和基础学术层面来深入研究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用正确理论促进新闻传播事业跟上时展的步伐。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学院在前期反复调研、论证、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和探索。下面选取了共建方案的部分主要内容,作如下推介。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统领,立足于资源共享、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加强高校新闻院系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机制,提高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水平,着力培养一批具有“正确立场、人民情怀、责任担当、传播创新”的新闻工作者队伍和新闻传播后备人才,为推进成都市新闻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二)共建任务1.建立联合培养新闻传播人才机制。建立由成都市委宣传部领导,市教育局、市广新局,各区(市)县委宣传部、高新区发展策划局、天府新区成都片区科宣局,成都传媒集团、市广播电视台,市记协及各主流新闻单位等共同参与,成都学院组织实施的联合培养新闻传播人才的机制,推动成都学院与新闻宣传单位在师资队伍、实践基地方面的共建,鼓励成都学院与境内外高水平大学开展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交流合作,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2.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融入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引导师生始终坚持新闻工作党性原则,坚持正确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加强新闻职业精神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师生秉持新闻职业操守,履行新闻工作社会责任,增强做好党的新闻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3.加强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按照更加注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统领、更加注重学科交叉融合、更加注重职业道德培养、更加注重现代技术运用的原则,制订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基地建设。

(三)共建内容1.办学设计。结合现代媒体业的发展,顶层设计新闻学院的教育教学,努力构建多维度、多层次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教育体系,推进成都市新闻传播人才的学业教育、继续教育和提高教育。切实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以满足支撑成都市作为首位城市,在领跑全川发展中对各级各类新闻传播人才的大量需求。2.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结合学校自身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切实加强专业建设,完善培养计划,致力于把成都学院的新闻传播类相关专业建设成省级、市级普通高等院校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切实加强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积极引入媒体实战项目置换现有学校课程,推进实战型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力求在部级、省级精品课程建设方面有新突破。在教材选用和编写中强化教学与教改建设,体现出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基础性(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系统性(职前职后一体化)、广泛性(学生涉猎的知识面)。学校加大投入,组织教师、行业专家合作编写出版培养成都市新闻传播人才的相关教材。3.开展师资队伍建设。成都市委宣传部每年定期从新闻单位挑选10名优秀编辑记者到成都学院兼职或挂职任教,从成都学院选派10名骨干教师到新闻单位兼职或挂职1~2年,或到国内外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学习。派出单位在人员职级晋升、职称评定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每年推荐1~2名学界知名学者、业界知名专家、媒体精英、优秀从业人员到成都学院兼职授课或从教。引入“双导师”制,聘请业界导师和学校教师共同在选课、实习、撰写毕业论文、就业等方面指导学生,推进教学与行业的接轨,让学生与行业“零距离”接触,加强学生一线体验和业界专业训练。4.推动资源共建共享。共建“成都市新闻传播研究中心”,开展新闻传播趋势研究,指导成都市新闻传播行业的实践。成立“成都市新闻传播培训中心”,开展新闻传播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共建实训、实习基地,成都学院与市新闻单位合作,共建5~10个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基地,积极建设校外实践平台,强化新闻传播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从业技能。5.构建评估机制。健全成都市委宣传部组织,市级相关单位、专家阅评组、市级媒体等多方参与的评估机制,对新闻学院开展的新闻工作者和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情况进行全面评估,确保办学效果。

(四)保障措施1.组织领导。成立由成都市委宣传部牵头,相关市级单位、各区(市)县委宣传部、高新区发展策划局、天府新区成都片区科宣局、新闻媒体等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与成都学院共同参与的院务委员会;制定共建新闻学院章程,明确各方权利和责任,在多方面加强深度合作。院务委员会要发挥共建优势,加强和完善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领导机制建设,牢牢把握正确办学方向,积极统筹协调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为成都学院新闻学院实施新闻传播教育的创新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的提质升位、新闻传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智力支撑。2.政策支持。成都市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各相关单位给予成都学院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计划所需的相关配套政策支持。支持成都学院与新闻宣传单位的合作,建立联合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支持新闻学院师资队伍建设,鼓励高校与新闻宣传单位从业人员的互聘制度;支持参与“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新闻宣传单位与成都学院共同建立大学生校外实践平台。3.稳步推进。强化统筹,有序推进,根据各项工作特点,做好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方案、培养标准、培养计划、专业建设、师资引进工作规划,科学安排工作步骤,把握时间节点,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二、取得的主要经验

1.加强重视,凝聚共识,突出制度建设。组织机构是工作运行的平台,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是工作得以正常运行的有效保证。在新闻学院筹备前期,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学院高度重视新闻学院建设工作。成都市委宣传部成立了以副部长牵头,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新闻学院筹备工作组;成都学院在学校党委书记统筹安排下,成立了以主管副校长牵头,学校宣传部、教务处、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和艺术学院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小组。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学院在认真贯彻国家文件精神和中央、省、市思想宣传工作会议要求的基础上,双方结合地方新闻事业发展实际和学校新闻后备人才培养需求,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资源,互通有无,凝聚共识,有力有序推进新闻学院建设工作。在新闻学院筹备前期,双方在全面调研、研讨的基础上,详细规划了新闻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共建方案、领导小组、共建章程等。这些规章制度既考虑了国家的相关文件精神,又考虑了各级党委宣传思想工作的会议精神;既考虑了地方党委宣传部门的要求,又考虑了地方新闻事业发展的实际;既考虑了学校当前的自身条件,又考虑了今后新闻人才培养的长远需求。

2.找准定位,“计划”驱动,打造特色品牌。成都学院在主管副校长的组织下,先后多次召集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学单位负责人、各专业负责教师、学界和行业专家等召开了共建新闻学院研讨会。专家们根据学校的发展实际,学校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城市型综合大学的定位,并结合学校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优势,从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培养模式、运行机制等方面,就校地共建新闻学院,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方案展开研讨,并形成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成都学院坚持以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为驱动,在办学设计、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资源共建共享方面等都有新突破,为培育、造就一批高素质新闻工作者和新闻传播后备人才,进一步推动成都市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有效保证。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学院在共建新闻学院,全面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过程中,既体现了国家的改革精神,符合国家的要求;又充分体现了成都特色、“成大”特色,将以共建新闻学院为契机,打造一批学界与业界的特色品牌。

3.汲取经验,追求卓越,推进改革创新。俗语说,采他山之石以攻玉,纳百家之长以厚己。国内一些重点高校在2013年已率先实施了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并形成了不少有益经验,并已取得了明显进展,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值得积极正视和借鉴。成都学院教务处、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多次向国内新闻传播学科知名院校进行调研,搜集了大量参考资料,汲取了国内知名院校在新闻学院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有益经验和主要做法,并将这些好经验、好做法融入到了成都学院新闻学院的各项制度中。成都学院在汲取这些好经验的基础上,力争顶层设计各项规章制度,逐步构建卓越新闻人才培养教育体系,全面推进新闻人才教育培养、地方新闻事业的改革创新。

4.强化过程,及时反馈,注重内涵建设。成都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和艺术学院在认真学习国家、省、市的有关要求和学校的建设规划的基础上,在学院内就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方案、培养标准、培养计划、专业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作了一系列的研究和理论设计;并就下一步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进行了初步规划和调研。我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和艺术学院还积极联系新闻单位的行业专家,就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方案征求了业界的行业建议,并为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吸收了一些业界知名人士参与。在整个过程中,两个二级学院积极正视目标与要求,及时反馈问题,适时做出了一系列规划与调整,注重内涵建设,力争在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过程中创新新闻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管理、课程、教学、师资、科研五方面的有机互动,充分实现学界与业界联动、教学与科研贯通、理论与实践结合,走出一条政产学研合作互动、深度融合的新路。

新闻传播学科评估篇7

Abstract: History of Chinese Journalism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journalism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However, in spite of its important meanings, students do not like this course, which drives teachers to think seriously about the reason and to improve their teaching method.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ree specific ways of teaching reform, and the goal has been achieved through two years of teaching practice. At present, through the teaching experiment, the students have greatly improved their performance, and their ability of self study has been strengthened.

关键词: 新闻事业史;课程框架;教学内容;教学辅助手段

Key words: History of journalism;curriculum framework;teaching content;teaching aid

中图分类号:G61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36-0253-03

0 引言

自人类社会诞生起,出于生活、生产的需要,人类新闻信息传播活动就随之出现。新闻事业,作为人类社会有目的、有组织、专业化、规模化的新闻传播活动,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形成的。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国的新闻信息传播活动可谓源远流长。

《中国新闻事业史》是我国高校新闻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骨干课程,它是我国新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方面,具有百年开课历史。然而,与其重要意义不相匹配的是,这门课程却是很多学生不喜欢的一门课,这就促使任课教师认真思考其中原委并加以改进。经过多年的教学总结,我们获知,学生对这门课的普遍感受是“枯燥、不实用”。其实,对一门课程是否“有用”的判断,取决于学生的立意和眼界,如果一味强调它能否运用于新闻实践,所学知识能否在新闻单位立竿见影地产生效用,那么,这门课程确实无法满足学生的这种期待。《中国新闻事业史》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它的学科属性决定了课程功能,它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史学思维和人文素养,又可以培养学生在观察社会现象及新闻传播现象时能够从历史角度加以宏观把握。①

那么,在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和学生的无兴趣之间产生的矛盾,我们该如何解决呢?之前,很多教学研究都是从教师出发,从教材出发,认为只要把教材编好,课堂上再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就一定会提高。比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编写的《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三版)》的总序中就有,“一般说来,新闻教育质量的高低,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两个因素:一个是师资,一个是教材。两者之间,教材的作用更大。这是因为,师资的多少和良窳,往往受办学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而教材一旦完成,就可以直接嘉惠于学子,风行四海,无远弗届。”②不是说这种观点不好,只不过,教材改了又改,十几年来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无法大幅提高,这种窘境迫使我们冒险尝试新的解决方案和新的解决思路。新世纪的新闻学教育不同于以往,它需要更大胆、更创新的教学改革方式,从教学主体――授课教师这个方面来说,我们需要改变原有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力;从教学客体――学生这个方面来说,我们需要学生更积极的行动起来,切实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为此,我凭借十几年的教学经验对《中国新闻事业史》的教学改革做了一些探索性研究,并尝试提出一些可操作方法,以期能够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本文从以下方面展开《中国新闻事业史》课程的教学改革:

1 课程框架改革

以往的很多教材都是按照政治斗争史框架贯穿新闻事业史全部内容,比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方汉奇教授主编的《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三版)》,这是业界非常认可的一本精品教材,还是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它的结构框架就是按照政治史的结构安排的,清末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民国初年的新闻传播事业―五四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十年内战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等。③这样划分新闻事业的分期并不能全面展示新闻事业发展全貌,为此,我们应着重改革,尽量从新闻事业的发展历史构架课程内容,如我们可以从近代报刊的引入―国人自办报刊的兴起和高潮―资产阶级革命中政论报刊的发展―近代商业报刊的发展―新型政党报刊的发展等脉络组织课程框架。

在这样的框架安排中,我们并不是漠视政治和革命,而是把它们作为时代背景,分析它们对新闻事业产生的影响和作用。这种改革可谓是一种非常冒险的大动作,因为它几乎把原来大家认可的结构打破,重新搭建属于自己的新的框架。可是如果不变革,我们就要再重新学一遍政治史,然后在政治史当中穿插新闻事业的发展历史,岂不是本末倒置。

如此变革弊端也是非常明显的,那就是我们很难找到适合的教材,当前情况下教师只能在授课过程中打乱教材内容,自行安排内容衔接,综合各家之长。经过两年的教学改革,我们现在的做法是,仍以一本教材为主,我们选用的主教材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方汉奇教授主编的《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三版)》,另外还为学生提供两本课外教材,以供学习参考之用,我们选用的两本课外教材是复旦大学出版社吴廷俊编著的《中国新闻史新修》和黄瑚编著的《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第二版)》,为了减少学生的经济负担,这两本教材我们选用的都是电子书,可随时在网络上和电脑上阅读。如果想彻底解决这个难题,最好的方法,一是教师还应在课外努力寻找适合教材,二是自行编辑出版新教材。

2 教学内容改革

以往很少有教师会对教学内容提出改革意见,但是时代在发展,即使是新闻事业史也需要与时俱进,最起码要更全面展示新闻事业史的发展全貌。下面以中国古代新闻传播溯源为例,简要介绍我们的改革思路。

大部分新闻事业史教材都会用一章的篇幅讲授中国古代新闻传播活动,而且多以时间为脉络讲授从远古到夏商周、三国魏晋、唐宋元明清的这段历史。比如,前文提到的《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三版)》就是以时间为脉络讲授这段历史,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可以清晰的了解一个朝代,一个时期的新闻事业发展历史,可弊端就是很难梳理某一媒介的发展历史。比如,在中国古代新闻传播活动中,报纸主要分为三类:朝廷官报、非法民报、合法民报,这三类报纸贯穿从汉唐到清朝晚期的1000多年历史。从形式上看,合法民报最完备;从本质上看,非法民报最接近近代意义上的报纸;从影响上看,朝廷官报最大,它在历代封建统治者的经营下,成为封建社会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④吴廷俊编著的《中国新闻史新修》就提及了这样的知识点。这样的知识点如果单纯按照年代史介绍,教师很容易忽略信息汇总,学生自然也无法掌握史学全貌。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须博览群书,取众家之精华,努力丰富教学内容。由于我们采用了多本教学书和教学参考书,这就为我们的内容改革提供了方便,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像描述人体骨骼模型一样把主教材的知识点和参考书上的知识点进行明确标记,制作成知识树,供学生学习之用。这样既节省了时间,知识点还清晰了然。新闻事业史的教学内容要像一张大网一样,尽量囊括所有史学知识。

3 教学辅助手段改革

3.1 引导学生阅读优秀作品 《中国新闻事业史》是以中国报学史为基础和主体的中国媒介史,报业史中有很多著名报人和他们的优秀新闻作品,对于新闻事业史的学习要建立在对这些报人和作品的充分认识和了解之上。面对众多的报人、记者、编辑,和浩如烟海的优秀新闻作品,学生在选择作品和阅读作品时恐怕会面临诸多困难。⑤为此,我们将极力为学生准备和教材及教学过程相适应的电子书推荐给学生,以供学生课外阅读。我们选用的电子书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从网络上直接购买的电子书,另一种是利用扫描设备存储的电子书(把纸质书扫描成图片进行存储)。这两种电子书的获得渠道都很简易,所以是一个非常好的辅助教学手段。

比如在讲授《中国新闻事业史》时会遇到很多百年以前出版发行的报刊,只靠文字介绍,很难准确描述报纸版面和版式设计,为此我们为学生推荐《中国报刊图史》供学生学习之用。通过一个学期的数据统计,我们发现这本电子书的利用频率非常之高,几乎每节课都会用到。比如,从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创办的最早的近代报刊《察世俗每月统纪传》、《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到近代国人自办的《申报》、《沪报》、《新闻报》,重要的报纸几乎都有图片及文字介绍,而且书中的文字介绍还会填补教师授课过程中的疏漏,供学生课外自学使用。

3.2 充分利用视频资料,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依靠教师讲述和板书展示,单一的教学方式难免会使课堂呈现沉闷压抑的气氛,随着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发展,如今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视频资料为学生展示事件背景及相关教学资料。但是,利用视频资料也有弊端,很多视频资料时间都较长,而且不能集中展示教学重点,有时为了突出强调某个教学重点,教师可能要播放多条视频资料。这样做的结果一是浪费宝贵的课堂授课时间,二是容易发散学生思维。为此,我们设想了一个折中的解决方案,我们把所有的视频资料都放到学习网站上,学生可以随时点击任意收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播放经过剪辑的精华片段给学生看。比如,在讲授清末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史时,我们要先后介绍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报刊活动家,无论哪一个人物的背景资料都多达几十条,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先为每人剪辑出一段5分钟左右的视频精华资料,其余的内容给学生提供一个详细目录,学生可自行决定收看。在收看视频资料的同时,还可延伸学生的课外学习,如通过视频资料介绍,我们知道了孙中山先生设计中山装的用意是什么;通过视频资料介绍,我们全面的认识了陈独秀、等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通过视频资料介绍,我们还详细的掌握了每一次新闻媒介变革的时代背景。

3.3 自学网站的启用和完善 两年前,黑龙江科技大学开始组织材料建设新闻学专业的学习网站,网站建成后将为多门学科提供资料存储和供学生自学使用。两年来我们不断完善建设,目前网站已初具规模并投入使用,而且受到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网站建成后,教师可以把大量的教学资料上传到网络上,供学生随时查阅,还可通过点击量、浏览量等数据,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师生互动平台上,教师还可随时解答学生的学习疑惑。网站的建成也给学生提供了一种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和学习平台,学生可利用业余时间自行决定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通过网站自学,既启发了思维,也陶冶了情操。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已悄然改变我们的生活,为教师和学生都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互联网在突破教育培训的时空障碍方面,提供了广阔空间。网络学习是促进教育培训现代化的一个全新方式。它具有覆盖面广、参与人数多、共享度高、灵活便捷以及成本低等特点。

通过网站自主学习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虽然学生可以学到很多课堂上没有讲授过的知识,但网络自学需要高度的学习自觉性、持续的学习动力和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所以,今后任课教师在完善网站建设的同时,还要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上加强锻炼。

4 教学效果反馈

以上教学思路和教学内容改革在两年的教学实践中已初见成效,通过两个学年四个学期的教学评估和对多届学生展开的教学效果反馈调查,我们获得了如下数据,这些数据说明通过教学改革,《中国新闻事业史》的教学效果有了很大提高。

通过对11级、12级、13级三届学生的问卷调查和期末测评试卷分析(表1),我们发现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改革,教学效果确有很大提高。通过调查我们发现,11级学生接受的是没有改良的教学方式,所以总体成绩和知识点掌握情况都不是很好,学生几乎不阅读课外参考书,对这门课程也没有什么兴趣,教学效果评估为良;12级学生开始接受“新式教育”,从知识点掌握到试卷评估都有20%和11%的提升,其中最大的变化是课外阅读量的提高,教学效果评估接近优;13级学生接受的是改良后的“新式教育”,所以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学生成绩再次提高,尤其是学习兴趣和之前相比有24%的大幅提升,教学效果评估为优。

一位大学校长曾对他的毕业生说:大学毕业好比一碗净面,放上一勺炸酱便是炸酱面,放上几块排骨便是排骨面。由谁来放这些东西呢?当然是学生自己。一个人在大学期间所学的知识,对于一生来说犹如九牛一毛。大学生在校所学的多是基础性理论知识,更多的应用科学和实用技术需要到社会上,根据社会需要通过自学来补充、完善。大学生在学校学到的与其说是知识,不如说是自学的能力。如果把知识比做金子的话,那么,自学能力便是点金术;如果把知识比做鱼的话,那么,自学能力便是捕鱼的本领。⑥通过两年的教学改革,我们欣喜的看到新的教学改革方案在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和课外自学能力增强方面确实遥遥领先于传统教育。

5 结论

不论是现代教学模式,还是传统教学模式,知识容量的大小都是衡量教师授课水平和授课效果的重要标准。我们在《中国新闻事业史》的教学中改革教学框架,补充教学内容,引入多媒体教学方式,利用网站、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电子书,加大知识容量,随着授课时间的积累和教学经验的总结完善,我们相信《中国新闻事业史》在未来将更有效的提升这门学科的学科优势,为培养新闻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注释:

①赵永华:《中国新闻史教学改革初探》载《新闻教学与学术研究》,2011年版。

②③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④吴廷俊:《中国新闻史新修》,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⑤王欢:《利用多媒体方式优化教学》、《科技视界》,2012年版。

⑥来自百度.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性和方法。

参考文献:

[1]赵永华.中国新闻史教学改革初探[J].新闻教学与学术研究,2011.

[2]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传播史[M].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3]吴廷俊.中国新闻史新修[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4]王欢.利用多媒体方式优化教学[J].科技视界,2012.

[5]李云豪.中国新闻史课程教学方法初探[J].时代文学,2008.

新闻传播学科评估篇8

【关键词】新办;新闻传播院系;评估

【中图分类号】 G5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139(2012)02-0159-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突飞猛进,整体规模已居世界第一,同时由于传媒产业的飞速发展,新闻传播教育增长更超过了其他专业,新闻传播学科的超常规发展带来的矛盾尤为突出。其中进入21世纪以来,各高校争办新闻传播院系,这些新办新闻传播院系办学条件简陋、招生过滥,已经严重影响了新闻传播教育的整体水平,需引起教育主管部门和相关院校的高度重视。

一、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发展与现状

1978年全国只有5所新闻院系,5个新闻学教学点,至2008年底我国高校设立的新闻传播学专业点达到了877个,其中新闻学267个、广播电视新闻学188个、广告学323个、编辑出版学64个、传播学31个、媒体创意4个;1978年全国新闻专业学生仅有300A左右,1983年增加到2814名,到了2009年在校新闻传播学本科生16万,加上研究生、博士生高达25万,而全国从事记者编辑工作的才20万人。而号称“天下第一大系”的燕京大学新闻系从1924年创办,到1952年院系调整并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为止,一共才培养343名毕业生,我国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已严重供大于求。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注册高校中开设新闻学及相关专业的院校约占85%,1995—1999年,新增新闻学与传播学类专业点50多个,平均每年增加10个左右;2000-2004年,新增335个,平均每年增加70个左右;2005-2006年,新增202个,平均每年增加101个。可见当前我国大部分新闻传播院系都是2000年以后开办的,由于这些新闻传播院系办学历史较短,影响力较小而容易被忽视。

受到适龄高考毕业生减少、大学就业难、学生低龄留学等因素影响,2008年以来全国高考报名人数持续减少,2008年高考人数为1050万人,到了2011年降至933万人,这给急剧膨胀的新闻传播教育带来巨大压力,尤其在竞争中处于弱势的新办新闻传播院系,它们将面临着生存还是灭亡的压力,如何办好这些院系的新闻传播专业是一项需引起重视的紧迫任务。因此本文试图分析这些新办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二、新办新闻传播教育存在的问题

由于新办新闻传播院系办学历史短,处于探索阶段,师资、教学、实习、就业等都还不成熟,发展中存在一系列问题。

(一)教学点扩张过快,招生过滥

如前所述,近年来新办新闻传播院系教学点增长速度递增,并且这些新办院系的招生能力远远超过其承受水平,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名牌高校每年每专业平均招收本科生一般不超过50.人,但新办院系动辄就招生二三百人。东北一所著名师范大学的传媒科学学院是由原来广播电视学院和信息传播与管理学院合并建成,而广播电视学院的前身是电化教育系,信息传播与管理学院的前身是图书馆学系,2007年学院已经有了教育技术学、广播电视编导、广播电视新闻学、图书馆学、广告学等5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多达1200人,硕士研究生也有200多人。成立于2002年7月的烟台大学人文学院(含汉语言文学系、新闻与传播学系、社科德育部、中国学术研究所、民族研究所、中日朝韩关系研究中心、当代文学研究中心和媒介发展与战略传播中心八个教学和研究单位),其网站上显示在校本专科学生1494人:

(二)师资力量缺乏,课程陈旧

良好的大学教育依赖于一流的师资队伍,但新办新闻传播院系历史短,并且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起始于改革开放以后,缺乏积淀,一线教学人员较为缺乏,如始建于1984年的上海政法学院,2004年刚刚被批准为独立设置的普通本科院校,2007年该校的社科系申报的新闻学专业被批准建立,但就在2007年4月,该校还在大量招聘新闻学专业教授、博士,并且注明“紧缺”。一些反映最新技术的新媒体教育由于专业人才的缺乏、教程编写的滞后而难以开展,即使开展效果也不明显。另外,新办新闻传播院系往往从所在学校的中文系(文学院)或其他相关文科专业中独立出来,课程设置还不够全面、丰富,有些课程因师资缺乏而无法开设,或者外请教师,从而无法保证课程建设的连续性。

(三)硬件设备简陋

从学科特点看,与文学、哲学、历史等传统人文学科不同,新闻传播学与实践结合紧密,随着技术的进步,不要说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摄、录、编、播等教学环节需要重投入,就是传统的报纸也告别了“铅与火”的印刷,采用电子编排、激光照排,新闻教育走向高科技化,新闻传播成为一种具有高技术附加值的教育,新闻教育只有高投入,才能高回报。

但新闻传播专业一直被当做是普通的人文学科来建设,成为短平快的廉价教育,投资少,见效快,长期以来新闻学科资金投入少,而由于新办新闻传播院系多是非重点大学所办,这些非重点高校整体办学经费就很有限,这样有限的办学经费摊到新闻传播院系更是捉襟见肘,要拿出大笔资金来投资新闻摄影、网络编辑等方面的实验建设几乎不可能,从而限制了新闻传播院系所需要的摄录、编排等设备建设,阻碍了实践课程的教学。

(四)实习机会少,就业欠规范

上一篇:电工基础知识培训范文 下一篇:电气安全常识培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