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提高逻辑推理能力范文

时间:2023-11-28 17:35:16

怎么提高逻辑推理能力

怎么提高逻辑推理能力篇1

关键词:逻辑学教学;学习兴趣;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学主要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逻辑规律以及一些简单的逻辑方法,它作为一门关于思维的科学,在我国高等院校文科专业的学科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逻辑学教学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逻辑学作为一门思维科学,它具有多方面的教育功能,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逻辑学具有思维教育功能,在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与思维能力方面,具有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优势。尤其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它的作用十分显著,它有助于大学生认识和把握思维规律,提高思维效率,培养正确的思维习惯。

逻辑学具有品德教育功能,学习逻辑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耐心细致、坚持真理、坚持科学的品质。学习逻辑学能促使学生自觉遵守和运用逻辑规则的意识的形成,使他们的言行更具规范性。

逻辑学具有人文教育功能,逻辑与语言密不可分,因此学习逻辑学也是间接地学习、应用和研究语言,使人们的思想更加严密,语言更有逻辑性。另外,逻辑学与法学、伦理学、社会学等人文科学紧密结合,形成了各种应用逻辑学,因此,学习逻辑学,也有助于学习相应的人文科学。

二、学生学习逻辑学面临的困难

多数学生反映,他们学习逻辑学主要面临两大困难:一是逻辑学内容比较抽象,常常运用符号、公式,十分枯燥乏味,又难于理解与记忆,给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所以对学习逻辑学缺乏兴趣,产生了畏难情绪;二是学生运用逻辑学理论知识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较弱,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跟随教师的思路能够较好地解决问题,一旦离开了教师的引导,让他们独立解决问题时,他们就感觉无从下手,不知道由哪里切入。

要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教学效果,必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把逻辑理论与知识转化为能力,内化为素质,同时,教师还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学习逻辑学的兴趣。

三、在逻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

(1)逻辑学教学必须强调实用性,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

逻辑学教学要体现理论教学的实用性,要沿着现代逻辑的发展方向,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贴近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贴近学生学习和工作的实际,将理论内容最大限度地渗透到教学实践中。教学中既要坚持传统逻辑的理论框架,又要适当吸收现代逻辑的科研成果。教学体系上,保持了概念、判断、推理、逻辑论证、思维规律的理论框架,对相对抽象的不太结合工作实际的现代逻辑演算做了一定的取舍。这样,学生学习起来不会感到太吃力。讲解逻辑学理论还应结合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坚持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结合

逻辑学的基本特点是内容高度抽象,绝大多数学生学习普通逻辑时的最大感受就是枯燥乏味,对它缺乏兴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教学时要力求把普通逻辑的知识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使普通逻辑教学趣味化。为了做到这一点,在系统讲授逻辑学原理的同时,可以穿插许多有趣的逻辑故事、逻辑典故,努力使抽象的理论知识生动化、具体化。

许多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科学发明、奇人逸事中都包含着趣味盎然的逻辑故事。许多成语典故,如自相矛盾、模棱两可、进退维谷等本身就是逻辑典故。例如,据《世说新语》记载,孔融去李膺家做客,客人们都赞他聪明。后来又来了一个叫陈韪的客人,他不以为然,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融反唇相讥:“想君小时,必当了了。”弄得陈韪十分尴尬。他为什么尴尬呢?因为孔融巧妙地利用陈韪的话作为前提,加上自己的话,构成了一个推理:如果小时候聪明,那么长大了就不怎么样;我猜想您小时候很聪明,所以,您现在不怎么样。这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面对这个推理,陈韪当然十分尴尬,因为这个结论是从他自己的话中合乎逻辑地得出的。通过对这个故事的讲解,使学生了解了什么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把基础理论知识讲授与有趣的逻辑故事结合起来,既使学生很好地掌握了推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果不注意用生动的实例去教学,而是单纯地从符号到符号、从公式到公式地进行推导,只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坚持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结合,就需要教师做好备课工作。教师要在课前精心挑选适合的逻辑故事,逻辑故事要与所讲的内容具有相关性,不能为追求趣味性而忽视了知识性。在每一节课前,教师都要针对该章节内容和学生的心理倾向认真分析,对所教内容如何切入,怎样激发学生兴趣,需要补充哪些内容,按照怎样的程序进行教学等,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使教学变得丰富多彩,游刃有余。

转贴于

(3)运用设置疑问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如果在教师的启发下,由他自己去求得答案,自己概括出定义、定理和法则,他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就高。他克服的困难越多、越大,他的学习越加积极,兴趣也会越大。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尝试,启发他们积极思考,多方面地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对大量的事例和文案进行分析,教师选择相关的资料,提出问题,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不塞给学生现成的结论,而是启发学生主动尝试,动脑思考,给学生创造发挥见解的机会,使其达到对有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运用设置疑问的方法,要求教师首先要提供问题或提供含有问题的材料,这些材料或问题的选择要有典型性;其次,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最后,教师要做好问题总结,讲透理论知识,使学生明确问题所包含的理论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4)注重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逻辑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积极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由于在教学中经常会用到一些逻辑故事、教学案例和一些符号、公式等,所以,可以把它们制成课件,实现教学过程的形象化、智能化。这样的教学既有趣味性和生动性,又有启发性。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普通逻辑的课堂教学,既能提高备课、讲课的速度和效率,使教师有更多时间讲解每堂课的重点、难点,也便于学生能下载或复印讲义,节省课堂上做笔记的时间,从而更专心于听讲和思考。

2.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途径

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不仅是学好数学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学好其他学科和处理日常生活问题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在逻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有助于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要创没一种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情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要注意创设一种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民主、平等的情境,诱导他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绪论中,为了说明学习逻辑学可以驳斥谬论,我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例子:有人为了驳斥“上帝是万能的”这一观点,提出了一个命题:“上帝能不能制造出一块连他自己也举不起来的石头”?然后我引导学生思考他是如何利用这一命题来驳斥“上帝是万能的”这一论点的。这无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他们引入了积极思维的情境。然后,我明确指明思维活动方向,启示学生:以“如果上帝能够制造出一块连他自己也举不起来的石头”为前提,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如果将这个前提变为否定句,又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学生对此问题很感兴趣,因此非常乐意跟着教师的引导进行思考。通过这样的教学手段,学生就逐渐掌握了思维的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加强实际逻辑训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对逻辑运用的一些典型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注重理论和实际的联系,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学习的兴趣,掌握逻辑分析技能,提高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应强化学生思维方法的应用训练,强化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注重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中安排一定的学时让学生做练习,多做高质量的习题,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做题的过程就是虚拟实践的过程,就是训练和培养自己将所学逻辑知识转化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解题的过程是脑力劳动的过程,在解题过程中,要勤思考,要多想想,这道题为什么要这样解答,能不能有别的解答?要在不断的练习和思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觉使用逻辑的习惯,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庆军.普通逻辑教学改革与实践[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4).

[2]马佩.也谈我国的逻辑教学——与王路先生商榷[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5).

[3]徐晶.逻辑学教学必须注重实践性[J].教育探索,1998(2).

[4]崔清田.通识教育与逻辑[J].天津师大学报:哲社版,1997(4).

怎么提高逻辑推理能力篇2

 

一、逻辑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在逻辑学教学现代化的召唤下,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逻辑学教材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批以现代逻辑内容为主、并保留传统逻辑精华的逻辑教材相继出版。这些优秀教材,内容颇为丰富,体系各有特色。这些教材的出版,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逻辑学教学现代化和与国外逻辑学教学接轨的进程。然而,这些教材,主要是作为哲学学科基础课的教材,教学对象主要是面对哲学专业的学生。而且,在内容上,比较注重逻辑理论的阐述,内容比较抽象。

 

日前,高等院校文科非哲学专业开设的公共基础课或公共选修课——“逻辑学”(国内称为“普通逻辑”,国外称为“大学逻辑”)课程,主要是为学生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打好方法论基础,为学生日常生活的正确思维和社会交际提供逻辑方法。我们的教学计划学时只有36学时左右,因此,如果在公共课或选修课中使用哲学专业课的教材,教师只能有选择性地讲解其中的部分内容,势必影响课程体系的完整性。该课程由于抽象程度高,其中包括符号化的形式推演,往往使学生感到难学、费解,教师感到难教。

 

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讲,在逻辑学教学中使用人工符号来表示命题和推理形式,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在讨论命题形式和推论形式时,如果不从自然语言逐渐向形式语言过渡,上来就给出形式语言,就讨论形式语言的语法和语义,或上来就构造规范、严谨的自然推理系统甚至是公理系统(这种方法虽然也是构造现代逻辑系统的一般方法),实践证明,这是非哲学专业大学一年级本科生难于接受的,甚至会造成这样的印象:逻辑学研究的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无多大关系的符号和符号的推演,逻辑学在现实中是无用的。总之,使用理论性非常强的逻辑学教材,教师不好教,学生不好学,教学效果很难得到保证。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必须编写出符合非哲学专业特点的、以应用为主的符合案例教学要求的逻辑学教材。2007年3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逻辑学基础教程》,就是一部采取案例教学法编写的教材,这是我们在逻辑学教材改革方面所做的尝试和探索。这种尝试和探索,已经在“逻辑学”教学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改变了我国高校非哲学专业“逻辑学”的教学观念、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推进了“逻辑学” 的教学改革。

 

二、在逻辑学教材和教学中采取案例教学的理由

 

我们在逻辑学教材和教学中,采取案例教学的理由如下:

 

1 教学对象。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大学一年级非哲学专业学生的公共课和通选课,或数学专业学生的基础课。

 

2 教学目标。我们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为学生学习其他课程提供必要的逻辑学基础知识,为学生识别、分析、重构和评价日常语言中的论证提供理论和方法。

 

3 教学内容。和任何科学一样,逻辑学也是不断发展的。因此,对国内外逻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给予引进、吸收最新成果,只要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我们尽量囊括在教学内容中。

 

4 教学方法。逻辑学理论与人们的日常思维和社会生活紧密相关,教师注重收集生活中的示例(笔者称为逻辑学课程案例)讲授逻辑学课程。这种方法,被国外非形式逻辑学者称为“基于实例的方法”(example-based metllod)。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的案例,教师通过分类、筛选、加工,形成逻辑学教学的案例库,以供教学时参考。

 

5 教学定位。该课程的教学定位做到理论联系示例,符号化的形式推演与生活或社会实际案例相结合,极大地克服了以往学生认为难学、费解,教师难教的状况。

 

6 教材的编写原则。根据该课程的教学对象及课程定位,在教材的编写原则上,我们确立了“三个为主”的原则,即“以现代逻辑、案例教学和逻辑应用为主”,把逻辑学的教学和应用紧密挂钩,把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

 

三、《逻辑学基础教程》的结构和特点

 

在结构上,我们这部教材具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在这部教材中,我们可以看到,“案例”和“案例分析”具有突出的地位: “基本知识”和“知识拓展”是通过“案例”和“案例分析”而展开的;而“逻辑趣话”则是留给学生分析的“案例”:“习题”和“参考答案”则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案例”和“案例分析”。因此,我们的这部教材,在教学方法设计方面,是围绕案例教学法展开的。

 

与其他逻辑学教材相比,我们的这部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 以现代逻辑为主。在教学内容方面,我们提倡“以现代逻辑为主”。众所周知,传统逻辑的知识无疑是有用的,但是,传统逻辑的知识在日常思维中也是远远不够用的,而现代逻辑是逻辑学发展的必然阶段,现代逻辑对概念、命题、推理和论证的研究,无论从深度和广度方面讲,传统逻辑根本无法相比。因此,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给学生讲授传统逻辑的知识,而是要以现代逻辑的精神来整合传统逻辑和现代逻辑的内容,反映逻辑学对概念、命题和推理条分缕析的逻辑分析精神,这是我们在逻辑学教学中必须坚持的基本方针。至于怎么贯彻这个方针,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和措施。特别在引入多少现代逻辑知识,怎么引入,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我们采取的方针是,使现代逻辑与传统逻辑有机融合,并在传统逻辑的基础上自然延伸到现代逻辑,并且尽可能使到两者的有机衔接起来。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我们还吸收了“非形式逻辑”和“语用论辩学派”关于论证和论辩的最新成果。从宏观方面来识别、分析、重构和评价论证与论辩。

 

2 以案例教学为主。在教学方法的设计方面,我们强调了“以案例教学为主”。这种教学方法,由于其生动活泼的讲授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真正做到学生好学、老师好教,因此,受到了普遍欢迎。

 

逻辑学、特别是现代逻辑给人们的一般印象是,抽象程度高、枯燥难懂,远离人们的日常思维实际。以数学方法和形式化方法研究人类日常活动,例如,谈话、演讲和论辩后面的思维规律、特别是推理的规律,固然有其抽象性的一面。然而,逻辑规律既然来源于人们的日常思维实际,它就必须能够回到日常思维中去指导人们的思维实际,否则,逻辑规律只不过是空中楼阁。我们的教材,采用大量来源于人们日常生活实际中鲜活的案例,希望把似乎抽象程度高、枯燥难懂的逻辑原理和方法讲得新鲜活泼,生动有趣。

 

3 以逻辑应用为主。在逻辑理论和逻辑理论的应用方面,我们强调了“以逻辑应用为主”。“以案例教学为主”是教学方法,这个方法要达到的目的,则是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真正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如果我们的学生在长期的思维实践中,通过反复应用逻辑知识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就可以使逻辑知识转化为逻辑思维能力,并且最终内化化为较高的逻辑思维素质。而逻辑思维素质,在人的各种素质中处于核心地位。因此,“以案例教学为主”,改变教学方法,实行逻辑学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素质。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素质,在我们今天提倡的素质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逻辑学的生命力在于逻辑学的应用,在于能够提供分析和评价人们日常论证的原理和方法。在人们的思维实践中,论证是用日常语言表达的。因此。我们在教材中增加了“语境和预设”、“合作原则和准则”等涉及日常语言的语用推理方面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吸收了非形式逻辑和语用论辩学派的研究成果,把对自然语言表达的论证纳入我们的教学体系,从而大大丰富了逻辑学关于论证的内容,从语用层面丰富了关于论证的知识,在大学逻辑课的教学中实现了逻辑理论和逻辑应用的有机结合。

 

四、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初步成果

 

《逻辑学基础教程》采用了大量来源于人们日常生活实际中鲜活的案例,把似乎抽象程度高、枯燥难懂的逻辑原理和方法讲得生动生动活泼,趣味盎然。而且,在课堂教学中,用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可以时学生深刻体会到逻辑学在社会生活中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是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而且,这些妙趣横生的案例,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热烈活泼。课后,学生能主动应用逻辑原理去分析和解决日常思维中的种种逻辑问题,真正做到了切实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性思维能力的目的。

 

我们这部教材,只是在案例教学方面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我们希望,将来有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这种方法编写具有自己专业特色的逻辑学教材。我们下一步将采取如下措施,进一步推进逻辑学的案例教学:

 

1 建立案例库。案例教学法要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首先要建立具有时代特色,符合逻辑学科要求的“案例库”。教师要不辞辛苦,从报纸杂志、电视电台,互联网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收集大量的案例,而不是关在书斋中闭门造车,然后到课堂上讲那些生造的例子。逻辑学要面向社会,面向现实生活,怎么面对?这就需要我们做一个有心人,在人们实际生活中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时,在读书、看报、听广播和看电视时,搜集人们使用的概念、命题、推理、论证中的例证作为原始案例,回来后经过反复加工整理,精心设计出理论联系实际的案例。

 

2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加到案例的收集、整理工作中来。由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与中国逻辑学会组织发起的“找逻辑与语言病句” 活动,其实是进行案例教学的一个好主意,而有的学校的老师,例如,上海师范大学的曹予生教授,则主张把这种一次性的活动常规化。这些活动,已经提出了案例教学法的思想,只不过还仅仅停留在寻找反面案例的范围内。

 

我们认为,以布置作业的方式让学生搜集、整理、分析正面和反面的案例,对培养国民(尤其是大学生)的逻辑意识,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素养,是十分有意义的。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锻炼了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能力,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们的运用逻辑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正是逻辑学的教学目的。因此,这项工作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在搜集案例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案例要为专业教学培养方案服务,应根据不同的专业应用不同的案例。

 

3 要围绕不同专业的培养方案,有计划地实施案例教学法。案例的选择,往往带有专业特色。案例教学法是教师教学的一种方法,而方法是要为完成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服务的,因此,使用案例教学法,一定要紧密结合学生的专业的培养方案出发,使逻辑学尽可能地与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等等学科的内容结合起来,增强“案例教学法”的计划性,目的性。

 

4 要与其他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应用,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法无疑是一种非常好的和比较先进的教学方法,它在培养学生的能力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任何方法,如果运用不当,也会产生一定的弊端。例如,案例教学法在知识体系讲解上可能不是特别系统。所以,怎么运用案例教学法,运用到什么程度,教师要认真仔细地研究。同时,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其他的教学方法也有重要的作用,如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讲授方面,讲授法等方法还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些教学方法具有连贯性,条理清楚,讲解连续。所以,在逻辑学的教学中,各种教学方法也要取长补短。我们要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使它们互相结合,各取所长,服务于我们的教学任务。

 

怎么提高逻辑推理能力篇3

小学科学教材中有许多属于解暗箱的课题,例如:《火山》、《地震》、《地球内部有什么》、《食物到哪里去了》、《潜望镜的秘密》等。这些课题通过引导学生反复感知那些可感知的事物的外部情况,研究有关事实,抓住推理的突破口,间接推断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探索其内部奥秘。实质上解暗箱是由表及里进行探究的科学方法,运用的是一种逻辑思维方法,从另一个角度为人们提供了一条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前不久我市推出了小学科学“解暗箱”课堂教学策略,在对策略的实践和应用的过程中,我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下面浅谈一下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在“创设情境、发现暗箱”的教学中,加强儿童对学习材料的充分理解。使学生对于要探究的内容有全面的了解,在头脑中形成初步的表象

暗箱是指那些不能打开或不能从外部直接观察其内部状态的系统。“暗箱”内容是不能直接感知的,但根据一定的可感知的的外部情况,可以间接推断出来,这一过程即是“解暗箱”的过程。“解暗箱”的课题通过引导学生反复感知那些可感知的事物的外部情况,研究有关事实,抓住推理的突破口,间接推断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探索其内部奥秘。

学生的事实储备,是学生进行推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所以在进行逻辑推理之前,要让学生拥有大量的相关客观事实。客观事实是分析、推理、判断的前提和基础,除教材提供的事实外,还要启发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获取更多的事实发现,为下一步的推理活动提供更为充分的事实。所以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对于生活中的事实进行充分的分析,让学生对实际生活中的事实得到充分感知。例:在教学《苹果为什么落地》中我通过学生发现生活中大量的物体落地的事实,以及教师出示的各种物体落地的图片,让学生在此环节初步感受生活中的“苹果落地的现象”。

通过大量物体落地的事实,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思考,提出本节课研究的问题,发现本节课的“暗箱”即:苹果为什么落地。客观事实是分析、推理、判断的前提和基础,除教材提供的事实外,还要启发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获取更多的事实发现,为下一步的推理活动提供更为充分的事实。

二、在“依据事实,猜测暗箱”的教学过程中,渗透逻辑推理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依据事实,猜测暗箱”是“解暗箱”课型教学的主体部分,也是发展学生逻辑思维、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最好时机。在教学中,我以生活事实为依据,以教材为具体实施内容,对学生进行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例如:我执教的《果实是怎样形成的》一课中,在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果实,它们是是怎样形成的呢?你认为可能与什么有关?

学生依据事实“在生活中,我们总是看到花谢了就会长出果实来”进行猜想,认为“可能与花有关”,然后出示花的构造图,引导学生猜想究竟是花的哪一部分发育成了果实?依据生活经验,学生在生活中经历过花谢的情景:花瓣凋落了不可能发育成果实;仔细观察凋落的花瓣中还有一些雄蕊,所以雄蕊也不可能发育成果实;萼片只是一片小叶子形状不可能发育成果实;由此经过生活事实的证明和层层的推理,只有雌蕊有可能发育成果实。教学中我依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推理果实的形成原因。

三、在“模拟验证、揭示暗箱”的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自主交流,充分发挥语言对于逻辑推理的促进作用

语言是人们交际的手段,同时又是人们思维的工具。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离不开语言这个载体。在教学中,我以语言为载体,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用语言表达其逻辑思维的过程和结果。教学中我让学生针对要研究的问题,结合对暗箱外部信息的了解和内部成因的假设,制订方案。制订方案时,一方面发挥教师引导、帮助、点拔的作用,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用语言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方案。在表达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语言科学、规范、简练,让学生用语言叙述思维过程。展示交流是揭示暗箱的重要一环,要引导学生对获得的感性认识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整理加工,并能与前面的猜想与假设进行比较验证,从而得出理性的结论。

在教学过程中我指导学生恰当用词,前后连贯,符合逻辑;指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发展和联系中去认识问题;引导学生敢于和善于求异思维,提出不同的见解和想法,并对别人的结论进行客观的分析判断,以便不断修正自己的思维结论,让学生生在表达交流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

怎么提高逻辑推理能力篇4

一、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它与形象思维能力截然不同.

逻辑思维能力不仅是学好数学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学好其他学科,处理日常生活问题所必须的能力。数学是用数量关系(包括空间形式)反映客观世界的一门学科,逻辑性很强、很严密.

二、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1、营造学习气氛,激发主体参与的能动性,开发学生逻辑思维

只要能注意问题情境的创设和意境的展现,营造和谐民主的氛围,就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之产生参与的欲望,产生主动学习的责任感和愉悦感。实践证明,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心灵深处的求知欲望,而且要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使学习产生强大的内驱力,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发展。 教师给学生的爱有助于师生情感的沟通。学生则会由于对教师的爱而迁移到对学科的兴趣。同时教师对学生的适当的激励也有助于学生获得学习的动力,会使学生进一步产生对学习兴趣。教师的教学艺术是激发培养学生的兴趣的重要环节,在课堂教学应想法设法,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年龄及个性特点,以教材为载体,以能力培养为主要内容,运用灵活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简而言之,学习兴趣是发展思维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活动中产生神奇的力量,因而是学生参与教学的前提。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兴趣时,会十分专注于学习内容。自然会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高。

2、培养初步的比较能力。

比较就是确定所研究的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有比较才能鉴别,通过比较可以加深对事物的理解。比较与分析、综合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分析,把事物的个别部分、个别特性区分出来,才有可能加以比较,确定它们的异同。

比较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有广泛的应用,它有助于正确理解概念和法则。从一年级开始就学习比较。如比较两组物品的个数是同样还是不同样多,哪组多,哪组少。教学计算方法或法则时,通常都要出现不同的算式进行比较。例如,5+1=6,1+5=6;6-1=5,6-5=1;31+15=36,31+50=81等。教学一些概念时,也都要进行比较。如质数和互质数,分数和除法,正比例和反比例,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等。有关联的易混的应用题要进行比较。如比较乘、除法应用题,算术解法和方程解法等。

3、延迟评价,发展思维能力。

教学,不仅应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更主要的是让他们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时应运用延迟评价的原则,丰富想象力,腾出自由的场地。在学生一头提倡“知无不言,言无不颈;更好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比如在较复杂的反比例应用题的练习中,有一题”一堆煤实际每天只烧2。4吨,比计划每天节约0。6吨,这堆煤计划可以烧96天,实际可以烧多少天?“学生误列为:(2。4-0。6)X=2。4×96,这时教师就可利用延迟的原则通过设问,引导学生自纠。你是根据什么列等式的?式中(2。4-0。6)表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怎样理解实际每天比计划节约0。6吨?那么(2。4-0。6)表示原计划每天用煤量吗?要求原计划每天用煤量应该怎样列式?(2。4+0。6)与谁相乘才是正确的?通过上述问题的思索,将本来要教师讲解分析的难点,变为学生自己探索的内容,在探索中学会思考方法,培养自我纠偏的良好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4、教会方法,发展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发展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保证思维具有确定性,无矛盾性。必须严格遵守逻辑的基本规律,教学中要根据教材本身的逻辑性,对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教法,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教会学生有条不紊、有根有据地说出思考的过程,解题的步骤,帮助学生掌握思维的方法,提高思维能力。比如教学高年级应用题时,我们指导学生掌握如下的解题思路。

求什么――书上找出问题。

要什么――找准两个基本条件,列出基本数量关系式。

缺什么――未知条件。

怎么解――确定解题思路,解题步骤。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方法是多方面的。陶行知先生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这显然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思维,坚持训练学生独立地依靠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新知,还应根据教材的内容特点、学生的心理特征、学校的具体条件,选择最佳方法,优化课堂结构,发展学生数学思维,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三、结论

怎么提高逻辑推理能力篇5

科学言语能力是言语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言语与艺术言语形成统一体,共同构成语文教学的对象。

从个人成长的角度看,科学言语能力的发展有助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能力的提高。一个理想的人,应该是一个思维健全的人,能思维、会思维,善于思维。不仅有形象思维能力,更要具有很高的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如果不借助数学符号、公式进行严密的逻辑演算、推导,而是凭形象思维,爱因斯坦是绝对不可能发现相对论的!因此,对于人的成长来说,思维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又是思维的工具。因此,语言运用的过程既是思维活动的过程,又是言语行为发生的过程。所以,思维活动和言语行为是同一过程的内在和外在的两种表现形式。所以,逻辑思维、辩证思维能力的提高必须凭借于言语活动的展开。也可以这样说,培养科学言语能力,其实也是在培养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

从人的社会化特征看,科学言语能力的发展有助于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科学言语和艺术言语共同承担着人们交际行为的实现,不论哪一种言语能力的欠缺都可能会影响正常的交流与沟通。而在当今社会,科学言语能力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首先,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工作、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留给人们交流的时间越来越少,因此,要求人们必须提高交流的效率,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以最为简洁的方式,表达出尽可能丰富的信息。其次,现代社会是经济社会、法律社会,而与经济规律、法律规则相适应的是要求人们之间交流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很难想像如果用艺术言语去处理商务谈判、法律行为会是一种什么状况。因此,概念确切、意义精当、表述明确的科学言语能力已成为现代人越来越重要的言语基本素质。良好的科学言语能力是现代人的一个基本素质。

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而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性思维(恩格斯语)。作为国家基础教育中的母语教育课程,如果不重视科学言语能力的培养,怎么能适应今天时展的需要,怎么能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回顾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历史,我们曾在农业时代领先世界潮流。到了近代,却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追根究底,与我们民族的思维方式、语言特点有密切的关系。我们的民族追求的是一种诗意性的“和谐”和“天人合一”,重形象、轻逻辑;重意念、轻理性;重文化蕴涵、轻浅白直露,这几乎成了我们民族思维方式的一个特点。这和欧美国家那种强调理性思维、逻辑思维的特点正好相反。他们追求的是一种理性的开拓,追求演讲等逻辑思维形式,注重科学,将发展手段与人生目的合而为一。由此,现代人类两次生产力及生产方式的战略性变革都发源于西方。新加坡《联合早报》曾在1998年载文分析东方落后于西方的原因是思维方式的滞后,他们的结论是:懂得科学的思维和理性的开拓才是社会前进和发展的真谛。文章认为,东方将西方“人生目的合一”的科学与理性贬到“用”的层次,即肤浅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没有得到西方文明的真谛。同时,没能将科学提升到“形而上”的地位,而是靠经验、靠偶然和靠权威。缺少科学思维方式,故而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步。(新加坡《联合早报》1998年1月6日)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的时代,电子工业、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在日益深入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这样的一个科学大背景下,我们语文教育应该怎么办?是不是继续强调人文性,偏重艺术言语的学习,而排斥工具性,轻视科学言语的学习?语文教育不能总是风花雪月地吟诵,海阔天空地抒情;不能使自己的视野偏于狭窄,让语文教育从一个误区走向另一个误区。在当今社会,以艺术言语作为语言规范的时代已经过去,科学言语才是要求最高、最为规范的言语!任何忽视、轻视科学言语的行为都是与知识经济时代的潮流相背离的。

加强科技性、应用性和论说性等文体的教学,突出科学言语应有的地位,在使学生获得生活和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这是时展的需要,也是高科技社会对我们语文教育提出的迫切任务。让学生的思维得以全面发展、让他们能够适应现代社会,从而得到更好地生存发展能力,正是对他们最大的一种人文关怀!

怎么提高逻辑推理能力篇6

关键词 折纸 数感 数学逻辑思维 动手能力 空间观念 推理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1-0100-02

“折纸”是学生经常做的手工活动,在“折纸”过程中学生手脑并用,互相协作,可以了解数学价值,获得数学活动经验,可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中的有关数学的问题,并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一、在折纸中体验数学学习中的“数感”

数学新课标在总体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发展抽象思维”,并且在内容标准的几个阶段都阐述了培养学生数感的问题。数感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但《课标》第一次明确地把它作为数学学习的内容提了出来,可见,理解数感,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是《课标》十分强调和重视的问题。折纸可以加强对学生数感的培养,把数感的培养体现在折纸活动之中。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经验的丰富,引导学生探索数、形及实际问题中蕴涵的关系和规律,通过折纸,初步掌握有效的表示、处理和交流数量关系以及变化规律的工具,会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感。把数感的建立与数量关系的理解和运用结合起来,与符号感建立和初步的数学模型的建立结合起来,将有助于学生整体数学素养的提高。

二、在折纸中培养数学学习的“逻辑思维”

现代教育观点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即思维活动的教学。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养成良好逻辑思维品质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数学学习中要使学生逻辑思维活跃,就要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逻辑思维方式。要学生善于思维,必须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没有扎实的双基,逻辑思维能力是得不到提高的。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40页有这样一道题:小明用一张边长为10cm的正方形硬纸板制作一个无盖的长方体,怎样制作使得底面积为81 ?不同的底面积与其剪去的正方形的边长发生怎样的变化?折叠成的长方体的侧面积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学生在折叠前可能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①无盖长方体展开后是什么样?②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怎样才能制作一个无盖长方体?基本的操作步骤是什么?③制成的无盖长方体的侧面积应当怎样去表达?④什么情况下无盖长方体的侧面积会较大?最大?

思路一:在正方形的四角分别剪去一个相同的小正方形,折起后,制成一个无盖长方体,怎样才能使制作的无盖长方体的体积尽可能大?

假设正方形的边长为20cm,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依次为1cm、2cm、3cm、4cm、5cm、6cm、7cm、8cm,折成无盖长方体的体积将如何变化?

(1)用表格表示

通过表格,我们再把边长在2.5cm到3.5cm之间的数据进行细化:

这样得到小正方形的边长为3.5cm时,无盖长方体的体积较大。

(2)用关系式表示:设所折无盖长方体的高为x,则体积V与 的关系式是V=x(20-2x)2。

由特殊到一般,如果设大正方形的边长为a,小正方形边长为x,则V=x(a-2x)2=4ax2+a2x。

思路二:若要将正方形硬纸板制作成一个有盖的长方体,应如何剪接?侧面积还有没有最大值?

思路三:若将正方形改成长方形结果还会一样吗?

以上例题正是通过引导学生通过折纸培养良好的数学逻辑思维,循序渐进、逐步设疑,最终得出动手探究的数学结论。教学中要重视例题学习的拓展和学生逻辑思维的开发。当然,良好的逻辑思维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但只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通过各种动手操作,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就必定会有所成效。

三、在折纸中提高数学学习的“动手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法,教师应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体验。”在教学活动和生活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对于开发学生的思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因为如此,通过折纸可以直接促进学生视觉、触觉、动觉及感知觉的发展和相互的协调。

例:(2014・泉州中考)如图,在锐角三角形纸片ABC中,AC>BC,点D、E、F分别在边AB、BC、CA上。

(1)已知:DE∥AC,DF∥BC

①判断:四边形DECF一定是什么形状;

②剪裁:当AC=24cm,BC=20cm,∠ACB=45O时,

请你探索:如何剪四边形DECF,能使它的面积最大,并证明你的结论;

(2)折叠:请你只用两次折叠,确定四边形的顶D、E、C、F,使它恰好为菱形,并说明你的折法和理由。

随着义务教育的推进,各地区中考中越来越重视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试题层出不穷。为的是让学生在“题海战术”中转变出来,回归数学的本质,能将课本的数学知识能活学活用。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说:“教学就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做,就是要动手去体验,在体验中获得知识技能,而这一过程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怎么提高逻辑推理能力篇7

关键词:物理教学;逻辑思维能力;学习兴趣;设疑质疑;设计试验;探究教学法

新课改的逐步推进与深入,使得“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深入民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成了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运用各种可行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成为与社会相适应的人才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应该与时俱进,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下面是我在物理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做法,仅供大家参考。

一、通过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有一位教育家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内在动力源泉。”只有让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探究欲望,才能激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在初中教学中,我常常通过直观的教学方法、生动形象的语言、典型的事例给学生创设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达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后,我为了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给大家设计以下问题:(1)在上节课我们分别探究了气体与液体不流动时压强的特点,那么当这些气体和液体流动的时候,它的内部压强会有怎样的特点呢?(2)装置中的流体在流动的时候哪一个位置的流速比较大?(3)几个液柱的高度是不是有所变化?这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同学们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他们的思维又进一步被激活起来,这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通过设疑质疑,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我们人类的思维活动总是从问题开始,思维的第一步就是疑问。因此,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我经常运用设疑质疑的方法激活大家的思维,当然,设疑也应该讲究实效性与艺术性,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激发,有利于课堂气氛的活跃,这样的课堂学生才会信心百倍,教师教起来轻松,学生学起来愉快。所以,我常常在“巧”字与“善”字上下工夫,什么时候问,怎样问,怎样引导,我都要课前精心准备,课上因势利导、逐步开展,使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动能与势能》一节时,我给同学们设计了这样的问题:(1)狂风能吹动大树,可是微风只能吹动树叶,这说明动能有大小,你能猜一猜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吗?(2)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3)你认为运用什么实验方法来探究比较好?(4)如果有一块石头在高山上静静地躺着,它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具有能量?你该用什么方法证明呢?再如,在学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一节时,我设计了下面的问题:(1)现在世界三大产业是信息、能源和材料,自然界中的能量以多样的形式存在着,你能说出能量存在的几种形式吗?(2)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照明、取暖、烧饭、出行等都需要能量,这些能量是谁提供给我们的呢?(3)能量在转移和转化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规律呢?通过这样的设疑质疑,激活了同学们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通过自行设计试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我们的物理教材中有多种多样的实验教学,有的是演示实验,有的是操作实验,无论哪一种实验,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我往往组织具有一定物理知识基础与试验能力的高年级学生,在给他们说明方法与提供实验材料的前提下,对难度不大的一些实验,让学生小组合作,自行设计实验。当学习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电磁铁》一课时,我要求学生对这一试验自己设计,使他们自己发现“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道理。实际上,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的过程,也是开阔他们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

四、通过探究式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我们的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应该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彻底改变反复做题的重复训练方法,倡导积极探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我认为引导学生积极探究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作为一名教师,要正确地定位自己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起一个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根据课标要求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在课堂上尽量多地增加学生探索知识的机会,使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与独到之处。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串联与并联》《测量物质的密度》《长度时间及其测量》《浮力的利用》等章节时我都运用了探究式教学法,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新时代的要求,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运用上述方法,结合学生实际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尽最大可能给学生提供思维训练的机会,使他们产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由原来的苦学变为乐学、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我相信,我们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定会越来越活跃。

参考文献:

[1]王伟丹.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能力素质的培养[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2).

[2]乔际平.物理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陈龙安.创造性思维与教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4]文茂林.开发你的创新思维.华夏出版社,1999.

怎么提高逻辑推理能力篇8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思维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我国《数学课程标准》把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能力放在首位。心理学研究表明:5-6岁是儿童思维发展的第三个飞跃期。如果抓住此期进行训练,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与训练?根据我的实践经验,谈一下低年级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

1 创设情境激趣,发展形象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可见兴趣对智力的开发是至关重要的。低年级学生刚入学,对什么都感到新鲜,但对学习很陌生。教师要抓住这一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思维的发展。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故事、游戏、图片和现实生活场景都是他们最容易接受的学习方式。通过有趣的喜闻乐见的场景引入课题,可以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仿佛自己进入了故事情景中,不由自主地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给思维以强动力。比如,在较复杂的反比例应用题的练习中,有一题“一堆煤实际每天只烧2.4吨,比计划每天节约0.6吨,这堆煤计划可以烧96天,实际可以烧多少天?”学生误列为:(2.4-0.6)X=2.4×96,这时教师就可利用延迟的原则通过设问,引导学生自纠。你是根据什么列等式的?式中(2.4-0.6)表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怎样理解实际每天比计划节约0.6吨?那么(2.4-0.6)表示原计划每天用煤量吗?要求原计划每天用煤量应该怎样列式?(2.4+0.6)与谁相乘才是正确的?通过上述问题的思索,将本来要教师讲解分析的难点,变为学生自己探索的内容,在探索中学会思考方法,培养自我纠偏的良好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 动手操作,促进思维发展

“手是脑的老师。”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与具体实践活动分不开的。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途径之一。新教材特点之一是重视直观教学,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动手操作内容。如教数的组成时,我让学生先摆小棒。“8根小棒分成两堆,该怎么分呢?小组合作,看哪个小组分法多,哪个小组夺走红旗。”同学们个个兴趣盎然,动作很快。边摆边说边记,有的还在争吵,都想说服对方。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充分发展,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自己通过努力得到了知识很是高兴。再如教“9加几”时,我先让同桌两人摆小棒,边摆边说自己是怎么算的。然后,指名说想法,全班交流。有的说一个一个数出来;有的说9不数,从9开始往后数几;有的说从另外一堆里拿1个给9就变成十了,十再加旁边的几;还有的说从9里拿出几个给旁边的一堆组成十,再加9剩下的几就是十几。老师把他们的想法板书在黑板上。组织讨论,看哪一种方法最简便,算的快,从而得出凑十法最好的结论。

3 营造氛围,促进思维发展

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的氛围、良好的心境可以使联想活跃、思维敏捷,可以激发创新意识,热情是进行创造活动的心理动力,能充分调动和有效地组织智力因素。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努力营造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用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如教“小明前边站有五人,后面站有三人。一共有几人站队?”这道思考题时。一上课,我装作冥思苦想的样子,不做声。学生摸不着头脑,觉得很奇怪,问:“老师,你怎么了?”我赶忙说:“同学们,你们能和老师一起帮小明算出这道难题吗?”老师请同学们一起算题,学生感到很亲密。于是学生个个兴趣高昂,给老师出注意,想办法,互相讨论起来,发表各自的想法。老师参与其中,适时点拨。至此知识的学习和师生间的友爱之情相互交融,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思维的发展。数学本身是由许多判断组成的确定的体系,这些判断是用数学术语和逻辑术语以及相应的符号所表示的数学语句来表达的。并且借助逻辑推理由一些判断形成一些新的判断。而这些判断的总和就组成了数学这门科学。小学数学虽然内容简单,没有严格的推理论证,但却离不开判断推理,这就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4 语言训练,促使思维精确

人们的思维与语言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在数学教学中,要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就要引导学生去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而教师要了解学生这些思维活动的情况,也需要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出来,然后对学生思维的过程给予肯定或纠正。一年级学生毕竟还小,有的不知该怎么说,我就及时帮助他说完想法,并表扬他想法不错,是个很能干的好孩子,老师很喜欢你。学生尝到了成功的甜头,感到无比兴奋,更有表现的欲望,探究的动力更加强烈,思维也得到了发展。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理解数学概念或通过数量关系,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从而掌握最基础的知识,这个思维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有利于教师及时纠正学生思维过程的错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组织学生讲述。要鼓励、指导学生发表见解,并有条理地讲述自己的思维过程,让尽量多的学生能有讲的机会,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说的结果,也要重视学生说的质量,这样坚持下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教“8加几”时,我让学生先边摆边说想法。然后,指名说出计算的过程。要求语言清晰,表达清楚。有的学生说出自己与别人不同的想法,我更是大力表扬鼓励。新教材很注重开放性题目的编排,如例题既让学生填出过程,又让学生说出不同的想法和算法,非常注重学生求异思维的培养。我在教学中很好地利用了这些内容。我在教学第二册《解决问题》这节课时,电脑出示小精灵聪聪带领同学们去公园玩的场景,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然后,让学生观察图上的小朋友给大家带来了什么问题。学生解决后,我说:“同学们,你们敢和图上的小朋友比一比吗?看谁的问题提的好、提的多、解决的对。”同学们个个兴趣盎然,精神十足。一会就提出了八九个不同的问题,并得到了正确的解答。等到第二个场景时,学生竟提出十几个不同的问题,解决问题的速度也加快了。意想不到的活跃场面令我兴奋。放开学生的手脚,让他们尽情地想象,尽情地说出自己的伟大发现,尽情地享受成功的快乐,将会再次激发他们的数学思维,再次发现数学知识的奥妙,热爱数学的激情也会不断攀升。

上一篇: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范文 下一篇:冬季停工安全措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