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的含义范文

时间:2023-11-24 16:59:22

会计电算化的含义

会计电算化的含义篇1

1、我国的会计核算制度已经进行了建国50年来从未有过的重大改革,这使会计核算方法更加科学合理、更加适应国际国内市场经济和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的需要,和国际会计惯例更加接近,会计界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也迅速发展,这代表了我国的会计理论与会计核算方法的科学化、国际化发展进程。

2、电子计算机日益深人地应用于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中,使会计数据储存方式、会计核算手段和方法、会计部门的机构设置、岗位分工以及会计人员的素质、会计内部控制的方法和措施、所提供会计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企业财会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将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这代表了会计数据处理技术和处理工具的科学化、现代化进程。

3、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审计法、经济合同法、企业法、会计通则、会计准则及会计法实施细则等一系列与财会工作有关的制度、法规、条例的发布实施,代表了会计工作的法制化进程。

4、注册会计师事业的迅速发展,使对会计工作的社会审计监督体系逐步形成;代理记帐、会计软件市场等会计社会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完善,代表了会计工作的社会化进程。

目前我国会计工作的科学化、法制化、国际化、社会化进程已经开始,许多重大的改革措施已经实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变化代表了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其实质就是在逐步实现我国会计工作的现代化。而会计电算化正是实现会计工作现代化的最主要内容,是目前我国会计工作实现全面现代化的一项起先导作用的关键性工作。

二、会计电算化的深层含义

会计电算化,是电子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应用的简称,就是把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化数据处理工具和以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数据库以及计算机网络等新兴理论和技术应用于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中,以提高财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进而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

会计电算化改变了会计核算方式、数据储存形式、数据处理程序和方法,扩大了会计数据领域,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改变了会计内部控制与审计的方法和技术,因而推动了会计理论与会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完善,促进了会计管理制度的改革,是整个会计理论研究与会计实务的一次根本性变革。从表面上来看,会计电算化只不过是将电子计算机应用于会计核算工作中,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会计核算的速度和精度,以计算机替代人工记帐。会计电算化决不仅仅是核算工具和核算方法的改进,它必然会引起会计工作组织和人员分工的改变,促进会计人员素质和知识结构的提高,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解放会计人员的时间和精力,促进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推动会计理论和会计技术的进步,提高整个会计工作水平大幅度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会计理论和实务的方方面面都将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

会计电算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一方面,国家、地区和行业主管部门要制定一系列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发展规划、技术标准和工作规范并颁布实施,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组织开发各行业适用的、具有多层次和类型的系列会计软件、审计软件,并对其合法性、正确可靠性进行评审,同时还要进行其他大量而艰巨的会计电算化宏观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备基层单位要进行大量而复杂的会计电算化的配套管理工作,主要是提高企业领导及其他管理人员的现代化管理意识,在整个企业管理现代化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做好会计电算化的长期、近期发展规划和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重新调整会计及整个企业的机构设置、岗位分工,建立一系列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管理要求。还要修改扩建机房,选购、安装、调试设备,自行开发或购买会计软件,培训会计电算化人员,进行系统的试运行等等工作。以上所列的各项工作必须做好,否则电算化会计系统将不能正常工作,有损于会计电算化的整体效益并使其不能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会计和企业管理现代化将无法实现。

三、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

会计电算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指整个会计工作由手工核算和管理,向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设备并运用现代化数据处理技术,进行现代化核算和管理的整个转变过程。

从国内外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中,不难看出我国会计电算化将来的发展趋势。

l、国外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现状国外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①单项会计核算业务电算化;

②会计综合数据处理的全部电算化;

③建立了网络化的、以管理为重心的会计信息系统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④建立了会计或企业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和专家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是以计算机存储的信息和决策模型为基础,协助管理者解决具有多样化和不确定性问题的,以进行管理控制、计划和分析并制定高 层管理决策和策略。据统计,美国1983年,55%的新程序是用于管理控制、计划和分析,用于核算的仅占45%,这说明国外已进人了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和应用阶段。

国外的会计软件主要是面向市场的销售分析和预测系统、供货发票系统;面向生产的成本计算和分析系统、存货控制系统、应收几款管理系统;面向人事管理的雇员住处系统、工资系统、劳动力资源会计系统;面向现金管理的现金收支系统、支票核对系统;面向采购管理的采购与验收系统、应付帐款系统、固定资产核算系统;面向财务管理的财务报表系统、年度财务计划系统和预算控制系统等。

2、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现状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从70年代末期开始, 至今已20多年,基本上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即70 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缓慢的自发发展阶段”和80 年代末至今的“有组织的稳步发展阶段”。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会计软件产业,通过国家级评审的会计软件已达30多个,通过省级评审的会计软件也有200多个,据1992年底财政部调查,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单位约占被调查单位的 20%左右,但地区、部门行业之间发展很不平衡,有 的地区和部门已达50%以上,可有的才刚刚开始会 计电算化工作。在已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单位中,大部分单位开发和应用的是部分会计核算子系统,其中尤以工资、帐务、报表子系统为主,单机应用为主,只有很少的单位全部会计核算工作实现电算化 并彻底甩掉手工记帐。

3、我国会计电算化的总体发展趋势我国会计电算化的总体发展趋势应经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即会计核算电算化一、财会管理或企业管理计算机化一一决策支持计算机化。我国原来的会计工作基本处于手工和半手工状态,会计人员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被束缚在会计 核算等事务性工作上,财务管理工作则没有时间或很少去做。因此会计只能提供事后核算资料且简单粗糙,管理水平低下,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面对市场经济和繁重的核算工作双重压力,企业领导和会计人员迫切要求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

因为我们有基本现成的会计核算模式,而财务或企业管理工作则比较复杂且没有成型的模式,会计核算的输入/输出数据比较规范且容易组织,我们已形成一套固定的会计核算过程和方法,所以设计并实现电算化会计核算系统比较容易,因此只能先搞核算电算化。

但核算电算化基本是模仿手工操作,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范围、数据和质量并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因此对满足企业现代化管理要求并迅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并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同时,核算电算化所节省的人工成本、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所产生的效益并不足以抵消建立并使用该系统的投人。因此,核算电算化只是整个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准备阶段,其好处是为建立以管理为重心的、网络化的、完整的会计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主要是:①系统中存储了管理所需的会计核算基础数据;②解放了会计人员的时间和精力,使他们有条件逐步实现工作重心的战略性转移;③积累了宝贵的会计电算化工作经验;④使会计电算化人才迅速地成长起来。

财务和企业管理计算机化是会计电算化最有意义的战略决战阶段,建立并实际运行以管理为重心的、网络化的、完整的会计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将显著提高企业财会管理水平,会计电算化长期的、隐含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大量地迸发出来,在这个阶段将实现财会和企业管理现代化。此时会计电算化已融人到整个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洪流之中,可能称其为会计及企业管理信息化、计算机化等。

建立并实际运行该系统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其关键是;

①会计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系列软件的开发完善;

②会计和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迅速提高,建立成型的管理模式;

③企业领导等管理人员的现代管理观念的建立和巩固;

④做好会计电算化和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配套改革工作;

⑤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等等。

这个阶段的系统必然是网络化的。会计核算的众多子系统已经使单台计算机功能发挥到了极限,并且只能使用在较小的单位。而以管理为重心的会计信息系统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其数据收集和信息使用不可能在同一地点、单位和部门,该系统数据处理的及时性、复杂性要求必须使用计算机网络、必须在最大范围内实现最大限度的数据共享和数据的综合利用。这不仅包括企业内部各单位和部门,也应该包括其开户银行、税务局以及指定的会计师或审计师事务所。

这个阶段的系统必须是以管理为重心的。这决不仅仅是会计帐簿和报表数据的总括分析,而其管理和分析的原始数据必须直接来源于生产经营的各基本环节,如材料仓库、每道生产工序和每个销售人员,因而是最明细和详尽的。因此,完整的、以管理为重心的会计信息系统必须与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共同规划、统筹设计。这样的系统与以往开发的核算系统不是并列的,而是以其核算功能为内核、以管理功能为重心;该系统不是以会计职能而是以业务类型来划分其子系统的。

会计电算化的高级发展阶段是建立并实际运行会计或企业决策支持系统,这个阶段是以管理为重心的会计信息系统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自然进化或更高级的发展阶段,象国外那样用它来辅助解决那些数据不规范、变化因素多、具有不确定性的高级会计或企业管理决策问题。

4、近期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发展方向

(1)已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先进地区和部门,应尽快完善会计核算系统,彻底甩掉手工记帐工作,做好会计电算化的配套改革工作,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移工作重心,为进一步开发和使用会计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作好准备。同时,尽快提高会计电算化的普及率,使尚未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单位早日赶上来。

(2)从单机应用向计算机网络系统发展,提高计算机应用的档次,便于数据传输汇总,为进一步开发和使用网络化的会计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做好准备;并为将来联成更大的计算机网络打下基础,便于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以发挥会计电算化的总体效益、社会效益。

会计电算化的含义篇2

论文摘要:将量子化学原理及方法引入材料 科学 、能源以及生物大分子体系研究领域中无疑将从更高的理论起点来认识微观尺度上的各种参数、性能和 规律 ,这将对材料科学、能源以及生物大分子体系的 发展 有着重要的意义。

量子化学是将量子力学的原理应用到化学中而产生的一门学科,经过化学家们的努力,量子化学理论和 计算 方法在近几十年来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在定性和定量地阐明许多分子、原子和 电子 尺度级问题上已经受到足够的重视。目前,量子化学已被广泛应用于化学的各个分支以及生物、医药、材料、环境、能源、军事等领域,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并对实际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本文仅对量子化学原理及方法在材料、能源和生物大分子体系研究领域做一简要介绍。

一、 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一)在建筑材料方面的应用

水泥是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1993年,计算量子化学开始广泛地应用于许多水泥熟料矿物和水化产物体系的研究中,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

钙矾石相是许多水泥品种的主要水化产物相之一,它对水泥石的强度起着关键作用。程新等[1 ,2]在假设材料的力学强度决定于化学键强度的前提下,研究了几种钙矾石相力学强度的大小差异。计算发现,含ca 钙矾石、含ba 钙矾石和含sr 钙矾石的al -o键级基本一致,而含sr 钙矾石、含ba 钙矾石中的sr,ba 原子键级与sr-o,ba -o共价键级都分别大于含ca 钙矾石中的ca 原子键级和ca -o共价键级,由此认为,含sr 、ba 硫铝酸盐的胶凝强度高于硫铝酸钙的胶凝强度[3]。

将量子化学理论与方法引入水泥化学领域,是一门前景广阔的研究课题,它将有助于人们直接将分子的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联系起来,也为水泥材料的设计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3]。

(二) 在金属及合金材料方面的应用

过渡金属(fe 、co、ni)中氢杂质的超精细场和电子结构,通过量子化学计算表明,含有杂质石原子的磁矩要降低,这与实验结果非常一致。闵新民等[4]通过量子化学方法研究了镧系三氟化物。结果表明,在lnf3中ln原子轨道参与成键的次序是:d>f>p>s,其结合能计算值与实验值定性趋势一致。此方法还广泛用于金属氧化物固体的电子结构及光谱的计算[5]。再比如说,nbo2是一个在810℃具有相变的物质(由金红石型变成四方体心),其高温相的nbo2的电子结构和光谱也是通过量子化学方法进行的计算和讨论,并通过计算指出它和低温nbo2及其等电子化合物vo2在性质方面存在的差异[6]。

量子化学方法因其精确度高,计算机时少而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中,并取得了许多有意义的结果。随着量子化学方法的不断完善,同时由于电子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和普及,量子化学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范围将不断得到拓展,将为材料科学的发展提供一条非常有意义的途径[5]。

二、在能源研究中的应用

(一)在煤裂解的反应机理和动力学性质方面的应用

煤是重要的能源之一。近年来随着量子化学理论的发展和量子化学计算方法以及计算技术的进步,量子化学方法对于深入探索煤的结构和反应性之间的关系成为可能。

量子化学计算在研究煤的模型分子裂解反应机理和预测反应方向方面有许多成功的例子, 如低级芳香烃作为碳/ 碳复合材料碳前驱体热解机理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比较明确的研究结果。由化学知识对所研究的低级芳香烃设想可能的自由基裂解路径,由guassian 98 程序中的半经验方法uam1 、在uhf/ 3-21g*水平的从头计算方法和考虑了电子相关效应的密度泛函ub3l yp/ 3-21g*方法对设计路径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进行了计算。由理论计算方法所得到的主反应路径、热力学变量和表观活化能等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有较好的一致性,对煤热解的量子化学基础的研究有重要意义[7]。

(二)在锂离子电池研究中的应用

锂离子二次电池因为具有电容量大、工作电压高、循环寿命长、安全可靠、无记忆效应、重量轻等优点,被人们称之为“最有前途的化学电源”,被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器等小型设备,并已开始向电动汽车、军用潜水艇、飞机、航空等领域 发展 。

锂离子电池又称摇椅型电池,电池的工作过程实际上是li + 离子在正负两电极之间来回嵌入和脱嵌的过程。因此,深入锂的嵌入-脱嵌机理对进一步改善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至关重要。ago 等[8] 用半经验分子轨道法以c32 h14作为模型碳结构研究了锂原子在碳层间的插入反应。认为锂最有可能掺杂在碳环中心的上方位置。ago 等[9 ] 用abinitio 分子轨道法对掺锂的芳香族碳化合物的研究表明,随着锂含量的增加,锂的离子性减少,预示在较高的掺锂状态下有可能存在一种li - c 和具有共价性的li - li 的混合物。satoru 等[10] 用分子轨道 计算 法,对低结晶度的炭素材料的掺锂反应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锂优先插入到石墨层间反应,然后掺杂在石墨层中不同部位里[11]。

随着人们对材料晶体结构的进一步认识和计算机水平的更高发展,相信量子化学原理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领域会更广泛、更深入、更具指导性。

三、 在生物大分子体系研究中的应用

生物大分子体系的量子化学计算一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研究领域,尤其是生物大分子体系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量子化学可以在分子、 电子 水平上对体系进行精细的理论研究,是其它理论研究方法所难以替代的。因此要深入理解有关酶的催化作用、基因的复制与突变、药物与受体之间的识别与结合过程及作用方式等,都很有必要运用量子化学的方法对这些生物大分子体系进行研究。毫无疑问,这种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有目的地调控酶的催化作用,甚至可以有目的地修饰酶的结构、设计并合成人工酶;可以揭示遗传与变异的奥秘, 进而调控基因的复制与突变,使之造福于人类;可以根据药物与受体的结合过程和作用特点设计高效低毒的新药等等,可见运用量子化学的手段来研究生命现象是十分有意义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在材料、能源以及生物大分子体系研究中,量子化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近十几年来,由于电子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和普及,量子化学计算变得更加迅速和方便。可以预言,在不久的将来,量子化学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 文献 :

[1]程新. [ 学位 论文 ] .武汉:武汉 工业 大学材料 科学 与工程学院,1994

[2]程新,冯修吉.武汉工业大学学报,1995,17 (4) :12

[3]李北星,程新.建筑材料学报,1999,2(2):147

[4]闵新民,沈尔忠, 江元生等.化学学报,1990,48(10): 973

[5]程新,陈亚明.山东建材学院学报,1994,8(2):1

[6]闵新民.化学学报,1992,50(5):449

[7]王宝俊,张玉贵,秦育红等.煤炭转化,2003,26(1):1

[8]ago h ,nagata k, yoshizaw a k, et al. bull.chem. soc. jpn.,1997,70:1717

[9]ago h ,kato m,yahara a k. et al. 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 1999, 146(4):1262

[10]satoru k,mikio w,shinighi k. electrochimica acta 1998,43(21 - 22):3127

会计电算化的含义篇3

关键词:手工会计 不足 程序变化

一、传统手工会计业务操作流程的缺陷分析

(一)信息来源上的局限性

传统的会计系统与其他子系统没有集成,不能提供实时的会计信息;且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许多重要资源无法用货币计量。传统的财务软件功能单一,难以将整个企业的资源进行整合,信息使用者更强调未来,强调数据的相关性和灵活性,更多地关注非货币数据,希望从多层次、多视角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时,信息就明显不够。

(二)信息处理的局限性

现行会计的信息处理过程是对经过“筛选”的会计数据,通过对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明细账及总账进行加工的过程。这个过程有严格的处理原则,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经济活动的全貌。但它也存在很大的缺陷,即该过程只是对经济活动的结果进行反映,从中看不到每项经济活动发生、执行与完成的全过程 。

(三)信息输出的局限性

现行会计信息系统一般都是采用单一化的信息披露模式,将全部会计信息存放于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这三张报表提供给特定的使用者。然而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信息使用者的范围越来越广,他们所需要的会计信息也越来越多,单一的信息披露模式已不能满足他们进行相关决策的需要。

二、当前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不足

1.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在考核机制尚不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下,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没有一个合理有效的机制,就很可能出现侵犯或损害股东利益的行为。由于国家所有权的代理行使缺乏妥善措施,很多上市公司出现内部人或控股股东等关键人大权独揽的现象。这就导致内部控制形同虚设。2.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违法违纪常有,随着会计队伍的不断扩大,对会计人员的思想教育、业务培训没有同步跟上,根本起不到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作用。现阶段会计人员特别是主管会计人员的素质相对而言不能满足投资者及企业发展的要求,甚至有些企业经营者为了个人利益松懈企业管理,使财务会计制度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得不到应有发挥。3.内控体系不够健全,内控制度执行不力目前有些企业虽然也建立了相关的内控制制度,但缺乏科学性与连贯性,内部控制的组织机构不够健全,很多规章制度比较零散,未达到纵横交错,点面结合的控制要求,造成既定的内部会计控制失控。4.内外监督制约乏力对于内部监督而言,有的企业虽然有财会规章制度,但是流于形式,未得到切实的贯彻执行;有的企业忽视财务内部稽核和内部审计的作用,内部稽核不规范,未形成制度。这主要是各种监督的功能交叉、标准不一,再加上分散管理、缺乏横向信息沟通,未能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监督弱化问题严重。

三、信息化下会计业务处理程序的变化

手工会计业务处理,起初是由计算机专业人员完全模仿手工业务操作流程,把计算机作为一种通过快速计算来帮助人们降低劳动速度、提高劳动效率的工具。此后会计电算化不断得到发展,一个比较完善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也逐步发展起来。主要变化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记账的含义发生变化

账簿记录实际上就是将记账凭证按不同的形式进行组织和汇总。手工记账时必须将它们重新抄写到各有关的账簿上。但电算化后,记账凭证包含了两层意义:一是将当月的输入到未记账凭证文件中的记录转存到已记账凭证文件中,使经审核的输入凭证成为正式的会计档案;二是对科目的余额、本期发生额和累计发生额进行汇总、更新。由于手工系统存在不同的记账程序,各企业要根据业务性质、管理方式规模大小以及经济业务的数量,相应地确定适合自己特点的账务处理程序。而电算化下的记账凭证是指计算机账务处理的形式和相应的内部数据流程,显然一般只能固定采用一种账簿处理程序,而且其含义也不同于手工的账务处理流程。

(二)对账的含义发生变化

对账是对账簿数据进行核对,以检查记账是否正确以及账簿是否平衡,其目的是为了保护会计信息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在手工会计中,对账主要包括账证、账账、账实和对三个方面。账证核对是核对账簿记录与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时间、凭证字号、内容、金额是否一致,记账方向是否相符;账账核对是核对不同账簿是否相符,包括总账与明细账、总账与日记账、总账与辅助账、会计部门的财产物资保管明细账与使用部门的有关明细账;账实核对是指核对会计账簿记录与财产等实有数额是否相符。通过对账达到账证相符、账账相符和账实相符的要求,用以确保会计核算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三)结账的含义发生变化

在计算机环境下,结账的功能主要用于结转各个会计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同时结束本期的账务处理工作。在这里结账是一个批处理的过程,其处理的内容是将本期所有的期末余额数据结转到下一期的期初余额,并清除本期的所有借方和贷方发生额数据,最后对本期业务执行封账。而在传统手工处理程序中为了使账簿达到账实、账证、账账相符,会计人员需要做一系列对账的工作,相比较之下电算化系统的处理程序显得更加简便易操作。

(四)期末转账的的含义发生变化

自动转账业务是所有单位在月底结账之前都需要进行的固定业务处理,并且这类转账业务在企业管理体制或会计核算制度未改变的情况下每个月都要重复进行。不论是哪一种转账业务,都要通过定义转账凭证,然后由系统自动完成期末自动转账处理。然而在传统手工会计中,转账业务处理是期末由会计人员根据某些账户的余额或本期发生额填制转账凭证、登记有关账簿实现的。

结束语:

会计电算化的含义篇4

[关键词] 数据库; 会计电算化; 学习兴趣

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会计电算化”这门必修课之前,要学习数据库知识。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讲,“数据库”这门课不太容易理解。在会计电算化的教学中,教学内容侧重于会计软件的操作,简单易懂;而数据库不单单是操作问题,它还有大量枯燥的数据库原理。笔者从事“会计电算化”和“数据库”课程的教学工作多年,针对学生的这些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从access数据库的操作开始,联系其与会计电算化的关系,举一反三,引导学生对数据库的学习兴趣,既达到了数据库的学习目的,又增强了他们对会计电算化的理解。

首先,明确数据库的含义,从数据库的角度深入理解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概念。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没有必要学习复杂的数据库理论及编程,但是学会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操作却大有益处。access数据库是一个简单实用的数据库系统,它是office的组件之一。它的强大功能主要体现在:数据表操作简单、易学易懂;可以通过向导创建表、查询、窗体及报表;可以有效管理、分析数据等。通过学习access数据库的基本知识来了解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是非常实用的,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WWw.133229.CoM

数据库是按照一定关系组织起来的有联系的数据集合,在一个数据库中,所有的数据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结构严谨、管理严密的信息系统。会计数据通常是指记录下来的会计事实,是产生会计信息的源泉。会计数据数量庞大,分布在企业不同的业务部门,涉及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需要经过会计部门的不断加工、处理才能形成有用的会计信息,因此,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它所服务的对象是现代企业组织,它向与企业利益相关的各个方面传递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那么,怎样把二者结合起来呢?

会计数据主要包括会计凭证数据、会计账簿数据和会计报表数据,从手工会计核算上来看,它们之间的联系是:

首先取得反映经济业务发生的原始凭证,然后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登记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记账凭证,再根据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最后根据账簿信息编制会计报表。电算化会计则强调数据的输入、处理和输出这一流程,会计信息由输入会计数据、保存会计数据和信息、会计数据的处理与转换以及输出会计信息构成,它是一种有序排列的结构。因此,把数据库基本知识与会计信息系统结合起来,学习一些简单的数据库操作,可以让学生明确学习数据库的意义,了解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开发原理。

其次,学习、认识数据表,帮助学生认识会计数据所包含的基本内容及存储方式。创建了一个“库”之后要在里面存放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管理,这就是“数据表”,它是数据库的基础。数据表是按行和列组织起来的数据集合,一般具有特定的主题,可以将任何可用的数据放在表中。例如,在会计核算中首先要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在一张记账凭证中不仅包含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内容摘要,还包含了经济业务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即会计科目的内容和数量的变化等,所有这些数据都可以放在一张数据表中,那么,这些数据如何在数据表中表现出来呢?

现实世界中客观存在的事物一般都有多个属性特征,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在会计记录中可以表现为“发生时间”、“内容摘要”、“会计科目”、“金额”、“附件张数”、“责任人签名”等属性。目前广泛使用的关系型数据库由一系列二维表组成,二维表由行和列组成,表中的每一列表示数据的某一个属性,在数据表中称为“字段”;表中的每一行表示一个具体的属性值,在数据库表中称为“记录”。把发生的经济业务记录在记账凭证中,主要包括“年月日”(即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摘要”、“会计科目名称”、“借方金额”、“贷方金额”等内容,它们是一张数据表中的几个字段,它们从不同方面表明了一项经济业务的属性,在数据表中表现为不同的列;而这项经济业务发生的具体内容则以“行”的形式表现在表中,有多少笔经济业务就有多少这样的“行”,它们被称为数据表中的“记录”。大量的记账凭证就是通过这样的“表”表现出来的。如果开发一个会计核算信息系统,首先就要设计表现和保存这些数据的“数据表”。如果操作财务软件,就要明白输入的会计数据保存在哪里了,它们是怎样被保存的。

再次,通过数据表的操作,学习数据的属性,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会计数据的内涵,进而能规范会计软件的操作。

明白了数据表的概念之后,还要学习一个重要概念:数据的类型。定义数据类型的目的是区别不同数据在输入时的不同要求,即要遵循的相应规则。例如,在输入会计凭证中的摘要信息时,要明确输入的是“文本型数据”,就要按照文本型数据的输入要求进行操作;输入借方、贷方的金额时,就要按照“数字型数据”的输入要求输入数字,而不能输入文本。

设计了数据的类型,还要对不同数据类型的数据进行属性的设计。如定义数据的取值范围,在数据表中就是定义字段的大小。这时,我们可以通过一些会计上的常识性知识去理解。如工资的计算,如果 职工的月工资不会超过万元,如何在输入数据过程中防止异常数据?一张手工会计凭证的最大值是多少?这时很多学生会想到数据的长度,进一步又去思考小数点的问题,小数位的问题等。通过这些实例,学生很快明白了数据库中的问题:

(1) 不同的数据可以通过定义其类型进行区分。明确了这一点,学生在输入数据时就不会输入非法数据。例如输入货币指标时不能输入文本,输入数字型的文本就不能进行数学计算。

(2) 不同类型的数据其属性是不同的,可以通过定义其属性提高数据输入的准确性。例如,一般情况下输入会计凭证时不允许逆时,即输入下一张凭证时其业务时间不能小于上一张凭证的业务时间,要对这一点进行正确性验证,可以为其定义有效性规则。

这些问题都可以反映在会计软件操作的规范性上,学生学习了数据表的相关操作之后,理解了数据表的设计原理,对会计软件的规范化操作要求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明白了在会计软件操作过程中为什么会有一些限制,出现操作错误之后很快就能知道错误所在。

最后,学习了数据库和数据表之后,要创建数据表之间的关系,在这个学习阶段,可以通过创建会计科目表与其他表之间的关系加深对数据库的认识。

在电算化会计软件的操作中,首先要进行账务系统的初始化。账务系统的初始化是指将通用会计软件转化成适合本单位会计核算需要的专用会计软件、将手工会计业务数据移植到计算机中等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在此除了要设置具体核算规则和方法外,还要输入有关的基础数据。在数据库的教学中可以此为突破口,通过建立数据表之间的关系,深入讲解数据之间的勾稽关系。例如,数据库中有一个重要的规则“参照完整性规则”,它属于数据库的表间规则系统,用于控制数据的一致性。在access中使用这个规则,系统可以确保相关表中记录之间的有效性,对于一个数据库中的相关表,如果只对其中的一个表进行插入、更新或删除操作,就会影响到数据的完整性。以会计科目表为例,进行会计核算首先要创建“会计科目”表,这一张数据表非常重要,任何单位在设计会计制度时首先要明确其进行会计核算所需要的会计科目,这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它是一个数据字典,填制记账凭证、登记各种账簿、编制报表都要以此为依据。因此,在一个会计核算系统中,会计科目表与其他数据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个数据库不能只含有一张表,它由一系列表组成,更为重要的是这些表之间是有关系的,在数据库中我们把这些关系分为3种:一对一关系、一对多关系、多对多关系。在创建会计科目表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找出会计科目表与反映记账凭证的数据表、反映各种账簿的数据表之间的关系。例如,在会计科目表中必须创建“会计科目编码”字段、“会计科目名称”,其他可根据需要创建,在此应当明确“会计科目编码”的含义,在手工会计系统,会计科目编码的意义不很明显,但是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会计科目编码是数据处理的关键字,它便于检索、分类及汇总,可以提高输入速度,减少工作量。如果在会计凭证中输入了一个在会计科目表中不存在的科目编码,软件就会提示这张凭证输入错误,那么,这个验证是怎么实现的呢?这就是“参照完整性”规则在起作用。首先在“会计科目”表与“会计凭证”表之间通过“会计科目编码”字段创建一个“一对多”的关系,然后实施“参照完整性”规则,“会计科目编码”字段在会计科目表中是主键,在会计凭证表中是外键,参照完整性规则要求不能在相关表的外键字段中输入不存在于主表的主键的值,这样在输入会计凭证时就不会出现非法数据,保证了数据的有效性。以此类推还可以创建其他表之间的关系,充分体现了会计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这种关系的创建,让学生很容易理解什么是“关键字”,进而理解了会计软件操作中为什么账簿的数据是从记账凭证中得来的,而不是手工输入的。

会计电算化的含义篇5

一、单一类,认识铭牌

典型器材有电灯、电熨斗、电能表等,主要是认识铭牌,能从铭牌中读出有用的信息,涉及的知识点少,计算相对简单.

例1(2011年甘肃省兰州市)暑假期间某同学和家人外出旅游,他忘记将家中电视机的电源关闭,电视机处于屏幕保护状态.出门前他家电能表的示数如图1所示,10天后他回到家中,电能表的示数为1574.7.这段时间电视机消耗了kW·h的电能,电视机处于屏幕保护状态时电功率约为W.你从电能表的盘面上还能获得什么信息:(写出一条即可).

解析:本题以家庭电路中的电能表示意图为背景,让学生计算出电视机消耗的电能,并由W=Pt计算出屏幕保护状态时电功率,从中读出有用的信息,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同时也具有开放性.在认真读图、理解电能表的参数含义,计算后得答案为:2.4,10,额定电压220 V(正确写出其它参数的含义均可).

二、两档类,电路变化

两档类家用电器其实就是有两种不同的电功率值,典型器材有饮水机、电烤箱、电热毯、取暖器等,它们一般有加热和保温,或高温和低温两种档位,由温控开关控制.电路中温控开关的断开与闭合会使部分电路元件(一般为定值电阻)被短路,电路结构发生改变,电路处于加热或保温两种不同的工作状态.解这类题特别要注意开关的开与合使得哪个或哪些元件被短路,电路结构发生怎样的改变,要从题目铭牌中提取出有用信息,从所叙现象、状态、过程中挖掘出隐含信息(如电源电压不变等),根据电路处于两种不同工作状态下电流、电压或电功率的情况,运用相应的公式求解.

三、间歇工作类

典型器材有电冰箱、洗衣机、豆浆机家电产品,由于设计和使用特点,这些产品里面或又包含有多个器材,它们并不连续工作,有间歇性,解题时应注意分清是哪些机器工作,或哪段时间工作.

例3(2012年重庆市)物理科代表和班长就放学后是否关教室里的饮水机的问题发生争执,班长认为不应关机,因为第二天重新开机给冷水加热既费时又会消耗更多的电能;物理科代表认为应该关机,理由是饮水机在放学后从17:00到第二天08:00共15 h期间会间歇性加热,白白消耗电能,反复加热的水也不利于身体健康.

次日早晨,他俩先观察到如图3所示的饮水机有加热和保温两个档位,铭牌数据如下表.然后启动饮水机,将热水箱中的30 ℃的冷水加热到90 ℃,用时10 min.他俩继续观察,发现保温28 min后加热器会重新加热,2 min后又回到保温状态.(饮水机始终在额定电压下工作)

水桶容量20 L热水箱水量1 kg额定电压220 V加热功率500 W保温功率50 W(1)热水箱中30 ℃的冷水加热到90 ℃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c水=4.2×103 J/(kg·℃)]

(2)将热水箱中30 ℃的冷水加热到90 ℃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3)通过计算比较谁的做法更节能.(假设放学时饮水机刚好处于保温状态,工作过程中间歇加热的规律不变)

四、综合类,全面考查

典型器材有电热器类如电热壶、饮水机、电磁炉、电饭煲等,电动机类如电动自行车等,其它如燃气炉等,品种繁多,综合类题主要为电学与热学、力学的综合应用题,内容多涉及热量的计算、电功电功率的计算、力学的计算及效率的计算等,涉及物理公式多,考查内容全面,一般以计算题形式呈现出来,难度大,多为拉开档次的压轴题,分析解答时应耐心细致,全盘考虑,灵活运用物理原理和规律综合解决.

在物理铭牌题中,上述几种类型并非严格区分,有时几种形式融合在一起,铭牌中有的是解题能用到的重要信息,有的是解题用不到的信息.铭牌型题一般以课本知识为基础,涉及的材料丰富,数据繁多,信息量大,解题时要仔细阅读,认真甄别,善于从铭牌提供的诸多信息中筛选提取出有用信息,排除干扰信息,有效地转化为解题的有用条件,只要学生基础扎实,知识牢靠,再加上过硬的解题技巧,灵活的思维方式,巧妙运用,灵活处理,颇有难度的物理铭牌题就能顺利解决.

会计电算化的含义篇6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提高,现已经进入到商品化稳步发展阶段。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也逐渐的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限制了会计电算化作用的发挥。本文首先阐述了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及意义,接着分析了当前会计电算化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在此基础上,对会计电算化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旨在促进会计电算化更加快速地发展。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会计软件;安全性

账、报账。在计算机系统的作用下,会计工作的效率及准确性得到了有效提升。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广泛与深入运用,其所存在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对此,就需要通过相应的措施来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促使会计电算化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1会计电算化概述

1.1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所谓会计电算化,是指利用计算机完成会计工作中的各个流程,包含记账、算账和报账等。从概念上来看,会计电算化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的会计电算化是指通过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完成各项会计工作,而广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在实现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所有与之相关的工作,比如: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等。

1.2实行会计电算化的意义

实施会计电算化之后,在核算会计资料时,可保证及时性。与人工核算相比,计算机核算的方式使核算速度大大提升,短时间内即可完成核算工作,同时,核算的正确性也能够得到有效的保证。采用人工核算方式时,核算的准确性可能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产生错误,而在计算机核算方式中,只要输入的数据正确,那么核算的准确性即可得到有效保证。在各项经济活动中,会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反映出企业经营信息,有助于企业领导人作出正确的决策。实现会计电算化之后,利用计算机内置或外接的存储空间,可以有效地存储大量的会计信息。当某个部门的会计人员需要使用会计信息时,只需在计算机系统中调出相应的信息即可,充分地发挥了会计的作用。此外,在实施会计电算化之后,会计处理程序在计算机的作用下发生改变,例如:将各种经济原始数据输入,接着计算机按照设定好的程序,对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并进行存储,由此一来,人工处理会计数据时的抄录工作可以直接省略,而且复杂的运算过程也可以有效的被完成,从而节省了大量的工作时间及人力,提升了会计工作的效率。

2会计电算化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理念比较落后

实行会计电算化,使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大幅度减少,同时,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虽然我国的会计电算化运用已久,但其基础薄弱的问题依然比较存在。一些企业实施管理理念比较落后,当发生一些特殊情况时,反而增加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另外,在会计电算化系统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会计数据,这需要比较完善的安全措施来保证数据安全,但当前数据的保密性比较差,严重威胁会计工作的安全性,限制了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2.2会计软件不完善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运行需要相应的会计软件支撑,会计人员只需操作相应的会计软件即可完成大量的会计工作。当前,会计电算化系统采用的软件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如功能不完善、程序过于死板等,从而导致软件运用的灵活性比较差,反而给会计人员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干扰。此外,目前市场中的会计电算化软件比较多,规范性差,部分软件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地出现问题,影响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发展。

2.3未充分认识会计电算化的作用

当前,会计电算化在会计行业内已基本得到了普及,但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会计电算化的工作优势并未能完全发挥,部分企业仍然采用老方法进行工作,或是使用不得要领。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主要是企业并未充分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功能、优势等,限制了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同时,部分企业对会计电算化的安全性存在疑虑,应用会计电算化时畏首畏尾,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作用的充分发挥。

2.4电算化系统安全性比较差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会计数据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极为重视会计数据的保密工作。但是企业应用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电算化系统存在安全风险。同时,会计人员自身并未充分掌握会计电算化的相关技术,运用软件时,灵活性比较差,而且当系统出现故障时,不能及时地解决,造成会计数据丢失,影响企业的发展。

2.5会计电算化信息资源共享性差

当前,各个单位在实施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由于认识的不充分,实施时仅在财务部门进行,对于其他的部门,并未进行会计电算化操作,由此一来,企业各个部门之间无法有效地实现会计信息资源共享,导致企业经济决策的准确性受到严重的影响。此外,即使企业的其他部门实施了会计电算化,如果没有受到领导层的重视,各个部门传输相关的会计信息资料时,依然采取人工传递的方式,未能有效地利用网络,降低了工作效率。

3解决会计电算化运用中问题的对策

3.1提升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

企业在应用会计电算化时,应该提高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视程度。企业的领导应该认识到会计电算化对企业的重要作用,从而积极地支持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引导企业会计人员重视会计电算化。在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要对其可行性进行科学分析,由专人负责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工作,促使会计电算化不断地完善,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企业领导层还应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实施是整个企业的事情,应深入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当中,并与企业管理相连接,充分地满足企业现代管理的需求,促使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3.2培养专业的会计电算化人才

会计电算化的实施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企业在实施会计电算化时,应该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对于企业自身的会计人员,企业需要加强再教育和再培训工作,培训的内容不止包含专业的会计知识,还应包含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操作技巧、软件的使用方法以及计算机基本的维护知识,从而有效地提升会计人员的专业性。同时,企业还应该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专业的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加强会计人员队伍的专业性。此外,企业还可与高校合作,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及对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培育人才,并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从而提高培养的有效性,最终,使企业获得良好的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在企业及社会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企业所需要的会计电算化人才也在逐渐变化,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过程中,人才的培养应该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从而有效地提升会计电算化人才的素质,促使企业会计电算化的早日实现。

3.3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在会计电算化运行的过程中,制度是其规范运行的重要保证。目前,关于会计电算化的规章制度比较多,但是会计工作人员对制度的了解比较少,因此,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存在比较多的违规操作现象。企业在实现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应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在现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制定适合本企业使用的管理制度,用以规范会计人员的行为,并加强会计人员对制度的了解,促使会计人员在进行各项会计操作时,自觉规范自身行为,保证会计信息真实,促进会计电算化的良好发展。此外,通过完善的管理制度,能够有效地保证会计电算化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增强会计数据的保密性。

3.4加强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

企业在实施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要十分重视信息安全管理,除了制定相应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之外,还应该提升会计人员的安全意识。企业可定期展开安全教育,使会计人员充分地认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从而有效地保管自己的计算机及安全登录密码,防止无关人员登录到电算化系统中。此外,还可以应用相应的安全加密技术及安全软件来提升系统的安全等级,实施用户权限分级管理,不同的会计人员具有不同的权限,避免数据误删除等操作的出现,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建立数据备份与恢复制度,每隔一段时间即对系统中的数据信息进行备份,从而有效地保证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4会计电算化未来的发展趋势

4.1推广与使用更加普遍

第一,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实行以机代账。目前,已经有比较多的企业实施了会计电算化,利用计算机系统代替手工记账,而随着会计电算化的不断发展,以机代账的发展趋势将会越来越明显,通常,企业在实施会计电算化工作后,3个月内即可实现计算机记账。第二,作为一种先进的会计工作处理方式,随着会计工作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而且在网络不断普及的过程中,会计信息处理网络也必然会建立起来。

4.2终极目标为“网络财务”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就需要对自身的管理进行改变,尤其是财务管理,更要实现科学性。当前,我国的软件公司推出了“网络财务”战略,企业对于“数字神经系统”的时代要求,已经能够初步地适应,因此,“网络财务”将成为会计电算化发展的终极目标。所谓“网络财务”,是指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以财务管理为核心,将业务管理与财务管理融为一体,对于电子商务、各种远程控制、事中动态会计核算以及在线财务管理均可实现良好地支持。

4.3逐渐实现“管理一体化”

会计电算化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企业内其他部分电算化的支持,由此一来,将会促使管理向着一体化的趋势发展。从发展趋势来看,在会计电算化发展的过程中,其他部分的电算化与会计部门的电算化将会逐渐实现有机的结合,最终使企业实现综合管理。

4.4会计软件开发向着工程化发展

会计电算化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在其运用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软件的良好支持,还需要配套的管理组织措施,这样才能充分地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作用,促进企业会计工作的信息化发展,并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与完整。最初,软件的开发与应用是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重点,但是在会计电算化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组织措施的建设将与软件开发共同发展,并逐渐的实现融合。在进行软件开发时,用户需求是开发的基础及关键,在当前的发展趋势下,软件开发的工程化成为必然的选择。

4.5会计电算化促进企业建立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

在当前的会计体系中,包含两个子系统,一个是财务会计,一个是管理会计。会计电算化系统在处理会计信息时,逐渐实现代码化、共享化及自动化,由此一来,就会促使财务会计系统与管理会计系统实现融合,而二者的融合也与企业发展的要求相吻合。通过两个子系统的有机融合,企业可以建立起管理信息系统,随着二者融合的加深,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将会向着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同时,会计电算化也会由核算型逐渐向着管理型发展。

5结语

在我国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会计财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会计电算化的实施有利于促进企业会计工作向着更加科学化和系统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当前的会计电算化运用中还存在着管理理念落后、人才缺乏等问题,限制了会计电算化作用的发挥。因此,只有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企业人员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才能有效解决当前的问题,促使会计电算化向着更加先进与完善的方向发展,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李韦萱 王颖驰 单位:佳木斯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郭常燕,陈晗,王欢,等.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电算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技术与市场,2014(3).

[2]李月夫,陈永梅.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发展对策分析[J].会计师,2014(5).

[3]李智博.浅析会计电算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研究,2014(6).

[4]韩荣丽.会计电算化对企业财务工作的影响[J].新疆农垦经济,2010(6).

[5]张瑞琼.会计电算化的应用现状与局限[J].中国市场,2014(49).

会计电算化的含义篇7

关键词:核电国产化;程序理解;核电程序理解技术;模型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04-0893-04

Based on the Integrated Model of the Nuclear Power Program Un-Derstanding

FU Shi-min

(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Hengyang 421001, China)

Abstract: With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China's nuclear power industry has entered the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period, but the existing nuclear power software already can’t satisfy our country present stage of nuclear power development needs. In order to China's current nuclear power software upgrading, in the original nuclear power for software reuse based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or to become a urgent demand, this will be involved in nuclear power software program understanding. Because in the field of nuclear power professional and complexity, in nuclear power software analysis based on practice, by introducing the general procedure to understand the technology, model, leads to a nuclear power software understand need technology, model, steps. To Copernic program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ocess of nuclear power software understanding and physical model of the process, summed up a set of software for nuclear power program understanding feasible scheme, this to our country the development of nuclear power has very realistic significance.

Key words: nuclear power localization; program understanding; nuclear power program understanding technology; model

1 概述

由于核电软件常常涉及到知识产权、商业机密,甚至是国家秘密。出于对自我知识产权的保护,在被引进的核电软件中,能给出核电软件自身的完整设计文档的例子是少之又少。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核电已进入繁荣发展的时期。过去那种出于安全性和经济性考虑而引进的国外核电软件已不能满足现时代我国核电发展的需求。因此,为了对我国现有核电软件进行升级,满足现阶段的核电发展需求,在原有核电软件基础之上进行软件重用或再工程成为一个迫切的需求,这就会涉及到核电程序理解的问题。因此,对核电程序理解的研究对我国核电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一般性程序理解的模型、技术

2.1程序理解的定义

程序理解是一个从计算机程序中获得该程序知识信息的过程,它是软件工程学中日益引起人们兴趣的一个领域,是指分析目标系统,标识目标系统组件及其相互关系,创建不同形式或更高抽象层次的系统表示的过程。其目标是理解软件系统以促进性能提高、纠错、建档、再设计或使用另外一种语言重新编程。

2.2程序理解模型

程序理解中,采用一种有效的理解模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程序理解过程中信息前后数据不一致或信息丢失这些情况经常发生,这些都给程序理解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为了程序理解的完整性和正确性,采用一定的程序理解模型是很有必要的。常用的程序理解模型有:

1) 基于自顶向下的模型:该模型应用于代码或代码类型已知的情况,采用拥有知识公式化假设,把系统分解成各个能在代码中实现子系统,再分解每一子系统直到取得实现既定功能的代码块。

2) 基于自底向上的模型:该模型理解每行程序代码,发现相似的模式及其集合,则抽象出能用于识别更高抽象层的新模式。

3)基于知识库模型

此模型由三个部分组成:①知识库:包含了程序员经验、问题域知识、论述规则、计划和目的。②思维模型:分为三层:由规格说明层、实现层和注解层组成。规格说明层是程序抽象的最高层次,完整地描述了程序的意图;实现层包括了数据结构和功能在内的最低级抽象;注解层连接规格说明层中的每个目标到它在实现层里的具体实现。这些连接可以是不完全的。③消化吸收过程:描述思维模型如何根据程序员的经验和程序信息进行理解。吸收过程既有自底向上又有自顶向下方式。具体按照哪种方式进行完全依赖程序员。其过程中关键部分是查询阶段。在这个阶段,程序员针对目标进行询问,猜测结果,最后经过搜查代码和文档来证实或已有的假设。

4) 综合模型

包括三个主要部分:自顶向下模型、自底向上模型和知识库模型。该模型是将自顶向下模型、自底向上模型和知识库模型三个方法集成为一个思维模型。

2.3程序理解技术

从大的方面来说,程序分析可以分为静态程序分析和动态程序分析。静态程序分析是在不执行程序的前提下,根据程序的模型推断出程序本质结果的过程,而动态程序分析是一个分析程序运行时的依赖关系的过程。常用的静态分析技术包括:有词法分析、语法分析、控制和数据流分析、类型检查和推理、交叉引用、复杂度度量和结构化分析等,而动态分析技术包括对象实例依赖、方法调用图、动态链接和多态性、路径覆盖测试、登记和回调函数、内存管理、分支、并发、功能瓶颈等。不同的程序理解技术之间考虑的侧重点不同,将各种程序理解技术适当搭配,势必可以提高程序理解的效率。

3 核电程序理解的模型、技术及过程

由于核电软件涉及的专业知识性强,代码数量庞大,功能比较复杂,因此,针对这个特殊的软件应用领域,采用何种有效的程序分析模型、在众多的程序分析技术中选取何种对核电程序理解有效的分析技术,这些将关系到核电程序理解的效率,甚至是核电程序理解成功与否的关键。

3.1核电程序理解模型

由于核电领域是个专业性很强的领域,其中可能会涉及到复杂的公式以及计算不同的参数可能会采用不同的计算模型。这就要求核电理解人员不仅具备相应的计算机专业知识,而且要求理解人员对核电领域的基础知识、物理变量、物理模型等熟悉理解,这就需要程序理解人员有相应的知识库。同时,当对代码熟悉时,理解人员通常采用自顶向下模型进行理解;而当对代码完全不熟悉时,采用自底向上模型进行理解。一般来说,最初通过自顶向下的方式推进理解过程,这期间应该会遇到不熟悉的代码部分,于是需要转回去进行自底向上的理解。基于此,对核电软件程序理解过程中采用综合模型是比较恰当的。

3.2核电程序理解技术

核电领域是典型的安全关键领域,它的安全性事关重大。应用在该领域的软件系统一旦发生故障,将来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危及人的生命甚至会造成生态灾难,因此这就对核电站生产用软件的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这些被分析、理解的核电软件一般是在经过了严格的测试并被核电站实际安全运行了很多年的软件,可以被认为是安全的。基于安全性的考虑,即使对于核电软件在某些突况下也很少执行的情况我们也要进行分析,而不能仅仅分析核电软件中的关键信息。这就要求我们在对核电软件分析理解的过程中,要全面地展示出核电软件的具体内部信息。为了能够更全面地反应核电软件的信息,保证核电软件运行过程中所有可能的执行路径得到挖掘,在核电软件的理解分析中用到更多的是静态分析技术。根据实战经验,核电软件分析常用的静态分析技术有:词法分析、语法分析、结构分析、控制流分析、符号执行等。

3.3核电程序理解过程

在核电软件理解采用的模型、技术都确定之后,接下来我们就要考虑采用何种步骤实现对核电软件的逐步理解。根据项目实战经验,现总结出核电程序理解采用的以下几个步骤:

1)从应用领域的角度整体把握该核电软件在其领域中的作用;

由于核电软件的保密性和特殊性,被分析的核电软件一般都严重缺乏软件说明、注释等对软件理解至关重要的信息,如果此时对其直接分析源代码或是逆向工程,此时无疑像大海捞针,没有方向。但如果此时能确定该软件的应用领域,(如:我们要分析的Copernic程序是反应堆控制程序的子程序,因此,我们可以明白我们要处理的程序是用来的反应堆进行控制的),然后再从实际的应用领域中去考察该应用领域大体上应该包含有哪些功能实体,这显然有助于程序的理解。此时我们可以利用知识库模型,用语义网络将该实体的具体知识信息和知识点描述出来,并加入知识库中以备后续的使用,如下图1所示:

图1

该图粗略描述了堆芯的组成,这对我们发现堆芯的各功能实体更为有助,而软件是对现实世界的模拟,这对我们推测要分析的软件大体上应分为那些功能模块是有帮助的,如:根据上图的语义网络,我们可以大胆猜测,反应堆控制程序可能包含燃料棒的受力、中子通量计算等模块,这样就使我们在分析反应堆控制程序之前做到大体上心中有数。当然我们可以将语义网络进一步细化,如:燃料棒涉及哪些物理变量、物理过程,这些物理变量、物理过程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的等等,这些都加入知识库中以有助于核电程序的理解。

2)利用程序理解工具将核电软件分割成各功能模块并与上步分析出的实际功能尝试匹配;

面对核电软件,如果仅从代码本身去发现问题领域是怎么被模拟的,势必是困难的,也会显得很盲从。而软件是对现实世界的模拟,很多具体应用领域的实际功能会在软件的模块功能中有所体现。根据自顶向下模型,利用程序理解工具将待分析的核电软件分割成相对独立的模块(由于保密的要求,该文的图形均以非具体核电软件为例) 如图2所示:

图2

这就将一个待解决的大问题划分为具体小问题。此时,根据自顶向下模型的创建假设、证实假设、改善假设的思维将各软件模块与上一步分析出的实体功能进行尝试匹配。结合反应堆中含有的功能实体,确定各模块的“宏观”功能。在确定各子模块的“宏观”功能时我们可以同过看参考文档、看命名模块的英文的汉语语义、看软件的注释、通过模块内部变量的物理意义推测模块的功能、运用排除法等手段来证实。剩余一些确实难以匹配的模块,让其处于待定状态,等待以后分析。如:通过阅读源代码中的部分注释(如:注释中含有“rod”,“cladding”,“ posson ratior”,“elastic constants”等)并结合有限的文档参考资料,我们可以确定Copernic子程序的“宏观”功能是对燃料棒的受力进行分析。

3)针对被为分割好的核电软件各功能模块进行数学建模;

经过模块匹配之后,尽管有的核电软件模块宏观功能明确,但是其中可能会涉及复杂的物理过程。对宏观功能明确但物理过程又比较复杂的模块进行直接分析有时会显得难以下手,此时,若对有物理过程的模块进行数学建模,将其物理过程以公式的形势表现出来,并在物理模型的“宏观指导下”,理解人员再去理解程序,这无疑有利于程序的理解。同时在建模过程中,会驱动理解人员去思考,该物理模块包含哪些物理变量、其某个物理过程是如何的等,这无形中也会加深理解人员对程序的认识。由匹配结果可知,Copernic模块是处理燃料棒受力的。由于Copernic模块物理过程较为直观,我们以它为例来说明建模过程。既然要建模就要在建模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一是:对物理过程涉及的领域知识进行补充,并加入知识库中。由于涉及到力学分析,在建模之前我们要先了解基本的力学基础知识(如:弹性力学,塑性力学等),对一些物理变量等做好充分的理解(如:弹性模量,泊松比,应力,应变,屈服条件等)。

二是:了解物理过程。燃料棒处于包壳中,在反应堆运行过程中会发热、肿胀、伸长、产生气体,因此,它会受到径向、切向、轴向的应力。因此,只要我们求出这三个应力并以此为突破口,就能弄清楚软件模块时怎么对燃料棒受力进行处理的。

建模:结合燃料棒的具体实际,并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建模。由于燃料棒是圆柱形的,它关于轴向对称,因此采用极坐标进行建模比较方便、简洁。根据弹性力学知识,与圆柱体密切相关的方程有:几何方程,本构方程,平衡方程。将几何方程代入本构方程就得出了三个应力的关于位移的微分形势,再将三个应力代入平衡方程,得到一个控制方程,控制方程是一个关于位移的偏微分方程,对偏微分方程求解,就得到了关于位移的的解。将所得的位移的解代入几何方程,便得到了三个方向形变的解,将形变的解代入本构方程便得到了三个方向力的解。此时,粗略模型就建立起来了,为了保证模型的基本正确性,要进行多次验证计算,为以后分析程序做好指导和铺垫。

4)选取一个软件功能模块进行分析;

在有物理过程的核电软件模块被建立数学模型以后,接下来就考虑选取一个合适的模块进行分析。可以依据如下选取策略来选取模块:一是:选取代码规模尽量小的模块;二是:选取物理模型尽量简单的模块;三是:选取程序注释尽量多的模块;四是:选取提供了较多参考文档的模块。

由于Copernic模块受力过程较为直观且我们已为其建立了数学模型,其代码规模也较为合适,我们决定首先选取该模块来分析。而对于物理过程不明确或者看不出有什么物理过程的模块的选择,可以依据如下选取策略来选取模块:一是:选取提供较多参考文档的模块;二是:选取程序注释尽量多的模块;三是:选取代码规模尽量少的模块。

经过以上几个步骤,我们就能选取出一个较为合适的软件模块了。

5)分析选取的软件模块;

对选取的Copernic模块进行分析时,根据自顶向上模型,利用程序理解工具将该模块划分为若干子模块。由于核电环境的复杂性,有的大的软件模块除了含有一个物理模型之外,大模块包含的子模块有时也会含有各自的物理模型。对于含有物理模型的子模块要为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如:在第三步求解径向、切向、轴向三个应力时,出现了常数C,只有将C值求出来,我们所求出的力的表达式才有意义,因此,我们就要怀疑在Copernic模块的子模块中可能会含有对常数C计算的模块。 根据分析,我们得知:在将燃料棒划分为很多小环的过程中,每一环都有各自的常数C,因此我们必须求出常数每一环的常数C,这时就要根据各小环受力平衡为其建模。将各环的受力方程组成一个方程组,并对其求解,便得出了每一环的常数C的表达式。

由于核电程序的复杂性,有时在大模块的物理模型中涉及的变量并不能通过数值直接量化,而是需要在其包含的小模块中采用拟合、迭代等方式得出,实现对该变量的计算。这就会使我们求出的大的模块的物理模型的数学表达式的变量会被散落在不同的子模块中进行计算。因此,此时我们可以利用知识库模型,将各子模块的可能的功能尝试与我们从物理模型导出的数学表达式的变量进行模式匹配,在匹配过程中,可以采用诸如:查看子模块的参考文档、子模块源代码的注释、子模块含有的变量的意义等手段来确定子模块可能的功能。

对于其余的小模块,经过参考有限的文档及观察上一步的建模得出的表达式,暂时看不出涉及物理模型的,可暂时不用考虑建模。对于确实含有物理模型但暂时还看不出含有物理模型的模块,可在稍后分析过程中去逐渐建立(如:有的模块的逻辑很难理解,此时就要考虑它可能会涉及到物理模型)。

在大模块的各小子模块的数学模型或者子模块的宏观功能被大体确立之后,接下来应考虑选择一个子模块分析。在选取哪个子模块先入手分析时,可以按照有数学模型的优先、“宏观”功能相对明确的其次、功能模型都不清楚的最后的原则进行选择分析。由于计算常数C的模块含有物理模型且其“宏观”功能相对明确,我们首先选择计算常数C的这个子模块来分析。

6)分析选取的子模块的子程序;

首先,根据自顶向下模型,将待分析的子模块的包含的所有子程序分割出来。同样,在我们选取子模块的哪个子程序分析时,最好先考虑子程序可能的“宏观”功能。此时,我们可以查看已数学形式化的计算常数C的物理模型中含有哪些物理变量,然后再去考虑子程序的“宏观”功能。根据知识库模型,将公式中含有的变量与子程序的“宏观”功能进行模式匹配,使公式的变量的物理含义与子程序的“宏观”功能对应。既然要选取子模块的子程序进行分析,我们要选取一个子程序,选取子程序的策略依次如下:

一是:该子程序有参考文档;二是:子程序的的宏观功能尽可能明确;三是:子程序中含有的注释尽量多;四是:子程序的规模尽量小。

组成一个程序的元素有:常量、变量、函数、表达式、类等诸多要素,其中以变量的物理含义、函数的功能最为重要。程序的功能是由变量组成的若干表达式及函数实现的,因此先弄清楚程序中变量的物理含义是十分必要的。

依据知识库模型,根据命名恢复规则将程序变量与知识库中的知识点进行模式匹配来确定程序变量的物理意义,对于不能匹配的程序变量,可以通过查看参考文档、程序代码注释、参阅推导出的数学表达式等方式来确定程序变量可能的物理意义,如果这样还不能确定变量的物理意义,甚至还可以大胆推测其可能的物理意义,在稍后的分析中通过搜索代码或文档等方式逐渐对其修正。然后,根据关系恢复规则将程序块中的顺序过程调用、单过程调用和构造定义等与知识库中的知识关系进行模式匹配。由于此时有些变量的物理意义我们已匹配出来,因此,对于不能匹配的顺序过程调用、单过程调用等可以参照控制流图来读取其源代码以推测出其可能的功能,其实这是一个逐渐聚合的过程,这也是自底向上模型所强调的,如:对于代码pcboards=pcboards-sold,自底向上模型的状况模型将其描述为“通过出售PC主板减少库存量”,这样经过若干步,低级的涉及知识可以组织成更高级的涉及知识。

据此,结合该模块的数学模型推导出的公式或表达式,我们就可以推出表达式的物理意义、函数的功能等子程序隐含的信息,进而推出该子程序的功能。

7)将理解出的程序信息加入知识库,并在后续理解过程中对知识库逐渐更新、修正;

对一个子程序完成理解之后,将其变量的物理意义、其含有的函数的功能、整个子程序的功能、子程序的控制流图、理解过程中对子程序语句添加的注释等信息整理成文档保存,并将诸如变量的物理意义、其含有的函数的功能等加入知识库,为后续其它子程序或子模块的理解做好铺垫和准备。经过以上步骤的多次执行以后,该子模块包含的所有子程序都会被逐个分析出来。

由于在起初程序理解过程中,我们对很多变量的物理意义、函数功能等信息库信息在认识上难免会存在不足,有时甚至是错误的认识,这就需要我们在后续的理解过程中对知识库不断进行修正和更新,最终形成一个准确的信息库。因此,待子模块的所有子程序都理解出了以后,将各子程序的信息加入知识库的同时,我们还要采用自底向上的模型,统筹各个子程序的功能来考虑整个子模块的功能。对于含有物理模型的子模块,在结合各子程序的功能时,还要对照推导出的该模块物理模型的数学形式对子模块进行理解,这样既便于子模块的快速理解,也有利于对该模块物理模型的数学形式的修正,因为我们开始建立的该物理模型的数学形式是粗略的、不准确的,程序才是精确的,我们要以程序推出的公式为准。这样经过若干步,整个程序都会被渐渐理解出来,也就实现了程序理解的目的。

4 总结

本文通过对一般性程序理解涉及的技术、模型的介绍,引出了对核电软件这个特殊的软件应用领域程序的理解。由于核电软件的复杂性,其可能会涉及到很多复杂的物理公式、甚至是物理模型,该文根据本人对核电软件的实战经验,总结出了核电软件理解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技术、模型,并以Copernic子程序为例,介绍了核电程序的理解过程。由于物理模型事关程序理解的效率及准确性,在介绍核电程序理解过程的同时,Copernic子程序为例,重点介绍了在核电程序的分析过程中数学模型的建立过程,这些理论和实践经验,对今后核电软件的理解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莹,张琴燕.程序理解[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1(6).

[2] 郭颖,钱渊.逆向工程的应用研究和发展[J].信息与电子工程,2004(2).

[3] 谢仲生,尹邦华.核反应堆物理分析[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6.

[4] 马灵春.程序理解中静态分析与抽取技术的研究及实现[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07.

会计电算化的含义篇8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配电网分析;结构;功能;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TM7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电力政策的实施,分布式电源作为一种新兴的发电模式逐步被广泛关注,各地也先后建设了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网工程。由于分布式电源的建设运行会对配电网系统电压分布、电压闪变、直流分量、保护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同一规模的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网位置的不同,对电网产生的影响也不同,因此亟需一套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分析系统软件,提供包括潮流计算、短路计算、机电暂态仿真以及电磁暂态仿真等一系列实用化功能,对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的电网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得出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对电网的影响,进而分析接入方案的技术合理性。

1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1系统定义。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分析系统包含传统电力系统常用的设备模型与参数库,并支持各类分布式电源模型,在此基础上,系统可对有源配电网进行供电质量、可靠性、运行安全、供电能力等多种计算,并可给出详细深入的综合分析结果。客户依据本系统全面评估配电网,及时发现电网薄弱环节。

1.2系统结构。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分析系统的架构采用了先进的插件式设计,通过在基础平台上加载不同的模块插件来扩充软件的功能。系统通过模块的组合形成电网分析的功能体系。各个模块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能够方便用户在业务扩展后的功能添加,不需重新购买整套软件,节约成本开支。同时,产品的各个功能模块还可以嵌入到客户已有的系统中,解决了多个系统间数据流转的问题。

1.3系统功能。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分析系统包括基础支撑平台、辅助规划设计模块、工程管理模块、分析计算模块、评估模块、结果展示模块六大模块,具体功能划分如图1所示。

(1)基础支撑平台包括图形平台管理、基础数据管理、算法平台及展示平台。

(2)辅助规划设计模块主要包括模型设计和分布式电源接入系统方案设计相关功能。

(3)工程管理模块主要包括新建/打开工程、关闭工程、导出工程等。

(4)分析计算模块主要包括潮流计算、短路计算、可靠性分析、网络接纳能力等多种计算。

(5)结果展示模块主要包括报表展示、可视化图标展示等多种展示形式。

2关键技术研究

2.1先进实用的模型与算法

2.1.1清晰明确的网络拓扑机制。配电网络的规模大、设备多、网络复杂,即使是中等规模的供电分公司,也会管辖数百条线路,每条线路上设备数量少则过百,多则逾千。

通过对电网的研究和认真分析,我们采用了一套新的拓扑机制,在程序启动初期将数据库中的数据读到系统内存当中,然后找到系统网络中的所有开关向其两边搜索,得到元件间的连接关系。当所有开关搜索完毕后,网络模型即建立完成。此时,所有有电流经过的线路都知道自身的高压端点和低压端点,当有开关执行断开或闭合操作时,都向开关的低压端方向分析电流流向,遇到断开的开关为止。这样,在网络拓扑完成的同时,系统内部保留了网络设备参数信息、网络设备拓扑信息、网络功率流向信息等,有效的保证了系统的运行性能。

2.1.2专业准确的算法理论。系统基于多年分布式电源接入经验开发完成,为用户提供涵盖220kV~0.4kV电网运行安全性、供电质量、可靠性等多方面分布式电源接入的数据分析,给出详细、全面、深入的综合计算评估结果,为接入方案的制定提供支撑,辅助用户快速选择最优的分布式电源接入方案。

2.2快速的电网搭建方法

为使用户快速完成电网算例的搭建,系统提供了丰富的元件模型库,并为复杂的非线性模型建模提供了多种形式的自定义接口,支持通过元件自定义进行模型的自主搭建,产品提供了信号发生器、传递函数、运算环节等多类控制元件模型,并根据现有研究成果提供已搭建完成的分布式电源设备模型,进一步提高电网算例的搭建效率。

2.3丰富的结果展示形式

围绕用户的关注点在传统报表展现形式的基础上添加了多种新的展现形式,如饼状图、折线图、雷达图等,同时配合结果主题图展现,能够直观的反应电网的计算分析结果,方便用户查看电网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时序潮流等算法结果,系统还提供了时序结果展示,能够清晰的反应出电网的运行状态。

结语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分析系统》是适应于供电企业配电网工作的实际需求而设计研发的。根据用户的实际工作需要,系统提供了多种电气计算,涵盖了供电能力、运行安全性、供电质量、可靠性及设备运行维护水平等多方面的电网分析功能,针对分布式电源接入业务的增加,形成了配电网分析体系。并给出详细、全面、深入的综合计算评估结果,同时提供评估指标自定义,使电网的评估更具有针对性,保证了分析工作的开展,为指导电网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欧阳为民,刘浩.一种自适应树形结构显示算法[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1998,19(01):72-76.

[2]何仰赞,温增银.电力系统分析[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上一篇:学画画的基础知识范文 下一篇:精神病的预防和治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