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企业管理课程的知识范文

时间:2023-11-22 17:37:02

对企业管理课程的知识

对企业管理课程的知识篇1

企业管理概论是职业院校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综合性课程。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与技能,从而适应基于现代技术环境与科学管理条件下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因此,本文提出,教师在企业管理概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会学生用经济观点、管理观点去观察、分析问题。

关键词:

职业院校;企业管理;课程教学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在社会经济大环境中进行的,企业的战略、营销、财务、生产组织、技术选择、人力资源等各方面的管理,既需要管理原理和管理方法,也需要基础经济知识。因此,从市场经济学、管理学再到企业管理,为我们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研究和管理经济组织的基本思路。通过这三门课的融合,可以更有效地解决企业经济活动问题。在此背景下,企业管理概论课程应运而生,其落脚点是对现代企业的运作及管理进行研究,指导管理实务,使人们的生产经营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当前,职业教育也处在巨大的变革中,人才培养已从封闭、单一型的教育转向开放、复合型的教育。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提高素质,成为中职、高职教育的重要目标。加强对学生经济管理素质的培养正是适应这一转变、达到这一目标的重要措施。因此,不少职业院校相继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加入企业管理概论这门课程,以期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就业做准备。

一、课程内容

企业管理概论课程是以市场经济学和管理学为理论基础,融市场经济基础知识和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于一体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及科学的管理方法与技术,树立经济观念和现代管理观念,以适应基于现代技术环境与科学管理条件下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职业院校教学的主要对象都是非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加之生源,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所以应以市场经济学、管理学为理论基础,以现代企业管理为重点构建这门课程。将该课程的培养目标设置为,以让学生了解、理解必备的经济与管理的基本知识为出发点,介绍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实务。其中,“现代企业管理”模块涵盖了企业管理实务、企业运作过程及管理、企业资源配置及管理、企业与企业环境等内容;“经济管理基础”模块涵盖了管理组织,管理职能与管理原理,消费者、生产者与政府行为,市场供求分析,市场经济基础等内容。这样就突破了以往的企业管理教材结构体系,以现代企业管理为主线,将经济基本知识、管理基本知识和企业管理实务融为一体,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也便于教师根据各专业的实际需要对教材内容做出取舍。

二、课程意义

我国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经济管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正是中职、高职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在开放的现代社会中,一名专业技术人员掌握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与技能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笔者学院近年来毕业生的就业跟踪调查反馈,我们发现企业中的许多工作、问题都与管理和技术密切相关,企业一线的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生产技术规律和经济规律,懂得企业管理知识,树立经济观念,掌握技术经济分析方法。为此,学院近年来不断加大企业管理概论课程的教学力度,收到了良好的成效。许多学好这门课程的学生更能胜任管理岗位,也能更好地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为将来的发展、成才提供了保证。

三、课程教学

1.课程要求企业管理概论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对职业院校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要求上要有所降低。为此,我们将本课程的要求设置为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市场经济的基础知识;熟悉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方法和现代化管理的基本手段;了解现代企业运行的基本规律以及企业主要部门的管理内容,学会沟通、协调与配合;树立经济观念,初步具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

2.教学方法企业管理概论综合性、实践性强,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首先让学生树立经济意识和管理意识,指导学生学会用经济观点、管理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其次,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企业管理是对管理的规律性的认识,是对企业管理实践的总结与概括。这就要求教师教学切忌照本宣科,而应深入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企业管理知识。最后,要注重知识的综合应用。企业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在教学过程中涉及哲学、心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各种专业技术。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各种知识的综合应用,从而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在职业院校中开设企业管理概论课程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提升就业竞争力。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与手段,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对企业管理课程的知识篇2

关键词:校企联盟;人才培养;酒店管理;课程设置

课程是学科专业特色的具体表现,是人才培养目标载体。课程设置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的颁布,标志本科酒店管理成为独立学科。随着专业地位提升,酒店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问题也受到了重视。

1校企联盟对于酒店管理本科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校企联盟是高校与企业间的长期战略合作联盟,是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校企双方目标一致,充分利用各自优势资源,建立一种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共同发展的长期合作关系。校企联盟有利于知识等资源的双向流动和深度融合。当前酒店管理本科毕业生与行业之间供需失衡现象普遍。校企深度合作,共同设置课程,是解决酒店管理教育现存问题、提高教育效率、服务辽宁经济的必要途径。(1)校企联盟共设课程,是实现酒店管理本科教育资源共享的直接途径。作为应用型学科,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性明显。由于受到教学硬件、教学师资、实习实践条件等方面限制,酒店管理本科生职业能力不能符合岗位需求。通过校企联盟共建课程,引进企业课程资源,改善教学条件,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平台,将学生在校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与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紧密联系起来,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2)校企联盟共设课程,是实现酒店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最佳途径。课程是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渠道;是提升学生知识技能、培养能力的载体;是根据社会、经济、文化等需要和取向,所制订的一套有目的、可执行的人才培养计划。可见,课程设置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传统酒店管理本科课程设置是以学校为单一主体的“学科本位”,造成酒店本科教育脱离企业和地方经济的需求及人才供需失衡等问题。以企业为单一主体的“技能本位”课程设置,削弱了学生综合素质、理论知识等方面的培养,失去高等教育意义。校企联盟共设课程是校企双主体课程设置模式,是符合酒店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满足企业和地方经济需要的课程设置模式。(3)酒店管理本科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有赖于校企双方共同参与课程设置。酒店业已摆脱传统的业态,已融入到养老、休闲、地产、会展、医疗等行业。酒店行业对学生的职业能力有了新要求。目前,酒店管理本科课程设置陈旧,脱离时代潮流。校企通过联盟,共同参与课程设置,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特长,可有效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2酒店管理本科课程设置现状及问题

酒店管理本科人才培养规格与岗位需求不符的问题在酒店本科教育中尚未得到解决。从课程设置角度分析,有以下五方面原因。(1)课程设置缺乏独特性。首先,酒店管理本科专业特色不明显。在本科教育中,酒店管理曾作为旅游管理的专业方向而设立,致使酒店管理与旅游管理课程设置区分度不高。其次,各地区酒店管理本科课程设置大同小异,未能契合当地酒店业发展需要。随着酒店管理专业成为独立学科,为了紧密结合地方经济需要和当地酒店业发展需求,应根据地方酒店业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设置专业特征明显的课程门类。(2)课程设置偏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忽视职业能力培养。目前,各高校酒店管理本科课程设置以经管类课程为基础;是以传统价值为导向的“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是一种传统的、“层层递进”的专业课程设计思路。这种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造成课程设置滞后、缺乏实效性,影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最终造成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需求间的偏差。(3)课程设置定位不明确。课程目标是课程设置的基础,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高校酒店管理本科课程目标定位不明确,其深层次原因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宽泛、缺少微观的把握,致使各地区、各院校间没有明显独立的特色。此外,由于人才培养目标表述模棱两可,导致目标缺乏可操作性,最终使课程设置目标不明确。因此,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与表述,影响着酒店管理本科课程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4)理论课比例远高于实践课。酒店业对学生的职业能力有较高要求。从课时比例上看,酒店管理本科课程的理论课比例远高于实践课,比例失衡,这削弱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例如,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饭店管理概论等理论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重理论轻实践。学生所学理论未能及时应用和练习,影响教学质量,最终导致教育结果与市场需求出现偏差。为配合地方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酒店管理本科应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设置与学生未来就业紧密相关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5)课程设置受条件限制。受限原因主要包括两方面:其一,酒店管理专业出身的教师数量极少,课程按照教师能力开设,这种“因人设课”的现象在酒店管理本科教育中较普遍。再加上非专业出身教师缺乏对酒店管理的深入研究,又缺少酒店实践经验,因此造成课程设置不科学、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其二,为了方便教学安排,减轻教学压力,酒店管理本科教育把在学校应该完成的技能课或实训课程放在最后一年,一并安排在实习单位进行,由于所学知识未能及时应用于实践,所以学生理论知识学习效果不佳,实践能力不强。

3酒店管理本科校企联盟下的课程设置原则

校企联盟下酒店管理本科教育应注重课程设置与职业标准、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等方面的衔接。从课程设置效率、设置主体及实践性三个方面提出酒店管理本科校企联盟下课程设置原则。(1)高效性原则。即课程设置能同时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等多方需求。课程设置高效性主要体现在:课程目标方面,即课程目标设定要针对酒店企业需求,结合时代要求,跟随社会进步而更新;课程资源方面,即课程资源要服务于课程目标,具有可行性和实用价值,过于偏重“学科本位”的陈旧知识传授意义较小;课程门类方面,即根据毕业生工作职位的变化,将不同阶段的岗位能力转化为不同课程目标,开设多门课程。既要考虑学生初级岗位的能力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学生职业发展的能力需求。此外,课程设置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心理学体系创始人桑代克认为,影响人学习的主要原因是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动机及身体状况等。因此,课程设置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2)多主体原则。酒店管理本科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和满足企业需求为目标。多主体,即酒店管理本科课程设置主体由企业、课程专家、教师等组成。酒店企业从自身生产经营角度提出培养要求和课程设置的整体构想,以主体的身份参与课程设置。多主体原则将企业的人才需求科学地融合到高等教育中,建立起学校、企业、课程专家之间的信息沟通、互动模式,是校企共同参与到酒店管理本科课程设置的质量保障,是校企联盟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要求。(3)课程实践性原则。即课程设置改变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增强实践性及理论应用性。理论课程实践化,既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可以提高知识传授效率。仅靠获得理论知识,不能形成职业能力。与工作任务相脱离的情况下获得的理论知识,是静态知识,无法形成个体的职业能力。通过理论课程实践化,把理论知识转化成通俗易懂的外在实践,既能省去中间理论转化成实践的过程,又能提高教学效率。

4校企联盟视域下酒店管理本科课程设置的策略建议

酒店管理本科课程设置要注重实践性,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对于当前酒店管理本科教育问题,提出以下三点校企联盟视域下酒店管理本科课程设置策略。(1)校企双方目标一致,明确各自分工。校企联盟双方在人才培养规格上达成一致,建立共同课程目标。双方根据自身需求设定出符合实际工作需要、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要求及学生认知规律的课程。在课程设置前,明确规定校企双方的权责范围及双方成员分工。例如,企业主要从行业发展的角度,归纳整理出酒店管理人才标准。校方要从教育规律的角度,科学合理地对课程进行整合排序,安排教学计划等。(2)建立工作体系课程设置模式。工作体系是将不同的工作任务按照某组合方式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作工程,以实现工作目标为目的。工作体系课程设置,与传统学科系统化设置不用,其以工作任务为单位,按照工作体系结构,以完整的工作过程为基础,以酒店管理专业的职业性和应用性为原则,以工作任务间的关系为纽带,实现工作内容与学生就业的有效衔接,有效提升学生职业能力。(3)确定课程设置主体。即课程设置主体由企业专家、课程编制专家、学校教师共同构成。传统课程设置以课程编制专家为主体,企业作为咨询和座谈对象。由于受到课程编制专家特定知识结构的限制,课程“学科本位”特征明显。企业专家的参与可以以“静态知识传授为主”的问题。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且最了解学生认知规律及特点。所以,课程设置要让企业专家和教师参与其中。

5结论

建立校企联盟是实现酒店管理本科实践类课程资源共享、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等目的的有效途径。当前酒店管理本科课程设置缺乏专业特色及地方特色;偏向于“学科本位”知识的传授;理论实践课程安排不平衡;课程设置受到师资及教学条件的限制等问题。基于此,酒店管理本科课程设置应遵循高效性、多主体性及实践性等原则。为提高教育效率,校企双方应用一直目标,明确各自分工;在企业的配合下,建立工作体系课程设置模式;由企业、课程编制专家和教师三方共同设置课程。关于校企联盟视域下酒店管理课程设置的案例研究,还有待深入。

参考文献

[1]李勤.从校企合作到校企联盟———以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为分析工具[J].教育发展研究,2014,(07):76-80.

[2]王丹.守护“心灵之窗”领航中国眼视光事业发展访温州医科大学校长瞿佳教授[J].中国科技产业,2014,(03):54-55.

[3]马云鹏.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2-3.

[4]田喜洲.21世纪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2):186-189.

[5]张敏敏.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内容设计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0.

[6]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第2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2.

[7]徐国庆.工作结构与职业教育课程结构[J].教育发展研究,2005,(8):71-74.

对企业管理课程的知识篇3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课程建设;全面质量管理课程;一体化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是全国为数不多的设置有质量与可靠性工程专业的本科院校,质量与可靠性工程专业是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前身――工业工程系的优势学科领域,在全国质量管理和质量工程领域涌现了众多的学者,并培养了大量的质量与可靠性方面的专业型人才,在我国航空航天系统和其他行业的质量管理部门已经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和专家型人才。在该学科的课程体系建设中,《全面质量管理》是该专业的主干课程,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将管理技术与质量影响因素分析进行有效整合进而实现客户满意的一门实用性、理论性非常强的一门课程。《全面质量管理》课程建设需要将质量管理的理论研究、任课教师教学过程、企业的质量管理过程需求、学生的实习过程和未来学生就业有机的统一起来,进而形成课程建设系统。本文结合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全面质量管理》课程建设实践,探索将科研、教学、实习与学生就业形成一体化课程系统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1 《全面质量管理》课程简介

全面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管理领域,在组织范畴内调动各种企业内外质量影响要素,所有组织成员以提升产品质量为核心,有效的将质量管理的专业技术、数理统计工具、管理技术等进行有效的整合,目的是通过建立完备而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有效的对企业生产过程的质量影响因素进行控制,进而实现以最低的成本达到客户满意的全部质量管理活动。《全面质量管理》课程是系统介绍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相关统计技术和质量因素分析工具等的一门重要课程,该课程对学生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的培养、数理统计工具在质量管理过程的运用、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与使用等知识体系建设和质量管理理念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该课程的特点是具有理论探索性、多学科知识综合性和满足企业质量管理实用性。实质上,上述三个课程特性对应三个实施的主体:课程的理论探索性需要任课教师结合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贯彻与实践,对该领域的重要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多学科知识综合性则要求学习该门课程的学生同时具备相关的数理统计知识、质量管理理论基础和理念、质量成本分析和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工具运用等方面的系统知识储备体系。满足企业质量管理实用性则需要企业层面对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过程对人才素质和知识体系的要求及时的与人才培养单位进行有效的反馈。基于该课程的三大特性,作为高校的《全面质量管理》课程的教学单位,则需要考虑将教师科研与全面质量管理问题整合,将教师的理论研究成果与授课过程整合,将理论教学与学生实习整合,将企业质量管理工作与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进行整合。因此,本文提出将教学、科研、实习、就业进行一体化整合,实现全面质量管理课程一体化建设。

2 《全面质量管理》课程一体化建设的内涵

全面质量管理课程一体化建设涉及的主体较多,其中主要的参与者包括:教师、学生、用人单位。各个主体在全面质量管理课程一体化建设中的作用又各有不同。

首先,教师承担发掘全面质量管理理论问题和调整课程教授内容与形式的职责。从20世纪50年代,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和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工程师费根堡姆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以来,经过60年代盛行的员工质量管理过程的自我控制、日本的全面质量管理小组等多个阶段,而随着外部科技、技术、竞争和生存模式的变革,全面质量管理所面对的具体质量管理问题也在发生着变化。作为教学与科研任务为一体的任课教师,需要在大量收集和阅读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在与企业质量管理者的接触和交流中敏锐的发现新环境下全面质量管理面临的新挑战和新问题,探索背后产生的原因,分析未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的发展趋势,并将这些最新的研究成果与自己的全面质量管理课程教学实践有效的进行结合,进而实现教学内容与企业质量管理实际需要相结合,全面质量管理发展新问题与新趋势与传统教学内容相结合,学生的知识体系与企业对人才质量管理知识储备和能力需要相结合。

其次,学生承担将全面质量管理知识体系的掌握并有效的在实习过程应用的职责。全面质量管理是一门综合性课程,需要学生在学习该课程以前掌握相关的数理分析、质量因素分析方法、成本分析工具等课程,积极做好该课程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储备。与此同时,在企业实习阶段,需要认真的观察企业质量管理工作、认真从企业质量管理实习老师处获取相关质量管理经验和技能要求,结合自己的全面质量管理课程学习内容进行思考和实践。

最后,用人单位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单位,同时也是对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有限反馈的重要来源。同时,企业需要将自身的全面质量管理的具体应用贯彻过程中对人才技能的需求积极与教学单位进行反馈,并对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人才知识和技能要求情况进行积极反馈。

3 《全面质量管理》课程一体化建设的措施

3.1 教师与用人单位的人才交流与互换机制

全面质量管理课程任课教师的优势在于,其对全面质量管理相关理论知识脉络的清晰把握,对全面质量管理演变、发展和趋势分析的判断,对全面质量管理所需要的相关知识技能等的全面了解。但从现阶段我国高校教师的培养和引进机制来看,虽然其专业背景与质量管理密切相关,但多数教师缺少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企业的实际工作经历,造成理论研究过于学术化、知识技能过于专业化和课程教授内容与企业需求脱节的现象。企业的质量管理者拥有丰富的质量管理经验和实际质量管理认知,但对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体系和管理方式、方法的变革缺乏系统的梳理和全面了解。因此,定期的实施高教全面质量管理任课教师与企业质量管理人员的人才交流和定期互换非常有必要。通过任课教师与企业质量管理人员的人才交流和定期互换最终达到任课教师质量管理实践认知和经验的提升,企业质量管理人员知识和技能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3.2 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现场化与质量管理者授课相结合

在学生的理论学习过程中,由于其缺乏对相关质量管理知识在质量管理过程的实践感知,容易造成学生在学习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中对授课内容的实际应用缺少了解,直接的后果是对部分全面质量管理课程内容有空洞感,学习兴趣不强,简单的以达到理论课考试成绩及格为目标。这种传统的授课模式虽然在学生知识体系完整性和系统性方面有优势,但实践导向性和兴趣培养方面存在问题。如果在课程教学中,能够结合具体的质量管理课程内容,有针对性的选择几个知识模块,在授课过程中到企业质量管理现场进行实际的感知,教学效果会得到很大提升。此外,以理论学习为主要知识储备和来源的高校教师,在对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的理解和传授过程,由于受到工作经历的限制,可能与现场的实际质量管理人员有很大的不同。如果能在企业与任课教师的人才互换过程中,邀请部分质量者对课程内容的部分章节结合自己的质量管理实践进行授课,无论从授课的角度还是知识的范畴方面都会给学生一种全新感觉,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3.3 企业对学生实习过程管理与企业用人需求相结合

学生在相关质量管理课程学习过程中或课程结束后的实习过程,不仅是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际质量管理技能有效结合的过程,同时也是企业或用人单位进行人力资源储备、培养和选拔的过程。一方面,在实习过程中,企业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实习指导,达到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知过程;另一方面,全面质量管理作为一种极为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案和管理活动,需要对相关的人才进行储备,而传统的面试招聘过程,只能对企业需要的人才众多技能中的几个方面进行初步考核与甄别。但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中,对质量保证体系的每一个参与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要求非常高,企业可以通过学生实习过程,在完成校方委托的实习任务的同时,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全面了解实习学生的知识技能储备情况,有针对性的实施质量管理方面的人才储备,并结合企业的人力资源计划选拔和利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建清.《全面质量管理》教学优化的探讨[J].福建轻纺,2006,10.

[2]黄海平.数学教育特色专业与课程一体化建设的思路及措施:以广西教育学院为例[J].梧州学院学报,2013,6.

[3]特色专业与课程一体化建设课程体系创新探索:以广西体专体育保健专业为例[J].大学教育,2012,3.

[4]于爱波.浅谈商务日语课程一体化建设[J].成功:教育,2011,8.

[5]赵志勇.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的课程建设管理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7.

对企业管理课程的知识篇4

【关键词】企业管理;课程改革

《现代企业管理》是一门全面综合性的学科,研究内容涉及面广泛,是我校所有专业学生必修的课程。总体内容主要包括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及综合基础知识、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内容及管理方法。通过课程的学习,可以让高职学生了解现代企业管理和企业制度的思想和观念,掌握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各项实务管理的原理、方法和技能,不仅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培养学生运用管理工具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课程也是高职学生了解企业和社会的一个窗口。但是从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情况来看,本课程的教学普遍存在教学方法生硬单一、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考核方法单一等问题,这样的教学模式往往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把理论知识真正转化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高职教育要重视《现代企业管理》教学的改革,不断探索和研究适应高职教育特色和学生特点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促进高职高专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设置教学目标

高职学校的《现代企业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设置,应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应用技能型管理人才。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具有创新和实践应用型人才,课程的设置应紧密结合社会需求,着重提升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因此,高职《现代企业管理》的教学目标除了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管理知识、开拓学生知识面之外,还应体现职业能力与工作、环境的适配性,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为透彻地了解和掌握管理学原理,了解管理活动的五大职能,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通过针对性较强的管理技能训练,将管理学理论与管理实践紧密结合,注重实践,将理论教学、案例分析与技能训练三个教学环节相结合,以促进学生的理论知识向应用能力转变;以课堂教学为主,科研和社会实践活动为辅,加强学生对管理学理论和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增强学生参与管理实践的意识,以及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科学设计《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内容

为了提升高职生自身的竞争力,要求高职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经营管理基本知识。《现代企业管理》是应用性和实践性的课程,所以,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教学的理念把握和内容选择上,强调以应用为主旨,做到传统理论和实践应用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慢慢感悟和掌握管理理论的内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内容,强调实用性。由于本课程是我校不同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也是考试课,教师应当根据学生所学的专业,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内容,使课程教学与各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保持一致,突出重点。《现代企业管理》的课程章节多,涉及的内容广,从企业管理的基础知识、组织结构、企业经营环境、经营决策和经营战略到生产管理、质量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管理等,而整个企业管理课程仅有一个学期的课时时间,有限的时数安排很难将所有管理知识都讲到、讲透。在有限的课时内,只能对部分章节重点讲述,教学内容向实用环节倾斜,例如企业科学决策的制定,经营战略的选择,如何运用SWOT法对企业经营环境进行分析,不同组织结构的特点等。适当弱化理论内容,强化应用内容,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应用能力。

老师应加强自身学习,跟踪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当前的行业资讯,及时将最新的一些管理理念,研究成果,行业发展动态,以及刚发生的管理案例介绍给学生,构建既有理论框架又能结合实际的就业导向型的教学内容体系。

三、《现代企业管理》课程的教学方式综合一体化

高职《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教学目标是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社会能力和管理能力,学生掌握必要的管理知识、知识面得到拓宽。因此,在教学方法上,高职《现代企业管理》课程应该改变传统单一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采用灵活多样、形式各异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章节内容,采用课堂教学、案例讨论和实践活动一体化的教学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案例和社会实践活动为辅,加强学生对管理学理论和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1.案例讨论: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老师“讲”,学生只是被动“听”,单一的形式很容易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老师可以根据每章知识点,选择对应合适的案例进行讨论,让学生以五至六人为一个小组,进行分组讨论,当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商议,找到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办法之后,形成文字材料,以小组为单位轮流上台发表意见和分析结论,整个过程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看待案例,营造积极民主的课堂氛围,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例如,在讲到管理者应当具备的技能这一知识点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处于不同层次不同管理岗位的管理者,应该掌握和运用的技术技能、人际关系技能、概念技能有不同的差异,我选用了“外行能否领导内行”的案例,引导学生寻找案例问题的症结。讨论过后学生对案例内容,以及知识点,都有了深刻的理解;在讲到激励理论的知识点,我选用了“成功与失败的激励”案例,通过两个公司在对员工进行激励时采用不同激励措施所带来的不同效果,让学生明白了激励能否取得成功主要取决的几项因素。案例讨论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可以畅所欲言,答案的评定并没有严苛的标准答案,主要考核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能否通过学习到的理论进行灵活运用。

精心选择符合教学要求点,难度适中又有使用价值的案例,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对应的管理理论,培养分析、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选择案例时,应(下转第128页)(上接第126页)该选择具有代表意义、能反映企业管理基本的概念和规律的案例,案例最好选择身边发生的、或者当地企业的案例,让学生感觉真实有吸引力,同时,案例应该具有举一反三的作用;老师要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既能使学生围绕主题比较自由的讨论,又能引导学生说出他们的真实意见和想法,师生间互相合作交流、互动,达到了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2.企业实践:实践可以让学生接触认知和观察企业,了解企业实际的生产经营情况,让学生对企业管理有更多的感性认识。我校与当地的一家知名连锁超市建立了校企实践基地,定期将对应专业的学生送到企业进行学习和实习,从熟悉超市商品类别和分布状况,到超市具体上货程序,从理货、收银到防损等等。学生可以从各方面了解企业的组织结构类型、经营环境,在进货和销售过程中,了解企业决策的实施、经营战略的制定等,特别是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文化管理等。通过大学生的企业实践环节,学生经受锻炼,增长才干,更重要的是可以将课堂上学到的企业管理知识与实际企业经营结合起来,实现知识和行动的有机统一。企业实践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

四、多种考核方式评定学生成绩

传统的考核方式,侧重学生对基本概念、方法的记忆考核,而忽视了学生实际能力以及平时表现的考核。而企业管理课程考评重点应该是学生在能力、素质、知识等方面的培养和提升,因此,在考核方式上,应减少对记忆知识的考核,增加对应用知识和学习过程的考核,过程考核包括案例讨论的表现、课堂提问、出勤考核、作业成绩等。多角度全过程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本课程的考核分为三部分,即平时成绩、期末考试与技能考核。其中,平时成绩(包括案例讨论和作业)占总成绩的30%,学生平时出勤率及学习态度(包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发言的积极程度等)占1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60%,期末考试包括知识考核与能力考核两部分,概念性知识考核占50%,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掌握,能力考核占50%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应用程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力民.企业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07).

[2]刘翀.面向工科学生的《企业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信息通信教改研究,2011(21).

[3]新华.浅论关于企业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法的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2,11.

[4]宋红霞.试论《企业管理》课程中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经济,2009.

对企业管理课程的知识篇5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的发展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冲击,很多外来因素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了威胁,给它们的生存带来了挑战。在这样的国际国内背景下,企业需要培养出具有战略性思维的人才。战略性人才可以总结市场经济规律,了解市场运行规则,对企业进行科学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1]。

一、《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1.《企业战略管理》的地位

《企业战略管理》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是管理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涉及企业管理的宏观和高层次问题,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整合性课程,所以一般是在学生将基础理论和具体职能管理课程学完之后才开设,因此,在课程设计和定位上,《企业战略管理》是经济与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

2.《企业战略管理》的作用

《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培养学生系统掌握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学会战略分析、战略决策和战略实施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从战略的高度确定企业的使命,根据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企业的战略目标,谋划并实施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战略措施,控制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提高学生正确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中遇到的各种战略制定和实施问题的能力[2],为学生以后的各门专业管理课程的学习建立一个高起点,并为毕业后的企业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企业战略管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程体系缺乏本土特色

企业战略管理兴起于西方发达国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才逐步引进企业战略管理这一模式。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企业战略管理发展比较落后。因此,在《企业战略管理》教学中,教材的主要背景和内容多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理论知识也是研究者通过发达国家的战略管理模式研究得出,案例更是由发达国家的典型战略管理案例构成,这就导致了在《企业战略管理》教学中缺乏本土特色。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西方发达国家的课程教学不能完全适合本土教学,课程体系缺乏本土特色导致学生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存在不易接受的特点。

2.课程教学方式单一

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在进行该课程教学时,多采用课堂讲解、课下做题的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多以一些典型的案例来充实内容,前文我们也提到,由于企业战略管理模式生长发展在西方,案例多为西方企业,学生很难了解其发展状况,加上受实际情况的限制,学生也不能进入我国的企业深入了解,不能产生探索的欲望。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时间比较长,学生主要以听讲为主,探究时间短,教师引导、讲解时间较长,学生仍是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缺少创新的激情和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降低了学习难度,但是课下可用资源较少,不能及时地加以巩固复习,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比较低。

3.课程教学缺少实践环节

《企业战略管理》是综合性、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通过课内教学的环节,学生很难将所学知识彻底消化,由于学校的教学资源有限,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践性不高,导致学习效率低。通过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分析掌握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制定总体战略和竞争战略,达到增强学生战略决策能力的目的。在《企业战略管理》教学过程中,大部分院校缺少相应的教学资源,校企联合比较少,或者有些校企联合只重视形式,不重视本质,导致课外实践流于表面,没有达到提高学生战略管理能力的目的。

4.课程教学评价不科学

大多数教师仍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最重要的因素。学校在评价教师时,也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主要依据。可见,考试仍是当前最重要的教学评价方式。传统的考试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的公平性、公正性,但是,任何一种方法或体系当它成为唯一的评判标准时,就会使其弱点凸显出来。为了考试而学习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会主要讲解考试重点内容,这样的评价方式导致学生更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但是实际应用能力比较弱。因此,无论从学生的发展,还是从教师自身的发展来讲,都应完善当前的评价体系,建立与教学相适应的多元评价体系。

三、完善《企业战略管理》教学的对策

1.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哈佛商学院案例教学法虽然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国外的案例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企业的经营发展,应多以本土企业案例为主,通过对本土企业的案例分析与理论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应用水平。《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内容比较复杂,综合性强,理解难度大,教师可以在分析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企业战略管理》理论部分主要讲解相关基本理论,便于学生理解战略管理理论的相关知识。在企业战略管理教学过程方面,按照企业战略管理过程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段讲解,包括战略分析、战略选择、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价四方面。

2.丰富教学方式,拓展教学途径

结合《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深奥有难度的特点,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参与度比较低,学习效率不高。可以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方式,增加与学生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通过探究式学习,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吸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造力。同时,为了方便学生在课下及时巩固复习,可以建立一个《企业战略管理》资源共享平台,学生与教师可以通过平台进行在线交流,互相学习,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实施校企联合培养

学生缺乏实践活动,导致对理论知识得不到很好的吸收和掌握。实施校企联合培养,利用校内的教学资源与校外的企业实践资源,通过这种有机结合的教育方式,可以有效地进行《企业战略管理》教学。通过校企联合培养,增加了学生的理论实践环节,学生可以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企业战略管理活动当中,学校可以提高办学水平,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3]。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丰富了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了企业战略管理的锤炼,为以后在企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对企业管理课程的知识篇6

关键词:经管类专业;会计学;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5-0003-0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市场活动的主体,是市场机制运行的微观基础。在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则,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直接从事生产、流通和服务性的经营活动,追求利益最大化,并依法纳税。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对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读懂财务报告并利用其提供的会计信息进行决策是对企业管理者的最基本要求。为此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规定会计学课程为经济与管理类本科专业(非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足以证明会计学课程在经济与管理类本科专业的知识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会计学课程的授课对象

目前,我国高校会计学课程是面向市场营销、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经济等会计学专业以外的经济与管理类本科专业开设的,这些经济与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生未来的工作岗位要求必须具备一定的认知会计信息和利用会计信息进行预测和决策的能力。为此,构建一个既适合经济与管理类本科专业(非会计学专业)的会计学课程特点又能满足不同专业本科生多样化需求的会计知识的教学模式,成为会计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探索的关键点。

二、会计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教学目标不准确

由于专业性质决定了经济与管理类本科专业(非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只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而不是会计信息的生产者,所以为经济与管理类本科专业(非会计学专业)开设的会计学课程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本专业(非会计学专业)学生成为具有会计意识、能解读财务报告的企业管理者,而不是培养他们成为记账、算账、报账的专业会计人员[1]。目前,许多高校经济与管理类本科专业(非会计学专业)开设的会计学课程是将会计学本科专业的基础会计和中级财务会计两门课程教学内容浓缩形成的,其教学内容组织主要侧重如何“做会计”,忽视对企业财务报告中项目列示的特点、项目填列的基本方法、各项目之间钩稽关系的理解,更没有涉及如何对财务报告进行分析。经济与管理类本科专业(非会计学专业)学生学完会计学课程,只明确了企业经济业务发生后按照程序填制或取得原始凭证,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并编制财务报告。这种教学模式与经济与管理类本科专业(非会计学专业)学生对会计知识的需求是不相符的。

(二)教学内容结构体系缺少特色

目前针对经济与管理类本科专业(非会计学专业)开设的会计学课程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沿用会计学专业的课程教学内容,按照会计循环,从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到最终财务报告的形成,分章节逐一地介绍[2]。由于会计学课程既有会计基础知识又有会计要素知识,并将企业会计准则在会计要素中扩展讲授,这种教学模式即使任课教师能在有限的理论授课学时内将这些内容全部讲完,但由于经济与管理类本科专业(非会计学专业)学生没有相应的辅助课程来进行消化和巩固,造成学生无法对会计学知识点形成连贯记忆,从而对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与企业的经营活动没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另一种模式则是基于经济与管理类本科专业(非会计学专业)学生只需要对会计知识有简单了解即可,安排的课程教学内容只要求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会计科目与账户,对会计实务部分只做简单介绍,这种教学模式造成学生难以对会计知识形成整体的理解。在课程结束时,大多数学生只记得如何做简单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对于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最重要的财务报告仍然理解不深,仿佛雾里看花。这种没有针对性、缺乏特色的教学内容,使经济与管理类本科专业(非会计学专业)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理解各种会计概念、会计原理和会计要素内容及其关系,难以从会计的角度对企业的经济业务活动有一个完整系统的认识。

(三)教学方法单一

会计学课程是一门技术性和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任课教师往往担心经济与管理类本科专业(非会计学专业)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不能理解并掌握会计知识,所以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法灌输会计理论知识和实务知识,这对于初次接触会计知识的经济与管理类本科专业(非会计学专业)学生来说在短期时间内不易理解和接受,很难进入学习状态。由于学生没有体会到会计作为企业管理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所发挥的作用,对会计循环理解不深,缺乏企业实际会计业务操作和符合专业特点的案例分析,加上一般高校对经济与管理类本科专业(非会计学专业)学生不安排会计学课程进行实习,导致学生对会计知识难以获得全面的感性认识,感到枯燥乏味,不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会计学课程后学生对会计知识仍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

三、改进会计学课程教学的措施

(一)明确会计学课程教学目标

只有明确了经济与管理类本科专业(非会计学专业)开设的会计学课程教学目标,才会有合理的会计学课程教学内容安排。会计学课程教学目标的设定应使经济与管理类本科专业(非会计学专业)学生懂得会计信息产生的过程和这些信息背后所反映的经济含义,能够运用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做出生产、营销、投资、融资或其他商业决策。因此会计学课程教学目标应该是使学生在了解会计学的基础概念后,理解会计核算方法和《企业会计准则》内容,掌握会计信息分析方法,能解读企业财务报告内容,对企业财务报告数据进行财务分析,为企业进行经济决策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合理安排会计学课程教学内容

明确了会计学课程教学目标,不仅决定了会计学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而且还影响到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及就业。经济与管理类本科专业(非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目标主要是各类企业的管理部门,他们不会从事具体的会计工作,但是他们会在工作中运用会计信息,故经济与管理类本科专业(非会计学专业)的学生不需要像会计学专业的学生那样懂得如何记账和算账,也不需要掌握比较多的高深的会计专业知识和方法,会计学课程主要应该围绕会计的基本理论、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循环及解读财务报告组织课程的教学内容。在阐述会计基本原理和基本核算方法的基础上,重点介绍财务报告的阅读和使用,让学生学会使用财务报告提供的会计信息。另外鉴于经济与管理类本科各专业(非会计学专业)对会计学课程教学需求有所不同,应增加一些学科相互融合的知识,让学生理解学科间的相互联系,以便更好地将会计知识运用到今后的实际工作中。以讲解财务报告为例,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根据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侧重通过财务报告了解企业的销售状况,销售收入与应收账款的变动情况,了解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以便制订生产计划、营销计划和策划方案;国际经济与贸易和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财务报告侧重了解企业资产负债情况和经营成果情况。这样的授课内容不仅向经济与管理类本科专业(非会计学专业)学生传授了会计知识及其相关领域最前沿的知识,而且让学生感觉在课堂教学中涉及的会计知识就如同在企业实际工作一样,增加了学生学习会计学课程的兴趣。同时在授课期间辅以会计学习题训练,增强学生对会计知识的理解,达到在有限的学时内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

(三)积极改进会计学课程教学方法

经济与管理类本科专业(非会计学专业)的会计学课程教学仍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中心,以课外作业练习和实践性教学为支撑。课堂教学组织方式上可以采取将会计知识讲解与企业管理流程介绍相结合、启发式和案例式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与校内经管综合实践中心模拟实践操作相结合等方式,使经济与管理类本科专业(非会计学专业)的学生既理解了会计理论知识,又与本专业知识相结合,实现知识的相互融合和利用,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

理论教学模块中注重常规课堂教学和启发性与案例教学相结合。案例教学法具有启发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它既可以增强经济与管理类本科专业(非会计学专业)学生的会计理论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会计实际操作能力,是提高学生专业综合能力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对经济与管理类本科专业(非会计学专业)本科生来说,会计学课程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会计案例教学为辅,将案例教学融入理论课堂讲授之中。如在讲授每一个会计要素后,通过对每一个会计要素的业务处理流程设计一个小案例,并在全部会计处理流程讲授完之后,再设计一个综合案例供学生课后思考讨论。任课教师利用每一节课前时间对案例进行点评,便于学生将自己思考的结果与教师的结论进行比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以逻辑思维的方式对会计学课程内容形成立体概念,提高学生的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巩固理论教学内容,提高课程教学质量[3]。

在会计学课程理论教学结束后,为使学生理解会计核算形式应用,能够阅读简单的企业财务报告,配以实践性教学进行验证练习,帮助学生对课堂理论教学的一部分内容获得感性认识。由于会计工作特点的制约,会计学课程不易安排实地实习,为弥补实践环节的不足,哈尔滨商业大学成立了经管综合实践教学中心,为经济与管理类本科专业学生提供了模拟实训的场所。通过在经管综合实践中心的模拟实训,学生可以在实际动手操作中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和操作流程,同时对会计学课程理论知识予以具体化,如会计凭证的填制和财务报告编制等。通过会计学课程任课教师对实践内容深度和难度的不同设计,使学生真切体会到了会计活动的复杂性、有用性和对企业经营决策的支撑性。

参考文献:

[1]刘峥.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改革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1,(13).

[2]王风华,桂良军.信息化条件下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0).

[3]赵咏梅.我国高校会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研究[J].财会教育,2012,(14).

收稿日期:2013-12-22

作者简介:侯雪筠(1963―),女,山东招远人,哈尔滨商业大学教学研究与质量监控中心主任,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对企业管理课程的知识篇7

1.分析物流企业运作流程,确定职业岗位。现代物流包括企业物流和第三方物流,高校物流专业面向物流行业的教育目标主要包括:物流公司、企事业单位内部物流部门、电子商务企业、储运公司、大型配货中心、货运企业等,其职业岗位有:物料计划、采购、运输组织、车辆调度、仓储管理、配送、商品分拣和包装、物流设施设备的作业和管理、跟单、揽货、物流信息处理、报关、报检等。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在制定专业培养方案时,要对物流企业的职业岗位展开调查和分析,从而为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提供导向。

2.分解岗位技能,制定职业标准。根据物流企业对应用型物流人才的技能要求,确立物流管理专业的职业标准如下:①专业技能。专业技能是指对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要求物流人才不仅要掌握物流专业知识,更要掌握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以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因为物流企业具有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域运营的特点,并且物流企业当前的工作重点是降低物流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就要求物流人才应掌握丰富的知识面,并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满足物流企业发展的需求。专业基本技能要求是物流人才从事物流活动必备的基本操作能力,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采购、仓储管理、配送管理运输管理、运输管理、国际货运、物流信息管理、和物流成本核算与分析构成了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基本技能标准。②职业适应能力。职业适应能力是指劳动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社会责任心、群体意识、积极的人生态度、自我管理与控制、行为的规范性和社会适应性,要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心理承受等相关能力,以适应物流企业的要求。物流作业是一个具有连续性和传递性的多环节链状操作过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整个物流作业的效率。因此,要求物流人才应当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和组织管理能力,除了做好本岗位的工作,还要协调相关岗位的任务,有效利用企业的设备和技术,及时与客户协商沟通,使整个物流作业环节高效地实现无缝化操作。③职业发展能力。物流业的迅猛发展使行业内的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从而提供给物流人才的岗位越来越多,职业素养的外延也在动态的变化,工作的迁移性日益凸显。这就要求物流管理毕业生在职业生涯应中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保持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从而适应多变的现代物流社会。

3.将职业要求转换成学习内容。针对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差异,围绕职业岗位的需求,构建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基本思路是:根据物流管理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职业成长规律进行教学设计。首先确定物流行业的职业岗位;按照物流企业运作流程,分析每个职业岗位所对应的技能要求,对知识和技能性分析,从而确定学习内容。

二、构建创新性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在物流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方面,要按照“加强基础,拓宽口径,增强能力,提高素质”的原则优化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广、综合能力强的专门人才。以物流企业工作环境为教学情景的课程设置需要考虑学科、学生、社会的相互关系。要让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能够对口就业,并胜任自己的职业岗位,就要求课程的设置必须将物流企业有效纳入其关注范围,以实现课程与岗位之间吻合。如果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与实际的工作岗位高度配合,那么企业用来岗位培训的成本将大大降低。

1.设置全程职业指导课程。应从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整个阶段全程定期进行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教育、行业规范学习、职业实践和就业指导等,从而使学生早早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和职业方向,制定发展规划和学习计划,使其具有对职业机遇的预测能力。

2.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构建“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体系。随着现代物流业的迅猛发展和物流产业技术进步的迫切需求,“以人为本”的观念越来越受到物流企业的重视。技术和经济的迅猛发展使从业人员的职业岗位更新周期加快。物流管理人才要适应转岗需要,就必须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很强的职业适应能力。在此可借鉴临沂大学物流管理专业的“平台+模块”式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基础专业教育,夯实专业基础,拓宽知识面,扩大自主学习空间,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及职业岗位实践能力的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平台课程以现代物流理论和基本职业技能为主,目标是打好物流管理专业的基础,专业模块课程以强化物流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紧跟社会需求变化开设创新性和设计性的实训,保证职业能力训练,提高物流管理人才培养质量。

①“宽基础”的课程结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本着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基础的原则,着眼于创新能力、职业技能训练和岗位更新能力的培养,对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开设课程,强调理论知识与职业素质的全面性。“宽基础”的课程结构由物流理论课程和职业技能两部分组成,其课程设置的扩展性强,通过此部分课程的学习,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应具备扎实的现代物流理论、管理理论,能系统地掌握与物流相关的基础知识和职业技能,全面熟知仓储知识、财务知识、市场营销、商务贸易、供应链管理和物流管理等知识,从而使其具备物流系统规划的能力。

②“活模块”的课程结构。在构建扎实的物流管理基础理论课程的基础上,还应构建加强专业技能实践模块的课程。针对每一个职业岗位的需求,设计出知识部分和技能部分,科学整合设置课程,以专业的职业训练为主,改变以往学科式的课程结构,促进职业岗位素养的提高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活模块”课程结构主要包括职业技能训练领域和技能拓展领域,课程的设置具有较强的动态性和前瞻性。“活模块”的课程结构要根据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和物流技术变革的发展,不断补充新的可能内容和实习实训,联系本地区物流业发展的实际、职业实际及物流企业运营管理活动中的典型案例,及时扩充课程模块的容量,及时改进实训环境,缩短教学与物流岗位需求的距离。比如,在实训中,让学生用学过的物流知识和技能对物流企业进行模拟的物流运作;同时与相关物流公司合作,让学生在公司实习,进行实际物流运作。这样的实践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活模块”的课程结构还可通过设置选修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兴趣爱好学习不同的课程模块内容,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在课程模块内,要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根据物流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安排课程顺序,打破原有的学科体式教学模式,其最终的成果就是制定以培养创新性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为导向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

对企业管理课程的知识篇8

根据《企业运营管理综合模拟实训》教学内容及其特点,分层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灵活并用非常重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经营竞赛教学法为主导,并综合运用核心理论知识回顾法、讲授法、角色扮演法、讨论法等多种方法。经营竞赛教学法(BusinessGame)或称管理竞赛(ManagementGame)为美国各大学企管研究所经常使用的MBA企管教育教学方式,其基本原理如图2所示。透过实际的系统来模拟各类经营情境,以产生商业上整合式营销的综合效果,以及仿真在实务上的企业运营管理、营销的策略规划、执行与控制是如何进行的,并将对理论应用在实际层面上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改进等。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以下六种方法来组织完成本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1)核心知识回顾法。根据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结合企业运营模拟系统的特点,对企业运营管理所涉及到的企业战略、市场需求预测、营销管理、生产管理、采购管理以及财务预算等方面的核心知识进行回顾。(2)验证性实验教学法。在回顾相关核心理论知识和熟悉企业运营模拟竞赛规则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第一轮验证性实验,并在每一次实验之后填写相应的实验报告,达到理论知识运用以及分析总结的效果,为企业运营综合模拟实训奠定基础。(3)教师现场解疑与指导。在验证性实验过程中学生发现的各种问题,通过与授课老师的现场沟通与指导,对相关理论知识的运用获得更为明确的认识。(4)学生角色扮演与小组讨论决策。学生通过轮换扮演不同部门负责人的角色,了解并熟悉各个部门的运作特点,并在限定的时间内,通过小组讨论、分析作出适当的结论。(5)学生演讲。在每一轮的企业运营模拟对抗比赛后,每家公司都需形成内部分析报告、计划检讨(策略检讨、年度计划检讨),并最终由总经理以文档和PPT形式进行演讲讨论。(6)教师点评法。授课教师根据每次实验的情况,给予学生恰当的评价。

二、基TPACK的《企业运营管理综合模拟实训》教学应用效果

从2011年以来,课题组积极探讨TPACK框架下的《企业运营管理综合模拟实训》课程教学设计工作,经过6轮10个班次597人次的教学,学生通过该课程的综合模拟实训的实践教学,完成对前期学科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为了检验《企业运营管理综合模拟实训》课程教学设计工作的实际效果,每轮教学结束前,都会对授课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累计调查人数达到250人。

三、结论

整合技术的科学教学法知识(TPACK)是高校教师应具备的知识框架,突破了以往高校教师教育课程整合信息技术效果不佳的瓶颈,能够更好地促进高校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本文基于TPACK框架,根据企业运营管理课程特点与学习者特征,从学科内容知识、教学法知识、技术知识三个方面分析企业运营管理实践教学改革的策略与措施,实际教学结果表明:TPACK框架下《企业运营管理综合模拟实训》的课程教学设计和学生知识整合与应用能力方面效果明显。通过企业运营模拟软件平台的企业运营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模式,能够加深学生对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了解程度,并能促进学生将分散的专业知识整合起来加以应用,达到锻炼学生熟悉并掌握跨学科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从而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及创新型人才。然而,面对日益变化的市场环境,企业运营管理课程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多样化教学模式和方法仍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上一篇:保护动物的办法范文 下一篇:矿业工程就业方向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