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学习方法范文

时间:2023-11-22 17:36:33

计算机基础学习方法

计算机基础学习方法篇1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1)24-0000-01

Computer-based Teaching Method

Sun Guofeng

(Qiannan Radio and TV University,Duyun5580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computers become a production life of one of the essential items,the community and the market's growing demand for computer professionals,requiring higher and higher,then,to strengthen computer-based teaching methods of research is extremely important. Computer-based learning as a basic cours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verall quality of students in the compute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therefore,basic computer course teachers should use various teaching methods to improv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basic computer knowledge and initiative.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Computer-based teaching methods.

Keywords:College;Computer-based;Teaching methods

一、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它们影响着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这些问题是需要学校、教师与学生三方面共同解决的。第一,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为大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对发展学生的计算机技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些大学的课程设置上,学校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仅仅是沿袭传统的课程设置方法,没有根据时代与技术的发展,创新地设置一些有利于学生就业的课程,这是不利于学生计算机技能的发展的。另外,一部分大学的计算机更新换代的速度较慢,计算机配置与系统还处于较为老旧的状态,使学生很难了解新型的计算机技术。第二,教师在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授课过程,采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将计算机基础知识按照书本上的顺序与内容进行讲解,这种教学方法单一、枯燥,很难提起学生的兴趣。在教师讲解知识时,常常只教学生最基本的计算机知识,比如office入门知识,计算机软件与硬件的组成,简单的计算机处理方法等,这些是学生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知识与计算机技能,在高中教育阶段就已经接触过,所以大学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给予学生较深层次知识的传授。第三,大学是提升自身素质与技能的学府,学生在大学教育阶段应该积极进行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提高,但是,由于大学生自身计算机基础素质、学习能力、接受理解能力等的不同,使不同学生在面对相同知识与技能时出现不同的学习效果。一部分学生因此受到打击,渐渐失去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兴趣,甚至放弃学习,这种学习态度是需要及时端正的。另外,一些学生为了就业需要,仅学习与职业技能考试相关的知识,忽视其他计算机知识的学习,这也是不对的。

二、提高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学生提高自身计算机素质的重要课程,也是学生学习更高层次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的基础,所以,在研究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之前,学校应该提高对计算机教室建设的重视,加大对学校硬件设施的投入,改良计算机设备与系统,提高计算机的使用效率。同时,教师也应该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端正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的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进而促进学生计算机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第一,合理安排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分层教学,照顾到所有学生的发展。由于学生的计算机素质参差不齐,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进行分层教学。因此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大致可以分成以下两个方面:大学生计算机基础的理论知识与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这两个方面是针对不同学习层次学生而设置的,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先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将学习重点放到对计算机基技能的练习上。教师针对学生学习重难点进行授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学习效果。第二,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兴趣与主动性。创设问题情境是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一些问题,一步步地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考,使学生在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养成探究学习的好习惯。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方法最重要的是问题的设置,教师需要积极研究教学内容,有效控制问题的难度与提问的频率,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随着问题情境教学的深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质疑,提出问题,学生由回答问题转变为提出问题,这也是教学效果与学习效果提高的一大表现。第三,案例教学与演示教学相结合,使学生直观地理解计算机知识的应用过程,提高学生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有许多知识与技能是需要教师进行演示的,所以,教师可以演示教学方法与案例教学方法相结合,以案例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以演示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进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选择演示案例时,要以生动性、实用性、启发性为原则,选择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考的案例进行演示,这样才能达到启发学生思考的目的。比如,讲解一个案例之后,教师可以设置多种演示实验题目,请学生进行自主操作,教师从旁指导。之后选出较好的演示作品进行展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计算机综合应用技能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知识信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计算机成为人们生活与生产活动的有效载体,为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与生产力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大学教育阶段,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与技术的兴趣与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与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计算机的能力,进而发展成为高素质的计算机人才,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耿明芹.大学计算机教学过程的现状和反思[J].中国科技信息,2006,(03)

[2]赵志刚.浅析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法[J].价值工程,2010,(34)

[3]丁晓香.浅谈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教学改革[J].卫生职业教育,2007,(06)

计算机基础学习方法篇2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让学生掌握终生受益的技能,培养为社会服务的特长,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当前及今后中职学校实施技能教育改革的目标。在信息发达的今天,计算机在社会各行各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掌握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是中职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而这一技能的培养将由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承担。因此,如何上好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将从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现状、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谈谈我对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的看法。

一、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现状

从事计算机教学多年,我发现目前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大部分中职学生对计算机认识不足,认为计算机是用来上网、玩游戏的,对计算机认识错位,学习计算机的目标不明确。2.虽然大部分中职学生在小学、初中对计算机有一定的认识,但由于缺少系统训练,知识水平不高。3.学生水平差异显著,发展不均衡,教学效果不甚理想。4.计算机知识更新快,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相对社会实际需求有一定的滞后性。5.教学方式相对落后,师生缺乏互动,未能从实际出发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难以提高。

二、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目标

根据目前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现状分析,只有明确中职计算机应用教学的教学目标,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质量,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学生打下后续学习的基础及培养基本的职业技能。

计算机技术知识衰减期短、技术淘汰快,最新的硬件设施和各种软件层出不穷。在实践教学中,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应该从软件教学走出来,软件只不过是技能和素质培养的载体,而传授知识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能、素质以及对课程知识强烈的接受欲望,教师应该通过一个软件的教授达到让学生懂得怎么样通过这个软件学会用其他类似软件的最终目标,而不单单是该软件的使用,而这恰好是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核心。计算机教W应以能力素质为核心,以知识素质为主体。

三、改进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水平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和教学观念的反映,采取合适的教学模式对教学水平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有待改革。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点非常多,教师在授课时往往过分要求知识理论的系统化,忽略实际操作。其次,由于课时的限制,对于水平不一的学生,老师也无法兼顾。 此外,教师授课时普遍采取边讲边练的方式,虽然也有一定成效,但不利于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课堂中仍扮演者被动学习的角色。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考虑通过改进教学模式,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水平。

(一)进行模块化教学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化,习惯将计算机应用基础,从计算机的起源、产生、发展,讲到它的作用意义,再讲到它的构造特点,一下子让学生埋头雾水,无从适应,严重打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中,老师应该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选取学生够用的、适用的、想学的、能学好的知识。然后将知识模块化,如计算机基础模块中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Windows、文字图表处理Word、电子表格处理Excel、演示文稿PowerPoint小模块等。让学生清楚自己现在是在学习那一模块的知识,学完这一模块自己可以收获什么。

(二)提倡精讲多练

计算机是一门工具学科,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应该大力提倡“精讲多练”。“精讲”要求教师讲出内容的精髓和基本知识点,“多练”是使学生有目的地多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实验进一步体会教师所讲授的知识点,并提高应用技能。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计划中,实验操作应该占较大的比重。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通过巧设习题,使学生通过实践练习,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的问题的能力,同时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采用分层教学

中职学生计算机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部分来自农村的学生接触电脑较少,连简单的开机、关机都不懂,但部分接触电脑较多且对电脑有兴趣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好。而目前我们实行的是大班授课,因此老师的授课很难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很难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老师应该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分层教学,将起点和能力接近的学生分在一起进行教学。这样有利于学生互相促进,形成良性竞争,能够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高教学效率。

(四)推进互助学习

职业教学除了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职业素养的培养。在现行的教学模式中,多实行老师讲---学生听的个体学习,难以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团队合作精神。“互助学习”是相对于“个体学习”而言的,也就是“合作学习”。互助学习强调学生之间通过合作、协助共同完成学习过程,可以使学生互取所长,共同探讨新知、学习新知,弥补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有助于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四、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为了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正确选择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一)巧用传统教学方法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授课中常用的传统教学方法是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等等。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点多、枯燥乏味,且操作性强,老师如果采用单纯的讲授法,学生难以接受,教学效果不理想。老师可以采取讲解+演示+板书+操作的方式进行授课。例如,老师在教授Excel求和函数时,老师可以讲解该函数的作用及编写方式,同时通过一个成绩求和的实例加以操作演示,使学生更加直观了解该函数的作用和使用方法。接着,老师可以将函数的主要编写格式和操作步骤板书出来帮助学生加深印象。最后是学生自己进行操作训练。老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同一题目的操作练习,重温老师的讲解的知识点,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接着让学生通过其他的习题操作,巩固知识点和提高应用该函数的能力。

(二)适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被动接受既定的知识,而是学习者主动在内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因此,教学不应“由外而内”的注入,而应是“由内而外”的主动吸收。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主动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将任务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合作,提高了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创新能力,同时给学生更多自我实现的空间,使学生在完成任务后有一种成功的体现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三)试行网络教学法

利用多媒体教学已是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比较普遍的手段。但可以考虑更加充分利用校园网络、Internet优势,使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从课堂拓展到网络环境,这不仅仅是一个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更重要的是通^网络的交互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此外,网络教学可以使学生的学习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通过网络上老师提供的电子教案、各模块习题及答案、模拟试卷及答案、上机实验案例及素材、在线测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模拟试题等学习资料,学生可以下载下来自主学习和练习,同时也可以解决由于学生知识水平不一而产生的发展不均衡问题。在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充分运用网络教学,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堂延伸开去,更能培养学生成为有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主动学习者,从而全面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质量。

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肩负着培养中职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打下终生的学习基础的重任。作为计算机教师,应该重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把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特点,顺应时势,勇于革新教学模式,寻求有效的教学方法,始终坚持教师为导,学生为主的原则,努力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扈中平,李方,张俊洪主编:《现代教育学(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张勇.任务驱动教学法及其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S1期.

计算机基础学习方法篇3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2)01-0000-02

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course of

Li Wei

(Yima Coal Technical School,Yima4723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society in which to live, work,and scientific research,borrowing to the help of a computer,it has become essential in today's society,application tools."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is the entry-level computer literacy course,it is to make students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basic knowledge and basic skills of computer,wit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mputer's ability to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future learning, life and work.

Keywords:Computer basic;Teaching situation;Teaching reform

近年来,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无论在生活、工作、以及科学研究当中,都极大的借用到计算机的帮助,它已成为人们在当今社会中必不可少的应用工具。而《计算机应用基础》是计算机知识的入门级课程,它主要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应用计算机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我国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

在我国,中职学校的教育已经成为以培养行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为主的教育。这种教育方向决定了学校对生源挑选的宽松性,也决定了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基础差、厌学情绪重、自我约束力弱等现象。同时,各校选用的计算机基础教材内容普遍滞后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教师教的内容学生不感兴趣,学生想要学习的知识教材中却涉及不到。但是,大部分学生也存在积极的一面,他们选择中职学校为新起点学习技能,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学校的基础公共课,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等相关技术的基本知识,让学生学会使用计算机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自身的计算机水平,为将来利用计算机知识与技术解决自己专业中的问题打下基础。但现在却存在一些急需改进的问题。

(一)教学没有做到因材施教

由于各地区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新入学的学生受计算机教育水平也不同。有些学生以前就开设过计算机这门课,但也仅限于文档的简单编辑,浏览网页及网上聊天,但他们很容易满足现状,认为自己电脑学得很好;而有些学生从来就没接触过电脑,感觉无从下下手,认为要学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这样起点高低的不同,教师只能采取就低不就高的办法,但这样的结果就是基础差的学生还没完全学会,而基础好的学生认为太简单了,不想学。

(二)教学内容多、涉及面广,但课时较少

根据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该课程的内容大致包含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文字输入、Windows操作、文字编辑排版、电子表格处理、演示文稿和InternetExplorer应用六部分。由于计算机知识更新速度快,信息量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就会不添加更新,多且广泛。另外,计算机基础课还是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非常强的课程,只有让学生拥有更多的上机练习时间,才能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反之,即使教师讲得再清楚,学生不练习也不会有好的效果,由此就感觉课时相对较少。

(三)教学方法有待于提高

现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多采用多媒体教室授课,但是在教学方式上仍然是老师在课堂上灌输知识,实际上学生仍处于被动的地位,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加上课件授课信息量大、速度快,学生忙于对知识的记忆,而没有了学生思考的时间,从而很难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不但枯燥,且教学效果不明显,还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对计算机基础教育提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激发学习学习兴趣,更新教学内容

计算机应用知识更新的周期短,教学内容涵盖广,这就要求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内容也应随之不断变化。首先,教师要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新鲜元素,诸如一些新技术、新知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其次,要大幅消减理论教学时间,把讲的时间尽量的压缩,把有限的课时用在学生动手练上,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知识,做到练中学,学中练。

(二)分层次教学,完善教学环节

由于客观条件限制,计算机基础课程不能按层次分班教学,结果有的学习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针对这一现像,我认为可以逐步实现分层不分班的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同时,还可以让基础好的学生辅导基础差的学生,这样就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要在注重学习任务设计与布置的同时,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不断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另外,还要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利如在上机课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让学生主动去练习,去发现存在的问题,这时,教师只要做好指导,把方法和经验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和改正,这样就会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我们要经常组织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师参加进修学习,认真钻研专业技术,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进一步完善自身专业素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另外,还要教师积极参与科研项目,从而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四、结束语

在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和综合素质高的高级专门人才,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我们继续探索。我们一定要总结经验,加快《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把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整体方向,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为普及计算机的应用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周苏.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创新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8(7)

[2]冯博琴.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思考[J].计算机教育,2003(1)

[3]王润云.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发展研究,2003(2)

[4]汪晓璐.浅谈关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2009(25)

[5]艾明晶.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M].计算机教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3)

[6]李志勇,刘凤.浅谈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J].教育与职业,2007(12)

[7]彭慧,王光英.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7(30)

计算机基础学习方法篇4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呈现出泛在化、平民化、边缘化、随意化等特征,主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他们普遍认为计算机基础课很“简单”,即使没有教师教也可以自学得很好,而对于计算机的“编程”,他们认为应该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事,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了以后作用不大,与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沾不上边;二是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不够。某些教师自身对计算机基础课程在本科教育中的定位和认识比较模糊,认为让学生学习一些实用技术,不仅能比较快地收到学习成效。且能让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学以致用”,或者单纯以计算机等级考试过级率高低指导学生学习,而“计算思维”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与短时间内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关系不大。长此以往。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面临的瓶颈越来越大,学生提不起兴趣,教师缺乏教学动力,渐渐陷入到教学越来越可有可无的恶性循环之中。 

基于此,要改变传统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现状,进一步增强学生计算机知识及应用技能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思维能力是十分必要且迫切的。本文结合湖南科技学院的实际,在紧紧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型地方本科院校”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的基本办学定位的基础上,结合学校本科培养方案要求和课程性质,探讨如何结合计算机课程教学,有机地融入计算思维培养的内容,使之潜移默化,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2.围绕计算思维进行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 

计算机基础教学不应仅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应将课程提升到思想教学的高度,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对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是解决课程建设问题的有效途径。换而言之,就是在引入这门课程时,应向学生指明,计算机基础课程不仅是培养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更要注重在此基础上,真正掌握利用计算机来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做到了这一点,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围绕计算思维进行课程建设,基本思路有:一是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关于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要求,按照“基础、实用、新型、能力”的教学思想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二是以夯实基础、面向应用、培养创新为培养目标,以课程建设为基础、以等级考试为抓手、以创新竞赛为舞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提高他们的计算机素养,培养他们的计算思维。 

3.培养计算思维的教学方案 

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我院主要开设了三门课程,分别是《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和《Access数据库技术》。下面,分别从这三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出发,探讨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方案。 

3.1《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标是:要求学生从宏观上掌握和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让学生在计算机应用层面对计算思维有一个基本认识。很多学生认为学习这门课只要学会了计算机的基础操作,或者是学会了几种常用办公软件就算学好了。教师也似乎从某种程序上默认了这一情况。为此,我们对原有的教学方案进行调整,在这门课程中弱化Office软件课堂讲解。强化实践和自主学习。突破以操作为主的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开展计算思维基础知识教学,对计算思维及其主要内容、计算思维的作用、冯·诺依曼计算机、存储程序等问题进行介绍,让学生在宏观上了解计算机思维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在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从分析基本的计算环境。到介绍抽象级问题求解的基本方法,将知识传授与素养培养贯穿于思维教学当中,使学生在对计算系统及环境有所了解的同时,初步体会计算机问题求解的基本方式,逐步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养成。 

3.2《程序设计基础》课程 

计算机基础学习方法篇5

关键词: 计算机基础教学 分层教学 任务驱动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学生只有具有更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才能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将计算机技术和专业知识紧密结合,从而使计算机技术更有效地应用于各个专业领域。计算机教育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是一种技能教育,这主要是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这时计算机主要是作为一种工具,学习的目的是为后续课程服务以及为今后工作和生活中应用计算机做准备。另一方面它是一种专业教育,这是针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的,这时计算机是一门学科,学习计算机的目的是为了计算机的全方位应用和开发。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是计算机教育的基础,不论是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均要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方面既有差异性又有共同性,各非计算机专业之间也是如此。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有两个目标:一是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二是为各专业后续课程服务。此外随着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普及,高校计算机教学已不再是“零”起点,在新形势下如何改革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迫在眉睫。笔者针对我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谈几点认识。

二、目前我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基础差异大,教学的深度和难度不易把握。

目前,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城市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比较好,有些中学已经开设了计算机基础知识方面的课程;但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学生根本没有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条件,甚至从未接触过计算机,对计算机基础知识一无所知。这种差异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内容变化快,教学中应注重知识的更新与调整。

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知识更新快,而教学设备与教材更新相对滞后,这就要求计算机教师在教学中要具有前瞻性,注意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同时还要不断学习和提高,随时跟踪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了解信息技术的最新趋势,紧跟时展的潮流和步伐,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开拓前进。

3.理论知识与操作并重,理论知识要记忆,操作要熟练。

计算机课程都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计算机基础课也不例外。通过上机操作和练习,学生方能掌握操作系统的特点、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和网络的基础知识。其次它是一门记忆性很强的课程,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的特点、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数制转换、网络基础等内容都要求记忆并且要能够灵活运用。因而学生在学习时,需要理论联系实际,理解和操作相结合,在教学时要合理安排理论和上机学时。

4.学生上机时面临的诱惑多,需要正确引导。

计算机和其他的教学不一样,它具有通用性和多用性的特点,而初次接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生难免会被计算机的强大功能所吸引,好奇心促使他们对计算机内的资源会做进一步的了解。但这种了解不一定全部对其学习有好处,例如学生课上会玩游戏、上网聊天、做一些与课堂内容无关的事情。这时,教师的正确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基于教学方法的探讨

1.确定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

计算机基础属于全校公共基础课。不论什么专业培养目标都是一致的,即培养学生基本的计算机文化素质和基本操作技能。同时教学目标的确立,要充分考虑计算机课程在各专业中的主要应用是什么,专业不同,培养目标可有一定的差异。如文科专业偏重文字处理、网络应用,而理工科偏重工程设计。

2.理论课突出基本理论知识。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一大特点。在进行理论教学时要把重点放在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上,使学生能够理解知识点的内容,掌握其内涵和外延。同时,计算机基础知识有一部分内容是固定不变的,这些内容学生必须记住。

3.分层次进行教学。

由于学生基础差异较大,采用统一的教学方式显然难以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如果都采用零起点或低起点教学,基础好的学生难免“吃不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采用分层次教学,除了我校已经采取的免听且只参加课程考试方式之外,还可通过开选修课(如多媒体、网络等课程)方式供基础好的学生选择。

4.以任务驱动上机练习。

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上机操作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计算机中除了教学要求的软件外,还有一些其它软件,如游戏、QQ聊天等,这些软件会使学生不能集中精力完成要求的练习环节。此时,可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进行上机教学和管理,即每一次实验课,给学生布置一定的任务,学生必须完成这些基本的任务才能干其他事情。此外,这种教学方式还需要一定的监督策略。要求学生必须将每次上机完成的任务提交到指定的服务器或发给教师的电子邮箱上交,通过教师的评审,那么这一次练习他就通过了且记入平时成绩。这样做,可使学生自觉地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不仅兼顾了学生能力的差异(能力强的学生可多布置一些任务),而且上机玩游戏的情况也可得到很好的控制,学生的成绩大幅度提高,动手能力也大大加强了。

5.加强课后辅导,开放实验室。

为了实现计算机基础教育目标,有必要尽可能及时地、全方位地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问题的解答不仅局限于课堂上、书本上,甚至校园内。例如,可通过QQ、电子邮件、网上答疑室与学生进行交流并及时进行辅导;还可通过开放实验室,增加学生课余上机时间,来满足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

6.改革考核方法。

考核是对教学质量的检测,好的考核方法能较准确地反映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根据计算机基础课程可实践性强的特点,计算机文化与应用基础课程采取机试。机试采用试题库的形式进行命题,考前首先组织教师组卷,采用全校统一考试、统一阅卷,考试既公平合理,又实现了教考分离。

7.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可以通过系教学督导随堂听课,教研室收集学生意见等方面来保证。如通过采取期末统一组织考试并对考试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找出问题,总结经验,促进教师间的相互交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改革成效

近年来,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在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为学生专业后续课程学习作准备等方面成效显著。

1.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得到提高。

近几届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操作和计算机知识的应用能力都有明显提高,在各学期的期末考试中,成绩合格率逐步提高,特别是上机考试有较高的优秀率。

2.申报省级优质课程。

经过几年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进一步促进课程建设,提高课程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计算机基础课程已组织申报2008年省级优质课程,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将得到进一步的促进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克东,何克抗.计算机教育与教育革新.

[2]熊聪聪.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初步探索.

计算机基础学习方法篇6

关键词: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P315.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1

一、前言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已经走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中无处不运用到计算机。我们的教育也逐渐的将计算机作为一门必修课程。中职学校也将计算机教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让每一位学生在走出学校时都能或多或少的学到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我们现阶段使用的教材是《计算机应用基础》,主要内容为windows7和office2010这两部分的知识。可以说这些知识是计算机中的基础知识,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掌握他们是相当必要的。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我们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并没有处于一个较好的状态,我们发现计算机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中职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掌握程度普遍较差,并且差异大。计算机教学与其他课程的教学有所不同,教师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计算机的各项功能,从而达到优化日常学习、工作的目的。但是传统的教学往往使得教师的教学走向误区。提出一种创新式的教学方法来改变中职计算机教学是相当重要的,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了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

二、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现状

中职学生与高中生都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中职学生多半是学会一种生存的技能,而对于高中生来说,更多的是为了应付考试。据调查发现,中职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还存在一些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还处于传统的状态。传统教育已经根深蒂固,教师的教学往往是先进行教学的演示,然后让学生进行练习,完成习题等等,这种教学方法一直是计算机教学所适用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教学方法已经不适用我们现阶段的教学了。同时中职学校与高中学校是有所不同的。教师的教学并没有深入,还处于教学的浅层面。第二,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并没有透彻的将理论知识融入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思想中都存在一个误区,对于计算机的学习学会运用它才是最重要的。我们不能否定这一个观点的对错,但是理论知识也是教学中的重点,不能忽视其重要地位。第三,计算机课程的上机操作课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实训课上,教师往往扮演着指导的角色,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出现问题都可以咨询教师。但由于实训室的教师陈列安排,导致教师并不能观察到每一个学生,就会出现有些学生并没有好好的利用上机课。同时实训课的课时量并不能满足一些学生的需求。以上三点就是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现状,我们可以从这三点中看出中职学校的计算机课程教学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需要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改变这一现状。

三、计算机应用基础新旧教材的对比分析

中职学校现阶段使用的教材为河海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职业院校教育课程改革规划新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这本教材与旧的教材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新教材更注重人文的渗透,而旧教材的内容往往是逐步深入,从基础知识讲起,逐步的渗入基本操作。新教材在这一点上有了一点改变,先分章,再分节。教学内容中添加了一些情景案例,还有学生之间交流的问题设置。这样的改变可以说更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第二,新教材加重了信息安全这部分知识。科技的快速发展,网络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但是随之出现的还有网络的信息安全问题。因此,新的教材加重了这部分的知识,目的在于让学生对于网络的信息安全产生重视。第三,新教材中的图片素材比旧教材的多。旧教材中图片较少,新教材中不仅有图片,还有步骤的详解,这样学生自己也可以在课后进行练习。但是过多的图片也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学生因为知道教材中都有详细步骤,就会忽视教师上课的教学内容。并且在计算机中达到最终效果并不仅仅只有一种途径,学生常常会因为书中的图片和步骤而忽略其它的方法。以上的三点就是计算机应用基础新旧教材存在的差别,我们发现新旧教材中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

四、如何加强中职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学习

上面的我们已经具体的分析了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中存在的现状,这些现状的表现并不是积极的,因此下面我们提出几种改变现状的教学方法。第一,从学校的角度出发。中职学校在选择计算机教学的教材上有进行一定的比较,可以将新旧教材的优点做一个对比,结合讲个教材的优点。比如说,新教材中对于信息安全这部分知识的重视就是我们的教学中应该采纳的。第二,从教师教学的角度出发。教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并没有什么错误,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不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模式混用的方法。可以理论与实际上机操作相结合。对于一些简单的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在课后进行预习,来进行讲解,学生讲解不足的地方教师进行补充。小组探讨学习模式也是相当有效的教学模式。第三,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学生自己也要逐渐的重视计算机的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同时要转变思想,不能忽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仅仅认为学会操作就行了,其实理论知识也是相当重要的,这也为学习其它软件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上的三种方法就是如何加强中职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学习,通过这些方法将有效的解决现阶段中职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现状,充分地优化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课堂。

五、总结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学习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是相当重要的。我们发现,现阶段的教学主要存在以教师为教学主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仅仅是学会如何操作,而没有深层次的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理论知识。中职学校与高中学校不同,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更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中职学生是要逐渐的面向社会的,教师的教学更要贴近现实。同时,我们的社会是需要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的,教师的教学对于学生的发展是相当关键的。通过分析我们也发现中职学校所运用的教材也存在一些问题,教师的教学也要结合这一点。

参考文献:

[1]魏茂林.浅谈如何用好《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0(05)

[2]王晶.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探讨[J]. 卫生职业教育. 2010(01)

计算机基础学习方法篇7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教授方法和学习方法。教学方法的选用直接关系到教学目的能不能实现,关系到教学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的体现,关系到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技能的能力。教学方法在某种意义上还是一种艺术,因此在教学工作中应该重视对教学方法的研究。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更适合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呢?这就要求我们去深入分析中职学生的基础、教材特点、课程知识结构特点等。做到因材施教,才能充分地激发出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浓厚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地学、轻松的学,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这就要求我们大胆地改革现有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和陈旧的课堂教学方法。

一、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

1.教学方法手段单一,师生之间的互动不够。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巴、一本教材,自始至终唱独角戏,包打天下。结果一堂课下来,教师上课讲得头头是道、喉干舌燥,学生听得云里雾里、一无所知。学生就会形成隋性,不积极思考,被动接受,缺乏创新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

2.过于讲求知识的系统性,不注重知识的模块化教学。中等职业学校上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时,习惯于从计算机的起源、产生、发展,讲到它的作用意义,再讲到它的构造特点,尤其是讲它的编程语言和方法,一下子把学生带入到云里雾里的境界,让学生产生了对学好计算机的恐惧感。要知道,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中职生,学习基础不扎实,学习兴趣不高。要因材施教,选取学生够用的、适用的、想学的、能学好的知识模块,如计算机基础模块中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等。

二、对传统的计算机基础课课堂教学模式、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

1.编写精品课程、校本教材,因材施教。使用传统的中等职业学校统编教材,存在教学知识老化、理论过多等问题,以该方式培养出的学生,第一不能与社会接轨,第二不能为其它需要计算机基础的课程打好基础。计算机技术是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知识衰减周期短,技术淘汰快,我们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必须进行改革。根据学生的要求、特点和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要,要开发精品课程和校本教材,打破统编教材的知识体系,按模块化知识结构编制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深度、广度,让学生学得懂、够用、实用、能用。

2.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方法取决于教学任务,而教学任务又取决培养目标。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是应用型、技术型的中等技术人才,因此中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既要传授知识,又强调能力培养,并要在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安全教育。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被动接受既定的知识,而是学习者主动在内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因此,教学不应由外而内地注入,而应是由内而外的主动吸收。

3.在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引入BTEC教学法。英国的BTEC教学模式是通过在教学中进行课业设计,并让学生主动完成任务,来解决职业教育中的能力培养难题。以人格本位来充实和完善能力本位的课程观,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全新的能力标准、课程模式、教学方式及评价机制,是BTEC课程的显著特征,这一特征反映了当前发达国家职教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最新成果与基本趋势。

4.建立网络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资源平台。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体会到,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仅凭课堂是不够的,必须加强课后的教学延伸。可将电子教案、各模块习题及答案、模拟试卷及答案、上机实验案例及素材、在线测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模拟试题等教学资源建立在网络上,供学生下载自主学习和练习。通过网络自主学习给不同层次学生提供了形式多样的教学资源,兼顾了贫困、边远地区学生计算机水平较差的情况,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基础学习方法篇8

一、计算机知识的基本概况

计算机基础是基础教育领域最年轻的一门课程,探索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方法,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念,培养具备一定科学精神、创新意识以及深入学习计算机基础能力的学生,已经成为计算机基础知识教育教师刻不容缓的责任。计算机基础知识是学习计算机最基本的课程,藏区教育应该结合专业特色开设,培养实用型、一人多能的计算机教学培养目标。

二、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方法运用的现状

在现今的藏区,计算机的普及程度远不如其他地区,其学校的计算机教学、尤其是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学也存在着薄弱的问题。各类学校面临着教育的信息化思维浪潮,而计算机基础化是教育信息化的前提和关键。换言之,只有先做好计算机教学,特别是计算机基础教学,才能做好教育的信息化。学生在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受教学效果好坏的直接影响,而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计算机教学尤其重要。现今的藏区青年信息水平的高低,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地影响着信息化在藏族的水平和普及程度。由此可见,在全球信息化思潮下,采用合理教学方法,对藏区学生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育十分重要。

三、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1.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价值倾向,鼓励学生像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但在实际的实践与教学中,教师可能会凭借着个人的主观意志和自身喜好来批判学生的相应行为动作,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习惯于运用自己主观的个人情感,或者把自己认定的某些思维定势对学生进行强制的灌输,比如对学生灌输某种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告诉学生“美是什么”、“丑是什么”、“错是什么”、“对又是什么”,社会上约定俗成的教学方式虽然有一定价值与时代意义,但在当今的多元社会,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标准,对学生的多元认识和个性发展进行鼓励。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也必须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习内容、不同学生特点进行教学。

2.现在的学校教学内容偏向于单一化的教学内容,大多数只重视理论而轻视实践,这种情况也是由于教学方法死板单一而形成的。所以,在学校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重视全面培养信息素养。首先,要改变对单一信息能力的培养,使之向培养信息综合技能能力的方向发展。具体表现在信息的获取、加工、传递、管理等能力的开发培养。除此之外,要着重提升综合信息素养,而不是一味提高机械的操作技巧,使学生能在知识的增加中发展能力、提高能力。但在藏区学校的教学实践中并没有特别重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从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的教学对象来看,大多数学校教学方法的中心是教师的教而非学生主动的学。这样而言,教学方法不注重学生积极主动性的培养,则不利于学生对知识尤其是基础知识的接受。要做到尊重理解学生的学校学习自主性,减少教师擅自为学生制定方法的做法,提倡作为主体的学生可以再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

4.从计算机教学的实践教学过程来看,许多学校尤其是偏远的藏区学校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的实践性和情境性没有加以重视,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以学生的需要为基础,不够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也就不能再实境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从而,也就达不到使学生深刻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学目的。

四、提高教学效率的教学方法

1.创建合理的课堂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课程与学习的有效实施都离不开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之一就是对学校内容的兴趣,这样而来,学生才会自己进入到学习状态之中。而针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学更是需要激发学生的学校兴趣,这是由于课程本身比较抽象与乏味,所以要写激发学生兴趣、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教师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与课程内容来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创新改造。比如运用一些常见的课堂兴趣激励方法,如以物激趣,也就是指教师将实物用在教学之中。比如在对学生进行计算机组成的讲解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几台已经报废的计算机,学生通过对报废机的解剖与组装的过程中,自然加深了对计算机硬件的了解。还有如以疑激趣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设置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有学习的欲望,培养学生探索与思考的主动性。比如,在有关图文混排等相关内容的Word2003讲解完之后,教师向学生展示运用了本节课内容制作的一份十分精美的Word文档,这些文档里面有表格及相关的表格处理情况,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内容来判别此文档中的错误之处。学生的兴趣立即会被这份制作精美的文档所吸引,从而从教科书中找寻答案,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提升学习效果

有关计算机的很多知识都必须需要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才能完成,即在上机训练中来获得知识,这也是计算机基础知识课程内容最重要的一大特点――实践性较强。所以,在藏区学校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将学生动手实践的教学手段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在老师讲完课之后,应该留下让学生实践动手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我动手分析与探索。学生可以再练习实践中相互讨论、交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想象力的开发与培养。总的而言,在这样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多民族导致的差异化的文化背景下、文化基础相对而言叫薄弱、学生年龄相对差异较大的大前提下,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使学生的主观积极性得到调动,才能对提高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学效果有所帮助。这离不开教师对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的运用与安排,为了学生能够适应将来的工作生活、为进一步升华做打算,教师需要合理有效的进行教学教育,创造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之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

3.重点探求新的教学方法

上一篇: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知识点范文 下一篇:土工合成材料性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