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科技发展的感受范文

时间:2023-11-21 17:43:43

对于科技发展的感受

对于科技发展的感受篇1

传播媒介的改变影响着艺术的发展与变化,在科学技术及网络进步的今天,新媒体艺术迅速发展壮大,成为了独立的艺术门类,通过网络和科学技术手段,广大的艺术工作者逐渐以其方式取代了单纯的文字记录,新媒体艺术将更为直接、客观的为受众者呈现了立体的审美效果,它将艺术美感与艺术家理性思维融为一体,以电子、数码、胶片、视频等技术结合,形成了全方位的美感与技术。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前景壮大与否将会影响传播信息、动漫、数字影像等的发明方式与审美效果。随着网络信息的普及和完善,艺术已经不再局限于笔、纸下,从广泛的意义上讲,新媒体艺术是为受众者在审美效果上呈现出从点到线,以线组面的立体、多维度艺术。无论从横向或纵向上,都显现了其独特的魅力与特征,正是基于这种形式,新媒体艺术演变出了数字与电子效果,更加明显的为人们带来了新鲜的多角度审美特征。

1 科技发展完善了新媒体艺术的特征

新媒体艺术在表现手段上为受众提供了新的审美体验,人们对新生事物的了解是通过一定的媒介传播、影像呈现等方式,这就要求传播过程中需要客观、简洁的直观呈现,传播媒介的精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受众者对事物的理解与判断,在艺术上也定会影响对所呈现事物的印象和体验。新媒体艺术有其鲜明的特点。新媒体艺术摆脱了传统艺术的单一性,它将数字、影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介融合,在传播机器、传感器、影视等设备共同结合为一体。新媒体艺术以一种立体、多角度的思维方式让受众者在虚拟的环境下体会真实的艺术美感体验,不再是传统艺术图片、文字的展示方式,全方面、客观的展现了艺术家的作品与创作理念。正是基于这种思维与呈现方式,新媒体艺术逐渐成为了一种大众艺术,消除了“高端艺术”与大众艺术的隔阂,使其拥有了更多的受众群体,在艺术家与受众、艺术作品与受众者审美之间建立了捷径的桥梁,新媒体艺术具有独立性但同时也具有开放、兼容的特质,因此,笔者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为新媒体艺术带来动力与完善,科技推动媒介传播的进步,受众者在欣赏的同时可以参与艺术作品的创作,而非被动的接受,而艺术家也不再是以其自身的思想创作出单一的作品。新媒体艺术让大众彼此发挥出主体作用,增加了人类文化的传播发展与多彩性。

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完善对新媒体艺术流派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新媒体艺术以光学、电子媒介为基本语言,它仍属于新兴的艺术门类,其发展与壮大建立在以科学技术进步为主导的基础上形成的,它立体的将科学技术与艺术融为一体,包括文学、哲学、史学、计算机等多种技术。它需要多元化的生存与发展环境。新媒体艺术被发掘的意义是将虚拟的技术或艺术,直观的体现给受众者,使其在审美的同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科技发明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将新媒体艺术的特征不断完善,为受众者提供了立体的艺术观察环境,为人们提供了想象与不断改进的空间。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利用电脑数字影像、声音、投影等方式,将现实存在的物件用仿真图像代替,为人们带来虚拟但真实的审美体验与环境感受。新媒体艺术的形成不仅仅是传播艺术,更是在传播文化。并且成为了传播文化中一种有效地传播途径。新媒体艺术具有将多种科技融合,将多种元素进行有机结合的特征,使其传播具有捷径,传播效果更佳快捷。多种媒介相互融合成为了新媒体艺术发展的根基于来源,因此,笔者认为,科学技术是一门相对成熟的体系,它的发展将会使新媒体艺术得到完善与改进,更大程度的发挥其特征与传播效果。

2 科技使创作者与受众者具有交流

在体验中,创作者与受众者应是互动、交融的,创作者与受众的交流是艺术与文化有效传播的重点,新媒体艺术的优点恰恰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使主体与客体之间建立了桥梁,消除了有距离的欣赏或被动接受文化,在审美实践中,创作者与受众群体建立交流,实现了艺术作品或文化达到了预期的传播效果,并依托于科技逐步实现了在审美的同时提高传播媒介技术与传播文化的目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主体与客体的距离缩短,利用数码电子等多媒体手段在创作与欣赏中形成交流与互动,改变了传统的审美模式。使创作与欣赏密切相关,让文化与艺术的产生与被接受形成了多维的空间。传统艺术模式认为,作品创作结束于作品完成,新媒体艺术以其独特的科技手段,将整部作品的创作既体现出创作者的意图,同时也融合了受众群体的广泛意见与思路,这种新生的思维创作模式更加人性化,直观化,也更容易被受众群体所接受,从而达到文化传播的真正目的与效果。

文化、艺术作品的价值是由创作者与受众群体一同完成的,否则将失去其自身的意义,艺术作品需被创作被接受,而传播媒介直接影响着接收效果,作品被创作后被受众群体主动接受并将其信息继续传达才实现了作品的内在意义也实现了文化传播的意义。新媒体艺术在展示作品的同时将受众者带入了多维的审美空间。科学技术的进步下,新媒体艺术实现了创作者与受众者互动与交流的特征。

目前,新媒体艺术在不断发展,各类艺术作品涌现出来,受众者也在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欣赏作品,逐步摒弃了传统的、单一的审美理念,但对于新媒体艺术这一新生的学科,完善与发展是十分必要的,新媒体艺术的进步仍是首要任务,这一时期的过渡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带动,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将为新媒体艺术带来宽广的前景。同时,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也必将使该艺术门类达到突破。科学技术活动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立的社会活动,科学技术是融多种学科为一体的,它的发展将带动新媒体艺术在传播媒介及方式方法上不断完善,从而达到文化、艺术传播的最终目的,产生积极地效应。

3 结语

对于科技发展的感受篇2

[关键词] 展览教育 科技馆 作用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科技馆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全面贯彻落实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方面负有无可推脱的责任,这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科技馆如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为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以及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等做出积极的贡献?泉州市科技馆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1 “以人为本”是科技馆展览教育的中心

以人为本,即一切从满足人的需要出发,为参观者提供全面优质服务是科技馆展览教育的最高宗旨,让他们处处感到舒适和方便,玩得开心,学得愉快,真正享受科技、享受文化、享受艺术,实现满足感。泉州市科技馆2007年开馆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这与它从展品设置、布展设计和展览过程等方面都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分不开的。

1.1 确立以人为本的展览教育主线

泉州市科技馆将展览教育的主题设计为“人类?探索?创新”,正是关注人在科技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人是科技发展的主体,人类理所当然也应该成为科技展览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不应该被排斥在科技发展和展览之外。

1.2 配置展品重视人性化

展品配置和设计人员必须熟悉人机工程学知识,要处处为参观者着想。尽量让他们看着舒适、操作方便、无不安全因素,使展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并充分考虑受众的非理性因素。创新展品应考虑结合当地经济、人文状况和本馆实际。个性化设计是对人性化布展理念的必然补充,只有个性化才能进一步彰显人性化。

1.3 以观众为中心,强化对辅导员、志愿者等展厅服务人员的培训

注意培养一批既懂得展品结构和展品所展示原理,又懂得展示教育知识的辅导员队伍;培训和管理好志愿者队伍,是展示教育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保持展品完好率,加强技术保障队伍建设;加强展品研发和创新功能,才能保证展览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 人才的全面发展是科技馆展览教育的最终目的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从本质上讲也就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中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也正是从这个角度来探讨人的彻底解放的。

2.1 科技馆展览教育的理念要符合全面发展的人才观

人与自然、社会的统一表现为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人的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发展,就是在人的各种素质综合作用的基础上人的个性的发展。科技馆的主要教育功能有利于观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自身的全面发展。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是新时期赋予科技馆的主要教育功能,也是全面发展人才观在展览教育理念上的新飞跃。

2.1.1 科学精神的最基本要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

我国由于受科技教育水平的限制,特别是几千年封建主义文化残余的影响,一些封建愚昧和迷信落后的东西在群众中还有一定的市场。新形式的迷信、伪科学时有泛起,具有极大的欺骗性和蒙蔽性。有了科学知识,不等于就有了科学精神。科学精神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想为指导,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才能培养起来。现在特别要加强对广大青少年的科学教育,使他们从小养成科学观念,逐步培养起科学精神。做好这方面的工作,科技馆负有重大的责任。

2.1.2 科学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本质及其规律性的认识

目前我国科技馆展出内容的总体情况大体上分为:(1)基础科学内容。如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天文等方面的科学知识。(2)高新技术的内容。旨在让观众了解某些领域科技发展的动态,及时将最新发明创造、成果等展示给观众。泉州市科技馆以“人类?探索?创新”为主题的展品展出形式,让观众看了科技成就或现代科技的发展历程,自开馆以来,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许多观众特别是青少年在留言薄上写下“从此立志于科学研究,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发奋图强”的誓言。(3)社会发展需要普及的内容。如涉及环境污染问题、生态保护问题、普及计算机问题。

2.1.3 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

科学思想是人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总的和客观的看法。科学方法是获得科学知识的手段。科技馆是宣传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的科普阵地。它的主要任务就是让观众通过观察、实验、体会等,了解科学原理,认清科学与伪科学的区别。

2.2 科技馆是实现素质教育、体验教育的实验阵地

科技馆展览教育与传统教育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形式上一改教师主导、学生被动的传统教育思想,把受教育者(观众)置于主动学习和探索的地位,充分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主动创造性;在思维方式上,也不同于传统学校教育从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过程,以现象本身做启示,让观众从特殊的现象中自己探索总结出一般规律。这样,科技馆就成为学校教育形式的有效补充,与学校以及其他教育形式一起构成完整的现代教育体系。

科技馆里把书本上深奥枯燥的原理变为可以直接操作的展品,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操作,来消化课堂里难以理解的东西。如勾股定理、万有引力、纵波、横波、大气压强、力的传递、声聚焦等,“马德堡半球”展品前,学生们可以通过七八个人也拉不开一个直径只有10厘米,抽空了空气的半球的实验,让观众亲身感受大气压力的存在;钉床展品由8300多颗钉子组成,人躺在上面一点也感觉不到疼痛,就很形象地解释了压力、压强与受力面积,穿透力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对于科技发展的感受篇3

[关键词] 美术教育 社会和谐 和谐 科技

社会转型和世纪交替把美术教育推到了一个极其重要,不容忽视的位置,如何有效的加强美术教育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一、不利于人和谐发展的因素

据研究表明,人同时具有感性和理性。感性就是指人性中与生俱来的与生理有关的一些心理要素,如欲望、本能、感知、想象、情感、直觉、潜意识等。理性则包括理智、判断、推理和价值观等,属于后天意识。感性是理性的基础,并受理性的指导和规范;理性渗透预感性,并依托感性存在人身上。人要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发展,也就是理性和感性同时都得到全面发展。

1.科技、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危害

科学技术在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列的问题。经济利益成为一切的中心,人与人之间关系日益冷漠,缺少诚信与关爱,人的道德水平滑坡,环境污染,大多数人急功近利,忽视过程,只关注功利、目的和结果,这都使人真正的内心生活、情感活动和情感体验内受到了压缩,人性受到了压抑,出现了人的感望与精神追求的不和谐,理性过分压抑感性。德国著名思想家席勒也清醒的意识到了工业和现代文明的双重性,认为一方面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导致了人的工作的机械性、零碎和被动以及人性的委顿,破坏了人的本质的和谐。

2.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教育应该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其最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如英国著名美术教育理论家赫伯•李德所认为的“人应该接受教育以实现本来的他”,指的就是教育要使人尽可能的发展与生俱来的潜力,使人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但是目前我们的教育在知识结构上却偏重于自然科学,“科学教育在学校中也日益受到重视。正是基于一种极端的实用功利主义的认识,传统的人文学科的价值逐渐为人们所忽略”,我们目前的教育方式偏重于理性教育,强调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和道德的规范,忽视了学生情感,结果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创造力,与人交流沟通,与人合作等方面的能力比较差。

二、美术教育在对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矛盾中的重要作用

社会要和谐发展就必须对人性进行限制和调节,而限制和调节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人性的和谐发展,如政治、道德、法律包括宗教等这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规范和要求都是通过对人感望的约束、训导和牵制,使其符合群体来限制和调节人性的,在一定程度上也压抑了人性,不利于人的和谐发展。现在许多科学技术、物质生产、一些管理行为甚至包括国家的上层建筑都强调要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其核心就是要关心人的个体情感、心灵,关心个体感性生命的价值与存在,这反映了在社会发展的同时,人们开始越来越认识到了人内心情感的重要性,也关注到了社会发展与人的矛盾。如何调节社会的和谐发展与人的和谐发展的矛盾,如何更好的贯彻以人为本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德国作家席勒认为,在审美中人的灵和肉是和谐的,因为只有在审美中人才是自由的,只有在审美活动中,人既不受感性的强迫,也不受理性的强迫。美术教育是对人性的一种解放,是通过使人的感性生命和欲望得以提升、培育、塑造,使其自由抒发和满足来使人性得以和谐发展的,可见美术教育在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中具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如何实施美术教育

1.正确认识美术教育,重视美术教育

美术教育不是具体的艺术技能的培养,而是一种审美世界观的培养,其主要目的不是培养掌握艺术技能的艺术家,而是掌握具有健康审美态度的“生活的艺术家”。教育者要树立一种信念,每一个学生都在出生时就具有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美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广泛的教育,而不只是专业的、个别具有艺术特长学生的教育。美术教育不只是灌输给学生一种艺术技能,而是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的是生活的艺术家。

2.把美术教育融入整个教育活动中,实施多种多样多层次的美术教育

美术教育不等同于几节音乐、美术课,美无处不在,它不是单独的一个学科,各科中都是存在着美。这需要学校要把美术教育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同时,除了对学生实施美术教育以外,也要加强对教师的审美教育,因为只有施教者很好的领悟美术教育的精神,才能更好的推进美术教育。

3.美术教育不是被动地灌输和强制性规范,而是一种自觉的选择

审美教育是一种个性化的教育,注重的是个性人格的培养,健全个性心理和提高个人素质,营造一种合乎人性,能够让人按照自身特点去发展,积极向上的社会心理和社会风尚。教育者要用美的对象来教育人,从情感上激发受教育者对美的感知或感动。正如梁启超说:“天下最神圣的莫过于情感。用理解来引导人,顶多能叫人知道那件事应该做,那件事怎样做法,却是被引导的人到底去做不去做,没有什么关系,有时所知的越发多,所做的倒越发少。用情感来激发人,好像磁力吸铁一样,有多大分量的磁,便引多大分量的铁,丝毫容不得躲闪。”

人生来就是和“美”紧密联系的,人们渴望“美”,在“美”的体验中人才会更充实,精神世界才更加丰盈,才更有利于提高道德情操,促进人个体的和谐完善。试想如果人们缺少对美的感悟和认识,精神世界匮乏,生活的环境只是物质的堆砌,其后果将不堪设想。对美的麻木,可能会导致人的视觉、听觉、乃至味觉上的退化,甚至于最终对人性本身的漠视,造成人格的扭曲。社会是由人来构成的,如果组成这个社会的个体自身都不能得到和谐发展,那这个社会将如何和谐发展呢?这是我们在这个工业化、科技化、信息化的社会中不得不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高师《美术教育学》教材编写组.美术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

对于科技发展的感受篇4

关键词 科技传播;艺术;科学秀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75-0050-03

艺术是人类社会劳动和智慧的结晶。艺术提高了人类生活的质量,充实了人生幸福的内涵,经济建设的发展离不开艺术,科学事物的创造离不开艺术。艺术追求的是美,而科学追求的是真。艺术是形象思维,反应社会与生活的现实,突出的是事物的个性;而科学是抽象思维,揭示事物的本质,强调的是事物的共性。正是因槿绱耍有人说,艺术是情感化的科学,科学则是精确化的艺术。艺术与科学既有区别,又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科学需要艺术,并体现着艺术;艺术也体现着科学,且越来越需要科学[ 1 ]。

社会科技意识的提升,可以让公众自觉意识到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作用,增强公众对科学技术的认识与理解,形成尊重科学、尊重科研人员的社会环境,影响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科技事业。这些均依赖于科学教育和对科学技术的传播。科学技术是否被传播,它的传播效果,不仅会影响科学技术本身的作用,还会影响其社会价值。科学秀(科普剧)、科学实验秀等科学传播作品,通过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情感因素作用于人的感性认识,让科学知识更易被理解,更易被接受,让公众感性并潜移默化的感受科学方法、科技过程、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艺术在这里发挥出的作用,犹如一粒种子在荒漠中无法生根发芽,自然看不到这粒种子的作用,只有在合适的土壤中,种子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后才能盛开出绚丽多姿的花朵[ 2 ]。

1 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相生互补

1.1 艺术的3种主要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

在我国长期以来占主导地位的观点,认为艺术主要有3种功能,即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

优秀的艺术作品能够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典型的艺术形象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艺术的认识功能包含了认识社会的功能和认识科学的功能。事实上,人类对科学技术的认知,推动着艺术活动从低级阶段走向高级阶段,从简单走向复杂。在这个层面上,在帮助人们了解和认识科学方面,艺术的认识功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艺术的教育作用是以情感人,接受者先被情所动,继而引发理性思考,从而受到教育。道德、法律、哲学以及科学知识的教育作用可以用立竿见影来形容,唯独艺术的教育作用是潜移默化的。

艺术的审美功能指的是艺术家按照自己的审美,塑造各种典型艺术形象,赞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陶冶人的情操,增强人的审美能力[3]。

1.2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认识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物质功能[4]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R.K.默顿(R.K.Merton)在《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中第一次提出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概念。

科学史学家贝尔纳在《科学的社会功能》一书中讲到,“科学既是我们时代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又是指引和推动这种生活前进的思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科学为我们提供了满足我们物质需要的手段。它也向我们提供了种种思想,使我们能够在社会领域里理解、协调并且满足我们的需要。”他认为,科学具有不可推卸的社会功能。其社会功能包括了认识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物质功能。

科学以自然为研究对象,自然界由各种物质组成,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所以科学研究揭示的是自然界的发展变化规律。从古至今,许多发明创造都是科技认识功能的体现。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拓展人的认识空间的同时,也冲击着人类传统的或者已有的价值观及社会制度体系。核物理学在核能发电领域中的应用,造福于社会的经济发展,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却造就了核武器这个20世纪出现的人类全新武器,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军事格局的变化。无性繁殖、克隆技术在组织器官移植方面的应用,一方面给人类社会带来无限的益处;另一方面又有可能带来灭顶之灾,如造成生物的单一性而走向灭绝等。

科技的经济功能体现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提高生产力的水平就要提高劳动力的科技素质、改善劳动手段、提升管理水平。科技的进步调整并优化了经济结构,促进产品结构、产业结构以及劳动力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科技不只为人类带来物质、经济上的利益,更重要的价值是其带来的精神文明的发展。科技不仅带来了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社会内在要素协调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科学技术在社会体制建设以及人的价值观、道德观、思维方式、审美和信仰等方面的作用也日益突出,科学技术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以及社会意识和社会文化发展的性质、内容和趋势。这些都是科技文化功能的体现。

科技的物质功能指的是,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的最直接的利益是物质生活更加丰裕。它极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们收入得以增加,同时也为人们消费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消费方式[4]。

1.3 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生互补

艺术是人类智慧生成的动力源泉。艺术与科学的进步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相生互补,它们是走向共同繁荣进步的动力源,是人类的创新型思维。这种创新型思维是创造奇迹的心理能力和思维智慧,为人类所独有。艺术的知觉方式为科学思维提供了思维的元素和依据,启迪着科学家的思想,甚至导引他们思维的方向[5]。

科技促进了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推动了社会发展[6]。21世纪,人类社会进入高度信息化时代,生产工具、工艺方法、控制手段、劳动者的技能和智力水平等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新发明、新理论、新技术不断涌现,改变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推动着社会的变革。电脑的出现,互联网的发展,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为艺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文化环境和传播手段,为艺术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同样,艺术利用新材料、新技术、新的表现形式演绎着对科学的认知。科学研究因艺术思想和表现力的迸发而变得更加活跃、生动。艺术和科学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两大动力,即相互独立又有交集,它们改变着客观世界,相互促进并共同发展[7]。

科学可以使人认识抽象的真理,艺术则能使人认识形象的真理,艺术的认识功能和科学的文化功能,让公众通过科学传播作品认识科学、理解科学的同时,也使人产生美的感受与感动[8]。

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条件,科技传播活动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必然产生,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发挥,离不开科技传播这一重要环节。所以,科技传播与艺术也是密不可分、相互作用的。

2 科技传播――传播科学,让公众觉得“科技有意思”

2.1 什么是科技传播

科技传播是指利用适当的传播方法、媒介、活动,通过科学技术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信息的传播普及,促进科学技术的扩散和公众对科学技术的分享,激发公众个人、群体、社会组织对科学技术的意识、体验、兴趣、理解、意见的过程[9]。

“科学传播”是一种科学普及理念和现实发展形态。它代表着科学信息在社会中的流传状态由主要是通过科学家自上而下向公众灌输的单向过程,拓展为在科学家、政府、公众、媒介、工商企业以及教育部门等不同社会主体之间交流与对话的传播活动。

2.2 科技传播渠道的多元化

传统的科普往往表现为知识的单身流动过程,从实践操作到理论研究都建立在一个预设前提之上,即科学总是神圣的、科学家总是正确的,需要考虑的总是只是如何更快更好地使更广泛的受众接受来自科学家的教育。这种理解在对传播目的、传播内容、传播手法以及传受双方关系的认识上都过于简单。

我国《科学素质纲要》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明确界定为“了解必须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10]。

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科普需要也在不断地增长。从趋势上看,科技传播正迈向多元化的发展方向,科技教育、O施传播、媒体传播、科普活动成为科技传播的基本渠道。作为重要的科技传播手段,科学秀(科普剧)、科学实验秀等科学传播作品能够吸引公众,通过获得实际的感受和体验,帮助他们加深对科学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公众对科学的体验和认知,进而提升他们的科学素质。

2.3 科学秀(科普剧)、科学实验秀

科学共同体、科学家之间的学术交流活动,科技类期刊等这类传统的科技传播形式,常常涉及专业知识与术语,除本专业研究人员外,公众并不知道这些术语的专业背景和内在含义,也很难理解这些术语和知识,这样就阻碍了科技信息的有效对外传播,导致公众无法通畅、有效、便捷地获取科技信息,无法在社会生活中应用科技信息,就会形成公众与科学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科技信息便很难发挥实际的社会功用。

科学秀(科普剧)、科学实验秀这类近年来流行起来的科技传播形式,更加贴近于现实生活,让传播内容由枯燥变生动,由平淡变精彩,直观性强、趣味性强,更具吸引力,能够使公众有兴趣且轻松地接受科技信息,在寓教于乐中学习科学知识,掌握技术方法,提高公众对科学技术的认知,重视科技的社会价值,从而更深层次地理解科学技术,在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时能够自觉地应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

3 “秀”科学,让科学在表演中传播

3.1 全国科学表演大赛

2016年7月23日,第四届全国科学表演大赛表演类作品决赛在克拉玛依市落下帷幕,作为首届“丝绸之路”科学节亮点活动之一,这场囊括科普剧表演和科学秀演出的比赛,将科技与艺术巧妙融合,为现场观众打造了一场完美的视听盛宴。沙尘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丰县最常见的自然现象。10个维吾尔族孩子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在表演中穿插了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讲述了家乡从过去的荒凉到如今老百姓与自然斗,用科技改变现状的故事。“我的家在民丰县安迪尔乡,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每年有200多天的沙尘暴天气,我们不怕这些恶劣的自然环境,大家一起种植红枣树,种下安迪尔绿色的希望。”动听的维吾尔族歌曲响起,民丰县安迪尔乡中心小学学生带来的《可爱的安迪尔》开始了青少年组的科普剧表演。可以说,生动有趣的“科学秀”将科传播与艺术表演融合在一起,拓展了科普文化的内涵。丰富的表演形式让孩子们增长了见识,也让教师在科学教育方面有了许多新思路,用科学表演带动科技传播效果会更好。

3.2 福建“小小化学家・科普夏令营”实践活动,科普情景剧引围观

2016年7月6―7日,在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与福建闽侯团县委共同合作开展的以“青春建功新福建,携手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 大学生志愿者们将化学实验以有趣的话剧形式表演了3场妙趣横生的科普情景剧。其中《捉妖记》,更是让小朋友们呼声不断,惊叹连连。

狡猾的大师和他的徒弟利用所谓的“捉妖大法”让普通的手帕像是有保护膜一样烧不坏,神奇的“水碗”加入液体后自动燃烧,白纸血印,大象牙膏等江湖骗术敲诈别人的钱财,让现场的尖叫声此起彼伏。《乞丐与黄金雨》中的乞丐妄想制造黄金雨来发财的白日梦最终也因为贪心落空,以及《柯南破案》中的碘粒现指纹实验也让小朋友们疑惑不解。而这些令人费解的现象都在化学人哥哥姐姐最后细心的讲解之下揭开面纱。

生动的语言,夸张的舞台动作,美妙的音乐,别具一格的美术设计,让科学在表演,搭建起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之间的桥梁,传播科学知识,让公众感受到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

3.3 大型科学实验类节目《加油!向未来》

2016年7月,大型科学实验类节目《加油!向未来》登陆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作为国内首档科学实验类节目,《加油!向未来》将“专业性”的科学搬上了“娱乐化”的舞台,为的就是能够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展示科学的快乐,用更加生动可感的方法探索科学的奥秘。每期节目播出前推出的简单易操作的实验活动,就是要通过互动的方式挖掘出科学本身的趣味性,带动全民参与,让更多的人了解科学,让更多的人关注科学。

3.4 国内首档互联网科普秀《耐撕科学姐》

2016年9月2日,光明网联合映客推出了国内首档互联网科普秀《耐撕科学姐》。这期以“与亡灵对话的人”为主题的互联网科普秀不仅吸引了众多网友观看,还在微信朋友圈引起了热议。网络直播中,北京中正司法鉴定所所长、专业法医学博士邓亚军不仅就具体的案例分享了如何帮助刑警查案,还做了人血确证试验、精斑确证试验。

光明网联合映客创造性地采用“直播+科普”的方式,将趣味性与知识性结合,把法医的实验室搬到了线上,节目适当稀了知识的“密度”,增强了公众与科学之间的“黏度”。节目让网友走进实验室,与专家时实互动,不仅传播了知识,还激发了网友的科学兴趣,让网友真切地感受到了节目所传达的严谨科学精神,向社会传递了正能量。随着网络直播等社交媒体的兴起,一个更加多元立体的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

4 科技传播与艺术相融合 感受科学的魅力

法国19世纪文学家福楼拜曾说:“艺术愈来愈科学化,科学愈来愈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有朝一日会在山顶重逢。”艺术教会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人们眼中的世界改变了样子。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在帮助人们认识生活的同时,也教育人们以正确的态度看待生活,道德情操高尚,从而产生奋发向上的动力。对科技传播成功与否的判断,已经由公众是否掌握科学知识,转变为公众是否对科学产生了兴趣,是否主动去探究科学。

在艺术发展史上,艺术发展与异变始终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技术的进步包括艺术工具、材料、艺术载体、传播媒介的更新与使用。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份子,艺术的发展自然离不开社会经济的作用,而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科技的进步。随着科技的进步,更新了艺术形式的深广性,扩大了艺术的受众范围。艺术源自生活,生活亦离不开艺术,每个领域都可能出现艺术,科技传播领域亦然。

随着科学发展的日益复杂化,科技将进一步加快社会生活的节奏,科学知识在总量上呈现出爆炸性增长的趋势,全方位改变了人的学习、工作、交友、娱乐和消费的方式。如何正确、合理地认识科学与社会的关系成为摆在每一个现代人眼前的问题。当前,科技传播的目标已经由科学知识单向传递转向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增进国民对科学特别是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理解与应用,培养创新精神,关注每个人智力、情感、社会性、物质性、艺术性、创造性与潜力全面培养的全人教育。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媒介的出现,让科技传播的载体更加多种多样,艺术展现形式更丰富。拥有了艺术魅力的科技传播作品,用艺术表现中的情感因素吸引公众,感染公众,进而影响公众的思想、情感乃至行动。艺术与科技传播的融合,让科学知识的普及更广泛,让公众感受科学的魅力,让科学方法的应用更合理更正确,用科学思想战胜愚昧落后,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

参考文献

[1]刘海涛.浅谈艺术与科学的关系[J].新校园(上旬),2013(9):47-48.

[2]谷霞.漫谈艺术的社会作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49-150.

[3]胡国玉.浅析艺术的社会功能[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12):186.

[4]张莉,张萍.试论科技的社会功能与构建和谐社会[J].科技信息,2010(23):140,142.

[5]张婷婷.试论艺术的智性价值[J].艺术百家,2015(2):124-129.

[6]刘俊杰.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J].特区经济,2014(12):221-222.

[7]张若滢.艺术与科学的关系浅析[J].美术界,2013(6):86.

[8]王宏建.略谈艺术的功能[J].美术研究,1983(1):81-88,27-47.

[9]任福君,翟全杰.科技传播与普及概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44.

对于科技发展的感受篇5

 

关键词:中学化学 化学教学 科技伦理道德

 

科技伦理道德,是指人们在从事科技创新活动时对于社会、自然关系的思想与行为准则,它规定了科技工作者及其共同体所应恪守的价值观念、社会责任和行为规范[1]。 

本文作者结合教学,试论述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开展科技伦理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中学化学教学中开展科技伦理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在二十一世纪,科技伦理的问题将越来越突出[2]。这就要求我们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高度重视科技伦理道德建设。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一些伦理问题,如克隆技术、基因技术、生态环境等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成为当代科技伦理的研究热点。现代科学教育存在着重视科学知识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的倾向,致使一部分学生人文精神失落、价值观念淡薄、道德水准下降。而且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部分中学生会进入高校继续深造,走向科研岗位,所以在其中学学习期间开展科技伦理道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当前中学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化学知识、化学实验基本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化学在技术研究和社会应用方面的道德规范问题。我们认为在中学化学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中均可结合授课内容加强科技伦理道德教育,引导学生们去关注科技工作中的道德伦理问题,强调化学科学的育人功能,能够纠正化学教学中的唯科学化,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发展观,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 

二、中学化学教学中开展科技伦理道德教育的可行性 

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史实、教学内容、社会热点积极开展科技伦理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科技道德观念,发展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完善学生人格。 

(一)以史明鉴:通过化学史教育开展科技伦理道德教育 

史鉴使人明智。化学史是对化学科学的形成,产生和发展历史过程的描述,揭示了化学科学的演变规律,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可以供给对学生进行科技伦理道德教育的素材。 

1.通过化学史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在科学追求真理性,因而在科学活动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鼓励理性的质疑,不断挑战已有的知识体系,发现其中与客观实践的不一致以及科学理论内部的矛盾,不断推动科学的发展。因为具有强烈的创造愿望和敢于怀疑的创新精神,波义耳促成化学从医药和炼金术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泽佛尔借助飞秒技术对单分子反应作了大量研究,所得理论与rrkm统计理论的基本假设相矛盾,从而对统计理论的适用范围提出了挑战,创立飞秒化学,获得诺贝尔化学奖;阿伦尼乌斯在提出电解质溶液电离理论时受到了知名教授的质疑,但是他坚持真理,用大量的实验事实证实自己观点的正确性。也有一些历史上有名的化学家没有注意到已观察到的某些异常现象而与化学发现失之交臂,遗恨终生。化学家李比希、维勒没有审视实验中的异常,与溴、钒元素的发现,失之交臂,遗恨终生。化学家不畏权威、敢于怀疑,勇于追求真理、严肃认真的科学精神,可以培养学生事实求是的品质,科学的怀疑精神,可以丰富学生的科学情感。 

科学的探索过程充满了困难。为了研制氟单质,英国化学家戴维、乔治、托马斯严重中毒,鲁耶特和尼克雪不幸殉难。但是,法国化学家莫瓦桑不怕牺牲,坚持不懈,终于获得成功。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和镭,开创放射化学新领域的著名化学家居里夫人因为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造成了恶性贫血即白血病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化学先驱们追求科学的顽强毅力、献身科学的无私奉献精神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也会对学生科学态度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 

2.通过化学史教育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在科学创新活动中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新中国成立后在化学技术上的发展成就,从两弹一星上天、结晶牛胰岛素的合成到超导材料的研制、纳米技术的应用,再到“神舟”号飞船的发射和准确回收。这些成就的取得不是哪一家单位或者哪一个人的努力,是交流与合作的结果。其中,结晶牛胰岛素的合成凝聚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所、上海有机化学所、北京大学等单位多名学者的心血。居里夫人与与别人合作分析纯金属镭,并测出它的性质,为化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化学家们精诚合作的故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通过化学教学内容开展科技伦理道德教育 

1.教材本身处处体现着科技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例如,苯的分子结构,乙烯的分子结构,与c60的球体结构等等,它们的和谐,对称,均匀,从结构中我们可以看出化学的严谨性;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能量守恒,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等等化学中的许多东西都有维持自己不变的天性;元素周期律的表现形式--元素周期表,元素排列成尽可能和谐的层次和系列,显示了良好的简洁性,自洽性和预见性[3],这是化学理论之严谨性;课堂中晶莹剔透的玻璃仪器,流畅的装置设计,教师的规范操作,它的严谨、准确、有序,都是科技伦理道德教育的很好途径。 

2.联系实际,开展科技伦理道德教育。为适应21世纪绿色化学的发展要求,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教材把许多问题放在社会的大背景下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了解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等的密切关系,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经济效益观念,这有利于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和学以致用,有利于学生培养正确的科技伦理道德观念。教材中的实验生活化、简单化和微型化,实验内容贴近社会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感到亲切,学生感到化学知识是有用的,是和他们的生活紧密相联的。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社会责任感、自主意识和独立精神等良好个性品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利于科技道德观念的形成。

如高一教材“环境保护”知识,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成因以及人类在改普环境方面所作出的努力,从而使学生认识化学在造福人类和社会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它客观上要求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保护人类健康的根本措施。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授课内容介绍酸雨、噪音、温室气体、全球变暖、沙尘暴、大气与污染、森林面积锐减、物种灭绝、水土流失、洪水泛滥、干旱与荒漠化以及城市垃圾等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现象,对学生进行科技伦理道德教育。 

一些高污染企业在利润的驱动下,不考虑自然界的承受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做出违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举措来。在运用科技手段制造商品时,也向自然界排放污染物质,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曾经在日本发生的水俣病就是由于一座氮肥厂排放的废水中的有机汞含量过高而导致发生的;肥料化学只注重如何使农作物近期内多产而忽视了化肥的长期使用对耕地的副作用;农药化学只研究什么样的农药能最有效地杀死害虫而忽视其对土壤、江河、动植物以及人的危害作用。这些内容可以引导学生反思以“毁灭性索取生态、环境为代价,追求最大经济利益”的观念,建立新的伦理道德观,自觉维护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展望科技发展,培养良好的科技伦理道德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结合教材向学生介绍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展望科学技术发展未来。在讲授原电池和电解池的时候,我们可以介绍当前倍受重视的燃料电池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燃料电池技术被认为是21世纪首选的洁净、高效的发电技术。燃料电池是一种电化学的发电装置,不同于常规电池。其主要原理是:燃料电池等温地按电化学方式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它不经过热机过程,因此不受卡诺循环的限制,能量转化效率高(40~60%);几乎不产生nox和sox的排放,co2的排放量也比常规发电厂减少40%以上。教材与科技发展前沿相结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科技责任感。

4.通过学生实验,培养良好的科技道德体系。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大部分的概念和理论都是通过实验来检验和深化。波义耳就十分重视实验研究,认为只有实验和观察才是科学思维的基础。但是有些学生认为实验课是理论课内容的验证,因此,做实验的时候提不起兴趣,马马虎虎,应付了事;还有一些同学为了实验报告得到高分而修改试验数据。针对这种情况,可以介绍我国著名的分析化学家梁树权教授的事迹。四十年代他在德国明兴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以严肃认真的科研态度,测定铁的原子量55.847,实验结果精确到小数点第三位。他修订了前人的数值,被国际原子量委员会采用,一直沿用至今。他认真严肃的科研态度可以激励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4]。 

为增强学生自学和科研创新能力,化学实验应该转变以往性质验证性等单一型的实验,而应向设计型、综合型和科研型转变。如天然产物的提取、分离、纯化及鉴定。课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查阅文献、收集资料、讨论、拟订可行的实验方案,提出药品和仪器设备计划、实施方案,组织学生统计分析实验数据和实验现象、撰写实验报告或论文。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充分参与实验,受到小型科学研究技能和智能训练,同时也可以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技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nb

sp;

三、在科技伦理道德教育中教师起示范引导作用 

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其科技伦理道德的表现对学生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和科学研究工作中应该以身作则,自觉遵守现代科技伦理规范,做学生的表率,才能鼓励和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科技伦理道德感。科学的发展是迅速的。因此,化学教师必须不断接受和吸收新观念、新知识,认真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的“一桶水”常满常新,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民族责任感。教师要经常利用各种渠道和机会与学生进行交流,在个人品德、科技观念、行为习惯等方面,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来鼓励和影响学生改变思维方式。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开展科技伦理道德教育,既能够使学生公正地看待科学技术的正、负效应,增强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树立正确的科技观,增强仁爱成分,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也能够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但是需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喧宾夺主,要以传授知识为主,科技伦理道德教育为辅。 

参考文献: 

[1]路甬祥.关于科技伦理道德的思考[n].学习时报,2003-01-27. 

[2]江泽民.论科学技术[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3]潘勇群.论中学化学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渗透[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4,(4). 

[4]黄慧钦.寓德育于化学实验教学之中[db/ol].[2002-06-13].

对于科技发展的感受篇6

关键词:物理 教学 三维目标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2-0130-01

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作为文化的代表引导着教学,不再是简单意义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而是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框架的搭建者,通过分层设置课题搭建 “支架”把探究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最后撤去支架,使学生渐渐掌握、建构、内化那些能使其从事更高认知活动的技能,并使学生在 “亲知”的实践中摸索、体验由此带来的积极意义上的情感和感受。长久的持续的坚持才会使学生产生良好的情绪和价值判断,这就是三维目标的最高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物理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 这段话为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方向作导性的诠释:课程目标是一个整体。三维目标互相联系,在教学中统一在同一过程之中。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平衡三维目标在教学中的地位

《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了课程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总目标为:“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这些知识与技能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关注科学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发展好奇心与求知欲,发展科学探索兴趣,有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社会责任感。了解科学与技术、经济和社会的互动作用,认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全球观念。”新课程理念的教学不应该是高度关注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而刻意回避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不是游离于知识之外的,不是凌驾于知识之上的。如果教学过程中只是一味的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做文章,在“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方面出花样,那只是建筑在沙滩上的楼宇。“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就变成了空洞的说教,失去了意义建构的依据。试想一下,如果学生学了力学以后还对牛顿运动定律一无所知,还谈什么方法,谈什么物理学科的科学素养,谈什么对物理科学的情感。

二、精心指导践行三维目标

课程具体目标分为三个维度,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其内涵共有多达15条详细说明。《物理教学大纲》与之对应的三条教学目的:①使学生学习物理学基础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与其他学科以及物理学与技术进步、社会发展的关系。②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志趣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创新意识,结合物理教学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一、用多样的学习方式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在教学活动中,为了将三维目标真正落到实处,我们应该积极地按照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组织教学,但也不是全盘否认接受学习,而应该将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 我们知道,传统的教学将有趣的物理课变成了枯燥的“一言堂”,甚至连“知识与技能”都难以达到目标,而物理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充满探究的过程,如:物理实验就是学习物理常用的方法,教师不仅要做好课本上的演示实验、验证实验、探究实验,还应设计一些课本上没有的实验,体现出本学科的特点。在新课标的三个维度中,知识与技能是实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目标的载体,过程与方法是链接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目标的桥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教学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进一步升华。任何割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健全发展。“教育的重要作用之一是使人类有能力掌握自身的发展”,“基础教育还应该,而且尤其应该从终身教育的角度,为每个人提供自由塑造自己的生活和参与社会发展的手段”,实施物理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并潜移默化的形成科学素养和培养科学精神。这就需要教师精心指导践行三维目标、重视“管理”,更要重视“育人”.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实验教师应自觉、主动地实施德育教育,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人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探究实验中不能只管仪器、材料,还要同任课教师—道创建—个好的班集体,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践行三维目标,就得建立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对推进课程改革进行素质教育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塑造了一种权威的形象,教师的话也象“圣旨”一样金贵,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减少了师生交流,封杀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和谐、民主师生关系的建立,学生不紧张了,思维活跃了,能够畅所欲言,表述自己的想法,聪明才智发挥出来了。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供了保障。在教学中,教师不要急于抛出结论,先多听听学生的想法,等学生讲完,针对学生的观点引导分析,让学生明白是非,使学生感受到,规律是我们自己探究出来的,不是硬搬来的。教师要放下架子,使学生感受到你的平易近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隐性的目标,它不等同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在一些课 教学中不时地加入一些贴标签式的“道德情感教育”,这是不可取的。只有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去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有效地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并得到物理思想方法的熏陶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因此,高中物理教学要注重三维目标的整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与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在物理课堂教学中. 教帅根据新教育理念的要求.对i维课程目标不断加以整合并付诸于实践, 才能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与发展。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j维目标构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 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作用支撑起人的智慧和素养培养体系。同时使知识与技能既成为物理教学目标,又成为学生价值观变化的载体;过程与方法成为物理教学的核心环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成为物理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真正做到物理课堂教学与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统一起来。

参考文献

[1]钱德均. 初中物理教学落实三维目标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

[2]倪正胜. 高中物理教学中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效策略[J]. 考试周刊,2010,34:187-188.

对于科技发展的感受篇7

关键词 科普辅导;语言:表达技巧;话语策略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58-0053-03

科普事业的发展使科技馆的讲解员正在朝着科普辅导员的角色进行转变,这一转变从地方科技馆的特色评选活动乃至全国性的专业赛事中都可见一斑。浙江省科技馆评定“科普师”的过程中,要求每位候选人现场展示一次科普辅导,既考查内容设计,也是对语言表达设计和效果的考验。同样,全国第四届科技馆辅导员大赛展品辅导赛的赛事安排和规则较之以往也做出改变,重在“辅导”,弱化“讲解”,拒绝“演讲”。选手竞赛时应表现出对所处展厅环境的适应、对面前展品的自如演示、与特定对象交流的现场感等,应身临其境地描述和辅导而非照本宣科。这样的赛事要求辅导员设计并引导观众进行操作、观察、体验展品,辅导需协助观众获得关于展品科学内涵的“直接经验”,并意图改变展品辅导“像演讲”的局面。

因此,科普辅导是典型的言语传播活动。标准的、准确的、有魅力的、吸引入的语言和表达会让辅导的效果倍增。虽然语言和表达不是科普辅导的全部,但却是辅导最终成败与否的关键。

受众在科学传播过程中有3个关键环节,首先是科学传播受众的需要与期望,其次是科学传播受众的注意,最后是科学传播受众的理解与接受。那么在整个科普辅导活动中,辅导员如何满足公众这3个关键环节的转换?如何有效从讲解的传统形态向辅导的创新形态转变呢?本文以科普辅导员的辅导语言为核心视点,解析科普辅导语言的要求和技巧。

1科普辅导员的辅导语言

科普辅导员的工作不是简单地背词,辅导员必须很清楚地知道自己要说什么才能正确面对事物本身。关于展项的基本介绍,光一旁的展项说明就可以做到,辅导员需要通过对认识和知识的转化得出一种产物传播给受众,这种产物便是辅导语言。科普辅导员的辅导语言是一种极具创造性、功能性和风格化的现场交互式的科普工作语言,它体现着一种交际风格,它让辅导员形成了不同的独特的语言形象,在朴实与幽默间找到一种恰当的关系。

我们该如何给成功的辅导一个定义呢7笔者认为,成功的辅导是让辅导员成为一名引领者,通过恰当有效的辅导语言最终达成知识授予甚至是启发思维的目的,而不仅仅是概念灌输。

2科普辅导员辅导语言的要求

2.1明晰性

辅导语言要有明晰的形式,让对方能听明白,不能让受众觉得难以理解。这里可以试着掌握语言学的几个概念――音位层、词位层、意位层。音位层是指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素,是语言的最小单位,比如b、p.m、f。吐字首先要过关,听不清很费劲,再好的内容也无济于事。词位层是指一个词或一个句子所表达意思能否让受众了解。意位层是指很长的一段话叙述之后,受众能够体会这背后要表达的意思。明晰性可以从这三个层面来把握。

2.2准确性

准确性不仅是辅导语言内容本身是否准确,还特指使用它使用的是否准确,这是对辅导员的进一步要求。首先是对的事物,是指事物本身是正确的事物,这是基于对事物有一定充分认识的基础上,不能光背词而没有一点理解和感受。其次是对的语言,是指对语气、节奏、停连这些语音的基本知识的掌握以及在肢体语言上的表现是否准确。最后是对的表达,许多思考的内容付诸到语言上,还需要有对的表达,这是整个辅导语言行为的最终落脚点。总之准确性要求辅导员注意尊重客观性的信息,完成从事物到语言再到表达的全过程,让自己说明白。

这儿特别提一下语言的三角关系。每个事物和语言符号间没有特定的关系,但又是因为谁而得到特定的联系呢7是语言的讲述者,在本次研究中就是科技馆辅导员。一个科学名词、一段科学阐述、一处科学原理,因为辅导员的使用,才使其存在,所以使用者本身很重要。这种语言的三角关系和错轨特征能够有效控制误会,准确地表达。

2.3情感性

辅导语言的情感性主要体现在辅导员辅导的感染力,包括目光、手势、语言等,尽量在交流过程中和受众建立一种共鸣关系。通过辅导语言的呈现,让受众感觉遇到知音一般,那么这样的交流肯定是达到效果和成功的。

第一,感染对方。这是一个信息被“分享”、关系被“肯定”、互相被“信任”、情感再“共鸣”的过程。任何走进科技馆的受众绝大部分都是希望能有所收获,能得到更多的科学知识而走进科技馆的。因此,在参观和参与的整个过程中,和辅导员间应该处于一个正面的积极的关系。好的辅导语言将有助于一个愉快的参观过程,麻木失败的辅导语言则会导致一个负面的关系,从而否定整个参观体验。

第二,要让受众在享受信息和懂得“看到之乐”的同时,也感到自己在一个融洽的可信任的交际关系中。公众来到科技馆即是一个参观者和受众的身份,最怕“不值”“被蒙”和“被敷衍”,这样的感受会直接将体验过程大打折扣。

第三,注重交际关系与交际效果,形成交际的场域。比如,参观者在参观整个过程是充满欢声笑语的,这就是一个场域。而某个层面来说,这个场域不仅仅属于当事者,还属于每一个从旁经过的受众。不同的人对不同的场域的印象和理解不一样,这是由于交际关系和交际效果对不同的人具有不同性。就像不同的团队,有的人觉得很愉快,有的人觉得很没意思,因为每个人对整个过程界定不同,有消极和积极的区分。显然积极的场域更受欢迎。科技馆的辅导通过曰积月累的传播实践,通过不断的交际交流,久而久之就给科技馆带来一种参观者的口碑,这种口碑往往不是来源于展物,而是不同人对来到科技馆参观体验的评价。这些口碑也可以帮助馆树立一种文化品牌,倡导一种文化意识。这点尤其体现了处理好交际关系和交际效果的重要性。

2.4适应语境

第一,面对面的交流。这不像电视节目,是屏幕上呈现与观众的交流,辅导的对话交流可能是一对一的,也可能是一对多的,而无论怎样都是面对面的交流,两方的眼神、表情、语气、情绪等都需要直接反应和反馈。

第二,受众是人群中的“一群”。在大型的展馆中,一群人是在很多人中的一群,周围可能是一个相对嘈杂的环境,这时就要考虑到不同的表达方式,场域、气氛等环境性因素对语言表达也有重要影响。

第三,“流转”与“驻足”。这决定了交流的节奏,即辅导的节奏。停就是驻足,辅导员根据受众的兴趣来选择停还是继续。每一次参观过程辅导员都应该有一个安排,根据不同具体情况安排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主次,整个过程下来参观者的感受是流畅的舒适的,而不是错乱的急匆匆的,在想停留的地方多听点有意思的,而不是在不感兴趣的地方反复参与。所以辅导员有时也像主持人,要有驾驭整个参观过程的能力。

第四,整个过程不能忘了线索,注意讲述和辅导的段落,让辅导的语言起到吸引、控制、组织、服务的作用。

3科普辅导员言语沟通的实用技巧

3.1掌掘用声与吐字的技巧.完善表达手段

科普辅导员科学有效地用声是科普辅导工作的生动性基础。关于用声,笔者认为,气息的控制是关键。科普辅导员应锻炼简单的气息控制能力,这让说话更省力也更富于变化;要注意用声位置,打开共鸣腔体;要调整用声状态,使其积极自然。

科普辅导员的吐字能力是辅导是否清晰的重要基础。关于字音的练习,笔者认为,先从“对”,再到“熟”,继而不需要特别留意,最后到信手拈来。

3.2巧用语言表达的技巧,丰富表达方式

辅导语言要有感染力,科普辅导员应该充分认识语言表达技巧的作用,用巧用好重音、停连、语气、节奏等技巧,丰富表达的方式。

首先,辅导员需要调动起娓娓讲述的愿望,而不是被动的。一旦被动就会流露出语气,会让参观者不舒服甚至排斥。其次,辅导员要处理好语言单位,不要细细碎碎,也不要失去气口;要努力寻找起伏;注意讲述语气;维护辅导节奏。以停连为例,停连,是一个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停,指停顿,连指连接。有停顿,有连接才能更好地传情达意。停和连,最终的目的是形成更大的表意单位。一小段不过瘾,那么连接抱团后组成一个更大的单位。停顿的目的是为了区分层次,一个东西看不明白了,可以分成一小截一小截的东西来分析。所以停连是一种技巧。但技巧的背后是存在观念的,观念就是处理语言的单位。

对于技巧,科普辅导员应该有正确的认识。技巧首先具有功利特征。解决问题算是技巧,否则只是某种存在的手段。用好用巧,可以调动和满足参观者兴趣,这是最好的运用。每次参观结束后,需要总结一下在整个参观过程当中,哪些方面是经验,哪些是需要弥补的,这能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科技馆可以做类似这方面的受众调查工作,让受众反应的一些需求方面的数据反馈给辅导员,辅导员就能对受众需求有更多了解,对辅导效果有更多了解。其次,技巧具有个体性特征,要结合个体特征和个人体验。技巧不是一概而论,要结合个性。每个个体不一样,有些人性子慢,擅长娓娓道来,有些人性子急,就喜欢干脆利落,对这块的研究也是一种方法。当然,娓娓道来的人要注意慢的节奏,不能慢到别人等不及了,也不要快的让人听不清了。

总而言之,技巧是灵活地处理问题。关键在于把握“灵活”,灵活地使用手段,见机行事,不可固化技巧,更不能认死理。而技巧的获得总是开头最难,但熟能生巧。练习语言和表达,一般开口很难,但只要开口不断运用就可能掌握。

3.3研究和总结工作经验.形成有效的话语策略

科普辅导员在辅导互动过程中,比如有些真感兴趣的学生会提出问题,不会只听叙述。对于受众提问的,如果辅导员只是敷衍搪塞,受众表面可能无法辩驳,但心里会觉得不过瘾,这样的辅导效果肯定不佳。因此,准备必要的话语策略还是需要的。

第一,辅导员在辅导前应有备而来,辅导中应及时跟进。辅导员应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其讲解和辅导应该是内行的,是具有传播价值的见解。对于专业知识,辅导员应根据对象的接受能力和兴趣点详略得当地说清。对于某些专业知识,辅导员须活用专场、现场的设备和其他有用的元素,由此及彼,帮助对象加深印象、深化理解。辅导员也应根据现场即景触发兴致,抓点借题发挥,充分激发对象的兴趣。

第二,辅导员应结合现场情况顺势而为。一方面,辅导员应该尊重对象的知识基础,简述概况,以熟喻生,帮助受众理解。另一方面,辅导员还须了解对象的心理,或附加幽默内容,调整交流气氛;或关联名言名句,短时拉近关系;或抓住好奇心理,悬念引动注意。

第三,辅导员在语言表达中应力求换个说法。辅导员可以通过问答的方式,调动对象参与,而并非一言堂。另外,在内容上,辅导员可以抓住展项重点,深挖科学故事,有效引发兴趣。

4结论

对于科技发展的感受篇8

【关键词】当代艺术;科技发展;艺术创作;形式创新

每一次科学与技术的巨大进步都大力推动着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进步,科技发展带来了人类各领域的变革,艺术领域也不例外。虽然艺术形式的创新在艺术史中一直存在,但重要的科技革命带来的艺术形式的创新尤为强烈,极大丰富了当代艺术的形式。思考这种已经发生的转变,并对科学形而上学之下的艺术形式进行思考,厘清几十年来在科技浪潮影响下的艺术观念,以及技法领域已然发生的变化,并延续这种变化的趋势,我们就可以对21世纪的艺术发展趋势做出预判。科技发展对21世纪艺术创作的影响,不仅仅涉及可见的创作技法、创作材料以及媒介,同样也涉及到对艺术观念本身的改变。可以说,这种改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可以与历史上那些伟大的艺术发展时期相媲美。谈论科技对艺术创作和艺术形态的影响,就必须深入艺术的两端——对艺术家与艺术受众进行研究。艺术由艺术创作与艺术理解两大部分构成,这是由艺术本质决定的,因此研究也应由科技发展对这两部分的影响展开。可以说,艺术创作与艺术理解、艺术家与艺术受众这两对概念之间具有对应关系。

一、艺术家与艺术创作

技术是艺术家呈现作品除了材料和想法之外的必要条件,艺术家作为社会个体,在当代享受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创作便利。艺术家勇于尝试结合与探索,早已不满足于绘画、摄影、装置、影像、行为等单一作品形式,出现跨学科、跨领域的多样化形式。在制作过程中,作品的技术和材料方面问题都可以通过互联网的信息交互得到快速有效解决。艺术家好的想法和创意不再苦于没有途径实现,很多艺术家主动利用科技手段帮助自己完成作品创作。如荷兰艺术家博纳特•斯米蒂斯(BerndnautSmildeas)使用一台烟雾发生器,加上一些水汽和强烈的放电来制造位于室内的雷暴云团。每一朵云存在一段短暂的时间后就会消散,作品现场拍下的照片就是它们的档案,是它们曾经存在过却被人们错过的唯一证明(图1)。斯米蒂斯想借此来表达生命的转瞬即逝。目前,这件作品已在美国和欧洲许多国家展出,获得众多关注。又如2014年底,英国艺术家乔恩迪•赫维茨(JontyHurwitz)利用突破性的3D打印技术,用10个月时间设计、雕刻,最终创造出一系列大小仅相当于人类头发丝宽度一半的纳米微雕人像(图2)。在用于检查癌细胞的超清医学显微镜下,这些人像呈现出令人惊叹的艺术魅力。再如美国艺术家安东尼•豪(AnthonyHowe)的动力艺术(KineticArt)作品(图3),采用物理原理,以跨领域的创作方式,透过机械构造使作品可以通过微风的吹动自行运动。这类作品除了表现动态的美感外,还融合光影、音乐等,把绘画与雕塑原来的表现形式彻底颠覆,给人以不可思议的美学感受。他的雕塑大多由不锈钢焊接而成,也会用到玻璃纤维和镜面,偶尔还用到木材。这些原本很重的精巧机械物件,与周围自然环境中的风与光互动,如活物般优雅而轻盈地翻涌。

二、艺术受众与艺术理解

理论上说,艺术品的意义是由艺术家的创作及人们不断的阐释共同构成的。艺术家并不拥有对艺术品意义的绝对解释权,艺术品的意义更多是在后世阐释中不断完善,并且是一个永不完结的过程。艺术品意义的获得离不开接受者对作品的阐释。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高度发展,以及即将到来的5G时代的万物互联,将极大地影响对艺术品意义的阐释。互联网正在给广大普通民众的审美和想象赋予真实的骨骼,使个人的意识通过互联网的传播而获得他人的回应。这种回应是真实、可经验证的,因而使得持有相同意见的人在相互认同的中构成共同体。信息的快速全面交互,作为一种非新生事物长期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多种学科共同快速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使人类生活日新月异。在加速度发展模式下,这种改变每天都在发生。科技发展带来具体生活的改变必然引发人类社会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的变化。可以说,由于科学技术的冲击,普通民众意识的实体化使社会的结构发生变化。在传统社会中,艺术品意义的阐释仅是少数精英阶层的事,与民众无关。但是在21世纪万物互联的时代,艺术品的传播不可能无视互联网,这也就使实体化的民众意识将对艺术的意义,乃至形态产生巨大的影响。来自民众的阐释获得了真切的地位。可以看到,即使是最为传统的艺术形式也在试图进入民众的视野。在艺术市场的中介下,民众阐释所形成的舆论经常左右市场对艺术品的认知。与此同时,在传统观念中孑然一身的艺术家,同样不能再保持自身的边缘性,这也给艺术创作带来了一定影响。德国柏林艺术家阿拉姆•巴索(AramBartholl)的艺术项目“秘密信箱”(DeadDrop)是一些被嵌在墙里的U盘(图4)。“DeadDrop”本意指的是间谍秘密交换情报或物品的地方,在这个项目里就是指这些街头隐秘的USB接口。2010年10月,阿拉姆•巴索在纽约5个地方分别嵌入了一个U盘,里面放了一个Readme.txt的文件,用以解释项目的运作方式。来来往往的所有人,都可以在这里任意上传或下载内容。艺术家想以此在公共场合营造一个匿名的线下文件共享平台,他鼓励人们借用这些U盘分享自己的作品,也鼓励人们也在附近社区安装自己的“DeadDrop”U盘,甚至为此做了教程短片。全球已经有1401个U盘被放置在墙里、楼梯里、电话亭里,甚至在巴黎艺术桥的锁上等各种奇思妙想的地方。多达8945G的文件通过这一项目在全球共享,内容五花八门,而U盘和文件的数量还在持续增加。阿拉姆•巴索说:“我希望通过这个项目探讨网上和现实生活之间的交汇,探寻数字化时代给我们生活所带来的影响。现在整个世界都是相连的,至少通过脸书(Facebook)和社交网络相连。我想将这些离不开互联网的事物,转化为现实中可触碰的一部分。想想看,当你把电脑某栋建筑的USB接口时,这台电脑就跟这栋建筑,甚至是这座城市相连了。我很喜欢这个将数据嵌入墙里的想法。这颠覆了便携式存储设备的概念,好像一下子把整座城市变成了一个巨大的U盘。当然,人们也会往‘秘密信箱’U盘里上传或病毒,公共场合的开放无遮挡会增加这些风险。所以,在接入这些USB接口前,你要先做好心理准备,要保护好你的电脑。项目运作4年多,覆盖的城市从英国伦敦到越南河内,甚至是南非的约翰内斯堡,这个项目像波浪一样一次次变得受欢迎,这让我感到惊喜,我从没想过会得到这么多关注。”这一艺术项目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思考。首先,每一位把自己电脑与嵌在墙里未知U盘连接的人,事先都会想到也许自己的电脑会由此被病毒侵犯,或者会因一些陌生人分享的文件而造成不适。这种风险提示人们,信息化时代固然便利,但事物都是具(接第54页)有两面性的,不能在享受便利的同时忘记弊端的存在。其次,连接虽有风险,但依然还有那么多人受好奇心的驱使,愿意承担风险参与这一项目,并且由于U盘是固定在墙里的,参与者必须抱着自己的电脑或移动终端,以不那么舒服的方式与U盘进行连接,这与当今信息交互的异常便利形成一种对立。再次,由于当代大众生活中信息的充斥和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人类世界越发扁平化、碎片化,任何有思想、有行动力的普通人都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艺术活动并分享。人们的自发参与,打破了艺术家与普通人之间的界限,也使艺术以前所未有的新形式被传播和推广。不管是参与者还是非参与者,都可以从中体会到一些不一样的意味。艺术不再只是艺术家或者少数精英阶层才可参与的活动,这便是艺术与当今时代科技发展结合所展示的变革的力量。我国艺术家徐冰的作品《地书》(图5)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作品,它是自2003年起进行的一个艺术项目,包括版画、字库软件、动画、装置等,是一本用各类标识语言和符号写成的妙趣横生的语言系统。徐冰经过7年的材料收集、概念推敲、试验、改写、调整、、重来,终于将最初的灵感转化成一件成熟的艺术作品。《地书》系列的创作始于航班上的安全说明书,他从1999年开始直到2003年,搜集上百张类似的说明书,后来搜集范围逐渐扩大到数学、化学、物理、乐图、舞谱、商标等专门领域。它是没有使用任何传统文字的读物,也是在任何地方出版都不用翻译的书,使用者将英文或中文句子输入,字库会即刻将文字转译成这种标识语言。徐冰说:“20多年前我做了一本没人能读懂的天书,现在又做了这本谁都能读懂的地书。这两者截然不同,却有共同之处:不管你讲什么语言,是否受过教育,它们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天书表达了对现存文字的遗憾与警醒;地书则表达了对当今文字趋向的看法和普天同文的理想。”“这是一个文字乌托邦,不论你是否受过教育,不论你讲哪种语言,只要有生活经验的人都能阅读。”在徐冰看来,艺术重要的不是它像不像艺术,而是能否提示一种新的看事情的角度。的确,徐冰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艺术家在当今时代日常生活的感受中提取出灵感,创作出由此时代而生发、又深刻反映时代的作品,并与受众有着深深联系。艺术并没有所谓它“应该”是的样子或者是永远高高在上的样子,艺术在当今时代是没有门槛的全新创造,是不断由当下人类从当下时代中汲取灵感的全新创造。由此,以往的“受众”变为参与者,艺术创作由于同期科技的发展而不断衍生出新的形式。

结语

综上所述,当代科技发展引发艺术形式的创新,是当今人类社会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艺术家可以利用科技带来的新技术进行艺术形式创新。科技发展也使人类社会从行为到思想都发生着变化。艺术的边界日益模糊化,外延愈发扩展,更多的普通人参与到艺术创作中,将共同促进艺术泛精英时代的到来。但是,不能单看到科技发展所带来的艺术形式的变化,更不能简单地将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想当然地视为对艺术的促进,而应关注这些变化是否改变了艺术的本质。研究21世纪科技对艺术创作和形式的改变,实际上暗含着对时代的焦虑,即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焦虑。

上一篇:益智区环境设计范文 下一篇:化工节能减排技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