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文化常识范文

时间:2023-11-16 17:24:29

风俗文化常识

风俗文化常识篇1

传统风俗是一个地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风尚、习惯的总和,作为一种社会传统,对社会成员有较强的行为规范和心理制约作用。我国自先秦时期就已出现关于风俗的文化概念,传统风俗观认为,“风俗”是“风”与“俗”的合成词,“风”是指风土等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俗”是一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习惯模式。传统风俗兼具自然与人文的特性,是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方式,是人类环境文化的“活化石”。随着现代社会先进科技的应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但是经济发展的负面效应也逐渐明显,尤其是环境恶化、资源匮乏、生态失衡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倡导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生活形态。要综合治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最根本的是要唤醒人们的生态伦理意识,正确规范人类的行为。传统风俗是几千年来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资源,蕴藏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其中关于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道德原则、行为规范是解决生态破坏和文明冲突的有效方法,有利于缓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

一、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观

我国的传统风俗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不同地区、民族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不同,风俗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也不相同,因此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之说。各民族、各地区的风俗虽有很大差异,但是在生态伦理方面却有着相同的精神内涵,尊重生命、崇敬自然的生态伦理观念是各民族各地区传统风俗的共同之处。从一定意义上说,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是各地区、各民族在独特的自然环境下和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信念的道德规范。

(一)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形成

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源自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自然条件主要是指人们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社会条件主要是指经济、政治、宗教和文化等因素。在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较强。人们对一些自然现象和自然事物无法理解,认为“万物皆有灵气”,有一种不可捉摸的力量在控制着周围的世界和自己的命运。在这种有限的知识背景下,人们屈从于大自然,产生了对自然的崇拜心理,并借助于想象把自然力量形象化,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形成了一些较原始的思想和习惯。

进入阶级社会后,社会生产力水平有所提高,人们对自然有了更多的认识。人们受统治阶级的影响,在对待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形成了敬畏自然、顺从天命的思想,许多风俗被自上而下推广起来,并在风俗中形成了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生态伦理,一些保护环境的村规民约逐渐形成,在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问题上有了合法依据。传统风俗受宗教因素的影响也较多,在宗教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三个阶段,一些宗教思想和宗教仪式里也带有明显的生态伦理思想。“文化因素对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影响较深,我国传统文化充满了极富生态价值的伦理理念”\[1\],儒道墨法等思想流派无不主张“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理念,为“人与自然平等观”奠定了理论基石,并从文化高度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形成了一些有利于环境保护的风俗。由于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过度掠夺自然资源都遭到了自然的报复,人们逐渐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生产生活中形成了一些具有生态伦理内容的风俗。传统风俗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了很大转变。齐文英,王玉晴: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观及其现代转换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 第25卷第3期

(二)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表现

我国各民族、各地区的传统风俗中蕴含的生态伦理具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人们通过神话传说、、民间禁忌、日常礼俗、生活习惯等方式传承着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更多地包含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体现了人与自然和平共处、和谐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念。”\[2\]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族反映出的尊重自然的观念。与自然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各民族在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中从事特定的生产、生活,并形成了具有不同特色的。从事游牧的民族,草原是他们生活生存的基础,一般崇拜水草神,以祈求保佑水草丰美,牛肥马壮。生活在山区环境的民族,山林是他们获取各种丰富物产的依靠,一般崇拜山神、树神。无论是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还是一些民族的原始宗教,都存在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主张保护动植物,强调人与自然和谐。“藏族人每年都有对神山、神湖的朝拜活动,诸如为神山跳神、转山(经)等,人们一般不到神湖捕捞鱼类或其他水产品。彝族则认为人与自然环境中的动植物同源,贵州从江苗族则认为人与动物来源于同祖,许多少数民族还把某种动物或植物当作自己的祖先。土家族、白族认为自己是白虎的后裔,彝族、纳西族、傈僳族则都认为自己是黑虎之后。”\[3\]许多民族都认为一些山林草木和动物都有灵气,并把它们神化当成自己的保护神,对其敬畏、祭祀,禁止人们对这些图腾物进行伤害,以求其保护。在民族的影响下,一些山林、草地的生态平衡受到保护,动物多样性得以延续。

第二,生产劳动折射出的保护生态平衡的理念。我国各地区、各民族为了调适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在生产方式上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措施,形成了特有的风俗。传统社会以农业为主要生计,农业生产中有较多的生态保护民俗。田地是农民的命根,人们基于对田地的特殊感情,在祭祀田公、地母的名义下,实施着“酬田”、“酬地”的民俗行为。白族等民族每至岁末,将垃圾聚堆焚烧,然后把焚烧后的垃圾灰撒到田地里,称为“酬年”。在农业活动中,人们为了免除休耕带来的损失,采用轮种的耕作方法,即同一块地,每年种植不同的庄稼,农民称为“换茬”,轮种方式有利于地力的养护。蒙古族在生产实践中,创立了“草库伦”的草场保护方法,即把草场用栏杆或其他材料做成的藩篱圈围,在围栏内以人力更新植被,使牧场得到必要的休养。青藏高原的牧民一般都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牧民们在不同季节有组织、有规律地在不同的牧场之间进行循环式的放牧,其“轮牧制”的生产方式对草原生态的平衡十分有益,这种周期性的轮牧,较好地解决了草场使用与牧草再生的问题,使一些牧场在轮休期内得以恢复,从而很好地保护了高寒草原的生态。20世纪50年代前我国南北方均有不少民族从事狩猎生产,如北方的鄂温克、鄂伦春、赫哲、达斡尔、蒙古、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族,以及南方的傈僳族、独龙族、怒族等,都把狩猎当作主要或次要的生产方式之一。但是各民族的狩猎都有一定的规则和禁忌,人们一般不打产崽、孵卵、和哺乳的动物,春天通常很少狩猎,以保证野生动物的繁殖。这些狩猎规则和禁忌,对保护生物种群起到了很好作用。人们在生产活动中主动调适生态环境的做法形成了特有的生态保护民俗,有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平衡。

第三,日常生活体现出的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信念。我国各个民族在日常生活中都有一些体现生态伦理的风俗。“生活在云贵高原的侗族,婴儿生下后,家人就在山上栽下100棵杉苗,直到18年后才砍伐作为男婚女嫁的费用。人们不论是在路边还是在其他地方,一旦发现乔木的幼苗都会主动把它保护下来。”\[4\]水族人对生长在村寨内和附近的古树敬若神明,并加以保护。土家人在婴儿诞生后会按照习俗栽下几株树苗,称为栽“喜树”。普米族有一个独特的习俗,就是将刚出生的孩子拜寄给一棵粗壮的树木或某种强悍、灵敏的动物,希望他们像拜寄的动植物一样生机勃勃、强壮敏捷。纳西族明确规定禁止在水源头杀牲畜丢弃脏物,白族腊月的“净水节”,傣族的“泼水节”都表现出对水资源的爱惜和重视。在传统的生态保护民俗中,人们重视自身生存环境安全与卫生的保护。这种风俗一般通过节日仪式定期地表现出来。如岁末的除尘活动,新年之初对节日垃圾处理的“送穷”,正月十五对老鼠、狐狸、害虫的驱逐,端午洒“百药水”、挂艾、插菖蒲等,都表现出对疫病之害的有效预防。合理、健康、积极的生态保护民俗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积极作用,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我国传统风俗的生态伦理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是各地区、各民族在与自然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其中包含着被动和主动的生态伦理意识。由于人们的活动受环境的制约性较强,对自然产生的主要是敬畏心理,从而被动地保护着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教训也使人们明白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产生了有主动意识的生态保护行为。

二 、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价值与局限

总体上看,我国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体现了人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理念,为现代社会的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文化资源。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经历了世代传承与发展,深深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态道德观念,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在现代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由于传统风俗是在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包含的一些观念和做法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

(一)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价值

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既保留了早期人类社会真实的精神风貌,又蕴含着无穷的生态智慧。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为现代社会提供了可供参照的答案,其精神内涵促使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

首先,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为保护自然环境、发展生态产业提供了思想条件。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有利于生态平衡的保持和自然、人文生态旅游景观的开发,是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生态产业的思想条件。其次,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可以弥补生态环境管理的不足。“现代生态环境管理强调政府的功能,生态环境保护仅靠政府的作为不仅会消耗大量公共资源,而且难以取得成效。”\[5\]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可以弥补环境立法和执法的不足,不仅内在地调整了人们的生态心理,而且外在地规范了人们的生态行为。各种生态保护风俗通过约定俗成的方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之中,形成了指导人们行为的“自律机制”,它在实践活动中取得的环境保护的效果,是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等硬性约束方式难以达到的。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会对人们产生内在约束力和精神激励,可以最大化地调动公众参与,降低生态环境管理的成本,有效弥补政府生态管理的不足。再次,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是对现代生态伦理理论的补充。现代生态伦理的基本理论知识主要是从西方传习过来的,我国领土广阔,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情况极为复杂,其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与现实的脱节。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经历了几千年的传承、演变,已经内化为各地区、各民族的特有的文化,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还适应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复杂性,是对现代生态伦理理论的重要补充和完善,可以更好地指导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

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具有传承性和变异性,它能够有效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进行自我淘汰、自我更新,其精神实质永远不会落伍,表现形式也会更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为生态平衡提供了一个内源调节机制,“为当今生态问题的解决开启了一扇方便之门”\[6\]。

(二)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局限

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一些消极的内容。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作为传统农业社会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社会规范,还不能与现代社会有效契合,其内容和表现形式的不合理之处甚至会阻碍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首先,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够全面。“许多地区的生态保护风俗是建立在崇拜自然、敬畏自然的心理基础之上的,多表现为宗教崇拜或民间禁忌”\[7\],这种朴素的生态伦理观仅能维护被崇拜的部分环境要素,在对自然环境的作用力上存在既保护又破坏的现象,这与现代环境治理理念是有很大差距的。其次,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包含着不科学的内容。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一些封建迷信思想,如因果报应思想、风水观念、神鬼观念等虽然能约束人们的一些行为,但是却容易使人们陷入无知和愚昧,是与以科学技术为动力的现代文明社会相悖的。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还存在因循守旧的观念和做法,在生产生活中的落后习俗不利于生产力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阻碍了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再次,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容易被现代社会异化。现代社会文化呈现多元性,各种文化不断交融,影响着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观念,“一些地区民族风俗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发生了或多或少的改变,许多传统风俗被异化,在利益的驱使下失去了生态保护的伦理观念。”\[8\]有的民族的生态保护风俗成为发展旅游业的装饰,成为当地增加经济收入的重要方式,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逐渐倾向于形式化和利益化,变成了一种庸俗的实用主义。

三、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现代转换

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一些传统的生态保护风俗被改变,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也面临着被异化的风险。我们在强调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价值的同时,还要认识到其中的不合理成分,并对其进行重构以使之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

(一) 促进传统理念与现代方式的结合

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不能只依赖科学技术,还要动员一切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资源,特别是传统文化的资源。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哲理,对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具有重要作用,弘扬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不是宣传旧的环保方式,而是要认识到传统生态伦理的精神实质,是对“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的觉醒和回归。《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民族文化保护》中提出“要发挥重要节庆和习俗的积极作用,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相结合,坚持不懈地抓好移风易俗。”由于传统的生态保护风俗是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缺乏科学知识的指导和先进技术的推动,因此,我们必须在充分挖掘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有益于生态环境保护内容时,要将传统生态理念与前沿科技结合起来,使其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不断升华,使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转化到适应当代生态环境保护的行为上来。要创新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表现形式,改变不科学、不文明的行为方式,将传统的生态伦理理念寓于现代的活动载体之中,同时又不破坏古老的风俗习惯。要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传统的生态保护风俗之中,同时要推广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以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环保效果。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合理内核是现代社会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汲取的养分,但是要使其脱离特定的地域并在更大范围内得到认可,就要改变传统的活动方式,结合现代方式将其基本理念融入到现代社会之中。

(二)建构并推行正确的生态伦理观

“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包含着许多科学的、辩证的自然生态观的思想因子,但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它毕竟是一种朴素的、直观的、经验性的自然观”\[9\],按现代科学的实证性和精确性要求来看,是不可能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作出全面而又准确的科学解释和说明的。因此,我们要继承其中所包含的科学性、合理性因素,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生态科学、生态价值和生态责任意识,实现向现代自然观的转换。首先要对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合理成分进行强化和引导。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在原始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作用是积极的,要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宣传其有益于生态保护的思想观念,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将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精华部分转化为政策或民族地区的法律,以建构并推行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其次,要将现代的自然观念灌注到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之中。要抑制传统风俗生态伦理中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消极内容,并阻止外界错误价值观侵入,可以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促使人们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使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受到现代文化和观念的指导,从而在内容和结构上得到优化。再次,要培育传统风俗的生态伦理体系。各民族、各地区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基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形成了不同特色的生态保护风俗。但是由于地域性、民族性差异,还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生态伦理体系,各地区、各民族延续着传统的生态习俗,很少去借鉴其他地区和民族的有益成分,因此应尽快培育传统风俗的生态伦理体系,使在价值上相宜的生态风俗文化结合在一起,建立一种理念上交融、方法上交流的生态保护机制,使积极、健康的生态伦理观成为现代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三)推进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制度化建设

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衍生出来的习惯法和成文法,具有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上的规范作用,但是由于缺少制度上的保障其约束力和强制力非常有限,一些传统的环保措施尚处在自发和零散的低水平上,离现代制度文明所要求的规范性、系统性和准确性还有较大的距离,生态环境的保护仅靠人们的内在约束力和自制力远远不够。现代生态文明的构建,必须以制度化和规范化作为重要内容和基本保障。传统风俗生态伦理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朴素认识,限于当时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和科技水平,是基于自然崇拜和等提出的,虽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其形式简单、观念落后、组织零散,制度化层面的内容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克服简单朴素的思维,在村规民约和民间禁忌的基础上建立环境保护的现代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利用法律和行政手段规避不合理、不合法的做法,加强组织领导和科学管理增强人们保护自然环境的组织性,通过教育和奖惩手段提高人们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要按照现代制度文明的要求,进行文化法制建设和文化体制建设”\[10\],使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得到弘扬。

四、结语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绝对不能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仅要采用现代法制手段和科学技术,更重要的是应该弘扬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修正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重新确立人对自然的价值标准。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对当今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很大的现实价值,它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及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都具有促进作用。在探索生态环境保护的路径时,我们应该对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予以重视,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唤起人们的生态伦理意识。在强调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重要价值的同时,必须对其进行重构,通过对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全面搜集和认真整理,注入新的时代内核,使之转换成现代的生态伦理观,以符合新时代生产与生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万 师.论“天人关系”生态伦理的现代价值\[J\].江东论坛,2011(1):50.

[2] 李本书.民族生态伦理观念的批判与重建\[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55.

[3] 何星亮.中国图腾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4552.

[4] 何星亮.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生态保护\[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51.

[5] 王 劲,王学川.生态环境危机的实质与生态伦理的价值取向\[J\].科技管理研究,2011(15):234.

[6] 康 琼.自然的崇拜与禁忌—解读民族民俗中的生态伦理精神\[J\].伦理学研究,2009(5):62.

[7] 张 奎,赵 娴.云南省少数民族民风民俗与环境权的相关问题研究\[J\].学术前沿,2010(4):258.

[8] 卢黎歌,李小京,等.生态伦理思想的觉醒与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8.

[9] 王文光.云南的民族与民族文化\[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26.

风俗文化常识篇2

【摘要】俗文化是指与世俗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广告与俗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俗文化在广告传播中有多种表现,只要表现在民间风俗和民间心理两大方面。广告在传播俗文化的同时也影响、改变了俗文化。广告传播对俗文化既有渲染与强化作用,又有贬抑和扭转作用。俗文化的广告传播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广告表现粗俗,内容误导大众。优化俗文化的广告传播,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什么是俗文化?让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什么是俗?从造词的角度看,比较汉语和英语中的“俗”,会发现两者颇有异曲同工之妙。汉字的“俗”是由“人”和“谷”两个字组成的,意为人要吃饭,人和谷子在一起就是俗。英语中这个词是earthly,意为土生土长,人站在地上就是俗。可见,俗其实就是指大众的日常的现实生活,具体包括俗人、俗事、俗物、俗心、俗举、俗话等。从这一角度看,俗文化自然就是指与世俗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了,相似的称呼有民间文化、平民文化、市井文化等。

广告是一种信息传播,也是一种文化传播。广告与俗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许多广告中蕴涵着俗文化,广告借俗文化实现传播目的;另一方面,广告也影响着俗文化的发展。

一、广告传播中俗文化的表现

从结构上看,俗文化可分成三个层次:一是民俗层次,这是俗文化的表层结构,即平民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包括节庆礼仪等。二是审美层次,包括平民的文化娱乐活动和审美趣味,具体表现在民间技艺之中。三是心理层次,这是俗文化的深层结构,包括价值取向、和思维模式等。俗文化的这些内容在广告传播中随处可见,而且通常是交融的,只是侧重点或者说针对性有所不同。

限于篇幅,本文主要从中国民间风俗和民间心理两大方面探讨俗文化在广告传播中的表现。

民间风俗十分丰富,包括节庆风俗、婚恋风俗、饮食风俗、服饰风俗、住居风俗、交际风俗、丧葬风俗等。以下仅以节庆风俗、婚恋风俗和饮食风俗为例。

(1)节庆风俗。中国民间节日很多,比较重要的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每当节日来临,人们都要举行一定的庆祝、纪念活动,我们经常可以在广告中看到这些风俗的展现。以中国最盛大的节日春节为例,春节期间,几乎家家户户都少不了扫尘、贴门画与春联、放爆竹、拜年、吃团圆饭,人们刻意营造一种喜庆气氛。这时总少不了广告来凑热闹。以节庆风俗为切人点的广告通常有三个特点:一是其有一定的时段限制,节日一过广告也就僵旗息鼓;二是其宣传的商品多与节日风俗有关,比如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三是广告的情境多与节庆的气氛相融。总之,这类广告多为应节、应时之作。

(2)女昏恋风俗。中国民间的婚恋风俗丰富多彩,并且逐渐发生变化,但男主动女被动,男主导女从属的传统风俗一直根深蒂固。在以婚恋为题材的广告中,婚前男为求偶献财物,女为姿色美容颜;婚后男为养家忙工作,女为所爱劳家务的现象比比皆是。比如多喜爱“喜玫瑰”床上用品的一则电视广告情节是这样的:一小伙子手捧一束玫瑰对一姑娘求婚,姑娘却不满意。小伙子引她进人一房间,里面是一张铺着满是玫瑰图案的床套的大床。姑娘见状发出惊喜的感叹,两人躺倒在床上。广告中,常见定情物还有钻石、项链、衣服、食品等,情节几乎一致,都是男送女礼物以求换得红颜一笑。

汇源集团推出过一则“汇源果鲜美,我喝我先美”电视广告,其中女主角接到男友约会的电话,首先想到的是化妆,与“女为悦己者容”这类民俗暗合。在洗涤用品与厨房用品的广告中,尽管大多是新世纪的生活背景,但操持家务的基本是、大妈,可见“男主外,女主内”这一民俗的影响力。

(3)饮食风俗。饮食风俗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比如湖南人爱辣食,上海人喜甜食,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至于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则表现为饮食风俗的时节差异。超越地域和时节差异的饮食风俗自然也存在,突出的两点是饮酒与喝茶。仅就饮酒而言,在中国,“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席”,酒在人际交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国酒种类繁多,白酒、米酒、葡萄酒、啤酒、黄酒、药酒等应有尽有。饮酒镜头在广告中经常闪现:喜结良缘要喝酒,迎宾待客要喝酒,良辰佳节要喝酒,全家团圆要喝酒,庆祝成功要喝酒,排遣孤寂要喝酒许多酒以“福、寿、喜、仙、金、玉、财”之类的词命名,很有俗味。酒在广告中可谓出尽风头,饮酒风俗也在酒广告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2、民间心理在广告中的表现

民间心理是俗文化的重要表现,其构成十分复杂,涉及民俗、宗教、道德、经济、政治诸多范畴。以下从民间心理在广告中的表现这一角度选取三个较为典型的方面予以阐述。

(1)安土重家的心理。中国人安土重家的心理十分强烈,主要原因大概有二:一是重视祖先、重视父母的忠孝观念。孔子说得明白:“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二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居主导地位,土地是安身立命的物质依据,所以古人大多向往安居乐业,习惯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生活。由于宗法制的熟人社会给人们一种自适的安全感,因此人们也不习惯在流浪中追寻生活。在中国,背井离乡往往带有悲剧色彩,人们不到迫不得已一般是不会选择的。展现安土重家心理的广告作品很多。如刘欢主演的一则孔府家酒广告,一句“孔府家酒,叫人想家”深深道出了久别故里的游子情。

(2)趋同求稳的心理。趋同求稳的心理在中国民众中较为普遍。趋同心理即从众心理,人们的衣食住行、购物、求学、就业、娱乐等,常受趋同心理的影响。趋同心理的产生与求稳意识有关。鲁迅说:“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动一个火炉,几乎也要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坟?娜拉走后怎样》)。此说虽带夸张,但很形象地反映了中国人安于现状,不愿改革,不敢冒险的习惯。所谓“不敢越雷池半步”、“宁走十步远不走一步险”、“好出门不如歹在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树大招风”、“枪打出头鸟”、“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等,都是趋同求稳心理的真实写照。很多广告借用了这种趋同求稳的心理为推销服务。葛优主演的中国移动通信“神州行,我看行”电视广告,其独白“这就跟进饭馆一样,一条街上,哪家人多我进哪家”,正是针对趋同求稳的国民心理,很有说服力。

(3)敬官畏上的心理。中国人由于经历了长期的封建专制,耳闻目睹了官员的种种霸道行径与特权优待,民众普遍对政府、对官员有一种敬畏心理,同时带着羡慕。古人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对下层群众而言,努力读书,参加科举几乎是摆脱官府压迫、挤进上层社会的唯一途径。国民敬官畏上心理的突出表现是官本位思想浓重。论文百事通

始创于1853年的一家鞋店以“内联升”命名,其广告招牌配以鞋踏云朵的图案,寓意穿了他们制作的鞋子可以平步青云,连升几级,很合世人的心理。当今许多广告牵强附会乃至胡编乱造地将商品与帝王、宫廷、官员挂钩。从酒到药,从牛奶到酱油,直至摩托车、方便面,或挂上太子、皇家之类的招牌,或由帝王、殡妃出面,无不是宣扬或暗示商品多么高贵、多么有效、多么畅销,正是为了迎合或者说利用民众敬官畏上的心理。

二、广告传播对俗文化的影响

广告在传播俗文化的同时也影响、改变了俗文化。广告传播对俗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

1、渲染与强化作用

在这方面,可谓民众有所好,广告必甚焉。比如以节庆为背景或主题的广告,佳节未至,广告先铺天盖地而来。这些广告多以着民族服装的人物、大红的色调、喧闹的锣鼓、炸响的爆竹、春联、风车、剪纸、灯笼、民居等为背景,加人商品图像或广告语,组合成颇具传统民俗的场景,着重渲染节日的喜庆气氛,以唤起观众对于传统民俗的认同,并引导受众的消费动机。这类广告对受众产生了巨大冲击力,无形中也对俗文化起了积极的渲染与强化作用。这种渲染与强化作用有时也可能是消极的。如某卷烟厂过“至尊南京一一厅局级的享受”这样的广告。“厅局级的享受”成了广告语,这种对“官本位”思想的刻意渲染显然是很不恰当的。有些性诉求广告宣扬了传统的男权霸权意识,是对女性的偏见或者说歧视。

2、贬抑与扭转作用

如果说前面所述是广告对俗文化的“扬”,这里谈的则是广告对俗文化的“弃”一一“扬”与“弃”是否妥当另当别论。NIKE著名的广告词justdoit,宣扬的是自由、自主,无疑是对我国民众趋同求稳、敬官畏上心理的贬抑。改革开放以来,西方节日在我国的影响不断扩大,国内商家经常借机大作广告,诱导消费者追随异域文化情境,为之消费。曾几何时,这些洋节日在我国城市青年一代中甚至出现了反客为主的趋势。麦当劳近年在中国大做广告,网点遍地开花。其广告不仅是宣传麦当劳的食品,更重要的是它传播了西方的快餐文化:方便、快捷、简单,吃饱就行,营养搭配恰当与否则是次要的,甚至可以不管。受广告传播的影响,不少中国家长对麦当劳形成了这样的认识:疼孩子就带孩子去吃麦当劳。麦当劳甚至成为中国百姓心目中“现代化幸福生活”的象征之一,令许多中国人趋之若鹜。这自然对中国的饮食风俗带来了冲击。

三、如何优化俗文化的广告传播

广告与文化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表现,广告有意追随俗文化、利用俗文化,以求给受众熟悉的感觉,增加广告的亲和力。广告中的文化内容,特别是其中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经过传播都会渗透到受众心里,对其行为产生影响,反作用于社会文化。俗文化的广告传播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广告表现粗俗,内容误导大众。如何优化俗文化的广告传播?这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首先,是针对广告人的要求。广告人要提升文化修养,全面、深人地了解俗文化。俗文化的组成是丰富多彩的,涉及衣食住行、生老病死诸多方面。广告人不能只看到春联、爆竹、月饼、粽子、灯笼、花轿这些俗文化的物质表现,更要关注其所体现的国民心理、价值取向等精神内涵。俗文化既有朴实美好的内容,也有粗俗落后的成分,在广告创意时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广告人还要强化社会责任感。说到俗文化的广告传播,有人马上联想到俗广告,将两者等同起来,这种认识固然是片面的,但也有广告人的责任。一些广告人偏爱以媚俗、粗俗、滥俗的方式表现庸俗、艳俗、鄙俗的内容,既是对俗文化的歪曲,也是对社会责任的轻视。俗文化可以为广告服务,广告也要对俗文化负责,不能糟蹋、恶搞俗文化。

广告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对社会具有教育和控制功能,只顾广告的商业功能是狭隘的,甚至是危险的。广告人必须明确,作为大众传媒之一的广告在传播商业信息的同时还必须顾及人文教化的责任,不能惟利是图,不能惟广告主马首是瞻。广告人应该处理好自身利益和社会责任的关系,遵从法律和道德规范的要求,自觉地担负起广告的文化责任。虽说创意无极限,但有高雅低俗之分。广告人不能拿无聊当有趣,要尽量避免低俗广告。

此外,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广告的引导和监管。一方面要完善相关法规,做到有法可依;一方面要加大广告监控力度,及时处罚违法俗广告。广大民众也要自觉抵制、勇于批判不良俗广告。

风俗文化常识篇3

 

关键词:文化习俗 建筑艺术 

建筑艺术是风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东方建筑主要是指中国古代的建筑。西方建筑也主要是指古代近代的建筑。风俗文化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的多样化,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的不同,称之为“俗”。 

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的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风俗是一种社会传统,某些当时流行的时尚、习俗、久而久之的变迁,原有风俗中的不适宜部分,也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风俗由于一种历史形成的特性,使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和补充部分。风俗文化的差异性,必然导致不同风俗文化下的人们思想产生差异,这是人们认识不统一,意见存在分歧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在不同的文化风俗下,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会不同,这也必然会导致艺术作品的不同风格。建筑不仅作为一个为人们挡风遮雨,为人们提供温暖安全的房子而受到人们的依赖,它还作为一项极具欣赏价值艺术作品而受到人们的崇敬。 

一、不同文化风俗下的建筑风格不尽相同 

东方建筑主要指古代中国的建筑,西方建筑主要是指西方古近代的建筑。几千年来,中国人长期受到儒教思想的教育,无形中在国民意识里形成了抽象的儒家理论。中庸,仁恕的道德规范始终主导着中国人的建筑理念。很多优秀的个性特点得不到充分发挥,更多的民族创新得不到真正的张扬展现,这就形成了以皇家园林与宗庙寺院建筑为主的比较单一的建筑格局。而在这一点上,欧洲国家的建筑比我们丰富的多。欧洲人性格自由奔放,个性突出。这在巴洛克式建筑中体现的尤为尽致。中国的建筑的主要特点是以砖木材料为主,四合院封闭式的群体空间格局,体现了中华民族深沉内敛的文化底蕴。中国建筑的风格,从古代到近代并没有太大变化,因为我们保守的文化底蕴。我们的建筑更着重与当时的政治、经济价值和儒教思想相统一。西方的建筑材料主要以砖石为主,整体框架主要都是柱石结构体系,所以相比较我们中国的建筑,它的寿命比较长。另外在建筑设计空间上看,西方的设计理念主要以开放的单体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这是与我们的建筑空间很大的区别。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圣彼得大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都很好的体现了欧洲人开放张扬的性格和科学民主的精神。东西方建筑的差别主要体现了东西方不同文化的差别,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共同造就了东西方人们在意识形态、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上的不同。

二、东西方建筑风格趋于一致化,是世界风俗文化交流,相互渗入的结果 

如今,世界各地的建筑风格基本趋于一致,但不会相同。材质都尽可能采用砖石,水泥,混凝土结构。这当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建筑质量的考虑。但就现在建筑伍德艺术风格上,东西方的融合较为深入。我国很多的优秀建筑设计师,梁思成,贝津铭等,他们都非常虚心的吸收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精髓,都是将东西方建筑艺术糅合成一的建筑大家。勒?柯布西耶设计的马赛公寓,丹下健三设计的代代木国立室内综合体育馆,贝津铭的香山饭店。这些现代建筑的瑰宝,无一不体现了东西方艺术的糅合。它们都不是单一体现东方或西方的风俗文化,建筑风格。而是基于东西方建筑风格艺术的精髓,又经过大师们的创新发展而成就了建筑史上的佳话。现在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各地风俗还是各异,但不同文化风俗下的人们之间不再相互排斥,相互不理解,而是都多了一份包容。我国传统的含蓄,中庸建筑风格,也在西方建筑风格,风俗文化的影响下,渐渐变得开放,流畅,风格也趋于多样化,艺术欣赏价值更高。 

三、不同文化风俗下的建筑艺术的设计需要更多的包容与谦虚 

风俗文化常识篇4

1现有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经营模式的优点

1.1能较集中展现出部分民俗的优秀成果以时间类的开发模式为例,这类模式对民俗进行开发时,或者跨越历史年代顺序开发,或者选取一个有代表的时间段进行民俗旅游开发,或者选取某一个时间点的民俗进行开发。都能集中体现出某些民俗内容在历史上的优秀成果。如江西婺源,被称为中国最美古村落。白墙黑瓦的徽派建筑,在漫山油菜花的映衬下更显出独特的古韵。婺源也完美的保存了明清徽派建筑的风格,又如江西流坑村,被称为江西第一状元村流坑以规模宏大的传统建筑,风格独特的村落布局而闻名遐迩。明代中叶,村子在族人的规划、营造下,形成了七横(东西向)一竖(南北向)八条街巷,族人按房派宗支分巷居住,巷道设置门楼,门楼之间以村墙连接围合的格局。巷道内鹅卵石铺地,并建有良好的排水系统。现今,村中居民的住房虽有变化,但装饰讲究,体现出浓厚的地方特色,代表了江西赣式居民的典型风格和特点。

1.2能较好的让游客体验旅游地民俗风情以体验参与程度类的开发模式为例,这类模式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让游客不同程度的参与其中,体会旅游地民俗的独特魅力。旅游者可以通过歌舞、竞技、饮食等等方式参与其中。由此兴起的采摘节、农家乐等很受欢迎。如各地的葡萄采摘节、草莓采摘节等。在江西,参与采摘大多是全家总动员,既可以放松身心又能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一边体验采摘的乐趣,一边直接品尝绿色无污染果品。又如彝族火把节,旅游者可以参与火把节的活动体会彝族同胞对火神的敬畏,及祭祀火神的神圣与热烈。

1.3能较全面的体现旅游地民俗的风貌以产品形态类的开发模式为例,这类模式下,目前有民俗村落、博物馆、街区、品牌、主题公园、节庆、渗入民俗内容、线路等模式。各种模式都较好的展现了本模式的民俗风貌。如江西各地区的渔家乐,江西有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又有闻名全国的军山湖大闸蟹。多湖泊、多江河造就了江西淡水渔业发达。江西各地的渔家乐,本着“吃渔家饭、住渔家房、乘渔家船、玩渔家网、赏渔家艺、交渔民朋友”等内容为主的渔俗旅游,充分发挥地方优势,旅游者可以通过垂钓、捕捞、喂养的方式直接参与其中,品尝自己的战果。

2现有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经营模式的不足处

2.1不能充分体现民俗内容的传承性在现有开发模式中,出于多种因素的考量,在对民俗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集中开发部分历史时期的成果。如山东龙口南山旅游区内的中华历史文化园,就是选取唐、宋、元三个历史年代,对其宫廷建筑样式习惯,进行展示和开发。能使游客获得较多民俗知识,非常直观的进行比较和鉴别,并从中获得审美和愉悦。但也会出现只是断裂,了解不全面的问题。只知道唐、宋、元三个时代的较多知识,而之前和之后的宫廷建筑只是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没有丰富的实物让旅游者有直观的认识。

2.2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民俗文化感受不充分旅游大多是旅游者从生活地出发到旅游目的地短暂停留,感受当地的风情民俗、领略山川美景、瞻仰文物古建。民俗文化旅游很重要的内容之一便是感受当地的风情民俗,而逐步商业化、经济化,旅游开发者在开发过程中使一些民俗文化逐步流于形式缺少内涵,让旅游者觉得只是为了钱。如个别民俗文化村组织游客体验少数民族婚礼,入村时少女们把花环送给看得上眼的男游客,然后感受婚礼过程,可很多游客在结束后会说“都是为了钱”,婚礼本来的意义荡然无存,忽略了旅游者本身想对旅游目的地文化的感受的目的。

2.3民俗风情旅游还没有形成良好的领导环境由于旅游产业是开放性行业,其生产要素分散到各个行业,其收入也分散到各个行业,特别是民俗旅游,“富农不富政府”,基本都散落到千家万户,农民实实在在地受了益,政府的财政却没有得到很大的收益,所以,在全国新一轮的经济发展中,招商引资、建设现代化工业商业城市是主要目标,大部分地区多走“工业兴市”、“工业立县”之路,第三产业发展则自生自灭,或者无暇顾及。对于旅游发展问题上,有些领导、有些部门行业领域还没有真正确立旅游主导产业的地位,没有真正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观念,没有认识到旅游产业的相关带动、拉动作用,没有认识到它与社会形象、经济发展、群众收益和生活水平、当地发展大局的关系而将其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盘子中。真正把旅游当作主导产业、像抓工业抓招商引资那样抓旅游的寥寥无几,“说起来重要,干起来不重要,忙起来不要”。观念、认识、政绩观、发展观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2.4现有开发经营模式造成价值体系的缺失普遍认为一个系统都要有一个相对完整的价值体系,完整意义上的价值体系要有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的标准共同组成。但在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对经济效益倚重较大。一些经济且发达地区把旅游看成经济发展的“救生圈”,而忽略了社会和生态,可正是这两者,才更能体现“和谐、可持续”的标准。造成价值体系的失衡,在这样的体系指导下的模式缺乏对长远利益的考虑,从而造成短视、盲目开发。

总之,从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的民俗旅游,到90年代民俗旅游的大发展,一直到今天仍在火爆的民俗旅游开发,催生了各种民俗旅游开发模式和经营模式的发展。民俗旅游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我国民俗旅游研究的整体水平不高,深度不够但发展势头较好,其处于起步探索时期,还存在一些问题,这是民俗文化旅游的必经的过程。共同努力,在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经营模式的道路上,才会越走越远。

风俗文化常识篇5

纵观历史长河,电影诞生百年以来,一直有许多电影工作者从民俗事项等角度创作影视作品,并融入了许多剧作家的思想情感,形成风格各异的优秀影视作品。诸多优秀民俗文化也正是通过电影这种艺术感染力和独特的视听效果的艺术形式走进了人们的眼球,征服无数世界观众。我们常说,艺术是没有国界,且艺术是属于全世界的,没有种族、肤色之分。而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文化载体以及娱乐方式,在为人们提供一定的信息交流与娱乐消遣的同时,成为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的平台,更成为世界各国了解中国文化的主要窗口之一。

一、影视与民俗文化概述

对于民俗文化的分类,学术界已普遍达成共识,认为其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物质民俗、精神民俗及社会民俗。民俗文化的三大部分在影视作品中均有体现。

优秀的影视作品能够渗透与再现多元化的民俗文化生活,如衣食住行等物质民俗;诞生、成年、婚姻、丧葬等社会民俗;音乐、美术、舞蹈等民间艺术民俗。民俗文化的多重文化品质为影视作品的创造及影视的发展提供了独具特色文化特征和民俗现象,营造了良好的民俗氛围。影视作品作为新时代一种传播速度快捷的传播媒介,其承载着传播、娱乐、文化载体等多种功能。

二、影视对民俗文化的传播及保护作用

对于影视这一新兴传播媒体形式或平台而言,其肩负着传承和传播文化两大重要任务。影视对于民俗文化的重要作用在于,将民俗元素运用于影视作品创作当中来表现一个民族的民族文化意识。一般我们常认为其所体现的民族意本文由收集整理识包括社会道德取向、个人价值取向、各类思想观念及思维方式以及审美情趣等内容,利于对民俗文化进行传承和发扬光大,有效地保护非物质文化。

(一)影视艺术的特性有利于民俗文化的传播

影视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其具备表现力强、感染力强、直观可接受性强等多种特性。因此,当人们观看时,很容易便能理解到或者接受其所要传达的思想感情、文化内涵以及民俗事项等。不仅是影视,任何一种优秀的艺术形式都具备这一特点,都能够产生震撼人心和渲染气氛的艺术感染力,使观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作品的影响,并产生与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相类似的情感,即共鸣。影视作品以图像表达为主,与文字相比更加直观形象。在影视作品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直观可视性,逼真活动的人物影像,这种以形体语言、行为动作为主的表现形式更加利于人们建立共同理解。影视艺术不同于传统的纸质媒介对文字的依赖,同时也突破了广播形式对于语言的依赖,而是采用图像信息的方式建立了一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都可以接受和理解的平台,有效地解决了“传播阻碍”与交流困难等问题的存在。

在现代社会,影视作品无疑成为推动传媒普及,传承我国优秀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的最直接与最直观的渠道之一。一部成功的民俗影视作品,是人们了解中国优秀民俗文化与各种地域特色、风土人情的主要方式,更是促进地区和谐发展的重要文化窗口,且其作为一种民族民俗风情解读和宣传的一种方式,已成为一种不可忽略的社会文本。

(二)有利于保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全球化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和我国社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许多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在民族交往交流的过程中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些传统的民族文化、民俗事项渐渐现代流行的生活方式所代替,逐渐被人们遗忘,甚至消亡。当前,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濒临灭绝的危险,如何记录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拯救中国优秀的民族民俗文化,已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其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谐社会构建以及回顾历史、温故知新、教育现代的必然要求。影视作品因其真实、科学、动态、多维等诸多特点,使其成为记录、保存、保护民族文化原生形态的必选媒介。通过影视作品以及各种先进的影视手段,可以对浓郁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进行更加真实的记录和再现,并成为后来了解民俗文化、民族生存状态以及各个民族自然生活、文化生活的动态记录。

(三)有利于传承优秀的民俗文化

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的特定时期,都拥有过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但经历时间长河后,很多文化已消失在人们的视线当中。有一些民俗文化被传承下来了,通过这些遗留下来的民俗文化,更能是人们对于认识文化的形式里所蕴藏的本质核心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每一部优秀的影视艺术作品都蕴含了作者的意愿和情韵,都是作者在对民俗生活、经历与情感进行深入发掘后的一种影像表现。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拥有各不相同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表达自身思想情感的方法。因此,从他们的任何一个角色或细节都能够体现出一个民族民俗文化和人文精神。

影视艺术,运用镜头,以视觉效应表现为主,并蕴涵多种审美意识,使其成为一种记载各类文化意识形态,包罗万象的传媒形态,是对民族文化的记录和民族文化的固化,是一种站在未来的角度拍摄现代的一种文化形态。任何一个角色或细节都能够体现着一个民族民俗文化和人文精神。

(四)以民俗文化为创造题材的影视代表作品

以民俗文化为创造题材的影视代表作品往往主题鲜明,吸引观众。例如,在章家瑞导演执导的电影《花腰新娘》之中,通过对我国云南地区的民俗文化,特别是其风光绮丽的风景以及花腰彝族世代相传的崇龙舞龙传统民俗活动,增加了影视作品的民俗气息。影视作品提及花腰彝族古老的族规,当新郎新娘成婚之后,最少要经过三年的时间才能够在夫家居住。而电影主人公风美却是一个拥有花般容貌、山一样野性的彝族姑娘,在嫁给舞龙高手阿龙后,全然不顾族规,闹着要进洞房,使得阿龙完全不知所措。

这部影视作品讲述的是一对年轻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而电影之中,无不穿插了许多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其具体表现在婚俗、族规等方面上。本部影视作品扎根于花腰彝族传统的舞龙习俗,并将此作为贯穿整部电影的主线,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下,社会逐步开放,多种多样的婚俗、族规、舞龙大赛、烟盒舞、花腰带并没有消失,而是以一种更加纷繁多彩,魅力十足的方式向人们展示着少数民族真实生活当中的真,善、美,让广大观众能够通过这部影片对少数民族的生活状态、文化心理、民俗风情以及文化底蕴等有所了解,更能使社会大众深切地感受到如今社会的和谐、繁荣和稳定。

三、民俗文化对影视创作的影响作用

(一)新鲜独特民俗文化元素为影视发展提供更多题材

与灵感风采各异、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为影视的创造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促进现代影视艺术的成长与发展。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群体而言,民俗文化是其经历长期历史发展后,与历史更迭、自然环境变化相适应的一种先天选择和天赋的民族性。固然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一些优秀的民俗已随着时间渐被淡忘或消亡。值得一提的是,受共同心理影响而产生的文化框架极难改变。中华民族优秀民俗文化,是一种对于中华人民人性的回归,是几千年历史文化沉淀下社会大众的结晶与心理情结。奇葩的中华民俗文化为影视作品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同时为影视事业的发展与成熟给予了极大的推动。民俗与其他一些优秀的历史遗产一样,其所体现的是一种集体性、程式性的意识形态,是广大人民群众经历坎坷历史长河所形成的一种群体共同文化内涵与心理素质的深层的体现,其凭借自身强大的感染力及约定俗成等固定的特性对于影视的创作及被接受十分有利。民俗支配下群体共同文化内容和共同心理素质都会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道德品质、性格形成、气质风貌产生一定的影响。电影创作者在创作电影时,都是以作者自己所在的时空背景、文化背景作为影视作品的创作背景,然后从中华民族优秀的民俗文化当中选择与影视作品向匹配的意象实现对于影视作品主题的烘托和助推,从而使得所创作出来的影视作品能够呈现出一种丰富的民族气息和风格。民俗意识对于影视作品当中的矛盾冲突、情节发展、主题的提炼等方面起着一定的作用。

(二)民俗文化增强了影视的艺术性

文化元素对于影视的存在、发展以及成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民俗的真实性、独特性为影视作品中故事的叙述以及环境的渲染打下了十分坚实的基础,有利于突出影视艺术的画面语言魅力,有利于提升影视的审美娱乐性、增强影视的艺术性。

我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蕴含深厚的民族民俗文化,时下许多电影工作者也将少数民族民俗为题材的影视当做一种特色的电影样式来看待。各民族民俗文化因其所处地域环境,风俗习惯、生活习惯以及自然风景的不同而具备独特的特色,正是用民俗文化色彩的多样性使得电影工作者开始尝试大胆的对其进行独特渲染、民族奇观和民族风情的营造,并综合运用独具民族特色的传统音乐来表现故事情节,烘托环境气氛,如此种种皆成为影视作品之中最引关注,最突出的视觉元素,从而满足各类广州的视听快感,突出电影的艺术本质特性。

四、结 语

风俗文化常识篇6

【论文摘要】建筑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产生的,它是经济、技术、艺术、哲学、历史等的综合体。人类建造房子,避免了风吹雨淋,人类建造了房子,人类有了安定的居所,房子又为人提供了安全屏障。有了稳定安全的场所,人类就可以从事一些更文明的事情了。随着文明的进步,建筑更多不但体现了它的实用性,还体现出了它的艺术性。世界各地的建筑样式、风格不尽相同,这些都是因为世界各地的风土文化的差异造成的。什么样的文化必然产生什么样风格的建筑。本文就文化习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进行了浅析。 

 

建筑艺术是风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东方建筑主要是指中国古代的建筑。西方建筑也主要是指古代近代的建筑。风俗文化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的多样化,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的不同,称之为“俗”。 

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的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风俗是一种社会传统,某些当时流行的时尚、习俗、久而久之的变迁,原有风俗中的不适宜部分,也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风俗由于一种历史形成的特性,使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和补充部分。风俗文化的差异性,必然导致不同风俗文化下的人们思想产生差异,这是人们认识不统一,意见存在分歧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在不同的文化风俗下,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会不同,这也必然会导致艺术作品的不同风格。建筑不仅作为一个为人们挡风遮雨,为人们提供温暖安全的房子而受到人们的依赖,它还作为一项极具欣赏价值艺术作品而受到人们的崇敬。 

一、不同文化风俗下的建筑风格不尽相同 

东方建筑主要指古代中国的建筑,西方建筑主要是指西方古近代的建筑。几千年来,中国人长期受到儒教思想的教育,无形中在国民意识里形成了抽象的儒家理论。中庸,仁恕的道德规范始终主导着中国人的建筑理念。很多优秀的个性特点得不到充分发挥,更多的民族创新得不到真正的张扬展现,这就形成了以皇家园林与宗庙寺院建筑为主的比较单一的建筑格局。而在这一点上,欧洲国家的建筑比我们丰富的多。欧洲人性格自由奔放,个性突出。这在巴洛克式建筑中体现的尤为尽致。中国的建筑的主要特点是以砖木材料为主,四合院封闭式的群体空间格局,体现了中华民族深沉内敛的文化底蕴。中国建筑的风格,从古代到近代并没有太大变化,因为我们保守的文化底蕴。我们的建筑更着重与当时的政治、经济价值和儒教思想相统一。西方的建筑材料主要以砖石为主,整体框架主要都是柱石结构体系,所以相比较我们中国的建筑,它的寿命比较长。另外在建筑设计空间上看,西方的设计理念主要以开放的单体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这是与我们的建筑空间很大的区别。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圣彼得大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都很好的体现了欧洲人开放张扬的性格和科学民主的精神。东西方建筑的差别主要体现了东西方不同文化的差别,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共同造就了东西方人们在意识形态、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上的不同。 

二、东西方建筑风格趋于一致化,是世界风俗文化交流,相互渗入的结果 

如今,世界各地的建筑风格基本趋于一致,但不会相同。材质都尽可能采用砖石,水泥,混凝土结构。这当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建筑质量的考虑。但就现在建筑伍德艺术风格上,东西方的融合较为深入。我国很多的优秀建筑设计师,梁思成,贝津铭等,他们都非常虚心的吸收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精髓,都是将东西方建筑艺术糅合成一的建筑大家。勒?柯布西耶设计的马赛公寓,丹下健三设计的代代木国立室内综合体育馆,贝津铭的香山饭店。这些现代建筑的瑰宝,无一不体现了东西方艺术的糅合。它们都不是单一体现东方或西方的风俗文化,建筑风格。而是基于东西方建筑风格艺术的精髓,又经过大师们的创新发展而成就了建筑史上的佳话。现在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各地风俗还是各异,但不同文化风俗下的人们之间不再相互排斥,相互不理解,而是都多了一份包容。我国传统的含蓄,中庸建筑风格,也在西方建筑风格,风俗文化的影响下,渐渐变得开放,流畅,风格也趋于多样化,艺术欣赏价值更高。 

三、不同文化风俗下的建筑艺术的设计需要更多的包容与谦虚 

历代以来,不同文化风俗下的人们很容易产生矛盾。一是因为各自利益的驱动,二是因为各地风俗文化的差异造成了人们对事物认识的差别,价值观,文化理念的不同使人们的意见产生分歧。随着历史的发展,各民族进一步融合。这在我国历史上体现的尤为明显,也更易为我们理解。民族的融合,促进了风俗文化的融合与同化,进而价值观,文化理念趋于统一。这在人类历史上是有积极意义的。建筑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审美范畴,和人类民族融合的进程是同步的。世界的融合是大势所趋,在不同文化风俗下,我们建筑艺术要取得杰出的创举,必须做到百花齐放,兼容并包。必须更多一分包容去接纳不同的建筑风格,多一点谦虚,虚心去向不同的建筑艺术去学习,取长补短,优化我们的作品。 

由于时代的发展,世界交流的日益频繁,交流内容的广泛化,当代建筑风格相差越来越小。建筑风格是人们审美意识的体现,是人的能动性的表现。分析不同文化风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通过比较很容易的出来。我国古代的建筑,西方古代的建筑都有遗址,遗迹存在,风格迥异。即使当代,世界大融合的今天,虽然各地建筑风格趋于多样化,同化。但仍能体现出不同文化风俗下,不同的风格。各种风格都有其优缺点,去劣存优,取长补短,是我们当代建筑设计工作者应孜孜以求的。 

参考文献 

[1]程宏,王烨.文化习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j].时代文学,2009(10). 

[2]陆元鼎.中国传统民居研究二十年[j].古建园林技术,2003(4). 

[3]刘玉超,罗大为.建筑艺术与生活[j].民营科技,2010(1). 

[4]周洪军.感知与对话——浅析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内在精神[j].魅力中国,2010(10). 

风俗文化常识篇7

关键词:民俗学;现实性;应用性;教学资源模式一.民俗学的特点

所谓民俗学,就是以民俗现象为研究对象,包括了民俗信仰,民俗风俗,民俗文化的传承等的一门学科。民俗学和我们生活联系紧密,身边很多的事情都能够用民俗学的相关理论来阐释。有时人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生活会对身边的事物有什么影响,但是每一个动作和言语,他们的生活习惯都对民俗学具体文化的发展有着某种程度上的重要的意义。民俗学者能够捕获到人们生活中的细小行为,分析其中所蕴含的社会文化信息。

与阶级社会中的所谓的文化不同,民俗学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无文化”群体的文化。民俗学理论认为,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民族的独特之处,这体现在民族节日,民族风俗等方方面面,例如汉族的传统节日春节,傣族的泼水节,朝鲜族的荡秋千等。民俗学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人们的精神生活还是物质生活,还是人们的言行举止还是风俗都具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现实性。民俗学理论认为,现在的民间习俗很多可以在远古生活中找到源头,同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意蕴丰富等的特点。此外,民俗学理论的研究对象侧重于民间习俗,民间,还有民间娱乐形式等。像是艺术、饮食习惯、服饰、习俗、宗教、建筑、歌曲、故事、舞蹈、仪式、手工艺、技能和其形成的过程和背后的意义。都是民俗学具体研究的对象和领域。

二.民俗学教学中的现状和问题

(一)教学理论和现实脱节

在教学中,老师一般都是教学的中心,教学模式也以知识的灌输为主,同学们学习的主要是抽象的民俗知识。在现实社会中这些抽象的民俗知识的并没有用武之地。因此同学们的现实体会非常少。但是民俗学作为一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科,涉及的内容广泛而深入,如民间的音乐,绘画,组织,节日等。同学们无法形成对于这门知识的感性认识。不能在生活中得到接触理解,使这门学科大打折扣。

(二)学生难以调动积极性去学习

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能够让老师尽可能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传达自己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但是这种教学模式难以调动同学的积极性,而是一味的进行知识的灌输,学生一直处在被动的状态下,难以发挥自己的潜力去思考,主动性很差,调动不起来。课堂气氛显得非常的沉闷。

(三)应用知识能力偏低

民俗学是一门应用性比较强的学科,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学生通过学习民俗理论知识后,能利用学过的知识对一些常见的民俗事象进行合理地分析。教学本是一个相长的过程,所以应该是老师和学生的配合和互动才能完成,同时,应用能力本身就需要同学的参与才可以完成和提高。这样的教学,其结果往往是理论的知识全面,但是难以有效的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民俗学教学的方法和对策

(一)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为了收到新的教学成果和完成教学目的,民俗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多使用新的教学方法,例如多媒体技术教学能拓宽学生的思维。通过多媒体的教学,通过电视投影等直观的器材让同学能在整堂课程中一直保持着高度的兴奋感,充满着对知识的好奇和渴望。能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通过电视,投影以及录音录像的运用调动同学的积极性和对问题的理解。过去高校中文系的民俗学教学方法比较单调,难以让学生提起兴趣。

目前的民俗学教学都采用理论知识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学生多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相关的理论,而缺乏实地感受。实践已经证明,这种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对民俗学的教育教学是十分不利的。因此要进行改革,而改革的主体方向是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还可以采取多媒体等方式组织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民俗学的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民俗学教学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亲身实践,可以通过做自我展示的方式让同学介绍自己家乡的民俗,通过这些展示不仅仅提高了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也可以让同学们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和理解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这些都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所不能具备的特点。通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能加深同学们对理论知识的印象,通过阅读报刊和杂志能拓展同学们的知识面,开阔同学的视野

(二)调动同学积极性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上网学习已经蔚然成风。上网学习的方式又叫“第二课堂”。和传统的学习方式相比,“第二课堂”具有诸多优点,例如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安排学习的地点和时间,这就突破了传统方式在时空方面的限制。而且借助于“第二课堂”,学生能够掌握了学习的自,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更好地分配在自助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和进度计划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改变了教育中出现的学生自制力差不能自主学习的问题。发挥教育的主体性作用。更好的处理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理性安排时间,具备传统课堂所不具备的很多特点。

(三)教学资源共享,完善教学模式

传统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条件千差万别,优秀的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不能广泛的让更多的人享受更好的教育。通过教学资源的共享能够更好的让师资力量,让更好的自由能广泛的为更好人所用。通过教学资源的共享让更好的人能够通过网络平台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式和更适合的教学模式,通过网络为更多人所用。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能够提升,热情高涨。教学资源的共享,教学模式的完善对于民俗学的发展意义重大。

结语

民俗学是一门应用性比较强的学科,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学生通过学习民俗理论知识后,能利用学过的知识对一些常见的民俗事象进行合理地分析。教学本是一个相长的过程,所以应该是老师和学生的配合和互动才能完成,同时,应用能力本身就需要同学的参与才可以完成和提高。通过教育改革才能使民俗学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作者单位:商丘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黄鹏.谈民俗学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教育与职业,2006(26).

风俗文化常识篇8

随着海南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民俗旅游已成为21世纪海南最热门的旅游项目之一。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游客对民俗旅游产生浓厚兴趣,尤其是对具有民俗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景区、景点兴趣浓烈。

一、海南省丰富的旅游资源

海南省旅游资源丰富。它可以概括为是一个独特的滨海景观城市,具有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特别是天文景观和跨国界旅游等。

(一)独特的海岸带景观

海南的海岸线长达1528公里。其中,沙岸约占一半,有的沙滩宽数百米,有的沙滩宽数千米;海面坡度通常约为6度,非常平缓;海水温度一般为19-31摄氏度;光照非常充足,一年中多数时间可进行沙浴、风浴、海浴和日光浴。海滨浴场有60多处。

(二)多彩的民族风情

海南岛民族众多,除汉族外,还有黎族、苗族、回族等世居海南岛的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至今仍保留着许多独特的生活习惯和民俗民风,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社会风貌。

(三)奇特的山岳、热带原始森林

海南岛有81座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绵延起伏,山形奇特,气势雄伟,极具吸引力且开发潜力巨大。

(四)跨国边境旅游

海南省位于南方海岛,毗邻经济最为活跃的东南亚。同时,它处于日本到新加坡的中段,直接面向东南亚,与各国联系紧密,是周边国家人们跨国旅行的好去处。

(五)古老的船型屋建筑

黎族船型屋是黎族民居建筑的一种,流行于海南的黎族聚居区。黎族同胞为纪念渡海而来的黎族祖先,故以船型状建造住屋,因外形酷似船篷通常称为船型屋,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南独有的船型屋建筑,吸引着众多的游客慕名而来,扩大了海南民俗旅游的影响。

二、海南民俗旅游开发和保护应遵循的原则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海南民俗旅游正变得越来越远离原生态文化,低端同质、随意策划现象严重,最终导致民俗旅游产品缺乏特色。鉴于此,笔者认为,民俗旅游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文化性原则。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精神文明尤为重要。文化,作为精神文明的基础,是旅游的灵魂,也是对海南地方文化的宣扬与光大。第二,独特性原则。民俗旅游不仅包含了民族差异,而且还包含了民俗的地域差异。把握旅客和齐、创新、知识、愉悦的“旅游动机”,使游客对异域文化的独特体验。第三,保护性原则。海南民俗旅游资源的巨大财富属于海南人民。不幸的是,一些地区的人们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了破坏开发的现象,严重影响海南民俗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三、海南省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海南省民俗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过于庸俗的民俗文化

一是民俗旅游资源缺乏科学的评价,不切合实际的大势宣传渲染;二是开发中没有深入研究内涵丰富的民间文化、民俗文化,而是简单地生搬硬套,使其低俗化。

(二)孕育民俗文化的地缘因素正在消失

民俗文化环境的形成与地理因素、气候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但是,随着社会交往的增加,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交通、人们的发展等,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渐趋同,孕育民俗文化的地缘因素正在逐渐消失。

(三)脱离传统,民俗旅游出现舞台化、商品化

为了追求新颖,甚至为了迎合游客的冒险心理,海南的有关部门刻意追求形式的表面,在许多地方建设了一部分不符合地方历史和文化的项目。一些地方,移植了大量了非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目的地的特点不再明显,民俗旅游呈现舞台化和商品化。

(四)破坏当地文化

旅游地独特的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封闭有着密切的联系。然而,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民俗文化传统正遭受严峻的威胁,许多独特的地域文化也逐渐消失。

四、海南省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

目前,我国旅游市场的竞争正变得越来越激烈,民俗旅游的发展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为了保护海南民间文化资源,保护民族地区的文化资源,必须对民族地区的优良传统进行保护。

(一)发挥政府的职责与作用

海南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主管部门要积极采取控制措施。从宏观角度来看,各级政府要根据地区民俗文化特点,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保证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二)旅游者要树立保护民俗意识

作为一名有责任感的旅游者,应该在旅游过程中竭力保护这一文明。首先,旅游者可以对旅游景点进行宣传;其次,游客应在民俗旅游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做到文明出行,以正确的方式旅行,并通过自身行动唤起身边人对民俗旅游的保护。

(三)积极筹建文化生态保护区

民俗旅游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然而,旅游资源民俗保护与发展面临着严峻冲击,在吸收各种文化实践的过程中,许多拥有历史悠久的民间文化逐渐消失。因此,只有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民俗风情,积极筹建文化生态保护区,才能保证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民俗文化的保护工作

一方面要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另一方面要树立保护意识。对于一些快要消失的、非常重要的民间习俗、民族节庆、戏曲活动等,要积极采取合理的、具体的拯救措施,加强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工作。

五、结语

海南省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民俗,因此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大。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以防止民间文化庸俗化或商业化,从而保护当地文化、经济和社会的神秘感,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带来更多的游客,实现海南民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保护海洋生态的重要性范文 下一篇:家政服务业的重要性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