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1-10 17:31:19

风俗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 民族风俗习惯;民族习惯法; 国家制定法

    在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中,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基本原则出发,尊重各个民族的平等权利,不因为某些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而歧视或侮辱他们;民族风俗习惯的改革或保持,必须让该民族的群众去选择,其他民族或个人不应强制或干涉;不能以自己的民族风俗习惯为标准,去要求和衡量别的民族,更加不能以个人主观的好恶去看待民族风俗习惯,去处理有关民族风俗习惯的事情。

    一

、民族风俗习惯概述民族风俗习惯的基本含义,是指各民族在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风尚和习俗,是在各民族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中的一种客观反映。在民族生存环境中,由于各个民族所处的自然地理、社会政治、历史发展等条件的不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民族风俗习惯。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个民族长期传承和广泛采用的生活方式。真正成为民族的风俗习惯的行为方式必然相沿成习、代代相传,必然为众人所用而广泛普及。

    只要民族风俗习惯形成,即为全民族所公认和遵守,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各民族的生活方式、历史文化传统、道德标准和宗教观念等。某个民族反映其民族特性,必然存在一些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特征,代表着民族的标志。在民族的相互往来中,尊重民族风俗习惯,是民族关系中一个很敏感的问题,需要慎重看待。

    随着生活条件的变化,风俗习惯也在变化,然而,风俗习惯的变化常常滞后于生活条件的变化,呈现相对的稳定性。民族风俗习惯反过来影响经济基础,它带有较大的稳定性,它的改变经常会滞后于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变,它集中地反映着某个民族的得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二、法律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意义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因此,不同民族无论是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是其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本质上是坚持不同民族平等原则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反映,侵犯民族风俗习惯,就意味着践踏民族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刑法第147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正当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把“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归人“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是从法律上保护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在刑法上的反映。

    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助于更好地维护民族团结。任何民族对自己的风俗习惯都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常常把其他民族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理解为对本民族的尊重,把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蔑视,理解为对本民族的歧视。所以,各种不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言行,都会伤害民族感情,不利于民族团结。

    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能够促进繁荣和发展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不同民族的某些风俗习惯本身就是以歌曲、舞蹈、体育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很多民族通过自己的风俗习惯来保存和发展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例如,我国少数民族有很多是以讲故事和唱山歌的口头文学形式在人民群众中代代相传,而且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还有一些表现在他们具有特色的日用器具、服饰、建筑和手工艺品等方面。正是由于千差万别的民族风俗习惯,才构成了多彩多姿的民族文化,使文化艺术的内容和形式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

    三、理性思考法律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保护(一) 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提倡科学,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不能孤立地看待风俗习惯,必须从一个民族的历史、经济和自然条件去考虑这些风俗习惯之所以形成和存在的现象,如此才能让我们的认识符合客观情况。把民族风俗习惯看作陈规陋习,是对少数民族的诬蔑和歧视。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中存在某些陈规陋习,这是符合实际的。

风俗的重要性篇2

风俗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汉书》中记载:“凡民禀五常之性,而有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无常,随君上之,故谓之‘俗’。”也就是说,因自然条件不同而形成的风气叫“风”,因社会环境不同而形成的习惯叫“俗”。美国学者露丝•本尼迪克特认为,“特定的习俗、风俗和思想方式”,就是一种“文化模式”,它对人的生活惯性与精神意识的“塑造力”极其巨大和令人无法逃脱。民俗文化在人的俗常生活中,以其集体性、传承性、制度化、仪式化潜移默化地规约、影响着人的精神世界。正因民俗文化对人的精神意识具有如此大的塑造力,古今中外的文学家们在创作中都无法忽视它,而且会着力表现它。透过它展示人类生存的模式化、多样化,展示人适应社会中的妥协与抗争。正如托尔斯泰所说,优秀的文学作品最富于魅力的艺术因素之一,就是民族生活之“基于历史事件写成的风俗画面”。中外文学史上,有很多文学大师的创作堪称“风俗史”,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被称为19世纪法国社会“风俗史”,通过私人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军事生活场景、乡村生活场景等的描写,全景式地展现了19世纪法国社会的“风尚时俗”;曹雪芹的《红楼梦》被誉为18世纪中叶中国封建社会的“风俗画卷”,它忠实地记录了时代的语词典故、服饰、器用、建筑、园林、饮食、医药、称谓、职官、典制、礼俗、岁时、哲理宗教、诗歌韵文、戏曲、音乐、美术、游艺、地理等等风俗事象,为后人认识和了解这一时代风俗民情的全貌,提供了一面珍贵的“风俗宝鉴”。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历史往往只对轰轰烈烈的场面和突发事件感兴趣,而真正记录了风俗史的常常不是历史学家,而是文学家。

二、现代乡土文学与现代民俗学的结缘

审视20世纪20年代中国现代乡土小说,与民俗文化的结缘是作家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现代民俗学发展的必然选择。近代以来,屈辱的民族历史深深印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中,西风东渐也逐渐唤醒了民族的自觉意识。当以科学和民主为主体精神的“五四”时代思潮风起云涌般席卷中国大地时,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的理论倡导者和创作者在关注乡土社会和人生的同时,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射到色彩斑斓的民俗文化上。乡土作家们将不同地域的民俗文化作为独特的审美对象和表现中心,展现了“古老中国”广大民众的生存状态及命运变迁。在这个前提下,中国现代乡土小说作家们走出了两条路径,一是由鲁迅开拓的“启蒙主义”路径:站在启蒙文化的思想高度,以现性重新反思中国传统文化,注重表现“人”和人的精神面貌,透视民俗背后历史积淀的滞重和国民精神的愚弱,以期改良人性,重铸国人灵魂;另一路径是以沈从文为代表的“文化认同”路径:站在比较宽泛的意义上审视民族传统文化,既肯定原始文化的价值,又对本民族不无缺憾的历史文化积淀有所偏爱,希图在“固有之血脉”和并存的“历史惰性”之间找到一条重建民族文化之路。两条路径虽然使作品的审美风格迥异,但精神内涵是相通的:均指向国民性的改造与重构。

三、现代乡土文学与现代民俗学的密切关系

1.中国现代乡土文学与中国现代民俗学具有共通的审美品性民俗文化中的民俗事象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是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构成。民俗文化中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本身就极富审美性。民俗文化中的“民”与“俗”往往成为很多人文学科的研究对象,而唯其文学对民俗的描写最为传神。因为文学是人学,文学描写中的风土人情正体现“民”与“俗”的辩证关系,并将“民”嵌入“俗”中,成为风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共通的审美性,世界各国的民俗学研究,几乎都是从民间文学研究起步的。在相同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发展起来的中国现代民俗学与中国现代乡土文学,基于现代乡土小说作家自觉的民俗审美意识和共通的审美品性,现代民俗学的发展呈现了鲜明的“文学化”倾向。

2.现代民俗学研究者的作家身份在现代文学与现代民俗学共同起步的阶段,很多作家一开始就成为民俗学的传播者和研究者。民俗学家钟敬文在《民俗周刊》创刊号上发表的《数年来民俗工作的小结帐》中谈道:“……赵景深、郑振铎、傅彦长、张若尔诸君,对民俗学,都颇有相当的注意,虽然只限于民间文学和艺术方面。”一些现代作家以浓厚的兴趣开展了对民俗广泛、深入的研究,像周作人的《自己的园地》、赵景深的《民间故事丛话》、《民间故事研究》、胡适的《狸猫换太子故事的演变》、郑振铎的《孟姜女》、《敦煌的俗文学》、台静农的《淮南民歌》等。对民俗学的深入研究,又有力促进了现代作家们对文学语言形式的变革及文学表现内容的拓展。鲁迅前期的一些著名小说,如《孔乙己》、《药》、《风波》、《阿Q正传》、《社戏》、《祝福》等,涉及众多民俗事象,是现代作家对民俗的清理与文学创作紧密联系的最佳体现。

3.文学期刊对现代民俗学的介绍文学期刊参与对现代民俗学的介绍与传播,也为现代作家民俗文化视野的形成、创作视界的拓展提供了积极帮助。例如,《青年杂志》曾与《民俗》杂志合作开展风俗调查,并开辟“社会调查”专栏;《小说林》、《新小说》、《月月小说》、《小说月报》等都辟出一定的版面介绍民俗学;《野草》杂志推出了叶德均的“风俗专号”;《语丝》刊发了大量的民俗学文章。《现代评论》也十分关注民俗学发展的动向,胡适的《狸猫换太子故事的演变》就发表在他主持的《现代评论》上。

四、结语

现代民俗学与现代乡土文学在20世纪20年代的良性互动,为从民俗文化视角研究中国现代乡土小说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从创作主体来讲,作为民俗个体,作家生活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民俗文化环境中。民俗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仅制约作家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而且能够激发主体的创作灵感和审美激情。其次,对民俗文化的观照,也折射出现代作家多元的审美取向。从创作客体来讲,现代乡土小说的民俗描写大都与作家本人的民俗生活有关,民俗又成为制约和影响作家艺术构思及审美活动的重要因素。再看文本,现代乡土小说中描写的民俗事象会引导读者对文本进行深入的文化解读,例如展开叙事模式、叙事形态、叙述视角、叙事语言、原型意象等多层面的解读。民俗在参与提炼情节、塑造形象、刻画性格、营造氛围中成为独特审美创造的重要因素。

风俗的重要性篇3

一、民族民俗文化的价值

所谓民俗,就是民众的一种独特的、重复的生活方式,来自民间,生存于民间。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在与自然的长期的自由自觉的交往活动中所积累和沉淀下来的具有继承性的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传统。它包括生产与生活习俗、游艺竞技习俗、礼仪制度习俗、社会组织习俗、民间文学艺术等。民俗文化以多样的表现形式和传播载体,深深地渗入在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衣食住行到民族兴衰,天心民意,人间世象,无一不在民俗文化中得到折射。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留在现实中的记忆,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根。每一个民俗背后都烙刻着那一个深深的记忆痕迹。在民俗文化中,“民”性、民族性、大?性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酝酿了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这种民俗文化上的多样性,为我们研究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惯、手工艺、建筑艺术以及其他艺术提供了丰富的文献和实物的佐证,也是我们发展特色文化的重要资源。我国很多少数民族是民俗文化丰富的地区,且多处于自然存在状态。这一原生态的民俗文化特征,一方面使它具有了独特的文化研究价值和文化开发利用价值,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在流传过程中的变异和失散。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目前一些地区对民俗、民族文化的保护力度不够,使其资源处于艰难的境地,加之外来强势文化的渗透,对这些别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许多地区的人们已经在服饰、建筑、风俗习惯等方面逐渐淡化,不少民俗资源已经改变了原有的文化特征,有些甚至濒临消失。有效地保护、合理地开发和更好地利用民俗文化资源推动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史许多拥有这些资源的地区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民族民俗文化对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意义

1.民族民俗文化的地位

中国史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产生和积累了丰富的民俗文化,让我们得以从中追寻到祖先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足迹。民俗文化作为我们的母体文化,是我们民族精神情感、道德传统、个性特征乃至民族凝聚力、亲和力的载体。民族民俗文化作为民族地区最具特色的文化,以其社会性、多样性、地域性、传承性、变异性、时代性等特征,丰富的内涵和多彩的形态为我们展现着民族发展的历程和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是我们发展文化事业,推进民族地方文化产业建设的重要资源。

2.民族民俗文化在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民族民俗文化在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中的作用及其工作意义是深远的,图书馆应该努力做好民族民俗文化实物搜集、整理、保存与开发利用工作,这是创特色馆藏、特色服务的重要途径。

民族民俗文化的搜集工作重要性,还体现在它能为地方决策机构提供科学参考依据。在当前改革开放大环境下,如何利用本地区特有的优势来振兴地方经济,成为各地政府部门优先考虑的课题。因此,各地政府在制定各种发展规划时,必须充分了解本地区自然环境、资源状况、各产业部门特点,民族风俗、文化以及不同时期的方针政策、成就、经验、教训和社会各个领域的重大进展信息,分析得失,地方文献正是这些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保护和弘扬民族民俗文化是图书馆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民族民俗文化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具有巨大的塑造、规范、引导和凝聚作用。民族民俗文化记录和反映的是这一地区的民族风俗、风情、民族人文景观。民族的风俗文化对于同一家乡的人来说格外有亲切感,感染力、说服力特别强,从而激发他们爱祖国、爱家乡,建设美好家园的精神力量。搜集、整理民族民俗文化,为合理开发利用当地民俗文化提供详实的资料,是图书馆文献工作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职责。民族民俗文化是反映当地民族一定政治、经济、文化、风土人情等情况的文献资料。对发展地方特色经济,建设特色文化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怎样做好民族民俗文化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1.从事收集整理民族民俗文化整理的图书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搜集资料是一项十分艰苦、细致的工作,因此,首先要建立一支有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有一定分析鉴别能力,有扎扎实实、埋头苦干、不图虚名、不怕吃苦的实干精神,热爱图书馆事业、具有奉献建设的搜集资料队伍。这支队伍在征集地方民族文献工作中,首先要具备高度的使命感和奉献精神,要了解民族风俗文化对促进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认识征集民族风俗文化资料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向社会宣传征集民族风俗文化资料。主动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征集民族风俗文化的工作,介绍征集民族风俗文化的范围、内容及其重要性,有政府主持征集地方民族文献的工作落到实处。

2.收集整理民族民俗文化资料的途径和方法

广泛收集。地方民族民俗文化资料的收集要掌握信息,追踪征集,凡属本地区的地方民族民俗文化资料,如生产与生活习俗、游艺竞技习俗、岁时习俗、礼仪制度习俗、社会组织习俗、民间文学艺术等,不分资料形式、版本,均应全面征集或复制入藏。影印古籍以及有收藏价值的民族历史性资料,应根据历史沿革及馆藏情况有选择地入藏。具有文物价值或版本价值的少数民族语言文献应积极征集入藏。通过新闻出版部门了解内部期刊报纸的出版情况,派专人到个部门,搜集民族民俗文化资料。与各文献编纂机构建立经常性联系,及时掌握文献出版信息,民族民俗文化资料的出版情况。通过与编辑部门建立联系,掌握动态,追踪征集。

风俗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 民族风俗习惯;民族习惯法; 国家制定法

    在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中,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基本原则出发,尊重各个民族的平等权利,不因为某些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而歧视或侮辱他们;民族风俗习惯的改革或保持,必须让该民族的群众去选择,其他民族或个人不应强制或干涉;不能以自己的民族风俗习惯为标准,去要求和衡量别的民族,更加不能以个人主观的好恶去看待民族风俗习惯,去处理有关民族风俗习惯的事情。

    一

、民族风俗习惯概述民族风俗习惯的基本含义,是指各民族在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风尚和习俗,是在各民族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中的一种客观反映。在民族生存环境中,由于各个民族所处的自然地理、社会政治、历史发展等条件的不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民族风俗习惯。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个民族长期传承和广泛采用的生活方式。真正成为民族的风俗习惯的行为方式必然相沿成习、代代相传,必然为众人所用而广泛普及。

    只要民族风俗习惯形成,即为全民族所公认和遵守,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各民族的生活方式、历史文化传统、道德标准和宗教观念等。某个民族反映其民族特性,必然存在一些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特征,代表着民族的标志。在民族的相互往来中,尊重民族风俗习惯,是民族关系中一个很敏感的问题,需要慎重看待。

    随着生活条件的变化,风俗习惯也在变化,然而,风俗习惯的变化常常滞后于生活条件的变化,呈现相对的稳定性。民族风俗习惯反过来影响经济基础,它带有较大的稳定性,它的改变经常会滞后于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变,它集中地反映着某个民族的得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二、法律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意义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因此,不同民族无论是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是其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本质上是坚持不同民族平等原则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反映,侵犯民族风俗习惯,就意味着践踏民族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刑法第147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正当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把“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归人“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是从法律上保护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在刑法上的反映。

    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助于更好地维护民族团结。任何民族对自己的风俗习惯都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常常把其他民族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理解为对本民族的尊重,把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蔑视,理解为对本民族的歧视。所以,各种不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言行,都会伤害民族感情,不利于民族团结。

    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能够促进繁荣和发展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不同民族的某些风俗习惯本身就是以歌曲、舞蹈、体育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很多民族通过自己的风俗习惯来保存和发展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例如,我国少数民族有很多是以讲故事和唱山歌的口头文学形式在人民群众中代代相传,而且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还有一些表现在他们具有特色的日用器具、服饰、建筑和手工艺品等方面。正是由于千差万别的民族风俗习惯,才构成了多彩多姿的民族文化,使文化艺术的内容和形式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

    三、理性思考法律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保护(一) 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提倡科学,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不能孤立地看待风俗习惯,必须从一个民族的历史、经济和自然条件去考虑这些风俗习惯之所以形成和存在的现象,如此才能让我们的认识符合客观情况。把民族风俗习惯看作陈规陋习,是对少数民族的诬蔑和歧视。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中存在某些陈规陋习,这是符合实际的。

  但是,汉族的风俗习惯中同样有陈规陋习。任何民族的风俗习惯中都会有好的、一般的和不好的。对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应全部肯定或全部否定,而应当进

[1] [2] 

行具体分析。总体上,汉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上较先进,大部分少数民族发展较落后,这是客观事实。但是,先进并不意味一切都好,落后也并不意味一切皆坏。

    看待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不能用自己民族的风俗习惯为标准,而应以对民族团结、对经济文化发展、对国家统一、对社会主义事业和对人民群众是否有利为标准。凡是有助于民族团、有助于经济文化发展、有助于人民生活和身心健康的风俗习惯应当提倡和发扬。凡是有害于民族团结、阻碍生产和经济文化发展、不利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不科学的风俗习惯,应对本民族群众说明害处,进行教育,帮助他们提高认识后,让他们自己进行改革。改革某些风俗习惯,主要依靠文化的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来实现。提倡少数民族在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各方面奉行健康、科学和文明的新习俗。

    (二)合理利用少数民族习惯法

少数民族习惯法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部分,应当被合理的利用。少数民族习惯法是在民族地区公平正义观上历练形成的一种具有特殊调控作用的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在坚持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上,少数民族习惯法应通过国家权力机关的批准、同意或默许来使其具有双重效力,使其权威性得到保障。在保持正义和秩序的基础上,国家可以做出适当的变通,实现少数民族内社会关系的稳定和谐。

    运行国家法律是个复杂的过程,只靠法典是不能实现其功能和效率的,强行推行法律常常也只是适得其反。制定法有必要给少数民族习惯法留出一定空间,去吸收和认可一些有益的习惯法,使其融入制定法。

    也不能简单地用国家制定法来代替少数民族习惯法中的消极因素,而是通过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进行长期有效的法制宣传等方式,实现少数民族习惯法和国家制定法的融合。

    实践中,对少数民族习惯法效力的承认须限定在特定的区域内。在民族自治地方,有关少数民族特殊事务上,可以对习惯法有选择性地优先适用。对那些既符合少数民族的

风俗习惯,又符合全国人民利益的习惯法,可以优先适用。

    结论:

认真看待民族风俗习惯,涉及到各个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繁荣稳定。正确处理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之间的关系,重视和充分尊重民族风俗习惯,这样才能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秩序向着一种健康的、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风俗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明清豫南风俗

所谓风俗,据《周礼注疏》记载:"风谓政教所施,故曰上以风化下,又云风以动之是也;俗谓民所承袭,故曰君子行礼不求变俗是也。"[1]目前学术界从风俗学、历史学、社会学、历史地理学角度对此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但就已有的研究来看,专门从历史风俗地理角度对清代豫南风俗的研究还尚为薄弱,笔者拟对清代豫南风俗流变作以简要论述,不当之处,尚祈指正。

一、豫南地理概况

清代豫南设置南阳府、汝宁府2个府级、27个州县级政区。从地形上看南阳盆地坐落于豫西山地和豫南山地之间,盆地地势平坦,河流纵横。桐柏山、大别山横贯豫南全境。从气候上看,大致以伏牛山和淮河干流为界,界以南属于北亚热带,界以北属暖温带,冷暖变化和干湿状况主要受季风影响,南北地区间的气候具有过渡性特点。地理环境状况不仅对农业生产产生重要影响,而且是影响风俗变迁的重要因素。

二、清代豫南风俗概述

清朝一统天下,社会初定,民安其业,风俗淳朴;清朝中后期社会发展,商贾游离,风俗渐变;清朝后期社会动荡、自然灾害不断,民不安其业,风俗丕变。

(一)清朝前中期豫南的社会风俗概况

明末清初社会动乱,民失其业。清初一统,社会趋于安定,民思其业,经济复苏,汝宁府"至明季兵燹,市里为墟,清初渐复业。"[2]由于明中后期秦晋商人经商于此,清朝初年,豫南人口稀少,秦晋商人依然活跃,并对社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国朝初兴,土满人稀,客农游贾,多自秦晋,人既愿谨又濡染圣化,故其士习朴勤劳,敦诗书不事浮华,犹有先正遗风,其弊近利学不适用"[3]。

据顺治《西华县志》记载"兄弟无再世同居者,此风自汉已然。盖雁行既多则智愚贤不肖相去,奚啻倍徙。于是有分而和,不分而反乖者,分而成,不分而反败者,势也。或曰此妻子离间之故也,腐哉。"[4]豫南民间尚巫习俗依然存在,"渐入奢靡渐习游惰,尚鬼信巫,岁旱祈祷多戾礼。"[4]前志对"巫"在豫南社会功能、祭祀等作详细记载:"崇信巫觋,有疾鲜医药率祷于神以求解免,春祈秋报,各于里社歌舞饮食,天旱辄聚乡人鸣金击鼓,辇致神像以祈焉。"[5]清代早期,河南自然灾害频发,荒年屡现,穷者便逃荒,填充了部分地区劳动力之不足,也出现了赘婿之习俗,"民过凶荒负担而去,谓之逃荒,以致钱粮逋负他处,人至不问所自来,亦辄留止,招赘偶雇,往往有旧其窑者。"[5]豫南鄙俗依然存在,不但影响到平民生活,甚至动摇了社会稳定根基,"……岁计稍丰稔即家置酒相欢,竞一歉便窘迫,或妻子,闾间更习淫奢,崇势利篾少长之节。"[6]

因受社会变迁的影响,豫南重耕轻商、勤读修经的风尚发生了转变,"邑向来俗朴风淳,非横经即负耒,其逐末争子母之利者什之一二耳……今必四民不自失其业,而在上者又有以使之不失其业,则士力学而科第接踵农勤耕而仓箱盈室,太平之盛可复观矣。"

(二)清代中后期豫南社会风俗

历经清代前期的社会安定与发展,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督耕桑隆,学校劳来劝相久焉。民事重农,力本织棉布及。"经济发展与繁荣,为传统风俗的延续奠定了基础,"雍乾后士勤于学,农安其居,绅衿循礼法。为乡里矜式,其务恒产,重迁徙,严闺阃,任恤之行,贞烈之节,所在有闻,风俗之厚,多可述者。"[2]汝宁府风俗特征主要重农、尚义、勤读,据《新蔡县志》记载:"人安农业,笃尚信义,老幼有劳逸之分,男女务耕织之事,贾不远行,粟不久积……尔宅诵读尔诗书者斯亦良矣,礼乐之兴抑亦矣诸百年兴。"南阳风俗依古,"我朝定鼎之后,民气渐苏,民风亦复百余年来……俗最近古。"

从乾隆时期纂修的《重印信阳州志》记载来看,社会风俗已经发生了变化,"固己无采兰赠芍之风,粤自兵燹后,抑唯是伏腊飨之是急,何暇歌铜蹄,弄潮汐乎,虽然昔也,径卖是耻,今也招摇,昔也冠履秩如,今也倒置,昔也节啬是崇,今也狼戾,江河日下,安抵哉。夫上行为风,下习成俗,幸司风者古道是敦,当有奉青苹之末,而靡焉者。"

清朝后期由于山陕商人经商豫南诸地,社会风俗每况愈下,"通年丰则粟无斗储,年凶则室如悬磬,兼有晋楚流氓杂居,贸易或冒伪饰之禁而倍徙射利,或乘乡民缓急而称贷取盈因之,风气日以浇,物力日以攰。"豫南部分地区迷信之风盛行,"又曰崇信巫觋,有疾率祷于神像,冀解免,乡农春祈秋报各于里社辇致神像,神附其人,名曰捉马觅,旱魃产于何地,以水浇产妇发辄得雨,名曰浇旱婆。"遇到饥荒之年,逃荒成为民间习俗,"遇凶荒负担而去,曰逃荒他处,人至不问所来,亦辄留止佣雇,往往有被其害者。"

当然,豫南社会风俗变迁也不能一概而论,部分地方依然保持传统社会习俗。"气习概多敦朴,君子务于文义以名羡相高,农民于耕作以俭啬自守,近郭人士彬彬温雅,远乡恂恂质实朴不至,陋咸自爱重廉耻。"甚至到民国时期风俗依旧,"俗尚淳朴,绅士庶无敢纷华,宴饮不罗珍馐斋茶并列,服饰不耀珠玉,荆布相安。"

三、清代豫南风俗变迁的原因探析

风俗变迁受多种原因而成。由于豫南所处特殊的地理位置,其民风变化主要受到流民迁徙、山陕商人经商等因素影响,但鄙俗却沉淀社会之中,甚至今日部分地区依然存在。

(一)社会稳定与否是影响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

从清代豫南社会变迁来看,风俗深受其影响。在清朝初年天下初定,社会安定,民乐其业,君子读书重义,里人务其业,乡里和睦,尚义知礼。清朝中后期因自然灾害频发,社会动荡,民离乡背井,出现趁食、赘婿等风俗。山陕商、外来人员杂居,社会风气渐有转变。

(二)风俗的传承性

当然,风俗一旦形成,在民间具有沉淀性,甚至成为民间习惯法的重要来源。方志对于地方风俗的记载多有美溢之词,而对于劣俗记载不多,王士性在其著述中就万历年间豫南风俗作详细记载,在清代地方志中,偶有记载,而今天这些风俗在豫南某些地方依然残存:2010 年7 月,我返回故乡平舆县×镇×村就王士性笔下的风俗作田野调查,顶着烈日,走村串巷,问之乡野父老。据其言之:解放前社会民俗中关于无子继嗣问题,在民国31 年村内曾发生过一例。村内一泼皮无赖,与死者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在死者前跪拜摔盆、握供鸡而成为继嗣,霸占了财产,此事曾打官司到汝南,但因民俗习惯问题而败诉。因社会动乱、灾害不断,曾村中发生爷孙杀害父亲而食之的悲惨现象。为了活命也出现流落异乡要饭,即所谓到"东乡要饭"。村中重耕,而少奸滑,有能力者而役同姓者比较常见。时至今日无子而终者涉及到财产继承问题,因现行法律实施而不复存在。"人吃人"及"趁食"现象因生产力发展、经济繁荣而成为历史;然而同姓中有力蓄而役的现象在民间依然存在。

五、结语

民俗具有极强的区域性,即民俗在空间上所显示出的特征,是在民俗地域环境中形成并显示出来的。民俗都会受到一定地域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地缘关系所制约,都在不同程度上染上了地方色彩。民俗地方性特征的形成是与各地区的自然资源、生产发展及社会风尚传统的独特性有关。由于豫南地区以农耕为主,在清朝初年社会风俗总体是勤耕、崇礼的风尚。"士知向学矣,农知力耕矣,士大夫家皆知循礼矣,人重菽粟、布帛,不作淫巧奇技,则淳朴重礼之风可渐几也!"实际上风俗的产生与当地的地理特征有关,但人为主观倡导也是极为重要的。但因风俗的特征鄙俗依然在社会中存在。

参考文献

[1] 东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M]卷33.(文渊阁四库全书 )

[2]民国·魏松声等纂:《正阳县志》卷三,成文出版社,民国五十七年第317页。

[3]清·潘守廉修:光绪《南阳县志》卷二,成文出版社,中华民国六十五年第238页。

[4]民国·潘龙光等修:《西华县续志》卷五,成文出版社,民国五十七年第264页。

风俗的重要性篇6

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强制手段破坏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行为。

1、客体要伴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少数民族的信仰自由,犯罪对象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所谓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指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在服饰、饮食、婚嫁、丧葬、礼仪等方面的习惯做法。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破坏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则侵犯了少数民族公民所享有的上述权利,伤害了少数民族的民族感情与民族自尊心,破坏了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的原则,理当予以禁止。

2、客观要件

本罪客观上表现为以强制手段非法干涉、破坏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干涉、破坏的形式表现为使用暴力、胁迫、利用权势、运用行政措施等。从内容上看,主要表现为强迫少数民族公民改变自己的风俗习惯,干涉或破坏少数民族根据自己的风俗习惯所进行的正当行动。例如,强制回族群众食用猪肉,禁止少数民族过自己的节日等等。这里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客观行为,必须具有强制性。如果以宣传教育的方法,促使少数民族自愿放弃、改革自己的落后风俗习惯,则不构成本罪。第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必须具有非法性,即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的干涉是没有合法根据的。第三,所侵犯的必须是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即汉族以外的民族的风俗习惯;这种风俗习惯必须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群众基础的风俗习惯,因此,侵犯汉族风俗习惯的行为、以及干涉少数民族的个别人并非基于风俗习惯所进行的活动,就不构成本罪。

根据本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才构成本罪。情节严重主要是指手段恶劣、后果严重、政治影响坏等等。如因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引起了民族纠纷、发生械斗的,应视为情节严重,以犯罪论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由于政治水平不高、或者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缺乏了解,导致对具体问题处理失当,引起少数民族地区的公民不满的,一般不能以本罪论处,可以酌情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进行批评教育。

3、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只有作为国家方针政策执行者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的上述行为,才具有犯罪的社会危害性。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触犯刑法的,应根据行为的性质、情节与危害程度,以其他犯罪论处。

4、主观要件

本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侵犯少数民族保持与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犯罪的动机如何,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二、认定

区分本罪与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的界限

1、犯罪客体的不同。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侵犯客体是少数民族的保持和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权。

2、侵犯的对象不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侵犯的对象只限于少数民族公民的风俗习惯不包括汉族人民的风俗习惯;而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的犯罪对象则既可能是少数民族的公民也可能是汉族公民。

3、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行为的客观表现为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对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进行非法剥夺,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在客观上主要表现为以强制手段破坏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另外,一般说来,两罪的犯罪行为发生的地点也常常不同。其中,非法剥夺宗教信仰自由罪多发生在教堂、寺庙,或其他有关宗教活动场所,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则较少发生在这些场所。

4、两罪主观故意的内容不同,二者虽然都是故意犯罪,但故意的内容是不同的,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的行为人系明知少数民族有保持和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但仍故意加以侵犯;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之行为人则是明知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而故意予以非法剥夺。

三、处罚

风俗的重要性篇7

x[摘 要]善良风俗是现代民法公序良俗原则组成部分,公民私权利权能的实现及适用与公序良俗存在必然的联系。违背公序良俗将导致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并对民事主体的相关权利构成影响。在民事审判中,公序良俗原则的适用是民事主体的权利在司法审判中得以实现的途径。因此,善良风俗在民事审判中具有参照性适用的必要性。

[关键词]善良风俗;民事审判;适用

善良风俗作为民法的基本原则,与一般的道德概念有所不同,它是指具有法律意义的道德,一般的违反道德行为不具有违法性,而违反作为民法基本原则的善良风俗才具有违法性。善良风俗在大陆法系国家的民法中均有所体现,我国虽未直接规定善良风俗的概念,但是学者多数认为我国《民法通则》第7条的规定应为公序良俗原则的概括。作为民法基本原则的善良风俗在民事立法、民事司法以及民事活动中具有指导、约束和补充功能,其可以作为司法判决的准绳。在民事司法实践中,大量存在涉及善良风俗的案件,但对善良风俗的理解和认定往往存在很多分歧,这不利于指导民事司法审判。因此,以个案为切入点,对善良风俗在民事审判的适用问题作一探讨,以期能为之参考。

一、案情回顾及问题的提出

(一)案情回顾

2007年喻某和罗某分别在广西融水县城买下某小区的3号和4号门面。2008年12月,开发商交付门面后,喻某将其3号门面出租,罗某则将4号门面用于经营棺材生意。喻某的承租人见状,立即与喻某解除承租合同。2009年12月28日,喻某认为罗某经营棺材影响其门面出租,遂起诉至融水县法院,要求罗某停止经营。法院一审认为,罗某的棺材店处于闹市区,影响了喻某的门面出租,妨害了喻某的用益物权,也违背本地的善良风俗,应当予以禁止。由此,一审法院判决罗某停止在4号门面经营棺材。罗某不服,上诉至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柳州市中院认为,法律、法规对处理相邻关系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可以按照当地习惯。因此,对于妨害物权有悖于当地风俗习惯的行为,权利人可以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害。罗某经营的棺材生意易给过往行人造成不愉悦,与当地民众的世俗观念和习惯相悖,应当停止经营。最后,柳州市中院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问题的提出

上述案件是我国目前社会中的一个普通的案件,像类似的涉及善良风俗的案件还有很多。法院对这类案件参照适用善良风俗原则反映了成文法的局限性,即制定的法律不可能穷尽一切,完全适应社会实际的需要。在新的民事法律关系发生而无具体民法规范的情况下,司法机关可以适用善良风俗等民法基本原则来处理民事案件。在司法实践中,善良风俗是解决民事纠纷,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当然,善良风俗毕竟不是具体规范,法官运用“善良风俗”作为断案依据,是存在风险的。因此,必须严格把握善良风俗的适用问题,通过的一定模式、标准来进行规范、完善善良风俗的应用,使之在实践中得到了有效的运用。

二、善良风俗的内涵

“善良风俗”在西方也称之为“社会公德”,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须的一般道德。[1]现代民法中公序良俗原则中的良俗即是此善良风俗的来源,它反映了长期以来在社会经济文化活动中所形成并流传下来的为人们所普遍认可并遵循的不成文的行为规则和价值判断。从理论层面来讲,“善良风俗”的内涵大体就是法学家莱斯曼所说的“生活中的微观法律”。[2]它是社会规范的一种表现形式,蕴涵着相应人群对成员的道德评判,因此在社会生活中对人们的日常行为发挥着重要影响。

三、善良风俗引入民事审判的必要性

(一)法律漏洞是善良风俗引入民事审判的渊源之本

对于是否存在法律漏洞,理论界存在不同看法。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多数学者认为还存在法律漏洞。法律漏洞是由于法的滞后性所致,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但已经制定的法律无法满足调整不断产生的新的社会关系的需要,对于这些新的社会关系没有相关法律调整,这就产生了法律漏洞。这是成文法不可避免的现象,法官要在已经制定的法律规范中找到所有调整社会关系的法律规则是不现实的,法官作为作为裁判者可能会遇到“无法可依”的困惑。法律漏洞的存在是善良风俗引入民事审判法律背景和渊源基础。由于成文法立法的局限性,针对对某些新的社会关系的调整无法可依的问题,最常见的措施就是通过补充立法或者对现行法进行司法解释。但是,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法律漏洞的问题,这也就为善良风作为裁判依据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行性。事实上,在现代各国立法中,善良风俗作为公序良俗原则的组成部分,已经在其法律体系中得到了确立,这也是善良风俗引入审判实践的法定条件。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对法律漏洞的救济方法有习惯、法理、判例等形式,其中依习惯已成为多数国家所认可。我国《物权法》第85条规定:“法律、法规对处理相邻关系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可以按照当地习惯。”可见,在无法可依的情形下,习惯可以作为裁判依据,而善良风俗是社会习惯的一部分是毋庸置疑的,因此,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善良风俗都具备使用的条件和基础。

(二)善良风俗的司法运用具有现实司法需要

在司法实践当中,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民事案件在案件类型上是占多数的,而且许多案件与风俗习惯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此,善良风俗的运用体现了司法审判中的现实需要。与法律规范相比较,善良风俗本身具有实体正义的内涵,程序性要求不高,从当事人实体权利来考虑,善良风俗在司法审判的运用,有利于实现实体公正。此外,善良风俗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也有利于正确裁判案件。案件裁判的正确性不仅仅取决于法律规定如何,还跟具体的社会生活有关。对于涉及善良风俗的案件,要认定案件的事实就必须充分考虑社会善良风俗的相关因素,否则将难以作出合适的裁判。因此,善良风俗的司法运用是具有现实的司法需求的。

五、民事审判中善良风俗正确适用的思考

(一)善良风俗在民事审判中的裁判效力只及于个案

风俗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建筑;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民间风俗(简称,风俗)指的是一个民族或国家中人们创造的、享用和传承下来的生活文化。民俗旅游是一种层次比较高的文化性旅游概念,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一种文化旅游行业。作为旅游文化的一部分,有自认的文化内涵和逻辑特性。总体来说,民俗旅游就是以地域风俗文化为基础,通过对不同文化的研究,达到了审美休闲享受的一种文化旅游的活动。这并不是随意装饰和历史的重复调用,但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旅游尽管会包含一些经济方面的因素,但其根本的意义应该是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的享受。因此,任何形式的民俗旅游,都应该体现地域文化特性,做到可持续发展,吸引游客和民俗文化产生共鸣[1]。

2 民俗旅游的现状及特点

2.1 民俗生态旅游现状

改革开放后,我国民俗文化旅游行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比如:北京的胡同游、丝绸之路和古运河改造等。从每年的国庆黄金周,旅游情况统计的数据看,民俗旅游项目的活动受到了游客的喜欢,如山西的黄河民俗游、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昆明云南民族村、广东等地的民族风情旅游开发景点等。

除此之外,国内的很多名胜古迹、宗教文化生态旅游区也是民俗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旅游得以发展,要求人们要有总体的环境意识、法律意识和新颖的观念。目前,我国名宿生态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环境污染、生态资源的破坏及资源的退化等。同时我国民俗生态旅旅游还存在着很多矛盾,主要表现在可持续发展观上的矛盾,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生态旅游行业发展的首要问题与我国生态资源密不可分,是统一的整体,因此在发展中必须统筹兼顾可持续发展战略。

2.2 民俗生态旅游特点

我国民俗生态旅游,除了具有旅游行业的共性和一般特性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其中包括如下几点:

1. 地域性和民族性。每一种民俗的形成都是在一定的地域内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所以具有很深的历史根源、地理根源和社会根源。由于地域和条件的不同,民族之间的经济生活和生活方式有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就导致的民族饮食、居住、婚姻及服饰风俗的不同。并且在同一个民族中,也会存在服饰、礼仪等的地域性差别。不同地域的民俗环境和氛围是其他地域不具有的[2]。也正是因为这种独特性,才使得民俗生态旅游行业对游客产生了极强的吸引力。

2. 历史性和文化性。民俗旅游资源很丰富,包括历史悠久的民俗习惯、建筑、饮食服饰、神话传说、待客的礼仪等。游客可以参加当地举行的风情旅游活动,陶冶情操,享受文化素质和历史知识的博大精深。

3. 发展性和传承性。民族生态旅游可以是游客享受资源的民俗处整形。但是随着旅游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民俗风行的旅游资源的到了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旅游产品丰富多样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喜欢。因此风俗生态旅游产品的继承性和发展性会越来越成熟,成为旅游行业的佼佼者。

4. 体验性和参与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要求不仅是单纯的观光形式的旅游,而强调的是旅游项目和游客的结合。民俗生态旅游体现了这点,游客可以欣赏、观看节目还能参加体验风俗风情。所以,参与性成为风俗生态旅游的重要特性。游客通过亲身的体验成为风俗环境中的一份子。通过双方的交流,了解风俗生态环境的地域文化,满足游客求知、休息、休闲享受的需求,是其他旅游资源不可替代的资源。

3 民俗生态旅游的开发原则

民族旅游开发的原则是为了实现旅游资源价值的最优化,要实现这一原则,需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 要保存地域特色的原则。特色是一个地方、国家的地理、历史、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综合反映,是人事物和历史特性的综合表现。在民俗生态旅游的开发中,特色的原则是人无我有,具有更加特别的资源优势,在保留原有地域文化的前提下,创造出更具民俗特色的旅游产品。

2. 主体和客体的互动原则。主体和客体的互动指:调动旅游区人民的积极性和参与的意识,只有民众的主动参与和自主的开发才能真正的把民俗文化的特征表现出来;游客的参与,游客通过亲身体验当地人民的风俗习惯,尊重当地的习惯获得宝贵的经验。自己也得到了一次独一无二的经历。

3. 利益相互协调的原则。这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开发商之间的协调;2)社会文化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协调。民俗生态旅游涉及的部门很多,所以有必要进行各部门的协调工作,这样才能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4. 保护为基础,开发为手段的原则。每一项旅游开发都会对当地的资源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和破坏。所以我们在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时,应进行合理、科学的开发。尽量减少对旅游资源的破坏。

保护资源的原则应具有两方面的含义:物资保护和空间保护。保护生态旅游资源首先要认识到资源的重要性,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纠正居民的错误观点和认识,形成一种自觉的行为意识;然后,要很清楚的认识到保护和发展之间的关系,认识到两者之间结合的共同点。建立有利于民俗生态旅游资源的法律法规,相应的管理机构对资源破坏行为进行控制和制裁。最后,通过对民俗生态资源的深入了解,培养出优秀的旅游专业服务人员[3]。

4 民俗生态旅游建筑的规划设计

旅游建筑同时具备建筑物和构建物两部分,旅游建筑是民俗生态旅游中不可缺少的题材是建筑性的一个类型,除了具有普通建筑物的特点外,还具有服务的功能,比如说:餐饮、观光和住宿等。旅游建筑物的规模不定,要根据旅游区的总体要就进行规划和设计。

4.1 旅游建筑的空间组成

空间的本质在于他的功能性和实用性,但是在设计时不能仅仅局限在这两个方面,还要充分的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组织空间的时候,应把整个空间的发展及逆行完整的构思,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空间创造是旅游建筑的最终目标。旅游建筑的空间设计除了要考虑:体积、尺寸、形状和比例外,还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

1.服务性和造景性,要具有一定的观赏和被观赏价值。旅游建筑既要满足服务性需求,符合旅游景区的功能布局,还要给人们带来视觉和感官上的美感。

2.与自然景观相融合,服务与环境。旅游建筑一般是人工因素,和自然的景观形成鲜明的对比,如果设计的很好,能增加自然环境的情趣。否则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因此,要想达到好的目标,就应该因地制宜的进行设计,充分的利用自然的地貌和地形最为规划和设计的依据。

3.旅游建筑的组合型和独特性。旅游建筑会根据大小、功能和形状的不同要求,进行单独的设计,体现单体的特性。也可以用墙或者是路等不同的建筑进行组合,构成一个旅游建筑的雀替,这种组合会丰富建筑物的外形,和自然风光相映,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4.2 旅游建筑的创新应用

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要是完全失去自己的艺术特性,那么无论是在观赏和文化表象上都是大可痛心的,事实证明,代表着我们的文化正在衰落,甚至又消灭的现象。因此,从某个方面上来看,人工旅游建筑可以体现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内涵。目前,世界上有很多国家都采用人造景观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其中景观的建筑物也都具有民族特性。比如,泰国的“佛塔式”旅馆,西班牙的中世纪古堡饭店和田园别墅等,都是深受游客喜欢的地方。其主要的原因是,这些旅游建筑都体现了民族生态的风格,具有很浓厚的民族特性和内涵,让人感觉到有种异国风情的感觉。因此,在设计旅游建筑时,要扬长避短,可以的体现民族或者是地域文化的风格和特点,而不是一味的追求西方建筑的特点。这种可以的体现民族风俗的做法并不是谁守旧排外,而是借鉴和吸收国外的新经验和新技术,然后根据我国时展的特点和不同的文化特点,继承传统的文化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

5 结语

民俗生态旅游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一旦过渡的进行开发, 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会很容易枯竭和消失,所以应该进行可持续的发展策略,科学合理的对民俗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同时,旅游建筑是生态旅游很好的调味剂,应该按照民俗生态资源的地域性和文化性对旅游建筑进行规划设计。人的敢于力量可以顺应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是自然的格局更加完美,和自然协调达到平衡。对于目前城市化等带来的资源危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思想为我们旅游行业的良性发展寄于重大的期望。

参考文献

[1] 钟声宏.民俗文化环境保护与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广西民族研究,2000,(1).

[2] 钟敬文.民俗文化学发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2,(5).

上一篇:知识经济的实质范文 下一篇:体育锻炼的必要性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