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经济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11-16 17:24:01

自然经济的特点

自然经济的特点篇1

1994年12月,中国经济史学会古代史分会、中国商业史学会等曾组织关于“传统市场和市场经济”的讨论,配合这次讨论,《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4期刊登关于该问题研讨的长篇综述。在这以后,关于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和传统市场的问题又有不少新的论著出现。现在,我们围绕本次会议讨论的主题,对有关的理论观点进行一些评述。评述以近年出现的新论著、新论点为主,但考虑到问题的延续性和系统性,有时也不能不涉及以前的一些论著和观点。

一、关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线索和基本模式

这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系统,一是“货币经济(商品经济)—自然经济”转折起伏论,二是“自然经济商品经济”逐步高涨或波浪式发展论。此外,海外一些学者主张中国自战国秦汉以来即形成建立在私有产权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以后的发展是在市场经济的框架内进行的,由于这种观点国内的信奉者不多,也没有人展开过系统的论述,故在此不作评述。

(一)“货币商品经济—自然经济”转折起伏论

赵俪生曾经提出,中国经济史上经历了从上古共同体自然经济到秦汉期古典经济,再到近古期地主经济的三次转折,很有代表性。大抵主张魏晋封建说的学者对战国秦汉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都估计较高,把它作为我国从不发达奴隶制向发达奴隶制转变之契机,而把魏晋封建制的形成与中古自然经济相联系。

日本学者宫泽知之把关于自然经济、货币经济理解方式区分为四种学说:第一学说是全汉昇为代表的“货币经济自然经济货币经济”论。全氏把汉代看成是货币经济时代,汉末到中唐的中古时代是自然经济占优势的时代,从安史之乱前后,以钱币为中心的货币经济开始了。何兹全就南朝情况修正全氏的观点,反对将南朝看成是自然经济时代。主张北中国是货币经济—自然经济—货币经济,南方则货币经济一直在发展。这是第二学说。武仙卿认为布帛也是货币,不同意说魏晋南北朝倒退到自然经济,认为秦汉以后货币经济一直发展着。彭信威的观点相似。这是第三学说。第四学说如叶茂对关于中国封建地主制前期商品经济和传统市场理论观点的综述所指出的,认为整个中国前近代是自然经济占优势。他又指出,全氏观点虽然在当今中国是少数派,但在日本却是主流的观点,代表人物是牧野巽和宫崎市定。全氏关于自然经济和货币经济的概念来自德国历史学派学者希尔布兰特(B·Hildebrand)。全氏虽然批判了希尔布兰特把自然经济货币经济信用经济的依次演进绝对化,而采取了皮烈(HPirenne)等人的货币经济自然经济货币经济发展模式,但他用语的概念仍然是基本上依据希尔布兰特的。希尔布兰特的自然经济、货币经济的概念是严格依据交换手段是实物还是金属货币这一点区分的,将以金属货币之外实物为媒介的交换划入自然经济的范畴。他没有设想不存在交换(分配)的经济,他的自然经济不包括“自给自足”的含义,这和马克思的概念是不同的。马克思划分自然经济和货币经济并非依据货币形态或交换手段,而是更重视生产目的;自然经济是指为获得使用价值的简单商品经济,或没有交换的经济。

宫泽的说法是有根据的,不过,我国有些主张魏晋封建说的学者,虽然沿用货币经济自然经济货币经济发展模式,但已经根据马克思的理论进行了修正。例如赵德馨把中国古代自然经济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划分为:原始社会自然经济“古代(奴隶制)货币经济”中古自然经济。他指出,“古代(奴隶制)货币经济”时期社会经济结构的整体及本质,严格来说仍然是自然经济,所以又可以称之为“古代自然经济”。

田昌五反对说中国封建社会自始至终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认为这是按照“长期停滞论”制定出来的模式。中国封建社会的商品经济是呈循环式起伏状态发展的,相应的自然经济也是这样:战国至西汉是商品经济的第一个高峰期,东汉由盛转衰,魏晋南北朝基本上是自然经济时代;唐宋是商品经济的第二个高峰期,辽夏金控制的北中国由盛而衰,黄河流域和大西北尤甚,城市偏枯,农村则几乎全部回到自然经济状态;元明清三代,商品经济又呈全面回升之势。

(二)“自然经济商品经济”逐步高涨或波浪式发展论

正如宫泽知之所指出的,认为整个中国前近代基本上是自然经济占优势,而逐渐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发展的观点,基本上是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的,是从封建社会内部资本主义是怎样成长起来的问题意识出发的。但中国商业在文明的较早阶段(至迟在战国时代)开始发达,特别是宋代以后更取得显著的发展,把西洋中世封建领主制下自给自足庄园经济为核心形成的理论照样应用到中国、尤其是宋—清间的经济上,会遇到不少困难。因此,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经济史学界曾经对什么是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展开热烈的讨论,试图对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的性质重新予以解释。近年对这一问题发表意见的有林甘泉。他对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了评论,他认为从中外的历史实际出发,自然经济的本质特征应该是自给性生产,而不是所谓“自给自足”;它并不排除与市场的一定联系,并以它作为自己的补充。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的特色,具体表现为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的“男耕女织”。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相结合,而以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是中国封建经济结构的一个重要特点。关于这一讨论可参阅本文附录的介绍。

主张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逐步高涨或波浪式发展的学者较多。一般认为中国历史上的商品经济发展经历了战国秦汉、唐宋、明清三个高潮。例如李埏认为我国历史上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长期并存、相互制约、此消彼长,总趋势是自然经济逐渐消退,商品经济逐渐扩展。根据这种观点,我国在战国秦汉获得空前发展的商品经济,虽在汉武帝后受抑,但唐宋苏醒后发展超过秦汉,如秦汉主要商品为盐铁酒酤,主要市场在中原与国外市场联系唯赖西北,唐宋增加了茶叶、陶瓷,丝绸质和量也有较大提高,远销国外,对外贸易陆路以外又增加了海路等。龙登高的《中国传统市场发展史》也属于波浪式发展论,它依时序叙述了中国传统市场在先秦秦汉时代的滥觞与初兴,魏晋南北朝时期曲折发展,五代两宋金元再度兴起,明清时代成熟的过程。

如果说前一类观点的主要争议点是几次“转折”性质的判别,那么后一类观点的主要争议点则是封建社会后期、尤其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程度及该时期经济的性质。多数学者主张明清商品经济虽有很大发展、但整体上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清经济已经脱离自然经济的范畴。例如我们介绍过的李文治和薛虹的观点。近年徐晓望又提出,中国在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阶段之间有一个“小商品经济”的阶段。它以小商品生产及相应的分配、交换、消费为特征。小商品专业生产者的出现以人身的相对自由为条件。宋代小商品生产已有一定发展,但全国性的小商品经济的繁荣,是明中叶以后才出现的。大面积经济发达地区的缺粮现象,标志着小商品生产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区域的形成。宫泽也认为,以农村市场展开为视点来看商品流通,唐宋变革期和明末清初值得注意。前者虽然农村市场在发展,也出现了商品性生产,但整体上自给经济仍占统治地位。后者在先进地区已出现以获取剩余价值为目标的经营,开始逐渐形成近代的小商品经济,即商品经济从没有价值规律的阶段向基本遵循价值规律的阶段变化。这代表了相当一部分日本学者的的观点。

以上诸说主要是从小农经济从自给经济的小商品经济演进过程来立论的。近年又有不少学者从传统市场或市场经济的视角来考察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请看下一专题的介绍。

二、关于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市场经济或市场经济萌芽

(一)什么是市场经济?中国历史上市场经济何时出现?

自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战略方针以后,不少学者一直在思考中国历史上是否存在过市场经济?如果存在过,它又是何时出现的?这又是与对什么是市场经济的理解有关的。学界对这个问题有两类不同认识:一些学者一些市场经济是与近代化相联系的,在封建时代,市场经济只能萌芽于它的晚期;另一些一些学者认为市场经济不一定与近代化或资本主义相联系,在封建时代也可以有特定的市场经济。

第一种观点以吴承明为代表,他多次阐述了中国封建社会市场经济的萌芽及有关理论问题。他指出从传统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实即经济现代化或近代化的过程,它不仅是市场量的空前扩大,市场交易的内涵和市场机制的原理也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而这一切,又都是以政治、法律、经济体制和制度的相应变革为前提的。他主张把过渡到市场经济作为经济现代化的标志。我国历史上商品交换比较发达,但这还不是市场经济。中国向市场经济的转化也是从十六世纪即明嘉靖、万历间开始的。大商帮、工场手工业、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潮”的出现,是其标志。但力量不足,更重要的是没有引起希克斯所说的“政治渗透”,在产权、商法、税制上毫无变化,仍然是完整的封建专制国家。这种情况,清代基本上继续。进入二十世纪,我国巳有了现代化产业,口岸城市勃兴,並与国际市场接轨。但以抗日战争前而论,我国尚未转变为市场经济:(1)占国民经济最大比重的农业仍然是传统的小农经济体制,商品率很低,新兴产业集中于纺织和食品业,尚未形成部门体系。这种二元经济的结构刚性及由此产生的低供需弹性,从根本上限制了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2)现代化市场被定义为“一个价格”,如两地价格差等于运费,则属一个市场。三十年代的中国远未达到这个水平。(3)市场现代化是由人格交易向非人格交易的转变,这需要一系列成文的和不成文的法律,以明确产权,中立化规则,规范行为和执行罚则。市场经济必须是法制经济,这一点,在当时尚不存在。我国真正有意识的向市场经济转变,还是在邓小平时代。

许檀最近也谈到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表现为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逐渐减弱,市场机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加强。她认为,清代中叶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形成一个涵盖广阔、运作自如的城、乡市场网络体系,这一城乡市场网络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化过程的一项重要内容。

与这种把市场经济的萌芽或转化同现代化(或近代化)联系起来的观点不同,有些学者认为封建社会中已经存在市场经济。例如尹进认为,中国从宋代开始有了具有封建个性的市场经济,明代进而具有了资本主义萌芽个性的市场经济。郭庠林也提出“封建市场经济”的概念。郑学檬根据罗布代尔的观点,主张把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两个概念区分开来。市场经济的主要功能或最重要的标准是通过市场机制调节生产、配置资源,市场机制是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在市场经济下,社会分工比较发达,交换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杠杆和齿轮,货币和金融体制已经建立并与生产交换融为一体,人们的经济生活离不开市场供求关系的波动制约。而资本主义是指以资本积累、增殖、流动、垄断为最高利益的政治经济体制。他认为中国市场经济萌芽于16世纪以前,比如宋代,局部地区已可称为市场经济萌芽,理由是分工在某些行业已经较细,交换具有社会性,但从另一方面看,宋代整个社会仍然处在自然经济的大环境中;明中叶,即16世纪开始,市场经济以方兴未艾的态势出现在江南和沿江沿海各地区。他进而把中国市场史分为两大时期,第一时期是传统市场,其中又可以唐中叶为分界,区分为前后期。第二时期是市场经济,其中又可以区分为萌芽阶段(12—13,16—18世纪)、初级阶段(1840—1949)、停滞与发展阶段(1949—1978,1978—1998)。在萌芽阶段,自然经济与市场经济并存,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封建经济与资本主义萌芽并存,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

姜守鹏也有类似的意见,在他看来,封建经济是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对立统一,不能笼统地称封建经济为市场经济。但简单商品经济也会产生市场经济,所以封建社会存在着市场经济。具体说,市场经济是随着商品生产的产生而出现,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而完善的。

(二)关于市场体系和统一国内市场的形成

较早形成比较完整的市场网络或市场体系,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这是许多学者的共识;但这种市场网络或市场体系究竟何时形成,有何特点,学界俨然存在许多不同观点。在这里仅介绍两位学者的观点。

唐文基指出中国封建市场发育的四个特征,即非统一的国内大市场、市场的垄断多于竞争、市场的进入遇到种种的障碍、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关于中国何时形成统一的全国市场,学术界历来有不同意见,或认为这种市场战国秦汉已经出现;或认为中国直至鸦片战争以前仍停留在地方区域市场的格局。唐氏的意见和这些观点都不同,他认为中国古代全国大市场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但它只是地方区域市场在空间的扩展和延伸,尚有一定的封闭性和割据性,他称之为“非统一的全国市场”。因为第一,流通网络虽已形成,但由于交通因素、行政因素和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制约,这个网络并不完全暢通;第二,还缺乏统一的市场价值,没有价格形成机制;第三,中国自秦以来虽然实行了统一的货币,但币制仍然混乱并常常发生钱荒。在这种情况下,难以培育健全的统一市场。

姜守鹏认为,市场体系是相互联系的各类市场的统一体,从范围看,它形成了包括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全国性市场在内的完整的市场网络;从市场种类来看,它不仅包括商品市场,还包括房地产市场、劳动力市场、金融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其中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和金融市场是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按这样的标准,明清时期,至迟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市场体系已经初步确立。

因为这时不但存在了包括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的市场网络,而且存在劳动力市场和金融市场。不过这仍然是封建社会的市场体系,与近代市场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三、关于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和机制

在近年来学者们对中国传统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和机制的探索中,经济结构,尤其是小农经济的生产、消费与市场的关系,国家干预和财政政策对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制约,是备受人们关注的两个重要视角。当然,这两个方面又是相互联系的。

(一)从经济结构方面进行的探索

许多学者把小农经济看作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基础,着力探讨小农与市场的关系。方行在这方面工作作得较多,他所提出的中国封建地主制下的小农经济是农业与手工业、自给性生产与商品性生产的双重结合的观点,已逐渐成为学界的共识。近年来学者对该问题继续有所论述。

李根蟠利用《管子》的材料探讨了封建地主制经济形成时期小农与市场的关系。指出以春秋战国之际地主制经济形成为分界,小农与市场的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是小农作为市场主体之一独立地出现在当时的市场上,二是流通成为小农再生产的必要环节,三是农村集市出现,四是商人高利贷者插足小农再生产过程。在这基础上商品经济和各级市场获得较大发展,但小农经济的主体部分仍是自给性生产,其所包含的部分商品生产也是以自给性生产为依托的。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我国传统市场,由此形成一系列有别于现代市场经济的特殊的经济概念和经济现象,价值规律或市场机制虽对社会生产起一定作用,但没有也不可能成为资源配置的基础。

刘小京从分析“自然经济”概念的由来和内涵入手,根据中国历史实际,试图对中国农户的生产模式进行概括,从而提出“自给性农业”的概念。这种“自给性农业”是由于“人多地少”的资源约束而形成的,其特点是小而全、自给性、农民在生产经营上的精打细算;它在一定条件下成为典型自然经济的基础,在另一种条件下又可能向商品生产转化;与自给性农业相联系的是普遍的兼业化和普遍化了的商品经济意识。

张忠民提出“小生产,大流通”是前近代中国社会再生产的基本模式。所谓“小生产,大流通”,是指在生产领域中基本上是个体家庭为基本经济单位,在流通领域中由于商人资本的运动却存在以地方市场、区域市场以及全国大市场共存的格局。这是由当时社会再生产条件补偿的基本特性所决定的。因为在个体家庭生产单位之上没有一个具有内部生产分工和共同经济生活的封闭的经济共同体,这些个体家庭天然地具有从市场取得再生产条件补偿的机能和需求,这正是大流通得以形成的最重要的深层原因。但小农的地方狭隘性和封闭性决定他们难以与较大的市场直接交往,唯一能使小生产与大市场发生联系的,只有商人和商人资本的运动。因此,前近代中国社会小生产者的再生产条件的补偿,从逻辑和历史一致的过程看,就表现为一个在商人资本的作用下补偿空间渐次扩张的过程。

长期以来,龙登高比较注意小农与市场关系的研究。在早期的研究中,他把小农家庭经营方式看作一个发展过程,认为小农与市场的联系逐步密切,但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形成的农村市场属于商品内循环类型,不能诱发个体家庭突破自给性生产,在某种程度上还制约了农民从事商品生产的动机。近年,他引入边际效用原理分析个体小农家庭经营的特征,尤其是那些与市场相关联的特征。指出价值规律在家庭经济的运行中的作用不突显,而效用原则既与其使用价值的生产消费目的、手段相一致,也与匮乏经济状态下市场手段有限有关。一般农户的商品生产,不仅是小规模的,而且是以副业形式出现的非专业化生产,很少是以利润为动机。他还比较了个体小家庭与地主大户市场角色的差异,以宋代为例,指出大多数地主地租粮自食比例少,相当部分通过市场出售,并且往往直接运往市场。他们出粜是为了逐利,而不是为了谋生。

赵德馨把生产结构的变化作为引起商品货币关系兴衰的决定性因素。他主要研究了公元一世纪前后生产结构与市场关系的变化。他认为西汉农业生产力存在“耒耕—小农”和“犂耕—大农”这样两个层次和相应的两种生产规模;后者因需要三个以上的劳动力,大多数使用奴隶。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往往是被动的、很少的,本质是一种自给自足为主的封闭型经济。奴隶制生产单位与市场的联系是主动的,是其生产运行的内在要求,且劳动生产率较高,可以为市场提供大量商品。奴隶制生产的发展必然带来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没有相应的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奴隶制生产便不能运行。这是西汉时期商品货币关系发达的原因所在。西汉中期以后,随着畜牧业和冶铁业的发展,牛马及铁犂价格下降,牛耕也趋向小型化,这就使得小农有可能使用它们。当农民也使用牛耕的时候,奴隶制生产的优势和竞争力就下降了。与之相适应的是个体家庭经济的发展,租佃制逐步取代奴隶制,接踵而来的是生产单位小型化与大型商品生产单位减少,生产单位自給色彩的加重。

姜守鵬认为中国封建经济是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对立统一,主要是由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的特点决定的。这些特点是土地两种运行方式(买卖和封赐)的同时存在;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密切结合的小农经济实物租赋与货币租赋并存的分配结构。魏金玉也指出土地买卖在中国商品经济和传统市场发展中的十分重要的地位。鸦片战争前土地交易额不低于粮食交易额。封建生产方式及各阶级的关系也是通过土地交易进行新陈代谢的。因而其重要性是一般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和资金市场不能相比的。

(二)国家干预和财政政策对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些学者重视非经济因素对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如郭正忠强调由于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所产生的专卖经济与与自由通商的市场经济的对立。中国的专卖体制的前提是专制政体的强大和民间私有权发展的不充分,它以适应民间商品经济的政策调整为始,以遏制民间商品经济的发展为终。在中国历史上,自由通商的政策只是局部的、短期的、表象的、偶然的;专卖政策的推行则是长期的、全局性的、本质的、绝对的。他指出:人们都用宋代商税的数量论证当时商业的发达,但宋代商税的收入鲜有高过专卖的时候,在大多数情况下,商税收入难与专卖收入同日而语。由专卖、市易、和籴、和买以及货币田赋所调运的交换与流通热潮,曾经不止一次地创造过奇迹,可惜这种交换是权力支配下的交换;这种流通,是以官方意志为转移的流通,以这种交换和流通为基础的“市场”形态,与商品经济环境中自由贸易的市场形态,貎虽相似而实不相同。冷鹏飞认为我国封建商品经济形态继承奴隶社会商品经济的特点:一是仍由国家垄断了大部分手工业生产,二是开始显露了国家政权对商品经济的强烈干预;贵族官僚经商和平民商贾不断向官僚转化。正因为商品经济长期以来与社会政治割不断的亲情,故在社会变革之际仍然使其沦为封建政治的附庸。魏金玉也指出,传统市场是在封建政权调控下的市场。

日本学者宫泽知之分析了中国经济史中的货币经济的特点,他指出,西洋经济史的货币是贵金属货币,中国经济史的货币则是以贱金属铜为原料生产的小额铸币;西洋史上的货币基本上由民间承包制造,中国的铜币则由国家铸造发行。铜钱小额面的必要性与占人口大部分的小农为对象的征收租税密切相关。小额铜钱存在所显示的不是商品经济,而是通过向个别的人民征税这具体的行为实现的国家对社会的统一。其第一功能不是流通手段,而是韦伯所说的钦定支付手段,特别是租税的支付手段。小额铜钱的必要量与商品经济没有关系,因而对流通货币总额与商品总额对应这种货币数量说无须作理论的探讨,原来在中国就没有成立。铜钱是一种计数货币、名义货币,其基本原理是个数原理。它与金属原材料的交换价值无关,也与货币的铸造费无关。货币的价值是由一个货币是一文还是百文这样的规定所决定的,制定这个规定的是铸造者的权威、社会的信用,在中国正是国家。总之,中国前近代货币史上国家财政这种公共经济领域带来的规定性十分强大,它不能与社会内部自发的商品流通的发展相对应。宫泽指出,将19世纪以前整个看作自然经济时代,虽然基本上反映了小农经济和农村市场的发展状况,但无助于理解春秋战国以来二千数百年流通史的发展、市场的结构、性质等。他认为中国历史上的流通结构,当是以城市市场为结合点,农村市场和全国性物资流通各占有相对地位的二重结构所构成的。后者是伴随着专制国家的成立,为了维持庞大的国防体制和经营巨大的官僚组织,从全国统一的国家财政所组织的物资流通及由此诱发的远距离流通中形成为全国规模的物资流通,因而可称之为“财政性物资流通”。

程念祺提出中国古代存在两种性质根本不同的市场:生活市场和财政市场。所谓财政市场是指因政府的财政施为而形成的市场,它以挤占生活市场为自身存在的前提。例如,西汉政府改变了战国赋税征收实物和力役的政策,使其财政货币化。货币之征的实行使货币紧缺成为不可避免的现象,导致粮食价格过低。农民必须以更多的土地产品去换取所需交纳的货币;而商人则可以用较少的货币收购更多的土地产品。这就是国家财政市场对乡村生活市场的挤占。古代中国,在广土众民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赋税制度,将人民十分有限的土地产品象涓涓细流汇成大海那样集中到国家手里,这就是作为国家财政的根本目标的“大国效益”。正是由于这种财政市场的存在,已使(1)商业对农业的侵害作用发挥到了极致;以至于(2)农民生活市场上的购买率,一般是与他们在国家市场场上的售卖率成反比的;由此(3)在中国大多数地区的乡村中,其生活市场几乎一直处于少量的物物交换的窘迫状态中;结果是(4)造成小农经济与家庭手工业的牢固结合,使中国的农村变得越来越封闭;而(5)城市生活市场则因国家财政市场及其严重的不等价交换,形成畸形的繁荣;如此则(6)司马迁所谓“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不幸竟成了中国经济史中的宿命。作者认为,中国古代经济史上的一些基本问题,如商品经济、交换方式、商人资本、资本主义萌芽、货币、消费等,如果离开了对财政市场的认识,恐怕皆不得其解。

田昌五认为,中国封建社会自始就有两类商品生产:一类是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小商品生产,另一类是国有土地上的大宗商品生产(可以由政府专营,也可以实行租赁经营,即租给私人经营)。后者是主要的支配的形态,前者处于次要的从属的地位。这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商品经济的一盛一衰、一荣一枯的秘密所在。他用中国封建社会工商业经济与农民经济的相互对立来解释商品经济之向自然经济转化。他指出西汉初年弛山泽、商贾、关梁之禁,导致商品生产的发达和商业的繁荣,但农民弃农经商者越来越多,商人兼并农人越演越烈。因为在商品经济发达时,农业和工商业之间必然出现价格反差,这是价值规律在起作用,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太史公用“以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的朴素语言表达了他对这种现象的朦胧认识。政府相继采取全面垄断、全面放开和半垄断、半放开的政策,都不能解决这一矛盾。官营工商业崩溃了,私人的工商业转入土地,结果只能是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自然经济相互转化,几乎成了一种规律。他还指出,我国封建社会的工商业从来就是奢华型的、腐败型的、掠夺型的;资本主义萌芽迟缓,应从这里找信息。

参考文献:

[1]尹进:中国历史上的市场经济问题,经济评论1994年第1期。

[2]田昌五: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总论·四、中国封建时代的工商业问题,齐鲁书社,文津出版社1998年。

[3]龙登高:a、中国传统市场发展史,人民出版社出版1997年;

[4]刘小京:自然经济与自给性农业,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3期。

[5]许檀:a、关于明清时期经济发展和中国近代化过程的再思考,光明日报·史学新论2000年3月3日;b、明清农村集市的发展及其意义,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2期。

[6]吴承明:a、市场·近代化·经济史论,云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b、传统经济·市场经济·现代化,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2期。

[7]李根蟠:从管子看小农经济与市场,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3期。

[8]张忠民:“小生产,大流通”——前近代中国社会再生产的基本模式,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2期。

[9]冷鹏飞:春秋战国时期商品经济形态的变革,学术研究1999年第10期

[10]林甘泉:秦汉的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2期。

[11]郑学檬:16至17世纪中国的市场和市场经济萌芽问题,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9年第3期。

[12]姜守鹏:明清北方市场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13]赵德馨: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水平与生产结构的关系——以公元前一世纪为例,中国前近代史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14]郭正忠:a、从飞钱预购到纳榷请引,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2期;b、商税·斗秤·宋代市场——宋代市场小议,中国经济史研究中1996年第2期。

[15]唐文基:试论中国封建市场发育的特征,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16]徐晓望:小商品经济,中国经济研究1997年第2期。

[17]郭庠林;试论中国古代封建市场经济,财经研究1998年第7期。

[18]程念祺:论中国古代经济史中的市场问题,史林1999年第4期。

[19]魏金玉:中国传统市场的特色及其他,中国经济史研究第2期。

自然经济的特点篇2

关于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传统的经济发展观仅指经济产出的增长,而现代的发展观强调经济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要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可持续发展。资源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 资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然资源,一类是社会资源。自然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制约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笔者仅从自然资源的角度,结合湖北省的实际情况,对资源开发利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谈几点想法,供读者参考。 一、湖北省资源特点和开发利用现状 田土地资源特点湖北省是一个东、西、北面环山,中间低平、向南敞开的不完整盆地。呈现山地占优势。平面面积较小,水域面积广阔的特点。湖北省自然条件复杂,具有山地、丘陵、平原、盆地等各种地形和红壤、黄坡等各种类型的土壤。 在总面积中,山地占55.5%,丘陵和冈地占24.5%,平原和湖区占20%。截止1998年底,湖北省耕地面积为334.25万公顷,其中水田178.895万公顷,早地153.821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84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22亩,接近人均耕地面积危险线0.8亩。 森林资派特点1998年底,湖北省森林面积为482.47万公顷,主要分布在那西北地区,森林覆盖率为25.97%,低于世界平均水平31.2%。1998年湖北省林材采伐量为149.78万立方米,造林面积达24.172万公顷。 水资源特点湖北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水气来源充足,多年平均降水量达2167亿立方米,供水条件超过蒸发能力,属于水资源富足区。 湖北省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的1.94%,而水资源总量达1巧0.6亿立方米,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4.2%,加上过境客水,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27.5%。 能源资源特点湖北省能源工业经过多年建设,现已有煤炭、石油、水电和火电等部门,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墓础。湖北省能源蕴藏与分布的特点是:煤炭很少,油气不多,煤炭质t和赋存条件差,多“鸡窝”矿,埋藏分散。但水资源富集,开发条件优良,弥补了能源不足的缺陷。 犷产资源特点湖北省矿产资源丰富,截止至1997年,已发现矿产资源136种,其中已探明储量的有86种,分别占全国已发现矿产和探明储量矿产种类的85%和57%。 湖北省矿产资源具有5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矿产种类多,规模大,特别是化工、建材和冶金工业所需的重要矿产资源及配套辅助资源种类较全,储量规模较大;二是矿产资源分布上具有地区特点;三是共(伴)生矿多,富矿少;四是需要地下开采和选矿的矿产资源多;五是部分大宗能源和急需矿产资源不足。 湖北省自然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取得了巨大成就,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在水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近年来兴建大量水利工程和用水设施,目前水力发电,湖北省居全国第一。在全国各地区自然资源综合优势度表中,湖北省的综合优势居全国第六位。 但湖北省经济发展的现状与此并不相称。其中原因很多,从资源开发利用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时自然资源的开发缺乏全面的、整体的规划。由于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缺乏全面性、综合性,从而造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效益差。以矿产资源为例,湖北省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但开发利用率不高。低回采率、高贫化率、低回收率、低综合利用率及非金属矿产开发利用水平低等,是影响矿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在采矿上,采富弃贫,采易弃难,造成矿产资源的严重浪费。如磷矿资源利用率仅33%,煤矿回采率仅25%一35%。 —自然资源的盲目开发,甚至抹夺式经营,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由于人为地割裂了资源与环境整体系统的关系,造成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伴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一些地方乡镇集体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为了自身和小集团利益,对矿产资源进行掠夺式开采,严重破坏了矿山和周边地区环境。 又如,森林的乱砍滥伐,对水资源的严重污染,这既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又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也给经济带来了重大损失。 —自然资源开发与科技投入、资金投入不协调,造成开发效果差,转换能力差。自然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需要科技的支持和大量资金的投人,然而在现实中,自然资源的开发与科技、资金的投人未能同步进行,致使一些地区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尚处于开采、初加工阶段,极大地限制了自然资源开发、加工的经济效益。 —缺乏适当的政策倾料和法律保护。资源产业作为基础性产业,投资大、周期长、组合性、整体性强,由于缺乏适当的政策倾斜和法律措施,使一些资源产业的骨干企业面临着筹集资金、引进外资等困难.从而制约了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 二、资派开发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自然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源泉和条件,它的数量、质量、结构和分布特点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自然资源状况影响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在生产过程中,人们可以利用的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同生产出一定产品的劳动消耗是密切联系的。资源越丰富,开采越容易,一定产品所消耗的劳动就越少,以同样的劳动消耗所能获得的产品量也就越多。可见,资源的多少直接影响和制约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美国经济之所以能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得到迅速发展,除了经济关系和人口等方面的原因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它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资源开发制约着产业结构和生产力的布局。资源开发状况对产业结构的制约作用,首先是通过资源的结构状况影响和制约具体劳动的结构来实现的。正是由于具体劳动的种类不同,才最终形成该地区具有地方色彩的社会分工和产业及部门结构。此外,资源的种类和数量状况对产业结构的类型特点也有一定的影响。#p#分页标题#e# 资源开发、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资源的丰富程度愈味着自然斌予社会自然财富的数量。自然资源并不等同于社会财富。要将自然资源转化为社会财富,必须依赖于社会经济系统的有效运行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正是由于这个道理,世界上才出现资源富饶的穷国和资源贫困的富国,即所谓“富饶的贫困”和“贫困的富饶”。 资源开发是生态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关键。对资源最优利用和合理保护的实质,就是要使组成生态经济系统的经济和生态之间合理地进行物质转换和能量的流动。从生态经济学角度来看,对资源的优化利用、开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使经济活动能更合理地开发各种自然资源。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尽量发挥各种资源的多种经济用途,注惫管理和保护好自然资源。 三、加强湖北资派的合理开发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 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形成了互相制约的紧密关系。 要发展经济,特别是可持续发展经济,就必须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保护资源。针对湖北省在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笔者提出以下对策。 对策之一,严格遵循“可待续发展原则”。“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是影响当今世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因素。寻求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最佳匹配,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是要控制人口的急剧增长,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并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湖北省是资源大省,也是人口大省,资源开发潜力巨大,但环境压力也很大。因此,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必须始终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努力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对策之二,开展资源全面调查和整体规划。湖北省自然资源丰富,其蕴藏量居全国前列。近十年来,由于急于发展经济,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不够重视,缺乏确切的统计数据和科学的整体规划,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因此,应汇集各方面专家进行综合考察,制定科学的开发利用规划,并纳人湖北省国民经济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之中。要在对土地、水资源、能源及矿产资源全面测定和综合研究的荃础上,提出地区开发方向,统筹规划,达到整体开发、综合利用、合理保护的目的。 对策之三,建立合理的资源价格体系。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商品高价、原料低价、资源无价”的价格体系,企业缺乏节约意识,因而造成资源紧张的局面。改革开放团后,我国进行资源价格改革,但是资源的价格仍然较低,而且很多资源依旧停留在无价和无偿开采阶段。 资源的低价格只反映了其开发成本,很少考虑再生成本。定价的不科学压低了资源利用的成本,促成资源超量开采,使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难以确保。通过建立合理的资源价格关系,可以充分体现资源的自然丰度、稀缺性、供求关系和开发利用条件,不仅能使开发者有效保护资源,而且能使利用者精心节约资源,促进生产结构从资源密集型向资源集约型、质量效益型转变。 对策之四,加快科技进步,提高贵派开发利用水平。依靠科技开发利用资源,可以从两个方面实现:一是开发代替资源;二是节约能源和降低原材料的消耗,使投人同量的资源产生更多的产品。要提高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层次。在开发利用湖北省各种自然资源,特别是优势资源,如水资源和磷、膏、铁、铜等矿产资源方面,应加大科技投人,提高它们的科技含t,改变过去“一等原料、二等加工、三等价格”的局面。通过科技进步开发第二原料,也就是加强废料回收利用,使原料循环利用。可以节省大t能源和材料,减少和消除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依命科技进步,有利于共(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湖北省共(伴)生矿丰富,在这方面加大科技投人力度综合利用,将是一笔极其宝贵的财富。 对策之五,树立“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观念,走利用本地资源与外部资源相结合的道路。湖北省水资源丰富,但能源资源贫乏。面对21世纪的挑战,湖北省应立足自己现有的资源优势,充分开发、利用水资源和磷、青、铁、铜等矿产,同时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引进一些外地资源,如煤、油能源资源等。 对策之六,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种资派市场。资源的有限性和传统开发利用的粗放性,以及资源的严重浪费等状况,与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矛盾。解决的最好办法就是建立资源产权制度和发展资源市场,把资源产业纳人市场经济的运行轨道。通过建立和发展资源产品市场和资源产权市场,促进资源的合理流转,使资源流向环保惫识强、并拥有较强科技开发能力的资源经营者手中。 对策之七,加快有关法规和制度建设,给资源开发利用以政策倾抖和法律保护。湖北省资源产业还处于成长期,资源市场还未建立,资源产品低价、无价现象还大量存在。因此,可以通过政府制订有关倾斜政策,给资源产业以支持。此外,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是政府指导和干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过程的重要手段。 近几年来,我省资源开发立法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然严重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要在坚持贯彻执行《土地法》、《矿产资源法》、《森林法》等法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有关地方性法规,不断完善我省的资源开发利用法规体系。

自然经济的特点篇3

关键词:河北省坝上地区县域经济特色化

河北省坝上地区包括张家口市的沽源县、张北县、康保县、尚义县、塞北管理区、察北管理区和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这些地区工业相对落后,对外经济联系也远不如其他地区那样便捷和密切,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已成为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滞后区”。

但坝上地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比较优势。因此,坝上地区在谋求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如何立足于这些天然的资源优势,从传统产业中培育地方特色产业,从传统产品中筛选优势品牌,打造独具特色的战略产业和名牌产品,将县域经济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提升县域经济的竞争力,以更好地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问题。

论文百事通

本文在分析河北坝上地区的资源优势和不足基础上,认为坝上地区应该把发展生态经济、走特色经济之路,作为培育坝上地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牧、林业和生态旅游,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不断提升县域经济的竞争力,进而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坝上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坝上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

地域面积广,农业资源丰富坝上六县两区为半农半牧地区,总面积24343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2.97%,其中有耕地540530公顷。主要种植蔬菜、春小麦、莜麦、马铃薯、亚麻、杂豆等,农产品资源丰富,深开发潜力巨大。同时水资源比较丰富,地上水储量大,地下水水位较浅。

草场宽阔畜牧业发展潜力大。坝上六县两区天然草场十分宽阔,人工种草面积逐年增大。以奶牛和小尾寒羊为主的新型畜牧业发展迅猛,经济效益明显。

海拔高,气候冷凉,空气清新坝上六县两区平均海拔为1400米以上,夏季短暂而凉爽,冬季漫长而寒冷,无霜期不足100天,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农作物养分积累。没有工业污染,没有“三废”排放,空气清新,是我省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基地,也是避暑纳凉、旅游度假的好地方。

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明显,可塑性较强坝上经济发展较落后,但矿产、旅游、草场、劳动力等资源丰富,区域内工业少,既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又没有历史包袱,发展生态产业潜力巨大,后发优势明显。

坝上地区在农业上,可以做绿色农业文章;在工业上,可以借其他的地方成功经验;在旅游业上,独特的自然风光、原始的生态环境,是其他地方不可比拟的。同时,良好的生态环境、宽阔的土地也是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客商的重要砝码,经济发展的可塑性非常强。

坝上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劣势

交通欠发达坝上地区地处河北省北部和西北部,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和克什克腾旗接壤,西部与陕西大同市相临,属于高原和山地地貌,海拔1500—1940米,东部为曼甸,西部为波状起伏的半固定沙丘。山地称为坝缘山地,海拔10I8-1500米,属阴山山脉与大兴安岭余脉的交接地带,山高坡陡;地势北高南低,平均坡度在20度左右,陡峭处达45度以上。这种地形地貌造成坝上地区交通欠发达。

气候条件较差坝上地区气侯属中纬度高海拔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冬季漫长、低温寒冷,春季短暂,干燥多风,夏季不明显,光照强烈,秋季降水少、蒸发量大。年无霜期短,昼夜温差大,大风、沙暴、干旱、霜冻等灾害性天气较多;年均气温为-1.4℃,极端最高气温31.9℃,最低温-43.2℃;无霜期不稳定,平均67天左右,降水以降雨为主,降雪为辅,年均降水量400mm。

工业不发达由于地理位置、气候、资金、技术、人才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坝上六县工业发展缓慢,现有的企业规模小、科技含量少、品牌知名度低、产品销路窄,并且个体私营经济数量少,大户少,企业举步维艰,生存困难。

贫困化程度较高坝上六县两区都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区域,是国家、省、市扶贫攻坚主战场。多年来,国家、省、市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物力进行扶贫攻坚,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坝上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增加了农民收入,但由于坝上贫困面广、经济落后、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仍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贫穷落后状况。

可以说,河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坝上六县是“难点”,没有坝上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小康。建立“坝上经济发展圈”,有助于坝上脱贫致富、加快经济发展。

资本匮乏制约坝上地区县域经济的最大劣势是资本匮乏,这一劣势使得这坝上区的自然资源和劳动等生产要素无法结合成现实生产力。由于这些地区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发达,投资环境较差。因此,大型的国内企业和外国企业很少来此投资,造成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严重匮乏,从而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坝上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发展县域经济首先思考的就是如何根据本地自然条件、经济基础、文化背景,选择具有比较优势和地方特色的产业问题。所谓特色就是本地有别于其他地域的自然资源、人文环境、地理区位等优势。因此,河北省坝上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回避其自身的劣势,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在优势和比较优势,走出一条特色县域经济发展之路。

论文百事通

大力发展生态产业

坝上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生态特征决定了该地区发展县域经济只能走生态产业之路,发展生态农、林、牧业。

以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快坝上地区绿色生态农业建设,通过生态农业建设有效解决坝上地区土地荒漠化、草地退化、水土流失等问题。同时又要加快坝上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应突出环境特色,发展绿色产品,坝上地区的气候适宜,作物的生长期短,使产品无论在营养成分,还是在无公害方面都独具特色。

张家口坝上各县应利用已经形成的京津绿色蔬菜供应地的优势,发展和建设反季节蔬菜、无公害蔬菜,建立特色优质的无公害蔬菜基地;大力发展蔬菜的深加工,建立特别是野生蔬菜的深加工基地,提高坝上地区蔬菜的附加值,将坝上地区的蔬菜特别是野生蔬菜产业做大做强,以满足国内国际市场的需求。此外,要在如何保持野生蔬菜的“野生”特点上下功夫,保障这些蔬菜的原有营养、色泽,口感等,创新出自己的野生蔬菜品牌,以特色、质量和信誉占领国内国际市场。在坝上地区形成重要的“绿色农业产业带”

发挥察北、沽源、御道口牧场的龙头作用,发展草地畜牧业坝上地区草原面积广阔,草原特色突出,地下水无污染,适宜放牧,生产低脂肪的牛羊肉。坝上地区的乳品和肉类具有明显的环保和绿色特征,不仅可以满足国内市场,而且可以以其良好的口感,优异的质量满足国际市场需求。由此看来,坝上各县应该以现有的国有牧场为基地,以市场为导向,以奶牛养殖业为主导,以乳产品加工业为龙头,大力发展绿色禽畜产品。

一方面,要将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乳业作为主导产业,通过与国内、省内的业集团强强联合,利用大企业的资金、技术等优势,提高乳产品质量和品种,壮大各县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突出野生特色,发展野生动植物的人工驯化种植和养殖。可在围场坝上利用草原和森林的优势,驯化和繁殖并养殖坝上地区的衍生动物如狍子、黄羊等,并大力发展这些动物的繁殖和加工业,发展草产品加工业,走退耕还草和草产品加工生产专业化之路,减轻天然草的压力,防止草地退化;引进先进的现代化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大力发展畜牧产品深加工,将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资源竞争力转化为经济竞争力,将坝上地区逐步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特有的“绿色禽畜产品产业带”。

依托林业资源优势,发展生态林业林业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生态建设最根本、最长期的措施。林木产品发展空间很大,如林果、花卉、林药、森林食品、森林旅游的发展,不仅提高农民收入,还能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就业。

因此,要全力推进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带动农民增收。这六大工程就是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资源深护工程、“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工程、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重点地区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工程。实施这六大工程,山区、沙区、林区是主战场,不仅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为农村和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条件,同时还为发展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创造了广阔空间。

发展生态旅游

坝上地区有原始草原、原始森林、天然次生林、人工林和湿地、天然淡水湖和泉水,还有多种植物和野生动物,发展旅游业尤其是生态旅游的资源优势。围场坝上的“国家级森林公园”、“承德木兰围场御道口草原森林风景区”和“御道口自然保护区”与全国最大的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遥相辉映。张北坝上的“京北草原”以及冬季的天然雪场等,是集观赏、游玩、度假于一体的多功能自然旅游资源。近年来,围场县的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每年吸收近50万人次、丰宁坝上“大滩”的观光旅游每年吸引40万人次。要想使这些旅游资源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抢占较高的市场占有率,还需突出其“特色”,即文化在形成文化定位的基础上,讲究品牌的包装,形成独特的品牌产品。

当然县域经济要加快发展,还必须正确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从思想上跳出“县域经济等于资源经济”的怪圈,牢固树立环境保护、效益经济、长远发展的观念,既要充分利用优势资源,搞好开发,加快发展,又要科学规划,注重环保,做到可持续发展。

正确运用“品牌拉动”战略思路

“品牌拉动”就是奉行“名牌主义”。提出这一战略思路的主要依据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最根本取决于它的整体市场竞争能力;而提高整体市场竞争力,取决于有没有自己的特色;有了特色,还必须落实到支柱产业上,即形成特色支柱产业,特色支柱产业要有龙头企业带领;而龙头企业又必须是名牌企业,因此,实施品牌战略,就成为发展地方经济的必由之路。比如,张家口市这些年在坝上搞农业结构调整,成功地发展起错季蔬菜产业,占据了北京市场的40%。但是他们没有自己的品牌,大批的蔬菜为“寿光”添了彩。此外,奶业是“三鹿”的“基地”,干白、干红葡萄酒只是“长城”的“车间”等等。因此,必须正确运用品牌战略,把河北省坝上地区的县域经济做强做大。

参考文献:

1.李荣祥.狠抓特色产业发展县域经济.河北经济日报,2000-11-5

2.路洪昌.找准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河北经济日报,2004-01-31

自然经济的特点篇4

关键词:生态市建设;生态功能区划;盐城市市域

中图分类号:X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2-0285-1

1 自然概况

盐城位于江淮平原苏北东部沿海中部,土地总面积1.7万km2,其中沿海滩涂面积45.53万hm2,占全省滩涂面积的75%;海岸线总长582km,占江苏省56%。2008年全市人口811.7万人,全市城市化率44.6%,盐城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区,盐城境内沟渠纵横,水网密布。

2 自然生态功能区划研究

根据盐城市域自然条件、资源特征和经济社会基础等地域性差异,在生态适宜度分析基础上,客观地划分自然生态功能和经济生态功能,优化资源配置,理顺经济职能分工和协作关系,形成生态特色。

2.1 自然生态功能分区

按照生态环境条件和生态建设方向相似性以及维持区域生态平衡的原则,市域可划分为以下2个自然生态功能区:

2.1.1 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区 为有效保护盐城市域生态敏感区,对现有重要自然生态功能的森林植被等陆地生态系统,河流与湖泊等水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特别是沿海滩涂湿地生态系统等划定保护区,包括已经形成的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以及尚待保护的河口湿地、新生滩涂等。

2.1.2 生态连续性保护亚区 为维持盐城市域生态连续性,应对位于各类生态经济区内的生态网络系统划定保护亚区,实施有效保护、恢复和建设,主要包括沿海标准海堤防护林带、交通道路防护林带、滨河防护林带、农田林网、镇村绿化等等。

2.2 生态经济功能分区

根据地形、地貌、社会经济条件相似性和行政区域完整与区域连通性原则,市域可划分为以下几个生态经济功能区:

2.2.1 渠北农林牧副生态经济功能区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生态建设功能区划:一是统一规划工业发展的布局。以响水和滨海两个县城及重点镇为基地,倾力打造工业集中区。二是稳定现有高产稳产田。重点建设优质粮、油、棉生产基地。三是发展生态型农林生产。以废黄河为轴心,对中低产田实行退耕还草,大力发展规模化畜牧业和庭院式特种养殖业生产。

2.2.2 里下河平原城镇生态经济功能区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生态建设功能区划:一是以盐城市市区为中心,重点规划发展机械、轻纺、汽车制造业,壮大城市经济。二是以开发区规划建设为龙头,重点规划完善盐城经济开发区、城南新区、盐都新区、阜宁、建湖和东台开发区,加快形成以制鞋、服装、食品、医药等为特色的工业集团。三是以区域内集镇规划建设为重要节点,加快城镇化进程,盐都区、亭湖区及重点发展设施蔬菜、花卉等都市型农业。

2.2.3 东部沿海复合生态经济功能区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生态建设功能区划:一是规划建设成片生态林和经济林,重点发展生态蔬菜瓜果、特种养殖、特色种植。二是合理开发后备土地资源,提高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标准,重点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农业。三是以东台、大丰、射阳县(市)城为基地,适当安排工业用地。

3 生态功能区划体系

3.1 生态农业方面

根据区域生态经济功能分区,牢固树立“安全、生态、集约、高效、持续”发展的理念,走“整体、协调、循环、再生”之路,盐城市可以从地域上划分五个生态农业区。

3.1.1 渠北生态农业功能区 这一区域重点发展节水型农业,加强农田防护,提高灌溉效率,着力打造市场竞争力较强的生态农林牧副产品主产区。

3.1.2 里下河生态农业功能区 该区域河湖众多,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是重要的粮、油、鱼产区。重点以稻、麦、油及设施(水生)蔬菜等农作物种植和水产养殖为主,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重点发展无公害粮、经、饲、水生动植物和草食性畜禽。

3.1.3 城郊都市生态农业功能区 该区域地处市郊,信息灵通,交通便利,农副产品市场容量较大,具有发展都市农业的先天条件。可重点发展设施蔬菜、特色畜禽、特种粮油,建设高效、外向、观光型都市生态农业系统。

3.2 生态工业方面

突出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工业经济空间布局和结构布局,注重用信息化和生态化对传统工业实施提档升级改造,大力发展循环型工业经济,建设运行态势良好、经济总量较大、富有盐城区域特色的生态型工业体系。加快实现工业企业空间布局、结构和生产过程生态化,促进传统支柱产业和新兴支柱产业共同成为盐城市域工业经济的主体。

参考文献

[1] Bailey R G. Ecoreg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Ogden, Utah:USDA Forest Service [M]. Intermountain Region,1976.1:7500000. 1976.

自然经济的特点篇5

关键词:特色财经院校;综合性大学;普通财经院校;教学方法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一般项目《特色财经院校经济类课程教学方法创新与探索――基于与综合性大学、普通财经院校的比较研究》(146号)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的提出

在当前经济类专业的教学中,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公司金融、国际贸易、财政学等经济类课程构成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教学也一直是国内外财经类高校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为便于分析,本文着重以西方经济学课程为例进行研究。

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高等教育无论是在规模还是质量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经济学和经济学教育也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然而,笔者认为,在肯定成绩的同时,经济学教育中一直存在或新暴露出的困境和问题更值得我们关注。作为经管类专业核心基础课程的经济类课程,在我国大学中总体教学效果不佳,截至目前,“教师感觉很难教、教不好;学生感觉很难学、学不好”的现状或问题未得到根本性的扭转。在笔者的视野中,现有关于经济类课程的研究主要偏向问题式的罗列和宏观层面的困境分析,而相对具体的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论和路径研究较为鲜见,对特色财经院校(如南京审计学院等)的专门性研究以及有关特色财经高校、与综合性大学(如南京大学等)、普通财经院校(如中央财经大学等)教学方法的比较研究更为缺乏。

基于此,本文结合近年来自身的西方经济学教研实践经验与体会,重点结合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的特征,尝试以综合性大学、普通财经院校和特色财经院校三类高校为研究个案,着重对特色财经院校经济类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探索;同时,结合当前特色财经院校建设所面临的“新形势”、“新背景”,以及特色财经院校人才培养的“新目标”,研究面对“新受众”、“新主体”,教师该如何设计、开发、甄别与选择“新方法”以及相应教学方法评价体系与反馈机制的构建等问题进行探讨与研究。在教学方法创新与评价体系构建的过程中,不仅将重点凸显特色财经院校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与综合性大学的区别,还将聚焦其与普通财经院校课程教学方法的共性与差异性特征研究。

二、特色财经院校、综合性大学与普通财经院校经济类课程教学比较

(一)共性特征。从我国目前的特色财经院校、综合性大学与普通财经院校经济类课程教学过程现状来看,如西方经济学课程,具有以下共性特征:

首先,教材使用上基本相同。特色财经院校、综合性大学、普通财经院校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材的选用上较以往有所变化,目前已基本选用相同的教材。一方面是由于教育主管部门近年来的教育教学改革所推进,尤其是向全国高等学校推荐该类课程的精品教材;另一方面特色财经院校与普通财经院校的快速发展与质量稳步提升也推动了在教材使用上的共性特征。当然,也有其他方面的诱因,比如特色财经院校与普通财经院校为了尽可能地缩小与综合性大学的差距,提升教学质量最为快捷的方式是先在教材使用上实现统一。再如,特色财经院校与普通财经院校为了提升学生能够考取综合性大学研究生的概率,进而有动力选取统一的教材。

其次,教学体系上差异不大。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以及与不同类学校间同行的交流,发现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体系的设置上也基本相同。比如,对微观经济学而言,一般是先从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全貌介绍来让学生有个概览;接着通过供求理论引出课程核心理论――一只看不见的手“市场之手”,尤其强调“价格机制”的调节,随后将价格理论作为课程体系的主线;然后进入微观经济学的两大微观主体之一,即居民或家庭的消费行为理论的介绍;紧接着,从“生产论”、“成本论”开始介绍另一大微观主体――企业的供给行为决策过程,同样是阐释前面供给理论中厂商在既定价格水平下生产者均衡的微观决策过程。在此基础上,连接两大微观主体的纽带是什么呢?显然是市场,之后即围绕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四种市场类型展开对市场行为包括商品与要素市场需求与供给的介绍。在上述无论是商品还是要素市场研究中,采用的均是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即单纯研究商品市场或生产要素市场,而现实中这两大市场显然紧密相连,随后引入一般均衡研究方法,主要探讨在市场体系中是否存在一般均衡?如若存在,是否存在经济效率?后一问题带着学生进入福利经济学的学习范畴。最后,市场显然不是万能的,存在多种“市场失灵”的情形,这就决定了微观经济干预的必要性。

再次,三类高校面临的大环境也基本相同。一方面三类高校均处于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大众化的新形势、新背景之下;另一方面新受众、新主体也逐渐成为三类高校面临的新特征与新问题,主要是高等教育的主体,不仅包括“90后”新的大学生受众,还包括越来越多新的教育工作者与教师队伍,即“70后”、“80后”这一主体的加入,新主体的加入给高校教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对于三类高校经济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也不例外。

(二)差异化比较

1、课程教学深度的差异化。由于特色财经院校、综合性大学与普通财经院校学生主体在层次上的差异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诉求不同,综合性大学适合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的深度上进行深挖,尤其是对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较大程度的研究式教学,学生不仅不觉得枯燥或任务过于艰巨,相反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会得到提高,而且掌握了利用经济学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方法,尤其是拓展了分析问题的思维、视角,提升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特色财经院校与普通财经院校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深度上应与综合性大学有所区分,而不能过度地在深度上与综合性大学竞争。具体来说,综合性大学在微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对企业的介绍部分,可以引导或要求学生掌握究竟什么是企业或如何认识企业的性质?企业的边界又是由什么来决定?而特色财经院校与普通财经高校则基本采用直接引入企业,向学生介绍企业的类型与企业的特征等。

2、课程教学特色的差异化。我国特色财经院校显然与综合性大学在综合实力上有较大的差距,实质上普通财经高校也是如此,那么如何实现与综合性大学、普通财经高效的差异化竞争,尤为关键。笔者认为,特色财经院校需要结合自身的主要特色或品牌专业,如南京审计学院应该重点依托支撑近年来学校迅猛发展与质量显著提升的大审计平台,发挥审计行业的比较优势,将经济类课程的教学与审计相结合,既可以全力和全身心打造和巩固审计的专业特色与品牌,又可以强化对经济类课程的理论把握与拓展经济理论课程(如西方经济学)在实践中的应用。而对于综合性大学而言,课程讲授过程中的广度与深度方面显然构成其主要特色。

3、教学方法方式的差异化。尽管近年来特色财经院校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其综合实力与综合性大学仍不在同一起跑线上,论办学历史与底蕴也有一定的差距,这就决定了如何提升与确保特色财经人才的培养质量成为了关键。笔者认为,特色财经院校经济类课程的教育教学则构成了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与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中之重,教学方法方式上的创新则是培育特色财经高校人才的核心路径。笔者认为,在深度与广度上无法与综合性大学形成竞争的情况下,特色财经高校可以将自身的特色专业与特色品牌优势与课程教学相结合,抓住学生对特色专业的浓厚兴趣,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将对专业的这种兴趣转化为对经济类课程的兴趣,采用多方法的融合,如换位思考教学(教师与学生身份的互换,了解学生的需求与学习特点、难点所在)、批判与内容创新式教学(对教材内容错误的纠正以及学界众多观点的批评与商榷,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的创新)、研究式教学(侧重激发学生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兴趣式教学(特色专业兴趣与课程学习兴趣的结合)、实验教学法(通过有趣的经济学实验,让学生成为经济实验主体进而身临其境,使得复杂的经济理论变得更为浅显易懂并让学生深刻掌握)等方面。值得说明的是,综合性大学、特色财经高校与普通财经高校在方法上的选取与甄别上有所差异。具体来说,尽管三类学校在教学方法的选取与使用上有交叉,但综合性高校一般偏向研究式教学、专题式教学的选用,批判与内容创新式的教学也构成其重要内容;然而,对于特色财经高校来讲,一方面研究式教学或批判与内容创新的教学方法构成其主导性方法,而另一方面应用性较强的方法理应构成教学方法创新与改革的重点,比如兴趣式教学法、实验教学法等。这里有学者会针对这种教学法提出如何与高职类、专科院校相区别的疑问。笔者认为,尽管与其有应用的共同特征,然而其一方面要在理论深度上有一定差异;另一方面要在利用经济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上形成特色财经院校的比较优势。在这一系列方法的综合应用中,特色财经院校与普通财经院校的显著差异在于巧妙地将自身的特色专业优势与品牌优势应用于经济类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中去,显然对于特色财经院校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结论与启示

本文以西方经济学课程为例,针对特色财经院校、综合性大学与普通财经院校经济类课程教学方面尤其是教学方法层面进行了共性与差异化的比较,笔者偏向认为特色财经院校应注重多方法的融合,重点强化经济类课程教学方法上的创新、探索与自身“特色”的结合,发挥二者的协同效应;综合性大学在教学方法的选取上需重点聚焦于课程广度与深度上的结合,尤其要注意不宜广泛的铺摊子,应该通过研究式教学、专题式教学等方法在深度上进行挖掘。而普通财经高校与特色财经院校除了特色上的差异化之外,具有一定意义上的共性特征。然而,从长远来看,普通财经高校也需要在自身应用财经类人才比较优势的凝练方面做文章。

(作者单位:南京审计学院经济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宏观部分第五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刘友金等.地方综合性大学经管类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

[3]逄锦聚.当前经济学教育教学面临的形势和今后的任务[J].中国大学教学,2010.1.

自然经济的特点篇6

利用空间统计方法研究社会经济、自然等要素的地理空间分布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15~17]。标准差椭圆(Standarddeviationalellipse,SDE)是空间统计方法中能够精确地揭示经济空间分布多方面特征的方法[18,19],最早由Lefever在1926年提出,用于揭示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20~24],已在社会学、人口学、犯罪学、地质学、生态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25~29]。SDE方法通过以中心、长轴、短轴、方位角为基本参数的空间分布椭圆(见图1a所示)定量描述研究对象的空间分布整体特征。具体来说,空间分布椭圆以地理要素空间分布的平均中心为中心,分别计算其在X方向和Y方向上的标准差,以此定义包含要素分布的椭圆的轴。使用该椭圆可以查看要素的分布是否被拉长,由此而具有特定方向。SDE方法基于研究对象的空间区位和空间结构,可从全局的、空间的角度定量解释地理要素空间分布的中心性、展布性、方向性、空间形态等特征。椭圆空间分布范围表示地理要素空间分布的主体区域,其中,中心表示地理要素在二维空间上分布的相对位置,方位角反映其分布的主趋势方向(即正北方向顺时针旋转到椭圆长轴的角度),长轴表征地理要素在主趋势方向上的离散程度。SDE主要参数的计算公式如下:式中,(xi,yi)表示研究对象的空间区位,wi表示权重,(----Xw,-Yw)表示加权平均中心;θ为椭圆方位角,表示正北方向顺时针旋转到椭圆长轴所形成的夹角,~xi、~yi分别表示各研究对象区位到平均中心的坐标偏差;σx、σy分别表示沿x轴和y轴的标准差。对不同椭圆的大小、方位等基本参数进行比较,可以提供不同空间分布之间的差异信息,而且空间分异系数可以定量刻画不同分布之间的空间分异程度(图1b)。例如,空间分布B相对于A的空间分异系数IB/A可通过以下具体表达式定量描述:IB/A=空间差异部分B的面积空间分布B的面积(5)本文研究所涉及的空间计算主要基于Arc-GIS10.0展开,空间参考为等面积的Albers投影坐标系统(中央经线为105°E,标准纬线分别为25°N、47°N)。

2基于特征椭圆的中国经济空间分异

倘若不考虑任何自然要素及社会经济要素的作用,社会经济、人口等在国土空间的分布应该是均衡、随机的,因而国土空间均衡分布是经济空间分异的起点。而实际上,在“第一自然”代表的自然禀赋差异的影响下,区域发展的起点并不平衡,同时,由于“第二自然”带来的区域发展内在核心动力——聚集机制的空间差异,区域发展的过程也呈现不平衡的特征,这“两个自然”的作用共同导致了经济空间的分异。本研究采用SDE方法分别定量刻画出国土均衡分布以及表征“第一自然”和“第二自然”分异作用的相关特征分布,继而以国土均衡分布为基础参照,分别以国土空间“第一自然”和“第二自然”相关特征分布为依据,在空间上定量刻画、分析中国的经济空间分异。2.1国土均衡分布椭圆国土作为国家的地理标志,具有特殊而复杂的几何特征,其国土尺度和形态对一个国家经济、人口、政治等的空间组织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学术界早就认识到国土的空间几何特征,使用重心、标准距离方法等统计方法来确定这些特征[30~33],但目前还未有学者应用SDE方法同时从从中心性、展布范围、方向趋势等多个角度精细地定量刻画中国国土空间的几何特征。本文研究以105°E为中央经线,对中国连续大陆空间(不包括海南、台湾等岛屿)进行30′×30′经纬度剖分,在国家几何轮廓内共确定了3048个剖分点来表征中国连续国土空间,继而以这些点的空间区位为基础,运用SDE方法在等权重的条件下(即将所有点的权重均设定为1或其他相同的值)计算得到完全均衡状态下的中国国土空间分布椭圆。中国国界空间数据来源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计算得到的中国国土均衡分布椭圆见图2,其中,中心在甘肃省兰州市(103.30°E,36.64°N),长半轴为1684.35km,短半轴为1161.88km,方位角为86.26°。从空间范围来看,国土均衡分布椭圆覆盖528.34×104km2的大陆国土面积,约占全国土面积的55%。该特征椭圆可为研究中国空间分异提供基本参照,从而反映经济、人口等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集中性。2.2国土地形分布椭圆Krugman所说的“第一自然”力量主要是指海拔、地形、水资源等决定空间经济演变起点的自然禀赋要素,在长期尺度下具有不变性,可以促进或限制经济的发展。在自然要素中,地形因素是人地相互作用的空间结构基础,其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具有控制和分异作用[34,35]。本文研究以地形因素为主要因素,通过中国连续国土空间地形分布椭圆刻画“第一自然”要素对区域经济空间发展起点的分异作用。研究主要针对上述3048个经纬度剖分点展开,借助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基于数字高程模型数据(DEM,1:400万)提取出每个剖分点的高程信息。继而通过加权标准差椭圆方法计算连续国土空间地形分布椭圆——即基于3048个剖分点的空间区位信息,将每个点要素的高程信息作为权重计算得到国土地形分布椭圆。通过计算,中国国土空间地形分布椭圆中心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94.64°E,35.16°N),长半轴1327.89km,短半轴870.11km,方位角为89.22(°图3)。总的来说,国土地形分布椭圆覆盖358.40×104km2的大陆国土面积,约占全国土面积的37%。相对于国土空间均衡分布,地形分布椭圆中心分布明显偏西,长、短轴均显著小于国土均衡分布椭圆,这直接反映出中国地势的西高东低。图3中国国土空间地形分布椭圆Fig.3ThespecificellipseoftopographydistributioninChina2.3中国人口分布椭圆Krugman将人类活动形成的交通条件、人口与资本聚集区位称为“第二自然”。经济活动最突出的空间特征是聚集,其产生的前提条件是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如果需求和生产要素的空间分布完全均匀,所有的商品生产都将是当地性的,这时将没有空间分异[36]。人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人的分布是人用脚在给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等投票,因而本文以人口分布为主要因素反映“第二自然”要素的分异作用,主要针对2010年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分县数据(不含港、澳、台地区)开展研究。通过加权标准差椭圆方法计算人口分布椭圆,中国人口空间分布椭圆见图4,其中,椭圆中心在河南省南阳市(113.62°E,32.63°N),长半轴为1092.86km,短半轴为822.18km,方位角为28.83°。人口分布总体表现为“东北-西南”的空间分布格局,空间分布主体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和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区,其覆盖252.97×104km2的大陆国土面积,约占全国土面积的26%。胡焕庸线是适宜人类生存地区的界线,而且具有稳定性[37,38],其东南方约40%国土面积上居住着90%以上的人口,以平原、水网、丘陵、喀斯特和丹霞地貌为主,线西方人口密度极低,主要是草原、沙漠和雪域高原。从图4中可看出,中国人口分布轴线(长轴)与胡焕庸线近似平行,且其绝大部分分布在胡焕庸线的东南方。图4中国国土空间人口分布椭圆Fig.4ThespecificellipseofpopulationdistributioninChina3

3结果分析与讨论

总的来说,中国国土空间均衡分布和地形分布总体表现为“东-西”空间格局,人口分布总体表现为“东北-西南”的空间分布格局(图4)。相对于国土均衡分布椭圆,中国人口空间分布靠近东部地区,其椭圆长、短轴长度均显著减小,充分表现出了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异特征和空间聚集特征。如国土空间均衡分布的椭圆长、短轴分别为人口分布椭圆长轴、短轴的1.54、1.41倍(表1)。地形要素对人口分布及社会经济活动的控制和分异作用显著,其中,相对于地形分布椭圆,人口分布椭圆的空间分异系数为89.55%(即,与地形分布的空间重叠部分仅占人口分布椭圆面积的10.45%)。除了地形因素之外,水资源、气候等因素也对人类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胡焕庸线是通过人口表现出的自然,其与气象上的降水线、地貌区域分割线等均存在某种程度的重合,如,与作为中国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分界线的400mm等降水量线基本重合。结合胡焕庸线进一步分析“第一自然”要素的分异作用,经计算,人口特征椭圆的93%位于胡焕庸线的东南方。在中国经济主体区域的内部,也存在着经济空间分异。城市作为集聚经济在空间上的体现,其经济产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聚集经济的空间分异作用。因此,为了进一步分析和讨论中国经济空间分异,本部分研究基于2010年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人口和地区生产总值[39],得到中国地级城市体系人口分布和GDP分布特征椭圆,见图5。通过计算,城市体系人口分布中心与基于县域普查数据的人口分布中心基本一致(表1),且城市体系人口分布椭圆范围占县域普查人口分布椭圆面积的74%,因而研究城市体系经济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由图5可看出,中国地级城市体系人口、GDP分布主体均完全分布在胡焕庸线的东南方,主要集中在约20%的大陆国土面积上,而且二者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差异。总体来说,基于地级城市体系的GDP-人口两个分布之间以东-西方向差异为主,GDP分布相对于人口分布的空间分异系数为15.45%(即,二者空间重叠部分占GDP分布椭圆面积的84.55%)。由于中国经济主体——沿海地带的狭长状分布特征,城市GDP空间分布,更靠近东部沿海地区,椭圆方位角较小,分布范围(长、短轴)略大。人口分布以长江中下游平原和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区为主体,在GDP分布椭圆的西南方。综合以上分析,由于地形、降水、气候等自然禀赋因素是影响区域发展起点不平衡的根本原因,因此从“第一自然”要素的空间分异和控制作用来看,胡焕庸线以西地区,特别是西北侧地区发展经济、集聚人口的功能较弱,其总体以生态保护和恢复为主(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国22个限制开发区域大多分布在胡焕庸线两侧)。而且通过对比分析2000年第五次县域普查人口分布椭圆和2010年第六次县域普查人口分布椭圆,发现2010年中国人口分布中心向东南方向移动,西部地区有限的人口红利仍在流失,东、西部地区人口不均衡性在进一步加大,这也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产业的空间聚集是一种地缘现象,因而经济空间分异作用是不可避免的,但确保空间发展能够兼顾效率和公平是实现国土经济空间优化发展的关键。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构建城市化战略格局,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拓展。靠近人口分布是判别区域空间公平的标准[40],而临近市场空间则更能体现效率,因而减小二者之间的空间差异将有助于兼顾效率和公平。目前中国城市体系人口分布比GDP分布略靠西南方,通过重点培育人口分布较为集中的成渝城市群、关中城市群等中西部经济增长极可有助于拉动中国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向西发展;可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吸引人口向GDP分布椭圆北部地区流动、聚集,发挥人口红利的拉动作用,推进经济增长由南向北发展。

4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研究根据克鲁格曼的“两个自然”理论,运用空间统计SDE方法,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基于中国国土空间特征椭圆系列——国土均衡分布椭圆、国土地形分布椭圆、人口分布椭圆,在空间上定量刻画了“两个自然”作用下的中国经济空间分异特征。主要结论如下:①在“两个自然”的分异作用下,中国经济空间差异以东-西方向为主。相对于国土均衡分布椭圆,国土地形分布椭圆明显偏西,长、短轴均明显减小,这反映出中国高地势主要集中分布在西部;中国人口空间分布靠近东部地区,其椭圆长、短轴长度均显著减小,充分表现出了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异特征和空间聚集特征。②国土地形等“第一自然”要素对社会经济活动的控制作用显著。人口分布椭圆对于地形分布椭圆的空间分异系数分别为89.55%,其93%的空间展布范围位于胡焕庸线的东南,且分布轴线基本与胡焕庸线平行。③在“第二自然”聚集机制的作用下,中国城市体系人口、GDP主体集中在胡焕庸线东南方约20%的大陆国土面积上,且二者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差异。城市体系GDP分布相对于城市体系人口分布的空间分异系数为15.45%。中国东部与西部之间自然禀赋的差异,导致区域发展的起点不平衡。从“第一自然”要素的空间分异和控制作用来看,胡焕庸线以西地区,特别是西北侧地区发展经济、集聚人口的功能较弱,而且西部地区有限的人口红利仍在流失。同时,由于区域发展的内在核心动力聚集机制的空间差异性,区域发展的过程也呈现不平衡的特征。通过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中部崛起等国家层面的区域发展政策,可以改变制约聚集机制发挥效果的外部环境,减小区域差异,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体来说,从兼顾效率和公平的角度出发,可通过重点培育人口分布较为集中的成渝城市群、关中城市群等中西部经济增长极拉动中国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向中西部发展;可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吸引人口向GDP分布椭圆北部地区流动、聚集,发挥人口红利的拉动作用,推进经济增长由南向北发展。本文研究也为从空间的、全局的角度定量分析经济空间分异提供了新的方法参考。在今后的研究中,可进一步深化研究中国社会经济主体区域内的经济空间差异问题,从而为制定国土优化开发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自然经济的特点篇7

关键词水经济模型水产业产出现代水经济

没有任何一种资源,对人类至今的发展,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也没有任何一种资源,将对人类未来的发展,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这种资源,就是水资源。水资源对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发展已经显现出其绝对重要的地位,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水经济”,已经开始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1水经济系统

从有生产活动开始,人类就在不停地探索利用水资源创造财富的途径,这些途径日益得到拓展,时至今日,人类在自觉和不自觉中根据区域的水资源条件已经建立起各具特色的经济系统,我们称围绕水资源属性建立的经济系统为“水经济系统”。

2水资源

大家都知道“石油经济”的概念。但是,对于人类而言,水比石油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水具有比石油复杂得多的资源属性。认识水的复杂资源属性,对于形成现代水资源价值观念,建立现代水经济系统,意义重大。

2.1按水资源用途划分的属性

(1)水的自然资源属性。水资源的自然资源属性是指其作为生产过程的投入要素所体现的特征。与铁矿作为投入物经过冶炼和加工以后,能成为钢材、铁等生产资料和其它如汽车、水管等消费品等一样,水经过提炼和加工以后能成为工业用蒸馏水和生活消费用的饮用水、洗漱水等。当然,水还可以作为工农业生产过程中其它必不可少的直接或间接投入物。水资源的这些属性,表现的是其自然资源属性,它能为人类提供效益,能够产生经济价值。

(2)水的资产属性。水的资产属性,是指仅仅通过水的所有权的运用便能为所有者带来经济效益所体现的特性。当某一社会单元取得一定的水域的所有权后,便能将其作为生产的工具,为产权(使用权)所有者带来经济效益。水的资产属性有如铁路、公路、土地,但比它们具有更加复杂的特点,如一定的水域不仅可以作为交通运输的资源,还可以作为养殖业、水力发电等工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水的这种特性与其自然资源特性的重要区别在于,它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被直接消耗掉,而是像工业生产的设备和厂房一样,其物质形态并不会被直接转移到产品中,而是通过占用方式将其价值逐步转移到产品中。与工业生产设备一样,水资源在作为资产使用时,由于水质在降低,水的使用价值也在降低。就像企业的资产在经营过程中要通过修理、更新来实现保值增值一样,水资源的保值增值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水的环境资源属性。自然环境可以接受、分解、还原、转化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废弃物和其它有害影响,从而满足人类的生产和发展的生态需求。这是环境作为一个系统所表现出来的资源特性,它已经超出了自然资源的范畴。自然资源所具备的这部分特性,环境和生态学家们称其为环境资源特性。它包括依托自然资源的物质实体产生的景观的可观赏性与舒适性(景观优美性)、环境容量与其自身的调节(分解、转化废弃物)能力。水具备以上环境资源定义的所有属性,这一属性的意义在于它能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服务功能。

(4)水的生态资源属性。水资源还具备与人类生产生活间接相关或无关的生态功能。这部分生态功能表现为:水不仅是生命的构成要素,而且是包括生命系统在内的整个生态系统维持的必备要素。所有的自然生命体都包含水,所有的自然生命系统需要水来维持,部分非生命系统缺乏水将会退化。在沙尘暴肆虐、土地大面积沙漠化、人类付出惨痛代价的今天,人们开始意识到水的生态资源特性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

2.2水资源的经济学特性

(1)系统性。以上使用特性不仅构成一个复杂的经济学系统,涉及经济学的供给、需求与市场、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均衡、边际效用等问题,还涉及目前的前沿学科和理论,包括资源环境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等。系统性决定水经济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复杂性。

(2)稀缺性。理论上说,任何资源都具有稀缺性,对于水资源而言,存在现实的稀缺(中国北方的水资源状况)、潜在的稀缺、结构性稀缺和季节性稀缺四种情况。稀缺性为发展水经济提供了基础。

(3)竞争性。表现在同类厂商之间对水资源的竞争性使用和水资源在不同用途之间的竞争性(作为自然资源投入和作为资产、环境资源、生态资源之间的竞争性)。竞争性决定了水资源产权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必要性。

(4)兼具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的特性。水作为生态环境资源的公共物品特性决定了政府在水经济系统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而水作为自然资源和资产的准公共物品特性决定市场机制在水经济中的地位。

3水产业

水产业是水经济的主体。根据水资源的用途,水产业涉及的产业领域,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从水的自然资源属性发展的水产业,包括水利工程、自来水供应、其它水产品、节水技术和产品等,作为现代水产业的重要构成部分,节水技术和产品是现代水经济未来的重点发展领域。

(2)从水的资产属性发展的水产业,包括水电工程、水产养殖、水运、港口、码头、运动、休闲、水权价值评估与交易等。其中,运动、休闲、水权价值评估与交易是现代水经济未来重点发展的领域。

(3)从水的环境资源属性发展的水产业,包括房地产、旅游、水环境监测与评估、污水收集、处理、水体修复、水生态保护与恢复等技术、产品和服务,其中非接触性旅游、水环境监测、污水收集、处理、水体修复、水生态保护与恢复等技术、产品和服务是现代水经济未来的重点发展领域。

(4)从水的生态资源属性发展的水产业,包括绿化、植被建设与恢复、湿地保持与再造、地下水保护等。这类水产业都是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

4水产业的产出

4.1水产品和服务

水产品和服务与一般产业的产品和服务具有相同的特性,水产业的这部分产出具有完全的私人物品特性。因此,具有完全的市场化特征。由于它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产业,一般国家都采用的是政府垄断经营的方式,但是,这种经营是按照市场化的机制在运作。

4.2水环境质量

传统观念上,人们一般认为水环境是产业的投入要素,人们并没有认识到,水环境资源在可以作为生产过程的投入或消耗的同时,就像制造业使用的钢材本身就是冶金行业的产品一样,现代经济系统中水环境质量本身就是产品和服务,并且存在现实的市场需求。

4.3生态平衡

以水作为重要一环的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一种标准的公共物品。人类从事的生态保护与恢复活动,是关系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活动,水环境的生态效益是一种社会效益。作为水产业的重要产出内容,生态系统的恢复必须完全依靠政府的力量和社会公众的参与。

5政府与市场的作用

5.1政府的作用

包括:水资源产权的所有权属国家和集体所有,各级地方政府的水务管理部门行使该权利;水资源的使用权实施部分市场化的原则;政府保留水资源用于生态保护的使用权,并行使生态保护的一切职能;确定不同水域的功能,制订水资源产权相关法律和规划;制订一般水产品和服务产业的市场运作规则;建立水资源产权交易市场和污水排放权交易市场;建立水资源“使用者付费”机制,控制水资源的定价权,利用价格调节水资源的使用,并获得水资源使用收益;建立水环境“受益者付费”机制,获得水环境收益;建立水环境“保护者受益”机制;建立自然资源与环境资源和生态资源在使用上的优化配置机制;建立水资源(包括水环境)使用监督机制,行使监督职能;建立水资源价值评估体系和水资源价值核算体系。

5.2市场的作用

包括:按相关法律和规划配置水资源的使用权;由供求关系和价值规律决定水产品和服务的供应数量和价格;优化配置水环境保护资源,包括资金、技术、资本、人力资源等;刺激技术进步机制。

6现代水经济

6.1传统水经济

传统水经济,是主要是围绕水资源的自然资源属性和资产属性而建立的经济系统。传统水经济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七个“强调”和七个“忽视”:强调由自然资源属性所体现的经济价值,忽视其环境和生态资源价值;强调直接效益和直接费用,忽视间接效益和间接费用;强调利用,忽视开发和节约;强调占用,忽视保值增值;强调自然资源产权,忽视环境资源产权;强调产品价值,忽视资源价值(产权价值);强调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忽视市场的作用。

6.2现代水经济

现代水经济,是围绕水资源的属性体系建立起来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特征的经济系统。现代水经济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九个方面:经济价值与环境生态价值并重,强调可持续发展;直接效益、间接效益、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并重;开发、节约与利用并重;自然资源产权和环境资源产权并重;在水资源配置中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并重;形成自然资源与环境资源和生态资源在使用上的优化配置机制;形成水资源价值评估体系;注重水资产的保值增值,形成良性循环机制;建立水资源价值核算体系。

7结束语

水资源具有复杂的资源属性和经济学属性体系,现代水经济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经济系统,本文只是对其系统的结构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由于现代水经济在国民经济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且对环境和生态具有复杂的影响。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对水经济系统的深入系统研究已经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张杰彬,甘茂治.资产维修、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2(2)

自然经济的特点篇8

关键词:青海;特色经济;特色经济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F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0-0128-02

1 构建青海特色经济体系的理论依据

1.1 比较优势理论

根据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和赫克尔――俄林的“要素比例说”的理论,青海的特色经济集中于生产要素相对丰富的产业和生产成本较低的产品,就能获得较好的贸易利润,也能与全国大局接好。青海只要将在其区域产业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参加区际交换,均可获得交换利益,但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则选择劣势最小者。这符合地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利益主体的要求。

1.2 竞争优势理论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之后,学者们通过对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两者的比较分析,得出了比较优势未必就是竞争优势的结论。因此青海经济的发展应通过发展区域特色经济,从而使区域优势转化为区域竞争优势,应该坚持动态发展的观点,使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获得长久的竞争优势,而不是静态和短暂的优势,从而最终使产业在区域内和国际市场中形成竞争优势。

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基于西部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开发的角度出发, 青海省在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在发展特色经济的过程当中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同时,在产业选择过程中,应该以绿色产业为重点,以可持续开发为目标,做到在“保护中开发”。

2 构建青海特色经济体系的基本思路

2.1 青海特色经济体系的构建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特色经济是空间地域经济的范畴,是在地区经济分工与联系的总体格局中能明显表现出一个地区的经济结构较其他地区具有特别突出的特点和优势的特征。这种特征不仅表现在生产(经营)的规模、产品(劳务)的数量与质量上,而且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市场竞争力上,并经市场检验后所获得的收益状况,即市场效益上。新时期的青海特色经济必须寻求特色,更要求特色产品的开拓紧紧跟踪市场需求,要充分了解市场、研究、分析市场对特色产品的需求倾向,开拓适应市场需求的特色产品。

2.2 青海特色经济体系的构建必须以资源开发为基础

特色经济参与市场的竞争,应该具备独特稀缺的资源禀赋,使供给在特定的约束条件下难以类同。特色经济对市场的占有,依托的是特色资源的自然禀赋以及发展机会的把握,资源的稀缺性构成了特色经济的自然基础。以特色资源的开发为基础,要从实际出发,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立足于可支撑的资源基础,发现和创造市场需求。

2.3 青海特色经济体系的构建必须以支柱产业为龙头

面向市场的青海特色经济应该是产业化经济,必须有支柱产业来带动。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的条件下,青海省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要根据市场需求,大力培育发展具有本地资源特色、市场容量大、竞争力强、对工农业生产有带动作用的支柱产业。

2.4 青海特色经济体系的构建必须以耦合效应为动力

特色经济不是特色要素的简单累加,而是通过独特机制把诸多特色要素有机地配置起来,这种特色机制既能使资源、产品、产业、科技等要素相互联结、相互吸引,又能使优势要素进一步发展,从而不断突出经济的特色而逐渐形成特色经济。因此,特色经济体系的形成实际上是一项耦合效应的系统工程,需要有特殊的运行机制,特色经济的耦合效应表现在:一是特色资源的优化配置。特色资源最初主要体现为实际拥有的、可采集的自然资源,逐步演变为资源全方位优化组合和深度开发利用,充分体现特色资源要素的长处。二是品牌优化整合。根据品牌整合的要求,在品牌设计、产品包装、市场营销等方面实施优化组合,优势互补。三是规模效益。“多、散、乱”等特色经济发展问题,难以挖掘特色要素优势,难以上档次以形成竞争能力。因此,青海应围绕特色,通过整合,实现规模经济。

2.5 青海特色经济体系的构建必须以循环经济为理念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青海发展特色经济,要根据本地区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建立基于循环经济模式的产业体系,实现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

3 青海特色经济体系的构建

由于受特殊的地理、气候等复杂因素的影响,青海形成了一些其他地区无法替代、仿造与迁移的独有资源,对这些独有资源进行加工而形成的初级产品、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的产业就构成了青海特色经济体系的基本特征。

3.1 特色产业体系

青海发展特色产业,不仅要突出“特色经济”的一般性,更重要的是突出“青海特色经济”的特殊性。青海省应利用青藏高原冷凉气候、天然草场、“世界屋脊‘等这些优势资源发展独具特色的产业。

3.1.1 特色农牧业

(1)种植业。一是重点发展豌豆、蚕豆。据统计青海省豆类年出口约5-6万吨,年创汇约1500-2000万美元。青海省主要出口创汇的农产品是豌豆、蚕豆,尤其蚕豆在国际市场上享有 “圣域蚕豆”之称,产品以其“粒大、饱满、色佳、无虫蛀”等特色,畅销国内外市场,初级干籽粒蚕豆是青海对外贸易的主要特色产品和拳头产品,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二是积极推广高海拔地区特早熟杂交油菜种植。青海省日照暴幅量大,昼夜温差大,油菜产量高,含油量高且少病害虫,具有极强的产品竞争力。三是积极扩大以海南、黄南、海西和果洛为主的中藏药种植产业。调查资料表明,青海省中藏药品种繁多,在1660种天然药物中就有中藏药材1294种,其中尤以一些特产和地产药材驰名中外,如冬虫夏草、麻黄、藏茵陈等久负盛名。目前,我省药材人工种植面积约在30万亩左右,但还未形成产业规模,处在野生资源采集阶段,加快我省中藏药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藏药材种植业的发展。科学开发利用中藏药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应是青海中藏药发展长期坚持的方针。

(2)特色畜牧业。据统计,青海有5亿亩可利用草场,各类牲畜2300多万头。环湖地区是主要的百万羔羊肉产业基地, 2006年羔羊出售达42.92万只,实现销售收入6029.85万元,羔羊出售保持了20.7%的增幅,呈现出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发展势头。因此,畜牧业养殖必须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进一步优化畜群、畜种结构。扩大羔羊、犊牛肉、牦牛生产规模,建设毛肉兼用的细毛羊、安哥拉山羊等生产基地,建立肉羊种羊良种繁育体系,发展青南地区为主的藏羊、欧拉羊产业,以东部农业区小尾寒羊与肉羊杂交为主的肉羊产业,发挥杂交优势。

(3)特色林业。青海省有宜林地1126.82千公顷,本省规划到2009年,将退耕还林(草)和荒山植树种草1093.33千公顷,其中造林面积456.66千公顷。结合生态环境建设,积极培育引进筛选适宜当地自然环境的优良苗木,并加快繁育和开发,扩大具本地特色的林果业,其中沙棘、枸杞、水果、干果和种苗等经济林果的种植是主要特色产业。

3.1.2 特色工业

青海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目前,青海矿产资源种类达125种,有54种矿产的保有储量居全国前10位,已探明的矿产资源保有储量价值达17万亿元,占到全国资源的14%。青海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开发合作: 一是盐湖资源开发。以“聚宝盆”闻名天下的柴达木盆地有33个盐湖,已初步探明氯化钠、氯化钾、镁盐、氯化锂等储量均居全国首位,其中氯化钠、氯化钾、镁盐、氯化锂、锶矿、芒硝储量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90%以上,盆地内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量也十分可观。今后将加大盐湖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最终将柴达木地区建成全国钾肥及盐化工基地。 二是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目前共发现16个油田,6个气田。石油已探明的储量为3.05亿吨,天然气已探明储量3029.6亿立方米。青海省天然气化工与盐化工结合开发前景广阔,目前从柴达木盆地铺设的输气管道已经经过西宁东送至甘肃兰州,涩宁兰输气管道年输气能力是20亿立方米。 三是水能资源开发。青海省是三江源头,全省水能储量在1万千瓦以上的河流有108条,尤其是黄河上游龙羊峡的部分河段,水流落差865米,地质条件好,可建设大中型电站13座,总装机1100多万千瓦,是我国水能资源的“富矿”带之一。

3.1.3 特色旅游业

青藏高原被称为地球上的“第三极地”,又是多民族、多宗教地区,有着神秘莫测的独特高原自然景观和特色人文景观。据统计,2005年,青海省年接待境外旅游者10万人次,国内旅游者510万人次,总收入达到20亿元。因此发展特色旅游业已成为一个重要产业。首先,重点抓好青海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互助北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称为青藏高原上“西双版纳”循化孟达天池、坎布拉地区等自然风景点的开发与建设。其次,以树立地域文化品牌为重点,推出河湟文化旅游、青海湖文化旅游、江河源文化旅游、昆仑文化旅游等各具特色的四大高原特色文化旅游板块,弘扬和打造高原特色文化旅游品牌。河湟地区主要是湟水、黄河谷地,包括西宁和海东地区,是青海省多元文化的聚集地。

3.2 特色产品体系

青海省应培养出以资源为起点,经过中间产品直到最终产品的产业链体系,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获取高的附加值。一是大力发展高原农牧土特产品的精深加工产业。发展“环保产品”、“绿色产品”、“保健食品”、“生物医药”等无公害产品的生产,并形成独具青海特色的无公害产品产业。重点发展以明胶及系列产品为主的生物制品,以蜂系列产品、青稞酒系列产品、果汁饮料、菜籽油和牛羊肉成品、半成品等为主的天然绿色食品,以及三绒(牛绒、羊绒、驼绒)面料、织物,民族地毯和工业用纺织品等,提高农副产品加工转化率,创“特色”产业,育“名牌”产品。二是工业精深加工产品。包括盐湖工业、有色金属工业、冶金工业、建材工业、石油天然气工业水电工业等优势工业,加大对这些工业产品的深加工开发,促进产品的保值增值。

3.3 特色技术体系

特色资源转化为特色产品,技术是关键。青海省由于受经济发展和资金积累水平的限制,在发展技术产业上不应全面出击。应有选择性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把现代生物工程技术、酶技术和基因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新型材料技术、信息技术、机电一体化、新能源等领域作为主攻方向。一方面,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资金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应依托现有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人员、军工高科技资源,加大研究和开发力度,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加强自主创新,以提高科技含量,创出自己的优秀品牌,取得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此外发挥政府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的扶持和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晓,赵志文.试论青海文化资源与文化建设[N].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3,(6).

[2]刘同德.青海应实施优先发展轻工业战略[N].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4,(3).

上一篇:如何保护儿童的视力范文 下一篇:绿色消费的兴起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