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教育观的内涵范文

时间:2023-11-15 17:25:31

主体教育观的内涵

主体教育观的内涵篇1

医学生作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高层次的人才后备军,是未来生命科学研究和医疗卫生实践的中坚力量,其医德素质培养是医学院校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人文内涵素质培养的一个核心就是人文内涵的培养。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改革不断深入,使医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等也相应发生深刻的变化,这必将给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情况。因此,在社会需求和理论发展的新形势下,以医学与人文内涵相融合的视角进行医学生的培养就显得尤其重要。这首先需要对医学生的人文内涵进行本质分析,之后在分析的基础上与医学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 1医学生的人文内涵 谈到人文,可以说无论东西方古已有之。西方社会的人文更多指的是人文精神,英文为humanism,通常又可以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最初的人文精神即狭义上的意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而广义上的人文精神则是指人类精神世界的三大支柱、与科学与艺术相并列的人文。我国教育界中具有悠久的人文传统。在我国,最早出现“人文”一词的《易•贲》中说:“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主要指礼教文化;所谓“文明以止”,就是要求人们内以践行道德伦理,外以恪守立法制度。 但是在近代以来,受西方“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人们在注重医术与器械的同时,逐渐忽略了医学的人文内涵,忽略了医学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对患者的人文关怀,由此导致了当前医学研究和医疗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也正是这种情况导致了医学与人文相分离的状况[1]。其实今天我们倡导医学的人文精神,主张医学教育中的人文内涵的研究,从一定意义上讲不过是医学本质的回归和复兴。这种医学人文内涵的回归是医学本质属性的内在要求,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呼唤,因此重建医学人文精神是当代医学工作者的共同责任。由此可知,医学人文内涵的本质不是体现在医学方面,而是体现在以人为本这个基本点之上的。简单叙述就是,医学人文素质坚持以人为本的精神,强调关注人的生命、倡导保护个人的权利,重视人的自身价值,强调生命价值优先的人道主义原则和人本主义原则。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则是强调相互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突出人人平等的原则。 医学发展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只有具有医学人文精神的本质内涵,医学才能成为人的医学。所以,在社会需求和理论发展的新形势下,以医学与人文相融合的视角进行医学生的培养,对医学人文内涵的本质解读就显得尤其重要。人文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基因,作为一种朴素的习惯和意识[2],与医学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具备了这两种精神的医学生才是合格的、值得信赖的未来医生。正如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云:“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所以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 2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内涵的结合 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医学生的公共政治理论必修课,应该是一门融科学、哲学、人文、学科史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很强的交叉学科,应该具有的特点就是内容涉及的范围较广,具有医学方面丰富的素材。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如何在阐述知识点的同时,把人文内涵教育融会其中,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从感性知识到理性知识的飞跃,实现人文内涵的升华,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就教学背景而言,医学研究生大多来自单科院校,本科阶段局限于专业范围,人文社会科学的底子相对欠缺,研究生阶段专业学习任务繁重非常的繁重,过多的关注专业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思想人文素养的提升,忽视了人文内涵方面的教育,导致形成了重“医”轻“文”,重“技术”轻“人文内涵”的现状。然而“医者德为先”,从历代名医的相关著作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凡是卓有成就的医学家无一不是医术精湛、人文内涵高尚的人。晋代杨泉在《物理论》中道:“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3]。这就说明,我国从古代起对从医者的选拔和任用就有十分严格的标准,非人文内涵高尚者不得行医。所以转变医学生原有的专业能力本位观,树立起全方位的以人文内涵教育为根本的素质教育本位观,既是医疗事业时展的需要,更是医学人才培养的时代需求。 需要特别关注的是,现代医学因其负载着新的人文价值而正在发生着变化,与传统人文内涵相比增加了新的内涵。特别是面对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由此引起的种种忧虑和不安,以及面对人类对健康、尊重、和谐等等的美好期盼,使得医学教育无疑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因为培养新时代医学生的人文内涵比掌握医疗技术本身更值得关注,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和谐医患关系添砖加瓦,才能够让人们对生命健康和生命质量的期许走向更高的境界。 作为思想政治课的任课教师,都有责任和义务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力求将医学与人文内涵,敬德与修业两个个方面进行结合,努力形成突出人文内涵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就是以思想政治课课程为平台,加强医学生人文内涵教育的途径研究,可将其简单归纳为围绕“一条主线,两个基本点”展开。一条主线是指以“敬畏生命”的大道德观作为中心和主线,贯穿课程的始终;两个基本点是显性人文内涵教育与隐性人文内涵教育同时推进。显性人文内涵教育是指思想政治课所宣讲的科学精神中的“真”;隐性人文内涵教育是指授课过程中精选有道德闪光点的教学案例,就人文内涵角度有所侧重,强调“善和美”。 “敬畏生命”必须作为思想政治课课程的一条主线和理念贯穿始终。医学生作为未来医学界的中坚力量,直接面对的就是人类生命,每个人的生命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生命的神圣性和脆弱性都需要医生具有抚慰生命的善意和拯救生命诚意的人文内涵品格。但是需要进行拓展的是,敬畏生命并不是简单是人与人之间的,更应该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它的内涵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反思“人类中心主义”理念的基础上,“敬畏生命”伦理思想为我们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一种新视角、新理念,使人类以另一种思维方式去逐步学会善待和敬畏包括人、动物、植物在内的一切生命,理解生命的价值,领悟生命的神圣,尊重生命的平等生存权。#p#分页标题#e# 显性人文内涵教育是指思想政治课所宣讲的科学精神中的“真”。具体方式就是通过科学精神的讲授,让学生从思想上加强学习好专业技能的紧迫性,通过专业技能的精湛来加强人文内涵的修养。首都医科大学的老校长,著名医学家吴阶平先生曾经说过:“做好医生有三条要素:一、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二、精湛医术;三、服务的艺术,即床旁艺术。”这三要素中,第一个要素讲的就是人文内涵,第二、三个要素指的是专业技能。人文内涵与专业技能从来都是相辅相成、息息相关的。人文内涵是专业技能的灵魂,专业技能是实现人文内涵的手段。在现实生活中,有高尚人文内涵的人往往有精湛的医术,因为没有治病救人的思想品德就不可能执着地追求技术上的精益求精。 隐性人文内涵教育是指授课过程中精选有道德闪光点的教学案例,就人文内涵角度有所侧重,强调“善和美”。培养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把人文内涵教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选择让学生感动的案例,不仅要和课堂教学的内容相符,还要彰显高尚人物的人格魅力,这样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感动之余,心灵得到净化,人文内涵得到升华,这样才能够实现课堂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道德性的统一。这种案例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一个具体的情景,再现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体验道德情感,从而探讨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获得思维方式的训练和思维方法的启迪,同时领悟人生的哲理,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3医学人文内涵的价值观 自从20世纪以来,随着各种先进的诊断仪器和设备的出现,以及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也相应发生了巨大变化。最重要的一个变化就是,医生的注意力从关注病人,转移到寻找致病原因、发现细胞或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变化上,即对医疗器械的依赖与日俱增,这使医学价值观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医学价值观主要是指研究医学行为的价值,而这一价值是建立在科学判断基础之上的,它以客观的方式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主要采用直观观察、客观检验、综合推理等认识方法,得出个人及人类生命与健康的事实。其最终的结论就是通过得出人体“what”和“how”的科学结论,为维护人体健康提供前提条件。但是随着医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医学价值观的发展也经历了实证主义和功利主义片面科学观的影响,使医学的发展陷入狭隘的死胡同,并且与其人文内涵相脱离,这是导致医患关系不和谐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重拾医学人文内涵的价值观就具有重要的意义。 医学本身具有多元化的价值观,“医学的价值是多元的,除了基本价值外,医学的价值还可以分为手段价值与目的价值、功利价值与非功利价值、现实价值与理想价值、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等”[4]。但是医学的目的却只有一个,那就是提高人类生命的质量,所以医学的核心价值观只能是医学与人文内涵相融合的唯一性,即只能是对人的关爱。医学不能离开科学技术的发展,但是却不能将高医学技术作为医学自身的价值的主要取向,因为这样一门起源于为解除人类的痛苦且从头至尾充满着爱人的科学,其价值观必须是以人定向的。这种基于医学人文内涵本质的“以人为本”的医学人文价值观必将逐步取代医学技术论的价值观,这才是医学真正的进步与发展。 综上所述,现代医学因其负载着新的人文价值而正在发生着变化,与传统医学相比增加了新的内涵。特别是面对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由此引起的种种忧虑和不安,以及面对人类对健康、尊重、和谐等的美好期盼,使得医学人文方面无疑面临着更多的挑战,这也对医学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其实,医学和人文应该是互助合作、互利互补的关系,医学的发展需要从人文内涵中获得教益,而人文内涵的发展也要从医学精神中汲取营养,因此越到高的层次,它们越趋于一致。只有对医学人文内涵的本质有真正的理解,医学与人文合而为一,才能够为和谐医患关系添砖加瓦,才能够让人们对生命健康和生命质量的期许走向更高的境界。

主体教育观的内涵篇2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教师职业道德 内涵建设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对从事教师职业的特殊道德要求。在提倡师德、重视素养的今天,面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目标、新趋势,把科学发展观纳入到全面、系统、协调的社会活动过程中,也是对教师职业道德提出的新要求。因此,不断拓展和夯实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 并使其更丰富、更深刻是时代的要求。

一、新时期的师德内涵

现代教育和社会发展要求今天的教师应努力构建具有时代特点的先进道德意识、道德观念和道德内涵。

1.构建科学的教师职业道德内涵

职业道德是通过个人职业活动的行为方式来体现出来的,主要反映了一定社会文化相融合的职业素养。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应该有正确的教师职业道德内涵:

(1)师品,德高为师。热爱人民教育事业是教师道德的根本原则,是师德最重要的规范,也是其他规范的基础和前提。

(2)师知,学高为师。作为老师本人要学识渊博,学业精深,要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及时吸收、存储相关学科前沿知识和研究成果。

(3)师能,技高为师。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应具有创新精神,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

(4)师表,身正为师。教师作为影响人发展的特殊职业,其人格品质要求较高,为人师表是教师最起码的职业道德表现。

2.新时期师德建设出现的部分问题

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部分老师脱离教学岗位另谋他职或热衷于校外职业等。除了个体因素之外,社会环境因素与教育管理体制因素是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因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内涵建设刻不容缓。

二、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阐述师德内涵

社会快速发展和进步,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越来越高。在北京师范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希望教师做到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新时代赋予了教师不一样的神圣使命,作为一名老师,应该用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论阐述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1.教师职业道德体现人文观

教育的对象是有生命的个体——学生,要把人文关怀纳入学生教育中,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教育就是以“生”为本, 学生的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首先应热爱学生,其次要尊重学生,最后要肯定学生。

2.教师职业道德体现发展观

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观是真正地给予每个个体主动性, 激发其蕴藏的身心力量, 增强并获得终身发展的动力和永不干涸的持续后劲。师德是教师自我素质不断提高的动力源泉,体现师德发展观有以下要求:一是教师要能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自觉改造认知结构,乐学乐教,积极钻研,利用各种学习机会“充电”,学而不厌,跟上时代的步伐。二是理性发展。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表现出精神饱满、永不气馁的状态,在安于现状、无孔不入的拜金主义思潮和狭隘功利的现实中,甘于平凡,爱岗敬业,使自己的执着努力在工作中得到持续发展。

3.教师职业道德体现和谐观

坚持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全面协调是完善发展的前提,全面是个体各个方面都要发展,协调是各个方面的发展相互适应。

三、师德内涵建设的有效途径

完善的师德规范只有通过有效的途径才能内化为教师的师德意识,进而成为教师的师德行为。

1.注重自律——自我塑造

师德作为教师行为规范,主要通过教师内心的信念起作用,依靠教师在师德修养过程中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觉悟。

2.以人为本——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新境界

以人为本就是以老师的发展为本,让人们重新认识新时代的教育本质特征和职业特征,反映了新时代的人文精神。

3.加强他律——管理和教育

良好的师德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会自发形成,必须靠行之有效的制度来保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结构的调整与变革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师师德建设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新时代的教师,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夯实和践行教师职业道德内涵建设,从各方面提升自我,真正做到不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

称号。

参考文献:

[1]连秀云.新世纪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2.

[2]陈文博.以人为本与师德建设[J].中国教育报, 2004-9-12.

[3]田建国.树立科学教育发展观[J].中国教育报,2004-4-21.

主体教育观的内涵篇3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内涵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0-0212-02

民办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以下简称)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及其政策支持下发展起来的,高职院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受到重视,但与已有的公办高职院校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其主要原因是文化建设与内涵发展上相对滞后。因此,加强民办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促进内涵发展是当务之急。

一、文化与内涵是民办高职院校发展的精神支柱

关于文化的含义众说纷纭,不一而足,但基本的看法都认为“文化是人文化的产物”,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群体精神的表现形式。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和教育家爱德华・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把文化定义为“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与习惯的复杂整体”。[1]就大学文化而言,国内有学者认为:大学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类。物质文化是以物态形式表现出来的,如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校园景观等,是大学不可轻视的非主导文化;精神文化则包括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三类,是大学改革发展不可动摇的主导文化。[2]这就是说,大学发展依靠的是精神文化所包含的三种文化,即观念文化是人们对于外部世界、自身以及人同外部世界关系的基本理解和看法,是文化系统的核心要素,也是引导大学发展的“航标”文化;制度文化是在观念文化下建立起来的有组织的必须遵循的规范体系,是保障大学运行发展的制动系统;行为文化是指个体在日常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修养、气质、道德和能力作用于行为的具体表现。群体的行为文化决定着学校整体的精神风貌和管理水平,体现了学校未来的发展趋势,每所高校都十分重视教职员工的行为文化的提升,只有个体素质提高了,形成的合力才是推动学校快速发展的动力。因此,精神文化所包含的三种文化是大学发展的主导文化,也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因素。

就目前的民办高职院校而言,如果没有内涵发展,也就不可能有民办高职院校的发展。因此有学者指出:“以人为本、文化立校被看作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最高境界。高职院校内涵发展只有上升到文化发展,才是真正的可持续的发展、特色发展。”[3]只有把文化与内涵发展作为民办高职院校建设与发展的精神支柱,以文化发展引领学校的内涵发展,才能促进民办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

二、民办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与内涵发展的现状分析

首先,办学的功利化倾向明显,对文化与内涵发展认识不足,办学的定位不明确。从我国民办高职院校的发起人和创办人的情况看,他们大多是一些企业的老板、创业的成功者,而并非业内人士,这种民办高职教育都是以经济利益为目的的。在管理模式上,实行的多是企业管理模式,重经济效益而轻社会效益;重制度的强化轻制度的人文化。在人才培养方面,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轻人文素质和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在教师及行管人员管理上,重职能部门行管人员的工作绩效和素质能力,轻教学人员的职称结构与学历结构。师资队伍建设相对落后。这些都是民办高职院校办学定位不明确、文化内涵发展不足的现象。

其次,把主要重心放在学校建设、环境美化以及制度管理上,追求表面化和形式化。民办高职院校由于办学时间短,文化积淀不深厚,社会信誉度不高,为了吸引生源,只能从学校的外观上造声势。有些民办高职院校校园面积大,校园建设上规模、上档次,对学生来校参观具有很大的诱惑力,有很好的生源。可是学校不重视文化建设与内涵发展,师资力量不足,教师的学历低,其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与现代高职教育课堂教学存在较大的落差,学生到校学习一段时间后,感到很难学到真正的知识和专业技术,有不少学生要求退学和转学。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主要是有些民办高职院校把学校建设的重心放在大力塑造外在化的形象上,过分夸大自身的办学力量,把物质文化建设当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搞面子工程,缺少对校园文化的长远规划,没有把文化建设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实施和操作,认为文化与内涵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务虚”品,致使教师和学生在学院文化的认同上无所适从。

再次,避重就轻,重“招”不重“教”,课程设置不合理,专业课密度过大,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缺失,是民办高职院校目前存的主要问题。一所学校的发展依靠的是质量,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也是学校改革发展和管理的重中之重。“教师质量和教学质量是两个紧密相连的统一体,也是学校管理的‘双核心’……学校的管理离开了教师质量,教学质量就无法保障;没有好的教学质量,学校就像处在黑暗中的城堡没有了光明,它们是共同支撑教育大厦的两个支架,缺少任何一方,学校的教育大厦就会坍塌,学校管理也就失去了意义。”[4]

三、加强民办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促进内涵发展

国务院2014年18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与公办职业院校具有同等法律地位。”随着国家对民办职业教育的重视,民办高职院校在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因此,加强民办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走内涵发展之路势在必行。

1.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重精神文化建设。学校是以传承文化为目的的教育机构,没有文化学校就无以依存。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客观存在的,如校园环境、建筑、教学设施等所体现出的文化内涵和特点,在学校建设发展时期是处在第一位的;精神文化是主观存在的,是人的观念、知识修养、文化气质在个体生活与社会实践中的能动反映。“高职院校精神文化主要体现为基于对教育观念、价值、教育规律和时代潮流深刻理解基础上,对高职办学方向、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传统和办学战略的认识和把握。”[5]物质文化是学校发展的基础,是硬环境;精神文化则是学校发展的精神支柱,是软环境,二者是缺一不可的。没有好的校园环境、校园建设、教学设备以及实验室和实训室等,学校的一切工作则很难开展,也不可能有好的生源。因此,民办高职院校在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要着力加强精神文化建设,提高办学质量,促进民办高职院校的长足发展。

2.重视教师文化建设,以教学质量促进内涵发展。教师是文化的传播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文化是教师本身所具有的专业素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提升和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它包括教师的职业意识、奉献精神、教育观念、教学态度以及价值取向等。“教师文化建构应重在确立教师的崇高信念,形成教师的积极态度,并最终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6]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要素,如何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并自觉地运用到教学与实践活动中,是现代大学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因此,民办高职院校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切实关心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教师搭建发展平台,为教师的教学、科研以及生活提供良好的环境,使教师感受到在民办高职院校与公办高职院校没有任何差别,让他们能够安心在民办高职院校工作,并把学校作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才会得到改善,学校的公信度和社会地位才会提高。

3.建立健全课程衔接体系,以课程文化引领内涵发展。课程改革是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课程是一种文化,其内涵莫大精深,是专业建设、能力培养的重要依据。学生的文化修养、思想观念以及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是通过课程来实现的,课程设置直接影响学生接受先进知识和专业技术的能力,制约着学校的内涵发展。民办高职院校应以课程建设为重点,开发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综合素质能力以及专业技术能力的新课程,以课程文化引领民办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促进学校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

民办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和内涵发展还体现在制度文化、学生文化、学生管理文化以及后勤服务文化等多个方面。制度文化和后勤服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基本保障;学生文化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和生存能力的文化,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根本;学生管理文化体现着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的现代学生管理理念,是学校文化建设与内涵发展在管理模式上的具体体现。因此,加强民办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走内涵发展之路是今后乃至长期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王春.制度文化:大学文化的核心环节[J].教育发展研究,2004,(7.8).

[2][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M].纽约:哈泼和罗出版社,1958.

[3]李明中.后示范时代,高职教育路向何方[N].北京:中国教育报,2012,05(2).

[4]韩文根.教师质量与教学质量双效应[J].山西:教学与管理,2006,10(26).

[5]刘兰明.高职教育的文化建设目标、内容与原则[J].岳阳纸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主体教育观的内涵篇4

关键词:学校文化;内涵发展;师生发展;课堂教学

学校内涵发展是指学校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依托已有条件,把以人为本、师生发展作为办学目标,在学校文化、课程开发、课堂教学、师生发展等方面顺应教育规律和时展实施改革,实现学校的自主发展。许多成功经验表明,学校内涵发展必须在学校文化、师生发展和课堂教学等关键点上谋思路、下气力、求实效,以此来促进学校教育走上科学、持续、健康的发展之路。

一、学校文化是学校内涵发展的灵魂

党的十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文化发展对于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至关重要,对于学校教育同样意义重大。

国学大师钱穆说过,一切问题因文化问题而产生,一切问题又由文化问题来解决。对于学校而言,不解决好学校文化这个核心问题,学校内涵发展就无从谈起。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实验,蔡林森校长的课改文化,无不是这一思想的结晶。学校理应做弘扬文化、缔造文化的事情。所谓弘扬文化,就是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教育找回自己的根;所谓缔造文化,就是通过践行中华传统文化,让文化入脑入心,构建属于师生自己的文化。弘扬文化是学校内涵发展之基,缔造文化是内涵发展之魂。

在传统意义上,学校文化可分作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板块。在实践中要做到:聚焦精神文化,引领办学航向;持续完善制度建设,构建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内化为师生的言和行,让行为文化落地开花结果;高质量完成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塑造形神合一的师生精神家园。学校文化建设这四个方面必须以人为本,同步跟进,均衡发展,才能促进学校内涵的深入发展。

笔者所在的济渎路学校位于济源市城乡结合部,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公立学校,建校时由四所学校合并而成。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更多的来自不同区域、不同学校的师生成为学校新的成员,各种文化差异、文化现象在这里交汇、碰撞。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实现学校的优质、健康发展,就迫切需要一种符合九年一贯制办学体制、广大师生共同认可的、符合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规律、适合地域特点和师生实际、能够影响和促进师生健康和谐发展的学校文化,迫切需要确立济渎路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和办学理念。

济渎路学校以“善”为校魂,即学校核心价值观,把“拼搏、奉献、包容、求真”的济渎内涵作为学校精神,即师生共同价值观。做到了坚定一个理念:“立德树人,全面发展,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围绕一个思路:“一轴(学校文化建设为轴)、两翼(师生成人、成才为两翼)、一个亮点(家长学校建设)、一条主线(学生校长助理竞选活动)”的办学思路;实施一个策略:以“文化立校,科研兴校”为办学策略;实现两个目标:师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学校倾力构建“善文化”这个内涵发展的底色,为践行“学生快乐成长,教师幸福发展”的济渎梦而不懈努力。学校秉承“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校训,“知善、向善、乐善”的校风,“善教、善导、善研”的教风和“善学、善思、善行”的学风,以此强内涵,扩外延,让“善文化”根植人心。以促进师生的理念觉醒为关键点,改变师生的行为方式为切入点,以改善师生的生命状态为落脚点,把“善的教育”贯穿于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

2013年度,学校在全市开办首家“道德讲堂”,至今已举办6期。师生不仅聆听道德模范和讲师的真知灼见,而且其中的许多人加入了少先队员、共青团员、园丁三支志愿者队伍,经常到居民社区、敬老院、科技馆等场所开展志愿服务,不仅赢得了周边群众的肯定和赞扬,而且在活动中理念得到了涵化,素质得到了提升。同时,“红领巾文明岗”和“全方位、立体化”自我管理活动的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循序渐进,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跟进,使学校文化与师生行为无缝衔接、融为一体,凸显了学校精神和办学理念,有力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

二、师生发展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永恒主题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一书中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这首先是人学。”师生发展一定是学识、道德、情感乃至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永恒主题。师生发展需要引领,也需要疏导和矫正,更需要正确促进和评价,但这一切又必须紧紧围绕师生学会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这个目标,以此实现学校里人的原生态发展。

关于教师发展,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这样说:“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实大师之谓也。”这句话实则是揭示了学校内涵发展的真谛。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已成为教育界的广泛共识。学校内涵发展要紧紧扣住教师发展这个主题,致力于学校人力资源开发和蓄养,使教师产生对教育、对学校、对学生的眷恋、牵挂、惦记的归属感。学校也只有成为教师心中的“家”,教师才会真正的潜心育人、提升自己,学校的发展才会生动起来。济渎路学校以“善教、善导、善研”为引领,推行以“善星”骨干教师、优秀教师、专家型教师为框架的教师专业发展促进系统,提供了面向全体教师的济渎讲堂,面向全体学生的名师讲坛,以及读书、写作、科研等教师共同体等多个活动平台,致力于培养一支师德高尚、学养丰厚、身心健康、勇于进取、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育人团队。如此,找准了方向,内涵发展才会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

学生成长是学校内涵发展的终极目标,学校教育要敢于抛弃那些浮躁的功利性的外在“标签”,让教育回到她本该运行的轨道,回归学校内涵发展的本源。在学校精神文化引领下,济渎路学校先后开展了全体学生参与的“善学星、善思星、善行星”成长评价活动;开展了“假期中的善”、“我眼中的善”、“我口中的善”、“我心中的善”和“我手中的善”等“善的教育”系列主题班会活动,以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等中华传统节日教育为主题的“善的教育”社会实践活动,以“善的教育”演讲会、故事会、作文比赛和文体活动等为载体的主题德育活动,以“善星晋级”、“善行常规”、《“济渎叮咚”――日行一善成长记录册》为载体的师生发展评价活动;启动了以孔子教育思想为支撑的“学・习课堂”构建活动,编写了《济水之源》(上中下册)、《中华之善》(上下册)、《〈弟子规〉课前善育案例》等校本教材和《上善济渎,润物无声》学校精神文化手册。“以善学、善思、善行”为向导,培养基础扎实、品德优良、全面发展、身心和谐、敢于创新、理想远大、善德善才的济渎好少年。

实现师生自我管理是教育工作追求的最高目标和最高境界。两年前,济渎路学校制定了以情感为基础,以制度为规范,以目标为导向,以过程为关键的师生自我管理核心内涵,并在执行中引入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和“生生都是管理员、师师都是德育员”的管理机制。在此基础上,通过优秀班集体创建和优秀教室文化的塑造这些平台的有效介入,使之向高标、高效迈进,从而形成师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有人说,要想解决某一层面的问题,必须站在更高的层面来研究和认识这个问题。在学校管理者眼里,优秀班集体创建就是实现学生自我管理和发展的“更高层面”。所以,学校尽最大可能释放班级管理的空间和权限,让优秀班集体创建笃定为班级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班主任和学生干部是优秀班集体创建“总设计师”,他们把班级管理的“硬件”(卫生、桌凳、门窗、工具等)和软件(习惯、德育、学习等)管理,都交给了班组干部和每一个学生去管理。在小组评议、组间互评,干部点评等层层督导评价的基础上,围绕优秀组集体和优秀班集体这两个“一低一高”创建目标,尽可能让责任感、成就感和价值观成为内在驱动力,形成有人力、有群力、有活力的自我管理。

学生校长助理竞选活动是济渎路学校学生自我管理和发展的一个主线,这项活动并不只是“一次活动”,而是伴随学生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始终的成长主线。竞选是引领,过程育人是关键。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年级、学部、学校多个层级竞选的每个环节,使学生校长助理竞选活动成为学生成长的一个动态生成过程。继续坚持把日常管理权和活动实施权交给学生,升旗仪式、主题班会、团队活动、节日庆典、接待家长、导引来宾等活动,放手让学生策划运作。在河南省文明办组织的“认星争优,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观摩活动中,多名学生校长助理参与到策划、主持等工作中去,活动结束时,参观团成员纷纷与孩子们合影留念,对孩子们的欣赏在无言的颔首中潺潺流淌。

师生发展呈现出双赢的局面,学校内涵发展才算是走对了路子。党的十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学校内涵发展只有遵循教育规律,才能真正落实好这项根本任务。济渎路学校开展以“善的教育”为主题的学校文化建设,把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作为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策略,就是对“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有效落实。实践证明,这些策略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课堂教学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要素

周斌教授在一次报告中曾说过:学生课外的一切问题,都出自于课堂。周教授的观点似乎有些绝对,但却不无道理。学校内涵发展,必须借助于课堂教学改革这个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要素。做好课堂教学改革,要内力和外力一起发力。所谓内力,是指在任课教师中大兴学习之风,大兴研究之风,让课改接上地气;所谓外力,是指邀请专家长期蹲点引领指导,开展与名校对接活动,让课改尽可能的少走弯路接上真气。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济渎路学校探索实践的“学・习课堂”,就是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把人的发展作为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

济渎路学校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瞄准“学・习课堂”的构建,致力于践行伟大教育家孔子和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以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前提。“学・习课堂”遵循的理念是:“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好的,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教好每一个孩子,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管理原则是:“以培养学生兴趣为前提,以思维训练为主线,以发展认知能力为重点,以优化课堂结构为突破口,以促进自主学习为目的。”“学・习课堂”的内涵可以总结概括为:一句话,两件事,三种效果,四个标准。一句话:学而时习,日知月累;两件事:组织教学,让所有的学生都学习;教学组织,让所有的学生都学会;三种效果:教育变简单,课堂变有效,学习变轻松;四个标准:知识学生生成,内容课堂掌握,课堂面向全体,学生幸福快乐。学校建有赛课室,借助现代影像技术探索开展“微格教研”;持续开展同课异构,同伴互助,以教师共同体为平台,促进教师素养和课改质量的同步提高;申报各学科“学・习课堂”省市级研究课题,系统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如此种种,都找准了课改支点,提升了课改质量。

“学习课堂”是一个开放、包容的课堂教学理念框架,我国教育家孔子和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是其核心支撑,李镇西、贾志敏等名家的经验做法都被其借鉴吸纳,济源本土教育专家、全国优秀教师赵春战以及多位名师经常到学校切磋交流,研究共进。广博的吸纳和丰厚的润泽同样也是“学・习课堂”发展成熟的“灵丹妙药”。

总之,内涵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推进学校内涵发展要做的事情很多,但只要抓住了学校文化、师生发展和课堂教学这些关键点,学校发展才不会是一句空话,学校才会真正成为孩子们求知的乐园、成长的沃土。

作者简介:

主体教育观的内涵篇5

一、中国梦是当代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新时代的要求,并提出“内涵式发展”的基本理念。那么,怎样理解内涵式发展?为什么提出内涵式发展?内涵式发展与实现中国梦有什么内在联系?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深入思考。

(一)中国梦为高等教育提供了发展理想a。

高等教育发展,在每个时期都可能有不同的发展理想。比如,在改革开放初期,高等教育发展的理想可能是尽快培养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在当代,高等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因时代主题的发展而获得了新时代的发展理想。当前,中国梦是中国改革开放实践中的“共同理想”,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1]这就告诉我们,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是对社会生产力发展负责,而且要对国家和民族的复兴负责。虽然高等教育的科学事业是以发现真理为目标的,但真理总是要以国家和民族的名义被发现。所以,高等教育承担的既是人类的真理性探索事业,又是国家和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事业。

高等教育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担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实现中国梦的物质基础是经济增长。而当前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应该从资源依赖型向科技创新型转变。因此,高等教育作为国家重要的科学研究实体机构,培养高等人才的主要机构,是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核心力量。高等教育通过发展科学技术,进而转化为生产力,就能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应该贡献的力量。这样,高等教育就应该把中国梦作为自己的发展理想。

(二)从粗放型发展到内涵式发展。

过去一段时间里,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主要与经济发展的模式相适应,也与市场经济的现实状况相适应。如果说经济发展走的是一条以资源和能源为基础的高消耗的粗放型发展道路的话,那么,高等教育的发展也与此相适应,走过了一条粗放型的发展道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对大量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的发展首先面临着数量和规模问题。从90年代开始,国内大部分高校都进行了“扩招”,招生规模扩大,但是师资队伍、科研实力、基础设施等各种条件都无法满足学生教育的需求。这样的结果就是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和数量超过了质量。因此,虽然培养了大批量的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但人才质量并没有达到预期。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不断提高,对科学技术、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知识需求也逐渐提高。十八大以来,提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战略。这其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核心问题。而且随着经济发展对“软实力”的依赖越来越多,也为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任务。

(三)内涵式发展要把“服务社会”作为宗旨。

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就是,培养人才、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这是现代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当国家和社会发展提出新的需要的时候,高等教育也要相应改变自己的发展策略,重新制定发展规划。因此,高等教育提出了“内涵式发展”的新战略。所谓内涵式发展,就是要从高等教育质量入手,培养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推动国家的科学和技术的进步。数量是发展的尺度,但更重要的是质量尺度。“党的十八大站在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起点,面对由高等教育大国迈向高等教育强国的新要求,提出要切实推动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这是在全面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高等教育发展基础上,对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对于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2]“钱学森之问”提出的问题就是,高等教育如何培养高端人才,这是值得深长思之的重大问题,也是当代提出内涵式发展的内涵。高等教育要想更好地服务社会,就需要从基础教育的教育理念入手,探索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尊重科学真理的逻辑,尊重社会发展的逻辑,这是内涵式发展的两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尺度。

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求“人文理性”为“工具理性”提供价值观基础

过去的高等教育发展是以数量为标准的。现在,如果转向内涵式发展,就应该调整新的发展标准和评价标准。那么,怎样才能实现内涵式发展呢?我们认为,包括两个尺度。这两个尺度分别是工具理性和人文理性。

(一)内涵式发展要以工具理性为尺度。

高等教育首先要培养某种使用性的科学和技术的人才,科学和技术是近代以来工具理性的要求。因为高等教育所承担的服务社会的职能,所以高等教育首先要把自身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具”,这是高等教育的外在的内涵式发展尺度。因为,科学技术是能够通过实际的研究成果得到确定性的认可的。那么,评价高等教育是否实现了内涵式发展,就要看高等教育在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过程中,是否发挥了真实的作用,是否在某些科学技术领域当中有重大突破。一般来说,应用性的科学技术的发展,要依靠基础性的科学理论的发展。所以,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外在评价尺度,作为科学技术为载体的工具理性,是非常重要的指标。而在科学技术发展中,其内涵的价值有多高,往往取决于科学基础理论有多高。基础性的科学理论在其直接性上,可能没有实际的用处,但这些基础性的研究如果有了突破,就必然引起科学技术领域的重大创新。所以,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需要以工具理性为支撑,在科学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有重要的突破。

(二)内涵式发展要以人文理性为尺度。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不能仅仅通过工具理性来实现,还需要有人文理性。在过去一段时间里,高等教育发展几乎完全以工具理性作为其动力支撑,这当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高等教育如果要进一步发展,实现在内涵上多发展,只有工具理性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人文理性。什么是人文理性呢?就是要把培养“人文精神”作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一个基础性尺度。人文精神应该是大学所以为大学的原初的规定,比如在西方大学产生的初期,主要是用来培养人文精神的科研机构。只是在后来,大学才把服务社会的工具性价值附加到大学,这样就使得高等教育的发展走向了工具理性的方向。而长期以来,在工具理性的扩张下,高等教育原始培养“人文精神”的维度逐渐被遮蔽。尤其在市场经济的功利主义思潮冲击下,高等教育更注重科学技术的工具理性层面,而忽略了人文理性的层面,导致了高等教育在内涵上出现了人文精神的“空场”。

(三)人文理性是工具理性的价值观基础。

工具理性是人把外部自然世界作为研究对象的一种探索真理的方式。在全部自然科学中,都是以工具理性作为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的。工具理性就是把理性作为一种认识外部世界的“工具”,这种理性精神是人类发现自然世界规律的有力武器。只有掌握了自然世界的规律,人类才能够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获得充分的物质生活资料。在科学技术的研究过程中,工具理性是必不可少的。然而,人文理性对于工具理性来说,应该更具有基础性的地位,这一地位主要表现为,人文理性能够为工具理性提供价值观的基础。我们常说:“科学是无国界的,而科学家是有祖国的。”这一说法充分体现了人文理性与工具理性之间的关系。人文理性主要表现为一个人的精神世界的价值观。当然,从事科学研究的时候,一个人要尽量做到对客观自然规律的描述。然而,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一个科学家总是要从某种价值观出发从事研究的。或者是出于对自然规律的真理知识的热爱,这是一种纯粹的科学价值观;或者是出于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而投身于科学技术的研究,等等。总而言之,科学研究是“人”的认识活动。而只要是“人”的认识活动,就要与某种价值观相关联。如果一个人的价值观是错误的,那么,虽然他可能在科学研究中取得了成果,但这些成果的使用很有可能与“人”的价值需要相违背。因此,工具理性如果离开人文理性的支撑,就会迷失方向。可见,人文理性是工具理性的价值观基础,它能够保证工具理性的发展方向。

三、中国梦需要以人文理性为基础,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我们提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以人文理性为尺度,这并不是要取消工具理性。问题在于,应该用人文理性为工具理性提供价值观基础,从而保证工具理性的正确方向。而把人文理性作为基础,就需要把高等教育的教育理念定位在“立德树人”上。

(一)德才兼备应该以“德”为基础。

当代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应该从“立德”开始。人才在广义上应该包括“品德”和“技艺”两个方面。如果说“技艺”是一个人才的“硬件”的话,那么“品德”应该是人才的“软件”。因此,对于人才来说,品德是基础性的条件。“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一方面,强调了‘德’在人的德智体美诸种素质中的核心地位和德育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首要地位,教学科研管理都要服务于‘立德’。另一方面,‘立德树人’强调‘立德’是‘树人’的一种方式,树人需要立德,立德才能树人。”[3]品德是行为中的价值观,是一个人的内在的道德修养和思想境界。当前在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需要有一种为国家和民族担当的正义感和德性感作为支撑。人才首先是指具有某种技能的专业知识的人,通过高等教育可以获得某一个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从而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承担相应的技术性工作。然而,如果没有对中国梦的精神文化力量的领会,这种服务国家和民族的意识观念就会淡薄,就会失去精神动力。因此,人才不仅要掌握技艺,更要培养自己的精神境界。这种精神境界要求,为了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在适当的时候应该以大局为重,甚至不惜牺牲个人的利益而成就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就是以一种为国家和民族从事科学研究的精神,实现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统一。如果没有高尚的民族情怀,没有高尚的品德,就不会把科学与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

(二)中国梦需要个人超越功利主义,树立道德观念。

中国梦不是一个抽象的与个人无关的梦,它既是国家的梦,又是民族的梦,同时也是每个个人的梦。这就要求个人应树立爱国主义理想,超越功利主义的束缚。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利益得到了彰显。然而,对于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来说,个人利益始终应该被放置在国家利益之下。当然,不排除个体为了追求个人利益而行为,但是,这种个人利益必须要服从国家利益,把爱国主义作为个人的高尚的精神理想。应该说,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梦想,这个民族是没有真正的独立性和安全感的。因此,要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发,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提升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把爱国主义作为个体的理想信念,才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文化基础。为此,当代高等教育就要把“立德树人”作为全部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工程。

(三)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

当前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高等教育的发展并不只是为了实现经济增长,那样就会导致社会发展的“物化”倾向。相反,要把“以人为本”作为中国梦的内在要求。高等教育发展最终是为了实现人自身的自由和幸福。经济的发展只是实现人类自由和幸福的条件之一。此外,还要有人本身的思想道德的发展。如果社会道德不能得到发展,失去正义,那么,社会就不会和谐。因此,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是以人为本在高等教育中的具体实现,也是中国梦所特有的内在要求。中国的发展,还要以精神文化为动力,提升国家的战略软实力,而这一切都要落实在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理念中。

主体教育观的内涵篇6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 内涵发展

[作者简介]林琳(1971- ),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于彦华(1980- ),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农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校教学管理。(吉林 长春 130118)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项目“‘四化同步’推进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内涵发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ZC13058)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3-0024-02

党的“十”站在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起点,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思路。“十”报告强调,要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这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也是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战略选择。同时,“十”报告还提出要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即“四化同步”推进。在这个大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如何实现内涵发展,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方面有所作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新形势下高等农业院校的内涵发展是顺应时代和学校自身发展要求的理性选择

1.内涵发展的基本含义。内涵是指概念所揭示的事物的本质特征,即事物质的规定性;外延反映的是概念所包含的全部对象,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事物量的规定性。所谓“内涵发展”就是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强调事物“质”的发展。内涵发展是相对于外延发展提出来的。高校的内涵发展是指在学校现有条件下,深入挖掘学校的内部资源,提升学校发展的潜力,使学校发展具有后劲,实现可持续发展。它强调高校发展的质量和效率,与外延发展有本质区别。如果说外延发展关注的是学校量的扩大,那么内涵发展则追求质的提升;如果把外延发展看成同质发展,那么内涵发展就是特色发展;如果把外延发展看成一种保守的发展,那么内涵发展就是一种创新的发展。

2.选择内涵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呈现出学校数量迅速增加、在校生规模迅速扩大的局面。根据数据统计,到2020年,我国高中教育的学龄人口将从目前的1.23亿人下降到8700万人,如果保持现有招生规模,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就可以提高到34%,只需再增加6个百分点就可以达到40%。这就是说,今后高校原则上将不再扩大规模或不以扩大规模为主。作为高等教育大国,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在规模快速扩大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如高等教育规模扩大之后,生源质量相对降低;师资队伍数量和质量存在不足;办学资源相对短缺,高等教育办学质量受到不同程度影响等问题。今后一段时期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就是从规模扩张转到质量提升,走内涵式发展之路。这也是党的“十”提出的要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根本原因。

3.内涵式发展是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的竞争日趋激烈。高校要想不被淘汰,并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壮大,就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只有培养出大批高层次、高水平的一流人才,高校才能实现持续发展、科学发展。世界上一些著名大学始终把提高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核心追求,这也证明了内涵发展是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是我国高校坚持改革开放、学习借鉴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经验的理性选择。大学的内涵发展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自身校情出发,按教育规律办事,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师资、学风等方面的优势和特色。

二、高等农业院校内涵发展路径的战略选择

1.把树立科学的质量观作为根本前提。高等农业院校要实现内涵发展,首先要转变发展观念,充分认识到提高质量是高等农业教育的生命线,切实把提高质量作为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来抓,加快推进质量评估保障体系建设。特别是着力转变办学理念,强化质量立校意识,摒弃外延式发展思维,转入内涵式发展的轨道。高等农业院校要科学分析当前的新形势,找准定位,认真做好学校发展的顶层设计,突出优势、彰显特色,打破同质化发展的格局,形成符合高等教育规律和自身实际的科学发展观和质量观,并将其融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各项工作中,指导办学实践,从而凝聚全校力量,明确办学方向,提高办学质量。

2.把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作为首要职责。高等农业院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人才培养作为高校的中心工作,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服从和服务于大学生成长成才为主线,确立大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积极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使其真正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真正成为适合农业农村发展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此外,要努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断完善质量评估评价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快推进校地企联合办学的新模式,重点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为社会服务、为“三农”服务的本领。

3.把师资队伍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主体,是高等农业院校生存发展的宝贵资源。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决定学校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没有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内涵发展就无从谈起。这就要求高校始终坚持以教师为本,把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程来抓,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改革聘任制度和评价机制,坚持培育和引进并举,全面推进科教结合,通过各种举措引导教师潜心育人。要建立鼓励竞争、激发活力的人才使用机制,培育优秀教师成长的土壤,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有利于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要为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科研、学习和生活条件,保障教师的根本利益,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鼓励教师学习深造和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建设一支结构优化、素质优良、富有战斗力的教师队伍。

4.把突出特色作为竞争取胜的发展主线。办学特色是大学在办学理念和发展模式上所具有的根本优势,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所在。特色是脱颖而出的武器和发展的前提,与一所学校的发展阶段、校园文化、专业设置息息相关。高校应坚持特色立校、特色强校、特色兴校的理念,根据自身的办学历史、区位特点和资源条件,强化学科建设特色、人才培养特色、师资队伍特色、管理服务特色、文化发展特色和产学研结合办学特色。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曾指出:“各高校要科学定位,坚持特色发展,确立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目标,在国家高校分类体系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要结合服务面不断调整,确立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类型等方面的发展内容,增强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如果我们现在的2263所高校都能够注重合理的定位,办出特色来,我想我们就有希望形成一个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形成百舸争流,充满活力的高等教育格局。”

5.把体制机制改革作为激发办学活力的基本途径。改革创新是高校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内涵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基本途径。这就要求高校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深入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扩大高校办学自,加快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着力推进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形成统一、灵活、民主、高效的科学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推进高校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把思想观念转变、内容方法创新和体制机制突破结合起来,推进协同创新,逐步实现科研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相结合、科研创新主体之间相结合、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科研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充分激发创新主体的活力。要积极促进高等农业院校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同时激发高校的办学活力。

6.把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作为发展的动力源泉。高等农业院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的任务。服务社会是高等农业院校办学价值最直接的体现。高等农业院校要实现内涵发展,就要积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为国家战略需求服务。只有这样,才能获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产生不竭的发展动力。高等农业院校只有在为农业、农村、农民的服务中才能拥有大舞台、实现大作为、收获大成果,走上不断发展壮大的轨道。高等农业院校要把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建设作为自身发展的动力源泉,积极投入社会服务中,为农业、农村提供技术服务,把理论优势和教学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取得社会效益,实现社会价值,扩大社会声誉,推动自身的发展。要积极引导师生深入农业农村生产的第一线,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要引导教师围绕国家和地方发展需求开展科研公关,推进科研水平的提升。要围绕国家战略需求设置学科和专业,培养专门人才,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7.把整合和优化学科结构作为夯实发展基础的前提。推动高等农业院校的内涵发展,必须把学科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因为它是发挥大学办学四大功能的依托。要充分发挥学科建设在推动学校内涵发展中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作用,以学科建设夯实发展基础,整合发展资源,引领发展方向。学科建设的关键是要从国情、校情出发,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新兴产业,着重整合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要按照把握趋势、整合资源、优化结构、满足需求、创新管理和提升水平的原则,坚持“扶优、扶强、扶新”的方针,对现有学科专业进行调整和优化。按照不同的学科层级,明确不同的建设目标、任务和预期成效,实施重点建设,确保部分优势学科率先实现突破并带动学科整体的协调发展。高等农业院校要重点扶持基础雄厚、发展潜力大的优势学科,重点投入、重点打造、重点发展,突出农业院校固有的专业特色,依托农业产业链设置和学科专业优化,使专业设置与农业发展相对接,使学科发展保持强大的生命力。

8.把提高办学国际化水平作为提升办学水平的关键环节。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高等教育国际化日益发展的今天,高等农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和发展空间直接受到开放程度的影响。要实现内涵发展,更应具有全球视野,把提高办学国际化水平作为重要抓手,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积极实施开放战略,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经验,有效利用国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将“引进来”和“走出去”有机结合起来,加强留学生工作,加强与国外同类高水平大学的合作和交流,汲取先进经验,改革办学模式,提升办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郭广银.以内涵发展为一流大学建设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J].中国高等教育,2013(7).

[2]胡长贵.论高校实施内涵发展的战略选择[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7,28(1).

[3]李昌新,刘国瑜.社会与学术双重视野下的大学特色发展探讨[J].中国农业教育,2012(1).

[4]王建华.什么是高等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12,33(9).

主体教育观的内涵篇7

【关键词】学校内涵;管理;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0

初中教育是整个基础教育的关键,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在当前基础教育体系中,初中教育仍然是相对薄弱的环节,在学校管理、教师队伍、教学研究、教育质量等方面与小学教育和高中教育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此背景下,要想使初中教育得以可持续健康发展,则必须要注重中学教育的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

什么是学校的内涵发展?在学校改革与发展中使用内涵和外延这两个概念,前者表示内容和实质,后者表示外观和形式。一段时间以来,学校发展比较注重外观上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学校规模的扩张、招生规模增大、绿化面积的增大、硬件设施的更新,各种文体活动和庆典活动的举行等等。这种发展是必要的,也是学生发展的一种方式,但是发展仅限于这种方式,没有自觉的、丰厚的内涵发展为支撑,就有可能流于浅薄。那么学校的内涵发展,就应该是更注重人的发展,注重质量提升,注重管理精细,注重文化立校,注重特色和创新,注重可持续的学校发展模式。

具体来说,在我看来,内涵发展应该具有以下几个含义。

一、是相对于规模发展的质量发展。与外延发展过多关注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不同,内涵发展是一种追求质量的发展。它强调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也就是提升学校的“软实力”,把注意力集中在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上,使得规模与质量、效益达到有机的协调统一。

二、是相对于粗放发展的精细发展。发展有粗放和精细之分。粗放型的发展主要把关注点汇集在标志性成果上,汇集在外在物体形态的改变上,汇集在最终目标的达成上;精细型发展秉承“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的原则,将学校中教学、德育、教师素质提高等作为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关注重点,在事关学校发展的每项工作上都力求精雕细琢。

三、是相对于模仿发展的创新发展。内涵发展不是靠外力推动的,而是源于内部变革力量推动的一种发展,因而也就有了更多的创新的动力。正确地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创新与务实的关系,积极挖掘、利用、整合学校资源,将学校导入一种新的发展境地,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明确了以发展软实力为核心内涵发展,以及同以物质为支撑的外延发展的区别后。笔者认为我国的校园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时代的必然选择,那么接下来就应该深入地思考如何让才能实现初中校园的内涵式发展?

一、发展是学校内涵发展的主题。

没有发展,其它的都是空谈。但是这种发展不能仅仅是规模的扩大、硬件投入的增加、环境的改变等,更主要的是学生素质的发展,内涵的发展,而学生的发展又不仅仅是知识的增加。现代的社会需要高质量的人才、多方面的人才,因此,作为学校,要认真分析学生实际,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注重学生均衡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培养,引导学生在学好书本知识的同时,拓宽知识面,增强实践能力,做到知书达礼、能说会道。学校要立足学生全面发展,大力开展各种形式多样、寓教于乐、集知识和能力于一体的活动。

二、办学理念是学校内涵发展的灵魂。

办学理念的确立是基于对教育内涵的深层理解,是基于对自己学校情况的理性分析。它是校长在工作中根据自己的环境、人和时代特点,与教师、学生不断探求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符合学校自己特点的追求目标。因此学校内涵的发展,首先要从教育思想的源头抓起,我校的校长通过集思广益,形成了符合本校实际校情的办学思想,无论是办学宗旨的提炼,还是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目标、办学策略和办学特色等的定位都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三、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

作为一所学校,要把教书育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根本的目标。因为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民族的优劣。要达到此目的,不仅要实现学生观念上的转变,更要让学生在具体的体艺活动中得到发展和提升。当然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愉悦,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重要的是在心灵上的愉悦。

四、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因素和保证。

领导干部是学校管理的核心。班子成员要增强履职尽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观念,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管理干部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以身作则,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自觉接受广大师生的监督,不断增强行政工作的凝聚力,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和团队精神,努力做到个体合格、群体合拍、整体优化。

五、创新是学校内涵发展的生命力。

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内涵教育的必然要求,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其核心任务是通过挖掘教材和设计创造性的教与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的机会和创新的宽松环境氛围,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乐于探索、勇于实验、勤于思考的探究过程中学习并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办学特色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活力。

谋求特色,推动学校内涵发展有了特色,学校发展才注入活力;有了特色,学校发展才有驱动力;有了特色,学校才有内涵。适应教育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开发校本课程、谋求特色发展,以“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为理念,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我们应该立足本校实际,在现有办学条件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组织本校活动,开拓本校课程,学校可开设“书画演练”、“手工制作”课程和组织“体育健身”、“科技创新”、“读书采风”、“艺术表演”、“板报橱窗”、“校园网讯”等活动小组开展活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当然,我们在谋求特色、实现学校快速发展的时候,必须尊重学校实际、尊重办学传统,要立足现有特色、强化现有优势,尊重事实,科学发展,合理发展。

总之,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以内涵发展作为支撑,内涵式发展具有多个方面,但笔者认为,目前只要抓住这六个关键点,持续实施,合理推进,逐步实现“十二五”教育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将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陈飞《初中学校内涵发展的管理策略研究》

魏传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主体教育观的内涵篇8

1.必须切实转变发展观念。要转变观念,牢固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理念、以适应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理念、以社会评价和人民满意为标准的理念、以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根本追求的理念,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培育特色、坚持创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2.必须树立科学的质量观。要立标准,构建符合自身实际的质量标准体系,坚持“三个符合”,即符合高等教育的规律、符合社会人才的需求、符合学校的实际,形成人人重视质量、关心质量、监督质量的强大氛围。3.必须把创新型人才培养作为第一要务。创新型人才是指富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于学生创新意识的教育、创新人格的塑造、创新思维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4.必须把师资队伍作为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持师德为先,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教育引领学生;坚持教学为要,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坚持科研为基,将科学研究和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坚持科研、教研、教学相结合。5.必须把办学特色作为发展主线。办学特色不仅是“人无我有”,更重要的是“人有我优”和“人优我新”。特色就是水平,就是质量,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学校内涵式发展的主线。6.必须把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作为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学科建设的状态体现了高校的整体办学实力、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依据国家战略需求,2012年教育部修订实施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坚持内涵式发展,就必须把学科建设置于国家战略需求之中去准确把握,置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景之中去考量。7.必须把产学研结合作为服务社会的必然要求。随着高校功能从人才培育、科学研究到社会服务的延伸,高等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强。特别是公安本科院校担负的特殊使命,更需要发挥自身的优势,主动服务公安中心工作和经济社会建设。

二、公安本科教育内涵式发展给党建工作带来的新挑战

(一)引领能力的挑战当前,我国正处于科学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党的执政能力的考验期、破除矛盾问题的攻坚期,公安工作面临的形势复杂、任务繁重。同时,随着依法治国方略深入推进,信息技术日益普及,群众法治观念不断增强,公安工作面临许多过去从未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公安本科教育紧密围绕公安中心工作,培养创新型人才、深化警务理论研究、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加强民警教育训练,深入推动内涵式发展建设中,如何更好地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引领学校在新一轮发展竞争中争取主动、率先发展,对党的领导职能、领导原则、领导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新的考验。(二)破解难题的挑战公安院校与其他高等教育共同经历了“大扩招”、“大建设”、“大提高”等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在促进了公安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内涵建设不足、教学水平不高、办学规模较大、多校区办学、经费保障不足、基建债务过重、毕业生就业压力明显等问题。这就需要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进一步凝聚共识,汇集力量,破解难题,全面突围,以党建工作促进内涵式发展。(三)自身建设的挑战公安本科院校一般都经历了中专、大专和本科院校的发展阶段,伴随着办学层次的提升,对教育规律认识的深化,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学校党建工作的方针、目标、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对学校党的先进性、执政能力和群众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加强党建工作推动公安本科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各项工作的根本任务,牢固树立“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热爱学生、热爱一切学生、热爱学生的一切”,“办学以教师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理念,不断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与氛围。(二)坚持科学发展的原则要结合国情、省情、院情,充分考虑到区域环境、资源禀赋、社会需求、办学成果及学校自身优势,深入系统地开展各项工作的专题研究,准确、科学、合理地规划未来发展,形成整体推进、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发展路径。(三)坚持转型发展的原则《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摆在了高等教育发展任务的首位。在服务公安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结合学校实际,充分发挥优势、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已经成为公安本科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四)坚持遵循规律的原则只有切实遵循发展趋势的规律、发展动力的规律、发展策略的规律、发展条件的规律,发挥市场和计划两个优势,挖掘校内和校外两个资源,协调争取公安本科院校和普通高等院校两个政策的支持,才能实现学校的全方位科学发展。

四、以党建工作引领公安本科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对策

内涵式发展主要是通过深入改革、激发活力、增强实力,提高竞争力,在量变引发质变的过程中,实现实质性的跨越式发展。①因此,只有以党建工作为引领,才能更好、更快地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一)抓统领以党建工作为统领,是内涵式发展的根本。一要发挥党委核心作用。党委是学校全局工作的领导核心,对学校负有领导和决策责任。只有充分发挥了领导核心作用,才能保证公安本科院校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教育方针在学校得到全面贯彻落实,保证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大问题得到科学决策。工作中,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党内民主,发挥合力;要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要增强领导班子的团结,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创造力,出亲和力。二要发挥党委凝聚作用。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凝聚服务”的理念,认真研究解决一系列有关民生的重要问题。例如深化校内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教职工工资随事业发展适度增长的机制,使教职工共享学校发展成果;再如完善符合教职工职业特点的体检制度、慰问关怀制度、服务师生的具体措施等,营造心和气顺的环境氛围,激发改革的智慧,凝聚发展的力量。三要发挥党委带动作用。制订科学合理的战略规划是实现党委带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为此就要审时度势,把握大局,以战略规划为引领,明确奋斗目标,细化内涵式发展路径,实施有效推进的举措,不断形成聚焦和重大突破,引领和带动学校内涵式发展。四要发挥党委监督作用。坚决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不断提高执行力。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会的职能,深化党务、校务公开,推动民主管理、科学决策。(二)抓方向明确方向是内涵式发展的根本动力。一是始终与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公安院校建设是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大局。公安本科院校必须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建设,主动融入平安中国建设。二是引领正确的办学方向。要打造公安专门人才的培养基地,成为公安工作的重要备勤力量和人才智力源;要打造公安科技研究应用基地,走在科技强警的最前沿;要打造公安理论创新研究基地,以现代警务理念引领公安工作科学发展;要打造在职民警教育训练基地,提升公安民警执法为民能力和水平。三是凝练培育校园精神。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它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②要着力于凝练校训,形成校园精神的核心,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着力于打造特色文化,不断创新文化活动的载体,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推动校园文化自觉;要着力于弘扬公平正气,遏制不良风气,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和教风。四是转变工作作风。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坚决遏制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激发教职工积极向上、奋发有为、争先创优、赶超一流的团队斗志,始终保持创新激情。(三)抓大事抓大事是引导内涵式发展的关键。一是抓发展目标。立足实际,制订学校发展规划,明确远景目标和近期目标,形成强烈的发展共识。二是抓工作思路。目标明确后,关键是明确发展总体思路,形成完整的工作路径,确立内涵式发展的重点和特色,进一步细化任务分解,按阶段深入推进。三是抓“三重一大”,即:学校日常运行中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和大额资金使用。要坚持党委集体研究决定,严格执行党委会议决定。四是抓难题的破解。必须采取超常规的措施和办法,在长期制约公安本科教育发展特别是内涵式发展的经费保障、队伍管理机制、学科建设、科研工作、国际警务交流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为学校内涵式发展创造条件、抢占先机。(四)抓服务服务是内涵式发展的重要环节。一是服务学校中心工作大局。学校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必须根植于学校的中心工作,服务于内涵式发展的大局。要坚持教学中心地位,最大限度地对教学工作给予倾斜;要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激发教职工的积极性和潜能;要坚持政策引导,制定《学校章程》,完善规章制度,推动民主办学。二是服务公安中心工作大局。要立足公安中心工作,全面加强学科建设,合理调整优化专业结构,集聚力量打造行业办学特色;要立足警务理念改革,出人才、出成果、出理论、出实践,推动警务理论研究转化为实际战斗力;要立足学校软硬件优势,努力实现与基层公安机关的资源互动共享,全力攻坚克难。三是服务高等教育发展工作大局。按照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要求,着眼于学科建设,推动公安学和公安技术两个一级学科走在全国的前列;着眼于办学特色,形成公安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特色、管理特色、就业特色、作风特色和内涵建设特色。(五)抓人心在内涵式发展中,人的因素是核心要素。要通过党建工作,进一步转变作风,充分调动师生的主观能动性。一是一切以师生为要务,建立完善联系师生制度,不断增强群众观念,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师生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二是多办实事,惠及师生,取信于民。积极实施关爱师生制度,全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解决师生实际困难,最大限度地增强师生员工的集体归属感和幸福度,提高服务学校内涵式发展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三是强化沟通,积累感情。深入广大师生之中,与他们交朋友,倾听其意见建议,解决难题,多办实事,增进感情。四是选好载体,正面引导。在充分发挥警务化管理优势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网络阵地建设,特别是新媒体舆情的引导,以校园网、新闻网、手机、QQ、微信、微博、播客、电子杂志、分众媒体、视频中心等强化教育引导。五是及时发现、善于解决师生中发生的苗头性问题,更加关注广大师生的心理健康和思想观念的变化。(六)抓基层基层工作是内涵式发展的基础性工程。一要强化基层重要性的认识。“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学校的每一个基层部门、每一名教职工都是内涵式发展的基础。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二要倾斜基层工作。政策上要重点倾斜,经费上要充分保障,人才上要全力支持,资源上要优先配置,形成基层建设的良好氛围和工作局面。三要完善运行考评机制。要健全基层工作运行、管理、考评、监督等制度体系,不断完善服务基层的机制,使基层工作特别是内涵建设扎实推进,充满生机,保持活力。(七)抓制度制度的完善和执行,是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是建立健全现代大学制度。要对原有制度进行认真梳理,遵循本科教育办学规律,以内涵式发展为依据,积极借鉴成功经验,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补充修订完善。二是树立制度的权威。要坚守制度,严格标准,确保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工作有章可循,执行有力。三是制度的完善与创新。在实践中,坚持与时俱进,创新机制,及时把内涵式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努力为创新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八)抓队伍队伍建设在内涵式发展建设中至关重要。一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各级领导要讲大局、提精神、尽职责、谋创新、善配合、重效率、守规矩、带队伍。特别是一把手,其自身建设要达到“四个过硬”,即政治过硬、业务过硬、作风过硬、廉洁过硬。二要加强队伍建设。领导干部要坚持“一岗双责”,做好表率、叫齐班子、带严队伍。要着力提升队伍的“四力”:即激发活力,让同志们看到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的希望,受到尊重,得到关心,激发工作的积极性;提高能力,不断提高广大教职员工的思想理论水平,实现教学和实战的紧密结合,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定力,进一步提高抵御社会上各种诱惑的能力,坚守政治底线、道德底线和纪律底线;增强战斗力,把队伍打造成素质过硬、作风踏实、纪律严明、勇于进取、乐于奉献的坚强团队。三要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注重年轻干部能力素质的培养提高,形成梯次结构,为发展储备人才积聚力量。通过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统一意志,形成共识,加强引领,紧密围绕建设合格公安本科院校的目标,努力建立一流的工作标准,保持一流的精神状态,建设一流的环境氛围,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引领公安本科院校在内涵式发展的道路上,走的更加坚定,更加自信。

上一篇:小农经济的主要特点范文 下一篇:新型农作物种植技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