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经济的主要特征范文

时间:2023-11-15 17:24:43

小农经济的主要特征

小农经济的主要特征篇1

关键词:农地征用;市场交易制度;土地补偿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央政府日益重视各种社会经济矛盾,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发展目标。2006年3月,致公党中央常委牛文元提出建立“五大基本国家补偿制度”,希望通过二次分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其中,“国家土地补偿制度”的重要性尤为突出,近年来发生的重大社会冲突事件中,65%都涉及农地补偿和房屋拆迁问题,由征地矛盾导致的农地补偿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因此,考察农地征用矛盾的历史根源和现实状况,完善农地征用制度,探索农村社会的市场交易机制,势在必行。

一、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演变

农地征用矛盾实质上是社会主体围绕农地问题展开的博弈活动,它取决于中国农村社会的现实约束条件。中国农地征用矛盾的根源是农地产权制度随着中国社会制度的不断演进,农地产权制度呈现出阶段性特征。

1.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演变阶段

(1)第一阶段:“运动”之前(~1948)。1948年以前,中国的基本农地制度是私有制,土地所有权通过大量民间交易逐渐集中于地主阶层,土地使用则普遍实行租佃制由于租佃制导致的农地利益冲突,地主阶层和农民阶层之间的利益争夺成为中国农村社会的矛盾焦点。

(2)第二阶段:“运动”后到农业合作化运动前(1948~1953)。自1948年开始,中国共产党全面开展“运动”,将解放区的经验推广到广大农村地区,没收地主的土地产权,直接分配给无地农民,建立农民土地私有制。

(3)第三阶段:农业合作化运动后到解体(1953~1978)。自1953年起,中央政府积极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和运动,逐渐形成了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1962年,中央政府为巩固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性质,确立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地产权制度,实质上将农地所有权和使用权都集中在生产队。

(4)第四阶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1978~1978)年中国农村社会逐渐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要求分离农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在保证农地集体所有制的条件下,允许农民拥有农地承包权和使用权。l982年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之后,乡、村、村民小组三级体系成为集体土地的共同所有者,逐渐形成目前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和农民承包使用的产权格局。

2.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特征

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分析表明,现行的农地产权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不一致。

(1)所有权方面.农地集体所有制明确了“集体”的所有地位,但“集体”概念具体化为乡、村、村民小组三级体系,它们的“共同所有”模糊了所有者权利。这就可能产生两种后果:①当所有者权利的经济利益较高时,三级体系中的各种主体争夺土地收益;②当所有者权利的经济成本较高时,三级体系中各种主体相互推诿而导致“所有者缺位”。事实上,随着农村社会的经济利益和组织独立性不断增强,三级主体的“趋利避害”行为特征将愈加显著。

(2)使用权方面,农民以“家庭联产承包”方式拥有了农地使用权,但他们的农地使用权是不完整的。①农民行使土地使用权具有使用方式和使用程度的限制:根据中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集体土地只能用于农业生产和经营,禁止闲置耕地。②农民私人不得出租和转让农地使用权,农地使用权的转让必须以农地集体所有权转变为国家所有权为前提。⑧农民的土地承包权有一定期限,尽管目前的承包期限可以长达30年,但承包期限风险仍然埋藏着农地经营的不稳定因素。

值得重视的是,目前的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是特定历史条件的结果。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等因素的前提下,农地产权制度安排实际上承担着中国农村的社会保障功能.农地产权转让的限制性规定也有利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正因此,农地产权制度是农地征用矛盾的现实根源,它涉及到农村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城乡行政管理体制等诸多方面。

二、转型时期的农地征用过程

自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农地征用问题始终是农村土地制度的核心问题。根据2004年的中国《宪法修正案》,国家出于公共利益考虑,可以征收或征用农村土地并给予适当补偿。①农地征用的性质和过程构成了农地补偿命题的实践背景,也是解决农地补偿问题的事实基础。

1.农地征用的性质和过程

“征收”或“征用”是两个不同概念。土地征收的对象是土地所有权,国家通过征收活动剥夺原土地所有者的所有权;土地征用的对象则是土地使用权,中央政府征用农地之后,必须对农民丧失农地使用权进行适当补偿。然而,根据现行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规定,农地征用前提是农地所有权的转变,由集体所有转变为国家所有。因此,中国的农地征用实践造成了“征收”的效果。

农地征用的过程中.农民丧失了农地使用权,农村集体组织丧失了农地所有权。根据中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和征地实践,完整的征地过程一般包括三部分:①地方政府与农民集体组织协商,征用农村土地,转变农地的所有制属性和使用权主体;②地方政府对农民和农村集体组织进行适当补偿;③地方政府与土地开发者协商,将农用土地转变为非农用土地,按照土地市场价格进行交易。上述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意味着农地权利的转移和农地利益的重新分配。

2.征地过程中的矛盾

农地征用过程的利益冲突使农地补偿问题日益突出:

(1)农地征用的补偿标准较低。根据2004年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农地征用后按照原用途进行补偿,以征用前三年的平均年产值作为计算基数,农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总和不能超过该基数的30倍。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补偿标准的前提条件是土地使用权转让,但在农地征用实践中,作为农地集体所有者的乡、村、村小组也要求获得相应利益补偿,结果使农地补偿费被层层提留,农民最终通常只能得到征地补偿标准的5%~10%。

(2)地方政府以“公益用地”名义进行征地后,按照农用地标准对农民进行补偿;然后以非农用地名义出售给经营性组织,按照土地市场价格获得回报。在较低的征地补偿标准和较高的土地市场价格之间,存在着巨额租金,它被地方政府以行政强制手段占有。这必然导致农地征用矛盾:①高额租金对政府行为产生误导,使地方政府怀有扩大征地范围的非理性冲动;地方政府获得的高额租金与农民得到的较低补偿形成鲜明对比。激化了农地征用过程中的利益冲突。

(3)地方政府对农地“一次性买断”之后,农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也就随之消失了,失地农民的安置问题日益突出。丧失了基本生产资料的失地农民必须重新寻找工作。但城乡教育差异、就业渠道残缺、就业宏观形势等因素使失地农民很难重新“就业”,大量失地农民难以保持原有生活水平和继续进行生产经营。

三、农地征用矛盾的内在机理

1.农地征用矛盾的直接原因

农地征用过程中的利益冲突表明·现行征地制度具有内在缺陷,它直接导致了目前的征地矛盾。

(1)农地征用的前提是所有权由集体转让给国家。①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作用下,现行农地征用制度对农地转让进行一定的产权限制,起到了适当保护农民利益的作用,也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残缺的必要补充。②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地方政府具有经济利益独立性,农地转让的产权限制使地方政府成为农地交易中的双边垄断者,利用行政权力谋取经济利益。这种体制缺陷必然误导地方政府行为,影响它对土地交易的成本收益判断,扭曲农地转让的市场交易机制。

(2)农地征用的范围界定缺乏理论依据。根据现行的各种法律法规,农地征用的主要理由是“公共利益”。但关于“公共利益”的具体含义,土地管理部门在法律条文和实践过程中都未进行明确界定。按照经济学基本理论’“公共利益”的经济内涵是“公共物品”,经济学者对此存在不同解释。在征地实践活动中,部分地方政府更是出于各种目的任意解释“公共利益”,以此作为农地征用和低补偿标准的政策依据,从而以较低经济成本取得农地所有权和使用权。

(3)现行农地补偿标准未能反映农地产权转移的真实状况。现行的农地征用补偿标准以“农地使用权转让”为理论依据·但在征地过程中,乡、村、村民小组三级管理体系确实失去了农地集体所有权,他们必然对农地补偿提出分配要求。根据产权经济学的观点,农村三级管理体系作为农地集体所有权的代表,应当要求地方政府对农地所有权转让给予补偿;但行政管理体制的上下级关系限制了农村三级管理主体的权利诉求,结果导致农地集体所有权的无偿转让。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相对于农民而言,乡、村、村民小组处于强势地位。它们是农地转让和农地补偿的具体操作者,有机会从农地使用权的补偿费用中“分一杯羹”。

简而言之,目前农地征用矛盾的根源是:农地征用的经济成本较低,土地市场信息被扭曲;地方政府以独立经济利益和机会主义动机为出发点,利用扭曲的市场信号进行成本收益判断,从而具有扩大征地范围和直接干预征地过程的非理性冲动。

2.农地征用制度的改革思路

针对现行农地征用制度的内在缺陷,政府主管部门和农村问题专家进行了广泛探讨,逐渐形成了改革农地征用制度的两种主要思路。

(1)第一种思路是渐进改良式,核心问题是重新制定征地补偿标准。自2001年起,中央财经办公室和国土资源部展开针对“征地制度”的调研活动。根据调研结果,提出了完善现行征地制度的一系列建议:①严格行使土地征用权,规范征地范围;②体现市场经济规律,合理制定征地补偿费用标准;③以社会保障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拓宽被征地农民的安置途径;④坚持政府统一征地,实行征地与供地分离;⑤建立征地仲裁制度,保证征地工作公平、公正、公开和高效。

(2)第二种思路强调农地的集体所有制属性,主张农民和农村集体组织以独立经济主体身份进入土地市场,推动农地产权转让的市场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刘守英认为,征地行为实质上是以行政权侵犯财产权,以“公权”侵犯“私权”,政府运用行政手段强制占有农民集体土地产权;如果不能根本改变征地制度的基本性质和方式,地方政府侵犯农民权利和权力寻租的现象就无法得到有效遏止。

上述两种思路对中国农地征用状况的认识基本一致,但他们提出的改革方案存在明显分歧:第一种思路代表着决策部门的主流看法,第二种思路代表着学者的主要意见。①从目前征地制度的现实需求来看,第一种思路具有相对优势,它是征地制度改革方向的现实选择。②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一致性要求来看,第二种思路是彻底解决农地征用矛盾的根本途径,它是农地征用制度改革的未来目标。

四、化解农地征用矛盾的直接对策

根据农地征用矛盾的现实状况和直接原因,应当设计一种合理的农地交易制度来化解农地征用矛盾。这种农地交易制度应当满足两个要求:一是能够迅速缓解目前的农地征用矛盾,改善农地征用过程中的不公平状况;二是改善农地交易环境,提供彻底解决农地征用矛盾的制度条件。基于这种认识,本文提出“直接型农地交易”方案,以拓展农地征用命题的分析视野。

1.“直接型农地交易”方案的主要内容

“直接型农地交易”方案包含四项要点:

(1)地方政府不直接介入农地交易过程,它只是土地购买者与农村集体组织进行土地交易的监督者,交易双方以独立经济身份参与交易,协商农地使用权和所有权的转让价格。

(2)农村集体组织必须将协商结果对农民公开,接受相关质询,经过农民集体决议之后的转让价格才具有真实有效性。

(3)土地转让费的分配方面,农民直接获得农地使用权价格。农村三级管理体系中的村组织以农地所有权的代管者身份获得农地所有权价格,但它是作为农民集体产权的代表而取得这项权利的,因此应当将农地所有权价格作为集体产权划分成股份,进行农民集体产业投资,以解决农民失地后的继续生产问题,这实际上是农民失地的间接补偿。

(4)国家和地方税务部门根据土地交易价格,按照适当比例征收交易税;部分上缴国库作为中央政府财政收入,部分交付地方政府作为公共事务开支。

2.征地过程中的地方政府职能

征地过程中的地方政府具有两大职能:①作为地方事务的管理机构,监督农地征用过程;②作为国有产权的地方代表,直接参与农地集体所有权转变为国家所有权的过程。这种双重身份特征提供了大量寻租机会,地方政府可能利用行政权力和制度缺陷谋取经济利益,扭曲农地产权转让的市场交易机制。

直接的解决办法就是尽量限制地方政府直接参与市场交易的权利:一是对于经营性土地的产权转让,地方政府职能仅限于提供交易渠道和监督交易过程,交易价格应当由农民集体组织和购买者直接协商决定;二是对于公益性土地的产权转让,地方政府也只能以独立经济主体身份参与土地交易,平等地与农民集体组织进行市场交易,按照市场交易规则决定农地转让价格。在农地征用的实践活动中,人们很难准确界定公益性土地和地方政府职能,因此应当将公益性土地交易和经营性土地交易都纳入市场化框架。

这两种土地交易类型的区别在于:一是对于公益性土地,地方政府在按照市场价格征用土地之后,地方财政和地方税务部门应当进行适当补偿,以提供地方性公共物品;二是对于经营性土地,农村集体组织按照市场价格进行土地交易之后,依据集体产权要求对交易收益进行分割。近年来,江浙地区正在试行“同地同价”,这种政策措施已经体现对公益性土地和经营性土地的“一视同仁”,客观上起到了缓解农地征用矛盾的效果。

3.农地征用补偿的权利归属

根据农地产权的特征,农地的使用权和所有权转让都应当获得合理补偿。①农民转让农地使用权,获得经济补偿,补偿标准应当遵循现行《土地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应当取消具有计划经济“父爱主义”色彩的安置费。②村民自治组织是农地集体所有权的直接代表者,它应当代表村民集体意愿对农村集体产权进行管理,索取农地所有权转让的适当补偿;通过对集体财产和集体收

益的合理分配,给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和分红权利,以替代农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在农地征用的实践过程中,补偿形式是多样化的:农地使用权补偿最好以现金形式直接交付;农地所有权补偿可以采取土地人股等方式参与地方经济发展。

从法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直接型农地交易方案”体现了“公正补偿”的司法理念,它要求对农地使用权和所有权转让进行合理补偿,以维护农民的正当权利。同时,它也充分重视到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作用,明确了农村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强调对农地集体产权进行适当补偿,以维持农民的原有生活水平和继续生产能力。

五、培育农村市场交易机制

“直接型土地交易”方案着眼于缓解目前农地征用的各种矛盾,但彻底解决征地矛盾问题,必须依赖于农村市场交易机制的不断完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社会应当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作用限制,从市场主体、市场规则、市场环境等诸方面着手,努力改善农村市场交易机制,缩小城乡差距,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

1.农村集体组织的话语权

社会经济组织的话语权是市场交易机制运行的前提条件。自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农民通过“家庭联产承包”取得了部分话语权,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但中国农村的主要产权形式是集体产权,它包括农地所有权在内的各种集体权利,应当体现农民的集体意志。这种集体产权安排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但它恰恰符合中国农村社会的经济基础特征,避免出现由于分散产权导致的“搭便车”和“公地悲剧”。问题的关键在于:由谁来代表农村集体产权?它如何保证农民集体利益的实现?

根据市场交易制度的要求,农村集体产权的代表者必须具备两项条件:①独立的经济利益它能够真正代表本地农民的集体利益,其自身利益与农民集体利益基本保持一致。②独立的经济权利表达能力。它能够在现行制度框架找到适当的权利表达方式,准确表达农民集体的经济意愿,能够尽量阻止外部力量的不当干涉。从现行的农村行政管理体系来看,乡级机构与农民集体产权的“距离”较远,并且受地方政府行政影响较大;村民小组的组织建设较落后,缺乏权利表达的有效手段;惟有村级行政单位,恰恰能够较好地体现农民集体的经济意愿。

目前,随着中国农村社会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许多地方正在推广“村民直选”和“村民自治”制度。村组织逐渐摆脱原有的行政管理角色,日益强化了集体产权代表的特征。因此,如果村组织能够有效利用较为完整的组织结构,切实表达农民集体的经济意愿,积极参与农民集体事务,就能够使包括农地集体产权在内的农民集体利益得到有效保护。事实证明,在农地征用的实践活动中,如果村组织能够较好地进行权利主张,那么征地矛盾就会较少,也能够较好地维护农民集体利益。

2.土地交易的监督机制

根据现行《土地管理条例》,地方政府是农地征用过程的主要监督者。实践证明,单纯的行政监督具有局限性,完善的市场交易机制要求行政监督和司法监督并重。两种监督方式各具特点:地方政府的行政监督是常规性的;相对独立的司法监督则是维护交易主体权利的最终保障。目前,中国法律体系不断完善,关于农地征用等内容的法律法规也不断出台,但关键在于通过司法体系来具体体现立法精神。

基于这一理念,目前交易监督机制应当重点关注两个方面:①司法独立性。借鉴西方法治社会的三权分立制衡机制,以司法力量来抗衡行政力量,避免行政权力的滥用。增强地方司法系统的独立意志表达能力,减少地方政府对司法活动的干预,进而维护市场交易主体的经济利益。②申诉和仲裁渠道。由于法律诉讼的成本较高,申诉和仲裁将是维护农民经济利益的经常性补救措施。如果申诉和仲裁渠道畅通,将缓解农地征用过程中的矛盾;如果农民的正当利益受到侵犯,又难以通过正规渠道进行抗议,那么社会经济矛盾将会逐渐积累,最终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

3.社会经济环境

根据中国农业社会的历史演进规律,经济发展战略和历史文化背景是目前中国农村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的根本原因。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社会的制度一致性要求日益强烈,完善农村市场交易机制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不断改善中国农村的社会经济环境:

(1)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由于中国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残缺,农地产权实际上发挥着社会保障功能。虽然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征地补偿来部分替代社会保障功能,但这毕竟是暂时性的;从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民经济体系的整体性来看,必须重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特别是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时刻,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城乡差别待遇问题,就无法推动农村资源和城市资源的合理流动,也无法形成有效的农村市场交易机制。事实上,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功能不止于此,它是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的关键,也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

(2)改革农村行政管理体制。中国农村社会的经济基础表明,分散产权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集体产权能够更好地实现中国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国农村社会的历史演进过程表明,乡村自治制度能够较好地维护农民集体利益,增进农村经济的生产效率和交易效率。正如前文所言,村组织最能体现农民集体的经济意愿,村民自治制度和直选制度提供了村组织发展的制度条件,使之能够逐渐摆脱行政管理角色,演变为农村社区的集体产权代表者。

综合上述,由农地征用矛盾到农村市场交易制度,中国农村发展的基本方向日益清晰:农村社会的制度建设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战略的现实目标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实现城市和农村的制度一致性,“和谐社会”要求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完善农村交易机制,化解农地征用矛盾,维护农民集体的经济利益,将成为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小农经济的主要特征篇2

关键词:农村;信用体系;二元结构;模式

Abstract:Through the analysis of rural economy and credit characteristics,financial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rend in rural areas,we consider that these characteristics are obviousl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unban areas in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Based on these characteristics,the paper theoretically designs a kind of rural credit information system model,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general credit information system,and provides some policies for the further construction of credit information system in rural areas.

Key Words:rural areas,credit information system,dual structure,model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65(2011)02-0003-05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农民信用意识,改善农村信用环境,缓解农民贷款难问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人民银行从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和工作体系入手,以完善农村信用信息征集机制为基础,以“三信”评定为重点,以农村征信系统为支撑平台,着力打造诚信和谐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民信用意识显著提高,农村信贷业务快速发展。截至2010年末,全省共建设74个示范县、456个示范乡镇,比年初分别增加了20个、182个。全省已建立农户信用档案989万户,评定信用农户871万户,贷款余额1979亿元,涉及贷款农户724万户,占比达73.2%。虽然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和现状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农村地区范围广、差异大、农户多,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在分析我国农村经济特点及其对信用体系建设影响的基础上,研究设计符合国情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模式,进而提出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一、农村经济特点及其对信用体系建设的影响

经济的运行方式决定了信用体系的建设方式。农村经济的特殊性及其与社会化生产的融合趋势,使农村信用体系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显现出有别于一般社会信用体系的特征。尽管我国积极致力于缩小城乡差别,并做出大量政策性和制度性的安排,但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研究适合农村经济特点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必须考虑到农村现实的金融生态环境,掌握农村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农村的经济、信用规模远小于城市

农村与城市市场化程度的差异,决定了农村的信用需求低于城市,对信用的重视程度不如城市,农村的信用形态也有别于城市。依存于农村经济的信用及其信用供给长期处于量小零散的状态,而脱胎于农村的中小及民营企业同样具有这种特性。这种信用需求与供给状态显然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相距甚远,与市场经济要求也并不完全吻合,更不合乎以追求规模经济和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口味”。这也是造成农村资金持续外流、农村金融服务短缺的根本原因所在。

(二)农村经济的流动性和活动范围也远小于城市

首先,在农业经济和国家土地政策的双重作用下,农户等农村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一般仅限于土地及其相关的狭小范围内。其次,经营农副产品加工的部分农村企业,与农户一样受制于土地,另一部分农村企业经营其他行业,但规模相对较小,业务范围亦较小。第三,受传统文化影响,农户或农民依赖土地,其渗入农业和土地的文化、尊严与情感难以割舍和替代。即使农民“进城务工,也仅是家庭农场的某种补充而不是替代”,副业和农业外就业并未改变农村的小农经济,收入微薄的家庭依靠副业和农业外就业增加了收入,而非农收入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家庭农业经营的持续性和稳定性(黄宗智,1990)。因此,农村经济相对于城市,呈现出明显的区域范围特征,经济活动的流动性远低于城市。

(三)农户的收入结构远较城市居民复杂

除农场收入外,农户往往还包含了经营性、外出做工等其它非农收入。这些收入构成不仅复杂,而且不够稳定,与城市居民收入状况形成鲜明对比。以2010年前3季度山东省城乡居民收入结构为例,在城市居民的收入结构中,工薪收入占比为72.6%,占据了绝大部分份额,而在农村居民收入结构中,经营收入占比为56.4%,其中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分别占比为4.6%和9.5%。

(四)农村经济主体的家族特征强于城市

以往研究表明,目前中国社会风险与收益的边界往往是界定在家庭等核心组织的,而一般不针对个体。由此加以引申,即便是现代经济规则与市场理念已经渗透到中国农村社会,但以家庭作为基本消费和经济决策单位的传统不会马上改变。这种结构的根源在于中国文化中家庭独一无二的地位。城市家庭做为经济主体,通常仅包含夫妻2人,因此在信用体系建设上,可以简单地通过以单个人为主体的个人征信系统予以囊括,而在农村,家族特征更加明显,而且相对于城市,农村家庭人员组成更多,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关系也较城市复杂。

(五)农村信用与城市信用相比,具有特有的圈层结构特征

信用是人们之间建立的相互信任的关系。从这一角度观察农村信用,我们会发现“农民最终认为可以真正信任的只有他们的直系家人”(福山,1995)。这种信用形态以家庭为核心,逐渐向外辐射延伸,从小家到宗族,由宗族到村落,由村落到乡镇,由镇及县等,一圈圈扩展开来,构成了中国乡村社会所特有的圈层结构。这种圈层结构决定着中国社会特殊的信任结构。由于圈层之间的壁垒,阻碍了普遍意义上的信任体系的建立,使信任仅局限于圈层之内,而在圈层之外则戒备森严。因此,中国农村社会既有着小范围内高度的信任和秩序,又有着大范围内的不信任和无序,导致了信用交易成本的大幅增加。

(六)农村融资渠道和信贷结构也较城市复杂

从银行信用来看,首先,农村对信贷资金的需求与城市差异较大,对资金规模的要求不高,以小额信贷为主,持续经营能力较差,容易遇到资金短缺的情况。其次,农村经济受自然条件和需求弹性的影响大,而资产规模小、缺乏担保品,抗风险能力较差。第三,银行在农村的信贷业务管理成本较高,投资回报率远低于城市,难以形成信贷资金的大规模进入。这些原因导致了我国金融结构失衡、金融二元结构体制特征以及农村资金需求难以从制度金融渠道得到满足,因此民间信用成为自发产物。目前民间借贷在我国农村普遍存在,并已成为融资的重要渠道之一。中国农村社会的乡土意识与家庭圈层结构决定了他们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会认同与依赖传统的借贷渠道和方式,而不是立即融入现代信贷制度。这一特点与城市恰恰相反,城市的正规商业性信用交易远较农村发达,因此银行信用占据了信用交易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而在农村,银行信用却与民间信贷大致相当甚至是弱于民间信用。

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模式的设计研究

基于农村信用体系区别于城市社会信用体系的特征,本文将设计出区别于一般信用体系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框架和模式。同时,农村信用的特殊结构,需要我们除了考虑征信系统建设与守信激励及失信惩戒机制建设外,需要增加声誉机制建设的内容,我们将随后讨论加入声誉机制的原因。

(一)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征信系统的设计

1. 农村征信系统的建立与管理。建立适合农村经济特色的征信系统,是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农村经济的地域性特征、农村征信系统信息的多样性,以及征信系统建设的成本,使得目前没有必要建成全国统一的农村征信系统数据库,而应以具备同样经济特点的区域为单位。从目前我国农村实际情况看,以县为单位较为适宜。待农村经济金融和信用交易环境发展到足够高的程度后,再实施全国联网,并将最终纳入到全国统一的数据库中。

2. 信息征集主体和主要内容。农村经济以家庭(族)为最小单位,那么信息采集的主体也应当是以家庭(族)为最小单位。当然,从目前农村金融的实践情况来看,农村信用主体不仅限于单一农户,还包括合作组织(联保体)、准企业组织:如公司+农户等形式,但其核心离不开家庭或家族这一基本单元。农村征信系统的重要目的是揭示信用交易风险。与城市不同的是,农村家庭的收入构成更加复杂,其收入包括“农业家庭收入加非农佣工(或经营)收入”(黄宗智,1995),而且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需要更加详细的生产经营和非农收入信息来反映还款能力。除银行信用信息外,农村征信系统还应包含民间信用的内容。但对民间借贷信息采集存在制度和实际操作上的困难,只能逐步推进。随着条件的不断成熟,再逐步将其它民间信用信息纳入到农村征信系统中来。

3. 农村征信系统的采集机制和共享机制。凡开展涉农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都应加入到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中来。但金融机构并非农村征信系统的全部提供者和使用者。基于农村经济区域狭窄的特点,农村征信系统的设置和共享范围在纵向和横向两方面都具有特殊性。从纵向看,农村征信系统没有必要扩大到全国统一的范围,否则会造成操作成本极大增加,而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也没有实际意义,尤其是在农村金融还不很活跃的当前,农民在本地获得商业性信贷支持的能力很有限,更不用奢谈在更大的范围内融资。从横向看,信息共享的范畴需要不断地扩大,并需要法律或制度建设予以保证。从国家政策导向来看,除农发行、农信社及邮政储蓄银行外,会有更多的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金融领域,农村信用信息在这些金融机构间共享,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建设

1. 信用评价机制。信用评价是判断“激励”或“惩戒”的前提。鉴于农村信贷资金需求小,投资回报率低的特点,同时还具有企业和个人融资的共生性特征,导致农村企业和农户的信用评价可能会比城市居民和企业更加复杂和困难。然而,由于农村经济弱于城市经济,相应的信用中介行业很不发达,加上农户在购买信用评价产品上的支付能力较弱,市场化的信用评价体系目前很难在农村建立和发展。因此,人民银行应组织农村征信系统的使用方,共同研究制定一套科学、简约、统一的信用评分流程,并采用单体信用评定与打包信用评定相结合的方式,减轻农村信用主体成本,准确反映农村信用主体的信用状况。当前各地普遍开展了“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的“三信”评定。这种信用评价方式适应了农村经济的圈层结构特征,应当继续坚持下去,以科学、简约、统一的信用评分为基础,使“三信”评定结果更加科学,进一步扩大应用范围,提高社会各方的认可度,促进圈层结构壁垒不断弱化。

2. 激励与惩戒机制。信用机制包括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两个方面,这两方面机制是否完善是信用体系能否持续发挥作用的关键。一般而言,城市居民由于经济行为活跃,经常与金融机构发生关系,不良信用记录持有者处处受制,惩戒机制的作用明显强于激励机制。而农村与城市不同,由于经济行为不活跃,与金融机构多次发生关系的概率小,仅依靠失信惩戒机制,并不足以发挥信用体系的作用。因此,更宜建立以守信激励为主,失信惩戒为辅的信用机制。人民银行应当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推动农村征信系统应用和信用评价机制发挥作用,促进守信激励的实现。涉农金融机构也应当在信贷政策上提供相应的支持,推行“征信+评价+信贷”的业务模式,带动信贷资产质量的提高和农村贷款投放的增加,促进涉农金融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政府部门也应将信用评价结果与国家相关惠农政策有机结合,推动守信激励机制的建立。而激励和惩戒作用的发挥,同样需要适应农村信用中银行信用与传统民间信用共存的特点。

(三)声誉机制建设

1. 声誉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引入声誉机制的原因。标准的声誉理论认为“声誉能够增加承诺的力度”,其作用在于为关心长期利益的参与人提供一种隐性激励,以保证其短期承诺行动。Pyle(2002)区分了两种声誉信息流动渠道:一种是通过经济主体的自身行为自发产生的;另一种是由正式的第三方组织协调的,这种第三方组织可能是赢利性的,如信用评级机构,也可能是非赢利性的组织,如行业协会等。在前一种渠道中流动的声誉信息通常是短期的,而在后一种渠道中的声誉信息是长效的,通常以正式的信息报告的形式出现,并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引入声誉机制来促使其发挥作用,是有着重要意义的。城市信用体系中,由于人员流动性大、地域范围广等特点,声誉机制发挥的效用可能并不是很大。而农村经济和信用有的地域狭窄、圈层结构等特征,恰恰吻合了声誉的建立、传播条件,声誉机制作用在当前农村地区更能够得到充分和有效的发挥。

2.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声誉的产生机制设计。结合Pyle(2002)声誉产生渠道的理论,我们发现农村信用体系通过两种渠道都能产生声誉。一方面,不论是银行信用还是民间信用上的履约行为,均能够使农村经济主体产生声誉。这进一步证明了本文前述观点,即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首先应建立适合农村经济特点的信用信息系统,不仅要实现金融机构对涉农信用信息的采集,还要逐步扩大到民间信贷的领域,并在纵向和横向两方面实现一定范围的共享,从而促进农村信用体系中声誉机制的产生。另一方面,对于无信用交易行为但参与“三信”评定的农村经济主体,由于是第三方做出的信用评价,其产生的声誉不仅是长效的,并且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因此,为推动农村信用体系中声誉机制的产生,我们需要将“三信”评定的范围扩大到无信贷关系的农村经济主体,并通过大量的宣传教育等方式,引导农户提高信用意识,积极参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和“三信”评定,在获得金融机构认可之前,在一定范围内积累良好的声誉。

3. 声誉的传播与维持机制设计。由于声誉依靠社会网络建立起来,因此声誉的传播在具有地域特征和圈层结构特征的农村地区,比城市更加有效率。为促使声誉信息的有效传播,首先应加大农村的信用宣传教育,做到广覆盖、可持续,提高农村的整体信用意识,使农村经济主体充分意识到声誉的作用,自觉维护自身在信用交易市场上的声誉;其次要建立长效的声誉信息公开机制,如定期把历次信用评价结果在相关区域公开,或把声誉信息纳入到农村征信系统中,通过信息共享机制促进声誉更广泛地传播。同时,由于声誉还具有“逐步建立和逐步消失,也需要投资和维持”(George J・Mainlath 和Larry Samuelson,1998)的特点,需要我们将信用评价等工作坚持不懈地长期开展下去,为农村经济主体保持良好的声誉创造条件。

三、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探索:山东案例

根据前述理论研究,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在山东省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通过现代化的技术和网络手段,尝试建立了以农村征信系统为核心,涵盖信息共享、信用评价、信息服务等内容的农村信用体系管理信息系统。系统主要涵盖三项功能:一是农村信用信息采集;二是农村信用评价;三是信息服务。该系统自2009年正式运行以来,已实现农户信用档案电子化358万户,部分农信社利用该系统审核发放农户贷款,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农村信用信息采集

在农村征信系统建设的实践中,充分借鉴了前文论述的农村经济主体以农户家庭为主要单位,采集信息应包含家族信息、经济能力信息、民间信用信息和生产经营信息的思路,制定了符合农村经济特点的信用信息采集项目。在信息采集内容方面:一是采集农户信用信息,包含基本信息、农户资产及收入状况信息、银行信用信息和民间信用等四个方面。二是采集信用村、信用乡镇信息,来源于农村信用社开展的“三信”评定。在信息采集方式方面,目前,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和信用企业等有关信息全部来源于农村信用社。随着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等涉农金融机构的增加,以及非银行信用信息来源的不断拓展,信息来源范围将不断扩大。系统中所有农村经济主体的信息采集均按期管理,信用档案每年一期,一年内两次评定的可以重复加载,覆盖同期档案,即保持每年最新的一条记录。

(二)农户信用评分体系

在对农村信用信息采集的基础上,根据农村信用评价的特点,设计出一套科学、简约、统一的信用评分流程,对农户实施信用评分。评分指标使用的数据项来源包括农户当期信用档案的数据项、农户信贷信息衍生出来的数据项、对外担保信息衍生出来的数据项及家庭成员信息衍生出来的数据项等。为了适应不同地区农户信用评分的实际情况,系统提供了指标调整功能,为了实现评分指标设置更加科学规范,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在基本指标体系基础上,对现有指标进行适当增减、调整和优化。目前,使用的基本指标设置,是在经典“5C”评分模型基础上,结合农户信用信息采集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农户信用评分基本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涵盖了4大类15小类指标,并分配了不同的权重,实行百分制评分。

(三)系统的查询与使用

系统信息查询包括农户信用报告查询;信用农户评定情况查询、统计和分析;信用村、信用乡镇评定情况查询与各类信用档案按金融机构网点口径统计查询。系统正在建设初期,从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与共享角度综合考虑,只对人民银行和金融机构开放。人民银行能查询各类汇总信息即统计分析报表及信用村、信用乡镇的明细信息。同时,可以将信用评价汇总结果提供给政府部门等相关机构,为地方政府出台扶持政策提供参考依据。金融机构用户可以查询本机构及下属机构的单户明细信息和信用报告以及评分信息。同时,可以查询明细信息、统计信息,将该系统所展示的信息用于农村信贷政策的制定、农户贷款发放前的审核以及农户信贷对象的筛选。

四、政策建议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供基础法律保障

信用体系建设事关每一个人,特别是信用信息的采集、应用直接涉及到居民个人的隐私,需要完备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因此,一方面应尽快出台《征信管理条例》及相关配套制度,明确信息征集的主体以及各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规范信息采集、加工、使用的方法和途径。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有法可依。另一方面,尽快出台法律来规范信贷市场参与者的行为,依法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涉农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业务的开展。

(二)构建适合农村经济特色的农村征信系统

建立以家族(家庭)为主体的农村征信系统,全面采集农户家庭的基本信息、收入信息、银行与民间信用交易信息,更加全面准确地反映农户信用状况。首先,应结合当地农村经济特点,对农村征信系统的数据结构进行充分的调研和论证,借鉴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的建设模式,在符合征信标准化的原则下,建立起农村征信系统框架。其次,将农信社等涉农金融机构在长期工作中已经积累的农户信息,补充至农村征信系统内,进一步实现农户信用信息电子化和持续动态更新。最后,建立农村征信系统的共享机制和信用评分系统,有效减少农户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降低农户贷款成本。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城乡二元化结构逐步被打破,再逐步将各地农村征信系统整合到全国统一的框架中来。

(三)开展“三信”评定,建立守信激励机制

借助农村征信系统和农户信用评分,不断优化“三信”评定的指标、范围,大力开展信用户、信用乡镇和信用村的评定,将评定结果作为地方金融生态环境考核的重要方面,由相关政府部门制定激励措施,使信用乡镇、信用村在项目引进、贷款利率、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享受政策优惠。将信用评价结果作为信贷审批、风险控制的重要参考,根据评价结果的不同在授信额度、贷款利率、抵质押物等方面实行差别对待,对信用优良农户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以点带面,通过“三信”评定带动整个农村信用环境的优化。

(四)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信用氛围

要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开展信用及相关金融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针对农民整体文化水平和信用知识水平不高的现状,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增强农村信用主体的信用意识和风险意识,让广大农民群众认识和理解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与其生产经营、增加收入、脱贫致富乃至生活方方面面都有密切联系,使其意识到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和失信付出的代价,树立“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理念,从而自觉自愿地参与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来。

参考文献:

[1]黄海源.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研究――百色视角[J].区域金融研究,2010,(1).

[2]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经济 乡村发展[M].中华书局,2000年.

[3]王富全.个人信誉评估与声誉机制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年.

[4]王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构建一个动态改良的信用体系[J].济南金融,2006,(4).

[5]文亚青.国内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研究述评[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9).

[6]许经勇.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金融制度变迁的相互关系[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小农经济的主要特征篇3

农田水利工程在农业发展以及农村经济提升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但是,由于受农村经济水平与技术能力等条件的限制,早期的农田水利工程规模均比较小,且技术水平较低,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以及农田灌溉与水利建设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早期兴建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逐渐不能适应农村经济与农业发展的现状,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环境下,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成为当前水利建设与发展中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下文将结合农村农田水利工程特点以及管理现状,对其管理发展对策进行研究论述。

1 农村农田水利工程特点及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管理现状分析

1.1 农村农田水利工程特点分析

农村经济建设与农业发展中所建设的农田水利工程普遍具有公共服务性以及利益共享性、非价格性的特征。首先,农村的农田水利工程公共服务性特征主要表现在其本身就是一项公益性工程项目,以解决区域的洪涝或者是干旱等水利灾害及农业发展中灌溉问题为主要目的,并且是由政府出资发动农村群众进行建设的;而其利益共享性特征则表现其工程项目的建设使用,是以工程区域的全部人员为受益对象,各自之间在使用上具有利益一致性特征;最后,由于这类农田水利工程是由政府出资发动农村群众修建,具有公共属性,不能够通过市场价值进行衡量,且不具备直接的经济效益,再加上其维护管理均由政府实现,因此,就决定了它的非价格性特征。

1.2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

结合上述对农村农田水利工程特征的分析,也正是由于其上述特征,使得其在后期维护及使用管理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尤其是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随着一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作用功能的丧失,以及在农村经济提升与农业发展中的地位被取代,再加上政府管理的局限性,导致其管理发展问题成为当前水利建设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其中,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筹资相对困难,缺乏有效的资金支持。由于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变发展以及一些农田水利工程功能的丧失,导致很多农村地区的政府机构对小型农田水利的建设以及管理重视不足,将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责任推到农民身上,任由农民自行进行筹资管理,或者是由于对新农村建设下农村税费改革的有关政策制度了解不足,认为农田水利建设及管理筹资会增加农民负担等,从而对其管理不够重视,缺乏积极有效引导,导致其管理及建设成效并不显著。

其次,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缺乏相对明确的权责划分,并且农民参与管理的程度相对较低。当前,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多是以粗放式管理为主,缺乏专门的监督以及管理维护机构,对其后期使用的维护及管理十分缺乏,导致水利工程老化失修等各种问题存在较多,对其功能性也具有十分不利的影响,严重影响在农村经济发展与农业种植中的地位作用,从而导致其在农村建设发展中容易被忽视。

最后,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还存在着管理效率较低,缺乏有效的运营管理制度等。由于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并没有专门的组织机构,同时也缺乏专业的工程维护与技术指导,再加上其在农村经济发展与农业建设中的运营使用模式单一,使得对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效率十分低下,在农村水利建设与功能发挥中,作用十分有限。此外,由于农村经济建设与发展中普遍存在重建设与轻管理的思想,对于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使用维护与管理不到位,等,导致其各种问题及情况发生较大,对其正常运行使用及管理提升都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

2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发展对策

结合上述对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特征及管理现状的分析,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为促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农村经济提升以及农业发展中的功能作用和地位影响充分发挥与提升,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和改进。

首先,需要加大对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资金投入和支持力度,并注意提高其管理资金的利用率,加强对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维护与管理,推动其在农村经济提升与农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影响。在积极发动农民群众通过筹资方式改善对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使用维护和管理,以更为的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种植、养殖等产业发展服务,推动农村经济综合提升与发展同时,注意从政府层面加大对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投资和支持力度,从政策扶持与资金支持方面,改善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环境,避免对资金的占用或者是啊挪用等,提高资金在农田水利工程维护及管理中的有效使用,从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其次,在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还需要进行明确的管理权责划分以及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对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权责进行明确的划分确认,并注意督促其在农田水利工程使用维护和管理中的责任落实和管理执行,定期针对农田水利工程开展检修维护与管理,确保其在农业发展中的功能作用充分发挥,提高其运行使用及管理效率,针对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依照责任划分情况进行严厉追究,并督促改进,从而促进其管理的提升与发展。同时,还要注意进行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组织与制度的建立完善,以促进管理效率的提升。进行专门的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以及工程技术指导组织构建,专项落实农村水利工程的维护管理,同时针对其管理开展情况进行有效监管,以促进其管理效率的提升,提高农田水利工程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影响,推动农村经济建设与发展进一步提升。

最后,应注意发动农民群众参与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提高其在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及维护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农民群众作为农田水利工程的主要受益群?w,再加上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由农民群众自发修建,因此,鼓励农民群众参与到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以促进其管理和维护的提升,更好的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和意义。值得注意的是,在鼓励农民群众参与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注意结合地区情况,通过民主管理或者是农民参与机制的建立,逐渐引导并鼓励农民群众加入到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解决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机制缺乏等问题。

3 结语

小农经济的主要特征篇4

[摘要]循环型农业是循环经济理念在农业经济建设中的体现和应用,它摈弃了传统农业的掠夺性经营方式,把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发展循环型农业既需要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同时还需要外部条件的保障。

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流动为特征的生态经济。其对经济的持续发展的意义体现在“3R”原则上,即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和再循环(Recycle)。循环型农业是循环经济理念在农业经济建设中的体现和应用,从宏观上来说,循环型农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大循环的子系统,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根本;从微观上来说,进入新世纪,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对农业生态环境、“绿色”农业和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发展循环型农业就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循环型农业及其特点:

1.1循环型农业循环型农业是循环经济理念在农业经济建设中的体现和应用,循环型农业的概念可概括为:尊重生态系统和经济活动系统的基本规律,以经济效益为驱动力,以绿色GDP核算体系为导向,按照3R原则,通过优化农业产品生产至消费整个产业链的结构,实现物质的多级循环使用和产业活动对环境的有害因子零(最小)排放的一种农业经营模式。以经济效益为驱动力体现的是经济规律,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有了经济效益的活动才能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3R原则是循环型农业的精髓,零(最小)排放则是循环型农业具体的可操作目标。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发展两者对立起来,而循环型农业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发展,这是循环型农业的创新。

1.2循环型农业的特征首先,循环型农业作为循环经济有其一般特征: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三R”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其次,循环型农业有其特有的特点,主要表现在:①注重农业生产环境的改善和农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②提倡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实施农业清洁生产,改善农业生产技术,适度使用对环境友好的“绿色”农用化学品,实现环境污染最小化。③利用高新技术优化农业系统结构,按照“资源-农产品-农业废弃物-再生资源“反馈式流程组织农业生产,实现资源利用最优化。④延长农业生态产业链,通过要素耦合方式与相关产业形成协同发展的产业网络。

2.循环型农业发展的内在动力:经济效益

虽然社会十分关心农业的生态效益,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种农业发展模式能否生存并得到推广,关键在于它能否带来经济效益,循环型农业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获得经济效益:一是通过区域大循环获得规模经济和结构效应;二是通过企业小循环和产业链延长获得经济效率产业链增值。

2.1通过区域大循环可以获得规模经济和结构经济循环型农业要求根据区域农业资源优势、产业结构特征以及废弃物特征和分布状况,实现区域范围的大循环,这种大循环无疑促进了规模经济的形成和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结构效益。首先是规模效益,由于农业生产加工过程相对较分散、废弃物也较分散、规模较小、农业生产经营者往往无法对废弃物进行处理或至少处理成本太高或根本没人关心,如果在区域内有相应的处理中心,将废弃物集中处理,这便可以实现规模经济,产业化经营,一方面废弃物得到清理,另一方面废弃物也可得到充分利用。其次是结构效应,循环型农业要求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推及区域范围的大循环,在实现污染最小化和集中化的同时,实现专业化和规模化,根据产业经济学原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会产生一种“结构效应”,即不需要增加任何要素的投入而只是调整其配置的方向,就会产生比原来更多的产出。例如通过调整要素在种植业、养殖业、林业、渔业等产业内部的配置,不但各业的产值会发生变化,而且农业的总产值也会增加。

2.2企业小循环和产业链延长获得经济效率产业链增值一个运行模式是否适合企业、能否得到推广应用,关键是能否有经济效率,因为这是经济主体(涉农企业和农户)更关心的问题,经济效率主要表现在尽量降低成本的同时,尽量增大利润空间。由于循环型农业遵循3R原则,这实际上就是遵循了经济效率延长了产业链,实现了产业链增值。一个典例就是现在不少企业开始废水回用,不仅减少了对水资源的浪费,减少了水污染,同时降低了成本,实现了经济效益。

3.循环型农业发展的保障体系

3.1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有利于循环型农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体系借鉴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教训,建立和完善推进循环型农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使污染者治理,受益者补偿机制。鉴于我国居民,尤其是广大农村居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知识较为缺乏和意识比较薄弱的状况,政府应强化责任意识,并通过立法把发展循环型农业纳入地方政府的职责范围,加强对循环型农业发展的重要性教育、宣传和引导。同时,综合运用财税、投资、信贷、价格等政策措施,调节和影响农业投资主体的经营行为,建立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激励机制。

3.2加大政府对农业科技开发的扶持力度,推行农业清洁生产的新技术农业循环经济是农业生产技术的革命,它必须以先进技术为支撑点。政府应从总体上加大对农业科学技术扶持力度。一是对农业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技术应重点资金扶持;二是建立一批高效运作的农业科研组织与管理机构;三是在农业科研运行机制与模式上进行探索与创新;四是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加快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的扩散和传播。

3.3建立适合循环型农业发展的管理体系转变政策目标导向:彻底转变单纯追求GDP增长的政策目标导向,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将农业生态环境成本和农业生态环境效益纳入农业经济增长机制之中;结合国情、资源能源特点有选择地吸收国外成功的经验成果,尤其是先进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方法,从而形成一套适合自己发展的管理模式。同时我们的农业生产还必须应对全球产品绿色化的需求,和国际标准接轨,推动我国农业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诸大建可持续发展呼唤循环经济。科技导报1998-9

小农经济的主要特征篇5

关键词:家庭农场;新型经营主体;政策建议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4年度校级基地招标项目(课题编号:ACHZ1417)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2月8日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以来,分产到户的家庭式农业经营促进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产量,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农业生产力和农业经济的发展。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加深,加入WTO,全球化市场经济的冲击,并以我国地少人多的禀赋制约下,分散式的家庭经营难以满足现代化农业的要求,传统的小农生产难以具有规模效益以及应对市场的被动性要求我们探索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

一、家庭农场的内涵与特征

(一)家庭农场的内涵。家庭农场在我国的发展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的职工家庭农场,职工家庭农场是在国有农场上发展起来的,并以活跃农业经济为目的。许人俊(1985)指出,职工家庭农场在活跃农场经济中起到了积极作用,调动了职工及其家庭成员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增强了应变能力,促进了生产发展,取得了最佳经济效益等。第二个阶段是从20世纪末至现在,主要是为了创新农业经营机制,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培育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时至今日,家庭农场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2013年、201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被着重提出,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新阶段的家庭农场既可以克服传统小农的分散经营,又可以具有一定的规模效益,主动地应对市场。

新阶段家庭农场再一次被提出来,许多的学者对此做出了大量的研究和阐述。伍开群认为:家庭农场在农业的组织形式中具有交易成本的优势,它可以降低生产资料、资金借贷、劳动力以及土地等要素的交易成本。高强等将家庭农场与传统家庭农业进行了比较,指出家庭农场仍然是为家庭经营,家庭农场更强调使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经营理念,进行专业化、规模化生产。王春来从三个方面的特征概括我国现阶段的家庭农场:一是以农户为经营主体;二是以适度规模为经营方式;三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生产目标。肖斌、付小红从全生产要素的方面,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诠释了发展规模化、商品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家庭农场。罗必良从家庭农场性质的多样性揭示家庭农场的本质,指出在分工的条件下,家庭经营的本质,即为农户在土地承包、土地流转、生产经营细分以及交易的过程中应该处于核心的地位。家庭农场虽然被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予以研究,并且对此确切的内涵没有给予统一的标定,但是可以看出学者们都对家庭农场的经营基础、规模化生产以及在应对市场方面给予了统一的认同。因此,本文认为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是传统家庭经营的升级与深化,是将分散的家庭经营,运用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与管理理念予以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并以主动应对市场为目的经济组织形式。

(二)家庭农场的特征。袁赛男从家庭经营、规模适度、集约化生产、商品化经营、农业收入为主五个方面解释了家庭农场的根本特征。刘文勇、张悦对家庭农场特征的认识,认为家庭农场的劳动力主要为自有劳动力;在收入方面,农业收入既是家庭成员参与生产所消耗劳动力的工资报酬;在经营规模方面,家庭农场区别于普通用户的主要特征就是规模经营;但是将农村户籍不在家庭农场的特征之内,只为其一的认定标准。高强等认为家庭农场的特征分别为家庭经营、适度规模、市场化经营和企业化管理。虽然研究者们对于家庭农场的特征各持己见,论述也不尽相同,但都可以总结出现阶段新时期家庭农场所具有的一些共性的特点,分别为家庭经营、专业务农和规模适度等。

本文认为除了上述研究者们所认为的共性特征之外,家庭农场还具备以下一些特点:

1、规模差异化。浙江省宁波市、上海市松江区、湖北省武汉市、吉林省延边市以及安徽省郎溪县是我国家庭农场发展非常有成效并具有代表性的地方。虽然这些地区的家庭农场发展比较迅速,具有代表性,但是各个地区家庭农场的规模不尽相同,单位农场面积最大型的家庭农场有85公顷,而最小的在1.0公顷以上,如表1所示。(表1)

2、种类多样化。家庭农场的经营种类很多,并且具有兼业化。在我国的家庭农场中,种类最多的是种植业,其次是从事养殖业,再次是从事种养结合,最后为其他行业的。以安徽省家庭农场的家庭农场特点来看,郎溪县与天长市的家庭农场包括粮食家庭农场、蔬菜家庭农场、苗木家庭农场、花卉家庭农场、茶叶家庭农场、烟草家庭农场和畜禽及水产养殖等家庭农场,种类繁多。

3、管理现代化。规模化的农业生产要求效率作业,因此要具备良好的设施装备、先进的科学技术并运用现代化的管理进行农业的生产与产品的加工。我国的家庭农场虽然处于起步地位,但是相比于分散经营的小农经济,家庭农场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就离不开管理的现代化。

4、农场注册法人化。家庭农场区别小农生产的一个标志性特点就是要进行工商注册,实现农场法人化。法人化的家庭农场既有利于政府的管理,也有利于政府政策的落实与支持。蔡永飞提出的“农业生产法人”就是服务于进行农产品生产的家庭农场,并认为国家应印制专门的农产品销售专用发票,并免于征税。

二、发展家庭农场的必要性

家庭农场作为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与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共同发展构建新型的农业经营体系,必然具备着它的优势。相关学者对于家庭农场的有效性、效应分析做出了大量的研究,此处不再赘述,相关学者的论述见表2。(表2)

虽然许多学者的观点不能一一列出,而且观点也各不尽同,但是总的看来,家庭农场对于农业的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农业生产率的提高等都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家庭农场的出现确是有其的必要性。除上述的观点之外,本文认为家庭农场的发展必要性,还有以下几点:首先,目前改革的开放与加深,城乡一体化使得现在更多的青年劳动力会像城市转移,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增多,致使现在农村专门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减少,土地的使用种植慢慢呈现出粗放型,甚至出现撂荒的现象。因此,家庭农场的发展可以将粗放式生产甚至撂荒的土地予以流转,解决农地由谁种的问题;其次,通过土地流转形成适度规模化生产的家庭农场,会更加主动地应对市场,可以根据市场的需要来种植所需求的农产品,而且会更加注重产品的质量,提供质量更好、更优的产品。因此,家庭农场能够有效地解决种植什么的问题,并且提供优质的农产品;最后,适度规模化的家庭农场,要求机械化作业,从而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有助于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因此,家庭农场能有效地刺激科学技术在农业的进步。

三、家庭农场存在的困境

(一)农地流转不畅。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土地政策不同,发达国家如德国的土地所有权大部分是属于私人所有,明晰的土地产权能够有效降低农地的流转成本,加强了土地的流转效率。而我国的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或者国家所有,土地产权不明晰,并加以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存在着模糊的认识,使得农地不能有效地进行流转进而进行规模化经营。

(二)农业基础性建设程度薄弱,机械化程度低。家庭农场虽然如今发展如火如荼,但还处于初级阶段,现阶段家庭农场的农田水利等基础性设施还是比较薄弱,没有形成规模化、系统性的机械化作业,这些都成为制约农业生产率提高、农产品增收的关键因素。

(三)农业融资困难。家庭农场所具有的规模化的特征,需要家庭农场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农业基础性建设,而农业具有周期性长,抗自然风险能力弱的特点,加之农产品、模糊不清的土地产权问题,不能作为可靠的抵押来获得信贷,资金的缺乏限制了家庭农场有效良性地发展。

(四)粗放式的经营管理。家庭农场的规模化、市场性的特性要求其要具有机械化、高效率以及精细化,来很好地应对市场,同时提高产量并保证品质。但是,目前的家庭农场主由于文化水平的普遍低下,受传统小农经济的影响,每家每户的机械虽然全面,但是使用率不高,总体来说造成了机械的重复购置,致使成本增加,降低了市场竞争性。

四、促进家庭农场持续发展政策建议

(一)明确农地产权,保障农地有效流转。中国家庭农场的发展是在传统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有效的农地流转是家庭农场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因此政府首先要为农地的流转创造一个有利的良好环境,完善法律法规,做好土地承包权的确权工作,打消农民流转土地的顾虑。

(二)加强财政对于家庭农场的扶持政策和力度。初期家庭农场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科学技术的支持。因此,建议根据不同家庭农场的规模予以不同程度的政策支持,可以直接基于扶持资金,也可以鼓励搭建融资平台,为农场解决融资的困难,这样既可以解决农场的融资问题,也可将富余的资金用于农业的基础性建设。

(三)引导农场主精细化经营。为了更好地应对市场,生产出社会需要的产品,首先可以通过建立农场主的培训教育,提高其科学素质以及经营管理的能力。其次,为农场主提供科技推广服务,提供农场的科学技术水平,培育新品种,引入新的设备。再次,建立良好的政策环境,吸引大学生返乡兴办家庭农场进行创业,进一步培育新型高素质的家庭农场主,进行精细化、集约化管理。

主要参考文献:

[1]许人俊.职工家庭农场在活跃农场经济中的积极作用[J].中国农村经济,1985.3.

[2]伍开群.家庭农场的理论分析[J].经济纵横,2013.6.

[3]高强,刘同山,孔祥智.家庭农场的制度解析:特征、发生机制与效应[J].经济学家,2013.6.

[4]王春来.发展家庭农场的三个关键问题探讨[J].农业经济问题,2014.1.

[5]肖斌,付小红.关于家庭农场的若干思考[J].当代经济研究,2013.10.

小农经济的主要特征篇6

关键词:有效需求;税收;消费需求

一、现行税收政策中不利于总需求增长的因素

(一)抑制投资需求

1.税和费的总体负担重,降低投资的收益率

一是政出多门的各种收费泛滥,大大加重了投资者的负担。二是一些税种的负担比较重,具体讲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增值税。增值税是我国实施新税制后的第一大税种,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广泛而深远。但近年来的运行已暴露出不少不利于投资的弊端。一是我国实行“生产型”增值税,企业购进固定资产所含税款不允许抵扣,加重了企业(特别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的负担。二是起征点太低,税率太高。对于小规模纳税人,税法规定,销售货物的起征点为月销售额600元~2000元,销售应税劳务的起征点为月销售额200元~800元。这样,除非销售额很高,否则小规模纳税人将赚不到钱。以销售货物为例,即使毛利率高达30%~40%,月销售额2000元,毛利也只有600~800元,再扣除店租、各种费用和税款,余下的收入难以维持基本生活。另外,目前对小规模纳税人实行4%和6%的征收率看来还是太高。第二,消费税。开征消费税的主要目的是限制高档奢侈品、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等有害的特殊消费品及确实需要限制的其他消费品(如不可再生的石油类消费品)的生产和消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过去不少“高档奢侈品”现在已成为日常的普通消费品,在当前消费需求不旺的情况下,若再继续对其征收消费税,显然是不合理的。虽然1994年后在实施中降低了部分消费品的法定税率,但税负仍然不轻。第三,企业所得税。对于国家鼓励发展的重点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优惠力度不够,优惠办法比较单一。一是允许税前列支的范围窄、标准低。如对实际工资支出远远高于一般行业的高新技术企业、艰苦行业,按一般的计税工资标准列支,明显加重了企业的负担。二是目前主要采用直接减免税的办法(如“两免三减半”),缺少国际上行之有效的间接减免税办法,如研究和开发费用的加倍扣除、加速折就、再投资税收抵免等。

2.优惠政策支持力度不足

目前的税收优惠政策在引导投资方向、优化产业结构、稳定资本来源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不足。民间投资热不起来,除了同上述直接的税费负担有关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和政府积极的产业政策引导。

税收优惠政策引导投资方向、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力度明显不足。目前,以区域性优惠为主(即以对外资、沿海开放地区、特区和经济开发区的优惠为主)的税收优惠政策已不适应国家产业发展的需要,对于当前国家急需发展的基础和支柱产业(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等基础产业、国民教育事业、高新技术产业),由于其投资规模大、投资周期长、预期利润不确定等原因,在政策支持乏力的情况下,民间往往缺少投资意愿。在对外资的优惠上,目前适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细则》是1991年制定颁布的,其中不少内容已不适应当前的经济形势。如优惠对象主要限定于设在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经济不发达的边远地区的外资企业,一些给予优惠的生产行业(如轻工、纺织、包装工业)目前生产能力已经过剩,再给予优惠势必加剧我国经济结构的供求矛盾。

在建立稳定的投资基金上,缺乏税收鼓励政策。非公有制民营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是我国经济的新增长点,但民营经济中绝大多数是自有资本比较薄弱的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又是高投入、高风险的产业,上述这些企业在初创期往往难以从金融机构获得法定利息的贷款,更无法上市筹资,资金不足问题始终成为制约它们发展的“瓶颈”。从国际上看,为了给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比较充足的资金来源,许多国家不仅通过信贷担保、财政贴息、政府采购等形式扶持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甚至直接出资组建或参与组建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同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上述投资基金特别是风险投资的发展。

(二)影响消费需求增长

从税收政策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税收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力度小,农民的税费负担比较重

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针对城市企业,缺乏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乡镇企业的扶持。税收政策在促进传统落后的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向现代先进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转变方面缺乏有力的激励措施。二是农民的税费负担仍然比较重。据统计,1994-1997年,农民向国家提供的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屠宰税、提统费以及各项社会负担等已由1242.9亿元上升至2317,8亿元,人均税费由135.8元上升至253.3元,年均增长23%,大大高于年均6%的收入增长速度。从对农民征收的主要税种――农(牧)业税和农业特产税来看,农(牧)业税实行稳定负担增产不增税的政策,有利于农村政治经济的稳定发展,但农业特产税政策存在的问题却不容忽视:一是名义税率不高,但实际税负偏重。由于农业特产税的计税依据是农业特产品的实际收入(即实际产量×收购价格),不扣除生产成本费用,所以,即使按农特产品最低税率8%征收,其应纳税额占纯收益的比重也是很大的。二是相当部分农业特产品实行双重征税:既对生产者征税,又对收购者征税。

2.对城镇中低收入家庭扶持力度不足

小农经济的主要特征篇7

关键词:农户征信;农村信用体系;个人征信

文章编号:l003-4625(2011)10-0118-03 中图分类号:F832.43 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农户征信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我国农户征信制度的建立源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首次提出了对农户实行“资信评定及信用额度”,由信贷人员调查农户生产资金需求和家庭经济收入情况,掌握借款人的信用条件,对农户评定信用等级,确定贷款额度,核发贷款证。

2001年,中国人民银行在《关于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指导意见》中,提出农村信用社应建立农户信用评定制度,并根据农户个人信誉、还款记录、所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经营能力、偿债能力等指标制定具体的评定办法,建立完善的农户贷款档案。自此,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的农户信用信息征集在全国得到了大力推广,各地相继出台了以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定为核心的农村信用工程建设,逐步形成了农户征信的雏形。

2009年,《指导意见》提出依托农村地区金融机构为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企业等农村经济主体建立电子信用档案,建立健全适合农村经济主体特点的信用评价体系。《指导意见》把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主体由农村信用社一家机构扩展到所有的涉农金融机构,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明确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是推进农户电子信用档案建设,积极开展农户信用评价工作,推广信用信息产品使用,健全风险分担机制,提升信用管理水平。

从国内农户征信制度的形成来看,初期以农信社为主导,政府牵头配合,基本形成了一个以农户小额贷款为核心载体,以农户经济档案和借还款信息为主要平台的农户征信管理和服务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涉农金融服务机构的增加,农户征信的建设重点也在向电子化、信息化、共享化方向发展,但由于农户信息采集和评价的地域差异等诸多原因,目前我国农户征信制度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

二、农户征信建设的主要模式

本文以近年来影响较大的丽水案例和商丘案例加以介绍。

(一)丽水案例

浙江省丽水市按照“政府领导、人民银行主导、多方参与、共同受益”的原则,以农村信用等级评价工作为切入点,全力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成为全国第一个所有行政村完成农户信用等级评价的地级市。其具体做法:一是实行资产评估、信用等级评价、授信额度评定为内容的“三联评”,统一评价标准,规范信用管理;二是建立全市统一的农户信用信息管理平台,将农户的基本信息、信用等级、贷款授信以及不良记录等内容纳入信用信息库统一管理;三是实行信用贷款、抵押贷款、联保贷款“三联动”,建立评价成果运用机制,进一步完善贷款授信管理,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户的贷款需求;四是积极创新抵押担保方式,以林权抵押、农房抵押和动产抵押为重点,探索推行了“两卡、两证、多物抵押”担保模式。

据统计,丽水市的3453个行政村全部开展了农户信用评价工作,行政村评定面达到100%;建立农户信用信息档案38.03万户,占全市应评农户数的90.47%;评出信用农户32.63万户,信用村388个,信用乡(镇)13个。各涉农金融机构依托该数据库,共享农户信用评价成果,有效简化了贷前调查、资产评估等工作环节,加大对各自扶持领域内农户的信贷支持力度,缓解了农户贷款难问题。至2010年6月,丽水市已有27.5万信用农户获得了金融机构授信,授信额度达到了51.55亿元,4.62万信用农户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22.80亿元,同比增长25.16%。

(二)商丘案例

2001年到2007年,商丘市经历了由“全国高风险投资区”到“中国金融生态城市”的转变,金融生态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其中,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07年,为进一步探索农户信用采集与评价体系,人行商丘市中心支行开发了“农户信用信息管理与评价系统”,涵盖了7大类66项指标,建立了农户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并逐步实现了涉农金融机构联网登录与查询。按照“以用促征”的原则,引导涉农金融机构积极运用农户信用与评级信息,简化贷款程序,节约了放贷成本,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了可依托的平台和保障机制。为配合农户征信体系的建设,商丘市重点做了两方面的探索。一是积极营建农村信用担保体系,探索信贷风险分散机制,通过组建以农村信用户信用协会、农村中小企业联保协会为主体的“信用共同体”,推动“政府注资、企业入股、商业运作、互助担保”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发展,设立农村信用贷款风险救助基金,为涉农金融机构防范信用风险建立多道“安全网”。二是创新和完善农村金融产品,提升农户征信体系建设的实效性,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信用户+联保协会+征信+信贷”模式、“农村中小企业+联保协会+保险+信贷”模式、“担保公司+信贷”模式已形成“信用名片”在全国推广。

三、农户征信制度建设中面临的困境

尽管农户征信制度推动了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在解决农户贷款难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建设成本较高、信息质量及应用效率普遍较低的现状,农户征信制度的协调性与可持续性有待进一步检验。种种迹象表明,现有的农户征信制度建设还存在着推广难度大、可复制性差的弊端。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统一的农户征信数据元标准,农户征信采集内容与评价标准不规范

《指导意见》中,提出根据当地农村经济特点,因地制宜,科学合理设计涵盖农户基本信息、生产经营、主要收入来源、住房结构等信息的农户信用信息指标,但对具体的采集指标没有统一规定。这就造成各地在开展农户征信体系建设中,既缺乏统一的采集信息指标和信用评价标准,又使农户信用评级结果通用性较差。

(二)个人征信法律建设缓慢,农户信用信息征集难度大,信息质量不高

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数据以商业银行的信用交易为主要采集源,而农户与金融机构的信用交易记录规模相对较小,农户征信数据更多的是通过涉农金融机构与政府部门配合,依靠村干部采集和评估财务信息、诚信信息及家庭状况等,主观性大,信息齐备性不足,难以全面反映农户信用水平。同时,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来规范征信活动,个人征信法律建设缓慢,农户征信建设缺乏法律约束和保护。此外,大规模采集农户征信信息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没有专项资金支持的

情况下,基层金融机构开展信息采集的动力不足,甚至有抵触情绪,信息质量不高。

(三)农户主动参与征信的意识不强,受信贷政策影响较大

由于征信在农村尚属新生事物,农户对征信的认知水平不高,主动参与意识不强,加之近年来农民工进城日益增多,农村人口的流动性也在不断提高,特别是具有经营、劳动能力的青壮年劳动力大批外出,造成农户征信的参与主体减少。农户征信体系需要信贷支撑,这也造成了农户征信制度受金融机构信贷政策变化的影响日益明显,在农户信贷有效增加、征信激励措施明显的情况下,农户征信制度建设就较为顺利;反之,如果涉农金融机构信贷紧张,贷款难度加大,农户征信网络可能面临瘫痪的困境。

(四)农户征信体系的区域建设与金融机构条块分割矛盾,影响农户征信数据库的开发

农户征信数据库客观上要求有一个开放、共享和统一的平台,但目前各地在开展这一工作时基本上都是各自为政。一方面,随着农村信用社省级联社的成立和运作,以农信社为主体的涉农金融机构逐渐研发和推广了本系统的小额贷款管理系统,为借款农户建立了较为全面的基本识别信息、经济信息和借还款信息输入系统。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人民银行试点组建的农户征信数据库大都集中于地市中心支行,难以直接从涉农金融机构导入信贷数据,这也造成了征信数据质量不高、更新不及时、使用效率低等弊病。

(五)农户征信制度的建设尚未触及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村中小企业,覆盖范围有待进一步扩大

当前,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及农村中小企业已经融入到农户的经济生活与信用中,农户的个体信用也展现在经济组织的集体信用上。而现有农户征信制度中,各地虽然作了不少探索,但对农户的内涵和外延还缺乏统一的定义,多数系统将农户界定于户籍含义的家庭,以户主为核心建立信用信息账户,还没有将农户与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村中小企业的信用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四、农户征信制度建设的路线展望

纵观国内外征信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基本都经历了“探索――发展――完善”三个阶段,客观、全面反应征信对象的经济、信用状况,并最终走上统一征信的平台。基于这一路径,当前我国开展的农户征信体系建设在经过大量的实践与探索后,必然要向全国统一的征信平台方向发展,对此,本文提出了我国农户征信制度建设的基本路径如下图:

第一阶段(探索阶段)。由征信主管部门(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要求,提出农户征信制度建设基本目标、工作任务与要求,由各地按照当地特点,组织开展农户征信制度建设试点。

第二阶段(规范阶段)。在各地区积极探索的基础上,征信主管部门认真总结各地试点成果,科学合理设计农户信用信息指标,将其划分为基础指标和个性指标两大类,研发积木式、模块化的农户征信数据平台。各地区根据当地经济特点,选择适于本地的个性化指标,与基础指标一并构成本地区的农户征信指标体系,并在统一的农户征信平台上,自由搭建适合于本区域的农户征信系统。

第三阶段(统一阶段)。通过搭建开放式的农户征信平台,实现农户基础信息的统一后,随着信息容量的不断增加和完善,最终组建成全国统一的农户征信服务平台,与现有的企业征信系统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形成相对独立、信息共享的社会征信服务系统。

五、完善农户征信制度的配套政策建议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农户征信系统建设,优化农村信用环境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核心内容就是建立和完善三个机制:一是通过农户征信系统的建设,形成农户信用的约束机制;二是建立和完善信用风险防范体系,降低涉农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形成农村信贷的风险防范与补偿机制;三是建立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的跟进机制,有效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形成农村信贷投入的资金支持机制。可见,农户征信建设是提高农村地区经济主体诚信意识、信用意识和风险意识的重要平台,是将“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理念由道德范畴上升到信贷奖惩和法律约束的重要通道。

(二)坚持“以用促征”,不断提高农户征信采集的主动性

推动农户信用评价结果与农户贷款审核、管理相结合,建立健全信贷业务及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全面推行“农户+征信+信贷”的业务模式。以征信服务为切入点,充分利用农户征信信息,协调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创新农村金融信贷产品与服务方式,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入,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金融稳健的局面。

(三)注重农户征信建设工作的长期性、可持续性

要不断健全农村地区信贷风险分担机制,鼓励担保机构开展农村担保业务,推动建立“信用协会”、“信用联保”等信用风险分担组织,引导地方政府设立“农村信贷风险补偿基金”,加大银保、银担合作力度,有效防范和化解农村信贷风险,通过信贷的有效投入进一步促进农户征信系统的建设。

(四)加快征信的法律建设

尽快出台征信相关的法律和规章制度,规范农户征信制度中信息管理者与提供者的法律责任,减少农户征信系统建设中的纵向摩擦,切实提高农户征信数据库的信息质量;从法律上解决农户的顾虑,保护农户的征信权益;执法机关要配合金融机构,加大对失信者的惩处力度,使其失信成本大于收益,不断营造诚信氛围。

参考文献:

[1]田杰,熊学萍,阮红新.我国农户征信制度的实践探究[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9,(8).

小农经济的主要特征篇8

关键词:历史演进 二元经济 结构优化

中图分类号:F0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1-043-02

一、问题的提出

2007年4月,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越演越烈,至今还未见底,对各国实体经济的危害越来越深。这也造成了我国沿海中小型企业生产和销售困难,致使许多职工失业或半失业,其中农民工受到的冲击最大。据有关网站、国家劳动部等方面的统计,今年11月初全国提前返乡的农民工多达480万人,12月中旬达到900万人,12月下旬达到2000万人。农民工提前返乡,不仅收入降低,而且会因无所事事产生社会治安等方面的许多问题,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扩大内需的难度加大。这些问题给那些主张主要通过工业发展转移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来解决二元经济矛盾的专家泼了一盆冷水。

近十多年来,我国工业化、市场化程度大幅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经济总量大增,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但城乡差距反而逐步拉大,工农差距迅速扩大,社会矛盾加剧,表明经济的二元化特征越来越突出。如何解决二元经济存在的矛盾和冲突,促进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是摆在我国人民面前的一个十分现实、十分紧迫的问题。

中共中央17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决定》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了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积极思考如何解决我国目前十分突出的二元经济问题。当前,对于二元经济问题的解决,分别有“破除”、“软化”、“消减”、“转化”、“转换”以及较中性的“改变、解决”等提法或主张。但笔者认为,二元经济内的各成分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是长期存在的,要么相对地扩大,要么相对地缩小,而不能绝对地“破除”或“消减”;至于用“转化”、“转换”一词,无法让人判断有关举措的方向是使二元经济的问题得到改善还是恶化;“改变、解决”使人们不知道方向和程度,“软化”只反映二元经济结构变化的一种趋势,不能揭示二元经济结构变化的最终结果。因此,笔者主张用“优化二元经济结构”来解决二元经济的问题,使人们能体会到优化的最终结果是建设高级一元经济,优化的过程也就是一元化的过程。

二、二元经济历史演进的一般过程

笔者认为,从经济的主要成分是否有明显的差距和矛盾的角度,可以把经济发展划分为四个演进阶段:低级一元经济、初级二元经济、强化的二元经济、高级一元经济。这四个阶段,是循序渐进的,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后一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往往比前一阶段的生产力水平高。四个阶段的依次转化,形成了二元经济历史演进的一般过程。

低级一元经济往往存在于原始社会和封建社会。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经济成分单一,以农业为主,生产力水平普遍偏低,各地差距不明显,人们的收入差距不大。初级二元经济主要存在于封建社会后期和资本主义前期。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工商业逐步发展壮大,工商业等现代部门的生产力水平高,农业等传统部门的生产力水平较低,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和矛盾逐步产生和扩大,人们的收入有了明显的差距,经济的二元化特征显现。强化的二元经济主要存在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期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经济的主要成分之间,尤其是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和矛盾进一步拉大,人们的收入差距拉大,经济的二元化特征被强化。高级一元经济主要存在于资本主义后期和社会主义中后期。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城与乡、工与农一体化发展的步伐加快,城镇化、现代化、信息化、全球化步伐加快,经济的主要成分之间的差距和矛盾逐步缩小,人们的收入差距缩小,经济的一元化特征越来越突出。

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对二元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一元经济的特征和表现进行了研究,但没有人从历史演进角度按二元经济的发展程度对经济发展过程进行表述。笔者把经济发展划分为低级一元经济、初级二元经济、强化的二元经济、高级一元经济四个阶段,可以使人们能更加清楚地发现人类经济的最终发展方向:由各经济成分有较大冲突和矛盾的二元经济向各经济成分均衡协调的高级一元经济发展。这一发展过程就是二元经济结构优化过程。

三、国内外解决二元经济问题的做法

西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在解决二元经济产生的矛盾和冲突、优化二元经济结构方面有许多有益的经验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我国过去解决二元经济存在的矛盾和冲突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反思和改进。

1.国外的做法。西方发达国家的民主化和市场化历史比较长,为工业化提供了制度和文化保障。西方国家的市场化、工业化是从下而上自发地进行,政府着力给予政策引导和法律支持。随着工业化步伐的加快,这些国家的现代经济部门与传统经济部门在生产效率、资源配置、劳动力价格等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现代经济部门凭其生产力水平较高而对资源(资金、技术、物质、人力)的吸聚力越来越强,使城乡、工农之间的矛盾加剧,使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拉大。面对这些问题,西方发达国家通过产业发展和分工演进来优化二元经济结构。他们采取的举措是:一是依靠市场对资源进行基础性配置,确保现代经济部门的生产效率少受不良影响;二是对传统经济部门进行税收优惠、生产补贴、信贷倾斜、技术改造、财政帮扶,提高其生产效率,增加其从业人员收益;三是加快工业化,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农民增收;四是加快城镇化步伐,提高“新市民”的生活质量;五是通过实现全国范围的现代化,尤其是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缩小了城乡差距,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六是促进城乡第三产业的发展,提升了城乡居民的就业能力,扩大了就业空间;七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对城乡弱势群体在低保、失业、养老、教育、卫生等方面给予帮扶,使全社会更加和谐和稳定。发达国家基本上同时采用了这七个举措,优化了二元经济结构,使经济社会出现了一体化的同质、协调发展特征。因此,有许多专家认为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就是高级一元经济。

在发展中国家当中,仅有少数国家比较成功地实现了二元经济结构的优化,他们走的优化道路与发达国家比较相似。但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现代化起步较晚,往往进行自上而下的追赶型发展。这些国家一般先由政府通过抓重工业发展而优先走工业化道路,然后展开市场化、城镇化、现代化步伐。这样一种发展道路使得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现代部门生产力不高,市场化程度不高,城镇化、现代化水平较低,城乡差距、工农差距没有明显缩小,有的国家反而在拉大。发展中国家在解决二元经济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依靠政府的主导,而非以市场为主来进行资源配置,使生产效率受到不良影响;在工业化程度不高的情况下,片面强调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而城镇化的步伐又没跟上,不但没有改善“新市民”的生活质量,反而增加了许多贫困人口,出现了“城市病”;这些国家对农村的现代化建设投入力度不够、对第三产业的发展力度不够,使城乡差距难以缩小,甚至有的还在拉大;部分国家对传统经济部门的税收优惠、生产补贴、资金和技术扶持力度不够,对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措施不到位,使各个区域、各个群体的冲突和矛盾难以缓解,二元经济结构无法优化。

2.我国的做法。我国在辛亥革命前,基本上是以农业为主的低级一元经济,整体水平很低;在辛亥革命以后到新中国成立以前,民族工业有所发展,但工业的比重很低,因此这个阶段属于由低级一元经济向初级二元经济的过渡;在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我国以重工业的发展为主,城乡差距、工农差距逐步显现,进入了初级二元经济阶段;改革开放后至本世纪初取消农业税之前,工业化步伐加快,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迅速扩大,产生了许多冲突和矛盾,进入了强化的二元经济发展阶段;在全国取消农业税之后,我国开始进行工业反哺农业、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步入了高级一元化发展阶段。

但我国经济的一元化发展才刚刚起步,在市场成熟度不高、工业化程度不高、城镇化水平较低、现代化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优化二元经济结构要解决的冲突和矛盾很多,过程会很长,任务会很重。当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一是我国政府的主导作用很强,影响了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基础性的作用,影响生产效率的提高。二是要素市场的二元化特征很突出,不利于解决二元经济各组成成分的冲突和矛盾。如我国的金融市场有城乡差别,人才市场有城乡分割,土地市场有城乡差别,甚至在教育、卫生、文化、科技等方面也有很突出的城乡差别。三是对“三农”的关注仍然雷声大、雨点小,尤其是农村、农业的基础设施落后,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四是城镇化的速度偏慢,社会保障不完善,使“新市民”的市民待遇不齐全。五是城乡的现代化水平不高,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慢,农村尤为明显。这使得许多农村劳动力在农村呆不住,在城市呆不久;六是全国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加快,而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慢,致使工业化吸收的劳动力增长速度慢。

四、我国优化二元经济结构的目标和举措

我国应把实现经济社会的一元化发展作为优化二元经济结构的最终目标,即我国要最终进入高级一元经济阶段,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解决二元经济存在的矛盾和冲突,才能既促进全国又好又快地发展,又能促进全社会和谐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综合采用以下几项措施:

1.以市场配置为基础。我国的市场经济成熟度还不够高,至今还有一些西方国家不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国家地位。所以,我们必须坚定地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凡是市场能够解决的问题,都由市场解决。只有这样,才能使资源的使用效率进一步提高,使城乡、工农的社会生产力都能进一步提高,使社会财富进一步增加,使各阶层群众、各行业职工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为优化二元经济结构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但单纯依靠市场不能解决二元经济的所有矛盾和冲突,如产业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加剧等市场失灵的问题,就需要我国各级政府既要充分履行市场监管、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责,又要千方百计防止政府失灵的发生。尤其是要防止政府干预市场过多、降低生产效率的现象发生,防止官员片面追求发展速度、损害经济发展质量的现象发生。

2.以城镇化和现代化为依托。全国上下应积极地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加快城镇化和现代化步伐作为其重要举措。一是城镇化要着力于增强为民服务功能。小城镇的建设既要根据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水平、交通便利程度等搞好规划,更要加强城市服务设施的建设,这有利于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盲目涌进大城市,而是就近、就地进入城镇居住和工作、生活,减少大中城市负荷过重的压力。二是现代化建设要着力于缩小城乡差距。当前要着重加强农村交通、水电、燃气、通讯、学校、医院、娱乐、餐饮、休闲等方面的硬件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使城乡居民感到城里与乡下一个样。

3.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战略。要把我国丰富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而不是包袱,大力鼓励、扶持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不是片面地、单纯地倾力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在城乡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转化和吸收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战略举措,也是优化二元经济结构的重大战略。传统手工业以及第三产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各地应该根据本地的自然资源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搞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规划,尤其是要采取强力措施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不仅能促进城乡提高现代化水平,而且能为一、二产业的发展提供充分的配套服务,促进一、二产业上档升级。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也能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会使全国城乡需要越来越多的人员从事营销、保洁、绿化、装修、维护、派送、餐饮、娱乐、家政、养老、托儿等行业和服务,从而能使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转化和吸收。

4.以制度保障为支撑。二元经济的矛盾和冲突是市场失灵的表现,需要政府从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角度用强有力的法律法规予以协调。西方国家在优化二元经济结构的过程中,通过民主化建立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法律法规,在财政、金融、技术、人才等方面依法对薄弱区域、弱势产业、困难群体给予了大力的扶持和倾斜,促进了各个经济成分的均衡、协调发展,缩小了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过去主要由政府主导,这种模式在今后仍会有一定的惯性。因此,要解决我国二元经济存在的矛盾的冲突,就必须进一步依靠政府建立一系列强有力的法律法规,尤其是要强化优化产业结构的制度,加快工业发展、扶持农业发展、促进服务业发展,从而促进各个产业均衡协调发展;建立促进城乡形成统一的土地市场、人才市场、金融市场、资本市场的制度,消除要素流动的二元性;强化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倾斜性制度,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强化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对弱势群体在教育、医疗、居住、生活、就业、培训、养老等方面制度性帮扶,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经济论坛》(经济杂谈)《中央领导层已经派人到全国各地的火车站清点返乡农民工人数》。

省略/pub-licforum/content/develop/1/210685.shtml

2.夏耕.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型的制度分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8)

3.李勋来等.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刚性及其软化与消解.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1)

4.杨俊清.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结构转化进程的测度与建议.中国留美经济学会2006年会专题演讲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 四川成都 610101)

上一篇:公路工程平整度检测方法范文 下一篇:肌腱和韧带的生物力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