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前景范文

时间:2023-11-15 11:25:02

遗传学前景

遗传学前景篇1

关键词:工业遗产;都市景观;功能;价值

都市工业遗产景观是城市中工业场地,遗址和遗产构成的工业景观或产业用地景观。城市文明中遗留了优秀而丰富的工业遗产,应该在发展进程中注重对工业遗产景观的保护与恢复,使旧工厂、旧仓库从历史的萧条走向新的繁荣。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保护工业遗产景观,通过改造与利用工业遗产使其不但得以最大限度的保存和再现,而且增强了公众对工业遗产的认识与理解。

在通过制定保护规划、推动产业转型与重塑地区竞争力和吸引力的实践中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逐渐形成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如德国杜伊斯堡与美国纽约苏荷区,在景观有机更新理念的指导下由传统工业集中区演化成为全球闻名的创意产业集聚区,持续发挥着巨大的经济价值与旅游价值。再如引导世界工业革命的英国,其铁桥谷工业旧址区域形成一个由7个纪念地和博物馆、285个保护性工业建筑组成,占地面积达10平方公里的工业景观遗址区,每年吸引了超过30万的参观者光顾。正如欧洲百年前所经历工业革命的繁荣,在尊重历史的理念中又迎来了工业遗产的二次文明,创造了具有历史传承和文化底蕴的都市新景观。

1.尊重景观发展过程的可持续性

城市景观建设应该是尊重城市遗产,尊重城市历史与尊重景观演化的发展过程。工业遗产地的景观演化过程是城市自然更新过程的一部分,因此对都市工业遗产景观的介入应该是恢复其发展过程,恢复其功能属性的介入过程。 作为人类所创造并需要长久保存和广泛交流的文明成果,我们已认识到工业遗产是普遍意义上的文化遗产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将工业遗产视作珍贵的文化传承,是培植社会文化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发展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的承载体,是促进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因此都市工业遗产景观应坚持在“还原”概念下重现工业场地的城市记忆,其景观设计的核心理念是重塑人与工业遗产间的关系。因为城市中的工业遗产景观承载了城市历史性的物质载体与人的精神回忆。如我国上海的现代创意产业主要集聚于具有工业遗产属性的老工厂、旧仓库内,这一发展模式具有尊重城市景观发展演化的特征性。这些老厂房、旧仓库能将工业遗产景观与现代新兴产业融合。设计中在保留原来的框架结构、砖石墙体的基础上以现代艺术的设计手法将建筑设备、景观元素融入其中,将经典与时尚、历史与现在、传统与现代融入其中,为工业遗产景观的发展提供了具有保护性的外在环境。传统工业产业结构亦在现代设计的引导中转向创意产业发展,在创意产业的发展中工业遗产找到了延续文脉的承载。这一发展过程是在城市工业文明转向信息文明的交替中珍藏历史的物质遗存,是尊重历史景观的可持续演化。

2.景观引导产业功能的有机更新

工业遗产景观的存在为其功能从第一代传统工业集聚区转型为第二代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变革创造了可能。都市工业遗产在保护、利用和再生模式的转换中通过满足现代城市的产业发展需求实现功能的演化。如上海建于1912年,位于苏州河畔的“Creekart―苏河现代艺术馆”,作为上海民族资本家工业建筑遗产,经过大半个世纪的沉静后在2000年转换为新的艺术创作功能的新产业聚集区,实现了功能在景观更新过程中的有机转换。

工业遗产是场地、景观与文明的物质载体,是由物质形态与文化内涵共同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性的城市有机体。工业遗产景观的改造应尊重有机体的功能性,利用有机体的内在发展条件实现景观在功能基础上的转变。单纯从景观出发的设计是景观形式主义,不尊重场地、功能的景观改造将阻碍工业遗产作为要素发挥其潜在能力的作用性。

3.构建新都市文化景观的物质载体

对工业遗产景观的更新与建设应审视城市文明的发展,尊重文化、尊重文脉是任何城市发展所应遵循的原则,城市建设发展中的文明应归功于城市在建设实践过程中探索的、合规律的规划思想及在此理念下对这一普遍性价值的认同。工业遗产依附于工业遗址景观而具有可触摸的文化特征。从对工业遗产的定义中我们看到除包含工业活动所造建筑与结构、此类建筑与结构中所含工艺和工具外还包含了该场地内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表现。由此可见,工业遗产无论在时间、范围还是内容方面都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从工业厂房到工业机械、从具有工业文明特征的公共游憩空间到充满文化符号性的建筑构件,从工业生产行为到工业文明传播,工业遗产的文化性藏于具象的景观与抽象的景观文明中。所以文化与历史是工业遗产景观的内核。一个城市景观的发展应该有明确的文化传承目标。保护工业遗产的历史文化就是保护城市中工业景观的灵魂,因为有历史的城市才会在历史中得到可持续发展。对历史文化的延续能力将是判断一个城市景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

目前国内大部分城市中保留了一批较丰富的近代工业遗址,且相当一部分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中后期,这些工业遗产景观的改造设计必须以在尊重旧文脉,建设新都市文化性景观的辨证关系中完成,通过从景观文化的角度切入,提出保护和开发工业文化景观遗产、实现充满可持续力的文化传承、构建城市新文明的规划方案,以此建设具有都市文化特征、彰显都市工业文明的城市景观。有机更新法则是目前工业遗产景观设计采用的主要设计理念,这一理念是在对工业遗产景观的改造中运用传承历史的、延续文化的、尊重自然的、保护生态的综合理念与设计方法进行的有机更新,这一理念追求在景观中现实自然与景观和谐的融合,现实景观文化发展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延续遗址的文脉,保护遗址的特色。如苏州运河遗址景观在规划中通过对遗址场地现状的研究,提取遗址中具有大量体现运河工业文化的景观元素,如较有代表性的工业仓储景观及部分重要的近代工业遗存,对其进行改造利用以实现其景观文明的延续。对工业遗址景观文化元素的尊重,通过渗人“文化”的概念使工业遗产焕发新的生机。在创造文化价值中实现景观价值,在景观形式转换中充分展示工业文明,发展基于工业遗址场地的城市新文化。3. 可参与性的工业遗产景观旅游发展价值

随着都市文化旅游产业的兴起,人们开始关注对工业遗产价值的重新认识,城市中工业遗产公园的建设逐渐热兴,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与保护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蕴涵了丰富历史文化价值的工业遗产无疑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潜力。

工业遗产文脉具有可感知性、可理解性与可参与性的三重体验效应。工业遗产旅游核心的内涵是游客在工业遗产景观中对工业场地的感受与对工业文明的感知。因此,在工业遗产景观规划中,应该强化感知与参与的设计观念,在规划中将体验过程渗入景观设计中,通过在行为中感知文化的策略为人群营造独特而有意义的工业旅游经历,使其在游览过程中获得感官参与性的文化认知。

发展可参与型的工业遗产旅游景观应当遵循 “还原”的开发原则,还原工业遗址中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既包含对遗址、遗迹的恢复又包含对历史文脉等无形工业文化遗产的恢复,最大限度地展示工业发展历史的真实感和完整感。在尊重工业历史的前提下,以参与互动为主题,设计情景交融的体验式旅游景观,多元化感受工业的发展文明。国内在感知性与参与性工业遗产设计中最成功的范例是青岛啤酒博物馆的工业遗址设计,在该场所内啤酒生产车间的建筑、生产设备的设置与工作场景布置的设计以尊重历史原貌为原则,在体验过程中让游客感知啤酒生产过程的工业文明。

研究城市工业遗产景观在提升城市旅游经济中的应用可从多方位、多角度去寻找设计在经济价值增值过程中的作用,研究景观设计在提升旅游经济中的应用、对文化产业的经济增长方式提出新的发展思路,通过充分运用景观进一步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通过设计的手法将自然人文等特色元素融入到景区的每一个消费点,使之更加科学合理,更大程度地刺激游客的消费欲望。这一研究同时对景观设计的方法论研究也有积极作用。

4. 总结

都市工业遗产景观是一个相对独立、以个体景观结构为基础依托的景观构成,由于工业遗产范围的广泛性与传统工业门类的多样性,就工业遗产景观自身体系而言有其内在复杂性与差异性,但作为具有上述功能特征与价值体现的都市景观元素,城市工业遗产景观本身的地块镶嵌格局在城市中形成了由一系列大小形态各异的景观斑块并构成相应的景观廊道,为其多重功能的发挥与多元价值的展现提供了可能。以现代都市景观与产业结构为基础、以历史文脉传承为底蕴,以多重价值为主要功能,城市中的工业遗产景观以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形态随城市发展而繁荣,随城市繁荣而发展。

参考文献:

[1]宏亮平.城市设计历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王建国.后工业时代产业建筑遗产保护更新[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杨建强,吴明伟.现代城市更新[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4]彼得茨.废弃场地的质变[J]. 孙晓春译,风景园林,2005:29~36.

[5]苏龙,金云峰.现代景观形态原型及案例解析[J].规划师,2005(2)99~104.

[6]钱静.技术美学的嬗变与工业之后的景观再生[J].规划师2003(12):36~39.

[7]后工业景观内涵的比较思考[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2):96~100.

[8]侯凤武,张立昆.国内工业遗产更新改造概念再析[J].工业建筑,2010(6): 52~55.

[9]卢永毅.历史保护与原真性的困惑[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24~29.

[10]迪特.哈森普鲁格.德国在后工业时代的区域转型―IBA埃姆瑟公园和区域规划的新范式[J]. 刘崇译,建筑学报,2005(12):6~8.

[11]邵龙,张伶伶,姜乃煊.工业遗产的文化重建――英国工业文化景观资源保护与再生的借鉴[J].华中建筑,2008(9):194~202.

作者简介:王祝根,男,(1982―), 博士研究生,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会员,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景观设计及理论研究。

遗传学前景篇2

由火山喷发出来的熔岩流阻塞河道后形成的火山堰塞湖得名,1060平方公里的景区内矗立着十四座火山。这里的矿泉水,享有“神泉”、“圣水”的美誉,和法国的维希矿泉、俄罗斯北高加索矿泉并称为“世界三大冷泉”。五大连池已荣获两项世界级桂冠和多项部级荣誉。世界级桂冠是:世界地质公园、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部级荣誉是:国家自然保护区、中国著名火山之乡、 中国生物圈保护区、国家自然遗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5A级风景旅游区等。

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主办、五大连池风景区管委会承办的“2012中国文化遗产探访之旅——走进五大连池风景区”活动,6月20-22日在黑龙江五大连池风景区隆重举办。本次探访活动得到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华夏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等机构的大力支持,以及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国内主流媒体的积极参与。

“走进五大连池风景区暨文化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五大连池论坛”开幕式上,出席的领导专家有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副理事长晋宏逵先生,黑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五大连池风景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屈树广先生,五大连池风景区党委宣传部长宋万才先生,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大学教授祁庆富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明德先生,以及参加“第三届五大连池圣水节”活动的各界嘉宾。

2012探访之旅走进五大连池风景区活动,以“加强景区遗产保护、促进文化旅游发展”为主题,开幕式上,主办方和承办方领导分别致辞,主办方针对五大连池风景区在遗产保护和文化旅游发展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和做出的突出贡献给予肯定,作为典范授予“中国文化旅游示范基地”的荣誉称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大学教授祁庆富先生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明德先生分别就“五大连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和“加强景区遗产保护、促进文化旅游发展”作了专题演讲,引发各界人士就五大连池风景区成功经验的典范案例,针对我国景区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全面提升五大连池景区核心竞争力进行热烈讨论,专家学者纷纷对五大连池风景区取得的成绩和“火山博物馆项目”和“文化兴区”的发展方向,给予肯定和前瞻性的建议。此外,与会各位嘉宾和新闻媒体共同围绕如何向社会各界进行倡导和呼吁,要积极支持参与“文化遗产探访之旅”这项保护与传播行动,围绕保护文化遗产、发展文化产业,重建国民精神信仰等话题展开了精彩的讨论。

圣水节

相传200多年前的康熙年间,达斡尔族猎人为救一只受伤的小鹿发现了矿泉水,这一天恰逢端午节。为了纪念这个发现神泉圣水的日子,以后的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各族人民到此欢聚,数万民众畅饮神泉沐浴圣水,形成圣水节。

中国文化遗产探访之旅

遗传学前景篇3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模式;分类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民俗类遗产早在我国旅游业开发之初就融入其中,并获得了一定成功,因此国内在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问题时,经常以民俗旅游的开发模式来进行研究。事实上,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丰富性以及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不同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对策及模式也有较大差别。

从旅游产品的构成要素上来看,不外乎包括:“食、住、行、游、娱、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即是将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合理组合与包装,形成旅游产品的六大要素形式来进行合理的表达。显然,不同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其内涵、承载形式的不同,其旅游产品的表达形式上是不一样的。针对某一具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什么样的旅游产品形式来表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的关键所在。

本文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结合我国在2005年颁布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方法,以及本文研究所需,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划分为:民间文学类、表演艺术类、生产生活知识与技能类、仪式节庆类以及文化空间类等五大类型,来分别探讨不同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对策及模式。

一、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分析 民间文学是指产生并流传于民间社会,足以反映民间社会情感和审美情趣的文学作品。其又可以分为散文体和韵文体两大部分[1]。散文体文学包括神话、传说、故事、寓言等,韵文体文献包括史诗、叙事诗、歌谣、谚语等。在历史上民间文学类非物遗产很少作为商品进入流通领域进行商业化经营乃至实行产业化开发。因此将民间文学类非物遗产直接转化为旅游产品是具有一定的难度的,也不是不可能。

1.通过编辑、出版的方式将民间文学转化为旅游商品,从而实现民间文学本身的商业化经营。如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我们可以将目的地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编辑成民间故事集、神话集、史诗集、歌谣集等集结出版,以民间书籍的旅游商品形式进行售卖;将民歌、民谣、叙事诗等转制成VCD、DVD商品形式出版和售卖。

2.与表演艺术类非物遗产结合,通过改编,使民间文学以一种更符合旅游者口味形式展现出来,实现其旅游产品的转化。事实上,很多表演艺术类非物遗产的核心内容均来自于民间文学,表演艺术类的非物遗产是最容易开发为旅游产品,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将民间文学内容通过表演艺术的方式予以展现。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其一,改变成影视剧。通过将民间文学改变成影视剧,并将其搬上银幕,一方面拍摄该剧的基地将会进一步转化为一个吸引旅游者的旅游景区,另一方面,影视剧本身也是吸引旅游者观看的一项重要旅游资源。如云南路南石林,通过将其民间传说《阿诗玛》搬上银幕后,不但该景区因此而一炮而红,这部电影也是很多旅游者去旅游过程中选择必看的一项旅游活动。杭州西湖千古流传的“白蛇传说”以及动人心弦的“梁祝”都是民间文学类遗产很好的融入旅游开发的典范。其二,改变成歌舞剧。歌舞剧,是现代旅游活动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表演活动形式,很多旅游目的地都将其反映本地的民间故事、神话等文学内容通过歌舞剧的形式进行展示,这也形成了非物遗产进行开发的一项重要模式——舞台化模式,并在业界受到了热烈的追捧。其三,改变成故事,形成茶馆文化。很多茶馆文化的说唱艺人,其内容的来源均与本地民间文学类非物遗产有重要的渊源。文学茶馆不仅成为了很多旅游目的地的一个重要活动点,近年来甚至被搬上电视银幕,如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四川电视台“摆龙门阵”等节目。

将民间文学融入旅游景区的开发规划中,通过景观的设计、景点的文化包装将反映该景区的民间文学的内涵融入到景区的开发中,提升景区的文化品位和档次。民间文学类非物遗产是旅游景区进行规划和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文化包装元素,规划师们,往往将反映当地经典的民间文学故事的内容,通过景观设计和景点文化包装融入其中,从而增加景区、景点的文化内涵,凸显其神秘性。例如,陕西省城固县南沙湖风景区开发过程中,就很好地将当地传说的地母文化融入到景观和景点的打造中,根据《地母传》叙述内容,打造了诸如“梅花岭”、“杏花村”、“桂花城”等景点,据此还包装了“天皇岛”、“地皇岛”、“人皇岛”等名称,取得一定的成功[2]。

二、表演艺术类非物遗产旅游开发分析

表演艺术类非物遗产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创造并以活态形式原汁原味传承至今的,通过唱腔、动作、台词等艺术表现形式来表现演唱者内心世界的传统表演艺术形式[1],包括民间说唱、传统戏剧、传统舞蹈、传统音乐、以及体育竞技等内容。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体系中,除了传统手工艺以外,表演艺术是最容易走入市场与旅游开发接轨的。许多的民间小戏、杂技、曲艺等通过搭建草台班子的形式,从其产生之初就留下了厚厚的商业气息。对于表演艺术类的非物遗产通过商业演出的模式与旅游活动进行结合是其进行旅游开发的重要方式,我们应该持积极肯定的态度。因为只有通过商演,才能确保这些非物遗产不失去其原有生态,使其活态传承。正如文化部艺术司司长董伟所说:“京剧不是博物馆艺术,要讲究活态传承,只有在不断的演出中,这个剧种才更有生命力”[3]。

(一)表演艺术类非物遗产旅游产品转型模式

表演艺术类遗产的商业开发,舞台剧是其根本模式。表演艺术类遗产进行旅游开发无外乎就是将表演舞台与旅游进行结合。其结合形式有以下三种情况。

遗传学前景篇4

明中都遗址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1369年开始兴建的都城,六年之后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停止建设。明中都遗址在建国之前并未引起国家与学术界的普遍重视,直至1982年时,中央政府才将其确立为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下半年,政府组织相关人员对明中都遗址进行挖掘,至2016年4月,明中都遗址挖掘工作基本完成。为让明中都遗址产生更好的文化旅游效应,滁州市应对明中都遗址文化旅游进行科学规划。

一、在原有遗址基础上对明中都恢复重建

截止目前为止,明中都遗址发掘工作已基本完毕。在未来,为更好发挥明中都遗址的文化旅游效应,建议政府部门积极拨付资金,用于明中都遗址的恢复重建工作。据史料记载,明中都气势恢宏,丝毫不亚于北京紫禁城。待明中都遗址得以恢复重建之后,便可恢复往日雄风,成为滁州市的一个重要旅游景点。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对明中都遗址进行恢复重建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对原有遗址进行保护。诸如,奉天殿遗址、承天门遗址、东南角楼遗址、宫城城墙等,均应极力保护。这样的做法可以让明中都遗址形成更好的文化沉淀,让游客更好体验到历史的沧桑。对明中都遗址进行恢复重建需要大量资金,因此建议滁州市相关部门将具体计划书及资金需求上报给省政府,甚至是中央政府。从而获取更多省政府及中央政府的财政支持。除此之外,还应积极倡导爱心企业及爱心人士,积极为明中都遗址的恢复重建工作捐款捐物,用于明中都遗址的恢复重建。

二、对明中都遗址文化旅游进行科学定位

滁州市在明中都遗址文化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应对其进行科学定位。明中都遗址属于典型的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在打造明中都遗址文化旅游景区的过程中,应对景区内的景观进行科学规划。应在原有皇城遗址的基础上,对部分建筑遗址进行重建。为增添景区内的旅游吸引力,还应对景区内的各种景观进行科学合理设计。如植被规划设计、河流的规划设计、假山的规划设计等。在景区打造的过程中,应尽可能科学的恢复明中都皇城原貌。待明中都遗址景区打造完成后,可借鉴扬州瘦西湖景区的做法,对游客售票。为更好实现明中都遗址的文化旅游价值,刚开始定价时,门票的价格建议不要过贵。如若门票不贵,则会吸引更多游客来此进行文化旅游。待游客越来越多,且景区设施越来越完善时,可适当提升门票价格。这样的做法更利于明中都遗址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因此,滁州市对明中都遗址文化旅游必须进行科学定位。

三、明中都遗址景区周边需做好配套设施建设

如今,明中都遗址的发掘工作刚完成不久。周边的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为更好发展明中都遗址文化旅游,滁州市政府需积极做好周边的配套设施建设。诸如,完善明中都遗址周边的道路设施建设,完善明中都遗址周边的酒店建设,完善明中都遗址周边的其它商业设施建设等。有了完善的配套设施建设,滁州市在将来发展明中都遗址文化旅游时,方能更显成效。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明中都遗址周边的配套设施建设并不是一朝一夕即可完成的。在此之前,滁州市政府、旅游局及交通规划部门,应做好通力合作,积极发挥好各部门的重要作用,共同做好明中都遗址周边的配套设施规划与建设工作。在此过程中,应积极征求旅游界专业人士的意见,在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科学做好明中都遗址周边的配套设施建设工作。

四、积极做好明中都遗址旅游的媒体宣传工作

目前,人们对明中都遗址并不了解,仅有少数人知晓明中都遗址。为更好发展明中都遗址文化旅游,滁州市政府及旅游局应对明中都遗址发掘工作中的具体情况进行积极报道,积极利用媒体优势,让更多人了解明中都遗址。这样的做法可为明中都遗址文化旅游发展做好重要铺垫。除此之外,滁州市还应将明中都遗址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积极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待景区打造成功后,更应利用媒体的力量积极向外进行宣传,引导更多人到明中都遗址进行文化旅游。总而言之,明中都遗址文化旅游在未来还有很长一段时间的路要走。要想真正发展好明中都遗址文化旅游,从现在起必须切实做好明中都遗址文化旅游的宣传报道工作。

五、结语

明中都遗址文化旅游的开发不仅有利于带动滁州市经济发展,也可为国民提供更好旅游去处。在未来,滁州市应切实做好明中都遗址的文化旅游开发工作。针对明中都遗址文化旅游主要提出如下设想:在原有遗址基础上对明中都恢复重建;对明中都遗址文化旅游进行科学定位;明中都遗址景区周边需做好配套设施建设;积极做好明中都遗址旅游的媒体宣传工作。希望上述设想能够为明中都遗址文化旅游的开发与发展指明道路,让明中都遗址文化旅游景区尽早呈现在游客面前。让明中都遗址文化旅游成为带动滁州市旅游事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遗传学前景篇5

【关键词】陶瓷文化传播;旅游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述

2003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巴黎举行第32届会议,会上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公约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口头传统,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以及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为我们留下了广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文化(口技等),形体文化(服饰等),以口头艺术为主的综合艺术(话剧等),口头与形体并重的综合艺术(木偶戏等)以及当下的造型艺术(民间传统建筑艺术与建筑物等)。景德镇陶瓷是中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精湛的传统制瓷工艺,底蕴深厚的具有景德镇特色的陶瓷文化充分展现陶瓷生产,销售和消费过程中的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是景德镇年余年辉煌陶瓷史为我国留下的宝贵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当全力以赴,促进景德镇陶瓷工艺的保护与传承,实现千年古镇的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

二、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旅游价值

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景德镇特色的地区传统文化,在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朝代更替,岁月沧桑,保存和流传下来,能够反映景德镇历史文化传统以及文化的变迁,这些都是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潜在的传播价值与旅游价值。

(一)审美价值

景德镇地处江西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较好,且景德镇陶瓷特色鲜明,举世闻名,这都是其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物质基础。景德镇的特色工艺品陶瓷,陶瓷传统技艺表演,陶乐表演都是景德镇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能够充分展示景德镇的生活面貌,艺术创造力和审美情趣,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和鲜明的特色,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二)历史价值

景德镇的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千年历史,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是时代流传下来的历史财富。例如景德镇特殊的民俗——“留人茶”景德镇自古以一瓷二茶闻名,在长期形成的瓷业习俗中,瓷与茶也紧密联系一起。旧时,景德镇制瓷做坯分圆器和琢器。圆器是指瓷器器型为圆形的,如盘、碗、杯、碟等;琢器是指不能完全依靠陶车制成的瓷器,如瓶、缸、钵、盆、汤匙、镶器等。琢器坯房工人生活最苦,工作得不到保障。老板也想出一套决定第二年工人的办法:每年年底(即农历十二月间),老板要请留下的工人去喝茶,没被请去喝茶的工人,就意味着第二年被辞退失业,所以,后来就把老板年底请去喝茶的茶叫做“留人茶”。这些陶瓷文化旅游资源对于旅游者来说极具吸引力,可以帮助旅游者动态的了解景德镇历史。

(三)文化价值

景德镇陶瓷文化是千年来景德镇流产下来的与陶瓷生产相关的制度文化,器物文化,装饰文化,工艺文化和与陶瓷行业相关的民俗文化。景德镇陶瓷文化充分证实了中国传统文化,融合了儒,佛,道三教的文化特质,崇尚“真,善,美”。历史上景德镇的许多陶瓷作品都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倡导亲亲人际关系,重视人格情操等传统中国美德。因此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能使游客更好地了解景德镇的历史文化发展踪迹,从而达到提高旅游文化品位,扩大文化视野的良好效果。

(四)经济价值

发展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与旅游开发能够更好地提高景德镇的知名度,扩大景德镇陶瓷产品在国内国际的影响力,刺激景德镇陶瓷产品出口,促进景德镇经济增长。

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特色。它存在于世界各地的民间,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而其多样性正是民族性带来的。历史的悠久性、体系的完整性、文化的渗透性、特征的鲜明性、内涵的进步性使中国尤其是景德镇瓷业习俗在世界行业习俗中占有极高的价值地位。

三、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

(一)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资源

各种能够吸引人们前往游览,娱乐的原材料都被称为旅游资源,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这些原材料必须经过开发才能成为具有吸引力的事物。有形的物质文化以及语言,生活习俗,氛围等无形旅游文化都是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通过对陶瓷文化的传承与开发,我们才能保证景德镇瓷器在全国瓷器中的翘楚地位,以及景德镇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光辉形象。

景德镇位于江西省东北部的长江河畔,自五代时期就开始生产瓷器,至今已有千年的发展历程。瓷器是中国的伟大发明,陶瓷文化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德镇素有“瓷都”之称,千年来窑火不断,其瓷器具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独特风格,因此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改革开放以来,景德镇以传承陶瓷文化,振兴陶瓷行业为目标,依托浓厚的陶瓷历史文化积淀,做大做强陶瓷产业,繁荣陶瓷艺术,打造国家陶瓷科技城,国际陶瓷艺术创意中心,陶瓷工业园,中国景德镇陶瓷博览会等一大批平台,只为促进陶瓷文化传播,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人士来到这个大师云集,人才辈出,精品荟萃的世界陶瓷圣地,打造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品牌。

(二)景德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优势

开发旅游资源就是通过适当的方式把旅游资源及其所在地改造成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环境,从而将当地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发挥到极致。景德镇经过千年历史洗礼,留下众多与陶瓷文化相关的旅游胜地,例如:(1)位于景德镇市区45公里处的高岭山,传说古时候村里一位贫苦农民在大雪中救助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老人的指点下他找到面粉样的泥土,生产出白玉般的瓷器,这种瓷原材料被国际命名为高岭土。(2)浮梁县瑶里是古代制瓷中心,是陶瓷文明的源头,处处可见古祠堂,古庭院,古官宅,古雕刻,古衙镇,充满了陶瓷文化的印记。(3)景德镇陶瓷历史博览区,建有六组古作坊,一座古窑房,一座庭院式画坊,在这里可以看到古代制瓷全过程,游客还可以亲自动手拉坯,修坯,绘画。(4)浮梁古县衙,有1380多年历史,重建于清道光年间,是江南保存最完整的县衙,被誉为“江南第一衙”。以上这些都是景德镇重要的陶瓷文化旅游胜地,汇聚了陶瓷实物,陶瓷传统文化和传统陶瓷技艺等旅游资源,是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及旅游开发的重要优势。通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及旅游开发,不仅可以带动景德镇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也能为当地社区带来收益。这些收益会让当地民众自发地保护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活的传承,这样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才有更强的生命力。

(三)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及旅游开发策略

1. 体现文化真实性。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传播与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当地民众的生活舞台化。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当地民众已经受到新理念,新思想的影响,要想完全真实地展现千年以前的文化实是非常困难。因此景德镇在传播陶瓷文化时应当尽量还原最真实的景德镇陶瓷文化,以正宗景德镇传统制瓷技艺和民俗作为体验旅游的重点,吸引中外游客来体会这种个性化,差异化和多元化的陶瓷文化旅游,强调参与,注重游客心理,极大程度满足有个的精神需求,寓教于乐,寓教于游。

2. 注重文化保护性。通常来说,为了更好地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将其与主流文化间隔开来,相对封闭的生存环境更加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但是在经过开发与宣传之后,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景德镇,伴随而来的是主流思想和文化在空间上的传递,因此当地民众也一定程度上受到新文化的影响。为了较少影响当地人民的生活,也让游客能在短时间内较为全面的了解景德镇陶瓷文化,我市建立了多家陶瓷博物馆,对游客进行陶瓷文化教育,陶瓷文化传播,陶瓷历史文化与艺术熏陶,成为了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展示窗口。同时对于这种穿行了千余年时间的手工技艺,景德镇一直致力于保护这些手工制瓷艺人及由这些艺人代代相传的制瓷工艺和传统制瓷设施,保护景德镇瓷都的“气息”和“味道”,让游客从温润的瓷土,充满油脂的松柴,永不停息的昌江中感受陶工们积淀的千年制瓷文明。

四、结语

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景德镇地区人民的精神家园,通过充分认识其旅游价值,我们可以对景德镇陶瓷文化进行科学合理地旅游开发,同时给予其有效保护,从而实现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英语是沟通的桥梁,通过不懈的英语旅游软环境建设,才能使景德镇成为真正的国际旅游名城。

参考文献

[1] 陈雨前.景德镇陶瓷习俗[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4.

[2] 黄亚林.景德镇的古文化遗迹[J].中国名城,1996(2).

[3] 詹嘉.陶瓷之路—景德镇旅游业的血脉[J].决策参考, 2002.

作者简介:邬玲琳(1981- ),女,景德镇陶瓷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遗传学前景篇6

关键字:风景名胜区;功能;保护;价值

DiscussiononSomeProblemswithNationalKeyTouristAttractions/XIENing-gao

[Abstract]Touristattractionsarethetreasureofhumanbeings.Itisthereforeourmissiontostudy,appraise,protectandpreservethemandto

passthemdowntoouryoungergenerationsforcontinuousutilization.Specialattentionmustbepaidtosuchaspectsofthetouristattractions

asthecharacterofvalueandorientation,functionandprotection,planningandconstruction,managementlegislationandmonitoring,benefit

andscientificeducation,etc..

[Keywords]Touristattraction;Function;Preservation;Value

我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风景区)主要有以下特点:①风景(名胜)区的基础、主体是具有自然科学或自然美学价值的自然景观;②与自然有精神理念联系的文化或人文景观融于自然景观之中,不是相加,更不是强加于自然之上的人为物体。③风景区的主要功能是满足人与大自然精神文化与科教活动需求,即人与自然的精神联系;④范围较大,资源丰富而集中,是包括地上——水圈、生物圈和气圈、地下——岩石圈、洞穴和日、月、星空等各种景观要素有机结合的地域空间综合体。

1、风景区的价值、性质与定位

风景区的价值,主要指有关自然科学、自然美学和历史文化等价值。三者,前两者必居其一,后者不一定都具备。

自然科学价值,主要指从地质、地理、水文、生物、生态等科学的角度,或从生物多样性、特殊生态系统及濒危物种栖息地等角度来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其价值如是部级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或国家自然文化遗产,如果是世界级的,为世界自然遗产或自然文化遗产。同理,从自然美学的角度看,亦作类似的评价。我国传统的名山大川,其美学价值较重视如形式美——雄、奇、险、秀、幽、奥、旷等形象,还有色彩美、动态美、音响美等等。历史文化价值,则包括从历史、考古、民族、宗教、建筑、艺术等角度评价其历史文化价值的级别。传统的名山风景建筑、构筑物,均以尊重自然、天人合一、“与天地精神往来”等理念而融于自然。如帝王之封禅、道家之“道法自然”、儒家之“乐山”“乐水”,佛教之深山净土和不杀生等教义以及普遍崇信的风水观念和神秘观念等,形成中国农业文明时代朴素的生态环境观,在此理念指导下,又形成以自然为主,自然与文化融为一体的名山文化。这是极具中国特色的非常珍贵的有着自然文化双重价值的遗产。

自然科学价值是客观规律的反映,没有国界,全世界有统一的标准。自然美也是客观存在,而审美主体却有主观性和民族性,但总地看来也是大同小异。把传统的山水审美与现代的科学美、生态美融为一体,不断提高审美水平,亦是必然趋势。文化是主观创造的,必然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和地方性。尤其是环境文化、山水文化,应该继承和发展,保存文化的多样性、民族性和地方性,这正是《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所要求的,而不是去抄袭外地、外国的文化景观,改造、取代风景区的地方、民族文化原作。对自然文化遗产来说,照抄外来文化景观不仅没有什么新的价值,而且是破坏遗产证据。

价值是确定风景区遗产地的品位、级别及其保护利用的基础。国家风景区是国宝,是无价之宝,它不仅是珍贵的物质财富,而且更具有难以用金钱计算的精神文化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形成多学科交叉的综合价值体系。所以风景区自然文化资源也可以说是一种物质形态的精神文化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不可取代、永续利用的资源。它不仅直接满足人与大自然精神文化和科教活动需求,而且间接地产生风景区外乃至整个国家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对于这样一份价值很高的遗产,如何定性、定位是极重要的。

从历史上看,有“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帝王封禅泰山、颁旨保护天下名山、“禁樵采”、“禁渔猎”之事实。自古儒者,乐山乐水以比德;道者,视为仙境求得道;佛者,视为净土以修行;文人学士视为求美求真之灵境;百姓视为风水宝地以求福。可见名山大川是寄自然于各种精神文化活动之胜境,从皇帝到老百姓各有所求,都可享受。它的定位,比最高统治者的皇帝还要高。

世界进入工业时代,产生于美国的国家公园,经100多年的国家公园运动,现已遍及全球各国,足见其生命力。美国国家公园是经国会通过、由总统批准、并立法保护、通过国家管理。国会中有国家公园委员会,总统有国家公园顾问,民间有国家公园保护组织。他们认为国家公园是“国家最完美的象征”、“爱国主义激情的胜地”、“生态实验室”、“环境教育课堂”,是美国引以为荣的创造物。有一位美国政治家说,“如果说美国对于世界文明发展作过什么贡献的话,恐怕最大的就是设立国家公园的创见了。”可见,国家公园是保护性的以精神文化科教功能为主的社会公益事业,它在法律和国家形象中的定位也很高。

我国国家风景区是在名山大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而且多数风景区早在唐宋时代已是名山了。它与国际上国家公园接轨是为满足现代人与大自然精神文化活动,从感性基础上向理性发展的需求。由国务院批准公布,“属国家所有,任何单位部门,不得出让或变相出让。”我国国家风景名胜区是国土景观的精华、壮丽河山的缩影,是国土资源中价值、品位最高的不可再生的资源——国宝,其中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就是全人类的瑰宝。这应当是国家风景区的定性和定位,可是还没有落实在国家的立

法、决策和实践中。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部门、有些地方,把风景名胜区、世界遗产定位于旅游资源,造成性质、品位错位,导致错位开发,破坏风景区、遗产地的价值。旅游资源是部门、行业和专业的概念及称谓,不是游览地的本质属性。从国家和政府或遗产科学出发,应以本质属性给予定位,如泰山、黄山,它们的本质属性就是世界自然文化双重遗产,而不是旅游资源。这是由泰山、黄山的价值、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它们有多种价值、多种功能,游览只是其功能之一,而且旅游业是第三产业,以经济利益为主要目

的,风景区遗产地是保护性的以精神文化功能为主并象征国家形象的社会公益性事业。两者的性质、品位价值不同,如果定位错误,必然导致破坏性的错位开发,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2、风景区的功能与保护

风景区的功能,主要是指人与大自然精神联系的种种形式及其发展和演进。也就是人们利用风景区价值的方式,如因风景区的科学价值而相应产生科研和科教功能,因美学价值而产生审美、游览功能,因历史文化价值而产生考古的、研究历史的功能。由于多种价值的交叉感悟,而激发爱国情怀和山水文化创作的灵感等等。

功能是发展变化的,也是因人而异的,从泰山的摩崖石刻中可看到不同时代、不同素养的登山者,各有心灵上的

追求:帝王封禅;百姓求福;僧人修行;羽士求仙;隐士避世;君子“洗心”、“涤虑”;雅士“超然尘表”;文人审美;学

者求知;画家“师法自然”;诗人寻求灵感;而“志欲小天下,特来登泰山”的志士仁人,则以“直上危巅休怯险,登

天毕竟要雄才”的气慨,“登高壮观天地间”,“张志气、拓胸襟”,悟“国家柱石”、“民族精神”以及“稳如泰山”、“重如泰山”等等。这就是人们通过登泰山,体验泰山“精神”,而得到心灵上的感悟和满足。这就是中国几千年积淀于名山大

川中的独特的山水文化和山水精神,各种不同名山胜水,各有不同的文化积淀和精神意蕴。

风景区的功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有的功能随着封建帝制的结束,而成为历史,如封禅祭祀、隐居读书等。有的功能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而产生,如上世纪初,地质学家发现了泰山古生物地层,这具有突出普遍价值,为泰山发展科研、科教功能写下了新的篇章。还有许多功能得到了延续和发展,如游览、审美、创作体验等等。

中国的山水文化精神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充分体现了农耕文明时代中国山水文化精神的特有价值。吸取其精华,使其延续和发扬,并吸收现代国际共识的国家公园主要功能,综合形成科研、教育、游览、启智及创作山水文化体验等现代功能。尤其是科教功能,它是发展国家风景区功能的基础,没有科研,就不能鉴定风景区遗产地的价值,更不知道如何保护和利用;有了科研成果,才能向管理者和广大游客传播遗产知识,为规划建设提供依据等等。现在,国家风景名胜区与国家公园在与科学接轨

上存在很大差距,科教功能需要赶上。

风景区功能的发展,保护是前提,无论是古代名山,还是国外国家公园,今天的风景区无一例外,原因是经济功能与精神文化功能的矛盾,不可能在同一空间内解决。好比天安门广场,是升国旗、瞻仰、参观、游览等社会公益性的精神文化活动的场所,不允许在广场上建旅馆、开餐馆、在中轴线上空架索道、坐缆车观光。如要吃、住、购、娱,请到前门、王府井、西单等等商业区去。这就是功能分区的常识。

名山、风景区、国家公园都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不同阶段所产生的。由于物质利益的驱动、无时无刻都有人有意无意地破坏其精神功能,尤其是缺乏文明素养的决策者和开发商。因此,风景区遗产地始终都要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发展。历史上也有不少名山,因为没有保护好,改变了性质,成为普通经济山地而销声匿迹了。

古今中外,保护风景遗产,就是限制、禁止其经济开发,发展其精神文化功能。如古代的“天下名山”,从作为经济开发对象的普通山岳中分离出来,保护起来,专为精神文化活动场所。在两千多年有文字记载的名山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了社会性保护体系,如帝王下诏:“凡五岳及名山⋯⋯皆禁樵采”(《大唐六典·尚书工部卷》)。具体到一座山,如“天台山中避封内四十里,为禽兽草木生长之福庭,禁断采捕者”(唐睿宗《复建桐柏观数》)。文人从欣赏、歌颂山水去保护名山(规划设计名山建设),批评破坏行为;宗教保护其仙山佛国境界;百姓以风水宝地、宗教意识保护名山大川。除了战争、动乱年代,名山一般都

能得到有效保护。

各国的国家公园都是以立法《国家公园法》严格保护。世界遗产,更是以全世界的力量,以“公约”形式共同保护。各签约国都庄严承诺要“竭尽全力”,做好世界遗产的“鉴定、保护、保存、传播,并传承后代”的工作。保护的标准是保护保存好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使之世代传承,永续利用。

所谓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就是遗产的“原作”。对自然遗产——大自然的“杰作”来说,主要包括地质、地貌、水文、生物、生态环境的原生性及其自然关系中全部或大部分有关的相互依赖的有机系统。如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不仅要保护好石英砂岩峰林地质地貌及其地区土壤、植被、水文景观的真实性,还要保护好与其成因相关的周围地质地理环境的完整性。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是指保护保存反映遗产历史文化价值的“原作”,包括其设计、建材、施工及环境等方面都符合真实状况,还包括保护其遗产的法规和管理机制的有效性。其完整性主要指文化遗产本身的系统性及其相关环境风貌的完整性,如清东陵,包括整个皇陵建筑群的地表地下整体格局及其周围风水环境的完整性,而20世纪80年代~90年代,陵区曾建了不少旅游服务设施,破坏了它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后来按《公约》要求,拆除了,恢复了清东陵的原作风貌,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保护必须立法,无法就难以有效地保护。如果以保护性的精神文化功能为主的国家风景区的立法滞后于经济开发性的立法,后患无穷。现在风景区的错位,超载开发,以及由此造成的“三化”现象,都是套用经济开发区法规的结果。

因此,建议国家立法保护风景区遗产地正是当务之急。

3、风景区的规划与建设

规划的要旨是在风景区科学理论和相关法规的指导下,落实和解决风景区遗产地的保护和利用问题。规划的基本原理是以风景遗产资源的综合调查、鉴定、评价为基础,并以相关的法规为依据,根据资源类型、价值和功能的空间分布,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在保护风景区遗产地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分区保护利用,并使之可持续发展。

功能分区是规划中的重要内容,因资源的特点、类型、价值不同及其空间分布不同,可分为大分区和小分区。所谓大分区,即指在风景区内外,主要解决区内外的不同功能,即区内以精神文化和科教功能为主,区外以经济功能为主。区外依托附近原有城镇,新建旅游镇或设施齐全、高度现代化的旅游城,作为旅游服务基地,作为由“旅”转“游”的“旅游码头”,其规模大小,视风景区大小而定。少数大的,个别特大风景区,因区内原有历史城镇,自然可成为旅游服务基地,但因处在风景区内,产业结构、城市景观风貌应体现地方文化的延续和风景环境的协调。风景区内的小分区,有多种分法,综观国内外分区方法,我国风景区宜分5个区为宜:

(1)生态保育区:面积较大,生态科学价值高,只对科学工作者开放(经主管部门批准),不对游人开放。

(2)特殊景观区:美学价值、科学价值高,对游人开放,可建步游道、解释系统、观景点(选择适当景位、以自然山石为主),个别可建得体的亭台厕所等,游时游程较长的可建小型茶饮点,但不建餐馆、住宿设施和机械交通。

(3)文化遗产保存区:历史文化价值高,供参观游览,按文物保护法利用,可建防火、文保、卫生等设施。在不影响其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原则下,有的古建筑可用来展示风景区历史文化价值。有的价值一般的老建筑,可设置茶室、休息。本区不能兴建营业性设施。

(4)服务区(游憩区):在大风景区内,除以上3区外,如环境容量允许,可选择交通、供水、供电较方便,景观影响较小的地方,建过夜服务区—游憩区。有的国家称宿营地,有的称山庄,有的称接待站,其性质是体验性。服务区的规模、建筑高度、密度、体量、材料、色彩等都要与景观、地方文化协调。美国研究认为“必需的公园内宿营地应根据自然景观来设计和操作,豪华宾馆无疑是不合适的”(RonaldA·Foresta,1986)。防止商业化和城市化。本区与区外的旅游服务基地性质不同,严防错位。

(5)一般控制区:除以上4区以外,皆属一般控制区。本区内一般多有数量不等的农田、村落,或从事其他产业如林、牧、渔业等产区。本区应限制发展,居民出而不进,限制影响和破坏景观的产业,发展与景观协调的产业,需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如改粗放农业为精细农业、生态农业,山坡地改成果木园并与旅游业结合发展。禁止伐木和扩大用地的开发。随着国家城镇化计划的发展,逐步引导居民迁居区外的旅游城镇,发展经济。少数大、特大风景区,视具体情况而定,有的暂时迁不了的,有的长期共生的,对于村落民居建设高度,应体现地方民俗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形成现代田园风光。有的可设置家居宾馆,不过更多的家庭宾馆应在区外发展。

此外,风景区的应有保护地带,其范围大小,视地理环境条件而定,如上游上风不准建污染的工业企业,四周要防止破坏植被和对地形的开发,以免造成环境污染和视觉污染。

风景区规划,应始终贯彻限量开发利用的原则,尽可能减少对原生自然景观的干扰和破坏。功能分区解决了错位开发的问题,而超载开发必须以生态环境容量和视觉容量加以限制和纠正。我国风景区不但存在普遍的错位开发,而且也存在严重的超载开发,国外把“人满为患”视为破坏景观生态的严重现象,国家公园中的重要景区、景点,采取限量游览,如韩国智异山国立公园中的古塔,一天只准许400人参观。但对我国风景区遗产地来说,“人满为患”已习以为常,更严重的是“屋满为患”,风景区内,甚至在核心区(生态保育区、文化遗产区、特殊景观区)内,大兴土木,如泰山架索道、建岱顶闹市,武陵源建观光电车、电梯,黄山建豪华宾馆饭店、高坝水库等等,把具有世界级价值的自然遗产、自然文化遗产的核心区,改造成为灯红酒绿、吃喝玩乐的山区小集镇。“人满为患”,踏坏了草、灌木,还有恢复的可能。“屋满为患”,则工程所到之处,彻底破坏岩石、地形、土壤、植被,并造成视觉污染和精神损害。因此,限制利用,首先应严格限制风景区遗产地建筑物、构筑物的建设,减少服务设施是减少观光客的有效办法。限制的标准就是不影响风景区遗产地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也就是保存大自然和祖先的原作。

规划还应修复被错位、超载开发所破坏的“污点”,“残迹”。比起现代地学和生态学对国家公园和自然遗产地的保护要求,我国农业时代的名山开发度,就已相当高了,而近几十年来的过度开发,非整治疏解不可了。

有人形容风景区遭破坏状况是有些地方决策者与开发商违规开发,造成“先上车,后补票”、“先建设,后规划”、“先

破坏,后整治”现象。这也反映了规划与建设脱节,地方决策者无法无规的行为。总规—详规—设计—建设,这是实现总体规划的程序,“管理条例”中都有明确规定。因此,必须健全规划设计和审批的程序,来纠正错位、超载开发的错误导向,整治人工化、商业化和城市化对风景区遗产地的破坏性开发,尽可能恢复原作的自然度、美感度和灵感度,这是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

风景区详规与项目设计,都应严格选择景观空间的位置—景位,做到“点缀得宜,不掩其胜”(徐霞客)。任何设计都应融于自然,不夺自然之胜。尽可能不破坏自然,少干扰自然。防止规划设计者迁就甲方,或本身误用城市设计手段误导“三化”。

要利用风景区自然遗产地,无疑要开发建设。为了明确风景区建设不同于一般城乡开发建设,更不同于经济开发区的建设,需要明确风景区开发建设的概念,以免在实践中产生误导。风景区自然遗产地的开发建设可分为有形开发建设(或称硬开发建设)和无形开发建设(软开发建设)。所谓硬开发建设,是指一切人工的有形物质形态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开发建设;软开发建设是指对风景区遗产地所蕴含的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通过深入研究体验,并不断发现新的价值,提高认识水平和审美水平。根据不同功能区而言,硬开发建设有禁止的,有限制的,有控制的。

总之,风景区硬开发的总量要小,小到为游人所必需的最低限度。国外这种规定很严。这些有限的硬开发建设在定位定量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并以小散、藏的形式融于自然。软开发建设,是没有止境的,因为人对自然的研究认识,对山水审美,以及管理人员、游人对风景区价值的认识,以及素养的提高,都是无止境的。硬开发以尽量减少对风景区遗产地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影响和破坏为原则,而软开发则以不断提高对其价值的认识,达到可持续利用和发展为目标。在当前普遍存在错位(包括软硬开发的错位)、超载开发的状况下,加强软开发建设,整治错位、超载的硬开发建设,是当务之急。建议政府下令,不准在风景保护区内招商引资。

4、风景区的管理、立法与监察

管理是贯彻实施上述各项内容,保护利用好风景区遗产地的关键。现在管理权关键在地方政府,中央有关部门只管“业务”。由于体制不顺,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导致目前管理上较为混乱的局面。国家风景区,世界自然遗产地,科技含量很高,价值很高,是国家和全人类的瑰宝。地方政府管理有一定局限性,再加上被眼前经济利益所驱动,法制不全,决策靠领导人说了算。有的地方领导认识水平高,管理很好;有的领导水平低,无知加武断,管理就很糟;有的这届领导管理好,换了一届就遭了。现在很多问题都出在这里。这样的管理,很难使风景区安全健康地可持续发展,很难实现对《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庄严承诺:“竭尽全力”,做好“鉴定、保护、保存、传播、并传之后代”的工作,很难贯彻国务院关于风景区管理的方针:“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风景资源及其土地是国家所有,任何地区和部门不得出让或变相出让。”有些地方政府违背国家法规,把风景资源与土地及其设施出让、拍卖、上市。何以置之不理呢?

纵观世界各国的国家公园和世界遗产,都是国家立法,国家直接管理,地方政府相应管理其地区级遗产,形成国家公园(包括世界遗产)管理体系以及相应的法律系统。如韩国只有20个国立公园,国家直接管理,中央一级管理机构就有67人,负责人由总统任命。我国有151个部级风景区,可只有1个风景处,这惟一的风景处只有3个人办公。

因此,建议成立国家遗产管理局,直属国务院,直接管辖部级和世界级遗产,包括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及自然文化遗产,地方政府相应管理地区级遗产。国宝要由国家管,代表国家的地位、形象和权力。只有这样,才是名符其实。如果一时成立不了国家遗产管理局,建议建设部把现在的风景处提升为风景管理司,提高其管理地位和权威性,也有利于与国际上国家公园体制接轨。先把世界自然遗产或自然文化遗产直接管理,取得经验再直接管辖国家风景区。只有这样才能掌握国宝的命运。

国家也要投入管理、保护、科教等经费。151个国家风景区,每年只投1000万元,平均每个风景区只有6万多元,能解决什么问题呢?韩国(与浙江省面积、人口差不多)20个国立公园,每年的投入相当于6亿人民币,美国2001年投入国家公园的经费是43亿美元。我国有些地方政府,就借口国家不给钱,“以景养景”,“靠山吃山”,以经济利益为目的,大兴土木,进行错位开发和超载开发。于是借“文化旅游”搞“神文化”、“鬼文化”,如桂林有一处唐代就已开发的科学美学价值很高的溶洞,塑起“天上玉皇”、“地府鬼神”;有的借“生态旅游”,由旅游公司接管自然保护区,将保护区管理人员“扫地出门”,进而大兴土木建宾馆、饭店于保护之核心区。还有不少人造的旅游资源(名符其实的)、主题公园,错位入建风景区,造成自然文

化遗产地的严重破坏等等。至于架索道、建豪华宾馆、、商业城等等经营性项目,都是在“以景养景”,“靠山吃山”的借口下建的。然而,这些项目多数不是“靠山人”,或“景中人”建的,而是政府部门、外地、海外公司招来的。结果是毁景牟利,经济外流。本地富起来的只有小摊、小店、小旅馆及相应的服务行业等。地方政府应合理组织当地居民按功能分区经营服务业,使他们更好地富起来。“以景养景”,“靠山吃山”先决条件要保护好景,定好经营设施的区位、景位,即“内景外商”、“内名外利”。功能分区、协调发展,才是正道,政府应从区外的商业利税收入中,返回部分给风景区作管理保护费用。这是世界国家公园的普遍做法。政府做不到这点,那么,管理部门靠收门票来“养景”、“吃饭”是无可非议的、合情合理

的。因为收门票不破坏景观,一旦国家增加投入,门票随时可减可免,毫不损害风景遗产。而有的地方政府利用门票当摇钱树,不断提高票价,那就不合理了。

现在,国家、舆论和百姓都关注风景区的保护问题。不少风景区开始整治,有的认真治本,如九寨沟下决心彻底拆除沟内7000多床位的错位开发,恢复九寨沟的原始风貌。但有的只整治百姓的小商、小摊、建筑,而不治核心区的“三化”,如泰山违规工程中天门索道、岱顶商城,黄山不治核心区北海、西海城市化,武陵源不治张家界核心风景区的锣鼓塔街、旅游电车、观光电梯等等。还有的多数只治民间小商摊,而不治部门宾馆、饭店、培训中心等等。凡此种种说明管理权在地方政府局限性很大,管不住大于他们的条条系统和利益集团。同样说明,没有法是不行的。古代保护名山有皇法,现代国外有国家公园法,唯独我们《风景名胜区暂行管理条例》,“暂行”了十八年还不立法。保护性的法律滞后,欲行破坏牟利者,就拿经济开发的法规错位套用于风景区遗产地,后患无穷!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对世界遗产要实行定期监察和反应性监察,一旦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遭到破坏,轻则批评整治,重则列入《世界遗产濒危名录》,如不采取措施恢复原作风貌,就要被《世界遗产名录》取消。监察机构有政府组织和民间组织,此外广大人民和各种媒体都有保护和监察国家遗产和人类遗产保护状况的义务。我们还没有监察机构,群众组织也没有监察的权利。监察是保护风景区遗产地的重要手段,它对监督管理机构的职责,提高全社会保护利用好风景遗产意识,都有重要意义,这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手段,我们应当学习。尤其在管理体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应当根据相关法规和风景遗产科学进行保护。

5、科教兴风景名胜事业

科学是反映客观规律的学问,是无疆界的,无所谓“国情”,风景遗产事业的科技含量很高,应当吸收世界上先进的世界遗产和国家公园科学,来保护和利用好我们的遗产。如果没有科教作基础,那就无法鉴定风景区遗产地区的价值,也不知保护什么,利用什么,建设什么,开发也就成了决策者主观意志的强加。由于缺乏风景遗产科学知识,几十年来,风景区遗产地,在“抓革命”时成为“破四旧”的对象;在抓生产时,就去开山取石、伐木毁林;抓旅游开发时,就大兴土木、盖宾馆、架索道、造“鬼文化”,建“三化”的“吃喝玩乐综合体”。结果,风景区自然度、美感度、灵感度急剧下降。大自然历经几亿、几十亿年所记录的史册,祖先用几百、几千、几万年所创造的杰作,被改造、降格为任何地方都可建造的商业性的大众游乐园。

如今,应更好地发挥名山风景区科教功能,鼓励人们到世界或国家独一无二的“天然博物馆”、“生态实验室”、“历

史文化博物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和环境教育课堂”研究、学习、游览和体验,而不是让无知决策者和毁景牟利的利益集团把“一流大学”——人类瑰宝,改造成惟利是图的“吃喝玩乐综合体”。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户外游憩活动必然要发展,除了风景区自然遗产地的功能之一——高品位的游览以外,更需要寻找价值一般、环境较好、自然度较高的非风景区遗产地,创建各种类型的现代户外游憩区,如主题公园、游乐园、度假区、休闲地、山地机械运动游乐园等等,以满足不同层次群体对户外游憩活动的需求,以分散国家风景区和世界遗产地的压力,建立户外休闲游憩系统,这是大有可为的、必需的事业,其数量与容量应大于风景区遗产地。这好比中小学的数量与学生

数必然大于大学一样。进而有效地制止那些破坏风景遗产、毁景牟利、降格使用的行为。坚持高品位资源高利用原则。韩国公立公园画册上有一标题很好,“韩国公立公园无与伦比的美丽,这里只邀请热爱大自然的客人。”美国NPFF的研究则认为,“容许国家公园被用于商业目的的旅游,是对一种国家公园的独特、绝妙财富的浪费,并且所有这类旅游都应被制止。”我们的国家风景区世界遗产地,为开发商业性旅游,架索道,盖豪华宾馆,建观光电车、电梯、火车、滑道、等等设施,不惜破坏地形、生态、文物,破坏国家和世界独一无二的“自然博物馆”和“一流大学”,再去“打造”、“包装”成一个没有文化的吃喝玩乐的山区旅游城。这是违背《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也是与现代国家公园科学和功能背道而驰的。

风景区遗产地呼唤科学与教育,传承中华民族的山水文明与山水精神,尽快结束错位的功利开发对风景区遗产地的破坏威胁,恢复壮丽河山的庄严和美丽,让世世代代都有享受的权利。

6、风景区的效益

风景名胜区和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既是物质财富,更是物质形态的精神文化财富。这是一种不可再生,不可取代的无价之宝,是古代文明的产物和见证。保护和利用好遗产,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对所在地区和国家来说,都是无比的荣耀!它是激发爱国主义精神的圣地,启发心灵感应的源泉,陶冶情操的净境,探索自然规律的本底,凡此种种都是无划师PLANNERS法用金钱计算的。

这种不可再生、无法打造、搬不走的国宝,吸引着全国和全世界热爱大自然、热爱中华文化的人们,包括科学家、政治家、艺术家和旅游者。它们留下不尽的财源。对于风景区经济,我们要全面看,不能光在风景区内计算经济效益,其实它的经济效益更多地在区外,所以要全面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前,九寨沟的价值未被发现,它的经济产业就是林场伐木及几个自给自足的小村寨的农牧业生产,根本不存在因九寨沟内的精神文化功能的发展而连环产生沟外、国内和国际经济效益。风景区遗产地经济效益的大小,直接取决于风景遗产的价值及其真实性和完整性,价值越大,吸引力越大。破坏遗产,价值下降,吸引力也随之下降。看不到风景区内外价值的互动、转换作用,功能错位,必然破坏风景的价值,效益自然下降。九寨沟原规划规定“沟内游、沟外住”原则,但开发者以沟内经济利益驱动,进行错位开发——沟内游,沟内住,结果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视觉污染,给游客造成很大的精神损害,国内外专家、游客纷纷提出批评,后来把旅游服务设施拆迁到沟外,还九寨沟原始风貌,如果不

改,后果非常危险,一旦自然科学、自然美学价值丧失,还有什么吸引力,还有什么经济效益呢?

风景区自然文化遗产地,作为种质资源库、环境教育课堂和地区生态平衡的本底,对扩大和改善地区乃至国家所产生的生态效益也是难以估量的。

可见,保护和利用好风景区遗产地,为地区、为国家、为世世代代带来巨大的文明、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风景区遗产地是源,各种效益是流,只有保护好源泉,才能长流不息,水到渠成,反之,则两败俱伤,悔之莫及。

7、结语

家有家瑰,国有国宝。中华民族历来珍惜传世之宝,谁毁了、卖了这份遗产,谁就是败家子!

遗传学前景篇7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景观;少数民族;村镇景观;保护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 A

一、非物质文化景观面临的危机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全球化的影响……这些因素使得人类生存的环境、景观开始趋同,地域文化特色不复存在,在其背后实际上是地方传统、历史文脉、文化多样性渐趋消失,非物质文化景观的保护、传承面临着空前的危机。少数民族地区更是如此,这些地区孕育出非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景观也相对丰富。然而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潮来临之际,中国的众多村镇面貌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少数民族地区的村镇景观也无法避免,民族特色逐渐消失,生态环境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在此背景下研究少数民族地区村镇景观规划设计中的非物质文化景观的保护意义重大。在村镇开发保护的过程中如何对非物质文化景观进行科学规划设计是一个崭新、迫切而又极具挑战性的课题。

二、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景观资源

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景观丰富,可以将其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各民族传统的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等;另一类是各民族文化空间,也就是定期举行民族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与时间性[2]。

可以看出,我们看到的非物质文化已经通过对象化或内化的过程转化,表现为一种可以感知的,甚至有时是可视的、可触及的非物质文化景观[3],这些景观是非物质文化内容的载体和集中体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大多处于山区,所以一般来讲,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景观一般根植于该地区的村镇景观中,要做好对其的保护规划,就先要做好村镇景观规划。

三、民族地区村镇景观规划设计中的非物质文化景观保护

1、建立完善的非物质文化景观保护的相关办法以及法律法规

我国对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重视,相继出台了很多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以及相关法规,但是没有形成一整套完善的有针对性的保护条例和法规,民族地区村镇景观规划中的非物质文化景观保护更是薄弱环节。

由于民族多样性,各个民族的具体情况不一,再加上各个村镇的自然、地理、人文环境各不相同。所以必须要针对不同的民族地区制定不同的法律法规,要具体到县、镇、乡,从而建立一整套完善的有针对性的具体的保护条例和法规。

同时,需要加紧完善民族地区村镇景观规划设计中的非物质文化景观保护责任制工作机制,使保护工作真正得到落实。

2、以高校以及相关科研机构为依托对非物质文化景观进行保护和研究

非物质文化景观应该如何保护,这是一个科学性很高的课题,高校以及相关科研机构有着对民族地区历史文化研究的厚重积淀,也正在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探讨和保护实践工作。他们拥有相关的学科优势和田野工作的优势,以行动和实践的方式积极推进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与保护工作[4]。

3、探索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景观在村镇景观规划建设中的固定模式,因地制宜

所谓的探索固定模式,就是指针对一定地区,同一民族的村镇建设,可以根据各民族村镇的民族特点、文化特点、经济文化类型、市场环境、村寨结构等等来确立文化保护和建设的内容和方向,从而形成一定的模式。而因地制宜主要是指少数民族村镇分布面广,所处地理环境不同,村镇类型不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这就决定了其保护与建设的模式不尽相同。但是针对一定地区,同一民族在进行村镇景观规划建设过程中对于非物质文化景观的保护我们可以在遵循一定的模式的基础上来因地制宜。这样,少数民族地区村镇景观规划设计中的非物质文化景观才能够真正得到保护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

4、保护并开发非物质文化景观的展现形式

在加强对非物质文化保护的同时,如何进行有效的保护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将非物质文化物质化,以各种具体的形式来加强非物质文化景观的展现,如建立民族民间文化博物馆、民俗风情园、开发活态民俗村等,这是一种有效且有利于非物质文化景观发展的保护手段。以保护为前提,处理好开发与非物质文化景观保护的关系,将文化内涵作为规划设计的灵魂,以开发利用促进文化保护。

5、借鉴国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验

欧美等国对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登录制度的保护方式,就是将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注册、登记,通过登录认定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格,确定它们的历史文化价值,用一定的法律法规的条例加以约束,并通过大众媒体公布于众,进行舆论宣传,提高大众的保护意识,推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在登录制度已是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保护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实践证明它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韩国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除了保护政策的有效实施和政府的大力运作,还得益于商业炒作和旅游业的参与;法国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还专门设立了“文化遗产日”,这一举措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欧洲对历史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5]。

总之,国外很多国家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做了很多的研究、探索和实践,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东西。

参考文献:

[1]陈涵子.城乡空间统筹法制中江南乡村水体景观生态安全优化模式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6

[2] 崔国文,吕刚.从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法制与社会,2007,3

[3] 廖嵘.非物质文化景观旅游规划设计.同济大学博士论文,2006

[4] 殷洁.西南地区非物质文化景观在乡村景观规划中的保护研究.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9

遗传学前景篇8

原始天然的镜泊湖,宛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镶嵌在祖国北部,她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西南,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高山堰塞湖,以其天然无饰的独特风姿和奇峻神秘的景观而闻名于世,吸引着来自国内外的游人。

镜泊湖以湖光山色为主,兼有火山口地域原始森林、地下熔岩隧道等地质奇观,同时还兼具了唐代渤海国遗址为代表的历史人文景观。

镜泊胜景

镜泊湖景区由百里长湖景区、火山口原始森林景区、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景区三部分组成。

百里长湖景区风光秀美,位于景区的南部和中部,似一条银带,浮现在群山翠绿之中。在镜泊湖景区西北部分布着大小16个火山口,历经远古久远的岁月,火山口内外长满参天大树,景观之奇特,气势之壮观,为国内罕见。火山熔岩流涌冷却后,在方圆百余里范围形成了熔岩台地奇观,在台地上分布着国内罕见的大型熔岩隧道,隧道内部,形态奇异,最长的熔岩隧道达万米,是国内至今发现的规模最大、最完整的熔岩隧道。联合国科教文官员,世界著名地质学家伍德先生参观后,为之震惊,称之为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整、最具科研价值的熔岩隧道。

镜泊湖四季分明,是夏季休闲避暑、冬季赏冰玩雪的理想胜地。镜泊湖吊水楼瀑布更是名震中外,与黄果树瀑布、黄河壶口瀑布和大龙湫瀑布并称为中国四大瀑布。自20世纪60年代起镜泊湖相继迎来刘少奇、、、邓小平、、、李瑞环、朱F基、、李长春等百余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参观。邓小平、分别给予“镜泊胜景”和“山上平湖水上山,北国风光胜江南”的赞誉。

镜泊湖不仅风光旖旎,而且物产丰富。生长于玄武岩石板上的“响水大米”和镜泊湖中天然野生的湖鲫誉满全国,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朝就是朝廷的进贡品。园区内广阔的森林地带有豹、熊、鹿、猞猁、狍子、兔等野生兽类五十余种。鸟类有鸳鸯、野鸡、野鸭、中华秋沙鸭等。鱼类有湖鲫、鲤鱼、红尾、鳌花、重唇鱼、大白鱼等40余种。

镜泊人文

百里长湖景区和火山口原始森林景区代表了镜泊湖的动人自然景色,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景区所展现的历史文物、民俗传说则是镜泊湖景区的人文底蕴。

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景区历史悠久,是国务院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重点保护的100处大遗址之一。渤海国是中国唐代的一个地方政权,建于公元698年,历经229年。渤海国的疆域辽阔,包括中国东北大部分和现在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及朝鲜北部的一部分,是当时东北与东北亚著名的大都市之一,也是牡丹江历史上第一个最大的行政建制所在地。渤海国共传15代王,第1代、第2代唐朝封为“渤海郡王”,从第 3代起,晋封为“渤海国王”,历史上誉为“海东盛国”。渤海国统治的200多年,农牧业、手工业、对外贸易发展很快,经济繁荣,为后人留下了大量文化遗产。故国遗址可见城址、上京龙泉府遗址、故井址、禁苑址、街坛址、寺庙址、古墓、古桥址、兴隆寺,寺内有石灯幢、大石佛、舍利函、大石龟、文字瓦等部级珍贵文物。

镜泊湖景区内还有新石器时代的莺歌岭文化、珍珠门遗址,有唐代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重唇河山城遗址、湖州山城遗址、西湖嘴子山城遗址、小城子山城遗址、楮家山城遗址、小城墙遗址、镜泊边墙遗址,有宋代东夏国城子后山城遗址,有清代兴隆寺、三清观。

镜泊湖景区聚居着朝鲜族及少数满族居民,朝鲜族民俗村寨、民居布局风格、生活习俗独特,这里人人能歌善舞,民风淳厚,是满族祖先发祥的“龙兴之地”,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及民俗风情。镜泊湖还有着浪漫美丽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牡丹江畔住着一个美丽善良的红罗女。她有一面宝镜,哪里的人们有苦难,她只要用宝镜一照,便可以消灾弭祸。这件事传到了天庭,引起了王母娘娘的忌妒,她派天神盗走了宝镜。红罗女上天索取,发生了争执,宝镜从天上掉了下来,就变成了镜泊湖通过红罗女讲述镜泊湖奇特的自然景观的由来与形成过程,将其人格化,使镜泊湖的美得到了艺术的升华,更加美丽动人。

镜泊发展

镜泊湖景区融历史、人文、动植物、考古学、地质学、美学价值和生物多样性于一体,且位于东北亚旅游圈的中心位置,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丰富的综合旅游资源为该区域的旅游业发展蓄积了巨大的潜力,景区年均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但当前中国旅游业正处于从传统式观光旅游,向深度旅游、体验旅游和度假旅游转型的过渡期,休闲度假逐渐成为主导型旅游产品,“镜泊湖必须顺应发展趋势、顺应市场需求,实现由自然山水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变,在转型升级中谋生存、求突破、促发展。”镜泊湖景区相关负责人说道。

作为一个景区,如果没有丰富的旅游产品,再好的旅游资源也难以赢得市场的青睐。为此,镜泊湖景区提出了“坚持以资源为依托,以转型为方向,以文化为底蕴,着力打造具有镜泊湖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的发展举措,重点开发休闲度假类旅游产品,科学设计和优化景区旅游线路。

为实现转型升级,近年来,镜泊湖景区加大综合开发力度,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推进景区由传统观光型向集观光、休闲、避暑、疗养、运动等为一体的度假型景区转变,将经营重点由政务接待转向开拓市场,真正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中心的市场化经营模式。同时推进景区南扩北延、双翼扩张,逐步形成“由点及线、连线成面、整体提升”的大旅游格局。投资方式由单一投入向多元投入转变,政府主导基础设施建设,经营性项目以企业为主体进行开发建设,形成多元化的项目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体系。逐步开发有特色、上品位、参与性强的旅游项目,延长旅游时间、提高消费层次,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推进旅游地产、文化演艺、医疗保健、旅游商品等加速发展。

上一篇:家庭理财规划案例范文 下一篇:计算机基本原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