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1-14 17:40:12

技术进步的重要性

技术进步的重要性篇1

(一)政府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政府对国家产业技术进步活动实行了强而有效的管理体制

日本、韩国、美国科技进步管理体制基本上是一种金字塔型的结构,第一层为最高决策层,如韩国总统直接管辖全国科学技术委员会和总统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工作,政府总理负责组织协调和领导日常工作;日本内阁总理大臣担任综合科学技术会议议长,议员由官房长官、科技政策大臣、学术会议议长、专家议员、文部大臣、经济产业大臣、财务大臣和总务大臣等担任;美国总统为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席,负责全国科技进步的领导和协调工作。第二层为全国科技进步的领导机构和最高咨询机构,如韩国和美国的全国科学技术委员会,日本的综合科学技术会议。第三层为政策执行层,主要是与产业界关系最密切的政府综合职能部门,负责执行科技进步领导机构的决策,具体领导全国技术进步工作,如韩国的产业资源部、日本的经济产业省、美国的能源部和国家科学基金(NSF)。第四层为由产业界、大学、研究机构、中介组织、金融机构等组成的产学研一体化综合体,具体从事技术创新活动。

2.政府对技术进步的投入力度逐年加大

1999年韩、日、美3国政府R&D财政投入占当年全国R&D总投入的比重分别为19%、22%和27%,占政府当年财政预算总支出比重分别为3.7%、4.2%和4.1%(2000)。1999年以来,韩国政府R&D投入的增幅惊人,政府R&D财政支出占其总预算支出的比重由1999年的3.7%,增加到2000年的4.0%和2001年的4.4%,这一数字在2002年将猛增到5.0%.

3.在经济起飞过程中采用强有力的产业技术政策

日本在经济成长初期依靠外汇管制、技术许可证等手段进行有重点的技术引进,政府从政策上鼓励民间企业在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创新和改造,形成了“一号机引进,二号机改造,三号机研制”的技术进步模式;政府在高速增长时期从政策层面上向汽车、化工、钢铁、电子主导产业的技术进步进行倾斜,其中公共财政主要体现在对研发活动的补助金、委托费和政策性融资当中。70年代政府明确提出了“技术立国”的口号,以改变在技术和知识创新来源上对西方的过度依赖。

韩国经济高速成长时期,国民经济在政府指挥下通过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政府直接投资建设,完成了经济起飞和产业技术跨越式成长。80年代中期以后,政府在完善立法的基础上,通过制定和实施一整套积极、有效和强有力的中长期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不仅为民间企业从事自主技术开发提供了稳定的制度保障和激励(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手段),还积极地参与到一些重要前沿领域的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开发当中。

(二)扶持范围和手段呈阶段性特征

政府公共财政对产业研究与开发活动的扶持范围和手段,根据经济成长、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的不同阶段,呈现出逆研究与开发活动而上(即由技术开发到应用技术研究,再到产业基础研究)的阶段性特征。

在经济快速成长初期,由于民间企业资金和技术实力不足,政府产业技术开发政策的重点放在了主导产业的技术开发上,其中公共财政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随着经济进入后工业化时期,民间企业自主技术进步能力明显增强,政府政策重点逐步向前沿性共用技术研究(如新材料、新能源)、战略性产业中重大技术的开发(如先端半导体制造技术开发、新一代液晶制造装置)和产业基础研究(如生物工程、纳米工程)等风险大、周期长、共用性强、投入高、外部性强的领域转移。财政扶持范围基本上限定在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所允许的范围内,即不超过工业研究成本的75%或竞争前开发活动成本的50%.在具体手段上,政府更多地依靠中介机构来完成对产业技术开发的资助,如政府通过资助各种基金、研究院所和产学研组合等进行技术开发,然后再无偿或廉价向企业转让知识产权。

(三) 采用政策性融资和特别税收政策

政府在技术进步的产业化和规模化环节,一般采用政策性融资和特别税收政策予以扶持和引导。

日本政策性投资银行(DBJ)就是典型的政策性银行。DBJ根据政府中期政策方针(包括技术进步政策)制定并公布投融资指南,向民间企业提供中长期低息贷款、担保或购买企业债券,同时对民间金融机构进行补充融资和奖励,达到创造经济活力、创造富裕生活和创造自立型地域的宗旨。DBJ的政策性贷款与一般商业银行贷款的区别主要是:(1)期限长,DBJ平均贷款期限为15年,最长可达25年;(2)利率低,DBJ贷款利率分为3个等级,分别比商业银行利率低0.2-0.7个百分点;(3)来源稳定,DBJ是以邮政储蓄、年金养老金和财政特别会计为主要来源,而商业银行贷款则受企业信用等级、商业银行自身经营状况和经济周期等因素影响而来源不稳定;(4)担保形式多元化,对于创新企业,DBJ允许其用专利权和版权等知识产权进行担保,而商业银行则无此担保形式。目前DBJ的资助领域是以环境技术、信息与通信技术、新能源、城镇交通、物流技术、地域产业振兴、人口老龄化和整备社会资本等为重点,其资金来源主要是两部分,一部分是邮政储蓄和政府归集的各种年金、累积金的债券融资,另一部分是产业投资特别会计的投资。2001财年DBJ计划向社会提供总额达1.6万亿日元(约1000亿元人民币)的投融资。

韩国政府则借助于商业银行向技术进步产业提供低息贷款。韩国政府每年将其归集的60多个基金(保险金、养老金等)列入“公共财政融资特别会计预算”科目,通过商业银行向企业提供低息贷款。例如,当资本市场上的贷款利率为7%时,政府以5%的利率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后者再以6%的利率向企业提供融资,因此从本质上讲,政府实际上提供了1%的财政贴息。

美国政府则更多地通过特别租税政策支持技术进步的产业化,即允许企业加速折旧固定资产,将其新购置设备支出从年度应税收入中扣除,以此鼓励企业设备更新。

(四) 以项目为核心

公共财政的资助对象以项目为核心,以客观标准为尺度,并不针对特定企业、产品和产业制定专向性政策。作为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成员国,3国基本上遵循了协议“非专向性原则”的有关规定,即不直接向特定企业、产品、地区和产业提供财政补贴,对于补贴对象的资格和补贴数量均规定了公开与透明的客观标准或条件,既体现了公平原则,也便于社会监督,减少外部摩擦。

(五) 以中小企业为主要资助对象

3国均有针对中小企业技术进步的专项法律、政策和政府职能机构,对中小企业实施倾斜式政策。其中美国最突出:80年代以来先后颁布了《小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法》、《加强小企业研究发展法》、《联邦技术转移法》、《贝赫-多尔法》、《小企业基本法》等一系列法律;美国中小企业局为中小企业技术进步提供贷款、担保、技术与信息服务;美国政府1992年设立了小企业技术转移研究计划(STTR计划),鼓励企业、科研机构和大学的科研人员向中小企业流动;1993年美国联邦政府采购额的约30%给了中小企业,总额近600亿美元。在硅谷创立初期,科技企业的订单中有1/4来自政府。

(六)健全与透明的制度保障

韩国和日本在工业化的每个阶段都颁布实施了一些促进技术进步的法律法规,如韩国的“技术开发促进法”(1972)、“工业发展法”(1987),日本的“机振法”、“电振法”、“产业活力再生特别措施法”(1999)、“新事业创业促进法”(1999)、“产业技术强化法”(2000)等。美国则更注重鼓励与维护竞争和反垄断的法律,以此为民间企业技术进步提供制度保障。美国思科公司(CISCO)特别强调美国政府1984年对AT&T的反垄断和国会1996年通过的“电信法”,是美国IT产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二。有关政策建议

(一)加大技术进步过程中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

与国外政府研发投入相比,我们存在“两个比重”(即政府R&D财政投入占全国R&D投入比重和政府R&D财政支出占总预算支出的比重)均明显偏低的问题。当务之急是加大对技术进步的财政投入力度,为我国的产业技术进步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二)充分利用WTO有关过渡性安排的规定

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第28条“过渡性安排”规定,允许新成员自协定对其生效之日起3年内保留已经存在的与协定规定不一致的补贴计划,但要在生效之日起的90天内通知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委员会。因此,自我国加入WTO后的3年时间里,应继续保留实行多年的技术改造贷款贴息政策。在3年过渡期里,还应逐步建立起一个以政策性银行的低息贷款、向研究机构(组合)的研发活动提供财政资助和特别租税政策为主要内容的技术进步模式,以保证3年过渡期结束后的现行政策符合协定的有关规定。

(三)大力培育与发展中介机构

在产业技术进步中,中介机构(基金会、政策性银行、研究院所等)在财政资金的运营和管理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从提供资金的性质上看,中介机构主要是两类,一类是向企业提供低息贷款的金融机构如政策性银行,一类是接受财政资助从事产业开发并向产业界转移研发成果的研究机构(组合)。从政策性贷款上看,在3年过渡期内,原有的公共财政技改贴息可交由政策性银行(如国家开发银行)行使,3年过渡期满后,财政技改贷款贴息取消,改为政策性银行直接向企业提供低息贷款或贴息为主,但贷款利率或贴息水平应保持在协定允许的范围之内,即贴息后的利率不低于国际市场通行利率,或实际提供的补贴水平属于微量补贴的性质。从公共财政对研究机构(组合)的资助上看,公共财政的资助范围应逐步与协定接轨,即非专向性的,不超过工业研究成本75%或竞争前技术开发活动成本50%,向落后地区和环境保护提供财政援助。政府职能部门的主要职责是以重大技术开发项目为依托,组织和协调企业、大学、研究院所等形成一体化研究组合,合作开发成果的知识产权由民间企业和机构分享。

(四)突出重点,有步骤有选择地实施技改

技改应突出以下6大领域,即关系国家安全(如航空航天、军事工业、核电工业等)、公益性产业(如农业科技、能源、环保、资源综合利用、节能降耗、民、老工业基地改造、西部开发和三峡库区建设等)、高新技术产业(如微电子和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命科学、新材料、新能源、高效节能技术、医药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等)、战略竞争性产业(如汽车、钢铁、石化、船舶、电子等)、自然垄断性产业(如电信、铁路、电力、供水、供气、邮政等)和一般竞争性产业(如纺织、煤炭、木材加工、轻工、家电等)。具体项目的确定可由政府职能部门在征求企业、专家、研究机构的基础上,本着客观、公开与透明的原则制定并向社会公布。

(五)将技术进步的政府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技术进步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技术进步;税收优惠政策;财政政策

一、发达国家财税优惠政策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在经济信息化、全球化的基本趋势下,美、日、欧等世界主要经济体竞相凭借自身在技术方面的优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力度。在新技术革命的影响下,信息产业、生物医药工业、金融服务业等新兴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通过科技进步基础上的产业结构转型,有力地支持了经济的持续增长。

作为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技术进步主要依靠市场力量的推动,但政府财政在科技进步方面的作用也是极其重要的。在发达国家,在每一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政府都有一个明确的产业技术政策,并通过研发补助金、委托费和政策性融资等财政手段确保产业技术政策的贯彻落实。为了推动本国的科技进步,西方发达国家都特别注重加大对科技进步的投入力度。如美国、日本于1999年政府用于R&D财政投入占当年全国R&D总投入的比重分别为27%和22%。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联邦政府用于生物技术方面的研究经费每年都维持在10多亿美元的水平。根据经济成长、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所处阶段的不同,西方国家财政对科技进步的支持的范围和手段也会有所不同。在经济发展初期,财政一般主要通过补助金、开发委托费、政策性贷款和优惠税收政策等形式重点支持主导产业的技术开发。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政府财政政策的重点主要转向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政府通过资助各种基金会、研究院所和产学研联合体等进行产业技术开发,并通过知识产权的转让,实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在技术进步的产业化和规模化环节上,西方国家一般通过政策性融资和税收优惠政策予以扶持和引导。如日本政策性投资银行根据政府有关政策意向,向民间企业提供低息贷款、担保、购买企业债券,对民间金融机构进行补充融资和奖励。在西方国家,财政对技术进步的扶持和引导,一般都是以项目为核心,以客观标准为尺度,实施非专向性补贴政策。

二、发达国家对中小企业具体优惠政策

在对中小企业技术进步的支持方面,美、日等西方国家都有专门针对中小企业技术进步的政策、法律和政府职能部门。美国政府通过政府采购等手段对中小企业予以扶持。具体在税收优惠政策方面,在对高新技术产业实施税收优惠政策的环节与方式方面,西方发达国家支持科技进步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体现为事前扶持与事后鼓励相结合,将对科技开发的重视与对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视有机地结合起来。基本的做法是:

一是对企业投入的研究开发经费给予优惠允许企业按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或全部抵缴所得税。如法国政府规定,凡研究开发投资比上年增加的企业,均可以申请按增加额的50%抵免所得税。

二是普遍实施加速折旧政策。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固定资产的平均折旧年限仅10年左右,年折旧率为11%~12%。通过加速折旧政策的实施,以加快技术设备的更新。

三是建立科技发展准备金制度,即允许企业按照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科技发展准备金。如韩国税法规定企业可按销售收入的3%(技术密集型企业为4%,生产资料产业为5%)提取技术开发准备金,并允许在3年内用于技术开发费、技术信息和培训费及有关技术革新计划资金等方面。

四是注重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结合。如美国税法规定公司委托大学或科研机构进行基础研究,所支付的研究费用的65%可以从所得税中予以抵免,并对新产品的中间实验产品给予免税优惠政策。在科技税收优惠的税种选择方面,西方发达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体现在公司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三大税种上。发达国家一般都将公司所得税作为科技优惠的重点。在增值税类型的选择方面,西方发达国家一般都选择消费型增值税。在个人所得税方面,对个人获得的科技奖励、特许权使用费收入都实施优惠措施。

西方发达国家科技财税优惠政策的具体做法,对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的中国而言,具有特别重要的借鉴意义。近年来,随着国内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跨国公司已经开始将中、低技术向我国转移,在部分领域,高端技术也开始向我国转移,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开始将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制造业转移到中国。从我国国内企业的现状来看,整体技术水平还较为低下,受技术开发力量、技术开发经费等的制约,企业技术开发能力还相对弱小,技术创新严重不足。在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三、发达国家财税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1.要充分利用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的有关规定,在3年过渡期内继续保持原有的有关促进技术进步的政策的同时,应逐步建立一个以政策性银行的低息贷款、向研究型机构的R&D活动提供财政资助和特别财税政策为主要内容的促进技术进步的政策模式。3年过渡期满后,政府贷款利率或贴息水平必须控制在WTO相关规则允许的范围内。财政的资助必须是非专向性的,并不超过工业研究成本的75%或部分前技术开发活动成本的50%。

2.进一步加大对技术进步的投入力度。鉴于长期以来政府研究与开发投入的严重不足,可以考虑规定一些硬性的指标,要求政府研究与开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及财政收入的比重必须达到规定的目标值。安排的科技经费要集中用于加快发展高科技和高新技术产业,以推动新兴产业的崛起,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要用于我国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使传统产业能够焕发出新的活力。在科研经费的使用方面,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严格的招投标制和课题负责制,确保政府科技经费的有效使用。同时,政府科技经费的使用应坚持有偿使用与无偿使用相结合的原则,凡基础性研究,政府应实行无偿投入,应用研究及实验发展方面的经费投入以坚持有偿使用为原则,政府通过政策性金融机构,以贷款的方式向科研机构、大学、企业及其他机构提供资金,这些相应机构必须用自身的科研成果转化的收入来还本付息。

3.财政扶持项目应突出重点,讲求实效。在政府财力相对有限的情况下,运用财政扶持和引导技术进步必须要突出重点,讲求效率,而不能遍地开花。根据我国目前的国情,技术改造项目应重点选择关系国家安全的产业、公益性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竞争性产业。

4.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技术进步的扶持力度。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为中小企业的技术进步提供支持的制度体系,建立和完善促进中小企业技术进步的法律法规,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制度保证。政府财政可通过税收优惠、财政投融资及政府采购等手段,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技术进步的扶持力度。为促进中小企业的技术进步,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还可从信息、技术人员培训及其他服务等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支持。

5.必须通过各种财税政策手段的综合运用,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在财政政策手段的运用方面,首先必须充分运用好财政贴息这一手段。高新科技产业是高投入、高风险的投资领域,对这一领域,除国家进行少量的直接投资外,可以借助于财政贴息杠杆引导社会资金投向该领域。财政贴息向高新科技产业适度倾斜,加大对该产业的政策扶持,有利于拓宽融资渠道,推动该产业的发展,并相应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使整个产业结构能从低级化状态向高级化状态转化。在传统产业部门,通过财政贴息手段的运用,使企业在技术改造缺乏资金的情况下,能够以国家信用作支撑,获取金融机构的贷款,充分调动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的积极性。

6.必须改变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实现税收优惠由区域倾斜转变为向产业倾斜。税收优惠政策措施要能体现和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的基本要求,对高新技术产业、以及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及其他需要积极鼓励发展的产业,应根据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程度的税收优惠。在流转税方面,除实现增值税的转型外,应对高科技产业在增值税政策方面实行适度倾斜,使高科技产业增值税整体负担率能大幅度降低。对进出口税收政策要做出适当的调整,改变目前进出口环节大面积实施税收优惠的做法,应只局限于对高新技术及设备的进口,视不同的情况给予税收上的优惠。在企业所得税方面,应按照税收的国民待遇原则,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特别是在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上要尽快统一。统一后的税收优惠政策,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充分体现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为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可实行减免所得税的税收优惠。在运用减税、免税、低税率和零税率等直接税做优惠的同时,更要特别关注加速折旧、纳税扣除、税收低免、投资抵免、税收饶让等间接税收优惠方式的运用,实现科技税收优惠方式的多元化。

7.要充分发挥政府采购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作用。随着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推广实施,政府采购规模将越来越大,政府采购的范围也将日益扩大,相应地政府采购活动对国民经济总量及国民经济结构所产生的影响将越来越大。为了扶持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企业技术进步,在政府采购方面,必须尽可能地多采购本国产品,对国内高新技术产业实行倾斜。只有在国内不能提供或技术性能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才可考虑采购外国生产的产品。

参考文献:

1.刘群,李倩.发达国家科技税收优惠政策的运用.经济日报,2002-11-19.

2.刘建民.加入WTO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税收政策选择.财政研究,2002,(6).

技术进步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 技能偏好型技术进步;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动力结构;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31-0039-06

伴S着“工业4.0”“中国制造2025”时代的到来,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新技术不仅有效提升了企业生产效率,更对企业组织形式,特别是人力资源培训与需求产生了重要影响。科学技术进步及其对产业生产模式和生产水平的影响,极大刺激了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在此背景下,技术进步与技能之间的关系成为了理论界关注的热点。企业技能内生性需求对企业技能培训动机产生的影响,将会对企业培训行为带来重大影响,这对充分发挥企业在技能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进一步促进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技能偏好型技术进步视角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力结构

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看,技术进步是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更是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变量。技术进步不仅改变了企业的生产模式,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格局,进而对技能人才供给产生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技术哲学的进步,关于技术与技能之间是互为互补的关系而非简单的替代关系,技能需求随着技术进步而逐步增强的观点得到了实践的广泛验证。技术进步逐步表现出明显的技能偏好性特点。技能偏好型技术进步发展趋势的确立,强化了企业提供技能培训的意愿。而技能变动带来的工资挤压效应将会降低企业对培训成本的忧虑,从而使企业提供技能培训成为可能。这种可能在由企业个体属性所决定的企业培训成本承受能力的影响下决定了企业提供技能培训的具体模式,见图1。

(一)技能偏好型技术进步增强企业追逐技能的意愿

长期以来,理论界存在一种观点,认为技术进步与技能人才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技术进步最终将会导致技能需求的退化。但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历程来看,进入20世纪下半叶以后,伴随着技术进步和包含着前沿技术的设备资本品投资的大规模增长,技术进步对技能的替代性作用大幅下降,并出现明显分化。一方面,技术进步造成了企业对低技能人才需求的不断减少,与此同时,技术进步使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明显增加[1]。这是因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企业将会选择引进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的新设备,而淘汰旧的设备和技术。这样企业就必须要求劳动者学习和掌握新的技术来保证新设备的正常运行。高技能人才往往接受过较高级别教育,学习能力较强,能较快掌握新技术,从而较好地应对技术进步带来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形式的变化。而低技能劳动者往往接受过的教育层次水平较低,学习能力较差,学习新技能的速度相对较慢,对技术进步带来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形式的适应性较差。因此,教育发展、知识经验积累以及天赋等个体差异引致的人力资本异质化特征,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而更加凸显[2]。同时,高技能对技术进步也显示出明显的促进作用。一方面,高技能人才的高生产率驱使经济体显示出对高技能人才的偏爱,另一方面,高技能人才的高生产率使技能对技术进步的贡献呈现出迅速增长趋势[3],并导致技术进步沿着以高技能基础的路径发展[4],呈现出明显的技能偏好性特点。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生产率的提高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增加了企业对技能型劳动力的需求,无论是中性、非中性还是资本体现式的技术进步,都显示出技能偏好性特征[5]。伴随着创新发展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战略等一系列国家战略的制定,特别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提出,依靠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来提升经济进步的质量,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而经济增长对技术进步依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技术进步速度和质量的不断提升,则为我国技术进步的技能偏好发展趋势的强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因此,可以预期,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更加偏向于对知识和技能的需求,而不会出现因为技术进步对技能型劳动的替代而降低对技能型劳动力需求的现象。此时,能够掌握和运用先进技术的高技能工人将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而追逐技能将逐渐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选择。

(二)技能内生性决定的工资挤压效应提升企业提供技能培训的动机水平

技能偏好型技术进步发展趋势的确立,意味着技能将随着技术进步而不断变化。技能不再是一个固定的外生常量,而成为一个内生性变量。技能内生性属性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企业来说,内生性技能的变动不仅意味着工人边际生产效率的提升,更意味着企业将有可能通过工资挤压效应获得超过提供技能培训成本的超额收益。

工资挤压效应是不完全市场条件下工人边际生产效率和工资增长刚性导致的工资挤压作用所导致的结果。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工人工资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其劳动生产力水平,随着劳动力技能提升而带来的边际生产率的提升会带来工人工资水平的相应提升。因此,企业只对专用性技能具有投资的动机,一般技能只由员工自己买单。即使在信用市场,员工没有能力投资一般技能培训,不得不由企业提供一般培训的情况下,企业也会通过支付培训期员工低于边际生产效率的工资方式,用剩余部分弥补企业支付的培训成本。但由于现实中存在的雇主市场垄断力量,劳动力流动成本,劳动力市场关于劳动力数量和能力的信息不对称以及雇主与劳动力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影响,技能所处的市场具有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6]。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工人的边际生产效率随着技能的提升而增长,而工人工资受不完全竞争市场中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并不能像在完全竞争市场一样,与边际生产效率保持同步增长,从而导致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边际生产效率的增长率快于工资的增长效率而产生工资挤压效应[7]。

由于边际生产效率与技能提升之间有着密切联系,技能的提升有效地促进了工资挤压效应的提升。也就是说,工资挤压效应是技能这一变量的一个函数。随着内生性技能的提升,工资挤压效应也在不断增强,从而使企业获得的利益不断增多。当技能提升到一定水平时,工资挤压效应会使企业通过技能提升获得的额外收益超过企业提供技能培训可能发生的成本。受此影响,企业将有动机提供除了一般技能培训之外的专用技能培训。

而技能偏好性技术进步发展趋势的确立,意味着技能提升将与技术进步保持同方向变化。技能偏好型技术进步与技能水平关系密切意味着,伴随着技能偏好性技术进步的发展,当技能提升到一定程度时将会使工资挤压效应超过培训成本成为可能,催化了企业追逐技能人才方式的转型。

(三)个体禀赋决定的培训成本承受能力决定了企业提供技能培训的具体模式

技能偏好性技术进步与工资挤压效应,为企业直接提供培训提供了可能。但企业追逐技能人才的具体方式还与资本实力、规模等企业的个体性因素密切相关[8]。这是因为,企业在资本实力、规模等方面的个体禀赋决定了企业承受培训设备、培训师资、培训费用以及培训期间工人生产效率的降低等培训成本的能力水平。

企业追逐利益最大化的本质决定了其行为受成本和收益两方面因素的影响。资本充足、规模足够大的企业,具有较强的培训成本承受能力和显著的技能培训规模效益,这些优势的存在使企业更倾向于将技能培训纳入企业内部,通过内部培训的方式提供技能培训。而对于绝大部分企业来说,即使有不断增加的工资挤压效应,受资本充足程度和企业规模的影响,企业承担培训成本的能力也是有限的,这就导致企业没有足够的能力独自提供技能培训。面对这种情况,在追逐提供技能培训以获取技能型人才的诉求驱动下,在交易成本节约和外部资源因素的影响下,企业有动机通过契约、联盟等方式,采取业务外包、股份制合作、一体化运作、集团化等模式与职业院校建立合作关系,根据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要,有机地整合职业院校等外部的专业技能培训资源,弥补自身承担技能培训成本能力有限的不足,提升企业获得与技术进步相适应的技能人才的能力[9]。

因此,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实际上是技能偏好型技术进步、工资挤压效应以及企业个体能力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逻辑关系上讲,企业在技术进步影响下对技能的追逐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最根本原因,而技能变动带来的工资挤压效应使提供技能培训取代市场自由选择成为企业获取技能的行为选择,企业个体禀赋导致的培训成本承受能力的差异与交易成本、外部资源等因素共同作用,使企业提供技能培训呈现出包括企业内部培训在内的不同模式。这些模式分布于劳动力市场自由获取和企业内部培训两个端点之间,形成一系列程度不同、形式多样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模式。

二、技能偏好型技术进步视角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变迁

(一)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内涵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价值在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所能满足企业需求的程度。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则是根据企业需求,企业主体参与职业教育的价值倾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是企业对参与职业教育的需求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所获得满足相互作用的结果[10]。根据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偏好的不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可以分为技术进步偏好价值取向和成本偏好价值取向两种类型。两种价值取向反映出企业主体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价值判断基础上,根据自身需求来进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价值选择时所表现出对技术进步和培训成本的不同价值倾向性。技术进步偏好价值取向是指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获取能够适应和推进企业技术进步的技能型人才;成本偏好价值取向是指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节约企业自身的用工成本或节约企业提供技能培训的成本。

之所以企业会存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价值取向,与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挤压效应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前所述,工资挤压效应的形成是边际生产效率提升和工资挤压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两者具有完全不同的形成机制。边际生产效率的提升与技术进步、技能水平有着密切联系,而工资挤压作用却与雇主谈判能力和制度因素相关。迥异的形成机制使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可能存在两种价值取向。企业既可以通过提高技术和技能水平促进边际生产效率提升、扩大工资挤压效应,也可以选择通过制度或者机制的设计限制工资增长实现相同的目标,或者同时采用两种兼顾的价值取向。前者表现出对技术和技能的明显偏好,而后者则表现出明显的成本偏好。

(二)技能偏好型技术进步影响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变迁分析

一般来说,工资挤压作用更多决定于制度因素和劳动力市场决定的雇主在工资谈判中的强势地位等外部因素,而边际生产效率的提升则与企业自身的技术技能依赖程度密切相关。因此,对技术技能的依赖程度成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决定因素。

在培训成本一定的条件下,技能依赖性强的企业可以通过技能提升带来的边际生产效率的提升扩大工资挤压效应。当技术技能达到一定水平时,工资挤压效应将超过培训成本,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机将有可能转化为现实,并显示出明显的技能偏好倾向。对于技术技能依赖性较低的企业来说,企业对技术技能的需求较低并且提升缓慢,通过边际生产效率提升获得工资挤压效应的空间有限,此时通过雇主在劳动谈判中的强势地位、工资刚性等制度因素限制甚至压低工人工资水平,获得工资挤压效应成为企业唯一选择,其参与职业教育则显示出明显的成本偏好性。

然而,在劳动力市场上,制度和工资是具有刚性的,短时间内是难以随意调整的。这既是工资挤压作用产生的制度原因,同时也决定了工资挤压作用变动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是相对固定、难以变动的。而技术技能进步却较少受到这种制度刚性的约束。这就意味着,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成本偏好价值取向的挤压效应增长空间是有限的。与成本偏好的价值取向相比,技能偏好的价值取向为工资挤压效应提供了一个相对广阔的发展空g,这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价值偏好由成本偏好向技能偏好变迁提供了可能。

伴随着技术进步的快速发展和技能偏好型技术进步发展趋势的确立,技能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快速的技术进步引起技能的变动,将导致企业追逐技能人才和提供技能培训欲望水平的增加。虽然企业由于个体差异导致培训成本承受能力不同,但获取与技术进步相适应的技能人才已经取代追求获取廉价劳动力而逐渐成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更为主要的价值取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逐步由培训成本偏好向技术进步偏好转变。从本质上说,这种转变不是一种价值取向完全替代另一种价值取向,而只是价值取向重心的转移。这就是说,在企业逐步确立起技术进步偏好性价值取向后,并不意味着企业对培训成本价值偏好的丧失。只是说,技术进步偏好价值取向发挥着更为决定性的作用。

(三)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现实判断

当前,中国经济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已经步入了一个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与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相比,我国工业化进程是在资源、能源、环境约束、全球经济一体化、科技不断突破等国际形势下,不断“追随、模仿”的结果。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和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进入到新一轮产业转移和转型周期;从国内看,“追随、模仿”的经济发展方式无法改变我国长期处于世界分工末端的现实,人口红利逐渐消退使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面临着一个关键的转型时期。这种转型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为重心,注重实施创新发展战略,依靠技术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升[11]。因此,伴随着以技术创新为驱动的经济发展方式逐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技术进步偏好性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将逐渐成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主流追求,这将加大技术进步通过技能影响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变迁进行,从而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具体行为产生深刻影响。

三、技术进步偏好价值取向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模式分析

伴随着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变迁,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诉求的重点将逐步从对交易成本节约、外部资源需求的外部利益层面的诉求,转向为追逐与技术进步相适应的技能人才的诉求。为了保证企业获取技能能够满足企业技术M步的需求,企业有足够的动机通过全方位、有效的方式参与职业教育,不断强化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话语权,积极将技术进步带来的技能工人标准引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以确保企业技术进步偏好性价值诉求的有效达成,见图2。这在国内外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实践经验中得到了充分证实。

(一)参与国家职业教育战略制定,促使职业教育面对产业需求

政策法规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而行政组织体系则是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积极介入职业教育发展,促进职业教育能够满足行业企业技术进步的需要,加入职业教育决策机构、职业资格标准制定和认定机构、课程开发机构等职业教育管理组织,参与职业教育政策法规、宏观战略制定,创建影响职业教育政策和发展方向关键点的组织体系成为宏观层面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有益经验。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在政府的有效介入下,行业组织的发展得到了充分重视。近年来,教育部牵头成立了59个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并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等相关的政策制度,以规范和保证行业组织的正常发展。作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行业组织和协会成为了连接教育与产业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在促进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将职业教育纳入行业产业发展规划,将产业需求和技术标准引入职业教育,有效密切教育与产业的联系等方面,以及在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教育内容、培养规格、人才供给适应产业发展实际需求,开展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与督导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举办或参与职业院校办学,引导职业院校响应企业技能需求

在技术进步偏好性发展趋势的影响下,企业愿意以提供技能培训的方式来获取技能型人才,而由于企业个体性差异导致的企业承受培训成本能力的不同,导致企业具体提供技能培训的形式多样化。由实际情况来看,作为职业教育办学的重要主体,直接举办职业教育成为许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重要方式。除此之外,更多的企业根据自身能力和需要,充分发挥处于生产技术变革和设备更新的前沿优势,通过资金投入、设备捐赠、实训基地共建、员工培训、合作科研等方式,采取冠名班、定单班、校中厂、厂中校、校企一体化办学、集团化办学等不同模式,不同程度地参与到职业院校办学过程中,引导职业院校面向产业需求办学,促进产业链、教学链的有机整合。

其中,有的企业采取捐赠设备或资金的方式,以外包的形式将企业的技能人才培养通过冠名班、订单班的形式委托于职业院校,借助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师资,按照专门的培养方案,实施定制式培养,培养与企业技术水平相适应的、发挥企业技术优势所需要的技能人才。有的企业则通过租用厂房、土地等形式,采取校中厂 、厂中校的模式,通过在职业院校或企业开设生产性工厂和生产性实训基地,将企业的生产性实践活动与职业院校教学活动有机整合,使企业技术进步对技能人才培养实现零距离对接。还有的企业,采取股权方式与职业院校合作成立产教一体化实体性办学机构,全方位增强企业在职业院校办学中的决策权和话语权,依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与服务的职能优势,完成企业的技术创新、技能人才培养和员工培训的发展诉求。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型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模式,即一些企业按照产业规律,将企业集团化经营模式引入职业教育,充分整合政府、行业、企业、院校,组建职教集团、实施集团化办学,整合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教学链、产业链、利益链的有机衔接[12]。

(三)深度参与技能人才培养,实现企业用人标准与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对接

技术进步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中锋; 抢位技术; 影响因素; 训练研究

1.引言

现代篮球运动发展迅速,中锋不仅是全队进攻配合的枢纽和主要攻击点,而且是进攻和防守的重点,其地位和作用非常明显。中锋的实力与水平已成为一支篮球队战斗力强弱与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没有高水平的中锋就很难跻身于世界强队之林已成为篮球界人士的共识,中锋运动员的基本技术的培养在球队的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中锋的基本技术之一的抢位技术就是不可忽视的。抢位技术可说是中锋作用发挥的关键所在,是中锋能否接到球发动进攻的前提,或者为队员进攻创造机会的关键。本文就以中锋抢位技术的影响因素及训练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2.抢位技术的训练方法与研究

抢位是中锋最重要、最基本的技术,只有抢到有利的位置才具有攻击性和威胁性,抢位要求熟练地运用脚步移动来达到目的,在进攻防守中能否争取主动,在于抢位技术的熟练程度。进攻中的抢位,中锋的内线移动一般以三角移动为主, 要会折线三角移动抢位接球。中锋的站位一般以背对篮圈方式为主,此时中锋移动可利用后转身迅速上插接球,中锋是内线进攻的组织者,可根据人、球、篮的关系抢占有利位置进行策应。中锋利用背切的方法,抢位策应。中锋利用转身溜底线的方法抢占另侧篮下位置。中锋利用直线移动抢位,如防守者在身后运用的抢位方法以滑步挤身抢位为主。在移动抢位中要注意抢位的时间,抢位要与同伴传球时间相默契,做到人停球到,在移动中接球进攻更具威胁性。

2.1 专项素质练习

中锋的活动范围小,移动距离短,根据以上特点,中锋的专项素质练习以左右跨步、前后转身、上步、撤步、横滑步、左右跨步跳起、行进间跳起转身、转胯等脚步移动为主,同时增加腿部力量练习及跳起空中对抗性练习。在滑步、左右跨步、转身练习中,要保持身体重心平衡,双臂上举或平举,身体重心不宜太低,采用半蹲步移动为好,由于中锋的移动距离短,所以练习中要强调移动的频率,上步撤步、抢位等动作要快速,正确熟练地掌握移动技术,可以为提高中锋技术奠定扎实的基础。加强篮球理论学习和智力训练篮球运动是一个集体项目,也是对抗性和应变性很强的项目,要想形成正确篮球意识,需对篮球运动进行全面深刻的了解,要训练过程中丰富运动员的篮球基本理论知识,在篮球技、战术训练注重对运动员的智力训练。

2.2 培养观察能力

培养观察能力是形成篮球意识的前提。在篮球比赛中,运动员对任何一个技术动作的运用,首先取决于能否瞬间周密地做出正确的观察。要加篮球中锋的视野训练,提高眼睛余光的观察能力,要善于观察场上同伴及对手的位置、移动的情况和球的位置,以便于及时、准确做出判断,并能有意识付诸相应的行动。在技术训练中渗透篮球意识培养,是培养篮球意识的基本途径,要潜移默化地进行意识熏陶。在技术对抗性训练阶段,应适时讲明每项技术的运用因素,特别要重视在技术动作的个性训练中培养篮球中锋对抗意识,着重解决篮球中锋观察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的提高,想练结合,积累技术运用经验。

2.3 在战术训练及比赛中培养篮球抢位意识

在战术配合训练中要使篮球中锋了解战术的结构及配合的规律、方法、特点和自己的战术位置上的职责、作用,提高战术变化的灵活性,发展中锋队员的战术思维能力。使中锋队员能在在比赛中有意识按照篮球运动的规律和教练的布置与同伴实现战术配合。通过不断的训练配合逐渐培养中锋队员的抢位意识。

2.4 加强心理训练

心理训练是逐步培养和提高篮球意识的主要辅助手段。通过心理训练,不仅培养了中锋队员勇敢、顽强的意志和良好的心理稳定性,还能使中锋队员在比赛的关键时刻做出正确判断和最佳处理,超水平的发挥,通过不断的增加比赛场次,慢慢在比赛中锻练,把每次的比赛不公看作是一场比赛,在比赛中学习与进步,模仿场上影响心理的情况,不断的进行相关训练,另外请心理专家为队员进行排解心理问题,增强队员必胜的信念,做到永不放弃,一直坚持到比赛的最后一秒钟。

2.5 动作灵活性的训练

从基本站立姿势开始做左脚向左侧前方跨步(交叉步)并蹬回,右脚向后撤步并蹬回,右脚后撤步蹬地变同侧跨步,再蹬地变后撤步,再蹬地变交叉跨步。站立姿势,分别以左、右脚为轴,做前后转向90度、180度、270度练习。练习由基本姿势开始,听或看信号向不同方向起动快跑两三步接着做跨步和跑步、跳步、急停,在连续下蹲、原地碎步、原地向上或向侧起跳落地、滑步、急停等情况下,听或看信号向不同方向起动快跑,利用球场各线做直线、曲线、弧线和折返快跑。组合练习:四人一组,两人进攻,两人防守,每组一名中锋,一名后卫,后卫队员在控制球,进攻队员落位于内中锋位置,两脚分开,略比肩宽,要用自己的肩、背、臀部靠住防守者并感觉对手防守的位置,用暗劲向接球点挤压或稳固自己的站位,同时,非接球手要横向屈肘,将防守人压在自己的左侧或右侧,防止其断球,而接球手高高扬起或向下前伸给同伴暗示传球点。球传过来时最好用单手接球,成功接球15次后交换。以背、肩主动靠住防守人,用其身体作“轴”,前后左右地转动来体会卡位的感觉达到接球的目的。上提给同伴做掩护,掩护后及时转身跨步接球,即平时所谓的“挡拆”。每种练习各做10次后交换。

综上所述,对抗能力的训练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首先,克服抢位不狠、移动面积小、有效率低的毛病。其次是抢位方式要多样,中锋队员抢位方式多样化是中锋能够迅速抢占有利位置的关键,也是中锋队员在人员密集的限制区发挥其强对抗能力、巧对抗能力的重要出路,掌握多种多样的抢位方式,使技术动作不再显得单调。第三是克服身体对抗条件下重心不稳。有时由于全力进行身体对抗而影响身体失去重心,或由于重心不稳无法完成抢位动作,而总处于被动状态。第四是加强抢占速度的能力。中锋进攻中抢占速度不仅可以增加抢占成功率提高篮下直接得分的机会,而且还可以增强本队进攻的信心。

3.结论

技术进步的重要性篇5

论文关键词:脚步技术;篮球教学;训练;比赛

论文摘要:笔者通过剖析脚步移动技术在比赛中的重要地位,提出脚步移动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方法,以求对这项基本技术的教学有所受益。

1.脚步训练的重要性

篮球运动中的脚步动作有多种形式,在运用中更灵活多变。总的可分为:平移、转身、跳跃。篮球运动中的脚步动作有自身的特点。比赛时,要想具有良好的控制力和各个方向移动身体的能力以及快速有力的起动、起跳能力,必须有扎实的脚步动作基本功。脚步动作不仅有选择位置、摆脱防守、防守对方的作用,而且与持球、运球、投篮等每项技术的完成都有密切不可分的联系,影响着每个技术动作的效果。赛场上,队员在快速激烈的情况下,要完成急停,控制身体平衡,改变方向,转体,重心移动等,为得球、突破、投篮、协防等创造条件,阻止对方得分,无论是防守或进攻,都与脚步动作和身体平衡相关。在实际训练中,对手上工夫和脚下工夫训练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普遍较重视手上技术,而对脚步动作训练不严格,上下肢不协调,很多队员因缺少突然性与灵活性训练,在快速对抗中表现稳定性与协调性较差,影响了技术的正常发挥,甚至失误。为此,必须强调脚步动作的重要性,使教练员、运动员真正认识其重要地位,在脚步动作上多下工夫。

2.脚步技术特点分类及其分析

篮球运动的脚步包括的内容很多,它们既可以单独运用,也可与其他技术结合运用。而脚步动作掌握正确与否以及熟练程度,又与打好篮球有直接关系。在讲综合篮球脚步的技术特点时,我们将它归纳为平移、转身、跳跃三种技术类别。

2.1平移技术。平移技术包括的内容很多,诸如像变速,变向,侧身跑,起动,急停,滑步,交叉步等等都属于平移技术之类,它的技术特点是能较好地保持正确的基本姿势,便于移动,使动作能迅速达到所需要的状态,重心转移有直线和曲线,基本上在一个平面上,有助于维持身体平衡和应变,从而保证了迅速启动(也包括动态的变速)和协调地完成各种技术动作。

2.2转身技术。转身技术是运动员以一脚做中枢脚和另一脚蹬地向前,向后跨出改变自己身体的站位方向与对方位置关系的一种方法。它可分前转身和后转身。

2.3跳跃技术。跳跃是运动员在球场上争取高度和远度,有效地利用腾空时间扩大控制面,取得空中优势的方法。篮球运动的跳跃有多种,但无论是双脚起跳(无助跑起跳)或是单脚起跳(有助跑起跳),还是向上,向前,向侧,向后不同方向的起跳,以及投篮,抢篮板球,跳球,传接球,断球,封盖等技术动作的跳跃,都存在起跳要迅速、及时的问题。

3.脚步技术教学与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3.1教学与训练的形式单调,应采取灵活多样的训练手段,科学地安排训练。单纯的脚步动作训练,技术单调,重复多次,枯燥无味,运动员易产生疲劳厌练的情绪,影响技术训练的质量。因此,训练中,要根据篮球运动规律及每个队员的特点,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计划,训练方法不断变换,激发队员的积极性,使他乐学多练。

3.2理论与实践相脱离,在日常训练中,大多数教练员偏重于实践教学训练。而忽视对技术动作规格原理的分析研究。应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在训练中,对技术动作进行分析,理论结合实际,通过教练员的辅导和简明扼要的阐述,帮助运动员明确动作,技术结构与运用原理,引导他们去钻研和实践。这对技术动作的学习和掌握是非常有意的。

4.教学与训练方法

4.1与基本技术相结合的教学与训练方法。在每堂课的教学训练中要把脚步移动技术融会到各项基本技术的传授运用中,无论是防守的移动步法还是进攻的移动步法都是由准备姿势、控制身体平衡及全身各部协调用力相结合而成。这是掌握移动基本技术的关键。三者缺一不可,不同的情况下防守的准备姿势与进攻的准备姿势是有所区别的。在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中学习掌握基本技术更为重要。控制身体平衡及身体各部位的协调配合用力,有利于完成各种进攻移动步法与防守移动步法,做到快速,实效。

4.2 2~3人攻防对抗中的教学与训练。现代的篮球比赛节奏加快,穿插移动频繁,攻守对抗激烈,各项技术的发挥都是在2~3人之间的强对抗中完成,美国职业联赛中球员各具单打独斗的能力。首先从一对一的对抗练习、二对二的对抗练习、三对三的对抗练习进行教学,而这些技术能力的发挥都是靠平时强对抗磨炼而成的。教学中应注意这种能力的训练,让运动员通过2~3人之间的强对抗练习,适应比赛。二对二,三对三的教学训练可以从半场攻防教学训练——全场的二对二,三对三的对抗训练,这不仅能提高个人的单独攻防能力,同时还强调了2~3人之间的攻防配合意识,对集体配合能力的培养及全场奔跑能力的提高有较深远的意义,更切合实战的要求。

5.建议

5.1重视脚步动作的训练,特别注意改变那种只重视脚步动作训练数量而忽视质量的训练方法。如果说一堂训练课安排的脚步动作内容仍就作为开始部分“热身”或是素质练习的“加量”,那是不会有多大训练效果的,久而久之运动员也会产生厌倦情趣和抱有无所谓的态度,当然也就谈不上保证动作质量了。因此在脚步动作训练中,应当正确处理数量和质量的关系,并且要有一定时间的保证,使运动员自始至终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不断地强化和训练,使其动作技术得到巩固、发展和提高。

5.2发展全面的身体素质。提高脚步动作技术,必须加强身体素质训练,除着重发展技术、战术所需要的速度、弹跳、力量和耐力等素质外,还要抓好脚步、腰腹、手臂的伸展、协调性以及腰胯的灵活性、视野等方面的训练和意识的培养,才能保证脚步动作的质量。

5.3加强脚步动作与持球、运球技术结合的训练,在练习中进一步对脚步动作提出具体要求,不断改进和提高脚步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稳定性,促进篮球技术的全面提高。

5.4教练员必须细致研究分析脚步动作的技术原理,结合不同的训练对象,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训练手段要多样化,从而提高运动员的训练兴趣。

参考文献

[1]刘建东.试述篮球脚步技术的教学与训练.上海体育学院报[J],2003,4(11).

[2]姚建平.浅谈篮球的脚步移动技术教学.南京体育学院学报[J],1999,4(3).

技术进步的重要性篇6

《科学技术进步法》自1993年10月1日施行以来,我国科技工作发生了一系列载入史册的大事件,其中有关科技工作的大政方针迫切需要从法律角度予以确认;科技工作的成功经验,亟待上升为法律予以普遍施行。任何法律都有个经过实践检验而完善发展的过程,包括宪法在内的法律几经修改就是明证。科技法律作为一个新的法学体系,尤其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法律体系方面,更需要不断探索;《科学技术进步法》作为科技法律的“基本法”,对其他科技立法具有指导意义;适时修改完善可起到提纲挈领之功效;况且《科学技术进步法》已施行8年,对其修改的过程,也是个宣传、动员、组织社会各界进一步重视科技工作的过程。本文试图就《科学技术进步法》的修改问题谈点看法:

一、对科技认识的深化亟待用法律予以确认

1995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这是中央根据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它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带有根本性和长期性的大战略;它不仅仅是指导科技部门的行为 准则,而是指导全国科技工作的行动纲领。科教兴国实施几年来的显著成效也说明,这一决策英明正确。因此,迫切需要把科教兴国的战略以法律形式确认,通过法律保障使其成为调整全社会科技关系的带有强制性的行为规范。

党的15届5中全会在关于“十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建议中把“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作为指导方针之一,随后由国务院提出计划纲要草案,经全国人大批准,正式写进“十五”计划。

把科技进步和改革开放并列作为两大动力,摆在和改革开放同等重要的位置,这是党和国家对科技进步认识的深化和发展,科技进步和改革开放一样,都是强国之路,这一重要命题,需要上升为国家意志的法律,用以规范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的行为。

二、《科学技术进步》的调整对象亟待修改

一是《科学技术进步法》要把相关的国家行政组织纳入调整范围。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的情况下,经济建设必须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而《宪法》和《组织法》又赋于了各级政府经济管理和科技管理的职责,因此科教兴国是各级政府的最大任务,各级党政第一把手都要亲自抓第一生产力。适应这一要求,《科学技术进步法》必须把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应当承担的科技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明确下来。

国家行政组织是我国科技行政主体的主要承担者,但这一特点并不妨碍它们在一定条件下成为相对人。也就是说某一级政府,政府有关科技、财政、税务、工商、人事等部门在科技行政法律关系中处于被管理地位时,它便成为行政相对人。现行的《科学技术进步法》仅仅对科技管理部门的法律责任予以明确,而没有把其它国家行政组织中涉及科技行政法律关系的相对人的权利义务明确下来,亦没有明确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是《科学技术进步法》要把国有企业及科技计划的受益人纳入调整范围。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技法律要考虑公有制为主体这一中国国情。负有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的国有企业必须承担相应的科技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尤其是负有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国防安全等)责任的国有企业更需要明确其在科技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并规定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高新技术企业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获得科技计划支持的企业也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丰富的科技实践为科学技术进步的修改奠定了基础

资金、人才和环境是制约科技进步的突出障碍,而《科学技术进步法》恰恰在这些最紧要的问题上过于笼统原则。例如,对政府科技经费的投入只提到“国家”“国家财政”,而没有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各级财政”提要求;且只讲“逐步提高”投入水平,而没有定量要求;只有科学技术经费增长的相对数要求;而没有经费基数和绝对数增长要求。至于“不作为的法律责任”就更谈不上了。针对地方科技投入不足问题,各级科技部门从1995年开始,通过创建科技兴市、科教兴市先进城市,采取倡导鼓励的办法,促进了地方科技经费的落实;从1998年开始,各地通过实行党政科技目标考核责任制的形式,督促科技经费的落实,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些行之有效的办法需要总结完善成为法律条款,加之,政府科技投入不到位的地方仍不少,的确需要以国家法律形式,从定量要求上予以规范,使其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和特殊的强制力。在解决科技创新的资金方面,政府除加大财政投入作为 引导外,采取税收优惠政策为扶持手段,虽然目前出台了不少这方面的政策,但由于《科学技术进步法》中没有关于有关部门不执行这些政策的制裁办法,致使这些政策落实的难度大,不少企业只能望梅止渴。

为鼓励高新技术发展,创造科技创新的软硬环境,全国相继成立了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各地纷纷创建科技园区,落实人才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提供便捷服务,打造优良的基础设施,某些地区如北京市还出台了有关条例。这些成功经验都需要在《科学技术进步法》中予以肯定,通过法律规范予以推行。

近几年来,涌现了一大批重视人才,重视研发投入,加大自主知识产权开发的优秀企业,为《科学技术进步法》规范企业科技行为提供了大量生动实例。总结这方面的经验,在引导企业加大投入的同时,必须发挥法律具有强制性的特点,对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提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

此外,走出科技立法的误区,加大科技执法检查的力度,也是修改的重要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执法检查监督,就发挥不了法的作用;而仅有检查,没有制裁处罚,就没有体现出法的权威和震摄力。因此,《科学技术进步法》应当在规范法律后果方面,对科技工作的不作为行为制定惩罚性的法律条款。

四、其他立法不能替代《科学技术进步法》的修改

以上笔者从三个方面说明《科学技术进步法》在内容上修改的必要性。而涉及法律的修改,要按照《立法法》规定的程序才行。能否采取法律解释或行政法规的立法途径来解决呢?

法律解释只涉及“法律的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含义的”、“法律制定后出现新的情况,需要明确适用法律依据的”。显然法律解释不能解决笔者所提出的三个问题。

采取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的办法也不能代替《科学技术进步法》的修改。首先,两者立法层次不一样,《科学技术进步法》作为科技法律的基本法,对科技法律体系建设具有指导作用,是其他科技法律的上位法;如果其在有关重大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上不明确,势必影响下位法的制定。其次,科技法律关系涉及方方面面尤其是和其他部门法、经济法的衔接问题;唯有作为科技“基本法”的《科学技术进步法》在解决了这些问题之后,科学技术的一系列专门法才能较好地解决可操作性问题。第三,《科学技术进步法》的修改滞后已对科技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科技法的前瞻性、预测性要求必须立即着手《科学技术进步法》的修改问题。

作者单位 (地址) 邮编 电话

袁国顺 湖北省襄樊市科委 441021 0710-3511223

袁晓苗 湖北省襄樊市医疗保险处 441021 0710-3536799

技术进步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技术贸易 技术进步 产业结构升级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逐渐成为世界经济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受资本积累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限制,国际分工中我国产业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低端。虽然我国大力倡导自主创新,但难以忽视R&D的高成本。但是引进技术是推进技术进步,提升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因此本文研究技术进口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希望能给我国技术贸易的选择提供建议。

二、技术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

新贸易理论认为,一国通过开展国际贸易,可获得技术溢出效应。技术进口贸易的数量和结构与技术溢出呈正相关关系,且与技术贸易进口国的人力和R&D存量有很大关系。同时技术通过产业关联溢出到其他产业,通过改造传统产业和形成新兴产业以及影响需求和供给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三、技术进口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的实证研究

(1)总模型设定

本文选用三次产业产值比重指标(Yi)与技术进口贸易引致的技术进步系数(Xim)建立模型:log(Yi)=aim+bimlog(Xim)(i=1,2,3)

(2)指标估算

本文采用索洛余值法测定全要素生产率(TFP=Yt/KαtLβt)来衡量技术进步的程度:

1、数据来源,历年GDP,劳动存量以及固定资本存量选取:1997-2002的固定资本存量,当年固定资本折旧率来源于毛军《我国资本存量的估算方法与比较与重估》文中表2“我国历年资本存量(1952-2002年)”,其余根据国家统计年鉴计算。

2、结果和分析,Eviews采用最小二乘法的回归结果:常数c和α的系数分别是-0.5495和0.8387,显著性都是0.0000。得到回归模型方程:LOG(Yt/Lt)=-0.5495+0.8387*LOG(Kt/Lt),则β=1-α=0.1613。将资本产出弹性α和劳动的产出弹性β代入TFP公式中得到每年的TFP(图1)。从1998年到2007年间,TFP分别是0.57039、0.57261、0.57532、0.57674、0.57695、0.57698、0.57714、0.57725、0.58242和0.58647。这十年里,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一直在不断上升,表明我国普遍存在技术的不断进步。

(3)技术进口贸易引致的技术进步系数

1.模型设定和数据来源

本文选用技术进口贸易额占进口贸易额的比重指标(Xim)考察技术贸易作用于技术进步的系数,模型为:TFP=aim+bimXim。其中,技术进口贸易额占进口贸易总额比重来自国家科技统计年鉴,TFP来自本文图1计算的结果。

2.结果和分析

TFP和Xim的回归结果:常数c和Xim的系数分别是0.5492和0.1036,显著性分别是0.0000和0.0040。得到回归模型方程:TFP=0.5492+0.1036*Xim

从回归结果来看,我国通过技术进口贸易得到的溢出效应是比较明显的,平均的技术溢出系数达到了0.10以上。经计算得这十年的技术进步系数(%)分别是9.59386、9.71810、9.85800、10.16179、10.29115、10.45322、10.63057、11.18819、12.40589和9.59386。这十年技术进步的系数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随着技术进口贸易比重的上升,由技术进口贸易引致的技术溢出效应越来越明显。

(4)技术进步系数和三次产业产值结构的回归结果分析

一二三次产业的常数项系数分别是6.510316,3.215176, 3.059411,显著性都是0.0000,技术进步的系数分别是-1.668147,0.297079,0.245994,显著性是0.0002,0.0088, 0.0186。可见,技术进步系数与第一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呈负相关关系,与第二和第三产业的产值结构呈正相关关系,说明技术进步推动二、三产业产值的增加。整体上,技术进口贸易推动了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优化,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不断上升以及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稳定中提升。

四、对策建议

我国应该加强宏观指导和统筹协调,完善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创新机制,制定相应政策来加大技术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以促使产业结构的升级。一,制定有利的贸易政策: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度,消除技术贸易壁垒,增加技术进口贸易的数量。二,加强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创新能力:加强宏观指导和统筹协调,完善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创新机制。三、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研发效率。

参考文献:

[1]黄静波等.广东省对外贸易发展的实证分析[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164。

[2]李京文,郑友敬.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概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年,34。

[3]史忠良.产业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年,62。

[4]G.M.格罗斯曼和E.赫尔普曼.全球经济中的创新和增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67-145。

[5]吴华佳,水.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化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04月.6-45。

技术进步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维修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的同时对汽车的要求越来越高,也可以说汽车在当今人们生活中已经趋于普及。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人们对汽车性能也提出新要求,在购买汽车的时候不仅考虑汽车的价格,更多注重汽车安全性、经济性、节能性及舒适性等。而要想科学、合理的分析汽车的性能,综合性能检测技术是不可忽视的一环。本文就汽车综合性能检测与维修技术的具体应用情况作了简单阐述。

1 国内外汽车检测技术发展简述

近年来,汽车检测技术在国内外发展非常迅速,它伴随汽车事业的进步而逐渐繁荣,并呈现出跨越发展之势。在最早的汽车检修与维修阶段,主要是利用检修工作人员的工作经验和简单的处理技术进行故障处理和维修,但随着汽车构成的不断复杂,这种检修技术越来越无法满足汽车发展需要,以智能化、信息化和综合化为主的现代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维修技术逐渐被人们重视,且成为当今业界关注重点。

眼下,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综合性能与维修工作可以利用各种先进的器械和设备开展,这种技术能更快、更准确的断定出汽车结构原件的运行状况,并判断各种故障的发生原因。与传统经验为主的检测技术相比较速度更快、准确度更高,有效保证了汽车运行安全。我国的这一技术出现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在近半个世纪的应用于钻研中已经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为我国汽车行业的智能化、自动化和信息化发展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2 我国汽车检测技术发展概况

就我国的汽车检测技术发展而言,它最早出现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但是由于当时我国国情和社会制度的限制,这一技术并没得到普遍认可,直到改革开放之后西方技术和文化逐渐进入我国之后方开始进入发展的黄金阶段。在当时,我国汽车检测技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它在汽车各领域的应用也不断深入,为我国汽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但也引发了许多交通与环保问题。这种汽车检测技术的交通问题主要表现出汽车制动、转向、速度等测量方面,且在六五期间我国将这一技术作为重点推广和研究的内容,当时在单台检测设备上通过引入微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而形成了一套综合、系统的检测装置,它是为保证汽车检测科学性、强化汽车管理为主的综合检测体系。但进入九十年代之后,由于我国高速公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这种汽车检测技术的局限性十分突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交通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在当时全国的600多个汽车检测站中其中有三分之一监测站的检测技术无法达到当时业界发展需要。为了解决这种情况,国家交通部门颁发了第二十九号文件,其中明确的指出汽车运输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管理方法,此后全国又掀起了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研究新高潮,且经过几年的研究到97年建立了数千家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并达到国家A级标准的汽车综合检测站多大140多家。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我国的汽车检测技术和相关设备的研究力度也不断深入,整个检测技术和设备与原先检测技术相比出现了显著的改善,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经验检测、简单检测以及故障检测实现了以多功能、综合性为主的检测新模式,且这种检测方法逐渐延伸到汽车的研制、开发和生产等领域。时至今日,我国已经出现了许多自我生产全套汽车检测设备和汽车生产的企业,并且实现了汽车底盘检测、发动机检测等多种综合的大型检测仪器。

3 我国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我国汽车的综合性能检测技术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发展,起初,我国并没有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到后来我们不断发展经济发展科技,不断向国外学习先进技术引进先进设备,从只能进行单一的、技术要求较低的检测到可以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检测经历了很艰难的一段发展时期。如今,我国的科技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拥有了很多自主研发的技术,不断地缩小了与很多发达国家的差距。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与很多先进的国家相比,我们还有非常大的进步空间。我国的汽车检测技术要想赶上甚至超越先进的国家和地区就应该不断提高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的技术水平,因此,我们还要继续努力,不断发展经济和科技,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使汽车检测技术能够稳步发展。

3.1 汽车检测技术基础规范化

在我国检测技术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对硬件技术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能够创造更多经济效益先进的技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技术也不断发展,与硬件设施配套的一些软件设备也要进一步提升。以后的发展重点就可以放在先进技术的研究上面。

3.1.1 制定和完善汽车检测项目的检测方法和限值标准,如驱动轮・输出功率、底盘传动系的功率损耗、滑行距离、加速时间和距离、悬架性能、可靠性等。

3.1.2 制定营运汽车技术状况检测评定细则,统一规范全国各地的检测要求和操作技术。

3.1.3 制定用于综合性能检测站的大型检测设备的形式认证规则以保证综合性能检测站履行其职责。

3.2 汽车检测设备智能化

当今时代。很多先进国家已经将光、机、电一体化的技术应用于汽车检测设备当中,这些设备全部运用计算机操控,很多检测设备都有专家系统和智能化功能,可以对汽车的性能进行更为细致和更加精确的检测。他们能够对汽车的故障做出及时的反应,同时判断出汽车发生故障的原因和位置,可以提高汽车维修的速度和效率,但是对比先进国家,我们不难发现,在很多技术上我们还有很多的欠缺,很多仪器我们还主要依靠进口,因此,我们还要在推动汽车检测的智能化方面加大力度。

结束语

汽车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技术的发展,我们在看到技术进步的同时也应该看到与很多先进国家相比,我们依然有很多技术需要不断地改善和提升,因此,我们要不断发展科技,将更多先进的技术应用到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技术当中。笔者认为,汽车综合性能检测与维修技术一定会进一步发展,因为,我国的汽车行业发展速速非常快,汽车行业的发展一定会带动汽车综合性能检测与维修技术的发展,只是,这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我们坚信,汽车检测与维修行业一定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陈建源,戴斌.无线智能接收控制技术在汽车安全性能检测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09(21).

[2]赵子富.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技术监管体系研究与实现[J].科技资讯,2008(19).

上一篇:玉石雕刻技艺范文 下一篇:孩子心理素质培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