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践观的内涵和意义范文

时间:2023-11-14 11:21:12

科学实践观的内涵和意义

科学实践观的内涵和意义篇1

关键词:实践教育;育人;教学

理论联系实际是教育的一条根本原则。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1]。当今世界,加强实践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充分认识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性,统筹推进实践育人各项工作,切实加强对实践育人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强实践育人工作,首先要求我们对于实践教育的内涵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

一、与实践教育相关的几个概念

我们强调实践育人,首先有必要界定清楚什么是“实践”。从广义上说,实践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所有活动。按照这种定义,实践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实践。从狭义上说,实践是指人类改造主观和客观世界的活动,与认识相对应,认识属于“想”的范畴,而实践则属于“做”的范畴。还有一种更狭义的理解,即将实践看成是人类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或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这种意义上的实践活动等同于物质生产[2]。

那么“实践育人”所指的应该是哪一个范畴中的实践?显然不应该采用第一种广义的定义,因为照此定义,间接的理论知识习得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活动,理应归入实践的范畴。而我们强调实践育人,就是要纠正教育中过于依赖传授书本知识却忽视能力培养的倾向,如果将实践泛化为所有的教学活动,无疑会使我们的“实践育人”失去目标和重点。

是否应当采用更为狭义的第三种定义呢?我们习惯将“实践”与“动手”联系在一起,“实践动手能力”常常用来指代实践能力。照此定义,高校教师研制出巨型计算机属于实践活动,高校学生参加“挑战杯”竞赛设计出一款机器人属于实践活动,那么教师出版学术专著,学生编写程序代码算不算实践活动呢?当然算,但他们所从事的既不能称之为物质活动,也不能算作是动手活动(主要还是动脑活动)。实际上,马克思、恩格斯早就指出,人类的劳动有“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之分。因此“实践育人”所指的实践,既包括物质活动也包括精神活动,而且在高等院校里,精神活动应当是更为普遍的一种实践活动。

所以,“实践育人”所指的实践,应当属于上面第二种定义的范畴,是指“改造”世界的活动。“改造”与“认识”相对应,“世界”既指客观世界又指主观世界,而“活动”则既包括物质活动又包括精神活动。张楚廷教授在此意义下,对实践做出了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义:“我们把实践理解为人在一定意识作用下的一定行为。实践是一个相对概念,一定实践是相对于作用在其上的一定意识而言的。”[3]

“实践”之外,还有两个概念需要界定清楚:“实践教育”与“实践教学”。因为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实际工作中,这两个概念都经常被混用,并由此带来了一些认识上的偏差。

实践教学也称为实践性教学,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把实践性教学定义为:“相对于理论教学的各种教学活动的总称。包括实验、实习、设计、工程测绘、社会调查等。旨在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掌握技能、技巧,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和独立工作能力。”由此可见,实践教学是与理论教学相对应的一类教学活动,理论教学包括了课堂讲授、课堂练习、习题课等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则包括了实验课、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教学环节。

而实践教育的内涵和范畴则要比实践教学丰富得多,但是对于实践教育,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也没有明确的定义。顾秉林教授对实践教育给出的定义是:“实践教育是指围绕教育教学活动目的而开展的、学生亲身体验的实践活动。它既包括为认识探索自然规律、掌握技术知识而开展的科学实验、生产实习等必要的验证性实验,也包括为解决实际的生产和社会问题,提高创新能力而开展的研究性、探索性、设计性、综合性实践,还包括以了解社会和国情、提高全面素质为宗旨的社会实践。”[4]《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实践教学、军事训练、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育人的主要形式。”所以从内涵范畴上看,实践教育涵盖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实践教育的一种形式。

但以上定义只是界定清楚了实践教育活动的范畴,却没有从教育理念的层面阐释实践教育的内涵。实践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教育途径或教育活动,它更是一种教育理念,是学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体现的具有一定方向性、系统性和稳定性的实践育人思想。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实践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全面素质为根本目标的,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不仅用以指导实践教学,也用以指导理论教学。因此,实践教育是教育思想与教育活动相统一的一个教育体系。

二、对实践教育的几种片面认识

当前,实践教育已经引起了我国高等教育界的普遍重视,但对于实践教育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偏差。特别是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对实践教育活动的一些狭隘化理解,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一是将实践教育窄化为实践教学,把理论教学排除在外。

前面已经提到,实践教学是一类教学活动,实践教育则是教育思想与教育活动相统一的一个教育体系,将实践教育狭隘地理解为实践教学,就将实践教育降低到了实践教学活动的层面,而忽视了它在人才培养理念层面的意义。这种认识的直接后果,就是将理论教学排除在实践教育体系之外,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割裂开来,以为理论教学就是传授知识,实践教育就是培养能力,忽视了二者在价值取向上的共同之处。

理论教学亦即知识教学,是指以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或科学探究中积累的经验成果作为主要内容而进行的教学活动。理论教学不应仅仅停留于传授作为间接经验的书本知识,而应指向实际生活问题的解决,因为知识只有通过运用或者在运用过程中才能得以充分理解。面向实践的理论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不是各自为政、平行推进的关系,而是双向互动、彼此融合的关系。所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都应当贯彻实践教育的理念,以能力培养为根本目标,将知识学习与知识运用、学生的知与行统一起来。

二是将实践教育窄化为专业教育的实践教学活动,将通识教育排除在外。

我国的普通高等教育逐渐开始采取“通识教育基础之上的专业教育”这样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一起构成了完整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且近年来通识教育在本科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作用不断被加强。但在设计实践教育活动时,却经常忽略了通识教育,而只关注专业教育。这种将实践教育局限于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狭隘理解,势必造成对学生一般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忽视。

通识教育直接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从综合和整体层面上获得知识,强调基本思维方法和能力的训练。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指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有着根本的区别,它的目的是发展独立思考能力,而不是获得特定的或是有用的知识。”[5]不仅如此,通识教育更为重要的作用还在于培养学生的心智、人格、个性以及社会责任感,因而通识教育尤其应当重视实践育人。只有通过实践,通识教育才能使知识内化为个人的思维、方法、原则和精神,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批判思维能力、道德推理能力、多元文化适应能力等基础性的可迁移能力。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学生对世界和人生获得自身的感悟与认识,养成良好的品格个性和道德情操。因此,实践教育应当成为贯通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一根主线,通识教育绝对不应该被排除在实践教育之外。

三是将实践教育窄化为理工学科的实践教学活动,将人文社会学科排除在外。

在科学教育占有绝对优势地位的我国高校里,一提到实践教育或实践教学,许多人想到的就是理工科教学中的实验、实习或毕业设计,很少有人联想到人文社科教学中的实践教育。除了政治理论课程由于承担着德育的重要功能,因而较为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外,大多数的人文社科课程都比较忽视实践教学。对实践教育持有的这样一种狭隘的学科观点,对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是非常不利的。

与自然科学相比,人文社会科学不仅是一种知识体系,而且是一种价值体系和一种伦理体系。它的作用在于培养人文精神,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人文社科课程的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人文课程的教学更应当重视学生的实际体验。高等学校的人文社会学科不仅要为全体学生提供通识教育,还要培养本学科领域内的高素质专门人才,这两项任务都要求人文社会学科也应当建立起符合学科特点的实践教育体系。

三、实践教育的时代内涵

重视实践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思想源头,但不同的历史时期重实践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却是不断变化的。从先秦开始,对“知”与“行”关系的探讨就成为我国古典哲学中的一个传统命题。孔子提出“学而时习之”,便是倡导“学以致用”。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即认为求知的过程源于实践过程中获得的直接和感性认识,但求知不能止于此,还要进一步把这些感性的经验上升为理性的认识,并且在实践中再进行验证,由此才能获得对知识以及世界的真正而透彻的理解。《中庸》将学习过程概括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也是强调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博览群书,还要躬行实践,不能将知识与实践分离开来。不过,我国古代所探讨的“知行观”以及传统教育中对知与行关系的理解,主要侧重于哲学层面的思辨,最后变成了“形而上”的儒生清谈,并没有落实到“形而下”的教育实践中。加上科举取士的流弊,最后反倒形成了“手脑分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教育传统。

近代废除科举之后,我国仿照西方设立了新式学堂,在救国存亡的时代背景下,实用主义主导了此时刚刚起步的新式教育,实践教学开始在学校教育中受到重视。受杜威“做中学”思想的影响,20世纪初我国还兴起了重实践的教育思潮,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为代表,此时的重实践强调的是教育要面向社会,与生活和职业训练相结合,将知识的习得与运用合而为一。

新中国成立后,在总结革命战争时期人才培养经验的基础上,1958年提出了“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主张,并从此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教育方针。这个时期的“教劳结合”主要体现的是知识分子与工农结合、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通过学校办工厂、工厂办学校,学工、学农、学军,实行半工半读,学校开展勤工俭学等形式来促进实践教育。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最为重视实践教育的时期,但对于实践教育的内涵和形式的理解,却存在着明显的历史局限性,比如将实践仅仅理解为生产劳动,又把生产劳动简化为主要是搞体力劳动和思想改造。

改革开放以来,实践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实践教育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将“教劳结合”的教育方针进一步发展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得实践教育的范畴不仅包括生产劳动,还涵盖了整个社会实践。与此同时,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型,大学生的就业竞争也日趋激烈。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当前所倡导的实践教育,核心思想是教会学生做人和做事。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就是通过实践教育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和社会化的协调发展。培养学生学会做事,就是通过实践教育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特别是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工作转换能力和创业能力。

由于实践是知识内化为能力和素质的根本途径,实践教育思想与近年来我国倡导的素质教育思想一脉相承。高素质的形成,根本在于实践。杨叔子指出:“没有某种实践,就不会有相应的品德与能力,即不会有相应的素质。”[6]由于实践也是创新的源泉,因此实践教育思想也与近年来兴起的创新教育互为支撑。进入21世纪,创新人才成为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而创新性实践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必由环节,创新性实践教育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必由之路。正如清华大学顾秉林教授所言,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更加重视实践教育的创新性和创新教育的实践性,把人才培养的实践性要求和创新性要求融合起来[7]。实践教育思想与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思想的这种内在一致性,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纲要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在于“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不仅如此,在各级各类高等教育机构争相提高办学水平、形成办学特色的今天,实践教育还被赋予了更广泛的内涵。由于实践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被确立起来,必将带来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的深刻变革,因此实践教育成为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突破口。由于实践教育架起了沟通学校与社会的桥梁,有利于学校积极回应社会需要与时代要求,因此实践教育成为学校增强服务社会能力的切入点。由于世界一流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与发展主要靠实践,实践教育还成为学校形成办学特色的着力点。由此可见,实践教育在今天已经突破了传统的育人内涵,被赋予了办学治校的战略意义。所以,实践教育不是一个新概念,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它有着许多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新内涵。

参考文献:

[1] . 选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 石中英. 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 张楚廷. 关于实践观的种种问题[J].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科学版),2009(1).

[4] 顾秉林. 加强实践教育 培养创新人才[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6).

[5] 教育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领导小组. 大学校长视野中的大学教育[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6] 杨叔子,张福润. 创新之根在实践[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1(2).

[7] 顾秉林等. 创新性实践教育:基于高水平学科建设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1).

科学实践观的内涵和意义篇2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确立了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并提出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他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四句话是对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的集中概括。党的十七大报告既高度概括了科学发展观四个方面的内容,又深刻阐述了每一个方面所包含的丰富思想内涵,进一步揭示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辩证关系,明确指出我们发展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用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向、发展动力以及发展布局、发展战略、发展道路的认识,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添了新的内容,表明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心血和艰辛探索,凝聚了新中国近60年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为我们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新的发展阶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坚持,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的最好实践。

总理9月3日接受美国《科学》杂志主编**采访时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科学发展观,第一,是以人为本,就是要通过发展生产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就是要使每一个人都能在平等自由的环境得到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第二,全面发展主要指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结合、先进文明与传统文化的结合。第三,统筹兼顾,就是要解决我们国家在发展进程中存在的贫富差距、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的问题。第四,可持续发展就是要解决13亿人口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压力,走资源节约和生态友好型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实现这4个目标都离不开科学技术,都离不开自主创新。

前面已经提到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这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就是要求我们认真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并通过学习党中央、中国气象局党组、自治区党委及区局党组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的要求,边学习边结合本单位找出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破解制约科学发展的难题。

雷电是发生于大气中的一种壮观的天气现象,伴随着瞬态大电流,高电压和强电磁辐射等特征,常会引起重大灾害事故,目前已被联合国有关部门(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列为“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被中国国家电工委员会称为“电子时代的一大公害。因雷电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已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是气象部门的首要任务,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一直是气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中国气象局对未来一段时期气象科技服务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公共气象服务的发展方向,依托基本气象业务,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坚持以人为本,转变观念,不断拓展气象科技服务新领域,适应市场需求,大力开发科技内涵丰富的气象科技服务产品,提高服务效益,完善发展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增强竞争能力,加强规范管理,坚持统筹协调指导发展,构建充满活力、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气象科技服务发展格局,充分发挥气象科技服务在国家防灾减灾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科学实践观的内涵和意义篇3

一、深刻认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意义。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也是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之后,在全党开展的又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集中教育活动。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本人认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对着力解决当前影响和制约我市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增强医疗卫生工作保障科学发展、推动科学发展、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为全市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为人民健康服务,实现人民健康是我们卫生工作的根本宗旨。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对于加强自身建设、认真履行服务宗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我们卫生行政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只有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卫生事业,才能始终保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只有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科学发展的决策部署,大力加强医疗卫生工作,才能充分履行我们卫生行政部门的保障职能,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只有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规律,努力创新医疗卫生保障方式方法,才能保证医疗卫生工作的与时俱进,不断开创全市卫生工作新局面;只有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切实解决卫生行政部门存在的与科学发展观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武装全体党员干部,才能适应我市卫生事业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不断提高卫生行政部门自身建设水平。我们要充分认识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切实增强抓好学习实践活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进一步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这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和我国国情出发,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经验得出的重要启示。

科学发展观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观,它是人们对发展问题的总体认识和根本观点。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终目的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的思维理念。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它的基本内涵一是坚持发展这个主题;二是全面发展;三是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所谓坚持发展,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所谓协调发展,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科学发展观的前提。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并不意味着发展经济已退居次要位置,更不意味着经济建设不重要了。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基础,我们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二是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只是经济的量的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科技水平的提高,更包括人民生活的改善、社会的全面进步,归根到底,是为了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三是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这五个统筹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社会要进步,事业要发展,都离不开科学的发展观。这就要求我们要紧密结合卫生事业发展的新形式,加强部门自身建设,转变观念,拓宽思路,不断创新,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增强指导全市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的能力

作为卫生部门的一名主要领导,根据卫生部门的工作实际,更要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全市卫生事业的各项工作,切实增强领导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的能力。首先要强化发展的观念。思想观念跟不上,就要落后,落后就处处被动。思想观念跟得上,卫生事业会得到相应发展。其次要提高思考认识和领导科学发展的水平。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卫生事业上就是要求实现卫生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从科学发展的角度去推动卫生工作的发展,科学把握发展的任务、发展的思路以及发展面临的问题,提高领导卫生事业的能力。再次,要真正体现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科学发展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当前,国家新一

科学实践观的内涵和意义篇4

关键词:社会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一、社会实践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途径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作为引领社会精神与塑造行为规范的科学的价值理念与价值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认识”,只有通过个体的实践检验才能为个体接受,只有通过具体实践才能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要义。只有通过反复实践,才能逐步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倡导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标准。

1.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基础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体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国家精神与个人内心价值理念的统一。引导大学生认知和理解这一内涵要义,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前提。社会实践作为一种育人载体,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了直接的体验机制和理解基础。首先,社会实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以生动、活泼、形象、具体的方式呈现出来,直接为大学生所感知,实现了教育过程中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有机结合。其次,社会实践通过调研、观察、志愿服务等形式使大学生直接领略社会变迁的推动力,加深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意义的理解,社会实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的阐释,也为理论教学提供了答疑机制,大幅提升了大学生的理论认知的深度。

2.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认同和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方式。意识形态教育的有效传导机制要求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只有对理论进行反复验证才能够内化为个人的价值取向,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外显的行为准则呈现到社会运行和实际生活的各个层面,有助于大学生以体验的形式通过理解、体悟、沉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身的价值判断标准。

3.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践行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形式。社会实践通过项目载体直接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平台。当大学生认同和内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主动将思想观念和价值观点转化为具体的实践行动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育人价值就得到了实现。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开展社会实践过程中以实际行动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身既是受教育者,也是宣传和弘扬者,不但进一步深化了其对所学理论的认知,也对影响和带动其他社会群体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

二、基于社会实践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再设计

熊彼特创新理论认为,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创新的社会实践育人模式中,在原有主体要素不变的情况下,需要对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具体流程进行新的组合设计,尤其是行为关系模式。就培育绩效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不再是一种“线性”行为,而是一种“螺旋式上升”行为。因此在培育的路径设计上,就需要一种循环模式,代替单向导入式的教育模式。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配置好如培育主客体、培育介体、培育环体等要素的关系与流程,使之相互作用,推动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认知、认同到接受乃至践行的培育目的。通过实践,我们认为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流程的再设计,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从单向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产生多元的内在体验形成无具体标准价值观念”的传统的放任式和功能随机式的过程,转化为“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设计具有价值观渗透主题的社会实践项目学生参与过程与教师指导过程同步,指导老师介入进行理论渗透和社会现象解释,产生方向性的内在体验逐步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思想观念,外化为个体行为准则进行表彰激励正强化主动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并进行实践效果反馈依据反馈重新设计更具培育功能的社会实践项目进行循环教育”,强化功能的良性循环培育模式。

1.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设计具有价值渗透主题的社会实践项目。实践项目设计是实践育人的第一步,一个好的项目不但要具备可行性,更应该具备明确的目的性,明确项目背后要实现的社会意义和个人价值。在项目设计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宣传设计、实践内容量定、实践进度阶段性总结等环节将核心价值观揉进实践过程中。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实践为例,自2012年起学校就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设计和持续开展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综合服务与政策宣讲实践”项目,首先其主题十分明确,在宣传设计上专门制作了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展架、横幅,学生耳闻目染,带着践行与成长的目的开展实践活动。其次,在内容设计上,综合家电维修、甲醛检测、安全用电、政策宣讲等多个服务模块,实践过程直接体现学生的专业价值,充分倡导和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受到社会及媒体广泛好评,学生内心受到激励,强化了践行行为。

2.学生参与过程与教师指导过程同步进行,指导老师介入进行理论渗透和社会现象解释,使学生产生方向性的内在体验,进而逐步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社会实践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发挥中,活动指导老师是整个培育机制运转的核心。为了避免社会实践项目的娱乐化、零散化和主题弱化,实践过程必须有专业指导教师全程参与。指导教师的作用不仅是技术指导,应该进行实践目的、理论政策、社会现象的解释和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与实践过程无缝结合。以2015年国家重点社会实践项目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中山民生工程建设调研实践”项目为例,实践过程中,指导老师一直把握实践方向,带领学生团队对中山市民生工程建设成效突出镇区围绕扶贫解困、百姓安居、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实地调研,收集相关资料,并积极宣传民生工程的惠民效果。通过实践,学生倾听民声,了解民众需求,理解如何处理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各项矛盾,在进一步做好民生工程建言献策的过程中,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十分突出。

3.进行表彰激励,正强化主动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并进行实践效果反馈,依据反馈设计新的更具培育功能的社会实践项目。激励理论认为,个体做某种行为或反应,随后或同时得到某种奖励,会使行为或反应强度、概率或速度增加。社会实践项目结束后,指导教师需要组织团队成员进行项目总结,就项目的具体实施效果进行目标对比,查找不足与总结经验。更重要的是,教师要结合核心价值观进行总结教育。这个过程是梳理内在体验、深入理解实践行为与核心价值观形成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关键环节。其次,学校层面举行专门表彰大会,对组织有力的学院、学生受益大的项目、指导跟进积极的老师、实践成绩突出的学生进行高规格的表彰,强化行为认同。最后,在学校、院系层面举办社会实践分享会,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效果,进一步扩大实践影响,反馈实践中存在问题,使该项目成为具有可持续性进行修正,逐渐形成良性教育循环。

三、社会实践视角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的保障措施

1.创新项目设计,丰富社会实践内容与形式。为了强化社会实践对大学生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功能,需要不断丰富实践内容和形式,提高实践的针对性。学校可以设计体验学习类的社会实践项目。这一类型的社会实践将实践性与教育性有机结合,有利于大学生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学校可以设计服务型的社会实践项目,让学生在践行中学习,用实践验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意义。学校可以设计调研型的社会实践项目,将有利于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2.搭建组织体系,保障社会实践的常态运行。社会实践形式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性直接依赖指导老师的全程参与和理论渗透,而具体实施和组织工作又离不开学生工作处、团委的全过程跟进,在激励和强化方面还需要取得教务部门的支持。所以,建立目标明确、多方参与、分工协作、职责明确的组织体系就成为社会实践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基础保障。学校要组建包括思政教学部门、教务处、学工处、团委等部门在内的统一领导、权责分明的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社会实践活动;构建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政治辅导员以及学生工作骨干组成的社会实践指导团队,并亲自带队参与社会实践;争取在校级层面设立社会实践育人专项课题,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科学性、连续性、统一性。

3.整合实践资源,提升社会实践功能与实效。价值观教育与受教群体直接接触的社会环境和体验环境密切相关,而社会实践具备通过实践行为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践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双重功能。好的实践地点和实践内容可以提升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果,同时也可以向社会大众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需要高校整合校企、校政资源,与战争纪念馆、历史博物馆、社区、企事业单位、主题教育基地等具备教育功能的资源合作建立实践基地,联合设计实践内容,确保社会实践的系统化、常态化,从而实现社会实践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形式与效果的统一。

参考文献:

[1]赵果.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的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3

[2]冯留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探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科学实践观的内涵和意义篇5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可以说这就完整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通过学习,我深刻地感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理论创新的一个突出成果,体现了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对我们把握大局、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深刻把握和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的思维理念。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首先,必须全面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这里要把握四条:一是以人为本,二是全面发展,三是协调发展,四是坚持发展。一是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二是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三是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第四,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各个方面之中。第五,要树立“四个观念”,也就是以人为本的观念,节约资源的观念,保护环境的观念和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观念。

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发展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列主义的历史唯物论、辩证论,体现了思想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思想,体现了邓小平理论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要求,同时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试想发展继承马克思主义、思想不用科学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去做行吗?不行,那只能是教条主义。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理论不用科学的观点、发展的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怎么能强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如何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会取得怎么的预想效果?不进则退,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价值观、文化的渴求越来越高,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就不能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如果不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作为执政党应如何去满足。从这一点看,“科学发展观”就应该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

科学实践观的内涵和意义篇6

一、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情况

我坚持积极参加县委组织的各种学习活动,认真学习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以来的各种论述,深刻领会科学发展的本质内涵,并将其作为做好宣传工作和农业农村工作的思想准则和理论依据。强力谋求以新的学习内容指导工作实践,以工作实践消化吸收和对应领悟学习内容,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特别是近段时间,我被组织责成协助李县长负责农业农村工作以来,我深深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这压力一方面来自组织对我的信任,另一方面来自我自身经验的不足。我想我必须对组织负责,对工作负责,对群众负责,对自身负责。必须用科学发展观先进理论进一步武装头脑,用以指导新形势下的新工作,解决新时期出现的新问题,满足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新要求。

二、在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中存在的差距

科学发展观,是科学与发展并重,是可持续发展,不科学的发展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它的基本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人类进步文明成果和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的充分吸纳,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理论的极大丰富,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和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

虽然自己在工作中自觉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但形势不断变换,社会不断发展,自己与新时期、新任务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1、学习不够。一是学习的意识还不够强。认为自己熟悉农村工作,积累了部分农村工作经验,紧要关头靠吃老本解决新问题的思想和情况还存在。二是学习还缺少坚持。客观原因是工作忙,主观原因是自己缺少学习的毅力。三是学习只注重表面,不注重内涵,理解还不够深入。四是学习和实际相结合做的还不够,有时候只知满足于知道其意义,而不能恰当地把内涵与本职工作结合起来。

2、实践能力有待提高。学习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目的,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要解决如何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科学发展观重在实践,自己总觉得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意识和执行力不强,在工作中缺少发展意识,没有树立科学发展也可以指导个人工作的思想;在工作中没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考虑问题,有时只注重眼前利益,对工作没有长远打算。

三、努力方向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自己需努力提高完善的东西很多,首要的是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加大科学发展观学习的力度,周密考虑学习时间,坚持边干边学,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和水平,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二是切实转变观念,改变以前对科学发展观认识上的偏差,自觉在工作中实践科学发展观,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分管工作,用统筹兼顾的方法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困难和问题,尤其是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

三是在工作中不折不扣地以科学发展为指导,周密考虑问题,形成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像地质灾害治理问题、饮水安全的问题、林权制度改革的问题、农民增收的问题等等。

科学实践观的内涵和意义篇7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同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开展这次学习实践活动,就是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通过深入系统地学习,准确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新的实践、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本领,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开展这次学习实践活动,必将会进一步激发大家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和提高科学发展的水平。也必将促使我们的思想得到新解放,认识达到新高度,工作取得新突破。

二、抓住重点,深刻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首要问题,是要深刻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它的精神实质就是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把坚持以人为本和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指明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导方针,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发展才能有新思路、新办法、新局面。理论是行动的指南,对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认识越深刻,把握越准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行动才能更自觉、更坚定。

三、学以致用,努力把科学发展观理论运用在日常工作中

搞好这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实践,学用结合是目的,实践是学习的归属,是学习的最终目的。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原来认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上级领导和管理层的事情,与我们普通职工不搭界,其实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理解不透彻,因为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和谐发展。本身作为一名工会工作人员和从事人事劳资工作的行政人员,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职工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为企业与职工建立和谐劳动关系起好纽带桥梁作用,另外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创新意识,因为一个民族没有创新就不能进步,一个企业没有创新就不能增效,一名劳动者没有创新,就没有工作成就,所以要在原来工作基础上,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改进工作方法,积极主动做好本职工作,推进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科学实践观的内涵和意义篇8

 

关键词:实践美学;生态维度;实践本体;生态观念 

作为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实践观为基础的美学体系,实践美学内涵着阐发生态问题、拓展生态维度的思想机理,并将随着代表时代主流的生态科学与观念更新自身,在发展中坚持。当生态平衡与和谐发展成为人类认识自然的最新成就,成为自然的最高价值所在和人类的最高价值所在,人类第一次能够跳出生态之外,以整体的眼光看自然,以他者的视角体验包括自身在内的自然万物,将审美的视野扩大到不可全见的整体生态系统。马克思主义本来就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美学思想,其"自然人化"的观点、人与自然关系的双重性观点、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现实性上表现为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观点、人本主义与自然主义相统一的观点等直接与生态问题的探讨相关联;其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生态理论的研究更具指导意义。实践美学的生态维度研究即是要在马克思主义原理基础上继续探讨人与自然的生态蕴涵,将实践本体与生态观念的相互彰显,以实践作为本体,揭示其中蕴涵着的生态思想生发的根源,并将这一本体贯穿到生态问题所延伸的特别的空间。 

哲学本体论是有关存在及其本原和方式的理论。作为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实践论基础之上的体系,实践美学是以人类探索改造对象世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逻辑起点的实践本体论美学。众所周知,大自然是诞生人类的本源,而实践作为本体的意义在于:它既是人类能够以属人的方式在自然中存在,以及所面临的一切问题的起点,也是关于人类的一切问题得以解决的归宿,并蔓延至与人类有关的所有现象与过程。作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阐发,对马克思"自然人化"、"自然向人生成"伟大思想的继承,实践美学内在地具备延伸生态问题的基础。实践本体论与实践认识论、实践方法论、实践价值观、实践发展观等有机关联,共同成为生态维度阐发的更为直接的的中心。 

从实践本体论来讲,实践美学充分肯定自然对于人的本源性、先在性,并认为肯定这一先在性是区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判断标准(特别是刘纲纪先生的《传统文化、哲学与美学》一书中对此作出过重点论证)。与生态中心主义不同,实践美学并没有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停滞不前,而是将这一前提性辩证地融合到以人类物质生产劳动为起点的实践本体之中。将"以物质的自然界为基础的人类社会实践及由此所决定的人的本质的历史发展联系起来。"①实践美学认为自从人类以制造工具为标志相对独立于自然,自然界对于人类与自身都发生了一个本质的变化,自然界不再是一个自在的统一体,人类社会从自然的混沌中分离出来。自然整体的流变由以往的单一性存在进入了与人类形成对象性关系的历史时代,人类与自然界分离意义上的沟通正式开始。人类首要的生存内驱力引导人们进行自觉的物质生产,靠劳动与自然交换获取生活资料。这一生存发展的前提确立了自然生态保护的最基本层次:在生命存在的意义上人类能够通过物质生产实践同自然交流并最终达成一致。在保障人类基本生存繁衍需求与条件的基础上,人类必须将自身行为(包括物的生产与自身生产)建立在不破坏自然整体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并以此为标准确定人类正当需要与非正当需要的范围,建立以生态平衡为标准的超越一己目的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 

上一篇:对贫困学生的帮扶措施范文 下一篇: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