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身心健康的方法范文

时间:2023-11-08 17:36:47

保持身心健康的方法

保持身心健康的方法篇1

一、健康管理的概述

健康是指无疾病(不虚弱),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处于良好状态。健康管理指的是对个人或群体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管的动态过程,是基于个人档案基础上的个性化健康事务性管理服务,也就是建议在现代生物医学和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技术模式上,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实现对每个人进行全面的健康保障服务。其目的是对个人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的检测、评估、分析,提供健康咨询和知识,制定健康计划管理,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防患未然。

二、 健康管理的主要内容

健康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生活方式、心态、体质和体检。

1.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包括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不良的生活方式。不良的生活方式与长时间的饮食不合理、没有进行科学的运动、心态的不平衡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良生活方式的积少成多,则会形成慢性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等。我们要对健康进行学习,做到合理搭配营养,坚持多做运动,注意休息,远离不良的生活方式,最重要的是保持一颗良好的心态,才能够健康。其中不良的生活行为方式包括吸烟、酗酒、过度饮水、失眠等。

2.心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在享受科学技术所带来的舒适生活和各种便利的同时,受到了来自方方面面的精神压力。在这个生活节奏快速增长的社会里,心理健康也逐渐上升为核心地位。科学研究表明:运动可以缓解精神压力,预防各种疾病的产生。因此,我们要进行适当运动来调整自己的情绪,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走向更加健康美好的新生活。

3.体质。“生命在于运动”,这句名言揭示了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运动健身能够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缓解心理压力,有助于机体康复,有助于缓解身心疲劳。运动能够给身体带来健康,这是每个人都知道的知识,但是运动的适当不适当对健康有一定的影响。长期的运动过少会造成新陈代谢的减弱,血液循环减慢,容易引起肥胖,因而我们要经常运动锻炼。运动在坚持的基础上显得更加完美,所以我们要保持好坚持每天运动的心态。

4.体检。面对最主要的健康问题,我们首先应该建立以问卷、体检和疾病诊疗档案为基础的一些信息,实现以预防为主,逐步建立患者慢性病人的完整档案;其次我们要建立健康查体管理模式,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第三还要普及更多的健康管理的相关知识,大力向人们宣传经常性健康查体的益处;第四要让人们多深入了解并掌握最基本的医疗信息;最后把亚健康管理列入重要议程。

三、体质概述

体质是指人体的质量,它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身体机能、身体素质、适应能力和心理因素综合稳定的特征。体质是人类生命活动和劳动工作能力的物质基础,它反映了生命活动和身体运动的水平,是人类的自然属性,是健康的重要前提,是人体机能强弱的标志。

四、体质锻炼的方法与途径

从运动的精髓看,有氧运动、力量训练、柔韧运动等运动中都能体现出体质锻炼的方法。有氧运动是一种运动强度低、持续时间长、有一定的节奏、方便易行、易于掌握的锻炼方法。体质的锻炼途径是多方面的,我们在进行有氧运动的同时,要结合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在进行力量运动练习时我们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五、结论

1.人们对健康的认识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着,健康不仅仅指身体健康,它还是自身机体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动态平衡。

2.健康管理主要包括生活方式、体质、心态和体检等内容。运动健身能够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缓解心理压力,有助于机体康复,有助于缓解身心疲劳。

3.合理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的加快,可以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还可以改善人们的精神面貌等。

4.无论运动、膳食、健康的生活方式等,体质锻炼是防治疾病最根本的手段,是任何药物都无法取代的,要坚持“适度运动,贵在坚持,张弛有度,因人而异,动静结合”的方法,才能达到体质锻炼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继平 中外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11),11-16。

[2]唐月香 从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0,(11),193-194。

[3]陈志岗 大学生体质影响因素与改善方法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1,(03),312-313。

[4]吴景全 增强高职学生体质健康途径和方法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03),101-102。

保持身心健康的方法篇2

从技术走向养生,IT人的职场华丽转身

《消费电子》:据了解张总从北京邮电大学毕业后到中国移动深圳公司,从事网络技术工作,是什么原因让张总放弃了安怡舒适的国企的铁饭碗,选择创办现在的乐活企业?张总今天这样的成功,对后来创业者有什么经验分享?

张延悦:您的一问导出了我十年来的心声,我1997年从北邮毕业后被分配在中国移动深圳公司。我的工作是从事网络维护,因为每天工作没有规律,碰到网络故障和通信保障时,每天工作24小时也很正常,因熬夜和抢修压力太大,经常睡眠不好,为了减压和放松,我经常去蛇口康怡园作保健养生,因此,就和康怡园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来我想给太太在自家小区开一间康怡园的连锁店,一方面可以帮助到太太,另一方面也方便我在工作之余作保养、抗衰老。我记得很清楚,当年第一次与康怡园的老板甘总(也就是我们现在的甘总)见面时,就被他的谈吐、修养和气质吸引。在与甘总的沟通中了解到,他从事抗衰老和保健养生技术研究,是个典型的学者。他说如果我喜欢这行业,可以转部分股份给我,我们一起把这个行业做大。在经过仔细分析后,我觉得这个行业很有前景,客户群又清晰,都是针对亚健康人群,做这样的事情帮人又帮己,非常有意义,于是我就与健康行业结缘了。

因我是做技术出生,做事比较爱钻研,加上我对互联网特别了解,常常在网上找关于这个行业的资讯。1998那年美国正提倡“乐活”(LOHAS:Lifestyles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 ),乐活是一种健康时尚可持续性的生活方式。那是美国社会科学家针对人类面临的健康衰退、人际疏远、心灵空虚、资源短缺等社会问题,通过5000万人问卷,写出《5000万人如何改变世界》的文化创意。我在接触到“乐活”概念后,突然眼睛一亮,这种感觉就好像一见钟情。这两个字太好了,我们现代都市人太需要乐活的健康时尚生活模式,我觉得乐活好像是人类活法的最后一招了。于是,我马上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注册了“乐活”商标,并把“乐活”作为我们企业的商标和商号,并团结一大群志同道合的同仁一起为“乐活”奋斗。

乐活国际走到今天,取得了一些成绩。这主要基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乐活所提倡的健康、时尚、自然是社会大环境所需,因乐活族在消费时会考虑是否对自己或家人有影响,如抽烟,乐活族不抽烟。他认为抽烟不但会对自己身体不好,还会影响周围抽二手烟的亲人和朋友的健康,破坏环境。另一方面是乐活国际集团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因我们是最早从事健康管理的连锁机构,我们有一套成功的抗衰老疗法,我们通过食疗、食养和自然疗法来调理亚健康和管理慢性病。这样的技术疗法深受消费者喜爱,我们的每家社区连锁店每天有200到300人到我们店来消费,他们一跟随就是13年。这些乐活族(我们的会员)就是我们最大的资产。

乐活族身心健康富有活力

《消费电子》:据公开的资料显示,乐活又称乐活生活、洛哈思主义,是一个西方传来的新兴生活型态族群,由音译LOHAS而来,LOHAS是英语Lifestyles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的缩写,意为以健康及自给自足的形态过生活,强调“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乐活”是一种环保理念,一种文化内涵,一种时代产物。它是一种贴近生活本源,自然、健康、精致的生活态度。张总能谈一下您自己对乐活的定义吗?

张延悦:我认为乐活不仅是一种健康文化、一种环保文化,更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贯穿到我们的“衣、食、住、行”。刚开始欧美推崇“乐活”,是作为一种文化在传播,主要通过媒体、教育来呼吁社会关心健康,重视环保。后来“乐活”在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除了文化传播还增加了身心灵、亲子教育,有机食品连锁等概念……我认为光靠这些还不够,乐活应该强调“吃的、住的、看的、听的、闻的,都是健康的、环保的”, 单一个健康问题,我们就应该崇尚“绿色疗法”,减少滥用西药,通过食疗食养等自然疗法来保养身体。乐活族强调把健康留给自己,把病交给医生。乐活康怡园是乐活国际集团投资的终端连锁店,以保健养生和抗衰老为主题,以拒绝亚健康和远离慢性病为出发点,也是乐活族保健养生与心灵的栖息地。

《消费电子》:目前,乐活国际经营的范围包括哪些项目及产品,目标消费群体属于哪个层面,企业具有哪些优势和竞争力?

张延悦:我们目前的健康管理项目包括亚健康调理、慢性病管理、失眠调理、便秘调理、舒缓减压、食疗食养、舒经活络、肾保养、养元抗衰和心灵调节。产品方面,我们有保健食品、健康食品、有机食品、医疗电子、能量用品、精油及精油化妆品。随着“乐活族”的兴起,这种强调健康、低碳、天然环保的生活方式,形成了一股时尚健康新风潮,乐活市场也应运而生。包括保健养生、能量用品、有机食品、有机餐厅、文化传播、个人成长(如瑜伽、健身、身心灵教育等)和生态旅游等。所有的乐活族人就是我们乐活国际的目标消费群体,乐活国际掌握世界最先进消费趋势,拥有全球最先进的健康系统解决方案、拥有自主的生产基地及健康管理师培训基地。

《消费电子》:乐活是一种生活理念,在国内已被广泛关注,乐活国际是如何让更多的人加入到乐活族的?

张延悦:乐活国际集团将“乐活”文化引入中国,一方面依托中国传统保健养生自然疗法、抗衰老技术、结合有机天然食品、保健品、天然精油及精油化妆品等乐活用品填补世界乐活产业之空白。可以说,萌芽在中国,成长在中国,发展在全球。另一方面人们生活方式正朝向自然、绿色、有机、有能量等方向转变。乐活族推崇的健康、快乐、可持续理念指引未来人们的消费意识。还有乐活国际在开发保健养生新技术、宣传推广乐活健康生活方式、环保知识、增强人民群众健康意识、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保护人类资源环境等方面做了长期大量的工作,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重视、关心和支持。我相信在企业及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这种以“爱自己、爱家人、爱地球”为主题的乐活理念会有越来越多人加入我们乐活的大家庭。

《消费电子》:现在的社会节奏很快,生活压力很大,怎么样做才能成为乐活族,乐活主张什么,有什么准则吗?

张延悦:“乐活族”强调乐观、包容的,通过消费、透过生活,支持环保、做好事,自我感觉好;他们身心健康,每个人也变得越来越靓丽、有活力。这个过程就是:Dogood、Feelgood、Lookgood(做好事,心情好,有活力)。判断是否乐活族可以参考以下准则:

1.坚持自然温和的轻慢运动。

2.不抽烟,也尽量不吸二手烟。

3.电器不使用时关闭电源以节约能源。

4. 尽量选择有机食品和健康蔬食(素食),避免高盐,高油,高糖饮食。

5.减少制造垃圾,实行垃圾分类和回收。

6.亲近自然,选择“有机”旅行。

7.注重自我,终身学习,关怀他人,分享乐活。

8.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如社区义工,支教等。

9.支持社会慈善事业,进行旧物捐赠和捐款。

10.节约用水,将马桶和水龙头的流量关小,一水多用。

11.向家人,朋友推荐与环境友善的产品。

12.减少一次性筷子和纸张的使用,珍惜森林资源。

13.减少对手机的使用。

14.穿天然棉麻丝材质的服装。

围绕“吃、动、睡”推出乐活产品

《消费电子》: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全球已进入智能互联网时代,这对乐活而言会不会带来一些机遇和挑战,有没有机会跟其他产业进行结合?

张延悦:有!随着乐活族的兴起,“乐活”市场也应运而生。包括持续经济(再生能源)、健康生活形态(有机食品、健康食品等)、自然疗法、个人成长(如瑜伽、健身、心灵成长等)和生态生活(二手用品、环保家具、生态旅游等)。目前,在美国每四人中有一人是“乐活族”,欧洲约是三分之一,社会学家预估,10年内美国将有一半的消费者都是“乐活族”。

乐活健康产业是乐活产业的基础,乐活教育是一切乐活产业的先导,有机农业是所有乐活产业的根基,乐活产业是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吸收国际有机农业的先进经验,继承中国传统农业的既有优势,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中国乐活乡村,是改革中国农村经济,扩大城市有机产品市场,彻底改变中国食品安全危机,拉动巨大内需的有效途径;参与和推动五大乐活产业——以新能源与节能减排产品为代表的可持续产业、以天然与有机产品为代表的健康生活产业;以生态环保型家用品与办公用品、环保家电、生态环保旅游等为代表的生态生活产业;以中医中药、能量医学为代表的新型医疗产业;以教育培训、瑜伽、灵性产品等满足人身心灵需要的个人发展产业等等。

《消费电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吃得越来越好,动得越来越少,身体富贵病在增多,张总是否可以介绍一些方法可以给大家带来乐活的生活感受?

张延悦:现代都市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吃的好,动的少,节奏快,压力大,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等病症出现年轻化,从我们的总结是现代人在“吃、动、睡”这三方面出了问题,乐活国际会围绕“吃、动、睡”这三方面推出好的乐活产品,特别是在吃的方面出现了大的问题,所谓说病从口入,很多病是吃出来的,特别是我们现代人都是在晚餐大吃大喝,是很不科学的,这是很不健康的,导致我们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和代谢系统出现了混乱,我们推出的乐活代餐,能全面均衡人们营养,特别是特殊人群的营养代餐,只要我们摄取到该摄取的营养,不要摄取到不该摄取的营养,我们身体的内环境自然而然就好起来了,亚健康和慢性疾病也就慢慢康复了。还有像乐活超声波平衡仪。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让身体越来越年轻态。可以把人体的酸性体液渐渐地改变成碱性体液。可以激活休眠细胞,提高细胞的排毒能力和代谢能力;有乐活床家宝,可以补充负离子,远红外线,毫米波,磁场。等于把卧室变成了巴马。负离子高达两千以上。就像在公园里睡觉。舒缓压力,镇静神经,会使你入睡快,有婴儿般的深度睡眠。远红外线、毫米波会使你在静态中享受运动。磁场可以给你身体直接充磁,让你的全身细胞代谢恢复正常。

加大对乐活产品的生产研发,进军电子商务市场

《消费电子》:乐活国际目前的市场格局布置得怎么样,对未来有什么样规划?会否进军电子商务行业?

保持身心健康的方法篇3

【关键词】 传统;保健;哲学;探讨

文章编号:1005-619X(2007)05-0279-04

1 “精、气、神”三位一体的生命观

中国传统生理学认为,“气”是人类生命体的物质元素,也是维持生命运动的物质基础。“失气则死,有气则生。”……“气”是维持、保证生命存在与延续的基本前提。中国传统生理学又将“气”分为“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当男、女交媾,男子之“精气”与女子之“血气”交融而合为一气的瞬间,一个新的生命体就诞生了。男、女精血形成的生命原生物质,称之为“精元之气”,简称为“精气”或“元气”。因其是生命体与生俱在的物质,故称之为“先天之气”;“后天之气”指从机体之外吸收的营养物质,主要又是从水、谷物等食物中获得,所以,又叫“水谷之气”,简称“谷气”。人的生、老、病、死取决于“气”的营运代谢。杨泉在其《物理论》中指出:“谷气胜元气,其人肥而不寿;元气胜谷气,其人瘦而寿。”“后天之气”只是负责营卫机体、补充代谢,保证人正常生命运动所需的能量物质,并不决定一个人的寿诞。“先天之气”决定着生命存在的状况,才是决定一个人生死的物质基础。故古人称“先天之气”是“生命之本”,“后天之气”为“生命之用”。生命衰竭的根本原因在于“先天之气”不断被耗竭的结果。保持“先天之气”的充盈,尽可能地减少其外泻,就成为长寿的基本前提。

按照中国传统生理学说的看法,生命运动的营卫代谢存在一个主宰,负责操纵或协调各脏腑器官的功能作用,使机体各组织协调一致地完成生命运动所需要的各种能量代谢,保证正常的生理、心理状态。《太平经》曾用驾车来比喻物质能量代谢,指出:身体健康与生命的安危,关键在于“精神”的状况。“精神”好比驾车的驭手,是马稳车平还是马颠车倾,完全取决于驭手的水平。认为生命活动的主宰是“精神”(一般都称之为“神”)。“精神”不是机体之外的“来客”,而是对“元气”及其功能的概括。“精”一般是“精元之气”的简称,是对人类生命元素的命名,是对物质实体的指称;“神”则是对物质实体所蕴涵或具有的功能的一般概括,两者合称为“精神”。故古人说:“凡事人,神者;皆受之于天气,天气者受之于元气,神者乘气而行。故人有气则有神,有神则有气;神去则气绝,气绝则神去。”没有无功能的生命体,也没有无生命体的功能,即荀况提出的“形具而神生”的命题。“精”是“神”的物质基础,“神”是“精”的功能作用,其具体表现为“气”的物质代谢运动。这就是“神者乘气而行,精者居其中也,三者相助为治”,决定生命运动的盛衰。公元前1世纪,刘安聚集其门客编撰的《淮南鸿烈》中就指出:“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一失位则三者伤矣。”形(精)、气、神三位一体。当“精元之气”一形成(即“形”的产生),其生理功能“神”也就存在了,生命运动的代谢形式也产生。形、气、神以同一物质为基础。具体表现为不同的生理职能而“相助以为治”,任何一方受到损害,都会导致整个生命体的瓦解。

2 “阴阳和谐”的健康机理

任何生命的产生和存在,都需要一定条件的生存环境,如果基本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或瓦解,生命运动也难以为继。中国传统哲学提出了“阴阳和而万物生”的命题,认为阴阳矛盾运动的统一,是生命起源的条件,也是生命存在的条件。指出,人作为生命体,其结构方式是“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人是由精微的“天气”(属阳)与沉浊的“地气” (属阴)相融合而生成,二者的分离意味着生命运动的终结。也就是《周易》所讲的:“一阴一阳之谓道。故独阴不生,独阳不长。只有阴阳运动相结合,才符合宇宙生成与演进的法则。就人的个体生命来讲,主宰生命运动的生命物质“元气”本身,就是阴阳矛盾运动的统一体。按传统的说法,男像天属阳,女像地属阴。男、女精血交融,是“天出其精,地出其形”的具体表现。元气(生命体)生成过程本身,就是一阴一阳运动结合的过程。而这个阴阳结合体的生存与发育,也需要一个由阴阳运动结构的生存环境,提供与生成类似的生存条件。“阴阳”只是构成生存环境相辅相成的不同方面。阴阳运动形成的“和谐”,才是生命生成与发展的基本条件。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和”即“和谐”,主要指阴阳矛盾运动相统一的生态环境。它既是万物生成的基本前提,也是万物生长发育的基本保证。遵循这一基本思想,我国传统生理学将人的机体结构分成若干对立统一的阴阳关系。《内经》指出,正常的生命状态在于机体本身的阴阳矛盾运动处于一定条件下的稳态。因此,处理阴阳关系的大要,在于使阴阳运动趋于协调统一,即“冲气以为和”,并将此种状态称之为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圣度”。如果阴阳不和,或是阴胜阳,或是阳胜阴,都会造成稳定的破坏,导致阴阳离决。这样就会引起机体功能紊乱,或是造成情绪躁动,或是降低自身抵抗能力使机体发生病变,而任何情绪的躁动或机体的病变,都是“先天之气”的耗损或泄漏。因此,能否保持一个阴阳和谐的内部生态环境,就成为衡定机体健康状况的首要条件。换言之,健康或不健康的生理基础,决定于机体本身的阴阳状态,“和”则是健康的标志,“离”则是不健康的标志。

应当指出,“阴阳和谐”不能简单地等同于阴阳平衡,不是阴阳比例的算术平均。“阴阳和谐”是一种最佳化合结构和一个互补动态过程,它依据内外生态环境的变化来决定阴阳的比重,而不是阴阳的绝对平均。《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阴阳之要在于“阴平阳秘”,根据节候变化与代谢营运状况,调整阴阳比例,使阴阳矛盾运动始终处于一种互补的最佳状态,以求得整体的优化。

3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保健思想

中国传统医学将影响身心健康的有害因素分为“内伤”与“外邪”两类。“内伤”主要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等社会心理因素对个人正常生活节奏的破坏而造成的不良影响;“外邪”主要指风、寒、暑、湿、燥、热“六淫”等自然因素对正常生命运动带来的不良影响。中国传统保健哲学在处理“外邪”与“内伤”对生命运动造成危害的关系上认为,“外邪”能否导致机体发生病变,取决于机体本身的状态。《内经》指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气所奏,其气必虚。”“外邪”使机体产生病变,主要因“内伤”降低了机体自身的抵抗能力,“外邪”才乘虚而入,导致生病。反之,机体有效地防止了“内伤”的发生,“外邪”也就无隙可乘了。因此,对“七情”所引起的“内伤”的防治,在中国传统保健哲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任何派别都视为炼养的前提。“七情”的心理实质,是人对客观事物不同情感体验的主观反映,是受人们所处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方式决定的,主要又是由社会环境和社会生活决定的。社会生存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中国古人早有论述。《论语》、《庄子》、《内经》等文献中都曾明确指出,无规律的社会生活和动乱的社会环境会对人类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魏晋时期著名思想家嵇康于是提出了“富人多残,伐之者重;野人多寿,伤之者寡”的命题。他指出,一个人的社会存在状态与他所持的主观态度,决定着他所承受的生理、心理负担和压力。生活在不同社会条件下的人们,影响或破坏其正常生命活动的不利因素,其程度也有差别。一般地讲,多欲者身心负担较重,健康受到损害的可能性比少思寡欲、身心负担相对较轻的人就大得多,强调了社会生活在人类保健活动中不可等闲视之的重要意义。

我国传统保健哲学不仅仅指出社会生活影响身心健康的现象,同时,还探讨了社会生活影响身心健康的生理机制。传统病理学认为,引起正常生活节奏瓦解的主要原因是“七情”,即由各种各样欲望导致的情绪波动。按中医理论,“七情”是“神”处在不同反常状态下的具体表现,称之为“失神”。“神”为“君主之官”,是五脏六腑功能的主宰。《灵枢》说:“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七情”所动伤心,心伤则引起五脏六腑功能失调,从而破坏机体自身“内环境”的动态平衡。故有“神躁于中,则形丧于外”之说,最后导致整个机体的瓦解。因此,身心健康状况与人的行为特征息息相关。一个人的健康长寿与否,取决于其对社会生活的主观态度与生活习惯,即荀子指出的:“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使之病;……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强调了人的主观努力对维护身心健康的积极意义。

4 “节阴阳,调刚柔”的动静法则

我国传统医学理论认为,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和源泉。人从头到脚,从内到外所发生的病变,无不与气血的运行息息相关。古人运用阴阳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来认识和阐释气血运营的生理、生化过程,指出人体发病机制;主要有阴阳失调引起的代谢功能障碍。因此,机体自身的相对稳定和机体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相对稳定,是维持“阴阳和谐”的基本保证,从而提出了“节阴阳,调刚柔”的动静原则。其原则包括两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要求调节机体自身的阴阳矛盾运动,维护内部生态环境的稳定。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国先哲就指出了生命运动本质上是一个“新陈代谢”过程。只有保持适度的代谢水平,促进机体营卫代谢的协调与顺畅,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状态,获得健康的体魄。提出了“流水不腐,户枢不蛀”的思想,要求机体保持一定的自然运动,防止气血的淤积,保证营卫代谢的畅通。先哲们还指出,人的精力和体力都有一定的负荷极限,任何类型的运动或活动都必须张弛适度,决不能超过机体的负荷能力。在理论上提出“中和”为动静的“圣度”。正是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三国时代名医华佗明确提出了“人体欲得劳动(运动),但不当使极耳”的身体练习原则,确定了用“汗出为度”的生理反映来把握每次练习运动量的思想。“节阴阳,调刚柔”,就是要求通过适度的机体运动,调节或改善脏腑功能,使其动而有序,保持机体内部生态环境的相对稳定。

另一方面,是要求调节机体与生存环境的关系。首先是处理好与社会环境的关系。通过行为规范和心理调节,防止社会生态环境诱发“内伤”破坏机体“内环境”的有序运动。要求从居处、饮食、劳作、衣着、娱乐等方面人手,节制个人日常生活,保持一个张弛有度的生活节奏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加强专门的心理训练,增强控制情绪和调节心境的能力,从而抵御外界的干扰,保持良好的心境和安定的情绪;其次是采取各种措施,调节机体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促使机体尽快适应物候的变迁。公元前3世纪左右,中国养生家就分析了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气候特点对生命运动的不同影响,分别设计了不同季节条件下的生活节律与活动特点,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中国古代还根据阴阳五行运动规律,比照机体组织的五行生克关系,精心设计了身体锻炼与训练“模式”,就练习时间、方位、方法、任务作出了相应明确的规定,企图将身体锻炼或身体训练纳人与宇宙同步运行的轨道中去,以获得最佳锻炼或训练效果。

5 中国传统保健哲学是在长期保健实践经验基础上抽象出来的保健理论

过去、现在的实践都证实了其基本原则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它不仅可以为现代体育保健运动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也可以为现代体育科学理论的发展提供新的审视视角。 西方传统的健康以强壮的体格与旺盛的代谢功能为标准,着重从人的生物属性方面把握和界定健康。现代社会对人类生命运动提出的挑战,促使人类重新考虑18世纪以来,人们习以为常的健康标准。奈斯比特曾在其《大趋势》一书中建议改变没有病就是健康的传统观念。提出“健康则意味着整个人的身心处于一种积极的健康状态”。但“积极的健康状态”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理、心理状态,他未作进一步解释。另有人认为,健康应包括科学的生活方式,愉快的心理状态,正常的社交生活,积极的人生态度与良好的身体状况。这也仅仅是扩展了对健康内容的理解。中国传统的保健哲学用机体内外生态环境的“阴阳和谐”作为把握健康的尺度,认为在阴阳对称的机体组织系统中,任何发展都是以对方发展为基础,任何单方面的过分发展,都会影响对方的发展乃至造成损伤,降低机体整体健康水平,引起机体运营代谢失调。从三个方面提出了保持健康的要求:首先,是机体组织系统的优化结构状态,要求机体各部发展和谐统一,生理与心理状态的和谐统一,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生态环境;其次,是机体与生存环境的动态平衡,要求保持一个稳定而有规律的社会生活节奏和稳定恬和的心理状态,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外在生态环境;其三,是保健运动的相对平衡,要求身心互动的平衡和练习量与机体承受力的平衡,以维持或调节相对稳定的内外生态环境。中国传统保健哲学对健康的界定与对其机理的认识,扩展了人们对健康的理解,有助于对健康机理的深入研究,提高人们对人类生命本质的认识,对建立新的健康理论体系,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基础。

现代社会中,心血管疾病病人的急剧增加,引起了各国医学工作者与社会学家对心理健康的重视。他们批判了西医见“病”不见“人”的传统医疗思想,主张变“生物模式”的医学结构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医学结构。在诊治和预防学中加强对社会心理因素的研究。防止社会生态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是现代医学保健发展的重要标志。但是,夸大生态环境的作用,忽视人自身的努力的“环境决定论”,也是令人忧虑的倾向。中国传统保健哲学,在探求影响健康的原因时,总是既从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中寻求原因,也从人之所以成为人的社会环境中寻求原因,认为机体内部的稳定,有赖于外部生活的稳定,而外部因素产生的作用大小,决定于机体内部的状况。提高自我控制与调节心境的能力,可以在外部稳定遭到破坏时,通过内部控制来调节,减少或防止外部动荡引起的内部紊乱,从而防止疾病,维护身心健康,并从社会学、心理学、生理学等方面,就社会生活影响健康的机理,进行较为系统、深入地认识,建立了病因、病理、预防、治疗的理论体系和保健、健身的实践模式。中国传统保健哲学强调主体状态与主观态度在维护身心健康中的决定意义,有助于克服“环境决定论”的消极情绪,其有关社会致病机理研究,有助于提高人类对身心关系与社会病机的认识,其理论原则与保健实践模式,对处理现代社会中的保健问题,无疑有着巨大的实用潜力与理论指导作用。

保持身心健康的方法篇4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体质测试法,测试并评估分析苏州市移动公司工作人员的体质健康现状,了解其体质健康水平,为办公室工作人员预防疾病和提高体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工作人员体质现状亚健康体育

世界卫生组织将机体无器质性病变,但是有一些功能改变的状态称为第三状态,国内称为亚健康状态。根据调查发现,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年龄多在18至45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人因为面临升学、商务应酬、企业经营、人际交往、职位竞争等社会活动,长期处于紧张的环境压力中,如果不能科学地自我调适和自我保护,就容易进入亚健康状态。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苏州市338名移动公司的工作人员为调查对象,对其体质现状进行分析。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其它有关体质测试的资料,了解测试亚健康的形成原因和预防措施等信息,同时查阅了有关亚健康测试方法的资料,对涉及的研究内容全部进行收集和分类整理,并进行分析。

2数理统计法

采用WINDIS2010操作系统下的EXCEL办公软件和SPSS10.0软件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

3体质测试法

运用仪器对调查对象的握力、立定跳远、30秒跳绳、闭眼单腿站立、俯卧撑(男)、一分钟仰卧起坐(女),男女各五项进行测试。

二、结果与分析

(一)测试得分标准

本次测试主要分为握力、立定跳远、30s跳绳、闭眼单腿站立、1分钟仰卧起坐(女)和俯卧撑(男),男女各五项,这五项测试能充分的反应人体的健康水平,每项的成绩满分为5分,总分为25分。分数低于15分即认定处于亚健康水平。

(二)总体分析结果

表1总体统计表

在参加测试的338名工作人员中,有166人的综合评定成绩偏低,身体处于亚健康水平,男性占到66人,女性100人;172人的综合评定成绩很好,身体处于健康水平,男性占到80人,女性92人。

由表1看出,男性当中处于亚健康水平的略大于健康水平,女性当中处于健康水平的大于亚健康水平;女性的健康比例大于男性。

(三)各年龄阶段的测试分析

1.20-25岁之间的测试分析

在测试的338名对象中,处在这个年龄阶段的有127人,男性49人,有25人处于亚健康水平,24人处于健康水平;女性78人,有50人处于亚健康水平,28人处于健康水平。

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男女亚健康的人数都大于健康人数,测试结果跟这个年龄的特征不太符合。可见现在我们年轻人身体健康水平在逐渐走下坡路,难怪大学生每年的体制健康水平都在下降。这个年龄阶段的人的身体处于发育的成熟和完善时期,所以这个阶段的身体保护和锻炼至关重要,这个时期的身体锻炼会为你以后的身体健康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这个阶段的朋友应该多到户外运动下,有规律的参加写户外运动,如网球、羽毛球、篮球等,男女都很适宜。这个时期的体育锻炼对朋友的身体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运动后可能会出现乏力身体消瘦等一系列不良症状,主要是因为没有合理的营养补充。营养缺乏和补充不足会引起身体机能下降和加速疲劳,科学合理的营养方法非常重要。

2.26-35岁之间的测试分析

测试显示:这个年龄阶段,26-30岁,男性中有37人处于亚健康水平,34人处于健康水平,女性中有39人处于亚将康水平,53人处于健康水平;31-35岁,男性中有1人处于亚健康水平,13人处于健康水平女性中有10人处于亚健康水平,8人处于健康水平。

从结果可以看出31到35岁之间的男性身体的健康水平都不错,女性在26到30范围内,健康的人数大于亚健康的人数,这一结果很乐观,这个年龄阶段的女性大部分应该成为人母,但身体仍保持到健康水平,这可能跟当代女性的心理有关,好多女性生完孩子会考虑到自己的身材,想到了健身锻炼。针对这两个年龄阶段的朋友,正处于事业的发展阶段,事业等方面的因素给我们带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调整心理状态并保持积极、乐观很重要。及时调整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适度劳逸,人体生物钟正常运转是健康保证。增加户外体育锻炼活动,每天保证一定运动量,如打网球等。

3.36-40岁之间的测试分析

在测试对象中,这个年龄阶段总共有8人,7男1女,测试显示:男性中有1人处于亚健康水平,6人处于健康水平;女性中有0人处于亚健康水平,1人处于健康水平。

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这个年龄阶段的人随人不多,但大部分都处于健康水平。针对这个年龄阶段的朋友,身体健康水平在走下坡路,在家中其桥梁作用,特别是男性,这个阶段应做一些较为和缓的运动,如网球,羽毛球,男性到健身房里做一下力量练习都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女性可以到户外慢跑不,或做一些静力行运动,如瑜伽等,坚持锻炼很重要。

4.41-60岁之间的测试分析

41-50岁:男性中有1人处于亚健康水平,3人处于健康水平,女性中有1人处于亚健康水平,2人处于健康水平;50-60岁:男性中有1人处于亚健康水平,0人处于健康水平,无女性。

这个阶段的朋友各方面的机能正处于保持和下降时期,要特别重视,一方面要有好的心态,另一个方面要有规律的运动下,如快走,打打太极拳,跳跳舞。

三、结论与建议

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338名测试对象中,有166人的综合评定成绩偏低,身体处于亚健康水平,172人的综合评定成绩很好,整体健康水平一般;女性的健康水平高于男性;中年测试对象的健康比例大于青年。

对于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伙伴,建议主要从改善生活习惯开始:调整心理状态并保持积极、乐观;广泛的兴趣爱好,能够辅助治疗一些心理疾病。学会适度减压,以保证健康、良好的心境;及时调整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适度劳逸;增加户外体育锻炼活动,每天保证一定运动量。加强自我运动可以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戒烟限酒,必须严格限制。

参考文献:

[1]李仕刚.论高校学生体育能力和锻炼习惯的培养[J].四川体育科学.1998.4.

[2]邓树勋.运动生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仇军.中国体育人口判断的函数方程推导[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2:67-68.

[4]张海平.30分+1小时=50年?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体育价值观[J].体育教学.2005.1:15-16.

保持身心健康的方法篇5

“健康账本”加分行动一:少食多餐,坚持运动

由于都市生活压力巨大,因此每逢节假日人们就会通过走亲访友、朋友聚会的方式来放松心情,释放压力,这些活动固然有趣,但同时也透支了我们的体力,让我们的身心备感疲倦。卡拉0K、公司聚餐,家庭聚会、同学聚会等等忙得我们不亦乐平。这些油腻的饭局和频繁的应酬不但让我们的身材走形,更可怕的是它可能会影响到我们的健康。

为了更加健康地迎接每一天,我们应该警惕高油食物。现在就让我们去找出封存已久的健身卡,参加各种健身锻炼,尤其在周末期间,在跑步机上流流汗,甚至一些运动量较小但能够长期坚持的运动,比如散步。用爬楼梯代替成天坐电梯的习惯等等,都可以改善我们的健康状况。

此外,瑜伽也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保持身材的好方法。瑜珈源自印度,是种能够帮助人们维持身心平衡,内外兼修,并达到塑造完美形体作用的运动。练习瑜伽不仅能够令我们保持良好的心态,更加有助于改善我们的健康状态。

“健康账本”加分行动之二:保证睡眠,合理饮食,制定健康食谱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可见一份合理、健康,平衡的食谱是十分重要的。尽管派对狂欢对我们诱惑巨大,但为了保持个健康的状态,我们应当在娱乐与健康中找到一个平衡点,早几个小时回家,给疲惫的身体补充些能量。

无穷无尽的甜品,酒精以及通宵派对让我们精疲力尽,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了很大压力。由于我们的心脏和肠胃经常超负荷运转,于是我们时常感到倦怠。那么应该选择一种怎样的生活方式来缓解我们疲惫呢?放下手中的甜食,多吃些蔬菜水果都可以为您的“健康帐本”充值,这是维持身体年轻,活力和健康的不二法则。

“健康账本”加分行动之三:主动摄取DHA,保持大脑、视力和心血管系统健康

不是所有的脂肪都会给我们的“健康账本”扣分。Omega-3脂肪酸,尤其是DHA,对我们的心脏、眼睛和大脑都至关重要。DHA是一种长链的0mega-3脂肪酸,对人的大脑,眼部及心血管健康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科学依据表明,不同年龄的人群均可以通过在膳食中补充充足的DHAOmega-3而受益。科学研究强调了DHAOmega-3对大脑和眼部发育的功效,以及对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性。世界多位顶级科学家指出:DHA是人体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营养物。然而遗憾的是,尽管DHA对人体非常重要,但大多数消费者无法从其膳食中摄入足量的DHA。

作为营养配料行业中创新、开发、生产及销售高价值微生物来源产品的领导者和领先者,lIfe’sDHA致力于推广健康的营养产品。life’sDHA是一种可持续来源的非转基因植物来源藻类DHA,其所提供的是可信赖的植物性来源的DHA,可以满足人体每天对DHA的需求量。life’sDHA源自海洋微藻,不含有任何海洋污染物或有毒物质,是一种可再生,有持续来源的DHA,最重要的是它不会消耗海洋资源。

现阶段,life’sDHA已经出现在针对不同年龄人群的众多食品,饮料及膳食补充剂中。它是美国婴儿配方奶粉中唯一获准使用的DHA,并被美国市场超过99%的配方奶粉所选用。在全球范围内,life’sDHA已被广泛应用到三百五十多种婴幼儿配方奶粉、营养补充剂和功能性食品中。在中国,life’sDHA已经添加到了许多这类的产品中,国内众多知名品牌都添加了life’sDHA。我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life’sDHA将会在人们生活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保持身心健康的方法篇6

【关键词】飞行人员;健康管理;应用模式

【中图分类号】R8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991-02

健康管理是指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健康管理广泛应用行人员疗养中是必然趋势,其模式主要有标准模式和飞行人员自我管理模式。

1标准健康管理模式

1.1信息采集

飞行人员入住后即对其进行全面的信息采集,包括目前主要不适,饮食习惯、运动情况、吸烟及饮酒情况,现患病及用药情况等,并填写评估问卷,包括5部分:代谢性疾病风险评估、健康生活方式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肿瘤风险评估、心理状况评估。

1.2 健康体检

包括飞行人员常规体检、心理测试、心脏彩超、颈动脉彩超、甲状腺彩超及亚健康检测、人体代谢热层像仪、骨密度检测仪、动脉功能检测仪、精神压力检测仪、人体成分分析仪及大型数字减影设备、CT、磁共振、伽马刀、无痛电子胃镜、大型胃肠彩超等各种检查。

1.3健康教育

每周安排1-2次健康课,包括保健常识、养生知识、常见慢病知识、心理测评分析、心理卫生营养知识等讲座。

1.4制定干预措施

飞行人员大体检后进行体检结果分析,针对危险因素,分级分层确定干预措施。结合风险因素评估报告,对飞行人员的慢病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治疗与干预方案,通过饮食、生活方式、运动、理疗、药物等一系列干预手段实施干预,定期监测干预的效果。

1.5建立数据库,出院后跟踪服务

建立飞行人员健康档案数据库,为医护人员长期跟踪服务提供依据。同时与疗养飞行人员建立电话、短信、网络联系,及时掌握飞行人员信息,便于跟踪服务、指导。

2飞行人员自我健康管理模式

2.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利用疗养的便利条件,根据体检医师健康指导,飞行人员自身每天进行膳食记录,在就餐时选择适合自己的饮食,逐步养成良好的膳食习惯,并持之以恒。

2.2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运动干预措施主要分为有氧运动、抗阻(力量)练习和柔韧性练习三种,根据疗养期间飞行人员训练大纲,结合每位飞行人员的身体状况、运动爱好,在集中训练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每周运动3-5次。充分利用疗养所在地的地理环境优势,在运动的同时,充分享受日光、空气浴。

2.3学会调节自身情绪

根据测试结果心理医生进行不同的心理疏导同时,飞行人员自身充分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在生活中避免不利情绪,保持健康情绪。

2.4体检后按医嘱坚持治疗

在飞行人员体检中及时发现需要治疗的疾病,如高血压、高脂血症、代谢综合症、慢性颈、腰椎病、关节退行性改变等情况,并采取疗治结合的方法,避免疾病进一步发展。飞行人员对自己所患的慢性病在了解病因及治疗方法的同时,积极配合治疗,并不断消除致病因素,以确保疾病治愈后不复发。

2.5出院后与健康管理者保持联系

保持身心健康的方法篇7

孙伟代表表示,健康城市是应对城市病、提高居民健康水平的经济有效之策。有必要将健康城市纳入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范围,实施本土化理论创新和政策研究,强化保障机制、建立可持续建设模式,将城市建设成为居民健康生活、愉悦生命的现实空间。当前,我国公众健康素养水平较低,严重影响到全民健康状况改善。要着重补齐健康知识短板,培育公众健康素养,引导公众树立正确健康观、养成健康行为、提高维护健康能力,为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奠定基础。老年人口长寿不健康的矛盾,造成我国实际老年抚养比高、医疗卫生资源消耗大,增加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社会成本,因此必须树立健康老龄化理念,实施全民健康促进战略,推进全民终身健康,提高老年人口健康水平,实现低成本应对人口老龄化。

因地制宜推广健康城市建设

孙伟代表指出,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健康城市是由健康人群、健康环境、健康社会有机结合发展的整体。通过完善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改进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健康服务,全面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满足居民健康需求,实现城市建设与居民健康协调发展。健康城市建设秉承预防为主、源头治理、综合治理方针,将“以病人治疗为中心”转变为“以健康促进为中心”,实现居民全生命周期、全过程健康管理,可以较低的成本预防和减少疾病,节约大量医疗支出,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健康中国”之路。推进健康城市建设,可充分l挥我国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文化优势,通过有效的社会动员,凝聚政府、居民和社会机构多方力量,形成有效的环境支持和健康服务体系,营造由健康人群、健康环境、健康社会有机组成并协调发展的统一体。

我国健康城市建设工作开展时间较短、国家层面尚未形成完备的政策文件和法律规定,相关部门还未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健康城市建设还局限在个别地方,工作内容集中在公共卫生领域,公众知晓率和接受程度还不高。孙伟代表建议,加快提升城市居民健康水平,宜加快推广健康城市建设,将“健康中国”的目标转化为健康城市的指标,成为有抓手、可考量的具体工作。

第一,实施健康城市“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和政策研究。一是促进理论创新。健康城市的概念和标准是由西方学者提出来的,有些内容需要结合我国国情进行本地化研究,宜组织专家对健康城市理论进行系统研究,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况、城市化建设实际、居民健康及疾病流行特点,阐述我国健康城市建设的内涵、外延、重要意义、各阶段建设的重点领域和重要任务等。二是深化政策研究。可支持有关部门在现有健康城市建设政策框架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健康城市建设规划指导意见、健康社区、健康单位、健康家庭等健康“细胞”工程建设指导规范,借鉴国际经验,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健康城市建设指标和评价体系框架。三是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及时总结我国健康城市试点建设经验,将试点经验上升为可推广、可复制的中国健康城市建设的有效模式,并适时在国际上进行交流和推广,助力提高我国在医疗卫生健康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第二,强化健康城市建设的保障机制。一是政策保障。可将健康城市建设纳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范围,与绿色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等同步规划、同步建设。要求各地落实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编制健康城市发展规划,促进健康政策与城市规划、市政建设、道路交通、社会保障等公共政策有效衔接。二是组织保障。健康城市建设需要政府、社会、个人3方共同参与,宜坚持共建共享原则,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优势,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明确相关部门工作责任和考核机制,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地见效。三是资金保障。宜建立改革试点专项补助资金,鼓励地方开展健康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可允许地方政府发行金融专项债券,重点用于改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饮用水安全管理等相关工程设施建设;宜放开市场、放宽准入,通过特许经营、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健康城市项目建设,保护其合法权益,给社会资本吃上“定心丸”。

第三,建立健康城市可持续建设的工作模式。在建设思路上,健康城市建设不宜局限于中央定标准、地方创建挂牌的传统工作模式,而应将其定位为城市建设不断完善、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的持续进程。在具体实施上,我国各个城市具有明显差异性,健康城市建设规划不宜一刀切,可允许各地根据当地居民健康现状与需求和城市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健康城市建设规划和建设标准,自主选择优先建设领域和重点建设任务。在监测评估上,国家可定期组织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健康城市建设效果评价,对各地建设成果实施纵向和横向比较,据此研究制定综合评价和排名办法,激励各地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发现新问题、不断调整优化工作方向,找到适合当地的健康城市建设之路。

加强公众健康素养培育

孙伟代表指出,提高公众健康素养,是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最根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但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整体较低。2008年,我国首次开展城乡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通过了解其基本健康知识、健康理念、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结果显示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是6.5%。这表明,每100人中具备基本健康素养的还不到7人。近年来相关部门研究并实施健康教育和系列干预措施,公众健康素养水平有所提升,但成效不明显,2012年至2014年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为8.8%、9.5%、9.8%。

孙伟代表总结说,公众健康素养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必要的健康知识。调查显示,城乡居民缺乏保护健康所需要的基本医疗知识、药品保存使用知识、传染病预防等卫生知识;很多居民不具备基本养生保健常识,也不知道如何预防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常见慢性病发生;公众急救知识普遍匮乏,遇到灾害、急危重症、意外伤害时,不能有效开展现场自救和互救,有的人还因不了解基本急救知识、对伤者搬运不当而造成“二次伤害”。二是健康观念不甚科学。很多人因工作忙、时间紧、压力大而透支身体,注重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均衡发展,不愿面对、不肯承认心理疾患,直至病情恶化、酿成惨剧;很多人对生命、疾病、死亡等没有正确认识,对现代医学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认为“只要钱花到,啥病都能好”,盲目追求昂贵的药物和治疗方法,一旦疗效不佳则产生巨大心理落差,由此产生不满、猜疑甚至极端情绪,进而诱发暴力伤医行为。三是生活方式与行为不健康。监测结果显示,我国仅有11.2%的居民能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很多居民有吸烟酗酒、经常熬夜、久坐不动、长期缺乏体育锻炼、营养失衡、药物依赖等不良生活习惯,成为诱发慢性病甚至猝死的主要危险因素。四是健康知识普及率较低。当前,有些地方广播、电视、网络充斥各种“健康知识”“保健观点”“养生窍门”,一些居民不能正确理解、甄别对自己有用的健康信息,对一些信口开河、随意颠覆科学常识的说法信以为真,甚至轻信盲从各种谣言。

针对以上情况,孙伟代表给出了具体建议:

第一,营造重视和保护健康的社会氛围,创造支持性政策环境。全面落实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确定大健康、大卫生工作理念,将健康相关内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政策之中,作为政策出台的重要前置评估因素;推进健康促进立法,建立多部门协调一致、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健康促进工作模式,将公众健康素养水平作为衡量卫生工作成效的关键指标。树立正确健康观,开展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健康社区、健康单位、健康家庭建设活动,发挥功能单位对个人的示范和辐射效应,促进全社会关注健康、重视健康;鼓励和支持健康文化产业发展,利用各种大众媒介传播正确健康观,倡导“每个人是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将健康观纳入市民公约、村规民约等社会规范,使科学的健康理念渗透到千家万户;研究编写健康观教育读本、宣传材料,重点在学校和医院进行宣传,引导公众正确认识生命、疾病、死亡,了解现代医学的局限性,形成敬畏生命、尊重医学和医务人员的社会风尚。

第二,补齐公众健康知识短板。一是建立覆盖全民的健康素养监测网络,定期开展健康素养监测和评价,明确公众健康知识的薄弱点和薄弱人群,有针对性地向农村和中西部等重点地区以及青少年、老年人、文化程度较低等重点人群推送健康知识。二是实施全民健康素养知识集中提升行动计划,要求医院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合理用药和科学就医知识,要求公共卫生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向城乡居民普及慢性病防控、传染病预防、安全与急救、心理调适等知识。三是建立权威的健康信息平台,对公众关注的重点和热点健康问题提供权威解答;优化12320卫生热线,建立公益性健康信息查询网站;开发手机APP软件,提供专家实时应答功能,方便公众查询和获取正确的健康知识。

第三,促进公众形成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定期对城乡居民生活方式和行为进行监测、分析和评估,据此研究将公众健康知识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的方法、策略、工作重点;实施健康中国行、相约健康社区行、健康巡讲等全民健康促进活动,每年可选择一个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作为主题,广泛动员城乡居民关注、参加健康促进活动,在活动中自觉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深入开展行为干预方式和适宜技术研究,探索和创新健康教育方式方法,推广各地健康促进的成功经验,优化专业人员技能,有效引导居民形成健康行为习惯。

第四,提升公众维护和促进健康能力。可将健康素养能力培养列入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助力提高城乡居民维护健康的能力;开设健康素养能力培训课程,通过网络、电视、广播等方式免费提供给公众,同步开发健康素养能力自我指导和评估工具,助力公众精准获取、理解、甄别和评估健康信息,正确运用医疗卫生服务资源,作出正确的健康决策。同时,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支持学校、机关事业单位体育场馆建设,并鼓励其向社会开放,加强群众身边的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为居民强身健体、促进健康奠定基础条件;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研究和推广适宜于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体状况的群众体育健身活动,支持全民健身组织发展,培养健身人才,向城乡居民传授养生保健、体育健身方法,促使公众具备养生、健身的技能和习惯。

大力推进健康老龄化

目前,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超过75岁,到2050年预计将达80岁。但是,我国老年人口长寿不健康的现象也比较突出。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49个高收入国家人均健康寿命为70岁,而我国只有66岁;发达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中身体健康的比例超过60%,而我国只有43%左右;我国老年人口的年龄标准是60岁,比发达国家低5岁。在老龄化水平相同的情况下,我国老年社会参与低,实际老年抚养比高,老龄化带来的困难和问题更突出,将可能成为世界上老龄问题最严重的国家。

孙伟代表介绍说,老年人口健康水平偏低,增加了解决老龄化问题的经济社会成本。老年人患病率、失能率、死亡率高,患病后的治疗、失能后的照护以及死亡前的临终关怀等费用开支大,人均医疗费是国民平均医疗费用的2至3倍。2003年以来,我国老年人口失能率增加了6个多百分点,失能老年人已达3000多万;到老龄化高峰时期,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将接近1亿人,老年照料和护理服务面临极大压力。未来40年,我国老年人慢性病患病例数将由2015年的1.3亿例,增长到2050年的3亿例,就诊人次数将由当前的16亿人次,增长到2050年的36.8亿人次;老年人口疾病经济负担占GDP的比重,将由当前的2%提升到2050年的5%,社会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和疾病经济负担将大幅增加。此外,人口老龄化造成医疗保险缴费人群相对缩小,筹资能力下降,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将面临收支失衡风险。

老年人口健康水平偏低,加剧了卫生事业发展滞后的矛盾。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医疗、轻预防的现象突出,健康管理和疾病A防资源普遍不足,难以发挥疾病防控在减少疾病发生、减轻疾病经济负担、提高国民健康水平等方面的基础性作用。我国的老年卫生保健体系尚未形成,老年医疗机构尤其是老年病综合医院十分缺乏,多数医院未设老年病科,老年病防治专业人才匮乏。我国老年护理事业发展滞后,现有的养老机构大多不具备医疗护理功能,失能老年人的护理服务大多由医院提供,占用了大量公共医疗卫生资源,也加大了医疗保险制度运行压力。

鉴于上述问题,孙伟代表提出了三条建议:第一,实施预防为主的健康促进战略。加强健康投入,动员全社会力量,构建预防为主的健康支持体系,完善健康的公共政策和支持性环境,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开展终身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知识,开展健康运动,增强人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倡导有益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促进全民健康素质提高。

第二,发展老年医疗保健事业。加强老年群体健康管理,积极开展老年疾病预防工作,加强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医院、老年康复医院和老年病科建设,建立个人预防、医院治疗、居家护理相结合,以老年医疗保健机构为龙头,基层卫生组织为基础、其他医疗卫生机构为支撑的老年医疗保健服务网络。

保持身心健康的方法篇8

关键词:高职;体育保健;生产性实训基地;财政支持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6-0125-03

为了更好地满足和适应实践教学的需求,适应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需要,保证人才培养的规格,在省级财政支持下,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拟采取“以学院为主导,企业参与经营管理”的模式,建立集教学、研发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指导思想

高职实训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通过中央、地方政府、学校和企业等的合作,以实际生产需求和标准进行实训基地建设,将实训基地的实习与生产融入企业生产链的某一环节,使学校和企业在产学合作中能够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产学“双赢”,增强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关系。基地建设以多种方式与多家企业合作,以确保学生的生产性实训(学时)比例占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训总学时的80%以上,校外顶岗实习时间半年以上。

建设目标

通过体适能测评方案、运动功能评估方案、运动健康促进方案、运动疲劳恢复方案、运动伤病治疗与康复方案和健康档案管理机制的搭建,逐步构建完善的运动健康管理系统,进而构成全民健身领域的教学和科研项目平台,在功能测评、运动干预、疲劳恢复和伤病治疗四个方面形成明显的优势,在省内同类行业中起示范带头作用,成为在全省高职院校中辐射强劲的集教学、研发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为社会输送更多、更好的全民健身行业复合型、发展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实训基地建设原则

第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生产性实训基地强调学生参与,基地建设、管理与运行应围绕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目标。生产性实训不同于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实践性、综合性很强,在学生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及顶岗实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因此,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加以指导和引导,而不是辅导,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第二,系统性原则。一方面,实训基地建设要与人才培养方案形成系统,满足培养复合型、发展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要与企业实际工作岗位技能形成系统,满足高端实用的技术技能要求。

第三,效益原则。我们将在保证开展高质量技能训练的前提下,有效利用基地资源针对个人、家庭、团体开展体适能测评、运动干预方案制定、疲劳恢复、伤病治疗与康复、健康咨询、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服务,以使资金投入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校企双赢的目的

第四,共建共享原则。我们将依托本校签约实践教学单位开展校企合作,吸收利用企业的设备、人才与技术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开展应用技术推广、职工培训和订单培养,实现校企互利、共建共享。另外,本基地在为大众提供专业健康服务的同时,还将覆盖运动训练、体育服务与管理、社会体育、运动休闲服务与管理、竞技体育等专业的实训项目,实现专业共享。

第五,可持续发展原则。本专业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实训基地的软、硬件建设水平和服务能力。提高实训基地建设质量,把其建成为集教学、研发、技术服务三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地,注重基地建设的先进性、综合性和开放性、注重基地的运行管理、注重基地功能的开发,提高基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建设内容

(一)体育保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学生的技术技能要求

我院体育保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立了两个专业方向,即运动康复保健方向和运动健康管理方向,两方向的技术技能要求如下。

运动康复保健方向的技术技能要求 (1)中医外治模块。模块主要实践:推拿、拔罐、刮痧、整骨、捏脊、点穴、药物熏洗、药物外敷、药浴、踩跷等成熟实用的传统康复方法,使学生掌握中医外治的能力。课程在学院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完成。(2)现疗模块。模块主要实践:电疗(直流电疗法、低频电疗法、中频电疗法、高频电疗法);光疗(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激光);超声波疗法;磁场疗法;温热疗法(石蜡疗法、湿热罨包疗法、沙粒疗法、泥疗、石疗);水疗;生物反馈疗法等,使学生掌握现代物理治疗手段。课程在学院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完成。(3)运动康复模块。模块主要实践:常规运动治疗技术(关节活动度训练、关节松动术、肌力训练、平衡能力训练、协调能力训练、摆放、身体移动、步行功能训练、心脏功能训练、呼吸运动及排痰能力训练、水中运动疗法、医疗体操);脊柱牵引疗法;麦肯基力学疗法;运动再学习疗法;神经生理学疗法;引导式教育;运动想象疗法;强制性运动疗法等。课程在学院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完成。(4)亚健康调理模块。模块主要实践:排毒技术(肠道水疗、经络排毒、淋巴排毒、汗蒸排毒、果蔬排毒);经络调理;营养补充;导引技术;静修生态养疗;抗衰老技术(母体水悬浮、抗氧化疗法、免疫疗法、活细胞疗法),使学生掌握亚健康调理的能力。课程在学院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完成。

运动健康管理方向的技术技能要求 (1)体适能测试与评价模块。模块主要实践:身体成分分析;心肺功能测试;肌肉适能测试;国民体质测试;骨密度骨龄测试;脊柱测量;动脉硬化检测;亚健康检测等,使学生掌握体适能测试与评估的能力。课程在学院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完成。(2)运动处方模块。模块主要实践:健身运动处方制定;竞技运动处方制定;康复治疗运动处方制定,运动处方的实施等,使学生具备开具运动处方的能力。课程在学院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完成。(3)运动干预模块。模块主要实践:康复体适能实践指导;导引养生术;体能训练;普拉提;瑜珈;健身健美操;跆拳道;球类等所选专项,掌握利用所选专项指导大众健身的基本方法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运动干预的能力。课程在学院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完成。(4)运动监护模块。模块主要实践:运动医务监督;疲劳恢复;运动营养;伤病防护等,使学生掌握运动监护的能力。课程在学院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完成。

(二)基地建设内容

根据体育保健两个专业方向的技术技能模块,拟建设一个以体育保健专业的技术技能为核心,运动训练专业、社会体育专业、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为支撑的综合型生产性实训基地,其他三个专业的学生可参加健身指导、产品销售、活动组织、活动执行、市场营销、项目管理等综合性实训项目。名称拟定为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科技服务中心,下设运动康复保健中心和运动健康管理中心,具体建设内容如表1所示。

基地建设资金来源

(一)省财政支持

根据《福建省教育厅关于申报2012年中央和省级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的通知》精神,结合福建省对高职实训基地建设的总体规划,按照《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指南》要求,我院于2012年4月申报了体育保健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申报材料主要从基地定位、建设内容、校企合作模式、主要任务和基地建设方向进行了明确阐述,经2012年中央和省级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遴选专家组推荐,并经福建省教育厅公示、审定,我院体育保健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于2012年6月获批50万元支持资金。

(二)校企共建

基地建设主要采用共建共享模式,即校企双方共建共享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这是一种比较自由的组合形式,校企双方只要有需求,就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共建共享校内实训基地。可采用以下几种模式:一是共同经营型。主要是指校企双方共同出资建设和经营生产性实训基地,基地可以企业的名字冠名。二是优势互补型。主要是指由学校、企业共同提供设备或师资,共建共用实训基地,实现优势互补。学院拟与福建省金鸡山温泉疗养院、舒华(中国)有限公司、浩沙健身俱乐部、清神养生会所、特步(中国)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项目合作。

基地管理与运行

(一)以体育保健为主导,校内其他相关专业共同参与建设与管理

体育高职院校所设专业大都围绕体育产业设置,其中健身行业是各专业培养人才的一个主要方向。专业集群化是当前高职院校普遍认可的一种强化办学特色、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战略。通过专业集群化发展,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增强专业设置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促进专业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在高职专业群构建的诸多思路中,围绕产业链构建专业群是比较便捷的途径之一。因此,我院拟围绕健身行业的各类岗位,以体育保健专业的各项技术为核心,以运动训练专业、社会体育专业、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为支撑,构建新型的综合型生产性运动科技服务中心,满足社会大众追求运动健身的需求,引领健身行业科学地、健康地可持续发展。

(二)以学校为主导,企业共同参与建设与管理

校企合作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在管理上拟采用以学校为主导,企业共同参与的校企合作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只要管理得当,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生产现场,又可以在专业技能方面得到有效的训练。这种模式主要是利用学校设备和技术优势,运用市场机制运行。即在生产产品、经营业务或技术研发的同时,要完成对在校学生的实训任务。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在学院内部以体育保健专业教师团队为主体,聘用浩沙健身俱乐部相关负责人管理实训基地,其他专业教师团队作为支撑共同参与管理运行。

体育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既是学校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的表现,同时也是其形成自身办学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应采取政产学研合作的模式,紧紧围绕相关产业链、相关专业集群,向综合型、生产性、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研发和技术服务中心努力。

参考文献:

[1]张淑云,等.中央财政支持的高职实训基地建设探析——以三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轻工科技,2012(3):144-145.

[2]刘荣红.高职院校基于校企合作“三位一体”实习基地模式实践[J].继续教育研究,2012(4):133-135.

[3]张亚萍,唐娟.对校企合作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探讨[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3):16-18.

[4]常海亮.浅谈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申报与建设[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4(1):73-77.

[5]丁金昌,童卫军.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8(2):57-58.

[6]施泽波.围绕产业链构建专业群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2(12):95-96.

[7]曾佳,吴志荣.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运行模式研究与实践[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3(3):20-23.

作者简介:

上一篇:矿产资源评估学范文 下一篇:数控编程网上培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