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规划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08 17:35:35

国土规划概念

国土规划概念篇1

关键词 历史性逐渐强化;时际法规则;领土所有权

中图分类号 D9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801(2009)02-0091-05

按照国家取得领土的事实,传统国际法将国家领土取得方式分为先占、添附、时效、征服和割让。随着国际法的发展,这些传统领土取得方式有的已不再合法,有的已经失去意义,然而,在解决领土争端中,这些领土取得方式仍具有法律意义。国际法院在1951年渔业案判决中提出“历史性逐渐强化(historieal consolidation)”概念以来,国际法学界对它作了进一步阐释,表明国家取得领土所有权不是即时完成的,而是经过一个历史性逐渐强化过程。明确国家取得领土所有权的历史性逐渐强化过程。旨在强调:在领土争端中,除了证明国家提出权利主张、实际行使领土外,还要注意收集其他国家对权利主张国领土所有权的态度,如承认、默认。研究取得领土所有权的历史性逐渐强化过程,对论证我国享有对、南沙群岛以及有关海域的领土所有权,维护我国海洋权利具有重要意义。

一、历史性逐渐强化概念的提出

国际法院在渔业案中第一次提出了“历史性逐渐强化(historieal consolidation)”概念。在该案中,英国认为,挪威的划定领海制度违反国际法,以背离普遍适用的国际法规则的方式取得对海域领土的权利,只能是以时效的方式完成的。挪威在反驳中对时效在国际法中的地位提出异议,指出:“英国政府在本案中总是援引时效概念……然而该概念并没有得到一致承认。许多学者认为取得时效不是国际法的一项制度,并否认它是历史性所有权的根据。”并且辩称,其1935法令规定的领海划定制度是对传统领海划定制度适合当地条件的变通,因此,形成了历史性所有权。可以看出,本案争执的焦点是。挪威领海划定制度是否违反国际法?挪威基于历史性所有权的领海划定制度是否有效?法院在判决中指出:“在它看来,挪威能够说明其权利要求是正当的。即这些水域是领海和内水,理由是:她长期对它们行使了必要管辖权且没有遭到其他国家的反对,一种远古占有,因此,她对这些水域的管辖权现在必须被承认,虽然它构成对适用规则的背离。”在谈到挪威实施其领海划定制度形成的历史性所有权问题时,法院指出:“从国际法上看,现在有必要考虑挪威划定领海制度的实施是否遇到了外国的反对。挪威一直能够无可反驳地争辩说,1869和1889年划定领海法令的公布及其实施都没有引起外国的任何反对。而且,这些法令构成――如上所述――对精确界定和一贯制度的实施,的确正是该制度本身取得了其他国家普遍容忍的好处,根据将可以对抗所有国家的历史性逐渐强化……事实的显著性、国际社会的普遍容忍、英国在北海的地位,她利益受到挑战以及她长期保持克制,无论如何说明挪威划定领海制度对抗英国是正当的。”

尽管回避就时效问题发表意见,但法院提到了远古占有和不当占有概念,即一方面,挪威将某些沿海水域作为其领海或内水一直行使。是一种远古占有;另一方面,19世纪以来挪威宣布、实施的领海划定制度,即通过分布在大陆、岛屿、石垒(岛屿、小岛、岩石和礁石等)的固定点划定的直线基线作为领海基线,而不是沿海岸的低潮线,从而扩大了领海,间接地取得了公海海域,因此是一种不当占有。研究表明,国际时效包括远古占有和不当占有这两种情况。因此,法院实际上暗含地承认了国际时效。约翰逊教授也分析说:“从这些段落中看来可以合理地推论,法院既承认‘远古占有’作为取得领土所有权的方式,也承认‘所称的严格意义上的时效(不当占有)’作为取得领土所有权的方式。法院似乎也确认下述观点,即一个国家取得按照国际法是公海的海域时,是一种以牺牲国际社会为代价的不当占有,它将要求各国的普遍容忍或默认。因此,考虑到狭义的时效概念,可以合理地得出结论,即对这种海域的所有权是通过时效而不是通过先占取得的。”

曾担任渔业案法官的维尔教授在1953年出版的《国际公法的理论和现实》一书中,进一步解释了历史性所有权历史性逐渐强化概念。在维尔教授看来,历史性逐渐强化概念与先占的区别是,它既适用于取得陆地也适用于取得某些海域。历史性逐渐强化与“所称的严格意义上的时效(狭义的时效)”的不同在于,历史性逐渐强化除了适用于不当占有情况外,也适用于取得不能证明先前曾经属于另一国领土的远古占有。可以看出,“历史性所有权历史性逐渐强化”同时包含远古占有和不当占有。而这正是广义时效概念包含的两种情况。然而。他不是选择使用约翰逊教授提出的“取得时效”表达法,而是使用了“历史性逐渐强化”表达法,“是为了避免没有价值的争论,与取得时效相比,人们更喜欢术语历史性逐渐强化。”可见,维尔教授并不否认时效,他只是用历史性逐渐强化概念代替有争议的时效概念。就历史性逐渐强化概念本身而言,它以长期有效占有为基础,判断历史性逐渐强化完成的标准是其他国家的默认或者长期没有反对,而不是根据国际法中闻所未闻的确定时间的经过(时效期间)。总之,按照维尔教授的解释,历史性逐渐强化概念既适用于不当占有,又适用于远古占有:既适用于陆地领土取得,又适用于海域领土取得。用历史性逐渐强化概念代替国际时效,不仅回避了时效在国际法中地位的争论,而且便利司法机关做出裁决,即除了重视权利主张国长期、连续占有的事实外,通过其他国家的默认,特别是其他国家没有反对的事实来判断历史性逐渐强化是否完成,从而裁决领土所有权。

二、对历史性逐渐强化概念的引申和发展

(一)约翰逊教授对历史性逐渐强化概念的解释

在谈到维尔教授阐述的历史性逐渐强化概念时,约翰逊教授认为,它大大简化了这一问题,现在有可能将“远古占有”和“不当占有”包含在“历史性逐渐强化”单一标题下。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历史性逐渐强化”理论具有比只是消除围绕“时效”理论产生的某些混乱更深远的意义,即历史性逐渐强化体现了胡伯法官在帕尔马斯岛案阐述的时际法规则:“……一个法律事实必须按照与之同时的法律,而不是按照关于该事实的争端产生时或解决争端时的法律予以判断。……至于在一个具体案件中,在先后连续不同的时期所实行的几个不同的法律制度中究竟应适用哪一法律制度的问题(所称的时际法),必须对权利的产生和权利的存在这两者做出区分。产生一个权利的行为受该权利产生时所适用的法律支配;按照同一原则,该权利的存在,换句话说,该权利的继续表现,也应当依循法律的演进

所要求的一些条件。”因此,重要的是不仅取得了领土所有权,而且也应该按照法律演进要求的条件继续保持着领土所有权。领土所有权的保持通过国家以与具体情况相适应的方式行使领土实现。具体情况按照所涉地区是否有人居住、是否存在着导致争端的对立性权利主张而变化。如果存在着一个争端,并且“争端是另一方已经实际行使的事实为根据的”,“那么,只根据过去某个时候有效取得的领土确定所有权是不够的;也必须证明领土继续存在着,并且在对解决争端一定视为关键的时刻(关键日期)也确实存在着。这种证据表现为实际从事诸如仅属于领土者的活动。”H也就是说,国际法中每个领土所有权必须经历一个“取得”、“保持”的连续过程,所要求“保持”程度根据具体情况而变化。在约翰逊教授看来,“取得”、“保持”所有权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历史性逐渐强化过程。如果这种观点是正确的话,就有可能以新的根据使用“历史性逐渐强化”概念来表述与领土所有权有关的法律规则。这一根据将强调取得和保持所有权之间的密切关系。而且将避免围绕时效问题的争论。

(二)施瓦曾伯格对历史性逐渐强化概念的阐述

受渔业案提出的“历史性逐渐强化”概念的启发,施瓦曾伯格教授试图提出关于领土所有权的国际法规则。在他看来,“历史性逐渐强化”这一术语的限定词不仅强调历史性逐渐强化过程的历史方面,而且意味着从历史角度分析领土所有权可能有助于研究关于领土所有权的国际法规则。他分析说,在早期,有效控制是最重要的产生领土所有权的行为,稍后,出现了带有法律色彩的导致取得领土所有权的行为,如割让条约、婚姻安排、继承。随着各国之间缔结条约的增多,相当多的领土所有权得到了这些条约的明示或默示承认,另一方面,国家通过对其他国家领土权利要求持保留意见或提出抗议的方式否认领土所有权的有效性。地理大发现后,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其他国家是否承认先占者的权利要求,而且。海洋强国对公海大片海域的专属性权力也不得不在合理基础上加以调整。最后,自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以来,通过多边条约解决领土所有权问题成为以后历次大战结束后建立和平秩序的基本特点。因此,施瓦曾伯格教授得出以下结论:“从这种历史观点看,领土所有权的历史性逐渐强化是在国际社会形成、扩大的背景下出现的。因此,这一现象呈现出三个基本特征:首先,所有权的历史性逐渐强化通常是一个渐进过程;其次,每个所有权开始时在本质上是相对的,取得者希望将它转变为绝对性所有权;第三,该所有权变得越绝对,其多重根据就越多。”在他看来,导致产生领土所有权的行为,如割让条约、婚姻安排、先占等只在当事国之间产生法律效力,具有相对性,要成为对世权,还需要其他国家的承认。因此,割让条约、婚姻安排等导致产生领土所有权的行为只是所有权的构成要素之一,为了使它成为完善的所有权,还需要有其他国家承认、同意或者至少是默认的证据。因此,“从历史观点分析这一问题把重点放在强调领土所有权的历史性逐渐强化是一个过程。而且,它强调领土所有权的两个基本特点,表现了其最初的相对性及在向绝对性转变过程中其构成要素的多重性”。历史性逐渐强化实际上“意味着一个开始时没有、在与日益增多国家关系的演进过程中,并且最终成为对世权的所有权最终完成”。从历史角度分析了国际法领土所有权的形成过程和特征后。施瓦曾伯格教授提出了调整领土所有权的国际法规则。在他看来,这些规则不是特定的规则,而是支配国际法相关基本原则的那些规则。这些基本原则包括、承认、同意、善意、自卫、国际责任和公海自由原则。与此同时,在其适用于领土所有权具体问题时,这些规则相互作用可能形成更为具体的第二层次规则。通过进一步研究司法机构对这些原则的适用,施瓦曾伯格教授得出结论说:“国际法庭和仲裁庭的实践很容易归为一种模式,即完全不考虑(传统国际法的领土取得方式)源于私法的类比。这些实践说明。领土所有权主要是由、承认、同意和善意等基本原则之下的具体规则所规范和调整。通过这些规则的相互作用,相对性所有权可能转变为绝对性所有权。一个所有权变得越绝对,其法律根据的多重性越明显。在典型情况下,它是一个国际法庭已经适当地描述为所有权历史性逐渐强化的演变过程的结果。”

总之,施瓦曾伯格教授从历史角度结合国际社会的特点分析了领土所有权的形成过程。揭示了最初取得的领土所有权是相对的,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其他国家对这种领土所有权的认可、承认或默认最终使领土所有权成为对世权。按照施瓦曾伯格教授的观点,似乎所有的领土所有权都应该经过这样一个历史性逐渐强化过程。

(三)詹宁斯教授对历史性逐渐强化概念的评论

在詹宁斯教授看来,历史性逐渐强化概念不只是术语改变,而是有更深的意义。指出:

“它开启了不同于或者至少可以成为在细微之处不同于传统国际法中先占和时效的领土所有权取得方式的大门。如上所述,时效是以和平、有效占有为根据的,即以者名义占有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但是,这种占有在有争议的案件中并不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必须证明这种占有,并且为了证明这一点,可能涉及到各种各样的证据,特别是第三国的态度,因为普遍承认在有关陆地领土权利问题一直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历史性逐渐强化概念引入了超越占有证据的思想;由于诸如公认、承认这些因素,如果我对这一点的理解是正确的话,不仅是有助于时效完成的情势的证据,而且在形成领土所有权过程中它们本身也是决定性要素。”

在詹宁斯教授看来,历史性逐渐强化概念替代时效,不仅仅是术语的改变,而是强调其他国家承认、默认以及禁止反言在取得领土所有权中的重要地位:它们不仅是有助于推定时效是否完成的证据,而且在确定领土所有权归属时也是决定性因素,从而使得法律与领土现状以及国际社会的主流观点保持一致。至于权利主张国的“利益”能否成为影响法庭裁决领土所有权问题的因素,詹宁斯教授则持审慎态度,他强调:“不论所有这些历史性逐渐强化因素多么重要,占有的事实最终仍然是基础,并且是历史性逐渐强化过程的必要条件。因此,这一过程只有在实际占有时才开始进行。……应该明确,除非、并且只有在实际占有已既成事实时,历史性逐渐强化过程才能开始,虽然没有规定确定时间。只有在以者的名义占有经过了相当长的时间后它才能完成。”

在肯定历史性逐渐强化概念的同时,詹宁斯教授也提醒人们应该提防这一概念的缺陷,指出:首先,人们或许对通过将领土取得的不同概念归在一个没有形状皮箱的想法感到遗憾。因为,国际法需要的是精心阐述,而不是简单化。而且,必须承认,这种简单化,使得将最初通过非法方式取得占有单独出来并区别对待变得更加困难。的确,历史性逐渐强化方式总的趋势使占有的起源变得越来越不

重要。毫无疑问,这在某种程度是现实的。但是。在其他领域的法律正努力界定并制裁国际关系中非法使用或者威胁使用武力时,它有时可能具有预料不到的消极结果。其次,历史性强化也是一个胃口极大的概念,应该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否则,我们可能看到传统的领土取得方式制度被迅速归入累积性禁止反言这一总概念下。而且,应该牢记,它是以国际法院判决中的暗示为根据的,它从没有被任何法庭明确阐明为一个理论,在允许本质上只是一个简单、浅显的想法演变成为理论原则,这本身存在着某种危险。

总之,在詹宁斯看来,用历史性逐渐强化概念替代时效,不仅是术语改变,而且意味着更加重视其他国家承认、默认、禁止反言等因素在确定领土所有权中的作用。但无论如何,实际占有都是产生领土所有权的基础,是形成领土所有权的必要条件。强调其他国家承认、默认和禁止反言等因素在确定领土所有权中的地位和作用,克服了国际时效没有规定时效期间的缺陷。与此同时,詹宁斯教授也正确地指出,如果不适当地扩大历史性逐渐强化概念的适用范围,以至于用它涵盖所有的传统领土取得方式,也是不对的。另外,历史性逐渐强化概念淡化最初占有领土的性质与国际法禁止非法取得领土所有权的努力相违背。

三、几点结论

应该看到,历史性逐渐强化概念是渔业案中当事方援引时效而国际法院回避时效在国际法中的地位发表意见的背景下提出的。此后,公法学家从不同角度进一步阐发了历史性逐渐强化概念,从而深化了对历史性逐渐强化概念及关于领土所有权国际法规则的认识。从以上讨论中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一)历史性逐渐强化实际上是国际法上领土所有权的形成过程

国际法院在渔业案中回避就时效在国际法中的地位发表意见的背景下提出了历史性逐渐强化概念。维尔教授认为,历史性逐渐强化不仅适用于陆地领土取得而且适用于海域领土取得,既包括不当占有又包括远古占有。约翰逊教授强调。历史性逐渐强化体现了胡伯法官阐述的时际规则。在施瓦曾伯格教授看来,从历史角度分析,国际法中的领土所有权最初具有相对性,最终演变成为一种绝对权,历史性逐渐强化表明了国际法中领土所有权的特点。并且认为,似乎所有领土所有权都需要经过这样一个历史性逐渐强化过程。

历史性所有权是国家对沿海海域取得的领土所有权,是通过时效取得的,其最终形成需要经过一个历史性逐渐强化过程。正如布卢姆教授所说:“历史性所有权表达法――重点是限定词‘历史性’――清楚地表明了这种领土所有权不同于现有领土取得方式的显著特点,尽管使用这一术语存在着缺陷。以下事实突出了这种不同,即其他领土所有权都是以具有即时效果的瞬间行为为根据的,并且这种所有权的权源能够追溯到这种瞬间行为,而历史性所有权是包含一长串的行为、疏忽以及行为模式的一个长期过程的结果,该过程的全部并且通过其累积效果才产生了所有权,并使它逐渐强化为国际法上有效的所有权。”并且注意到,近来涉及历史性所有权问题的学者,如维尔、施瓦曾伯格、约翰逊等,日渐频繁地并且越来越强调,“历史性逐渐强化”术语构成一个历史性所有权形成过程基础的法律概念。

(二)历史性逐渐强化概念体现了胡伯法官阐述的时际法规则

历史性逐渐强化体现了胡伯法官阐述的时际法规则,即“……一个法律事实必须按照与之同时的法律,而不是按照关于该事实的争端产生时或解决争端时的法律予以判断。……至于在一个具体案件中,在先后连续不同的时期所实行的几个不同的法律制度中究竟应适用哪一法律制度的问题(所称的时际法),必须对权利的产生和权利的存在这两者做出区分。产生一个权利的行为受该权利产生时所适用的法律支配;按照同一原则,该权利的存在,换句话说,该权利的继续表现,也应当依循法律的演进所要求的一些条件。”凹历史性逐渐强化体现了取得领土所有权和保持这种所有权的过程。

(三)强调其他国家的承认、默认、不反对或禁止反盲在确定领土所有权中的地位和作用

国土规划概念篇2

关键词:理性、发展、土地利用规划

中国正处于重要的经济转型时期,信息化、工业化、市场化同时进行,传统的农业社会模式不复存在,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随着城镇化的持续,产业结构也不断做出调整,以跟进社会发展步伐。国家产业调整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土地规划利用等问题。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大规模发展工业建设,在经济飞速增长的同时,也由于土地规划利用的不合理,而导致了环境污染加重,土地地力消耗加剧等不利局面,大大增加了土地规划利用的不确定性。面对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传统规划的前期分析工作不到位,土地利用战略水平研究落后,已明显无法应对局面,这就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

与此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部分城市在理性发展规划方面开始借鉴国外先进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自身情况,制定了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国情的概念性城市发展规划。概念性城市发展规划弹性高、实效性强,同时分析角度广阔,备受政府及有关专家学者的关注和好评。目前国家开始着手将概念性城市理性规划的理念引入土地利用战略中,为新形势下的土地利用规划提供新思路,以达到土地利用规划结构布局的合理优化。

一、中国土地规划现状与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完成了两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三轮的编修正在进行中,由计划到定性规划再到弹性规划,逐步成熟稳健,制度也趋向健全。2000年以来,国内部分城市已经开始了土地规划利用战略研究项目,国家也将之列入政策重点课题中,土地规划利用理论水平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土地利用战略研究方面,综合评价利用条件,全面分析土地利用资源和条件,重点研究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政策、人口和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结构等关系,客观分析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同时对土地开发市场状况充分了解分析,根据土地现状和潜力,结合行业用地规模、土地利用规划布局规模等条件,明确土地规划利用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事项。在土地利用条件具备。土地供需状况分析完整的基础上,着手进行土地规划利用的章程,明确土地利用的目标、方针等。

由于国内土地规划研究战略起步较晚,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未形成比较固定的模式,因此在土地规划利用过程中出现诸多不足。由于中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土地规划利用方面仍然偏重于耕地保护研究,忽略了城镇发展需求,导致了地方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指标和耕地补充指标偏离本地实际情况,影响了战略目标实现。另外,当前土地规划利用研究时,过于偏重数量平衡,忽视了土地空间布局,导致了土地资源的利用价值大大降低。同时,近几年来国家提出了农村城镇化,金融风暴之后又制定了扩大内需政策,调整农业结构,用地需求和建设用地供给的局面逐渐紧张,传统的“定量控制原则”式的规划过于刚性,面对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土地利用问题缺乏足够的应变手段。

二、国内外城市土地规划研究对比分析。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财富的源泉。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环境建设、交通市政等,都离不开土地。中国很早就开始确立全国城市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进行城市发展和土地规划利用相结合,切实利用好每一寸土地的基本国策。

在国际上,以德国为首的欧洲国家,在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上都是采用发展导向型。德国重要城市如柏林、慕尼黑等,对城市经济等各方面情况全面分析,作为规划依据,根据城市发展趋势预先安排各项用地计划,但规划本身具备一定弹性,并不对城市发展起到决定性约束作用,规划本身通过投资计划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调节作用。同时,德国等欧洲国家的城市用地规划都讲究科学用地,城市用地有各自特色,具有较为明确的意向性和指导性。

三、美国城市理性发展与国土规划相结合实例。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发展起来的工业化国家,其城镇化规模也是最大的。在最初的发展中,美国也曾经面临城市蔓延的局面。所谓城市蔓延,是指在服务和城市就业核心区以外的一种低密度、跳跃式的空间发展模式,将人们居住与其它工作生活方面分离开来,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这是一种不计后果的发展模式,它破坏了土地利用的平衡局面,增加了城市运行成本,将人们强行隔离开来,促使社会阶层矛盾加剧。

面对此局面,美国开始施行城市理性发展理念,保护农用土地,复兴城市已有社区,实行多种交通方式,以谋求可持续发展。在这方面,美国政府官员和学者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们对城市蔓延引起的后果一致予以认同,并积极接受新的理念。美国在城市理性发展理念上,包括了以下几方面考虑:1、尽量减少环境影响,兼顾可持续发展战略;2、通过有效全面的规划,使不相容的土地类型冲突减至最小;3、保证城市阶级之间的就业与收入差距在可控范围内,促进城市健康发展;4、控制地方政府收支与当地实际需求相符合。

四、中国国内城市发展概念对土地利用规划的借鉴意义和启发。

美国城市理性发展理念是根据美国城市实际发展情况结合国情制定的,与中国国情实际并不完全符合。我们应该向美国学习的不是美国城市理性发展的内容,而是美国在这发展中的理性思维。例如美国由于市场的影响,居住和就业处于分离状态,服务业和服务对象偏离太大,因此美国城市在土地利用规划上采用了一定程度的混合使用来解决上述问题,并试图减缓交通拥堵等问题。但土地混合利用规划却未必适用于中国国情,因为中国城市发展长期奉行先生产,后生活的理念,从计划经济时期开始,单位式住房便成为城市居民主体居住状态,就业和住宅在微观上高度混合,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根深蒂固,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另外,由于计划经济时期的市场发展需求,一座城市的行业分布相当松散,整个城市的宏观表现像是无数个散落的板块拼图一样,每块拼图就是住宅--单位的混合体,这样做甚至带来了交通拥堵等问题。

中国在快速建设城市化社会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向美国等先进国家学习理性规划城市建设和土地利用的经验,这的确实有必要的,但切忌罔顾国情一味照搬,更应注重他国做法背后的理性思维和逻辑。如何将国外城市理性建设经验与我国国土利用规划实际相结合,正是我们需要去探索和思考的。

五、结语

随着中国城市化快速进程,国土利用规划已成为国家重点解决的问题,上述土地规划研究和结论还有待时间和实践的考验,但我们必须积极向他国学习理性发展规划的理念,改变传统模式,以适应新时代形势,作出正确的国土利用规划,促进国家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景刚,欧名豪,张全景,张效军. 城市理性发展理念对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的启示[J]. 中国土地科学,2005,04:56-60.

[2]谭忠诚. 城市理性增长与土地利用规划控制[D].南京农业大学,2006.

国土规划概念篇3

[关键词]土地使用权 地上权 基地使用权 空间基地使用权

一、基地使用权名称的确立

(一)、我国现行土地使用权制度及其不足

土地使用权制度是我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产物,它的出现,使我国土地利用从无偿到有偿。1979年颁布的《中外和资经营企业法》第五条规定:“中国合资者的投资可包括为合资企业经营期间提供的场地使用权。如果场地使用权未作为中国投资者投资的一部分,合资企业应向中国政府交纳使用费”。这里的“场地使用权”就是土地使用权。在此之后,1986年颁布的《民法通则》第80条第一款规定了土地使用权制度。1988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土地使用权制度以宪法形式肯定下来。1988年修改的《土地管理法》和1998年修改的《土地管理法》都规定了土地使用权制度。1990年国务院颁布的《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较为全面的规定了土地使用权的出让、转让、出租、抵押、终止以及划拨土地使用权等问题。1994年颁发的《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对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划拨等问题作了更为详细的规定。[1]这些法律规定,基本上构成了土地使用权制度的体系,以法律手段保护了土地使用主体的权益。

从我国现行土地使用权制度来看,尽管建设成就很大,但我们不能不看到,根据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发展需要,根据目前土地使用实践,为土地立法所提供的可能与必要,现行的土地使用法律制度还是不充分、不完全、不系统、不协调的,还是一个比较粗线条的法律制度体系,其中还有很多等待解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2]目前的土地使用权制度,是存在很多问题的,这里不能一一加以论述,我就选择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作一下简要的探讨。

第一,以土地所有制的性质为标准来划分土地使用权的种类,而且不同性质的土地使用权有不同的待遇。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只有国有土地使用权才可以出让方式设立土地使用权,而集体土地使用权则不允许自由出让,如果需要在集体土地上以出让方式设立土地使用权,必须首先办理土地征用,使集体土地变为国有土地才能出让。集体土地使用权,即集体土地所有权人将其土地无偿分配给本经济组织内部成员使用而设立的土地使用权,如乡镇企业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既然在集体土地上可以设立这些土地使用权,为何不允许出让?有人认为,这是保护耕地资源的需要,如果允许集体经济组织出让,那么就会出现集体经济组织肆意出让土地使用权,从而使农业用地减少,顺还广大农民的利益。但也有学者对土地尤其是耕地资源的保护,不在于集体经济组织对其所有的土地有无土地使用权的出让权,关键在于是否严格执行土地用途的管制制度,无论是国家还是集体出让土地使用权,均应严格实行土地使用权审批制度。[3]对于这一点,我也表示赞同,土地所有人应一体享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权,而不论是国家还是集体。

实践中,大量的建设用地都是在使用集体土地,对于集体土地,首先有国家征用,然后国家出让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归国家所有。国家在征用后出让土地使用权,它的费用是相当高的,尤其是在作为商业用地的时候。但是目前国家在征用土地时的补偿标准并不高,折旧使国家获得的出让金要比国家在征用集体土地是给予记忆的补偿金高出许多倍,这就违背了民法中的平等原则。与此同时,国家在征用集体土地给予的补偿金,直接的受偿主体是集体,真正分到集体成员手中的补偿金往往更少。

第二,现行法律关于国有土地使用权期限届满后的地上物的归属的规定不尽合理。如《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40条规定:“土地使用权期满,土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所有权由国家无偿取得”,这一规定显然有失公平。另外,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城镇居住用地的出让期限是70年。这些规定,是有欠科学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买房已经成为大众化的需求,购置房产也成为人们的一项重要的投资。而且现今各方面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70年后的房产仍然有其价值和使用价值绝非难事。70年后就归国家所有,有违公平、合理原则。

(二)、基地使用权名称的确立

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现行的土地使用权制度存在着相当多的不足之处,因此,需要对现有的土地使用权制度进行整理和完善,已是学者们的共识。但是,如何整理与完善土地使用权制度,学者们有不同的意见。这些不同的意见在物权立法中,主要反映在如何规定土地使用权、能否用地上权取代土地使用权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学者间主要存在三种不同的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物权法应当采用土地使用权的概念,不应当用地上权的概念取代土地使用权。这种意见的理由,主要是我国的土地使用权与大陆法上的地上权是不同的,二者存在重大区别。[4]第二种意见认为,我国的土地使用权相当于大陆法中的地上权,可以用地上权概念取代土地使用权。第三种是梁慧星老师的观点,认为我国土地使用权相当于大陆法中的地上权,但考虑到我过大陆的习惯,拟称为基地使用权。

在我看来,我比较赞梁慧星老师的观点,既主张以地上权涵括目前除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外的各种土地使用权,主张以“基地使用权”的名称替代“地上权”的概念。因为我国的土地使用权与大陆法上的地上权是有差别的,二者产生的社会基础是不一样的,所以采用地上权的概念有欠科学。与此同时,如果采用“土地使用权”的概念,则内容过于宽泛。因为土地使用权这一概念不仅包括物权意义上的基地使用权、农地使用权,还包括债权意义上的土地租赁权。基于以上考虑,我赞成以基地使用权替代地上权概念,与农地使用权、邻地利用权、典权构成完整的用益物权体系。

对于“基地使用权”的概念,根据梁慧星老师的观点,表述为:“基地使用权,是指在他人所有的土地上建造并所有建筑物或其他附着物而使用他人土地的权利。” [5]其中,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概念中没有提到租金,因为目前基地使用权的设立,不以支付租金为要件。例如因行政划拨而设

立的土地使用权是无偿的,农民取得宅基地使用权在长期内仍将是无偿的。在这一 概念中,也没有提及期限,因为基地使用权有有期限的,也有没有期限的。 人大法工委二审稿对于基地使用权内容的规定,采取了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的概念,并与土地承包经营权、地役权、典权、居住权构成了用益物权的内容。有学者认为使用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概念,是为了保持与现行法律规定的一致性,因为我国的《土地管理法》第四条规定:“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等。”但是采用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的概念,有其弊端。从《土地管理法》第四条我们可以看出,建设用地使用权包括建造城乡住宅,如果是这样的话,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的界限就不明确了。这样可能会存在法律适用的交叉,对于乡村住宅到底是适用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规定还是适用宅基地使用权的规定?[6]因此,适用“基地使用权”的概念,包括目前除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外的各种土地使用权,便不会有这类问题的存在。

二、基地使用权的效力

根据以上的论述,我们把基地使用权表述为在他人的土地上建造并所有建筑物或其他附着物而使用他人土地的权利。在明确基地使用权的概念之后,紧接下来的应当是基地使用权主要内容的构建。在这里,由于受篇幅的限制,主要探讨一下基地使用权的效力。

关于基地使用权人的权利,主要包括基地使用权人的土地使用权及基地使用权的一些相应的处分权。至于基地使用权人的土地使用权,主要包括对土地的占有权、使用权、基于基地使用权的物上请求权、基地使用权的出租与借用以及不动产相邻关系的适用。[7]对土地的使用权即指基地使用权人对土地所有人的土地直接控制,并对所有人的土地按照其属性、用途进行使用的权利。基于基地使用权的物上请求权是指基地使用权人利用土地的圆满状态受到妨害时,便可依妨害形态的不同,而分别行使基地使用权的物上请求权。基地使用权的出租权是指基地使用权为物权,具有对世效力,基地使用权人可以把基地使用权出租。不动产相邻关系,是指相邻近的不动产各方在对各自所有或使用的不动产行使所有权或利用权时,因相互间应当依法给予的方便或接受限制而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基地使用权的处分的自由,主要是指基地使用权的转让和设定担保。转让基地使用权时,我国的做法是地上的建筑物和工作物同时转让。这说明我国采取的是土地使用权和建筑物、工作物转让一体主义的做法。人大法工委二审稿第152条就规定:“建设使用权人将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互换、出资或者赠与的,附着于该建设用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一并处分。”同时,基地使用权为不动产物权,可以作为抵押的标的设定基地使用权抵押权。在实行基地使用权抵押的时候,抵押的效力同样及于地上的建筑物、工作物。

基地使用权人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有一些相应的义务。主要有:第一是交付租金的义务。虽然基地使用权不以租金的支付为要件,但当事人之间也可以作有关租金的约定。第二是按照土地用途进行使用的义务。即基地使用权人应当按照土地用途为使用收益,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违反土地的登记用途,如果确实要改变土地的登记用途,应事先向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审批。

三、空间基地使用权

空间基地使用权,又称区分基地使用权,指在他人的土地上的空中或者地中拥有建筑物或其他工作物为目的而使用他人土地的空间的权利。本来,依大陆法系的民法理论,土地所有人设定地上权后,土地所有人对土地的使用、收益便转由基地使用权人享有和行使。所以基地使用权人对土地的使用、收益的范围,与土地所有人相同,不限于地面,而且也及于土地的空中和地。空间基地使用权和这种效力及于土地的上下空间的普通基地使用权,在本质上虽同属于基地使用权的范畴,但其使用和收益的范围却有着量的差异:空间基地使用权的使用和收益的范围仅为地表之上或者地表之下的特定断层空间,而普通基地使用权的使用和收益范围,则不仅包括地表之上和地表之下的空间,而且也包括地表本身。

空间基地使用权,是现代各国为顺应土地的立体化利用而创建的制度。空间基地使用权的创设,对不动产物权法的发展有革命性的意义。土地作为资源的一种类型,具有资源的稀缺性特征,随着人类的进步,资源也显得日益贫乏,土地的空间利用毫无疑问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科学的进步,尤其是建筑技术的进步,使人类对土地的利用延伸至空中和地下,使人们实现了对土地的立体利用。空间基地使用权的创设,满足了这种实践需要。

既然空间基地使用权有其特殊的价值,那么物权法应如何规定空间基地使用权呢?有学者认为,空间利用权是一项独立的权利,应当成为物权法体系中的一个物权种类,由物权法做出统一的规定,而不应分割为不同的权利类型。[9]也有学者认为,一定的空间只能基于土地才能产生,正是由于空间利用权与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不能分离,因此空间利用权应当归物权法调整。“无论是普通地上权或区分地上权,均以土地为客体,以土地的上下为其范围,仅有量的差异,并无质的不同,故区分地上权并非系物权的新种类,除有特别规定外,应适用关于地上权的规定。”[10]我同意后一种观点,对于我国物权法而言,应将空间基地使用权在基地使用权中加以规定,没有必要作为用益物权一章中的一个单独种类,给予专门的规定。

大陆法系国家或地区对空间基地使用权的规定是在民法典有关用益物权的相关章节进行规定的。有三种方式。第一,根据德国的《地上权条例》,所谓地上权系以在他人土地表面、上空及下空拥有工作物为目的而使用他人土地及空间的权利。也就是说,空间地上权的概念已被地上权的概念所包含。第二,日本是通过对民法典进行修正时采取“附加”的方式规定空间权的,以保持民法典的整体框架和条文序列。日本将空间权的条款附加在“地上权”一章最后一个条款(即第269条)之后,成为最后一个条款之一部分(即第269条之二)。第三,瑞士民法典则将有关空间权的内容,则规定在“建筑权”项下的第779条。该条第1款规定:“在土地上可设定役权,得权人有权在土地的地上或地下建造或维持建筑物。”在本质上,其等同于其他国家规定的地上权。

从上可知,大部分国家的作法都是空间地上权的概念已经被地上权的概念所包含。这次人大法工委二审稿,在建设用地使用权这一章规定了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其中第141条规定:“建设用地使用权在已经设立用益物权的地上或地下修建地铁、轻轨、空中走廊、车库等设施或者铺设管线的,不得妨害已设立的用益物权的权利人行使其权利。”但是第141条并没有明确给出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概念。

对于空间基地使用权的内容,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空间基地使用权的客体为一定的范围,它应该具备空间是可以确定的、空间是可以独立使用的、空间是可以依不动产登记进行公示的。第二,空间基地使用权的设定,应由当事人以合同方式进行,当事人设定空间基地使用权的时候,应办理登记。第三,在设定空间基地使用权时,如果有地表其他基地使用权,空间基地使用权的设定不妨害既存基地使用权人行使权利。第四,关于空间基

地使用权的期限,期限由当事人协商,但一般不超过土地既存的用益物权的剩余期限。 注释:

[1]王利明:《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及说明》,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343页。

[2]梁慧星:《中国物权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637页。

[3]张义华:《物权法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8页。

[4]王卫国:《中国土地权利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49-151页。

[5]同[2]. [6]李晖:《浅析物权法草案第140条、141条对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规定》,载自中国私法网。

[7]陈华彬:《物权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421页。

[8]同[7]. [9]王泽鉴:《民法物权2 用益物权 占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8页。

[10]同[1],第409页。

国土规划概念篇4

关键词:城市设计;本土文化;文化传承;城市灵魂

Respect Culture ――Urban Design shouldBase on Local Culture

Abstract : The current chinese modern urban design appears more and more serious western mark, and lost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hich makes chinesecities more and more similar.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esign of the city of the XuFuCheng,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he urban design basing on local culture,and how to form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modern city.

Keyword:City designing ; local culture ;culture heritage ; urban soul

中国的现代城市已失去了自古以来的中国特色,越来越趋同化,越是经过现代城市规划与设计的方法进行设计,越没有了传统城市的风韵。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的城市,无不充斥着巨型广场、大量喷泉、宽阔的步行街、大量的玻璃幕墙建筑,如果不考虑人的因素的话,除了一些历史文化名城和重点保护街区以外,将你置身于中国一座现代化的城市中你定会造成思维上的混乱,不知置身于世界的哪个国家、哪个城市。这足以说明,中国城市的规划正在被西方现代主义的意识及方法所侵占甚至取代,美国城市设计理论家凯文・林奇提出了城市形象的3个条件:识别性(Identity)、结构(Structure)和意义(Meaning),[1]可见中国现代化城市的识别性已日趋模糊,早已失去了本来应有的城市文脉及中国特色。

正如俞孔坚所言:城市要有特色,而城市的特色来源于土地本身。尊重土地、尊重在这片土地上形成的特定的文化,并且使这一文化贯穿于城市发展的始终,使无限的创意留给本土文化,这才能充分展现一个城市的魅力,形成中国城市独有的文脉。而这一文脉的承接与继承就是当今城市规划工作者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以下就以连云港清河口三河两地概念规划即徐福城概念规划为例,对在概念规划中如何基于本土文化进行设计这一课题进行探讨,希望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对策。

1“找魂”

城市是文化的载体,失去了城市文化的自我内核,城市就失去了光彩。[2]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悠久的历史塑造自己的灵魂。文化就是这一灵魂的具体表现形式。我们在概念规划之处就要深入挖掘这一灵魂,使这一灵魂继承下去。

城市规划起始于现场调研,而现场调研不仅是熟悉、认清规划场地所在地区的气候、河流、地质地貌等自然要素的过程,更是深入挖掘认知当地文化、传统、习俗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建筑形式等人文要素的过程。

文化具有地方性和传承性, 这为塑造具有特色的城市文化形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地方文化同时保存在地方历史文化古迹、自然山水和人们的意识之中。[3]在对连云港市清河口的调研中,我们熟悉了规划区为三河夹两地的基本地形,属于河流的冲击扇地区,当地的建筑形式多为红瓦白墙的硬山顶建筑。更重要的是在对当地的政府及群众的走访中,了解到当地广泛流传的秦始皇时,徐福从这里出海寻仙的传说。已历经21载赣榆徐福节是这里重大的节日,受到海内外的关注。这就为本次的概念规划找到了设计的灵魂,所以本次规划定义为徐福城概念规划,并且建筑布局及形式严格围绕徐福城这一概念来设计。

2“提魂”

找到城市的灵魂之后,就要把这一灵魂提炼出来转化为具体的规划“符号”,把这一灵魂分散布置到整个城市中。下面以连云港清河口三河两地城市设计即徐福城概念规划为例,试讲述“提魂”的方法与具体转化的过程。

2.1 “蝠”的演绎

Sternberg曾经在JAPA2000年夏季刊上发表了《城市设计的整体性理论(An Integrative Theoryof Urban Design)》[4]一文,认为作为整体的城市设计,必须承认人的体验的作用,其中人的体验就包括人的自我感知,文化感知等。徐福在此地出海寻仙是本地人口口相传的故事,所以此次城市设计要深化这一故事概念,加强人们的文化感知度。

整个徐福城的规划以徐福出海求仙为出发点,形态上酷似蝙蝠和徐福的福相对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由于“蝠”和“福”谐音,所以蝙蝠一直是福气、长寿、吉祥、幸福的象征。与蝙蝠有关的吉祥图饰,在中国吉祥图饰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俯瞰规划用地的形状我们可以抽象的把用地具化成蝙蝠的形状(图一),暗合徐福的福字。

2.2 五福园

具体规划从“蝠”即“福”出发,把两岛夹一河按照蝙蝠的形态分成“福、禄、寿、禧、财”五部分,即“五福园”。(如图一)

“福”在“蝙蝠”左翼上部,其中规划项目为以“福”广场为起点的百草园和客栈等休闲健康等项目;

“禄”在“蝙蝠”左翼下部,其中规划项目为以“禄”广场为起点的私家庭院、琴台、棋馆、书苑、画廊、接待中心等会议接待、会客等项目;

“寿”在“蝙蝠”中部即蝙蝠的主体,其中规划项目为以“寿”广场为起点的三山台、一阳阙等寿字寓意的项目,迎合徐福城徐福出海求仙求长寿的寓意。

“禧”在“蝙蝠”右翼下部,其中规划项目为以“禧”广场为起点的水上婚礼、影楼等婚庆礼仪等项目;

“财”在“蝙蝠”右翼下部,其中规划项目为以“财”广场为起点的酒肆、茶苑、歌坊、影棚、舞台、水晶宫等娱乐购物项目。

2.3 构思主线

徐福北岛规划以行政文化为主线,突出奇数字“一、三、五、七、九”。(图二)具体规划项目为一阳阙、三山台、五行船、七星灯、九影帆。其寓意为徐福出海求仙的故事:传说当年秦始皇派遣徐福求长生不老之术,徐福即来此岛,在此一阳阙旧址炼丹求仙,数日不成功。始皇大怒,下令徐福出海求仙。徐福随即盖三山台,昭告神明,誓出海求仙修习长生不老之术,之后带五百童男童女登上五行船,在七星灯的指引下东渡出海,回头望,却是连绵的船队“九影帆”。至此规划设计与徐福出海求仙的故事彼此结合到一段落。

图 一概念构思图图 二概念结构图

3“立魂”

著名建筑师萨里宁曾经说过:“看看你的城市,我就知道你那里的居民在文化上的追求。”[5]概念规划完成以后,不应该只停留在图纸或者具体的城市建筑中,更要使其分散到城市的各个角落,融合到每个市民的日常生活中。使这一文化深入到每个人的心中,使当地人有了普遍的认同感。进而向外界不断扩散。这样这一灵魂即文脉就会一直延续下去,并且在普遍的现代化城市中保持自己的独有风格,进而在城市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结语

著名城市学家刘易斯・芒福德说:“城市不只是建筑物的聚集,它更是各种密切相关并经常相互影响的各种功能的复合体――它不单是权力的集中,更是文化的归极。”[6]可见,文化在城市中的至高地位。今天,现代城市充斥着各种各样西方现代主义的物质实体,规划界最常用的也是西方现代主义规划设计方法,所以,保持城市的个性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就显得尤为迫切。

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延续城市原有的文化特色, 不仅仅局限在老城区中, 更要注重在新区规划中。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地避免城市文化归属感缺失与城市精神模糊的困境。[7]尊重本土文化,利用本土文化,继承本土文化,传播本土文化,是我们每个规划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2]把历史文化融在建筑规划之中.深圳特区报. 2008-02-15

[3]李迪华 俞孔坚 武弘麟 王忠平 城市形象与城市特色的灵魂[ J ].中国园林.Vol. 16, No. 68/ 2000( 2) :26

[4]ErnestSternberg.An Integrative TheoryofUrbanDesign[J].APA Journal,Summer,2000,66(3):265-278.

[5]王景慧.城市形象也城市特色[ J ].北京.《北京规划建设》.1999:30

[6]赵善扬.城市:“魂”归何处[ J ].《建筑装饰材料世界》.2007/06:64

[7]袁海琴. 现代规划理论发展对上海城市建设的文化启示[ J ].理想空间. 2006( 16) :85- 88

国土规划概念篇5

上证指数上周末收于2977.81点,本周末收于2967.41点,下跌0.35%;股市动态30指数上周末报收931.54点,本周末收于915.98点,下跌1.67%;其中股票组合下跌2.13%。

股市动态30指数自2008年1月1日设立以来,下跌8.4%,同期上证指数下跌43.6%。本周股市动态30指数、股票组合均跑输大盘。

二、股市动态30指数

本周暂不调整30指数。

三、最新评论

统计3月份两市牛熊个股,矿业类股票最牛,核电类股票最熊。列夫・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在本月涨跌股票看来,最熊的股票都是一样的,最牛的股票各有各的上涨理由。

本月牛股中,来自矿业板块的股票最牛,尤其是小金属板块。以前我们说过中国有四种金属全球第一,分别是稀土、锡、钨、锑,从目前政府态度来看,明显是要限制这些我们有战略优势的资源的开采。3月31日,国土部公布了《关于下达2011年钨矿锑矿和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的通知》,对今年钨、锑、稀土三种矿产的开采总量进行了规定,开采总量指标同比分别上升了8.8%、5%和5.2%;并决定继续暂停受理新的钨矿、锑矿和稀土矿勘查开采登记申请直至2012年6月30日。限制开采总量的三种金属都在我们提到的中国占全球第一的金属行列。

这里我们再梳理一下我国一些常见小金属资源情况。稀土目前中国资源量1773万吨,占全球57%,主要上市公司是包钢稀土和广晟有色,3月涨幅前十的股票中,发展、包钢股份均是稀土概念;钨目前我国资源量235万吨,占全球的70%,主要上市公司是厦门钨业和ST中钨;锑目前我国资源量74万吨,全球占比33%,主要上市公司辰州矿业,3月涨幅前十的宁波联合属锑概念股;锡目前我国资源量146万吨,全球占比24%,主要上市公司是锡业股份;钼目前我国资源量436万吨,全球占比45%,主要上市公司金钼股份、万好万家;锗目前我国资源量0.372万吨,全球占比43%,主要上市公司云南锗业;铟我国资源量0.96万吨,全球占比60%,主要上市公司株冶集团,株冶集团3月份涨幅也位列两市前十名。

生物制药概念股,江苏吴中和ST中源也位列前十。目前位置,相对建议关注ST中源(600645)。ST中源控股子公司协和干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注册资本1亿元,公司占其权益的57%,主要从事干细胞资源存储业务。ST中源近期公布非公开发行预案,公司拟以9.39元/股的价格,向天津赛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发行4867万股。预计募集资金不超过4.57亿元,拟用于收购和泽生物100%股权并对其增资以及补充上市公司流动资金。此次发行完成后,赛恩投资将成为ST中源二股东,持有公司13.02%股份。和泽生物是一家致力于以干细胞再生医学研究、干细胞基因工程产业化的高科技公司。干细胞是生命科学的前沿课题,虽然估值不好估,但概念十足,充满想象空间。ST中源作为干细胞第一概念股,以后会有很多故事可讲。

国土规划概念篇6

关键词:景观、景观设计、景观设计原则

景观是“景”与“观”的结合,包括了视觉、美学意义(与网景、景色同义);又有地理学意义(与地形、地物同义),用来描述地质、地理和地貌属性;还有生态意义(指其作为生态系统能源和物质循环的载体);此外还有文化意义,指其作为人类文化、精神的载体。现代景观设计学的设计对象既为景观,因此景观概念的发展对现代景观设计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1、景观的内涵

1.1 传统意义上的景观内涵

在欧洲,景观一词最早出现在的希伯来的《圣经》中,用来描绘具有所罗门王国教堂、城堡和宫殿的耶路撒冷城美丽的景色。15世纪中叶西欧艺术家们的风景画中,景观成为透视中所见地球表面景色的代称。16世纪末,“景观”主要被用作绘画艺术的一个专门术语,指陆地上的自然景色。17-18世纪,园林设计师们基于对美学艺术效果的追求,开始采用景观一词。至此为止,景观一词主要突出的是一种综合的和直观的视觉感受景观主要指视觉美学意义上的概念。

景观一词在英语(Landscape)、德语(Landschaft)、俄语中拼写相似。在德语中,“景观”(Landschaft)一词本身的涵义是指一片或一块乡村土地,但通常被用来描述美丽的乡村自然景色。英语中的“景观”(Landscape)源于德语,也被理解为形象而又富于艺术性的风景概念。而景观作为风景的同意语也一直为文学艺术家们沿用至今。

1.2 不同学科对景观的解释

1.2.1 地理学中景观概念

19世纪初,近代地理学创始人洪堡(1769.1859)将景观概念首次引人地理学,并从此形成作为“自然地域综合体”代名词的景观概念。强调其地域整体性,更强调综合性,认为景观是由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要素,以及文化要素组成的地理综合体。景观学派的创始人,德国近代地理学家施吕特尔(1872-1952年)把景观看成是一个区域结合的外貌单元,其中所有“可以感觉到的”具有地域意义的自然和人文现象,并特意把人作为景观的一个组成部分。

不同学者对景观的概念有着笔筒的理解。综合各种关于景观概念的争论意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某一区域的综合特征。包括自然、经济、人文诸方面;②一般自然综合体。指地理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有规律的结合而成的具有内部相对一致性的整体;③区域概念。‘是个体区域单位,相当于综合自然区划等级系统中最小一级的自然区,是发生上相对一致和形态结构同一的区域;④类型概念。用于任何区域分类单位,指相互隔离的地段按其外部的特征的相似性,归为同一类型单位,如草原景观、森林景观等。

1.2.2 生态学中景观概念

自20世纪30年代C.Troll提出景观生态一词以来,景观的概念被引人生态学并形成景观生态学。Troll不仅把景观看作是人类生活环境中视觉所触及的空间总体,更强调景观作为地域综合体的整体性,并将陆圈、生物圈和理性圈看作是这个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

我国著名景观生态学家肖笃宁对景观定义为: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美学价值。

生态学对景观的认识可以归纳为:①景观是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的异质性镶嵌;②景观是地貌、植被、土地利用和人类居住格局的特殊结构;③景观是生态系统向上延伸的组织层次;④景观是综合人类活动与土地的区域整体系统;⑤景观是一种风景,其美学价值由文化所决定。

生态学通过两种途径使用景观这个概念。一种是直觉地将景观看作基于人类范畴基础之上的特定区域.另一种是将景观看作代表任一尺度空间异质性的抽象概念。

1.2.3 景观设计学中的景观概念.

景观设计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我国现称风景园林学)是一门关于如何安排土地及土地上的物体和空间来为人创造安全、高效、健康和舒适的环境的科学和艺术。景观设计学对景观的理解以北大俞孔坚教授的《景观的含义》一文为代表,文章从景观的视觉美、栖居地、系统、符号四个方面对景观的含义进行阐释。将其概括如下:

(1)景观的视觉美含义。指土地的经济价值和美学价值,使其能够知觉服务于具体的生产实践活动和生活需要。

(2)景观的栖居地含义。是指景观作为人在其中生活的地方。把具体的人与具体的场所联系在一起。

(3)景观的作为系统的含义。景观作为系统有着五个层次的生态关系,分别为:景观与外部系统的关系;景观内部各元素之间的生态关系,即水平生态过程;景观元素内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存在于生命与环境之间,包括植物与植物个体之间或群体之间的竞争。共生关系;存在于人类与其环境之间的物质、营养及能量的关系。

(4)景观作为符号的含义。景观是文化符号,是人类理想道德和价值观念的综合反映。

2、景观设计的内容

景观设计是对土地进行分析、规划、改造、管理、保护及恢复的科学和艺术,是对土地的全面设计,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是人如何利用土地的问题。

在西方,景观设计学科包含区域性景观设计、城市设计、社区规划设计、风景旅游区规划设计及自然和历史文化保护地的设计,此外还有综合开发设计、土地综合利用设计、传统领域的公园和花园规划设计等。

我国著名学者刘滨谊在《景观规划设计三元论》一文中提出、阐述和论证了景观设计的三元论。文章指出了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三大方面:①景观环境形象;②环境生态绿化;③大众行为心理。称之为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三元(或三元素)。”这就要求在景观设计时要达到景观环境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和大众行为心理三方面的综合与协调。

现代景观设计的主要创作对象是人类的家,即整体人类生态系统;其服务对象是人类和其他物种;强调人类发展和资源及环境的可持续性。现代景观设计的内容包容了视觉景观(创造符合审美要求的环境形象)、环境生态(创造符合生态原则的环境空间)、人文景象(营造特定的精神环境)三大方面内容。

3、景观设计的原则

景观的发展对景观设计有着促进和指导作用。景观是一个综合的整体,它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实现的,必须满足社会的功能,也要符合自然的规律,遵循生态原则,同时还属于艺术的范畴,缺少了其中任何一方,设计就存在缺陷。这就要求在景观设计中应遵循一定的原则。本文结合景观内涵从景观设计的艺术性、科学性和社会性三个方面阐述现代景观设计中应具备的原则。

3.1 景观设计的艺术性――视觉美原则

景观一词最初的含义主要关注景观的视觉特性。景观是视觉美,

景观即风景,是画家描写大地上景物,是在画框里的艺术品,这是景观最早的含义。这就要求在景观设计中要遵循视觉美原则。这也是景观设计最基本的原则。一件好的景观设计作品,应该在满足生态和使用功能的同时,也是一件美的艺术作品。

景观设计的美感通过景观形式表现。景观形式的构成的基本要素具备一定的形状、空间、大小、色彩、质感。景观设计中,景观的形式往往不是以单一形式出现,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产生一系列组合规律,如多样统一、对称与均衡、对比与协调、抽象与具体、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在景观设计中合理而又创新的运用这些规律,不仅能表现景观建筑的视觉效果,也能协调景观建筑与周围环境。

以徐州淮海战役纪念塔为例。淮海战役纪念塔对比的手法,将淮海战役烈士纪念碑与周围建筑在高度上产生强烈的对比,给人视觉上的冲击,从而突出了纪念碑的雄伟与庄重。同时采用了对称的布局手法,这也是多数纪念性设施普遍采用的设计方法,来表现出环境与氛围的肃穆。合理利用比例与尺度的效果,布置低矮的灌木来突出纪念碑的高大。

3.2 景观设计的生态性――生态原则

在生态学中景观则作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和物质循环的载体,它与社会物质文化系统紧密相关。生态学思想的引入,使景观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发生了重大转变,也大大影响甚至改变了景观的形象。景观设计不再停留在花园设计的狭小天地,它开始介入更为广泛的环境设计领域。对场地生态发展过程的尊重、对物质能源的循环利用、对场地自我维持和可持续处理技术的倡导,体现了浓厚的生态理念。而景观的生态设计也有其设计原理。概括如下:

(1)尊重自然原理。地理学中主要关注景观的要素(气候、地貌、土壤、植被等)特征和景观形成过程,它与自然联系密切。

(2)整体设计原理。景观生态设计是对整体人类生态系统进行全面设计,而不是孤立的对某一景观元素进行设计,是一种多目标设计;为人类需要,也为动植物需要而设计,为高产值而设计,也为美而设计。设计的目的是整体优化。

(3)4R原理。主要目的为保护和节约资源。具体内容为Reduce(减量)、Reuse(再用)、Recycle(再生)和Renewable(更新)。

(4)设计适应性原理。自然景观有起自身和谐、稳定的结构和功能,人为的设计必须适应自然景观的原有“设计”,使人为引入的景观元素所带来的负作用最小,以保证整体景观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

3.3 景观设计的社会性

3.3.1 文化原则――尊重文化

景观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以及人们所受的教育、价值观、审美观的不同都对景观设计产生深远的影响。那些标志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景观形象在景观设计中起主导作用,在景观创作中,不能以自己的主观想象来确定其风格。而一定要先对所服务地区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传统风格有所了解,这样才能使作品得到当地大众的认可,才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以徐州户部山地区为例。在做商业景观设计时,首先要了解户部山的历史与文化背景。在做好古名居保护的同时,尊重当地的文化与开发现状,建设周围的商业景观。如商业建筑要仿古名居的建筑风格;路灯、休息坐椅等景观小品要与当地古朴的文化氛围融合;在设计选材时,着重石材和木材或涂木漆,使商业建筑在外观上有古典韵味。当然在建筑内部的布局与处理上也要与当地文化相映成趣.杜绝“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3.3.2 以人为本原则

“人们规划的不是场所,不是空间,也不是物体;人们规划的是体验――首先确定的是用途或体验,其次才是随形式和质量的有意识的设计,以实现希望达到的效果。场所、空间或物体都根据最终目的来设计,以最好的服务来表达功能,最好的产生所欲规划的体验。”这里所说的人们,是指景观设计的主体服务对象。规划的是他们在景观中所欲得到的体验,如旅游者、设计师和开发商的体验。景观设计的服务对象是人,人在景观中的体验就是主要的考虑因素。不同的景观会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不同的服务对象也会有不同的景观体验要求。因此,在设计前就需首先确定所服务的对象所欲在景观中表达的思想和感情。只有理解人类自身、理解特定景观服务对象的多重需求和体验要求,才能设计出真正成功的作品。

4、结束语

国土规划概念篇7

钢结构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建立钢结构概念及开展工程应用实践,并了解该类型结构的发展现状是钢结构课程本科教学的首要任务。如何达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该课程的教学要求,文章对此作了探讨。

关键词:钢结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3)04005104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中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要举措。其核心主旨是强化大学本科教育阶段学生实际工程能力的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企业发展的优秀工程师,以满足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工程型人才的需求[1]。

钢结构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对钢结构概念的建立及其工程应用实践,并了解该类型结构的发展现状是本科期间教学的首要任务。要实施和完成对课程教学有更高要求的“卓越计划”,应该重新设计和规划钢结构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

一、学科特点要求教学与实践具有系统性

土木工程是一个传统学科,它建立在力学理论、材料理论、工程机械、劳动组织,以及融资融券的现代金融手段和人类社会规划等基础之上,学科自身的高度系统性自然不言而喻。对初步进入学科领域的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如何在教学规划和组织中帮助他们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进行理论认识和实际操作训练,体现教学和实践的系统性,是“卓越计划”人才培养中应该建立的观念和目标。

(一)系统设置课程体系

目前,中国大多数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教材、课程设计、实习规划和内容等,是建国初期在借鉴前苏联相关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进行调整而形成的大土木的课程设置。近年来国内外土木工程领域的科研和实践都有长足进展,然而新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鲜有及时系统地编入本科教材,而传统的教材、课程学时计划等和当前行业的设计要求与手段明显脱节。表面上看,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越来越依赖成熟的商业软件,但这并不意味着结构工程实践变得容易,恰恰相反,这样的进步对结构工程技术人员的理论功底要求更高,因为计算和控制手段的进步,意味着对结构性能要求更高,在技术上更加注重细节,对结构的理解更加深刻,更加接近结构的本质。因此,需要对现有课程设置进行认真研讨,及时补充新的设计要求和科研实践的新成果。

(二)系统设置实践内容

商业软件的成熟和快速发展,使结构设计手段完全脱离了旧有模式,表面看似乎一切设计程序都是参数化的,结构理论在设计过程中完全被参数取代,设计人员的理论水平似乎无法体现。事实上,这种表象误导了许多人,尤其是年轻学生。目前,实践中结构设计更加注重结构真实性能的分析,对设计理论的应用和探讨更加深入。比如,30年前,结构工程的设计领域几乎不涉及结构的弹塑性时程分析,但是目前对于高层建筑、大跨度结构,尤其是地震区的高层和超高层设计,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基本上是作为一个设计中必须的独立项目进行。欧美设计规范中应用较多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和结构抗连续倒塌设计,是中国旧规范中

的空白,几年前该内容仅仅出现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课题中,教科书根本没有涉及。随着研究理论的成熟,特别是近年该学科的高速发展,中国即将颁布的新规范明确了这些设计理论,对设计人员的理论要求也越来越高。类似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结构抗连续倒塌设计等,诸多理论课程的结构动力学、混凝土非线性理论、结构有限元等,国内的本科教学计划却极少涉及。

如何适应行业实践的进步,特别是针对“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目标,本科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从理论到实践的系统性,是高校土木工程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

二、 钢结构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现有教材体系

目前,本科阶段钢结构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钢结构原理和钢结构设计;二是作为选修课的高层建筑钢结构、大跨度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其中钢结构原理是钢结构课程教学的基础、核心和重点,钢结构基本概念的建立和基本结构设计思路都是在这门核心主干课完成的。目前钢结构课程教材仍然沿用过去的结构“绪论—基本材料(钢材力学性能及影响因素)—基本构件的设计原理—简单结构设计”,课堂讲授也主要围绕教材内容进行。由于本科阶段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专业基础,对该阶段的学生来说,这样的教材体系仍然适用。但是,从“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来说,让学生在本科期间这一有限的时间里,对土木工程结构整个知识体系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还需要任课教师进行有效的引导和讲解。

(二)本科期间钢结构课程教学特点

本科期间,钢结构课程教学重点在于使学生理解钢结构设计和施工的基本原理,其中结构钢的特性、钢结构的弹塑性性能、钢结构稳定性、使用环境和受力特点对钢结构性能的影响、钢结构的连接设计、连接构造等内容是教学的核心内容和难点。钢结构课程一般安排在土木工程三大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和混凝土结构课程之后进行,一方面学生有了一定的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的基础,对结构有了初步认识。但是,对于三大力学在结构工程中的具体应用,是历届学生普遍反映的难点。这些问题的出现,反映出当代学生实践经验少,对工程材料和结构的感性认识不足,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特点组织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钢结构知识点的讲解应有一个系统全局的把握,从感性认识和理论上帮助学生扎实掌握好钢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工程实践的基本专业知识。

三、在钢结构课程教学中注重系统性

(一)钢结构本科教学中系统性的含义

目前钢结构课程教材以及教学设计实践,普遍围绕“基本构件”进行。这样的基础理论教学,往往缺乏实践性,而学生一旦从学校进入实际工作,面临具体的工程实践,需要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乃至最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这就要求具有“整体结构”的理念,所体现的是一个结构的系统概念;而且,本科期间对构件的讲解集中于理论讲解,对规范的理解应用涉及得并不多。这一课程设置,与“卓越计划”的要求存在差距。因此,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土木工程专业重点的把握成为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笔者在多年的课程讲授和课程设计中积累了一些

经验,体会到系统性在土木工程理论和实践教学中的重要性。

土木工程专业作为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门学科,应将理论和实践教学系统性体现在各个环节。具体到钢结构课程教学,教师在具体内容的讲解过程中,

应把握局部构件在整体结构体系中的作用,整体结构中各构件工作状态的协同,构件基本材料的性能以及影响因素,制造过程与使用过程中对构件和整体结构性能的可能影响等等,引导学生在本科阶段就形成对土木工程的材料—制造—构件—连接—整体结构—使用影响—存在问题—最新的研究方向这一知识架构,这样,有利于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对结构设计施工规范的建立和发展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二)钢结构课程系统性教学实践

1.“绪论”部分的讲解

针对当前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普遍缺乏实践感性认识的现状,先不讲解“钢结构的特点,而是从从钢结构课程的“第一章绪论”开始讲解结构概念:屋面板(楼面板)— 梁 (梁格体系:次梁—主梁)—柱—基础—地基(岩土)。其中地基部分不属于构筑物,而基础是整个构筑物与大地的连接部位,是整个构筑物能否与大地紧密相连的关键。因此,它的设计施工,与上部结构有关,也与岩土状态有关,这个部分的知识放在“岩土力学”“地基处理”等课程中学习。而“基础”作为构筑物的一部分,因为往往位于岩土中,所以为了防止岩土环境中水分以及化学成分的影响,即使上部采用钢结构,但是基础仍然采用钢筋混凝土。而各种构件之间通过连接构造形成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整体结构;同时,连接构造也是整体结构中构件之间力的传递中枢,因此连接构造的安全可靠至关重要,而钢结构中连接构造与混凝土结构节点由于材料性能的不同,其构造方式有本质的区别,这是相关章节讲述的重点。

对于梁格体系,虽然在房屋建筑学和混凝土结构中也会涉及,但是知识的反复出现会加深学生的理解。因此通过对梁格结构的进一步讲述,使学生深入了解楼板与梁系的连接,结构跨度对梁格体系组成的影响,加深对单向板、双向板,以及结构力学计算简图中均布力、集中力、三角形分布力和梯形分布力的由来的认识。

如此,在反复讲解结构概念的基础上,再来讲述钢结构的一般性能,并且与混凝土进行对比。提到塑性和韧性这两个钢结构显著的优点时,学生往往困惑于概念的差异,那么讲述过程中一定要强调“塑性对应于结构承受静力荷载时的变形能力,而韧性反映结构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瞬态响应,它们之间有本质的不同”。

2.“钢结构疲劳”部分的讲解

钢结构疲劳破坏是钢结构课程无法回避的问题。讲解中,应把疲劳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概念的几个要点作为重点讲解。

钢结构的疲劳问题主要源自钢材冶炼和加工过程,特别是焊接过程。这样,讲述焊接残余应力对结构性能的影响时,应再次讲解疲劳的产生。

疲劳概念的要素:(1)微裂纹的产生(对于钢结构来说,在冶炼和轧制过程中,夹杂,气孔等先天缺陷形成裂纹;焊接过程中钢材内部金属的物态变化过程形成微裂纹等);(2)反复荷载作用下,微裂纹处于高峰应力(应力集中),造成微裂纹的扩展;(3)直至钢结构有效截面逐步缩小,发生突然断裂;(4)疲劳破坏性质:脆性破坏,危害极大。需要在钢结构的加工焊接过程中严格控制质量,并且进行质量等级检测。

检测的基本方法,因为微小裂纹的存在是钢结构疲劳破坏的关键,因此及时检测发现内部微裂纹是检测的目的。这种内部探伤常用的方法是超声波、X射线和磁粉。

3.“钢结构焊接残余应力”部分的讲解

目前常用的钢结构教材对于焊接残余应力的讲解采用的是宏观概念,即基于“金属在温度变化下的热胀冷缩的受限制”的讲解。教学实践中,这样的概念讲解常常使学生对“焊接残余应力是自相平衡的”感到困惑,普遍反映难以理解。因此,对于焊接残余应力,应更多地基于材料本质的“焊接”来进行补充讲解。特别是焊接过程中,金属的微观组成变化,即在焊接不平衡快速加热和快速冷却下,材料产生物理和化学的不均匀性,焊缝金属中结晶偏析,低熔点共晶,组成元素S、P、Si等发生偏析,冶金过程带来的夹渣及夹杂,过饱和的N、H、O气体元素,热影响区中由于快速加热和冷却使金属中空位浓度的增加,材料组织转变等,在焊接应力作用下都是促成焊接裂缝产生和扩展的冶金条件[4],产生如图1所示的微裂纹。这样借助焊接专业知识和形象的图片演示,使学生对焊接过程中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以及钢结构疲劳、刚度降低对动力性能的影响的理解更为清晰。

4.“钢结构稳定性”部分的讲解

对钢结构稳定理论的理解对于本科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对“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概念的认识,可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环节来理解:(1)变形现象的描述要明确;(2)丧失稳定性的原因要明确;(3)明确控制稳定性的手段:计算公式的推导和物理本质,构造做法和原理;(4)一些工程实例;(5)由于涉及到的钢结构稳定承载力验算有相当多的概念,因此,对设计规范公式里每个参数的含义应讲解清楚。

四、 结语

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实践而言,系统性是一个重要的理念,值得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主动运用。在“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目标中,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能力是一项重要的教学要求

,因此在教学中建立系统的综合工程思维模式是值得探讨的课题。〖HJ1.8mm〗

参考文献:

[1]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21-29.

[2]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四年制)培养目标[EB/OL]. http://edu. zgtm. com/jy/jy -pyfa. htm.

[3]曾家驹.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走改革创新之路[J],中国高教研究,2002(2):79-80.

[4] 李德林, 李砚珠. 焊接金相分析[M].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7.

[5]宁宝宽,陈四利,鲍文博,等.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8,17(3):45-47.

Steel structure teaching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of civil engineering specialty

WANG Ruolin, GUO Yaojie, DU Xinxi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P. R. China)

Abstract:

Steel structure is a central main course for the major of civil engineering with the primary cultural goal for students to establish the concepts of steel structure and basic practical capability in engineering, also with the strategy knowledge on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such type of structure. Especially for the higher national education target “a plan for educating and training outstanding engineers (PETOE)”, systematic view on teaching concept and course practice a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国土规划概念篇8

【关键词】:概念性规划;城市规划;特性;作用

中图分类号: 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城市概念规划是一种运用哲学规划观完成的规划,是在辨证思维中定格一个城市的发展趋势,应用在城市发展中,同时也融入了城市规划学、地理学、美学、艺术、建筑学等多学科的思想。其具有很多特征与优势且有很大作用。

一、概念规划的涵义

在中国,业内对于“概念规划”有多种理解。王蒙徽等认为:概念规划不是规划层次中某一层次,而是在任何一个层次均可进行的规划。它侧重于发展方向和各学科的综合平衡,而不是作出详细的规划设计。赵燕青认为:概念规划是一个横跨空间与经济的规划,其内容涉及部分经济发展目标也包含规划大纲阶段的很重要工作。针对“概念规划”这一新的形式,城市规划的学术研究界展开了很多探究与讨论,而且形成两种主要观点:一种认为概念规划在某种意义上可取代城市总体规划;另一种观点在国内占主导地位,他们认为概念规划独立于城市规划的体系,指导着总体规划或者是总体规划的前期研究概念规划。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总体规划运用死板、标准单一、适应能力差的状况,推动城市规划实现革命性的变革。虽然上述表述各不相同,但也有共同之处,就是:概念规划不可以与现行已规范化的规划体系的某一具体层次相对应,它具有区域的基本观念。概念规划是一种类型的城市与区域规划,尤其注重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它主要研究城市与区域的发展方向、空间总体结构、城市功能定位等大政方针问题,强调对全局的把握,是涉及到空间、经济、环境等综合性城市与区域规划。

二、概念规划的特征与优势

1、更具想象空间和创造性思维,更具前瞻性。

2、讲究结构上、整体上的谋划,抓主要矛盾。

3、运用模糊辨证,允许存在偏差。

4、便于规划的科学分工和组织协调,少数规划人员即可完成。

5、快速灵活,成本低,效率高,便于及时编制,及时修订,及时更新,应用广泛。

6、近两年开展的概念规划中的发展战略研究,具有长远性、整体性、综合性的特点

三、概念规划的内容

由于不同国家不同的发展背景,城市与区域规划编制内容也有明显区别。在德国,侧重于区域间的平衡发展,解决现实问题;在美国,表现为注重资源开发、区域经济发展、交通、住房和环境的规划;在日本,则侧重于开发资源,复兴经济;在法国,以国土整治为特色,以土地均衡发展为目标,促进落后地区发展,解决现实问题;在俄国,以发展重工业基地为重点,以部门专业规划为主,组建地域生产综合体。

四、概念规划的作用

有城市规划机构所作的概念规划,业界都把规划看成是城市建设的“龙头”。20世纪60年代以来,城市概念规划在新加坡、英国、香港等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被广泛采用。我国计划经济发展体制下建立起来的传统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模式即: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这套城市规划模式对于我国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但是这个模式严重滞后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的发展速度,传统的城市规划对城市管理和发展的制约作用愈发突现,难以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更为简洁有效的规划模式,而城市概念规划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规划类型,以其更加灵活、滚动、富有弹性、淡化时间期限等特性, 在中国的现实需要下应运而生,因此具有很强的适应性。20世纪90年代末期,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出现的新形势,城市规划学界借鉴国外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先进理论和实践经验,开始探讨一种独立于传统规划的,以城市整体发展策略和土地空间开发的政策纲领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规划,即城市发展“城市概念规划”。“城市概念规划”简称“概念规划”在目前国内属于刚起步的规划学术类型,它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框架等诸多方面在业界都尚未形成共识,还存在很多值得深入探讨的方面。

五、概念规划对象及研究方式

概念规划的对象涵盖从宏观到微观多个层面的内容,可以是公园、港口、校园、城市中的一个地区或者整个城市。从城市规划这个角度看,目前国内普遍考虑概念规划为战略层面的宏观规划。因而,作为一种新兴的研究性质的规划,其称谓目前也存在多种形式,如“城市总体概念规划”、“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城市战略性空间规划”、“城市空间战略规划研究”等。 “概念规划”中的“概念”,主要是指规划中那些整体性的认识和观念。可以说, 所谓“概念”表明的是规划的工作深度和研究把握的层面。从已经正式出版的文献中大致可以得出“概念规划”基本概念特征:概念规划是一种注重规划理念而非详细的规划设计,可为任何层次的规划提供思路和发展框架。它是在不断循环的规划过程中解决城市发展的现实问题和探索实现目标的途径。

城市概念规划在对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内容进行简化、区分轻重缓急的基础上,选取对城市发展具有方向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进行基本研究、宏观研究、微观研究。

基本研究指规划目标的自然地理基础、历史文化特征、经济发展历程、经济结构特点以及重大问题的研究。

比如丽江是一个特色十分鲜明的历史文化名城,是世界文化遗产,其城市特色就主要表现在:自然风光、人文古城、田园景色、纳西家园等。因此,丽江未来城市发展的基本理念为:在保护中谋求发展、在发展中坚守特色。

宏观研究指城市定位问题研究,也就是以基本研究中的结果为基础,在国家发展战略与政策的大背景下,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进行综合的宏观分析和判断,准确把握城市发展建设中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最终确定城市的功能定位。为科学制定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的长期发展战略奠定基础。

比如丽江城市的功能定位应为:保存完美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名城,世界高级旅游城区,云南西北部的区域化旅游中心,丽江地区以生态、旅游、文化产业为支柱的新型经济基地。从丽江古城保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综合性要求来看,在经济结构上,丽江应以旅游业、生态产业和特色农业为主导产业。在旅游方面,应大力弘扬民族文化特色,开发新型旅游产品。在农业方面,要结合自身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抓住生物多样性的优势,积极发展新型农业。

微观研究指深入城市发展的各个部分和层面问题的研究。既包括对基本研究和战略研究中某个重点问题的深入研究,也包括城市发展中的一些专门规划问题的研究。

六、总结

城市规划中的概念规划并非规划层次系列中的某一个层次,而是在当中任何一个层次均能进行。但是,由于概念规划侧重于各学科和发展方向的综合平衡,而不是作出详细周密的规划设计,因此概念规划多出现于社区的、城市的和局部某些地带的规划范围。总的来说概念规划强调对总体规划编制的内容进行简化,区分轻重缓急,注重长远的效益和整体效益,对城市发展中具有战略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进行集中、专题的研究。如从国家、区域的角度对城市的定位、发展方向等进行探讨,从经济、社会与环境的角度提出城市发展的综合指标体系和发展战略等,以适应城市迅速发展变化和决策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王春艳. 城市概念规划理论研究[D].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7

[2] 项冉,谭婧婧,时静. 浅谈城市概念规划[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10)

[3] 夏杰,林炳耀. 从国外概念规划引起的思考[J]. 城市规划汇刊. 2003,(01)

[4] 李欣,刘科伟. 概念规划在我国的应用[J]. 现代城市研究. 2006(01)

上一篇:科技创新的方案范文 下一篇:初三体育训练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