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历史与文化范文

时间:2023-11-07 17:28:35

舌尖上的历史与文化

舌尖上的历史与文化篇1

4月18日晚,暌违两年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终于被端上电视荧屏的餐桌。这部让万千吃货流尽口水的美食纪录片回归中央一套,首集《脚步》就取得开门红,全国网络收视率高达1.572%,收视份额为2.54它不仅改变了观众的收视习惯,甚至像蝴蝶效应一样,增加网络的销售量;综合多家视频网站的点击率,首集《脚步》播放次数短短几天内就突破1000万次。节目迅速蹿上了新浪微博热门话题榜第一位,一度成为网友们热议的话题,“舌尖体”的造句形式也在互联网的推动下火了起来;而随之带动的“边看边淘”的“舌尖效应”更是给了电子商务一次措手不及的巨大商机。可以说,舌尖播什么,什么就会迅速火爆起来。在海外,《舌尖上的中国Ⅱ》也在华人社会和国际观众中引发震动,不仅勾起了全世界华人的思乡之情,更成为了向全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一部“影像教科书”。

其实早在2013年年初,这部投资只有3000万元的美食纪录片就已经在一次国际影视节目展上启动了首轮海外版权销售。单片销售额达到了35万美元,创造了近些年中国纪录片海外发行的最好成绩。在去年央视黄金资源广告招标会上,《舌尖上的中国Ⅱ》获得了两家企业的冠名播出权,加上版权销售(电视台、网络、海外版权),插播的广告,保守估计,这个由仅30人的小团队打造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Ⅱ》,收益已经达到1亿元以上。

从类型上看,该片属于科教历史类型的纪录片,近年来我国制作这一类型的纪录片较多,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大家所熟悉的有《故宫》《圆明园》《话说长江》等。但《舌尖上的中国Ⅱ》的受欢迎程度空前,似乎观片之余仍然唇齿留香,这不禁勾起人们对于这部纪录片成功的思索。

才下舌头,却上心头:《舌尖Ⅱ》如何打动观众

《舌尖上的中国Ⅱ》一夜走红似乎有些意料之外。但仔细想想又确实在意料之中。“吃”在中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早在2000多年前的汉朝,就已经把“吃”视为头等大事。中国有一句俗语一一“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强调的不仅是饮食的重要,也传达了中国人的生活哲理。《舌尖上的中国Ⅱ》在传递有关饮食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在讲述中国人的文化和哲思。而作为一部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Ⅱ》也有着不得不红的“背景”。

接地气:挑战“吃货”食欲

中国是一个饮食文明的古国,从古至今,各种皇家菜肴、名厨大餐,甚至古怪餐饮习俗(如生食蛇胆),传奇餐饮故事(如佛跳墙)等,皆是吸引观众眼球的素材,但《舌尖上的中国Ⅱ》几乎全部弃之不用,一心一意地表现最为普通、最为常见的中国人的餐饮习俗和食材的采集培育,以一种贴近百姓生活的姿态讲述中华餐饮的故事,难能可贵。

《舌尖上的中国Ⅱ》并没有选择让观众望尘莫及的高级食材,它所呈现出来的只是一餐餐普通的家常便饭,但就是这些让观众随手可得,甚至是不少人都会做的美食,反而让观众产生共鸣,大有马上就要吃到的想法。这充分贴合了人们的生活心态。其拍摄选题与一日三餐息息相关、与茶余饭后相连。而且其本身与中国历史、地理等元素相融合。无论你去旅游或去考察,都很难知道这些神秘的美味、找到这些人。

《舌尖上的中国Ⅱ》将各地的美食娓娓道来,同时也极大程度地挑战着观众的食欲,尤其是看着影片中的食材如何从原材料一步步制作成美食,更是让人边看边流口水,连影片总导演陈晓卿都笑称,《舌尖上的中国Ⅱ》绝对是一部既养眼、又养胃的文化大餐。

不仅如此,看似普通,但影片中却将每一种食材都介绍得不普通。甚至有网友称,《舌尖上的中国Ⅱ》将我们再熟悉不过的食物放大得犹如一种理想,而在这种“理想”之下。“吃货”们除了看到的是香喷喷的美食。更激发了他们对美食的感情和敬意。

有情怀:以味诱人,以情动人

至味入心,味到深处即是家。《舌尖上的中国Ⅱ》讲的不是美食,而是以食物为基点,向四周延展的“中国人的生活”。

《舌尖上的中国Ⅱ》不仅仅是作为一部美食纪录片存在,更多的体现了温暖和人情味。“让世界了解中国”,这也是陈晓卿做《舌尖上的中国Ⅱ》的初衷,以美食作为窗口,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中华饮食之美,进而感知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变迁。在对着屏幕咽口水的同时,不难发现,除了烹饪好的美味摆在面前之外,影片中更多的是介绍劳动者如何采掘食材,进行加工、制作。而总导演陈晓卿也是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的这部纪录片。

《舌尖上的中国Ⅱ》将美食和历史巧妙地掺绊在一起。通过美食展现历史的醇厚,展现中国人的人生百味。这也正是为什么很多网友表示边看、边饿、边流泪的原因。一道道美食除了勾起观众的馋虫。也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越是简单,越是家常的菜肴,反而让人越是容易泪流满面。“小时候的味道”“妈妈的味道”“家乡的味道”看到影片中的一幅幅画面,尤其是和家乡有关的部分,亲切感溢于言表,但也让离家在外的莘莘游子更添了一分乡愁。

讲文化:用味觉审美观照了东方人的价值观

《舌尖上的中国Ⅱ》究其本质其实是对文化表达的一种突破,把文化放在中国人的食材和与食材相关的生活上。就像外国人所说的那样。中国文化归结到细节就是一双筷子。

《舌尖上的中国Ⅱ》使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味觉审美成为上升到生存智慧层面的东方生活价值观,不免让观众生出身为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并由此对这块土地产生更深刻的感情,可谓以小见大,从食物升华为精神。认真劳作的人、天然纯净的食材、满怀爱意地烹饪、安然地享受劳动的果实、充满生机和互助情谊的乡村……这首遥远而又亲切的田园牧歌。让远离故土的人们定下心来,回到朴素的原点,平和地欣赏乡土之味、岁月之赏。

舌尖上的历史与文化篇2

关键词:尖音;团音;尖团合流

中图分类号:H1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1-0000-01

我们不难发现,在很多书中对尖团音最常见的一种解释是:舌尖前音z、c、s与齐齿、撮口二呼相拼是尖音;舌面音j、q、x与齐齿、撮口二呼相拼是团音。以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为代表,众多本科院校都以此本为教材,这种说法的影响力很大。书中进一步解释说普通话声母z、c、s不能和i、ü或以i、ü起头的韵母相拼,所以普通话没有尖音。普通话i、ü或以i、ü起头的韵母,在塞擦音、擦音中只和j、q、x相拼, 所以普通话只有团音。《辞海》说:“声母z[]、c[h]、s[s]跟i[i]、ü[y]或以i[i]、ü[y]开头的韵母相拼,叫尖音;声母j[]、q[h]、x[]跟i[i]、ü[y]或以i[i]、ü[y]开头的韵母相拼,叫团音。如有的方音里,“精”zing[i],“经”念jing[i];“青”念cing[i],“轻”念qing[ih];“星”念sing[si],“兴”念xing[i];各分尖团。普通话不分尖团,“精经”,“青轻”,“星”读团音。下面从三方面解释尖团音:

一、从汉语方言的角度解释尖团音

尖团音是语音演变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它的产生、发展跟古代语音有着密切关系。据研究表明,汉语方言中,属于古代“精清从心邪”五个声母的字和“见溪群晓匣”五个声母的字,在中古时期前,这两组字的声母音感差别十分明显,“精清从心邪”五母分别读舌尖前音[][h][][s][z],“见溪群晓匣”五母分别读舌根音[k][kh][g][x][]。这种读音发展到明代中后期以后,受韵母i[i]、ü[y]或韵头i[i]、ü[y]的影响,这两种声母发音时舌位发生了变化:读舌尖前音的[]组,在全浊声母清音化之后发音的舌位向后移动了,舌根音[k]组在全浊声母清音化之后舌位向前移,如此一来便产生了读尖音的字和读团音的字。语音学上,我们只把韵母是i、ü或韵头是i、ü的“精组字”叫做尖音字,也只把韵母是i、ü或韵头是i、ü的“见组字”叫做团音字。以此来看,黄本中的解释:“普通话声母z、c、s不能和i、ü或以i、ü起头的韵母相拼,所以普通话没有尖音。普通话i、ü或以i、ü起头的韵母,在塞擦音、擦音中只和j、q、x相拼,所以普通话只有团音”忽略了尖团音演变的历史渊源,没能从源头上把握尖音和团音的特点,这点十分不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随便用某种方言的实际情况套用黄本的说法,只能证明部分方言区分尖团的事实,而概括不了所有方言区尖团音的区别性特征,可以说这种解释不科学。很多语音学的初学者对方言分尖团的事实了解得并不多,而黄本恰恰又从声母的具体读音上来谈尖音团音的分别,没有从历史上纵向说明,最终令众多初学者不解,无法展开对音韵学的深入学习。如果以尖团音来源为出发点解释尖团音会更具普遍性。另外,关于黄本中说普通话中没有尖音只有团音的说法也法缺乏可信度。尽管现代汉语普通话中j、q、x 是由古代的尖音字和团音字两类声母共同演变而来的,但它现在的读音已经没有分别,也就无所谓尖音和团音了。尖音和团音是成对儿出现的,既然尖音消失了,团音也应该消失。

二、从语音演变的角度解释尖团音

从中古音的声母变化说起,古时是以汉字来记录声母、韵母的。由于当时没有拉丁字母所以有了所谓的三十六个字母来代替声母,其中有两组声母的变化引发尖团音问题。一组是“见”组声母,发音部位:舌根或喉部;一组是“精”组声母,发音部位:舌尖前。这两组声母与齐齿、撮口拼合后的读音在某些方言中发生了变化:“见”组声母字分化为两组,一组仍是g、k、h;一组变为舌面音j、q、x。“精”组声母字也分化为两组,一组读旧来的舌尖前音z、c、s ;另一组变为舌面音j、q、x。这种变化用现代语音学来解释就是舌根(喉) 塞音、塞擦音、擦音,舌尖塞音、塞擦音、擦音在与舌面前、高元音相拼时,发音受到元音的影响,发生腭化而变为舌面音,在语流音变中被称之为同化。

三、从尖团合流解释尖团音

语音同化的结果就是这些地区的方言尖团音消失了,不分尖团音了,即尖团合流了。我们都知道分尖团音是古代汉语的一大特点,也是汉语高度精密的表现。如剑和箭都是古代常用兵器,而且都是在造字时代常用的兵器。虽然现在两个字音相同,但是在造字初期,祖先是决不会让这两种同时存在的最常用的兵器完全同音的,如果完全同音,听到“拿[in51]来”,是去拿剑呢,还是箭呢?无法准确表情达意。由此推知,造字时剑箭不同音,尖团音是有别的。《说文》中剑字切脚字是“居欠”[in],箭的切脚字是“子贱”[in]。从《切韵》、《广韵》、《集韵》、《康熙字典》,到所有用反切注音的字书、韵书,都是尖团分明的。从语音发展趋势看,从尖团分明到尖团合流经历了舌尖音舌面化的过程。据说,尖音舌面化是满族人学汉语时出现的语病。满族人语音特点是舌位后缩,舌尖有点上翘(卷舌),不易发尖音就只好把尖音后移,发得近似于舌面音(团音)。从语音学的角度分析,[]这类尖音发音时,舌尖抵住齿龈,[k]类团音发音时,舌面接触软腭,[]类舌面音发音时,舌面贴住齿龈、硬腭之间。而[i](及圆唇的[y])的舌位高、前,舌面容易接近硬腭。然而,无论是[]类还是[k]类都没有像[]类这样与[i]接近。发音部位的接近缩短了舌头的动程,减少了发音器官运动的疲劳。

综上所述,归纳出一个清晰的尖音和团音的概念如下:汉语方言中,凡是古代“精清从心邪”五母的字,现代的韵母是i[i]、ü[y]或以i[i]、ü[y]起头的字,叫做尖音字;凡是古代“见溪群晓匣”五母的字,现代韵母是i[i]、ü[y]或以i[i]、ü[y]起头的字,叫做团音字。

参考文献:

[1]劲松,瞿霭堂.尖团音新议[J].语文研究,2009,(第2期).

[2]罗福腾.“尖团音”概念订误[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第1期).

[3]蓝恭梓.略论尖团音[J].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2,(第4期).

[4]黄伯荣,廖旭东主编[M].现代汉语.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王宁主编[M].古代汉语.北京市:北京出版社,2002.

[6]许威汉[M].先秦文学及语言例论.郑州市:中州古籍出版社,1984.

[7]陈慧英等[M].方言和普通话丛刊 第一本.北京市:中华书局,1958.

舌尖上的历史与文化篇3

美食盛宴

刚出锅的黄馍馍热气腾腾,巨大的乳扇像风铃一样被悬挂风干,稻米酿出的黄酒滋味绵长色如琥珀,用诺邓井盐腌制三年方可做成的诺邓火腿肌红脂白,白吉馍切一刀声音酥脆,腊汁肉填进去,香气弥漫……

单是读这文字就足以让人垂涎三尺,更别提荧幕上那极具诱惑力的视觉冲击。《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如此受欢迎,源于其中对美食的精准剖析。短短七集,却囊括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各色吃食,不可不说是一场名副其实的美食盛宴。

烤松茸、雪菜冬笋豆腐汤、椒盐藕夹、煎焗马鲛鱼,这一切都是自然的馈赠。截然不同的地理环境带来截然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但都阻挡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主食的故事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异彩纷呈、变化多端的主食世界。无论是经典的陕西羊肉泡馍,还是鲜亮、酸辣可口的岐山臊子面,充分展现了人们对主食的样貌、口感的追求,处理和加工主食的智慧,以及中国人对主食的深厚情感。

长期研究吃的艺术的“吃货”们都知道,腐乳、豆豉、黄酒、泡菜有一个共同点,即都具有一种芳香浓郁的特殊风味。这种味道是人与微生物携手贡献的成果,而这种手法被称作“发酵”。中国人的老祖宗,用一些坛坛罐罐,加上敏锐的直觉,打造了一个食物的新境界。要达到让食物转化成美食的境界,这其中要逾越障碍,要营造条件,要把握机缘,要经历挫败,从而由“吃”激发出最大的智慧,这就是转化的灵感。

盐渍、糖渍、油浸、晾晒、风干、冷冻等不同食物保存方法变换出腊肉、火腿、烧腊、咸鱼(腌鱼)、腌菜,泡菜、渍莱等风味各异的美食。时至今日,中国人依然对这些散发着时间的味道的美味佳肴青睐有加。

与西方“菜生而鲜,食分而餐”的饮食传统文化相比,中国的莱肴更讲究色、香、味、形、器。而在这一系列意境的追逐中,中国的厨师个个像魔术大师,把“水火交攻”的把戏玩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这是8000年来的修炼。如今,通过走进厨房,从具有精湛美食技艺的人身上,挖掘厨房的秘密。

中国饮食素有“味”是灵魂之说。不同的原材料,不同的调味品,不同的调制手法,不同的调味大师,引领食物到达更加美味的境界。咸鲜、甜成、酸甜、酸辣、麻辣、香辣、苦香、鲜香……每一种美食,经过中国人的精心烹饪制作,呈现了不同的味型与气质。

最后一集《我们的田野》则带领观众从餐桌回归大地。以餐桌上的美食为出发点,将视线投向生产出各种美食原材的广袤田野,探究美食的来源,从而得出“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一顺应自然的中国式生存之道。

蝴蝶效应

统计数据显示,《舌尖上的中国》创下20年来中国纪录片收视率最高的佳绩。5月14日晚开播第一集,《舌尖上的中国》就一炮走红,受到“吃货”们的热烈追捧。在那一段日子里,无数人选择在深夜窝家里等CCTV-1的更新集,此片也迅速占据了新浪微博实时热词排行榜第一名,并在豆瓣上获得了9.6的高分。

人们开始疯狂地搜寻这些远离都市的美食,诺邓火腿、内蒙古奶豆腐、云南松茸……《舌尖上的中国》所带来的蝴蝶效应仍在继续。淘宝网零食特产和烹饪厨具频道搜索量大增,购买高峰转移到每晚22到24点——这正是《舌尖上的中国》的播出时间段。第一集中提到的云南诺邓火腿,在14日之前只有1件成交记录,现在已有78件,单价从298元、338元、368元、398元一路涨到现在的458元。

这部风靡全国的纪录片不仅为我国美食食品材料及制作工具市场带来了不可小视的经济效益,也引起一阵新文艺浪潮。《舌尖上的中国》地方版、高校版纷纷出炉,文艺派“吃货”们争相传递着自己身边的味道。北京网友们来到老字号,把焦圈、豆汁儿、驴打滚一股脑儿装进相机,发到网上,制造“舌尖上的北京”。西安网友也纷纷出谋划策,为“舌尖上的西安”提建议。上海、四川等地网友在网上图文直播“舌尖上的家乡”,各种美图让人看着就有食欲。

各个版本“舌尖上的母校”也在高校BBS上出炉。学子们总是对学校食堂有各种抱怨,一旦离开母校却又念念不忘。于是,《舌尖上的清华》、《舌尖上的北大》、《舌尖上的人大》应运而生。从网上的照片中看到,从打饭的师傅、热腾腾的盖浇饭到各种饭卡造型,都承载着学子的母校情结。

除此之外,《舌尖上的中国》的走红又衍生出一种所谓的“舌尖体”的网络文体。其中最别开生面的当属舌尖体与最炫民族风的融合。例如舌尖上的最炫山西风,“山西的面食是我的爱,绵绵的醋香让你胃口开。六味斋的酱肉是最呀最摇摆,双合成的点心才是最开怀。地道的牛肉从平遥来,还有那碗托灌肠一样爱。杏花村的汾酒是我们的期待,~路边吃边喝才是最自在。悠悠地唱着最炫的山西风,让你尝遍所有的晋莱。”

文化底蕴

没有任何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在平自己的食物,也没有任何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对食材和做法能研究得如此透彻,所谓“民以食为天”大抵如此。

据总导演陈晓卿介绍,《舌尖上的中国》与以往的美食纪录片不同之处在于,它是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感受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趣味等方面的文化特质;不仅令人见识到中国特色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构成中国美食特有气质的一系列元素,而且也能使观众了解到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

不少观众表示:“美食的味道就是家乡的味道。”可以说,“美食”的选题够接地气,但若只是单纯地讲“吃”,《舌尖上的中国》还不足以虏获这么多人的心。真正使它脱颖而出的是镜头中蕴含着的文化底蕴,是从舌尖蔓延到心头上的乡愁。

大味必简。每个人最想吃的,是小时候母亲做出来的味道,是外婆手把手教母亲做出来的那一口。其实,那是亲情的盛宴、记忆的盛宴、文化历史的盛宴。《舌尖上的中国》介绍的不仅仅是美食,更在传递一种思乡之情,怀旧之感,回忆妈妈的味道、外婆的味道、家乡的味道。

这部纪录片在端上视觉饕餮盛宴的同时,更记录了中国千年沉淀下来的饮食文化,以及一莱一羹背后的人情温暖。很多“吃货”表示,好想边看这部纪录片边在手边备份美食,既饱眼福,又饱口福,回味主题后,还是一碗温暖的“心灵鸡汤”。

抛却那些让人垂涎三尺的美食画面不谈,这部纪录片最为人们称道的该是它无处不在的人文关怀和美食背后的故事。它讲述了许多与食物有关的人和事,讲述了许多人为寻找食材而付出的艰辛,为制作美食而付出的劳动。在讲述中平添一份厚重的历史感,散发出浓郁的中国韵味,在不经意间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着传承和发扬。让观众随着精美无比的画面,在对美食热爱品读的同时,也激发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舌尖上的历史与文化篇4

2012年5月,一部纪录片忽然走红,创下收视率奇迹,成为人们饭前茶后热议不断的话题。这就是央视拍摄的7集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美味掀起的收视热潮

《舌尖上的中国》与以往纪录片讲述历史、揭秘自然的主题有很大的不同,它触及了人类最根本、最共同的本能——吃,一下子激发了观众极大的热情,把纪录片的“窄众”变为了“广众”。享尽天下美味的美食家,感怀质朴民风的城市人,心怀乡愁的游子,发现美味背后无尽中国文化的“老外”,不约而同蹲守在《舌尖上的中国》荧屏前,回味唇齿间弥漫着的中国香。

精心营造的视觉“盛宴”

《舌尖上的中国》不是教人制作中国美味佳肴的“美食速成”节目,没有极尽所能炫耀中国的烹饪技艺,而是独辟蹊径,怀揣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展示美味背后的平凡人的生活,展示美味背后的广博自然,展示美味蕴含的中国文化。《舌尖上的中国》没有拘泥于美食,而是通过美食展示了人与美食、人与社会、人与宗族等多方位的关系。

本纪录片素材选择遍及大江南北。各地丰富多彩的食物,迥然不同的取材方式,花样繁多的制作手法,浓郁醇厚的风土人情在纪录片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呈现。大量运用的微距拍摄让鲜嫩可口的美食以大特写的方式充斥整个屏幕,让观众过足了眼瘾。

与以往纪录片客观、公正的视角不同,《舌尖上的中国》采用了大量主观性镜头,以新奇的视角展示不同美食的制作手法,让人耳目一新。

与以往纪录片拘泥于一时一地的剪辑手法不同,《舌尖上的中国》在广泛取材的基础上,大胆采取跨越时空、纵横捭阖的蒙太奇手法。在第二集《主食的故事》中,时而细如发丝的兰州拉面,时而芳香四溢的岐山臊子面,时而黏稠可口的宁波年糕,时而热气腾腾的北京饺子,气势磅礴,挥洒自如,让观众渴望的眼神应接不暇。

微博营销推波助澜

微博巨大无比的传播力量,使明星、个人、企业等纷纷开设微博。尽管人人都可以开微博,但在注意力稀缺的年代,真正能发挥意见领袖作用的是那些明星。明星的粉丝消费趋向相同,对明星忠诚度高,接受意见领袖的意愿强烈。

《舌尖上的中国》果断而巧妙地利用导演陈晓卿的微博以及新浪的微话题推波助澜。作为美食家,陈晓卿在美食界拥有极高的人气,新浪微博粉丝接近20万,其中不乏社会名流,影响力广泛。《舌尖上的中国》充分利用微博平台,在纪录片开播之前展开预热。在5月14日首播前夕,陈晓卿就利用微博恳请大家观赏,“今晚没事都看看吧。不难看,真的。求各位亲帮转”。语言朴实,态度诚恳。结果,在微博到正式开播的短短12个小时内,这条微博被那些忠实的粉丝转发了12000余条,形成了良好的预热效果。同时,新浪的微话题每天推出热门讨论议题,引发了激烈的讨论,共有800余万条跟帖。一时间口口相传,形成巨大的涟漪效应,收视率节节攀升,到第四集《时间的味道》时,收视率达到了惊人的0.55%,超过了当时热映的电视剧30%,创下纪录片收视的奇迹。

今天的微博和网购已经聚集大量的高消费能力、高文化素质的目标消费者,成为营销传播最快速而宽泛的终端阵地。可以说《舌尖上的中国》火热与成功,网络是重要的推手,很多人在微博上发表评论,并不断被转载,而且微博粉丝中许多人就是名人,这样又进一步提升了它的知名度。

病毒“感染”,营销效果显著

根据美国广告协会的定义,整合营销传播是确认评估各种传播方法战略作用的一个增加价值的综合计划,并且组合各种传播方法,通过对分散信息的完美整合,以提供明确的、连续一致的和最大化的传播影响力。

《舌尖上的中国》的制片方游刃有余地运用了整合传播。巧妙的微博营销,再加上百度经验的推广,豆瓣网上奇迹般的9.4分高分评价,天涯论坛中热火朝天的讨论,可谓是天衣无缝,配合默契。在强大的整合营销攻势下,终于产生了营销界梦寐以求的病毒营销效果。

在病毒营销之下,“舌尖体”开始流行,“舌尖上的”已经成为时尚用语。不但有“舌尖上的山东”、“舌尖上的北京”、“舌尖上的云南”等,甚至有“舌尖上的美国”、“舌尖上的德国”等“地方版”,而且有“舌尖上的北大”、“舌尖上的人大”、“舌尖上的复旦”等高校版。不但如此,美食家们还意犹未尽,模仿《舌尖上的中国》的叙事方式和艺术表现手法,打造出了7集《舌尖上的清华》,令人啧啧称赞。甚至官方旅游局也一改往日的刻板面孔,打起“舌尖”的主意。山东省旅游局在官方微博上煸情:“山大、山师、海大、石大、青大、济大哪些舌尖上的母校食堂,你还想再吃一遍?”南京等地则唯恐落下,也忙不迭地在主流媒体上自己的地方名吃。

《舌尖上的中国》在戛纳国际电视节上,以优美的片花与意境深远的海报吸引了日本、韩国、美国、德国等国电视机构的眼光,意向购买价格直逼当年的《故宫》。《舌尖上的中国》的火爆,直接让国产纪录片的品牌美誉度和知名度更上一层楼,2011年年底预售剩下的1/3广告资源被抢购一空。目前,《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已经列上了拍摄日程。

央视还尽量延长价值链。他们搭着纪录片火爆的东风,抓住时机,携手光明日报出版社和北京凤凰联动文化传媒公司,推出图书版《舌尖上的中国》。图书尚未上市,订单纷至沓来,大有畅销书风范,引得其他出版机构“羡慕嫉妒恨”。

让制片方始料未及的是,由于纪录片的火爆,整个食品行业受益匪浅,许多厂家和商家趁机借势营销。淘宝网乘着东风,打着“舌尖上的淘宝”的旗号,将纪录片上提及的美食汇集在一起,引得无数“吃货”争相抢购,赚了个盆满钵满。甚至有房产公司也打起了“舌尖”的主意,在广告中喋喋不休地介绍起自己楼盘附近的美食来。看来,下一步制片方应该静心细想:怎么才能水融地将历史悠久、风味独特的美食广告植入纪录片中,同时又不能损害纪录片的艺术性呢?

舌尖上的历史与文化篇5

关键词:翠屏区 声母 普通话

翠屏区方言属于西南官话的灌赤片岷江小片。普通话中有21个辅音声母,一个“零声母”,而翠屏方言的辅音声母有19个,“零声母”一个,完全相同的有[p、p‘、m、t、t‘、k‘、?‘]7个。本文着重介绍翠屏方言声母与普通话声母的差异。

1.在翠屏方言声母中[l]的读音实际是[n]、[l]的自由变读,记作[l]。例如:

翠屏方言声母 普通话声母 例字

[l] [l] 狼、冷、棱、蓝、路、冷、狼、累

[l] [n] 难、能、暖、怒、呢、弩、农、嫩

在翠屏方言中声母[l]和[n]不加以区分,从语言学的观点看,二者主要受自然音变的影响,可将之归为同一个音位的两个自由变体。[n][l]在同一语境中的替换是自由的,没有任何限制。方言区的人们听来音感上只有略微的差异,不会影响意义的表达。从语音发展史来看,本方言区还处于古泥母来母字相混的时期。传统音韵学从发音部位的角度将中古三十六字母:帮滂并明,非敷奉微,端透定泥,知彻澄娘,精清从心邪,照穿床审禅,见溪群疑,影晓匣喻,来日分为五音、七音。五音分法最早见于《玉篇》,即喉舌齿唇牙,来泥母同属于舌音的次浊声母。南宋张麟之重刊的《韵镜》,从五音的舌音中划分出一个半舌音,“来”母。从齿音中分出一个半齿音,“日”母,合称“七音”。[1]这时来母和泥母才完全分开。不过在西南官话中古来泥二母还是很容易混淆的。

2.声母[x]变读为[f]。在翠屏方言中[x]后的韵母为[u]时,声母改读成[f]。

翠屏方言声母 普通话声母 例字

[f] [x] 糊、忽、护、浒、胡、湖、互、虎

古晓匣母(大致上与普通话中的h相当)合口一二等今读的变化取决于韵母的影响,在[u]韵前它最容易与非敷奉合流读唇齿擦音[f]。胡萍认为“这一规律的形成与人的发音生理有关”。庄初生解释了为何晓匣母合口字有今读[f]声母而混入非组的原因,是因为:“晓组声母在合口字之前,由于u介音的影响,上齿和下齿得以接近摩擦,便产生了f声母,这个过程就是唇化。”[2] 由此可见,翠屏方言也有喉音唇化的现象。

3.在翠屏方言声母有的,而在普通话中没有的声母有两个,[v]和[?]。

翠屏方言声母 普通话声母 例字

[v] [?] 乌、无、五、污、物、巫、屋、午

普通话韵母是u的零声母,在翠屏方言中读成唇齿浊擦音[v]。普通话中已没有[v]声母,[v]母在历史上曾经存在过,是微母在某个历史时期的读音。翠屏方言中的v声母来自于微母、疑母、影母的u韵母字。“微母本来是属于唇音之列的,在《切韵》时代,它是明母的一部分,读m,到了唐末宋初,明母分化了,除了东韵三等字之外,它的合口三等字变为唇齿音刃(mv)。刃的发音方法和[m]相同,但是发音部位和v相同,于是在北方话里逐渐变为一个v。这个v从十四世纪《中原音韵》时代起,一直保持到十七世纪。然后才变为半元音w,最后成为元音u(韵头或全韵)。它是到了这个阶段,才和喻疑合流了的”。[3][v]一般摩擦较轻,受普通话的影响,年轻一代口语中,[v]向[u]合口呼韵演变趋势明显。

普通话中[?]只能做韵尾,翠屏方言中[?]可以做声母,古影疑母今读开口呼的字,读[?]声母,这些音在普通话里都为零声母。例如:

翠屏方言声母 普通话声母 例字

[?] [?] 硬、爱、昂、咬、暗、藕、按、矮

纵观[v][?]二母发展史,可以看到,翠屏区方言中[v][?]是中古声母的遗迹,在普通话中它们无一例外的变成了零声母音节。显然,普通话中零声母所代表的汉字比翠屏区方言的零声母汉字多。这也揭示了由中古到现代,零声母增加了。据考证,“隋唐时零声母只有一个“影”母,到了现代北京话,中古的‘疑微影云以’五母都成了零声母。其中疑、影、云、以四母变为[i][u][y]三类零声母,微母变成了[u]类零声母,疑、影二母同时又变成了[a](包括[?][o])类零声母。”

4.在翠屏方言中,有部分将[?]读[k],将[?]与齐齿呼相拼,改读为[x]与开口呼相拼的现象。“清初稍后产生了j、q、x,舌根音[k]、[k‘]、[x]与齐、撮呼韵母相拼,受到[i]和[y]韵头或者韵母的影响而发生了腭化,腭化后舌位前移,变成了j、q、x。舌尖前音[?][?‘][s]与齐、撮呼韵母相拼,受到[i]和[y]韵头或者韵母的影响而发生了腭化,腭化后舌位后移,也变成了j、q、x。j、q、x出现后,原与细音相拼的[k]组声母和[?]组声母无从辨别,这就叫‘尖团合流’。”现今方言中部分j与g不分,h与x不分,这是尖团尚未合流的痕迹。

5.翠屏方言中没有北京音舌尖后音。[t?]组与[? ]组都读平舌音,混为一组。而舌尖后浊擦音[?],在本方言中也变为舌尖前浊擦音[z]。例如:

翠屏方言声母 普通话声母 例字

[?] [?] 子、自、则、责、砸、组、做、在

[?] [t?] 支、中、这、扎、住、着、折、征

[?‘] [?‘] 才、粗、次、错、测、擦、采、催

[?‘] [t?‘] 出、车、池、差、拆、扯、吹、春

[s] [s] 色、撒、死、四、岁、孙、松、森

[s] [?] 设、谁、属、顺、啥、晒、神、圣

[z] [?] 人、让、如、仍、日、热、然、肉

舌尖上的历史与文化篇6

【舌尖2教你做切糕】舌尖2第三集《时节》讲述了各时令菜和特色菜,其中引起讨论最大的是玛仁糖,它的另一个名字叫:切糕。它是在115摄氏度下熬煮4小时,用90公斤葡萄汁浓缩成30公斤糖浆。有网友打趣说,这一集的预算99%就花在这里了。

人民日报

【《舌尖2》挂面爷爷患癌去世】在《舌尖上的中国2》第二集中,张家山镇高家塄村,张世新老人做的空心挂面让人印象深刻。近日,被确诊为骨癌的张世新老人身体状况恶化,5月2日与世长辞,享年67岁。舌尖团队成员说,爷爷有着温暖人心的笑容,他的宽厚、乐观深深地感染着每个人……希望爷爷走好!

凤凰财经

【农工商房产高负债超70%警戒线 上市前百亿激进拿地】继房企大鳄绿地借壳金丰投资敲开资本市场大门之后,上海又一家国有地产企业农工商房产步其后尘,该地产企业将借壳海博股份上市融资。虽然农工商房产早有上市打算,但此次借壳重组亦属“突然”,“大股东作了一个重大的决定”。

中国新闻周刊

【普洱茶为何明前不能上市?】“明前茶,贵如金”,不少名优绿茶,都推崇清明节前后所采收的茶叶,以此为珍品。如今清明已过,唯有普洱茶,尤其是以乔木茶树茶菁为原料的普洱茶,却罕有新茶面世,这是为何呢?一切都是普洱茶的采摘要求、茶树情况、制作工艺的特殊原因所致。

南风窗

【质检总局:检出112万吨美国转基因玉米 全部退运】质检总局通报,自去年10月到今年4月21日,全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共在112.4万吨进口美国玉米及其制品中检出MIR162转基因成分,目前已全部退运。质检总局要求,若检出未经批准的转基因成分,一律作退运或销毁处理。

央视新闻

【玉林狗肉节何时休】玉林狗肉节,年年遭遇抗议,但沾满血腥、张扬杀戮的粗野狂欢,却仍固执地年年举办。当地政府声称是民俗,从未出面提倡。但恐怕也从未引导民众向有失文明尺度的饮食习惯告别。何况,对狗肉来源与安全也一问三不知。放纵背后更是失职,这是尊重民俗,还是利益驱动的媚俗?

程国强

【保障粮食安全 必须承担历史责任】当下我们保障粮食安全,必须明确历史的边界。要承担农业资源与粮食生产能力代际传承这一历史责任。要留一点良田、好地给我们的子孙后代。当下必须积德累仁,敬畏自然、休养生息,不再竭泽而渔。千万不要为一时功利,断了子孙的福荫。

成华建设路街道

舌尖上的历史与文化篇7

一、运用人物形象讲述中国故事

从手到口,从口到心,中国人延续着对世界和人生特有的感知方式,只要点燃炉火,端起碗筷,每一个平凡的人都在某一个瞬间,参与创造了舌尖上的非凡史诗。《舌尖上的中国》选取的主人公大多是中国各地最普通的劳动人民,他们勤劳节俭、诚信朴实,在与自然和食物打交道的过程中,他们深谙与自然的相处之道,常常心怀敬畏和感恩,过着分工合作、自给自足的生活。在云南大理的诺邓山区,老黄和他的儿子树江正在小溪边搭土灶熬制用于制作诺邓火腿的盐,他们正使用着中国最原始的制盐方法,繁复的制盐过程使得老黄对每一粒盐都珍惜有加。随着现代技术和交通的进步,盐已经变成了成本极低的商品,如今的人们已经很难体会到食盐的珍贵。但是我们依然认为诺邓盐是自然赐给勤劳节俭的诺邓人特殊的礼物。黄土高原的窑洞里,老黄和老伴正在亲手制作美味可口的黄馍馍,上碾、揉面、发酵,前后要花三天的时间。为了赶上集市,老黄和老伴经常从凌晨三点忙到晚上九点。老黄用卖黄馍馍的钱养育了一双儿女,儿女都在城里打拼,可是老黄不愿意离开土地,住着自己的窑洞,吃着自己种的粮食,自足而踏实。像老黄这样在土地上辛勤劳作的农民在中国有数以亿计,这些朴实又可爱的农民是中国人的缩影,他们热爱脚下的这片土地,热爱生活,他们身上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

这些平凡的主人公们的生活态度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观众,他们的生活虽然并不富裕,但是他们仍然过得自足而快乐。在他们身上,我们能看见勤劳质朴的中华儿女对土地的眷恋和对生活的热爱。他们不仅用辛勤劳作和生存智慧从大自然中获取食材,创造美食,还把聪明睿智、质朴勤劳的中国形象用一个个充满温情的故事传递给了世界各地的观众。

二、运用人文习俗讲述中国故事

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开创并传承了自己的民俗文化,共同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舌尖上的中国》通过美食展现出中国人丰富多彩的人文习俗和独特的人文情怀,独具特色的人文习俗能够吸引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目光。

在海南,船长林红旗走进妈祖庙祈福,这意味着新的航行的开始。祈福之后,他率领着他的远洋捕捞队踏上了捕鱼的征程。在经历了一无所获到一日千里的变化之后,林红旗跟船员们终于展露出开心的笑颜。在青藏高原,人们会在青稞成熟之前举行望果节仪式,这个古老的仪式在日喀则已经延续了上千年,人们在仪式中祈求风调雨顺,青稞丰收是藏民们最大的心愿。这也是人们对自然的恩赐表达敬畏和感恩的重要时刻。有一位作家这样描述中国人淳朴的生命观:无论埋头种田还是低头吃饭,人们总不会忘记,抬头看一看天。

古语有云:夫礼之初,始诸饮食。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大家对传统饮食文化中的礼仪日渐淡漠,一些传统的礼仪文化正逐渐消失。《舌尖上的中国》作为一部反映中国文化的纪录片,不仅将一些传统人文习俗和仪式庆典搬回了荧幕,更把饮食文化中的礼带到了观众面前。重阳节前后几天,顺德均安镇的年轻人们抬着关公像,老人们头戴茱萸,比新年还热闹。为庆祝重阳,村子会举办大型的乡村宴会,连续好几天,村宴每天在不同的村子里上演,连续几天的热闹反复提醒着年轻一辈,在享受村宴美味的同时还应不忘尊老敬老。

从最初的祭祀活动到现在的庆祝活动,宴席以美味为载体,把情感联络在一起。《舌尖上的中国》成功地将民族与文化、历史与现在、人生哲学等宏大叙事和相对刻板的大道理通过美食进行弱化处理,借助一个个小故事完成了对中国风土人情的灵活建构。

三、用中国故事讲述中国情感

美食是贯连《舌尖上的中国》的一根主线。片子不仅展示了中国人餐桌上的有形食物,也通过丰富多样的食物和精心制作食物的人物之间的关系,表达了我国美食的精神性。《舌尖上的中国》利用声画形式把中国饮食文化背后的中国情感搬上了荧屏,让观众们通过一个个中国故事真切地感受到中国情感。

《舌尖上的中国》中,没有满汉全席也没有饕餮盛宴,有的只是平淡无奇但对中国人来说难以忘怀的家常百味。家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永远是温暖平静、不可取代的地方,人们对家总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陈晓卿曾说:味蕾上的记忆最顽固,许多人功成名就,远赴他乡,但仍有个故乡的胃。亲人精心烹制的家常菜并不华丽,但是它却是许多漂泊在外的游子内心最温暖的牵挂。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属于家庭的节日。2012 年白波把全家人接到了北京的家里过春节,父母精心准备了一桌年夜饭。这对于常年在外奔波的他来说,应该是最幸福温暖的一个节日:从小吃习惯了什么东西,对于食物味道的记忆也会一直留在记忆里,觉得这东西它就是这个味儿。中国情感中的乡愁和中国人割舍不断的血脉亲情,贯穿于整个纪录片始终。山西陵川的锡崖沟,赵小有和儿子正在忙着收割地里的玉米。在婆婆的调度下,儿媳们正在给全家人做一顿午餐。对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来说,秋收是一件大事,要全家一起参与,赵小有家四代同堂,因为丰收团聚在一起,尽管是一桌再普通不过的家常饭菜,上桌之前也要讲究落座的顺序和朝向:一辈子从事农活的祖爷爷今年90 岁了,正对院门的位置是留给他的,这是中国传统的长幼尊卑秩序。数千年的农耕文明和儒家文化造就了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家庭观念,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观念深入人心。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经说过:从基层看上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在中国千百年的历史中,小农经济使得中国的农民占了人口的大多数,直接靠农业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他们守着自己的一方水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吃着自己种的粮食,一家人因为勤劳而感到踏实。在中国,无论天南海北,只要在属于家庭团圆的重要时刻,中国人都会聚在餐桌周围,感受着血缘亲情和抱团生存的力量,中国人对故乡的情感从古至今日渐积累,慢慢沉淀在了人们内心深处。《舌尖上的中国》善于用中国故事展现中国情感,用中国情感感染着每一个观众,通过对中国式家庭和家庭观念的反映,来获取观众在文化上的认同。

四、结语

舌尖上的历史与文化篇8

关键词:卷舌音 音变机理 唇齿化

1.济宁方言概况

济宁话指的是通行于济宁市市中区、任城区、曲阜市、充州市、邹城市、泗水县、微山县、汉上县、梁山县、金乡县、嘉祥县、鱼台县十二个县市区的方言。

济宁是我国传统文化底蕴最丰厚的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济宁以孔子、孟子而享誉天下,历史悠久。相继经历了东夷文化、儒学文化和多元

文化发展期,拥有儒家文化,汉碑石文化,水浒文化,运河文化。

济宁话的形成有其历史渊源。早在六、七千年前,这里就聚居着众多的原始村落(现已发现古文化遗址上百处)。生活在这里的先民同其它部族的人们共同创造了新石器时代的大坟口文化和早期的济宁方言。据西晋音韵学家吕静《韵集》可知,济宁方言在晋代以前便较有特色。至元代,京杭大运河向北沟通京津,向南连接苏浙,使济宁成为南北交通的咽喉。济宁人得以习染许多南北方言成份,济宁方言更趋活跃。据传说,明初,山西大批移民迁徙济宁,后燕王又使闽南人人济宁境,济宁因人口杂居,方言亦多差异。至明后期,济宁已是江北重要工商业城市。至清济宁更以“江北小苏州”的美誉闻名遐迩,济宁方言亦日趋稳定。明清以来的一些文学作品,如贾凫的《历史鼓词》,孔尚任的《桃花扇》等,都较多地接受了济宁方言的影响。到本世纪初,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济宁方言又接受了普通话的冲击,于是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济宁话。

贺巍(2005)把中原官话分八个方言片,这八个方言片是:兖菏片、徐淮片、郑开片、洛嵩片、南鲁片、漯项片、商阜片、信蚌片。济宁方言系指分布在山东省济宁市境内的汉语方言,它属于汉语北方方言区的中原官话,在山东方言范围内则归属西鲁方言片,而按其地理位置及人文条件应在兖菏片和徐淮片之间。

2.声母[sh]和[s]的音变考察

济宁方言中声母[sh]和[s]的音变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2.1[sh]音变为[f]音

叔(shu)-夫(fu), 刷(shua)-发(fa),水(shui)-斐(fei),顺(shun)-奋(fen),涮(shuan)-饭(fan),爽(shuang)-访(fang),说(shuo)-佛(fo),帅(shuai)-fai

2.2[sh]音变为[s]音

杀(sha)-仨(sa),晒(shai)-赛(sai),山(shan)-三(san),上(shang)-丧(sang),射(she)-色(se),生(sheng)-僧(seng),是(shi)-四(si),谁(shei)-(sei)

2.3[s]音变为[x]音

酥(su)-虚(xu),酸(suan)-宣(xuan),孙(sun)-勋(xun),梭(suo)-靴(xue),随(sui)-(xui)

以上例子前者均为普通话发音,后者为济宁方言中该词发音。

3.音变机理

通过2.1可以看出卷舌韵母[sh]唇齿化现象要出现在合口呼韵母前面,这主要是介音u对卷舌声母的影响所致。

徐通锵(1994)在谈到介音对声母的影响时说:介音i、u、ü对现代方言的声母系统的演变有积极的影响,u介音则使声母前化为唇齿音或后化为舌根音,因为u本身的发音就是舌根上抬,唇齿有轻微的接触。

在卷舌韵母唇齿化现象中,u的唇齿作用起了决定性影响,使[sh]变为[f]。汉语方言声母系统的变化大多与介音的作用有关,在这种变化过程中,介音是使声母的发音部位发生变化的最重要的关键。(徐通锵:音系结构格局和内部拟测法(上),)

在济宁方言中,发u的时候总是唇齿微闭,这个唇齿作用会使u前面的声母发生变化,由舌尖后音变为唇齿音。也就是说,圆唇音u的唇齿作用不断地对声母施加影响,使声母变为有唇齿色彩的舌尖前音,再继续影响使声母中的舌尖擦音被唇齿擦音替换,然后进一步施加影响,使舌尖塞音变为唇齿音,最后变为唇齿塞擦音。

声母[sh]什么时代读成[f]声母?董绍克(1996)提到元杂剧里有个“说”“佛”同音的材料,很能给我们启发。元李寿卿《度柳翠》一折,月明和尚有这么一段自白:“有人来问贫僧如何是佛,我说你说的便是;有人来问贫僧如何是道,我道你道的便是。”这里显然采用了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是以“说”谐“佛”,以“佛道”之“道”谐“说道”之“道”。这个材料说明当时“说”和“佛”是同音的,可见,“说”“佛”同音后是“说”读成了“佛”的音。“说”“佛”同音的现象早在元代就已经出现了。(董绍克1996元曲“说”读“佛”例)

通过2.2所列出的例子我们可以发现在济宁方言中卷舌音[sh]在除了2.1列举的情况之外都音变成了[s],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可以从省力原则来分析。省力原则,又称经济原则,是指在言语交际中,往往从简,省力,就是以最小的言语代价换取最大的收益。我们知道,在英语发音中,连读、弱读、失音、音的同化等方面就是我们常见的现象;词汇方面,人们倾向于缩略语、缩略词、拼缀词、短小词;句子层面,广泛存在替代、指别等形式。按照这些方式发音省力、省时,轻松了许多。虽然言语发音与书本上不同,但是听者不会不知所云,反而是发音更好的标志,被很多人认可。每个生物体都希望从其范畴中得到大量的有关周围环境的信息,同时又尽可能少消耗掉其自身优先的能力资源。同样,在汉语中,在不改变词语意思的情况下,在不影响交际的情况下,卷舌音[sh]音变为平舌音[s]后更容易发音,更能够省力,从而提高交际效率,保证交际双方以最少的努力获得最大的收益。

2.3表明在声母[s]后面出现介音u的情况时,平舌音[s]音变为舌根音[x]。对于此种情况,可以参照分析声母[sh]音变为[f]时的原因分析。这是由于平舌音[s]在单独发音时是与牙齿发生摩擦的,而在其后出现介音u时,介音u的发声促使舌位后移,上移,从而使得声母[s]音音变为与介音u舌位更加相近的[x]音。在[s]音音变为[x]后,韵母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另一方面,济宁方言中元音普遍发音不饱满,嘴型普遍缩小,嘴角向后滑动的过程往往被省略。发[u]音舌身本来应该平放口中,舌后部向软腭稍稍抬起并略向后缩,但济宁方言中发[u]音时圆唇度不够,舌头后缩,舌头部接近软腭,但略向后缩的过程被省略,从而导致声母[s]音变为[x]音。

4.结语

方言是在一定地域通行的、同共通语有所差异的话。就一般情况来说,在一定的地域形成了方言,同时也形成了地域文化。作为文化的载体,方言和地域文化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推进的。

通过对济宁方言中声母音变的探究,可以有助于研究济宁本地特有的文化,可以更清晰得找出济宁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对于外地人认识济宁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对于济宁人学好普通话更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崔展.省力原则在言语交际中的归宿[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

[2]董绍克.元曲“说”读“佛”例[J].中国语文,1996(1).

[3]贺巍.中原官话分区(稿)[J].方言,2005(2) .

[4]王琴.阜阳方言[s]读[f]现象.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5]王正英.济宁话辨析[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1(3).

[6]徐通锵.音系结构格局和内部拟测法(上)一汉语的介音对声母系统的演变的影响[J].语文研究,1994(3).

上一篇:财务风险以及应对措施范文 下一篇:人文素质的培养范文